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学校设计理念

2024-07-11

十一学校设计理念(共15篇)

1.十一学校设计理念 篇一

2008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是全国人民的奥运年,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起始年,也是我县各行各业实现跨越发展的信心年,“十一五”学校发展规划。为了实现“十一五”战略目标,把我校办成规模大、实力强、发展快、后劲足、效率高、特色明的学校,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有大作为,改革有大举措,落实有大行动,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更优更实工作,特作如下构想:

一、“十一五”工作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团结拼搏,切实加快我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推进我校教育的现代化建设。1.按教育规律办事,以育人为根本,以学校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办人民满意教育,创建温馨和谐校园,高唱我要工作,快乐工作,形成进了实小们,就是实小人的浓厚人文氛围,学校工作计划《“十一五”学校发展规划》。2.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从教师、学生、教材等多层面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实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的分配制度,让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3.进一步提高质量,提升品位。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拓展有效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利用学校、社区、社会、自然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三是加强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协调配合,更好地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4.狠抓师德师能,着力提升员工素质。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主动适应时代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二、十一五期间,我校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青年教师人人会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2.严格控制班级生数,基本符合省规定的班额。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争取在一两个方面有所突破,在市内名列前茅。4.坚持以质量为中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力保名牌老校的位置。5.创新德育手段,加强德育研讨,力争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显著成果。6.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按劳设薪,优质优酬。7.加快校园建设步伐,进一步美化校园,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好西操场,扩建新校区。8.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设立书画室、科技室、音舞室,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以文化促教育。

2.十一学校设计理念 篇二

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是一所崭新的合并校, 在原北京市第206中学和群英小学的基础上于2014 年3 月26 日合并成立, 旨在依托优质教育资源, 以名校办分校的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对学校执行校长刘艳萍大刀阔斧的魄力和迅速改变学校的效率感到钦佩, 为学校教师的创意所惊叹。”学校校园开放日之时,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当代教育家》杂志主编李振村发出如此感叹。在他的眼里, 一分校的校园文化“贴近生命, 贴近童心, 体贴人性, 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考虑他们的真正需求……”是一所真正体现教育本真的学校。

得到李振村校长如此评价的学校, 一定是一所值得慢慢品味的学校。

一、全课程:守护童心, 保卫童年

采访之前就听说一分校在一、二年级实施全课程教学, 据说这并不是单纯的课时加减或单一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 而是课程的整体综合变革, 但百闻不如一见。通过此次参观, 我们真切地体验了一次, 虽然时间不长, 却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教育生态, 看到学校做出的营造师生共度幸福教育生活的努力。

刚进教学楼, 就听见清脆稚嫩的童音从教室传到走廊, 那是“小海鸥”班的学生在学习“蝴蝶的知识”。看不到教师, 却发现一位有模有样的“小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向其他同学讲述他所了解的有关蝴蝶的知识, “世界上最长的蝴蝶是什么, 它有多长……”清楚的发音, 自然的台风, 丰富的知识, 让人顿生佩服之情。守护童心, 保卫童年, 这就是全课程, 不是为学科而教, 而是为了学生的成长需要而教。

在这样的教育思想的引导下, 学科的概念和界限被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主题鲜明、饶有兴趣的教学单元, 以期让儿童在玩与故事中, 学习绘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元化的内容, 让游戏和快乐充盈课堂。比如, 在秋天收获的季节里开展的“豆子课程”, 全科课程的教师会利用“豆子”这个主题, 让儿童学会数数, 这属于数学课范畴;用豆子作画, 这是艺术课范畴;用语言描写豆子的形状等, 这是语文课范畴;用豆子做豆腐, 这是科学课范畴……在同一主题下, 儿童完成多学科学习。教师开始认识到, 学校教育要研究儿童, 在观察和研究儿童的过程中, 回归儿童, 发现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规律, 尊重他们的选择。这种童心未泯、回归童年的状态, 正是一位教师应该拥有的最佳状态。

这种无边界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 建立起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行走在学校的校园中, 他们的脸上时刻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让校园成为师生自由成长的地方”一点儿不假, 体现在课程中, 就是“尊重差异, 为每个人的成长而设计”。教室图书馆, 各种各样的绘本, 儿童可自由选择;午间课堂, “百家讲坛”“宝贝大舞台”“故事会”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化活动, 成为他们别样的课程生活……

在全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课堂生态发生很大的变化。“慢下来”的课堂, 更加注重学生本身的成长。在这样的课堂上, 儿童乐于探索, 乐于发现, 热情高涨, 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教师却站在台下, 与儿童一起讨论, 一起学习, 俨然一副“大儿童”的模样。

二、学科教室:彰显特色, 凸显功能

课程改变, 学校才会改变。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学校积极研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这是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 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化, 形成的一套文科分类、理科分层的综合课程体系, 凸显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课程改变需要教学资源的有力支撑, 学科教室便应运而生。目前, 学校学科教室共有100 多个, 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戏剧、地理等多个学科。学科教室不仅是学生听课和自习之所, 也是教师日常办公的地方, 可以说它就是教师自己的“地盘”。

“我的地盘我做主”, 对于各个学科教室,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内容与特点, 对教室环境进行布置与装饰。在地理学科教室, 我们看到教室屋顶环绕着星系运行模型, 可以旋转和变化, 给人以很大的冲击力;语文学科教室, 课桌上贴有唐诗宋词, 内设图书阅读室, 静谧优雅;书法学科教室, 学生手持毛笔, 一笔一画地写着大字, 全神贯注, 墨香满溢……这些教室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用学生的想法、活动和作品来装饰, 处处突出学生, 时时展现人文情怀。它不但让传统教室的单一功能转变为上课、读书、实验、讨论、教研等多种功能, 还让教室更具学科特点, 各种学习资源进入教室, 走进学生身边, 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

①全科课程之科学探究课②影视编导课③汽车设计课

④模型设计课⑤陶艺课⑥学生作品展示

“咦, 这些盘子做得真不错, 各式各样的, 摆在一起, 构成了一道亮丽的走廊风景线。”“这些都是我们学生在陶艺课上的作品, 烧制出来后, 学科教师就建议将它们展示出来, 专门开辟这一区域……”随行教师自豪地介绍着。与传统学科班授课不同, 学科教室体现出学科特点, 也给师生以很大的自主性。他们可以在教室中实现自己的想法, 展现自己的智慧。

“设置学科教室, 让教师特长得以施展, 点燃我们的热情, 让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一位英语学科教师这样说, “课程多样化, 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 也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激发。师生在这里互相砥砺, 各自生长。”

学校在六至九年级实施选课走班制, 根据课表, 学生到不同的学科教室上课, 在各个教学班之间流动, 而教师会在学科教室等待学生。这就将有选择的课程体系落实到每个学习过程, 真正实现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学生不仅可以选择想修的课程, 还可以选择学习时段, 最大程度地满足学习需求, 实现课程与学生的连接, 为每一位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系统。

三、走班制下的导师:从管理走向领导

走班制, 打破了以往单一行政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指固定学科教室和学科教师, 学生根据自己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水平与兴趣愿望, 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层次和内容到相应教室去上课。

对于走班, 社会上曾有一些质疑, 认为学校生源好, 师资力量强, 才可以将班“走”起来, 否则学生很难进行自主管理与自主学习。而刘校长认为, 选课走班与学校生源好坏无关, 关键在于学校的教育价值追求, 在于学校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和学习方式, 找到适合的课程。这是因为, 对任何学生来说, 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都是适合的, 不管是优秀生聚集的学校, 还是生源质量较弱的学校,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不能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材与评价办法面对他们。学生根据自身成长需要选择课程, 必然会出现走班。

随着学生有自己的课程表, 自主规划课程开始走班时, 传统的行政班消失了, 而原来意义上的班主任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在放开学生的同时, 如果学生有学业困惑或者遇到成长的烦恼时, 该向谁倾诉呢?于是导师随之而生。

何谓导师?女作家伊丽莎白·本尼迪克特说, 导师是“我们的典范, 我们自己心底的名流, 我们要努力赶上的人, 会让我们爱上他们的人, 有时候, 还是我们悄悄追随的人”。“我们一位导师会带10 到18位学生, 主要看教师关照学生的精力。在我看来, 导师主要在‘导’, 给予学生学业指导、心理指导与人生规划指导。”刘校长在接受访谈时如是说。

谈及为什么在六年级开始实施选课走班?刘校长是这样认为的:“一般情况下, 很多小学的六年级基本利用上学期就完成整个学年的教学任务, 下学期几乎处于‘半散养’状态。但因为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 六年级学生直升我校初中, 如何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帮助孩子们完成小学向中学的过渡, 我们需要设计出相应的课程, 对原有课程进行重新架构。这并非简单的知识下移, 而是更希望他们学会中学生应有的自主规划、自主学习与选择的能力。比如, 我们在六年级时会丰富社会实践、科学探究、主题阅读等课程, 并尝试着对语数外课程进行分层分类的实施, 让学生在课程中选择与规划, 赢得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教育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不能割裂, 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九年的完整成长过程。

是的, 导师是学生选择的“悄悄追随的人”, 他们的师德品性与个人魅力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再也不会扮演学校里的“警察”, 而是孩子们最亲近和信赖的人。从管理学生的行为到引领学生的内心, 这是对导师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学校, 我们看到一群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教师, 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提升自身素养, 利用周末去进修、学习。在这里, 我们更看到一个团队的力量。面对一场所有师生都参与的教学变革, 他们没有单打独斗, 而是团结起来, 智慧众筹, 让课程平稳落地。接受我们采访的一位教师这样说起她的感受:“现在, 学生课程多样化, 强调以团队为导向, 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在这样的学校中, 每个学生是幸福的, 每位教师是忙碌的, 相较于以前, 虽然辛苦和麻烦, 但他们的心情是愉悦的, 教学生活是幸福的, 我们看到每位一分校的教师都永远是精力充沛的。

现在, 选课走班和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分布式领导在一分校已经比较稳定。面对如此巨大的变革, 学校教师又是如何认识的?“刚开始时, 教师有恐慌, 有担忧, 有畏惧, 也有拒绝。我们并没有强推这些事情, 而是和教师多沟通多交流, 不断排查风险与问题, 判断真假, 研究应对的办法与策略。慢慢地, 教师的信心逐渐提升, 在课程实践中产生成就感, 开始敢于面对教育教学的新挑战。其实, 每位教师都是愿意做美好的教育的, 当我们的学生在课程体验中获得更好的成长时, 教师虽然很辛苦, 却反而坚定了自己的课程信念。”刘校长朴实且满载幸福的话语中, 充盈着对学校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在这里, 她体验到教学生活的愉悦与幸福。做教师是幸福的, 做校长虽辛苦但快乐着。

四、学校管理理念:校长是首席服务官

在刘校长的眼中, 管理就是用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在一分校, 我们多次听到“学校很注重扬长”, 尽可能地让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 如学校摄影课陈老师本是美术专业出身, 但因酷爱摄影而被学校聘为摄影模块课程的教师, 深受学生喜爱。像陈老师这样能够在学校发挥个性特长的教师不在少数。“文化是软的, 是暖的, 让人在比较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工作, 教师虽然觉得辛苦, 但会很快乐。而且, 学校会建立资源分享平台, 体现教师的成就感与价值感。”在刘校长娓娓道来的话语中, 我们不难看出她一直在践行着“校长是首席服务官”的思想, 服务学生, 服务教师, 服务学校, 更为教育而服务。在这里, 我们几乎看不到浓烈的行政色彩, 就连学校大楼的题名都出自学生之手, 可见学校文化氛围是有多“软”, 有多“暖”。

一分校是在两所薄弱学校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一所新建校, 一年多的时间, 对比一些数据, 我们会看到学校的巨大变化。学校改扩建工程近10 000 平方米, 增加73间学科教室……六年级直升率为99.3%, 幼升小一年级片区内生源100% 回流, 初三中考总分平均分比学校合并前提升40.1分……这些数据的背后, 潜藏着学校管理理念与校长治校思想。合并校之初, 片区内优秀生源外流、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教室资源紧缺、教学质量堪忧等诸多难题摆在刘校长的面前。多与教师沟通交流, 倾听他们的声音, 努力从教师的声音中寻找变革的依据, 这是刘校长接手学校后倾注大量时间做的一件事。她希望所有的变革来自教师的内心意愿, 而不是学校的行政命令。于是, 学校通过各项充满人性关怀的机制, 大力支撑教师走在学校教育教学变革的前沿, 让校园里处处响起教师的声音, “只有这样, 学校的变革才能够实现风险共担, 安全落地。”刘校长温和而坚定地说。

很多学校可能会存在这种现象:迎面看到校长过来, 教师宁可拐弯也不想和校长相遇;校长提出开展某项活动, 大多数教师一开始就反对……这是教师不信任校长, 更主要的是校长没有师生服务观, 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没有真心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刘校长进校之后, 带领干部团队快速转换角色, 由管理者变成服务者, 走出办公室, 走进教师中间, 了解需求, 提供帮助, 比如为每间教室添置打印机, 改善食堂伙食, 解决就学难问题……“其实, 校长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既不能站在队伍最前方随意发号施令, 也不能站在队伍最后强行推动, 最佳位置是站在队伍中间, 和教师组建成一支智慧众筹、风险共担的团队, 最大程度地帮助教师发现自己, 解决个人职业发展中的困难, 成就每位教师。”在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和朴实的话语中, 我们看到她对学校管理的深刻认识和真正践行。

“现在, 我们普遍感觉学校形式化的内容少了, 各个和学生成长无关的检查相对也少了, 对教师的评价也并非简单的分数, 更多的是在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这些来自学校教师的声音, 是他们在对比合并前后管理实践的真实反映。那么, 家长又是如何来看学校的这场变化呢?在学校家长反馈平台上, 我们看到:这是令人敬畏的教育;这是正确的决定;这是有吸引力的教育;这是最幸运的事情……这都应归功于学校管理理念的变化, 让家长看到了一所不一样的学校, 一所让人满意的家门口的学校。

一年多的治校实践, 刘校长说她的教育理想更加清晰, 教育信念更加坚定, 坚信:只有校长和教师团队一起向前, 才能编织美好的教育生活;校长要率先垂范, 心无杂念, 一心办学, 做简单的人, 办纯粹的教育;实干和努力, 不仅会成就学生, 也会成就我们自己。

在这里, 学生就像在家一样, 有关心爱护他们的教师。“在我看来, 学校的最大变化是教师的学生观和教育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科学地认识学生, 将学生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才能做出好的教育。而且, 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慢慢地养成一种思维习惯, 以研究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 以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采访的最后, 刘校长总结道。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让校园成为师生自由生长的地方。

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篇三

学校坚持自创办时期“启智育民、兴学强国”的办学追求,秉承“博文修德,精益求精”的百年校训,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其更具体的内涵——培养家国栋梁。

学校认为“家国栋梁”作为个体,能对自我负责;作为家庭成员,有家庭担当;作为公民,对社会、国家有贡献,即:塑造主体人格,成就家国梦想,培养出能够担任民族脊梁、家国栋梁的现代公民。“家国栋梁”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有人文精神,有科学素养,有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全力培养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青少年。

近年来,学校为全国重点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其中,为北大、清华输送了60余名优秀学生,2009年学校为北京大学输送了重庆市高考文科总分第一名的陈富春同学,2011年又为北京大学输送了重庆市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的孙涛同学。2012年、2013年、2014年连续三年成为“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充分彰显了重庆名校的风采。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体育先进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重庆市德育先进集体、重庆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在全体十一中人精勤不倦的努力下,学校已是名闻遐迩,享誉巴渝……

如今,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正努力构建“教师乐教、善教、教得有效;学生乐学、善学、学得愉快;质量优异、师生满意、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体系”,学校以“大阅读”为载体,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智慧学子。

4.北京十一学校学习心得 篇四

北京十一学校是北京海淀区的著名中学,与高校和高级教育行政部门联系紧密。听培训者说,高考不能取消,而高考改革势在必行。今后高考一定是越来越简单,今年北大、清华招收了一大批因刻苦、努力学习而赢得高考的女生,这令他们很苦恼,所以下一年他们会扩大自主招生名额(据说30﹪),降低统招比例,这也符合教育行政部门敦促高校招生改革的目的。

前天会议上,校长提到对竞赛、自主招生的重视,可见是多么有预见。

十一学校课程体系院长秦建云老师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经历了各种“不舒服”,这使他萌生了“学科教室”的想法,并且因为面临与我们现在一样的行政班的困惑而实行学科分层、走班制。我认为按总分分层的教学比不分层效率高,而按学科分层又比按总分分层效率高。以物理教学为例,他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针对文史、体育、艺术类学生,第二个层次,针对参加高考的学生,第三个层次,针对参加竞赛、自主招生的学生课程。十一学校花了很大的物力、人力编写了三类教材,其中针对第三个层次学生设置的课程名叫大学物理先修课程。我带了三本物理教材,内容里确实渗透了自主招生、竞赛的相关内容,而且是非常自然的渗透。

这样的改革,使得高考与竞赛、自主招生考试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学生选课参照老师建议而自主选择,此项举措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校学科性人才的培养能力,更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十一学校每个年级有四百多人,和我们实验班人数相当。他们有成熟的选课体系和评价机制,我看到十一学校老师的谦和、敬业而又有创造性。我听了四节物理课,只能用一个词总结,那就是“震撼”。十一学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渴望探究知识的精神让我惊叹。原来老师和学生都是可以这样地生活,他们可以时刻感受着创造带给人的幸福感。这种分层切实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的这种改革是成功的,无论是高考、竞赛、自主招生还是国际上其他招生都成绩显著。

我们研修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老师,我们在QQ群里说到十一学校的改革是最彻底的,而其他类似的课外竞赛等等都有点隔靴搔痒。

另外,我走进他们的学科教室,这里的确被老师们装扮得各具风格。在这样的氛围中上课,不想听课都不太可能。

学生走班上课,并没有迟到、旷到现象,老师没有不负责任。这与他们及时反馈、合理评价的做法有关。取消行政班、实行导师制也降低了学校的管理成本。这里最大的麻烦是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排课,然后学生选课,最后根据选课情况修改排课。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告诉我们,他们光排课表都花了一个假期的时间。

5.十一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 篇五

桑植十一学校地处桑植县澧源镇的城乡结合地带,学生所处环境比较复杂,外出打工族子女较多,导致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校学生接触的是城市与农村的双重环境,个体间的城乡差异较大。这种差异给在校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形成很多不良影响,使学生养成了很多不良行为。因此,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令人堪忧。

要教育培养学生,就必先了解学生。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培养也是如此。我校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由于特定的生活环境导致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较差。家庭条件好,家长重视的学生基本上都选县一中初中部就读。我校招收的是澧源镇学区各方面相对层次较低的学生,大部分是外出打工族和菜农的孩子。外出打工族的孩子,他们大多数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看,由于隔代亲情往往产生溺爱,疏于管理,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甚至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相对较差;菜农的孩子,多数菜农是忙完菜园忙生意,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多数家长缺乏与学校教师教育的合作意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形成合力,直接导致学生接受双重教育,甚至产生教育冲突。家庭教育观念陈旧,家长对孩子缺少沟通交流,有的家庭对孩子放任不管,有的家庭方法简单,动则打骂;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的抱负水平普遍不高。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生 1

活普遍能达到衣食无忧,孩子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现状,不思进取,自由散漫;许多家庭对孩子的将来缺少培养目标,存在不同程度溺爱,孩子吃不得苦,经常自暴自弃。

针对我校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遵循行为养成教育培养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培养,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提高认识,建立体系。

(1)提高教师认识。学校组织教师讨论、学习,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最基础工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结合我校实际,更使教师认识到:学校生源复杂,各方面基础薄弱,学校工作更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才能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2)建立学校开展行为养成教育的体系。学校实行以陈前军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机制,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经常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和行为规范教育工作,并把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工作列入各项工作计划,做出具体安排。做到学校计划有要求,共青团、政教处等工作计划有相应活动安排,班主任计划有具体落实的措施。为了使学校行为养成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十一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各项检查评比制度,对各班级学生作出具体的要求,并把这一项工作与教师工作考核、班级工作考核结合起来,以制度保证这一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工作有计划、制度来保证、措施能落实、责任到专人”的学校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体系。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施民主化管理。

由于我校生源复杂,学生集体观念淡薄,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责任心不强,缺乏合作精神,因而学校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施民主化管理。

(1)师生共同制定规范。在教师引导下,针对班级实际,师生共同制定行为规范细则。如许多班级都制定了《班级公约》、《我们要做到……》、《你能做到吗?》等形式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针对性强,又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自已整理、自己公布,容易使学生自觉认同,为达到规范要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让学生主动参与管理。在行为规范达标活动中,各班分成若干考核小组,在小组内由同学进行相互评价,相互督促;有的班级开展了“班主任助理”、“监督岗”、“班干部轮岗”、“值日班长制”等活动,放手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学生自我实践、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既促进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开展,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3)在活动中让学生接受自我教育。学校共青团开展了“争做校园美容师”、“争当校园文明好少年”、“做社会五好小公民”等系列团队活动;学校建立了“团员监督岗”、“十一学校广播站”等,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各班也根据班级特点开展活动。如有的班级针对转入学校的新同学,开展“我们都来关心他”主题活

动,使新转入学生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很快溶入新集体,为尽快适应新环境创造了条件;有的班级开展了“守规范有奖行动”活动,对遵守规范好的同学给予“分数”奖励,累积到一定分数时给予一些小奖品,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由于许多学生家庭较富裕,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也比较多,养成了乱花零用钱的坏习惯,针对这一现象,在团委书记李湘群的帮助下,共青团成立了“共青团小银行”,全部由学生组织开展工作,学生有多余的零用钱就存入小银行,乱花钱的现象也渐渐的少了。

(三)常规训练与强化训练相结合,把规范要求落到实处。

(1)抓好常规训练。根据学校实际,学校把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进行细则化、具体化的分解,制定出《十一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上学进校、集队课间操、上课、作业、卫生保洁、开餐、课间活动等十多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从行为规范的小处入手,每月让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评、互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2)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针对调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如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卫生习惯较差,学校就采取一些强化训练措施,先以具体生动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晓之以理;再通过看录像、演小品、讲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然后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还要求家长予以配合;最后采用“家长联系卡”了解学生在家的实行情况,对做得好的给予表扬。通过这一系列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的卫生习惯有了明显的转变。

(3)循序渐进、及时反馈,不断巩固训练成果。在常规训练与强化训练过程中,学校还注意根据学生特点,做到循序渐进。如在训练课间操出操时,学校先要求各班出操队伍行走时排好队、靠右行,按指定路线走,最后再要求行走时精神饱满、配合音乐节奏、步伐整齐。这样通过几个步骤,最终达到了规范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和各班级也根据情况,每周重点训练1-2条规范要求,做到训练一项,落实一项,达标一项。为了检测学生常规训练和强化训练的效果,学校制订了《学生行为规范现场抽样考核办法》和专项检查制度,组织政教处对各班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反馈意见,督促班级及时矫正。形成了“训练-评估-反馈-矫正”的全过程,有效地巩固了行为养成教育的成果。

(四)多方配合,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我校学生在行为养成教育方面,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明显,因此,协调教育的方方面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1)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首先,转变家长观念。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进行部分家长座谈、个别家访、发《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对学生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只注重子女学习成绩、不注重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思想,并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教育。其次,开办好家长函授学校。大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或种菜卖,很忙,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又不高,要办好家长函授学校,除了各方支持,制定一些制度外,最重要的是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学方

法要生动活泼,才能把家长“请进来,留得住”。学校请刘梅的父亲作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专题讲座,并打印成小册子分发给听课家长;请澧源镇派出所所长为家长讲《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请有经验的教师讲《怎样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通过学习,使家庭教育的水平有了提高。第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学校组织建立“学生家长委员会”,学校与家长共同讨论研究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有关问题;设立“校长信箱”,请家长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开设“家长热线电话”,由教师解答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使学校的工作进一步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此外,学校还配合各机关单位开展学生校外教育、社区教育等活动。这样,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协调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多方面力量,把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落实到各个方面,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了教育网络,保证了教育的一致性、有效性。

(2)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动员全体师生共同创造一个美化、净化、绿化,并且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给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形成。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美化、净化、绿化校园,校园内始终保持清洁、美观,校园内各种布置既富有教育性,又富有装饰性,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学校要求家长给子女创设安静的学习环境、清洁的生活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样,对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有帮助。

几年来,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学校在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统计,学校96.9%的学生已达到行为规范要求,100%的班级被评为行为规范达标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勤学守纪、文明礼貌、关心集体、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已蔚然成风;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迁移到各学科教学中,使学校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学校教学在近三年毕业会考中连续进入前十强,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德育先进单位、张家界市示范性学校。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搞好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必须坚持经常性与反复性相结合,做到经常抓、反复抓;在训练过程中,坚持常规训练与重点训练相结合,循序渐进,逐条落实规范;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坚持教师正面引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坚持行为养成教育与整体教育工作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只有这样,学校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6.十一学校设计理念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沐浴清晨,崭新的一周又开始了。在期盼中我们又迎来这庄严而又神圣的一刻。今天担任本周升旗的中队是()中队,升旗手是()同学,护旗手是()。今天担任出旗的出旗手是()班()同学。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祝贺和感谢。下面我宣布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升旗仪式现在开始!(1)全体立正。

(2)出旗,奏乐,行队礼。(礼毕)(3)升旗,奏国歌,行队礼。(礼毕)

(4)请全体肃立,齐唱国歌。有请指挥谈老师。

(4)稍息,下面有请本周的升旗手()同学进行事迹介绍,大家欢迎。

(5)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为大家作国旗下讲话,大家欢迎!

7.十一学校设计理念 篇七

2013年度代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最高荣誉的詹天佑大奖尘埃落定, 该奖项住宅小区类两个项目花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雅世·合金公寓项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中信城 (大吉危改项目) 。

詹天佑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于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设立, 是经科技部核准, 建设部认定, 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的共同支持与指导下, 以弘扬科技创新精神, 表彰奖励在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中成绩显著的工程项目为宗旨的奖项。每年对建筑、铁道、交通、水利等土木工程领域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评选奖励, 本年度共有32项目获此殊荣, 其中:建筑工程12项, 住宅2项。

8.十一学校设计理念 篇八

当全国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在课堂上能够用自己的渊博学识、妙语连珠、深入浅出、挥洒自如来吸引学生的时候,有一所学校的教师,却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因为他们认为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当全国大多数教师将太多说教作为全力以赴的常态时,有一所学校的教师,却把自己放在了和学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因为他们认为校园里应该少一些说服,多一些对话。

当全国大多数教师都希望把学生的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中,把学生的精力和体力统筹安放在对考试有利的地方时,有一所学校的教师,却给了学生足够的自由时间与空间,放手由他们自主支配。

这就是1952年以共和国生日命名的北京十一学校。这所学校的全体教师希冀去创建一所孩子们向往的理想学校,他们坚信这个追求是崇高的,也是值得的。

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让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课表

2014年2月27日,在北京十一学校,一场特殊的教育部新春新闻发布会正在举行。据主持会议的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介绍,把新闻发布会现场搬到一所中学,而且专门为了推荐这所学校的改革经验,这是近年来没有过的。

这是一所有60余年历史的学校,却勇敢颠覆了“中国式教育”。在北京十一学校里,没有班级,没有班主任,学生们每天根据兴趣在不同的教室“走班上课”。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感慨道:“我们的生活小康了,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没有小康,因为生活的小康,它的标志是你可以选择的,但是教育还没有太多的选择。”

正因为此,李希贵特别感谢了他的同事们,“是他们殚精竭虑,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200多个可以选择的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课表。”李希贵介绍说,现在北京十一学校的4000多个学生有4000多张课程表,他们可谓是“提前进入了小康”。

2007年,李希贵从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的官位上请辞,主动要求掌管十一学校。此前,业内对他的评价有两个,一是“并不按部就班”,主导过多次改革与探索;二是“矛盾”,神色严峻,却常常妙语连篇,语速缓慢、行事冷静,却对教育改革热情如火、雷厉风行——无论哪一个,都离不开改革。

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师们怀着复杂的心情等待着这位传说中的改革派的“三把火”,但在开学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希贵除了经常在校园里遛弯儿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和老师、学生们聊聊天。

此时,先于李希贵5年来到北京十一学校的物理教师秦建云因对改变“没抱什么希望”而一度产生了离开的念头,幸好得知他想法的同事劝他“再等等”。

结果这一等,转变真就开始了。2007年暑假,《北京十一学校行动纲要》的制定开始启动;2009年,育人模式创新正式实施,学校开始转型;2010年9月,学校全面实施走班上课,力求通过不同学科在不同教室上课,实现教学资源与学习过程的对接;一年后,改革进一步深入,学生开始选课走班,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课程表;2011年至2012年,随着选课走班的深入推进,诸多制度开始重建;2013年,基于个别化教育的落实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把控,教师们又开始挑战“课程标准细目”的编写任务;2014年,《北京市十一学校章程》通过,学校依法治校的新纪元开启……

改革还在继续,所有的教师都成为了教育改革的探路者,他们需要真正弄清教育的使命。

每一棵树的发现者:

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应对所有的学生

教育的使命何在?由李希贵、秦建云等人合作完成的《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一书明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发现,发现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2013年新学期,北京十一学校将教育年会的主题定为“发现那棵树”:在一大片森林中,我们必须看到一棵棵的树,看到每一棵树的情况,有的树出问题了,是缺肥、缺水,还是有病虫害呢?教育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应对所有的学生。

自此,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师开始用慧眼去识别每一位学生身上隐藏的潜质,帮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

高二年级的女生李梦歌,读过很多书,写得一手漂亮文章,在文科方面有悟性、有潜力的她起初选择了理科,尽管成绩在中等偏上,但她学得却并不轻松。语文教师曹书德发现了李梦歌的潜质后,便和李梦歌及其父母进行了沟通。现在,在文科的世界里,李梦歌如鱼得水。

还有一位“特立独行”者,他是2012届毕业生王珑正,考上了世界最顶尖的艺术学院。在北京十一学校就读时,他迷上了画画,因为与家庭的期望不同,他成了“叛逆者”。但徐关厅老师却帮助他得到了位于学校音美楼六层的画室里屋的两张桌子,王珑正把它们布置成“工作室”,在那里追逐梦想。

小有名气的骑手田雨,既要读书,又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马术训练和比赛,由北京十一学校成立的“枣林村书院”便为她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个性化课程:书院院长魏勇单独给她上历史课,对历史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不要求她死记硬背,只消知道来龙去脉;在她参加会考之前,曹书德老师专门为她辅导语文;为她“私人订制”的英语课,更是考虑到了她的马术专长,侧重听力训练和口头表达,尤其是体育英语。

然而,让不同的梦想、不同的潜质,不一样的兴趣、不一样的追逐最终在校园中“落地”,最需要的还是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在经过了两年讨论才形成的《北京十一学校行动纲要》里,课程被定位为学校的产品,学校决意通过对课程的构建和开发,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

育人理念的刷新者:

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

2010年,学校决定请秦建云出任课程研究院院长。在当时学校的组织结构中,这是一个全新的研发部门。在和李希贵谈工作时,秦建云忽然意识到,学校已经开始关注教育最核心的问题了。

nlc202309051231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中,它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动词形式则是指“奔跑”,在李希贵的理解中,课程要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而着眼点就应该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

现在的北京十一学校,已形成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分层课程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分类课程科目有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体育、技术;综合课程科目有艺术、高端科学实验、综合实践、游学课程;特需课程科目有书院课程、援助课程、特种体育。在目前设置的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社团、60个学生管理学院岗位课程中,除17门必修课程外,其他的全部为选修。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选择的发展方向从这些课程中找到兴奋点。

课程改革,触及的是这场育人模式改革的核心。其间,教师们的育人理念需要不断刷新。

实现了一位学生一张课表,“选课走班”的学校,一下子便热闹起来,行政班被打破、班主任被取消,学校原有的一切以班级管理为前提的管理模式不再存续,就连教室里的讲台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被陆陆续续地拆掉了。教师们要应对观念之变、思维方式之变、专业素养之变、管理与教育方式之变,甚至还有职业尊严之变。

伴你成长的守望者:

“我想我们还是不要去打扰他”

最大的挑战恰来自于平等与放手。

一位曾做过20多年班主任的老师告诉李希贵,过去做班主任的时候,学生想不通的事,找学生谈话一般15分钟就能解决问题,但不当班主任之后与一名学生谈话用了整整一下午,尽管使出了浑身解数,却没有多大效果,那孩子仍然没想通。几天后,这位老师再一次与那位学生谈心,这一次,老师首先向学生道歉,理由是不该在上一次与学生谈了那么久,而且还带着一种一定要说服学生的先入之见,对话应该平等。结果,老师的姿态立即有了效果,学生主动向老师赔礼,说自己不该出言不逊。

师生关系平等了之后,孩子们才变得真实起来,当他们说的话来自于内心,做起事来不分人前人后,思想随处可以真实表达的时候,虽然这些真实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恰恰因为如此,才有了教育的机会。

以前,男女同学之间交往过密,要想尽办法瞒住老师,但现在,男生会把向一个女生表白了两次都被拒绝了的小烦恼告诉身为初三年级主任的邢凤玉。

学会与学生们平等对话的教师们,还在尝试着慢慢放手。刚开始“选课走班”时,邢凤玉还总想着怎样把学生管好,按照以往的经验,晚自习组有5个老师,把100多个学生分别安排到5个教室里面,一个老师看一个,那样肯定不会乱。“学生不管做什么,只要能让我看着就好,要真的把学生放开,真挺纠结的,不放心啊,但是理念又告诉我要放手,挺难受的。”邢凤玉回忆说,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三个星期。

直到有一天,已升任为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兼课程研究院院长的秦建云在教室里找到邢凤玉,问她感觉如何,邢凤玉答道:“累。”听此,秦建云说:“你走错路了呗!这样不行啊,你要是不放手,学生怎么能得到锻炼?”

邢凤玉和年级组的老师们下决心从晚自习开始改变,所有的老师都从教室里撤了出来,只有两个老师负责在楼道里巡视,学生们也分散开来,去他们各自喜欢的教室里自习,结果,晚自习的效果反而更好。

放手后的老师们更多的是在扮演“守望者”的角色。一个初二的孩子喜欢改写电脑里的程序,他每天都和电教老师进行着“攻破—修复—攻破”的拉锯战。“这就是我们枣林村书院需要的孩子啊。”魏勇老师听说这个孩子的故事后非常兴奋。而另一位老师屈楠却说:“为什么要把他弄到书院来?他现在可以收获到属于他的成就感,我们为什么要去打扰他呢?”

在北京十一学校建校的前一年,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著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他在书中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

60多年后的今天,北京十一学校何尝不是在守望?

9.学校十一国庆节活动总结 篇九

一、学校重视,同事配合,充分准备

1.活动开始前,我们成立了一个活动小组。经过讨论,我们决定了这一系列活动:国旗下演讲、唱歌比赛、手抄报(中高年级)、绘画比赛(低年级)、作品展示方案。

2.在学校领导的关注和老师的配合下,活动圆满结束。比如国歌比赛前,班主任和学科老师都利用课后的时间带领全班同学练习排练,音乐老师也帮忙给予指导和帮助。在手抄报和绘画比赛中,班主任大力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美术老师逐一指导,大大提高了手抄报的质量。

二、活动精彩而富有启发性

1.每周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演讲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机会。随着冉冉国旗的升起,奏着雄壮的国歌,全体少先队员的标准队礼,队员们嘹亮的歌声,雄壮有力的讲话,怎能不让爱国情怀在学生心中升起?

2.手抄报比赛(中高年级)和绘画比赛(低年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漂亮的画面,合理的布局,正确的字体,都很惊艳: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的很让人佩服。

10.学习魏忠:质疑北京十一学校模式 篇十

李希贵教育改革的实质就是放弃苏式教肓,回到杜威的美式课堂。这些年来如此多的教育家涌现,问题恰恰在于“现实太精彩了”。教育不需要创新,需要常识和良知,改革的包括李希贵的改革每一步都是艰难的,值得称颂的,但能否推广、是否需要推广、是否需要这样的推广。

校师生比,教育经费,教师收入,课时量同比,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十一学校的教改是否具有普遍价值。郑州一位校长说:在应试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切都是作秀。

李希贵所受到的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和美式课堂的影响是巨大的。今天被媒体所宣传的:小班制、实验室进课堂、走班制、选课制、学生为主体、重视教师、师生平等等等,几乎是美国基础教育的翻版。

李希贵的教育改革措施,也许就可贵在他在中国把这件事情做成了,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并不是否认李希贵的改革和他所做的事情,而是通过李希贵走向神坛的过程,看我们国民性中对于教育不利之处。

李希贵更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他的所有改革举措的背后,反映出来的,都是美国和全世界教育中的“普世价值”。李希贵在《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所体会出来的尊重、规则、制度、平等、关爱、理解、自立、独立、自由、诚实、公平、公正、宽容、回报、感恩、公民精神等,不正是我们很多无良媒体天天批评的“普世价值吗?”李希贵在北京11中所做的尝试,也都体现这些精神,可贵的是,他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找到了体现这些全人类共识的“中国出路”。

事实上,一个总是诞生圣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民族的灾难,一个总是诞生教育家的地方,就一定有愚昧。

中国足球的问题在足协、中国科技的问题在科技部,中国教育的问题是不是不应该存在教育部呢?如果全盘西化,为什么不学美国,还要那么强大的教育部干嘛?教育部是不是中国教育的最大阻碍力量?

我确信,如果有那一天,中国的教育家将全部不存在,或者,我们都是教育家。

11学校的模式是否可以复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所有国有民办学校中,十一中既可以享受国有的生源、资源、政府教育支持,又可以享受民营的自主,也算是绝无仅有的。

美国也有类似的“国有民办”学校,尤其以加州为甚。这些学校都是因为经营不下去或者生源质量太差而成为政府的包袱。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特许学校”诞生了,其核心就是发挥民间资本和社区的力量,政府补贴教育不变的情形下,让特许学校走个性化道路,其中2012年联合国25个标杆学校中,就有美国的几所这样的学校。

十一中几乎是享受了北京最优势的教育资源:生源、经费、场所、教师的情况下,成为一个国有民办学校的,说白了就是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再集中一些优势。无法比拟的还有教师素质。

所谓的走班制、小班制,美国也走了50年,没有教师、没有校舍,拿什么去建立一种改革?而全国趋之若鹜的考察,难道没有简单算一笔帐:十一学校的钱哪里来的?

世界著名的教育实践者和理论家,几乎都采用这个词汇educator(教育专家),极少使用educationist(教育家)。美国的杜威、意大利的玛丽亚·蒙台梭利、捷克的扬·阿姆斯·夸美纽斯、德国的赫尔巴特、英国的纽曼,够厉害的吧,全部采用的是educator(教育专家)。为什么同样作为学科,科学家、艺术家、社会学家都能随便称家(ist),而教育就不能随便ist呢?那是因为,在我看来科学家、社会学家、艺术家是比较容易想出新点子、做出新实践的,而教育领域,确实很难。

中国教育不怎么样,花样却翻新的不得了,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实际内容。教师不需要那么多等级和那么多技巧,更不需要什么特技教师,靠的是两点:一是长期的积累和训练,二是常识和良心。各地如火如荼的教研、教育论文,又有什么真正的实质内容呢?

原本社会认同的教育,自从有了教育部们,经费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变成了教育部门认同。教育部门时间长了必然形成教育官僚,教育官僚管理教育的方式,就必定采用简单的外行管理,外行管理最容易的就是数字化管理,于是高考制度诞生了、教学评估诞生了。再往后,评价教育的指标不再是必要性和效果,而是教育评估和分数,这样的制度设计,最终就会形成教育资源的高度集中,表现形式就是当代的著名教育家集中在高中校长、经费集中在重点示范性学校、状元集中在超级学校、师资集中在首都和省会,最后,就会诞生伟大的教育家和中国式的伟大教育:学生没有创新、教师怨天尤人、局长不可一世,校长功成名就。教育资源最集中的重点高中校长,几乎无一例外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最具备权势的人物,人人都有孩子,在资源越来越稀缺的集中模式下,即使官僚也要自保三分,这才出现非常奇特的中国著名教育家都在精英学校的校长的现象。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教育界异化成为集中力量办坏事。农村不再有好的老师,都去了县城;县城不再有好的中学,都集中在了地市;地市不再具备特级教师,都去了省城;省城不再具备人才优势,都到了京都。高度集中的力量,使得原本教育的重心是弱势群体和公益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成为了弱势群体不可突破的屏障:边缘地区、少数民族、智障残障、心理问题,这些领域本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世界教育主流教育学家所诞生的领域。

中国好学校所进行的生源竞赛,那些好学生,有几个是特级教师教出来的?又有几个是教育家教出来的?如果我再极端地问一下,一个智力属于前10%的好学生,你们教得了吗?基础教育教师,又有多少可以自豪的声称,自己在高中阶段,是属于这10%中的之一?

教育家们,在集中力量办坏事:加大教育不公、穷人补贴富人、按照臆想的方向毁灭创新、树立社会更加的阶级分化、一再地将人们对于教育美好的印象投入功利化的深渊。

良好的愿望如果机制不对未必能带来好的效果,我不排斥很多学校改革的成果,然而如果将这种改革成果当作样板戏而不是样板房的话,改革最后会走向绝路。“教育样板戏”是中国教育的一场灾难。

文革前后所进行的以改革和现代化为目标的样板戏思路,在中国教育界中被完好的保留下来了,教育部门成为中国计划经济最大的大本营,不仅完美保留了二战以后苏联建立在废墟经济所形成的“苏式教育”,而且发展成为“样板戏”教育管理模式。

仔细分析近些年教育部门所推崇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样板戏一样,都是基于“教育现代化”的原始动因,试图颠覆的都是传统课堂。中国教育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无论出于政绩还是出于教育的良心和教育家的冲动,中国的教育往往原始的推动力量是教育主管部门、校长和局长,改革的最大阻力往往来自于普遍意义的教师,这点上与文革之前样板戏所诞生的年代情形非常类似。真理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江青从文艺的改革走向折腾也只有一步之遥。

近些年的“中国教改成果”,其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并且有逐渐汇聚,向样板戏发展的趋势。

教育样板中的主要推广模式是三突出:所有的人物中突出改革人物、改革人物中突出基础教育的校长、校长中突出名校的校长。

所有改革校长中都具有高大全的钢铸铁浇的教育家形象,他们似乎成为圣人:精力充沛天天教研,又似乎不务正业到出出书演讲,然而演讲也好,报告也好,总是选取正面的实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对于失误和负面影响只字不提; 所有的教育样板都是改革先行,全部的目标都是从试图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成就、全部的题材都是中小学尤其是重点中学,说白了就是高考;

在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度,任何教育改革都可以在局部开花,在全国凋谢。直到失败了,一个偶像轰然倒下的时候还来不及总结,又有个偶像又轰轰烈烈地被树立起来!不断的折腾,然而几乎没有一个教育样板戏能够真正得到推广!

试问一下教育部:国家纳税人的钱建立的那么多示范中学、明星中学,教育部门投入的那么多亿的精品课程、国家资源库、数字化校园模式,有哪一个能维持和推广?

教育是复杂的,而我们总是试图用“教育是简单的”模式来解决问题!中国教育的出路在于“还原教育的复杂性”。

对于那些不断创造奇迹的教育样板戏,很多一线经过试验的教师都有以下的观点:失误和负面的效果才是真正促进教学发展与思考的重要动力,一项教育改革我们既要听他讲的正面,也希望听到他讲的负面。

教育改革的负面或者失败,恰恰是常态,而教育样板戏总是忽略这一点,而负面或者失败,并不是由于“教育理念不先进”所造成的,而是因为“教育条件不具备”所引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的失败,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可推广性,失败的改革,往往透露了教育的真正秘密!

教育的复杂性,并非教育理论的虚无论,复杂的教育,会有一般规律可循,而一般规律总是具有天才创意的作家能够灵光一现的,但是这种从灵光一现到付诸实践并且能够把条件找出来,需要教育学家和教育学者的多年实证。

中国目前的教育家只做简单的事情:为经过严格筛选的重点中学的学生,在具有非常优厚特级教师的帮助下,完成高考指标的前提下,把学校折腾得花里胡哨;而西方的教育家们所做的往往是围绕弱智、心理有问题、少数民族、黑人、残疾人、偏远地区所做的努力。总结中外教育家的不同,很多人往往归结于伟大西方教育家所体现的人性的一面,而忘记了专业性的一面。

如果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不能解决儿童、偏执、精神疾病、贫穷、少数民族、弱势情况下的教育根本问题,谈何教育样板戏,谈何能够知道我们的玛利亚们能够按照一般规律管理好上校的7个子女?

翻转课堂、走班制、小班制、在线课程、微课、MooC、大数据,等等是新的人文环境下给教育工作者的难题,难题在于作为网络移民的成年人,如何教育引导网络原住民?新一代的行为模式依然完全不同。然而,事实上,问题非常多。有一个背景的教师告诉我,他所能够看到的微课的唯一用途是参加比赛,而一个重庆的农村教师告诉我,翻转课堂让他很受伤。事实上,上面两个老师代表的是教育改革的常态,是更值得尊敬的。

在我所领导的公司进行的客户信息化建设中,真正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学的,效果实现起来难度也是很大的,这也是我前些年关注教育改革的最重要原因。

有些教育改革,事实上是不合法的、甚至是伤害到学生的,我们的教育家们和教育实践者们是没有那种权利进行改革的。十一学校的规模合法吗?经费合法吗?亦庄分校记者出身的校长资格合法吗?公办民营合法吗?教师引进方式道德吗?那个著名教育家出书合法吗、书是谁买的?公办学校的校长到处演讲收入合法吗?缴税了吗?继续下去我就不问了,是因为我比较尊重创新者。

我们的教育改革拿学生做实验,是应该严格在法律范围内和人性范围内进行。1999年,印度著名的教育学家苏迦特在边远的印度山村、后来在柬埔寨、南非、英国、意大利进行系列的实验,实验得出非常惊人的结论:人类进行到网络时代,学习不仅仅是建构的、还是自组织的。苏加特还对未来的教育三项重要技能重新定义:搜索、阅读、辨别真伪,苏迦特为此得到了2012年联合国教育大奖。然而,教育成就和教育结论都比我们中国教育家们大胆和出位得多的苏迦特,所有的实验是不能违反甚至影响到原有的教学秩序的。苏加特最早在印度边远印度语山村进行的实验:墙洞上的电脑,是不能进课堂的,也不为了那些孩子获得某种好的教育成果的,苏迦特的目的只有一个:寻找网络帮助下学习的一般规律。

11.十一学校设计理念 篇十一

一件事情成功,是由很多种因素构成的。例如,咖啡厅的成功,可能是因为咖啡好喝,可能是因为价格便宜,位置好,老板帅,老板娘性感,商标设计别致,沙发坐着舒服……

可是设计在这诸多因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你会去开一家设计得非常漂亮,但是咖啡却很烂的咖啡厅吗?不会。所以,设计再漂亮,也没有产品的品质重要。

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商品都太像了。山寨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电脑制造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任何东西,生产出来三个月后,就可能被仿造,商品的门槛不再在于制造,而在于一种独特性,这时,设计就显得重要了,比如说两瓶水都一样好喝,两台电脑都一样好用,两部车都一样跑的快,那么它们的真正差别是什么?差别就在设计。

苹果电脑为什么会比较特别?买山寨版产品是一群人,还有一群人会永远关注独特性。

我觉得设计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生意语言。今天,在会管理、懂财经外,你不能不知道设计是什么。不懂如何用设计赚钱,就没法帮助企业发展。凸显蓝海地带的一个表现,就是对设计的注重。

既然越来越多人能够叫出一瓶红酒、一件皮衣、一辆跑车的名字,怎么能忽略设计呢?这是一个做老板的基本元素。

很多老板说,我可以找来专业设计人来做设计。但作为一个老板,要知道设计的基本语言,这并非是说懂得非常专业的设计知识,但至少要知道什么品牌的设计风格是如何吧?不然,岂不是很危险?你怎么知道专家给你的建议是好是坏呢?

设计好比打篮球。你请乔丹加盟,但也要自己首先懂篮球,会打基本的篮球吧。否则,就变成了乔丹一个人对同队伍的五个人。一般老板在设计和创意上就是这样。手上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却不知道如何运用,不知道怎么判断。设计团队给你一个很好的logo,99%的老板不知道这是好看还是不好看。

人家说一瓶红酒,如何如何珍贵,如何如何稀少,你不懂但至少暍了之后知道好暍或者不好喝,但是对创意知识,我们却没有那么重视。

但创意知识的确是非常重要的通才知识。因为产品的区别性就在于你的设计团队能否带来新的东西。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抄袭iPod,设计不是一个产品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但现在却正在成为最重要的元素。

如果中国的企业能够重视设计,就会在这一波竞争中贏得很好的竞争力。产品的功能总是能解决的,科技永远都在,差别就在于你怎么运用设计。这些东西都要由设计师帮忙。

有意思的是,现在我们抄袭设计,考虑的却是对方的产品是不是卖得好,而不想对方的设计怎么样。现在可能存在抄袭的情况比较多,但中国市场很大,原创性需求也很大。不可能总停留在抄袭的阶段,慢慢地就会开始重视设计,要领导设计了,你现在要不要开始做些准备呢?

(采访及整理王默)

包益民

12.十一学校设计理念 篇十二

十一学校5.25入学活动,全市家长们终于等来了这所学校,5.25十一对外说的是进行初中入学综合能力考查活动,用时一个半小时,看起来真的很像考试,但是十一如此公开的海选考试(不算是机构推荐),可能还要追溯到-那会了,当时全市海选,直接造成了玉泉路堵死。

十一20以后有一段时间是通过JG组织活动,近三年,学校已经基本很少和各家JG组织大规模活动,当时网报还有专项特长和综素素质网报的时候,专项基本就是测特长,综素简历直接选。今年专项取消以后,beisai被打击后也基本没有太多含金量的,考虑到十一往年选拔特点(详细见下文),所以学校直接自己来组织也能理解。

家长们往年都会比较关注十一到底偏好什么样的孩子,如果今年确实是考,那么基本上就会以考的结果为参考,当然这其中咱们填报的获奖情况,学校也应该还会侧面参考(如果不考那更有参考意义),小编也抓紧把去年最终拿票和没拿票孩子的主要获奖情况给大家整理出来供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注意因为当时家长们说的是核心奖项,可能会有遗漏,涉及到城区,综素评价表情况,以及几年的获奖有的没有说的很清楚,所以只可参考。

【录取的部分孩子情况】

录了迎一华一,无三好

迎一,单海收到

双海,市三好收到

双海,无三好,有证书,综一迎一,录了

两年迎一,已录

【没收到录取通知的部分孩子情况】

双海,市三好,市红,无aoshu,没有录,身边知道录的都是迎一,三好不是必要条件

双海、大队委、市三、区红、迎一等,没录

迎一,单海,三年区三好,没录

双海,无三好,两年迎一,没录

迎春一,三年区三好,没录

双海,市三好,市红,无aoshu,没录

双海,市三好,迎三没录

迎一,三年区三好没录

市三好,迎三,JG二,没录

单海,迎一,pet,很多艺术节奖项,没录

重庆学校攻略:远恒佳学校,全小班精英教学!

远恒佳重庆公学这个名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作为新兴名校强势崛起,在长寿湖畔开辟了一片育英之地!今天给大家带来最新的远恒佳重庆公学攻略!有意向的家长不妨深入了解!

远恒佳重庆公学2019全新攻略

重庆长寿区政府重点立项引进建设了一所可以极大地满足个人对教育的充分选择和让人获得最大限度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学校,由深圳市最大的民办教育机构深圳市远恒佳教育集团创办,于209月开学招收首届学生,备受家长欢迎。

【学校性质】

公办

【学校联系方式】

023-40689988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风景区湖寿西路

【师资管理】

公学气质专家治校多元团队深度引领。学校拥有一支理念先进、文化多元、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强大优秀的中外籍专家管理团队及教师精英团队。同时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重庆本土名师,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省级学科名师,市级骨干教师等众多精英教师,不少于10个国家的优秀外教,海外留学多年的优秀教育人才,寓教于乐,给你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初中收费标准】

1、学费

初中3.5万/学期,9月1日经过考试被学校录取的第一批学生可连续三年享50%奖学金。相当于只要9月1日被录取,学费折半变1.75万元。

2、奖学金计划

奖学金设置得很有诱惑力,对学生的激励更强。

*前面所说,所有2019年9月前通过考试被录取的学生可连续三年享50%奖学金(1.75万)。*小升初、初中特别优秀的学生,远恒佳重庆公学会奖励全额奖学金100%奖学金(3.5万)。*重庆市低保家庭的孩子,身心健康、成绩优异者经面试、考核合格,可享全额奖学金。

2019年9月入读初一且为享受全额助学金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初一升初二增设10个享受1年全面学费的助学金名额。

此外,还有可叠加使用的3种奖学金:

在读的远恒佳学子,第一学期额外奖励1000元可叠加使用长寿示范园学生,第一学期额外奖励1000元可叠加使用微电影海选奖学金可叠加使用

【优势特色】

远恒佳重庆公学是一所集早教、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预科)的十八年一贯制学校聘请优秀的中外籍专家管理团队及教师精英团队,引进国内外先进教育体系,深度融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国际化教育特色,通过环境影响人、活动锻炼人、文化改变人、平台成就人,办重庆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以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社会精英的优质名校。

远恒佳重庆公学还是一所不出国门的国际留学预科学校,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教育协议框架下提供大学预科课程,凭本校学分可申请就读国外名牌大学。办学规模总设计为200个教学班,每班36人,7200个学位,是集走读、接送和住宿为一体的学校。在校学生可以在国内参加中考和高考;也可在6年级、9年级、级、级选择就读出国留学班;47年级学生还可参加每学期1次为期15-30天的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研学体验。

【入学攻略】

第一步:报名

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报名:

1、在远恒佳重庆公学微信公众号下方的菜单栏点击入学报名填写资料;

2、电话报名。023-40689988;023-40887066;17783078899;15310407577。

第二步:考试录取

13.十一学校设计理念 篇十三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上一周,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良好,同学们遵规守纪,校园处处呈现出文明、和谐、积极进取的景象。现将本周值周工作总结如下:

1、校园学习氛围浓厚。

2、环境卫生改善。

绝大部分班级的教室里,宿舍内,清洁区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随手乱扔垃圾,不注意卫生的同学减少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3、纪律方面。

总体来说就寝纪律和早操出勤有明显改进,食堂的就餐秩序良好,大部分同学能自觉排队,不高声喧哗,节约粮食,文明就餐,体现了较高的素养。以上情况可见,让老师安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良好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正从同学们身上慢慢养成。

4、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热情高涨,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开展。上周天气转好,有的班级积极主动组织同学跑步锻炼,而且步伐整齐,为了锻炼身体,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

当然,上周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极个别同学仍不能按照学校的要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行为和习惯上还需要加强约束自己。

下面我提出值得同学们注意的几点:

1.晚就寝整体纪律比较好,但有少数同学在就寝熄灯之前,没有马上做休息准备工作,而是在寝室走廊吵闹起哄,影响本人及其他同学的按时休息。希望同学们一定要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严格遵守寝室管理制度。

2.少数走读生进出校门时,不出示走读证,或者用假冒的出入证或其他同学的出入证蒙混过关。这少数学生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安全隐患。在此要求同学们进出校门时,要按学校规定自觉出示走读证,自觉配合学校的管理。3.爱护公物意识有待加强,破坏公物现象还时有发生。例如有少数学生在卫生习间开玩笑,有意损坏厕所的挡护门,希望同学们增强爱护公物意识,自觉抵制不良的习惯。

4、请在校内抽烟的同学注意自己的行为,学校将对情节恶劣、屡教不改的同学,依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采取处罚措施,以儆效尤。

14.北京市十一学校打破传统分班制 篇十四

北京市十一学校与其他学校有些不一样,教室门口标牌上的内容不再是“几年级几班”,而是学科名和教师的名字。学生们不再按传统做法分班,而是“选课走班”。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变一班一张课表为一个学生一张课表,课表由学生自选的各门课程组成。

没有固定班级,分层分类教学,学生自选适合的课程 选课走班是怎么回事?就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成绩、兴趣,选择各科不同的难度层级、类型。其中,理科类课程分层,有的分3个层次、有的分4个或者5个层次;文科课程分类,全校共有400多门课程、272个学生社团。这样,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全校4174名学生,就有4000多张不同的课程表。同一学科水平近似的学生在一个学科教室上课。仅高一年级就有217个教学班、69间教室。

学生人手一本《学生课程手册》,手册介绍了学校全部课程的设置目的及要求,比如初中语文为必修课,如果有余力想进一步提高,可以选修名篇欣赏、演讲与口才、议论文写作、古典诗词欣赏等课程。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就细分为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汽车技术、影视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等19个模块。“我们开设了学科竞赛课程、大学先修课程,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每个年级都成立自主研修学院,有些学科不需要学习的学生可以在此相互切磋。”学校课程研究院院长秦建云说。

没有了传统的行政班,学生们的活动空间更大。高中二年级学生毛佳钰,数学、物理分别选择4级、3级,化学、生物均选择2级。她爱好建筑,自己创办学生社团少年建筑学院,并担任院长,会员有30多人。学校联系了清华大学建筑专业的副教授为她做指导,毛佳钰完成了论文“北京钟鼓楼地区商业房屋改造研究及建议”。

“选择”已经成为学校的主题词,课程通过选课走班可以选择,而且在一个学段之后学生可以再次选择;学习方式可以选择,既可以按常规天天在教室上课,也可以申请自修、免修或到书院里与同学切磋。学生们最关心的是自己未来发展方向,这也能够选择,学校组织了30多个职业考察和体验活动,同学们慢慢认识了社会职业、认识了自我,理清自己的职业倾向,这又引导他们选择课程。

校长李希贵说,学校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原来有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同时又有些学生听不懂,分层分类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按学部、项目组分解责任和权力,师生自主权扩大 没有了行政班,原来班主任的职责谁来承担?学生如何管理?他们的学习动力是否减弱?

为了及时听到师生的心声,做出正确决策,自2007年开始,北京市十一学校减少管理层级,年级学部成为骨干部门,集教育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管理于一身,副校级干部兼任年级学部主任。中层部门由管理部门变为职能部门,与初中年级学部、高一学部、高二学部、高三学部、国际学部协商工作。学校用了近3年时间,把原有的十几个中层部门压缩到4个,即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工会。教职工的聘任由各年级学部、各部门双向选择,课堂教学的主导权在每一个学科和每一位教师。

学部下面分若干项目组,高二年级学部主任王春易说:“我们学部就分为自习、课程管理、咨询师、诊断与评价等项目组及学生管理学院,每位教师都是学生的咨询师、导师。”没有了传统的行政班,学校里少了些行政的硬力量,多了些平等的氛围。选课走班的教学组织形式,使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班主任不复存在,代之的是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导师和咨询师。学校对于学生侧重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占对学生评价比的50%。高中历史教师李亮说,应对高考只是教师和学生的短期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未来,要学会学习,要有更高的理想,这是师生的长期目标。

李希贵说,学校领导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师生培养良好的感情,取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当大家有了共同的价值追求时,变革之路上的坎坷才会被认为是暂时的代价。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改革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体验、选择,引导学生们最大限度地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成为自我。”李希贵说。学校秉持这样的理念——把学校办成智慧勃发的场所,培养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公民。在这里,每一位师生都充满个性,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

15.学校十一国庆节放假通知 篇十五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将2016年学校国庆节放假安排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放假时间安排

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上课。

二、教学活动安排

10月1日至3日国庆节为法定节假日,不安排教学活动。x月x日(星期六)上x月xx日(星期x)的课;新生的课及全校性的通识选修课统一调至第六周开始上课,具体以学校课表为准;周末冲掉的辅修双学位及实验等课程由各学院自行安排补课,报教务处备案。

三、作息时间调整

自10月5日起,全校实行冬季作息时间。具体为:

学生起床时间:早上6:30

机关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4:10--17:00

四、相关要求

为确保我校校园安全稳定,教学、科研、生活秩序正常,放假期间,请各部门、教学单位务必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稳定工作,加强值守应急,确保信息畅通,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各教学单位要通过召开会议的形式,强化广大师生的假期安全意识,教学单位要严格学生的请、销假手续,特别是外出时要注意人身、交通安全,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和其它意外。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防范措施,做好防火、防盗等各项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全校师生平安祥和地度过假期。

请各单位将中秋节、国庆节值班人员安排表电子版分别于9月25日前通过以下邮箱报送学校办公室和保卫处(不交纸质版)。

学校办公室:xxxxxxxxxxxxx

保 卫 处: xxxxxxxxxxxx@163.com

上一篇:车辆转让协议书下一篇:成长的快乐初中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