文明创建问卷调查

2024-08-17

文明创建问卷调查(共13篇)(共13篇)

1.文明创建问卷调查 篇一

创建文明城市调查问卷

一、对市民素质和社会风尚的评价

1.您对近年来本市或区评选出的道德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了解吗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些 C.不了解

D.不关心 2.近年来,本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道德模范的活动,您知道吗

A.知道 B.知道一些 C.不知道 D.不关心

3.您对近年来本市评选出的道德模范的看法

A.值得崇尚表彰 B.值得崇尚但不值得学习C.不值得学习宣传 D.不清楚

4.近年来,您是否参加过单位或社区组织的种植、认养、保护花草树木等爱绿、护绿活动 A.经常参加

B.有时参加 C.没有参加

D.想参加但没人组织

5.近年来,本市各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您是否知道 A.知道 B.知道一些 C.不知道

6.近年来,您是否参加过本市或单位、社区组织的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A.经常参加 B.有时参加 C.没有参加 D.想参加但没人组织 7.近年来,您是否参加过本市或单位、社区组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活动: A.经常参加 B.有时参加 C.没有参加

D.想参加但没人组织

8.近年来,您是否参加过本市或单位、社区 组织的“全民阅读”活动

A.经常参加 B.有时参加 C.没有参加

D.想参加但没人组织

9.近年来,您是否参加过本市或单位、社区组织的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教育实践活动

A.经常参加 B.有时参加 C.没有参加

D.想参加但没人组织

10.近年来,本市利用多种媒体等方式,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开展文明礼仪活动,您知道吗 A.知道 B.知道一些 C.不知道

D.不关心 11.您认为本市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际效果如何? A.好

B.较好 C.不好

D.不清楚

12.当别人遇到危险需要帮助时,您会

A.直接给予帮助 B.寻求其他帮助(如打110等)C.如有他人帮助,我会协助

13.您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态度是

A.支持并积极参与 B.支持但很少参与 C.理解但不参与 D.不支持

14.近年来本市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出行宣传活动,您认为

A.有效 B.偶尔有效 C.无效 D.不清楚

15.邻里遇到困难时,大家是否会相互帮助

A.会 B.偶尔会 C.不会 D.不清楚

16.在您单位同事或上下级之间是否有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D.不清楚

17.您认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每个市民都必须遵循的_________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18.您所在的社区开展过安全用药宣传活动吗

A.经常开展 B.偶尔开展 C.没有开展过 D.不清楚

19.您所在的社区开展过多种形式的邻里互助、社区联谊活动吗

A.经常开展

B.偶尔开展 C.没有开展过

D.不清楚

20.在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邻里互助、慈善捐助等活动中,社区党、团员是否能带头参与 A.都能参与

B.多数人能参与 C.少数人能参与 D.不清楚

21.您在本市乘坐公交车出行方便吗

A.很方便

B.较方便 C.不方便

D.不清楚 22.在本市目前的治安条件下,您觉得安全吗 A.安全

B.较安全 C.不安全

D.不清楚

23.本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您认为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没有必要

D.无所谓

24.您知道本市“城市精神”的内容吗

A.知道 B.知道一些 C.不知道 D.不关心

25.您对本市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满意吗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不清楚

26.您对本市的市容环境满意吗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不清楚

27.您对本市未来5年的发展有信心吗

A.有信心 B.比较有信心 C.没有信心 D.不清楚

28.本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您认为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没有必要

D.无所谓

2.文明创建问卷调查 篇二

自2005年9月中央文明委开展评选首届“全国文明城市”之后,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投入创建工作, 以加强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的核心指标, 志愿服务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石。从扶贫攻坚到抢险救灾, 从支教扫盲到医疗服务, 从环境保护到大型活动, 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几乎无处不在。

根据共青团中央的数据, 全国注册志愿者的总人数为3047万人, 注册志愿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25%。宁波作为全国六个获得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城市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宁波注册志愿者超过35万人, 备案登记的志愿组织有1731个, 无论是志愿者数量还是志愿组织发育都明显滞后, 志愿服务现状与社会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 如何促进志愿服务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急需破解。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宁波市注册志愿者以及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构展开调查。通过对宁波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81890、海曙公益服务中心、四明户外救援队、随手公益 (宁波) 等机构和组织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 同时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486名注册志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其中仅有324名注册志愿者曾提供过一次及以上志愿服务。

2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2.1 未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

实际调查获得样本486份, 其中有近1/3的注册志愿者从未提供过志愿服务。“没有时间精力”与“不知道如何参与”是没有参与过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 占总数的57.4%;而另有16.7%的受调查表示对志愿服务没有兴趣 (见图1) 。这表明志愿者不曾参与志愿服务大部分集中在自身原因, 或是缺乏参与途径。通过加强志愿服务宣传, 扩展志愿服务参与途径, 可以激发更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共建城市精神文明。

2.2 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

在324名参与过志愿服务的注册志愿者中, 有42.0%的志愿者是通过单位安排参与志愿服务的;其次是通过熟人或同事介绍的途径, 占33.6%;通过自己主动寻找、社区组织劝说、网络宣传的约为20%;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线下媒体广告宣传和其他途径来提供志愿服务的较少 (见图2) 。

2.3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类型

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与扶幼助老;对具有专业知识要求的志愿服务参与较少, 例如抢险救灾、医疗卫生与文化遗产保护;从科教传播、城市管理、大型活动或赛事服务来看, 志愿者参与频次并不高。由此可见,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类型多样, 但受专业知识、自身技能、客观因素等各方面限制, 分布并不均匀 (见图3) 。

2.4 志愿服务投入情况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频率和次数能够体现志愿服务投入情况。由图4可以发现, 仅有4%的志愿者能做到至少每周参与一次志愿服务, 有17.6%的志愿者能够每月参与一次志愿服务。“一年几次”和“偶尔参加”各占到总数的30.2%和48.1%。这表明大部分志愿者处于低参与频率的状态, 仅有少部分志愿者能做到经常参与。

从年均志愿服务次数看 (见图5) ,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在“10~20次”和“20次以上”均只占总体的12%。有33%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次数为“4~10次”, 有43%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次数仅为“1~3次”。结合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频率的分析, 可以发现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投入程度总体较低。

2.5 志愿服务投入情况的差异化分析

通过不同年龄、收入水平和职业的志愿者服务投入情况比较, 总体来看, 个人收入水平与志愿服务投入情况之间无明显关联。可能的原因是, 由于志愿服务无偿性和公益性特点, 只要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都可以参与志愿者服务。

志愿服务投入与志愿者年龄明显正相关,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投入情况随着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 其中46周岁以上人群的志愿服务投入程度远高于其他年龄层, 志愿服务意识和志愿服务精神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志愿服务投入情况在不同职业志愿者间存在明显差异。调查发现, 离退休人员和社团工作者的志愿服务投入程度最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的志愿服务投入情况不尽如人意, 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并未做到示范带头作用;在校学生作为我国最大的注册志愿者群体, 虽然人数众多, 但志愿服务总体投入程度并不高, 不少在校学生处于被动参与状态, 志愿服务精神仍有较大欠缺。

3 调查结论

3.1 时间和精力不足是制约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关键因素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具有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特征的社会化活动, 其发展水平受到城市文化和志愿者个人因素影响。研究发现, 志愿者个人收入水平对其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和投入情况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而时间和精力不足是影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关键因素。从实践来看, 现阶段宁波市志愿者的分布呈现哑铃型, 主要以在校学生和退休老人为主, 这部分人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志愿服务;而收入越高的人群, 受制于时间精力限制, 志愿服务投入通常较为有限。

3.2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不畅且信息不对称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相对比较集中, 获取志愿服务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42%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通过单位或学校安排, 其次是熟人或同事介绍和自己主动寻找。在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的注册志愿者当中, 有57.4%表示不知道如何参与, 这表明参与渠道不畅且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志愿服务参与的重要因素。志愿者、志愿项目、服务对象三者之间的矛盾以及“服务愿望”和“居民需求”的信息交互不完善, 这些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制约志愿者自主选择志愿服务项目, 以及搜寻志愿服务项目的时间与精力成本, 影响到志愿服务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从实践来看, 现阶段宁波市志愿服务工作由多方领导机构共同管理 (例如, 文明办、民政局和团市委) , 缺乏统一的信息源头, 对志愿服务组织发育和活动安排缺乏统筹推动。

3.3 男性、已婚、中老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投入程度相对较高

从参与志愿服务次数和频率看, 志愿者总体志愿服务投入程度较低, 但志愿服务投入程度在不同志愿者间存在显著差异。调查发现, 男性、已婚、中老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投入程度相对较高。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家庭逐渐趋于稳定, 会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社会发展, 对于志愿服务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也更愿意持续地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 为城市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3.4 不同职业的志愿者志愿服务投入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调查发现, 现阶段离退休人员志愿服务投入程度最高, 社会团体次之, 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在校学生与事业单位公务员参与志愿服务频率和志愿服务次数上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表明这两类人群的志愿服务工作呈现短暂性、断续性的特点。可能的原因是, 离职退休人员进入到人生自我实现需求阶段, 注重精神需求以及价值升华, 且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保障。事业单位公务员和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多由单位统一组织安排, 符合我国绝大部分志愿服务工作的自上而下社会动员模式, 其结果是志愿服务没有“常态化”和“制度化”, 只是偶尔的有组织为之。志愿服务精神依然较为匮乏。

4 对策建议

4.1 广辟志愿服务宣传渠道,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大力弘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精神, 是推动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深入开展的内在动力和强力支撑。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引导传统媒体增加志愿服务公益广告份量, 并开设专门栏目或版面定期宣传志愿服务的活动、精神和理念;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式, 鼓励报道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开展与志愿者动人事迹等。另一方面, 重视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先进典型的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评选活动, 为人们树立更多可亲可敬可学的现实标杆, 更加具体形象地诠释志愿服务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引导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促进形成学习志愿者、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4.2 拓宽志愿服务参与途径, 完善志愿信息交互

坚持整合资源, 多渠道拓展志愿服务网络。着力打造统一志愿服务平台, 增强线上网络与线下组织对接力度, 促进志愿服务信息的流通性。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联络点的作用。社区作为志愿服务活动重要阵地, 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围绕社区自身实际需求与弱势群体的具体问题, 有针对性地设置志愿服务项目, 开展援助性的关爱行动, 努力实现志愿服务有效对接, 为居民做实事、做对事, 真正使志愿服务走进居民家庭。

4.3 开展专业志愿服务培训, 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通过讲座、阅读、研讨、实地考察、观看录像、专题讨论、案例、角色扮演、示范等多种方式, 结合提高志愿者有效的人力资本, 激发志愿者潜能, 提升志愿服务动机与士气, 提高服务质量, 改善服务效果。现阶段对志愿者培训内容大多围绕志愿服务精神和志愿服务的基本规范,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较为缺乏。面向志愿服务岗位和社会服务需要, 开展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组织领导、项目管理、创造性思维、快速适应环境能力等多方面训练课程, 充分挖掘志愿者个人潜能。进而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

摘要:志愿服务工作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载体, 以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作为样板, 对宁波市注册志愿者以及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展开调查。调查发现,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不畅且信息不对称, 时间和精力不足是制约其参与志愿服务的关键因素;不同人口特征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投入上差异明显, 男性、已婚、中老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投入程度相对较高;从职业来看, 离职退休人员参与志愿服务的投入程度最高, 而在校学生和事业单位公务员志愿服务投入程度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因此, 本文建议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构要广辟志愿服务宣传渠道, 拓宽志愿服务参与途径, 开展专业志愿服务培训, 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关键词:志愿者,志愿服务,服务投入

参考文献

[1]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3) .

[2]邓国胜.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 2002 (2) .

[3]谭建光.和谐社会需要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志愿者事业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报告[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 (9) .

[4]王泓, 邓清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状况与长效机制的构建——基于全国性大型问卷调查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 2012 (8) .

[5]王洪松.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分析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分析

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已成为延续人类生存的必然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全体社会成员都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对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现状,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情况,有助于高校更好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实践,以便于引导大学生们作为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更好的投身于共建生态文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一、调查过程和方法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文明教育措施,本课题组对安徽新华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方式,以网上调查为主,对安徽新华学院内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分别展开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61份。问卷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的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方面设计了22道题目,题量适中,有层次性和一定的代表性,难度一般,基本能反映调查对象在生态文明意识上的现状。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呈现出“责任意识强、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特点。

(一)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强,但忧患意识不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普遍认同,在对“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谁的职责?”问题回答时,80.06%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只有5.54%的学生认为应是政府责任,这说明大学生们能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众参与,明确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但是忧患意识不高,在“您对当前我国的生态资源环境状况有何看法?”问题调查结果分析中,有62.33%的学生认为“有些担忧但不影响平时生活”,仅有24.93%的学生表示“十分担忧”。

(二)大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的渠道广泛,但知晓度不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生态文明知识11.08%的学生“非常了解”,62.05%的学生认为“一般了解”,22.71%的学生“基本了解”,4.16%的学生“完全不了解”。虽然学生们自视甚高,但实际上在对“生态文明的内容”“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这些问题的调查中,学生的正确率并不高。调查结果还显示当前大学生们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的渠道广泛,如表1:

这说明生态文明教育也在多渠道渗透,学生们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了,同时网络媒体等现代宣传方式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三)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践行度不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参与热情高涨,大多数都能对“节水节能、双面打印、剩饭剩菜、垃圾分类、践踏草坪,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日常行为调查作出环保生态的选择,但在对“您认为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回答时又会出现表2所示情况:

这说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及时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在需要扔垃圾而周围又无垃圾桶时84.49%的学生选择“先拿着,找到垃圾桶后丢掉”,说明学生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律性还是有的,但作为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者,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面对社会中的生态问题时没有起到传播、引导和模范先锋的作用。当发现生态问题时,13.02%的学生愿意主动找政府机构反映问题, 8.59%的学生表示可以联系媒体曝光,49.31%的学生选择“只会和周围人抱怨一下”,更有29.09%的学生选择“视而不见”,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动参与意识不高,在对与自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生态行为往往会采取消极态度面对,所以提升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几点建议

综合调查结果,为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笔者建议:

(一)高校应开设系统的生态文明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

59.56%的学生认为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举措之一。当前,高校在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上多数是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部分专业课程建设中也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笔者建议高校可以继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承担起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责任,可以将“五位一体”的奋斗目标中“生态文明”部分的内容单独拿出来,做专题设置,系统设计生态文明相关内容,结合当前社会中的生态问题,有针对性的介绍。也可以开始专门的生态教育选修课,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系统教育,提升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

(二)组织生态环保社团,多渠道多形式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调查中有72.85%的学生认为参与生态环保社团组织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举措之一。在安徽新华学院的社团中青年志愿者协会下设环保社,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环保行动,但参与人数有限,活动范围不广,活动形式单一,笔者建议高校中可以积极鼓励,支持组建专门的生态环保社团,制定完善的社团活动及管理制度,使生态文明宣传具体化、规范化。学校更可以利用生态环保社团的力量开展一系列的专题生态实践活动,也可以开展讲座,举办废物再回收利用的环保作品展,开展节约水电、节约资源的倡议活动,给树木悬挂“爱心牌”、开展“栽植感恩树”等活动、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发动更多人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坚定共建生态文明的决心。

生态文明的实现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的工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高素质的群体,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行为是引领社会大众的风向标,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践行度任重而道远。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的日益重视,社会对生态文明的日益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美丽中国”将会绽放出华丽光彩!

参考文献:

[1]赵业丽.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分析[J].科教导刊.2014-31.

[2]刘经纬.赵晓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模式与途径研究[J].教育探索;2006-12.

[3]申秀英.徐美.刘春腊.刘沛林.提升当前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对策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4]罗先诚.钟业喜.江西省高师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1-04.

[5]俞白桦.关于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1.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研究”(SK2012B236)研究成果。

4.文明创建问卷调查 篇四

(模拟卷三)

市民朋友,您好!

现就我市正在开展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模拟调查,请您给予积极配合。本调查不记名,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和亲身感受,对以下问题作出回答。每题只选一个答案,请在要选的答案数字上划“√”。

聊城市创城办 2018年9月

—————————————————————————————— 1.您认为我市市民整体文明素质如何?

① 很好 ② 较好 ③ 一般 ④ 较差 2.您如何评价我市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

① 很好 ② 较好 ③ 一般 ④ 较差 3.您对我市的义务教育情况如何评价?

① 非常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一般 ④ 不满意 4.您觉得在我市生活安全感如何?

① 非常安全 ② 比较安全 ③ 不安全 ④ 说不清 5.您如何评价我市开展公益活动的情况?

① 很好 ② 较好 ③ 一般 ④ 较差

6.您对我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效果满意吗?

① 不满意 ② 一般 ③ 满意 ④ 非常满意

7.您对我市开展的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工作如何评价?

① 很好 ② 比较好 ③ 一般 ④ 不满意

8.您认为我市的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得如何?

① 很好 ② 比较好 ③ 一般 ④ 没听说过 9.您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吗?

① 不太清楚 ② 知道一点儿 ③ 比较了解 ④ 非常熟悉

10.您是否看到我市报纸、广播、电视、期刊、互联网等刊播的公益广告? ①经常看到

② 偶尔看到

③没有看到 ④不清楚

11.您认为我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及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得如何? ① 很好 ② 比较好 ③ 一般 ④ 没听说过 12.您认为我市在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方面的活动开展的如何? ① 很好 ② 比较好 ③ 一般 ④ 没听说过 13.您认为我市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如何?

① 很好 ② 较好 ③ 一般 ④ 没听说过 14.您对我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情况如何评价? ① 很好 ② 较好 ③ 一般 ④ 较差 15.您如何评价所在社区的邻里关系?

5.文明礼仪调查问卷 篇五

班级:性别:男女年龄:岁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中学生文明行为的问卷调查,请仔细阅读下列问题,并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每个问题一般只选择一个答案(特别要求除外)在选项上打“√”。答案的选择对你无任何影响,调查结果仅供研究之用,请不要有任何顾虑。对于你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以下问卷题目,请同学们独立完成1、你对于男女生染头发、蓄长发、戴首饰、穿奇装异服等行为有何看法?

A学生不应该像社会上的人,应保持学生本色

B女生尚可,男生那样则实在难以承受

C无所谓,穿着打扮是个人自由

2、与长辈或同学交谈时,能否自始至终聚精会神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并做出必要的表情或语言呼应?

A能B偶尔可以C基本不能

3、你在家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吗?

A 是的,经常交流

B 一般,有时候觉得父母很难沟通

C 很少与父母交流

4、你正在上网,网页上弹出不健康的网页窗口时,你怎么办呢?

A打开网页浏览B曾经因为好奇打开过几次C关闭

5、身边很多同学穿名牌衣鞋,一双鞋动不动就好几百,甚至上千。你怎么看?

A 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穿的舒服,搭配好就行

B 名牌就是好,家里条件允许一定要买

C 同学都买,我也要买,不能让同学笑我太落伍

6、如果在校园中看到垃圾,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你会主动去捡吗?

A会B偶尔会C不会

7、假如你去现场观看喜欢的比赛,场面热闹时,你会起哄吗?

A 我从来没有起哄习惯B 难说,其他人起哄,我也会跟着

C 应该会,看比赛当然要尽兴

8、对同学之间的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你的看法是:

A是违纪行为,不可为

B同学之间的打架经常有,没什么大不了的C被别人欺负了,我肯定会还手

9、你进过营业性网吧、游戏厅、舞厅、酒吧、音乐茶座吗?

A没有B偶尔有过C经常有

10、历次考试,有没有在考前,就做好了作弊的打算?

A没有B偶尔有过C经常有

11、在课堂上你有积极主动参加讨论,回答老师问题吗?

A非常积极B喜欢的科目或老师就会积极一点C都不积极

12、对个别早恋的中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的亲密行为(如拥抱甚至亲吻等),你的感受如何?

A反感,认为不符合他们的身份

B无特别感觉,但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C认可他们的行为

13、如果有同学碰上困难,你会怎么做?

A不管什么困难,主动帮忙,做力所能及的事

B先看是什么困难,如果是吃亏的就不帮

C不关自己的事情,不去理

14、你是否有过闯红灯,骑车带人跨越隔离栏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

A 没有B偶尔有过C 经常有

15、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见到老师,你是否会主动问好?

A经常都有,尊敬师长是美德

B很少,只有在碰到自己老师的情况下

C基本没有,比较难为情

16、乘坐公共汽车时,如果看到老人,抱小孩的妇女或者伤残人士,你会让座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 从来没有

17、学习任务完成后,你是否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

A经常B偶尔C没时间做

18、旅游景点经常能看到“某某到此一游”,你看法是

A这种做法不文明,我从来不做

B无所谓,人各有所好

C为留纪念,我偶尔会也留下笔记

19、你觉得当前我校中学生整体文明礼仪状况如何?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进一步改进?

6.文明创建问卷调查 篇六

年级姓名

1、近年来,本市各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您是否知道?()

A、知道B、知道一些C、不知道

2、您是否参加过单位或社区举办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A、经常参加B、有时参加C、没有参加

3、您每周参加文体活动的情况?()

A、经常参加(每周不少于三次,每次1小时左右)B、有时参加C、不参加

4、近2年来,您是否参加过单位或社区组织的种植、认养、保护花草树木等爱绿、护绿活动?()

A、经常参加B、有时参加C、没有参加D、想参加但没人组织

5、您对近年来评选出的道德模范人物了解吗?()

A、了解B、了解一些C、不了解D、不关心

6、在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日,您是否参加过本市组织的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主题活动?()

A、经常参加B、有时参加C、没有参加D、想参加但没人组织

7、您认为本市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际效果如何?()

A、好B、较好C、不好D、不清楚

8、您知道本市“城市精神”的内容吗?()

A、知道B、知道一些C、不知道D、不关心

9、当别人遇到危险,需要帮助时,您的态度?()

A、见义勇为B、寻求其他援助(如打110等)C、想帮助但能力有限D、一走了之 10、邻里遇到困难时,大家是否会相互帮助?()

A、会B、有时会C、不会D、不清楚

11、您认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每个市民都必须遵循的?()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

12、您在本市能方便地购买各地的食品、日用品吗?()

A、方便B、比较方便C、不方便D、不清楚

13、本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您认为?()

A、很有必要B、有必要C、没有必要D、无所谓

14、您对本市的市容环境满意吗?()

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D、不清楚

15、您对本市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满意吗?()

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D、不清楚

16、您认为本市的社会人际关系和谐吗?()

A、和谐B、比较和谐C、不和谐D、不清楚

17、您对本市近年来聚众赌博、卖淫嫖娼等社会不良现象的评价?()

7.文明创建问卷调查 篇七

一、我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在学习型党组织问题问卷调查中, 党员干部对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总体评价好的60%, 较好的25%, 一般的15%。党员干部学习的总体评价为好的65%, 较好的25%, 一般的10%。

1、学习制度健全, 基础建设扎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以来, 我队也开始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 各基层党组织对学习抓得比较紧, 通过落实各种学习制度, 组织或选送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和学习, 组织广大党员开展经常性学习, 逐步从机关向基层单位、从领导干部向一般党员扩展, 逐步形成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基层党支部, 培养学习型党员, 以推动学习型党组织的真正形成。

2、学习愿望与时俱进, 氛围日渐浓厚。问卷调查显示, 党员干部学习目的明确, 多数党员干部学习时间有保障, 广大党员干部本着基本理论笃学、本职业务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内容先学的原则, 对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且80%以上的干部不再拘囿与以往单纯的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学习, 越来越对形势政策和专业技能所需要的新知识“很感兴趣”, 各支部每星期至少组织一次以上的集体学习, 并定期发放学习资料, 能够积极营造学习氛围, 强化载体建设。

3、层层带头形成态势, 各显特色各有千秋。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开展以来, 我队基层党组织都能自发要求, 自觉行动, 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党政工团共同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层层带头的态势, 并根据单位自身实际, 采取多种形式, 丰富学习内容, 拓宽学习领域, 呈现出各有千秋的学习特色。

二、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虽然我队的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基本上表现为“三多三少”:

1、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活动”的居多, 上升为学习型组织的较少。目前, 还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对学习型党组织的科学内涵和科学规律认识不到位, 学习流于“活动”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肤浅地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看成一场“运动”, 是为了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 “为了学习而学习”, 学习不是党员干部发自内心的需求和渴望;二是简单地认为“学习型”党组织就是更强调学习的组织, 至于学什么, 怎么学不得而知;三是片面地认为学习就是多拿文凭, 没有高学历以后在单位混不下去。以上种种, 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

2、传统的政治学习形式居多, 现代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较少。一是学习内容单一。单位组织的学习更多的时间是政治理论学习, 而其他内容在集中学习中较少强调和体现。二是学习的形式比较单一。大多采用读报、读书、看电教片等形式, 缺乏富有激情与活力的智慧交锋和观点碰撞, 学习空气比较沉闷。问卷调查显示, 党员干部喜欢的学习方式主要为“看书、看报”、“参观考察”和“网络学习”, 而不是“集中学习”。

3、组织机构、学习制度制定沿续老格局的较多,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机制较少。调查中不少同志反映, 目前单位、科室和个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是缺乏变革压力。虽然近年来各项管理体制改革增大了各支部、实体竞争的压力, 但我们地勘单位毕竟不像企业那样, 直接面对市场机制的选择, 承受优胜劣汰的压力。因此,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不太高, 或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二是学习与工作脱节, 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机制。有些支部没有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 学习与工作联系不紧密, 表面化、形式化现象还较严重。调查中显示, 目前各支部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学习制度不健全和业务工作太忙, 学用脱节。

三、对策建议

虽然各支部的情况有所不同, 创建的方式多种多样, 但都需要把握好一些关键的环节, 处理好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走弯路, 保证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沿着既定轨道健康发展、稳步前进。

(一) 提高认识, 加强培训力度。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既不能把学习当作传统的学习, 忽略学习型组织的特性;又不能把学习型党组织当作一般的学习型组织, 忽略其政治特性。而提出的“创建”, 也不是仅仅停留于建立某种组织模式的层面上, 它更强调的是这一组织模式所带来的实际效果, 即推动事业持续、快速、创新发展, 所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也要重视教育培训。党员干部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前沿力量, 要通过各种形式把党员干部培训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 要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 发挥突出作用。建立完善各种机制, 科学考核领导干部学习培训情况, 加强对党员培训活动情况的管理与考核, 不断丰富培训形式, 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增强广大干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 还应建立干部定期轮训制度, 根据干部的实际培训需求进行培训, 更好地为干部岗位需要服务, 真正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做到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 学习本身就是工作, 实现学习与工作的良性“互动”。

(二) 典型引路, 创新学习形式。

按照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创新和发展的学习理念。在继承政治、业务学习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拓展和创新支部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提高学习成效。要从关心干部阶段性的学历教育, 发展为更注重干部的终身学习和教育, 强调学习与工作同步深入, 要求每个人根据岗位职责的需要, 为出色完成工作而学习。要从重视组织政治业务学习, 发展为注重通过团队学习开发人才资源, 强调把学习作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手段, 使个人在团队学习中得到更快的成长, 把个体的努力有效地转化为团队的创造力量, 在讨论和解决组织面临的复杂问题时, 萃取出高于个人智力的团队智力。要从传统的学习交流, 发展为更强调知识管理, 促进知识开发, 用提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适应工作职责的发展要求, 促进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创新。

(三) 加强交流, 带头开展“团队学习”。

学习不是党员个人的事情、领导者的事情, 而是时代对全党提出的要求。要建立起组织共同学习的风气和准则, 形成学习共识并化为整体行动, 从而实现共同目的。学习型党组织的“团队学习”要取得实效, 需要相关的制度和作风条件做保障, 从而积极推动思想交流。为此, 基层组织应探索在传统学习基础上搭建团队学习、交流共享、知识应用的平台。在深化报告会、座谈会等传统学习形式的基础上, 创设出一批更有新意和实效的学习载体, 鼓励自由思考, 引入“深度汇谈”, 倡导思想碰撞, 使大家消除“习惯性防卫”, 真正沉浸于学习之中, 感受学习的乐趣, 提高学习的效果。

总之,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对我们来讲仍然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性的课题, 在建设的过程中, 越来越使我们意识到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我们要继续地保持已取得的成效, 并以创新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 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继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使之取得更加新颖的长足的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问卷调查, 反映出在创建学习党组织活动中的好经验和存在问题, 就如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出了好思路和建议, 把握创建中关键环节和共性的问题, 确保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沿着既定轨道健康发展。

8.文明创建问卷调查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 文明修身 礼仪教育

1.调查背景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是应当得到大力弘扬的,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2.大学生文明修身调查结果及分析

了解高职专科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创建文明的校园。 银川能源学院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了这次调查问卷调查。

2.1 调查对象及结果

这次调查选取银川能源学院2012级、2013级5个学院13个专业,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分校)1个学院4个专业、宁夏大学新华学院2012级和2013级1个学院7个专业为对象,其中银川能源学院商学院能源经济专业回收问卷95份,2012级物流管理专业回收16份、市场营销专业6份、酒店管理专业3份、会计与统计核算65份、电子商务专业9份,2013级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45份、酒店管理专业5份、市场营销专业10份、物流管理专业8份;电力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49份,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1份、图形图像处理专业7份、平面设计专业29份,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30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份,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50份;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经管系2012级物流管理专业21份、土木工程2份、工商管理专业4份、房地产经营专业1份、电子商务专业1份、财务管理专业1份,2013级物流管理专业34份、土木工程专业4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4份;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分校)市场营销专业16份、连锁经营专业11份、工商管理专业34份、财务管理专业32份。总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38份,回收率达到91.1%。

2.2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结论,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可以看到,63%的同学认为大学生素质较好、个别素质较低;57%的同学不会把杂物随意丢弃在桌肚里;76%的同学会把捡到的东西交到值班室或保卫科;53%的同学表示不去上课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74%的同学反感上课吃东西,认为这种行为不尊重老师;68%的同学会在图书馆、自习室和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小声说话;46%、51%的同学反感践踏草坪和厌恶说脏话;76%的同学会在图书馆、自习室、课堂和文艺演出等场合把手机调成关机、无声或震动。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大学生总体素质还是不错,而学校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有些选项比例偏低,比如对“课桌文化”“墙面文化”的看待,36%的同学持无所谓态度,23%的同学对旷课、迟到、早退现象习以为常,要值得反思。

3.调查总结及改进意见

通过这次对大学生文明修身问题的调查,我发现在礼仪行为及礼仪教育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基于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3.1 课程方面

目前大部分高校和家庭的教育重点仍放在学习成绩,包括专业及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礼仪教育方面有所忽略。因此,建议家长及学校多关注学生的礼仪教育,建议各高校将礼

仪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贯彻始终,通过开设必修选修等课、讲座、集体活动、社团、礼仪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拓展学生接受礼仪教育的视野和渠道,提高对礼仪教育的重视性。

3.2 环境方面

学生受周围环境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各部门应当积极配合,致力于文明氛围的营造和渲染,除了保持校园自然环境清洁优美,还可通过各种学生活动载体进行文明价值观教育,加大宣传力度。

3.3 网络方面

随着大学生网络使用率的提高,它的影响也逐渐扩大,因此,不但是学校也包括社会有关部门,都要加强多网络的管理,尽量避免不良观念及行为的出现,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阵地教育。

3.4 学生自身方面

当代大学生的礼仪表现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着 “知行不一致”的形象。因此,我们学生也要自觉学习礼仪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使我们的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

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学习、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盡,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让我们每一名社会成员遵守文明礼仪,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去展示素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冬平.高校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132-134.

[2]蒋明军.试论文明修身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1):113-115.

[3]黄静,张文等.大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07-109.

9.文明小区测评调查问卷 篇九

居民朋友,您好!

我们正在您小区进行文明小区创建测评的问卷调查。您的意见将对文明小区的建设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请您配合填写以下的问卷内容,谢谢!

性别:_________职业: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 承诺:我们保证你的个人信息只被用于本次文明小区测评,且不被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

1.您所在社区内餐馆、娱乐场所的油烟、噪音污染情况严重吗?

A、没有B、较严重C、严重

2.您对所居住小区的环境满意吗?

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

3.您在本小区居住觉得安全吗?

A、安全B、一般C、不安全

4.您觉得所在小区居民党员在社区活动中能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吗?

A、明显B、一般C、没有

5.您参加过小区内举办的科教、法律文化等教育活动吗?

A、参加B、没有参加C、不知道

6.当邻居见遇到困难的时候,您会

A、主动帮助他

B、当他要求时会帮助他

C、不知道

7.您所在小区内有饲养宠物、家庭娱乐声音过大等妨碍邻里生活的现象发生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

8.您所在小区内有传播迷信活动、追求奢侈生活等不健康的现象吗?

A、基本没有B、有一些C、较多D、不知道

9.您觉得所在小区能评上文明小区吗?

A、可以B、还需努力C、根本不行D、不知道

10.校园不文明现象调查问卷 篇十

亲爱的同学,您好!

如今,校园文明已成为各大高校日益关注的热点。本次调查问卷目的为了了解我校存在的校园不文明现象,我们希望能够籍此机会让同学们关注校园不文明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同时通过同学们的关注,能够有效解决存在的校园不文明现象。这份调查问卷讲占用您3分钟,请认真、客观的填写!谢谢!

1.你认为我校大学生整体文明程度如何?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很差

2.你认为校园中最常见的不文明现象有哪些?(可多选)

A、迟到、并且进入教室后还不压低音量

B、乱扔垃圾

C、考试作弊

D、男女交往不得体,在校园内公共场合过于亲密

E、浪费水、电、粮食

F、在教室吃早餐,并乱扔垃圾

G、抄袭作业

H、言行不得体,讲粗口脏话

I、食堂打饭不排队,拥挤

J、图书馆、自习室、饭堂的占位现象

K、酗酒,酒后滋事、闹事

L、在自习教室、图书馆内手机不设为振动或频繁接听手机、发消息,扰乱他人 M、上课听MP3、玩手机、吃零食、睡觉,不遵守纪律

N、驾驶电动车速度过快

O、其他(把你认为不文明的行为写下来)

3.你认为校园中存在不文明现象的原因在于?

A、部分学生个人素质差

B、学校文明教育不足

C、既是部分学生个人素质较差,学校的文明教育也不足够

D、其他

4.如果你看到了一些校园不文明现象,你会怎么做?

A、既然不文明现象都存在了,我也无能为力

B、十分反感,但不会当面指出不文明现象

C、会指出不文明现象,并希望其能改正

D、其他

5.你认为学校需要开设关于文明教育、文明修身的课程么?

A、既然是部分学生的个人素质问题,应该针对一些同学开设此类课程

B、开设此类课程对于提高同学们的文明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C、没必要

D、其他

6.你认为在校园中播放校园文明的宣传短片是否能够帮助解决一些校园不文明现象? A、能够帮助解决

B、可能会有帮助

C、不能解决问题,没必要

D、不清楚

E、其他

7.你认为最有效的能够解决校园不文明现象的方法是?

A、开设文明修身、文明教育的课程

B、播放校园文明宣传短片

C、张贴校园文明标语

D、其他

11.文明创建问卷调查 篇十一

一、基本概况

大茫村地处上海市远郊朱泾镇西南,与吕巷、枫泾二镇接壤,和浙江平湖隔河相望。村域面积5.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1亩,下辖34个村民小组,拥有1117户、3806人。10多年前,大茫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远离中心城镇,交通不便,姑娘都想远嫁城市和近郊农村,村里很多大龄男难以成家。上世纪90年代后,乡村企业出现外来务工人员,最初是服装厂外来女工和当地男青年成婚,接着是工友、小姐妹、亲戚的牵线搭桥,逐渐形成外来媳妇群体。

截止到2012年9月底,大茫村共有外来媳妇157人,占总户数14%。他们分别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安徽、江苏居多,分别占24%、20%;其后是广西和贵州,分别占12%和11%;浙江、河南各占6%;其他占21%。

年龄、学历结构与就业情况为:70后占43%,80后占45%,其他占12%,年龄在28到38岁之间的占了80%多;学历分别为小学3人,初中65人,中专76人,高中7人,大专6人,所占比例分别是2%、41%、48%、5%、4%。目前就业情况,服装行业126人,营业员27人,赴日打工2人,村部工作人员1人,自主创业1人,所占比例分别是80%、17%、1%、1%、1%。

二、地位作用

外来媳妇群体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至少表现在三个重要方面:

第一,组建新家,稳定社会。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难以成家的大龄剩男,往往家境差、收入少,自小很少受到家庭温暖和良好教育,如果婚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中有的人不免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外来媳妇带来了家庭,带来了稳定,使许多家庭得以重生、延续,客观上稳定了一方社会。许多人找了外来媳妇生儿育女,个人和家庭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如建设13组一位村民,3岁母亲病故,由父亲一人带大,父子二人务农,收入少没钱盖新房,在当地找不到对象,只得到浙江做上门女婿。后离婚回到村里,父子二人生活在低矮破旧的平房,经常吵架,一不高兴就混在社会上整日整夜不归。前几年经人介绍找了外来媳妇,婚后夫妇二人外出打工,勤俭持家,很快盖了新房。如今儿子进了幼儿园,一家三代住在宽敞的新房,过上圆满的生活。再如建设13组年龄在35岁左右的媳妇全是外来人口,共有13人。这些人在外打工抓收入比贡献,在家孝顺公婆带小孩,农活家务样样干,是该组不可或缺的稳定队伍。

第二,融入社会,投入创建。2011年,大茫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创建中同样包含了外来媳妇的辛劳和智慧。外来媳妇嫁到当地“落地生根”,迅速融入当地社会,积极投入村党组织号召的各项文明创建活动,在创建中提高自己,在创建中贡献一份力量。在开展“八佳示范户”创评活动中,外来媳妇不甘落后,学先进、赶先进,与村里签定《美德在农家责任书》,经过户长会评议、全村公示、村民代表大会复评、村党支部审核、镇文明委审批,不少外来媳妇家庭评上了新风示范户、科普示范户、卫生示范户、道德示范户、普法示范户、好婆媳示范户、小康示范户等。如建设10组的一位外来媳妇,2004年从老家江苏来到朱泾打工,与大茫村小伙小倪相识,被小倪的朴实正派打动,而小倪父母均有不同程度残疾,老来得子,家庭经济不佳,在当地难觅对象,最终两人共结连理。婚后,小王努力工作,勤俭持家,孝顺长辈,平日里“爸妈”常挂在口,家务事抢着做,天冷叮嘱添衣,把老夫妻俩捧在手心上,公婆对自己的外来媳妇赞不绝口,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女儿对待,一家人互敬互爱互谅,和睦相处,被评上了“好婆媳示范户”。

第三,勤劳致富,参与发展。外来媳妇群体是一个吃苦耐劳、勤奋肯干、敢闯敢做的群体,157名外来媳妇就业率达到100%,分布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多个行业,服装业居多,充分的就业改变了外来媳妇的生活,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不少外来媳妇经过多年的努力,改变了自己、家庭贫穷的命运,走上富裕的道路,有的甚至当上了老板。一名外来媳妇经过在服装厂多年的打拼,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萌生了自己创业、经营服装的想法。村委会了解情况之后,主动帮助她落实厂房,并给予多方面的扶持。她购置了30多台工业缝纫机,像模像样地开起了服装加工厂,效益可观。最近,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她把企业搬到江苏老家,服装厂发展成有300多员工的企业,在当地反响很大。据统计,约有15%的外来媳妇家庭在城镇购买了商品房。不少在朱泾工业园、松江工业区上班的外来媳妇,还考了驾照买了车,成了村里人羡慕的自驾一族。

三、村级管理

大批外来媳妇的到来虽是好事,但同时也给村级管理带来很大挑战,尤其是计划生育工作压力很大。回顾几年来的管理工作,可以归纳为“严管理、重教育、多关怀”九个字。

第一是严管理。从严管理是逼出来的,外来媳妇进村的头几年,计划生育工作碰到好多问题。有的外来媳妇在老家有婚姻、有孩子,到了这里又稀里糊涂嫁人生小孩,有的不登记领证,非法同居生小孩,还有的是二婚不符合生育条件也怀孕等。针对外来媳妇家庭在计划生育上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村“两委”多次开会,从创新社会管理、稳定一方社会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并拿出具体的管理措施:一是对她们实行了“专项化”管理,对全村外来媳妇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进一个建一个,把她们的个人信息特别是婚姻状况信息一一记录在案,并把这些信息告知一线妇女干部,便于针对性地做工作;二是干部包片负责制,村两委五名干部,每人包片负责,干部要与片中的外来媳妇结对,不仅在生产、生活上给予帮助和关心,还定期上门走访,向她们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她们的政策、法制观念;三是建立了“生产组妇女干部网络”,积极调动每一个组的妇女干部工作积极性,适当提高她们的工作报酬,组织参观学习,指导工作方法,通过培训知识、季度例会、月互通和旬走访等,发挥生产组妇女干部的作用,及时掌握育龄妇女生育动态。

第二是重教育。在外来媳妇管理上,大茫村党组织坚持教育引导和教育培训双管齐下。首先,对于违背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人要加强教育、说服引导。村干部定期上门慰问、察访,宣传法规和党的政策,提高外来媳妇家庭的政策、法律意识,发现问题及时、反复做说服教育工作,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如当得知增产10组的一位外来媳妇未婚先孕,村妇女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并耐心宣传相关政策,使其终止妊娠,随后及时探望慰问,受到群众好评。其次,加强对外来媳妇的学习培训,外来媳妇嫁入的家庭,一般说都是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这种“弱弱联手”令她们组建的家庭尽管辛勤工作、省吃俭用,但仍苦于没有致富信息和技术而难以脱贫致富。鉴于这种情况,村委会通过专题培训、远程教育等途径,有的放矢地向她们介绍外来媳妇成功创业的典型事例。此外,村委人员还不定期地开展家政培训等实用性培训,使外来媳妇掌握一定的理财、营养、卫生、保健知识,促使她们更快地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是多关怀。对于外来媳妇不歧视、不排斥,把她们与原住村民一视同仁,这是村干部的一致想法和做法。一是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对外来媳妇来说,没有户口就没有安全感,解决了户口就消除了后顾之忧,村干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多方协调,及时帮助她们解决入户问题,对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也尽最大可能地去解决。如建设16组一位村民当年与云南女未婚生育一子,一直报不上户口,孩子在看病、念书等方面有许多障碍,小孩的户口成为家人的心病,希望村里帮助解决。村干部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终于在小孩高考前把户口落实下来。二是送温暖,对于外来媳妇群体中的困难家庭,村干部经常上门慰问,在重大节日总是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对于遭遇突发困难的,村干部总在第一时间送去温暖。外来媳妇小王因产后大出血,急需一笔医药费,村党组织得知情况后,迅速上门慰问并资助了5000元。三是提供就业岗位,对于就业困难的外来媳妇,村里积极帮助联系企业和相关部门,尽可能介绍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使她们安下心来。四是政治上关心,对于那些有文化、政治上要求上进的外来媳妇,村党组织安排有关人员关心引导。如建设7组的小杨,是一位来自湖北省的外来媳妇,她中专毕业,但头脑灵活,为人踏实肯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已确定为发展对象列表考察。五是组织联谊活动,在重大和传统节日村里搞活动总是有意识地组织部分外来媳妇参加,让她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社会,在活动中沟通交流,在活动中理解当地文化,在活动中融入社会。2011年端午节,村里组织了部分外来媳妇与金龙居民区部分居民、学生,区委党校部分教师共同欢度端午,大家在一起包粽子、清理母亲河,过得很高兴。

四、存在问题

外来媳妇群体是外来人口的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中人口流动迁移的必然现象,毫无疑问,这部分人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当然,外来媳妇群体的出现,除了给当地政府的管理带来新的压力外,这个群体本身生存状况也有一些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第一是缺少土地保障。与当地村民相比,外来媳妇既没责任田又没口粮田和自留地,一旦离开企业,就是失业失地的新村民。

第二是缺少医疗保障。外来媳妇户口落地就是非农性质,按政策她们不能参加合作医疗,一旦生病得舍近求远,家门口合作医疗不能看病,必须去城镇医院,非常不方便,而且花费高。

第三是合法权益维护艰难。外来媳妇绝大部分工作在私人企业,超时间上班是常有的事,一些政策性补贴厂老板不愿支付,许多外来媳妇反映,每月30元独生子女费拿不到。

第四是子女教育不放心。外来媳妇大部分在服装行业,企业为了赶时间经常加班加点,她们往往是双双打工,早出晚归,没有时间陪伴和教育小孩,对孩子的未来成长比较担忧。

第五是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外来媳妇来自贫困地区,接受教育不多,政策、法制观念淡薄,就业谋生技能欠缺,维权意识和能力都不强等。

五、几点启示

从大茫村对外来媳妇群体管理及该群体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中我们得到几点启示: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解决外来人口管理的前提。大茫村“两委”班子多次开会研究,从根本上看到外来媳妇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看到外来媳妇带来的新气象,看到外来媳妇身上许多可贵品质。村党组织把对外来媳妇的管理作为村主要社会管理工作,当作稳定工作、创建工作来抓,要求村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外来媳妇,在思想上不歧视,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地帮助她们解决各种生产、生活上的问题。

第二,创新社会管理是解决外来人口管理的关键。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外来人口基础信息档案,建立健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面对外来媳妇群体带来的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大茫村党组织突破常规管理方式,创新社会管理,采取“专项化”管理、干部包片结对、组织生产组妇女干部网络等管理形式,收到良好效果。

第三,人文关怀与教育批评相结合是解决外来人口管理的重要方法。外来媳妇群体是特殊人群,在当下社会阶层中是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大家去关注、关爱,重点是人文关怀,给她们解决后顾之忧,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给她们创造机会,鼓励她们建功立业。当然,在对她们提供帮助的同时,也要加强教育引导,对违反政策、触犯法律的要严肃批评,敦促改正。只有批评教育和人文关怀结合使用,才能使她们真正融入当地社会。

第四,加大教育培训是解决外来人口生存发展的必要途径。大茫村的经验告诉我们,组织外来人口培训学习,是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就业技能、迅速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把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告诉她们,提高她们政策认识、法律意识。通过培训,把一些实用技能、家政服务等岗位知识传授给她们,提高她们的生存能力。组织她们参加卫生健康、消防安全等知识讲座,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12.文明创建问卷调查 篇十二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计划调查大兴区全部83 所中小学校,其中62 所市级健促校,简称“已过校”;18 所区级健促校并申报市级验收的学校,简称“新申校”;3 所非区市健促校的学校,简称“未申校”。完成对80 所学校(18 所新申校,59 所已过校,3 所未申校)的调查,另有3 所学校确因客观原因没有被调查。

1.2方法

普查全部学校的2014 年健促校工作现况(除外食堂);随机抽查当日在校师生。本研究属卫生服务研究,宜定量和定性调查结合。

1.2.1定量调查

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依据 《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2009 版)确定常见病、健康教育、传染病3 类调查表。对每校随机抽取中间年级的2 班,在每个被抽中班随机测量10 名学生的身体、课桌椅高度,合并两班数据后,分别计算学生身高与课椅高、课桌高的平均符合率(%)。

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据中、小学生应掌握的健康知识建有大型非公开题库。调查者按题型随机抽取并配组成百分制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小学生调查卷(判断20 题)、中学生和中小学教师调查用卷(单选15 题60 分;多选5 题25 分,问答2 题15 分)。在每校用对应问卷随机调查教师10 名和学生10 名(在被测课桌椅的2 班中随机选定1 班),分计平均回答正确比例即健康知识知晓率(%)。

1.2.2定性调查

在每校采用个人、小组访谈和现场观察的定性研究法。在每所学校,调查组与专兼职校医、分管领导进行个人或小组座谈。

1.2.3统计学分析

定量数据采用excel表录入,SPSS16.0 分析。定性调查现场记录后归类分析。检验水准α=0.05。

1.2.4质量控制

经调查组评定和实地验证以及历年经验判断,3 类调查表的表面效度满足要求,定量调查信度较高。调查团队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多年,定性调查经验丰富,能保证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1.2.5伦理学

定性研究应考虑有可能给研究对象带来风险,例如利益损失、同事排斥等[4],定量研究也应考虑。此调查避免了这些风险,在于:①健促校的创建无强制性;②学校的硬件和常规卫生工作均被调查者长期有效监管,学校员工对调查没有较多顾虑;③历年多次工作督导表明学校员工均能畅所欲言和配合。

2 结果

2.1 定量调查

2.1.1常见病

① 常规管理。全部校每年1 次学生健康检查,结果反馈给家长,其中2 所反馈不佳(部分家长不会上网)。对健康检查异常生,8.75%的学校未记录;22.5%的学校未要求去医院复查,7.5%的学校未对年检查结果及时统计。21.25%的学校未将检查结果分析后汇报给领导;3.75%的学校虽汇报,但分析不全。21.25% 的学校的常见病防控计划和总结无或不全。②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开展工作。5%的学校未确定1 名校长主管和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全部校完成每年2 次视力检查,但12.5%的学校未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全部校每天2 次学生眼保健操施做,但21.25%的学校每学年不开展全校眼保健操比赛;3.75%的学校未在学校、师生、家长中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③开展营养不良、超重、肥胖防控工作。2.5%的学校开展对学生的午餐带量食谱或食谱营养分析;6.25%的学校未开展“5.20 学生营养日”宣传;全部校开展学生膳食营养教育,97.5%的学校对家长也开展。④口腔保健。15%的学校未行窝沟封闭和龋齿填。

2.1.2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防控

6.25%的学校未将健教内容纳入校年度计划;18.75%的学校未按国家规定每学期设6、7课时健教课或课时不够,形式不正规,其中2所未开设;46.25%的学校未全照要求(有师资、教材、教案、课程表)开设健教课;8.75%的学校不能每学期开展健教宣传20次以上。10%的学校开展控烟不全面,17.5%的学校未开展心理咨询活动,6.25%的学校的传染病防控体系架构不全,11.25%的学校未定期开展预防接种宣传;6.25%的学校查漏补种疫苗登记不全或查验不严。全部校均有完善的应急防控准备。各类学校的健促工作情况见表1。

2.1.3学生课桌椅与身高的平均符合率

被调查80所学校中,未测5 所(已过校4 所,未申校1 所),因做考场重调桌椅,见表2。

2.1.4学生和教师地健康知识的平均知晓率

测得被调查80 所学校的相关数据,见表3。

注:P值(确切概率法)是a与b比较。未申校—非区市健康促进学校;新申校—区级健康促进学校并申报市级验收的学校;已过校—市级健康促进学校。

注:未申校—非区市健康促进学校;新申校—区级健康促进学校并申报市级验收的学校;已过校—市级健康促进学校。a与b仅2 所,不求s;与已过校比较,ct=1.807 8;P>0.05,dt=2.434 5;P<0.05。

注:未申校—非区市健康促进学校;新申校—区级健康促进学校并申报市级验收的学校;已过校—市级健康促进学校。a与b仅3 所,不求s;与已过校比较,ct=0.968 8,P=0.355 8,dt=0.467,p=0.641 8;以校为单位,对学生、教师健康知识知晓率做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新申校r=0.534,P=0.022,已过校r=0.478,P=0.000。

2.2定性调查

综合各类定性研究结果,得以下结论:(1)健促校创建需学生、社区、家庭互动,但现实中,社区参与度不高,家校互动不深入,部分校仅满足评审一时之需。(2) 部分教职工对健促校创建工作仍比较茫然,对步骤、方法认识不足,参与力度不够。(3)校医或保健教师工作状况对健促校开展造成非常不利影响。多数校有校医或保健教师,大多无医学背景,少数在校内外兼职。多数校医工作积极性不高。(4)小学有健教配套教材,但中学没有。(5)部分校医不能将一些工作记录成档,工作不能转成可见成果。(6)许多学校创建健促校未经需求评估,切入点并非学校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7)对健促校创建的行政干预和业务指导均显不足,缺乏有效激励机制。部分学校硬件短期内无法改善,影响创建积极性,未申校硬件超越其他校,却无积极性。

3 讨论

3.1对定量结果的分析

大兴区健促校创建工作不够完善。分析原始资料,各指标在3 类校中离聚均无明显聚集(相关),表明他们反映各类校共性,非仅代表某类校中的少数(类似多元线性回归中的自变量共线性[5])。

表1 中,“未对慢性病建档定期监测、未对视力不良学生分档管理、未干预超重肥胖学生、未建立学生口腔档案、未深入开展控烟工作、传染病防控体系架构不全”这些项目,新申校与已过校对比,检验无差别。除外“未对视力不良学生分档管理、未严格执行对新转入学生的预防接种查漏补种”项目,其余对比均显示,不合格率依未申校、新申校、已过校次序降低,此联系一致性为创建健促校阶段与成效间的因果联系提供了证据[6],无偏的调查背景(见本文伦理学”部分)增强了说服力。是因为已过校处良性工作惯性平台期,新申校处上升草创期、未申校处观望期所致。

对新申校和已过校检验“未严格执行对新转入学生的预防接种查漏补种”项有差别,是因为此工作程序清楚要求严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常督导,新申校首先重视和规范此工作,已过校因健促校评审已过致松懈。“未开展心理咨询或不完整”项,对新申校和已过校检验有差别,反映出心理咨询体系建设周期稍长,新申校筹措不及。

对新申校和已过校检验“传染病防控体系架构不全”项,虽无差别,但新申校和已过校均只少数存在问题,未申校则是多数,而全部校应急防控准备完善,说明学校普遍注重应急管理,但对日常持续化管理和管理细化重视不够,甚至对历来要求管控严格的传染病防控也有疏忽之处,未申校对此更甚。

表2 中,“课桌与身高符合率、课椅与身高符合率”项,新申校、已过校无差别,但均是新申校低,从联系一致性看,说明已过校较重视。

表3 中,教师和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在各类校中均较高,说明学校对健康知识传播较重视。分别对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教师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以校为单位的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和检验,新申校和已过校均为正相关,结果说明:教师健康知识掌控度可能对学生健康知识掌控度有正性影响(直接联系,因果联系),或双方的健康知识掌控度在校方宣教下共同提高(间接联系,非因果联系),或兼而有之[7]。

3.2对定性结果的分析

对定性结果,调查团队认为,(1)家校互动不佳、社区参与度不够、健康需求评估缺少和创建积极性不高等,既因学校长期较封闭的体系惯性,亦有学校在健促校初创期缺乏经验,更有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搭建管理监督体系不细密(例如,需求评估步骤被列入浙江省健促校标准,但北京未列入)。(2)对按要求配备和稳定校医队伍,长久以来教育卫生体制内呼吁颇高,但大兴区只能部分付诸实施,对健促校的创建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目前校医队伍整体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与无编制、待遇偏低、不享受10%教师津贴、校医工作不折算课时、不解决职称晋升等因素有关;部分校医不能有效将工作记录成档,在于缺乏必要的文字功底和对信息采集不够敏感,缺乏需求评估、统计分析等技能,校方对此缺乏足够认知。(3)健促校标准对一些细则的规定较空泛,加之培训时对此重视不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相当多教职工对健促校创建工作的具体步骤、方法认识不足,细化工作乏力。

3.3综合分析

陈健[8]分析厦门市的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和评估贯穿其中的肥胖干预的效果后,认为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政府、学校、社区及家庭的支持必不可少。浙江省经验也表明,各级政府、教职工、学生、家长和当地社区的有力支持,及学校始终遵从健促校创建的高品质要求,是健促校的成功因素[9]。因此,大兴区今后健促校工作方向之一是鼓励学校、社区、家庭深度融合。

李慧等[10]指出学生行为方式的形成和转变遵循知信行规律,学生可塑性大,但学生又容易受其自身意志力、家庭配合度、环境影响力等多因素作用,其行为要固定下来往往需要好几年的坚持和努力。Senior[11]指出,教职工应理解文化和环境的改变是缓慢的,健促校的成功需要时间和合作,重点是支持教职工从内部改变学校面貌。Langford等[12]2014 年采用文献调研法以随机化对照试验为标准首次严格评估了健促校在非传染病方面改善学生体质的收益,发现大部分研究缺乏长期数据;干预对运动和适应、水果和蔬菜摄入量、烟草使用和被欺凌有正效;效果通常较小,但有潜力在公众水平上产生健康收益;因只有少数研究,一些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改善没有证据。

考虑以上文献的观点,综合此次定性和定量调查结果及以往督导工作经验,调查团队对大兴区的健促校创建工作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部分学校干预时高强度、急功近利的做法,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失败后部分教师悲观,对工作推诿。(2)目前学校传染病被严密防控,发病率低,在慢性病防治见效慢和健促校仅开展三四年的背景下,大部分学校对慢性病防治懈怠,缺乏严密的操作流程,或虽有但常常流于形式。(3)北京市健促校标准侧重终末对工作过程中各节点进行管理操作考核,但对该操作质量及其后效界定,主观随意性较大,部分教师存走过场思想。(4)对健促校工作业绩,奖惩力度较小。浙江将健促校创建分成金、银、铜三阶段,而北京市分为区、市2 个阶段,且申报校几乎都能合格。(5)大兴区虽小学有配套教材,但中学的健教配套教材不统一。钱扑等[13]全面比较了中英小学的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情况后,认为开发一套科学、全面、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优秀教材成为推进健康教育的关键;国内的教材在深入贯彻健康理念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使教育内容过于单薄,流于形式。我们对照该文,发现大兴区目前所使用的各种教材并不是很理想,会对大兴区健促校的深入开展产生不良影响。(6)北京市在今后制定健促校新标准时应将需求评估项列入。

本研究显示,目前健促校工作虽取得很大成绩,但管理粗放,缺乏精细机制和内、外动力;评审机制中形式审查多于实效审查;部分学校工作全面但不深入,远效不佳,也能通过评审。

滞涨期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顶层设计不佳。蒋晓丽等[14]在2011 年综合多地研究结果认为,健促校在不同地区、不同层面出现种种偏差,原因之一是监测评价体系相对较落后。笔者认为,监测评价体系对健促校的启动、兴盛有积极作用,但阻碍作用正逐渐增大,应由注重终末评审向期间和终末评审并重过渡;应合理确定退出标准,健促校建设是一个连续过程,应考虑到学校日常相关工作流于形式,评审前突击凑资料、灌输健康知识,事后又放任的情况。此顶层设计在学校普遍重视应急防控、传染病发病率低而慢性非传染病防控任务繁重、见效慢的背景下,尤显急迫。

目前创建群体的主动性没有被充分发挥。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研究部在欧洲健促校网络进行4 年过程评价研究后认为,个体水平上的行为改变是缓慢的;抛开当地背景,健促校建设能成功的4 个关键因素是主人翁精神、引导力、合作精神、有机整合力,资金支持尽管很重要,但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15]。以上四因素正是大兴区健促校创建工作较为欠缺的,表现形式之一即是校医工作体系的不完整和低效运转。

决策者运用各种研究结果时必须因地因时。此研究较为客观地描述了大兴区健促校创建现状,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北京市健促校工作现状。社会学家郑也夫说:“研究者能做的,是给政策制定者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是把偏离的程度和原因说清楚,揭示系统运转的机制,这有利于决策者重新思考,制定新的政策方案,而不是提供具体的改革方案,因为体制的运转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16]。笔者认为,此研究的意义在此。

作者声明

13.关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问卷调查 篇十三

——关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

(1)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天吗? A.5月28日 B.6月5日 C.6月28日 D.不知道(2)当你需要扔垃圾时,但周围却没有垃圾桶,您会? A.没人看见就扔,有旁人在就不扔 B.随手扔掉 C.等看到垃桶再扔

(3)你对你们学校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无所谓(4)你认为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A.乱扔垃圾很普遍 B.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 C.破坏花草树木很普遍 D.水电浪费现象很普遍 E.公共场所吸烟很普遍 F.其它_________(5)你是否想参加植树等建设生态文明的活动? A.非常想 B.一般 C.不想

(6)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水、电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吗? A.非常严重 B.有些严重 C.使用正常,合理 D.没有关心(7)你对使用塑料袋的态度是什么? A.尽量避免使用塑料袋,自带袋子购物

B.知道塑料袋会带来白色污染,但为了方便无法避免使用 C.塑料袋又便宜又方便,商家免费提供,不用白不用 D.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8)在教室上完课,你会将垃圾()A.扔在桌子上 B.扔在地上 C.扔在教室的纸篓里 D.其他______(9)你认为校园环境有哪些需要改善的方面?

(10)请写出你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建议

为了方便我们调查,请认真如实回答

上一篇:九上学习缩写教学设计下一篇:房地产公司独立董事的年度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