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共13篇)
1.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一
劳动保障所半年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开发区(XX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街道办事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劳动保障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我社区在劳动保障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完成的工作
1、每年的一月为“再就业援助月”,为认真完成就
业援助月的总体工作任务,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就业再就业情况进行走访登记,随时掌握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动态变化,努力为失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掌握求职人员个人情况及求职意向,同时组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市劳动保障局、区人力资源中心和本社区组织的再就业援助月专项招聘会,为失业人员牵线搭桥,寻找就业途径。
2、每年二、三月份为“春风行动”月,今年3月21日,我社区组织召开了一场专场招聘会,来自开发区一期、二期企业共计24家,发布招聘信息140余条,达成就业意向人员80余人,邀请了新疆电视台、乌鲁木齐晚报、都市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积极落实,认真学习具体业务政策,每天抽出2-3小时,带上宣传资料下社区进行广泛宣传,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了解现行的相关优惠政策;对于前来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人员,认真审核资料,严格把关,严审资料,尤其对于用担保人申请贷款的,详细向对方解释责任、义务和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确保每一个贷款都是优良贷款。
4、对辖区内原企业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台帐,提供有关政策方面的咨询,上半年新办养老资格认证24人。
5、在辖区内利用公示栏、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为居民宣传劳动保障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使社区居民能维护自身权益,了解应享受的优惠政策,从而推进劳动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收集空岗信息60余条,供社区内的失业人员选择,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率。
6、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劳动保障站的重要工作,为尽量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使居民了解参加社会保险和城镇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我们在社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参保意识,灵活就业新参保人员39人,办理城镇医疗保险23人。
7、对辖区内失业人员情况及时了解,并登记造册。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及“4050”人员台帐、失业人员台帐、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台帐、残疾人基本情况台帐、大中专毕业生台帐、低保人员、两劳释放人员、退役军人等的基本管理台帐工作,并实行专人管理。
8、上半年办理灵活就业城镇居民参保39人,城镇居民参保23人,办理就业失业证54人,小额担保贷款1人,报送驾驶培训2人,报销驾训培训费1人,审核老年资格证20人,新办老年资格证24人,办理40、50社保补贴10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2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14人,其中报送援疆培训本科生毕业生11人,办理五七工2人。
二、总结好的经验方面
1、积极收集空岗信息,并进行归类整理,对于前来求职人员,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很快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缩短了求职的时间。
2、档案归类整理较规范、完善,以便在日常工作中随时查阅,年底总结时便于整理档案。
3、因我辖区自建房多、流动人口多,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检查、流动人口登记、夜查等工作时,积极向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宣传办理社保的相关业务,提高入保率。
三、不足之处
1、工作人员因值班、请假、培训等情况不在办公时,部分工作内容方面交接不清楚,造成工作延误。
2、组织活动、开展工作等信息上报不及时,不能把我们日常工作、特色工作很好的、及时的宣传出去。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金、创业鼓励金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积极宣传,尽快给予办理。
2、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时上报。
3、继续做好推荐就业工作,超额完成年初预定目标。
4、严格按照政策办理各项业务,避免出现工作失误。
以上是劳动保障上半年的工作小结,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主动作为,力争使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上一个台阶。
2.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二
1 劳动报酬所占比的界定
学术界关于劳动报酬的界定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阐述的按劳分配;另一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共存中的“按劳分配”。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是指在商品经济消亡的条件下, 自由的个人组成联合体, 劳动者在这个联合体内进行劳动, 向社会提供劳动;再由社会直接实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的“按劳分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和以劳动为谋生手段的劳动者相结合的过程, 是劳动者在向公有制企业提供劳动, 而获得的劳动报酬。所谓劳动报酬是指劳动力要素所有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它一般由货币工资、实物报酬和社会保险三部分组成。本文所说的劳动报酬主要是指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 它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 其依据的主要是效率原则, 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的分配, 高效率获得高回报。提高劳动者所占比是指劳动力要素在企业单位内部分配中所获得的收益份额。
2 劳动报酬所占比下降的成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 这一基本国情就决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决定分配的基本原理。我国的分配制度就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激发起劳动者的积极性。由于其具有内在的缺陷, 它在促进经济增长, 打破“大锅饭”的同时, 也为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埋下了伏笔。
2.1 按劳分配为主体在运行中的困境
按劳分配理论是由马克思提出来加以科学阐述的。马克思认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 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 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即生产决定分配。在马克思看来, 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是在商品经济消亡条件下, 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劳动者在这样的所有制条件下进行劳动, 并向社会提供自己的劳动成果。将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产品, 扣除用来计算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者保险金部分, 剩下的部分则由社会直接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分配。在这样的分配制度下, 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会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 因而就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也就不会发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积累, 这样一来,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自然就会很高。按照马克思的设想, 它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后的成熟阶段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然而, 历史的发展却事与愿违。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那一刻起, 就注定了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取得胜利。在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怎样的生产方式?列宁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家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实践证明, 在生产力极度落后, 资本主义没有经过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完全照搬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分配方式, 严重脱离了社会建设的实践,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这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这一深刻教训让我国的政治领导层的头脑越来越清醒。在这之后的党的历届重大会议, 都提出要建立健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众所周知, 要想建立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宏观上就必须建立起市场经济。于是, 在1992年, 我党又明确提出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个市场主体凭借其生产要素的投入, 参加市场竞争和资源的配置。在市场的洗礼中, 市场上得意者的财富, 犹如雪地中的雪球越滚越大;而失意者的财富, 则如温室中的冰块越融越小。在私有制下, 任凭政府“隔靴搔痒”似的百般弄舞, 也难以粉饰和弥合这一日趋扩大的鸿沟。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 我们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 就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通过对公共资源的占有和控制, 不断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 实现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讲到:“如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三是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这样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市场的自发行为, 促进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在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法律的监督下, 这样原本善意的出发点发生了扭曲。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国企改革中, 强调国有经济要进行战略调整, 实行抓大放小,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国有企业要从第三产业或者普通行业中退出,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要强调其控制地位 (实践中某些行业实际上已经达到垄断地位) , 在客观上, 使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中从事劳动的劳动者人数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者人数相比不断减少。这就使公有制经济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控的影响范围不断缩小。此外, 在实践中许多国有企业实为垄断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 政企不分;在相应的规制措施缺失的条件下, 部分垄断企业凭借着他们所掌握对资源的分配权, 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巨额的垄断利润。通过企业内部的初次分配, 使得这些国企职工所获得的劳动报酬远远高于社会劳动报酬的平均水平。从而在客观上, 就造成其他行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相对下降。
总之, 按劳分配为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引导市场的自发行为, 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公平绝对是有必要的;但是由于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的滞后, 使得这一原本善意的出发点与实际的结果大相径庭。
2.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缺陷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并存。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 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逐渐进入分配领域。生产要素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和企业家的经营能力等诸多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 要素的所有者根据其所投入的要素取得相应的报酬或收益, 报酬和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大小, 使收入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紧密相联系。然而, 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各种生产要素则是依据在市场中的稀缺程度来获得报酬和收益的分配。在马克思看来, 劳动创造价值, 而资本、土地等其他要素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只有劳动者运用自身的劳动将这些生产要素运用于生产过程中, 才会创造价值。据此,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应该远远大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应该获得的报酬。可是, 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 却是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 造成了劳动力价格的下降, 进而劳动报酬也就自然而然的不断下降。例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学生的扩招、国企职工的下岗等因素, 在客观上成为了劳动报酬不断下降的催化剂。相反, 从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来讲, 它的供给就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相对于劳动力来讲, 它就具备了相应的稀缺性, 在报酬和收益的分配过程中, 它的拥有者就自然占据了主导地位。故报酬与收益这个天平就逐渐向其他生产要素倾斜。
此外, 就社会经济运行的微观层面而言, 在众多非公有制企业中, 企业主凭借他手中所掌握的资本, 牢牢掌握着对劳动力的使用权。当劳动者创造出利润后, 一部分用于企业主的个人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对生产资料的追加, 来进行扩大再生产。随着劳动资料的减少, 相应的劳动量也就随之而减少。企业对劳动者的需求也就随之而减少, 在实践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主会尽力去压低劳动的劳动报酬, 以便节省可变资本用于对不变资本的追加;另一种情况则是雇主在企业内部进行裁员, 以便节省更多的可变资本。当企业经过裁员的激烈阵痛后, 剩余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企业主又会将其一部分用于对生产资料的追加, 进而又一次造成对可变资本需求的减少。如此, 循环往复,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就会逐年降低, 甚至会出现劳动者的失业。因此, 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目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逐年下降, 而企业收入不断上升的局面了。
总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其分配制度是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由于它具有累积效应, 会造成占有它的私营企业主的财富的积累与劳动者贫困的积累。因此, 贫富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 提高劳动者报酬的途径
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实质是效率原则的体现, 它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在讲究效率的同时却忽视了公平, 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社会问题。邓小平曾讲到:“效率与公平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讲效率, 不讲公平, 社会虽然拥有很多财富, 但是由于分配不公, 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大多数人则只能受穷, 两极分化严重, 贫富差距悬殊, 这样的社会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社会, 而只能是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因此, 在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 要保持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就必须更加注重公平。笔者认为: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一方面, 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的, 我们必须坚持;另一方面, 它本身又存在某些缺陷会导致收入分配的扩大。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弥补它的缺陷。
3.1 加强税收调节功能
目前, 我国在对个人收入的税收调节方面, 只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超额累进税率, 起征点定在2000元;而且与之相适应的个人财产税并未开征。表面上似乎税收不断增加, 调节功能不断增强, 但是实质上上缴的个人所得税主要集中在工薪阶层, 这在客观上又会促使劳动报酬的再次拉大。笔者认为:应该随着经济的增长, 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随着经济增长的比例调高, 并且逐步开征遗产税, 保证让更多的劳动者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让富人多交税。
3.2 建立健全集体工资协商制度
所谓集体工资协商制度是指工会代表职工与资方谈判并确认一个劳动报酬的标准, 并报相关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资方与劳动者之间再以这个标准为基础进行谈判确定最终的劳动报酬。这一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克服单个个体对抗整个集体的无力局面, 增强劳动者与资方的博弈能力, 使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这一制度在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非常流行, 然而在国内却被某些学者认为会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 影响经济的发展而被束之高阁。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科学发展问题。集体工资协商制度在目前看来或许会增加某些劳资双方的对抗性因素, 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损失些引进外资的机会;但是通过某些对抗可以使劳动者增加自己的劳动报酬, 增强自己的消费能力, 从而有利于我国扩大内需, 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从眼前看, 可能会损害一部分资方利益, 影响GDP的快速增长;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即便有些对抗性因素, 只要我们通过立法、执法加强引导和规范, 就可以使其破坏性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总而言之, 在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过程中, 必须强化工会的作用, 增强工会的独立性。例如, 在没有设立工会的企业里, 引导企业自发的组建工会;出台各种行政法规, 可以将设立工会作为此行业的准入门槛;工会主席由第三方或者职工提名, 再由职工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其薪酬由政府财政负担。这样将工会主席民主化、职业化, 才能更好维护职工的权益。
3.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一部分。其主要目标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标准, 在公民年老、疾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然而, 现实的情况却是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很窄, 保障项目极其有限。一些经济学家们认为:目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 如果照搬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方面会使国家财政负担严重;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养懒汉的状况, 从而会回到过去“大锅饭”时代。笔者认为:这些经济学家们的观点站在改革开放头二十年的角度来看并非无道理;但是近十年来, 我国经济增长迅速, 尤其是2010年前两个季度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 上半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2007年全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劳动报酬的数量不断下降, 内需持续低迷。如果再以过去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现在经济环境, 无疑会陷入到机械唯物主义中去。因此, 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用发展的眼光来重新反思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依笔者之见,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不必太高, 以避免出现养懒汉的状况;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一定要宽, 以便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3.4 建立利润分享机制
以上的措施只是国家通过宏观调控, 在企业外部给予劳动者获得基本劳动报酬的保障;但是它只能保障劳动者获得社会劳动报酬的平均水平, 它并不能随着企业收入的增长而使劳动报酬获得成比例的增长。因此, 我们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利润的分享机制, 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能够随着企业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
所谓利润的分享制度是相对传统的固定工资制度而言的。分享制度是工人的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相联系。这里的“厂商经营指数”主要是指:“厂商的收入和利润。”这样, 工人和雇主在劳动市场上达成的就不再是规定每小时多少工资的合同, 而是工人与雇主在企业收入中各占多少分享比例的协议。这样的利润分配制度在我国呈现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职工持股计划。企业将自己的股份售与自己的职工, 使职工能够在企业利润的增长过程中分享一定的收益。这样就可以使得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企业的经济利润的增长相统一。然而, 目前在我国推行职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相当有限, 而且只针对高管人员;另一种类型是在企业员工的薪酬结构中, 设置浮动工资这一板块, 将企业的利润增长与员工的收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目前, 这一利润分享机制在国内仅仅存在于某些利润率较高的大型非公有制企业。许多中小型企业还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 仍然实行的是固定工资制度, 这就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被牢牢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 导致劳动报酬落后于经济增长。
笔者认为:作为单个企业而言, 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一般不会主动建立起利润机制。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 可以出台些相关指导性文件, 引导企业建立起利润分享机制。通过扶持和宣传一批率先推行利润分享机制的企业, 使其在同行业中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 从而带动一大批企业也建立起利润分享机制。
4 结论
我国目前出现的劳动报酬不断下降的状况, 是我们目前实行分配制度的结果。然而, 我们不能因此而抛弃它, 因为它是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出现劳动报酬下降的原因, 是因为我们在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中相关配套措施的缺失所必然带来的。因此, 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010年前两个季度的GDP增长已经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我国居民的劳动报酬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为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增添了几分不稳定因素。本文从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入手, 剖析我国劳动报酬不断下降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劳动报酬,所占比,国民收入,两极分化
参考文献
[1]张建国.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比问题[J].争鸣园地, 2010 (46) :46-47.
[2]韩金华, 李忠华, 白子芳.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演变轨迹、原因及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2) :64.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4]樊勇.贫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5]倪大奇, 王伯军.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 (续篇)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三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严峻”。供严重大于求。劳动者,特别是初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心理难免“着急”。一些别有用心的“用人单位”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违背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良知,肆意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造了形形色色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一个又一个就业欺诈陷阱。
1.工资欺诈。低工资陷阱。由于我国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实非常的低,所以用人单位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名正言顺地实行低工资政策,而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却不断加大和延长。由于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在我国还存在大量的拖欠劳动者工资、随意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有的私人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干脆弃厂逃跑,拒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恶劣现象也常常见诸报端。由于劳动法律没有就工资应包括的项目作出科学、具体的规定和限制,各项福利、奖金和各种补贴,还有加班费等究竟应不应该算在工资里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就此玩起了游戏。把上述所有的项目,甚至是社会保险费也包括在工资里面。笔者认为,这都是欺骗政府和劳动者的陷阱。对劳动者是极其不公平的。就目前的社会消费水平来看,即使是包括上述项目的工资在数量上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也是无法养活自己的。况且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发给劳动者的工资还没有达到这种有水分的最低工资标准。
2.假就业承诺、假招聘欺诈。为了抢生源,很多学校声称“包就业”、“包分配”,但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这些承诺往往很难兑现。为保住学校生源和就业率,有的学校与一些公司“联手”,让刚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可过不了多久,这种实际上不需要新员工的公司就会以各种名义将学生辞退。对于如上做法,无论是学校还是与学校联手的公司,都是有意规避法律政策方面的规定,并给相关部门处理这类事情造成难度。
3.“偷梁换柱”欺诈。比如名为招聘会计,实则招聘业务员;新人永远被认为“试用期不合格”而遭辞退……种种“注水”招聘让求职者深受其害。“注水”招聘虽然隐蔽,但往往有很多破绽:(1)招聘信息过于简单,没有岗位职责和应聘条件;(2)面试极为草率,面试官似乎对你的专业、能力不感兴趣;(3)刚面试完即被告知录用,但劳动合同却迟迟不签,被录用的职位与原先应聘的职位不符,对方还会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4)双方口头、书面约定的合同中有明显的不公平条款。对于此种陷阱,求职者应该多一份警惕,学会分辨形形色色的假招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非法中介欺诈。如某求职者在一家职业中介的信息栏上看见招聘文员的启事,便前去咨询。该中介所“电话联系”了公司后,告诉他职位空缺,他可以去试一试,但要交纳100元中介费,并承诺如果这家不合适,可另外推荐,直到找到工作为止。面试后,公司让他回去等消息。等了两个多星期,被告知未被录取。该求职者只好找到那家中介所重找一家公司。经过面试,又经过长达半个月的等待,仍然得知没有被录取。当他第三次折回中介所时,中介所告诉他没有新的空缺职位,让他再等等。这种陷阱几乎天天在上演。部分非法职介机构通常采取拖延时间、与用人单位共同欺骗等手段,骗取求职者信息费、介绍费等。求职者碰到那些“一间门面、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的职介所或者“人才市场”要格外当心。正规的职介机构通常具备以下特征:有营业执照和招工许可证原件;明码标价;公示劳动监察机关举报受理电话;收费时出具由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服务人员持有职业资格证等。
5.找工作要交培训费押金等“招聘陷阱”瞄上大学生。一些公司采取要求应聘大学生交纳培训费或者押金,然后让应聘者推销化妆品或进行“实习”,最后以“业绩”不达标等理由辞退应聘者的手段,蒙骗急于找工作的大学生。但是国家法律明确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报名费、抵押金、保证金等费用。如今毕业生找工作难,就业压力较大,临近毕业,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心里很着急,不少骗子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求职心切的特点进行诈骗并屡屡得逞。毕业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真假招聘单位的意识,防止落入形形色色的招聘陷阱。
6.劳动合同欺诈。用人单位不用政府监制的劳动合同,而是用自己单方面制定的格式劳动合同,从而利用格式合同条款给劳动者设置种种陷阱,肆意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比较普遍的是,这样的劳动合同往往其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合同条款内容里要求员工方履行的职责就占绝大部分,而用人单位应履行的职责只是象征性的一点点。针对员工的职责多是一些强制性条款。比如合同规定,因工作需要员工工作时间可以灵活延长,但加班费却只字不提;规定员工的当月工资在次月中旬发放,如果员工离开公司那么这半个月的工资就被扣发;规定若员工方工作中出现失误或差错,公司有权无任何理由辞退,但怎样才是失误和差错,界定的标准如何合同则没有进一步的规定。可以说,这些条款都是对劳动者极不公平的条款。
有的用人单位在员工应聘时尽量不提签订劳动合同,能不签则不签;不执行国家一周五天工作制,每周工作六、七天等等。关于社会保险能不办则不办,能拖就拖,政府有关部门如果来查问,实在拖不过也只是按企业员工总数的很少的比例办理。其余的可以用签临时合同或兼职合同来应付。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用人单位利用签订短期劳动合同,使职工陷入就业不稳定状态,侵犯了职工合法权益。企业有权与职工签订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问题是某些企业本应与职工签订长期合同的,却只签订短期合同,出现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而劳动合同的短期化,实际上是在变相地使用劳动者黄金期,过了黄金期的劳动者很难就业,这对劳动者非常不公平,不利于劳动者职业稳定和劳动关系的稳定。更令人气愤的是,有的用人单位每次只与员工签一年期合同,期满后,若要继续雇佣,则中间要中断一个月记录考勤及生活福利,然后再重新签合同。这样一来,员工就始终没有任何连续工龄记录和累计福利,企业也就名正言顺地少支付工龄工资和福利报酬。还有的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只签订试用期合同,试用期一到,员工就只有走人。劳动合同陷阱对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的侵犯往往是很严重的。
二、产生劳动就业欺诈的原因探讨
1.工会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工会没有真正负起保护劳动者利益的责任,劳动者的力量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地方各级和各单位的工会组织,在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诸多问题上,往往是无所作为的。而按照《工会法》的相关规定,维护职工合法利益,是工会组织的首要职能。在工会没有很好的负起责任的情况下,根据宪法的规定,劳动者又不能向西方国家的劳动者那样拥有宪法规定的罢工的权利。如此一来,劳动者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其权利的保护根本无从谈起。
2.劳动立法上的缺陷。只要仔细探究,上述提到的所有就业陷阱其实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跟劳动立法上的缺陷有关。比如,在收入分配方面,无论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缺乏保证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法律法规,有关工资增长的法律依据只有《劳动法》第46条的规定。该条第二款规定,“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多年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条基本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劳动法》的第47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由于第46条不起作用,那么,用人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很少有可能主动为员工涨工资。
再比如,《劳动法》第37条的规定,法律将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的权力赋予用人单位,但法律又没有具体规定由谁来监督,如何监督,由什么标准来衡量其合理性。在实践中,侵犯员工利益最严重的,也正是这一点,大量的用人单位,就是利用法律这一漏洞,不断加大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但工资却没有相应的增加。
3.执法不严或疏漏。一些诸如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费,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等违反劳动法方面的现象,由于劳动者害怕失去现有的工作岗位或者害怕用人单位的打击报复等原因而不敢控告,而劳动执法部门又不积极主动地执法,主动担负起监督检查的职责,只是在办公室里等待劳动者的投诉和举报。这可以说也是这些就业欺诈一直存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法律对策
1.加强劳动立法,弥补现有劳动立法上的漏洞。比如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国家应该干预和监督地方对最低工资制度的制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考虑就最低工资标准的立法组织听证会),切实保障劳动者获得合理工资的合法权利;进一步修改《劳动法》的相关条款,使《劳动法》真正成为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保障之法;修改工会立法,强化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表的法律地位。另外,在将来的宪法修改中,可以考虑设立罢工权,从而增强工会和劳动者与资方的谈判力量。
2.加强执法,严厉打击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只要能够彻底落实党中央的政策,心怀民生,情系百姓,上下联动,紧密配合,有作有为,作为到底,严厉打击和取缔黑职介等的各种侵犯劳动合法权益的行为,今天所提到的就业中的陷阱就会少去很多。正所谓春风只要一吹,满眼就是新绿。关爱只是一点,真情就能感天。如果我们的执法者都来倾听一下普通百姓的心声,了解一下普通百姓的民情,感受一下普通百姓的疾苦,他们就会知道他们该怎样做,其实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理事董保华指出,目前中国劳动用工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不是缺乏保护的法律,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
3.对于打算就业的毕业生而言,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加强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敢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首先,学习和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自觉树立法律意识是应对和防范就业欺诈的对策之一。其次,毕业生到一个地方去找工作之前,首先要知道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电话号码。第三,掌握劳动方面的法律知识,在识破陷阱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履行宪法和劳动法规定的法定职责,积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只要劳动者有选择就业工作岗位的现实基础,就会改变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实力对比关系,那些所谓的就业陷阱也就会减少许多。
4.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四
上半年工作总结
我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构建“和谐洪蓝”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多渠道多方位为群众提供劳动保障服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2012年上半年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保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上半年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1、新增就业岗位1635人;
2、实现城镇就业230人,占计划115%;
3、农村劳动力转移1300人,占计划118%;
4、培育自主创业者20人,占计划的57.1%;
5、创业带动就业190人,占计划95%;
6、职业培训完成486人,占年计划97.2%,技能鉴定共392人,其中初级288人,中级50人,高级46人,分别占计划115.2%,20%,76.7%;
7、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单位数131家,占计划119 %;
8、缴费基数申报完成率120%;社会保险书面稽核完成率120%;
9、新农保2011续保率99.14%。
10、简易案件调处15件,占计划60 %,主动巡查用人单位87家,占计划174%,工资集体合同审查23家,占计划57.5%,劳动争议调解书4份,占计划50%。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举措
(一)、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就业政策,切实有效转移劳动力
1、打造平台,成立人力资源市场。定期举办招聘会,进行企业和求职者的对接。抓就业推荐服务,对全镇企业空岗情况进行搜集并网上发布,同时结合求职登记情况推荐就业;
我镇每月举办劳动力招聘洽谈会,努力创建我镇人力资源市场平台。每次的参会企业都达到20家以上,提供数百个职位。针对我镇目前的用工、求职环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资料准备不全的企业,通过社保员、挂号信、电话通知等多渠道通知其把资料补齐。同时对审查不合格的企业,严格督促其进行整改,不草率盖章通过。
二是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劳动监察,做好职工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缴纳保险等工作;通过监察帮助了部分企业完善用工管理,促进企业积极参保; 劳动监察工作进一步强化,劳动关系和谐稳定,1-6月份我所共协调化解各种劳动纠纷25余起,涉及人员100余人,为职工讨回工资近20万元,很好的解决企业和劳动者的劳资纠纷。同时我所按照县局要求,规范劳动监察和矛盾调处工作程序,劳动纠纷调处负责人在接到投诉时做好《劳动保障检查投诉登记表》的登记和接待工作,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书》的登记工作,结合今年的企业书面审查工作,我镇积极督促规模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巡查表登记。
(五)、积极推进新农合征缴和报销工作。
截止到目前,我镇累计补偿金额170.72万余元,累计报销达到25574人次。同时认真落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一是积极开展筹资工作。全镇现共有30631人参加了新农合,其中个人缴费28488人,低保1481人,五保161人,优抚对象97人。二是强化基础信息管理,对参保者的基础信息进行核对、录入,对新增人员和错卡制卡及是发放。三是及时做好新农合补偿工作;四是加强外伤调查和审核。不断完善调查办法,健全审核制度,把好的政策更好地落实于民。
(六)、窗口服务形象进一步优化,落实各项服务。
一、认真开展好养老生存认证,做好退休人员体检预约登记工作;
二、做好灵活就业人员认定,及时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同时做好系统录入和台账备档;
三、做好劳动纠纷投诉、接待,及时协调化解用工矛盾;
四、做好新农合结算工作,及时发放新农合补偿金;
五、做好培训、求职登记,及时发布培训、就业信息;
六、落实好小额贷款政策,及时受理、上报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5.社保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五
根据党工委、办事处的安排,我就社保所20年上半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
1、今年上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80人,占全年任务的7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310人,占全年任务的69%,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230人,占全年任
务的7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开发公益性岗位6个,为英业达、石盈电子有限公司招工14人。
2、加大充分就业村(社区)的巩固和创建工作力度。7月份迎接了县财政局、就业局对创建的水星、柿花、安全充分就业村的验收,并对将创建的飞凤、青羊、花院村进行了业务指导和培训。
3、组织就业再就业培训50人,占全年任务的62.5%。
4、办理“4050”人员社会养老保险补贴1053人,补贴金额141万元,低保就业补贴1人,医保补贴17人,补贴金额1.25万元,国企双解人员养老保险补贴11人,发放小额担保借款280万元。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新增转移就业360人,占全年任务的70%,返乡创业总户数300人,返乡创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总人数3150人,返乡就业新增336人,辖区内家庭服务业从业人数1100人,培育劳务经纪人14人。实现劳务总收入630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70%。通过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外出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辖区转移就业983人,提高了就业率。
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
上半年对113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超龄退休人员和征地农转非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情况进行了采集更新,建立基本信息库。对45名离退休人员进行了死亡登记,协助其家属申请办理死亡补助。
四、保险扩面工作.上半年,全力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做到全民参保,共12873人参保。其中3857名60周岁的老年人已于今年4月份起领取了不低于80元/月的养老金。办理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621人,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50人,退地农转城人员养老保险32人,完成进城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2144份,均超额完成县下达目标任务。共清理核对12月31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因自身原因未按时参保人员2248人,并发放和收回参保告知书、承诺书2200余份。
五、城乡医保工作
20年上半年办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44073人,其中城镇居民参保19549人,农村居民参保24524人,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46人,协助外伤调查76人,发放医保卡2996张,对25名乡村医生的使用手机报帐系统进行了业务培训。成功发放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二次补偿款227310元。
六、政策宣传和维权工作
1、加强了劳动保障法制宣传工作。以《劳动法》为统领,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工资支付、劳动合同、劳动监察为重点,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让劳动保障政策走进千家万户。
2、对用人单位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明确权利和义务,加强用工管理,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扩面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同上级劳动监察部门一道,对辖区内部分重点企业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劳动者合同签订情况、非法使用童工情况、劳动者工资报酬支付、劳动用工年检、劳动者社会保险购买情况等。我们通过半年的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6.2018国土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六
2018国土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国土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国土资源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始终把“保红线、保发展、保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地方经济安全努力工作。
(一)守住两条红线,保护耕地总量、保障群众利益
1、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万亩以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亩的工作任务,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制度,并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等上级关于耕地保护的各项政策,实现了耕地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2、群众利益红线。始终把维护群众的国土利益放在首位,不触犯损害群众利益这根“红线”,把维护群众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两学一做”等教育实践活动,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简化办事流程,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现象的发生。上半年共办理土地登记955宗地,其中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894宗,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5宗,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权注销登记32宗,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权设定登记24宗,融资额达亿元人民币。
(二)突出三条主线,土地报批及供应、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占补平衡项目
1、土地报批及供应。XX年所上报的12个批次和一个单独选址项目,截至目前除第2批次外全部经省政府批准,面积1826亩;未经省厅审核通过第2批次面积亩,已重新组织上报,待市局审核。另外石济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和全区教育新增建设用地项目也正积极组织材料。同时加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工作,截止目前,上半年总计供应土地24宗,供应面积亩,成交价款万元。其中招拍挂出让土地15宗,出让面积亩,成交价款万元;其中商住用地3宗,出让面积亩,成交价款2715万元,工业用地12宗,出让面积亩,成交价款万元。划拨土地6宗,划拨面积亩。协议出让土地3宗,协议出让面积亩,成交价款万元。
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搭建国土资源基础管理、保障发展和规范运行的工作新平台,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一是上报XX年度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涉及宋堤口窑厂、丁庄乡张庄棉站,总规模亩;二是积极督促乡镇对XX年度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中的窑厂拆迁复垦,郑家寨镇前侯窑厂、神头镇刁家窑厂、xx镇王落伍窑厂已复垦完毕,等待验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亩;三是协调省厅挂钩办,新报一批建新区,涉及神头镇中心社区安置区、义渡口乡制衣厂、宋家镇社区中心小学、宋家镇电商园区,总面积90亩。
3、占补平衡项目。2018年3月底,我区XX年度占补平衡项目顺利通过省级审核,转入部级耕地储备库复核,入库规模5405亩,新增耕地5235亩。同时对XX年度占补平衡项目的验收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1个乡镇完成施工,等待市局验收。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省厅下达我区划入基本农田任务万亩,已确定划入面积万亩,还有万亩未确定划入位置,目前我局正协调解决。
(三)规范四条管线,规范规划、地籍、财务、测绘管理
1、规范规划管理。一是积极做好我区2018年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和调整的审批工作。省批调整材料已上报市局,待市局审核通过后上报省厅。调整面积 公顷,调整地块位于安德街道、xx镇、边临镇三个乡镇范围内;省批修改材料已上报市局,待市局审核通过后上报省政府,修改面积公顷,修改地块位于安德街道、xx镇、边临镇及神头镇四个乡镇范围内。二是严把预审工作的审核关。在出具预审过程中,凡不符合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2020年)的,图斑、地类、面积核实不准或资料不全的项目用地,一律不得通过用地预审。在此前提下,2018年上半年出具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共计7份。
2、规范地籍管理。一是完成XX年土地变更调查二下成果复核修改及上报工作,为XX年卫片检查提前消化了亩的新增建设用地;二是按照鲁政办字103号文和德政办字80号文的要求,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发证工作,目前611个发证村庄的外业测量、图根点布设、地形图制作完成、两个试点发证村已报区政府批复现以制证完成。内业建库已完成593个村庄目前已收尾复查阶段。
3、规范财务管理。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制度,专款专用,严格“三公”经费开支,先后出台规范差旅费管理制度、规范津贴补贴发放制度、规范土管所支出管理制度、公务卡制度等,通过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全局“三公”经费开支较往年大幅下降。
4、规范测绘管理。根据省厅、市局要求,不定期对我区现存的一、二类测量标志点共计26处进行定期巡查,并做好维修维护;“数字城市”建设工作经市局统一部署和局党组的积极调度,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与中标的山东智邦房地产评估测绘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目前已通过省测绘院质检站的内外业审查,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标准的完成了市局的任务。
(四)重视四条专线,落实耕地保护、占补平衡转让、土地执法监察、廉政建设
1、落实耕地保护工作。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万亩以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亩的工作任务;二是严格执行占补平衡政策,做到“占多少,补多少,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三是建立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并为科学制定相关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落实占补平衡转让。积极落实占补平衡及异地交易,将资源变资产,全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协调省、市国土部门,将XX年度入库的5300亩和XX年新验收4600亩指标对外寻求合作,为城市建设筹措资金。按市场价值,以上指标价值亿。经国土局的多方洽谈并与省国土资源厅沟通,我区与青岛市黄岛区达成基本农田代保意向,代保面积万亩,价格3万/亩,总价亿元人民币。
3、落实土地执法监察。一是加大信访调查处理。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依法做好信访工作,化解了社会矛盾。上半年共接听“12336”举报电话2件、来人3件,办理“12345”市民热线24件,承诺热线3件,区信访局来函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以上问题全部及时有效的处理答复,重大节庆活动没有因国土资源问题发生群体的事件,维护了我区的良好形象;二是完善变更调查图斑数据。XX年我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已全部收悉,图斑数为611个,面积亩。目前各类图斑数据已全面把关审核完毕,其中违法用地图斑175个,面积亩(耕地亩),主要以农村宅基地占地为主;三是强化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察。一方面本着从严处理、依法拆除等行政措施进行“消灭”;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市局、省厅,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通过多申请建设用地指标进行“消化”。争取把违法占地比例控制在10%以内,避免被约谈和问责;四是加强日常巡回执法监察。建立了土地巡查执法办公室,明确职能目标,取消乡镇所单独执法职能,实行监察中队分片驻乡镇统一执法。2018上半年共发现、制止、处理各种土地违法行为36起,其中制止、整改24起,立案查处12起。
4、廉政建设。针对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和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的要求,我局坚持将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全局干部职工善治善为、勤政廉政的能力。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的作风要求,强化系统内部运作、财务规范管理、努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深入开展土地使用权审批和出让行为专项整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推进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通过干部队伍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较好的开展征地拆迁、群众信访、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推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突出抓好服务能力建设,全力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坚持“开源节流”并存,认真抓好征供地服务。在重点项目及民生项目用地方面为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严格土地征收程序,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深入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严格执行国有建设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
二是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一是对已实施拆迁但未立项的增减挂钩项目,积极与市局沟通,同时督促乡镇加快拆迁进度,涉及徽王庄镇徽王社区、郑家寨镇中心社区两个挂钩项目区,包括东角寨村、大单家、李家坊等6个村庄,总规模722亩,项目复垦后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80亩;二是对已纳入XX年复垦计划的工矿废弃地项目,争取尽快申报验收,涉及宋堤口窑厂、丁庄乡张庄棉站,复垦耕地亩;三是XX年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申报验收,涉及xx镇王落伍窑厂、刁家窑厂、前侯窑厂,复垦耕地亩。
(二)突出抓好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水平
一是严格耕地保护管理,落实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进一步明确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要求,认真排查全区耕地后备资源,筛选出优质地块,争取完成区政府下达各乡镇3823亩的占补平衡指标任务数。
二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格违法违规用地查处。进一步加大动态巡查,基层国土所每周巡查不少于2次,坚持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局监察大队巡查与基层巡查相结合、重点区域排查和全面巡查相结合,将苗头性、倾向性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好全区用地秩序。
(三)突出抓好强化队伍建设,逐步健全完善机关管理秩序
一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机关管理、干部选拔、评价考核、管理监督等机制,下半年将招考5名国土资源专业的大学生,充实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廉政风险评估。排查岗位风险点,制定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促进廉政勤政;三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邀请市局相关科室骨干精英对我局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业务水平。
2018国土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上半年,在省厅、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和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全局上下以“打造实力板块、拼争全国百强、建设昌西明珠”、以实现“四个强起来”为根本目标,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发展经济、保护资源、服务大局”为出发点,认真履职,主动谋划、主动作为、主动服务,有序推动全县国土资源各项工作。
一是用地报批有序开展。完成用地材料上报2个批次,面积亩,解决墩墓、润田水厂、市政公用集团二期等项目用地;正在组卷上报2个批次,面积亩,解决低丘缓坡、开发区基础设施等用地。同时完成12个用地项目听证、社保等工作。此外,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统筹管理。截至目前,共使用县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亩;使用低丘缓坡项目专项指标亩;争取使用省级指标亩(省财政厅项目用地)。
二是土地供应稳步推进。已供地亩,其中划拨亩,出让亩,转让亩。出让土地10宗,总价款万元。其中经营性用地6宗,面积亩,成交价款万元;工业用地4宗,面积亩,成交价款5132万元。
三是示范项目全部完成。松湖镇三埂村土地整治项目今年5月完成验收整改,流湖乡红星村等三个乡(镇)十四个村土地整治(开发)项目今年4月通过省级终验,新增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伴随着上述2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我县土地整治示范建设任务全面完成。XX年8月,我县与省财政厅、省国土厅、市政府签订了江西省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作责任书,明确我县XX年-XX年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整治任务40000亩。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强力推动下,通过三年来的努力,共完成8个示范建设项目的实施和验收,整治规模亩,新增耕地亩,圆满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四是耕地保护切实加强。第一,44个土地开发项目顺利通过终验,共新增耕地亩,占全年补充耕地任务的98%。其中,小面积开发43个,新增耕地亩,其中水田亩;流湖乡红星村等三个乡(镇)十四个村土地整治(开发)项目1个。第二,XX年度2个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通过县级初验,新增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XX年度3个增减挂项目于去年12月通过县级初验,新增耕地亩,其中水田亩;XX年度3个增减挂项目正在进行拆旧区拆迁和土地复垦工程招投标。第三,完成新建县区域范围内的南昌市中心城区永久基本农田4119亩划定任务的举证工作,取证率100%。第四,查处违法用地11宗,总面积亩(耕地亩)。除沪昆铁路基站、昌樟高速互通半圆高架桥等2宗重点工程未处理外,其余9宗全部立案查处。
五是土地收储保障有力。共收储土地8宗,面积334亩,确保了我县房地产和各种产业用地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此外,已初步完成全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区片综合地价调整工作,成果已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六是二调通过省级验收。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成果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调查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万亩,建设用地万亩,未利用地万亩。全面查清了全县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家底。
七是耕地后备资源摸清。我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顺利通过市局复检,并已报省厅验收。符合宜耕条件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个数593个,面积亩。通过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掌握了全县耕地后备资源现状,摸清了全县耕地后备资源的总量,为今后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和未利用地开发奠定了基础。
八是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开展了江西新建长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工作,成果即将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该成果将为完善工业园区土地管理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为工业园区调区扩区审核,动态监控提供技术支持。
九是群众权益保障到位。第一,有序开展确权登记发证。我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成果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权属调查正持续开展;第二,有序开展信访维稳工作。受理当事人举报、上级交办的信访件共5起,均已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调解;第三,有序开展土地登记工作。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53宗、集体土地登记1件,面积亩。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24宗,面积亩。城镇住房分割登记共办理了5个单位11栋房产等2292件。按时办结率100%。在办理过程中严格做到权属来源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登记规范,实行节假日预约登记,极大方便群众办事;第四,有序开展批后征收工作。对已取得建设用地批复的项目及时进行批后集体土地的征地公告、征收土地协议的签订、集体土地征地补偿款发放等批后征收工作。第五,有序开展地灾防治工作。上半年,共发放宣传册300余份,明白卡21份,张贴宣传画10张,设立咨询点1处,培训总人数70人。全局参与值班,确保汛期汛息的上传下达。目前我县未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
十是业务作风两抓两提。一手抓业务知识。5月,通过精心组织部署,顺利举办了全县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知识考试,全系统共122人参加了考试,评出团体、个人一二三等奖,极大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水平;一手抓日常管理。编制印发《新建县国土资源局作风效能建设实施意见》、《新建县国土资源局纪检组“三查”工作制度》,对机关作风、贯彻落实上级及本级工作部署、会议决定事项和领导交办事项等进行了巡查督查。进一步增强了纪律约束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
虽然我局各项工作都有序开展,但总体来说,特色、亮点不多,还有许多难题急需破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增用地难题
为建设“昌西明珠”“拼争百强县”,建设用地需求量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然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逐年减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二)农田建设难题
今年是省下达给我县万亩(三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收官之年,市局下达我县万亩的建设任务,由于乡镇政府和村民积极性不高,建设压力相当大。据统计,我县已立项(或已评审)未实施项目有15个,建设规模万亩;已下达计划未立项6个,面积万亩,共万亩。在未计入农业、水利、农开办的项目的情况下,缺额仍有万亩。
(三)闲置处置难题
去年共清理闲置土地8宗,面积亩,其中已置换土地1宗,面积120亩;已收回土地1宗,面积亩。但仍有6宗闲置土地无法有效处置,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净地出让难题
由于众多历史原因,近几年我县出让的土地中部分土地未达到“净地”出让要求,非“净地”出让既不符合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规定,也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
(五)违法用地难题
一是由于项目用地审批周期较长,许多项目就采取先开工的方式,造成未批先用的违法用地事实,被卫片拍到;二是个别乡镇农民建房秩序管理不到位,致使时有农民违规建房;三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逐年减少,未批先建等违法用地管控难度随之加大。
另外,矿山复绿停留在方案上,未付诸行动,信息化建设速度慢、增减挂项目和旱改水项目实施进展缓慢等问题依然突出。
抓好三大中心工作,即抓好“服务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三大中心工作
(一)把保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升建设用地保障能力
一要多途径获取建设用地指标。一是会同发改委、工信委、开放办、开发区等相关部门,建立项目从包装到列入省市重点一条龙的联动机制,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二是做好无证砖瓦厂的前期调查与摸底工作,力争将一批实施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无证砖瓦厂纳入省厅2018年度增减挂申报项目范围;三是年底在全省低丘缓坡试点项目指标下达后,力争取得1900余亩用地指标。
二要节约集约用地。一是严格控制用地规模,促进批而未用土地利用,切实提高使用率,提升土地利用水平;二是努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按照“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总思路,对存量建设用地处置盘活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安排;三是努力加快地下空间利用步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地上空间拥挤问题;四是加快处置利用闲置土地。推进闲置及低效用地的“二次”开发。
三要加大土地报批力度。在工作方法上做到早介入、早安排、早服务,不断缩短报批周期,全力协助项目单位及时完成征地报批的准备工作,促使项目用地及时获得批准。
四要强力推进收储工作。优先储备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用地以及征收储备新增建设用地。
五要做好土地供应工作。全面了解供应需求,科学研判市场动态,适时加大供应力度,争取下半年完成年初所定目标。
(二)以保护资源为第一责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强化耕地保护管控力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政策。二是保持国土违法行为查处的高压态势。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和严肃查处各类涉土、涉矿违法行为,维护全县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确保卫片执法检查实现“零约谈”、“零问责”的“双零”目标。三是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继续做好中心城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并于7月份启动村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进一步加快已申报项目立项进度,协同农业、水利、农开办部门,共同做好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四是加快土地开发项目推进速度。做好45个已验收土地开发项目的报部备案工作,并加快实施新申报的1555亩任务,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五是加大低效林地的改造和旱改水项目申报、立项力度。加快新申报旱改水项目2584亩的推进速度。六是做好增减挂项目后续工作。尽快完成XX和XX年度5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初验整改和内业资料编制完善工作,争取通过市局终验。同时做好已验收项目的后期管护,严控抛荒现象。七是加快市级土地整理项目立项与验收进程。主要完成恒湖垦殖场和金桥乡两个土地整理项目终验;做好XX已评审的10个面积万亩市级投资整理项目立项工作;加快6个已批准计划未立项的市级投资整理项目的测量、设计工作。
(三)以维护群众权益为出发点,切实做好群众工作
一是加快三权登记发证步伐,力争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发证工作;二是做好被征地群众的权益维护工作,推进征地拆迁信息公开,推动我县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三是切实保障征地补偿款及时发放到位,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四是做好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工作,避免引发重大涉土、涉矿案件的发生;五是做好地灾防治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零事故率”。
抓好三个基础性工作,即“一张图”建设、不动产登记局组建及“三查、一办、两加强”监管机制
一是建立以“一张图”为核心的土地全程监管机制。实现“一张图管地”,建立“批、供、用、补、查”综合信息监管平台。
二是尽快启动不动产登记工作。将尽快研究不动产登记机构设置、责任分工、人员配备、工作制度等,争取下半年启动该项工作。
三是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责。履行好纪检监察“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认真执行“三查”制度,坚持作风建设常抓不懈。
7.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七
一、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根据“三项工程”和“五标工程”精神, 笔者所在的北京南动车所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标准化动车所和自控型班组的创建活动。我所以充分发挥班组长的作用为突破口, 充分调动班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把一级的四个班组、专项组和质检组打造成安全屏障的核心, 以班组标准化建设为契机, 不断改进改善班组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环境, 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不断清理不必要的台账和报表、有效地减轻了班组负担, 使班组能够集中精力抓好生产。
我们努力提高干部包保质量, 量化督促指导工作, 认真利用北京铁路局安全管理控制系统和客运服务质量管理系统两个平台, 加强对动车所检修、运用、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检查工作;强化安全管理责任, 针对每一个安全事故、问题和设备故障、行车故障, 坚决查清原因, 严格定性定责, 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从严管理;增强安全卡控能力, 本着“京津城际无小事”的原则, 不放过每一处细节, 不放过每一个可疑之处。不断开展专项整治, 加大普查力度, 让惯性问题和小概率事件得到高效控制。2010年7月14日晚, 质检员陈福生对CRH3018C固定裙板C型槽进行检查后发现此固定裙板支架开裂, 随后普查发现17处开裂等等就是很好的一例说明。
二、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在“高标准”的精神指导下, 南所逐步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式”质量保证体系, 即强化“零故障, 零缺陷”的理念, 以树立京津高品质形象为核心, 站在增强高质量的大局意识、品牌意识的政治高度严把质量关。首先, 把提高一级班组的检修能力和提高随车机械师的应急故障处理能力作为保证动车组质量的第一道屏障。其次, 把充分发挥质检员和技术员把关的作用, 确保检修质量经得起检验和可追溯性作为保证动车组质量的第二道屏障;特别是不断增强技术员对牵引传动、制动、网络、空调、辅助供电的知识掌握能力的力度, 增强他们的独立判断故障的能力。第三, 把值班所长和调度对故障的掌握和处理情况的判断作为保障动车组质量的第三道屏障。南所严格执行带有功能性故障的车严禁出库的制度, 强化值班所长负责制, 坚决执行功能性故障的上报制度。第四, 把随车机师的出入库巡检制度和一级班组的出入库送车制度作为保证动车组质量的最后一道屏障。这种全员参与立体式防范故障的层层把关制度构起
根据动车组运行初期的实际情况, 重点强调干部的职能, 实行检修作业关键环节“五盯控”, 干部盯控探伤作业, 指定一名技术干部全过程的盯控作业, 并实行“合”字标记的签认制度;干部盯控临修作业, 重点卡控人身安全、拆卸配件后的安装情况、动车组移动前的安全情况、较大配件的起重吊装情况等作业情况;干部盯控更换配件作业, 重点是卡控人身安全、拆卸配件后的安装情况、供电后的试验情况;干部盯控动车组出库, 盯控动车组移动是否良好, 电器设备运转是否良好;干部盯控供断电作业。
三、构建队伍素质保障体系
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是安全保障体系的灵魂。要不断拓宽视野、突破僵化模式, 以“科学、严谨、求实、求是”的态度, 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业务, 把落实和贯彻上级要求, 提高执行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 领导班子坚持民主管理、廉洁勤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充分发挥技术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凝聚力、驾驭能力。
在逐步完善“逐级负责、过程控制、岗位激励”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 严抓、严管、严考核;结合“三年三项工程”严格所内“三个一”“三考”制度, 以岗位应知应会、基本操作和应急处理技能为重点, 加大理论培训力度;把随车机械师的培训放到重要地位, 通过“技术比武”、“技能大赛”, 通过技术尖子组织的班前班后专项培训, 把重点放在提高发现故障、判断故障、应急处理故障“三种能力”上;严格激励奖惩制度, 对精检细修发现故障的干部职工, 加大奖励表彰力度, 树立典型, 展示榜样的力量, 形成强大的引领力。
四、构建科学管理保障体系
2010年2月~3月是北京南动车运用所最艰苦的两个月。北京南动车所经过战略调整由北京东动车所、北京南动车所与原北京西动车所组合而成, 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跟随而至。人员之间的融合缓慢, 缺乏一种精神理念的支撑, 企业文化凝聚力匮乏, 人与人之间的不协作与不团结产生的问题不断涌现;班组基本功能难以精确、高效、协调、持续的发挥和运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对各种车型全面掌握的人员少之又少, 维修质量下滑, 班次安排困难;工人对探伤设备、镟轮设备及材料库现代化领取材料设备熟识程度不够, 劳动效率低下;对照搬过来的规章制度难以形成共识, 认知度、认同度不够, 抵触情绪蔓延。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下, 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是何等的重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总结出“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定量化、定量问题严格化”的精细化的管理理念, 不断开阔思路, 突破瓶颈, 本着科学的态度不断创新管理手段, 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完善信息库内容, 提高决策的可靠性;结合运行实践创新性地设立了动车110技术指导, 强调应急故障处理的指挥、应急故障处理的流程化管理;针对事故案例, 完善处理程序, 编写应急故障处理流程图、应急故障处理预案;不断改进检修手段, 指导流程, 探索检修规律, 应对雨雪天气、酷热严寒, 总结经验, 信息化案例, 强化分析、预案编写, 纳入培训教育等等。
五、构建工装设备保障体系
现有的工装设备只能说是“器物”, 如何发挥现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根本。南所充分利用技术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功能, 成立信息小组不断适应远程诊断、快速处理要求, 增强对集装设备的掌握程度、熟练程度;不断增强自主检修能力, 完善工装设备, 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例如已实现自主检修项目有:更换侧窗玻璃、更换行李架玻璃、更换雨刷器、更换轴温传感器、更换速度传感器、空调加氟、更换头灯模块、更换头灯玻璃、更换受电弓检测风管、更换整散一等车座椅、进行数据下载分析、用软件对各系统的进行功能测试、用软件对轮径进行调整、对PIS旅客信息系统进行维护更新等等。
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评价系统, 强化动车组一级检修作业的规范化, 加大“四必”作业法的指导力度;强化动车组出入库状况等进行实时监视、录像、监督指导作用, 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所技术组及动车组包车技术员每天对动车组出入库状态及检修作业过程的录像进行过程检查, 并做好记录;对现场作业是否严格按规定、标准和工艺要求作业进行过程评估, 在交班会上进行点评并纳入日常考核管理。录制优秀检修人员标准化检修作业录像, 每晚作为教学范本供检修人员学习;强化对新职人员的录像示范作用, 扩大技术员和工长的讲解内容和范围, 通过对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学习, 增强职工标准化作业意识。
六、构建物资保障体系
各种型号动车组的检修是对库存保障和材料鉴别的最大考验。南所不断强调材料员的业务素质和现场经验, 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料的上报周期以及领料时间。针对动车组配件计划申请、库存管理与消耗分析、配件质量和突发事件处理存在的情况, 及时向段物资管理部提报一般性维修用配件和易损易耗件的采购需求, 加强配件消耗的写实分析, 通过摸索配件消耗规律和配件寿命周期, 优化库存量;受电弓碳滑板、研磨子、闸片等影响运行的关键易损易耗配件, 建立最低库存报警制度, 低于库存报警量时及时上报;积极与售后服务部门沟通, 建立配件信息共享机制, 应对紧急供应。
七、构建经营管理保障体系
在“多劳多得”“公平合理”的原则指导下, 在奖金分配上南所逐步探索班组记辆奖励的办法, 探索各种车型之间的换算, 平衡班组之间的利益关系。不断从实际出发微调京津城际、北京南到青岛、北京南到上海和各种车型随车机师的奖金分配。强化预算管理, 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 抓好班组的核算, 坚持月度季度经济活动分析, 落实投入产出分析、大项支出分析;加大节能降耗的奖惩力度, 坚持修旧利废, 不断从小改小革中节约成本;强化教育宣传, 大力开展全员参与、增强主人翁自身的节约意识;积极探索适合南动车所和职工异地上班的具体情况, 微调班制, 改变京津城际交接班时间, 缩短职工不必要的路途时间;大胆改革京沪长编组的值乘办法, 把双人值乘改为担任值乘, 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立体库, 强化计划库存的合理性;不断完善工资和激励分配制度, 充分利用安全管理系统坚持收入与安全、质量、素质、风险以及工作量挂钩, 坚持以岗定薪、易岗易薪的原则;做到收入向关键岗位倾斜, 向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劳动量大的岗位倾斜。
八、构建思想保障体系
思想保障体系是看不见、摸不着, 但却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干部积极配合党组织, 严格用党性约束自己, 时刻注意以自身的行动来感染广大工。南所十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职工职业道德水准, 增强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培养光荣使命感, 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 积极部署、自身投入, 达到“包保一个、带动一片、影响一群”的良好效果, 为确保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敢为人先、敢于超于自我”的进取精神指引下。特别是以“科学、严谨、求实、求是”, “精测细修, 精修细检, 功能完备, 状态优良”为核心打造强势企业文化, 利用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主人翁精神为引导, 营造“学先进、当典型、讲奉献”的浓厚文化氛围, 彰显运用所的优秀企业品质, 形成动车所的精神面貌、形成动车所的人格魅力。
九、构建品牌形象保障体系
深化和谐创建活动, 保证上部设施质量常态优秀, 打造京津城际优质品牌。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 管理好自己的职工, 尊章守纪, 增强自控能力, 制定完善随车机械师行为规范、着装规范、仪表衣容规范;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保证定置管理的常态化、科学合理化, 加大一级班组、专项修、立体存储库、油品库、临修库的整理, 保证人负其责、人人有责、共同维护;创建环境优雅、窗明几亮、轨道清洁、车体干净、地面无污渍的温馨环境。制定迎检迎宾规范, 形成制度, 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十、构建和谐发展保障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环境, 大力提倡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 正确处理严与爱的关系, 畅通沟通渠道、密切干群关系, 增进相互理解, 提倡换位思考, 形成共荣、共存、共生、共发展的人际关系;坚持从职工切身利益出发, 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 从小善做起, 从点滴做起, 从生活琐事做起, 从生产细节做起, 认真维护职工利益, 关心职工诉求, 认真听取职工呼声;密切联系苦难职工, 高度关注弱势群体, 认真主动兑现“三不让”承诺, 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形成领导放心、干部舒心、职工甘心、大家一心的和谐局面。
8.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八
一、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局势继续保持稳定
1-6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4.4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1.6%;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54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1.75%,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4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5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2.26%;6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4%,低于年度控制数0.96个百分点。
二、坚持以民生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截至6月底,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27.09万人、236.62万人、881.93万人、226.52万人、207.02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2.17%、100.69%、103.76%、98.92%、98.58%;以上五项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分别为90.68亿元、4.64亿元、29.44亿元、1.4亿元、1.05亿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52.11%、66.29%、58.88%、58.33%、50%。
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继续提高。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增加121.38元,增幅达11.16%;各统筹地区普遍降低了住院起付标准,增加了门诊慢性病病种,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社会保险领域继续拓展。截至6月底,全区新农保参保人数达214.97万人;全区大学生参保人数达39.43万人,参保率达77.01%。实施“平安计划”二期,把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作为颁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前提条件,将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推进政法系统干警纳入工伤保险工作。
完善了非财政拨款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人员退休增发待遇政策并落实到位。落实关闭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今年上半年,全区已将87232人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三、着眼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力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
按期完成今年全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工作,共组织了全区10个重点企事业单位申报设站。在全区范围内组织推荐2010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共有99名专业技术人才和15名高技能人才参加评审。截至6月,共完成出国(境)培训项目18项,派遣培训人员450人;执行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30项,引进外国专家34人;共办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17件、《外国专家证》新证74件,延期63件。对2009年评审通过的8400多名高级职称人员进行了公示。
四、积极稳妥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对全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调研,陆续出台了21个配套文件。对自治区本级10个行业、191家单位上报的岗位设置管理方案进行评审备案,自治区区直有20家单位岗位设置方案通过了核准,379家单位通过了预核;各市1600多家市直单位通过了预核。
五、以公平公正为核心,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工作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举全厅之力、全系统之力,妥善处置公务员考试泄题事件,认真做好另行组织笔试的各项工作,对公务员考录工作各环节的制度和程序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细化。配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做好第二届全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工作,对各市上报的67名个人、37个集体进行了初审。
六、大力维权,广泛宣传,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试点工作有效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工作得到加强。上半年,全区共立案查处劳动监察案件2668件,办结2304件,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手段共为6.59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1.72亿元,全区各级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6532件,涉及劳动者7107人。
9.劳动保障所工作总结 篇九
在具体工作中,我乡为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加快全乡经济发展。全乡向省外及省内输出农村劳动力5896人,今年1至12月,全乡通过各种渠道共输出劳动力4028人,自发输出1868人,输出人员主要是从事建筑、加工、运输或进厂务工等城市经济的各行各业中。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劳务输出不仅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知识、文化、经济的双向流动,从而达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大大推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发展,劳务输出已经逐渐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总之,我乡的劳务输出工作在县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了收到了良好的效应,其做法主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产业来抓(来源:好秘书网)
乡党委、政府认真领会县委、政府劳务输出工作会议精神,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抓紧实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加大宣传舆论力度,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宣传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迹,提高人们对劳务输出的认识,充分利用赶集天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广泛宣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跟农户讲实惠,把县委、政府支持与鼓励劳务输出的有关政策宣传到农户家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外出务工是一项学技能、长见识、增收入的有效途径,进而放下思想包袱,打消思想顾虑,转变择业观念意识,积极外出创业务工。
(三)认真组织,严格把关,做好各种服务工作
为确保输出的务工人员安置得好、稳得住、干得好、有效益,对来报名的人员严把年龄、文化程度、身份证、身体条件、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等关口,真正做到符合条件一个,办理手续一个,面试合格一个,组织输出一个,这些硬件使务工者突破了行业、岗位的条件限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安置不好、稳定不了或其他思想观念问题的产生。
(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全面落实了我乡辖区范围内离退休人员数,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切实抓紧抓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已把全乡范围内离退休人员造册登记。
二、**乡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乡的劳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与县局的要求也还存在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十分艰巨,这些都与主客观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部份人员担心上当受骗,对陌生世界存在畏惧感和“家乡宝”观念较强,还存在着“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忧,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观念意识,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足,组织工作有待改进
从目前**乡劳务输出的状况来看,村与村之间仍然存在着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出现村与村之间劳动力输出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差距,部分地区的劳务输出仍然是民间自发的、无序的,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致使劳动力输出效率不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工的积极性。
(二)求职人员择业意识还未转变
在众多的求职人员中由于他们受传统择业意识的影响,很难找到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唯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他们择业的标准,否则宁愿守在家里,也不愿到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做事,还有既使在国有单位几十元每月的工资,也不愿到每月几百元的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形成有要人的单位找不到人,有人又打不到单位的反差,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三)现有的劳动力资源素质偏低,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劳动的需求,严重影响劳务输出
劳动者素质偏低,是由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培训、技术技能水平、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反映的。目前,全乡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城市的就业压力,农民工明显不具备竞争优势,难以适应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高科技的客观要求,这样就使部份务工人员在返乡后就乱造谣,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四)受区域环境的制约,落后地区劳动力转移困难较大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文化素质低,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带来了困难,主要是传统观念束缚着人们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形成特有的满足现状的思想意识,不愿走出家门闯世界,形成小富即安的思想。其次是劳动就业不能与信息变化同步,失去许多就业机会。
三、**乡劳动保障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劳务输出工作,把我乡的劳务输出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强培训,提高我乡劳动力素质
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取培训资金,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要针对性地组织劳动力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做到先培训,后就业,这样既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又促使劳务输出的稳定和提高,为劳务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空间
一是加快中心集镇建设的力度,推动我乡二、三产业的发展。二是积极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创业,提升现有乡镇企业的规模及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二、三产业的就业渠道及就业岗位的增加,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条件。
(四)加快实施“异地转移”战略,拓宽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渠道
充分利用现有的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昆明等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开拓新的输出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一是加强与外地劳动力市场的沟通联系,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二是加强劳务输出的市场管理,建立合法、有序、畅通的劳动力输出机制。三是做好输出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劳动权益,提高劳务输出效率。
(五)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六)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收缴工作
10.国土资源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十
一、工作回顾
20__年上半年,我们针对辖区内土地管理区域跨度大面广的特点,对各项业务工作进行了重新分工。对内,做到职责分明,发挥专长,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在工作上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对外,我所多次邀请镇、村干部为我们提意见,出建议,切实整顿工作作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维护稳定,积极做好土地信访工作
束城所所管辖的辖区范围内的几个乡镇都是是用地大镇,也是信访高发镇,针对这个情况,加大信访工作力度是我们束城所工作的又一个重点。一年来,答复办理群众来信来访17件次,对来所上访的群众,都做到了有气而来,笑脸而回。
2、严格执法,完善监察网络。
逐步完善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制度体系,推进基层国土资源信息员监察网络建设,逐步建立了镇、村、组三级监察网络,置各种违法用地与监控之下,杜绝在萌芽状态,坚持“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执法机制,实
行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度,划定重点巡查路段 和区域,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认真记录巡查台帐。力争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解决,使违法用地行为得到控制,上半年共制止各类违法案件112件;收缴、追缴罚款187.872万元。其中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房36件,企业非法占用土地76件,有力打击了土地违法行为,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3、真抓实干,积极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
20__年上半年,我们积极认真的完成局下达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并经常向乡镇里领导汇报解释,对企业进行摸排走访,做好宣传工作,取得企业家们的理解和支持。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工作中,认真做好审核工作,确保三权发证工作按时完成,
4、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上半年,我们束城所认真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抓学习,抓内部管理,抓各项制度落实,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全所人员土地管理和土地监察执法水平,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接待和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要求工作人员遵纪守法,向优秀党员和先进人物学习,抵制不正之风,反腐倡廉,勤政廉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努力做到领导满意,群众满意。
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由于国土所人少,土地管理区域跨度大等原因,对加大土地监察动态巡查力度存在很大难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巡查力度,提高巡查效果,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国土资源的良好秩序。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按照市0.局安排,做好20__年下半年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
2、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实践“”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好国家土地法律法规和各级领导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的指示和要求,进一步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做好。
3、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党和国家有关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4、做好本区域内国土资源执法巡查,建立巡查制度,定期巡查,及时制止违法行为,对重大违法行为及时报县局查处。
5、调处土地权属纠纷工作。
6、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尤其是做好卫片检查工作。
11.街道劳动保障所工作总结 篇十一
一、目标完成情况
(一)被征地农民转非参保情况
1.完成557人的农转非手续,办理了蒲草实践基础设施b线等16个项目共计600余人的参保资料上报。
2.核算并兑付了13个4月11日以后征地农转非项目的两费1300余万元;现有9个项目两项补偿费450余万元正在审核。
3.完成农转非退养人员养老待遇和个人门诊的核算和发放工作,共计157万余元。
(二)城乡居民社保医保完成情况
1.完成20xx年度“夕阳红”促健康送医保工作,全街道总计兑付医保补助资金483850元,享受补助人员2875人。
2.参加城乡居民养老已完成1700人,其余人员还在加紧催收中。
3.完成城乡居民医疗银行网上代扣协议2万余份,网下现金缴费4000余人。
4.社保代扣代缴、社保暂停3455人;社保加磁、打印密码2106人;社保待遇核查107人,社保养老退休办理227人;养老金领取资格核查21000余人。
5.专题举办了街道“社保知识”培训会,对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劳动保障协管员进行专题知识培训,提升了服务群众能力素质。
6.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发放区人社局印制宣传资料2万份,街道本级印制《街道社保知识宣传册》2.4万册。
(三)促进城乡居民创业就业情况
1.充分就业目标完成情况。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500人,完成目标数1500人的100%。失业人员再就业782人,完成目标数470人的16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0人,完成目标数160人的100%。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9660人,20xx年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89人,完成目标数430人的113%;举办现场招聘会3次,提供岗位600余个。
2.培训开展情况。开设了7期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班,技能培训结业人数247人,创业培训结业人数29人,并为23名普通高校年度毕业生办理直补个人培训申报备案。
3.城乡劳力就业实名制工作。截止20xx年10月农村劳动力系统录入15413人,今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录入489人,做到调查数据、报表数据与网络数据“三统一”,动态更新。城镇劳动力调查系统已录入18450人。
4.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为20名大学生创业政策咨询,推荐5名大学生申请创业贷款50万元,推荐7名大学生申请创业补贴7万元,扶持城乡创业者3人,帮助申请了28万元小额担保贷款。
5.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积极做好公益性岗位和社保补贴申报工作,为18名就业困难人员申请了公益性岗位和社保补贴,申请就业专项资金100.1279万元。
(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情况
1.迎接了“两网化”工作交叉检查工作,对8个网格进行全面检查,保证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2.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对辖区内22家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涉及人员2350人。
3.对辖区96家企业进行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排查工作,接待群众咨询劳动相关法律150人次,协调处理集体劳动争议15件,积极宣传劳动法律法规,走访企业120家,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和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合理权益,协调和调解处理劳动争议50件,成功40件。
4.利用送法下基层活动,大力宣传《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发放政策宣传资料份,提高了企业依法用工和劳动者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
二、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征地转非中某个项目部分人员不愿意转非,导致工作推进困难,以致项目中愿意农转非的人员迟迟无法享受社保待遇,个别人员不停上访要求落实农转非手续,易出现不稳定因素。
(二)由于辖区内拆迁征地涉及人员多,待转非人员多,“环城生态带”项目久未落实,群众等待观望,导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工作进展不够顺利。
12.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十二
半年以来,我所在镇党委、政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直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稳步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半年以来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土地整治项目
增减挂项目:
1、2019年县下达我镇增减挂任务XX亩(第一次增减挂任务XX亩,后追加增减挂任务XX亩),第一次下达增减挂任务XX亩,分别是XX县2019第五(建设规模XX亩,新增耕地面积XX亩),第十二批次(建设规模XX亩,新增耕地面积XX亩),其中第五批次已完工,第十二批次正在实施中。后追加130亩增减挂任务(XX县2018第十批次),图斑已上报,面积约XX亩,完成任务的110%,设计单位XX公司正在测量,组卷。
2、2020年县下达我镇增减挂任务250亩,2020-12批次图斑已落实上报,面积约415亩,完成任务的166%,设计单位元辰公司暂未测量,组卷。
新增耕地项目:
2020年县下达我镇新增耕地任务100亩,新增耕地项目(残次林)下发图斑面积约265亩,实地可实施面积133.7亩,已通过省厅预报备,已预算招标,正在实施中。
(二)2019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1、二季度卫片发现违法图斑3个,一是光明村农民文化广场,监测面积10.7亩,其中耕地10.36亩,实际占地面积6.89亩,立案查处,处理人和事,符合规划,完善用地手续。已经省政府批准{X政地(增减挂钩)〔2019〕618号};二是XX镇公交站,监测面积25.4亩,其中耕地13.14亩,实际占地面积20.72亩,立案查处,处理人和事,符合规划,完善用地手续。已经省政府批准{X政地(增减挂钩)〔2019〕516号}。三是余畈村农民文化广场,监测面积3.7亩,立案查处,已恢复为林地。
2、四季度卫片发现违法图斑2个,一是大路村党群文化服务中心,监测面积3.4亩,其中耕地3.35亩,实际占地面积0.49亩,立案查处,处理人和事,符合规划,完善用地手续。二是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五中队办公区,监测面积1亩,其中耕地0.56亩,已立案查处。
(三)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全镇16个村,已完成16个村外业测量。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全镇现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XX处,分别是XX村XX组滑坡、XX组滑坡;XX村XX组崩塌、XX组滑坡;XX村XX组、XX村XX组滑坡、江榜组崩塌;XX村后院组崩塌;XX村XX组、XX村XX小学崩塌;受威胁群众计XX户XX人。
2020年5月12日上午,全县“5.12”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我镇孙湾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在XX、XX新闻频道报道一次。
(五)三调工作
在前期外业调查基础上,4月24日-26日,配合作业单位对国家下发我镇图斑又一次现场核查。
二、下一步工作任务:
(一)土地整治项目1、2019第五批次增减挂迎接市局现场验收。
2、2019第十二批次增减挂迎接市局现场验收。
3、2018第十批次(2019-16批次)增减挂完成测量、组卷,清障、招标、实施,迎接上级验收。
4、2020-12批次增减挂完成测量、组卷,清障、招标、实施,迎接上级验收。
5、2020新增耕地项目完成清障、招标、实施,迎接上级验收。
(二)卫片执法检查自我加压,面对违法用地问题突出,完善相关项目用地报批和供地手续,加大查处整改力度,尽可能减少违法用地行为发生。
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汇报,及时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完成全镇XX个村外业测量、权籍调查、登记发证工作。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克服畏难情绪,组织人员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二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尽快落实受威胁灾害点危险群众的搬迁避让,汛期转移到安全地带。
三是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请组织放心,群众满意。(五)三调工作
13.监督所2011年上半年总结 篇十三
//////////////////////// 二〇一一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
为保障辖区内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贯彻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城北区卫生监督所结合以往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监督检查的重点,明确职责和目标,落实卫生监督的监管责任,加强督促检查,防止各类食源性疾患的传播和有害因素等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我所在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各项工作,现就201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2011年至今,我监督所对1335(餐饮单位942、美容美发276户、洗浴48户、住宿69户)户五小行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在检查中共出卫生监督员1000余人次,车辆300余台次。共检查餐饮单位、公共场所5000余次,下达了限期整改意见书156户、停业整顿12户、罚款3800元。
二、业务开展情况
(一)卫生行政许可
依法开展卫生行政许可,全所业务人员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活动,了解《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明确本级卫生行政许可条件、程序、期限,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对卫生行政许可实行公开卫生许可审批程序、审批期限、准入条件和收费项目,为申办者提供须知等材料,热情接待申请人,耐心解释和指导申办人填写有关申请材料等,半年来受到群众的好评。同时,严格把好准入关,逐步提高准入条件,使生产经营场所、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共受理新办卫生许可295件(其中餐饮服务卫生许可262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33件)。
(二)食品卫生监督执法
1.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实施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
为全面完成有关食品安全的各项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明确所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定了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全面实施卫生执法监督网格化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制和区域监管责任制,通过制定小餐饮、地沟油、茶园、问题乳粉、建 筑工地食堂、火车西客运站、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区等工作方案和组织实施上述整治工作,开创了食品卫生监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为实施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加强食品卫生日常监督,抓好专项治理整治工作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食品卫生安全,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的同时,针对食品卫生中薄弱环节,以及重点和难点问题,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的地方,如茶园凉菜间内凉菜贮存,工地食堂误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盐使用,加工发芽马铃薯、豆角等问题,以及餐饮业使用的定型包装食品不索证或索证不全,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等现象,分别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进行了严格监督与管理。
(1)加大了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在“五小”行业经营单位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按照不同行业要求,对其进行卫生知识的上岗培训;在日常监督检查时,积极宣传与各行业相关的《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发放了卫生知识应知应会宣传彩页5000余份,要求辖区内所有从业人员必须人手一份,并做到彩页知识了解、掌握;分批对“五小”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集中培训,并利用日常监督检查的时间,对辖区内从业人员进行分散培训,从而真正提高了各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意识。现我辖内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98%、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持证率达95%,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率达95%。(2)认真落实督办建立健全软件资料,对上半年的市区爱卫办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6个督办进行了检查回复,对有问题的经营单位都给予责令整改下达,同时给予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罚。
(3)对五小行业完善、巩固、提高,将“五小行业示范街”进行巩固和做精做强的前提下对辖区内五小行业进行规范。期间,我监督所在对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监督检查中,发现该学校加工发芽马铃薯,库存大约有3000余斤,针对检查情况,我监督所现场销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发芽马铃薯,并联系媒体曝光。
(4)抓好食品卫生专项整治,保证各行业食品卫生安全 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消毒餐饮具和不符合安全标准一次性筷子、餐饮行业地沟油、学校、建筑工地食堂等集体用餐、食品添加剂、调味品、乳与乳制品及早夜市的专项整治活动,共出动卫生监督员1240余人次,车辆424台次,在专项整治中,发现我区餐饮行业大部分均配置了筷子机进行筷子的消毒,未配置筷子消毒机的餐饮单位均使用符合要求的一次性筷子;在地沟油整治中,未发现我区餐饮单位使用地沟油情况,大部分餐饮单位在食用油进货索证方面都做的比较健全,均建立了进货索证台帐,但有的餐饮单位所进的食用油标识不全;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中,发现我区有很多餐饮单位或多或少在使用食品添加剂进行食品的着色;在调味品使用方面,我区大部分餐饮单位均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调味品,台帐索证索票均做的较好;早夜市整治中,发现夜市餐饮单位总体情况较好,早市问题较多,尤其是西钢地区早市大部分均摆在马路两侧,在经营过 程中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未办理健康证,设施也达不到要求,针对检查情况,对该地经营单位分别下达了意见书,要求限期必须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并且取得卫生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后方可经营;督促学校建筑工地食堂建立食品原料进货采购台帐、索证制度,深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切实改善餐饮单位的卫生条件,对不符合食品卫生条件的,坚决依法予以查处。共监督检查辖区内学校 71所,其中大中专院校 2 所,中学7所,小学 17 所,托幼机构 45所,工地食堂13户;乳制品及相关产品等行为进行了重点检查。尤其要求我辖区餐饮单位绝对不允许为顾客提供“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塞尔”纯牛奶,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等乳品。
综上所述,我监督所对坚持住存在问题较大、经多次教育仍不改正的餐饮饭馆、小吃店进行了书面改正意见,责令其整改,对拒不改正的坚决予以取缔,共取缔2户。
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原则,既抓专项整治,又抓食品卫生长效监管机制,保护了合法经营,打击非法经营活动,净化食品市场。
3.“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工作
根据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西宁市商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2011年西宁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我区经过精挑细选确定了餐饮单位集中,影响面较大的小桥大街和柴达木巷作为食品卫生示范街,并在小桥大街和柴 达木巷选定前期基础条件较好的柴达木宾馆酒店、万家灯火肥牛城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制定了示范街建设工作方案,召开了经营业主专题动员会。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所扎实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与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结合,严格餐饮行政许可,强化日常监督检查,进一步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着力规范餐饮经营行为。
示范街(小桥大街和政通巷)目前总计餐饮服务单位186家,在做好现有创建推进工作的基础上,我区进一步自我加压,拟定了重点帮扶工作单位,切实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全业态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群体,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推动餐饮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三)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
对辖区393户公共场所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其中美容美发276户、洗浴48户、住宿69户。上半年经常性巡回监督5次/月,监督覆盖率为100%。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179家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同时责令限期改正。
(四)医疗卫生监督执法
为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开展打击“三非”、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理专项活动,今年2月到6 月份,出动监督人员160人次,车辆36台次,被检查医疗单位共计121家。其中,村卫生室66家、医务室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6家、门诊12家、卫生院4家,对发现存在问 题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进行整改。检查中发现城北区二十里铺镇小寨村卫生室药房内存放了大量的过期药品,没收其过期药品四箱,并处罚金人民币八百元。
(五)学校卫生监督
根据《关于做好春季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青应急电[2011]8号)、《关于召开2011年全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视频会议的通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一次性塑料餐盒、学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整治工作督察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我所开展了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
(六)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1.监测情况
对辖区内末梢水和二次供水单位进行日常卫生监督,出动监督人员20人次,车辆6台次,其中末梢水11户,二次供水5户。共抽检末梢水11份,合格11份,合格率为100%;抽检二次供水5份,合格5份,合格率为5%。
2.检查情况
根据西宁市卫生局《关于下放生活饮用二次供水卫生督管理权限的通知》(宁卫法监[2010]589号)精神以及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要求,我所2011年上半年对全区20家二次供水单位进行检查,经检查,15家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5家无证,在建高层楼房100栋,未投入使用。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的15家供水单位,供管水人 员均持有《健康合格证》,供管水人员体检率100%,培训率100%。卫生管理规章制度齐全,水质自检记录齐全,有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使用的水处理剂均从合格的供应商进货,索证资料、验收记录齐全,水处理及卫生设施运转正常。对8家无证的单位进行了警告,要求其尽快办证。
(六)化妆品卫生监督
对辖区内36户化妆品经销单位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出动监督人员48人次,未发现假劣化妆品在市场上销售,在日常监督同时,指导各经营单位索取相关证件建档备案。
(七)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1.餐饮服务量化分级工作
按照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西宁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宁食药监局[2011]36号)的要求,在辖区内各食品生产单位中宣传动员,推行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组织餐饮服务监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统一评价标准。使餐饮服务企业明确对量化分级管理的认识,提高争创的积极性,提升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工作
根据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的安排部署,对我辖区内的357户公共场所(住宿59户、美容美发249户、洗浴42户、娱乐7户),开展了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到目前为止,共量化挂牌了54户。
(八)卫生监督员培训情况 第一期 1月17日,我所举办了关于“医疗卫生监督检查的程序、重点”的卫生监督员知识培训,共有35位职工参加,培训后考试合格率为100%。
第二期 2月25日,我所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共有34位职工参加,培训后考试合格率为100%。
第三期 3月20日,我所举办了“公共卫生执法基础”,共有35位职工参加,培训后考试合格率为100%。
第四期 5月15日,我所举办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实施细则”,共有33位职工参加,培训后考试合格率为100%。
三、存在的问题
2011年,我监督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和监督所所有人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1.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薄弱,气势和声势不够,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不足。
2.取证设备落后,跟不上工作需要,执法技术和手段还跟不上综合执法的重要。
3.部门间相互协调,支持不够。
4.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健全。
四、2011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1.继续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针对检查中存在的 薄弱环节,重点整治一些重点地段,重点单位,并进行回头复走,防止反弹,并进一步加强餐饮业餐饮具消毒工作检查力度,进一步推行消毒公司统一配送消毒餐具。
2.进一步推行餐饮服务、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3.加强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的专项整治。
4.认真做好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登记报告和防治检查工作,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周边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虽然我监督所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精心安排部署下,为保障辖区内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饮食安全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点滴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在今后工作中,我所将竭尽全力,克服种种困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2010年6月10日
【劳动保障所上半年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所长工作职责10-30
街道劳动保障所典型经验材料08-06
劳动保障工作半年总结专题11-03
劳动保障工作计划11-20
做好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07-12
社区年度劳动保障工作计划11-19
如何做好劳动保障协理员工作09-13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2010年工作总结08-17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3年终工作总结11-03
工作计划(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