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培训内容

2024-10-21

临床用血培训内容(共9篇)

1.临床用血自查总结 篇一

根据卫生局文件精神及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全省血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禁止非法采血,杜绝医院输血导致艾滋病传播事件从中吸取教训,总结不足。为更好的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血安全和身体健康,我院积极开展了临床用血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要求:

1、本次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突出规范合理用血,严禁私自盲目采血、用血,严把用血质量,严禁使用未检测过的血液,严格执行《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和标准,对出现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法乱纪的现象将依法、依纪处理,决不姑息。

2、为更好的把本次工作做好,我院成立了临床用血自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自查情况:

1、通过自查,近几年来,本院无临床用血情况,以往用血通过调查,均由人民医院合法供血。

2.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篇二

为了我院临床用血安全,根据有关规定和市中心血站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输血的日常管理设在检验科。

二、检验科要指定专人负责血液的收领、发放工作,要认真核查血袋包装,核查内容如下:

(一)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

(二)献血者的姓名(或条形码)、血型;

(三)血液品种;

(四)采血日期及时间;

(五)有效期及时间;

(六)血袋编码(或条形码);

(七)储存条件。

三、检验质量报告单与登记本,须正楷填写清楚,不可字迹潦草或涂改。血型鉴定结果在报告单上写明型别外,还应在登记本(或同时在报告单)内的血型栏旁加注“+”“-”符号表示对抗A抗B标准血清凝集状况。

四、接到配血单后应及时主动与临床医师联系,以确定配血数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随要血随到中心血站取血。每次配血试验操作人员必须“一班到底”完成任务,不得中途交接班。

五、试验结束以后,应保存病人和献血员的剩余血液标本,从输血结束起算24小时无意外事故发生方可弃走。

六、取血者须是需血科室正式工作人员,应持血型、配血试验结果报告单领血。取血者与发血者应当共同查对病员姓名、科别、床号、血袋号、采血有效日期,血袋无破损,无瓶鉴污损不清,血型无误,交配结果以及血量质量等全部符合。无溶血、无凝块、无污染后再由取血者签收,并写明取血时间等。

七、健全差错登记,发生问题及时寻找原因,遇有严重问题立即报告医务科处理。

八、血型鉴定

(一)血型鉴定用的标准血清:

1、标准血清的凝集效价应符合规定。必须是经灭活,无菌的,有明显标鉴,易于区别的,效价应为抗A>1:128抗B1:64,冷凝集效价<1:4者。

2、标准血清凝集素的亲和力:应在15秒内出现凝集,3分钟时凝集块不小于1立方毫米。

3、每批购入标准血清后须用ABO各型红细胞悬液测试符合质量,方可使用,并随时注意其失效期限。

4、标准血清取用后,应立即存放冰箱中备用,随时注意防潮,避免污染与标签脱落。

注:以上1、2条实验室无法检测,但定购标准血清必须从正规途经购买,买回后必须按3、4条严格执行。

(二)实验室操作

1、所用试管,吸管等必须干燥呈中性。

2、红细胞悬液浓度应为2-5%;

3、试验时间与离心速度须适当,试管法:离心速度1000转/min,玻片法:放置时间不小于15分,不超过30 min,夏季水分易蒸发,应将玻片放入置有湿棉花或纱布的平皿内并加盖,放置时间如上。

4、试验温度:一般在室温(18-22°)中进行。如有疑问时,应放置于37度水浴中10-15 min,离心后观察结

果。

5、不论试管或玻片法除肉眼检查结果外,必须再用镜子细分复查。

十、配血试验

(一)配血方法选择

1、无输血反应史者及无输血史者可用盐水配血法。

2、反复输血,有输血反应以及新生儿溶血病者应到血站做配血试验。

3、大量输血时(献血员1人以上),除按规定病员与献血者作交叉配血以外,各献血员之间也应交叉配血。每次输血前,输血单上必须注明有无输血史,及输入量,输血反应情况。

临床科室用血管理制度

为了我院临床科室用血安全,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应当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伿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患者情需要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应当由相关临床科室主任核准签字后报检验科(血库)。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需经检验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三、经主治医师给患者实行输血治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映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由原患双方共同鉴署用血支援书或输血治疗同意书。

四、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和珍断,采集血样。

五、由医护人员或专管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检验科(血库),双方进行 项核对。

六、临床科室应有专人持配血单领取临床用血。领血时要认真核查有关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绝领用。

七、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八、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九、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好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十、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十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液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十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核对受血申请单、血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液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经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十三、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血库)保存。(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3.临床常规用血流程简图 篇三

临床医师做好输血前检验项目的检查

临床医师开据用血申请单和交叉配血单

专人(电话)

送到输血科(血库)

输血科(血库)接到申请单(或电话)

输血科(血库人员)按时采取患者血液标本(查对后采血)

血型鉴定.开据血液请领单

按规定时间

专人到血站取血送输血科(血站)(查对并签名)

输血科(血库)人员接到血后进行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成功后(交配血样保存备查)

专人(护士)将血取走(查对并签名)

由两名护士查对合格后输注(并签名)

护士随时观察血液输注情况.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

4.临床医生岗前培训内容 篇四

医院情况简介

xxx第一人民医院是市内一所大型、综合型医院,拥有床位数:额定668张,实际达860多张。职工人数达968人,临床医护总数723人(不含医技)。医270人、护453人(含合同职工)。高级职称人数120 余人(动态)。去年收入是一亿七千八百万,其中业务收入一亿六千七百万,今年预计收入达两个亿。

培训内容

一、医生的岗位职责:

1、在科室主任及上级医师领导下开展日常临床工作。

2、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遵守活动规则和要求。服从工作分配,按要求完成各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3、严格遵守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医院和各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文件和政策法规。

4、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5、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按照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逐级上报的原则反映情况。

6、热爱本职工作,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医院的各种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及病历书写规范。积极进行医患沟通,主动避免医疗纠纷,杜绝差错事故。

7、爱护医疗仪器设备,熟练掌握各种医疗仪器的使用,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用药原则,认真选择药物,保证病人得到有效的救治。

8、认真做好对所管病人巡诊活动(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严格遵守医院的十三项核心制度。

9、积极参加科室内的抢救工作要求,在抢救病人过程中,做到处理得当,抢救及时,及时完成病程记录。对疑难危重病情,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病情,提出抢救或转运意见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以保证病人安全。

二、医生的工作态度

1、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关爱患者、尊重同行。

2、良好的医德医风,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角色定位。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其含义,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自律。医德医风是指医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的道德品质和医疗作风,是医德意识和医德行为的综合反映。

3、要热情接待患者,理解患者。

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微笑服务。向病人展示“天使”的微笑,加上耐心、细心的服务态度,熟练的操作技能,会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使病人在疾病治疗、护理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4、协调社会关系,鼓励患者。

医护人员心中充满一定着爱,在工作中要满腔热情,在医疗活动过程中要善于应用语言和非语言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要善于协调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以及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

三、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事临床工作需要了解的法律法规

1、执业医师法

2、传染病防治法

3、侵权责任法

4、处方管理条例

5、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母婴保健法等

四、医疗文书的书写

(一)医疗文书的意义: 1.是医疗过程的全面记录.2.是医生对病人的诊断依据.3.体现出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反映出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4.是临床教学、科研、总结经验及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资料.5.出现医疗纠纷时,病历成为执行法律的依据.(二)基本要求: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1.用蓝黑墨水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书写,字体工整、清晰、书写整洁,不能涂抹擦拭,也不能剪贴.用双横线,加盖名章。2.病人叙述的疾病名称,须加双引号.3.文字的叙述应简练、层次分明、使用医学术语,不要使用民家语言,4.病历完成的时限:大病历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在8小时内。

5.重症患者纪录时间具体到几时几分.6.一张纸多处修改,须重抄.7.现病史记录完成后要及时完成病史确认签名。8.填写病历纸上所列出的要求,如:住院号,科室

9.然后按主述、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体检、病历小结或专科检查、辅助检查等逐项书写,下行空四格书写“初步诊断”,按主次列出疾病名称,在右下方签全名(无医师资格者需由上级医师签名)。3日内由上级医师书写“确定诊断”。

门诊病历质量要求

①一般项目:门诊病历封面应详细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详细住址或工作单位、就诊日期。持通用门诊病历就诊者,应写明医院、科室和就诊日期。②初诊病历

(1)主诉:主要症状+(部位)+时间;

(2)病史:现病史重点突出(包括与本次发病有关的过去史、个人史和家族史);

(3)体检:有一般项目、阳性体征及有助于鉴别诊断的阴性体征;(4)其他:必须做的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或会诊记录;

(5)诊断:有诊断或初步诊断。“待诊”者应有进一步检查或建议;(6)处理:应正确及时。③复诊病历

(1)要记载上次诊治后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不可用“病情同前”字样描述;

(2)体检着重记录原阳性体征的变化和新的阳性发现;(3)补充的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4)不能确诊应请上级医师会诊,并写明会诊意见、日期,并签名。④医师签名:应签全名,字迹清楚。处方质量要求

①一般项目填写齐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诊断、日期等)。②正确书写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药时间,规范中文书写,实行两行全量书写法。

③无配伍禁忌,无超量给药,特殊用药有说明。

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开具权限符合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⑤需进行皮试的处方应有注明。

⑥贵重药品使用应有指征或用法、用量合。⑦字迹清楚,易辨认,修改处有医生签章。⑧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斜线。⑨医生签全名。

住院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1、首次病历记录,应由接诊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必须完成。而后经治医师连续记录3日。入院48小时和72小时内必须有两级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2、住院病历应于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3、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之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完成。

4、住院医师每天至少早、晚各查房一次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病重患者,至少1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 3 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手术前有术前讨论、术前小结。手术前一天记录术前准备情况和病人的情况,手术后要及时书写术后病程记录,手术后的前3天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并且连续记录三天病程记录,病人出院前一天或当天应有病程记录。

5、归档病历要及时完成交上级医师检查后于办理出院72小时内归档。

医嘱的书写格式及要求

1、长期医嘱;医嘱时间、执行时间实行24小时制,护理常规类别、护理级别、病危与否、是否测血压、是否给氧吸痰、饮食、体位、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及用法)、各种治疗手段等,写完检查无误后医师签名。

2、临时医嘱;常规检查、依据病情需要进行的相关检查、临时需要做的操作及治疗。

3、未取得医师资格的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书写各种医疗文书),要有带教或上级医师签名后,方可生效。各种申请单的书写

放射科申请单 B超申请单

心电图申请单

化验室申请单 C T、核磁申请单

胃镜申请单等 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 1、首诊负责制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分级护理制度、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 5、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6、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7、会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9、术前讨论制度

10、查对制度

11、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

12、医师交接班制度

13、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五、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措施

1、加强医德医风学习,增强医务人员工作的责任心。

2、落实岗位的首诊责任制。

3、加强技术训练,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水平。

4、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规避和防范医疗风险。

5、积极参入科室内急救物品的检查,保证急救任务顺利完成。

6、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医疗常规

7、尊重和保护患者对自己疾病和治疗的知情同意权。

8、及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

9、加强医生的严谨工作作风,培养自我规避风险的能力。

八个到位

服务态度到位 询问病史到位 体格检查到位 判断确认到位 治疗措施到位 操作规范到位 文书书写到位 沟通落实到位

5.某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篇五

1目的 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推进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临床医护人员

3定义 临床用血制度指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4内容

4.1、临床用血应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提倡科学合理用血,杜绝浪费、滥用血液,确保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

4.2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要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监督实施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4.3临床用血申请审核

4.3.1 用血科室必须严格掌握用血适应症和禁忌症,用血前医师应对患者进行输血指征评估,明确输血目的,合理选择血液成份,保证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

4.3.2输血治疗前,主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的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或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紧急输血,应报医院医务科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入病历。

4.3.3各级医师要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申请单》 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填写,根据备血量,要有各级审批签字。

4.3.3.1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ml的,由中级以上医生提出申请,报请上级医生核准签字;

4.3.3.2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ml-1600ml的,由中级以上医生提出申请,报请上级医生审核,科主任核准审签;

4.3.3.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超过1600ml,由中级以上医生提出申请,科主任核准审签后,报医务部批准;

4.3.3.4急诊、抢救用血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审批手续。4.4标本采集及送检的审核

4.4.1采集输血标本时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输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各项信息的审核,准确采集输血标本。

4.4.2 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在在接受标本时必须认真审核,确认试管上的标签与输血申请单上的资料一致,如有疑问应重新采集血标本,不得电话询问后就擅自修改错误的标签及输血申请单。

4.5输血科日常工作在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严格执行本机构血液预订、接收、入库、储存、出库、库存预警、等管理制度,做好各项审核工作,保证各个环节规范、准确无误。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质控,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4.6取发血过程审核

4.6.1、配血合格后,由护理人员持取血单到输血科(血库)取血。4.6.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4.6.3、任何一方发现疑问均有权取消取发血。4.7 输血过程审核

4.7.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4.7.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4.7.3、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4.8输血后

4.8.1输血方案执行完毕后,临床医师应对照输血目的进行输血效果评价、分析,认真做好输血病程记录。有输血反应的患者,按输血反应相关流程处理与调查,认真记录输血反应处理过程,填写输血反应调查表,上报输血科。医生应对输血科或血站提供的调查评估结果及采取的纠正措施予以记录。4.8.2护理人员要按照要求及时做好护理输血记录。

4.8.3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4.9特殊情况(或急救)用血管理审批

特殊情况(或急救)用血,各级人员要认真执行《临床用血应急预案》和《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方案》等相关制度及流程,保障临床及时用血。

4.10 职能科室要定期对临床用血进行专项审核、检查,将检查结果在全院公示,并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以严格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血。5附件 无

6文件交付 6.1院委会 6.2职能科主任

6.临床科学节约合理用血及措施 篇六

血液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和动力,输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目前除了存在血源紧张外,输血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如传播肝炎、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伴随输血的严重并发症如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细菌污染、过敏反应、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以及其他非特异事件的发生等,均显著增加了患者的死亡危险。这是摆在临床医师面前不争的事实。因此,下面就临床外科、骨科、妇科及急诊科等用血大户如何科学节约、合理

用有限的血源,达到供需平衡,做一简单的综述。1 应严格执行输血指征

出血与输血是临床外科医生经常碰到的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尤其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量逐年增加,临床用血量也剧增。初步统计,中国目前每年血液消耗量约1 600吨。虽然国家大力提倡义务献血,但血源紧张依然是外科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血源不足,各地经常发生“血荒”,不少医院相继出现被迫减少或停止手术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对患者的治疗;而另一方面,不合理用血,甚至浪费血资源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减少血制品的使用,成为外科临床重要的课题之一。临床节约用血方案和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减少由于输血导致的不良反应和病毒传播,更重要的是能保证将有限而宝贵的血资源用在最急需的患者身上。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目前,临床用血在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不少患者甚至医生都认为血制品可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吻合伤口的愈合,这其实是一种极端的错误,并有风险存在。为了改进输血实践,将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降至最低,以及减少浪费和降低费用,我国卫生部以及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学术组织都制定了有关成分输血的指南。

在外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下,适度的血液稀释对手术患者是有益的,但是没有必要将血球压积(HCT)提高到“正常值”的水平,HCT 达到30%就不必输入红细胞。对严重贫学者如Hb低于80 g/L,则应考虑输血。红细胞中所含的Hb的唯一生理功能就是向组织和末梢器官输送氧以保证代谢的需要。机体向组织输送的氧量是心输出量与Hb的乘积,在失血、手术、应激状态下心输出量大幅度增加可达正常的2倍以上。这是机体的正常反应,并不决定于Hb的浓度。此时Hb浓度太高如“正常水平”,反而不利于心脏工作,因为血液黏稠度过高,血流阻力加大,末梢微循环流速下降,势必减少氧输送量,导致重要器官如肾脏微循环血栓形成。这就是前面所述的临床观察表明维持高Hb浓度病死率反而上升的原因。只有对于那些心脏功能损害以及高龄者,心输出量不能在应激状态下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为保证重要器官灌注,才有必要将Hb维持在100 g/L左右。倡导科学理智的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科学、合理的用血,所以应从两方面入手:加强对临床医生的输血医学教育,采取多种教育形式使临床医师真正理解科学用血的涵义,特别是输血指征的掌握、各专科进行成分输血以及掌握输血量;仅以成分输血率作为评价成分输血工作的指标是不够的,它不能体现出科学用血的内涵,甚至掩盖了不合理输血。红细胞是全血的主要成分,多数国家以红细胞输注比例高低来衡量输血技术是否先进,医疗行政部门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红细胞使用率作为评价成分输血的指标。不同的血液成分发挥不同的生理功能。输入悬浮红细胞,适应于临床上大量失血后导致红细胞压积过低的患者。输入相当于400 ml全血的红细胞,可使体重70 kg的患者HCT提高约3%或Hb提高10 g/L,但需注意的是,在补充红细胞时还需要同时补充患者血容量的不足,来维持血压以保证对重要生命器官的灌注。临床推荐在输入红细胞的同时输入一定比例的人工代血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输注全血的比例,减少因输注血制品造成的感染风险。新鲜冰冻血浆(FFP)只适用于出血量在3 000 ml以上或凝血功能有障碍的患者,FFP的使用目的是为了补充凝血因子,不应用于扩充血容量的目的。临床研究表明,出血量达到血容量的80%以上,才会因凝血因子的缺乏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而这在临床上是十分罕见的。因此,只有当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时间(PT)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增加(超过正常值的1.5倍)以及合并严重低蛋白血症时,才需要输入FFP。只要维持各凝血因子在正常值的30%以上,就不会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功能正常者血小板计数低至5×109/L~10×109/L才有出血危险。对创伤和手术的患者,最好将血小板计数维持在100×109/L以上水平。

大力提倡应用代血浆

近年来认为血浆不应用于扩容治疗,原因是输血浆有引起过敏反应和传播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危险。因此,扩容治疗应尽可能用非血液制品。使用代血浆,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临床血源紧张的问题,不仅节约花费而且对患者来说也更加安全。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是新一代的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贺斯,万汶),其稳定的扩容效力可以有效的增加心输出量,保证足够的氧输送。另外,新一代的产品是植物源性产品,过敏反应发生率极低,对凝血和肾功能几乎无影响,其有效扩容时间可以维持6 h~8 h,而早期血浆代用品如羟乙基淀粉40、羟乙基淀粉20、氯化钠注射液(706代血浆)有一定的局限性,容量效力低,维持有效循环时间短,更重要的是其在安全性上存在许多隐患,如导致急性肾损伤和影响患者凝血功能等。开展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科学合理用血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最安全、最节省血液资源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大力开展自体输血,2000 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强调,自体输血应>18% ,由此可见自体输血的优点是具有不传播疾病,无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无异体抗体引起的免疫及发热反应,特别是实质器官破裂内出血,急需用又缺乏相合血液的人。对一些稀有血型患者的术中输血十分有利,还可节约血源,减少患者经济负担等,但开展此项工作,必须依照相关指征选择病例,在实施过程中(尤其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相关检验结果,决定自体输血量,正确判断疗效。调查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医师没有掌握相关指征,对开展自体输血不重视,这可能是自体输血率提高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输血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现代输血医学已进入科学、合理、安全输血时代,有关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同时相关领域研究的渗透、交融又极大地推动了输血医学的进展。现代输血已成为涉及临床免疫学、移植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多技术的综合治疗手段,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措施: 1.定期公示医院的用血情况,做到医务人员对用血情况有了解。

2.认真执行输血指征。3.数学病志及时审核。4.保证血液全程冷链。

7.临床用血培训内容 篇七

1.目的

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血。2.职责

2.1临床医师负责对患者用血指征进行评估,并评价用血疗效。2.2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2.3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2.4医务处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3.制定依据

3.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3.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3《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4.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4.1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4.2用血前评估:由医师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指南,结合病人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等,判断是否符合相应输血指征、需要输注的成分及输注量。

4.3输血后疗效的评价:输血后48小时内,医师应对输血疗效进行评价,包括症状有无改善、实验室指标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

4.4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对本科室的输血病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改进,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5输血科每月依据输血申请单填写质量、临床用血情况、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对医院通知执行情况等,对临床用血进行评价。4.6医务处对临床用血的评价

4.6.1定期抽取病例,根据患者病案资料,组织专家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合理用血情况。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例至少20份。检查内容包括: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 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 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4.6.2对每季度各科室用血情况进行汇总总结,研究变化趋势,分析大量用血及用血增长过快的原因。5.临床用血公示制度

5.1每季度在院内网公示各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统计报表。5.2医务处定期将检查结果在全院通报。

5.3医务处对临床合理用血的评价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并纳入科室、个人的业绩考核。对出现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5.4对评价公示结果有异议者可在公示一周内向医务处提出。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8.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后整改情况汇报 篇八

——XX医院

县卫生局领导:

为了进一步更好地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我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输血科及相关临床科室联合召开会议,按照上级下发的临床用血考核评价标准要求,展开认真细致的自查工作。现将自查和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

1、进一步加强全院医务人员临床合理用血的思想认识,使每个医务人员对我院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利用多种形式,学习、宣传临床合理用血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采取各项临床干预措施,把临床用血管理纳入到医院质量考核目标中去,加大临床合理用血奖罚力度,尽快使我院在短时期内达到规定要求。

3、采取处罚到人的措施,使我院临床用血更规范更合理。

4、进一步落实临床用血评价和公示制度,定期分析评估临床用血适宜性,及时纠正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血。

5、由于设备及场地等因素,我院输血科的人员结构、房屋设施和仪器设备离规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我院下一步需要解决和完善的工作为:(1)输血科人员结构已按人床比例基本配全;(2)我院门诊楼正在建设中,已规划门诊楼启用后,房屋设施将按要求布局。(3):仪器设备尽量配齐。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案,我院将长期执行,不断的完善,积极改进,取长补短,并请上级领导给我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9.医院年临床用血总结 篇九

2017年我院用血量为 悬浮RBC O型2U、B型2U、A型8U共 2400ml 血浆O型200ml、A型600ml,共1200ml,血库在院领导、主管院长、医务科的正确领导和科室全体同志的团结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医院交给的各项任务,具体工作如下:

1、我院血库由检验科兼任,检验科每位工作人员都以血库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标准并严格执行,各种设备均达到临床用血标准。

2、医院成立了输血管理委员会,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指导全院临床输血工作,从去年开始我们组织新近人员岗前培训,做到业务上人人过关。

3、目前我科有储血冰箱1台,低温保存冰箱1台,试剂保存冰箱一台,血液保存转运箱1台,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一台,冰冻血浆解浆箱一台,高频热合机一台,还有普通显徽镜、交叉配血专用离心机、水浴箱、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各种设备均达到国家标准。

4、严格执行血液出入库管理,对于每次血站发过来的血我们都认真核对,仔细检查,认真做好入库登记,并按不同血型存放冰箱的不同层内,血库冰箱定期消毒,不放其他杂物,冰箱温度每天计录,确保存放温度的可靠,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5、制定了严格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并定期组织学习,使用科学、规范的各种表格和记录单。

6、各种资料保存完整,以便调阅和有据可查。

7、制定了标本采集和接收规程。

8、建立严格的用血审批制度,输血申请单按规定填写,由主治医师审核签字。一次性输血量大于1600ml的,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白天配血由两名工作人员核准签字,准确无误方可发出,夜班时,单人操作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查一次。

9、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输血管理规程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把握输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一是规范的对病人进行输血前告知;二是进行输血前检查;三是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临床适应症符合率100%;四是积极推广成份输血,按血液成份针对医疗实际需要输血,杜绝了血液浪费。

10、制定了血库的相关制度,如血库工作制度、差错登记、报告及处理制度、输血前筛查等等,确保医疗安全。

上一篇:小学生采购年货作文下一篇:让学生热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