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离岗通知书(共6篇)
1.自动离岗通知书 篇一
关于下发《南方医院实习生请假离岗管理规定》的通知
机关各处(室、部),工会,团委,各教研室,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实习学生管理,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根据《南方医科大学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南方医科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南方医院实习生请假离岗管理规定》,望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联系人:刘道洪,联系电话:41046)
第一临床医学院
二○○八年五月五日
南方医院实习生请假离岗管理规定
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院实习生专业层次、数量逐年增加,而实习生应聘、面试、试工等求职行为大多集中在临床实习阶段,给我院实习生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加强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现就实习请假离岗相关事宜做以下规定:
一、请销假制度
实习期间,学生不放寒暑假,节假日应服从科室安排,原则上不得离开实习医院。因病因事或联系就业工作等原因需请假者,应按以下规定办理完请假手续后方可离院。
(一)因病因事请假
因病请假需有就诊医院诊断证明(急诊后补),经医院教务处批准后生效。凡弄虚作假者均作违纪处理,情节严重者,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因特殊情况请事假,须认真填写《南方医院实习生请假申请表》(附件1),完成请假手续后方可离院。
(二)毕业就业请假
1.因外出联系用人单位等请假,须认真填写《南方医科大学毕业生试工请假单》,并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办理请假手续。请假外出试工,须有试工单位的信函或证明。
2.因工作需要换实习点,须先由实习接收单位盖章或提供接收单位信函,并在办理好所有手续将《南方医科大学学生转实习点申请表》交医院教务处后方可离院。
(三)因公请假
学生管理部门包括团委、学工部、就业指导中心、学生队等,因公务事由需要学生离岗,也必须按相关规定以书面材料形式请假,准假后方可离岗,否则按违纪处理。
(四)请假批准权限
任何理由请假都须经学生所在学院学生管理队审核后,按以下权限要求提出请假申请:
1.请假半天以内由带教老师批准;
2.请假半天以上、一天以内须科室领导审批;
3.请假一天以上、三天以内本院学生须报所在系审核,报医院教务处审批;其他学院学生须由所在学院审核,报医院教务处审批;
4.请假三天以上须由学生所在学院、医院教务处审核,报学校教务处批准;七天以上报学校领导审批,学校教务处备案。
二、处罚措施
(一)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医院将立即中止实习。其它院校学生由医院教务处向其所属院校通报有关情况,并建议按有关规定处分;本院学生由院系及学生管理队批评教育,视教育后情况考虑是否继续实习,情节严重者将终止实习并建议学校按当年实习不合格不予毕业。
1.不服从医院、科室管理,不按照《实习轮转表》实习,私自调换实习科室;
2.实习期间导致医疗纠纷发生,医患关系紧张受到举报;
3.未请假外出试工或者无故缺勤累计超过一周者;
(二)无故不上班、脱岗、迟到、早退、实习态度不认真、对工作不负责者,实习期间以每日按6学时计算,由医院提出书面意见,建议学校按以下规定执行处分:
1.10学时以下者,给予通报批评;
2.11-20学时者,给予警告处分;
3.21-30学时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4.31-40学时者,给予记过处分;
5.41-49学时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6.50学时以上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三)凡其它不遵守劳动纪律影响实习的,按《南方医科大学学生管理规定》和《南方医科大学本专科学生奖励与处分实施细则》严肃处理。
三、注意事项
1.严禁实习生未请假(含未经批准)离开实习岗位或先离开实习岗位后补请假条等情况发生,否则一律按旷实习论处。
2.实习生不得委托其他同学代请假;不得借故和虚假请假;不得电话请假。
3.请假超过一天(含)以上者必须书面提出请假申请,并及时将请假申请单交医院教务处批准后方可离岗。
4.请假期满必须销假,需续假者应提前办理续假手续,未履行销假或续假手续超假者一律按旷实习论处。
5.实习生备考研究生期间,须严格遵守科室工作安排,不得以备考理由请假,不得影响正常实习。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他有关文件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附:南方医院实习生请假申请表
第一临床医学院
二○○八年五月四日
南方医院实习生请假申请表
在学系审核,报医院教务处审批,其它学院学生由所在学院审核,医院教务处审批;请假3天以上,由学院、医院审核,学校教务处审批。
2.自动离岗通知书 篇二
代课教师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是大势所趋。但是, 由于代课教师的养老保险体制的缺位, 缺乏统一的管理政策和操作方案, 以致各地在代课教师转正和清退的各个环节上出现了许多问题, 尤其是少数地方政府忽略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 使得部分离岗代课教师对地方政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公正感及不信任感。
可喜的是, 许多地方已经在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效机制, 并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但在更广泛的区域中, 离岗代课教师的生存与养老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离岗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现状
据《中国教育事业年鉴》统计, 1997年全国代课教师人数已经高达100.55万人。从2001年开始“逐步清退”, 到2005年底, 全国代课教师数量下降到44.8万人, 而到2008年底这一群体人数降到31.1万人。也就是说, 从1997年至2008年底, 有将近70万代课教师被逐步清退或转正。尽管大多数代课教师都得到了合理的解决, 如转正或转岗, 但仍有许多代课教师离岗。
对于这些离岗的代课教师, 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政策, 各地政府在处理的方式是不同的。有些地方政府限于自身财力, 对离岗代课教师没有任何补偿, 而有补偿的地区, 补偿标准也不统一:有的补偿标准是300元乘以教龄;有的是按月聘用工资, 每人最高只能获得12个月的补偿。总体来说, 经济补偿金额较低, 更重要的是, 这一群体长期未被纳入社保体系, 以致他们被清退之后, 养老问题极为突出。
目前, 许多地方政府正在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如安徽凤阳县自2007年6月以来, 已为680多名原辞退的民办教师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 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及临时工的养老保险问题, 这对于促进当地和谐社会的建构, 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再如广西武鸣县一次性拿出了1300多万元, 支付代课教师聘用期间单位应交部分的养老保险金, 从而解决了被辞退代课教师的后顾之忧。2010年, 陕西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发文, 将为年满60周岁、2003年1月底以前曾在农村公办中小学民办教师岗位上工作满3年以上 (含3年) 的人员和代课人员, 离开教学岗位后再没有被企事业单位录用, 目前仍为农村居民的, 发送养老补助, 而尚未满上述规定年龄的此类人员, 从到龄次月起享受养老补助。
目前,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关注离岗代课教师的养老问题, 并在积极探索解决办法。但是, 我们必须要看到, 要在全国范围内解决离岗代课教师问题, 仍然需要基于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管理政策, 并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尤其是中央政府应根据各地的财政状况, 与省级政府按一定比例共同分担解决的成本, 尽可能少地增加县、乡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
三、建议
应该说, 离岗的代课教师在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情况下, 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和努力, 也是我国以穷国办大教育现实国情的需要, 他们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着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地区。离岗代课教师虽然已经离开了教学岗位, 但我们不能磨灭他们曾为我国义务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解决离岗代课教师的问题上, 我们认为解决的关键就是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 并将其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因此, 国家应尽快出台统一的政策, 并与省级政府共同拿出一定的财政资源, 作为专项资金, 以对离岗代课教师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 并根据不同的情况为其补缴养老保险金, 以将其纳入养老保险中去。
为此, 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中小学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及养老保险补缴管理办法》。
1. 要明确对离岗代课教师进行必要的经济补偿, 并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为其补缴社会养老保险。
2. 要明确对离岗代课教师进行经济补偿的标准。如, 对离岗代课教师的经济补偿总额为教龄乘以单位经济补偿标准。其中, 单位经济补偿标准为该市 (州) 2009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离岗代课教师的教龄为每担任一个自然年的代课任务为1年教龄, 不足六个月的按0.5年计算, 超过六个月少于一年的按1年计算。
3. 要明确对离岗代课教师补缴社会养老保险的责任、缴费基数与标准及领取条件。
(1) 在代课期间, 用人学校未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者, 需由市 (州) 教育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和社保部门为其进行补缴。教育部门提供补缴名单, 社保部门制定标准, 财政部门提供专项经费。费用总额经上报, 由中央及省一级人民政府核准后按一定比例进行转移支付。
(2) 对于教龄不足15年的, 按实际教龄补偿社会养老保险费用, 累计不足15年的部分可由其本人选择逐月缴纳或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对于教龄在15年及以上的, 按15年教龄补缴。
(3) 补缴基数为该市 (州) 2009年度的社会月平均工资。补缴比例为补缴基数的20%。其中财政转移支付12%, 个人负担8%。为减轻个人缴费负担, 对参保的离岗代课教师补缴所需费用, 由财政按人均1000元/教龄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中, 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按6:4的比例 (可根据各省人均GDP差异, 设置几个水平) 分摊。
3.自动离岗通知书 篇三
在职培训是指“让人通过实际做某项工作来学会做这项工作”。就是经常所说的导师指导、边干边学的形式。在职培训包括传统的教练法和较新的职位轮换法两种。这里主要指传统的教练法。
离岗培训就是脱产培训, 是指离开“离开工作和工作现场, 由企业内外的专家和教师, 对企业内各类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
不同的培训模式有不同的培训效果。我们应根据培训的内容和目标, 选择恰当的培训模式, 提高培训效果, 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中小企业培训模式现状:离岗培训为主, 在职培训为辅
当前, 我国中小企业培训意识很强, 培训手段高科技含量高, 培训方式较为丰富, 但对培训的认识不足, 在培训模式上, 大都喜欢离岗培训。
从员工方面来看, 认为培训就该离岗, 甚至认为, 企业如果不离岗培训, 是实力不足, 忽视人才、工作环境不好的表现。
从企业角度来看, 培训好跟风, 偏好离岗培训。总的来看, 企业对离岗培训很重视, 培训安排表现很积极, 培训费用专款专用, 甚至, 把培训投入作为一项工作业绩指标。相反, 传统的在职培训, 虽然历史更为悠久, 但是企业对其认识不深, 重视度不够, 因而也没有过多表现, 没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支持在职培训。
二、在职培训模式与离岗培训模式培训迁移效果比较分析
当前, 培训在我国越来越时尚, 无论企业性质如何, 对培训都推崇有加, 专业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设点, 专业的培训人员也成为近年来备受推崇的职业, 但是从企业高层到参加培训人员的反馈来看, 培训的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好, 其问题更多的在于采用的离岗培训模式不能保证培训迁移效果。
1、离岗培训模式分析:离岗培训无法促进培训迁移
当前企业大都采用离岗培训, 无论技术多么先进, 方式多么丰富, 无论是远程还是面对面, 无论国人还是更时尚的外教, 无论是讲授还是讨论, 其模式都逃不出“离开工作场所, 安排培训师, 在特定的培训场地, 对受训者进行培训”的框架, 因而其本质都是授课式, 对培训的最终目标——受训者业绩提高的影响并不直接, 培训迁移效果都不显著。我们可以用“图1培训与迁移分开模型”来直观的表示。
员工的行为是企业业绩的源泉。但是, 员工的行为要有效转化为企业业绩, 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包括员工的动力、知识、技能、目标等, 这些因素就像横在员工行为与企业业绩之间的障碍。员工的行为要有效转化为企业业绩, 就需要拥有克服这些障碍的钥匙——相应的工作技能。 (在图中, 我们把取得企业业绩的相应的工作技能都称之为技能钥匙。)
这种“培训和迁移分开”培训模式, 可抽象为“合格的培训师拥有帮助员工克服相应障碍的技能钥匙, 但不直接分享给受训者, 而是向受训者描述 (讲授) , 这个技能钥匙大概是什么样的, 然后, 让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 慢慢领会, 琢磨、实践摸索出所需的工作技能来。
因此, 这种模式难以保证培训师把指定的工作技能传授给受训者。通过这种培训模式, 也难以保证让员工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 使之行为有效、高效地转化为企业绩效。
2、在职培训模式优势——培训迁移效果显著
培训的意义在于通过培训, 提高员工完成工作所需技能, 促使其工作行为有效转化为企业绩效。有效促进员工培训技能转化的关键包括:
1) 尽量使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似性
2) 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
3) 引导受训者注意工作的重要方面
而实践表明, 在实践中学习效果亦更好。
因而, 我们可以采用在职培训的方式来增强培训迁移的效果。在职培训与离岗培训相比, 培训环境就是工作环境, 培训即实践, 培训者亦可引导受训者注意事项, 因而, 可以有效促进员工培训技能转化。
我们可以从“图2培训与迁移合二为一模型”更能直观的看到。
这种模型可以使培训者所拥有的相应的工作技能, 在工作过程中, 直接和受训者分享。受训者通过在工作实践中, 针对具体的问题和需求, 接受具体的培训, 因而于学习、实践于一体, 培训过程就是学习过程, 也是实践过程, 从而保证了工作技能的迁移效果。
归纳来看, 在职培训的相对优势在于:
1、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同, 培训技能的适用性好。
2、培训过程就是工作过程, 针对性强, 实践机会多。
3、培训过程、学习过程、实践过程一体化, 培训迁移效果好。
同时, 在职培训与离岗培训模式相比, 费用低得多, 且有助于增强员工的情感和凝聚力。这些资源对当前企业来说重要而又缺乏。
三、有效推行在职培训的策略
通过在职培训与离岗培训的迁移效果比较分析来看, 在职培训是一种可以提高培训成效的培训模式, 因而, 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措施, 有效推进在职培训。措施可包括如下方面:
1、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企业培训要有效果, 必须在观念上有保证。要正确认识
◇是否培训由培训需求决定, 而不是跟风, 讲热闹
◇培训讲究效果, 讲究经济效益
◇辩证认识、使用传统培训方式和新兴培训方式
2、正确选择培训者。
和其他培训方式一样, 在职培训的培训者 (教练) 自身的培训素质很重要。不仅需要培训者自身专业技能要过硬, 同时, 还应具备指导、培训他人的相应素质和能力。
3、提供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
一个合格的培训者, 不仅需要工作专业技能、培训技能, 还需要有培训的动力。企业应建立针对培训者的激励考核机制, 提高培训者的积极性, 促进培训过程有效进行。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建立多层面的培训评估体系, 重点在培训技能转化方面
◇受训者业绩成长与培训者业绩挂钩
◇建立直接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机制
4、根据培训内容和目的, 灵活采用培训方法。
培训方式各有优点和不足, 应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和目的, 采用相应的培训方法。而不能厚此薄彼, 跟风培训。
企业培训是改进员工绩效的有效途进, 但是基于讲授式的培训模式, 培训和培训技能转化相分离, 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企业培训的目的, 而在职培训模式则把培训及其迁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从理论上保证了培训迁移效果。当然, 要保证在职培训的培训迁移效果, 还应采取积极措施, 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 正确选择培训者, 根据培训内容和目的, 灵活采用培训方法, 并提供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 积极推进培训迁移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加里.徳斯勒著,《人力资源管理》第九版, 吴雯芳, 刘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249
[2]、Wexley and Yukl《.组织行为学》
4.自动离岗通知书 篇四
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国策和业界热烈讨论并积极探索的热点课题。为促进学术交流, 探讨和解决电网消纳绿色清洁能源的技术难题, 《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拟于2011年8月在有关行业主管的指导下, 联合有关研究和产业部门, 共同举办“智能电网:绿色电力自动化学术论坛”。届时将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现将有关征稿事宜通知如下:
1.征稿范围: (1) 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 (2) 新能源并网技术与标准; (3) 分布式电源的建模、仿真、控制、故障诊断; (4) 大力消纳新能源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与管理; (5) 大力消纳新能源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控制与保护; (6)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诊断与重构; (7) 新能源高渗透率的电力系统规划和计算; (8) 微电网运行、保护与控制。
2.论文投稿要求: (1) 以word格式投稿, 中、英文投稿皆可; (2) 投稿截止日期为2011年7月15日; (3) 投稿方式为登录杂志社网站 (http://aeps.sgepri.sgcc.com.cn) 注册作者用户名和密码投稿, 投稿栏目请指定“绿色电力自动化论坛”。
真诚欢迎海内外学者、高等院校师生, 以及科研机构、运行管理部门和企业的专家踊跃投稿。优选的论文将发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和《高电压技术》杂志上 (Ei收录) 。会议时间、地点及其他会务事项另行通知。联系人:翟晶晶;电话:025-83092360;E-mail:aeps@alljournals.cn;zhaijingjing@sgepri.sgcc.com.cn。
5.自动离岗通知书 篇五
2011继电保护与电力系统自动化国际会议 (APAP2011) 将于2011年10月16—2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会议由清华大学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联合主办,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 (IET) 、中国科学杂志社和韩国明知大学 (Myongji University, Korea) 协办。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国际大电网会议继电保护委员会 (CIGRE-SC B5) 等学术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16年来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大型继电保护国际会议, 2011继电保护与电力系统自动化国际会议 (APAP2011) 主题为“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与电力系统自动化”。会议将就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等新技术进行交流与探讨, 共享经验和成果, 并将同期举办电力装备展览, 展示近年来的电力科技新成果和设备。欢迎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师踊跃投稿, 也欢迎国内外电力设备制造商积极参展。会议论文将被IEEE Explore, EI, ISTP全文收录, 优秀论文将由中国科学 (Science in China) 杂志发表, 并被SCI收录。会议详细信息请登录网站:www.apap2011.org;会务联系人:辛建伟;电话:010-62782894;E-mail:apap2011@mail.tsinghua.edu.cn。
6.自动离岗通知书 篇六
一、论文征集范围
1.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产品三维数字设计、复杂产品数字化新技术、建模、仿真与数字样机技术、数据管理) ;
2.智能制造及制造业自动化热门技术 (仪器仪表智能化、控制系统网络化、工业通信无线化、物联网与自动化、云计算与自动化、低碳经济自动化、安全生产自动化、节能降耗自动化、工控软件的发展、模拟仿真普适化、管控系统一体化、动态故障诊断、智能空间开发、模式识别的研发、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制造等) ;3.产品全生命周期、ERP/CRM/SCM、PDM/PLM、MES、ASP、SOA和网络化制造等技术应用及案例;4.极端制造 (微细制造、超精密制造、巨系统制造) ;5.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标准化在装备制造业、汽车、航空航天、流程工业等应用案例。
二、征文要求
1. 论文论点明确, 论据充分, 文字精炼通顺 (不超过5页) , 未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过;
2. 论文摘要不超过300字, 关键词为3~5个。
正文字体为5号宋体。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用中、英两种文字, 给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及参考文献, 注明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单位、职称、学位、学术或技术专长) 及单位地址、邮编、电话或手机、电子邮箱;
3. 具体通知详见网站:www.cmanu-automation.cn。
三、征文投稿截止日期2012年7月10日前提交会务组 (kuijp@riamb.ac.cn、chenwei@riamb.ac.cn) 。
四、组委会联系方式:100120北京西城德外教场口一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
【自动离岗通知书】推荐阅读:
离岗考察09-19
离岗证明书08-26
银行员工离岗审计报告09-28
车间人员离岗管理制度07-31
自动驾驶技术06-29
个性自动回复10-24
远程自动监测技术08-16
员工自动离职通告10-02
自动化就业10-08
煤矿自动化控制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