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武汉创新型城市的思考(精选9篇)
1.建设武汉创新型城市的思考 篇一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该文从推进德阳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把德阳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迫切性以及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实施步骤、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城市建设
当今时代,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经密不可分,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德阳未来的发展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德阳市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企业集群特征显著,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德阳建市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我市区域科研力量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德阳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我市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发展到以创新引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这是关系德阳兴衰的必然选择。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市委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德阳”的要求,以创新为城市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加快建设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整合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以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科技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发展。2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
着眼未来,扬长避短,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活力,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建成西部制造业中心和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服务体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企业家,打造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创新型企业,创造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经过10 余年左右的努力,将德阳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到2011 年主要目标为: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以上,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
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以上。
到2020 年主要目标为: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同类城市领先地位,取得一批重要原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和高新技术,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和聚集体系。使德阳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一流的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人才聚集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成为在中国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与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有较大影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西部充满活力和竞争能力的科技创新型城市。实施步骤。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9-20010 年)。制定相关专项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启动重点项目建设。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11-2015 年)。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初步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
第三阶段:加快发展和完善阶段(2016-2020年)。实现各项目标,全面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4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重点任务。
4.1 工业科技。实施工业强市科技推进行动,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科技成为德阳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到2011 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GDP 的15%以上(2015 年达到20%以上,2020 年达到25%以上)。骨干企业信息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及管理信息化系统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15 年达到70%以上,2020 年达到80%以上)。
加快德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三大特色装备(发电成套设备、冶金成套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六类新型设备(数字化自动控制仪表和系统、工程机械设备、环保节能设备、新型特种电线电缆及其制造成套设备、军工配套产品、其它新型设备),三个特色装备制造业园区及相
关配套产业园区(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重重工业园、广汉石油装备工业园以及天元工业集中区、小汉零部件加工园等配套工业园区建设)。到2011 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560 亿元,年均增长15.5%;工业增加值达到185 亿元,年均增长15.5%;新建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新建立3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 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以二重、东电、东汽、川油宏华等重大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把德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加强德阳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壮大新型金属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三大类新材料产业,大力培育扶持生物医药及医用材料、新型功能材料两大类新材料产业。到2011 年,材料工业总产值达到306 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6 亿元;形成3 家年销售额超过50 亿元的企业集团,培育10 家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1/3 的重点产品质量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建1-2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0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5-6 个具有明显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区域;使新材料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德阳的支柱型产业。
大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在化工、食品、服装、建材、医药等行业深入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实施一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培育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锻炼一批人才,形成一支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专业技术队伍;突破一批信息化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装备产品,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艺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数字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升德阳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以中药现代化为重点加强新药研究、制药新技术应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强生物能源研发,促进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加强生物技术解决环保问题研发,发展生物环保产业。
4.2 农业科技。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推进行动,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以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农业重点产业为切入点,以龙头企业和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专家大院)为载体,以产学研结合为动力,提高企业和中介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建设科技示范、培训阵地(高产示范园、科技示范村和星火学校),不断提高技术辐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工作,重点抓好以油菜、水稻、各优果品育种攻关为代表的新品种选育和粮食丰产工程。2011 年,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2015 年达到95%以上。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到2011 年,形成5 个优势产业,建成13 个星火产业基地,面积100 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005年的3585 元增加到5000 元。扶持4-6 个大型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10-20 个,农业企业销售收入50亿元。建设区域农业科技转化中心1 个,以县为单位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试点1 个,各类专业技术示范协会13 个,培训农民100 万人次。
针对德阳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切实解决农村面源污染、循环经济、产业组织形式等难点和瓶颈问题,在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方面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4.3 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按照《21 世纪议程》要求,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合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绿色德阳、和谐德阳和创新德阳提供科技支撑,促进德阳社会全面发展。其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一是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以广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依托,推动全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加强废弃物治理与循环利用的科技攻关;加强生态环境监控与修复,加大环境综合治理。二是公共卫生与健康保障。重点推广应用常见病多发病社区预防、早期诊治和康复技术,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快速反应相关科技攻关和运用。三是城乡建设与发展,重点研究和推广应用小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综合系统;城市高层住宅的安全解决方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体系等。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措施。
5.1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各类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大力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
5.2 重点抓好果蔬、畜禽、粮油和中药材4 个产业的产业链延长,大力发展加工业,狠抓产业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成立技术创新中心;抓好专家大院建设,把大院建成技术孵化器、传播器、效益放大器和农民技术培训中心。
5.3 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校(院、所)、市合作。
围绕改造提升机械、食品、化工、服装等传统产业,培育扶持新材料、生物医药、天然气化工等新兴产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合作共建工作机制;支持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转化和校(院、所)市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充分发挥校(院、所)市合作协调办公室的作用,组织我市与校(院、所)合作协议和合作项目的统筹、协调和实施。
5.4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商品价值的评估体系;培育创新服务机构,加快搭建产业设计平台、咨询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孵化平台等平台建设,加快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为创新型企业提高良好的服务和支撑。
5.5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对科技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以人才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创新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完善技术、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制度,推行骨干技术人员年薪制、项目工资制,探索股权、期权奖励制度;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共研发平台面
向海内外招聘自主创新领军式人才;广泛吸引海内外高级人才来我市全职、兼职或短期工作;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创新人才的发明专利提供资助,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继续开展市科技进步奖、市科技杰出贡献奖等的评选和奖励,进一步提高奖金额度,加大奖励力度。对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我市科技工作者给予配套奖励。
5.6 加大对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扶持力度。
5.6.1 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调整、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用好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增加专项资金投入额度。调整原创新人才奖,设立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市财政每年安排200 万元,对全市技术、研发、金融、文化、管理等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
5.6.2 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建立政府采购审核制度,不断提高政府采购中本市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对本市企业开发的符合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产品目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行政府首购。
5.6.3 实施税收激励政策。加大落实国、省已出台的经济、科技、教育等政策落实力度,认真贯彻《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劳动保障部关于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的若干意见》(财企[2006]383号文)精神,继续贯彻执行《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促进自主创新的实施意见》(德委发[2006]8 号文)中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5.6.4 建立新型的融资机制,加大融资力度。继续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积极探索利用新型金融工具,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发展。
5.6.5 建立、完善科技项目孵化机制,完善孵化设施。
5.7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坚持“高起点规划,分步骤建设,多元化投资,企业化管理”,形成功能完善配套、水平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网络,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资源、科技发展需要、产业发展方向协调一致,体现创新型城市内涵和特色。
5.8 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各种科学普及活动,实施全民学习计划,建设学习型社会。实施创新培训计划,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会,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把创新内化为城市精神。
5.9 切实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德阳市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将创新型城市建设列入有关目标考核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2.建设武汉创新型城市的思考 篇二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职教园区,武汉城市圈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中明确指出, 要“推动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并且“实现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 作为一种立足区域经济、服务当地发展的规模化职业教育模式, 职教园区正在各地蓬勃生长。据统计, 目前全国28个省 (市、区) 已建成或在建的职教园区 (职教城) 已有118个, 部分成熟园区已发挥优势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也有人指出职教园区是“大学城热”之后的另一个“圈地运动”, 盲目大包大揽导致职教资源“形集中而神不集中”。有机联系的缺乏和内外驱动的不足使得职教园区发展缓慢, 而教育生态视角为园区的理性建设、持续发展提供了积极参照。
一、职教园区生态体系本貌
教育生态构建了一个“一心三层”的教育生态模式圈, 以教育为中心, 各层级生态因子分别满足人的精神、社会以及生物需要 (1) (见图1) 。教育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 各种要素与环境中的因子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与环境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复杂系统 (2) 。该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迟效性、保守性, 这要求有一个与之保持协调平衡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 (3) , 但如今自然与社会环境时刻变化, 系统面临严峻的考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教育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适应很大程度上不是通过改变环境, 而是通过自身变革来适应 (4) 。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 与社会环境联系最为紧密、受社会环境影响最大的教育类型当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经济、科技、人口等社会因子的共生关系通过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其中的特色产业园区 (因为职业教育总是依托于区域发展的, 而产业园区又总是根植于一定的区域发展而成长的) 的共生关系得到实质性反映 (5) , 而职教园区恰恰是职业教育主动寻求变革、适应外界环境、实质反映教育与环境共生关系的新产物。职业院校、产业园区、公共社区以区域自然景观环境为依托, 分别承担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就业保障和经济增长、居住休闲和沟通互动的任务, 通过协调共同促进教育生态圈内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形成“三区一景”的格局 (见图2) 。由此, 职教园区既赋予了职业教育崭新的生命力, 又推动着区域发展。
二、职教园区生态理论实践
建设职教园区是大批职校生职业预备与生涯规划的需要, 是城市圈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的需要, 也是实现区域崛起的需要。虽然处在建设初期, 但是鄂州职教园区 (以下简称园区) 的生态系统已成雏形。
(一) 有效拓适——三区互融协调统一
园区所处的鄂州葛店开发区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区内已形成五大主导优势产业, 近四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周边若干大项目落成使该地人才需求量预计可达到近百万人。
占据了优越地理位置和产业集群资源, 如果只开拓不适应就会缺乏发展的稳度和柔度, 只适应不开拓就会缺乏发展的速度和力度 (6) 。园区依城而建, 适应区域现状。选址上以东西城际铁路和南北创业大道为界, 东南部交通方便, 空地多, 人口集散方便, 是园区与区域互融的最佳地点。葛店经常出现“空城”情况, 职业院校的入驻可以增补大量人口, 形成良性流动, 并协同医疗卫生、电力通信、银行公安、工商税务等机构解决居民的生活需求。
同时园区也在积极开拓并主动利用资源。园区通过葛店的主服务中心地带对接多个产业园, 部分院校依托企业进行建设。园区目前在计划建设残疾人奥体中心, 用以解决部分公共设施。此外, 学生消费拉动校园周边商业发展, 校园设施开放为周边日常生活添彩。职业院校、产业园区、公共社区的互融不仅对城市的结构和资源利用十分有利, 也给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 持续发展——结合自然生态一体
园区紧邻葛店主要景观廊道和节点, 区内包含大量生态要素。在规划建设中保留原有地形, 依自然水体修建滨湖公园, 以野生灌木为校园绿化基础, 并要求各校按照模块增长方式分期建设, 保持空间完整性, 减少施工对生态的破坏。
园区规划理念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园区对于“一景”的关照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下, 注重能源节约、资源再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 尽量使用绿色能源及再生能源。入驻院校大部分采用绿色低碳建筑设计, 校园照明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结合发电的校园路灯, 还设计各种绿色环保措施, 如垃圾分类、污水净化等。
此外, 开发区太阳能产业园将逐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推动废弃物和副产物的循环利用, 降低园区内环境负担, 实现环境友好和生态协调。新能源不仅可以大量节约及取代传统能源, 还可以增加生态正效应, 减轻热岛负效应, 使得城区各组团与生态相互融合并协调发展。
(三) 种类多样——院校单体文化各异
在园院校种类繁多, 文化各异。一个历史悠久的教育园区会因其深厚的底蕴使人产生强烈向往, 但新建园区就要寻找与当地文化之间的血缘关系, 并嫁接到建筑、景观、校园活动等虚实载体中。
生态系统中有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性的产品作为基础, 才能分散风险, 增强稳定性 (7) 。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可以增进学生的交流, 扩大院校互动的深度, 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供更广阔平台, 使得职教园区生态系统更加平稳有序。目前正在或即将入园院校有9所, 涵盖了高职、中职、教育培训学校、技术培训学校、师专等多个类别。
各院校在设计上纷纷传递各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如航海学院利用海港式湖岸景观、世界海图形喷泉等体现学校的航海特色文化;省实验幼儿师范则保持红白两色建筑, 活泼与雅致并存, 提供场所来邀所有师生进行多层次交往, 渗透式培养未来幼师的素质和情操;长航警校整体规划高效实际, 简洁严谨, 传达公安民警严肃认真的实干精神等。不同种类职业院校的共生共存不仅有助于每个院校单体的发展, 也有助于园区整体发展。
三、职教园区建设生态失衡
当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时, 就很难恢复到原有状态, 称为生态失衡, 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园区在初期建设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生态失衡问题, 若不加以解决将不利于园区的健康发展。
(一) 园区主体生态位下移
生态位指的是每个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种的时空位置和功能地位 (8) , 体现的是物种的生存和竞争力。在园区生态系统中, 比起政治、经济、人口、文化、科技等组成部分, 教育无疑应该占据系统主生态位。但就目前来看, 职业教育仅扮演服务角色。园区理论预期是“创造并探索‘城市建设有多大, 职业教育的校区就有多大’的‘城校互动’职业教育模式” (即“永川模式”) , 而实际上本地职教资源并不丰富, 园内职业院校基本都是外地学校迁址扩建的新校区, “城校互动”模式并不一定能很好存活, 很容易使职教园区变成开发区的附庸, 并大大削弱教育培养人的内涵, 这会造成职校学生技术够用但素质欠缺, 只会像机器一样工作, 担当不起新时代赋予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的生态位下移, 其特殊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可能引发园区系统内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传输障碍。
(二) 院校共生效应不突出
共生是指生物双方互相提供生存帮助, 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相互关系。园区生态系统院校之间的共享机制反映的就是一种共生关系。但新校区建设有相关硬性要求, 学校不得不自建图书馆、体育场、实训中心, 再加上处于建设初期, 园区公共设施、院校间人力资源以及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共享, 很容易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利用率低等一系列后果。园内院校目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之前也没有合作基础, 并且学校管理严格, 考虑到安全而拒绝共享, 不同学校学生之间往来频率低。如果只是一窝蜂把几个学校圈在一块用地里, 形式上满足园区要求, 却不能保障集中质量、提高共同效益, 园区的核心意义就无法体现。协同合作、互惠双赢的共生效应不突出, 园区功能不能充分展现, 容易导致园区发展停滞不前。
(三) 政治因子限制性明显
当生态因素低于临界线, 或超过最大忍受度时, 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社会环境中的政治因子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对于基础薄弱、地方决策权更大的职业教育来说, 国家或各级政府的认同度、财政支持力度及政策导向对职业院校的发展更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9) , 然而园区建设过程中政治因子的限制性比较明显:一是政府层面缺乏强有力的宏观统筹。征地拆迁涉及到诸多现实问题, 牵涉对象多, 处理耗时长, 又缺乏政府的指引, 园区建设进程减慢, 产生正面效应的期限也被延迟;二是园区管理制度缺失。目前园区建设仅仅采取属地管理, 还没有设立成型的管理委员会, 再加上属地政府领导更新频率较高, 任务开展衔接存在时效差, 限制了园区的正常运转, 影响园区生态系统后续的拓宽积累或演替进化。
四、职教园区生态文明系统理性构建
(一) 占据合理生态位, 探索“人才为本”的发展模式
生态系统平衡性的理想状态为“生态位部分重叠”。该状态下的生态位符合了生态平衡所要求的生态多样性、丰富性的特征, 有利于种群间不同的生态位的个体形成合理适度的竞争, 进而激活生态位之间相互牵制、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属性 (10) 。所以园区在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 需要关注其内涵发展, 强化职业教育生态位。职业教育并非单纯的职业技能训练, 它培养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实用人才。通过举办企业名人讲座、与企业一线零距离互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使其“一专”为本, “多能”傍身。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建立了“大母校观”, 在深厚情谊与强烈归属感的驱动下, 走向社会后将成为推动园区发展的有效力量之一。
园区建设模式不能运用“拿来主义”, 它是多元化、特色化的, 需要结合区域特点进行探索。以职业技术人才发展为第一要义, 使职业教育在职教园区生态系统中占据合理生态位, 园区才能具备平稳有序发展的基础。
(二) 避免花盆效应, 建立“互通互补”的共享机制
“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空间局限让作物一旦离开照料便经不起风雨, 克服此效应从根本上说就要打破封闭式系统, 建立开放式教育生态环境○11。园区内各院校要打破从前各自为政的局面, 整合利用园区内部及周边的教育、产业、生活资源, 建立健全的共享机制。在硬件共享上, 探索类似常州园区的教学联合体, 考虑相应的科技对接。在院校地理界线方面, 可以“化墙为景、来往无障”, 实现空间融会贯通。在软件共享上, 可借鉴温岭职教园区校际专业优势互补的做法, 适切鄂州特点, 在原有办学基础上整合或调整计算机、旅游、数控、土木建筑等专业, 尽量不重复;学习天津海河职教园区师资、课程、学分上互通, 在园区内同级学校从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学修课程三个层面, 开发、建设和利用园区优质教育资源, 实现集约办学以形成品牌效应;新疆职教园区内各学校开展联合招生与联合办学亦可借鉴, 不同级院校计划中高职衔接, 将共享机制升华, 不仅避免了恶性竞争, 也增进了协同效应。
资源共享涉及大大小小的软硬件要素, 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各个职业院校应开放心态, 优势互补, 多角度挖掘, 发挥各自长处, 为开放、有序、具有良好共生效应的职教园区做出贡献。
(三) 遵循最适度原则, 加强“权责分明”的统筹管理
在生态系统中, 个体和群体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 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够很好地发展, 否则就会走向反面12○。职教园区是有利于城市发展的项目, 且具有公益性质, 政府不能缺位;同时它又是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 需要市场力量推动, 政府不能越位。清晰的管理模式、统一的区域规划是职教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应该抓紧时间建立一个由市政府牵头, 相关部门、院校和企业负责人参加的职教园区管委会。对园区建设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 打破部门分割、行业分离的旧格局, 建立一个校校、校企、部门与部门、区域与区域之间联合的新型管理体制。或借鉴永川职教城的“政务即服务”理念, 打造包含政府服务、基础设施共享、对外交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招生就业、学校形象宣传和投融资的综合平台, 可以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平台上开展分支业务, 如政府服务、设施共享、对外交流等。
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能主动创造条件并积极反馈调节, 具有限制性的政治因子可以变为非限制因子。政府在职教园区生态系统中有必要发挥协调和引导作用, 遵循适度原则, 以满足园区生态文明系统理性构建的需求。
全国一百余个职教园区在建设过程中, 的确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 可是仍有许多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例子证明了其科学性和重要性。在空间维度上, 职教园区生态系统各组互融, 有界似无界;在时间维度上, 职教园区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时刻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永无停歇。园区只有开拓求变、适应求稳、灵活不保守、创新不冒进, 积极协调区内生态系统的各个因子的关系, 方能在平衡与失衡的循环往复中从低阶段向高阶段螺旋式前进。由此, 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的路子才会越走越远, 越走越宽。
注释
118111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年, 第1-3, 140, 137-139, 134页。
22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年, 第26页。
33467范国睿:《教育生态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第293, 294, 20, 1页。
45 熊惠平:《论“三式”共生效应——高职教育“校区—园区”联动机制建设新探》, 载于《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 第21-23页。
59 朱捷:《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发展研究》,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年, 第16页。
3.建设武汉创新型城市的思考 篇三
一、九大体制机制创新进展情况
(一)创新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方面。一是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新模式。武汉市、鄂州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东西湖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着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动态管理。二是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改革试点。黄石市积极争取整体进入国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第二批试点城市范围,将“一区三园”打捆申报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三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试点。武汉市积极推广应用建筑节能省地环保新技术示范试点,基本完成了绿色建筑体制,建议不仅执行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并选择4~5家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武汉市出台了《废旧电池回收管理办法》,废弃电池回收网络体系已经建立,完善了废旧电池的回收管理。
(二)创新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方面。一是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示范工程建设。武汉市积极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推进“六湖连通”和“大东湖”生态水网修复工程。二是推进环保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省环保局正在筹划设立武汉城市圈圈域环保督查中心,建立和完善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指标体系。三是建立水生态修复机制。鄂州市大力保护“百湖之市”宝贵水资源,开展大水网改造,对洋澜湖、花马湖、三山湖水网进行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大梁子湖生态屏障建设,启动梁子湖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四是推进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改革试点。制定了《湖北省武汉城市圈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五是开展清洁生产试点。武汉城市圈各市每年按照制定的清洁生产审核计划,根据《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实施指南》的要求,认真组织重点企业的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工作。
二、部省合作共建进展情况
(一)部省合作协议签订取得一定进展,部省合作共建协议已签39家。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以来,省直部门认真落实会议精神,高度重视部省合作机制推进工作,截止目前,与省政府签订部省合作协议的国家部委和单位共39家,正在协商的还有23家,争取今年之内实现省政府与国家有关部委、单位建立部省合作机制“全覆盖”。
(二)通过部省合作共建,国家有关部委已经给予武汉城市圈改革发展大力的支持。教育部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我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总局、建设部、水利部、交通部也将在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上给予政策、项目支持。虽然部省合作共建取得一些积极进展和成效,但是落实具体的政策、项目资金不是很多。我们正在起草《关于进一步完善部省合作共建机制,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进一步推进部省合作共建,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三)创新科技引领和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方面。一是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平台。以提升孵化器培训能力为重点,开展了科技创业楚天行活动,举办了“科技创业企业楚天行暨湖北火炬创业导师专项行动”启动仪式。目前,已确定十家骨干孵化器进行在线培训系统子网站建设。二是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省科技厅对各参加单位大型仪器进行统计,累计采集1046台仪器的数据信息,采集114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数据信息。三是设立湖北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前已与多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通过省财政注资1亿元,吸引国内外投资和民间资本10.53亿元。四是组织省高新技术促进中心、省高投公司和武汉科技担保公司,共同构建科技担保体系。
(四)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方面。一是推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改革试点。拟订了《关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产业优化发展和合理转移的若干意见》,正在报省政府审批之中。二是推进“两型”产业发展改革试点。武汉市积极出台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了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全力推进烟气脱硫研发与制造、全降解材料开发与应用、风电设备生产、燃料电池生产等10大环保重点项目实施。积极推广双燃料环保公交车和出租车,天然气出租车总数超过5000台,加气站总数达19座。
(五)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一是推进统筹城乡改革试点。鄂州市投资1.42亿元,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在户籍制度改革上进行再突破,进一步放宽户口迁移落户政策。将分割在不同部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大部门社会保障机构。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改革试点。三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孝感市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实施“迎接新市民工程”,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方面,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在80%以上,孝感市政府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
(六)创新节约集约用地的体制机制方面。一是省国土厅完成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管理改革专项方案》初稿,正在报国土资源部研究。二是重点启动了六项改革试点。即在圈内开展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在鄂州开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试点;在咸宁开展低丘岗地改造试点;在武汉开展城中村改造试点;在黄冈开展农村土地整理试点和在黄石开展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土地方面的试点。三是积极开展集约用地试点。武汉市统一的土地有形市场已经建立。下月将在华中地区率先挂牌成立农村产权综合交易所,提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水面经营权等10余项内容服务,同时,成立监督委员会进行市场监管。
(七)创新财税金融体制机制方面。一是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金融政策和财税支持政策。二是省财政厅积极创新支持试验区建设的各项财政政策,并积极向财政部汇报,争取中央财政设立支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专项转移支付,2008年对我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给予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4亿元。三是省地税局积极推进地方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初步拟定了财产行为税改革方案。四是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五是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推出了22种支农创新信贷产品和5种支农创新服务方式。
(八)创新对内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方面。一是完善大通关制度。武汉海关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海关及北京、杭州海关签订了区域通关合作协议,实行通关再提速,通关效率已达到沿海口岸的水平。二是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三是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省工商局出台了《武汉城市圈市场主体准入一体化试行办法》、《武汉城市圈公司股权出资登记管理试行办法》,有力推进了城市圈区域市场一体化。
(九)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省编办已制订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并开始实施。黄石市在铁山区开展了综合、工业、商业、农业、城建交通、科教文卫系统的扩大自主发展权改革试点,全面推行“两集中、一代办”改革,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了城市圈各市聯席会议等协调机制,建立了教育、人才、工商、税务、金融等联席会议制度。
三、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推进
(一)产业双向转移方面。按照研发、营销、总部经济向武汉市集中,一般性加工制造业向城市圈其它城市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产业园区互动发展。咸宁市开发区园外园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咸宁园外园项目于去年6月18日正式签约,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园外园”项目于9月20日签约,咸宁经济开发区与武汉青山经济开发区的合作也在稳步推进。
(二)圈域快速通道方面。一是各种运输方式大通道初步建立。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运输同步发展。二是交通枢纽作用进一步发挥。随着武昌火车站改造完成和武汉天河机场三期、阳逻港二期、80万吨乙烯码头、武汉城际铁路、武汉轻轨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武汉综合交通枢纽作用进一步发挥,集疏散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各种交通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初步衔接、优势互补的综合运输网络基本形成,武汉外城区至周边8市初步实现1小时左右经济圈。
(三)商业连锁经营方面。运用现代物流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快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围绕武汉城市圈支柱产业,发展配套性强、辐射面广的专业市场。目前,在武汉城市圈内,基本形成中部武商联(武商、中百、中商)、西部富迪、东部黄商的商业连锁空间布局;形成以武商、中百、中商、富迪、黄商五大公司为主体,其他国内外连锁商业网点为辅的市场供应格局;形成武商、中百、中商主要经营市级及以上城市商业连锁、富迪、黄商主要经营市级及以下乡村商业连锁的网点布局。目前,武汉武商、中百、中商三大集团连锁网点达到748个。三大集团计划用2~3年时间,实现连锁网点覆盖圈内9个城市的全部县(市、区)。
(四)社會事业资源联动共享方面。武汉城市圈社会事业资源共享方面迈出一定的步伐,在教育、医疗、信息等方面正进行融合。历时将近一年,研究草拟的《关于建立武汉城市圈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意见》,已基本通过省政府审议,可望近期出台。充分发挥圈域内资源优势、弥补利用不足,推进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广电、体育、旅游、信息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及联动共享,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社会事业和市场取向的社会产业发展,引领武汉城市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现代农业产业一体化方面。我们正在认真研究《武汉城市圈农业产业一体化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及布局的一体化、农业市场及信息网络一体化、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及政策一体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行政执法一体化、农业科技培训及推广一体化、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一体化、农业“走出去、引进来”一体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一体化和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体化。
4.建设武汉创新型城市的思考 篇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挑战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空前的重视。可以说,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共识,已经不存在是否应该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城市是人口最为密集、资源最为紧缺的地方,世界各国都已经积极开展城市低碳经济,有的国家如丹麦在城市低碳发展上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我们国家也在加紧制定相关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出台相应的政策,以改变当前日益恶劣的城市生存环境。
1、现状分析
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势在必行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使我国许多现存矛盾得到解决和缓解,例如资源越发紧缺,自然灾害频发,污染严重,垃圾处理难,人们生活环境恶化,人民幸福感不强等等问题。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低碳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例如上海,杭州等。这些敢为他人先的做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我们还应看到更多的城市的发展观念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还不能与国家的科学发展观相适应,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忽视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
当然在当前发展低碳经济也还存在着一些障碍。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国家财富还处在积累阶段,企业生存还比较艰难,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负担还很沉重,思想觉悟也与我们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我们的法律法规还亟需完善等,但这些困难不应成为我们对城市低碳化工作停滞的借口,而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国情,做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发展,一步一步的发展,避免好大喜功,盲目推进。那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只会产生更多更大的矛盾。
低碳经济就是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它关乎每一个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它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技术的革新,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更好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武汉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条件
2.1武汉的政治,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位于北纬29度58分-31度22分,东经113度42分-115度4分的武汉是湖北省会,全市面积8494平方公里。2009年统计武汉常住人口达910万。武汉是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同时也是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和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
2.2武汉生态资源丰富
拥有长江和汉江、东荆河、滠水河、界河、府河、朱家河、沙河、倒水河和举水河等长江支流。以城区为中心,以长江为主构成了庞大水网,保证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态环境。武汉有“百湖之城”的美誉,现有大小湖泊170个,其中城区湖泊41个,郊区湖泊129个,其中跨市、区湖泊9个。湖泊承雨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5个。在正常水位时,湖泊水面面积为942.8平方公里,湖泊水面率为11.11%,居中国首位。武汉水资源十分充足,水域面积2205.0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79%,居中国首位。
2.3武汉人文气息浓重,人文资源丰富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有1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6处。景观多集中在城区,郊区较少,著名的景点有天下第一楼黄鹤楼、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最大城中湖东湖、佛教圣地归元寺、亚洲民主之门红楼、百年老街江汉路等。
3、低碳现状分析
自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湖北省从自我实际出发,在武汉城市圈内探索区域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促进资源节约、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重点推动了一批低碳经济示范工程建设,为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做了不少的努力,武汉作为湖北独大的经济增长极,率先走在了城市低碳的前沿,解放思想,通过这两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通过“以新带老”、“上大压小”等措施,新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量大幅下降。得到了省政府授予武汉市“2007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优秀城市”等的荣誉称号。2008年的武汉环境空气质量实现飞跃,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计294天,优良率达到80%,比去年多出18天,是2000年以来环境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
但武汉低碳经济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难题和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武汉分布的重工业较多,高耗能、高污染、搞排放的企业不少,分布也比较分散,排放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严重,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环保设施不到位,造成的污染难以及时处理。同时,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楼房越建越多,一些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高耗能建筑急需规范。另外武汉市民的很多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推行低碳经济的障碍例如习惯铺张浪费,喜欢摆阔,喜欢用一次性消耗餐具等还没有形成较好的环保习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武汉截止到2009年底,武汉市共有机动车70.3万辆,而且呈现快速递增趋势,私家车数量增长迅猛。交通拥堵问题和尾气排放污染严重。
4、提出对策
4.1建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GDP标准和政绩评价体系
当前的GDP标准和政绩评价体系存在许多弊端,制约了低碳工作的开展。低碳经济在地方行政长官这里没有实用性,是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升官看的是GDP,看的是政绩,要的是看得见的数字。因此应该积极的探索和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GDP评价标准和体系,将更多的绿色政绩因素加入到政绩评价体系当中,比如环境保护,环境治理,这些工作可能产生不了GDP的增长,带动不了很多产业的发展,但是却给人类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了生存质量,促进了全面发展。
4.2建立武汉低碳产业集聚区,鼓励低碳企业发展
对产业分布进行积聚化,可以实现管理和治理协同,提高行政管理的高效便捷,促进集聚区内部协作分工,是世界上产业分布的基本原则。武汉应该积极促进低碳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形成武汉特色的低碳产业园。政府应该积极研究、尽快制定出各个产业的低碳标准,方便行政检查部门开展工作。武汉城市圈内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较多,政府应支持和鼓励低碳企业发展,设立低碳企业奖,确立低碳等级,比如用五星来划分企业低碳等级,树立明星企业等。对于低碳企业,政府应制定两个标准。一个最低标准,一个奖惩标准。用最低标准要求所有企业,切实负担起社会责任,降低碳排放。用第二个标准激励低碳企业和惩治未达标企业。同时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对于那些低碳优秀企业进行材料补助和科研补助。促使企业必须在理念、技术等方面积极创新突破,主动向低碳发展转型,充分利用世界低碳契机开拓产业蓝海,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4.3推进“低碳屋顶”城市立体绿化项目,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
可以吸收借鉴外国经验,实行立体绿化,充分利用每一块土地,种植植被,覆盖城市的钢铁结构。打造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低碳建筑。加紧制定高标准的低碳建筑标准,在房屋设计的时候,应尽可能科学设计,科学规划房屋绿化问题。
4.4多吸取他人成功经验,加大对外交流
为期两天的中国城市森林论坛4月28日在武汉落幕。70多个参会城市发出《武汉宣言》并交流了城市建设看法,这也是我国城市低碳经济迈出的重要一步。在发展低碳经济领域,很多国家很多城市都是在探索中前进,只有通过举办论坛的形式,聚焦媒体目光,开拓视野,博览众长,学习他人经验,为自己所用。
4.5加大市民宣传力度,引导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应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可以看到自从国家对一次性塑料袋有偿使用以来,城市白色污染问题得到实质性缓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现存的矛盾总能解决。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上同样如此,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研究问题症结,不盲目决策,就一定能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开车的人越来越多,骑自行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少,“缓堵”已经成为城市议论的热题。通过调查采访发现,武汉绝大多数市民反映交通管理存在问题较多,出行难问题较为明显。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市民出行,号召大家普及低碳知识,树立低碳生活理念,积极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家庭低碳生活方式,比如短途骑自行车出行,长途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降低公共交通的收费。对一次性餐具实行收费使用。
4.6加大科研力度,鼓励低碳技术创新
5.建设武汉创新型城市的思考 篇五
转载日期:2012-7-16 22:09:00 来源:互联网
内容摘要: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面临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刻,武汉城市圈应该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在构建“两型社会”过程中,促进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中部发展的战略支点。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国家发改委在全国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中,从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出发,在中部地区选择一些层次较高、内容具有全局性和代表性的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促进全国改革和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湖北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惟一的特大城市,在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更因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及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工业区域,构建“两型社会”具有先天优势。
武汉城市圈发展概述
对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而言,获批建设综合配套试验区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机遇,在武汉城市圈这个平台上,建立“两型社会”试验区,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新型社会的发展状态,推广新型社会的实验结果,实现武汉经济的腾飞。
“两型社会”是武汉乃至湖北成为“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目前,湖北已发布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3年内,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产业对接及市场、道路、通讯、管理五个一体化。武汉通过产业对接和辐射,把周边城市连接起来,这种辐射,最初由武汉1+8城市圈内逐渐可以扩大到省内,与湖北另外两个有实力的城市襄樊、宜昌对接,形成大湖北城市圈概念,然后辐射到中部邻省,并与西部成渝城市圈、关中城市圈遥相呼应。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武汉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交通枢纽。“十一五”期间,铁道部计划投资1000亿元,其中武汉就占了500亿元,现在三大火车站都在新建或改造扩建中。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已经完工,到第三航站楼完工,年吞吐量可达4000万人次。未来,更多途经武汉的高速公路要建成通车,武汉中部交通枢纽地位将更突出。
打造武汉城市圈内布局合理的经济结构
武汉是中部惟一的副省级城市“,一城独大”是武汉城市圈有别于其他城市圈的显著特征。武汉虽然“大”,却缺乏中心城市应有的经济聚散功能,城市的综合功能比较薄弱。“九省通衢”的武汉,区位市场优势明显,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较好,自古就是地区经济的中心。
然而,近年来武汉的传统优势逐步减弱,总体聚散能力逐步下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大;圈内的知名品牌产品很少;九大城市间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不明确,存在同质竞争;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发展。
武汉城市圈在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仍会受阻。从市场主体户数(包括企业和个体户)这一重要指标来看,无论是注册资本金和户数,还是市场主体总量,重心仍然明显向东北部倾斜,而西南部呈明显弱势,这种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仍将持续,不利于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武汉城市圈内多个城市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同时,各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不太明确,城市间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这是武汉城市圈当前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而这也是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推进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两型社会”建立的出发点就是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调环境保护,着重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从当前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走生态型路线,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也符合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自身要求,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绿色科技为动力,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就具体途径而言,本文认为,首先要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和工程的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大工业结构调整,设立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逐步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机制。其次,要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建立“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无害化”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最后,应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科技。突破传统的科技进步方式和思维,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和共存,立足丰裕、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取向;建立绿色科技的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和应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优先解决影响我国生态与环境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退化区域;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集成与示范,通过生态产业和环境基础设施链条,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生产和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体制的改革创新
武汉城市圈构建“两型社会”的综合试验改革,着重解决的是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走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内生型发展模式。这在全国各个城市并没有具体实施的方案与经验,所以必须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改革中建立符合武汉城市圈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一,改变传统城市化道路中以制造业等重工业为龙头的发展模式,建设以更强调第二、第三产业为龙头的新型城市化,即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其二,武汉城市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差异很大,发展很不平衡,区域矛盾和城乡矛盾紧紧相连。因此,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必须改变传统城市化吸附周边农村的优质资源,却没有带动农村发展的现象。发挥武汉城市圈区域内各自不同的优势,突破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分割和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区域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其三,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首位度高,周边城市腹地广阔,有利于区域产业布局一体化、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从资源配置上看,武汉拥有相对完善的商务环境,周边城市拥有相对宽松的资源条件、较低的开发成本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体城市化,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建立起城市之间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
全面落实武汉城市圈的战略部署
在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湖北省、武汉市政府进行了精心规划和部署,并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以保证“两型社会”在武汉城市圈的顺利建设。如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将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于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而提出的“五个一体化”以及针对武汉城市圈的四大“软肋”,武汉市政协提出相应的四大“突破口”。这些政策都是针对武汉城市圈的优势、问题及具体的情况制定提出的,具有积极的指导性与切实的可行性。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要求,武汉城市圈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在实现品牌知名度的过程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探索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新的链接方式,完成生产分工的分配,以优惠整合资本配置,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发展机制,实现城市、城乡协调发展。面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要求,武汉城市圈需向节约型、内涵型的新型城市发展。如合理利用土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坚决杜绝传统城市化中出现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实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促进武汉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张昌勇.中部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2.左峰.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现状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3(53)
3.史育龙,周一星.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述评[J].国外城市规划,1997(2)
6.建设武汉创新型城市的思考 篇六
(2009-2011)实施方案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备忘录》精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国家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为抓住部省共同建设试验示范区的机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结合武汉城市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战略,通过开展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建设领域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保工作,提高建筑功能质量,改善人居环境,降低建筑能耗,实现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是在指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并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且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中,要坚持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原则,以切实抓好建筑节能为基础,强化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及建筑运行等全过程的协调和管理。近两年,以武汉市为依托,重点建设发展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其它各城市都应积极开展绿色建筑的试点示范。
三、工作目标
2009年到2011年,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域实现节约167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其中:发展绿色建筑约400万m2;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实现新建建筑节能40万吨标准煤;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工作,实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34万m2,实现节能0.38万吨标准煤;推广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760万m2,实现替代常规能源5.69万吨标准煤;发展绿色城市道路、公园和庭院照明1.43亿Kwh,实现节能5.15万吨标准煤;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和轻钢结构等新型结构体系、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实现节能72万吨标准煤;推广应用散装水泥5600万吨,预伴砼4300万m3,实现节能43.68万吨标准煤。
四、主要任务
1、发展绿色建筑
根据《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等规定,大力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的绿色建筑。武汉市新开工绿色建筑100万m2;城市圈其它城市2009年启动绿色建筑建设工作,到2010年
实现“零的突破”。目标计划见附表1。
2、新建建筑节能
所有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阶段执行率达到100%,施工阶段执行率到2010年达到96%以上。认真执行《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DB42/T559-2009),提高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水平,武汉市新建居住建筑开始执行65%节能标准,其它城市可选择具备条件的新建居住建筑开展65%节能标准的试点。目标计划见附表2。
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以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照明系统、热水系统、空调系统等进行节能改造,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效水平。武汉市在已经启动能源审计工作的同时,要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其它城市2010年底以前要启动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工作,并选择重点项目启动节能改造。目标计划见附表3。
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推进太阳能光热、光电技术及地源热泵技术建筑一体化与规模化应用,促进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综合性利用。目标计划见附表4。
5、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大力发展应用新型墙材,所有城市城区实现“禁实”。目标计划见附表5。
6、发展散装水泥与“禁现”
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和预伴砼,禁止现场搅拌砼。目标计划见附表6。
五、工作措施和要求
1、统一思想认识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要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为着力点,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率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建立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在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处于全国前列。建设武汉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推进建筑节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能减排战略,建设“两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行动;是调整房地产业结构和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建筑业、建材业,实现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城市应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做好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
2、抓好规划编制
认真编制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武汉城市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协调武汉市牵头编制《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其它城市也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编制本地的《绿色建筑实施计划》、《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制定出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工作推进实施方案。
3、完善技术标准
制定推进绿色建筑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标准体系。省住房和建设厅发布《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组织编制《湖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湖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协调成立武汉城市圈“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研发国家级试验室”。武汉市开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完善绿色建筑推进工作的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
4、加强科技研发
充分发挥武汉地区的技术、人才优势,加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结构体系、节能门窗、高效用能系统与设备的研究,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的研究,探索和建立适合武汉城市圈的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成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批准成立湖北省绿色建筑研发中心;各城市都要建立相应的专家委员会或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专家库,开展绿色建筑科技研发、推广和交流,为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5、开展项目示范
广泛开展项目示范,扩大示范效应,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推进建筑节能深入开展。各城市要抓住“部省合作备忘录”确定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优先考虑设在武汉城市圈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申请和争取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可再生能源城市级示范、农村地区示范,以及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示范。要建立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库并加强管理,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把关,开展绿色建筑标识与示范项目的能效测评与标识工作。武汉市王家墩商务区要积极申请“国家级绿色中央商务区”,加强绿色建筑的研究发展和区域示范;其他城市也要积极打造绿色建筑集中展示区。
6、推进区域共建
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统筹兼顾。以武汉市为龙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打破区域限制,实现优势互补,保证建筑节能技术、产品、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人才、技术、资源的合作共享。关注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支持在农村开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推动“禁实”工作和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积极向农村地区延伸。
7、推动产业发展
加大建设领域节能减排重大项目、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规模化应用,重点扶持武汉城市圈2-3家光电、光热企业、地源热泵设备配套企业、3-5家新型墙材企业以及节能门窗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扩大生产规模,带动产业发展。
8、强化政策激励
建立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两方面共同促进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按照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落实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并创新机制,放大
效应,加大建筑节能工作的支持力度。各城市要尽快落实本市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研究并提出有关建筑节能扶持政策。武汉市要带头研究提出对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项目投资、税收等优惠政策,按程序申请国家审批。要积极培育和建立建筑节能市场体系,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有利于节能市场化服务和发展的技术、经济措施。广泛开展国际交流,积极利用国际资金、技术优势,加强建筑节能项目合作。开展绿色建筑创新奖、优秀建筑节能示范项目评选活动,调动发展绿色建筑的社会积极性。
9、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政策法规宣传,重点是国家节能减排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节约能源法》、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宣传,提高社会节能意识。加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实用技术宣传,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建筑节能知识。加强建筑节能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宣传,贴近市民生活,用真实可靠的数据对比,分析和展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与影响。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培训,做好建筑节能技术指导与社会服务,保证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应用的质量和水平。
10、完善工作机制
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要建立“政府组织、社会参与、部门负责、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与交流。各城市要明确负责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协调机构及其职责,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城市圈内各级行政机关要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做好建筑节能的表率,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积极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报请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工作的实施情况,纳入省政府建筑节能目标责任管理考核范围,并作为省对市县“两型”社会激励性转移支付考核的重要依据。附件:附件下载.doc1、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建设目标计划
2、武汉城市圈(城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目标计划
3、武汉城市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计划
4、武汉城市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目标计划
5、武汉城市圈推广应用新型墙材与禁实目标计划
6、武汉城市圈发展散装水泥和预伴砼目标计划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九日
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
联席会议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省政府签订的《关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备忘录》,推进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加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和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建立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主要职责
1、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下,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省政府的有关要求,讨论、研究和完善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问题和重大措施。
2、研究分析工作形势,交流工作情况,围绕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协调各城市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工作重点和工作进度。
3、保持经常性沟通和协商,及时通报信息,探讨促进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发展的共性问题,共同寻求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法与措施。
4、总结推广工作经验与做法,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开展学术交流,组织联合调研,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市优势,促进共同发展。
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成员名单
1、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名单: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黄石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鄂州市建设委员会
黄冈市建设委员会
咸宁市建设委员会
孝感市建设委员会
仙桃市建设委员会
潜江市建设委员会
天门市建设委员会
2、武汉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召集人和联络人名单:召集人:彭浩(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安建华(黄石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总工)
肖辉国(鄂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吴杰(黄冈市建设委员会总工)
张开然(咸宁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严宗敏(孝感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周谟新(仙桃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关战卓(潜江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胡柏洋(天门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王云泉(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设科处副处长)
联络人:肖钢(武汉市墙革节能办主任)
喻茂炎(黄石市墙革节能办主任)
朱海波(鄂州市建委建筑业科科长)
朱肇赋(黄冈市建委建房办主任)
张京华(咸宁市墙革节能办主任)
李锦才(孝感市建委设计科科长)
印海涛(仙桃市建管办主任)
朱国平(潜江市建委设计科科长)
肖碧玉(天门市建委建管科科长)
万应荣(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设科处副处长)
三、联席会议工作制度
1、联席会议召集单位为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武汉市墙革与节能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肖钢同志担任。办公室职责为:
(1)负责与成员单位的联络,组织协调有关活动;
(2)其他日常事务工作。
2、各成员单位轮流担任各次联席会议主席。本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后的第一次联席会议主席由武汉市建委担任,以后每次联席会议主席由联席会议推举产生,联席会议主席单位职责为:
(1)负责提出联席会议的议题,制定联席会议方案,起草有关会议文件;
(2)负责召开联席会议工作会议;
(3)负责督促各成员单位执行联席会议的各项决议;
(4)负责联席会议决议中有关合作项目的开展和落实;
(5)印发会议纪要,编发信息简报;
(6)组织联合调查研究。
3、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职责:
(1)结合本市实际,贯彻落实联席会议的决定事项;
(2)做好与本市有关的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的日常工作;
(3)按要求负责组织参加联席会议;
(4)各成员单位负责建筑节能工作的部门为联席会议的具体联络、办事部门,其部门负责人为联席会议联络员,具体负责各市有关日常工作和联络工作。
4、每年不定期召开2次以上联席会议,由联席会议主席单位主持召开。联席会议在各成员单位城市轮流举行,各成员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
7.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篇七
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制度创新
一、概述
武汉城市圈,又称“1+8”,是以湖北省省会武汉市为城市圈中心城市,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构成的城市集群。面积约5.78平方公里,是目前武汉的七倍多。武汉城市圈所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湖北省生产要素及产业高密集、极具活力的中心地区,也是湖北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区域。
如何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理论界和实际土地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论题。而目前关于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土地利用方式的现状评价和分析,对土地制度创新的研究则仅散见于一些学术论文中,而系统进行土地制度创新对策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尝试从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出发,以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契机,立足武汉城市圈建设和发展,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以试图为土管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二、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城市土地需求与土地供给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中心城市武汉为例,以2007年为例,全年武汉城市圈的生产总值3141.50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的该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了15.6%,其增幅同比提高0.8%。与地区经济发展想对应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长也加快,每年新增建设用地为23平方公里,年均占用耕地量为15平方公里。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主要在于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区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土地。过去10年来,武汉市已经实现了大量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退二进三,而且这一过程仍在进行,这个程还将加快。拟搬迁企业需要土地量非常庞大;二是为了建设两型社会而需要的新型产业用地,土地的需要很大空间;三是城郊区推进城市化、新型工业化需要大量的土地。
(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武汉1+8城市圈,土地面积约5.78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的31%,2007年底,武汉市市区土地总面积为8494.41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62544000平方米,其中,武汉城市圈的大多数城区用地结构中,工业用地占到了30%左右,建设用地占国土面积比例已高达1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7年为例,武汉城市圈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为459.75亿元,比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了25.6个百分点,增幅同比提高了2.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为459.75亿元中住宅开发投资为329.5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1.2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为3195.41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增长了11.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659.56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增长9.5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为933.37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增长6.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811.62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增长4.8个百分点。
(三)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受到严峻挑战
据统计,武汉市2003、2004、2005、2006、2007年末耕地面积分别为205.78、206.06、207.74、210.4、210.35千公顷。虽然耕地面积逐年增加,但是,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武汉市耕地保有量为399760.2公顷,与2007年武汉市年末耕地面积相差18941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也极其繁重,目前武汉市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22566公顷,占现有耕地面积的95.7%。各郊区县基本农田保护率也达到95%左右。
三、创新武汉城市圈土地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借鉴各地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在土地制度创新对策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创新节约集约用地的体制,全面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可以促进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粗放浪费方式的转变,还能够优化城市圈土地利用的结构模式,极大的推动武汉城市圈的经济良性化发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一项新的政策工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更好的拓宽城乡发展空间。同时,我们还要结合两型社会的要求,努力找准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土地管理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彻底改变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的机制。
第二,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盘活武汉城市圈存量土地,加强武汉城市圈闲散用地整合,鼓励深度开发。武汉城市圈现有存量建设用地挖掘的潜力较大。实施旧城改造,对城市建成区内的低层、低密度房屋进行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居住人口密度。积极推进节地型城市圈更新改造,重点加快城中村改造,研究推广各类建设节地技术和模式,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三,创新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高产农田建设是提高耕地质量、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手段。建议国家大力进行高产农田改造,加大土地收益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在耕地后备资源丰富、耕地改造潜力大的地区开展高产农田建设,形成优化布局、优越环境、优良生态、优质产品、优势产业、优新机制的发展格局,实现占補平衡,使得圈内9个城市在发掘土地价值时有了更多的空间。同时,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按照“两型社会”要求,建立政府与农民共同责任机制,确保耕地保护战略目标的实现。
8.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八
http://.cn 2006年03月06日05:03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城市建设新一轮竞争实际上就是城市文化的竞争。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开始的时候,有必要对城市文化建设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以城市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新一轮城市竞争在现阶段出现有着深刻的经济、历史背景。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仅靠物质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提高“中国制造”产品的文化科技含量,发展文化产业,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选择。从理论上来说,这也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上世纪50年代,一批美国的科学家注意到,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2%的人生产的农产品,3%左右的人生产的工业产品就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于是当时就提出一个问题,当5%的人已经满足了我们社会的基本需要的时候,那另外95%他们生产的是什么呢?最后他们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产的和消费的全都是文化。因此,21世纪的城市经济主流是文化经济,在传统产业里增加的是文化价值,在新兴产业里突出的是文化产业。这种总体趋势决定了新一轮的城市竞争是文化建设之争,是文化产业之争。
城市文化建设有什么特点呢?就一个城市来说,首先它必须承载历史,反映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有的文化积淀。其次要展现现实,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现实文化产业、产品、承载的城市文化内涵。其三,昭示未来。顺应城市的文脉,发展、革新、创造属于一个城市独特的新文化。根据上述特点,我们在研究城市文化建设的时候,首先要深入地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历史遗产,深入分析文化遗产中可以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的要素资源,通过市场物化要素资源,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还要深入地研究城市现实的文化生产力,研究影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观念、体制等生产关系要素,进一步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文化建设作出总体发展战略的规划。
当我们研究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必须像研究其他建设一样,始终把握住它的文化定位,既要反映城市文化建设的普遍性,又要反映其特殊性,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千城一面,重复建设。深入比较研究不同城市文化建设的不同内涵,找到属于自己城市的文化发展路径,打造本城市的文化名片。香港特别行政区聘请世界著名的浪涛设计公司为香
港设计“动感之都”的城市品牌,成都市聘请高级策划人员进行“大成都城市发展战略和成都市形象品牌策划”,厦门提出建“海湾型城市”,大连把自己定位于“最佳生活地”,青岛市把城市导入形象设计系统,以“和谐、卓越”为理念,提出了打造“帆船之都”、“名牌之都”的战略构想。聊城则对外亮出“江北水城”的牌子,进行策划运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9.对中心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考 篇九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行为需求,让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以人为本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以人为本是城市的本质要求。
聚人为市,化市为城,城市是以空间和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征,集约人口、经济、科学化的空间地域系统。作为人们聚居之地的城市,无论是从城市的起源、形成、发展的演化过程看,还是从现代城市的构成要素看,其主体是人,本质都是人在城市的活动。因而城市不仅是建筑、交通、生态、产业等系统在空间上的分布,更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城市的任何功能要素都离不开人的活动,人的需求随社会财富增加变化并不断满足的过程,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过程。因此,城市的这种本质特征决定着城市客观上必须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二)以人为本是城市内在规律的集中体现。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而以人为本则始终贯穿在各要素之间,并集中体现城市运行的内在规律。
1、以人为本是城市规划的必然要求。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综合部署,是政府实现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目标,合理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的最为基础的方法和手段。回顾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轨迹,可以说,城市规划的最大功能在于通过对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城市的合理布局,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宜居宜游宜业环境。可见,城市规划最终涉及到的是人,人民群众在城市的生活品质、幸福感受、舒适程度以及各种需求目标的落实等,必然反映到城市空间环境中,需要城市规划统筹安排并最终实现。这方面沿海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了有益启示:比如在高起点规划指导下,深圳畅通的道路、优美的公园绿化、配套的公用设施、开敞的广场空间及公众游憩设施等,使城市居民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的成果;上海浓墨重抹精心规划打造的外滩,已成为世界驰名的游览胜地和城市名片;大连、青岛、珠海等城市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城市生态环境优越,展现出了独特魅力神韵,为群众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生活条件。这些城市的共同点在于,只有编制高起点的以人为本规划,科学配置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休闲等活动空间,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规划,也才能真正体现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引领性、实用性,并指导建设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魅力城市。因此,以人为本是城市规划的必然要求,城市规划是实现以人为本目标的载体,并通过规划实施,在城市空间布局中满足群众的行为需求,尊重人的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的客观反映。城市建设是通过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道路、广场、市场、公园绿化、体育文化、市政、环卫等多项内容,而每一项公共设施的服务对象归根结底都是人,比如城市道路、广场、市场、停车场、公园绿化等为群众提供了出行、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空间,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城市供电、供水、排水、供气、环卫、体育、文化、旧城改造、居住区开发等公用设施直接服务于群众,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空气净化等改善了城市人居化境。因此,城市建设是以人为本的客观反映,是为群众提供完善周到细致的综合服务,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搞好城市建设,才能使城市与人、城市与自然、城市与时代的发展和谐统一。同时,城市建设搞好了,经济发展了,也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
3、以人为本是城市管理的根本宗旨。城市管理既是一种行政行为,更是对群众的一种服务方式。现代城市管理已由过去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维护城市秩序,规范群众行为,保障城市建设成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通过人性化服务,宣传城市建设政策,增强群众城市意识,争取群众更多地了解城市发展状况,从而更加理解、支持城市建设,使每位群众最终都成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因此,城市管理不管是行政行为或是服务行为,都是针对人开展的管理活动,人才是城市管理的根本对象。城市管理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符合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三)以人为本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当前城市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城市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并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以人为本讲求立足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科学布局各类资源,创造宜居宜游宜业城市环境,其内涵不仅是提高城市吸引力、承载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先决和前提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的保证。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脱离以人为本的经验教训
安康北靠秦岭,南依巴山,位于陕西省南部,毗邻川、渝、鄂,境内生物、矿产、水电、旅游四大资源丰富。全市辖1区9县200个乡镇(办事处),国土面积2.4万
平方公里,总人口300万。2008年gdp233.8亿元。全市城镇人口92万,城镇化水平31%。安康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2万。
近年来,我们立足资源优势,抢抓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城市建设进入到突破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安康城市化建设由于受经济、用地、交通等因素的制约,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在脱离以人为本方面存在着一些教训和缺憾。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规划意识不到位
上海、深圳、东莞等沿海城市的规划起步早、起点高,规划的前瞻性、引领性较强,特别是在编制规划时充分考虑了民本思想,注重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挖掘城市特色资源,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注重广泛吸纳公众参与,使规划具有了生命力。安康的城市规划编制,96年才开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起步晚,起点低,缺乏融山亲水的有机思考,缺乏统揽山水林城的大手笔规划和空间布局。同时,城市详规、控规编制和城市道路、广场、产业布局、市政、绿化、防灾、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居住区开发、片区改造等专项规划编制中,也没有很好地研究人在城市的全面发展,未能充分体现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民本规划理念,编制的规划也欠缺公众广泛参与,从而导致规划在引领城市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山水园林城市方面,离既定规划目标差距越来越大,达不到城市建设的实际效果。
(二)城市基本功能缺失
沿海发达城市建设资金充裕,城市载体功能较为完善配套,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市民提供了宜居宜游宜商和健身、游憩、娱乐、消费的公共空间。安康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由于城建资金短缺、建设用地少等因素制约,在坚持以人为本,优先考虑功能,突出亲近百姓,体现人文关怀,切实从方便市民、让市民受惠的角度出发,把解决市民生活细节问题作为大事来抓方面,仍旧十分欠缺,城市公共空间不足,设施不配套,基本功能缺失,导致城市承载力不强。重点表现在城市广场、市场、公共停车场短缺,布局不尽合理,引发交通拥堵,市民娱乐、健身、游憩等公共空间不足,购物、停车极为不便;城市公园、观景、绿化设施总量偏少,品味不高,分布不均衡,城市生态环境不理想,城市吸引力不足;由于建设用地短缺,导致住宅小区建筑密度、容积率偏高,各项服务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不理想,降低了市民居住生活的舒适度。
(三)城市缺乏独特个性和魅力
上海、深圳、珠海等沿海城市十分注重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培育和塑造,城市有着十分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反观我们的城市建设,长期以来对城市文化的挖掘、培育和弘扬不够,形成不了独特的城市个性和魅力,城市竞争力、吸引力不强,缺憾比较大。其实我们安康地处南北交融地带,城市文化底蕴积淀十分深厚,不仅有2300年的悠久历史,而且在城市的形成、发展、兴盛过程中,各地移民文化与秦楚文化经过长期碰撞、借鉴、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本土多元文化并深刻的体现在安康的民居、语言、饮食、民俗习惯中,加之安康境内异彩纷呈的汉代蜀将盂达墓、汉王城、中渡台遗址、文庙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迹,以及中国古老的四大戏曲声腔之
一、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四百余年历史的汉调二黄,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的紫阳民歌,有“中国节庆会展50强”的龙舟文化节,无不彰显着安康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具有的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同时,展现安康独特个性魅力神韵的还有安康的建筑,安康的民居建筑以大量的徽派建筑为根本,融合江南水乡建筑的轻灵飘逸,辅佐本土建筑的厚重庄严,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使人与建筑、自然与建筑、城市与建筑交相辉映,增强了城市的感染力。
(四)城市资源未能合理有效利用
沿海发达城市由于规划统揽全局,经济基础较好,所以对城市各类资源能够做到统筹兼顾、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安康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之部分行业和部门仍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形象工程,导致城市资源浪费较大,不仅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制约,而且对市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便,甚至损害了城市的公共利益,侵害了市民的切身利益。比如城市供电、供水、排水、通讯、燃气等地下管网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造成反复开挖,影响道路通行和市民出行、污染城市环境,市民反响意见较大;部分机关楼堂馆所建设,超越实际使用功能和标准,造成城市用地资源的浪费;蚕桑丝绸、魔芋食企、黄姜加工等产业项目过剩,加剧了城市资源的紧张状况。
(五)城郊结合部滞后于城市发展
沿海发达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乡二元结构已经不明显。安康传统农业持续时间较长,广大农村较为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快速转移,并形成了城郊结合部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局面。目前,安康城市规划区内有行政村58个,居住村民7.2万人,大部分居住在城郊结合部。由于新村规划滞后、监管不到位、村民建房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导致城郊结合部大部分村民无序建房,且建设分散,式样杂乱,品位不高,不仅形成了新的城郊村,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更导致城市功能布局的欠缺、风格特色的杂乱,影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格局。
(六)城市管理不适应城市发展要求
目前,安康城市管理依然停留在粗放型管理阶段,未建立健全责任分明、运转高效、科学完善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城市脏乱差现象有所好转但经常反弹,随意污损城市公用设施行为时有发生,市民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识仍然缺乏等。
三、今后城市建设如何贯彻以人为本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城市风格是城市内在气质的反映,包含了城市对外形象、特色、精神、文化、品质等。城市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对文明境界和文明素养执着追求的感知空间,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品位的集中体现。如何利用自然山水,延续历史发展脉络,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如何使现代的城市风格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构建和谐宜居城市;如何使产业布局合理,城市发展有活力、有后劲;如何使空间资源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路子,这些都是我们规划建设的重大课题。
注重特色,彰显魅力、打造亮点,建设精品、完善功能,便民利民是安康中心城市建设的出发点。生态旅游观光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宜居城市是建设的目标,而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借鉴沿海发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城市特色,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拉大城市骨架,体现人本理念
城市道路网系统是城市的骨架,是城市的灵魂。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布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能否可持续、有序、合理地发展。城市道路网络一旦形成,其城市轮廓将基本定型,对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影响将十分深远,甚至是几十年,几百年的延续。
未来安康中心城市道路系统建设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道路布局及城市路网系统建设应体现与自然山体的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人们出行的舒适度和通达度,强调新区道路网延续老城原有方格网道路格局的布局方式,并顺应城市骨架道路、铁路、高速公路走线、高压走廊以及汉江、月河、吉河、黄洋河等河流形态,呼应自然地形起伏变化,形成与自然环境协调的“自由式方格网”路网格局。
充分发挥安康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作用,在完善“三横五纵加外环”骨架路网的同时,未来将在城区以北建设一条快速干线,将西康高速与十天高速由北侧联系,形成围绕城市外围贯通的快速环线,缓解城区内部过境交通压力,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和影响。
对城市用地布局起关键作用的骨架路网,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量力而行,不搞政绩工程;远近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特别是关系到发展全局的城东大桥、环城干道(江南、江北)等城市骨架性路网,应当反复论证其建设的合理性、必要性,着重考虑全体市民以及外来宾客的整体利益,考虑群众需要,方便群众生活,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
(二)以人为本,构建山水园林城市形态
科学发展自然观的实质是人和自然协调发展问题,既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又不破坏自然,并使其能够持续地供给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所需。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与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发展与限制的矛盾。安康中心城市有着独特的自然山水生态环境。周围文武山、龙王山、鲤鱼山、天柱山和吉河、月河、黄洋河共同形成天然的城市绿色衬景。安康中心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自然稟赋,用得山取水建城思路,使山、水、城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把自然山水和项目建设和谐地统一起来,采取一江两岸,一心多点;两轴并进,组团发展;群山环抱,廊道贯穿的城市结构。
构建山水园林城市的结构,必须突出各单项重要元素的建设。要切实加强“一江两岸”的建设,几年以后,汉江城区段上至瀛湖,下至石堤两岸绵延十余公里,通过对汉江水体的保护和两岸景观有序开发,使“一江两岸”成为城区最重要的景观轴带;要大力利用瀛湖和月河、吉河、黄洋河,特别是要加快城区至瀛湖的快速干道的建设,届时城中心至瀛湖15分钟可达,通过瀛湖的开发和利用,使瀛湖变为城市内的主景区;要通过道路建设和绿化保护,使香溪、龙王、天柱、鲤鱼景区的价值在城市中得到体现。特别是香溪景区,北拥城区,东接县河,西连吉河,植被茂密,景点富有特色,要进一步扩大景区范围,深化管理体制,有序进行开发,使之成为城市绿色客厅。要通过江北滨江游乐园、江南城堤公园、奠安塔汉水文化园、江北望江公园、月河口城市生态观光园的深化建设,使人工景观与天然山水相映成趣,有机地构成山水园林的骨架。
构建“一江两岸,一心多点;两轴并进,组团发展;群山环抱,廊道贯穿”的城市空间,必须加强城市骨干道路建设,要切实加快南环快速干道和瀛湖大道建设的步伐,加强安康大道空间景观控制。通过瀛湖大道使城市向瀛湖景区延伸,通过香溪大道使香溪洞景区和城区紧密融合,通过南环快速干道和其它主要城市道路将自然的山水引入城区,真正实现独具特色的安康山水园林城市。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保护好原生态山水自然景观,发挥山水城市景观优势,利用城市周边山体形成城市的自然屏障和绿色背景,作为城市外围生态支持。以穿越城区的众多河流为生态廊道,将山、水自然元素纳入城市总体构架之中,打造安康山、水、林、城相互交融,体现自然、宁静、优美的独特魅力,形成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形态。
(三)加强城市空间控制,建设宜居城市
未来安康城市发展方向为“拓展东西、规整南北、提升核心”。空间布局结构可归纳为:一江两岸,一心多点;两轴并进,组团发展;山水环绕,廊道贯穿。努力打造集山水风光、人文特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城市。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紧扣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人文宜居和旅游目的地的定位,以人为本,强调和谐共生,加强城市空间景观的控制尤为重要。江北新区要展现现代城市风貌,江南改造要体现历史文化特色,汉江两岸要凸显独特魅力神韵。
安康大道是江北新区的重要门户,既是进入主城区的交通性干道,又是城市新区的景观性道路。通过安康大道沿线景观的规划控制,使安康大道街区景观成为:沿线景观丰富,城市天际轮廓线优美,建筑色彩协调的未来城市新区。
汉江是安康城市的母亲河。城市由江发源,依江而建,沿汉江两岸向纵深方向逐渐扩展,形成了“一江两岸”空间格局,安康城市的精华、核心应该是与汉江融为一体的。因此,保护汉江,控制汉江两岸的空间景观要素,形成具有极强整体性的安康城市滨水空间绿化景观系统,随着城市的扩展,将形成各个片区的核心。
安康中心城市周边山体构成了城市的绿色背景。一江两岸滨江公园和黄洋河城市绿心,是安康的城市公共生活与旅游休闲生活区域,是打造城市良好的生活品质,创建人文宜居城市的重要空间,是城市的核心区,必须加以控制保护。
加强城市公园、广场、公共绿地以及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严禁随意改变其使用性质,按照城市规模,建设规范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公共设施的建造、日常管理中给予公众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及其关照,体现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安康,让城市建设的成果惠及所有城市人民。
(四)强化人本思想,树立经营理念,加快生态旅游观光建设
旅游是一项凝聚人气,推动经济、关联度高的综合产业。它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备许多优势――市场前景广阔、消耗能源少,关联带动功能强,提供劳动就业机会多,是第三产业里的龙头产业。经济的发展使休闲趋于大众化,休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休闲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成为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随着安康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逐步形成,西康高速通车将安康融入西安2小时经济圈,使得安康旅游产业迎来了难得的突破发展大好历史机遇。
安康在西安的旅游结构里面有一定优势。关中地区以文物古迹为主,在陕北以黄土高原风情和文物古迹为主,只有陕南生态良好、山青水绿,大城市的人最需要的就是生态、就是青山绿水,安康是西安的氧吧,这个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和突出。所以,应围绕秦巴风情、汉水神韵、金州美食、绿色安康为主题的生态旅游观光加特色服务做好大旅游规划,加大“一城一湖一山”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魅力,完善生态观光旅游体系构架。
作为旅游城市,首先,我们安康应该着力打造一个精彩的市中心,要有精彩的一平方公里的市中心。上海外滩开始发展时核心部分也就一公里,就是依托淮海中路(霞飞路)建设一公里中心城市,像意大利的弗洛伦撒、威尼斯最精华的部分也就一平方公里,这一平方公里是真高档,以外的地方也是脏乱差,但人家就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人凡事求全责备缺乏经营概念,好像一个城市非要怎么样才能成为旅游城市。安康的地理条件很好,江南是古城,江北是新城,中间是汉江,把高档的旅游服务设施放在新城,把传统的、有特色的放在南边,汉江大桥的两端进行精心的规划改造,这就是精彩一平方,就能发展一些有特色的旅游活动。
其次是依托安康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多元文化特点,在未来城市核心布置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文化娱乐设施及一定规模的旅游服务设施;结合新城(相对于老城,建于公元1583年)、东关、西坝三个片区旧城改造,形成各具特色风貌街区,展现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人本思想,结合城市各层级公共中心布置不同规模的城市广场及公共绿地,各个广场及绿地表现不同的历史文化主题,形成安康融合南北文化特色的旅游名城。
第三是利用安康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沿汉江两岸、香溪洞生态旅游区北缘、瀛湖风景区周边以及安康城区至瀛湖沿线、月河、吉河、黄洋河等河流景观带两侧以及张滩片区,突出人本理念,杜绝急功近利,坚持可持续发展,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旅游休闲及休闲疗养设施。
(五)优化产业布局增强造血功能
如果城市没有造血功能,这个城市速度就会落后其他的城市,这个造血功能就是发展城市二产业。安康目前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的城市,但是一个充满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我们产业聚集度底,工业过余薄弱,工业不强是制约我们安康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虽然我们还处在欠发达阶段,但我们安康城市发展充满巨大潜力。我们拥有良好的资源,特别是我们的生态资源、有色金属资源、区位交通条件等发展基础,为今后安康城市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和毗邻三大经济区的发展环境,统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以突破发展为主题,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优化产业布局,配制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打造以绿色能源、秦巴医药、富硒食品、安康丝绸等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构建以环保型采矿、材料制造、生态型生物质加工为主的清洁型加工制造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产品生产行业;逐步形成医疗保健相关产品、丝绸和富硒食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以月河经济带为主体,旬阳、平利为两翼,外围工业区、农业生产基地等多点支撑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强化循环经济,走具有安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群体。
(六)突出城市文化建设彰显城市特色
安康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文化具有高度的复合性和包容性,叠加、交融了本地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中原文化以及齐鲁文化,形成南北交融、秦楚交汇、东西荟萃的多元文化特点。深入发掘安康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力度,恢复具有代表性的遗迹,通过节点、轴线和古渡街区的规划建设,将安康“秦风楚韵、南北交融”的多元文化特点融入安康城市。
以自然山水为背景,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充分研究安康宗教文化和秦风楚韵的汉水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表现形式,挖掘安康城市文化底韵和城市灵魂,塑造城市个性特征,提高城市品位。
结合山水特征,充分挖掘建筑文化传承,研究安康城市建筑特质,形成彰显城市个性的建筑风格和城市整体风貌。
马丘比丘宪章中有一句话,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征是其形态结构和社会发展特点的结果。我们经常说科技、经济可以全球一体化,但文化、文物绝不可能全球一体化。所以,我们安康在深入挖掘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些文化方面的内涵和因素以后,相信我们城市一定会从一个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体现安康的高品位、高品质。
【建设武汉创新型城市的思考】推荐阅读:
武汉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金钥匙12-02
武汉社区文化建设调查问卷12-02
武汉城市圈最新规划10-01
2024年度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工作通知08-04
武汉城市圈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12-13
对于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08-27
创新型城市建设结论06-29
新课程背景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12-20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