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诗句

2024-10-12

陆游的诗句(精选6篇)

1.陆游的诗句 篇一

陆游梅花的诗句汇总

1、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2、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陆游《朝中措·梅》

3、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4、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斜阳废苑朱门闭。——陆游《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5、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6、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7、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8、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陆游《朝中措·梅》

9、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10、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陆游《落梅》

11、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陆游《落梅》

12、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陆游《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1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14、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陆游《朝中措·梅》

15、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陆游《落梅》

16、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2.陆游的诗句 篇二

关键词:陆游,爱情诗词

一、陆游与《钗头凤》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记载:“陆务观(陆游)初娶唐氏(唐婉),闳之女也,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径焉。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挈去,然事不得稳,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

“唐(婉)后改适郡宗子(赵)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餚。翁(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云。实绍兴乙亥岁(公元1155年)也。”

有人说,陆游的《钗头凤》是在怨恨唐婉改嫁后的无情,我认为并非如此。要探究其中的原因,还是要回到诗句当中。

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此诗最早见于陈皓的《耆旧续闻》:“余弱冠客会稽(今绍兴),游许氏园,见壁间有陆放翁题词云(如上)。笔势飘逸,书于沈氏园,辛未(1151)三月题。”

上面提到,在沈园相遇后,唐婉和她的现任丈夫赵士程为陆游送上了酒菜,陆游的心里必定是很不平静的,他看到了精美菜肴,想起了当年和唐婉相处的日子。诗句没有提及唐婉的容貌,却在开篇便着重描写了她的双手,让人产生朦胧美好的想象。黄藤酒是宋代官府酿制的一种酒,陆游回想起七年前两人甜蜜的婚姻生活,可如今却物是人非。这一句还在描写沈园春天的景色,可下一句的转折来得突然。“东风恶”,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东风是指春天的风,和下阙“桃花落”相互照应,而“桃花”一般代指爱情,陆游认为他和唐婉的爱情是被“东风”吹落了。而“东风”又指的是什么呢?笼统地说,是指封建礼教,而更具体地,则是指陆游的母亲唐氏。在西方文学和历史里,不乏有追求自由、平等的人物,而在中国的古代,有两个最高道德原则:忠、孝,个人的追求是不可以和忠孝原则相悖的。陆游不能也不可能超越时代的主流思想,母亲唐氏要求他休了唐婉,他如果拒绝,便要背负起不忠不孝的千古骂名,而这在封建时代对一个男人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他不得不遵从母亲的意愿。但遵从不代表同意她的做法,因此陆游心中还是对母亲有怨的,这种怨恨只能在字句之间隐晦地提及。接下来“欢情薄”一句有人理解是陆游对唐婉的牢骚,陆游怨恨着改嫁他人的唐婉,我认为这只不过是陆游感叹他和唐婉间夫妻缘分太短,不能厮守更长的时间。因为下一句是这么写的:沈园的春色还是一如既往的美好,人却瘦了许多。泪水洗尽了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部湿透。“瘦”一字,我们可以想象是唐婉瘦了,又或者陆游也瘦了。陆游运用了曲笔手法,用自己的感情揣测对方,想象唐婉是因为思念自己,而哭泣消瘦,重逢之后,他们恐怕不能再相见了,名门闺秀的唐婉和同样出身不凡的自己,不可能再有任何的往来,于是他写道:“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相传唐婉在之后曾写过一篇和词,与陆游的《钗头凤》相对,也正如和词中所说的“病魂常似秋千索”,唐婉在两人重逢后不久就病逝了,但我认为这词并不是出自唐婉之手。因为这首被广为传颂的《钗头凤·世情薄》中有一句“怕人寻问,咽泪妆欢”,这当然很贴切地反映了唐婉对陆游痛苦的思念之情却不得不隐瞒,但不论唐婉是否陆母唐氏的侄女,出身名门是确定的,试问一个高门之女又怎么会写出让婆婆和现任丈夫陷于难堪的诗?而从这里可以侧面的反映了当时陆唐之恋在社会的影响,世人为他们所感动,有人愿意站在唐婉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写出她的心声。

唐婉死后,陆游虽然娶了王氏,但他并没有从和唐婉的这段恋情中走出来。他和王氏将近五十年的婚姻中,并未为王氏写过多少诗,为王氏写的悼亡诗还名为《自伤》,“去死近如不隔墙”是从王氏的离世中萌生出自己离死亡不远的感叹。在他和王氏的婚姻期间中,他给唐婉写了许多的悼亡诗,说明了他不愿隐藏他与唐婉的关系,这份爱情也太过热烈而难以隐藏。

二、陆游与沈园

沈园作为见证他们的爱情之地,在陆游的生命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陆游绍熙三年,68岁的他看见沈园石壁上题写的《钗头凤》,有感而发写下《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陆游75岁时,曾重返沈园,留下了两首悼亡诗《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衰,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其一》)

唐婉逝世的四十年后,陆游重新来到沈园,但他知道这次他是永远不可能看见唐婉的,他的心情无疑是悲伤的,因此远方传来的画角声在他的耳中是伤感的。时过境迁,沈园在他看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沈园本身没有变化的“物是人非”,还是沈园和唐婉都产生巨大变化的“物非人非”,对陆游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从他在池水中看见唐婉的倒影,到想象幻灭的怅然,无一在表现着他对唐婉的爱慕之情。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其二》)

陈衍评《沈园》二首云:“无此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四十年转瞬即逝,沈园里的柳树已经老得不再开花了,诗人有感于时间的流逝,觉得自己也离死亡不远,他回忆起当年跟唐婉的相处,便泪流满面。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来到沈园追忆和唐婉的爱情,说明在他的内心当中,沈园是他心灵上的寄托。

在81岁时,陆游来到沈园,留下两首《梦游沈园》。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梦游沈园》其一)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梦游沈园》其二)

在陆游心中,他想来沈园,又害怕来沈园。因为沈园里有过唐婉,有过他和唐婉最难以忘怀的、最珍贵的回忆。然而物是人非,梅花春水仍在,伊人却不在了。据说陆游每年春节都会来沈园怀缅唐婉,他看着墙壁上当年自己题写的《钗头凤》留下的墨迹,对唐婉的思念之情无限放大。

82岁,陆游又来到沈园。

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土墙?(《城南》)

这年的陆游已经察觉到自己的寿命即将走到尽头,但此时的他是孤独的,像一只独自回巢的孤鹤。破败不堪的沈园让他产生了一种萧条伤感的情绪,唐婉离开了多年,自重逢后沈园也过了几十年,只有陆游一人沉浸在当年的爱恋之中,他认为除了他以外没有人再去擦拭土墙,没有人再记得、再去关注陆唐之恋,被困于过去的只有他。

在陆游84岁,也就是嘉定元年(1208),陆游再一次寻访沈园,有感而发。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春游》)

那年的沈园经过修缮,大致恢复了原样。陆游环视着如同几十年前一般的沈园,他想起年少与唐婉的相思相恋,仿似身临其境。陆游写沈园的花草对他很熟悉,其实并不是花草对他熟悉,而是在唐婉死后,陆游经常来沈园,他熟悉每一株花草。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唐婉深刻的思念之情,以及与去世情人无法想见的绝望、不堪回首的痛苦之情。陆游对唐婉是终生眷恋,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唐婉仍是他的心中挚爱。

三、陆游的爱情诗与词

纵观陆游写给唐婉的诗词,我们可以发现,除了《钗头凤》,陆游描写他对唐婉的感情,甚少以词的形式,而是以诗来寄托他的感情。

叶嘉莹在《灵黔词说(续十四)——论陆游词》中认为:“盖陆游在词中甚少写其与唐氏之感情者,私意以为正为陆游对此一段情意之尊重严肃之态度。盖在当时陆游写词之时代,这些小词原都是歌筵酒席中还都可以演唱的曲子,以陆游对唐氏之感情的严肃深挚,他是并不愿将此一段感情写入他所视为‘渔歌菱唱’的流宕嬉游的歌词之中的。我想这就正是陆游何以将其平生中此另一‘情意结’只写于诗,而并不写于词的缘故。”

3.陆游的著名诗句 篇三

1、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陆游 《钗头凤》

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陆游 《卜算子》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5、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 《剑南诗稿》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游山西村》

7、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8、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9、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 ——陆游

10、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陆游 《卜算子·咏梅》

1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

12、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 《沈园二首》

1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1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 ——陆游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5、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陆游 《钗头凤》

16、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 ——陆游 《钗头凤》

17、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 《梅花绝句》

18、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 ——陆游

19、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钗头凤》

20、心闲天地本来宽。 ——陆游 《初寒宴坐》

21、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 《书愤其一》

22、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陆游

2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

24、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陆游

25、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2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 《卜算子》

27、闲愁如飞雪,入洒即消融。花好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陆游 《对酒》

2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示儿》

29、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陆游 《钗头凤》

30、醉斩长鲸倚天剑,笑凌骇浪济川舟。 ——陆游

3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 《书愤五首·其一》

3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 《游山西村》

33、一杯销尽两眉愁 ——陆游

34、天高白日远,有泪无处滴。 ——陆游

35、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陆游

36、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 《钗头凤》

37、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陆游 《秋思》

38、醉觉乾坤大,闲知日月长 ——陆游

39、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陆游

4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1、丈夫贵不屈,成败何足论 ——陆游

42、“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科技让随机无所不在啊,偶遇佳句,囧! ——陆游 《剑南诗稿·文章”》

43、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

44、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 《梅花绝句·其一》

45、世味年来薄似纱 ——陆游

46、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陆游

47、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48、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丰歉无常,当有储蓄。 ——陆游

49、不悟鱼千里,终归貉一丘。 ——陆游 《闻雨》

50、人生忽如瓦上霜,勿恃强健轻年光。 ——陆游

51、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陆游 《长歌行》

52、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书愤五首·其二》

53、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陆游 《梅花绝句·其二》

54、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陆游

5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56、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陆游 《落梅》

57、人生何适不艰难,赖是胸中万斛宽。 ——陆游

58、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陆游

5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陆游名句大全。

60、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 ——陆游

61、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闪点情话网)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陆游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6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 《诉衷情有感》

63、成败极知无定势,是非元自要徐观。 ——陆游 《次韵季长见示》

64、男儿坠地射四方,安能山栖效园绮。 ——陆游

65、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66、“天晴山雪明城郭,水涨江流近驿亭。 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 ——陆游 《山城踏青》”

67、杖屦寻春苦未迟。洛城樱笋正当时。 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 吹玉笛,渡清伊。相逢休问姓名谁。 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 ——陆游 《鹧鸪天》

68、欲尽致君事业,先求养气工夫 ——陆游

69、花如解语还多事, 石不能言最可人 ——陆游

70、棋不看三步不捏 ——陆游

71、鲲鹏自有天池蓄,谁谓太狂须束缚? ——陆游

72、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陆游

73、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以革固其常 ——陆游

74、名山如高人,岂可久不见? ——陆游

75、饮似长鲸快吸川,思如渴骥勇奔泉 ——陆游

76、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

7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

78、门前有小河,担水容易多 ——陆游

79、英雄儿女各千秋 ——陆游

80、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81、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 ——陆游

82、心安病自除。 ——陆游

83、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陆游

84、丈夫经此宁非福,破涕灯前一粲然。 ——陆游 《霜风》

85、天选地设,极湖山之美 ——陆游

86、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 《剑南诗稿·文章》

87、执手相看泪眼恨语无言 ——陆游

88、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陆游

89、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陆游 《春游》

90、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 ——陆游 《长短句序》

91、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陆游 《观大散关图有感》

92、楚虽三户能亡秦 ——陆游 《金错刀行》

93、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94、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95、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陆游《落梅》

96、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陆游《幽居初夏》

97、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陆游《关山月》

98、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陆游《秋思》

99、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陆游《乙卯重五诗》

4.陆游爱国情怀的诗句 篇四

陆游《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词释义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你的父亲。

古诗今译

我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大宋军队收复中原之日,家祭时别忘了告我亡灵。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胡尘: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

5.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6.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7.摩天:碰到天.

8.遗民:北方沦陷区的人民.

9.胡尘:指金兵铁骑扬起的尘土.

10.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古诗今译 】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

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关于爱国情怀的诗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唐·李白《古风》(十九)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近代·何香凝《赠别廖仲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满江红》南宋.岳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5.陆游写闲情逸致的诗句 篇五

陆游写闲情逸致的诗句

《鹊桥仙·夜闻杜鹃》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鹊桥仙·一竿风月》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鹊桥仙·华灯纵博》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蘋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

萧条病骥。

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

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

身万里,旧社调零,青门俊游谁记?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

清愁自醉。

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

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

空怅望,美菰香,秋风又起。

《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弋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渔家傲·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

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涯真老矣。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点绛唇·采药归来》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

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候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

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

6.论陆游爱国思想的历史渊源 篇六

关键词:陆游,爱国思想,历史渊源

陆游 (1125—1210年) , 字务观, 号放翁, 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 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国势衰微、外敌入侵、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社会背景下, 他用激昂壮烈的歌声, 唱出了抵御外敌、报仇雪耻、恢复中原的时代最强音。他的诗词作品, 大部分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给南宋的文坛, 甚至给腐败的南宋封建王朝带来了激昂的战斗讯息。

陆游的爱国思想是在南宋社会特定条件下形成的, 其对陆游一生的排挤、打击和压抑, 几乎占到六十多年写作生涯的十分之九, 抑郁和愤怒影响到其诗歌创作。因此, 必须看到陆游风格中沉郁悲壮, 踔厉风发的一面。就如王国维所说:“剑南有气而无韵。”[1]雄浑豪迈不同于李白, 沉郁顿挫不同于杜甫, 两者似乎在陆游诗歌中有所融合。陆游走向田园, 与陶渊明有别, 因此不少诗既有素雅清幽、恬静淡泊的一面, 又有平中见奇、悲慨外溢的一面。陆游有意学苏轼的旷达和诙谐, 但不少诗歌“旷放中有冷峻, 深沉中有郁勃”[2]。因此, 陆游爱国思想的历史渊源是深厚、复杂的。

杜甫对黑暗的现实、腐朽的政治, 大胆地进行揭露, 讽喻时事, 表明自己的态度, 指出解决的途径。杜甫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 在他笔下的人民是勤劳、勇敢、善良的;他热爱人民, 并不断揭露战争对人民造成的伤害和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这些与陆游关注同情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的作品, 是相通的。陆游和杜甫的作品都侧重写实, 但陆游写实却多写主观感受, 而不作具体描绘, 形成概括性强、抒情性强的特点, 把现实内容高度浓缩在一首诗或一两句诗中, 抒发个人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如《书愤》就是把向往、愤慨的现实内容浓缩在一首诗当中, 向往“楼船夜雪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那样的战斗生活, 表现“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愤慨。杜甫诗歌也有高度概括的特点, 但其往往选取带有典型意义的事务, 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兵车行》则是通过人物对话进行概括。

陆游和杜甫的作品表现手法虽然各有千秋, 所处时代也不尽相同, 但二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是一致的。陆游的爱国主义作品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 他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用自己的诗笔深刻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表达报国的强烈愿望, 但是他豪迈的作品中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由此可见李白对陆游的影响。

李白诗中流露出的往往是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 是追求个性解放、蔑视权贵的精神。陆游的七言古诗受李白的影响颇深, 陆游那些抒发理想抱负、欲为国献身而不能实现的作品, 与李白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反权贵、轻王侯、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的作品是一脉相承的。像《醉歌》、《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出征, 尽复唐故地》等作品就与李白的一些作品一样, 也具有壮阔的气势、瑰丽的想象、奇特的夸张。

由于时代不同了, 创作背景变了, 陆游诗中更多的是写出师北伐、夺取胜利的内容, 侧重于书写理想、豪情, 激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坚定乐观的战斗精神。所以说陆游的浪漫主义带有更多时代的新特点。因此可以看到, 陆游的爱国主义作品是现实主义兼具浪漫主义的。[3]

自北宋苏轼大力标举陶渊明后, 陶诗成为宋一代的审美风尚。陆游也受陶渊明的影响, 在用典、用词、用韵、句式、意趣等方面借鉴或化用陶诗。如《和陈鲁山十诗》用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疎”为韵,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用陶渊明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葎口》“诗书从宿好, 林园无俗情”为韵。可见, 陶渊明对陆游的诗歌创作确实是有影响的。陆游曾自谓:“归来偶似老渊明”, 这说明他对陶诗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在老年的时候才大力推举陶诗, 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对陆游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放翁更多的是倾慕陶渊明归隐的情趣, 也倾慕他归隐时候的大节:“高情守幽贞, 大节凛介刚。”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陆游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确实很深厚、复杂, 陆游的老师曾几也是一位爱国诗人, 陆游深受曾几的影响, 这是他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陆游的确是传承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并发扬光大。陆游以他那热情洋溢的爱国主义诗篇, 鼓舞着历代的仁人志士, 同时也奠定了他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4.

[2]邹志方.陆游的爱国思想和人格力量[J].绍兴: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5, VOL25 (6) .

上一篇:浅谈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下一篇:超市生鲜经营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