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共14篇)
1.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 篇一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堂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填到空格中。每题1分,共计15分)
1.GB/T28001-2001标准提出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目的使一个组织能够()
A)控制重大危险源并改进其绩效
B)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重大风险并改进其绩效
C)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绩效
D)消除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绩效
2.GB/T28001-2001标准针对的是()
A)职业健康安全、产品和服务安全
B)职业健康安全
C)产品和服务安全
D)职业健康安全,必要时也涉及产品和服务安全
3.如下对于“可容许风险”描述正确的是()
A)满足法律义务的风险一定是可容许风险
B)满足法律义务,但不满足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要求的风险一定是不可容许风险
C)满足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要求的风险不一定是可容许风险
D)不满足法律义务的风险不一定是不可容许风险
4.应“定期并且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评审”的是()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B)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D)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非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根据危害物品种类和数量确定
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
B)200
C)300
D)500
7.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是()
A)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B)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C)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D)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8.装卸场地和车间内行车的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
A)3m
B)3.5m
C)4m
D)4.5m
9.危险源辨识应涉及“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某厂对在用锅炉进行定期的大修,该活动是属于()
A.常规的活动
B.非常规的活动
C.紧急活动
D.异常活动
10.“状态”危险源包括()
A)自然灾害
B)能量物质和危害物质
C)管理的缺陷
D)人的失误和物的缺陷
11.GB/T28001-2001标准对于“文件”描述正确的是()
A)组织应编制《职业健康安全手册》,以描述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并提供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B)组织应按有效性和效率要求,使文件数量尽可能少。
C)必要时,对文件和资料进行评审,并予以修订。
D)对于重大风险有关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
12.组织在()环节实施控制,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A)工作场所
B)装置、机械
C)过程、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
D)设计
13.变配电站的安全管理要求建立“两票”制,是指()
A)工作票、操作票
B)维修票、检查票
C)交接班票、巡回检查票
D)设备运行票、设备维修票
14.不属于特种起重机械的是()
A)额定起重量≥0.5t的升降机
B)额定起重量≥1t,且提升高度≥2m的起重机。
C)额定起重量≥1t,且提升高度≥2m的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
D)额定起重量≥0.5t,且提升高度≥2m的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
15.乙炔瓶的贮存处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能小于()
A)10m
B)15m
C)25m
D)30m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请在括号中划“√”,错误的划“╳”。)()1.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只需要考虑组织工作场所的内部设施和人活动。()2.为了安全和便于管理,企业电压等级宜少不宜多。
()3.相同规模、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企业,其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应该是一
样的。
()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应当符合地方标准。
()5.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形成文件,并予以量化。
()6.“4.3.2”条款强调组织应遵守适用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7.制定并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目标,方案必须形成文件。()8.最高管理者应在管理者中指定一名成员作为管理者代表。
()9.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
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10.练习消防灭火器的使用,也应算作是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测试。
()11.采取控制噪声的根本性技术措施中,消声是指防止辐射或反射声能。
()12.对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和监视的设备,必须进行校准和维护。
()13.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因职业活动而引起的疾病。
()14.从业人员都要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5.管理评审必须形成文件。
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到空格中。每题2分,共计20分)
1.()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
B)矿山
C)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
D)建筑施工
2.不符合是指偏离了(),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A)工作标准或程序
B)法规
C)绩效
D)惯例
3.化学毒物进入人体导致人员中毒的途径可能是()
A)呼吸道
B)工作服
C)消化道
D)皮肤
4.应确定()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A)最高管理者
B)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有影响的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
C)组织对其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
D)管理者代表
5.组织应确保与风险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在规定的条件下执行,“规定的条件”可以是()
A)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B)惯例
C)程序文件
D)操作规程
6.“绩效测量和监视”包括()
A)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满足程度的监视
B)对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和运行准则的监视
C)对是否符合适用的法规要求的监视
D)对事故、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
7.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A)急救药品
B)护肤膏
C)洗涤剂
D)防护服
8.《劳动法》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
A)矿山井下的劳动
B)高处、低温、冷水作业
C)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D)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9.管理评审应根据()进行。
A)审核的结果
B)产品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的承诺
D)环境的变化
10.“重大危险源”的判定依据是()
A)GB/T28001—200
1B)GB18218—2000
C)《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D)安全生产法
四、填空题(判断下面所描述的情况所适用的条款,每题1分,共10分)
1.某公司新办了一个名叫“安全生产园地”的黑板报,其中包括“事故通报”、“公司安全生产制度建设”等栏目,深受大家的喜爱。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条款
2. 根据同类企业所发生的高空作业坠落事故的教训,本企业对其内部的所有高空作业防护
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评审,将原有的单保险带措施改为保险带加防护网的双保险措施。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条款
3. 审核员发现某公司的管理者代表仍不知道国家已经新发布了《职业病防治法》。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条款
4. 某公司制定有关于烧开水的锅炉司炉工的操作规程,但司炉工小李近期休病假,很快就
会回来,公司就临时安排门卫小刘暂时顶替几天。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条款
5.办公室文秘正忙着将一份安全通知传真给准备进场施工的建筑公司。
上述内容适用于标准的条款
6.某企业安全检查制度规定:班组安全员每班要实施安全检查;车间安全管理人员每天检查;安全处人员的不定期巡检;企业每周的综合大检查。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条款
7. 操作工认为天气太热,一天不戴也没太大影响,就将防护用具放在一旁。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条款
8.某企业没有将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的职责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中予以明确。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条款
9.蓝天大厦五层上灭火用的消防水箱,计划2007年5月8日前制作安装完成。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条款
10.审核员问油库当班人,灭火器如何使用,当班人正确进行了演示。
上述情况适用于标准的条款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组织应将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报相关方”?
2.阐述组织在建立与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对于可能发生急性中毒的有害场所应该有哪些控制措施
4.什么是主动性的绩效测量和被动性的绩效测量,请举例说明?
2.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 篇二
石壕煤矿党委认为“人叫人动人难动, 政策调动积极性”。2006年以来, 该矿连续3 a对干部精细化管理工作作出全面的制度安排, 同时, 矿党委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习落实工作的安排意见》, 从党委工作全局的高度对此项工作进行统筹规划。
(1) 实行中层干部工作、学习统一记录制度。
每年初, 该矿组干部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每位中层干部的工作性质配发一定数量的工作、学习记录本, 要求每一位中层干部要养成对工作、学习情况日记录、月小结, 谈体会、写心得的行为习惯, 彻底扭转“工作干后不总结, 学习过后无提高”的现象。全体中层干部对分工负责的工作和学习情况进行认真翔实的记录, 特别是对参加的各种培训及会议的收获、主管领导交办任务的完成情况、现场管理中处理解决问题的情况、组织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等进行清晰翔实的记录。在对工作任务的分析处理过程中, 使广大中层干部和基层班子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2) 建立中层干部工作、学习情况检查通报制度。
组干部每月分机关、地面、井下3个部分对46个基层科室 (区队) 的173名中层干部和本单位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不低于1/3的抽查, 对抽查的各种情况进行认真记录、归纳分析, 然后上报矿党委, 经审查同意后在中层干部会议上进行通报。
(3) 实行中层干部季度述职制度。
在每季度的民主生活会上, 每一位中层干部对上季度的工作进行书面回顾, 对完成任务的各种量化指标进行总结。各单位中层干部的述职报告在其所在的党支部公开讲评, 接受党员和职工代表的民主监督;经主管领导和纪委审阅后, 进行不定期的公开展评、交流。
(4) 建立中层干部工作、学习经验交流制度。
通过检查及正常渠道的信息反馈, 对在工作实践中产生的先进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先进的管理办法和其他单位成熟的先进经验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和推广。
(5) 实行中层干部日志制度。
每一名中层干部要将每一天的学习、工作、思考等情况填写在日志中, 达到“日事日毕, 日清日结”。干部日志不仅体现了本单位的整体业务工作流程, 而且体现了每一位中层干部个人工作在整体工作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是工作规范化、持续改进化的重要手段, 是加强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
(6) 建立中层干部绩效档案制度。
将每次中层干部工作学习检查情况、述职报告情况、日志情况等记录会同平时工作业绩与过失的相关记录等, 年底统一汇总上报矿党委, 建立客观公正反映基层班子和中层干部工作实绩的《石壕煤矿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档案》, 作为对中层干部考核的主要依据和反映工作实绩的客观材料, 并实现内容的信息化管理。
2推行中层干部精细化管理的运行程序和考核方法
(1) 该矿组干部牵头建立了“建立制度—发放笔记本—建立各种台账”的干部精细管理工作流程, 实行了“督查考核—信息反馈—经验交流—做出结论”的闭合循环工作系统, 保证干部精细管理工作的制度运行机制得以顺畅运转。
(2) 该矿组干、纪委两部门作为中层干部精细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者, 在计划拟订阶段, 始终把握方向, 使计划真正体现领导的决策意图, 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确保计划实施的可行性;在计划实施过程中, 紧跟工作流程, 坚持“真实、公正、公开”的原则, 及时检查落实, 关注工作细节,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规劝整改, 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校正误差, 搞好协调, 保证计划执行的正确方向;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 采取“送上来”和“走下去”的检查方式, 对检查内容和质量采取类别检查法和星级评比法, 提高工作效率;在总结提高阶段, 及时反馈信息、通报情况, 对在工作实践中产生的先进经验及时总结、交流、推广, 使中层干部精细管理工作始终服务、服从于该矿的中心工作。
3推行中层干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通过3 a的实践, 广大科 (队) 级干部由不适应、软抵抗, 到积极响应、主动参与, 整体队伍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焕然一新, 工作绩效大幅提升, 被义煤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武予鲁称赞为“干部队伍、干部作风在集团公司应数上乘”。
(1) 中层干部的学习力和个人综合素质有了新提高。
广大中层干部本着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的原则, 初步树立了人人都可以成才、终身学习和勤奋学习的观念, “学习提升智慧力, 学习提升竞争力”的理念日益牢固。主要体现为:①“三讲”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科 (队) 级领导干部中有86名同志参加了河南理工大学与集团公司合办的“紧缺人才”培训班, 27名同志参加了本科层次的培训学习。②构建和谐与维护稳定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关键在于落实、细节决定成败”理念得到赞同, 并积极主动地参加和谐企业建设, 在稳定中促进安全生产, 以安全生产的成效维护矿区的稳定。③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生产组织协调和安全防范处置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围绕安全、生产、质量、效益等开展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中层干部科学工作态度和作风得到了强化, 让科技解放生产力, 让新技术解放劳动力, 让新装备提高效率的共识已形成。
(2) 中层干部的团队精神和整体合力有了新提升。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和繁重的生产任务中, 广大中层干部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和联合作战的整体合力经受了锻炼,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煤矿职工具有的“四特”精神得到了发扬。在2007年陕县“7·29”抢险救援过程中, 创造了具有石壕特色的抢险、攻坚精神。“信念:时间就是效益, 时间就是生命。作风:雷厉风行, 争分夺秒。精神:服从命令, 紧急行动, 听从指挥, 步调一致。精诚团结, 奋力拼搏, 争先恐后, 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力破难关, 科学高效, 赢得时间。不图功利, 顾全大局, 增辉义煤, 奉献社会”。这一精神凝集了人心, 鼓舞了斗志, 磨练了队伍, 展现了石壕矿中层干部的新面貌、新风采。
(3)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得到了加强。
中层干部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 使党所倡导的“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心系群众、服务人民, 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顾全大局、令行禁止, 发扬民主、团结共事, 秉公用权、廉洁从政, 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良好风气成为该矿广大中层干部作风的主流, 集中表现为他们工作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得到了加强。该矿原煤产量连续3 a突破80万t大关, 成为集团公司第二梯队主力矿井, 特别是2008年在安全生产与“五优”矿井创建双重压力下, 真正做到了生产与创建“两不误、两促进”, 原煤产量达到85万t, “五优”矿井创建成功, 成为河南省百万吨以下矿井的示范矿。并形成了“科学安排, 正确指挥;顾全大局, 爱矿如家;团结奋进, 顽强拼搏;雷厉风行, 争分夺秒;不畏困难, 勇创一流;善于创新, 敢于胜利”的“五优”矿井创建精神。
4结语
科 (队) 级中层干部是推动煤炭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层干部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职工队伍战斗力的发挥以及企业科学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石壕煤矿党委坚持“赢在中层”的理念, 通过加强中层干部的管理、培养、使用, 进一步提高中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努力增强中层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促进中层干部从经验型、感情型向科学管理型转变的精细化管理, 为推进企业科学发展、打造坚强的领导核心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摘要:中层干部是推动煤炭企业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石壕煤矿实行中层干部精细化管理, 使干部目标管理明确化, 日常行为规范化, 工作学习制度化, 绩效考核定量化, 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介绍了该矿推行中层干部精细化管理的6项制度建设和具体的考核办法。
3.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 篇三
综采一队
为进一步提高区队安全生产及其他副队长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区队副队长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促进,榆家梁煤矿综采一队开展了“轮值队长”活动,在员工中反响强烈,效果显著。
一、开展背景
开展“轮值队长”活动,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
(一)搭建学习的平台,提高管理人员管理能力。通过学习交流别人的工作经验和创新成果,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创新思路,提高个人管理能力。
(二)转变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队长让副队长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及队务管理,处理工作中的日常事务和各种问题,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以此全面提高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三)强化价值引导,岗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展“轮值队长”活动就是让副队长学习业务知识提升自我的过程,就是与班子成员团结努力的协作过程,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岗位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引导的过程。通过担任轮值队长的实践,促进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促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创新思路,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活动氛围。
二、具体做法
(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综采一队成立以队长为组长,副队长为成员的组织机构,队长全面负责考核以此达到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具体考核办法:
1、各轮值队长及时了解上一班生产及检修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参加三班班前会,合理安排当班工作。
2、现场安全工作检查,轮值队长当天下井对工作面安全状况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和当班跟班队长沟通联系,处理不安全隐患。
3、工程质量检查及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对各班组工程质量进行考核验收打分,严格按照综采一队工程质量考核管理制度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处理。
4、机电设备完好检查,对进行所有设备进行完好排查,发现不完好设备与检修班及时沟通联系,当班进行处理,确保每台设备完好运行。
5、轮值当天处理AM相关事宜,及时与相关业务科室进行沟通协调解决当天工作。
6、轮值队干当天负责登陆数字矿山系统、标准作业流程系统、本安系统等,处理相关事宜。
7、利用自己轮值当天处理自己所分管的队内工作。
8、轮值当天对全天工作进行小结,以周为单位,每周进行工作总结,制定下一周工作计划,月度工作计划等。
9、考核采取100分制进行考核,包括以上8项内容,考核分值由队长亲自进行考核打分。
10、月底对每名轮值队长进行汇总考评,评选出一名当月优秀轮值队长对其奖励300元,在当月工资中给予兑现。
三、工作效果
4.推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创新 篇四
********
[摘要]: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促使煤炭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提高和培养团队精神、建设高素质企业员工队伍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创新精细化管理模式成效
1、精细化管理实施的背景
自****年11月建成投产以来,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赋存不稳定,再加上内部管理不到位,年产量长期在****万~****万T徘徊,生产成本高,****年,****在学习其他煤矿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了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以集约严细为基本原则,从抓好每一个细微的生产环节入手,创新争优,不断细化安全措施,规范管理标准,实现了管理流程再造,逐步形成了干部精益求精的作风和职工精心作业的行为习惯。
2、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针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是粗放管理模式,从落实岗位责任抓起,构建“以责任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以质量管理责任体系、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安全培训责任体系、思想教育管理责任体系为内容的责任体系网络。通过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量化细化,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使每项工作都按照做什么、何时做、谁来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谁来检查考核、达不到标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的要求,从区队、班组到个人权责清晰、责任明确。使每个岗位、每个责任主体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确保层层有压力,工作有动力,事事有落实。在制度落实过程中,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领导干部第一责任人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出表率,自觉履行职责。同时,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层层负责的责任制,并强化责任追究,对工作中出现的每一个错误,除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外,要向上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形成闭合的“责任链”,使干部职工对工作的认识和标准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他律转变为自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已成为自觉行动,整体执行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用定额覆盖整个生产经营活动。
2.1、成本控制精细化
2.1.1、材料定额、限额管理
认真测算定额标准,确保计划指标科学合理;责任部门根据矿下达的材料总承包指标,按材料属性将其划分为定额材料和限额材料,将定额材料(水泥、黄沙、石子、坑木、炸药、雷管等)按采掘工作面的自然条件、技术规程和工艺要求制定单项定额,严格按定额和生产任务测定指标;对部分品种规格少、资金占用量大的材料(电缆、胶带、钢丝绳等)实行分项承包,按月度分解计划投入,实行月度考核。同时为保证材料成本的均衡性、时效性、效益性,将资金占用量大的u型钢、工字钢、单体支柱、轻轨等实行按月度分解指标,按季度进行考核;将油脂、配件、其他材料划分为限额材料,实行限额发放。为此,成立了精细化结算中心,自主开发一套煤矿精益管理信息系统,全矿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结算。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精细化结算中心,抽调2名专业人员,实行专职考核结算。通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改进内部票据传递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考核结算的准确性、及时性。矿在精益管理信息系统中开发了定额收入、测气、放炮、工资固定块、运输车皮考核及各项奖罚的目录,简化了程序和劳动支出。同时为加强规范地面办公设备、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开发了地面资产的管理模块,实现了资产的定位管理,明确了管理的责任人、责任单位,细化了管理的责任。巩固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物资管理模块成果,实现取消手工记账,加快定额预算、矿车服务、劳保用品、设备维修等信息化模块的开发应用。
2.1.2、完善月度材料计划的管理
每月由责任部门牵头根据生产任务的安排情况和矿下达的月度材料专项控制指标来审核各单位材料消耗明细计划。严格执行按计划批料、按计划备料、按计划领料的规定,从源头控制材料费用的支出。首先利用我矿精益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各类材料的审批台账,分类登记,做到日清日结。在日常审批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生产实际均衡批料,对所有用料一律按计划审批,杜绝了材料积压浪费;强化材料使用过程控制,实行闭合管理,凡因管理不善造成材料丢失浪费的,一律按矿相关文件规定对责任人或责任单位给予处罚;压缩非生产性材料支出,对于非生产性用料单独建立台账,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材料的流失。
2.1.3、规范材料审批程序
明确材料审批职责,严格界定材料审批权限。要求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材料审批台账,并每月编制汇总报表。
一是制定并完善了物资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规定,规范材料管理程序,明确材料管理职责;二是对井下大型材料实行现场跟踪管理,组织参与井下回收的风水管路及轨道的交接、验收,使大型材料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实行材料费审批预警制,变事后控制为事前、事
中控制,使基层单位领导更重视材料费的使用情况。
建立井口超市,规范“二级库”管理,全矿材料实现计算机管理,安排库管员24小时值班,做到基层单位随到随领。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后,明确指定物管科一名副科长主抓二级库管理,并成立了由经管部负责人组成的二级库检查督导组,建立了包保制度。包保人员坚持每周至少一次对包保的二级库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建立、健全台帐管理,各种材料要按照物资库存管理规定实行“四号”定位和“五五”摆放。目前,几家二级库已做到材料入库、出库单据规范,台帐齐全、帐物相符,并且与物管科的仓库一样配置了计算机,安装使用了精益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微机管理。
2.1.4、强化物资回收复用管理
制定了材料回收复用、自制自修管理办法,明确工作目标,健全废旧物资回收、修复、验收、领用、租赁明细台账。界定自制自修范围,核算回收复用、自制自修劳务费用,严格按要求落实执行。以减少材料投入。
矿鼓励各单位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和自制加工活动。坚持“能自修和自制加工的则自修和自制加工,确实不能自修和自制加工的再交公司机厂或外委”的原则。确实需公司机厂或外委加工和维修的,由使用单位申请,经考核组、计划科和设备管理科审核、经营矿长签字后由机厂或外委加工和维修。原则上工作范围以内的自制、自修不支付劳务费,如机电工对本单位设备进行维修、材料员对本单位工具类、配件材料等的维修或自制。工作范围以外、为其它单位修理、加工以及对工作面拆除升井设备和材料的维修可以支付劳务费。对价值较高、数量多的物资各单位认为本单位有能力自制、自修的又应属于矿付的,可单独提出申请,经矿领导同意后可按自制、自修支付劳务费。对没有明确规定单价的,可依据实际情况,原则上不超过物资原值的10%给予支付。
2.1.5、坚持“物在其位,物有其为”原则
加强材料的现场跟踪管理,制定井下材料现场管理的具体办法和检查标准,实行不定期动态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利用****周报、调度会以及每天的早会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注重对查出问题的整改,真正达到了现场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2.2安全管理精细化
2.2.1、强化日常安全质量教育
实施“三个一 ”(一日一题、一周一讲、一月一考)职工日常安全教育法和人本管理,建立了从家庭到单位、从井上到井下、从工作途中到工作现场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温情教育网络,形成了以温情教育为核心的“情感链 ”。
2.2.2、健全和完善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制定出全年的安全目标管理规划和安全管理精细化实施细则,分别就安全风险抵押金及联保责任、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安全质量考核、“三违”的定性和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使之成为全年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科区联席会议制度、班前会责任确认制度、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制度,并严格考核,提高了全员安全质量责任意识。
2.2.3、坚持现场安全管理
坚持每天有1名矿主要领导深入井下,现场解决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各采煤队、掘进队每班有1名干部跟班上岗盯住不放心的点、看住不放心的人、解决处理不放心的事;坚持每旬1次的工程质量动态考核,推行计件单价与工程质量挂钩浮动制和安全效益工资动态奖励制度;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每天由安监处对井下各工作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隐患的责任单位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实行安全隐患整改“复查制”,各责任单位必须严格按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对于不能按期整改的责任单位依照规定给予重罚。
2.3、管理层次精细化
2.3.1、以创新的理念引领学习力和执行力的提升
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坚持“批评、教育、带动、感化”的干部管理工作思路;贯彻“关键在于落实,细节决定成败”的干部管理工作理念;大力倡导思想素养和品格能力的养成,做到“三个结合”(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高度原则性与高度灵活性相结合、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相结合)。在这些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具有****特色的干部精细化管理模式得到了创新发展。
2.3.2、以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考核促进学习力和执行力的提升
推行中层干部工作、学习统一记录制度,建立实行了中层干部工作学习情况检查通报制度、述职制度、工作学习经验交流制度、干部日志制度、干部绩效档案制度,形成了“督 查考核----信息反馈----经验交流----做出结论”的闭合循环工作系统,干部精细化管理工作制度运行机制得以顺畅运转。
3、取得的成效
3.1、自****年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以来,职工的质量标准化意识和管理人员科学管理意识得到了全面提高,领导干部作风明显转变、职工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正在逐步提高,执行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矿井经济效益节节攀升,职工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1年,矿井实现安全生产天;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取得集团公司总排名第三的好成绩,持续保持一级水平;原煤生产实现了万吨;进尺米,综掘队创下了大断面综掘月单进米的集团公司纪录,矿井生产创建矿以来最好水平;实现利润1.8亿余元,超利5000万余元;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6.156万元。矿井先后获得“煤炭工业行业级煤质管理标准化矿井”、“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煤炭行业人力资源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省煤炭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安全生产四周年先进单位”、“行业级质量标准化矿井”、“高产高效矿井”“市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等荣誉。
3.2、转变了全矿干部职工思想观念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职工思想观念转变了,劳动积极性提高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为此,积极引入精细化管理机制,把干部职工的经济利益和本单位经营效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干部职工都学会了算大账、算细账,自觉遵章守纪、节支降耗,降低成本,安全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得到了确立。通过有效调节交易双方的利益分配,较好体现了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为谁服务,被谁考核,与谁结算。干什么有什么价,干多少拿多少,职工工资全部公开化。这样,避免了分配上的随意性。尤其是精益管理信息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职工可以实时查询个人的收入信息,实现了日清日结,达到了收支分配的“公开、公正、公平”的目的。
3.3提高了工作效率
过去每个单位都说人不够用,但人越多、扯皮越多、效率越低。精细化管理模式把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用价格结算联接起来,通过价格结算决定收入高低,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促使各单位、各岗位自发地合理安排工序,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杜绝了窝工现象,也减少了用工。
3.4培养了基层干部
精细化工作的深入推进,扭转了少数基层干部以前那种重生产轻经营的思想,现在只抓生产,不懂经营的少了,人人学会了在成本控制上精打细算、压缩支出。
3.5、锻炼了职工队伍
精细化管理将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用价格结算起来,通过价格结算决定收入高低,这种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把职工的经济利益和本单位经营效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觉节支降耗,降低成本,职工逐步形成了
自我管理的机制,那种原来生产不到点盼升井的现象少了;以前设备故障总是打上井修理,实行市场化管理后,凡当班能修的故障全是自行修复。
4、认识与体会
4.1、精细化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确立职工在管理中主导地位,并围绕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组织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动性,全方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真正实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因此,实行精细化管理,就必将人本思想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把识人、用人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进而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4.2、实行精细化管理必须以提升执行力为突破口
精细化管理要落到实处,执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执行,任何好的管理方法都不可能成功。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要建立长效机制,管理者要以提升执行力为抓 手,狠抓责任落实,注重干部职工的素质提高,强化从严考核。只有这样,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地持续下去、发展下去。
4.3、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根本在制度,成败在考核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环节都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严细的管理制度,形成种具有强大动力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精细化管理是“一把手”工程,需要领导者发挥组织和指挥职能,为企业的运行制订制度和规则,通过指挥协调各部门的相互关系,调 动各利益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进而实现企业制定的各项目标、计划和设想;精细化管理所有的运作程序和流程都是建立在严密完整考核平台上的,而这个平台又是由若干个具体目标组成的,要实现每个目标就必须对管理流程的每个环节做到严密监督和考核。通过严格的监督考核,才能做到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从而保证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5.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 篇五
预算是一系列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指标的总称。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财务安排,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预算编制宜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参与性编制方法
整个过程为:先由企业高层部门提出企业总目标和部门分目标;各基层单位根据逐级管理原则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方案,呈报分部门;分部门再根据各下属单位的预算方案,制定本部门的预算方案,呈报企业预算管理部门;企业预算管理部门(由财务、计划部门组成)审查各分部门预算草案,进行沟通和综合平衡,拟订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回各部门征求意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形成最终的预算,经企业最高决策层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逐级下达各部门执行。
二、预算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
营业收入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中枢环节,它上承市场调查与预测,下启企业在整个预算期的经营活动计划。营业收入预算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成本费用预算是预算支出的重点,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现金流量预算则是企业在预算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和谐运行的保证,否则,整个预算管理将是“无米之炊”。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特别是对资本性支出项目的预算管理,要坚决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这里的“入”可以从过去自有资金的狭义范围拓宽到举债经营,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杜绝没有资金来源或负债风险过大的资本预算。
三、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建立单位、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任务。因此,要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内容,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并确定各单位、各部门的行政主要负责人为预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在这些方面还不规范,尤其各经营单位对经营收入的预算工作开展不力。这需要管理部门加强指导,设计合理的、操作性强的预算管理程序,提高收入等预算指标的准确性、有效性。
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切实抓好“四个结合”
1.全面预算管理要与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以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只有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的功能,才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全面预算管理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深化企业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并且积极依靠企业全体人员降成本和科技降成本,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
3.全面预算管理要同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经营策略,强化企业管理。因此,必须围绕实现企业预算来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各部门在生产经营及相关的各项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切实围绕预算开展经营活动。企业的执行机构应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按“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季、月滚动预算,并建立每周资金调度会、每月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等例会制度。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主题,严格执行预算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把企业管理的方法策略全部融会贯通于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
6.企业推行内部控制的思考与实践 篇六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联接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标志着中国版萨班斯法案的正式启动。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并为企业内控实施应用划定了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据资料报道,国务院国有资产委员会将制定下发《中央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指导意见》。对于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并接受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已是指日可待[1]。
然而,从国家出台制度规范,到企业将其落到实处,真正通过完善的内控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有效防范风险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误区,对于内部控制“干什么”“怎么干”的迷茫,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首先要扫清的认识障碍。
1 对内部控制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实施内部控制主要是为了满足外部监管的要求。
根据国家五部委的要求,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因此,企业管理层难免认为执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即满足外部监管要求。
实际上,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将提升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防止和减少企业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浪费、贪污、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强化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甫瀚咨询公司于2008年下半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欧美40多家金融机构的高层受访者认为,如果机构在危机爆发前采取了更为全面和有意义的风险管理活动,将有助于对相关经济形势和环境作出恰当的理解和决策判断[2]。
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是外部监管者的要求,更应该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有将加强内部控制转化为企业的内在动力,才能获得企业员工广泛的认同和自觉地执行。
误区二: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防弊纠错和保证财务信息准确完整。
根据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其中,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目标,要求企业结合自身所处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赢利能力和管理效率;促进企业提高信息报告质量的目标,是指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以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进行监控;促进企业维护资产安全的目标,是指为资产安全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的目标,是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防弊纠错和保证财务信息准确完整只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部分目标。
误区三:实施内部控制是少数人,少数部门的事。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据此,人们往往认为内控建设和执行就是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职责,是CFO和“少数人”的事。实际上,注册会计师仅仅对企业内部控制中与财务报告相关部分的有效性发表意见,不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发表意见,而企业董事会或决策层需要对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负责并发表意见。
企业内部控制分为公司层面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两大部分。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是指从公司总体性方面设计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它不是只针对某一业务流程设计,而是站在公司治理层的角度,从公司战略目标考虑,控制对企业实现内控目标有重大影响的风险,涉及高管权力制衡、人力政策、权责分配、人员机构等要素。业务层面的控制是针对企业具体业务流程和事项实施的控制,主要包括资金活动控制、采购业务控制、销售业务控制、工程项目控制、财务报告控制、合同管理控制等等。可见,内部控制是为整个企业设计的系统,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层级、各方面,仅仅由财务、审计等少数部门和人员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必须获得企业董事会、高管层的大力支持,由企业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共同实施。从企业负责人到各个业务分部、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直至企业每一个普通员工,都对实施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2 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工作步骤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复杂、耗时、涉及面广的工作,需要在对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工作。
2.1 建立内控制度体系
制定内控制度需要按照国家出台的内部控制框架,对本单位所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描述,确定各流程的主要风险、关键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并针对每一个关键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用文字、流程图、风险控制文档等加以规定和说明,形成覆盖企业全部业务的内控制度,并配套完善企业相关规章制度体系。
2.2 开展内控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认真执行,保证内部控制体系持续、有效改进。内部控制评价内容包括内控制度设计是否完整和合理以及企业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一般程序是:设置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汇总评价结果、编制评价报告等。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
2.3 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整改
针对内控评价检查出企业在内控制度设计和内控执行方面的缺陷,企业应当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阐明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和预期效果,并持续跟踪整改情况,以保证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改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
3 企业推行内部控制的关键问题分析
3.1 建立内部控制组织机构
建立和推行内控制度、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持续改进内部控制体系,将成为企业一项常态化的管理工作。因此,要建立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企业就必须健全和完善各层级的内控管理组织机构,并配备充足的专职人员,负责制定内部控制手册并组织落实,负责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组织协调、制度维护、跟踪问题整改和日常事务性工作等。
3.2 培养企业内部专业人才
贯彻落实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需要企业有不菲的人、财、物力投入。项目前期,企业可以聘请外部中介机构参与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但是实施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根据《基本规范》,企业需要每年进行内控自评并出具自评报告。从成本效益考虑,企业需要培养具备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和监控流程等知识和技能的复合性内控专业人才。
开展内控活动初期,企业可以通过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合作实施内部控制建设项目,企业内部人员全程参与来实地培养人才,后期可主要通过学习、培训、实际开展内控评价等方式培养专业人才。
3.3 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有赖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维护。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抓手,表现形式往往是系列规章制度及其落实。这些规章制度连同其他管理规范,要真正落实到位,都必须努力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能统一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思想和意志,就不能培养对企业的认同感,就不能形成卓越的执行力[3]。
3.4 充分利用信息系统
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推进内部控制是一个发展方向。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ERP等信息手段,将管理要求、内控要求和审批权限进行固化,嵌入到业务活动中,实现业务管理和内控的相互融合,所有业务活动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在线控制,从而实现在线监控、在线维护,最终实现自动控制,通过“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电脑化”来防止人为偏差,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控制目标,研究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植入信息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实时监控指标变化情况,对风险进行事前和事中的管控。
4 陕西省电力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实践
自2008年启动全面风险管理试点工作以来,陕西省电力公司(简称公司)以风险辨识为基础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培育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文化;以流程梳理为重点,构建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以开展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为契机,培养内控管理人才。公司内控建设工作一年一个脚印,稳步推进。
4.1 推行全面风险管理
2008年作为国家电网公司4个试点网省公司之一,公司成立了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对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评估,编写了《2008年全面风险管理报告》;2009年,选取渭南和汉中2个供电局开展了地市层面全面风险管理试点工作,采用量化方法对试点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全面的辨识、评估、分析,建立了涵盖内外部风险信息的风险数据库,梳理出地市公司经营中面临的重大风险,搭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综合架构;同时,针对地市公司经营管理中面临的重大风险分别开展了风险管理核心业务流程优化、优质服务对标、电网建设风险控制、电费回收管理、地电竞争等5个专题研究,深入探索了试点单位在上述方面的管理现状、关键风险点,提出了详尽可行的改进措施或应对策略。
4.2 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印发了《财务内部控制手册》和《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手册》,公司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组建了项目工作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对公司本部财务和下属单位相关财务人员进行深入访谈,搜集本部和试点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整理财务制度及管理办法,结合公司经营状况和管理模式,经整合优化后,绘制了公司财务内部控制流程图;在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了各流程的关键风险点、控制活动措施、实施证据和内控评价测试步骤。历时3个月,编制完成陕西省电力公司母公司各单位、陕西省电力公司所属施工企业、陕西省电力公司所属修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细则》和《财务内部控制评价细则》,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基本建成。
4.3 开展内部控制评价
2010年7月,公司成立了由本部相关专责、部分地市公司业务骨干和中介机构人员组成的财务内控评价项目组,选取西安供电局和榆林供电局为试点单位开展了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内控评价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依据《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细则》和《财务内部控制评价细则》,通过采取审阅内部控制文档、执行穿行测试和控制测试等方法,对资金管理、收入、工程项目、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4个模块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出具了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通过本次评价,相关业务骨干初步学习了公司财务内控制度,掌握了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
5 结语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练好内功,有效控制和规避经营风险,既是满足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更是企业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确保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应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理解内部控制理念,掌握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和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方法,借助外部力量和培养内部人才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系统,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摘要:介绍了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要求、目标和责任主体,以及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步骤,分析了企业推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介绍了陕西省电力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开展的实践。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牡霞.国资委将出台央企内控指导意见[N].上海证券报,2009.9.20.
[2]首席财务官研究部.2009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R].北京:首席财务官,2009.
[3]陈金娟.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研究[J].经济师, 2007,(11):212.
[4]刘远,章育,李青.电网企业资金运营的分析与探讨[J].陕西电力,2009,37(10):17-19.
[5]王宁信.陕西电力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陕西电力,2008,36(10):74-76.
[6]赵勇,张红.陕西电力经济发展水平与电价承受能力的研究[J].陕西电力,2009,37(10):20-23.
[7]梁岳,梁少丽.电网企业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J].陕西电力,37(10):26-28.
7.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 篇七
【内容摘要】准军事化管理是供电企业在管理实践中探索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文章阐述了准军事化管理的内涵和实施准军事化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结合蠡县供电公司实践,对准军事化管理系统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指出实施准军事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安全和生产秩序。如何使企业具有军队的奉献精神、团队精神、服从精神等特殊品质,提高组织的执行力是困扰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供电企业而言,执行力对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蠡县供电公司实施了准军事化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准军事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准军事化管理,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日常管理中,有机地引用军事管理所特有的组织形式、标准的行为准则、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厉的考核手段,以军人的严明纪律培养员工的自觉行为,以军人的严整风纪培养员工的文明习惯,以军人的坚强意志培养员工的坚毅品格,以军人的团结精神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以军人的报国之心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促使企业全员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中都有规范的行为动作、标准化作业方法,使企业管理达到高度的统一,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准军事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准军事化管理旨在加强组织的纪律性和指挥的统一性,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用制度规范人、约束人,其核心是队伍建设,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本管理的最高目标,顺应了现代管理发展的潮流,是遵循现代管理理论的一种制度创新。
二、实施准军事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客观要求
具有军人般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建设现代化供电企业的重要保证。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军队优良传统,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树立高度的集体主义思想和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对于培养“政治合格、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创建学习型供电企业的有效载体
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强化全员军训,是创建学习型供电企业的有效载体。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中,有一种改善“心智模式”的“情景演练”,是使大家在共同的操练中深刻体味出不同人生蕴涵和感悟的心智启迪活动。军训与此异曲同工,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景演练”给干部员工以全新的体验。通过训练的艰苦性,磨练克难攻坚、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通过队列操练的严格性,培养步调一致、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军训纪律的严明性,提高雷厉风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
(三)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军事化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工作样样有标准,行为处处有规范。通过参照军队管理的实质要求,结合供电企业特点,制定各工种、各岗位工作标准,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爱岗敬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犯劳动纪律的现象发生,能够有效解决团队意识不强、工作互相推诿等问题,培养雷厉风行的好作风以及克难攻坚的精神。
(四)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执行力
在供电企业中推行准军事化管理,提高供电企业的执行力,就是用军队令行禁止和军人绝对服从的作风,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服从意识和执行力。在推行准军事化管理过程中,还应大力塑造执行力文化,逐步营造准军事化的文化氛围,使员工在这种氛围中自觉地养成服从和执行意识。因此企业要大力塑造执行力文化,用执行力文化来影响员工的行为,这既是供电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目标的重要保证。
三、蠡县供电公司准军事化管理的创新实践
(一)准军事化管理的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打造执行力文化,不断增强干部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科学发展观
为统领,以“三三三”管理模式为平台,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动力,以严细管理为手段,以供电企业安全高效和员工文明富有为重点,本着“强势执行抓运作,稳步推进促深入,延伸拓展求实效,全面提升上层次”的原则,遵循“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项项有考核、处处有督察”的工作要求,在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等方面按准军事化要求进行管理,把准军事化管理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全体员工的服从和执行意识。
(二)准军事化管理的管理系统
1、能量聚集系统。主要注重于全体员工执行力的提升和行为的规范,形成步调一致、整齐划
一、令行禁止、能打善战的团队,为企业发展积蓄能量。(1)通过强化训练,全员军训,让员工熟悉标准,形成气氛。在全员军训的过程中,蠡县供电公司坚持了“三个统一”。一是内化于心,统一思想,使员工正确领会准军事化管理的意义;二是文化于形,统一规划,区别企业与军队的本质不同,明确军训的过程,即全员培训、再教育的过程;三是物化于果,统一行动,确保形成氛围,让参训者直接体验军训要领,来参训者受到氛围感染。(2)思想上的军训同步进行。将动态的行为规范与静态的情感交流,室外的身体训练与室内的素质教育相结合,实现训、学、教的有机统一。一是训有形,通过威武的军姿增强军队意识,通过嘹亮的军歌培养集体荣誉感,通过整齐的步伐达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通过外形上整齐划
一、步调一致,让员工树立起“干标准活、上标准岗”的精神意识,树立起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二是学有悟,在军训过程中,辅以学习《服从》、《细节决定成败》、《没有任何借口》三本书,使员工认识到“服从是成就杰出员工的第一步”,感悟出“严与爱”、“情与法”的真正内涵,认识到安全上的严就是对员工真正的爱,从而有效地提高干部员工的服从力和执行力,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团队意识。三是教有果,将员工优良传统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团队精神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纪律教育、业务技能教育等融入其中,将军训作为改善员工心智模式的一种情景演练方式,提升员工的学习力和整体素质。
2、能量牵引系统。系统的依据是《蠡县供电公司准军事化管理实施细则》,通过部室考核班组,班组考核员工,逐步检验考核,达到员工行为规范、操作准确、执行到位。(1)办公区域及工作现场列队行走。把办公区域及工作现场列队行走列为准军事化管理的重点工作和亮点工程。为保证效果,专门制定了“办公区域及工作现场列队行走”的实施细则,规范了办公区域的行走路线,成立了准军事化管理督导纠察队。经过推行办公区域行走及工作现场的列队行走,公司上下不仅形成了秩序井然的新面貌,而且干部员工的素质及组织的执行力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2)工作“四小时复命”制。即对上级安排的所有重要工作任务,不论完成与否,四小时为一个时段,必须向上级汇报情况,同时采取交办、督办、查办的方式,加大对安排工作的落实力度,增强了干部员工的压力感和责任感,保证了政令畅通,实现了“安排工作命令化、工作落实快速化”。(3)准军事化管理交接班仪式。接班人员整队带往岗点,每人到岗后,交接双方相互敬礼,互致问候,提醒注意事项,其他人员继续前行,以此类推,当所有交接班完成后,交班人员从远至近逐一归队而后统一整队带回。通过划定交接班区域、列队交接班、交接班人员互相敬礼、互相提醒安全生产这样的程序,用简练易行的办法对交接班进行规范,不仅强化了员工的安全观念和责任意识、提升了文明管理水平而且培养了员工互相尊重、互相谦让的团结精神和团队意识。(4)规范的点名制度。蠡县供电公司对点名的具体制度和流程进行了规范。工作安排完后,部门负责人喊“起立”,进行安全宣誓,宣誓完毕后,负责人发出“出发”口令,列队出发。从部室站所会议室出发后,成两列纵队由负责人带队进入更衣室,15分钟内换好衣服,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工作现场集合,列队作业。规范的点名制度充分体现出了日常工作与管理过程中的规范与严格,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管理秩序。
四、准军事化管理的拓展延伸
(1)日常管理规范化。为使准军事化管理在整个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健全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程序化、规范化操作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转。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是基础,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是人,人也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是随着供电企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要抓好人的行为的正规化、标准化,带动并促进整个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组织好“两会一日”活动。班组开好班前会、班后会,组织好“安全日”活动,是班组长和安全员日常管理中的首要事项。班前会主要针对当天工作,简明扼要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分析当天工作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班后会,主要总结当天安全情况,表扬安全生产、好人好事,处罚违章违纪行为,分析发生“未遂”或异常原因,制定对策并统计上报。“安全日”活动要求活动要有内容、有针对性,讲求实效,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安全方面的经验。遵守安全规程,结合本班特点,制定“安全规程”实施细则,开展标准化作业。认真执行“两票、三制”,在执行“两票”规定时,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两票补充规定,对工作负责人、两票签发人进行培训,统一规范,这样才能保证执行动作中的规范化。在两检中规范“前四查”过程中的做法,防止走过场,开展深入实际的“前四查”,规范“前四查”内容,必须做到“四不放过”。即为了使每次安全大检查的“前四查”都能做到深入、细致,达到预期目的,应做到:对一年中上级检查提出的问题不放过;对在考核中受到批评的问题不放过;对本单位一年中所发生的事故、障碍和异常不放过;对系统内较大事故应吸取的教训不清不放过,规范基层班组安全大检查前期工作内容。
(2)现场操作标准化,发挥准军事化管理在现场的作用。要保证准军事化管理的正常有效运转,必须坚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在生产一线实行必要的准军事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在作业现场强化安全纪律,规范现场人员行为,彻底控制习惯性违章的发生;严格现场管理,开展文明生产和定置管理,提高现场作业文明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要制定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军事化管理办法,凡发现不落实军事化管理规定,不集体排队上下班的,一次对职责单位罚款500元;凡工作现场单人上下班的,按一般三违进行处罚,并对联责当班班长罚款100元;辅助单位人员不按指定地点、时间进入工作现场的,一次罚责任单位500元,对责任人按一般三违进行处罚;机关不按准军事化管理要求排队的,一次罚单位500元,联责当日值班人员罚款50元;在变电站骑车行走的,一次罚责任人50元。
(3)工作作风军事化。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进行军事化管理,前一道工序检验不合格,决不能实施下一道工序,以杜绝安全和质量隐患。实施准军事化管理,通过长期训练,提高了现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业务素质和纪律意识,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每道工序,保证和提高了工程质量,使企业向更大、更强、更精的方向发展。蠡县供电公司通过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建立起了具有现代企业特点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的持久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打造职工的标准行为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通过在企业内部推行准军事化管理,促进建立起“以人为本,从严管理”的管理机制。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有利于干部职工学习人民解放军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培养全局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并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加强纪律约束,加强制度规范,使每一名干部职工都具有坚定的信念、过硬的本领、优良的作风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从而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操作规范、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员工队伍,员工处处用军队的标准来规范自己,使内部管理不断地向军事化靠近,确保安全生产任务的完成。
其次,通过在企业内部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强化行为素质,强力打造执行力文化。所有企业间的竞争,事实上是执行力的竞争,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必然是执行的成功,任何企业的失败也必然是执行的失败,全心全意立即行动,这是优秀的执行力;不痛不痒拖拖拉拉,这是低下的执行力。蠡县供电公司通过军事化管理就是要建立起一种令行禁止,遵守服从的秩序体系,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在落实过程中不走样,不偏离,促进企业制定的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对员工而言,执行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对企业领导者而言,执行则是一套系统化的运作流程,包括领导者对方法和目标的严密讨论、质疑、坚持不懈地跟进,以及责任的具体落实。它还包括对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做出假设、对组织的能力进行评估,将战略、运营及实施战略的相关人员进行结合;对这些人员及其所在的部门进行协调,以及将奖励与产出相结合。
8.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 篇八
樊雯翔
2012-9-18 9:44:33来源:《煤炭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摘 要:文章提出了快乐工作法的理念,并分析了快乐工作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对企业文化内涵的丰富,结合企业工作实际,论述了其对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快乐工作法,煤炭企业,实践
快乐工作法是一种全新的企业工作理念和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通过拓展人性化管理,为员工创建和谐优美、舒心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时刻以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精神、积极的行动投入工作。快乐工作法提升企业文化内涵
1.1 快乐工作法是企业拓展文化建设的新举措
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精神状态。员工只有心情愉快,精神愉悦,工作才能积极主动,个人智慧和潜能才能充分发挥,才会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企业只有不断满足广大员工诸多方面的需求,让员工在工作中、生活上真正感到快乐,才能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才会有不竭的动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和员工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员工在工作中的压力加大,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因素。对此,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引导机制,没有一种科学的解决办法,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而要解决这一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瓶颈”,企业只有更加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关注员工需
求感受,让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真正地快乐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员工爱企敬业的创造热情,才能使企业目标落到实处。
1.2 快乐工作法赋予企业文化建设新的内涵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快乐工作法就是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人性化管理的拓展与延伸,进一步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了解员工的需求感受和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真正把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落到实处,使员工多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和谐是发展的基础,和谐是发展的动力。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快乐工作法能培育起员工自尊自信、乐观豁达、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引导员工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不断调整心态,克服工作中遇到的一切不快乐因素,以乐观的心态解决矛盾、缓解压力,从而建立起企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为企业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再次,快乐工作法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培育起员工爱企敬业的价值理念,激发员工潜能;能增强员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提升团队精神,打造出团结奋进、创新发展、无私奉献的员工队伍;可以营造出尊重员工、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发起员工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使广大员工自觉地为企业献才智、做贡献,形成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快乐工作法助推文化强企
2.1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让员工享受平安之乐
安全是幸福和快乐之本。员工只有安全得到了全面保障,幸福快乐才言之有意。大同煤矿集团通过建立特色的“人人都是通风员”安全工作体系,切实保障了员工的生命安全,为企业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和强大动力。
一是建立高效运作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深入开展“人人都是通风员”主题实践活动,使安全核心理念强势渗透到了员工的意识中。二是严格责任落实,提高安全工作执行力,建立隐患排查制度,严格执行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4E标准,促进了员工安全行为养成。三是大力提升科技水平,以科技力量保安全。
2.2 保证员工身心健康,让员工拥有健康之乐
大同煤矿集团为广大员工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保护,有针对性地建立并完善了员工健康保障机制。
一是以建立员工职业病防治机构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平台,为企业广大员工办理大额医疗保险。同时,成立了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定点医院,安排员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等。二是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建立起心理咨询机构,针对工作矛盾、家庭矛盾、生活压力,适时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教育员工常怀责任心,常怀平常心,常怀感恩心,释放心理压力,快乐工作。三是引导员工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员工的生活充实向上,营造出在快乐中工作,在健康中生活的良好氛围。
2.3 提高员工生活质量,让员工获得安居之乐
幸福生活是快乐的源泉。企业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企业发展成果造福于员工,惠及到群众,才能为员工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企业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发展动力。大同煤矿集团的快乐工作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各类保险制度,在员工工伤、养老、失业等保险上投入力度。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生活后勤保障和服务,为员工解决了后顾之忧。二是为员工营造优美的、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采煤沉陷区和矿区棚户区进行了综合治理和改造,该工程的实施和推进,进一步改善了矿区面貌,使广大员工家属喜迁新居,真正得到了实惠。并建成晋北地区最大的平旺公园,企业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三是开辟10条帮扶渠道,通过光彩事业基金会、教育扶贫基金、送温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扶贫济困活动,切实解决员工群众最迫切、最关注、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2.4 营造和谐稳定环境,让员工共享和谐之乐
共建和谐是社会的主题,更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大同煤矿集团为进一步推进和谐企业的建设,及时建立和完善推动企业和谐稳定的运作机制。
一是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为契机,不断推进争创“四好”领导班子、争当“四优”共产党员的创建活动。在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人员中,加强建设力度,使他们在思想、能力、作风等各个方面,有新的提升和转变,真正形成团结奋进、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二是加强考核力度。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塑造干部的良好形象,锤炼出一支尽心履职,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同时对广大员工强化学习教育,使员工进一步树立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为企业健康发展打造出一支高素质、有理想、能创新的员工队伍。三是密切干群之间、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3个关系。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调研活动,着力解决员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增强企业的亲和力,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9.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 篇九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逐步迈进大众化教育阶段。 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层次越来越多, 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局面, 以投入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弊端日渐暴露, 一方面高校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资源短缺,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缺乏办学成本控制, 这一对矛盾严重制约着高等学校的发展。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 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 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 推行预算绩效管理, 要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 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有机结合, 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实现全过程绩效控制和管理。
二、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
(一) 全过程评价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是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评价。 它具体包括预算编制中的决策评价、预算执行中的过程评价、决算中的结果评价, 分别为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决算的审查提供信息支持。 绩效管理的概念将贯穿整个预算支出, 使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三个支出管理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 成为一套结构严密的制度化管理体系, 增强支出管理的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 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预算资金的运行质量。
(二) 全经费评价
近年来, 尽管财政部门出台了对高校部分财政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的相关文件, 但仅仅是对项目资金的评价, 基本没有涉及到基本经费和学校的其他资金, 高校也仅把绩效的关注点放在财政专项资金上, 而忽视了其他资金的使用效益。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涵盖了涉及高校发展的全部资金, 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基建资金投入、 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结余资金等, 甚至还包括银行贷款。
(三) 多维度评价
通过预算绩效管理, 从人才、财务、资产、教学、科研等多个维度客观反映高校的发展全貌, 及时捕捉经费使用的问题, 并有利于高校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科学地调整资源配置, 对提高办学质量和促进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 可量化评价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关键绩效指标来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 具体包括:预决算的差异度、生均教学经费、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专业建设情况、教师人均科研经费增长率、 专任教师学位结构等34个具体指标。通过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 高校将本单位的绩效目标及责任层层分解、细化, 落实到支出分配和执行的各个环节、要素和个人, 并及时获得业务执行效果的反馈信息, 与预期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评判, 有利于强化预算对支出活动的监督控制效力。
三、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预算绩效管理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 有助于各个部门优化资源配置, 其实质是通过一系列全过程、 多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对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价。 鉴于目前高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预算绩效管理, 可以客观反映高校的财务全貌, 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和减少财务风险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一) 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预算编制实践环节中, 高校缺乏对以往投入的合理绩效反馈和对未来事项的有效评估, 往往只着眼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 很难把预算和学校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造成预算资金不能依据各部门的使命和项目的轻重缓急而合理分配。 高校预算编制方法简单, 一般为零基预算法或增量预算法, 缺乏具体的调查研究, 导致分配给各部门的预算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
(二) 预算执行乏力
由于存在“重预算编制, 轻预算执行”的现象, 直接影响了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对资金管理的绩效考核, 并且高校在预算分配时没有考虑各部门的工作业绩, 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奖惩机制。 这样导致各部门不注重经费使用的效益, 只负责将预算经费花完, 而不去考证预算支出的合理性, 支出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另外, 预算的监督环节比较薄弱, 财权、事权的匹配关系没有建立, 使得项目目标和绩效指标没有可靠的参考标准。
(三) 缺乏成本控制
学校经费预算局限于资金的收支平衡, 无人关心经费使用的绩效, 高校失去了合理有效使用教育经费的内在动力, 淡化了成本控制的意识。 另外, 高校是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收支科目组织会计核算, 使得高校经费的核算侧重事后反映。 这种滞后性弱化了高校办学成本的控制。长期以来, 各高校对成本核算重视不足, 能将成本控制与部门预算挂钩的学校少之又少。
四、 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尚需思考的问题
(一) 将基建财务纳入大学本级财务
目前, 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核算游离于整个高校本级财务核算体系之外, 高校预算管理没有包括基建资金的收支, 在预算支出安排中, 未能足额反映基建投资所需资金, 也导致整个高校的资金收支缺乏统一筹划, 这不利于全面监督高校的资金使用情况。因此, 要想预算绩效管理能够真正反映学校的整体状况, 就必须将基建账和大学账合二为一, 在编制预算时就将基建资金收支纳入整个高校预算, 全面考虑所有资金来源及资金需求状况, 这样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
(二) 改进现行的预算编制方法
目前, 高校常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是零基预算法或增量预算法, 这两种预算方法都比较粗放, 是在假定上年度的经济业务活动在预算年度仍会发生的基础上, 根据学校的财力状况, 增加相关的变动因素。 这种方法透明度差, 滋长了预算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不利于调动部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也不符合公平效率原则。 基于预算绩效管理的目的, 高校应从源头就做好工作, 采用以零基预算为主, 滚动预算为辅的预算编制方法, 确保预算编制能够符合高校的资金管理需求。
(三) 重新审视现行的会计制度
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目的就是真实反映学校的整体发展状况, 但是现行的会计制度使得很多资产都变得隐形, 高校运行的成本是多少, 固定资产的净值是多少, 横纵向科研课题的真实收支是多少, 等等, 这些在现行的制度下很难得出答案。 因此就需要重新审视现行的会计制度是否适应预算绩效管理的需要。 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 结合预算绩效管理, 正确确认和计量事业活动的产出和成本, 增强投入产出的预算管理理念,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收与支的配比, 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10.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 篇十
德国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最为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对比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推行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将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 者:李坤 赵阳 宁静 LI Kun ZHAO Yang NING Jing 作者单位:李坤,LI Kun(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自动化工程系,江苏,无锡,214028)
赵阳,ZHAO Yang(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宁静,NING Jing(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11.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 篇十一
马颂华1,邱一华1,彭聿平1,施俊峰2
(1.南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江苏南通226001;2.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当前医学教学模式改革中受大家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基于课堂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基础上适当采取PBL 教学法,不仅保证了学生对生理学系统知识的掌握,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能动性,有助于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PBL教学法;LBL教学法;生理学;医学教育
随着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生理学的知识点多、内容庞杂、理论性强而且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不仅教学效果差,也激发不起学生对医学课程的兴趣。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逐步转变为重视培养学生收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小班教学中尝试引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采用PBL 与传统基于课堂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他们一定的临床问题分析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PBL 教学法的特点
PBL 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1]。PBL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将学习的任务与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
二、PBL 与LBL 结合的必要性
尽管PBL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广为传播,但PBL 也有其不足。PBL不会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其原因在于PBL 课程的`理论基础是薄弱的,理论概念不够清晰,特别是基础性研究是不足的,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厚度积累不够,尤其是在一些系统性较强的学科上,这一缺点尤为突出[3]。因此在生理学教学中,PBL 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LBL 教学,而且,对于知识基础较差、求知欲望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LBL 可以帮助他们打下全面、扎实的知识基础。而PBL 可以弥补LBL 教学中单纯的知识灌输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4]。因此,我们尝试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三、PBL 和LBL 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1.筛选出合适的教学内容,改编成PBL 案例。目前,我校的生理学课程开设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考虑到学生仅有解剖和组织学的知识基础,而其他的医学基础课程尚未开始,因此我们尝试在LBL 的基础上适当实施PBL 教学模式改革。将LBL 的学时作了适当地删减,增加PBL的学时。我们选取《细胞的基本功能》章节中关于神经―肌肉接头知识点和《神经系统》章节中外周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知识点,设计了一个有机磷中毒的PBL案例。患者女性,45 岁,农民,四肢抽搐1 小时后由家人抬入某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15 分钟前因家庭琐事与家人争吵后,服敌敌畏100ml。服药后患者感觉困倦乏力,视物不清,随后又感觉头痛、腹痛,随之呕吐,全身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神志恍惚,烦躁不安,被家人发现后急送入院就诊。入院后查体:T 35.5℃,P 130 次/ 分,R 35 次/ 分,Bp160/95 mmHg,血胆碱酯酶活性10 U/L。患者神志不清,肌肉颤动,瞳孔缩小呈针尖样,对光反射弱,口角流涎,两肺较多哮鸣音和散在湿罗音,心率130 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四肢肌肉强直性痉挛,巴彬斯基征阳性。医生根据其病史考虑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给家属交代病情后立即给予洗胃、氯解磷定和阿托品治疗。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关键问题。案例发给学生后,将学生分成每8~10 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首先是让学生从案例中找出与生理学知识或临床现象相关的一些问题,比如:①患者为何会出现困倦乏力、视物不清、腹痛、呕吐、全身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神志恍惚、烦躁不安等症状?②查体血压、呼吸和脉搏正常吗?③查体患者为何有肌肉颤动、瞳孔呈针尖样缩小、口角流涎的症状?④巴彬斯基征阳性是什么?有何意义?⑤治疗药物氯解磷定和阿托品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⑥本案例中包含了哪些人文问题?这个过程主要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即找出他们目前已有知识背景下不能解决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提,但最终通过讨论形成学习的目标和任务。
3.信息资料的收集、归纳。这部分工作主要在课后完成。学生主要根据案例涉及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从相关的书籍、图书馆资源检索文献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收集到的信息,这个过程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小组分工协作。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主要是引导学生不仅要收集信息,同时还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综合,并且不能偏离主题。
4.关于案例的总结论述。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由各个小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进行总结交流,我们一般采取PPT汇报的形式,陈述这个案例的关键信息,分析其中的机制,选出学习的目标和知识点进行学习,这种汇报不仅达到了学习生理学基础知识的目的,而且可以锻炼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尽管有的学生的总结论述是不完整或者是缺乏条理的,但经过这种训练,大家都熟悉了从案例中如何找出关键词、如何根据这些线索分析问题最终形成学习的任务。
四、PBL 和LBL 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后的学生反馈和自身体会
1.学生反馈意见。我们对应用这种教学模式的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课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下进行PBL教学中,“很有必要”的占72.4%,“无所谓”的占24.1%,“没有必要”的占3.4%;在增加PBL 模式教学能否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中,“大大提高”的占55.2%,“一般”的占41.3%,“不能”的占3.4%。这些反馈的结果充分显示了学生对于目前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迫切性,而适当增加PBL教学可能是目前医学教育模式中较好的一种方式。
2.自身的体会。传统的LBL 教学模式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强,课堂知识容量大,符合医学知识的本身特点,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而PBL 教学模式学生在讨论中可以更多的发现新问题,通过大家的剖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将各学科的知识联系应用起来,形成强大的知识网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它还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分析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将对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5]。因此,我们觉得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也有利于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但这种教学模式仍面临的一些问题有:首先,PBL 教学对于知识的系统性要求低,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积累更需要用心;其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课前熟悉案例背景,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6];再次,对于自学能力差的学生感觉耗时多,效率不高,不明了需要学什么,不能正确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料检索信息,从而不能掌握应有的理论知识,影响了各种能力的培养。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培养适应未来医学发展的新型医学人才,我们尝试在基础医学课程中开设PBL教学模式,并且将它与传统的LBL 授课模式有机地结合,这将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目前对医学教育改革的一点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O´Neill PA.The role of basic sciences in a problem-basedlearning clinical curriculum [J].Med Education,,34(8):608-613.
[2]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人文与社会医学版),2000,21(12):48-49.
[3]李晓丹,张少林。PBL:一种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7(1):88-90.
[4]崔霖芸。医专生物化学PBL 与LBL 相结合的教学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7(4):87-90.
[5]聂黎虹,周旭,李光华。PBL和LBL 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生理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J]. 西北医学教育,,20(1):85-87.
12.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 篇十二
一、新加坡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1.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
1980年以来, 新加坡陆续推行了四个电子政务计划——行政事务电脑化计划 (1980-1999) 、电子政务行动计划 (一) (2000-2003) 、电子政务行动计划 (二) (2003-2006) 、整合政府2010 (2007-2010) , 6个国家信息通信策略计划——国家电脑化计划 (1980-1985) 、全国性IT计划 (1986-1991) 、IT2000计划、信息通信21世纪蓝图 (2000-2003) 、联系新加坡 (2004-2006) 、智慧国2015 (2007-2015) 。将电子政务计划合并成为国家信息通信策略的一部分, 从而高效地推动了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
在电子政务系统建立的基础上, 新加坡也形成了一套与国情相适应、较为成熟的电子政务治理系统。包括财政部 (MOF) , 形成新加坡统一的政府, 有效处理解决了跨越机构之间障碍的服务和程序整合上的问题;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 (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IDA) , 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核心, 可以从整体上规范和制定国家资讯通信的政策;管理整个服务范围内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通信举措等;以及四个委员会:公共服务21系统委员会、资讯通信系统委员会 (ICT) 、公共领域ICT指导委员会和公共领域ICT审查委员会, 四者共同作用, 使得新加坡电子政务工作运行更具有层次性、类别更明确、责权更清晰。
2. 新加坡电子政务对我国的发展启示
⑴强有力的政府保障是电子政务成功推行的前提。到目前为止, 新加坡还并未出现信息化项目失败的案例, 电子化政务系统的建设亦是如此, 这主要归功于其强有力的政府保障。新加坡对各界的管理都讲求“精英化”, 对于那些在不同部门之间协调、操作能力较强的人才赋予国家重要权力。除此之外, 还可以依据国家电子政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发展情况来制定、规划与之相适应的未来计划, 做到目标的明确性以及定位的准确性。这也是新加坡电子政务系统发展呈现出的“决策慢、行动快”的发展态势。
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设立政府的最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所以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就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而在国家人口管理中, 则实行了Singpass等项目来加强管理、整合, 从人的出生一直保障到死亡;在教育机构中, 新加坡为处于教育阶段的学生设立了诸多IT课程, 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80多处网络帮忙处, 使得电子网络技术真正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中。
二、美国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1. 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作为电子政务的领航者, 20世纪末期, 美国政府建立了“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 并把电子政务的概念明确化。目的是为了运用其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 弥补自己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不足。1994年12月, 美国政府相关信息技术部门作了《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前景》的报告, 意在建议电子政务的发展要以顾客为导向。1996年, 美国政府明确2003年各大机构全部上网的目标, 并于2000年建立了超大型的第一政府网站 (www.firstgov.gov) , 更迅速地对政府的工作进行反馈, 从而提高了政府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质量。2002年, 布什政府为了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统一管理, 颁布了《电子政务战略》。这一文件的颁布, 有效协调和简化了政府部门的系统建设, 尤其加强了跨部门间的工作配合, 使得政府的运作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 美国电子政务对我国的发展启示
⑴加强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维护。从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建立到发挥其实际功能, 都是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具体表现。因此, 对电子政务系统加以维护, 不仅可以使政府对社会的服务达到最优化, 也可以提升政府自身的管理水平。
⑵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国家电子政务的建立与运用并不只是一种网络技术问题。要想真正实现创新和对政府管理方式的规范, 就必须先转变人的思想观念, 提升政府人员对国家建设电子政务本质的认识。每一个国家电子政务的建立都以“以公民为中心”为核心理念, 美国也不例外。因此, 国家在建立电子政务时, 除了加强政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还应该加强对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差异的理解,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深刻认识有利于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以及国家重要信息的安全。
⑶整合资源信息并实现共享性。政府内各部门信息处理一般都呈现出复杂化趋势, 横向网络与纵向网络错综复杂, 整合完善各部门的信息资源, 并将其集中在国家统一的政务网站上, 能促使管理更方便, 作用效果也更显著。所以, 我国在建设电子政务时, 不仅要追求创新, 更要对现存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减少建设过程中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⑷注重政府与企业、人民的交流互动。政府电子政务的建立为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一条重要渠道, 不仅有利于政府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还有利于民众加强对政府以及政务执行的认识和了解。这样的一种双向交流, 也是电子政务建立的宗旨。
三、韩国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1. 韩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2010年4月, 联合国发布了《2010年全球电子政府调查报告》, 从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和电子化参与两方面对众多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评估。结果显示, 韩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最为迅猛, 从2008年排名第六上升到第一。1987年开始, 韩国政府开始电子政府试点, 同时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管理。1995年, 韩国政府制定了“韩国信息基础建设”计划, 意在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 韩国成立电子政务特别委员会、由专家和政府首脑组成的电子政务专门委员会, 规划未来韩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与美国政府一样, 韩国政府也把电子政务发展重点放在简化政府办公流程、加强跨平台协作、提高政府工作运行效率上, 极大提高了政府服务和管理质量, 公民对政府工作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2. 韩国电子政务对我国的发展启示
⑴设立专职领导机构。国家电子政务是一个政府应用办公系统。设立专职领导机构, 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 能有效促进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平衡发展。目前, 我国建立电子政务还缺乏长期发展目标和宏观规划。
⑵健全法律法规。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情况下, 我国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还没有实质性进展。近年来, 电子政务建设的法律不仅数量少, 质量水平也整体偏低。例如, 信息公开法、电子文化法、数据保护法等一系列制度。同时, 我国还必须与发达国家形成一定合作, 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 取长补短, 形成中国化技术发展标准。
⑶突出政府服务主题。民众能接触到的是政府网站, 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建立的优劣,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政府网站建设质量的高低。准确合理定位发展目标, 既能体现政府形象, 又对发挥出其公众服务性能有利。例如, 韩国的网站建设特别重视政府主要政务的展现, 加强与民众的交流, 以公众需求为设计的主要方向。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 也应突出网站的服务主题, 实现政府与人民的零距离接触。
参考文献
[1]孙宇.论电子政务的价值取向:兼论中国推行电子政务实践的策略选择[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页) , 2009 (03) .
13.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 篇十三
太钢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特殊钢生产企业,目前拥有世界最先进的`不锈钢生产技术装备和年产300万吨的全球第一不锈钢产能.“太钢牌”不锈钢材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太钢获得“全国质量奖”.太钢于导入六西格玛管理,、20和连续获得全国六西格玛推广先进企业称号.
作 者:张建军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质量英文刊名:CHINA QUALITY年,卷(期):“”(5)分类号:关键词:
14.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 篇十四
1 甘肃省供电所管理的基本情况
甘肃省电力公司 (本文称省公司) 所属代管县供电企业共有76个, 从2003年开始, 有少数代管县供电企业参照直供市 (州) 供电公司的各分公司按专业设置班组的管理模式, 自发地开始进行专业化组织管理的探索。到2006年年底, 全省76个代管县供电企业的809个供电所主要采用3种管理模式:一是仍然采用所站合一的模式, 供电所同时负责35 kV线路、变电站和10 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客户服务工作, 这部分供电所占15%左右;二是供电所仅负责10 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客户服务工作, 这部分供电所占80%;三是采用供电所、供电站的管理模式, 供电所仅负责10 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配电变压器总表的抄算工作, 供电站负责0.4 kV线路的运行维护及低压客户的供电服务、营销管理工作, 这部分供电所占5%左右。这3种管理模式的共同特点是供电所内部不再分设班组, 营配合一, 一人多岗, 供电所人员既要从事配电生产工作, 又要从事营销服务工作。
随着近年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 全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电网快速发展壮大, 农村供电所“所站合一、营配合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电网运行维护和服务工作的要求。2007年, 国家电网公司做出推行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工作的决策, 为推进供电所标准化建设, 解决供电所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指明了方向。
2 主要做法和思路
2.1 试点先行, 稳步推进
2007年7月, 在各市 (州) 供电公司推荐的基础上, 我们选定了27个管理基础较好, 售电能量相对较大, 业务齐全, 人员相对充足, 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供电所进行了试点。为了充分调动试点单位的积极性, 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我们对试点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一是供电所内部整合, 将原供电所人员按生产、营销、服务专业设置专业班组, 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二是跨所整合, 将供电区域小、交通条件好、员工数量不足的几个供电所整合成1个中心供电所, 内部按专业设立若干个专业班组;三是县供电企业内部整合, 在县供电企业内部设立专业的配电运行、客户服务机构。
2.2 加强管理, 务求实效
经过对试点工作情况的深入调查和分析, 自2008年6月开始, 正式在全省推行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工作。结合甘肃省县供电企业管理实际, 我们确定了3种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推进模式, 供各单位在推行工作中选择。
模式一:以35 kV变电站为中心, 设立中心供电所。中心供电所按照“专业分工、营配分开、抄收分离”的原则, 设立若干个生产班、营销班、服务班 (可与营销班合并成立营销服务班) 。对配电线路过长、客户分散的地方, 可设立检修站、营业站, 由相关班组安排人员定期轮流值班。生产班主要从事10 kV及以下配网的运行维护、检修施工、故障处理等工作, 也可受委托从事35 kV线路的巡视和简单的消缺工作。营销班主要从事电费抄算、电费催缴、线损管理、营业普查等工作。服务班主要从事收费管理、业扩报装、故障报修受理、用电咨询、内务管理等工作。营业站 (点) 主要从事电费收取、业扩报装和故障报修的受理工作。
模式二:供电所内部设立专业班组。按照“专业分工、营配分开、抄收分离”的原则, 所内设立生产班、营销班、服务班 (可与营销班合并成立营销服务班) 。生产班主要从事10 kV及以下配网的运行维护、检修施工、故障处理等工作, 也可受委托从事35 kV线路的巡视和简单的消缺工作。营销班主要从事电费抄算、电费催缴、线损管理、营业普查等工作。服务班主要从事收费管理、业扩报装、故障报修受理、用电咨询、内务管理等工作。视情况营销班可承担低压配电设施巡视及不需要使用第一种工作票的低压分支线上的工作。这种模式与地域及交通条件的关联性不强, 甘肃省大部分农村供电所具备按这种模式设置班组的条件。
模式三:供电所设立柔性生产班组。柔性生产班组人员主要从事配电设施的运行检修、小型施工及故障处理等工作, 同时承担部分营业工作;其他人员主要从事抄表收费、低压线损管理、营业普查等工作, 同时也承担低压配电设施巡视、停送电操作等安全风险较小的配电工作。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地处偏远地区或山区, 供电区域较大, 农村居民居住分散, 交通状况较差, 人员相对较少, 不具备在供电所内严格按专业设置作业班组的供电所。
2.3 明确职责, 强化管理
在推进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工作中, 各单位重新制定了供电所的各项业务流程, 明确了供电所各班组、各岗位的工作职责, 健全和完善了供电所的各项工作标准、内部考核制度等。供电所的各项基础资料、专业报表、工作业绩指标等全部明确落实到了各专业班组和员工的身上。按专业设置了作业班组之后, 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了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担任所长和班组长;按业务特长和员工本人意向对班组成员重新进行了优化组合, 有效地强化了供电所各项管理责任的落实。
2.4 典型示范, 全面推进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推行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工作的过程中, 全省14个市 (州) 供电公司之间、各代管县供电企业之间的推进工作不够平衡。各单位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和组织交流参观、经验介绍等多种形式, 推动此项工作向前发展。2008年11月底, 我们在张掖市召开了全省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工作现场会, 安排推进工作成效显著的市 (州) 供电公司和有关县供电企业介绍了经验, 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先进县供电企业的各项工作。通过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动, 截至2008年年底, 全省76个代管县供电企业中有588个供电所按照专业化要求设置了作业组织。
3 取得的成效
3.1 调动了供电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推行作业组织专业化后, 由于班组、员工的职责进一步明确, 形成了县公司—供电所—班组—班组成员这样一条上下连贯的工作职责和指标链, 解决了过去供电所各项工作任务、指标无法落实到人, 考核责任不明确的问题。由于所内各班组、各岗位的分工明确, 责任具体, 形成了班组之间、班组成员之间既相互配合, 又相互监督的工作关系和“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推行作业组织专业化, 解决了以前供电所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大锅饭”现象, 极大地调动了供电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供电所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3.2 保证了农电专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推行作业组织专业化, 供电所员工工作职责明确, 每位员工都十分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工作责任和指标要求, 配电检修、巡视人员执行检修计划、调度命令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农村供电质量、设备检修维护水平明显提高。实行抄算分离、抄收分离后, 各环节之间相互监督的优势得到发挥, 营销服务的各项工作措施能够落实到位,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3.3 促进了安全管理规范化
生产班组员工的主要工作是设备巡视、维护、检修等, 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标准化作业等成为了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基本杜绝了以前由于分工的偶然性、随意性大等因素造成的单人作业、无票作业等各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现象。营销班组人员不再承担各类检修、施工等工作, 避免了部分生产业务技能不高的人员从事危险作业, 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风险, 促进了供电所安全管理规范化。
3.4 加快了员工专业化素质的提升
供电所员工的分工明确而且保持相对稳定后, 员工不再像以前一样今天抄表、明天巡线、后天又可能去催费。各班组可根据专业分工, 坚持开展有针对性的日常业务培训, 员工也能够集中精力钻研自己的业务和技能, 改变了以前供电所人员生产、营销、服务等工作“样样都会、样样都不精”的状况, 加快了供电所员工专业化素质的提升。
4 有关问题及解决思路
4.1 主管部门职能分工的问题
从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划分来看, 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的事, 不应该由农电主管部门来主导。因此在部分单位和员工中容易引起误解, 造成推进工作的被动。对此, 我们在推行工作开始, 从省公司层面上就注重人力资源部与农电工作部之间的沟通协调, 明确了人力资源部指导县供电企业的二级机构设置, 农电工作部指导供电所专业化班组设置的工作思路。人力资源部下发的《县供电企业机构设置指导意见》中, 要求县供电企业成立专门的输、变电工区, 分别从事专门的35 kV送电线路和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检修工作。农电工作部确定的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设置模式中, 也要求供电所原则上不再进行所站合一, 承担35 kV送、变电专业的工作。两个职能部门协调一致, 合力推进, 确保了推行工作的快速有效。
4.2 县供电企业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部分县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 目前“营配合一、一人多岗”的管理模式能够完成供电所的各项生产经营工作任务, 不需要推行作业组织专业化, 工作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一方面宣传实行营配分开是电网企业提高配电管理和营销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这一工作思路, 同时宣传市 (州) 供电公司已经开始实现营配彻底分开的工作趋势。通过宣传动员, 将全省代管县供电企业干部员工的思想统一到省公司的工作部署上来。根据工作进展情况, 及时组织推进迟缓的县供电企业的人员到推进成效显著的县供电企业参观学习, 促进全省代管县供电企业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工作有效开展。
4.3 人员重新优化组合的问题
【煤矿推行OHSMS的实践】推荐阅读:
关于推行机关党务公开的实践与思考12-31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12-21
新农保推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24
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06-17
关于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的实施意见08-11
推行老旧小区物业自治管理的建议08-24
关于推行实名制就医的实施方案12-15
7S推行“五大”原则11-09
石油企业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初步探讨论文09-17
关于成立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的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