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材料成型

2024-06-08

专业介绍材料成型(精选15篇)

1.专业介绍材料成型 篇一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成型技术,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具备模具的设计、分析、制造工艺编制、数控加工制造的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从事各类塑料和五金制品模具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模具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主要课程

机械工程 材料工程 现代工程制图 现代工程材料 工程力学 机械原理 机械零件 机械制造基础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及装备 数控加工技术 模具CAD/CAM/CAE等。

三、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

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学生毕业后进入钢铁企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及船舶制造业、金属及橡塑材料加工业等领域从事与焊接材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与机械类专业有着类似的就业方向及成长路线。

2.专业介绍材料成型 篇二

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校之所以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这项专业课程, 目的在于培养专业人才以为社会所用, 因此, 设计合理的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明确教育方向, 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及对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选择等等方面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 社会上对于工矿企业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 因此对于铸造、焊接等工矿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要求其不仅要具备专业上坚实丰富的理论基础更要具备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高校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并注重学科的实践性和专业性, 目标就在于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 并令社会满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因此, 高校如何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 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育得以积极有效的展开成为高校老师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学校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或者经济优势, 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接受能力, 多为学生创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并引导学生认清当今的就业形式与市场需要, 让其了解专业的实际内涵与优势,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丰富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储备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将培养有创新意识, 能够知行统一, 实践技术能力强的专业型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

2 现阶段我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1998年教育局规定新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来, 我国各大高校中开设此项专业课程的高校多达30%, 经过这十几年的教育推广,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社会培养出了许多技术过硬的优秀的专业人才。但是尽管如此, 这项学科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注意。具体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不一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将铸造、锻造、焊接等众多专业融合在一起的一个新型的专业, 它所涵盖的知识领域极广, 因此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也就随之增多。如果只是将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合并, 那么在学生们的四年学习中使很难完成这么多的学习量的, 因此学校必须对知识点进行取舍, 但是由于取舍后每个学校所保留的知识点都不相同, 因此很难对学生有一个统一的培养方案, 也很难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一个合理的考量。

2.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老旧落后, 需要及时进行更新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在铸造、锻造、焊接等众多老专业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这些老专业的学术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科质量。然而由于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导致铸造、锻造、焊接等技术的更新换代十分频繁, 然而高校中这些老专业的教学内容却仍然是对过去落后的专业技术的讲解, 而且课程设置狭窄、教学方法单一, 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基于此种老专业而建立起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如果不及时的跟进相关各项技术的发展进步, 为学科教育注入新鲜的科技内容, 将大大降低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而且即使教育培养出了成绩优秀的学生, 他们也难以适应新技术环境中的市场要求。

3 如何在高校中开展有效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工作

3.1 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3.1.1 实用性原则

高校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因此在具体的专业建设中, 首先需要遵循的就是实用性原则, 注重学科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杜绝为学生开设过多的理论讲解课程, 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多为学生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实践课程, 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的内涵并对其的掌握应用能力得到锻炼。

3.1.2 创新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所有学科的教育目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也不例外。如今我国的发展急需被注入创新性元素, 只有一个懂创新会创新的民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以谋取更长远的发展。对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这样一个注重专业性的学科, 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摒弃以往的“学科本位型”教学模式, 建立创新型的课程模式, 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创新, 在教学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3.1.3 专业核心能力需求原则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强调专业技能的专业, 对它的课程设置与安排必须强调凸现性和核心性, 以便让学生的接受教育时对学科知识有鲜明的认识, 从而进行更好的理解与运用。

3.2 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老师的讲解是学生们获取新知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因此提高老师们的教学质量, 教学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训提高机制。提高对专业老师的技能要求, 在招聘老师时需要选择那些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践能力也过硬的秀秀人才。对在职的老师, 学校也要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 可以派遣一部分老师去到相关产业的一线进行实地学习。也可以请一些有关领域的工程师等技术人员来学校做兼职讲师。第二, 要强化老师们的科研作业, 要求全部老师都要参加科研项目, 并亲身指导学生参与生产实践, 通过科研与实践提升老师们的综合素质。

3.3 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需注重素质培养的课程群建设

高校需要时刻谨记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并依据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安排需要侧重于实现学生机械科学与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 需要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动手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需求, 需要加强对学生模型设计制造、材料成型、数控加工等课程的教学力度, 培养能够从事技术开发、宽口径的高素质工程、工艺设计以及学科研究等事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4 小结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我国设立时间不算久的新型的学科专业, 但是却对于培养我国工矿企业所需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需要立足于社会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积极开发和推进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工作, 秉承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 采取积极措施以应对当前我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为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教育帮助。

摘要:本文分析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教育目标, 该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着重阐述了如何在高校中开展有效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工作的具体措施, 以期为今后我国高校有效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专业特色,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易凡, 陈绮丽.“材料成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S1) .

[2]郝滨海.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需求[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01) .

[3]徐小兵, 杨雄, 吴文秀, 帅玉妹, 周思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结构[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01) .

[4]雷毅, 王勇, 崔学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石油教育, 2006 (06) .

3.专业介绍材料成型 篇三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地方院校;专业建设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是教育部在1998年新设置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整合了原先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和模具等几个专业的内容,相比整合前,专业覆盖面大为拓宽,工业的各个行业都有重要应用。本专业在专业设置上淡化了按工业行业分类的色彩,但由于各高校在材料成形学科方面的办学条件、历史沿革、专业建设背景和自身发展定位上都有明显差异,本专业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院校因循整合前的专业培养模式,新瓶装旧酒,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有的院校只是把铸、锻、焊、热处理等旧有专业进行机械式的堆砌组合和灌输教学,学生工程应用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差,不能适应材料成形技术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地方院校发展很快,但发展过程中仍存有大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偏重教学职能,忽视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对工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根本原因是发展定位不准,发展思路不清。高等院校的职能有三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地方院校主要依托地方财政和人力资源发展,反过来,也要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高校的发展应定位于增强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者并重。不能好高骛远的追求高精尖技术,也不能等同于职业教育,丧失高等教育高度和层次。要立足于高等级人才培养的优势,找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结合点,同时要保持高校的独立性,增强学科科研实力,增强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地方经济进步主要依靠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地方高校应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上体现特色,培养地方现代工业发展所需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菏泽学院作为一个典型的地方院校,面临着为菏泽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任,但在现有人才资源和技术条件上有不少的限制,如何在人才和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发展专业、服务地方经济是个重要的课题。着眼于既对国家技术发展和提高科研水平有长远贡献,也要缓解短期人才缺口服务地方经济,我们对菏泽学院建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提出了一些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收效。

一、理清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

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和工程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面向金属塑性成形和塑料成形工业领域,以模具设计制造和成形工艺、成形设备、成形质量控制为教育主线,以净成形、近净成形技术为科研突破方向的专业建设体系,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二、厘定专业建设的重点方向

在机械工业中,材料成形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宏观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获得特定的几何形状尺寸,从而实现成形品的机械功能。在技术原理上依靠材料的固态力学过程和流变学过程等。所以如何尽可能精确的制成产品形状尺寸,即提高材料成形的精度就是其核心课题。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各种净成形、近净成形技术发展很快,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把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在净成形、近净成形技术领域,一方面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为专业建设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找到了落脚点。在各种净成形、近净成形技术中,我们选择金属塑性成形和塑料成形作为具体技术研究方向。在学生培养方面,我们把模具设计制造和成形工艺、成形过程质量控制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方向。

三、构建严谨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

大学人才培养涵盖多个环节,教学、实验、课外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这些环节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知识掌握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都有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学生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知识,教学的中心地位应突出出来。如何合理的组织教学,安排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是大学专业建设的中心工作。事实上,按照经济学的视角,大学也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商,它提供的服务产品是教学,更本质的说,是课程。大学的实质就是系统的、严谨的传递学科性知识,使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所以说,专业建设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的选择、学时安排、前后衔接等。

四、注重实践,加强技能培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技术性和工艺性强,对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应用综合能力要求高。这就在技能培养方面对专业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设立综合应用类课程设计环节

相对于课程实验,综合应用类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我们安排了冲压模具、消费电子产品注塑成形、金属塑性成形模具等课程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加强工厂实习实训

工厂一线的作业对于学生培养现代工业意识,训练实践操作能力,提前适应工作都有很大的益处。我们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就业基地、科研基地、学生暑期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合一的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搞好科研,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工作是教学的先导,没有高水平的科学基础,教学就没有新的理论、新的知识内容支撑,只能在他人、前人的水平上重复。我们大力加强科研工作,把当前材料成形工业应用的热点,净成形、近净成形技术作为科研突破口,联合相关企业,积极攻关技术难题,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1998.

[2]李慧生.中国大学图典[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5.

[3]袁国华.基于顾客导向的高等教育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简历 篇四

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谢。性别:男民族:汉出生日期:1988.06.16户籍:河南政治面貌:团员 所学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历:大学本科

联系电话:1590361。。E-MAIL:shly1988@163.com 联系地址: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邮编:450015

求职意向:愿意从事机加工工艺,质量管理与检测,锻造,冲压,机械设计与制造,金属材料热处理,注塑成型,以及技术类等方面的工作;

职业应用技能 外语能力:CET-4 500分 ;CET-6 405分

 计算机能力: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掌握AutoCAD、Pro/ENGINEER绘图软件,DE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有限元前后处理及分析仿真系统等;通过AutoCAD认证工程师2007;熟悉计算机操作,熟练使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及Internet应用。

获奖情况(包括证书)

1、2009年作品《大学生专业认知现状及其对就业影响的调查和思考》获第六届“郑航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作者:赵坤、何方芳、邓增、谢树立、冯江伟等); 2、2008~2009学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3、2008~2009学年、2006~2007学年两次获得校“二等奖学金”;

4、2008~2009学年、2007~2008学年、2006~2007学年连续三次获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5、2007~2008学年获校“青年自愿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6、2006~2007学年获校“优秀团员”荣誉称号。

7、参加电子信息产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职业培训,获得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培训证书。专业课程主修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技术测量,自动控制原理,铸造成型原理,材料科学基础,液压及气压传动,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热处理,塑性成形原理,塑性成形设备,焊接成型原理,铸造合金及其熔炼,压力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焊接工艺学,表面工程,Pro/E应用(双语)。

社会实践/见习经验1、2007.06在国营嵩山机械厂金工实习;

2、2008.07在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信昌汽车部品有限公司进行认识实习;

3、2008.09郑州飞话校园代理;

4、2008.11曾在郑州隆福国际售楼中心做广告宣传员;

5、2009.08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习。

6、目前为校材料实验室成员之一;

其他:在校期间做过家庭教师等兼职。

自我评价严谨务实,以诚待人;工作投入,勇于承担责任;

5.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求职简历 篇五

姓名 王宝强

性别 男

年龄 25出生日期 1984年04月2日所在城市 长沙

职业 学生

学历 大学本科

民族壮族

政治面貌 群众

身份证***865682959 籍贯 广西省贵港市

户口所在地河南省郑州市毕业学校 山西大学

英语等级 CET-4

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身高157cm

体重51kg

求职意向 模具方向的教师或学院辅导员 教育情况

时间 学校学历

2004年—2008年 山西大学本科

2001年—2004年 山西省石楼县石楼高中 高中

获奖及获取证书情况 2004—2005学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2004—2005学年“五四”表彰中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2005—2006学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

2005—2006学年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干部”的称号

2005年5月获得高等教育公共关系资格证书

2005年5月获得党课结业证书

2006年12月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 兴趣爱好

看教育类和历史类的书籍杂志,上网浏览网页信息, 打羽毛球 社会实践

学校实践

2005年11月在陕西科技大学进行金工实习

2005学年暑假期间兼职家教

2007 年5月份在一航宝成仪表责任有限公司生产实习

2007年5月份在宝鸡长岭冰箱厂参观实习

同时期在宝鸡普灯一厂进行参观实习

联系方式

手机 ***

QQ号码 4154095

52个人邮箱 Smy830225@163.com

邮政编码 710021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陕西科技大学039信箱

自我评价

1、热爱教育事业,做一名教师是我理想中的职业。

2、有较好的再学习能力,可以很快接受新事物,并且具有虚心好学的特点。

3、善于与人交往且有谦虚的处事态度,良好的综合素质及沟通协调能力。

4、工作认真负责有事业心,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时间管理能力,有很强的时间观念,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与承担压力的能力。

6.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篇六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本专业主要面向冶金企业,培养具有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在冶金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轧钢生产的岗位操作(原料准备、加热、轧制、冷却精整、热处理、质量检验等)、生产工艺编制和生产组织与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本专业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CAD、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属学及热处理、塑性加工金属学、金属塑性加工学、型线材生产工艺、板带生产工艺、钢管生产工艺、塑性加工设备、锻造工艺学、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模具CAD和轧钢车间设计基础等。本专业实践环节有金工实习、工程教育实习、机械CAD实训、电工电子实习、机械零件课程设计、轧钢技能实训、孔型设计实训、模具CAD建模训练、职业技能综合应用实训、毕业设计等。

毕业生情况:本专业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一直很好,就业率在90%以上。主要就业单位包括钢铁企业(包钢、首钢、武钢、酒钢等)、有色金属企业(宁夏中色、希望铝业等)以及机械制造企业和核工业企业等。

本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2500-3000人,其中男82%、女18%,20本专业高校招生男女比例为文科20%、理科79%、文理综合1%,近几年本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90%-95%)、(90%-95%)、(90%-95%)。

二、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企业生产中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工作,例如:材料成型领域中的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装备设计、材料成型设备操作、材料成型设备维护与维修、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7.专业介绍材料成型 篇七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设计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地方院校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定位模糊,发展方向朝学术研究型院校发展,普遍存在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随着招生生源紧张、新生报到率下降以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等问题的出现,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战略部署,从国家层面上把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地位予以确立。洛阳理工学院作为一所2007年专升本的地方高校积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坚持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以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

毕业设计是洛阳理工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洛阳理工学院面向应用技术性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国外应用型技术大学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新升本科院校的改革实践,深入分析目前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这对做好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增强本专业的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追求本科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合理化,是20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上世纪60年代末,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大力致力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了大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形成与普通大学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双元格局。目前欧洲各国应用科技大学发展迅速,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比越来越高,其发展模式己经席卷了欧洲的高等教育系统。 其中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最为成功,具有普及性和典型性[1]。其实践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实践教学统一管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实践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统一管理,建立了系统完整、设施良好,模拟生产环境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题目通常来自生产实践,并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2.师资队伍双师型。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教授一般都有博士学位,不仅具有良好的科学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五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3.校企关系紧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强调的应用能力培养是通过产学研结合来实现的,因此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教师在教学同时还创办了公司或参与企业的工作,毕业设计完全是生产中实际需要的课题。

二、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是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毕业设计是应用型高校毕业设计的典范。德国应用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实现了毕业设计选题来自企业、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毕业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看作自己的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并从中受益, 其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2]。

应用型本科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大学,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定性,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应突显应用性和实践性[2]。洛阳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但和德国的应用型技术大学相比,其毕业设计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由于我校专升本的时间比较短,“双师型”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真正有过企业或设计院工作经历的教师很少,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担任教职,缺乏真正过硬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能力。

2.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与实习、就业联系不大,脱离工程实际,学术化、形式化倾向明显。

3.毕业设计考核要求偏低,致使很多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或考研上,毕业设计质量严重下滑。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的质量比较低,从而造成我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对专业知识不熟悉,基本技能不熟练,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低,不但企业会对学校培养的学生印象不好,而且会影响学生的事业发展。因此,借鉴国外应用型技术大学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目前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增强本专业的学生就业能力,成为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洛阳理工学院在教学计划上将第八学期的前三周确定为毕业实习时间,将第八学期的后十四周确定为毕业设计时间。而洛阳理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第七学期已经基本确定了毕业后的就业单位和去向,因此我们学校决定在第八学期实行具有我们学校特色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模式,即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和去向实施不同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方案,因材施教。

目前,洛阳理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第五学期初就确定了本科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是继续深造, 然后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复习,通过了国家的研究生考试,被国内教育部“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以及其他具有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另一种是在第五学期初就确定了本科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是走向社会,开始工作。这部分学生,一般在第七学期就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参加各种的招聘会,并通过积极努力,基本找到了自己中意的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

针对上述两种该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我校制定了两种不同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对于考上研究生的同学的毕业实习,我们实行集中实习方案,由学校联系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大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例如,洛阳麦达斯铝业、中铝洛阳铜加工厂、中铝河南铝业、东风乘用车公司等,组织这部分学生进行集中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拓宽了这部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对这类学生我们实行一人一题制度。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大多属于科学研究性题目,而且毕业设计的内容尽可能和研究生学校的专业研究方向相接近。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一般由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正在从事科学研究项目的教师承担。毕业答辩时,将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分为一组进行毕业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主要由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正在从事科学研究项目的教师组成,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答辩资料主要是一篇研究性论文,只要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查重率在35%以下,就可以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学生毕业设计的成绩根据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和工作量进行综合评定。

对于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同学,其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一般放在就业单位进行,指导教师一般实行双导师制,一名指导教师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学校教师担当,另一名指导教师则由就业单位的技术人员担当。 学生的毕业实习内容、毕业设计题目由两位指导教师和实习同学共同协商确定。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进度要进行定期的沟通和交流。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一般要来源于就业单位的生产实践。毕业实习结束后,就业单位要出具实习证明和实习鉴定,实习学生要撰写一篇至少8000字的实习报告。毕业答辩时, 将直接就业的同学分为一组进行毕业答辩,30%以上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要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只要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查重率在35%以下,就可以进行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设计的成绩根据毕业设计的应用创新性和工作量进行综合评定。

四、结语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毕业设计是应用型高校毕业设计的典范,具有选题来自企业,校企联合指导,应用为本的质量标准,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等特点。在面对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背景下,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毕业设计的成功经验,洛阳理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通过加强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监控和管理,因材施教,实行了具有洛阳理工学院特色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模式,提高了本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增强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理勤.现状与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74.

8.专业介绍材料成型 篇八

【摘 要】文章根据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本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工艺及模具方向)的实践教学现状,提出实践教学要紧密联系地方产业,实验实践教学双结合,完善实验室软硬件条件以及加大实验开发力度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强、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技术类专业。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该专业人才同时具备材料制备、成型工艺及设备开发、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综合能力。基于此,国内高校掀起了一股教学改革的浪潮。而专业实践教学成为保障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关键,对实现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为一所年轻的本科院校,长江师范学院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工艺及模具方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拓展改革思路,以地方产业需求为依托,多方举措对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实现实践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提升了实践技能的应用能力。

一、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调研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发现以下四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目的不明确

传统观念将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毕业的一个基本条件,明显从属于理论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总学分仅约10%,导致很多实践环节没有落到实处,甚至部分实践环节缺失。例如:认知实习被认为就是去参观工厂和编写参观记录,没有结合专业特色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这给学生造成实践教学就是为了完成学分的错误理解,严重降低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2.课程体系缺少产业依托

现有的实践课程没能形成完整体系,还是一种理论上开设的一些实践课程,例如,机械制造基础实习,中级数控车工,冲压工艺及模具的课程设计等,没有针对产业人才需求开设相应的实践环节,更没有将其纳入实践课程体系中,致使实践教学开设的课程缺少依托,实用性不强,无法保证实践教学中的技术实用性。

3.毕业实习与实验教学结合不够

毕业实习与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是两个独立的环节,而且毕业实习岗位无法提前预知,专业实验教学也分散在几个学期进行,使得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毕业实习的岗位内容严重脱节,导致学生认为实验教学与实际不符合,无法从实验教学中获得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4.专业实验建设力度不够,实验教学队伍不够完善

长江师范学院于2010年申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工艺及模具方向)以来,经过5年的专业实验室建设,现初步建成材料基础综合实验室、材料成型工艺实验和模具综合实验室三大实验室(如图1所示)。但是在专业实验建设中偏重实验设备完善,而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灵活度不够,设备利用率较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无法得到保证。同时,实验教学队伍大多是理论型,停留在设备使用教学,缺少实际生产经验。这主要表现在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图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室框架

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1. 转变理念,明确实践教育目标

针对传统的实践环节从属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的问题,以“转变观念→产业调研→确立目标”为思路,采取了实践教学研讨会、产业技术调研、论证培养目标等举措,将实践教学定位为人才技能培养的核心,将技术应用、设备维护、技术服务作为实践教学目标和制定实践培养方案的依据。通过这些举措打破了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明确了实践教学目的,对后续的构建实践课程体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紧密结合地方产业,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针对原有的实践课程大部分都來源于理论分析,缺少以地方产业结合为依托,课程体系不完整的现状,从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着手,通过“技术人才调研→教研室研讨→拟定培养方案→校企专家论证”的技术路线,制定出以板材冲压成形技术、塑料成形技术、模具研发制作技术三大板块为主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初步拟定相应板块的实践教学课程(其中大部分课程结合实际自行编写),提高技术培养的针对性,确保技术教育的质量,将实践教学植根于地方产业。在此基础上,增加设备维护、技术服务的实践内容,此部分实践通过校企实训合作来完成,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及管理制度的建设,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1)板材成形技术板块。以重庆汽车、摩托车的板材成形为依托,制定板材轧制、板材冲压为主要实践内容,拟定实践课程,以“理论学习→设备认识→技术培训→问题讨论→技术考核”为思路,严格各方面的管理,尤其注意设备操作中的安全问题、设备维护能力、生产技术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技术考核环节,以企业技术人员为考评老师,对操作能力、问题解决、工作态度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综合考评,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2)塑料成形技术板块。结合重庆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产业对注塑成形人才的需求,构建以塑料注射成形、挤塑成形、压缩成形工艺为实践主要内容,拟定相应的实践课程。具体的实施思路与板材成形技术板块近似,在此不再赘述。

3)模具研发板块。该板块结合现有的模具实验室条件,主要以模具的基本结构认识、模具的拆卸与组装、模具制作技术、模具设计为主要内容,拟定相关的实践课程,结合实际的成形工艺,以“模具认识→模具设计→讨论改进→模具加工→试模修整”为思路,以企业外聘的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为主,专业实践教师为辅,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确保模具设计实践与应用紧密结合,要求每个设计小组(3—5人)必须自行制造一副能实际生产的模具,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能力。

3.开设毕业实习岗前实验教学,加强毕业实习与实验教学结合

毕业实习与实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为两个独立的环节,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而实验教学则在前面的几个学期已完成,导致实验教学对毕业实习的指导作用不明显。鉴于此问题,在实习正式开始前,将学生实习的岗位进行分类,根据分类情况开放实验室,制定毕业实习岗前实验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已有实验设备,进行设备操作、设备维护、生产技术、安全教育等辅导,加强毕业实习与实验教学结合力度,保障从实验教学中获得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4.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大开放力度

针对实验室基础建设投入不够、开放制度呆板、实验教师队伍技术能力薄弱的问题,通过学院、实践教学系部分析,从完善实验室设备,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强化实验技术队伍三方面入手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在设备完善方面,积极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增加冲压工艺实验室、塑料成形实验室的模具类型,保障实验教学中模具拆卸的效果,更换陈旧的金相显微镜以及力学检测设备,保证对材料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分析。实验室的开放制度方面,以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金相技能大赛、模具拆装大赛等为依托,制定相应的培训管理方案,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加大了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同时,周末交替开放实验室,安排相应的实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保障课余时间的实验室开放。强化实验技术队伍方面,根据专业特色与周边的产业特点,定期选派实验教师到生产一线和同类高校进行培训学习,鼓励实验教师参加相关的交流研讨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我院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工艺及模具方向)实践教学的特点,通过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思路,紧密联系地方产业,多方位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处在改革的探索阶段,要确保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还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理念,才能全面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2014,10(3):97-98.

[2]刘丽, 易锋, 任呈强,等.材料科学与工程开放式实验管理模式探索[J].试验技术与科学,2012,10(3):165-167.

[3]张丽玲, 罗沛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讨[J].科技广场,2011(7):248-250.

9.专业介绍材料成型 篇九

2.1 参观模具展..............1

2.1.1展览概况及特色.............1

2.1.2展出的产品、制造工艺及流程........2

2.1.3个人参观相关信息(部分)...........2

2.2 技术讲座................4

2.2.1塑料成形及其模具装配技术..........4

2.2.2中国模具行业的现状和发展..........5

2.2.3 ANSTS技术仿真应用................7

2.2.4 Moldex3D在现代塑料成形生产过程中的应用.........7

2.2.5 大型商用飞机设计制造中的新材料及其现代成型技术.........9

2.2.6 轿车设计制造及整车安全技术..............10

2.2.7 钛合金的发展前景及其锻压技术............11

2.2.8 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与创新.........12

2.3 生产现场观摩...........13

2.3.1上海东芙冷锻制造有限公司.........13

2.3.2延锋伟世通汽车模具有限公司..............14

2.3.3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北厂.........16

2.3.4上海爱知锻造有限公司.............18模具总装图.................19

3.1冲压模总装图...........20

3.2注塑模总装图...........22总结和体会.................23

4.1 总结............23

10.专业介绍材料成型 篇十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阅读》翻译

4.10 Hydrostatic Extrusion 静液挤压

静液挤压工艺不仅在作为另一种加工选择的引用方面很重要,而且在引起注意的高度叠加的环境压力的有效作用方面也很重要。一种称为压力下的金属加工的新技术,已经出现了。

在静液挤压(又称为,也是已知的无冲头的,流体的或静力学的挤压)过程中,毛坯材料在液压作用下在模具内流动,通过模具利用液压的方式产生作用力。在凹模口部,出口的一端,压力低于挤压力,所以合力通过液体作用在材料上,迫使材料通过凹模挤出(流出)。低压挤压腔中所受的压力越大,则所需的挤压力越大。传统的挤压,材料与三个部分相接触,挤压凹模,挤压腔(筒)和挤压凸模(冲头)或挤压垫。

静液挤压是,材料被液体所包围而仅仅与挤压凹模相接触。当油膜润滑作用占优势(起主导作用)时,材料与凹模的接触甚至可以避免。

从概念上讲,就想Robertson所定义的那样,静液挤压工艺通过液体压力作为工作介质,替代传统的冲头挤压所使用的冲头压力作用在坯料上。在此列出静液挤压的优于冲头挤压的一些优点,其中也介绍了静液挤压的几个难点:

⑴传统的冲头挤压,在正(直接)挤压过程中,冲头挤压头的压力比出口处的挤压力大。这种压力的增大是由于沿着挤压筒的摩擦力所造成的。坯料越长,冲头挤压力越大。所以坯料的长度是要受限制的。静液挤压时,坯料不与挤压筒壁接触,可以不考虑壁面的摩擦,允许挤压长形的坯料。甚至(特别地,极度地,非常地),很长的缠绕线可以在小直径的挤压筒里挤压获得。静液挤压过程中作用于工件上的粘性阻力,代替了传统冲头挤压工程中壁面摩擦的作用。

⑵对于冲头挤压工艺,工件的横截面必须与挤压筒的形状一致。对于静液挤压,坯料不与挤压筒接触,仅仅受液体的限制。因为液体可以包覆几乎任何形状的坯料,所以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坯料可以通过一个挤压筒挤压出来。

⑶冲头挤压过程中,挤压尾料不可避免地留在挤压筒中,在静液挤压过程中,液体推挤着坯料(毛坯),而且如果理想的话,可以在挤压筒中不留下任何挤压尾料。实际上,现在这种操作工艺是不存在的,挤压筒内留下挤压尾料,主要是为了防止产品和液体不受控制地从工作腔中流出去。早期,某些坯料的这些弹出来是很危险的:结果是它们破坏了产品,毁坏了挤压筒的衬套,并且通过反冲作用对整个元件造成破坏。

⑷通过引入高环境压力作为一个独立参数这一简便的方式,许多脆性材料首次地用静液挤压工艺成功地挤压出来。

⑸可以在模具入口处压力作用下使用润滑剂,这有利于润滑剂附着于工件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并且工件朝向模具的出口被推出来。当静夜润滑作用理想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入润滑剂。

⑹与静液挤压相关的一个主要的难点是工艺所固有的,源自于其基本概念(思想),也就是,液压取代冲头推力的作用。液体是可压缩的,所以冲头挤压过程中的刚性的冲头推力被静夜挤压过程中所用的弹簧的推力所取代。失去了刚性速度的控制,且(则)不得不面对粘滑运动现象的可能性。下一章就将介绍速度控制的处理方法。

11.专业介绍材料成型 篇十一

(一)、在培养专业人才时,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以及确立定位的方向,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时最重要的必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素质、知识以及个人能力。(1)我们看重的知识方面也就是指的是学习逻辑学以及数学教育的能力,由于工程技术再与科学知识是作为学习的前沿,也是作为重要的一门社会学科。但在学习艺术、历史以及艺术文学等方面则属于基本知识。所谓的专业知识是更具有针对性的一些服务知识。(2)在培养个人的能力方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人学习的能力,以及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的能力,必须要具有思考和批判事物的独特眼光以及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再与人合作时的沟通能力以及表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要提高工程技术的创新水平,学习更为深入的组织和管理能力。(3)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就必须要提高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点作为培养的基础条件,对此,就要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团结精神以及协作力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全面的掌握行业标准,技术标准等方面,了解本专业对社会所造成的一些影响,从而可以适应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多变需求。

(二)、在培养技术型人才时,学习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属于一个机械化的专业学科,我们在培养卓越人才时应注重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人才,从而达到所需要的培养目标。学生在教育阶段,一般主要的就是提高基础知识以及提高科学文化知识,而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是需要全方面发展的,这就需要强化他们的设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把创新作为一个学习的核心力量,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构造全新的课程体系,此外,也可以推动他们进行跨专业的进行全面学习,把他们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时,更要注重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他们的道德精神,从而引导他们有方向的成长。三、实现具体培养目标的要点

(一)、如果要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卓越性人才就必须要成立全面素质的学校教育,并且做好具有统筹培养计划的教育工作,在校内外做好协调和监管工作。同时也要提高在教学过程当中的检查指导工作。建立制定管理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培养人才的标准,教学大纲以及在质量监控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一个关键作用,良好的利用教学文件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培养人才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师资力量,作为学校教育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师资队伍,并且要具有全部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教师还应逐步的完善自己的教育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要想培养卓越的人才,经费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的提高教改经费,才能更有力的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对此,作为学校就必须要设立专门的教育基金,并且由具有经验的教师进入企业进行系统的学习,再把经验传授给学生,以达到培养的目的。对于质量工程进行教育改革时,必须要具有专业特色,同时也要建设专业的教学队伍,从而整合各个学科以及各个产业的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这对于培养卓越型人才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

12.专业介绍材料成型 篇十二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进行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调整时设立的一个本科专业, 该专业涵盖了原来的铸造、锻造、焊接等材料加工类老专业的工艺及设备内容。山东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成立于2004年, 经历了独立招生与大类招生的变革。同时, 专业建设也在不断摸索中稳步前进, 专业招生人数、生源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定位, 专业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如何构建, 一直是本专业教师思考的问题。

为了制定完善的适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使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本专业教师广泛调研国内同类院校相同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分配等情况, 并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意见。通过在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和拥有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调研, 获的了许多宝贵的资料。经过多次专业论证讨论会, 确定了山东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以机械与材料成型加工基础理论为基础, 突出材料成型及控制领域的工艺设计能力、工装设计能力和工艺实践能力、加强大型工程软件应用能力”。以此特色为指引, 设计了理论课程教学主线、实践教学与专业计算机技术重点教学。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及安排中, 专门设置了能够体现该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 丰富了以CAD/CAE技术为中心的大型工程软件应用系列课程, 以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在新的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 始终以“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为指导原则, 提出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的方案。经重新构建的培养方案, 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 从机械大类到模具课程特色教育的过渡实现了无缝对接。

二、系统掌握机械大类理论知识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成立基础是原铸造专业、焊接技术专业以及锻压专业, 专业方向设置为铸造、焊接、锻压三个热加工方向。由于所涉及的理科知识比较多 (高等数学和物理知识) , 理论知识比较多, 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在设置相关课程时要注重增加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课时。增加专业基础课门数, 尽量多开设机械类、材料类的专业基础知识, 尤其是应用性的专业知识内容, 以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理念指导, 也能有效支撑后续专业课学习, 可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专业课阶段学习方向, 提高学习效率。

机械设计理论是所有工学专业的基础, 而材料成型专业是机械专业的一个分支, 因此机械设计理论是材料成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为此, 材料成型专业开设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公共基础课程。为了让学生了解机械行业通用的制造加工工艺, 还开设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热加工工艺、特种加工技术等相关课程。着重学习模具行业的加工工艺和特种加工工艺, 在掌握机械大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 加强专业设计方法学习, 开设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以及材料成形设备课程。

三、加强力学基础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金属与塑料模具为主要方向。我国虽然是模具产业大国, 但许多高端模具依然靠进口解决,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模具制造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其中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落后是造成产品落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模具优化设计与CAD/CAM/CAE一体化技术是模具数字化制造设计的核心技术之一, 尤其是三维设计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技术, 这项技术目前在国内虽已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因此, 为了培养更具竞争优势的专业人才, 突出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的专业特色,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专业课程的比重, 并根据专业特点, 加强了力学基础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为提高材料成型专业毕业生的力学理论基础, 课程体系中安排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四门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力学课程。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实力, 针对本专业特色强化了计算机技术应用, 进行CAD、CAM、CAE教学, 并开设数字化设计、数控自动编程、材料成形过程计算机模拟等课程。尤其在CAE教学方面, 分别开设了结构有限元方法、板料成形有限元方法和材料成型过程数值模拟等课程, 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材料成型专业对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的需求。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理论授课安排, 配套了后续实践教学, 如CAD课程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冲压模具与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等。着重抓好校外工程实践工作, 先后建立了多家实践基地, 满足了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安排实践教学, 实行了小学期教学制度。在培养方案中, 增加学生的实践学时, 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学安排维持不变, 而第二学期缩减一周, 暑期安排4周实践教学周, 安排有课程设计、课程实训、综合实验训练、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 以上集中实践环节可使学生在实践中领会理论知识, 通过实践掌握技能, 尤其是生产实习环节是在企业中完成的, 持续时间长, 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生产过程、生产工艺, 可以使学生毕业后较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 成为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的安排方面, 可进行如下安排:实践环节课程;面向低年级的新生研讨课 (各专业反应学科前沿动态的相关信息) ;部分低学分全校性任意选修课教学等。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理论学习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实践环节主要是以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为主, 教师和学生都要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可请企业有经验的一线工程师进入课堂进行授课, 另外除了对学校的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之外, 还可让老师深入到企业进行锻炼, 以丰富其操作知识和实践经验, 以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五、提高设计与创新实践能力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尤其对于材料成型专业的学生来说, 毕业后的工作往往是产品设计和生产的第一线, 培养设计与创新的能力是适应企业需求的关键。但实践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从课堂走出去, 切身去感受工厂生产与设计环境, 参与到设计与生产项目中去。因此, 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建立产品创新实验平台, 针对机电类本科生设立了多种机电产品创新项目, 通过产品设计创新课程、竞赛等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该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建立了若干个参观与生产实习基地, 并且与海尔模具、青岛精研模具、青岛鑫达伟业电子等企业达成了项目合作意向, 组织学生参加公司培训, 并参与一定的设计工作, 为专业知识的熟练应用打下基础。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后, 学生会深深地体会到只有通过深入企业进行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小结

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方面的人才, 各高校需积极探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在指导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培训,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培养方案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应该始终把握专业特色、与时俱进, 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努力为国家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懿, 张晨曙, 刘德辉, 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思考[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8, 27 (2) :24-26.

[2]陈拂晓, 张柯柯, 郭俊卿, 等.普通工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践[J].科技资讯, 2008, (6) :116-117.

[3]徐峰, 冯小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纺织工业, 2008, (5) :23-25.

[4]曾大新, 周述积, 张元好, 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实践[J].湖北汽车工业学校, 2009, 23 (3) :76-80.

[5]张丽玲, 罗沛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讨[J].科技广场, 2011, (7) :248-250.

[6]史晓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 2014, (3) .

13.材料专业就业方向介绍 篇十三

个人意见:我们学院就五个专业:大材料,材控,材物,材化,无机非。后面的功能高分子适合材化,纳米都适用,因为这个理论和方法都比较简单,表面适合材化,大材料和材物吧。不过这些适合都是偏重于,其实每个专业都学习各种专业的课程,所以研究生可以选择所有的专业。各个专业的专业课设置可以参考教学计划,大一入学发的。

出国:30个德国亚琛,20个比利时鲁汶,每年也有很多申请美国的,一般排名50-100的美国学校比较容易。强的学校的也有:今年已知有申到Cornell的。有交流生,去年一个区加拿大Mcmaster大学,今年听说有一个Ivy League的学校来我们学校招交换生,国内交换也很多(华东理工,华南理工),华东理工化工很强。

一些基本条件:

德国亚琛和鲁汶:专业排名前40%,托福80以上,能毕业。

美国:很灵活,需要GRE(越高越好,至少1200,1400就很优秀啦),托福(至少80,100分很好,110分很优秀啦),GPA(最关键的,我们学校算法90-100:4,85-89:3.7,80-84:

3.4,75-79:3.0,70-74:2.7,65-69:2,60-64:1),论文(可以去找老师,很多老师都还是喜欢这种学生的,发几篇文章,增加自己的含金量)。

交换:托福(80),自费,有钱的孩子可以去。

英国,欧洲:雅思6.0

工作:工作一般是学习比较差一点的学生的选择,大部分去钢铁厂,不过钢铁厂歧视女生,特别是材控专业,不过材化比较适合女生,女生细心,化学比较适合一点。好像我们学校女生都不太还找工作,男生还是很容易,不管哪个专业,都有人要,不过待遇一般不是很好。材控最好找工作,大材料也很容易,材物应该比较难一点,无机也还行,材化人少,基本就一两人找工作。

一些基本条件:毕业证(最关键),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

贴金条件:学生工作(通过优秀学生干部证书体现),奖学金证书(一般指特种奖学金),托福(部分外企,但是国内你就别告诉,他会怀疑你会将来出国而不会在公司长久呆下去),驾驶证,各种竞赛获奖证书,论文,计算机高级证书,BEC(商务英语)证书,小语种(日语,德语等),其他跟编程和经管相关的证书。

保研考研:保研分ABC三种表:一般是9月上旬到10月

下旬,一般专业前20%的学生都能保送。所以想保送外校应该提前联系导师,一般暑假就联系,保送清华一般有6-8左右,也有北大,中科院(去年还比较多),北航(很喜欢我们学校的学生),还有上交的。考研自己可以选择,每年有10个人左右考清华,一般2-3个人能考上。也考中科院,北航,师范,上交,等等。大部分考我们学校,一般三分之一能考上我们学校。

保研:成绩,ABC表,A校内,B校外,C专业硕士,四六级。六级在好学校很需要。

考研:考研成绩说明一切,过了初试成绩,复试各个学校不一样。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

该专业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材料;先进材料与工艺的设计与优化;新型金属结构和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先进粉末冶金材料与技术;材料腐蚀、磨蚀与防护;先进高性能金属与非金属功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功能薄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该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基本技能的高级研究开发与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比较系统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材料领域科技工作的初步能力。

能在材料、机械、电子信息、冶金、航空航天等各种行业从事材料的生产、质量检验、工艺与设备设计、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经营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或成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优秀生源。

个人意见:这个专业面比较广,适合于很多专业,出国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专业选择,因为国外还是比较承认此专业。工作也比较好找,去钢铁厂的比较多。研究生可以选择:金属材料,腐蚀,纳米,粉末冶金。不太适合有机的或者化学的,比如高分子,像我们学校的液晶。

这个专业出国的人比较多,去年保送到60//220,保送比例18%左右,而60人说明其中出国的人很多。考研选择也很多,只要是其他学校的材料专业就可以选择。我们学校也很好,去年有1300多人报考我们学院。

材料物理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研究解决材料中的物理问题,即在高科技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材料的力学、电学、磁学等性能及其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强调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研究领域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能,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相变,材料的失效,材料的表面与界面等,所研究的材料涉及新一代结构材料、巨磁电阻材料、信息存贮材料、纳米材料、薄膜材料、

能源材料、光电材料等。这些研究工作大部分处于国际前沿,每年都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绝大部分为“973”“863”等国家级项目。

本专业方向中将系统学习材料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科研实验方法,可以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科研领域,得到很好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出具有系统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材料研究方法,掌握材料性能与各层次微观结构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能从事各种材料的设计、研究、生产、材料性能改进,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的高级研究人才。可在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或成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优秀生源。

个人意见:这个专业理论性很强,很多物理相关的专业的研究生比较喜欢,像电磁相关的材料。学生都很优秀,保送比较难,出国也适合,国外也承认这个专业。考研清华那边也比较喜欢这个专业的学生,考研可以考材料和物理相关的专业。不过这个专业不太适合工作,不过工作区钢厂也有人要。这大概我的理解吧!

1.蚕学专业介绍与就业实习方向

2.材料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3.考古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4.茶学专业就业方向介绍

5.建筑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6.物流管理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7.生物工程专业简介及就业方向介绍

8.轻化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9.商务管理专业介绍和就业方向

14.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求职的自我介绍 篇十四

我感觉我的大学生活过得还是很充实的,在其中我也收获了很多,不光学识还有做人。

大学中我活泼开朗、乐观向上、适应力强、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较强的团队精神。

我具有坚实的金属材料操作和数据处理、计算技术,尤其是***测绘仪器和****技术。良好的识材、用材与分析能力,睿智果敢,善于发现并总结问题,及时纠正错误、调整方案。

我还具有刻苦的钻研精神,加强学科交叉,善于活学活用,突破陈规,形成以纵带横、以横促纵的纵深领域发展势头,以解决各种工程中的疑难问题。

15.专业介绍材料成型 篇十五

对于高校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育来说, 目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发展, 培养优秀的人才的问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的, 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环节, 而源头环节就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材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教材的选择和编制, 高质量的教材直接关系到到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价值的实现。本文利用价值链的有关理论去设计开发指导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材建设, 使其各教材之间相互联系, 又相互为实现人才培养进行价值增值, 达到效率和价值最大化。

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焊接、铸造、压力加工、模具设计四个方面, 教材的选择也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编制, 但由于历史原因, 教材建设存在许多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 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 国内一些高等院校的热加工类专业转向材料类学科发展, 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大多转入材料学科, 而铸、锻、焊专业有相当数量保留在机械学科。学科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材建设出现了重复、滞后和脱节现象。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 没有明确的价值目标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大都是在没有充分理论研究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 改革的方向不够清晰明确, 往往是边研究边试点, 在试点中积累经验、探索理论。从各校本科教改立项来看, 项目或课题组基本由各学科专业的学者组成, 不但没有相关学科的学者参加, 甚至连高等教育专业理论工作者也很少参与。没有理论指导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可能是盲目的, 成效难以预料。理论上的混乱导致教材建设也混乱, 良莠不齐, 诸多滥竽充数的教材遍地都是, 有的教师为了评职称、搞课题, 随意拼凑复制去建设教材, 专业学术委员会没有成立考核组对教材进行审核[1]。总之, 高等院校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材建设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观, 没有合理的对教材进行选择、编写和修订。

(二) 与人才培养目标分离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社会需求的人才已从原来较单一的技术人才转变为可以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产业部门的多层次、多规格的综合型人才。机械、冶金、汽车、电器、电子等国家的重点支柱产业的现代企业已经从原来只需要焊接、铸造、锻压等单一专业的技术人才转变为更迫切需要具有从事材料成形工艺、成形设备、自动控制等能力的应用型综合人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正是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应运而生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出现符合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 主要以汽车制造业、沿海开放地区的电器制造业、模具制造业、高等学校以及科研院需求为导向进行针对性培养, 所培养出的能从事材料成形工艺、成形设备、自动控制及具备与此相关的其他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综合人才将比原来单一专业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应更合理、知识面应更宽[2], 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应更好, 适应性应更强, 并能充分体现面向我国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的应用型综合技术人才的特点。

从目前收集到的数十所高校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 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或普通院校, 对培养目标基本上都定位于“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这种高度一致, 不能满足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同时也不利于学校特色的发挥。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不仅需要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同时也需要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 但各类院校在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类型上尚未形成比较明确的分工[3]。在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规格方面, 各学校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比较重视, 对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则缺乏详尽的要求, 并且各类院校在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规格上也同样缺乏层次上的定位。

由于各高校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原来的基础不尽相同, 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各院校还没有完全摆脱老专业的模式, 而只是在老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改。由于这种调整和修改往往缺乏对专业内涵和对专业发展前瞻性的准确把握, 所以表面上虽然形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 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低层次的、不完善的临时措施, 并且与原来的老专业对比来看, 有一种“新瓶装旧酒”的印象。这种情况是由于专业内涵尚不够明晰造成的。

三、价值链分析

1985年,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价值链概念。他认为:价值链是一个原材料转换成最终产品并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 是一系列完成的活动。价值活动是企业从事的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有明确界限的各项活动, 它们是创造对买方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础, 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共同作用为企业创造利润, 从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4]。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 增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 从而也影响整条产业链整体的竞争力。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模型由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边际利润三大块组成;其中, 支持性活动由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采购组成;进料与后期、生产、发货与后期、销售、售后服务组成基本活动。各个活动及其之间的关系通过价值链创造和传递企业价值并为企业带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些活动被称为价值活动, 是企业创造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石。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并且包括价值活动和利润。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活动, 这些活动是企业创造对买方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石。价值活动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支持性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 并通过提供采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支持基本活动。用价值链分析公司企业整个流程, 使之价值最大化[5]。

四、基于价值链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材建设

本文借鉴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模型, 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材建设的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 建材建设的基本活动主要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编写修订、确定核心教材辅助教材、实训实习等。支持性活动有教材的评价、上课的评价、课件的开发、教材研究和再开发、教学环境、奖励政策等。通过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 使教材建设在整个价值链上运行, 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最大化, 顺利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 为社会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具体基于价值链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材建设模型支持性活动由奖励、政策、教学、环境、教材研究、教材评价、课件评价组成;基本活动由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择与编写、实训实习组成。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都在价值链上产生价值, 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动力和保障。

(一) 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是教材建设的价值指导

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在于发现和培养专业人才, 制定好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什么规格和价值的人才是专业发展的前提基础, 只有制定好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后, 才能有效制定本专业的教材纲目, 人才培养目标相当于树的主干, 教材相当于树枝叶。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后, 就可以确知哪些教材应该开发、哪些教材应该删除、哪些教材如何评价等等。

(二) 优化课程结构是教材建设的重要的基本活动

基于价值链原理, 以课程价值为约束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减少陈旧性知识, 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架构来降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办学成本、提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效率;课程流程再造过程主要针对实际情况的变化, 删除不必要的教学内容与环节, 简化和规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流程, 增强应用性课程流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提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效率[6,7], 基于价值链优化的课程流程再造新方法由课程流程再造、课程核心流程细化两个过程对课程核心流程优化、核心课程流程评价, 并且通过外部资源、绩效目标、内部资源的合力进一步综合影响核心课程流程评价, 基于价值链优化的课程流程再造新循环过程起始于核心课程流程优化阶段, 主要是把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内部资源环境下基于流程分析确定的核心课程流程以及从用人单位外部资源环境下基于问卷访谈确定的核心课程流程, 经过反复确认及验证使两者相一致, 作为课程流程改进的方向。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内部资源环境来看, 核心课程流程通过正在从事的主要活动的观测内容确定;从用人单位外部资源环境来看, 核心课程流程是由人才市场的需求决定, 但最终两者定义的核心课程流程应该是一致的。在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后才能详细地进行具体的每门教材的设计、开发、出版、发行和推广。

(三) 教材建设的价值链精细化

确定好课程结构后, 必须对每门课程的教材进行详细的设计开发, 根据价值链理论, 确立教材建设的几点原则:第一, 教材的教学大纲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必须符合课程结构, 教材的每章的细节都要依据教学大纲来编写;第二, 从教材流程始点到教材流程终点, 尽可能涉及不同的核心能力 (如程序设计方法与能力、力学基础理论与方法、机械基础理论与方法、热工基础理论与方法、电工电子与测控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系统设计基本能力、健康全面的人文素养、科学研究的数理能力) 与其他教材之间的联系;第三, 明确通识与学门教育、学类教育、专业教育和就业与发展教育中各教材流程的构成;第四, 采用用人单位 (人才市场需求) 满意度、教学课时、教学学分、优先规则和其他相关指标描述现有教材流程的绩效;第五, 将教材流程分解成一系列子流程, 并将根据优化结果分配到合适的子课程流程。

五、结束语

本文设计的教材建设的模型为合理地设计、开发、出版、发行和推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材提高了理论依据, 这个体系的效率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去检验, 还需要不断完善, 只有在价值链上建设的教材, 才能使诸多因素形成价值合力, 共同推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 为社会培养有价值的专业人才。

摘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材建设存在许多问题, 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价值目标。本文在分析价值链分析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价值链理论来建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材, 以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为教材建设的价值指导, 达到优化课程结构的目的, 并对教材建设的价值链细化提出了几点原则。

关键词:价值链,教材建设,细化,价值合力

参考文献

[1]冒国兵, 张光胜, 张海涛, 刘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6) .

[2]陈翠欣.材料成型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35) .

[3]黄长清.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方向) 特色化建设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6) .

[4]赵中秋.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进展与评论[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6) .

[5]郭政, 崔继峰.基于价值链的服务标准化流程研究[J].上海质量, 2014, (3) .

[6]李新城.工程材料与机制基础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2, (4) .

上一篇:网页制作基础知识 教案下一篇:小学四年级语文同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