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知能的提升(精选6篇)
1.浅议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知能的提升 篇一
在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之后,笔者对于新手教师如何实现良好课堂教学,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有了初步的认识。作为新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熟悉授课内容,做好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
所谓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主要是指广义上的课堂教学实施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的生成过程,也是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过程。新手教师一定要先吃透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和结构。具体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写教案
学会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熟悉授课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区分重和难点及把握过程的前提。写教案关键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设计应该新颖活泼、精当概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良好氛围的建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讲授新课
教师应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3)巩固练习
在学生的知识巩固与回馈上,需要教师精巧地设计有层次、
有坡度、有密度的练习题,这些也需要在教师的教案中预设出来。
(4)归纳小结
怎样进行归纳小结,由谁进行归纳小结,归纳小结的所需时间,都应该在教案中预设出来。
2.完善课件呈现方式,体现教师教学的思想性
做课件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需要教师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比较丰富、完整、贴切、充满吸引力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一般的中学都实现了多媒体的普及使用,作为新手教师,在这一方面理应发挥自己的突出优势,利用课件的形式,将生动活泼充满吸引力的课堂教学带入中学课堂。
二、组织良好的课堂教学
新手教师应尽力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制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管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它都是最重要、最需要做好的一项工作。一般来说,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和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新手教师如何做到良好的课堂管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师生交流,取得学生信任与爱戴的前提。而对于充满感性的中学生,对一门课是否喜欢、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任课教师的认可与否。
2.以鼓励学生为主,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十分重视外界对自我的认可,来自教师的一个鼓励,能使他们良久的保持积极的心态,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多鼓励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对教师自己本身的课堂教学行为也是一种鼓励。
3.冷静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中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预计之外的“突发事件”的几率十分大。比如,某一个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回答超乎了教师的预设范围,为了受到众人的注意,而引发课堂的哄堂大笑。这时教师应该机智而冷静地处理突发的状况,作为新手教师,切忌不能失态,更不能把注意力转移到与课堂教学毫不相干的问题上。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教学礼仪,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如
使用正确的教学礼仪、注意教师的形象、使用正确的体态语言等。
三、课后要善于反思
1.教学反思
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主要是对所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的反思、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的反思。所授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知识点把握等方面进行反思,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都要认真地总结出来,以寻求以后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①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具体效果,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总结。②课堂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了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没有完整实现这些目标的原因在哪里?③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有没有存在违背科学教学规律。④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
(3)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①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
②理解环节:新手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③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
新手教师的教学反思,最好有一位富有经验的长者教师的指导,新手教师必须保持一个谦虚谨慎的态度,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
2.制订下一次教学实践的目标
教学反思的直接结果是制订进行下一次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目标。对自己课堂教学,新手教师应该设定一个重组环节,重新审视教学思想,然后对新的教学思想和策略进行实践和验证。
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要实现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教学行为的成熟,必须以丰富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在一开始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新手教师只有保持一颗积极向上、谦虚谨慎的态度,边教边学,逐步总结经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2.浅议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知能的提升 篇二
一、有利于老师智慧共享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对教材的理解不同,教学方式不同,专业能力不同,对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也就不同。有的可能在总体教学思路和基本教学环节方面比较合理,有的可能在某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更为精彩,甚至一个好的创意,都可能成为一节课的闪光点。如导入新课,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开门见山”等不同种导入方式。
二、有利于优势互补
这种优势互补既包括新老教师之间,也包括专业水平不一的教师之间。老教师熟悉教材和学生,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往往思想比较僵化,不太容易创新;而青年教师虽然没有经验,但思想活泛,恰逢新课程改革,青年教师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新的创意,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敢想敢做。新老教师派对,会做得更好。通过集体备课,老教师把自己的做法告诉青年教师,谈出自己对教材处理的思路和方法,不怕背上“不谦虚”的恶名;青年教师也直接向老教师请教,不怕被人说“不劳而获”。每个人的教学风格不同,特长不同,专业程度不同,正好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三、有利于资源共享
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备课组内每个人占有的资源不同,每个人占有的网络资源不同,看到的资料不同。通过集体备课就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好的资源大家共享,好的课件大家共用。从学校层面上也会转变教师的观念,提倡教学资源和电子课件的共享,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四、有利于减少重复性的劳动,规范课堂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材有新的变化,教学方法有创新,但常规性的东西变化不大。直接使用集体备课的成果,减少重复性劳动,加入新的创意,这样每年的教案会不斷完善创新,经过反复的修改就成了精品,凝聚了几任教师的心血与成果,同时也规范了课堂教学。
五、有利于同事合作与团结
通过集体备课,大家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共同提高,遇到难题大家共同想办法,如转化学困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成绩的问题,大家都可以共同商量。
总之,集体备课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利于同事合作与团结及老师专业优势互补,也有利于教师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性的劳动,规范了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备课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深化了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使一批中青年教师开阔了视野,业务水平迅速提升,专业素养有了发展。
3.浅议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知能的提升 篇三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 提升
正 文:
西方国家进入工业社会较早,工业化程度较高,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也趋于成熟,世界各国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进行不同程度的建设和推广,并获得理论与实践的双丰收。部分国家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院校得到飞速发展,使得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更为完善。例如:德国就很注重职业教育,有着完备先进的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使之适宜“双元制”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高职艺术设计发展的需求,在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方面,他们对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注重艺术和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专业教师的培养方面增加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以及手段上更具实践性。
针对我国当前艺术设计各专业的发展现状来讲,很大一部分专业教师存在只是单纯讲授专业理论课程,缺乏设计实践经验,普遍实践能力偏低,能力结构相对单一等问题,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欠缺,无法满足企业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虽然一直也存在一定的虚拟项目设计,但大多不遵循市场化、商业化和工业技术的要求和规律,教师所教授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的应用专业脱离太远。反思近几年来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不容乐观。这也需要我们重新定位专业教师的能力目标,制定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促使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发展高质量、有特色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加明确地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关键,高职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加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速,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包括:专业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指导实践教学能力两个方面,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工学结合”,注重“实践性”,这些无不要求专业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体现高职教育所独有的特色。学院应支持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配备专业教学机房及实训室;鼓励青年教师“顶岗实习”;着重培养“双师型”教师,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构建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1 实践能力提升的基本路径及实施方式
1.1 选派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
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实践性的重要手段。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来看,现在所教授内容普遍滞后,教学设计缺乏经验基础,教学环节脱离实践,急需积累行业经验,更新教学内容。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与企业员工交流、学习,了解行业动态,掌握相关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也能通过进一步深入社会,熟悉企业和市场运作的流程,在教学中运用实践的案例,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教师结合自身理论知识能够更加融会贯通,提高日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使自己不断反思以前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1.2 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提供更多培训进修机会
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不同于其他专业教师,因艺术设计需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断学习,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各类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大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培训。有计划选派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参加各类艺术设计培训或高校组织的专业能力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学习更为先进的职教经验和实践教学模式。
1.3 鼓励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在就业中所体现出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自身具有实践能力经验,鼓励并支持专业教师参加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各类与专业相关行业的设计大赛,通过与同行业人员的竞技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取长补短,找出不足,锻造自己成为专业过硬的艺术设计人才。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才能。
2 进一步开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项目化教学课程
2.1 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高职院校应在优秀企业中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完善教师到相关企业定期实践制度,为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创造有利条件。积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相关专业培训的学习制度,保证教师参加企业的继续教育学习。同时借助担任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之机,边指导管理学生边进行实践锻炼,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把“教”和“学”融为一体。
2.2 依托企业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办学中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显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集中体现。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实践毕竟时间有限,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巩固。通过依托企业逐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
通过不断探索,形成单项训练、项目化综合实训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模式中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教学从传统的“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把一个独立的项目任务交给学生,在整个完成过程中进行资料的收集、方案设计及实施直到最后任务的完成,专业教师在项目中负责引导、指导及辅助的作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为以后从事本职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在整个实践教学设计中,也可以拓展一定训练内容,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特色,通过外出写生、专业采风、技能实训、专业考察等形式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实现职业教育持续发展
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多种教学模式更贴近市场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实践需求,也是未来现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也有助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1 企业顶岗实践常态化
每学期根据专业课设置情况,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实践,除了每学年度的学习之外,还可根据课程的安排,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积累教学经验,增长见识,及时纠正以往教学中的不足和偏差,促进实践能力提升教学体系的常态化发展。
3.2 专业工作室市场化
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通过企业实践经验,以市场为导向,组建与当前市场相适应的“专业工作室”,不仅将专业课程理论学习知识与在企业工作经验、工作流程运用到实际项目中,起到课堂教学延伸的作用,又产生市场价值,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前沿阵地,更快捷的与市场机制接轨。在项目中学生在不断进取中完善缜密思考、方案制作、设计运用,达到锻炼与提升创意思维意识、检验设计能力,这是院校培养与企业实践都无法替代的,被行业专家一致推崇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3.3 教师资格与职业资格的“双轨制”
此外,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将取得职业资格与教师资格相结合,从而促进“双轨制”教学模式发展,比如我们学院现有专业正在进行的《平面设计师》、《室内装饰设计师》、《形象设计师》、《服装设计定制工》及《纺织面料设计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通过以上相关资格证的取得与实践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通过大量的创新思考与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进而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实践能力。
4 结语
培养综合的实践能力根本性要求就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高层次的技术结构必然要求高层次的复合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的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中,为了培养出具有专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将以加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学习为切入点,通过实践能力的学习,增强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设计能力,不断深化教学,实现讲授内容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引领市场潮流的艺术设计专门型人才,促进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2013.11
[2] 温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浅议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知能的提升 篇四
一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现状
目前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现状:(1)教师来源单一,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低,大多数教师为“三门”教师,即从家门到大学门再到职业院校门,没有实际生产经历,也没有参加必要的技能培训。(2)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水平低,甚至“双师”教师也要打个问号。尽管近几年在职业院校中进行了“双师”队伍建设的加强,但教师的水平离真正的双师标准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仍旧摆脱不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水平低的现状。在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时,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么减少实践教学环节,要么降低实践教学的难度,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一句空话。(3)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后劲不足。职业院校量的扩张造成了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重视不够,对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抓的不紧、投入不足;就教师本身而言,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教师实践能力是远跟不上技术前进的步伐。
二项目开发的参于是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面临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下的状态,教育部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各校也在这个方面作出了较大的努力,“下企业实践”、“挂职锻炼”、“项目参与”等多种形式锻炼平台相继而出,众多的平台中理论上都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然而当前职业院校的现实情况却使得较多平台仍旧停留在理论层面;众所周知,由于职业院校的扩招,使得学校的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的周课时工作量在15节课以上的现象司空见惯,有的学校平均周课时甚至多达20多节,同时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科研方面还要进行论文、课题的研究,学校的整体教学状况很难让教师抽出时间去企业工作和实践;而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特点又必须要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创建一个平台来解决这个矛盾确实是当前职业院校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基于以上的种种情况,自2008年我校在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锻炼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利用一些实用性的项目开发进行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先后组建了三个专业方向的项目开发团队进行探索,取得了较为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对策的研究。
(一)项目内容背景与成果
2011年我校基于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进行了三个项目开发的课题研究,具体如下:
项目一:系部LED-DISPLY电子大屏的设计:组织三位电子类专业教师的开发团队进行系部电子宣传屏的制作,同时以该项目为基础进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实训体系的建立,编写了相应的实训教材。
项目二:无纸化考试平台系统的开发:组织了以软件技术专业为核心的教师开发团队,同时引进企业专家进行相应的指导。同样以该项目为基础进行软件技术专业实训体系的设计以及相应教材的开发;同时进行了校外项目的开发设计。
项目三:网络成绩查询系统的开发:组织了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师开发团队进行该项目的设计开发,在应用中反复的进行了修改,较好应用于系部的学生成绩管理中,同时以此为案例编写了实训项目的案例教程。
(二)教师进行项目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取得的经验
1项目的发掘与立项要密切联系专业
从以上三个案例项目的组织上不难发现,三个开发项目的立项都是以专业为核心进行的,因此在项目的发掘立项方面一定要立足于本校的专业进行,要有助于专业建设和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2要在教师的能力基础上选择实用性的项目进行开发
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担负着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学生管理任务,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在项目的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承受能力,不可盲目的求全求大,开发周期不宜太长,要让教师在项目的开发中经历项目的开发过程,否则得不偿失。
要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在当前的项目锻炼中有几种类型的方式:“假戏假唱”、“假戏真唱”、“真戏真唱”,前两种可以应用于学生的实训项目中,而“真戏真唱”是教师锻炼选择开发项目的一个标准,一定要体现在“用”上,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不是在项目前期过程中,恰恰是在交给用户的使用过程中能真正的锻炼教师的技能水平,在项目的应用中反复的进行修改试用,达到技能水平的提高,这一点在以上的几个项目都得到了验证。
3开发团队人员的组织要引入企业界的专家参与
项目的开发团队切忌不能仅靠校内的教师组成,不然就会形成“闭门造车”的局面,要引进企业界的专家和先进技术,教师要在开发团队中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积极吸取企业专家的经验和技术,尤其是在技术方面尽可能的采用较为领先的技术平台进行项目的开发,为今后的专业教学打好良好基础。教师在开发过程中还要注意团队的合作经验积累,这些都是以后教学的素材。endprint
4学校要给予开发人员政策上的扶持和资金的保障
项目的开发必然需要占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方面从学校的角度方面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资金的保障。通过以上的三个项目感到:由于立项的项目不大,资金方面一般不会太多,比较容易解决,往往是教师的时间、精力是比较难以平衡的问题,教师毕竟不是专门抽出时间来搞开发,教学工作和项目开发两项工作都要兼顾,学校要给予政策上的关注和扶持,比如参与项目开发可以换算一定的教学工作量等。
5项目开发要达到“双丰收”的目的:既要保证项目开发的成功更要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进入项目的研究中,开发团队人员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完成项目任务,忽略了项目开发的另一个主题,就是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这个方面体现在不注意资料和过程的积累上,事后再处理就达不到原来的效果,因此不管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还是在项目完成后都要注意资料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同时还要由此项目拓展的项目成果,这点在以上的三个项目中都体现的较为明显,围绕以上三个项目都开发出了对应的实训教材和成果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项目开发成功和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双丰收”目的。
三教师进行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项目的立项选择往往会出现不够准确的现象
教师利用项目开发活动达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首要问题是项目的选择;在这个方面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1)找不到项目或者是看不到项目;这点在计算机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身边有很多的工作都可以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却不能够发现和发掘出来。(2)项目设计过于庞大;在立项方面不考虑自身的精力和能力一味的贪大,造成开发周期过长或能力达不到,以至于项目开发不成功,我校也有过类似的精力。因此在项目立项要注意科学合理性,要分析自身的能力和精力所能达到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开发的项目。
(二)项目开发中教师的精力和压力不够
教师的精力和压力是项目开发中的第二个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这方面往往体现在项目开始时热情高涨,但随着时间和项目的推进,加上教学工作的承担,精力上分散,意志上消磨,形成了虎头蛇尾的结果。尤其是在压力方面,毕竟不是任务性的,没有形成足够的压力;所以在这个方面要从学校的角度来解决,充分保证时间精力的基础上加强考核力度办法的建设。
(三)学校、教师都存在对项目开发活动的定位不明确的现象
对项目开发的定位不明确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学校对教师在校内实施项目开发的态度和政策,往往认为教师的专业实践应该到企业才能够实现,因此对校内的项目开发认可度不高;其二是教师本身对这种项目的开发也存在着不够重视的态度,毕竟没有企业上的严格要求环境,所以在思想上对项目开发活动定位不够明确;对此两种现象,从学校层面要给予政策的鼓励和要求,同时在系部要创建校企合作平台(比如工作室、公司),建立相应的企业机制等来完善这种项目开发的环境。
在当前职业教育的现实环境中,项目开发是解决教师专业实践的一个较为有效的途径,既锻炼了专业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所开发的产品也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同时在项目开发的基础上也延伸拓展了实训、实验项目,使得教师在专业实践项目教学的水平中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和范围也得到了加深和扩大,可谓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戚万学,王夫艳.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内涵与特征[J].教育研究,2012(2):37-39.
[2]谢勇旗.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养成[J].中国高教研究,2012(01):42-43.
5.浅议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知能的提升 篇五
【关键词】教师来源;继续教育;技能实践
从世界范围来看,2/3的劳动力都是技术工人,他们是各经济体的中流砥柱。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培养技术工人的主体。前教育部长周济说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要走在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前沿。近日,在全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强调了加强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建设是落实国家战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劳动者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中职学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高素质的劳动者不仅具有职业实践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有较高的职业修养与职业理想。但现实的师资状况和继续教育等因素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本文主要就公办中职校为例,通过分析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状,从中探析中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可行性途径。
一、 中职教师的来源分析
从国外职教研究资料看,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招募职业教育教师时,除了学术方面的要求外都会特别重视其工作经验。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职业学校也曾从企业引进职教师资,他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对职业学校学生技能水平面与职业素质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等因素,企业的能工巧匠进入职校工作变得不可能,中职学校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越来越少。
目前,中职校教师绝大多数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不仅缺乏任教经验,尤其缺乏工作经历与实践能力。以我校为例,近十年中录用的近40名专业教师,90% 是高校应届毕业生,绝大多数是非师范类毕业生,仅4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必須在教学工作中逐步培养。
二、 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当前中职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可分为学术(学历)方面、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
1.学术(历)方面
本科毕业的新教师就适应中职理论教学而言,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足以胜任。但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对师资力量的要求出发,提升学历层次非常必要。例如,四星级学校、国家高水平示范学校等评估标准对教师的学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考在职硕士研究生成了许多青年教师工作后的第一目标。
2.教学技能方面
教研活动开展较正常的学校,通常会通过每周的教研组活动、校级或更高层次的“五课教研活动、二课评比活动”等形式,促进和提高广大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有些学校还通过开展“青蓝工程”等活动,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帮辅新教师适应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能力。
3.专业技能方面
目前,教师在技能方面的继续教育主要有三种途径:
第一种是三类需要推动型。一是教师资格推动,申请职校教师资格必须具有本专业四级职业技能资格;二是“双师型”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推动,要求具有三级或以上等级的职业技能资格;三是评定职称推动,职称越高对职业技能等级要求越高。在此背景下,教师自觉参加技能资格培训与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学校为鼓励广大专业教师技能等级的提升出台不同的优惠政策,如承担部分考试与培训费等。显然,这种证书型的技能水平可能要“打折扣”。
第二种是对专业教师的考核。专业教师每年要完成一定时间的企业实习,但实际上企业实习时间无法保证。一是专业教师平时的课务普遍较重,无暇下企业实践;二是暑假期间教师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比较多,无法抽出时间到企业参加实践,蜻蜓点水式的企业实践收效甚微。
第三种是各级暑期的师资培训。这种类型的专业师资培训,更多地是在课程设计、教学手段与教学过程的培训交流,在增强实践技能水平方面的效果很有限。
综上现状,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即使参加了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他们的教学活动仍然是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与实际的生产活动严重脱节,极大影响了技能教学的有效性,无法促进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 中职校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分析
现行的教师招聘政策与教师培养制度,使得大多数中职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是学校到高校再到学校的模式。这种状况将会严重影响中职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以下从我校某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方式来探析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1.企业实践
九十年代初专业教师到学校报到时,通常会安排到企业实习三到六个月,熟悉生产过程、工艺要求和生产管理。事实证明这种安排非常科学有效,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的要求,实施专业技能教学不再是本本主义,而能以真实的生产案例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生产情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实现了技能教学的有效性。
近年来,学校加大新教师企业培训力度,近七八年中先后派出两批共8名青年教师进行为期一到二年的全脱产专项实习。实习期间要求他们每天写实习日记,每月回校汇报学习情况。分管校领导一丝不苟地查阅实习日记,点评互评交流学习。这些教师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水平迅速提高。六年来他们在教学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附表)。
2.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则是锻炼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又一有效途径。技能大赛严格规范的比赛要求,对专业教师在操作流程、规范性、技能技巧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各职业院校都会举全校之力,投入资金和设备,以各种形式为师生提供参赛的保障。这种严谨的训练使参赛师生专业技能水平与职业素质得到扎实的快速提升。
但是,多位参加过省级技能大赛并取得骄人成绩的年轻教师表示,他们虽然都已担任了学科组的负责人,专业技能水平通过技能大赛也得到检验和提高,但参加过企业脱产实习的参赛教师,技能大赛的应赛心态和应变能力更胜一筹,课堂教学也更生动,他们渴望有全脱产企业实践的机会。
3.校企合作
对中职学校而言,良好的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也为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师培训基地。学校近期引进了某品牌企业“售后英才教育”校企合作项目,企业利用学校的设施设备与师资,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储备技术人才;学校引入企业优秀的品牌文化、专业技术标准、用人标准等,丰富学校的专业教学模式。
这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了精专业的机会。参与项目的教师,需经过严格的面试,教师的气质须与企业的精神文化相符;再经过严格的专业知识测试、专项培训、企业实践等环节考试,合格后方能取得培训师资格。同时,取得资格的教师须参与该项目培训中心的基建与设备采购安装等工作,综合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
这种模式无疑是一种更贴近企业实际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而且也将是极具前景的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新模式。
4.企业引进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虽开通了录用企业人才的渠道,但由于学历、职称、年龄等限制,使不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无法进入职校教师岗位中来。一般而言,企业引进的教师除教学技能略逊外,专业实践能力、设备维护管理、职业素养等方面都能给学生良好的教育,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良好过渡。两年前学校从企业引进的专业教师所带毕业生,他们过硬的实践技能与良好的岗位规范得到实习企业高度肯定,實习期间就被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他俩身体力行的教学工作,带动了其他年轻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和对岗位规范教育的重视。可见,高素质的劳动者不仅具有职业实践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有较高的职业修养。
四、 中职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建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脱离实践经验的知识是伪知识”。人的生活世界与职业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职校的教学过程应与企业的工作过程、实践过程对接。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课程应是“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现“做”字当头,是一种“情境化”的教学。从现实有效的职业教学看,专业教师的教学智慧来自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即工作经验),他们不仅是训练式的教学,也是“修炼”式的教学,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生活的经验、生命的价值”。从文中的分析看出,职校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的缺失,将使专业教学成为无源之水,将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社会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
结合上述分析及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总结以下中职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途经,并希望能通过制度化得到实施。
1.改革中职新教师录用考核办法
应该说,目前中职学校新教师的录用考核办法已充分考虑了专业知识与基本教学能力,但工作经验的缺失依靠教师自身的努力较难得到解决。建议新教师入职后的第一学期进入学校指定的生产企业,各工种岗位轮岗学习。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实习考核内容与标准,日常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通过阶段性的实习丰富实践经验。生产实践考核合格进入教学实践阶段,这二项实践考核作为试用期考核的重要内容。
这种形式的实践可能还是体验式的,不够深入,但能给教师建立一种稳定的企业继续学习的良好关系,为今后教学活动中理论联系实践,体验“教学做合一”,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
2.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开拓专业教师培训基地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能力本位,就业导向。专业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教学内容调整应与技术进步、职业标准、用人标准对接。充分开发优质校企合作单位资源,建立教师短期脱产培训制度,使教学紧跟技术进步,让教师在生产实践中充实教学经验与智慧,是教师专业技能可持续提高的有效方法。学校根据不同产业的技术更新情况或师资课务情况设计培训周期,提供教师每三年半学期或每五年一学期时间的脱产实践。教师带着培训目标参与企业生产活动,对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也将是很好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菲利普·葛洛曼(德),菲利克斯·劳耐尔(德)石伟平译.《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6(1).
[2]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跨界视域的研究,清华大学出版,2011-11(1).
6.浅议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知能的提升 篇六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心理素养;人文教学;科研
一、加强心理素养
在教学的实践中经常会看到很多老师因为对工作现状的不满,对教育教学工作失去信心和热情。这是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在职业方面的主要表现。心理健康的人做事有目标,感觉生活有意义,对工作有热情,能坚持不懈。这在国外有关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中被称为职业倦怠。这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它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的知觉,其特点是对工作退缩、不负责任,情感和身体衰竭,易激怒、焦虑、悲伤和自尊心降低。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其呈现多样化特点,教师扮演着传道者、授业者、管理者、示范者、监护者、辅导者等多种角色,再加上社会和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历来比较高,呈理想化特点,如:道德上应是正人君子,知识上应饱学多识,工作上应兢兢业业,与人交往应和蔼可亲,处事应公正公道等。但教师并不是完人,当教师的自我期望与社会和学生的期望相一致时,其角色行为会获得广泛的认可和肯定,教师就心情愉快,有自我实现的体验;当各种期望之间存在差别或分歧,频繁的角色转换和多方面的角色期望,就会使教师角色冲突时常发生,加上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多方面的压力,不适当调整心态,就会导致心理问题产生。
一方面需要国家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建立教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要合理,消除教师的心理失衡感,让教师体验到被尊重、被爱,工作有价值。另一方面教师不应逃避,应调整自己,采取主动认知和行为应付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既高效又不使大脑超负荷运转,通过一些户外活动、身体锻炼、兴趣爱好等来缓解心理压力。
二、加强人文教学
所谓人文教学既是在一个较为宽广的视野中实现教学,教学活动是指向于人文精神塑造、知识渗透而不是强加,指向人生视野的扩展与充实而不是服务于某种应试的教学,它是一种包容性的、激发性、持久性的学习方式。
以当前形势而论,学校关注的自然是升学率、专业成绩排名的实际性的问题。不可否认自从先秦时代以来中国一直生活在一个实践理性的社会里,不关注那些形而上的、虚无的、看不见的东西,而是注重现实生活中对事物的处理态度、行为结果。这给我们当前教育带来很大的弊端,比如学生与家长知识专注于一时、一科的成绩,而不是关注于学生这个专业素养的形成,而不是关注于学生只是素质的衡量。在此条件下教师被迫只是服从于一些机械的、刻板的知识的传达,只是服从于学校指标的完成,而不是从学生自身出发,去发现学生的潜质,去顺应学生的学习长处。而且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必要的兴趣,根本不知道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英语入门的过程中备尝艰难,只是盲目的记忆那些单调的语言符号,只是跟着老师的路子走,无法从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上来理解英语学习。
我們倡导的人文教学是建立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上的,以英语教育为例,人文教学着重强调的是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建立,强调从一个文化维度上对英语教学进行渗透,这种教育首先在于传达英语教育的目的性,即首先让学生知道这门课是什么,是做干什么的,能对自身产生什么样的修养提升,学习前景如何,而且在教学中使得学生既能够获得实用性的知识的掌握,能够对获得的知识有一个清醒的来源与应用目的,能够获得乐趣的衍生与自身修养的丰富。这就要求教师从一个文化积淀的角度来展开英语教学,比如上课更多注重英美文化的教育,看一些英美文化的视频、电影,明确学有所用,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去创造一个能与英美人士交流平台,这样才能实实在在的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不会流于那些简单的英语字句、单词、语法等枯燥的机械的知识的传达。在我接触的很多学校英语学习中,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都是流于课本知识的传授与传达,应付考试而已,不关注课本以外的解决问题与创造性思维拓展。
三、加强科研能力
我们上文说到的人文教学是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酵素自身的人文素质与对英语语言的兴趣和视野是直接关乎教学过程的,教师自身的魅力必然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过程。一个人文素养极高的老师必然会拥有多种途径来传播各种自身的知识,而不是单调的知识的重复与强加。
因为在当前农村英语教育中,很多老师学历并不高,学历不高往往与知识视野是相互关联的,但自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能够积极探索有益的教学方法,这是必须值得肯定的。但多数老师认为自身能力能够胜于当前的英语教学任务,能够应付各种考试,也就放弃继续对英语专业能力与知识的拓展,观念落后、知识陈旧、缺乏现代教育教学技能,甚至固执认为课本就是一切;而有些教师有时甚至明知缺乏而懒于改变现状,羞于为难自己,基本不去不了解学术发展动态,不去革新自己的理论观念;客观上一些实际性的、功利性的评比、讲课、比赛,使得教师竞争压力大,没时间去提升自己,所以在此情况下笔者认为中学老师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科研训练,积极掌握当前的科教动态,积极参加函授、培训、学历考试、论坛等活动,只有参与到一个争鸣的氛围里才会领悟到自身教育理念所处的位置。
作为一个教师来说,教学是基础,科研是保证,教师必须始终坚持把握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而这需要坚持大量的收集资料和广泛地阅读文献,条件允许多参加学术交流和多听学术报告。只有在科学研究中把握住研究的前沿命题,不断推陈出新、建立新的研究思路,不作无谓的重复,才能在科研中有所创新与突破。应该注重外文资料的整理和收集,要习惯于依内容侧重点的不同进行合理分类归纳,最好能按关键词、研究结果、试验方法等将手头资料进行提取,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学的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从中获得启示,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方法和思路的创新。此外,要将个人的研究和教学的理论突破与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首位,并合理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来丰富教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对教学环节知识点的理解。
总之,当前形势下农村教育形势不容乐观,在依靠政府变革教育的同时,教师应该以积极的姿态来提高自身素养,既是对自身负责也是对学生家长负责,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是一个可能通过自身努力逐步解决的问题,关于农村教师素质提高的相应策略和措施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参考文献:
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1).
【浅议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知能的提升】推荐阅读:
作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自我剖析09-09
教育在实践中改变08-25
高职教育中数据库教学的实践与探究10-14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总结07-26
积极投身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06-10
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报告08-23
提升保育员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09-01
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