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灯发光(说课材料)
1.让电灯发光(说课材料) 篇一
《让电灯发光》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教学流程也非常顺畅,应该说上课中不会有什么意外事件的,《让电灯发光》的教学反思。但是这节课的理论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内容,他们有极大的兴趣,也有非常粗浅的生活经验,但是现在要的是生活经验与科学理论的融合。由于教学内容属于对口的专业,所以即使准备的时间很短暂,我还是备的非常充分,课的容量比较大,我估计能上完大部分。
教学引入时,我采用的是“问题情景”:如何让小灯泡持续正常发光?或者说需要那些设备(器材),一开始就知道学生有生活经验,能顺利说出我所需要的答案:导线(电线)、电源、开关。这个时候我就请示学生上台把电路连接起来,在对班级学生不了解的情况下,我还是叫了非常积极踊跃的学生上来尝试。我本以为这个过程应该是非常短暂的,一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器材本身存在问题,学生正确连接好电路后,电灯并没有发光。在大家包括我都认为一切应该如预期的那样时,结果却出乎意料。在学生也觉得焦急时,我也改变了我原先的安排,提早抛出了“困惑”:大家一起来帮助她,找找可能存在的原因?这个时候我还是让学生当我的助手,大家顿时有了很多假设,面对一个个假设,我们进行了取舍,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灯泡坏了”,怎么检验:“换个灯泡”,还是不亮:“电源没电了”,我直接否定了,“电源是新提供的”,“开关存在问题”,怎么办?“开关换一个新的”,结果小灯泡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亮了,正常工作了。这个过程大家是愉悦的、思维是活跃的、学习方式是合作的。当然我也渗透了电路连接中的注意事项,连接中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电路连接中要注意接线不要太松。这一节课我就以这个事件为案例,在后面教学中一直穿插应用着:尤其是后面三种电路状态的应用分析上,使教学保持了极大的完整性,教学反思《《让电灯发光》的教学反思》。不但体会到一个基本电路需要哪些电路元件,同时知道电路会出现的问题(故障)。于是把刚才发生的事情重新抛给学生分析:最后小灯泡持续发光了,表示电路属于“通路”状态,那么一开始不亮的原因是开关存在问题,那个时候的电路属于“断路(开路)”状态,那么“短路”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学生没有可操作性,我先通过短暂演示:一条导线并在灯泡两端,灯泡不亮,但是电路中电流却很大,是属于危险电路,生活中家庭电路过载导致保险丝熔断或者跳闸就属于这种现象。开场的这一件突发事件改变了我原来的传统思路,让我与学生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甚至学习中有了更多的火发,学生的这份主动学习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这种活跃、快乐的学习气氛是老师与学生都喜欢的,它能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学变的快乐!
在这份和谐中我碰到“如何画电路图中”又有了突破与变化,一开始的设计是传统的让大家画,学生上台也画,然后大家一起修改,从中掌握画图的要领。但是时间相当紧迫,如果这样演练下去,不能保证一堂的完整性,于是我临时改变了想法:先画一开始的简单电路图,然后抛出问题,如果电路中有两个灯泡,怎么办?我这个时候不让学生上来,而是他们说,我来改。同时开始渗透画电路的基本技能与规范要求,接着难度加深,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怎么画?这里给予时间充分一点,两个学生上台演示,然后下面同学进行评价与分析,发现的问题让学生上来改,过程中又轻轻松松地落实了“实物图到电路图的转化”。
个人觉得我这节课的容量是很大,对于第一次接触电学的学生来说,原本以为会很累,但是感谢开场的突发事件带给我的种种灵感,让课堂里有了这么多的意外惊喜与效果,让我深刻体会到怎样去化解重点与难点带给老师与学生的压力,知道一堂课效率高低的关键点在学生的身上,教师如果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成功、和谐,如何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老师又教的轻松与预约是今后我们每位老师应该去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