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中国养老模式

2024-09-12

现存的中国养老模式(共8篇)

1.现存的中国养老模式 篇一

目录

一、高端会员制养老第一家——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2

整体规划............................................................................................................................................2 项目特色............................................................................................................................................2 经营模式............................................................................................................................................2 项目配套............................................................................................................................................2

1.颐养院....................................................................................................................................2 2.健康会所................................................................................................................................3 3.亲和学院................................................................................................................................3 4.配餐中心................................................................................................................................3 5.度假酒店................................................................................................................................3

二、“大社区+养老组团”的开发模式......................................................................................................3 ——万科随园嘉树,被业内认为是万科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项目................................................3

项目概况............................................................................................................................................4 配套设施............................................................................................................................................4

1.长者乐园:“金十字”养生休闲区.........................................................................................4 2.医疗配套-全国首个数字化健康服务示范社区...................................................................4 3.两大宗教信仰场所,满足心灵需求....................................................................................4 4.社区配套................................................................................................................................4 服务理念............................................................................................................................................5 运营模式............................................................................................................................................5 项目特点............................................................................................................................................5一、高端会员制养老第一家——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

亲和源老年公寓是一个以会员制为主要形式,以实现健康、快乐的老年新生活为目标,融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化为一体的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中、高档的养老社区。坐落于上海南汇区康桥镇,占地8.4公顷,建筑面积十万平米。

整体规划

社区沿街分布餐厅、老假酒店、健康会所、商业、老年大学、医院等公共建筑物业,社区内部是居住型物业,与外部有一定距离,保证了私密性。社区内适老硬件配套完备,包括配餐中心、医院、颐养院、商业街,亲和学院、健康会所、老假酒店、MINI高尔夫球场、活动广场、门球场、舞蹈广场、茶室等功能活动区,生活、健康、快乐三大服务体系使得适老设置完善,满足各年龄段老年生活需要。

项目特色

整个社区全部采用无障碍化设计+“生活、快乐、健康”管家式的服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是个不脱离社会,又独立又开放的老年生活社区。

社区内含12幢多层电梯住宅楼,共计838套居室,可入住1600位老人。公寓内全装修全配置,柜橱床椅和家用电器俱全,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电话,全部开通,冷暖水24小时供应。老人拎包可入住。亲和源同国内外多家知名品牌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建立专业化养老服务平台——曙光医院亲和分院、上海老年大学、美格菲会所、索迪斯餐厅、爱玛客物业。

经营模式

亲和源采用会员制运营模式,通过会员制的运营构建俱乐部服务模式。项目配套 1.颐养院

建筑面积9736.1平方米,设300余张床位。共9层,1-4层为门诊部门,5层为样板间,6-9层为护理区。

与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对接,又专业医疗机构派出团队进行管理。颐养院只为亲和源内部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外部人员暂不接待。

房内配备有独立洗手间、冰霜、电视、谨记呼叫器。2.健康会所

会所接待亲和源内老人,也对外开放 3.亲和学院

引进上海老年大学,使老年人拓展深化资深兴趣爱好,增加与群体交流的机会,丰富生活。与上海老年大学合作,由上海老年大学总部派出师资且提供课程; 开设英语、电脑、音乐、艺术、运动等6大类15个学习班。4.配餐中心

与索迪斯餐厅合作,打造总面积2574平方米的养生餐厅;由专业餐厅管理公司管理,按营业额与亲和源分成;

餐厅只为护理和疗养人员提供送餐,公寓内老人需自行前往餐厅用餐。5.度假酒店

酒店内设有74套客房,公寓式配置,酒店式管理。

提供分时度假、老年旅游休闲、短期托老以及亲和源老年新生活体验等服务;亲和源内老人带朋友居住享受优惠价格。

二、“大社区+养老组团”的开发模式

——万科随园嘉树,被业内认为是万科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项目

项目依托良渚文化村项目,采用“大社区+养老组团”的开发模式,随园嘉树土地属性为旅游用地(商业用地),40年产权(2003-2043年),从产品设计、服务配套以及样板区的体验,万科将此产

品打造成了目前市面上相当不错的养老产品,也是万科进军养老地产(专题阅读)的一个试点产品,特别是养老服务的试点。

项目概况

规划建设58937平方米的健康公寓(占用地面积的93%),5381平方米的公共配套(不计容),和4571平方米的“金十字”颐养中心(占用地面积的7%)。健康公寓是共17栋5~6层多层产品,其中1栋为需要辅助的老人护理区,共包含96个床位,其余16栋为生活自理老人生活区域,分为75㎡、100㎡、111㎡三种户型,共575套房源,其中75㎡户型占比60%。另外,社区还配有地下车库11073平方米,提供230个车位。

配套设施

1.长者乐园:“金十字”养生休闲区

项目园区中央的“金十字”养生休闲区,面积达4500平方米,包括景观餐厅、阳光阅览室、多功能厅、健身房、棋牌室、咖啡吧、老年大学等,更有老年大学“随园书院”重拾年少之梦,是一个专为长者营造的养老配套集群。

2.医疗配套-全国首个数字化健康服务示范社区

以共建中国首个数字化健康服务示范社区为目标,浙医一院在良渚文化村成立了浙一良渚门诊部,诊疗面积共约2000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口腔科及检验、超声、心电图、放射、药房等,配备牙科诊疗床、输液室、观察室等设备和功能区,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水平的医疗和服务。

3.两大宗教信仰场所,满足心灵需求

(1)中国首座全木结构社区教堂的美丽洲教堂。(2)全国罕见佛教尼众道场的大雄寺。4.社区配套

(1)独创村民食堂的良渚食街。

(2)全国唯一乡村创意聚落的玉鸟流苏街区。

(3)杭州首个星级标准菜场的玉鸟菜场。(4)全国首个配有“村急送”服务的社区。服务理念

随园嘉树有万科物业公司自营,主要针对健康长者,除了从产品设计与硬件上打造成适老产品外,更加注重服务配套,为长者提供“六心”级、“24小时管家”等服务,而以术后看护为主的颐养中心和康复中心则将与台湾专业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更为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万科的规划里,这个养老试点是万科基于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而进行的一系列针对性、合理性、系统化的专业设计,意在创造出更为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并整合国际先进技术与服务体系,形成高端养老产品及服务。

随园嘉树服务体系立足联合国五大照护原则: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尊严,从长者的身、心、灵全方位需求出发,提供包括健康管理、智慧小区、舒适生活、尊荣享受四大服务体系,包括多项具体服务内容,以“6心”级服务和24小时管家为主要特色,为中国当代长者实现品质、尊严的晚年生活。

运营模式

随园嘉树在产品方面引进了日本的相关经验,而在服务方面,又吸收了台湾的模式,混搭之下,找到适合的方向。随园嘉树的土地较为特殊是40年产权的商业用地,经过八年多的前期建设,仅剩30多年的产权。项目运营目前采取租售结合的方式。销售部分,出售30年使用权。户型75~110平方米,均价14000元/平方米,再按月收取2500~3500元不等的服务费。

项目575套房源中,前60套以出售来试探市场反应,一面世就被一抢而空,客户为40~50岁的中年人士,与万科最初预计的60-70岁的老年人相差甚远,但从销售的角度已经全部售罄。二期60套正在低调销售,而后期剩下的房源,万科已经计划以自持的形式,进行出租运营。

项目特点

1、依托良渚,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

2、项目以养老组团+大社区的开发模式,打造“一碗汤的距离”的养老概念,中国老人更愿意接受这种居家养老模式。

3、项目充分利用和发挥了万科的品牌效应。

4、随园嘉树采取销售使用权与持有租赁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并依据市场情况和项目进展不断调整运营。项目起初打算销售80%的物业,持有20%的物业。随着项目的推进,逐渐增加项目持有物业比例,说明万科注重后期运营,将为客户提供持续养老服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社区式的商业养老模式——中国·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

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是银发安居的典范。长庚村以其完美的社区模式服务银发群体.让其退出职场后仍得以有尊严地生活,这种社区式的商业养老模式值得大陆借鉴。

项目基本情况 面积:占地510亩 位置:台湾桃园县龟山乡

户型设计:一室一厅约46平米和一室两厅约73平米的两个等级 户数:4000户(已建成2000户左右)

交通:每天上下午各有一班免费班车前往台北市区

定位:集养老、医疗、文化、生活、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银发族小区” 入住资格:年满60岁、且接收长庚医院身体检查证明健康状况合格。项目特色

1、宽阔优雅的养生环境:享受17公顷青青草原、体验野趣农园、漫步休闲栈道,远离城嚣烦恼,沉浸在大自然中,提供最佳的健康养生环境

2、全方位的照护规划:为银发族体贴设想的全方位照护服务,兼顾保健、医疗、养生、休闲、娱乐,满足银发族的生活需求,享受家庭、社会的温暖关怀。

3、养生文化代代相传:塑造多元养生文化,丰富退休生活价值,规划调养身心的休闲活动,参与社团活络人际,提供文化传承的发展机会。

4、住得好,付得起:全村4000户不同坪数住房,有良好的经营管理质量,规划多元的银发学员

课程,举办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艺文表演、学习课程,丰富生活内涵,安排住户中学有专长者担任教学或服务工作,贡献人生经验,真正享受快乐优质的退休生活。

居家式养老的特色规划 全区无障碍环境设计; 经济救援服务;

每户设有紧急呼叫设施,以及全天候监控中心,随时提供紧急救援服务 完整的小区机能;

1、设有超市、书局、银行等商业区

2、设有小吃店、中西餐厅、宴会厅等餐饮区,提供团膳以外的选餐服务

3、设有体育馆、健康俱乐部、水疗池、游泳池等休闲设施,增进健康体能

4、设有会议厅,可举办大型活动及银发族相关议题研讨会,增进小区活力

5、设有招待所,提供家属探访的住宿需求。

6、宗教活动场所规划

尊重个人宗教信仰,设置各种宗教聚会场所,满足心灵需求。

7、网络化小区

每户均预留网络线路,并向住民访客提供无线上网

8、安全的警卫门禁系统

二十四小时严密警卫,进出刷卡记录 完善的健康照护

1、专职照护

2、定期健康评估

3、建立健康计划

4、健康促进

定期安排健康检查、体适能检测及处方建议、定期安排流行性疫苗注射、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养生咨询,推动健康,促进与教导自我保健观念。

5、健康维护

小区内设置小区医院、特约门诊、复建中心,并于桃园分院、林口长庚院结合方便看病复建;

用药咨询:护理师、药师及医师提供用药咨询;

小区内设有自动血压仪、身高体重计、血糖机,提供长者血压、体重及血糖的自我监控,维持良好的慢性病管理。

6、紧急救护

定期举办救护训练,提高员工救护知识

紧急医疗转送服务:有林口长庚医院为后盾(社区位于长庚医院对面)

7、长期照护与疗养

有长庚护理之家、桃园分院、缓和医疗病房提供全程服务。

8、多元养生休闲

每周组织太极拳社、香功社、元极舞社、国剧社、卡拉OK社等丰富休闲活动 经营模式

1、出租模式:知晓—预约—参观—解说—登记住房—签订合同—缴费—入住—生活—到期续约—搬出(社区还为老人提供试住服务,以及对13岁以上的人士提供为期两天的体验之旅。)

2、出售模式:由于土地是政府作为福利低价划拨,因此每平方米造价不高,售价在台湾算是平价,目前已售罄。买房有一规定:不能作为遗产处理,到不住时须交回村里作为捐助。

3、收费:费用包含入住保证金、管理费、膳食费、水电费、其他服务(护工等)。

四、东方太阳城

东方太阳城因不设老人购买的限制条件,原则上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养老项目,而是一个以老人退休生活为主题,有部分适老设施,同时开展一些老年活动的,带有养老特点的地产项目,对养老产业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故作为案例推荐给大家。

项目概括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潮白河畔,紧邻首都机场(23公里)总占地面积:234.6万平米,建设规划用地:124万平米。

高尔夫景观绿地:70万平米 医院建筑面积:2200余平米

嘉宾国际酒店建筑面积:1.5万平米

产品种类:现代独栋、水畔联体别墅、中式四合院、四至六层电梯公寓等 项目特点

1.消除室内地面高差,楼梯台阶变宽变矮,门手柄和电梯按钮位置下移,灯具开关面板变宽,卫生间坐便器略高,厨房灶台略低,保证轮椅回转空间,尽可能在楼内外为老年人提供各种邻里交流、人际交流的公共交往空间和环境(例如连廊公寓的空间设计)。

2.多层楼房带电梯,全部无障碍通道,公共走道及卫生间地面防滑,外部空间最好有带顶的长廊相连在特殊装置上:紧急呼叫按钮,防滑扶手,安全电热源,护理型公寓安装专用平铺式电梯、活动滑轮床,卫生间墙面装扶手,尽量用平底浴盆或坐式浴盆。

3.适当提高照明亮度,提高色彩的明度和对比度,放大标识牌和字体,提高可识别性,减少黄色和暗色。

配套服务

酒店:嘉宾国际酒店。建筑面积共红旗1.5万平米,按四星级标准提供服务,共有客房108间。另配置了3栋酒店式公寓,共110套,每套均设有厨房并配备厨具。

餐饮:三个中餐厅一个西餐厅

会议:太阳会所拥有近20间国际化标准多功能会议厅,约40平米至900平米。

医院:太城城医院建设面积2200余平米,有一所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医院。开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中医科等十五个科室。

运动:各种运动设备齐备。休闲:温泉泳池。

娱乐:陶艺馆、咖啡馆、棋牌吧、KTV、演艺、图书馆、音乐、舞蹈等。老年大学:老人学习、交流和增长知识的场所。

农庄:总占地数百亩,可种植各种瓜果蔬菜,每份土地每年收200元。运营模式

标杆项目: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太阳城中心退休社区

高品质的中国首席大型退休社区。作为一种专供健康老人集中居住的专用住宅,是一种居家养老

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它与原来的敬老院、福利院不同,不是用来收养无经济来源的孤寡老人和低收入家庭送养的老人,不属于国家或集体办的社会福利设施,而是由社会投资兴办并按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老年专用住宅,入住的老人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与健康状况选择户型及服务项目,以销售地产为主要目标。

五、大体量,综合服务类养老项目——爱晚大爱城

大爱城(香河国家养老示范基地)是国家“爱晚工程”的典型示范性项目、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重点工程、住建部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由世纪爱晚(北京)置业有限公司和香河爱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爱晚工程”是由国家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牵头发起,旨在建设完善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大民生工程。

主要实行居家服务、社区照顾、机构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养老中心除为入住养老公寓的老人提供专业、贴心的服务外,还为所有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健康养老服务,实现社区养老全覆盖。

概况

大爱城养老中心总建筑面积7.5万平米,设置养生会所和666套居住单元,有开间、一居、二居、三居等多种户型供老年客户选择。

其最终目标是打造成为市场化、全龄层、全配套、自循环的中国新型健康养老社区。项目配套

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包括爱晚医院、爱晚国医院、医疗专家楼、老年护理单元)、养老中心、体育中心、文化教育(包括国家开放大学社工学院、老年大学、中小学、幼儿园)、养生会所、休闲公园、生态健康农场、缤纷商业、高端酒店。通过倡导亲情回归、大家庭融合的居住方式,力争实现“中国首席亲情健康城”的造城理想。

六、北京市首个“医养结合”试点养老机构——双井恭和苑

北京率先推出“喘息服务”的养老院,国内首推个性化照护的养老服务机构。地理位置

双井恭和苑位于北京CBD核心,交通便利,闹中取静。周边文化、艺术、教育、商业、生活气息浓郁,让现代老年生活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

服务模式

长住,提供医养结合持续照料的老人提供长期生活照料。短住,提供一站式的专业短期照料。

喘息服务,让老人享受一段幸福安康的生活,也让长期照顾老人的子女或老伴喘口气。服务人群:有失智、卧床老人长期照护,在主要照护人有临时安排不能照护的家庭,或长期照护老人所伴生的压力需要舒缓的家庭。

七、第一家保险企业投资管理的养老社区——北京泰康之家·燕园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保险业正逐步放开手脚,国内主要寿险公司已大踏步迈开投资养老地产(专题阅读)步伐,意欲在庞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在中国,泰康人寿最早提出了由保险公司建设养老社区的构想,同时积极研究将金融保险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创新商业模式,由泰康人寿旗下泰康之家获中国保监会批准在中国保险行业率先进行的养老社区投资试点。

项目规划

位于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镇,整个社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包括自理型、协助自理型、专业护理型、记忆障碍型等不同类型的养老公寓。

土地为商业性综合用地,通过招拍挂获得。该养老社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共能容纳3000户居民入住,首批600余户、共800位居民将于2015年入住。北部规划为持续照料社区,主要为酒店和会所。会所6000平方米,包含七大功能中心和13个餐厅及就餐区。此外还包括康复医院(门诊、转诊),独立生活单元,协助生活单元,专业护理单元,记忆障碍单元,临终关怀单元。南部为活力养老公寓,主要包含活力生活单元,幼儿园以及社区商业。

项目配套

泰康之家提供了约1.8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设施。一期中心的位置是一个5000平方米左右的文化活动中心,满足居民日常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生活。其中包括1500余平方米健身运动中心,400平方米的阳光房,约2万平方米的中央花园,以及专门设置的漫步道方便老人科学运动。

项目特点-“保险”跨界

燕园采取期权与现货两种方式进行销售:期权销售模式是指销售“幸福有约综合养老计划。现货销售模式是指客户入住后要根据需求不同支付不同的入住费用。费用约在六七千元至上万元不等。入住时需缴纳一定金额的类似押金性质的资金60万到100万元,在离开社区时这笔资金才可以退还。

社区为居民提供青松阁、雅竹阁、芝兰阁、碧莲阁四个不同的居住区域,并提供不同程度的生活照顾及护理服务。根据入住前的专业评估,社区向居民提供适当的入住选择建议,入住后,当居民健康状况发生变化,亦可轻松升级至相应的居住区。四个居住区也都在户型及配置上针对入住人群的特点、情况做出了相应的优化。

八、“休闲+养老”的早期经典项目——北京太申祥和山庄

全国首家推行会员制(包括太申祥和会籍、太申尊老会籍、太申至尊尊老会籍、祥和会籍)养老模式的国际敬老院。倡导以儒家文化为基础,提倡“天人合一”与“和为贵”的思想,致力建成以健康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等综合性山庄。

经营模式采用三种会员制的模式,入住人员交纳押金后可获得会员资格,并免费享有居住权或租赁居住,入住老人主要以健康老人为主。

基本信息

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为民办房地产性质的老年社区,位于昌平区北安河,附近医院:北京老年医院、温泉镇老年医院、太申祥和医院(一级甲等)。

客房分布:客房通过连接性地面连廊进行串联,住宿分为四个区域居住:颐太居、养申居、天祥居、年和居;共计1200余床位;室内面积40平米开间至80平米套间,供给三种户型(另有一套600平方米室量的四合院)

服务理念

太申祥和山庄(国际敬老院)是全国首家推行会员制新型养老模式的国际敬老院,会员老人可享受优惠价位及为其提供的各项服务。所有房间均设有应急呼叫系统,24小时热水供应,电视、电话、空调等一应俱全,每天有专人打扫卫生、护理,整个区域采用无障碍通道,防滑地面。老年餐厅为会员提供营养套餐及零点餐。依老年人的特点,特开设了图书阅览室、健身房、康复训练室、书画室等。

太申祥和山庄(国际敬老院)还组织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模特队、园艺组、摄影沙龙等喜闻乐见的娱乐团体。为其提供服务的太申祥和医院(一级甲等)被评为定点医疗机构。拥有一流的体检设备,可进行呼吸、循环、消化等七大系统的常规体检生化B超、心电图及癌前普查;由门诊处置、巡房查房、专家门诊、医疗咨询、健康查体、健康宣教、24小时医护值班等服务工作。每年为免费为会员老人进行两次体检。

太申祥和山庄(国际敬老院)的康乐中心为星级宾馆,拥有单人间、双人间、豪华套间、VIP室共计300个床位。设有室内保龄球馆、台球厅、沙弧球、射击项目、游泳馆、桑拿馆大小歌舞厅、多功能厅、室外网球场、门球场、等多种娱乐项目。餐饮中心设有能满足不同需求消费者要求的自助餐厅、零点餐厅、大小包间及大厅,环境优雅的室外垂钓中心可为您带来无尽的生活享受。

九、国内首个“保单+实物对接”的模式——武汉合众优年养老社区

合众养老社区基于美国的CCRC持续健康理论而设立,社区包括定位于55岁到70岁的活跃老人社区,和70岁以上的持续看护社区。根据客户不同阶段的健康状况,提供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生活和专业护士护理的系统化服务。

2013年10月23日在武汉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占地24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为国内首个实物养老保障计划,其首创了“保单+实物对接”的模式,瞄准的正是中产阶层的养老市场。其入住费用由入门费、月租金、服务费组成,餐费依据膳食标准另计。以入住活跃老人区为例,按照目前市场价,除入门费外,每月只需1350元就可租到二室一厅、服务费每套每月只需700元。购买合众人寿实物养老保障计划的客户,到了保险合同约定年龄后,不论未来社区租金如何上涨,都可以保证入住,只需按当时市场价缴纳服务费即可。

如选择购买保险产品,合众人寿推出3款实物养老保障计划,包括合众乐享优年生活实物养老保障计划(A)、合众颐享优年生活实物养老保障计划(A)和合众尊享优年生活实物养老保障计划(A)。以35—40岁客户为例,如果选择10年缴费期,每年的投入只需3到5万元。

十、国内首个学院式养老——绿城乌镇雅园

特点-学院式服务

2.现存的中国养老模式 篇二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 是指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在父母进入养老状态时期, 由子女向自己年老的父母提供包括经济物质支持、日常生活照顾以及精神慰藉的养老模式。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仍然延续着几千年来的生活方式, 家庭养老也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延续性, 家庭养老无论是对老年人或是对社会文化来说, 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老年人本身具有比子女更为传统的特性, 因而希望子女能以传统的方式对其进行照顾。因此, 目前家庭养老仍是中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

但是, 当前家庭养老也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人们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 也为家庭养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养老将会被取代。家庭养老模式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长河中积淀的结果, 蕴涵着整个社会的生命之源。它仍将在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自我养老

自我养老, 是指依靠老年人自己以往的生活积累来维持自己晚年的基本生活所需, 也包括老人在老年期继续参与社会经济生活, 以获取维持生存和改善生活的资源。

自我养老在经济上主要通过个人以往的积蓄和继续参与社会活动为支撑。在健康方面要求老年人有较为强健的体魄能够自我照料生活。在思想意识方面要能够独力自主, 自我精神慰藉。依靠自我养老的老人不管是经济供养、生活照料, 还是精神慰藉都是以依靠自己为主。目前, 农村老年人仍然是活到老, 劳作到老。老人自我养老的经济收益也主要还是从土地中获取。这种自我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老年人老有所乐的一部分。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 仅仅依靠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资源供给必将会造成养老资源紧缺。这种模式应该在不断规范中得到发展。

三、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 社区机构养老为辅, 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 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地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 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 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社区养老服务具有专业、便利和成本低廉的独特优势。在中国, 这仍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生养老模式。

在中国社区养老的推行对于解决中国养老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社区养老有效地解决了一部分子女的后顾之忧。同时, 社区养老能够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再者, 社区养老有助于推动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养老, 有针对性地开展老人服务项目, 真正使社区资源和设施得到充分利用, 在满足老人需求的同时, 也影响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观点, 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有助于社区建设的发展。

但同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处于初级阶段, 社区养老存在许多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 社区养老模式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展开, 有些地区社区养老甚至是空白,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年人在享受社会保障资源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 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社会保险养老

目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方式功能逐步弱化, 在中国农村的广大地区,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新型保障制度逐步兴起和发展。

农村养老保险, 是国家对亿万农民发出国家将为他们建立由财政全额支付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的一个信号, 使他们老有所养。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实现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方面的制度平等, 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就可以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居民在这方面的差距, 这对于改变城乡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从农村当前的新情况来看,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首先, 农村养老保险极大地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其次, 它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 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因经济利益引发的家庭矛盾;再次, 它将有效化解一些农村集体组织无钱办事的困境, 使它们能够集中有限的财力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建设。农村社会保险模式将是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田雪原.“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养老保障改革思路[J].社会保障制度, 2006.[1]田雪原.“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养老保障改革思路[J].社会保障制度, 2006.

[2]唐绎妍.浅谈非营利组织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J].大众科技, 2006 (7) .[2]唐绎妍.浅谈非营利组织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J].大众科技, 2006 (7) .

[3]张忠根.韩国农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 2005 (4) .[3]张忠根.韩国农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 2005 (4) .

[4]秦辉, 徐扬.罗斯福新政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 2005 (3) .[4]秦辉, 徐扬.罗斯福新政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 2005 (3) .

3.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篇三

新加坡是个年轻的国家,却是世界上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到2032年,新加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80万,占总人口的18%。这种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和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养老问题已引起新加坡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新加坡政府推行以强制储蓄为原则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而政府一直提倡和鼓勵的家庭养老模式的成功经验更值得借鉴和学习。

新加坡:“三代同堂”的“温情”政策

李光耀在1971年春节的讲话中说:“孝道不受重视,生存的体系就会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变得粗野,我们不能因为老人无用而把他们遗弃,如果子女这样对待他们的父母,就等于鼓励他们的子女将来也这样对待他们。”新加坡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视为 “治国之纲”,创造了尊老敬老、赡养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李光耀还特别强调家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巩固国家,永存不败的基础”,极力主张按照儒家传统“保留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认为“三代同室的家庭结构稳固,具有抚育下一代继往开来的巨大潜力”。为了保持这种家庭结构,新加坡于1994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赡养父母法》规定:凡拒绝赡养父母或资助贫困的年迈父母者,其父母可以向法院起诉,如发现被告确实未遵守《赡养父母法》,法院将判决对其罚款1万坡币或判处1年有期徒刑。1996年6月,新加坡根据该法又设立赡养父母仲裁法庭,由社会工作者和公民组成,地方法官担任主审,调解不成可由仲裁法庭开庭审理判决。同时,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对与老人同住组屋的家庭提供便利和优惠,如在分配政府组屋时对三代同堂的家庭给予价格优惠和优先安排;规定单身青年不可租赁或购买组屋,但如愿意与父母或五十岁以上老人同住的可优先考虑;同丧偶的父或母或有残疾的兄妹一起住的纳税人可享受 “父母及残疾兄弟税务扣除的优待”,等等。

此外,政府为鼓励儿女与老人同住,还推出一系列津贴计划,为需要赡养老人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养老医疗方面的补助,以减轻其家庭负担,提高赡养老人的积极性。新加坡政府自1993年以来推出了12个“公积金填补计划”,其中有四个是专门的“敬老金计划”;还推出“三代同堂花红”,即与年迈父母同住的纳税人所享有的扣税额增加到5000坡币,而为祖父母填补公积金退休户头的人也可以扣除税额等。在医疗方面,政府规定:平均家庭成员收入在700坡币以下的老人将能到社区发展理事会申请加入基本护理合作计划,到家附近的私人医院或牙科诊所看病时能享受政府的医疗津贴,因病重而严重残疾的人如家庭每月人均收入不到700元坡币每月可获180元援助金。(《联合早报》2002年3月1日)正是因为政府为赡养老人的家庭提供了得力的经济援助,使得这些家庭的老人在住房、医疗等方面确实享受到实惠,因此绝大多数新加坡人选择家庭养老方式,便利之余还能享受天伦之乐。

中国:家庭养老仍是“老有所养”的保障

“老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追求之一,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实现形式。家庭养老历经千年而不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也符合中国当前国情。虽然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这种养老模式依然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

首先,养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崇老文化将崇老观念和价值观赋予中国家庭养老,因而使家庭养老这一家庭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短期行为转变为世代相继的行为,随意性行为转变为规范性行为,如此,家庭养老已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且须做好的问题。

其次,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1982年为4.91%,2010年为7.88%,2040年将达17.4%左右,增长速度比欧美发达国家快一倍。此外中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之大也居世界之首,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达6000万,2040年峰值时约达26500万人。这就导致老龄化程度超出经济实力能承担的程度,国家未富先老。我国现在经济文化尚不发达,政府和社会对养老资源的供给有限,而养老的实际需求却非常巨大,两者矛盾极其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单靠社会养老远远不够。城镇中,并不是每个老人都能享受社会养老,即使是能够领取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也常担心生活受到高物价的冲击;至于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刚刚起步,尚未全面覆盖,农民对家庭养老的依赖性远大于城市。我国75%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他们在经济上一直由家庭供养或靠自身劳动所得,到了高龄阶段更需由家庭赡养,所以家庭养老方式更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

最后,家庭养老也符合经济学中的交换理论。按照史密斯的经济学观点,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各人之间存在一种互惠的交换模式,即人们在交换中双方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有对等交换,交换才能持续下去。我们可以认为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存在一种交换关系:父母抚养子女,期待年老时能得到子女的照顾;子女幼年时从父母处得到关爱,成年后以照顾赡养老人作为回报。所以,家庭对老人的照顾是子女将父母的养育之恩以经济、劳务或精神上安慰的形式回报给他们。互惠是家庭内部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两代人之间在金钱、物质、时间、感情等有价资源方面双向支持和交换,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正体现出这种均衡互惠和代际递进的原则。

我们可向新加坡学习什么

老龄化加快,“4—2—1”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的普遍化及传统家庭观的变化,使我国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笔者认为,可借鉴新加坡的家庭养老模式,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在发展社会养老的同时,不可忽视家庭养老。在大力发展与改革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应继续发扬孝道传统,将家庭养老作为我国养老保障的重要支柱。社会舆论部门要做好宣传与引导工作,政府部门也应通过立法等手段强调老年人受赡养的权益,在广泛深入进行家庭养老宣传的同时增强养老法制观念,强调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给、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维护老人的尊严,对侮辱虐待老人、拒绝赡养老人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严惩不贷。

第二,给予贫困家庭以适当的经济援助。我国目前有贫困人口6000多万,主要是城镇下岗人员和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民。对于前者,政府提供的帮助是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收入少于此线的人员由政府定期给予补助。这里可以借鉴新加坡做法,对于有老人的三代同堂贫困家庭,定期不定期给予经济补助和减免个人所得税;在购房、老人医疗方面给予照顾和优惠。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两代老人都在世的情况日益增加,下一代退休老人照顾上一代老人是目前可倡导的家庭养老照顾模式,而且下岗、退养及提前退休者,也是家庭养老的宝贵资源。政府若能通过保障体系向这部分人分配适当的社会资源,将有可能最节约也最有效地满足家庭的养老需求。

第三,发挥社区服务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保健、咨询、应急服务等。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发展老年社区服务,不仅可减轻子女养老的压力,而且方便老年人在不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的前提下享受到社会的服务,避免产生心理上的孤独感。在社区为老年人兴建便利的老人服务和救助设施,对家庭养老是一个有效的保障。新加坡这项巩固家庭养老的有效措施,也值得借鉴。

(作者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台联副会长、天津市政府参事、天津财经大学教授)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9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4.现存的中国养老模式 篇四

【摘要】:在全国现期近2亿老年人口中,有超过六成以上生活在农村。即是说,仅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就超过了1个亿。建立“新农保"制度对解决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推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驻马店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开展状况着手,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体制中的问题所在,并结合全国其他地区的优秀经验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新农保;问题与对策;驻马店

一、新农保政策实施现状

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2年上半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国家和各有关部门的推广宣传下,我国的农村养老政策进展迅速。截至2012年10月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59亿,其中1.25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养老金。成绩固然有,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由于宣传深度和广度不够,村民对新农保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一定的质疑,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致使部分农民群众对参保有等待、观望的心态。宣传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阻力,例如:(1)部分农民,尤其是中青年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不高。他们更注重眼前的利益,认为有钱不如用在现在;(2)部分农民对新农保的政策理解不透。

2.“新农保”的养老金还处于低水平,农民期盼“低投入、高回报”。3.关于基础养老金的领取问题

大部分农民认为,将老人基础养老金和子女缴费捆绑不符合新农保的自愿原则。另外,有部分老人没钱缴费,且老人与其子女又有矛盾,使其无法参保。

4.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具有不确定性

随着农民纷纷参保,新农保的养老基金会越来越多。现在农保基金主要由县管理,而县的经办机构缺乏投资经验、相关技术及人才,管理这么大的资金,风险较大。而且,随着物价上涨,农民担心自己个人缴费会吃亏。

二、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建议

1.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

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对乡镇村干部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民对新农保工作的疑虑和意见,有针对性进行宣传,真正认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意义,不断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2.进一步做好业务工作,切实提高群众参保率

切实加强新农保业务培训和指导,制订详细的业务培训计划,使新农保工作人员个个熟悉政策,能办业务,会解问题,同时要忙建立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络,实现农民参保缴费、领取待遇不出村,保证对农民的参保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由上图可以看出近几年驻马店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上升还是十分明显的。

3.遵循自愿原则,完善基础养老金的领取方法

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是为了保证农村老年居民,包括无力参保的农民有一个最低的生活保障,而捆绑将可能会引发关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在制度设计上,应体现个人缴费的优越性,逐步拉大基础养老金和财政补贴涨幅的差距。

4.时机适合时,可略提高政府对“新农保”的补助额度

统计数据显示,有66.7%农民对未来“新农保”的期望是政府补贴能再提高一些。目前的“新农保”养老金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资也必然逐年提高,所以在经济发展到适当时候,让他们知道政策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

5.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安全运行到位

新农保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建议财政、金融、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加快制订和完善新农保各项,对基金筹集、预算、划拨、发放等环节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严格运行程序,确保基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使农民放心缴费,安心参保。

6.驻马店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全覆盖

(1)部门做好各地实施方案的审核、上报工作,确保方案科学合理,符合上级政策要求。

(2)加大资金筹集和拨付。市县财政在及时调整支出结构,全面安排好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所需资金的同时,积极做好上级补助资金申报工作,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3)加强人员培训。积极支持人社部门对县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经办银行等经办人员培训。

(4)加强监督与指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配合市人社部门,采取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认真做好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覆盖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及对策的实证分析——来自河南省六地市的农户调查数据》[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杨勇刚:《中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与模式转换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2012 [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豫政〔2009〕94号

5.现存的中国养老模式 篇五

——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研究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金融脱媒日益显著,实体经济对直接融资的需求十分旺盛,债券融资作为直接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上市公司在其经营过程中,融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难题。由于债券融资相比股权融资,具有控制权不被稀释、税盾效应等优势,相比银行存款有所获资金规模较大且稳定、筹资成本较低等优势,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采用债券融资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优化、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上市公司;企业债券;企业融资;风险控制

一、引言

一般而言,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又分为政府债券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企业债券是企业融资的主要信用形式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行债券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和首要选择。而在我国,资本市场因受经济环境、经济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融资主要还是通过银行信贷,发债融资在企业融资比例中所占的份额少之又少,严重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那么,在我国目前的转轨体制下,我国企业依靠债券融资能不能够快速发展,如果不能,障碍在哪里?如果可以,可行路径是什么?上述问题的解决,对解决企业的资金困境,完善金融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如今,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优势,完善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己成为当今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从融资的角度,通过对我国企业债券融资产生与发展的回顾,深度剖析了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对如何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完善企业债券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提出了若干对策及建议。

二、发展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意义

经过投资银行数十年的设计和开发,上市公司债券已经衍生出几十种形式,可以很好地满足融资者和投资者的不同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上市公司债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上市公司债券融资对资本市场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

首先,发展上市公司债券市场有利于实现金融工具种类的多样化。上市公司债券是资本市场基本证券之一,西方国家的企业或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额占各国每年融资总额的60%以上,而我国还不足5%,缺乏上市公司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只能是一个不完整的市场,况且上市公司债券还能衍生出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其次,运用上市公司债券的价格机制,有利于推进各证券品种之间的制衡价格的形成。各种资产定价理论基本上是沿着:无风险利率——上市公司债券——股票的线索展开的,这也就反映了资本市场中政府债券、上市公司债券和股票之间在资产定价、风险程度等方面的内在制衡关系,可以说,没有上市公司债券,股票的市场定价是很难明确的,也就容易出现股市的大起大落。最后,有利于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上市公司债券除了起到分散投资风险、稳定有价证券价格的作用外,还能降低银行借短贷长的压力,降低资产负债的期限不匹配,从而降低一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

2.有利于分散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

上市公司债券信息透明度高。发行过程及债券完全兑付前有严格的信息披露、信用评级贯穿始终,违约事实也会公之于众,市场约束力较强,恶意违约者将立即被市场抛弃,有利于减少约束不足导致道德风险的恶意违约,减少企业风险向银行风险转化的概率;其次上市公司债券风险分散。上市公司债券的投资者众多,风险责任分散,加上上市公司债券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发行人信用状况的变化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价格变化和债券在不同投资者间转手,风险有较多的时间通过较多投资者加以分散,降低了单一投资者的风险,减少了风险积聚并向系统风险转化的可能性,有利于金

融稳定。

3.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促使市场利率的形成

发展上市公司债券市场有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就开始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在货币市场中取得明显的进展,但资本市场利率始终无法形成,原因就在于市场主体对利率变动不敏感,例如,从 1996 年 5 月

多,风险责任分散,债券价格的变化可以由不同投资者转手通过较长一段时间加以消化,降低了风险集中性,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三、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问题及成因分析

债券融资是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和证券市场的平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章内容将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债券融资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其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存在的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债券的发行量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股票市场持续减弱,股票融资功能下降,使得上市公司债券的融资规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债券融资占外源融资比例过低

上市公司在选择外源融资的时侯,无论是根据权衡理论,还是根据优序融资理论都体现了债权融资优于股权融资的“优序”思想,应首先举债,然后才是发行股票。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年的研究结果,发达国家的外源融资中,债权融资比重占有绝对的优势,平均在以上,近年来更是有上升的趋势。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借款筹资、租赁筹资、商业信用和债券筹资。现阶段上市公司一般的融资顺序是:首先是股权融资,然后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内源融资。受制于上市公司目前的盈利水平普遍较低的状况,内源融资不能满足上市公司资金的需要,导致上市公司内源融资即留存收益在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近些年都低于。除去内源融资,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从2010年到2014年,企业债券发行额占外源融资的比例分别为10.44%,23.95%,39.73%,42.78%,47.98%。平均不超过35%,这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占外源融资比例过低。

我国上市公司可以选择的融资方式有很多,例如:IPO、配股、增发新股、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偏向于股权融资作为首选的融资行为,这造成了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极度失衡,对债券融资的利用很不充分。

2.流动性不足

证券的流动性主要反映在证券投资者结构、流通渠道、流通简易程度上。证券投资者持有结构越丰富代表流通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证券的流通渠道越多则代表证券的流动性越好,反之则代表证券的流动性不足。证券流通越简易、越没有限制则说明证券的流动性越好,证券流通的限制越多、流通越复杂则说明证券的流动性越差。

据2014年3月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债权人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基金类。2013年3月商业银行和基金类持有的企业债占企业债总额的54.3%,而持有的中期票据占中期票据总额的比例达到了84.2%。由此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绝大多数都是通过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上发行的,很少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另外,债券因持有时间固定,一般不能随时买卖,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债券的流动性。

债券投资者结构和流通渠道相对单一,而且一般不能随时买卖,所以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一般流动性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风险。上市公司在进行债券融资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市场的情况,才能更顺利、安全地发行债券。

3.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风险较大

上市公司债券融资主要面临利率风险及信用风险。利率是影响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此时便存在风险。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利率风险越大。信用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公司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投资公司债券,首先要考虑其信用等级。资信等级越高的债券发行者,其发行的债券的风险就越小,对我们投资者来说收益就越有保证;资信等级越低的债券发行者,其发行的债券的风险就越大,虽然它的利率会相对高一点,但与投资的本金相比哪一个更重要,相信投资者自己会权衡。

通常是上市公司临时有了融资需求,便发行期限不长的债券来募集资金以解燃眉之急,但是这

样做的很有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中短期的还债力过大,而导致上市公司的偿债风险增加,上市公司若不能有充足的资金来付息偿本,很有可能会导致上市公司资金链的断裂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上市公司在进行债券融资时债务的期限、结构都应该与上市公司的自身情况相结合,设计适合上市公司的情况的债券品种,否则很有可能会加大上市公司债务集中到期的可能,而导致上市公司偿债风险变大。

(二)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现状的成因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债券融资成本高,风险大

从理论上讲,债券融资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轻股权重债券是上市公司融资的理想选择。但是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融资时并没有遵循这样的融资顺序,而是对股权融资表现出明显的偏好趋势。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直接融资时重股权融资轻债券融资,这主要是因为决定企业融资方式的最根本因素是资金成本,债券融资的主要成本是在预定的期限内支付的利息,而且到期必须还本;而股权融资的成本主要是支付的股利和投资者未来预期的股利的增长。而我国长期维持较高水平的证券市场的市盈率和股价则使上市公司的派息水平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投资者期望的投资回报是在短期的市场投机行为中获得的资本利得。因此,以股本扩张进行分配的上市公司也是投资者比较偏好的上市公司。根据企业进行债券与股权融资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债券融资具有到期必须还本付息的“硬约束”,相对成本较高,增加了企业的破产风险,而股权融资则具有“软约束”的特点,其资金成本并不具有强制性,没有支付现金流的压力,它可以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好坏和企业当时的支付意愿而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股权融资被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作为一种长期的无需还本付息的低成本资金来源,这也是上市公司重股权轻债券融资的主要原因。

2.政策管制阻碍了上市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

在利率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发行上市公司债券的利率存在一个最高的限制,即规定上市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 40%。这样一方面会导致发行者热衷于发行上市公司债券募集需要的资金,而投资者却因为利率的吸引力不大而对上市公司债券的投资热情不足,因而使上市公司债券市场的资金供给不足,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对发行的上市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的最高限制在一定程度使得上市公司之间的品质差异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因为无论上市公司债券的发行人自身信用如何,他们都会把上市公司债券的利率定在最高的位置,这样就会使得资信和效益较好的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偏高,而一般性的上市公司债券中也不包含风险收益,这样就违背了风险越高收益越高,风险越低收益越低的市场原则,不能体现收益和风险的差异,对于形成金融市场的完整利率风险结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这种风险结构的缺失,既不利于发债上市公司进行自我完善,也不利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很好的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导致资源不能进行优化配置。

3.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源于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滞后性,“券到手中死”现象较为普遍。由于交易清淡,导致有些企业债券无法及时转让和流通,变现能力弱,增大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降低了企业债券的吸引力。

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法律体系、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和信息揭示标准、有效运行的清算和结算系统等。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有效弱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正在于依赖了发达的金融基础设施和政府监管,从而使企业债券融资得到了发展。而我国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具体包括:

(1)信用评级的可信度不高。

信息不对称都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从国内外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来看可以得到验证。企业债券市场中良好的中介机构服务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发行历史较短,企业信用评级机构评级行为还不是很规范,诚信公正、独立、客观的中介机构明显缺乏。

(2)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不严。

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良萎不齐,以及在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制度方面仍存在着漏洞。有的事务所在审计财务资料时,对不具备发债资格企业的财务资料签署无保留意见。这样的企业在发行债券的同时,就存在很大的隐患,将来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较大,相应加大了债权人持有这类债券的风险。还有,主承销商不能全面地协调和把握好发债企业的关口,对承销团的成员协调力度也不大

(3)企业债券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管理很不规范,监管主体不清晰。财政部负责管理国债的发行,并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管理国债的交易流通机制国家发改委单独管理企业债券的发行,企业债券的上市交易则需与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进行协调证监会管理可转债、可分离上市公司债、上市公司债的发行和交易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短期融资券、金融债的发行银监会管理商业银行的次级债、混合次级债发行。此外,保监会决定保险上市公司可以投资哪些类型的债券。多头监管看似专业分工,其实是相互制约,易导致多重谈判、发债周期漫长、“寻租行为”等,导致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效率的下降。

四、完善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的对策与思考

影响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因素很多,大的宏观经济背景、相关政策制度的引导以及上市公司自身的治理结构或经营状况。对于企业个体来说,应根据债券融资现状结合自身状况确定合理的融资结构。上市公司债券市场健康稳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完善,建立高效平衡的多元化资本市场,降低金融系统风险,为投资者和资金需求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有利于上市公司扩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债券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债券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完善债券流通市场,加大债券品种创新力度 1.完善企业债券流通市场

首先,大力培养企业债券市场成熟的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主体性质的多元化可以有效规避市场中的系统风险。无论是从理论分析角度出发还是从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机构投资者都是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市场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能够通过大额交易有效降低成本,同时,机构投资者能够提高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降低市场风险。因此,应引入大量的机构投资者,提高债券市场的活力,搞活我国企业债券流通市场。应该加大对保险上市公司、商业银行、养老基金、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养老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随着企业债券市场的不断成熟,逐步扩大机构投资者的类别、数量、投资范围和比例。

其次,应鼓励个人投资者通过投资保险、基金等集合型投资产品间接投资于企业债券,国家应通过政策引导比如对个人投资者购买企业债券的利息予以减免等,提高企业债券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逐步扭转社会个人投资者“重股轻债”的倾向,使企业债券像股票一样,成为社会公众的日常投资品种

2.加大债券品种创新力度

创新发展企业债券品种,对扩大企业债券融资很有裨益。在企业债券中,上市企业债券为企业债券中最规范、与国际管理接轨程度最高的债券,相对也最容易管理,应成为我国企业债券发展的主导方向。大力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创新、繁荣金融投资品种也很有意义。从国外实践情况看,企业债券是现代金融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具之一,在普通的企业债券基础上可以开发出众多的衍生证券投资品种。例如,美国在二十世纪年代为迎合众多具有高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曾经出现过大量的“垃圾债券”欧洲诞生了著名的利率与北海油田原油价格相挂钩的“标准石油浮动利息债券”。随着我国投资机构数量和规模的迅速加大,企业债券及其衍生产品势必将成为深受投资者喜爱的又一“热选品种”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债券利率是反映债券特殊商品的市场价格组成。利率高低反映投资的价值,是决定是否购买债券的重要依据。利率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债券发行。利率必须反映发行人信用状况,反映债券供求状况,逐渐完善债券利率形成机制。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为了发债的成功,都实行大致趋同的利率,而对其他因素比如自身信用度、偿债能力、市场需求状况等考虑不足,这不利于企业债券的发展。我国应在恰当的时候,逐渐放松或取消法定利率上限的规定,由企业和市场自主决定,这是利率市场化的趋势。利率市场化是整个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条件之一。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债券具有不同的收益率和价格,体现了收益与风险的对等关系,给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选择权。我国债券的发展,提高企业信用度,确保投资安全,并解除债券发行管制和利率管制是一个首要前提。中央人民银行对国内市场的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承担着宏观调控的责任,要更多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利率,使利率从管制过渡到有选择的管制,并最终取消管制,实现完全市场化。

利率水平的多元化是企业债券市场充分发展的重要标志。如今,随着我国债券创新品种的增加比如中小企业集合债等的出现,及较低的信用等级债券的出现,市场对高收益企业债券的需求也呈现不断增加之势。笔者认为,打破现有法规的限制,依照市场需求和企业信用状况来确定债券价格,在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的责任和机构投资者比重不断增大的前提下,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高收益率企业债券的投资风险,则高收益率企业债券的出现不仅不会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相反会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体系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体系是成熟的债券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它提示了债券信用风险,影响了债券发行利率,是债券市场的基本要素。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的基本作用主要体现在说明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帮助投资者获得足够的信息对债券投资进行准确判断影响债券发行或流通利率及其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是政府部门加强市场监管的有力工具,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建立债券评级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规范信用评级机构。(1)规范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是信用评级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规范信用评级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评级机构的差错,提高评级质量,增加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信任度,从而促进评估上市公司的发展及知名品牌的确立。(2)及时、全面披露评级结果。信用评级结果应被债券投资者及时、全面地掌握,从而使投资者能够对信用评级结果的可信度进行分析判断后决定投资策略。(3)适当限制信用评级机构的数量,重点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信用评级机构,以避免行业中产生的不正当竞争影响信用评级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2.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除了完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外,还应加强以下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1)完善债券托管和结算服务,提高债券的交易效率。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询价式交易和交易所市场撮合式交易两种方式。企业债券涉及的交易要素复杂,适合机构投资者和大宗交易,应充分尊重市场主体自主选择交易市场和交易方式的权利,在此基础上,监管部门完善市场管理,逐步放松对企业债券市场的管制,建立有效的市场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其他参与主体的作用,保证市场的透明度。此外,还应该继续完善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及债券托管和结算制度。(2)要统一登记托管体系。改变目前企业债券分割的登记托管状态,由中央证券登记结算上市公司作为场内、场外企业债券发行与流通的统一登记托管机构。利用股票登记结算系统模式,实现上市企业债券的一级托管。(3)鉴于企业债券核准效率较为低下的现状,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比如通过市场和中介机构的力量来提高发债企业质量、缓解主管部门压力实行主承销商通道制,使发行主体资质越好的企业会优先被主承销推荐并获得发行通道等,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推进企业债券核准的市场化进程。

五、结论

本文以发行上市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的对象,以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然后探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与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两种融资方式相比,债券融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上市公司融资的最优顺序为: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在进行外源融资时应该首先考虑债权融资。债券融资还具有降低国家金融系统风险和稳定国家资本结构的作用。

2.政府应该逐步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管制,让市场决定利率,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完善相应的市场配套机制等措施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

3.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券融资在外源融资和直接融资中所占比率过低,融资金额在债券市场内部所占的比率也过低,上市公司债券的流动性不足。这些融资现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政府政策管制的阻碍、债券融资成本高风险大、信用评级缺位等。

【参考文献】

6.经营养老院的模式 篇六

在14日召开的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经验交流会上,大连市副市长刘俊文介绍了大连市的10种养老模式:

[转帖]十大养老模式有哪些?

(一)机构养老模式。即养老院养老。大连市在养老院中推行人性化管理和特色化服务,根据设施、条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不同,形成一批以精神卫生、休闲康复、临终关怀、才艺特长等为特色的机构养老院。

(二)小型家庭养老院模式。这种模式利用自家闲置住房,将其装修成适合老年居住的场所,在照料自家老人的同时,招收社区附近的社会老人。床位设置一般为6-15张,主要由家庭成员为受养老人服务。这种“家门口的养老院”因兴办操作程序简单,资金投入少,家庭气氛浓厚,服务细腻周全受到老人喜爱,目前大连市已有这类养老院20多家。

(三)日托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由街道或社区兴办,入托老人“朝至夕归”,被老百姓戏称为“老年人的幼儿园”。室内设置活动室、休息室、餐厅及老年大学课堂等。目前大连市已建成20多家托老所和8个日间康乐苑。

(四)居家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院,由经过培训的社区下岗失业女工,上门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政府出资购买[转帖]十大养老模式有哪些?公益岗位,用于居家养老养护员补贴。大连市到2005年底已有2687户老年家庭采取这一模式。

(五)货币化养老模式。由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对特困老人进行补贴,老人可选择居家养老,也可去机构养老。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可得到政府每月发放的“代币券”,老人可凭券自主选择明码标价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可在全市范围内随意选择养老院,用养老金(低保金、房屋出租金等)作养老费,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和养老院减免。今年,大连市8125名享受低保的特困老人全部实行货币化养老补贴。

(六)暖巢管家养老模式。为空巢老人配“管家”,从老人退休开始,就有养老服务站把他们的日常生活照料、身体健康监护、生活用品代购和配送、健康指导和咨询、休闲娱乐等承担下来,有专门的配送车辆和专业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目前大连市已有10个暖巢管家服务站。

(七)异地互动养老模式。在当地养老机构或中介机构登记,到外地养老机构养老。2005年,大连市成立了互动式异地养老服务中心,开通了互动式异地养老网,为各地老人异地养老提供专业服务。目前,大连市有二十多家养老[转帖]十大养老模式有哪些?机构与外地养老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异地养老服务。

7.现存的中国养老模式 篇七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来势汹汹, 使得养老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在这方面, 欧美国家和日本走在了前列。然而, 养老问题综合了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 并不能通过简单移借其他国家成熟模式即可解决。

受文化价值观念和传统习俗的影响, 中国长久以来一直延续着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 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社会经济发展, 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 家庭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另外, 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使得城市空巢家庭大量涌现。家庭养老模式也因此受到冲击。

当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不仅面临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 社区养老服务不足以及机构养老水平的低下, 也都令老年人独立生活的小家庭左右为难, 许多老年人对如何养老很茫然, 选择家庭养老或养老院养老都不是很理想。

当前中国城市居民的养老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 子女对老人的照顾养老逐渐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转为以经济供养为主, 老年人也正从现实和精神上逐步接受新的养老观念。

一、美国养老居住模式简述

美国养老地产从无到有, 随着其地产业不断发展, 如今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体系。回顾美国老年地产的发展史, 对于中国新兴的老年地产的发展颇具借鉴意义。

任何国家的养老模式都与其社会保障制度、特定的生活方式及相适应的居住设施密不可分。在美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主要由企业和个人承担, 其设施完善的老年居住体系主要包括:独立式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和老年社区5种模式。独立式老年住宅主要面向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 一般分为普通住宅和老年人专用住宅:前者费用一般较低, 且注重提供完善的社区功能;后者则有专门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所需服务 (但一般不包括医疗和护理服务) , 住宅内有方便、安全的社交娱乐场所和公共食堂等各类设施, 并有完备的保卫和报警系统。

美国的老年公寓一般分为自住型、陪护型、特护型三类。自住型老年公寓通常不为老年人提供任何与日常生活、药物服务有关的协助, 但会提供完善的社区服务。此类老年公寓可购买, 也可租赁, 空间格局多有一卧一卫、一厅一卧一卫、两卧一卫等, 开放式厨房备有冰箱、水池、电炉灶、备餐台及储藏柜。社区或公寓内设有公共活动室、洗衣房等, 有的社区还提供食堂以及定点接送居民去购物中心及公交站的班车, 并设有保安措施。

陪护型老年公寓面向80岁以上、没有重大疾病, 但生活需要照顾的老人。公寓只可租赁, 全部是一卧一卫的单元式住房, 开放式厨房备有冰箱、水池、微波炉、备餐台及储藏柜, 出于安全考虑不设炉灶和浴缸。社区提供包括餐饮、娱乐、保洁、维修、应急、短途交通、定期体检等基础服务, 并可通过付费方式享受其他生活辅助服务。

特护型老年公寓除了以上两种类型所提到的服务外, 还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主要面向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术后恢复期的老人及记忆功能障碍的老人。社区内设有专业护士, 不仅提供完善的生活服务, 而且提供各种护理和医疗服务。

老年养生社区作为美国一种成功的养老模式, 特色突出。这些社区均为综合性养老模式, 以老年人为居民主体, 设置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的各类设施, 以强调老年人自立、助其提高生活质量为社区理念,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模式。

二、美国老年住宅案例分析

本文选取的案例包括两个老年公寓和一个养老社区, 其共同的特点是通过创造健康生活的环境, 提供全面的配套服务, 使老人在老年公寓及老年社区里安享晚年。

1. 洛杉矶祈祷广场

祈祷广场 (Los Angeles Angelus Plaza) 是全美规模最大的老年经济适用住房, 在解决老人住房及服务问题的同时, 还为周围的社区提供服务。公寓坐落在洛杉矶城市中心的邦克山上, 建于20世纪80年代, 2009年开始整修。用地总面积1.52英亩 (约6 151 m2) , 总共包含5栋16层公寓大楼, 总建筑面积为9.6万m2, 共有1 093个单元。

6层的行政中心内设员工办公室, 同时提供基本的购物、餐饮, 以及医疗保健和继续教育等功能空间, 为入住的老年人及周边社区服务。

公寓每个套房的使用面积为45 m2, 以二人家庭为单位 (孤寡老人单人居住) , 除了家具外, 提供其他一切生活设施。居室内睡床边和浴室内分置紧急求助警铃, 直接联系大厅保安监视部门。对于少数饮食起居不方便的老人, 钟点工每天会上门服务3小时, 费用由公寓运营方支付。

老人们在公寓内的生活很丰富, 比如华人联谊会、每月一次的生日聚会。在节日, 公寓运营方会邀请乐队表演节目。活动中心规定每个月外出参观一次, 每两个月一次旅游、摄影活动, 均由老人自行组织。

祈祷广场不仅为社区中的老年人提供居住的场所和服务, 还组织多种由社区居民及入住的老人可共同参与的俱乐部和活动项目, 同时也为社区的年轻人提供继续教育的场所, 让老年人在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广泛接触中获得充实和满足感, 而社区内配备了面向社区的养老机构。这种模式有助于维系老年人原有居住模式、人际关系、家庭氛围和地域熟悉感, 让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对当前大力推进社区养老建设的中国而言,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图1~图3) 。

2. 布雷亚卡普里亚那老年公寓

布雷亚卡普里亚那 (Capriana of Brea) 老年公寓是一处高级持续护理退休社区。优越的区域位置, 为社区老年人的休闲生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出发, 驾车仅50英里 (约80 km) 便能够到达坐拥美丽太平洋海岸的北橙县, 世界级演艺中心、五星级餐饮购物广场、职业棒球运动场、中心古城风貌唾手可得, 当然更不能忽略了闻名遐迩的迪士尼乐园。

社区总用地面积5.5英亩 (约2.2 hm2) , 提供包括游泳池、室外健身公园、锦鲤池、生化花园、玫瑰园甚至宠物公园等多样的户外设施。社区还毗邻高尔夫球场、网球场。老年人在这一安全、有趣、多变的环境中能够感受快乐的退休生活。社区提供一室一卫到三室两卫多种户型, 面积从497平方英尺 (约46 m2) 到1 833平方英尺 (约170 m2) 不等。

在社区中老年人可以享受多种基本服务, 包括定期的房间打扫、10英里 (约16 km) 范围内的接送、除电话与付费电视外的所有公共设施、多种可供选择的餐食、制定学习娱乐及社交计划、24h紧急救助系统、贴身男护理甚至是重病临床看护服务。

除此之外, 社区还为老年人设计了餐饮 (Fine Dining) 、娱乐 (Amenities) 与照护 (Continuum of Care) 三个平行的服务体系。每个服务体系均具有相应的分类及层级设计。老年人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定制服务内容。

建设持续照顾的养老住宅设施, 需关注可持续发展。老年人的健康情况总在变化, 随着身体机能的老化衰退, 许多老人进入半自理和需要照顾的状态, 养老设施的建筑和服务要有所响应。在中国的现行的医疗保障体制下, 如何将医疗服务引进养老设施, 提升照顾品质, 满足不同身体状态下老人的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的要求,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4~图7) 。

3. 坦帕太阳城中心

坦帕太阳城中心 (Sun City Center) 始建于1961年, 坐落在佛罗里达西海岸, 是美国较大的老年社区之一。社区为单人家庭、夫妻及多口之家提供各类住房, 但居民必须是55岁以上的老人, 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的居住时间不能超过30天。

社区内有适应不同老人需要的多种居住组团, 社区生活氛围积极活跃, 让人们能够建立密切的联系和交流。社区中的住宅以独栋和双拼为主, 还有多层公寓、独立居住中心、生活照料社区、复合公寓住宅等类型。

社区中配备有一个医院及多个护理之家。需要照顾的老人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相应的服务。

社区内休闲设施齐全, 俱乐部会所区域设有20个高尔夫练习场、19块网球场、多个特色商店、1个室外泳池和2个室内泳池、4个康娱中心 (recreation center) 以及艺术与手工艺中心。超过200家俱乐部, 每年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以上, 包括木工、缝纫等, 充分激发不同人群的兴趣爱好。

建筑完全按照老年人的需求设计, 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低按键、高插座等样样俱全。同时, 社区内的空间强调导向性的设计, 对方位感、交通的安全性、道路的可达性均做了安排, 实施严格的人车分流。

在这里, 体现的是一种不孤独、不依赖、不满足温饱型的老年生活, 充实而健康。

美国老年社区以健康老人为对象的偏高端的产品值得中国借鉴, 将老年地产与休闲、娱乐、健康、教育等产业整合起来, 不仅更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地产的价值和吸引力, 而且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中国可利用优良的地理资源, 建设旅游休闲养老社区, 面向较年轻、健康、活跃的老年群体, 提供居住和配套服务, 让老年人享受清新空气和美好景观的同时, 还能充分利用各类休闲娱乐、康体健身设施实现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以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目标 (图8~图12) 。

三、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居住模式

美国已经形成较成熟和完善的养老模式, 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 为不同需求的老人群体提供多元化的居住和配套服务, 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同时也应看到, 由于经济、文化的差异, 东、西方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各有不同。笔者认为, 借鉴美国的养老居住模式, 结合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传统习俗, 考虑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等因素, 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居住模式有以下三种。

1. 全龄混合社区的养老居住模式

在美国, 老人往往愿意选择独立生活。虽然现代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及经济关系已经开始向西方家庭模式演变, 但受传统伦理观念影响, 老年父母与成年子女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 因而全龄混合社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模式。

全龄混合社区即在居住区规划之初就考虑到社区内养老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以老年设施为核心来指导居住区规划的规模、环境层次和空间组织。区别于目前盛行的单纯的老年社区, 新型混合社区强调居住者年龄结构的多层次而非单一性。其维护的养老方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 以社区养老设施及服务为支撑, 为子女减轻负担。老年设施按照不同社区规模 (分别为日间照料、敬老院、养护院、养老公寓) , 各种设施均有不同的建设标准。在混合社区内, 养老设施既是社区内的社会养老机构, 又是为社区内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场所。

全龄混合社区使老年人能够留在家中, 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度过晚年, 也因此获得比在其他地方更强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社区养老服务作为连接老年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纽带, 是家庭养老功能的补充, 能充分调动和有效利用家庭、社会及个人的力量、资源, 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同时满足老年人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享受亲情和友情的需要。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 和小区居民共享生活乐趣, 是老年人的主观意愿, 也是相对经济、合理的选择。

2. 医养结合

随着中国失能半失能老人人口的增加, 护理问题日益突出。而且随着家庭规模的日趋小型化, “4+2+1”的家庭成员构成态势, 将会使照料老人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在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中, 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都被需要。目前真正推行长期护理理念的养老机构还非常少, 提供的床位也非常有限;大型医院也无法为老人提供长期住院服务, 因医保限定报销金额, 老年患者被迫不停转院、出院。因此, 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非常重要。中国目前可推广的医养结合模式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种, 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机构。现有的养老机构一方面提供的床位数量相对于老年人的需求还有很大的缺口, 另一方面床位的利用率并不高。造成这一矛盾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的养老机构对残障老人、易发病老人及绝症晚期老人的医疗需求不能满足。因此在养老机构中创办医疗机构, 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是迫切需要的。

第二种, 部分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此类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 将部分一级和二级医院进行结构和功能调整, 直接转型为老年康复院、老年护理院等医养服务机构。明确其为老年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等服务的功能和任务, 完善所需的房屋设施和医疗器械, 并加强医务及护工人员的培训。

第三种, 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近距离规划、合作服务。一些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协议, 当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突发疾病、大病时可第一时间送到附近的医院进行专业、便捷的救治, 或者将养老机构视作医院的病房, 医生和护士前往养老机构对患病老人进行医治, 免去老人的奔波之苦。这种模式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距离非常近。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进行发展规划时要有超前意识, 要把合适的医院和养老机构规划在一起。

3. 休闲养老模式

休闲养老是以各种“玩”的方式, 求得身心的调节和放松, 达到身心愉悦、生命保健、体能恢复和健康长寿等目的的一种闲居休息的生活方式。养老是目的, 休闲是宗旨, 休闲是贯穿养老生活重要的部分。对老人来说, 闲暇的时间比较多, 也会希望体验不同的生活和文化、优越的环境以及个性化的服务, 休闲养老产业的经营者需要打造多元休闲的养老环境, 与之互动。

休闲养老社区的必要条件是要有优美的环境, 绿色、环保、低碳的环境是支撑休闲养老业发展的客观条件, 是休闲养老社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休闲养老作为老人追求生命质量的一种活动, 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观念。优美适宜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是吸引老人移居或阶段性移居异地养老的先决条件。

休闲养老社区应能够提供完善的基本服务, 结合地方优势发展疗养服务项目, 建设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为一体的休闲养老项目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的重要补充。当然这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异地养老的政策, 建立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 并建立专门的休闲养老保障管理机构。

结语

8.现存的中国养老模式 篇八

摘 要 本文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对主要的四种基金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选择,并做出了相关的政策研究。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基金管理模式 选择 对策研究

目前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有两个,第一,我国农村经济有所发展,然而大多数的农民增收仍旧困难,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第二,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以及农村的家庭结构小型化,农民的养老负担加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选择基金管理模式,应该根据我国农村的基本国情,选择适合农村的基金管理模式,使之既能解决农村现存的问题,又能有效促进新制度的推广和覆盖。

农村的老龄化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推广的重要原因。而新农保制度采取的个人账户制度,我国目前的购买国债和存入银行的投资手段,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基金的增值要求。这就需要采用新的基金管理模式。目前我国主要试点的有四种新型的基金管理模式:“呼图壁”模式、委托投资模式、农村保险基金银行管理模式、自主投资模式。然而由于我国社保经办机构缺乏足够的投资能力和经验,以及我国的金融环境的不规范。这种模式不适合在当前的中国国情下实行。故予以排除。

一、基金管理模式选择

1.农村社保基金银行质押贷款管理模式

目前大多数农村参加养老保险存在一个两难问题,由于很多农民并不是很富裕,如果拿出有限的资金参加养老保险,农业生产投入就有困难,呼图壁县利用保险证质押贷款很好解决了这个两难问题,不仅把死钱变成活钱,提高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而且保障了农保资金的增值,探索出一个“双赢”运营机制,很值得各地借鉴。

首先,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多元化筹资机制,经过新疆呼图壁县多年的试点,农保基金已由1998年的1200.9万元, 滚存结余到2280.9万, 其中农保基金累计利息收入为1080万元, 平均年收益率达到7%。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能够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够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进而扩大制度的覆盖面,保障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减轻农民的养老负担。

其次,质押贷款的基金模式有很强的福利效应。这种模式能够扩宽农民的融资渠道,缓解他们春耕的资金短缺问题。

再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全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挂钩,采取的是个人账户制度,通过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老年人的生活有基本的保障,免除老年人的贫困。另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采取的给付方式,应强调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水平直接关联。这样可以再强调农民缴费的个人产权的同时,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保障需求,增强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另外,由于呼图壁模式试点的成效斐然,这种模式已经成功的推广到四川等地进行试点。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采取质押贷款的基金管理模式。

2.农村保险基金银行管理模式

对于保险基金银行基金管理模式来说,尽管保险基金银行有着国家很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笔者认为在目前的中国,农保银行模式还不能全面开放。

首先,该模式并不能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农民增收渠道来看,该模式并没有对农民的增收产生积极的影响,要求农民按固定时间交纳一定得养老保险费,并将其存入银行,由银行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对于农民来说,很多都不富裕,交纳保险费就得减少生产资金,不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这样就会降低农民的参保积极性,进而阻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

其次是该模式的实施需要巨大的成本。由于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种模式,所以保险基金银行将会在全国各地设立很多的分支机构,以此来统一管理全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这样组建银行的成本将会是非常巨大的,另外机构的运行,人才的培养,资金的投入,服务的提升也需要大量的成本。

银行的建立能否健康的运行,能否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该模式政府承担兜底责任,一旦保险基金银行无法正常运行,导致基金的亏损,无法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将会加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不利于全国经济的发展,另外,由于政府承担兜底责任,即使与其它商业银行参与竞争,也无法保证银行的高效率运行。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中国保险基金银行还不能开放。

3.农村社保基金委托投资管理模式

与质押贷款模式相比,委托投资的基金管理模式,需要高额的委托成本和监管成本,而且风险性很高,因而并不适合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首先,该模式需要的委托成本和投资管理成本非常巨大的。我国新型农村养老基金进行委托投资支付给管理公司的管理费,统一按照基金前一日净资产的1.5%(年率)费率提取,每日计提,按月支付,随着制度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农村养老基金将会越来越多,委托投资的成本也会随之成倍的增加。为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基金管理公司就必须进行投资,这样就会支付为投资而支付的印花税,中介服务费以及其它的信息咨询费等费用。

其次,信息的不对称,易发生道德风险。委托投资模式中,委托方和受托方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签订委托合同,受托方会掌握全部的投资信息,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会发生信息不对称发生的道德风险,受托方为了本公司的利益选择那些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投资组合进行投资,增加基金投资的风险,损害资产所有人的利益,另外,为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委托方势必需要很大的监控成本。

二、相关的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推广农村保险基金银行质押贷款模式还应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降低其内在隐藏的风险,以此来确保这种模式的顺利实施,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进而推动新型农村社保制度的实施与推广。

1.严格审核贷款主体,保障农民的贷款权益

农业保险经办机构为了扩宽社保基金的增值渠道,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将养老保险基金贷给一些并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但是农保办缺乏正规金融部门的监察和预防风险能力,在基金运营方面的能力欠缺,容易出现操作性的失误,这样就会无形的增加社保基金的金融风险,企事业单位过多的占用农保基金,影响了农民的贷款权益,进而挫伤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因此,农保经办机构应该制定的审核贷款主体的规章制度,严格审核贷款主体,保障农民的贷款权益,保障农民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生产和生活资金。

2.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新制度的推广

政府应运用各种资源来宣传新制度,如运用各种媒体以及更多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大力的宣传。使农民了解新制度给农民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促进新制度的推广。

3.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切不可照搬照抄

由于地理环境和国家的政策等一系列的原因,我国各地的农村经济不均衡发展,进而各地农民的经济状况,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各地在实施新制度时应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那样在推广新制度时将会产生想象不到的问题,不利于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与实施,因此,各地政府在实施新制度前,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对农村保险基金银行质押贷款模式的各种细节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当地的实际,做到事半功倍,更好的促进新制度在当地的推广。切不可照搬照抄,否则将不利于新制度的推广,使农民对新制度失去信心。

参考文献:

[1]张晓莉,孔令英.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呼图壁模式”的推行困境研究.农业经济.2009:60-61.

[2]谭明.创立贷款操作新模式,有效扩宽农民融资渠道.农村金融.2006.6:52-53.

[3]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研究课题组.养老保险和农村金融双赢的制度安排——新疆呼图壁县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研究.东岳论丛.2008.4.

上一篇:装修贷款申请报告下一篇: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