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2024-11-30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选11篇)

1.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篇一

了解“孔子”

1、提出问题:孔子的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当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吗?为什么?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他的思想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其生平,概括总结孔子思想的关键点。

3、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拨评价。

活动二:认识“老子”

1、提出问题: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引起了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同学们结合必修二所学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想一想里根为什么会引用老子的治国主张?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老子的思想主张。

3、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展示课件,阅读老子名言,加深学生理解。

活动三:孔子与老子的PK1、提出问题:

(1)孔子与老子的区别。

(2)如何评价思想家的思想?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3、小组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活动一:了解“社会大变革”

1、提出问题: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有哪些?“百家争鸣”是怎么出现的?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必修

一、必修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等各个方面分析“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3、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拨评价。

活动二:认识“百家争鸣”

2.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篇二

1 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中国哲学在自然万物面前, 始终具有一种博大的胸怀, 具有一种宽容仁厚之心。始终认为自然万物和我们人类一样, 也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因此, 它们的存在和个性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 自然万物乃是平等的伙伴。《论语》说孔子:“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意思是说, 孔子钓鱼, 不用大网;打猎, 不射还巢和栖息在树上的鸟。这体现了孔子对弱小动物的一种尊重和仁爱。在儒家传统中, 始终是以孔子所代表的这种仁爱之心去对待万物。宋代的张载说:“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即, 他人都是我的亲兄弟, 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同类、同伴。北宋的程颢说:“人与天地一物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可见, 中国传统哲学始终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万物, 人类是自然万物中的普通一分子, 而不是雄踞大自然之上的主宰者。尤其是《庄子》一书, 这种对自然万物的平等意识不仅十分明确, 而且十分丰富。《庄子》指出:万物在本质是一样的、平等的, 没有差别的, 大小、彼此、美丑、是非、生死等等莫不如此。“以道观之, 何足贵贱” (《庄子秋水》) , 以大来说, 大海不可谓不大也, 但在天地之间, 它又难以称之为大了;中国不可谓不大也, 但在海内, 就好象“梯米之在大仓”一样, 难以称之为大了。庄子说:“因其所大而大之, 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 则万物莫不小。”每一个东西都比它小的东西大, 也都比它大的东西小。所以一切东西都是大的, 也都是小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而大山为小;莫寿于子, 而彭祖为夭。”从上述可看出, 庄子的相对论中蕴含着极为可贵的万物平等意识。庄子这样尊重万物的存在和个性的平等思想在后世也有很强烈的回响。明代吕坤说:“山峙川流, 鸟啼花落, 风清月白, 自是各造其天, 各得其分。我亦然, 彼此无干涉也” (吕坤《呻吟语》) 。自然万物不仅是我们的同类, 而且是我们的朋友与知己, 因为在本质上与我们是同等的, 我们必须尊重其天性。翘首云天, 俯瞰山川, 时而星垂云阔, 月涌江流, 时而鱼出燕斜, 鬼啸猿啼。整个自然界就这样展现在人类的眼前, 或壮采伟丽, 眩人心目, 或幽美奇致, 动人情性。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而且对于培养我们的审美心胸, 对于培养我们的高尚情怀, 对于铸造我们健康人格, 都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这种强烈的生态意识, 这种浓郁的自然情怀,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价值的精神资源。我们相信, 这种宝贵的精神资源, 不仅将继续嘉惠中华民族, 而且必将融入世界文明潮流, 成为整个人类谋求进步、和平、发展的不朽智慧。

2 惜生、爱生的生态伦理准则

中国古代对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伦理思想具有普遍的认同。儒、道、佛都有惜生、爱生的慈善情怀。仁爱万物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重要准则。儒家思想不仅提倡“仁者爱人”, 而且认为对待天地万物也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孔子认为, “伐一木,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篇》) 表达了他对万物所持的善待态度。孟子对仁爱思想做了进一步发挥,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 。汉代的董仲舒更是明确地把道德关怀从人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 他说:“质于爱民, 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 奚足矣谓仁?” (《春秋繁露·仁义》) 儒家伦理从爱人到爱物, 天不违人, 人不违天,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张, 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爱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道家虽然没有提出专门的保护动物的伦理思想, 但它也反对“动物的存在是为了给人提供肉食与方便”的自然目的论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 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 (《列子·说符》)

3 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

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亦即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关系, 而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所谓合一即指对立的统一, 即两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 儒、道各家所共有之, 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 , 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 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行为的基本依归。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人, 也以“仁”待物, 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礼记·中庸》说:“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这都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汉代董仲舒讲天人合一, 宣扬“人副天数”陷于牵强附会。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四字, 在其所著的《西铭》中, 他以形象的语言宣示天人合一的原则:“乾称父, 坤称母, 予兹藐焉, 乃混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 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这是说, 天地犹如父母, 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 都是由气所构成的, 气的本性也就是人与万物的本性, 人民都是我的兄弟, 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可见, “天人合一”在中国由来己久, 并主要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合一。即人可以认识自然, 合理地利用自然, 但不应该破坏自然, 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与自然友好相处, 反对“物畜而制之”, 征服自然, 以免失去大自然这个朋友, 正如我国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人合一”, “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 是一个非常伟大的, 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这是东西方文化最显著的区别之一。”[1]

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仅关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而且也关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因如此,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无论是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还是对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然而, 一个时期以来, 我们许多人却忘记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以征服自然为目的, 以科学技术为手段, 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 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使我国的资源浪费、生态失衡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如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测算: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 G D P增长了十多倍, 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五十多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是没有在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也就是说, 我们的经济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而取得的。另外, 还有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环境污染、物种减少、城市缺水等一系列问题。用恩格斯所告诫的话讲:“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会报复我们”[2]可喜的是, 党和国家领导人已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并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明确地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 搞好资源, 能源节约, 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努力方向。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伟大思想的回归和生命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人生絮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114, 147.[1]季羡林.人生絮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114, 147.

3.中国当然有传统哲学 篇三

楼宇烈说,近代以来,在接触西方哲学特别是康德和黑格尔哲学后,很多人觉得中国没有哲学,即使有也只是准哲学,或者说只有具体的哲学如政治哲学、伦理哲学、历史哲学等。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关键在于站在什么角度。

形而上与形而下,是贯通的还是分离的,这是中西哲学乃至中西文化的一个关键性差别。

西方文化的传统,不论是哲学,还是近代兴起的实证科学,都是面对千差万别变动的现象世界,追求背后的本质或本原,追求现实之外的永恒、普遍、统一的真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取向会转变成对标准的追求,认为只有建立了一个可定义、普适化、可操作的标准,才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用标准来规范个体,常常会导致个体差异被抹平。

如果以康德的纯粹理性为标准,中国没有脱离形而下的纯理性思索,那么,中国也就没有哲学,但哲学并不就等于形而上学。中国文化的传统从不把现象与本质、形而上与形而下割裂开。《周易》讲的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在名义上虽然可以分开,但在现实中是无法分开的。“道”不离“器”,“器”不离“道”。宋明理学有丰富的逻辑分析,理学家在形而上层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理”和“气”同样是不可分离的。

真正的道理无所不在,道就在人伦日用中,不是离开现实另外有个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就是常道,要重在从人伦日用中去体悟,这就很好地贯通了道与器。形而上与形而下,是贯通的还是分离的,这是中西哲学乃至中西文化的一个关键性差别。

有人说中国文化缺乏逻辑,要有也就是先秦名家有一点。这就让人奇怪了,逻辑和语言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逻辑怎么说话?中国人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说话的一套规则。汉语是语境逻辑,是在一定语境次序中决定这个词的词性和含义,而不是脱离了语境去抽象地分析某个词,也不是脱离了语境、形式化地由大小前提得出结论。

很多人分析《道德经》中的“道”到底是精神实体还是物质实体。这已经是西方的思维方式了,要去思索一个独立于万物之外的本原。如果我们不纠缠于某些具体的用语,从整体上来理解老子的意思,“道”在哪里?不是独立于万物之外有个“道”,“道”就在万物之中,离开了万物没有“道”。

再如,有一段时期,人们常纠结于心与物哪个是第一性的,谁决定谁?这其实就是西方思维方式,先认为二者是分离的,再去追求统一的本原。中国哲学重点探讨的不是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而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心与物在一起会有什么反应的问题。

楼宇烈说,我们当然也要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点,但前提是要有文化主体性。以西方哲学为标准解读中国哲学,就不可能了解中国哲学自身的特性,结果往往是在解构中国文化。

(朱理)

4.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篇四

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儒家哲学为主要代表的。儒家讲内圣外王, 内圣是仁义道德、心性修养, 外王就是政治哲学。这种政治哲学讲德治、仁政、王道, 因此可以说是追求善的政治哲学。

儒学也是产生于社会与政治的需要。春秋战国时代, 礼崩乐坏, 社会陷于混乱, 各诸侯纷争, 以强凌弱, 以众暴寡, 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这时有许多有识之士奋起, 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 目的在于消除战乱, 恢复社会正常秩序, 同时探讨战乱的深层原因, 设计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儒学创立者孔子及其弟子特别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提出自己的政见, 周游列国, 目的在于说服诸侯王施行仁政, 拯救苦难的人民, 从而形成了有特色的政治哲学。

孔子的终极关怀应该是天下太平, 他的理想人格就是古代圣王。例如, 尧,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舜, “无为而治者, 其舜也与?”(《论语·卫灵公》) 尧、舜都是古代圣王, 伟大的政治家。这正是孔子极力推崇的对象, 是他的理想人格的偶像。

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 过去都把它们只看作伦理的范畴, 实际上都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仁, 孔子及其学生都有一些论述。子贡问: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 能“立人”、“达人”的人, 自然不是普通百姓, 应该是有一定权力的政界人物。如果说这里还有疑义的话, 那么, 我们可以从《论语》的另一段话中得到明确的论述, 仲弓问仁, 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诸侯统治的国称为“邦”, 卿大夫统治的封地称为“家”。这里讲的就是统治“邦”、“家”的主宰者, 就是诸侯、卿大夫。上述“使民”更明确了他们统治者的地位。所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就是不要对百姓滥施淫威。

关于义, 孔子讲到“君臣之义”, 讲“君子喻于义”, “其使民也义”, 就是说掌握权力的君子要知道义, “使民”也要符合义, 总之, “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论语·微子》) , 当官的实际内容就是行义。行义, 包括对上级的忠诚, 与同僚的和谐, 也包括合理地“使民”。礼, 主要是等级制度。“君使臣以礼”(《论语·八佾》) , 臣“事君尽礼”(同上) , “上好礼, 则民易使也” (《论语·宪问》)。礼是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仪式, 特别是处理君臣关系以及君臣与民的关系。这些关系主要也是政治关系, 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智, 就是知人, 知人是为了善任。任贤使能, 这是政治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樊迟问知, 孔子说: “知人。”樊迟不明白, 孔子又作解释: “学直错诸枉, 能使枉者直。”樊迟还不明白, 又去问同学, 子夏说: “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 选于众, 举皋陶, 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 选于众, 举伊尹, 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拿直的木板放在弯的木板上面, 能使弯的木板变直。提拔正直的人去管理百官, 百官中有些邪念歪风的人也会变成正直的人。

信, 守信用, 主要是对人民守信用, 取信于民。作为国君, 要取信于民。当子贡问政时,孔子说: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孔子又说: “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 对于士人来说, 首先要取得上级的信任, 才能当官任职, “信则人任焉” (《论语·阳货》)。对于人民, 也要在取得信任以后, 才能役使他们, 否则, 人民就会以为是虐待他们:“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未信, 则以为厉己也。”(《论语·子张》)

说天讲命, 论道议德, 圣贤、礼乐、忠孝、刑政、教化、学思, 几乎讨论一切问题, 孔子及其弟子都围绕着政治这个中心。可以说, 春秋末期, 孔子和弟子们所创立的儒学, 就是以政治为中心的.学说, 就是关切社会的政治哲学。

子夏说: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孔子说: “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 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把《诗》三百篇都背诵了, 委任他官职, 他处理不好政务; 派他当外交使节, 又不能独立应对; 背的诗虽然多, 又有什么用呢?

5.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案例 篇五

1)每篇内容包含那些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具有哪些贡献?

答:《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民的力量,也蕴含着改造自然过程的曲折性和前途的光明性,包含了原始的辩证思想,也包含着“有志者事竟成”、人定胜天的思想。能激发人们不向困难低头,产生敢于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的《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三篇文章被称为“老三篇”。三篇文章篇篇经典,字字珠玑。饱含着中国传动管理哲学思想,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体现。文章风格朴实、说理透彻,极具教育意义,分别从不同侧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行了不自觉的阐述。

2)从中国传统人性论角度分析,愚公、白求恩的人格品质。答:愚公不知老之将至,乐观、豁达、胸怀远大、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关于白求恩,毛主席已有论断---“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且颇有些“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结合你自己的实际和亲身体会和中国传统管理哲学谈谈雷锋过时论和现代发扬“圣人”品德的重要性和遇到的障碍。

答:人说雷锋是一座丰碑,但他毕竟已成历史,今天再提已无必要,不值得今人学习;有人说,雷锋非常可贵,但他只适合那个革命精神的年代,今天情况已经大变;甚至有人恶意贬损雷锋„„我们时常在想:雷锋精神真像一些人说的过时了吗? 周恩来同志曾精辟地把雷锋精神概括为四句话:“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江泽民同志认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尽管时代不同,思想各异,今天的我们对雷锋精神的人性化展现有越来越多的不理解,但我们却不能不对雷锋那种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浓情厚爱肃然起敬。更重要的是,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国家之为国家,都需要健康的心态和机制来贯穿始终。而雷锋精神,已然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一以贯之、气势磅礴的坚守力量。雷锋精神将是一种永远能引起人们内心美好向往的道德关怀,是一种历久弥新的人文情怀和公民精神。50年了,不管褒贬,我们还在热议雷锋精神,这一现象本身就证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现代社会发扬“圣人”品德对于构筑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但总个别人不理解、不支持,这也是多元化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社会的主流还是好的,大方向不会因为一点杂音而改变。

6.浅谈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 篇六

论文摘要:儒家德性论的核心是建构了一个内容涉及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的德目系统因为这个系统德目繁多。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古往令来被人们视为生活的行为准则、修养的理想目标。仁、义、礼、智、信是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德目。且以“仁”为核心。儒家德性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己及人、修身养性、经邦济世”三个层面。

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和孔盂的伦理思想来看,德性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它包括状态、性情和习惯等。在西方传统里,它分为勇敢、慷慨、谦逊、节制、大方、大度、温和、公正等条目;在中国传统里,它则分为恭、宽、信、敏、惠、忠、孝、礼、智、义等条目。

一、孔子的德性伦理思想——仁爱、忠恕、修己

儒家德性论的基础是人性论。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闭儒家德性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是“天人合德”。认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本原在天,是天的本质属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因而。第一,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秩序和行为规范的道德纲常。是天经地义的。第二。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一切行为都是以天为最根本的法则的。第三。人类社会道德效法天的自然之道,体现天的“生生之德”,因而维持社会最和谐、最稳定的秩序。总之.儒家德性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之中.又全面渗透于中国传统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是儒家德性理论的创始人。他的德性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提出了德性的总括——“仁”

“仁”是孔子德性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对“仁”的用法极其灵活.每次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对“仁”做出解答,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仁”的根本含义即“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仁”是以对人的真诚之爱为基础。爱人的基础是真诚的情感的培养.孔子深刻地批判一切假仁假义的行为。“巧言令色。鲜矣仁”用。“刚、毅、木、讷近仁”。“仁”是人心的自然流露。非“直”无以为“仁”。“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血缘之爱.生而具有,情深意切,这种深刻的爱护之情才是为仁的根本。但这还不是仁爱本身,仁爱并不仅仅局限在血缘家庭之中.必须扩充出去。“泛爱众而亲仁”以至于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进展到“民胞物与”.把整个世界都当作是其自己的生命内在构成。“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君子成人之美”。仁的根本目标是“立人,达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样,仁爱之心,就不再是软弱的情感.它有着深刻的正义感.有着宽宏的力量。

其二.概括了德性的内在规定——“忠恕”

子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问日:“何谓也?”曾子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㈣(《论语·里仁》)“忠”是尽其在我.对人要尽自己的一切能力.孔子提倡“与人忠”旧,反对“为人谋而不忠”;恕是推己及人,人己统一,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为人处世,实现“仁”的美德。“忠恕”的具体内容就是五德: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能做到这五个方面: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就是有了仁德。

其三.指出了德性的层次——圣德、仁德、凡人之德

在孔子看来,德性是有层次的:子贡日:“如有博施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碍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一步的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德性的第二个层次是仁德,这是君子所具有的德性君子应具有宽恕的德性:“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旧君子应具有中庸之德。君子应群而不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如此等等,做到这些才算是个君子。圣人之德是德性理想,君子之德是现实德性。

7.中国传统创新思想及其方法简述 篇七

1 创新方法在国内发展的概况

近代社会, 中国学者对于创新技法的认识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所体现。早在1921年, 我国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文中, 就提出过:“天下古今, 从无同铸一型的史迹, 读史者与同中观异, 异中观同, 则往往得新理解蔫。”这里讲的“同中观异, 异中观同”正是美国学者康顿提出的综摄法的精髓, 但它要比其相似的思想早三十年。

现代对创新方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2 0余种创新方法首次引入国内。1983年6月28日,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和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发起的全国第一届创造学学术讨论会和全国第一期创造学研究班在广西南宁开幕, 是创造学正式引进中国的重要标志, 也是我国创造学发展的里程碑。1986年, 我国创造学者许国泰经过8年的摸索与尝试, 首创“信息交合法”, 又称“魔球”理论。

甘自恒在1986年和1993年分别提出“系统综合法”和“交流激励创新法”;1988年赵惠田提出“集思广益法”;1989年刘仲林提出“臻美技法”;1990年10月, 宋文奎发表“扩、缩笔记目录分类法” (SON方法) 和“可变多维形态属性列举法”。1991年, 许立言、张福奎在对奥斯本检核表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创造发明、特别是上海和田小学创造教学的实际, 与和田路小学一起提出了“和田十二法”;1996年彭建伯提出“技术反转法”等。

2 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的创新方法简析

2.1 温故知新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如是诠释:“故者, 旧所闻。新者, 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 而每有新得。”它强调“温故”在于“知新”, 温习旧知识, 重在获取新知识。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1) “旧”中藏“新”, 通过挖掘和领悟, 可以获得新知识; (2) 新旧之间存在联系, 人们在温习旧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 可以深化知识, 发现和克服旧知识的局限, 从已知走向未知, 得到新知识。即“知新”是“温故”的重要目的。另外, 很多现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创新方法与温故知新所体现的思想也十分相似。

专利文献利用法:该方法可以说是典型的以“旧”换“新”的基础。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即是通过广泛查阅专利文献, 在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已有专利情况的基础上, 学习别人如何实现创新, 激发自身的思考。

笔记收集法:即通过参与者每天围绕研究主题记录笔记, 并对其汇总归纳而得到创造性的设想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整理好的信息反馈给参与者, 从而诱导每个人对“旧”潜在的思考能力、洞察力, 进而创造出“新”。

除此之外, 诸如从创造的出发点考察和重新思考事物的还原法、通过查阅相关索引以寻求和解决问题相关性的目录法等, 也都是温“旧”出“新”的方法。

2.2 举一反三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物有四个角, 已经指出了一个角的样子, 如果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 那么这个学生就不必再教了。其中所表达的思想重点就在一个“反”字, 即类推, 人们积极开动脑筋, 广泛联想和推理, 由此及彼,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事情。举一反三首先是作为一种学习和认识的方法而受到推崇, 但也具有创新的价值, 而其中的“一”就是激发创新的原型和兴奋点。《淮南子》“见寂木浮而知为舟, 见飞蓬转而知为车”的说法, 正是对举一反三方法具有发明创新价值的确认。当今社会, 与其思想有相似之处的创新方法及其成功应用的案例也有很多。

综摄法:该方法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威兼·戈登 (W.J.Gordon) 于1944年提出, 是一种利用外部事物启发思考、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它包括有拟人类比、直接类比、象征类比等类比思想, 都是由“一”类比的典型方法。

原型启发法:“原型”即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问题解决者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 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 形成解决方案, 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人们通过对鸟翅膀构造的研究, 设计飞机机翼;通过对蝙蝠超声波定位的仿效, 制造出雷达;通过对狗鼻子构造的分析, 发明了比狗鼻子更灵敏的电子嗅觉器等创新的例子, 均体现了这一思想。

移植法:该方法是将某个领域的原理、技术或方法, 引用或渗透到其它领域, 用以变革和创新。

除上述方法以外, 将生物界的原理和系统中获得的灵感应用于人造产品中的仿生学法、在接近或相似的事物中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相似联想法、从一种事物的对立面获得启发的对比联想法等与举一反三方法所体现的思想都是相似的。

2.3 怀疑

孔子的“未知生, 焉知死”和“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等言论是对当时鬼神论的大胆怀疑, 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对前任已有知识的怀疑, 张载的“于不疑处有疑, 方是进矣”则明确将怀疑与创新结合起来加以论述, 更有“义理有疑, 则濯去旧见, 以来新意”。

与这些思想有相似之处的创新方法有检核表法。该方法是一个改进型的创意产生方法, 主要用于对原有产品的改进, 要结合改进对象 (方案或产品) 来进行思考。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列出有关问题, 形成检核表, 然后逐一进行核对讨论, 从中获得解决方案和创造性设想的方法。另外, 5W2H法、专项问题检核表法等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这一思想。

2.4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与常规思维不同, 从反方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老子作为中国智慧的重要象征, 就精于逆向思维, 如“柔弱胜刚强”、“谦下不先”的观点。如今, 从逆向思维出发而衍生的创新方法也有很多并且都得到成功应用。

反求工程:也称逆向工程、反向工程, 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数据通过三维几何建模方法重构实物的CAD模型的过程, 是一个从样品生成产品数字化信息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及生产的全过程。在对国际上一些先进产品“引进消化”的基础上再创新过程, 较多应用到该方法。

方向逆向法:又叫程序逆向法, 它是颠倒已有事物的构成顺序、排列位置或者方向而进行思考的创新思维方法。

属性逆向法:这是一种从事物属性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的方法。在属性逆向思维中, 进与退、出与入、有与无可以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新的统一和转化。这种方法适用于正向思维难以得出解决方案的创新问题。

逆向思考, 将平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 思考其相反方面, 从不易被人想到的地方进行探索, 创造性的火花常常会出人意料的闪现。中国古人非常擅长于这一思维方法。我们现在应该继承它, 将它广泛地应用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各项创新活动中。从反面入手, 以反求正, 运用与常人、常规相反的方法, 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以上四种创新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部分创新方法原型的探讨。但是古人所提出的思想及其所蕴含的创新方法远不止于此。

3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创新方法发展情况的概述发现, 很多国家都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构造和研究出了适用于本国的创新方法。中国近代社会以来, 也有不少学者在国外创新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一些新的方法, 但是结合中国文化蕴含的方法则少见。在我国自主创新的过程中, 所参与的创新主体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和熏陶的思想主体, 所参与的创新客体也有着中国特色。因此, 我们需要倍加挖掘和珍视传统文化中的相关资源。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创新实践中, 提出并使用的一些极富创新意蕴的方法, 诸如上述思维方法不仅符合我们的思维惯性, 也与现在学者们研究的国外创新方法有相交之处, 有的甚至很独特, 对于我们的研究和生产很有价值和启示意义。

在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今天, 在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总结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方法, 继承和应用传统的创新思想, 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自主创新之路。因此, 在以后的研究中, 要大力深入研究、继承和发展应用我国的传统创新思想。

参考文献

[1]李广福.中国传统创新方法探析[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钟惠英.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特质 (之一) [J].长沙大学学报, 2001.

[3]邓厚平.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4]史磊.传统与创新: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与精神蕴含[J].理论学刊, 2006.

[5]陈放.创新视野中的“温故”与“知新”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3.

[6]崔秀芬, 付金凤.儒家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北方丛林, 2003.

[7]陈国志.儒家文化传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

[8]颜平建, 张秀荷, 杨英法.中国教育创新文化溯源[J].2007.

[9]杜永.中国创新能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J].2007.

[10]李俊卿.基于案例推理的创新方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2010.

8.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价值 篇八

关键词:家族本位;父权;农耕;财产关系;个人主义;家族成员;集体

一:中国古代的家族本位思想

1. 产生原因:以自给自足农耕形式的生产方式的中国古代社会,以团体为单位形式成为主导。家长权成为控制由自然血缘关系形成的整个家族集团的主导,家长权有权决定整个家族发展命脉,家族生产管理分配,以及家族各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关系。同时也形成了各成员对家长权的高度尊崇与信仰,“家法”成为调整家族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主流,成为了中国最早期的法律渊源。

2. 核心内容:家族成员都以整个家族利益为核心,家族的荣辱兴衰代表着个人的荣辱。整个家族以父为中心,父拥有整个家族的至高权利。

二.家族本位思想对封建统治的影响

家族本位与国家本位的高度结合:中国古代封建统治以“礼,刑”为核心,而礼的精神原则为“亲亲,尊尊”。亲亲为亲近该亲近的人,亲亲父为首,全体家族成员以父为中心。尊尊为尊敬该尊敬的人,尊尊君为首,以君王为中心。家庭本位是国家本位的基础,全体家族成员团结一致,维护家族内部的稳定。家族本位是国家社会秩序的基础。

三.家族本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1.家族本位思想对现代立法的影响:在整个立法中已消除了家族本位思想的束缚,但由于整个历史传统的影响,家族本位思想还影响着现代的法律。家庭观念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影响:这种土地经营的方式,以家族利益为主导,在家族利益的一致化下,个组成人员可在家族利益之下分割收益,可谓家族成员“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家庭承包经营制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从而使各各家族成员形成一个集体整体享有土地利益,这是家族本位思想在土地制度上的体现。

2. 家庭本位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家族成员仍以家族利益为中心。家族的荣辱在家族成员心中仍占重要位置,家族成员仍以家族利益为核心。在家族成员心目中整个家族是个整体。

四.家族本位思想与个人主义的对比:

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念分别是中西传统文理文化的重要特征,农耕经济与商业经济分别是孕育中西两种道德文明的摇篮。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思想导致的诸多差异:私有财产与集体财产和国家财产法律地位上的差异,家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主流地位不同,以及在养老问题上现实和法律层面的不同处置。

1. 产生渊源:家族本位思想产生于农耕经济的环境下,而个人主义思想产生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

古代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农耕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封闭性的经济。家族是整个农耕经济的基本单位,各家族成员之间缺少交流,整个家族形成严密的家族体系,由家族最高统治者——家长决定整个家族生产经营方案。古希腊各岛地产不同,各岛又不能达到自给自足,商品经济的流通便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方案。古希腊主要是依托海上贸易和对外殖民扩张,个人利益追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各成员为求满足自身生活发展的需求,个人主义思想成为了主导,这也为西方个人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财产关系上的差异:

家族本位思想下的财产关系:家族本位思想的核心就是以家族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各家族财产以及各家族成员都归属于整个家族所有,各成员不享有私有财产,个人利益归属于家族利益。个人的生活所需由整个家族统一支配。

个人本位思想下的财产关系:古希腊罗马城邦对私有财产的重视奠定了西方个人本位的基础。在个人本位的主导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有财产的保护,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3. 利益导向的差异:

家族本位思想:在家族本位思想的主导下,个人利益绝对服从家庭利益,集体利益。否定了个体的独立性,确定个体对集体的服从,集体对个体的包含思想。

个人本位思想:个体本位思想强调了个体利益的最大化,鼓励个体独创性的发展,确定了个体利益第一的地位。各成员相互独立,平等发展,成员之间无归属,成员之间不能互负责任,责任互不牵连。

4. 家庭孝养与社会养老:

家族本位思想:家族本位思想贯穿始终,父慈子孝,子女赡养父母成为基本原则,提倡家庭关怀。社会养老机制并不健全,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族宗亲互相扶持。形成了以家庭孝养为基本形式之一的老龄道德关怀模式。

个人本位思想:由于对个人利益的肯定,私有财产的保护,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契约关系占据统治地位,家长权的绝对削弱,家族血缘关系弱化,养老不是家族义务,相应的社会关怀增加,社会养老机制的逐渐健全。

五.家族本位思想的利弊

家族本位的利处:1.重视血缘亲情。家族本位思想建立起个人利益服从家族利益,各成员共谋家族利益最大化的模式。家族血脉相成,各成员合作团结,各成员分工明确,有利于家族和谐繁荣。2.有利于国家团结一致。家族是社会的最小组成单位,各家族内部团结,社会矛盾削弱。

家族本位的敝处:1.父权过大。父权过大限制了其他家族成员的思想,不利于整个家族的发展。2.导致男权主义。男女在家族中的不平等地位,使妇女失去了对人身自由权,更是对女性的一种压榨。3.不利于家族成员的创新和自我发展。家族成员受家族利益的限制,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所长。

六.家族本位思想的传承

家族本位思想仍然存留在中国人心中,将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个人主义思想也逐渐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最后将达到家族本位与个人主义的完美结合。

总结:家族本位思想源自中国古代文化,又将在新的社会世代传承,其中融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这一中国古代思想必将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法的“家族本位”与“国家本位” 完颜绍平(上海政法学院)

2.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现代价值简论曹德本陈飞

3. 家族本位和男权主——《大宅门》的民族传统文化心理评论刘红梅

4. 家族观念对中国法律的影响吴燕

9.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篇九

一、单项选择题

1.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主张加以继承和发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更为系统的“仁政”思想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在孔子“性相近”观点的基础上发挥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④提出施政用 “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讨论儒学经典,前来太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A.树立皇帝的权威 B.推行儒学教化 C.显示皇帝的学问 D.实行仁政 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它是封建社会的进步思想 B.它主张实行仁政,得到人民拥护 C.它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学子只有信奉儒家学说,才能人仕 4.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②注重气节与品德③发奋立志 ④敬畏天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6.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人 7.重视或发展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有 ①孔子②孟子③韩非子④黄宗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的思想实质上反映了()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9.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礼义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10. 朱熹和王阳明都对“理”进行了不同阐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1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条件是 A.社会经济发展 B.“士”阶层壮大 C.各国招揽人才 D.阶级关系的变化 12.下列有关图中人物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他周游列国,宣传“仁”的学说

B.他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现象 C.他注重整理古代典籍,传说他编订了《诗》《书》《春秋》等 D.他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13.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具体化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③指出了统治者得民心的重要性④主张“尚贤”“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14.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当今世界哪些观点上还有继承和发扬的价值()①“仁”的学说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有教无类” ④“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儒家思想到了汉代被赋予新的含义,即

A.人定胜天 B.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 D.实行仁政 16.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17.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宋明理学 B.佛学 C.黄老之学 D.民主思潮 18.宋明理学的形成是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了()A.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B.佛教和法家思想 C.道家和墨家的思想 D.佛教和墨家思想 19.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是()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②“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③“存天理,灭人欲”④“宇宙便是吾心”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哪些观点属于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①“心性论” ②“宇宙便是吾心” ③“致良知” ④“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①都生活在明末清初②都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均集中在哲学领域④都受到过文字狱迫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2.明末思想家李贽指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主要反对()A.封建君主的文化高压政策 B.封建统治者的闭关政策

C.理学压抑人的自然欲求 D.形神分离的佛教观点

2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倡“众治”,反对“人治”,其进步性主要在于它()A.吸收西方民主思想 B.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C.动摇封建正统思想 D.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色彩

24.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清·丁云鹏·《三教图》 庄子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材料二

材料三 宋代的程颢、程颐兄弟

材料四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为什么还能出现材料一“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

(2)材料二所描绘的情景在什么时候成为盛行的社会热点?最早可能出现在

(3)材料三所示人物的思想主张与材料四所示思想的内容有何共同之处?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朱熹的学说为什么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明末清初,李贽等思想家批判了儒家思想;五四运动中,民主资产阶级又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

27.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以德治国”是我党反复强调的重要方针。依据下列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孔子 董仲舒 朱熹 顾炎武

(1)结合有关史实回答,图示人物在治国方面的主张有哪些?他们的主张所反映的本质是否一致?为什么?

(2)图示人物的思想主张之间有着怎样的继承与发展特点?请简要说明之。

(3)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德治与儒家传统思想的德治有什么本质区别?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这一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应回答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影响。下列表述不确切的是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3.下列内容不属于苏格拉底关于道德方面的主张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道德就是知识 C.知识就是道德 D.知德合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据此回答4-5题。

4.上文中的“纱幕”主要是指中世纪在欧洲盛行的 A.古希腊罗马文化

A.“异端”运动 B.封建领主制 C.宗教神学 D.人文主义

5.上文中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是因为从意大利开始的

B.文艺复兴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宗教改革运动

6.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④天赋人权,生来自由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②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④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出来 B.它把古文化古为今用

C.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D.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Kuang 2.称古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的9.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兴起后,迅速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并达到高潮的根源是 A.人文主义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B.近代民族国家普遍形成 C.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各国普遍出现 D.封建统治日趋腐朽没落 0.文艺复兴运动最主要的影响

A.促进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 B.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产生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促进了欧洲人民思想的解放 1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性质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①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浪潮②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③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次伟大变革 ④它把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下彻底解放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13.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是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14.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肯定了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1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③都反对宗教信仰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 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17.下列对启蒙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动法国的革命的爆发 B.首先兴起于意大利

C.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 D.影响了亚非拉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18.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19.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许多画家都创作了一些宗教题材的作品,但人民却认为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 A.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

B.贬低了神的地位和抬高人的形象 D.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 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

20.程功同学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 D.民族战争的结果 21.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变化中,最本质的是 A.运动中心的变化B.体现不同阶级的意志

C.对封建专制制度斗争的彻底性

D.领导者的变化

22.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和欧洲启蒙运动宣传的理性主义的共同思想特征是 A.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实生活的享乐 B.反对封建束缚,崇尚自由平等 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D.反对私有制,批判圈地运动的罪恶 23.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最大的不同表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方面 B.反对天主教方面 C.斗争性质方面 D.斗争方式方面 24.启蒙思想倡导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事物,其中“理性”主要是指 ①以人为主体的思考与判断②注重真实,尊重科学③不唯上帝,不唯权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④摆脱神学束缚

25.有人认为,理性是“人类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这种观点出现在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26.1778年,伏尔泰因病逝世,巴黎人民为他树立了纪念铜像。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对此碑文理解正确的是 A.他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编撰了《百科全书》,使启蒙思想深人人心

27.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

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 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

28.卢梭岛是人们漫步日内瓦湖畔时的首选人气小岛,也是缅怀卢梭的地方。卢梭 被世人如此景仰的主要原因是:

A.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影响深远

C.他坚决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D.他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 “理性的阳光”是指什么?

(2)材料二所体现的是什么思想?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这种思想在政治上的实践,并指出这种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4)据材料四,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5)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三与材料二、四各侧重什么?

——卢梭《社会契约论》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BBCAB CDDAC ADAAC DAABC CCDA 25.答案(1)出现原因:经济上,井田制的崩溃;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文化领域,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问”,出现了私人讲学。(2)唐朝。魏晋南北朝时期。

(3)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4)按照朱熹的理论,“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的道德伦理观念,有助于统治者维护秩序,有利于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

(5)儒家思想严重束缚了人性,阻碍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受到攻击和批判。但儒家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人合一”、“仁政”、“民本”积极人世的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个人修养的提高、新时代荣辱观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6、答案:(1)孔子主张“仁”和“礼”;董仲舒主张“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

不一致,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度,后三者主张维护封建统治。

(2)都继承了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董仲舒增加了“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朱熹将儒家学说发展为理学;顾炎武着重对儒学思想的弊端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限制君主的种种主张。

(3)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的。

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旨在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后者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旨在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人民的利益。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1-28 DCACB ADDCD DBDAA DBAAA CBAAD CDC 29.(1)因为当时的神学世界观和天主教会对人民的思想进行严密的思想控制,严重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发展。(2分)

“理性的阳光”是指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2分)(2)体现了三权分立的重要思想。(2分)

政治实践: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把国家权利分为立法、司法、行政,分别由议会、法院、总统所掌握。(2分)影响: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在政治制度上的具体解决办法,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2分)

(3)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2分)作用: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4分)(4)①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

10.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篇十

姓名: 华少帅 学号:

专业:

年级:

2013-09-24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其思想根源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法家、佛教等多个思想流派,内涵丰富。儒、道、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立意和宗旨虽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承继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思想 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丰富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受到了这种理想社会思想的影响。纵观中国文化史。儒家、道家、佛教主要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有关和谐思想的论述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儒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及“中庸之道”,“天人合一”肯定了天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并视这种统一性为和谐的最高境界。儒家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从人性本身出发调解人际关系,使之趋向和谐,强调社会和谐的功能。通过“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最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和合”境界。儒家和谐思想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中庸、中和作为个体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通过谋求人际关系的普遍和谐,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

道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知足常乐”。道家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从“道法自然”出发,强调“天人一体”,强调人性向天道自然的复归,以之来规定人生,要求人顺应本性,返朴归真,使之趋向天人和谐。主张无为而治,对一切反自然、反人性的政治、生活与思想持批判和超越立场,使人们不是伪善而是合乎人的本性去生活,顺应自然本性,知足常乐,减少冲突与对抗,恢复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状态。

佛教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一是“因缘和合”“中道圆融”及“平等慈悲”。佛教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身心关系的和谐,“因缘和合”、“中道圆融”的和谐观虽然都谈到了天人、人际关系,但更侧重于身心关系的和谐。由此肯定众生平等,才大慈大悲,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儒道佛的和谐思想各有侧重,儒道佛三家的立意和宗旨各有不同。但其三家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注重天人、人际、身心和谐统一的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文明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整合凝聚中华民族成为文明礼仪之邦,维护了多民族的和谐统一。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趋势,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新的飞跃。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儒道佛三家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儒道佛三家都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反对天人对立,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和谐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进化的“生态和谐”时代,是我们重新审视与自然关系后做出的理性抉择。

人与社会的关系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问的关系,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儒道佛三家都认为人与社会应该和谐统一,反对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

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在充满欲望的社会里,现代人应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当朝着人格健全、人性和谐、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儒道佛三家都追求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确立健康发展的“身心和谐”理念,主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足常乐”、自治其心”。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11.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篇十一

摘 要: 虽然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但体现在传统美育思想上的却是儒家美育的长期主导。儒家美育之人伦规范成为中国美育传统中的“惯性”,这种惯性一直延续在中国近现代美育思想中。而道家——庄子追求人之自然个性的特点历来被美育界忽视。在当代美育以人为本的命题建构中,庄子美育体现出了独有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 B 2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09)05055105

Suspicion of Inertia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sthetic Education — Contemporary Value of Zhuang Zis Esthetic education

ZHANG Aihong (College of Arts,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 China)

Key words: Confucian esthetic education; Zhang Zis esthetic education; individuality; contemporary value

Abstract: Although the complementarity of Confucian and Taoism is the main fea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nfucian is dominant in the traditional 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ethical standard of Confucian becomes the inertia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sthetic education. The inertia extends to the modern esthetic education for neglecting the Taoism. Zhuang Zis esthetic education shows a special val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esthetic education.

一、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现实源流

美育,作为一个现代性的概念,是针对欧洲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感性教育。席勒提出“美育”一词,一方面重在恢复人本身被理性压抑、扭曲的感性,重建人性结构的平衡、协调;另一方面,把美育作为人由自然蒙昧状态到理性状态的审美中介。美育的本意在于强调恢复自然人性的特点。但引入到中国,近现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使西式的美育理念恰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儒家德育思想发生“嫁接”,产生出以重视整体性、规范性的德育—美育思想。即,近现代中国的美育思想是西化美育与中国儒家德育的简单拼合。其拼合的方式为:以儒家德育的人格规范性为理论主导,以西式美育的人性结构平衡论为辅助方式。但是,这种拼合的“产儿”却是畸形的。其不加消化的机械式的“拿来主义”的作风使儒家德育式的美育思想在近现代“变了味”,形成只以整体规范性的人格修养观为特点的、忽视人之自然个性发展的传统“惯性”。这种惯性延承在中国现代美育的现实源流中。

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政治背景使美育自引进之时便成为救国救世的工具。“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功能主义教育占据首要地位。如梁启超“以政学为主义,艺学为附庸”的办学方针, 是以政治人才的培养为中心,艺术教育要服务于社会政治需要。五四运动后,梁启超提出“圆满人格”、“学做现代人”的“三达德”教育,直接以中国传统儒家尤其是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为依托来改造国民性的。尽管在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中也存在对儒学的批判,但是其批判的是“俗儒”,即将孔子思想奉为“孔教”而不加选择的全部吸收的儒学之流。当然,梁启超也正是利用了孔子在国民心中的“圣者”地位,而将孔子思想稍作了变通,提出要选择孔子思想中切实可用的部分拿来用于今世。他说,“吾以为诚欲昌明孔子教旨,其第一义当忠实孔子,直绎其言,无所减加,万不可横己见杂他说以乱其真,然后择其言之切实而适于今世之用者,理其系统而发挥光大之,斯择吾侪诵法孔子之天职焉矣。”[1]237所以,在梁启超前期和后期的教育思想中,都实际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核心,他说“孔子实于将来世界德育之林,占一最重要之位置。”[1]102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美育者一方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情感者所不可不留意也。”[2]58作为中国近现代美育理论的开创者,王国维的“学术独立”、“艺术独立”的美育主张实际上是西方“审美无利害性”的命题与中国儒家人格修养论的结合。“审美的无利害性”在王氏这里被发展为:审美具有消除个体物欲、私欲以达到完满人格修养的美育功能论。

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是欲借审美的“超越性”来驱除个人的物欲、私欲,取代宗教对民众的心灵慰藉,对国人进行心灵的洗涤。他认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冶吾人之情感,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3]71蔡氏教育论强调美育对人情感的陶冶作用,其目的重在人格高尚性情的养成。在实践上,蔡元培直接将他在1912年提出的五项教育宗旨中的美育作为国家的教育方针之一,认为“五者(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4]178蔡氏五项教育宗旨虽已含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意味,但德育是其目的,而并非重视个体人性的自由发展。所以,在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中,蔡氏美育理论始终秉承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惯性,人格修养是其核心。

如果说,对于审美的去欲功能,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是将美育作为德育的直接手段,那么,朱光潜的美育“解放说”则是在人生修养的内在层面来强调“审美的无利害性”。他提倡以情感教育的方式来洗刷人心——“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5]6朱氏美育思想的重点在于强调人的真善美、知情意的协调,从而使人心净化。为此,他从“艺术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观念出发来建构美育“解放说”,诸如本能和情感解放、眼界解放和自然限制的解放。美育“解放”说以“人是自由的”为理论前提,将儒家人格修养具体化、现实化,透露出了深切的人文关怀。但是,朱氏美育论所指称的“人”仍是大写的人,是站在整个民族的立场上而言的整体的人。他提倡完善人的真善美、知情意是以“民族生命力复兴”为目的的。正如他在《谈修养》中所言,“从历史上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艺术成就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现在我们想要复兴民族,……必须提倡普及的美感教育。”[6]151可见,在朱氏美育思想中,个体价值的实现仍要以是否有助于“民族生命力的复兴”为参考,作为个体生命的个体之“人” 是湮没在整体的民族中的。

由此看出,中国近现代美育思想在开启现代美育思想的同时,在其现实的源流中,儒家“厚人伦”、“美教化”的德育-美育思想仍作为一种思想的惯性一度延承。教育救国的近现代美育观是儒家美育的最鲜明反映。 美育“陶冶”论在“抓住美育对于培养人的高尚性情”的同时,也“以道德教化为根本,轻视甚至蔑视个人感性生命或情感生活的内在价值,只重视规范个体的性情……”[7]128

二、“人”与传统美育的现代转换之困惑

育人,是美育的共同使命。但,育“何种人”,是传统美育观与现当代美育观的根本差异和不同使命。正如导演张元在其影片《看上去很美》中所反映的那样,在当代社会中如果仍然以传统教育的模式来作用于当下,那么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影片中,同所有的小朋友一样,方枪枪也为了争到“小红花”而努力。但是争到小红花的标准必须是符合幼儿园里的“清规戒律”,比如大家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上厕所,排队洗手,定时睡觉和起床,所有的人都像机器人一样的生活。在这里,所有的孩子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阴影,他们甚至因为放了个屁而被老师强行带去上厕所。透过厕所的窗口,方枪枪和南燕望着在外边玩耍的小朋友,心里充满了失落与向往……这种不动声色的残酷很尖锐,也很圆滑。从这一点上来说,该片确实让中国的教育出了丑。影片以“看上去很美”为题,无形中透露着隐隐的悲怆感与控诉的基调,传达的是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渴求。

作为美育传统“惯性”的儒家思想,其重心在于人格修养的完善,通过“克己复礼” 的“仁”的规范教育,达到对整体之人(人伦、社会之人)的贡献。单从德育层面,以及德育对美育的辅助作用来说,无可厚非。但是问题是,在中国美育传统中,从近现代美育思想到当代美育思想的沿革,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德育,而美育原初本意所倡导的感性、个性、自然却被具有浓重人伦色彩的德育所“遮蔽”。德育要求人要成“仁”,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符合礼。即“礼所以修外”,“乐所以修内”。但是美育有自身的规律和特性,美育是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所以人的个性的自然发展应该置于醒目的位置。近现代美育思想的“陶冶”论,其培养的“完全之人物”也仅在于兴业救国。“为兴业的目的而立人,是中国现代教育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美育的目标和使命所在。”[8]所以,近现代美育之“人”,是大写的人,理性的人,完善的人,但是却不是个性的人,不是自然的人,所以也就不是真实的人——人成了社会共性的符号,成为了一种工具。人的价值取决于社会的整体价值——“兴业”,个体价值完全附属于社会的功用论。道德伦理的规范教化,带来的最终结果是:使世上只有一种人存在,即社会规范之人。作为个体自然的人早已被整体规范之人所消融,人只成为了一个“倒影”。因此,在以“变了味”的儒家为现实源流的传统美育观中,个体之人是缺席的,人是虚幻的。

文明的发展向来都伴随着感性和理性协和的复杂命题。人类在改造自然,追求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必为日渐远去甚至与人分裂的自然而苦痛。远古的“天人合一”的和谐图景到了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充斥的今天,显然只成了一种充满忧伤的美丽回忆。尼采的“上帝死了”呼喊出信仰的危机,福柯的“人之死”宣告了人的迷茫。而作为时代转型下的今天,“人”的自我性的凸显,便与传统美育的规范整体的特性形成错层。显然,“规范”的意义已不再奏效。人渴望自然的回归,渴望真正作为个体人的本性的回归。于是,带有浓重儒家意味的传统美育,便面临现代美育转换上的困惑。

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要适应人性发展的自然要求,当代美育建构的重点应是依据人性的不同特点来开发不同个体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正如1925年,著名美学家吕澂在为雷家骏编的《艺术教育学》所作序言中就指出的:“入世之教,不可废美育。顺人所习,畅适其生,道在斯也。”

当代美育当在人的自由发展上着力,要培养好受教者的主动、创新意识。这是当代美育在育人方式上与传统美育的根本不同。

何谓当代美育中的人之自由?

作为现代美育转换上的理论之一,叶朗的“人道主义”说将个体人的自由作了阐释。他认为,“审美教育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方面固然是要让生活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生活的欣赏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活泼新鲜的感性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活力。但是,更主要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有无审美态度,反映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人自身。美学的最高使命就是维护人生的这一目的。”[9]

300 /315“人生的目的是人自身”——人作为本然人性的人,才是真实的人,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

三、庄子美育之“人”及其当代价值

叶朗的人道主义美育论强调人之为人的本然属性,这是道家思想对叶朗美学思想的映照。叶朗在《中国美学的发端》中说,“在先秦哲学中,庄子的性格最富于美学的意味。”[10]78的确,在中国美学史上,庄子以自由叛逆者的人生姿态阐释了人的个性魅力。在传统转换的意义上,文化尽管会因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诉求,但这并不否认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适应性。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共时态”与“历时态”的一对范畴,恰恰为文化的发展作了注脚——文化在拥有“共时态”特征的同时,也是一个“历时态”的发展过程。这就为庄子美育的当代价值阐释提供了理论基础。

虽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互补”是其主要特点,但在美育思想中却是儒家美育的长期主导。美育界一贯将庄子美育排斥在外的原因在于,认为庄子并不重美育。但是,美育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美”,二是“育”。显然,儒家重“育”,而庄子重“美”。庄子虽然不重“育”,其弟子数目也远不及孔子的弟子三千,但庄子正以随性、任自然的“不育”之育成就了重视人性真实的美育之“美”。 从逻辑上说,庄子对儒家美育的批判从而使庄子思想具有了相对的美育意味;从庄子思想内容上说,对“人”本身生命哲学的关注,尤其是个体之“人”的关注,是与美育之“育人”使命相通的。因而庄子的美育思想,正启迪了当代美育中“以人为本、因势利导” 的命题建构。

具体说来,庄子美育之“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层关系中。

(一) 人、物关系中的“人”性恪守

庄子曾在其论著的多篇中批判儒家的“德”性观,称其为人之“累” 。《在宥》言:“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在《齐物论》中,庄子对人为“物累”的后果,作了说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疲役而不知其归”。所以,摒除“物累”,体验真正人性化的生活,是庄子自然人性论的理想。在人与物的关系上,庄子反对将人性等同于物性,认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在庄子看来,人性与物性具有鲜明的差异性,人性高于名利等世俗的物性,一旦使人的内在规定性失落于名利的追求,便会颠倒人性与物性的关系。

庄子关于人与物的区分,实际上是在肯定人作为人的自身的存在价值:人作为自我,而并非作为他物的附属,方具有独立的价值。为区分人性与物性的差别,庄子在谈“用”与“不用”时作了进一步说明。《庄子•人间世》中记载:齐国大树,因不能取材(“无所可用”),而免于砍伐,得以享高年(“为予大用”);《庄子•山木》篇中又记载:雁却因不能鸣叫而被宰杀。弟子由此问庄子如何处世。庄子以“树”、“雁”喻人,在回答中,区分了两种“用”,即对他物之用和对自我之用,表明因人性与物性的差别,在其功用上也会存在着鲜明的不同。实际上仍强调了人不能丧失人的性质规定而变物性的观点。

(二) 人与人关系中的本然之“真”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庄子反对儒家从人伦尊卑、地位差别的角度来体现人的价值,认为人具有个体的独立价值。庄子认为,儒家礼乐、仁义的体制规范对人性造成了戕害,会使人“失信于俗”,变成重名重利的“俗人”。庄子认为人应该做“真人”(或称“天人”),《庄子•徐无鬼》中言:“古之真人,以天待天,不以人入天。”“天”是“真人"的内在规定性。在庄子看来,以“天”的自然原则来顺导人的日常行为,而不能以礼乐等人的体制来规范人。两种不同方式的结果是:“以天待天”会达到超越生死和利害得失的“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理想境界。“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

(《庄子•田子方》)“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庄子•达生》);而“以人入天”则会“以物易性”、“以物易己”。

而要达到“至人”、“神人”和“圣人”的境界,其基本途径即是“心斋”、“坐忘”。——忘掉功名利禄,忘掉自我的外形。所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庄子•知北游》)因此,尽管庄子笔下有许多兀者形象,但庄子以“形残德全”的观念认为,这正体现了人之本真,本真状态的人性是忽视外表的美丑的。

(三) 人、我关系中的个体性

在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中,庄子特别崇尚个体价值的独特性。如《在宥》篇言:“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为至贵。”《让王》篇:“独乐其至,不事于世。”《天下》篇:“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对“独”字的偏好,实际是对个性价值的强调,是对个体自由的渴望。

但是,庄子对个体性的强调,并不是“个人主义”式的“自我”,而是对解除儒家礼乐、仁义束缚的自然之“我”。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所谓的“个体”,实为超脱功名利禄、欲望生死的“一群”。如《大宗师》中,庄子言:“孰知有无死生之一守者,吾与之为友。”其二,庄子的“我”,是宇宙万物自然法则中的“我”,是符合自我之“道”的“我”。“我”是宇宙的化身,它可以扩展到无限。如《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庄子之“我”实指符合自然本性、符合人之本性的,未加礼教束缚的“我”。在《田子方》中,庄子一再强调个体的自由性——“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而在《齐物论》中关于“吾丧我”的说法,也是以本然、真实之“吾”来解除非本然之“我”。为此,庄子又一再强调“非我无所取”(《庄子•齐物论》)的个体自然要求。

“如何育人”是把握庄子美育观的关键,也是庄子美育体现其当代价值的根本。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作为有限的存在,人的自由本性时刻渴望着本然状态的自由。当社会的模式、规范愈来愈趋同的情况下,这种矛盾欲求便越加明显。在工具理性充斥的今天,作为自由本然的人,更渴望自由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要以人的自然本性为起点,来“顺人所习,畅适其生”(吕澂语)。周星认为,美育要“强调艺术人性的认知。艺术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无论是什么学校,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审美教育,不把人性美放在重要位置都是失败的。这里包括了审美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范围,和以人性为要的基本方向。这些是根本性的东西。”[11]

对人自然本性以及个体价值的完善是庄子美育的主要特点。这种特点反映在育人的方式上,便是依据不同人的不同特点来区别对待,“因人施教”。这是当代美育、艺术教育实践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培养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庄子认为,每个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属性和本质规定性——所谓:“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

(《庄子•则阳》)在《秋水》中,庄子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同:攻城工具不可以用来塞洞穴;骏马虽日行千里,但捕鼠却不如狸;猫头鹰夜间能明察秋毫,但在白天却看不清物体。为此,庄子反对任何以人为的方式来改变事物属性的做法。如在《骈拇》篇中:“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任何无视个性,企图用普遍的模式或方法来规范的作法,都是戕害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庄子在《至乐》篇中对戕害事物属性的危害作了补充:鲁侯忽视海鸟的个性,从而致使海鸟“三日而死”。只有按事物的不同特性来区别对待,才可以使事物得到良好的发展。正如《则阳》篇中言:“四时殊气,天不赐,故岁成;五官殊职,君不治,故国治。”正因四季的不同,才使岁月的演化与划分成为可能;管理职能的区分,为社会秩序的平和提供了前提。

由此,庄子尊重事物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的美育方法可以为中国当代美育提供方法论上的新思考。

任何一种理论都应在时代的变化中呈现出相应的生命质感。在中国近现代美育思想中形成的只重整体和规范的儒家“惯性”却与当代美育以人为本的思想相抵牾。而在中国美育现实源流中所“丢失”的道家-庄子美育,为传统美育的现代转换提供了一种“清凉剂”。我们倡导庄子美育的个性价值并不意味着抛弃儒家追求共性的德育传统。马克思说,个体与整体、“小我”与“大我”是相依附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马克思更强调二者的相对独立性——“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2]18/24因此,在当代美育中,庄子美育所启迪的人之个性发展是应该居于首位的。

参考文献:

[1] 葛憋春,蒋俊.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2]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王国维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3] 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 朱光潜.谈美•朱光潜全集:第二卷[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

[6] 朱光潜.谈修养•朱光潜全集:第四卷[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7] 杜卫.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8] 谭好哲,王德胜.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进程与目标取向[J].山东社会科学, 2007,(1).

[9]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0] 叶朗.中国美学的发端[M].台北:金枫出版有限公司,1987.

[11] 周星.中国美育的现状、问题和创新命题[J]. 新美术,2006,(6).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针对大学生的讲座下一篇:建筑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