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题目(精选9篇)
1.辩论题目 篇一
第16、18题辩论反方准备
16辩论案例
2011年1月9日,李军与顾某签订了为期一年的鲈鱼供货买卖合同,双方约定:“顾某的鱼塘养殖的全部鲈鱼专用于李军开办的十家连锁餐厅,每公斤20元,不得外卖,且一年供货量不能低于1万公斤,餐厅每两天派车到鱼塘拉鱼一次。”2011年10月初,鱼塘已累计向连锁餐厅供货1.2万公斤。顾某认为李军出价较低,而且鱼塘已超额完成了向连锁餐厅全年的供货任务,于是让员工每天打渔到市场上销售,每公斤25元。2011年10月20日,李军听下属汇报称近来鱼塘的鲈鱼时常断货,即使有货也很少,李军因该鱼并非餐厅主打菜系,未认真寻找其他供货渠道。
2011年11月30日,李军得知顾某将鱼在市场上高价销售,遂带领十余名员工到鱼塘找到顾某,称顾某违反专供合同,两月来给餐厅经营至少造成10万元的损失,要求顾某继续依合同供货并赔偿10万元,顾某拒绝,李军伙同员工上前拳打脚踢将顾某一顿暴打(经鉴定构成轻微伤),顾某答应继续供货,但称现在手头只有两万元可供赔偿,李军逼迫顾某交出2万元后说:“剩下的8万元的赔偿金,咱们再续签一年的合同,还是1万公斤,每公斤由20元降到12元,总价正好便宜8万元,算是你陪我的损失。”顾某说:“真的不行,每公斤12元我的利润太少。”李军上前又打了顾某两记耳光,顾某被迫按照李军要求续签了合同。次日,顾某到公安机关报案,后经核查,连锁餐厅因鲈鱼供货紧张造成的损失约2万元。正方:李军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反方:李军的行为构成强迫交易罪。
一、抢劫罪
1、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2、行为结构:实施暴力胁迫等强制手段----压制对方反抗------对方因无法反坑而放弃财物--------行为人取得财物。
具备条件:(1)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并且实施了非法占有或者意图非法占有的行为。(2)行为人对被害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必须是犯罪分子当场使用,才能构成抢劫罪。
二、强迫交易罪
1、第二百二十六条 【强迫交易罪】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
三、区别
1、强迫交易罪的暴力胁迫不能完全压制对方反抗的程度,否则构成抢劫罪。强迫交易罪的程度只限于致人轻伤。
2、其他:(1)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是否存在特定的交易
(2)行为人所牟取的非法经济利益超出合理价钱、费用的绝对数额和比例
(3)行为人使用暴力、威胁手段的程度
四、【解析】
在我国之所以会出现强迫交易罪与抢劫罪的区分难题,是因为我国刑法立法上将市场交易活动的抢劫行为和敲诈勒索行为独立出来另行规定了强迫交易罪。换言之,在国外刑法中并不存在强迫交易罪,国外刑法中类似于我国刑法的强迫交易行为归入了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
强迫交易罪与抢劫罪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处于市场交易过程中,行为人是否正常从事商业活动,是为了商业利益还是“明抢”。根据上述总的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
(1)就非法占有目的来说,由于餐厅实际损失是2万元,被害人违约在先,理应承担违约责任,因此,所索要2万元,属于索要债务行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超过债务的部分可以考虑财产性犯罪,比如抢劫或敲诈勒索。本案中使用暴力得到2万元,索要债务,就这2万元而言,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2)抢劫罪的故意要求行为人对强取他人之物有认知,如果行为自以为是在行使正当权利,在阻却故意的成立。本案中,也可以认为行为人当时处于要求赔偿损失、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只不过手段行为违法,但是这种手段行为违法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论处,而不能认定了抢劫罪。
(3)抢劫罪的典型特征是当场取得财物,已如前述当场取得的2万元属于债务系实际损失,不构成抢劫罪;剩下的就只是继续履行合同行为了。任何国家刑法都不可能将继续履行合同行为视为抢劫罪的对象。认为使用暴力当场使得被害人继续履行合同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这是荒唐的。抢劫罪只能抢取财物,不可能抢取合同的继续履行。对方可能会将这一点界定为未来可期待的利益,比如强迫被害人打借条,属于债权,对此反方要强调本案与借条和债权还是不同的,把事实归纳成合同的继续履行行为。
(4)之所以出现上述荒唐结论的原因,是因为正方把强迫交易的行为定性为抢劫罪所导致的。强迫交易罪与抢劫罪的本质区别在于强迫交易是发生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强迫他人买卖货物或提供服务这样一种交易行为,它与正常市场交易的区别在于其实加入“强迫”手段所形成的畸形交易。强迫交易罪本身就包含有暴力行为,与抢劫罪暴力行为的差别在于,其是发生在市场交易中,不是向抢劫罪那样平白无故地、毫无对价地取财,而是给予一定的对价进行交易,只不过低于市场价而已。
本案发生在典型的市场交易中,双方此前就签订了合同并且一直双方都在正常做生意,只不过因被害人违约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而行为采取了强迫手段使其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支付13元每公斤的对价。是典型的强迫交易行为。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辩题中被害人一句话“这样我利润太少”,这说明即使这个价格被害人还是有利润可图的,因此,并没有超出强迫交易罪所要求的价格差。
“拳脚下的生意”毕竟还是生意,这正是与赤裸裸的抢劫的差别所在。
18辩论案例
杨亮和周芳是一对恩爱夫妻,周芳在一家公司任要职,年薪颇丰,但丈夫杨亮的收入却很低。二人原本共同购买了一套98平米的商品房,产权证的产权人为周芳。夫妇俩的儿子杨晓已经恋爱三年,马上面临结婚。夫妇二人想购买经济适用房,但又不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于是二人商量通过假离婚、假结婚的方式购买经济适用房。首先,杨亮与周芳协议离婚,98平米的商品房归周芳所有。然后,杨亮与住在农村的丈母娘田某登记结婚。起先,田某死活不同意,认为这件事太丢脸,但杨亮、周芳反复做田某的工作,田某最后同意与杨亮登记结婚。于是,杨亮与田某以夫妻名义申购了一套68平米的经济适用房,购得经济适用房后,杨亮与田某协议离婚,并与周芳复婚。经查,所购买的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的差价为66万元。
正方观点:杨亮与周芳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反方观点:杨亮与周芳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
一、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解析】
1、从诈骗罪的构造: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被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交付处分财物——行为人取得财物。
2、从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角度看,应该是符合诈骗罪的构成,客观上实施了假结婚、假离婚的行为,使经济适用房审批人员陷于错误认识,基于这个错误认识,将房子给了不符合条件的行为人。
3、这里的争议无非是,辩方可能会认为行为人只是钻了法律的漏洞,这是其一;其二,就是这里的结婚和离婚都是经过婚姻登记部门审批确认的合法有效行为。
4、这里涉及到实质解释与形式解释的问题,从实质解释的角度,结婚是以感情为基础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离婚是感情破裂的标志,本案中结婚、离婚在实质上都是假的,民政部门也是被骗,如果民政部门知道就不会办理。形式解释会强调形式上离婚和结婚都是“真的”,没有伪造结婚证或离婚证。
2.辩论赛题目 篇二
2.正方:不把商品的缺点告诉顾客不是欺骗 反方:不把商品的缺点告诉顾客就是欺骗 3.正方:iphone4S适合学生 反方:iphone4S不适合学生 4.正方:宝马可以作为警车 反方:宝马不可以作为警车 5.正方:图书馆建餐厅利大弊 反方:图书馆建餐厅比大利 6.正方:新闻价值比人文道德更重要 反方:人文道德比新闻价值更重要 7.正方:终点更美 反方:起点更美 8.正方:人生因成功而快乐 反方:人生因快乐而成功 9.正方:手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反方:手机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0.正方:见义勇为应更注重扶危济困
反方:见义勇为更应注重自我保护 11.正方:团队中应该张扬个性 反方:团队中应该收敛个性
12.正方:乔布斯比孔子更适合做大学校长 反方:孔子比乔布斯更适合做大学校长 13.正方:穿越剧的热播有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反方:穿越剧的热播不利于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14.正方:大学私营利大于弊 反方:大学私营弊大于利 15.正方:电视征婚利大于弊 反方:电视征婚弊大于利 16.正方:当代青年裸婚利大于弊 反方:当代青年裸婚弊大于利 17.正方:大学教学楼应该进行商业冠名 反方:大学教学楼不应该进行商业冠名 18.正方:网络自由使事情更清晰 反方:网络自由使事情更模糊 19.正方:男生更爱美 反方:女生更爱美
20.正方:网络名词可以录入新华字典 反方:网络名词不可以录入新华字典 21.正方:青年人更适合买房
反方:青年人更适合租房 22.正方:该扶起摔倒老人
3.辩论题目 篇三
16.Should different cultures merge into each other or maintain their unique features? 17.Can money buy happiness?
18.Which is more important for hunting a job, the personal ability 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Foreign culture has great effect on Chinese culture.Does the advantage of such effect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 or does the disadvantage outweigh the advantage? 20.What does work mean to people? Work to live or live to work? 21.Are pets good or bad for mankind? 22.Should we diet in order to keep fit?
23.Should celebrities have greater protection from the media or not? 24.Should the sale and consumption of alcohol be banned or not? 25.Does criticism do more harm than good to people? 26.Is it necessary to pass CET4 or CET6 in the university? 27.Which is more important love or marriage? 28.Should doctors be allowed to prescribe a lethal dose of medicine to patients who want to end their lives? 29.Do you think cosmetic surgery have a positive or negative influence on our society?
30.Staying in China or going aboard for educ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for several years.Do you think which is better? 31.The whole class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holds the idea that money makes the mare go.The other has opposite opinions.Each should give specific examples to make their ideas clearly.32.The U.S.would ban or at least limit TV commercials for prescription medications.Are you for or against it?
33.State your arguments for or against sending aged parents to nursing houses.34.Working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hich one is more important? 35.Mass transit systems have a number of obvious advantages over private means.The other has opposite opinions.36.Should social security be privatized? Pro or con?
37.State your arguments on whether peer pressure is good or bad for students.38.Some people hold the idea moral value should be taught in school.The other has opposite opinions.Pro or con?
4.辩论赛题目 篇四
2、小学生该 | 不该当班干部
3、三道杠要听 | 不要听一道杠的
4、学生该 | 不该参加课外辅导
5、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 弊大于利
6、小学生该 | 不该上网聊天
7、教师课堂出错该 | 不该当场指出
8、西游记看书 | 看电视更好看
9、小学生该 | 不该看日本动漫
10、期末不考高分是 | 不是好学生
11、好的成绩是由教师 | 同学决定的
12、小学生应当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 抓紧课外时光学习
13、不带红领巾能够 | 不能够进入学校
14、小学生能够 | 不能够称兄道弟
15、乖孩子是 | 不是好孩子
16、小学生该 | 不该看超女
17、小学生发生矛盾找成人 | 自我解决
18、小学生该 | 不该玩网络游戏
19、课堂让教师 | 学生做主
5.辩论赛题目123 篇五
1.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
2.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大
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大14 3.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
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13 4.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
金钱的追求与道德不可以并行13 5.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12 6.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
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14 7.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
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14 8.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口才比文才更重要13 9.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
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17 10.个人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社会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12 11.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16 12.通才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11 13.逆境更有利于人成长
顺境更有利于人成长11 14.企业经营优先于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优先于企业经营 15.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 9 16.文化的传承比创新更重要 文化的创新比传承更重要10 17.现代社会竞争比合作更重要
现代社会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18.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设施问题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19.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 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18 20.手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手机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7 21.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 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10 22.网络使人更亲近
网络使人更疏远7 23.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 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15 24.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
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8 25.学生就业压力大有利于成才
学生就业压力大不利于成才9 26.发掘人才需要考试
发掘人才不需要考13 27.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以并行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不可以并行的7 28.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 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10 29.大学发展应该重量不重质 大学发展应该重质不重量7 30.网络加强了人际关系
网络淡化了人际关系7 31.女大学生当全职太太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女大学生当全职太太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7
32.知识扶贫比经济扶贫更重要 经济扶贫比知识扶贫更重要5 33.跳槽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
跳槽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7 34.电视征婚利大于弊
电视征婚弊大于利8 35.人和自然可以和谐相处
人和自然不能和谐相处10 36.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
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10 37.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10 38.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11 39.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
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12 40.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
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7 41.信息科技社会仍需读书破万卷
信息科技社会不需读书破万卷7 42.网络语言会冲击传统语言文化
6.关于职场的辩论题目 篇六
反方:功夫也负有心人
102.正方:失败是成功之母
反方: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
103.正方:知识就是力量
反方:知识不等于力量
104.正方:五十步不可以笑百步
反方:五十步可以笑百步
105.正方:笨鸟应当先飞
反方:智鸟应也要先飞
106.正方:学海无涯苦作舟
反方:学海无涯巧作舟
107.正方:不知者不为过
反方:不知者也为过
108.正方: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反方:三个臭皮匠,不如诸葛亮
109.正方:酒好不怕巷子深
反方:酒好也怕巷子深
110.正方: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反方:存在的未必就是合理的
111.正方:不应学“王婆卖瓜”
反方:应当学“王婆卖瓜”
112.正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好
反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好
113.正方:尽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反方: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14.正方:不要“自扫门前雪”
反方:应当“自扫门前雪”
115.正方:不要“见风使舵”
反方:应当“见风使舵”
116.正方:不可“得寸进尺”
反方:应当“得寸进尺”
117.正方:不应“吹毛求疵”
反方:应当“吹毛求疵”
118.正方:不可“异想天开”
反方:尽可“异想天开”
119.正方:不可“我行我素”
反方:尽可“我行我素”
120.正方:“一意孤行”,应当称赞
反方:“一意孤行”,应当批判
121.正方:“难得糊涂”好
反方:“难得糊涂”不好
122.正方:“班门弄斧”不可取
反方:“班门弄斧”又何妨
123.正方:“嫉妒之心”不可有
反方:“嫉妒之心”不可无
124.正方:“狂妄之心”不可有
反方:“狂妄之心”不可无
125.正方:“杞人忧天”不该贬
反方:“杞人忧天”实该贬
126.正方:人心叵测
反方:人心可测
127.正方:文人相轻
反方:文人相亲
128.正方:高枕无忧
反方:高枕有忧
129.正方:开卷有益
反方:开卷未必有益
130.正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反方:书读百遍,其义未必自见
131.正方:街亭失守,过在马谡
反方:街亭失守,过在孔明
132.正方:应以理服人
反方:应以礼服人
133.正方:成事在天
反方:事在人为
134.正方:干一行,爱一行
反方:爱一行,干一行
135.正方:“做”比“说”重要
反方:“说”比“做”重要
136.正方:小事也应计较
反方:小事不应计较
137.正方:从小事做起
反方:从大事做起
138.正方:机遇出人才
反方:机遇未必出人才
139.正方:成功靠实力
反方:成功靠机遇
140.正方:逆境更能出人才
反方:顺境更能出人才
141.正方:勤奋可以出人才
反方:勤奋未必出人才
142.正方:学习好靠勤奋
反方:学习好靠天资
143.正方:学习比实践更重要
反方:实践比学习更重要
144.正方:素质教育应当废除考试
反方:素质教育不应废除考试
145.正方:标准化试题弊大于利
反方:标准化试题利大于弊
146.正方:高费上学利大于弊
反方:高费上学弊大于利
147.正方:大学生应包分配
反方:大学生不应包分配
148.正方:高分高能
反方:高分未必高能
149.正方:文凭等于水平
反方:文凭不等于水平
150.正方: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
7.大学生辩论赛题目 篇七
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利大于弊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弊大于利
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
男生比女生更需要关怀女生比男生更需要关怀
重奖大学新生利大于弊重奖大学新生弊大于利
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
电子商务将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电子商务不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
钱是万恶之源钱不是万恶之源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
大学生打工利大于弊大学生打工弊大于利
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选择”利大于弊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造择”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利大于弊
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弊大于利
8.辩论题目 篇八
从现实角度分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欲成大事,必需洞察方向、把握大局。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心无旁骛,才能专心致志。若拘于小节,将精力和时间过度的投放在非原则的琐事之上,“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对成大事产生阻碍作用。
从理论层面判断:事物的矛盾可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向”、“大局”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小节”是次要矛盾。处理问题不能舍本逐末。要知道,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次要矛盾也能迎刃而解。
成大事不拘小节是告诉你适当的时候要学会取舍,不要让细枝末节影响你的判断力执行力成大事不拘小节是告诉你适当的时候要学会取舍,不要让细枝末节影响你的判断力执行力 历史真实人物 :陈藩“一屋不扫”,刘邦空口赶人情10000钱,美国内战北方军事统帅据说是个酒鬼,文天祥少年留恋歌舞,杜牧“留得青楼薄幸名”,蒋介石嘴里动不动蹦出来个“娘西皮”,苏轼说:君子所取者远,必有所待,成就者大,必有所忍。
然而我理解的不拘小节决不是自由散漫,不守规矩,而是不浪费精力在枝梢末节上,抓住事物主要矛盾解决大问题。正本清源,“不拘小节”一词出自《后汉书》,形容人豪爽洒脱,不斤斤计较,又解释为不拘泥生活琐事。小节,指非原则的琐事。拘,是拘泥的意思,即固执、不知变通。成大事者,决不是普通的成才那么简单。他必然在某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并对社会产生较大并持久的积极影响。
以此为据,我方认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首先,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欲成大事,必须将精力集中于该领域,正所谓心无旁骛。若拘于小节,将精力和时间过度的投放在非原则的琐事之上,必然对成大事产生阻碍作用。因此,从应然层面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其次,纵观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可以发现他们身上共性的特征:具有长远的眼光,对事物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力。这就使得他们能够认清小节的地位作用,不会在这些无关原则的琐事上投入过度的精力以至拘泥其中,同时,他们能够从全局和整体上着眼,不被眼前小节所拘。因此从辩题的特定主体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再次,拘小节对成大事具有负面影响。它局限了人的视野,消耗了人的时间和精力,荒废了真正重要的事业。试问若人终日为琐事焦头烂额,拘泥其中难以自拔,又如何成大事?因此拘小节者难成大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当然,我方并不认为成大事者都是一心只是搞研究,两耳不闻人间事的呆子。他们同样要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但是,在做自己事业的同时兼顾生活并不等于拘小节,因为他并没有拘泥其中,在这些事情上花费过度的时间和精力而不能自拔 小节,是一个笼统抽象的整体概念。任何一件琐事都只是小节某一方面的具体体现,不能用来代替小节的概念。这也是我们今天辩论的一个共同的前提。
综上所述,从理论和事实层面看,从成大事者这一特殊主体的角度看,从拘小节与成大事的关系看,都证明了我方立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关于具体论题:。
又楚汉相争时,项羽以刘邦的父亲为质,威胁要把刘邦他爹做成人肉羹,刘邦笑嘻嘻的说:“能不能也分我一碗呢?” 类似的事情只有乐羊子攻中山时这样对待过自己的儿子,事后乐羊子却被魏候罢了兵权,因为魏候不敢相信一个置自己亲生儿子性命于不顾的将军。而刘邦居然敢这样的对待自己的父亲!这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例子。桓公时期,诸侯之间兼并还不严重,实力差距还不大,任何一个诸侯都没有能力以武力号令其他诸侯,这时候,桓公要完成称霸的“大事”,就必须以“礼”取信于诸侯,“守信重义”的名声很重要,所以只要是符合这个大目标的事情,无论多小的小节,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做到。反之,桓公好色,这样的小节他却并不拘泥,因为这于大局无关痛痒,其他诸侯根本不在乎这些。刘邦所在秦末时期的乱世,所谓的礼仪廉耻如同狗屎,成王败寇,暴力征伐才是决定性的力量。所以在实力不如项羽时,刘邦不拘泥于“孝”的束缚,宁可当缩头乌龟,瓦解了项羽的攻势。虽然这很无耻,但他能达到目的。虽然刘邦不拘泥于“孝”这样的道德小节的束缚,但拜将韩信一事可以看出,在笼络人才时,他仍然要拘泥于各种小节以收买人心。
所以说,没有不拘泥于小节就不能成大事者,也没有拘泥于小节就肯定能成大事者。
能不能成大事,要看会不会审时度势,能不能抓住和成大事这个大目标以及和现实环境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只要是关键的环节,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要尽力做到。这跟事情的大小是一丁点儿的关系也没有。所以说,能不能成大事与是否拘泥于小节,根本就没什么联系。这个论题就是扯淡。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成大事不拘小节,与平时完全不拘小节两者不同,“成大事” 是条件状语。为成大事,遇到小节不受其影响和阻挠,果敢决断,这是成大事者的素质。然成大事者果真“不扫一屋”呼?非也,关键在于“扫一屋”是否阻碍了大事。小节和大事是相对的,修身者,养心静气,提高修为是大事,粗茶淡饭,陋室布衣是小节;齐家者,安居乐业,六畜兴旺是大事,婆媳争风,流短蜚长是小节;治国者,政通人和,国泰民安是大事,贪功求赏,求田问舍是小节;平天下者,建千秋功,立万世法是大事,道德礼仪,祖宗规矩是小节。成何等大事便不拘何等小节。北宋司马君实,文史出众,一身清廉,刚正不阿,然事事循礼法,合规矩,反对新政又无兴国良策,只知道以史为鉴,不敢推陈出新。新旧两党苦斗多年,国政萎靡,民怨沸腾,不出数十年,衣冠南渡。司马温公实为拘小节而难成大事者。真宗朝寇准,相比之下挥霍无度,生活奢侈。然宋辽澶渊之盟,真宗胆怯,辽人所提,无不应允,寇准喝令宋使与辽人争锋,减除岁币。个人挥霍钱财却为国家争回大笔岁银,即所谓成大事不拘小节。简言之,为成大事,可以忽略或暂避无关紧要的细节,然决不是为不拘小节而不拘小节。成大事者若事无巨细,就是他做到了,也未必是件好事,诸葛亮就是个例子,他事无巨细,全由他经手,那那些文武百官有什么用,不放心他们,又会为何要给他们官做呢!结果自己54岁就因疲劳英年早逝了,诸葛亮是个做大事的人,但是他没有成,这和他太过于拘小节是有很大联系的。最后我再重申一下我方观点!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我方认为成大事者需拘于小节!只有从身边小事做起,才能有做大事的经验与魄力.1 何谓大事,大事必是兴国,利名生的事情,非有大智慧,大气魄者不能担此责也,非投入全部精力和智慧不能为此也。2 何谓“拘”,拘,即拘泥的意思,指有所束缚,有所困顿的意思。所以既要完成需要以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的大事,就不应当为小事所拘泥,否则将延误大事。这是他们的资料 你们要好好的研究啊
反方一辩的开篇立论。
首先要提醒对方辩友的是“成大事者也拘小节”一句运用了仿词的修辞,也就是说他在旧瓶装新药,为我们讲述当今社会为人处事的准则,对方辩友怎么能忽略掉人类社会2千多年的发展史而为它下如此蹩脚的注解呢?我方认为,“拘” 意在重,“也”意在成大事者会拘小节,决不是拘拘每一个小节。(对方辩友为了说明小节与细节的区别可谓煞费苦心,只可惜也有您慧眼看不透的地方。同样是木板,我们如何得出其中一块会生死攸关呢?因为实践检验过,血的教训让我们把原来同等地位的小节中的一个提到了细节的高度。也就是说,小节恰恰是潜在的细节。这可决不同于对方之中的转化奥。如果对方辩友有要成为后来者的前车之鉴的准备,以自己的惨痛失败见证新的细节产生的牺牲精神的话大可不拘小节奥!不过,现代社会的经典理论----100%-1%=0的企业经营理论告诉我们:成大事者也拘小节。其原因有三:
(1)从成大事者的主体特点看,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到不可想象,但拥有成大事的素养的人太多太多,而机会只有一个,那么从小节反映的品质就有决定的作用。著名的美孚石油的总裁洛克菲勒的接班人阿奇博尔德是如何一步登天的呢?因为他无论到哪里出差都会在姓名登记的后面加上“每桶4美圆”。他正是从小节上的责任心打动了洛克菲勒。
(2)从现实角度分析,人的精力固然有限,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告诉我们,细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会为了一个顾客的垂询的商品动用管理系统并在5分钟内打电话回复。于是它可以全球连锁。麦当劳进军中国市场前曾耗5年心力做市场调查,于是它才可以落户中国大地。
(3)从理论层面分析: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主次矛盾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果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就会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谬论。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成大事者也拘小节!
(或者:所谓成大事者,应该是在其专注的领域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具有正面意义的。以此为据,我方认为,成大事者应拘小节。理由有二:>O~&tg
首先,小节“不小”,应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节问题同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平时不拘小节,就有可能微恙成大疾,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俗话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这不都说明了小节不“小” 吗?!qo^
其次,拘小节更能成大事。因为成大事需要两方面的因素,即主观和客观因素。拘小节能更好地发挥主观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养成严谨和细致的作风,有利于全面地考虑问题,而这些素质则正是成大事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纵观古今中外,各个领域,许多成大事者都是拘小节的。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正是因为他被树上的苹果砸中后没有忽视小节,这些都说明拘小节者更易成大事。8D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乾坤之大,鉴于微小”,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更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去拘小节,培养严谨、细致、全面考虑问题的作风,日后才更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
资料:
(一)1.辩题之间的不同。对方辩题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很明显,之间的不同在于“也”,在于“拘与不拘”。对方的辩题是一个全名否定的题目,而我方则是部分性的。这便是有利于我方的地方。
2.解析词义。“成大事”。何谓大事?其实,大事的含义对每个认识不同的,比如,一位农民,一次丰收对他来讲已经是成就了大事了;而对于一家大企业来讲,能进入世界前500强或许才是成了大事(这就很明确了,其实在辩论赛中很多东西都是相对而言的)。所以,“成大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个“成大事者”便不一定就仅指一个人了,它也可以指一个团体,一群人。
“也”这一字就很能显出对我方有利的地方了。也,就是说,我们不否定成大事有时候不拘小节,不否认大局观,但我们同样不否定“成大事者是拘小节的”。
拘,意在重,有所顾及,有所限制。其实,在辞海中拘的解释并不利于我们,可是我们可以利用转化,加上现代的理解,毕竟事物是在发展的!
小节,其实在一辩中可以不用解释。因为对方肯定会讲:“对方辩友请您讲一下„小节与细节‟的区别。”那时再作解释,不要在一辩中浪费时间,并且四辩时也可指出这一问题。小节的解释也是不利于我们的,所以我们就死咬住小节跟细节是相通的,是可以转化的,注意不是相同。
3.时间段问题。我们其实是可以这样立足的。首先必须讲明,成大事是已经发生的事,这是前提。之后我们再来看,成大事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中寻找事例。再次说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是“成大事者是否拘小节”,而不是如何成大事。
(二)小节,字典上解释为“与原则无关的琐碎的事情”。但小节并非小事儿,一些不文明的习性乃至一些有损大局的事情,常常是由小节引起的。小节,把握不好就会身受其害。
小节不慎道德失准。只要稍留意就会发现,在一些公共场所有个别人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购物插队,等等,这种不拘小节的行为,已影响和破坏了他人的生活环境,侵犯了别人的合法权益。近期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对这些行为投诉,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在敦促大家自觉养成公德习惯,值得我们拍手称道。
小节不慎影响团结。有人把不拘小节当成为自身开脱的“万金油”,只要做了有损他人利益或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的事,就把错误归咎于“不拘小节”。常见的不良行为主要有:传播小道消息、公众场合衣着不整、说粗话等。这些行为如果不加注意或制止,常常是影响团结的隐患。
小节不慎贻误人生。有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古往今来,因小节导致失节的事并不鲜见。有个寓言故事就揭示了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偷拿了邻居家一根针被告官,法官在量刑时却定了与一位偷牛贼同样的罪。小偷很不服气,问法官为什么偷了区区一根针却判得与偷牛一样重。没等法官回答,偷牛贼抢着说:“我当初就是从拿别人一根针开始的。”近年来,一些人因贪污受贿而落马,追根溯源,也大都是从吃别人一顿饭、收别人一些土特产开始的。总认为这些东西是人之常情,礼尚往来,但事实上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继而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泥潭。那些腐败分子在反省时总是后悔当初不该轻易地吃了喝了收了,可惜悔之晚矣。小节不拘,终累大德。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小节问题并非小事,它不仅是国民素质的一种反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日常小事着手,于细微处讲品格,莫让小节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之大德
进程中一个环节疏漏也会半途而废,主因次因常常是转化的。
大家目标趋同、战略趋同、结果不一致,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于细节与小节的尺度把握,细微处一样体现竞争力。
一个滑落在跑道上的小铁片造成了空难,一个小小的零件不合格造成宇航飞机爆炸,一份电文翻译错误造成一场战役的失败。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往往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的魅力。(对方说的对错我们先不纠缠,现在我们是在谈成大事者,而不是如何成大事)
·刘备教训阿斗说:”不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 ·子言之:“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君子要注重礼节,对于君子来说,礼节是君子的重要因素,不可视为小节,小节会因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意义)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做难事要从简单的做起,做大事要认真,注重细节,不和我们矛盾)列宁:要成就大事,就要从小事坐起。(要先学会做小事,才能做大事,不会做小事有怎能做大事呢?我想不拘小节,不代表就不会做小事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因小失大,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抱合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要让时针走的好,就要控制好秒针的运行”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细流古能成其深”
周恩来会待外宾的时候总是处处小心,礼仪得体,着装讲究。(表面上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着装之类可以称得上小节,但是在总理的身份就完全不一样了,他的一举一动关系到得都是一国之荣辱,当然算不上小节了)
现在成大事总会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而且关注的不仅是“大事”,连“小节”也关注.如果“小节”没做好的话必然要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而这种印象也会阻碍“大事”.如:德国足球前国家队教练道姆因毒品丑闻被解聘.原利物蒲及英格兰国家队球员福勒,因在进球后做出吸毒状的庆祝动作,以及球场外的各种事件,终被球队扫地出门...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蕃改之,后有所成。.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就是很鲜明的观点,大事是由一件一件的小事积累而成的,每个细节都决定着最后的成败,以往我们说的不拘小节是指的在生活中不拘小节而成功者无一例外的在工作中都是相当“扣”的。刘伯承元帅在指挥作战时,不轻信地图,实地侦察,后来发现地图与实际情况有所冲突,如果不是因为他注重细节又怎么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呢。
所以说,这个题目很好打的,关键是你要运用微积分的知识,就是化整为零,对方的不拘小节的例子很可能会偏题的。
例子:
正一:请对方辩友注意!我们说的拘就是指“拘泥”的意思。这也就是说,我们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并不代表我们不要小节,而是说我们不被小节限制,超越小节!
反方: 请问对方辨有友又是如何知道什么样的小节是必须要拘,什么样的小节是不该拘的呐,还不是因为你们的不拘小节造成过无法忽略的后果吗?
正方:请对方辩友注意,我们讨论的是要不要拘小节,我们不拘,不是不在乎,不注重,而是不被索碎小事牵拌,不被牵扯过多精力,我们当然也力求完美,但要成大事,就要把握住事情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向,将精力尽可能的利用到最充分,要知道当主要矛盾得到解决时次要矛盾也会迎刃而解。对方辩友显然在跟我们打哈哈,一个劲的把注重和拘泥混为一谈,难道不是已经同意我方观点了吗??的确,小节和细节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转化的,但在不同的大事面前是不同的,对方辩友能任意地把细节的影响嫁接到小节上吗?那不就是认为细节=小节吗?H和He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你渴的时候喝个氦二氧我看看。对方一辩所说麦当劳和沃尔玛成功的例子,都是因为他们做到了举足轻重、事关大局的事,这些事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难道这些是所谓的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琐碎小事吗?从古至今,凡成大事者必有其过人之处,必有超人的预见力和判断力,能够舍小取大,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实现,从而成就一番伟业。反之,如果分不清轻重缓急,被小节所羁绊,必定会妨碍成就大事的进程,甚至于一棋走错,满盘皆输。所以说成大事者必不拘小节,拘小节者定不能成大事。
反方:正方辩友在前面说了一句让人十分不解的话,“当主要矛盾得到解决时次要也会迎刃而解”可是真的如此吗?要知道,我们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统筹兼顾的解决次要矛盾,次要矛盾的解决有时也会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要影响。而对方辩友却把主次矛盾的解决混为一谈,只抓一点不及其余,真是形而上学的谬论啊。顺便再问对方辩友一句,小节和大事的区别是什麽呢?或许对一座高山来说,一筐土并不算什么。但孰不知“为山九仞,功亏一匮”?历史以血的事实再三教导我们:决定成败的往往正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啊!
正方:小节确实难把握,但这不能否认不拘小节的正确性啊,当小节转化成大节时我们不但要注重还要尽可能做到最好,但决不能被琐碎小事束缚,对方辩友所举的例子全是在不影响大事的前提下注意小事,但他们决没有被这些小事束缚其中不能自拔,这便是“拘”字的真正含意啊,你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到支持你们论点的论据啊。如果那些清官拘于清,正日满脑的一身清风举止端庄,还哪有心思去为百姓做事呢?在小节上严于律己,难道不是为大事服务吗,那我们怎么能拘泥于小节而阻碍了大事呢?或许对方贬友会找一些拘于小节但却仍有一些成就的人,但不能否认这种拘小节的行为确实对其成功产声了跗面影响、难道不一败涂地遍体鳞伤,就还要固执的高唱成大事者拘小节吗??对方三辩一直在强调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请问看似无关紧要是否等同于无关大局呢/如果不等那么你所说的小节就是你将大节臆断而成的吧,那你的滔滔不绝还有什么意义呢?
反方:我倒想请教对方辩友,你所说的风度翩翩跟这人是不是清官有什么必然联系?难道一个人注意一下仪表就会因为拘小节而不会成功吗?当一个人代表一个公司甚至是国家出去谈判的时候,如果不注重自己的着装礼仪的话,会给对方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我想没有人愿意跟一个连自己的着装都无法正确处理的人谈判吧!请对方辩友举一个很成功但一辈子没拘过一次小节的人给我们看 OK!
正方:(应拘细节,但不应拘小节)首先要注意“小节”绝非“细节”!他们有着怎样的区别呢?“细节”是从事物本身的组成而言,“小节”是从与事物的相关程度而言。细节是构成事物的基础,是要素,不可忽视;而“小节”是指无关大局的细枝末节,非原则的琐事,对事件的发展和方向不起决定作用。一个很小细节的疏忽往往会影响事物的成败;而一个很大的小节可能对事物的发展于事无补。
这好比河中的货船,如果船底缺了一条小木板就会沉入河底,这条木板就是细节;而如果水面上的甲板上缺了一块木板,除了影响美观外,却不会造成任何损失,这条木板就可称为小节。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哦!再者,我方也承认,小节与细节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货船被当作艺术品摆在艺术馆里的时候,它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此时的船用于欣赏,则要强调其完整性和艺术性,此时每一块木板都是细节,不可或缺。这正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的结果。所以,小节决不同与细节。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方辩友不要混为一谈哦!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历史早有明鉴
刘邦赴鸿门宴,在形势危急之下,巧妙脱身,道:如今人为鱼肉,我为刀俎。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重点句)
还有一个实例,战国时期,齐王(可能是齐威王)在酒宴上款待众将时,灯突然灭了,他的姬妾告诉他有一个将军骚扰了她,她将这将军的盔上翎羽扯下,只要灯亮便一切知晓,而齐王却让所有将军摘下翎羽,后来再兵败被围时,那一个将军舍身救主,挽救了齐王的生命。正是由于不拘小节而为自己后来赢得一条生路
9.辩论考试题目(最终版) 篇九
“人好比车,人格好比方向盘,知识好比油,没有足够油,方向盘又能让它行使多远? 人就算人格再高面对冬天依然会冷,而我们只要懂得钻木取火的知识后,便再也不怕冬天的来临了.(大学教育应以知识传授为本)”
这段申论中运用了哪些技巧(不是指修辞),简单分析,存在什么问题。
技巧:极端化,先假设人格存在知识不存在的情况,再假设知识存在而人格不存在的情况 问题:完全割裂两者,事实上其中一种存在而另一种不存在的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偏题之嫌,没有比较(陈亚茹)(2)
“投资的回报比消费大,我们提倡大家把节约的钱拿去投资。
节俭并不意味着不消费,而是更加合理的消费,我们应该削减我们生活中非必须的费用,把它节俭下来用于资金的优化配置,让资金运转的更加有效率,为我们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才是我们节俭的最终目的。
对方辩友,现在你执着于我们的消费行为能够为我们拉动内需,你有没有考虑到一些畸形的消费行为对我们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呢?”(金融危机下我们鼓励节约)这段论述中运用了哪些技巧,存在什么问题,简单分析。
技巧:1。提出节约的用途是投资,引入投资的概念,指出节约不是不作为,而是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和消费拉动内需打平
2.把节约视为合理消费,并指出畸形消费的消极影响 问题:节约与合理消费的概念还是由区别的(陈亚茹)
(3)
苏格拉底领了一位年轻人到智者欧弟姆斯那里去请教。这个智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就想在初次见面的时给这个年轻人一个下马威。因此,一见面他就劈头盖脸的问到:你学习的是已经知道的东西?还是不知道的东西? 年轻人当然回答说;学习的是不知道的东西。于是欧弟姆斯就向这个青年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你认识字母?” “我认识”
“所有的字母都认识吗?” “是的。”
“而教师教你的时候不正是教你认识字母吗?” “是的。”
“如果你认识字母,那么教师教你的不就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了吗?” “是的。”
“那么,你最初的回答就不对了。”
这个年轻人就是这样被欧弟姆斯问的晕头转向,最后承认自己的失败,而甘心拜他为师。这里的“知道”与“不知道”都是附有时间条件的,老师所教的是“我”学之前不知道,学之后知道的,欧弟姆斯故意忽略了这些条件(陈亚茹)请问欧弟姆斯使用的是什么手法把这个青年弄的晕头转向?)
(4)
某大学哲学系有一次讨论“奴隶有没有哲学”的问题。
某甲说:奴隶有哲学。因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奴隶也不例外。如果奴隶没有哲学,那就等于说劳动人民没有世界观,这岂不是把劳动人民看成是被驯服的牲畜吗?
某乙说:奴隶不可能有哲学。因为在奴隶社会,奴隶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承担者全部沉重的体力劳动。尽管奴隶有世界观,但是由于他们被剥夺了从事精神创作活动的权利,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将自己的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上升成为一个哲学体系。而且他们又不识字,即使有哲学,也不可能记录.流传下来。
请问,某甲和某乙观点对立的原因所在。答:甲乙观点对立主要是在定义上做争夺。
甲在一开始就设置了两个前提,一是世界观就是哲学,二是奴隶泛指劳动人民,然后就直接告诉大家人人都有世界观,因此,也就人人都懂哲学。
而乙则认为,奴隶特指为奴隶社会的奴隶,同时哲学不是直接的世界观,而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并且要是能被记录和流传下来的。(万房彪)
(5)
青年胡动在厂里是有名的懒散人,干起活来松松垮垮,要是别人批评他,他就跟你胡搅蛮缠。一天,在上班的时候,胡动又偷起赖来。小王发现了,立马去把他喊醒,并对他说“我们都是青年人,要勤奋一点,不要总是懒懒散散的。”
“怎么?我不勤劳?告诉你,我是新中国的青年,新中国的青年都是勤劳勇敢的,谁能说我不是勤劳勇敢的?”胡动又胡缠起来。
“新中国的青年是勤劳勇敢的,但不能说明你也是勤劳勇敢的啊!”小王继续劝说。
“怎么,新中国的青年都是勤奋勇敢的,而我不是勤奋勇敢的,那就是说我不是新中国青年啦?那我就是被你开除出新中国青年的行列了?”胡动更加理直气壮了。小王知道胡动的说法是错的,但是又找不到有力的话去驳斥他。你们能指出胡动的错误在哪里吗?
因为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对“新中国的青年”的概念不同。“新中国的青年是勤劳勇敢的”中的青年是一个抽象的集合的概念,而“我是新中国的青年”中的青年是一个普遍的概念。(陈亚茹)6)
出生率和人口
有一次教数学的老师在讲概率论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人口统计中,不论是哪一个国家,不论是哪一个民族,也不论是哪一个时期的统计资料,都发现一个同样的的规律,在新生婴儿中,男婴的出生率总是摆动于22/43这个数值左右,而不是1/2。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某年,在法国某地发现男婴出生率同22/43有较大的偏差,后来经过检查,是计算出了问题。在纠正了原始资料的错误后,发现,男婴出生率仍是稳定在22/43.有个学生听过以后,提出了质疑。他说“按老师的资料,男婴出生率是22/43,也就是说男婴出生率要不女生出生率要高。可是,我看过很多资料,这些资料说,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女人比男人多,可见男婴出生率总是在22/43下摆动,是不能成立的。”
请问,这个学生的说法有什么逻辑错误?
答:这个男生用女人比男人多的资料得到男婴出生比女婴少,来证明男婴出生率不是22/43。很显然可以看到其中的差别,男婴女婴并不等同于男人女人,可以对此产生影响的有很多,比如男婴存活率或许低于女婴存活率,男人寿命或许低于女人寿命,所以,这个论证在逻辑上是有错误的。(万房彪)(9)「各位,你们问我对堕胎有何看法?这里让我清清楚楚的回答你们。如果『堕胎』是指谋杀毫无自卫能力的人,剥夺我们最年幼的公民的权利,反对自由生存和幸福的;那麼、我向各位保证,我永远坚决反对堕胎。愿上帝帮助我。
可是,如『堕胎』指的是取消残害无助妇女的坏制度,使青年都有机会得到爱护,以及给予公民天赋全力去以良知来行事;那麼,身為一个爱国和有人道精神的人,我向各位保证,我永远都替你们争取这些基本的权利,绝不放弃。」
以上是夏威夷州立院中一位议员的讲稿,他採用了何种技巧?
答:这个议员在前后两段中对堕胎的定义完全不同,第一个是在一个婴儿的角度,一味的将未出生的婴儿拔高,到一个其实不够达到的高度。而第二个是从一个妇女的角度去看,将妇女说的很弱势,直接就将所有妇女都包括在那个弱势群体中去,很明显的感情倾向,透露给听众,未出生的婴儿未达到公民权利的条件,而弱势的妇女确实我们必须迫切去考虑和保护的。(万房彪)(10)郭沫若回答《光明日报》记者问“言者有罪还是无罪”时,他说:“无罪者的言者无罪,有罪者的言者还是有罪的。” 郭沫若的回答运用了何种技巧?
巧设前提 “言者”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宽的范畴,加上“有罪”和“无罪”的前提回答“有罪”和“无罪”的结果,让提问者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又无法从他的回答中挑出任何毛病。(张予芊)(11)
a: 法律规定同性恋者不能和同性结婚是对同性恋者歧视。b:不会吧!法律不是规定异性恋者也不能和同性结婚吗? a、b两人间会存在争议的原因為何?
A所指的歧视是指“同性恋不能结婚”是对同性恋的歧视,而B 把歧视的内容理解为“不能和同性结婚”(陈亚茹)
A认为法律特殊规定同性恋者不能和同性结婚是歧视,而B指出异性恋者也不可以和同性结婚,打破了他这种特殊性就不构成歧视。其实,A应该说明的是不允许同性结婚这种行为时不合理的,而非引入“同性恋者”这个概念让对方钻了空子。(张予芊)
(12)
据统计数字指出:在美国白河镇中,居民死於呼吸系统疾病的比率比全美其他的地方都多。而唯一会使人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是气候环境的不良。故我们可以推测:白河镇的气候环境较易使人罹患呼吸系统的疾病。这个论证隐藏了什麼前提?
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人都会死。(杨佳骏)
患上呼吸疾病的比率与死于呼吸疾病的比率是正相关的(陈亚茹)(13)
鸭嘴兽的繁殖方法我们虽仍未解明,但藉著调查针土龙(鸭嘴兽目针土龙科的哺乳动物)的繁殖方法,应该可以瞭解鸭嘴兽的繁殖方法。两者都是哺乳类、生蛋、没有乳头,有分泌母乳的部位。
这个论证隐藏了什麼前提?
只要是鸭嘴兽目的动物繁殖方法相同(张予芊)(14)
对方失约时,早到的一方等够了就可以离开,而我已经等了半小时,所以我可以离开了。这个论证隐藏了什麼前提?
对方失约,等半个小时对我而言足够久了(陈亚茹)
(15)
愷愷: 如果我的辩论打的够好,我的对手就会输;而我的对手现在输了,所以我的辩论打的够好。
德德: 如果我的女朋友爱我,她就会送我钻石项鍊;而她现在送了我钻石项鍊,可见她是爱我的。
泰泰: 如果我的意志特别薄弱,我就会偷窥女性更衣;而我现在正在偷窥女性更衣,因而我的意志是特别薄弱的。
以上三者所用的推论何者有误? 分析原因 答:都不是充要条件。不能这么推的。
如果我的辩论打的够好,我的对手就会输,我的对手现在输了,但我的辩论未必打的够好,也可能是对方的辩论打的更差。因为对方输的原因不止一个。(万房彪)(16)
a: 為了推广安全性行為,我们在大学内设置保险套贩卖机。
b: 我们怎麼可以鼓励婚前性行為? b所做的是合逻辑的驳论吗?分析原因
不是,a的言论有一个前提,是已经有了性行为,那么设置自动贩卖机是在不改变有行为的这个基础上,让这个性行为更具有安全性。而b的反驳是说没有性行为这个前提,而设置这个自动贩卖机的目的倒是是不是鼓励发生性行为。两者的争论不在一个前提之内。(衣正杰)
(17)
柯林顿:「我相信家庭价值的重要性我最瞭解。」 反对者a:「你是柯林顿,你没资格说这种话!」 李登辉:「我们应推广谨言慎行运动。」 反对者b:「你是李登辉,你没资格说这种话!」 以上两个反对者的理由谁最有可能成立? 分析原因 答:a吧,因为李登辉说的是我们,代表大家发表看法,所以b针对他个人的攻击完全不成立,而a的克林顿是说了我最谅解,那么a基于克林顿的状况反驳,或许可行。(万房彪)(18)
a:「请问您方為何反对死刑?」 b:「因為我方反对剥夺人的生命。」 a:「请问您方為何反对剥夺人的生命?」 b:「因為我方反对杀人。」 请问b的回答有什麼问题? 分析原因
用问题来回答问题 自说自话 没有给出解释 剥夺人的生命就是杀人 就好比问“为什么张三是人?”回答说“因为张三是人,所以张三是人” 没有实际意义(张予芊)(19)
立法院第7届第3会期第2次会议纪录
主席(王院长金平):现在继续开会,对行政院院长提出施政方针及施政报告继续质询。现在请陈委员启昱质询,询答时间为30分钟。
陈委员启昱:主席、行政院刘院长、邱副院长、各部会首长、各位同仁。故宫博物院周院长的名字当中有三个金,所以你应该很会理财才对,现在媒体披露你在中国上海有两间房子,价值六千万,本席想请教周院长,你在台湾有没有房产? 周院长功鑫:主席、各位委员。谢谢委员给我这个机会说明…… 陈委员启昱:你简单回答就好,请问你在台湾有没有置产? 周院长功鑫:我曾经置产过。陈委员启昱:卖掉了? 周院长功鑫:对。
陈委员启昱:为什么卖掉?是不是因为你住在公家宿舍,所以你在台湾不需要买房子? 周院长功鑫:不是这个意思,因为我那时候在辅仁大学任教,而当时是用投资的角度…… 陈委员启昱:投资的角度? 周院长功鑫:对。
陈委员启昱:中国比台湾好吗? 周院长功鑫:不是好不好的问题…… 陈委员启昱:其实台湾也有很多很不错的投资标的,像你所住的外双溪就很不错啊!周院长功鑫:2003年的时候,大陆的房子……
陈委员启昱:台北市东区也很好啊,为什么一定要去上海投资呢? 周院长功鑫:房价最低的地方,一定会有人想去投资……
陈委员启昱:这件事遭披露之后,整个社会的观感都很差,你知不知道? 周院长功鑫:这是我在担任辅仁大学教授的时候……
陈委员启昱:请问刘院长知不知道整个社会对这件事的观感很差? 周院长功鑫:而且我也有申报我的财产……
陈委员启昱:我们的阁员在中国置产,社会对此的观感都很差,请问这件事刘院长知不知道? 刘院长兆玄:我想我要管的是他们在担任阁员时的情况,至于他们在担任阁员之前,我实在没有理由去要求太多。只要是合法的话,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陈委员启昱:其实买房子还好,当然法律并没有规定不可以这么做,或许是你有眼光,可以在那边赚钱,那算是你厉害。请问周院长在故宫博物院任职多久了? 周院长功鑫:27年。
陈委员启昱:你任职故宫时,就住在目前的宿舍吗? 周院长功鑫:民国67年。
陈委员启昱:从民国67年就已经开始住在这里吗? 周院长功鑫:是的。
陈委员启昱:请问你是不是在88年就已经办理退休了? 周院长功鑫:是的。
陈委员启昱:办理退休之后,你还继续住在这里? 周院长功鑫:那是可以终身居住的宿舍。
陈委员启昱:过去并没有规定不能这么做,但现在…… 周院长功鑫:因为现在有职务官舍,所以我……
陈委员启昱:你不是还住在这里吗?你为什么不搬到阁员的官舍去呢?
周院长功鑫:搬到那儿去的话,来回的车程还需要花很多时间,为了节省车程…… 陈委员启昱:不是这个原因吧?是不是因为你搬出来以后,这个宿舍就会被国家收回?是不是这样子?
周院长功鑫:没有错……
陈委员启昱:讲起来你就是政府的肥猫,这根本就是在揩政府的油、贪政府的小便宜,是不是?
周院长功鑫:不是的……
陈委员启昱:不是吗?请问院长认为他应不应该搬出现在的宿舍? 周院长功鑫:其实职务官舍绝对比我现在住的宿舍好……
陈委员启昱:请问院长,你觉得周院长现在还继续住在外双溪的宿舍合理吗?他应不应该搬出来?
刘院长兆玄:相关的法令我并不是那么清楚,我会请我们的……
陈委员启昱:我现在并不是在讲法令的问题,而是社会观感的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提出批评。
刘院长兆玄:我会请我们的同仁去了解一下。
陈委员启昱:你之前不知道也就算了,但是你用了不对的人去做不对的事,而你又不处理,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刘院长兆玄:如果有不对的事情,我一定会予以纠正并改过。
陈委员启昱:本席已经讲得这么清楚了,请问院长觉得他应不应该即刻搬出现有的宿舍,将宿舍归还给国家?
周院长功鑫:我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院长,我可以住宿舍。
陈委员启昱:你应该住到阁员的宿舍才对,你为什么住得比别人好呢? 周院长功鑫:怎么会好呢?这是一个17坪的……
陈委员启昱:外双溪啊!你一定要住外双溪就对了!你要住到老死就对了!周院长功鑫:故宫就在外双溪,而且我现在……
陈委员启昱:钱拿到中国去投资、买房子,而不在台湾买房子,却要占着宿舍,是不是这样? 周院长功鑫:那是你的想法,其实我已经向士林法院……
陈委员启昱:这就是事实!实在很不要脸,本席都已经讲得这么清楚了,你还一直强辩!
................梳理此段质询中陈委员启昱的立论架构,并指出存在什么逻辑问题?
架构
外双溪是居住的地方,不投资在这里却到香港投资置产,有蹊跷。从88年开始就没有再住在外双溪的资格,却还住在这里,有嫌疑。得出结论:不在台湾买房子,住政府的房子,钱拿到中国去投资、买房子,赚钱。(张予芊)
总体围绕社会观感不好给周施压,具体分两点
1,卖掉台湾反产,买大陆房产,让民众认为周和大陆交好
2.周成为阁员后没有搬入官员宿舍,而是继续住在原来的职员宿舍,让民众认为周在占政府便宜
问题:1。在大陆投资是周当阁员之前的行为,且纯属个人投资,不存在政治倾向 职员宿舍是终身宿舍,周有权利继续居住,且官员宿舍的条件比职员宿舍要好,周不存在占政府便宜的可(陈亚茹)
(20)请结合辩题“艾滋病是医学问题/社会问题”谈谈对于理论,逻辑,事实,价值这四者的涵义与关系?
理论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论述,逻辑是指对事物理解和论述抽象化,抽出本质的共同的属性,形成概念,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事情,价值是指对某一客观的积极意义 以反方为例,论证艾滋病是社会问题
理论上要论述社会影响与社会问题的区别,即坏的影响就是问题,防止正方把社会问题用社会影响的概念代替
逻辑上指出正方的逻辑混淆,医学只是手段,绝不会成为问题 事实上指出艾滋病患者的人数之多,已不是医学问题所能概括
价值上认定把艾滋病认为是医学问题只会把责任从全社会推到医学上,不利于艾滋病问题的解决,只有把艾滋病认为是社会问题才能利用制度,体系,医学等等方面全面解决问题 理论是认知,逻辑即认知基础上的概念,是框架,事实是对逻辑框架的补充,是血肉,价值是对整体的判断,是标签(陈亚茹)
仅是理论的话,其实就是对于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的争论,何为艾滋病,引起的问题会属于哪个范畴。
价值则是我们对于艾滋病上升的高度,到底只是一般的病一样的,还是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和责任,是一个社会安全与个人爱心和人类技术与医学发展之间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