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调查报告

2024-10-13

旅游景区调查报告(共10篇)(共10篇)

1.旅游景区调查报告 篇一

赴廊坊旅游游客超五成来源于河北

廊坊市旅游景区游客客源绝大部分来自北方省市,其中,来自于河北省内的最多,为54.76%,其次是天津和北京,占比分别为15.36%和12.94%,除此之外还有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

“休闲度假”成为游客来廊坊旅游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游客排压解乏的主要方式

游客到廊坊市旅游景区旅游以“休闲度假”最多,占比为58.01%,其次是“观光游览”,占比为45.43%。而亲子活动、培训学习比例相对较低,同时也有部分是以健康疗养、商务会议、亲子活动以及培训学习为目的的游客。

“餐饮和购物”为游客主要花费内容

游客到廊坊旅游人均花费较高的是餐饮和购物,“餐饮”花费占全部花费比重为30.86%,“购物”占比为30.78%。游客到廊坊旅游的人均花费大约在“200-1000元”。

赴廊坊旅游以自驾游为主大巴为辅,51.96%的游客当天往返

游客到廊坊旅游选择的交通工具以“自驾车”最多,占比为39.87%,其次是“大巴车”,占比为32.06%。从逗留时间来看,“当天往返”最多,占比为51.96%,其次是“2至3天”,占比为24.73%。而“7天以上”比例相对较低少。

“公共空间类景区”、“精品商务类景区”和“生态农庄类景区”成为游客游览三大热点类型景区

公共空间类景区是游客游览最多的类型景区,其次是精品商务类景区和生态农庄类景区,成为三大热点类型景区。

公共空间类景区游客游览的景区排在前三位的是安次区自然公园、安次区九天休闲谷和香河县新城广场,占比分别为47.60%、40.77%和23.85%。

精品商务类景区游客游览的景区排在前三位的是大城县中国红木城、大城县京作红木家具旅游基地和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占比分别为47.06%、45.10%和27.45%。

生态农庄类景区游客参加旅游的景区排在前三位的是永清县天圆山庄生态园、广阳区水一方休闲垂钓园和广阳区天胜园农业生态观光园,占比分别为37.04%、30.86%和15.43%。

除此之外,农业产业园类景区的广阳区金丰农科园,温泉养生类景区的是固安县华御温泉度假村以及文化体验类景区的是香河县中信国安第一城也受到游客的青睐。

廊坊市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达88.37分,文化体验类景区满意度最高

游客对廊坊市景区总体满意度评价达到88.37分,评价较高。从景区类别看,文化体验类景区得分较高,为89.34分,其次是公共空间类景区,得分为88.68分,精品商务类景区得分相对靠后,为87.20分。

从景区评价来看,排在前10位的景区分别为:香河县中信国安第一城、永清县燕南春酒文化产业园、广阳区金丰农科园、永清县林栖谷森林温泉度假区、三河市璞然生态园、大厂回族自治县田园牧歌玫瑰农庄、霸州市华夏民间收藏馆、永清县天圆山庄生态园、三河市梦东方.未来世界与安次区第什里风筝小镇。

2.旅游景区调查报告 篇二

调查的对象

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 调查范围包括丹东市鸭绿江和凤凰山风景区, 沈阳的故宫和昭陵,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和金石滩东部海岸等主要景点。最后回收问卷90份, 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回馈问卷85份, 占回收问卷的94.4%。在回收的问卷中, 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占总数的比例为:20岁以下的有9人, 占10%;20~30岁的有39人, 占43.3%;30~40岁的有15人, 占16.7%;40~50岁的有16人, 占17.8%;50岁以上的有10人, 占11.1%。

调查的现状

1. 动态的英语导游解说系统的现状

(1) 语法错误。对于景区英语导游解说中的语法, 有13名游客认为错误多, 占15.3%;有42名游客认为错误不太多, 占49.4%;有30名游客认为没有错误, 占35.3%。对于英语导游解说中所使用的惯用词, 有26名游客认为错误多, 占30.6%;有41名游客认为错误不太多, 占48.2%;有18名游客认为没有错误, 占21.2%。对于英语导游解说中的词性选择, 有12名游客认为错误多, 占14.1%;有49名游客认为错误不太多, 占57.6%;有14名游客认为没有错误, 占16.5%。对于英语导游解说中的译文拼写, 有23名游客认为错误多, 占27.1%;有45名游客认为错误不太多, 占52.9%;有17名游客认为没有错误, 占20%。

(2) 语义错误。对于景区英语导游解说中的语义, 有35名游客认为错误多, 占41.2%;有26名游客认为错误不太多, 占30.6%;有24名游客认为没有错误, 占28.2%。对于英语导游解说中的翻译, 有26名游客认为错误多, 占39.6%;有43名游客认为错误不太多, 占50.6%;有16名游客认为没有错误, 占18.8%。

(3) 礼貌问题和语用错误。对于景区英语导游解说中的礼貌, 有14名游客认为不礼貌, 占16.5%;有53名游客认为问题不多, 占63.3%;有18名游客认为没有问题, 占21.2%。对于英语导游解说中使用的委婉语, 有18名游客认为错误多, 占21.2%;有44名游客认为错误不太多, 占51.8%;有23名游客认为没有错误, 占27.1%。

(4) 译文的准确性。对于景区英语导游解说中的译文, 有18名游客认为准确性不够, 与汉语不符, 占21.2%;有54名游客认为问题不太多, 占63.5%;有13名游客认为没有问题, 占15.3%。对于英语导游解说中涉及的东西方文化, 有14名游客认为问题多, 占16.5%;有48名游客认为问题不太多, 占56.5%;有23名游客认为没有问题, 占27%。

(5) 译文的信息传递。对于景区英语导游解说中的译文信息, 有43名游客认为信息量不够, 占50.1%;有35名游客认为问题不太多, 占41.2%;有7名游客认为没有问题, 占8.2%。对于信息的准确性, 有26名游客认为问题太多, 占41.2%;有47名游客认为问题不太多, 占57.2%;有12名游客认为没有问题, 占16.5%。

2.静态的英语导游解说系统的现状

(1) 语法错误。对于景区旅游资料的英文翻译, 有8名游客认为语法错误多, 占9.4%;有42名游客认为语法错误不太多, 占49.4%;有27名游客认为语法没有问题, 占31.8%。对于译文中使用的惯用词, 有20名游客认为错误多, 占23.5%;有32名游客认为错误不太多, 占37.6%;有33名游客认为没有错误, 占38.8%。对于译文中的词性选择, 有17名游客认为问题多, 占20%;有36名游客认为问题不太多, 占42.4%;有32名游客认为没有问题, 占37.6%。对于译文拼写, 有20名游客认为错误多, 占23.5%;有40名游客认为错误不太多, 占47.1%;有25名游客认为没有问题, 占29.4%。

(2) 语义错误。对于景区旅游资料的英文翻译, 有22名游客认为词语滥用问题多, 占25.9%;有30名游客认为语义错误不太多, 占35.3%;有33名游客认为语义没有问题, 占38.8%。对于英文翻译是否恰当, 有27名游客认为问题多, 占31.8%;有40名游客认为问题不太多, 占47.1%;有18名游客认为没有问题, 占21.2%。

(3) 礼貌问题和语用错误。对于景区旅游资料英文翻译中的礼貌, 有9名游客认为不礼貌, 占10.6%;有40名游客认为礼貌问题不太多, 占47.1%;有36名游客认为礼貌没有问题, 占42.4%。对于旅游资料英文翻译中使用的委婉语, 有10名游客认为问题太多, 占11.8%;有35名游客认为问题不太多, 占41.2%;有40名游客认为没有问题, 占47.1%。

(4) 译文的准确性。对于景区旅游资料英文翻译, 有21名游客认为译文的准确性不够, 与汉语不符, 占24.7%;有48名游客认为译文的问题不太多, 占56.5%;有16名游客认为译文没有问题, 占18.8%。对于译文中涉及的东西方文化, 有13名游客认为问题很多, 占15.3%;有40名游客认为问题不太多, 占47.1%;有32名游客认为没有问题, 占37.6%。

(5) 译文信息传递。对于景区旅游资料英文翻译信息, 有30名游客认为译文的信息量不够, 占35.3%;有42名游客认为信息问题不太多, 占49.4%;有13名游客认为信息没有问题, 占15.3%。对于译文信息的准确性, 有27名游客认为问题太多, 占31.8%;有42名游客认为问题不太多, 占49.4%;有16名游客认为没有问题, 占18.8%。

对于景区英语解说系统的整体评价, 有1名游客认为很好, 有7名游客认为好, 有68名游客认为一般, 有6名游客认为不太好, 有2名游客认为很差, 有3名游客弃权。

调查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问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在景区英语解说系统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 滥用词语, 翻译不正确。

(2) 违反礼貌原则。

(3) 语言文化相冲突, 英语与汉语不符。

(4) 信息量不足, 信息的准确率低。

2. 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 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1) 引进国外先进的旅游景区解说系统, 了解外国游客对旅游吸引物的理解习惯, 为我国旅游景区英语解说系统规范化提供参考。

(2) 引入专业人员进行翻译, 保障用语的正确性。

(3) 翻译简单准确, 语言内容大众化, 增加译文的信息量。

(4) 加强对英语导游员的培训, 在英语翻译中注重国内外的文化差异。

(5)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 语言研究者应学习旅游学, 旅游研究人员应强化文化语言训练。

在各种语言之间互译中, 文化传递是基本原则。理想的翻译是将原语言信息完全传递到译文中, 使读者和听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和听者相同的感受。然而, 由于英汉语言之间存在差异, 因此译文很难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原文完全对等, 信息流失不可避免。对此, 译者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将翻译过程中的信息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辽宁作为旅游大省, 如何有效解决当前景区英文解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旅游景区英文解说和旅游资料翻译的能力, 是语言工作者和旅游研究人员应重视的头等大事。它将会引发学界对景区英文解说的关注, 吸引更多的同行加入到这一领域中, 共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旅游景区英文解说系统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陈刚.涉外导游词翻译的特点及策略.浙江大学学报2002 (2) .

[2]王淑芳.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英译的现状与问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3) .

[3]欧阳莉.导游语言与跨文化交际.湖南社会科学, 2002 (4) .

3.旅游景区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旅游酒店;微博粉丝;消费意向;需求特征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34-02

酒店企业开微博不是新鲜事,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搜狐微博中,新浪的火热程度之甚尤为突出。2012年3月21日新浪企业微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2年2月底,共有130 565家企业开通新浪微博,其中,旅游酒店行业企业微博的加V认证粉丝比例最高。如此看来,2012年是中国酒店业正式步入微博时代。因此,了解国内旅游酒店粉丝的需求特征对于我国旅游酒店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基本情况分析

从酒店注册微博中抽取粉丝在两万以上粉丝量酒店微博,分析发在这所有微博的粉丝数的确很可观。按照调查目的的要求, 本次调查采用总体分层抽样和层内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粉丝在一万以上旅游酒店,选择120名带“V”的粉丝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经过分析和审核最终通过100份的有效样本数据对总体指标进行推断。此次调查的被访者的辅助条件涉及到需求的各个因素。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是一家酒店的粉丝有76人,是两家的有17人,三家及以上的有7人,分别占76%、17%、7%。每天都访问酒店微博的有8人,两到三天访问的有37人,三天以上访问的有55人,分别占8%,37%、55%。

2 粉丝的需求特征调查分析

①为什么要做这家旅游酒店微博粉丝。粉丝对于旅游酒店的选择, 不同粉丝的选择大致相同, 但也有部分差异,对于酒店的知名度以及诚信问题是大部分粉丝的看重的因素,分别占样本的44%和43%,而服务好微博粉丝多成为了13%粉丝的首选。数据表明,粉丝对于旅游酒店的知名度以及其诚信是比较关注的,事实上,服务好粉丝多也是影响粉丝的选择的。

②您觉得从旅游酒店微博那里获得了什么。总的来说,选择旅游信息以及酒店折扣信息的粉丝占52%和31%,而有17%的粉丝选择的是酒店其他咨询。

③您对旅游酒店微博有什么期待。数据表明,有41名粉丝希望酒店提供更多的在线服务,占41%,33名粉丝希望酒店提供更多的旅游住宿全程服务,占样本总数的33%,但是酒店的价格信息业不可小视,有近26%的粉丝对这有着期待。

④粉丝比较关注和评论转发旅游酒店微博的哪些内容。目前,无论是什么公司,都希望知道,自己所服务的对象喜欢什么,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那么,对于旅游酒店微博的粉丝,对酒店的微博的哪些内容会比较关注呢。调查发现,近一半的粉丝比较关注微博上顾客的评价,占样本的45%,而39%的粉丝比较关注旅游咨询,对于酒店动态关注的粉丝也有16%。对于粉丝会对酒店微博的哪些内容进行评论及转发呢,更多的粉丝选择了酒店视频以及顾客的评价,占有41%,有38%的粉丝倾向于折扣信息,当然也有21%的粉丝会负责人的转发负面信息。

⑤旅游酒店微博当前有什么不足。此次调查,笔者准备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内容单一,形式单一,对粉丝不够重视,这三个问题也是笔者经过与粉丝网友在线讨论后选择作为问卷的。调查发现,粉丝对于这三个问题的态度相差不大,分别占32%∶39%∶29%。因此,我国旅游酒店微博有这样一个通病,内容单一,形式一成不变,以及对粉丝不够重视。

⑥您希望这家旅游酒店微博增加哪些内容以及酒店微博应多做些什么类型的活动;应设置什么奖品及如何颁发奖品。

数据显示,我们的酒店粉丝对于增加酒店视频,粉丝活动日,以及增加娱乐信息的比例基本相当,具体比例为26∶39∶35,可见,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酒店思考的。

对于酒店微博该多做些什么样的活动呢,有37%的粉丝选择了打折促销活动以及微访谈,34%的粉丝觉得应该搞有奖征集主题活动,有近29%的粉丝钟爱于体验住房活动。

而粉丝觉得旅游酒店微博活动应设置什么奖品及如何颁发奖品呢,我们来看一个数据,46%的粉丝选择了折扣入住酒店时抵房价,28%的粉丝选择了纪念品邮寄,有近26的粉丝更青睐于奖励粉丝旅游活动。

3 建 议

微博营销是刚刚推出的一个网络营销方式,因为随着微博的火热,既催生了相关的营销方式,就是微博营销。微博适应了用户互动交流的需求,顺应了信息传播方式大变革的趋势。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最新应用模式,它的高度开放性,介于互联网与移动网之间,无论在何时何地,用户都能及时发布消息。

从整体酒店微博营销上,微博粉丝的参与度不高,每条微博只能引起少量粉丝的参与。同时,传播的内容单一,没有针对性,缺少计划与策略。为了让我们的粉丝诸如商务人士,旅游爱好者,高级白领等及时的关注参与旅游酒店的微博互动,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进一步影响潜在用户,让我们的粉丝忠于自己所关注的酒店,使得酒店能有效的开发利用微博来营销,应做到以下两点。

3.1 酒店应该知道粉丝需要什么

调查发现,广大粉丝对于酒店微博的咨询,旅游信息,以及折扣信息、旅游住宿全程服务、提供更多的在线服务项目、酒店价格信息、顾客评价、酒店视频、酒店的方面信息、酒店动态等比较关注。因此,我们酒店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3.2 酒店应该知道目前的微博现状是什么,哪些需要改

4.旅游景区调查报告 篇四

十几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创建文明景区的招牌嫣然成为一个又一个社会新亮点。作为渴望快速发展壮大的各大旅游景区,无不努力竞相角逐,抢抓机遇。并且以国家3A级、4A级、甚至5A级景区标准强化内部设施管理,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翻修更新硬件设施,倡导优质人性服务等等。可以说,日新月异的各大旅游景区如雨后“春蕾”,再次竞相“绽放”。但是文明景区的快速升级改造,并没有迎来近几年人们文明旅游素质的快速发展。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出现的高速公路“拥堵”,旅游景点“看人”,垃圾遍地“开花”等等不文明现象,正说明了现代文明旅游素质的发展与文明景区的发展十分不协调。针对这一问题,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化旅游工作者,身处旅游第一线,就“双节”期间,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在周公庙风景名胜区做了相关调查。

调查方法:

(一)仔细观察。

1、购票不守秩序,乱插队现象严重。

近几年,周公庙风景名胜区经过个多方面的升级改造,已由国家3A级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售票窗口也一改往日拥堵的单窗独售,重新设置八处售票口,按今年双节期间周公庙游客接待量来看,八处售票口,只要游客尽然有序,不争不抢,某些窗口拥堵、乱插队现象就不会发生。但事情往往就发生在一些素质不高的游客身上,他(她)们购票只顾自己便利、快,拥挤他人,踩踏他人,无视秩序,无视管理人员疏导,结果与其他游客发生口角摩擦,制造现场混乱。

2、乱摘乱采庆,乱涂乱画现象严重。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来临前夕,周公庙风景名胜区为了给游客营造更 欢乐的节日气氛,不惜耗资巨款,购置上千盆名木花卉,点缀景点,亮丽风景。熟知,“双节”期间,笔者发现,有些游客无视花坛旁“严禁采摘”警示牌的存在,我行我素,采摘花卉,嬉戏打闹。笔者上前阻止,摘者振振有词,“我票都买了,折花算什么?”,真是令人气愤!此类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再看庙区数棵参天古树,被一些游客刀刻绳系,惨不忍睹。还有部分碑雕石刻,也在劫难逃,被一些为了“名流千史”的游客乱涂乱画。看着让人心痛!也许大家不会想到,您的一时之快,是数年后这些参天古树的灭顶之灾;您的“千古留名”,将快速使这些碑雕石刻风化。“人啊!我们都干了些什么?”。

3.攀爬景点现象严重。

周公庙风景名胜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周公像,于1986年由河北曲阳玉雕厂精心雕制而成,此像不论周公相貌、神态、朝服,都展现了他千古一圣的风姿。好多游客来此,凭古抒怀,一睹一代宰相风姿。但是有些游客却不顾危险,翻越栏杆,爬上雕像,合影留念,这是极其危险和不道德的行为,更是对周公“千古一圣”的大不敬。再者,若攀爬者摔断手脚,后果将不堪设想;若撞坏、弄脏雕像,后面游客怎么欣赏?其它古树名木以及建筑雕像的攀爬者更是大有人在。呼吁:“景点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4.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现象严重。

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地吐口香糖,这可能是2012年“双节”期间各大旅游景点共同显现出来的不文明旅游的最大陋习。周公庙风景名胜区也不例外,增设的好多垃圾桶在乱扔垃圾的游客的眼里视而不见,一些游客边走边吃,边吃边扔,在景点好多歇脚点和石凳旁,矿泉水瓶、空易拉罐、塑料袋、零食袋等随处可见。更有甚者,还将垃圾扔到草坪、湖水当中,实在大煞风景!

方法

(二)问卷调查 为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和调查游客文明旅游的综合素质及看法,我特意设计了一套问卷调查,三天时间,共有50人参加。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旅游者的文明素质处于中等水平。当然,也不乏一些有意识、有觉悟的游客给了我们很多建议,有的认为要用法律法规进行制约,有的认为要加强公民教育,有的认为旅行社在组团前要对游客搞好行前文明旅游培训,政府相关部门要多宣传相关知识······ 这次调查活动结束后,我立马向周公庙风景名胜区呈交了调查问卷的详细结果,景区主管部门十分重视,表示将认真研究从而改变文明旅游中文明景区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于那些文明素质低下的游客,我们深感痛恨和鄙视,不能不引以为戒。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使大家都能文明,感染他人呢?我调研总结后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案:

1、要强化公民的意识,不仅要重复宣传强调,更要举一些例子,让大家明白文明不止关系个人修养,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是文明的传导者,始终在与自然亲近,与同伴交流,与文明对话。游客之间应彼此宽容,相互欣赏,互为景观;同时还要认识到,旅游是消遣、是休闲,不是为所欲为。

2、打造文明旅游环境,旅行社是关键的一环。作为旅行社,在组团外出前,可以和游客签订文明旅游合约,为游客准备旅游礼仪规范说明,派发“文明礼仪手册”。在旅途中,导游可利用坐车的时间提醒游客做到文明旅游,如果团中有小朋友,活动方式还可以相对灵活些,比如让小朋友出来讲“文明语”或者领读,或者用提问抢答的形式来教育引导游客注意自己的行为。另外,导游还可在旅游途中组织游客评选“文明游客”、“礼仪使者”等。

3、景区管理部门要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引导。可通过制作便于携带的“文明旅游提示卡”分发到各大旅游景区,让景区工作人员在游客购买门票时免费发到每一位游客手中。提示卡主要针对游客在进入景点后经常出现的随地吐痰、随处抽烟、乱写乱画、乱扔垃圾、不守秩序、不听劝阻等种种不文明行为,可采用漫画的形式,提示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爱护景观,友爱互助。

4、景区管理部门应该拥有人性化的管理服务,如尽可能在景区内开设足够的流动果皮箱、流动公共厕所。

这次调研活动,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但小事情能反映大问题,使我对环保问题有了一次深层次的宣传与调查。我觉得这次活动收获非凡,不但使游客意识到文明旅游的重要性,进而规范自身行为成为文明旅游者;另一方面通过调研,也使自己深感,作为一名文化旅游工作者,文明旅游宣传,身体力行,责任重大。让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人深入地了解文明旅游的重要性,从而共创文明景区、文明旅游。

希望广大游客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一名文明的旅游者!

调查人:麻翠娟

5.旅游景区调研报告 篇五

(一)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县境内有被誉为世界溶洞博物馆的乌龙山大峡谷;有被誉为岩溶地质百科全书的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有被誉为中国南方呼伦贝尔的八面山空中草原;有被誉为南方长白山的印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尤其是我县洞穴资源极丰富,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赞云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瑰不可知,其中乌龙山大峡谷溶洞群规模居全国之首。

(二)文化旅游资源璀璨夺目。我县有以里耶古城、古井、秦简为代表的秦文化;有以洗车河流域为代表土家民俗文化;有以茨岩塘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以佛教圣地太平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特别是20xx年在里耶出土的37000多枚秦简,被专家誉为21世纪以来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里耶古城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耶古镇也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和舒适的人居环境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宜居小镇。

(三)民俗旅游资源古朴浓郁。我县是土家族发源地之一,全国使用土家族语言的仅有5万余人,龙山就占4万余人。其中坡脚、靛房及洗车河流域土家语言文化、民俗民风至今保存完好,是全国土家族语言及土家民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仍保存有大片完整的土家特色古民居建筑群。特别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惹巴拉,有武陵土家第一寨之称。我县有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4项,其中土家族梯玛歌、打溜子、咚咚喹、摆手舞、茅古斯舞、织锦技艺等6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即土家族溜子之乡(靛房镇)、土家族摆手舞之乡(农车乡)、土家织锦之乡(苗儿滩镇)、三棒鼓之乡(兴隆街乡)

二、我县全域旅游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府主导,确立旅游产业主导机制。近年,我县确立了生态文化旅游兴县战略发展思路,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县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推动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生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确立了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县财政每年按上年度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的标准安排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二)注重顶层设计,编制旅游发展系列规划。坚持规划先行,近年编制了《龙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龙山县里耶古城商业及休闲发展规划》、《龙山县旅游品牌定位与传播策划》、《八面山旅游区重点项目产品策划及落地实施规划》、《惹巴拉旅游区重点项目产品策划及落地实施规划》、《里耶古城旅游区重点项目产品策划及落地实施规划》、《里耶文化生态景区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里耶镇城市总体规划xx》等一系列旅游规划。

(三)着力招商引资,推进资源资本有效结合。政府主导投资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积极对接战略投资者。其中,和重庆汇邦旅业合作开发的里耶文化旅游小镇项目已完成施工设计,进入评审阶段;和北京消费宝集团合作的惹巴拉影视旅游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和重庆恒悦公司签约的农车汝池河漂流项目正在走相关程序。

(四)突出交通发展,加快旅游交通瓶颈破解。近年,我县着力破解交通瓶颈,改善旅游通达条件。一是加快推进1条铁路、2条高速、1条高速连接线等旅游进入通道建设:龙永高速实现部分通车;龙桑高速(龙山段)工可通过省评,预计年内开工建设;张花高速里耶连接线已开工建设。二是加快推进2条二级路、3条高速连接线等县内旅游环线建设:龙里二级路7月可全面通车;洗里二级路预计年底通车;龙永高速县城、洗车、茨岩连接线已竣工通车。三是启动了景区旅游路建设:洛塔阿亏至楠竹旅游公路已建成通车;里耶至八面山、S315洗车至火岩、苗儿滩至永顺勺哈、惹巴拉旅游路4条旅游公路已进规划。

(五)强化项目建设,加快重点景区景点建设。里耶古城景区:完成了古城遗址本体保护(一期)、考古遗址公园、秦简博物馆、历史街区整治、秦朝墓葬群、战国墓葬群、溪口新石器遗址保护展示、秦风大道等工程,完成投资近7亿元。惹巴拉景区:完成了特色民居改造、冲天楼、摆手堂、游步道、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拉拉渡、造林绿化、家庭客栈、农家乐等项目建设。洛塔石林景区:投资1000万元的地质遗迹保护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二期工程20xx年项目投资1865万元,完成了科考游道、保护围栏、排水沟、景点解说牌、温馨提示牌、景区介绍牌等项目建设,完成进度90%;二期工程20xx年项目投资1141万,完成进度30%。乌龙山大峡谷景区:完成了景区总体层面设计,启动了鲢鱼洞停车场、洞口广场、鲢鱼洞至两岔河游步道及洞内灯光改造工程。惹迷洞景区:完成了景区总体层面设计,完成了洞内灯光设计。茨岩塘景区:完成了湘鄂川黔省委、省政府旧址一、二期(龙家大屋、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蒋家大屋)抢救性维修、基础设施建设及周边环境改造。太平山景区:实施了部分栈道修建及庙宇修复,正启动旅游规划编制、旅游绿道建设及遗留问题的解决。

三、我县发展全域旅游存在的短板

(一)景区建设水平不高,核心景点打造不足。由于资金投入有限,景区景点建设难以形成精品。里耶古城景区仅有秦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明清古街三大核心景点,八面山还没有实质性开发;惹巴拉景区除土家凉亭桥和冲天楼外没有其他核心景点,旅游景观单一;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设施老化,近几年仅仅修建了部分游道,无专门的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数量过少,标识系统不完善。

(二)交通瓶颈制约严重,旅游发展速度不快。一是旅游大通道不畅:龙永高速还没有全线贯通,张花高速里耶连接线刚开工建设,黔张常铁路预计20xx年建成通车,龙桑高速还在规划之中。二是县内环线没有形成。龙永高速洗车连接线、龙里二级路、洗里二级路还没有开通。三是景区道路严重不足。景区道路普遍等级不高、路况差,旅游路里程少。

(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旅游接待能力不高。我县绝大部分景区还没有游客中心、停车场、公共厕所、标识标牌等配套服务设施。目前,县内还没有一家高星级酒店,现有农家乐、民俗客栈档次不高,接待水平低下,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旅游业态单一粗放。商务游、休闲游、健身游、康养游、研学游、探险游、体验游、亲子游等新兴旅游业态还没有形成,民族文化挖掘、节庆品牌打造、演艺节目提质还刚刚起步,旅游商品主要集中在土家织锦、霉豆腐、腊肉等传统产品,还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加快完善规划设计,构建全域旅游规划体系。着眼全域旅游,结合旅游总规、修规及各行业专项规划,围绕一心、一核、一带、三区(一心:主城区休闲服务中心;一核:里耶古城文化体验核;一带:洗车河民俗风情带;三区:里耶-八面山休闲度假区、乌龙山地质科普旅游区、茨岩印家界旅游区)总体布局,突出自然山水、民俗风情、厚重文化,把旅游与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城市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策划具有龙山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二)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推进全域旅游景观打造。以秦文化和土家文化为引领,高品质推动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打造秦文化研学展示基地和土家民俗风情园。

1.恢复乌龙山大峡谷景区开放,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按照两线七区布局把峡谷内溶洞群联合打造:两线即景区主干路、景区次干路,形成机动车道、自行车道、步行道、紧急救援车道共存的交通体系;七区即综合服务接待区、溶洞深度体验区、景观文化展示区、营地休闲度假区、小镇休闲体验区、土家原始部落区、生态观光度假区。力争到20xx年,建成3A景区,到20xx年建成4A景区。

2.重点加强惹迷洞景区提质,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立足奇特景观,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设计,既保持原始的韵味又体现出溶洞的恢弘气势,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一步一景,一步一心情的深刻印象。洞内景观照明设计,注重应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让色彩饱和度、层次表现感更强,通过对景点命名,让洞景变得有景有情,更加富有梦幻色彩。力争到20xx年建成3A景区,到20xx年建成4A景区。

3.启动实施县城城市公园建设,打造休闲旅游复合体。以绿道建设为重点,依托多样山地,设计休闲健身项目,打造绿色休闲天地皇仓坪公园、宝塔公园;复原佛教建筑,营造香火氛围,打造武陵佛教中心太平山宗教文化公园;推进果利河、酉水河综合治理,打造绿色走廊、滨水空间。力争到20xx年,太平山建成3A景区。

4.加快推进里耶古城景区建设,力争建成国家5A景区。以读秦简、寻秦郡、游里耶、访百家为主题,建设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镇,重点实施一水(酉水河)一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城(明清古城)一郡(秦郡)工程。近期全面实施一镇一区一线两个中心三个改造8项重点项目建设:即旅游文化小镇(一期),安置区,张花高速连接线,南、北游客中心,道路改造,棚户区改造,遗址公园提质改造。力争通过一年努力,实现景区形象明显改观,成功创建4A景区,到20xx年建成5A景区。

5.全面加强惹巴拉景区建设,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以惹巴拉区域捞车河村、六合村、黎明村、树比村、星火村等村为核心,完善功能分区,实行统一租赁,统一打造。在招商引资、利益联结机制上求突破,推进优势资源、战略资本有效结合,通过和北京消费宝集团合作,实施集土司王宫建筑群落和特色民宿酒店为一体的影视旅游项目,力争把惹巴拉建成中国土家第一村、全国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景区。

6.分步实施茨岩印家界景区建设,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修复湘鄂川黔省委省政府旧址,重点建设龙家大屋、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蒋家大屋等红色遗迹,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依托多样的地形、茂盛的植被、珍惜的动植物,打造印家界立体化山地休闲度假区、科普体验区。力争到20xx年建成3A景区。

7.有序推进洛塔石林景区建设,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加强地质遗迹保护,依托山水石林景观及独特高山气候,凸显科普教育、浪漫爱情、运动拓展三大元素,重点实施科普游道、遗迹保护、景点介绍等建设项目,打造世界级地质公园。力争到20xx年建成3A景区,到20xx年建成4A景区。

6.关于旅游景区调研报告 篇六

1.旅游景区运行状况的总体判断

第1季度旅游业由淡季向旺季过度,企业对下季度行业及自身发展信心满满,各地景区对行业发展持乐观以上态度的占多数。

2.旅游景区行业运行的外部影响因素

正面因素

旅游经济运行平稳 预计我国旅游业总体上仍将平稳较快增长。旅游经济运行整体平稳为景区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在世界旅游发展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全球境外游客总数达10亿,增长42%,其中约8000万是中国人;去年6000万人次到中国游览,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成立了5个旅游观察站,负责监测和分析旅游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政策环境利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出台,全国进入国家主导、倡导国民旅游休闲的新时代。

负面因素

春节黄金周期间,热点景区容量过载,使景区、交通和安全保障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压力。规模空前的游客数量对目的地的公共资源形成挤占的态势,加上群体聚集场所的非理性行为,管理成为假日期间景区旅游工作的现实问题。

1.景区行业的总体样本分析

从整体状况来看:20第1季度景区企业对于行业发展以及自身经营状况的预期比上季度相比更加稳定。

第1季度38.82%的企业对行业发展预期表示乐观和非常乐观;超过半数企业对景区行业的发展持审慎乐观的态度,认为本季度行业发展情况一般;多数景区企业对下季度整个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将近80%的企业对下季度景区行业发展持乐观以上态度。

第1季度景区企业对自身经营状况的预期中,有35.29%的企业表示企业发展状况上升,而认为本季度经营状况下降的企业占比为7.06%。尽管超过半数企业认为与上季度相比,企业发展状况一般,但总体趋稳,并未出现继续下降的趋势,基本符合行业发展的季节性规律。

从规模指标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2013年第1季度接待人数增加与持平的景区企业基本相当。同时有2.35%的企业表示1季度的接待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本季度过半数的景区认为预订人数与去年同期持平,同时42.35%的景区企业预定人数有所增加。

从绩效指标来看:94.12%的景区企业门票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少数企业门票价格同比上升。本季度50.59%的企业营业收入有所增加,同时有2.35%的景区企业营业成本有所下降,而8.24%的企业营收下降。超过60%的景区企业利润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约30%的景区利润水平出现回升。

从就业指标来看:88.24%的景区从业人员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景区的用工规模更加稳定,只有1.18%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有所下降。本季度约三分之一的景区员工工资同比增加,极个别的企业工资水平有所下降,多数景区的员工工资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

2.景区行业的区域分析

东中西部景区对行业的发展预期

本季度东部和中部地区对当季行业预期持乐观以上态度的企业占比均接近或略超40%,西部地区33.44%的景区对行业发展持乐观以上态度,比中部地区高出一倍。东部及中部地区对下季度行业发展持乐观以上态度的企业占比均超过80%。

东中西部景区对企业自身的发展预期

对于景区企业经营发展的年度环比,东中西部景区的预期基本保持一致。2013年第1季度东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认为经营状况环比上升的企业占比均不足30%,而西部地区38.89%的企业认为本季度经营状况好于20第4季度。各地景区经营状况环比持平的企业占比均过半数,且各地均有少数景区认为经营状况较上季度相比有所下降。东部及西部地区80%的企业预期下季度经营状况将环比上升,中部地区这一比例略低,且6.25%的企业预期经营状况将环比下降,认为经营状况年度环比上升与持平的比例占据区域抽样总量的绝大部分,仅东部地区1.96%的企业预期年度环比下降,中部和西部地区均未出现预期年度环比下降的情况。

东中西部景区主要经营指标的同比变动

从规模指标来看:中部地区75%的景区企业预订人数与去年同期持平,这一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及西部地区的同类指标。中部地区的接待人数较其他地区而言也更加稳定。东部及西部地区均出现少数企业接待人数与预订人数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各区域内固定资产变动的趋势整体一致,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持平和有所增加的企业占比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占比差距并不明显,三个区域内仅东部地区2%的企业表示本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相比有较大增加。

从绩效指标来看:各区域门票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的企业占比均超过75%,东部地区门票价格同比持平的企业占到96.08%,各地区均未出现门票价格同比下降的企业。东部及西部地区的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中部地区营业成本同比持平的企业占比为75%,而营业收入43.75%。综合而言,中部地区的利润水平也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东部地区7.84%的企业利润水平有所下降,西部地区利润下降最为明显,超过15%的企业利润水平有所下降,西部地区应继续大力推动景区产品开发,并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从就业指标来看:2013年第1季度景区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稳中有升,三个地区从业人员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的企业占比均超过85%,且只有西部地区的少数企业缩小用工规模。各地员工工资水平多数保持与去年同期同样的水平,但各地均有企业提高了员工工资,西部地区5.56%的企业员工工资水平同比下降。

3.景区行业的重点分析

本季度仅有5.71%的企业认为经营状况环比下降。景区发展由淡季逐渐转入旺季,景区企业对于下季度行业及企业发展的预期均高于本季度,对今年总体发展的预期呈现审慎乐观的态度。2013年第1季度重点景区企业的规模指标、绩效指标与就业指标整体稳定,尤其是门票价格与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同比持平的企业占比超过90%,多数经营指标均出现不同比例企业有一定程度下降。

景区行业的运行动态

1.高端旅游市场开发有望突破景区门票经济的瓶颈

长远来看,紧跟市场需求,适时适度开发高端旅游市场有望成为景区的新选择。

2.京广高铁贯通为景区发展带来新契机

京广高铁的开通使广东地区的许多次热地点成为游客的新宠,陕西、山西等支线景区也在高铁的辐射效应带动下获得了持续发展助力,游客旅途时间缩短相应增加了其自由活动的空间。此外,京广高铁开通为沿线目的地的旅游资源整合带来了机遇,相邻或同类景区通过主题联合与资源共享开发更加有层次感和更有内涵的旅游产品成为可能。

3.体验式旅游是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旅游景区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持续进行特色主题产品开发,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我国旅游市场也正朝着大众化、散客化趋势发展。近年来,旅游方式更加灵活,景区为保持对游客持续的吸引力,应逐渐改变单一的观光产品模式,主题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帮助景区更好地打造核心竞争力。

2.善用社会媒体进行旅游营销

景区应充分利用社会媒体这一广泛的平台开展营销活动。具体而言,除了确立合理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外,还应设计一个与该品牌信息一致并能让中国用户产生文化共鸣的网站;在主要社会媒体网站(包括几大视频分享网站、社交网络和微博)建立网页,发布与产品相关的内容,扩大产品的影响范围;推出具创新性的社会媒体宣传活动来驱动流量并捕获消费者数据。

3.旅游经营,诚信先行

7.旅游景区调查报告 篇七

1 研究要素及方法

本文结合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及景区评定的质量准则, 并且参照《江苏省生态旅游示范区技术规范 (试行) 》上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建设的界定, 筛选出了若干能够体现生态旅游设施特色的调查要素, 主要包含景区交通游路、水域驳岸环境、生态植被景观三类。

1.1 调查时间及地域

1.1.1 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从2015年3-6月, 也即第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召开后的1 a内, 一方面考虑这一盛事会催生南京的旅游设施建设和升级, 另一方面也利用此次契机对南京景区现有的生态旅游使用和接待情况做一摸底, 为今后大型节事期间南京生态设施的建设使用提供参考[2]。

1.1.2 调查地域

根据建成时间、景区性质和地理分布等多重要素考虑, 将本调查报告研究的地域界定在南京具有代表性的景区点, 分别是玄武湖公园、幕燕滨江风貌区、雨花台烈士陵园、古林公园、绣球公园、乌龙潭公园和七桥瓮湿地公园。

2 调查内容

2.1 交通游路

2.1.1 游路分级

生态旅游区区别于一般景区的一大特征就是强调人的能动性位移, 尤其是鼓励采用自行车道和徒步等交通方式。这就对道路级别的多样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综合来看, 调查的7个景区基本满足了生态景区对游路的分级要求, 包括一级串联园区的主路, 二级次园路以及三级支路。可以说游路系统基本完善, 但是也存在一些差异。如幕燕滨江风貌区和雨花台烈士陵园主要是以主环路为主, 其三级游步道的比例约占整个路网的20%;而乌龙潭公园、绣球公园的三级游步道比例较大, 约35%。究其原因, 主要是和景区的特殊属性有关, 作为大尺度的滨江风貌区和纪念性园林代表雨花台, 其面域较为广阔, 通过宽阔的一级路更加能够凸显景区主轴;而乌龙潭公园、绣球公园作为服务半径为周边人群的中小型景区, 其园林道路设计更显精致[3]。后期优化时, 前者可以适当提高三级游步道的比例, 在主路布局方式不做大的调整的前提下, 着力打造慢行方式的多样性, 多建设一些生态旅游性质的三级游步道。

2.1.2 游路材质

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中对园路材质的多样性和材质做出明确的要求。尤其强调游览步道设置合理, 普遍采用生态性材料, 线路设计符合生态和审美原则。总体而言, 调查的景区中都至少运用了3种及以上的路面材质。其中, 混凝土和柏油类型路面材质所占比例最大, 一般都在主路上出现。而差别主要体现在游步道的材质上, 调研中发现, 一般游步道多采用石材或木质, 结合不同的线型及长度做成美观和谐的游线, 如玄武湖公园园路材质较为丰富, 综合运用了青砖、碎拼和鹅卵石等多种类型, 并将其和公园的历史典故、园林风格相结合,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4]。

但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包括某一特定区域大面积使用同一种单调材质的现象局部出现等。如幕燕滨江风貌区在某些大面积区域的材质处理上过于单调, 空间丰富度不够, 若能够加以颜色及单元的变化, 景观装饰效果会更好一些。

2.1.3 旅游交通方式和工具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健康、绿色的出行方式, 对游客在景区内的游憩经历提出了更高要求, 鼓励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多种特色交通工具和方式。

调查中发现, 一些建设年限较长的景区, 如乌龙潭公园、古林公园等, 基本上没有电瓶车这种交通方式。玄武湖、雨花台等景区虽然有电瓶车, 但是基本都是环主路行进一圈, 中途很少停留, 更没有深入到二级支路, 可以说完全是一个交通上的串联, 而缺少了生态游憩的辅助功能, 不够鲜明[5]。建议在后期优化时, 应合理考虑慢行系统的专项设计, 让游客真正体验“生态慢游”的乐趣。

2.2 水域驳岸

2.2.1 水域资源清洁度

调查的景区中, 大部分景区的水质都是非常良好的, 但也有局部的一些出现了少量污染现象, 如幕燕滨江风貌区, 由于江域面积广阔, 且之前一直是采沙、采石的重要工地, 导致还有一些工业用砂和杂质残留, 后期应该对这些重点区域集中整治。

2.2.2 水域驳岸的类型

多数调查景区的驳岸类型都在2种以上, 除了基本的硬质驳岸外, 出现了以植物花草为主要覆盖形式的生态护坡。尤其是乌龙潭公园, 虽然面积不大, 但运用多彩的水生植被打造曲线多变的水岸线, 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但也有一些景区驳岸建设稍显单调。如雨花台烈士陵园的驳岸设计主要分布在名胜古迹区和楼台亭阁馆范围内, 驳岸的类型几乎都是以简单的块石堆砌或者是钢筋混凝土建筑, 美学和游憩价值稍显不足。后期可以通过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及铺装材质上的调整, 优化驳岸形式。

2.2.3 驳岸的亲水性

水作为一种独特价值的资源, 既可以远观, 也可以通过处理满足游客“亲近水”的个性化需求。调查发现, 现代景区中, 可以通过建设亲水平台和水中建筑的形式, 满足游客的“亲水性”需求。但亲水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这需要在生态性和安全性方面寻求一个平衡。一味强调水域空间的开敞性而忽略了最初的安全性需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幕燕滨江风貌区, 在某一些临江开阔区域, 只是单一地运用卵石作为基础驳岸, 而忽略了扶栏等隔断要素, 容易造成游客的安全事故。

2.3 植被景观

景区植被景观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 除了在环境保护方面作用巨大之外, 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 其独特的软质空间、季相变化和观赏价值也应该作为重要的旅游实体。

2.3.1 植被品种及丰富度

调查的7个景区中, 所有景区观赏植物品种均达到100种以上。其中, 玄武湖公园最多, 达到497种, 植物品种中不乏一些珍稀树种。在绿化覆盖率上, 大部分公园的绿化率已经超过了80%, 远远超出了生态园林指标评定的标准。可以说, 基础绿化条件及景观已经达成。

2.3.2 植被空间环境

山石、水体、建筑和植物作为经典的园林四大要素, 其组合配置形成的特色空间往往成为生态旅游重要的游憩场所。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景区的植物均能够合理考虑空间上的变化和周围环境。如雨花台陵园运用庄重、肃穆的雪松、马尾松和五针松等栽植于纪念区, 增加了纪念区的整齐、庄重感;通过以规则式为主的植物配置手法, 成功突出了纪念性景观主题。玄武湖公园的“杉林氧吧”区, 应景地运用了水杉和地被植物, 营造出鲜明的休憩空间, 成为人们乐于停留的场所。当然, 也有一些景区的局部地段尚不能达到突出特色的要求, 如幕燕滨江风光带的一些滨江地带, 绵延超过100 m基本见不到一株大型苗木, 虽然考虑了人们观江景的开阔性, 但是从生态和美学的角度而言, 后期还是应当适当增加一些滨水植物, 和江景融合, 强化地域景观标识性。

2.3.3 古树名木资源

古树名木资源是活的生物化石, 是讲述历史的珍稀植物使者。南京市作为六朝古都, 历史浑厚, 古树名木作为时代的见证, 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财富。

南京市的公园景区不乏一些珍贵的古树名木, 在调查的景区中, 最少的古树名木为一棵, 最多的有数十棵之多, 但是现状是, 各景区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不尽相同。相比较而言, 玄武湖公园、雨花台烈士陵园在保护上更加重视, 通过挂牌、围合等保护方式, 向游客普及古树知识。而绣球公园、七桥瓮湿地公园的某些古树名木, 还存在保护不到位的现象。主要是没有通过合理的挂牌来进行明示, 游客并不知情, 视为常树。这样的话, 使这一珍贵资源白白浪费, 长此以往, 古树名木的生长前景也着实令人担忧。

3 优化提升建议及策略

3.1 交通游路提升

在现有公园景区大路网不变的前提下, 通过在局部节点附近增加三级游路, 丰富旅游交通形式, 拓展游客自主游憩空间。在生态交通工具建设上, 大型景区应普及景区内的电瓶车交通方式, 电瓶车数量和容量视游客量变化、淡旺季应有所区分, 提高生态设施的可利用率。合理规划景区内公共自行车的数量, 可以借鉴城市公共交通做法, 在景区出入口、重要景观节点处, 集中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方便游客绿色游园。在线路建设上, 应开辟专门的漫游道, 可以在材质铺装和颜色上和一般交通道路相区别, 彰显漫游交通特色。

3.2 水域驳岸提升

利用生态护坡, 合理弱化硬质驳岸。可以选择植物及优美石材, 做成滨水小景, 通过设计土坡自然坡度排水、涵养水源和控制水位。在一些水域较好、风光优美的区域, 可以采取架设木栈道或亲水平台形式, 满足游客亲水性需求。在建造亲水设施时, 应该按照设计规范和准则, 合理建设扶栏等安全设施。水深危险处可以通过设立警示牌、人工劝导的方式, 阻止游客进入。

3.3 植被景观提升

景区应切实加强古树名木和珍稀树种保护。通过树立保护牌、建设隔离栏的形式, 采取实际措施进行保护。建立完善的古树名木保护养管日志, 定期不定期进行跟踪监测;同时, 可应结合自身特色植物, 创新思维, 将植物和旅游产品打造有机结合。此外, 既可以以专类园观赏、植物文化科普等形式开展体验旅游, 也可以将植物作为产品衍生物, 设计出和景区定位主题相匹配的特色产品, 增强游客的关注度和吸引力。

4 结语

景区中的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和体系规划, 是践行生态旅游示范区, 开展“生态旅游, 绿色游憩”的重要基础。南京市作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殊价值, 决定了生态旅游设施在景区中的特殊地位和价值。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的一些问题, 能够对今后南京市生态旅游设施建设有所帮助, 助推南京市乃至类似地域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朋, 滕兰稳.论生态旅游设施体系与规划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32) :10463-10473.

[2]周蕾芝, 张国庆, 张爱光.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中舒适度问题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 2004 (2) :55-58.

[3]吴为廉, 潘肖澎.旅游康体游憩设施设计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4]李欠强, 陈秋华.生态旅游区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 2006 (2) :167-173.

8.景区职业经理人生存报告 篇八

在景区这个生态链里,政府、企业、经理人和居民彼此消长、冲突、协调……而景区职业经理人,真正的管理者,由于国家相关职业规范和制度的缺失,内心时常彷徨与困惑

一端在受“夹板气”

林木茂盛的山脊上,一条因施工工程砍伐树木而裸露的黄土道横贯而下,如同一道伤疤赫然在目。山的另一边,一座高大圣洁的观音像巍然耸立。

这里是广东省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一个中年男子长时间伫立在山下,抬眼看着这道与周边环境极其不协调的“伤疤”,心疼地摇头叹气。他,就是观音山森林公园总经理——刘志勇。

观音山像刘志勇一手培养的孩子。他告诉记者,这片与环境极不协调的黄土道是2011年中石油公司“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广深支干线观音山路段施工造成的,施工队违规强行穿越观音山乱砍乱伐,导致多年来为保护观音山生态环境的努力付诸东流。“我们对于景区开发的道路选择都极为用心,如今却惨遭如此严重的生态破坏,作为管理者,我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刘志勇很无奈。

这次中石油对观音山的开发,得到了景区所在樟木头镇政府的支持。2012年2月,观音山景区员工为保护一方山水,跟中石油进行抗争引发冲突,惊动当地警方。事实上,为了把管理权重新收回,政府已对观音山景区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多次施压。刘志勇的工作也不断受到阻碍,协调政府关系费尽力气。

“做景区职业经理人难,做民营景区的职业经理人更难”。今年已经是刘志勇管理观音山的第6个年头。他是在2007年从某外企跳槽到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始自己景区职业经理人生涯的。放弃在外企光鲜的职业光环和丰厚的工资待遇,只因他与观音山景区投资人、民营企业家黄淦波认识多年,惺惺相惜。考察了景区两三年后,刘志勇决定加盟。

黄淦波在1999年就接手了观音山的经营管理权。在刘志勇加盟之前,他一直亲手管理景区,兼做景区职业经理人,走过了更加艰难的历程。

刚接手观音山不久,黄淦波就发现这个项目面临着一系列棘手问题:一是没有政府批文,二是缺乏专业人才,三是旅游开发经验全无,四是整体规划为零。发展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2000年12月,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终于注册挂牌成立,公园开发建设才开始步入正轨。

不畏艰辛取得“身份证”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景区开园之后,不断涌现村民侵害公园权益的案例:村民在公园内建造私坟,私设关卡收费,毁林种果,私建违章建筑。公园内,高压电线塔林立。黄淦波没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他有的只能是“诚意”,并以此一点一点跟村民沟通解决问题。

磕磕绊绊走了3年后,2004年,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始着手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准备工作。一旦申报成功,观音山景区的品牌价值与管理水平无疑将再上一个台阶。而此时,观音山的广阔前景让樟木头镇政府也转变了态度,政府提出将景区整体收购,于是申报议案遭到了镇政府和东莞市林业局的拒绝。黄淦波迫不得已,只得向广东省林业局申报并获得支持,终于,2005年观音山景区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然而好景不长,2006年初又起风波。镇政府花费几十万元,瞒着观音山公园请人做了规划,此时,政府已经在为收购观音山做准备。2006年,镇政府发文,以民营企业不宜经营森林公园为由,提出贱价收购观音山。从这时起,观音山陷入长达6年与政府强行收购与反收购的拉锯战中。

直到2012年初,中石油在镇政府支持下,强行违法穿越观音山,双方的博弈再度白热化,截至今日,仍然悬而未决……

而作为职业经理人的辛酸远不止这一点。观音山森林公园可以说是民营景区现状的缩影,民营景区的职业经理人注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

一端难觅“千里马”

能找到刘志勇,黄淦波无疑是个幸运的老板,也是一位慧眼识真的伯乐。在此之前,他投资巨额广告费用,在网站和报纸刊登招聘启事,却一无所获。当时观音山已经获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大量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走过开发建设的“初级阶段”,观音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仅凭一己之力,景区管理何其难也。

但此时开设旅游管理课程的高校并不多,即便有,也偏重于酒店管理和导游方向,开设景区管理专业的院校寥寥无几。更何况大批旅游人才不愿忍受偏远山区清苦,早已经不住其他行业薪水高、地位高的诱惑而纷纷转行。

“6年前,黄总求贤若渴,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6年后的今天,人才匮乏依旧。”刘志勇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一将难求”成了景区管理最大的软肋。

迫于无奈,观音山每年花费几十万,跟桂林理工大学合办“景区管理研究生培训班”,对景区人才定向培养、签订协议。“旅游业已经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景区是多么迫切地需要一支完整的管理团队进行专业化运营。但是,什么样的景区职业经理人是合格的?”带着这个问题,黄淦波翻遍了所有文件,也找不到与景区管理有关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可供参照。

实际上,人才匮乏已经是景区投资者普遍的无奈。很多投资人承包景区后无力管理,高价急聘管理者,却难以招到合适人才。“一个出色的景区职业经理人确实难觅,首先,他得是个杂家,既懂沟通协调,又有战略眼光,还得是个营销策划专家,又要有艺术品位、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但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往往愿意待在大城市里享受高级待遇,景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不便拖家带口,待遇也经常比其他行业的管理者低,因此,这个人还需要耐得住寂寞,并具有奉献精神。”原武夷山景区总经理江用锋如此概括。

原山西省芦芽山景区董事长裴永义曾用25万元两次在《中国旅游报》上招聘总经理。第一次是在2008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来了许多人,却未能找到心中的“千里马”。后通过朋友推荐,挖来了江用锋。一年后,江用锋辞职,裴永义又一次面对全国招总经理,招聘过程可谓“千淘万漉皆辛苦”,但最终没能“吹尽狂沙始到金”,裴永义只好亲自上阵管理景区。

“一方面是目前景区职业经理人缺乏,专业培养的途径很少。另一方面是相应的职业标准缺失,景区投资者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管理景区,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支付薪酬才算合理,甚至连自己对公司的前景也缺少规划,就更难以吸引到有理想有抱负的专业人才。”面对艰难的招聘局面,刘志勇如是说。

交锋篇

自家的后山头也能挣钱,这让村民没有想到,“门票经济”一路水涨船高,也让当地政府始料未及。坐地生财的资源让他们萌生把已转让出去的经营权再收回的想法,于是为经营权和话语权不断斗争,就成了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最大症结。

经营权之争

受着夹板气的经理人不止一个刘志勇,跟政府打起经营拉锯战的也不止一个观音山。

2004年,江用锋通过公开招聘和政府委派的双重方式,进入武夷山集团公司任总经理。此时武夷山景区一派欣欣向荣,同时也走到了各种矛盾最集中的时期。

早在1999年,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武夷山景区就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以特许经营权租赁的方式转让给了5家企业合资成立的武夷山旅游股份发展有限公司,转让期38年。经营权出让给企业后,武夷山门票价格倍涨,引起舆论“贱卖”的质疑。

此前,贵州、江苏等地已多次曝出“景区贱卖”风波,福建更因拥有多处风景名胜,且半数以上均由企业经营,而站在了这一争论的风口浪尖。2009年11月,根据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省政府发文明确禁止景区出让世界遗产和风景名胜区门票专营权,并把已出让景区全部收回,成为全国第一个发文禁止景区出让经营权的省份。

但新政公布后,反对声一片,经营权问题悬而未决,困扰着职业经理人。经理人在这样的拉锯战中不仅四处奔走,周旋于政令与投资者指令之间,每天不得不耗费大量的精力来解决此类问题。

回想起当年“主收方”和“主放方”扯锯式般争夺,江用锋对本刊记者说:“景区的经营权问题以及管理体制问题不解决,经理人制度就无从谈起。国有体制下就没有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空间。只有景区光明正大地走向市场化,景区管理者才可能真正职业化。”

2007年,江用锋离开武夷山,之后受一家民营企业集团委托,管理过一年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名胜区,该景区也遭到了相同的命运。政府和经营者展开了对景区的“经营权之争”。后来,政府跟企业协商未果,强行派人进入该景区,经理人沦为“看守”,企业进退两难,不愿再加大对景区的投资力度,致使景区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

“景区经营权的纷争目前在全国都比较普遍,政界和学术界都对此存在争议。在这种形势下,景区的市场化很难推进,这样,经理人的身份和地位就很难得到确立,经理人相关的职业规范、制度和职业标准的建立就会更加举步维艰。这既不利于建立景区经理人队伍,当然也不利于景区发展,乃至影响到我国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江用锋说。

但他支持将景区推向市场。“景区经营权有问题,不转让问题更多!景区资源的开发、保护和配套设施等一系列费用,光靠政府财政是很难解决的,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却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民间资本参与,各地政府也一直都鼓励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投资开发景区。景区门票经营权出让,无疑是不可或缺的现实手段。从现实来看,绝对保护与过度开发都有害,这几年不少地方政府仍在不断地采取不同方式向企业转让景区门票经营权。”

话语权之痛

让江用锋体会深刻的另一个问题,是景区经理人尴尬的发言权。无论到哪儿,景区投资人总是和政府意见相左,经理人就成了“双面胶”。

由于景区这种经营单位的开放性和社会性,不管是国有景区还是民营景区,都跟当地政府脱离不了关系。审批、协调、宣传和营销都需要政府支持,这一点在国有化景区更加明显,更要时时受到政府“婆婆”的监管。江用锋之前所在的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就属于国有控股企业,当地旅游局、国资委以及直属集团都是它的管理机构。而旅游又是一个“九龙治水”行业,与水利、农业、林业、建设以及国土资源等各个行业都在某些方面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政府转让景区经营权,自然希望投资者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将景区开发推广出去。而投资者则要拉长这一过程,通过考察投资回报来制定景区发展力度和计划。政府部门会火急火燎地致电江用锋说“赶紧投”,投资者会慢条斯理地说“再看看”。

对于推广和包装景区上,政府和投资者的看法也经常不一致。政府希望通过推广景区带动整个旅游城市,把城市也推出去。但大多数投资者不一定这样希望,他们通常只关注自己投资的“这一片儿”,只希望把景区推出去。

在营销和宣传方面二者也是大打“口水战”。政府希望景区投资者多花钱做宣传,自己最好不投资;而景区投资者则希望政府多做推广,景区只是辅助进行。反复扯皮导致的后果就是经理人很难做出决断来取得双方共同的支持和认可。

“这是利益的分配和责任的分工不清使然,也正是由于景区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使得这样的情况频频出现。实际上,双方只要看得长远一点儿,就不难发现两者实际上是合二为一、相辅相成的。”江用锋说。

另外,景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又让“婆婆们”忍不住操心和干预,尤其是国有景区的“婆婆们”,大到规划战略,小到营销宣传,全都制定好,让景区去执行。踌躇满志的经理人便沦为执行者,失去了自己的决策权和话语权。

在这样权、责、利不分清的情况下,也没有一套制度来规范和界定政府、投资者、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权限和职责,职业经理人便经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责任篇

每个职业经理人心中都有一幅理想的职业图景,他们把景区当成产品苦心经营,把环保和公益当成社会责任,纯粹的理想主义与当地政府追求旅游GDP、投资人获取资金回报率和原住民争得个人收入必然产生冲突。

不同理念相互碰撞

2008年底,江用锋离开福建,到山西宁武芦芽山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景区职业经理人了。

他是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的研究生,真正的科班出身,当过公务员,干过国企,从2004年进入武夷山,管理景区已经将近8个年头。8年时间里,他先后管理过三个国家级风景区,操作过景区投资,也运营过旅行社、酒店、旅游客运公司,现在做旅游咨询和规划。对景区职业经理人的苦辣酸甜,他有着深刻的体会。

江用锋把景区管理当成自己的事业,认为景区是旅游业的根基,这个事业的成就感给他带去的价值远远大于薪酬待遇这些物质繁华。“希望在我的任期内,芦芽山景区建设赏心悦目,景区面貌日新月异,游客规模不断攀升,经济效益节节增长”,通过这些成绩,张扬自己的理想。

然而,投资者和经理人的理念往往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很少能真正达成共识,经理人空有一番雄心壮志,到头来也只能“一声叹息”。

芦芽山的投资方是山西一家民营企业,作为许许多多投资者的代表,投资方更看重的是投资回报率。不同的理念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注定了在之后的合作中,会常有意见冲突。

在合作之初,江用锋提出要高举高打,将芦芽山打造成为“三晋第一山水”,按照他的计划,芦芽山每年的投资不少于8000万。但是后期真正实施起来,远少于这个数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的不足让我很多计划难以运作,许多规划也成为一纸空文。景区的建设和营销这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哪一个缺了钱都无法进行。”江用锋对本刊记者说。

江用锋说,他理解投资者的这种心态,毕竟对景区的投资是巨大的,谁也不希望做赔钱的买卖。但在理念上,他跟投资方仍然有着诸多差异。

“实际上品牌推广的过程才是真正投资的过程,假如景区不投入必要资金进行营销和宣传,不能让大家知道这个景区的存在,那你在景区建设方面投资再多有什么用呢?但是有太多投资人认识不到这个道理,年度营销经费总是砍了又砍。”

这种现象是经理人共同的苦恼:经理人想要投资道路等基础设施,投资方不愿意,因为回报率低;经理人想拿出几十万做一套体育旅游整体营销方案,投资方却更愿意慷慨拿出两三亿资金,搞度假别墅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看起来“短平快”。殊不知,磨合的过程更需要经理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给经理人更大的空间和自由,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抱负。

把居民利益放在首位

投资者打造景区为的是资金回报,于是,景区一“围”,门票一“收”,与原住民的矛盾产生了。

2001年,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计划用两年的时间投入3.27亿元巨资,完善基础设施,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引入旅游环保观光车,然后对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然而,此举却引起当地社区居民的坚决反对,有人甚至拆除了封闭式管理的设施,迫使封闭式管理不得不暂缓。

此后武夷山景区便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征程”:与利益相关者多方协调。

司机、村民是持反对意见最集中的群体,原因是实行封闭式管理后,景区内将启用环保旅游车,其他外来车辆都不得进入景区,这有可能会造成原有经营出租车辆的闲置,导致司机失业;而村民作为非旅游者,不方便进出景区从事茶叶种植和销售。

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后,武夷山景区专门成立了“世遗保护局”,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初衷是保护景区环境,但按照制度,景区内1200户村民都将外迁。而大多数村民更愿意住在景区内,保持以往的生活习惯。

这种矛盾是家常便饭。村民会以资源被占用为由,经常跟公司提要求。有的村子要在景区修建敬老院,村长就会找到经理人,要求支持几万元。如果不答应,以后景区的工作就不支持;如果答应,投资人又不愿意掏钱。更麻烦的是,其他村长可能会相继效仿,有的说景区里的某条河上游在自己村里,需要3万元保护水源,有的说通往景区的路经过自己的村子,需要1万元修缮道路……没完没了。

除此之外,在经营项目上,居民跟景区之间也存在大量需要协商的问题。以前九曲溪漂流是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项目,后来此项目的经营权被景区统一收回,这样就产生了补偿或者工资待遇的问题;原先农民把茶叶种植到景区里,景区担心把原生态破坏了,极力阻止,也引起了双方正面冲突。

景区和社区之间的矛盾在全国各地都有上演。江用锋来到山西芦芽山风景区任职期间,同样常常面对这些纠纷。尽管景区保护条例已众所周知,但社区居民的干扰破坏活动仍时有发生。其中在景区内挖药材、采蘑菇和放牧活动最为频繁, 也有居民在景区拣薪材和进行偷伐。

每每此时,江用锋便找村民沟通谈判,光讲道理还不行,往往要把他们的利益分配放到第一位,才能让村民替景区着想。用江用锋的话来说,景区和社区之间就是“经常性沟通,阶段性谈判,间歇性爆发”。

9.旅游调查报告 篇九

四川隐藏着一处桃源仙境╠╠九寨沟。那里有重重的山峦和茂盛的森林,;有彩色的湖泊和奔涌的飞瀑;还有各种鸟类和珍禽等。九寨沟的独特和它出色的神话故事如梦如幻,因这人们习惯的将它称之为神话世界。在春节黄金周旅游安全上,节前和节日期间,成都市假日办和相干部份,加大了对重要景区(点)的旅游安全的领导检讨,从源头上确保了节日期间的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春节期间,全市无重大旅游安全义务事故和旅游投诉,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同一。

一、春节旅游市场的整体情形

1客源市场呈上升趋势

5.12汶川大地震产生,九寨沟有震感,但并没有对景区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服务设施造成损坏。地震过后,九寨沟治理局马上组织全局所有职工对景区各景点、步游栈道、观景台、景区公路、护栏进行拉网式排查,没有发明破坏和安全隐患。九寨沟地域的宾馆、饭店、公路、文娱、购物等旅游基本设施均完好无损。统计剖析表明地震后愿意来九寨沟旅游的占86.65%,以为地震对九寨沟没有任何影响色游客占59.12%。从此可看出九寨沟已解脱降落趋势客源开端升温。

20xx中国生态旅游年九寨沟首游式将于20xx年1月1日在九寨沟景区举行。今年的生态之旅包括:相约世界最艳丽湖泊╠五花海新年祈福、新年贺礼╠走进躲寨、九寨画院成立等各项运动,。这一运动增加了客源量,据工作职员先容:九寨沟景区从1x年11月16日到年今年3月31日履行淡季票价80元,观光车票也降至80元;同时还履行二次进沟政策(即假设要二次进沟,只需多买一次观光车票外加20元工费),二次进沟总用度为260元(不含保险),比旺季节俭360元,目前春节期间每天旅游人数已超过xx人.

2营销力度加强

这次游客基础情形的调查,总计发出调查表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统计剖析表明,在九寨沟旅游游客中按性别构成份,男性游客占47%,女性游客占53%;按年纪构成份,80后和70后游客占92.4%,90后和60后游客占7.6%;按职业分,公司、事业单位职

员占53.6%;由上可见,九寨沟游客群中,以80后和70后游客为主,公司及事业单位职员为主。不必多加说明,这样的一个顾客群主体,在假日休闲购物餐饮上,七天大假对购物餐饮、花费市场具有较好的拉动作用,全市重要贸易、餐饮业企业销售额较同期均有一定水平增加。随着九寨沟营销力度的加强,特殊是实行了有效的冬季营销,加强了九寨沟冬季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当天九寨沟接待的进境游客同比增加达345%。游客多了自然收进额就上往了。

3旅游地商品价钱与质量

10.工业旅游调查报告 篇十

[摘要] 本文以沈阳市工业遗产和文化发展为背景,以问卷调查为基础,以调查研究沈阳市工业遗产现状为目的,以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旅游消费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调查并分析沈阳市工业遗产旅游的现状及市场需求,进而对沈阳市工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关键词] 沈阳市;旅游资源;工业遗产;城市形象

工业遗产旅游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旅游方式,有着广阔的发展远景,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工业化进程中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和工业文明。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完美结合,对于辽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调研背景和意义

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沈矿、车辆厂等大型工厂整体搬迁,沈阳大量厂房被拆除,工业遗产面临消失。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沈阳市对工业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共发现工业遗产60余处。工业遗产包括工业文化的遗存,包括建筑群与机器、车间、工场和工厂、矿山以及处理和提炼遗址、货栈与仓库、能源产生、输送与使用的遗址、交通及所有其基础以及用于有关工业社会活动(诸如居住、教育等)的遗址。

截至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工业文化遗产已经有52处,包括加拿大的丽都运河、英国的利物浦―海上商业城(600306)市、铁桥大峡谷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于2005年所做的分析研究报告中所提及的世界工业遗产项目数包括工业建筑、交通结构、工业景观48项。延续时间最长的奥地利“哈尔施塔特-达赫斯泰因 萨尔茨卡默古特文化景观(盐矿)”,所涉年代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0世纪,长达22个世纪。中国的青城山与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是中国惟一一项世界级工业遗产。

沈阳工业遗产承载的不仅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历史,作为共和国长子更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见证者,我们应该有选择地保留一些珍贵的遗产,为一座城市的发展保留一份历史、一份记忆、一份触摸。

二、调研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搜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沈阳市工业遗产的研究文献,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利用网络搜索与工业遗产相关的基础资料和统计数据等,并对其基础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梳理,以便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二)问话式访谈法

以问话式访谈为主要手段,对沈阳市工业遗产现状进行调查,以便更加清晰明确的了解沈阳市工业遗产现状及市场需求。

(三)问卷调查法

针对本调研要研究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辽宁省工业博物馆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四)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各有优势,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更好的解释说明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沈阳市工业遗产进行定性的探索研究。

四、工业遗产的发展现状

(一)工业遗产保护不当

在沈阳市在进行城市改造的时候,铁西区大面积的工业厂房被拆除,盖起了高楼大厦,没有合理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导致铁西区工业遗产资源下降。

(二)认知程度不足

提高工业旅游,不少游客表示不了解工业旅游是什么,来到辽宁省工业博物馆的原因主要是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或者是出于休闲娱乐。很少人是真正的热爱工业遗产,喜欢工业遗产的东西才前去参观游览的。

(三)工业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不足

很多游客表示是从亲戚朋友那里了解到辽宁省工业博物馆的信息,亲朋好友的推荐才来辽宁工业博物馆进行参观游览。

(四)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景区内的导游人员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辽宁工业博物馆的讲解人员是相对比较成熟,虽然在服装上需要提起主要,内容上很容易吸引游客的目光,其原因就是对工业遗产带着一份感情,对铁西区带着一份感情。相比之下,沈阳工人村的讲解员从对景点的认知程度,语音语调等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最起码一个专业讲解员平翘舌不分,会让我们这些游客很反感。

五、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几点建议(一)坚持理性开发,科学规划项目

工业遗产旅游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统筹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展工业遗产旅游不能一哄而上,应保持头脑清醒,根据自身的条件审时度势地进行开发。首先要综合分析辽宁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制定整体规划,对众多工业景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开发,充分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安排.把工业遗产旅游纳入地方旅游的整体规划中去,从组织机构建设、工业遗产普查和认定、规划编制、项目开发、宣传推介等方面提出操作方案,推动工业遗产旅游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二)突出主题特色,展示遗产文化

工业遗产旅游不同于文化遗产,关键在于突出其鲜明主题。工业遗产开发不论是采用博物院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还是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特色是旅游经济的生命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就不会产生旅游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只有充分认识和挖掘辽宁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其内涵,才能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有“煤都”之称的抚顺,不能因为开发工业旅游就选择建山水景观和宾馆别墅,而恰恰相反,只能选择将“傻大黑粗”的煤炭生产设施作为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依托。比如,稍加改造的煤窑小火车、煤雕等都可变成旅游市场上叫座又叫好的产品。

(三)导入体验理念,展现工业魅力

旅游的实质是体验,工业遗产旅游的实质是游客在工业场景中的一次体验活动,一次独特的经历。旅游产品的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可参与性是体验旅游的关键所在;新鲜感、亲切感、满足感是旅游体验的最终目标;求补偿、求解脱、求刺激是旅游活动的核心驱动力。“三性”、“三感”、“三求”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工业遗产体验旅游的灵魂。因此,在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应该树立体验旅游观念,注重游客的体验过程,通过“三性”。达到“三感”,满足“三求”,为游客营造一次独特而有趣的工业旅游经历,使其在整个游览过程中获得感官和精神上的满足。例如,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可以开展井下挖煤、井下探路、体验矿工生活等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可增设时尚的休闲娱乐项目,充分展现煤矿生产的独特魅力,满足游客的求新、求异、求乐心理,增强旅游吸引力。(四)保持原汁原味,增强现场感受

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应当遵循“修旧如旧”的开发原则,对可恢复的标志性遗址、遗迹,要恢复其原貌。保持其原真状态,要收集和记录历史文物、故事、事件等无形工业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增强工业发展历史的真实感和完整感。辽宁省要开发一批保留原址、原貌特征的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包括保留具有原貌特征的厂房,开辟能够展示工业文明、工业时代的一些博物馆、纪念馆等。为了让游客参与互动,可以开发一些情景交融的体验式的旅游项目,在尊重工业历史的前提下,工业遗产旅游产品既注重原汁原昧.又注重趣味性、参与性,并将现代科技融入其中,提高工业遗产旅游的品味,使游客在观赏产品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工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强大魅力。例如,青岛啤酒企业在专为游客建造的青岛啤酒专业博物馆内,车间设备的设置与工作场景的安排完全再现了历史原貌,形象逼真,让游客赞叹不已。我们可以借鉴青岛啤酒企业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成功经验,利用工业厂房建立酒吧一条街、商业一条街、购物一条街,还可以把规模比较大的工业基地厂房改建成酒店。(五)注入文化元素,提升旅游品质

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元素的成功注入是解决辽宁工业遗产旅游现存问题大门的智慧钥匙。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中可突出企业文化,通过渗人“软性”的企业文化使工业遗产旅游贴近普通百姓。在企业内增设相关文化娱乐设施,深刻挖掘企业传统文化内涵,将本土企业的文化和科技含量融人到产品的设计当中,能够使游客增加知识,丰富经验,加深体验,提升娱乐,延长游客逗留和消费时间,企业在创造文化价值的同时,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发展自己的煤文化、钢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工业发展历程中的工人阶级艰苦创业行为和精神的收集、挖掘、弘扬,充分展示工业文明,发展历史与现代、怀旧与时尚完美结合的工业遗产旅游。

(六)传授科普知识,发挥教育功能

较强的知识性和教育性是工业遗产旅游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这是其他许多旅游产品难以替代的,结合科教兴国的浓厚氛围和人们特别是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求,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为教育性旅游产品,使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寓教于乐,在传播知识、技能的同时避免枯燥的说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项目设计上,可将现场演示、模型展示、动感体验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亨利钢铁厂原是一个保留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文化景观的著名历史古城,目前已改造成为一个露天博物馆.其中设计了许多儿童可以参与并在废弃的工业设施中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故事,通过故事了解建筑文化和工业生产知识,接受科普教育和品德教育。(七)开发旅游商品,塑造企业形象

发展工业遗产旅游需要平衡企业和旅游者双方的利益,通过开展工业遗产旅游实现企业预期目标,同时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实现双赢的局面。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应重视旅游购物市场的开拓。一方面。企业可把生产的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另外还可将纪念品转化为企业的宣传品,在纪念品上标记企业的标识、图案、文字。例如,沈阳老龙口酒博物馆可以将酿酒工艺和品牌形象结合起来,寓传授知识与娱乐购物于一体,既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又提高了老龙口酒的知名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八)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上一篇:秸秆焚烧问题书面检查下一篇:光棍节微信朋友圈说说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