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的现状与走向

2024-09-18

国外教育的现状与走向(7篇)

1.国外教育的现状与走向 篇一

一、农村小学作文养成教育现状透视

作文是学生最重要的语文学习功课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把“抒真情、写实感”作为评价学生习作的首要标准。作文理应是一种基于内心需要的表达, 而在当前农村小学很多师生尤其后进生的心目中, 作文只是他们语文学习的一项“作业”, 毫无表达与创作欲望。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 究其根源, 无外乎以下几种因素。

1.不切实际的“作文课堂教学”方式。

这些年,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推进, 许多作文教学法“自立门派”, 层出不穷。这些教学法大都是实验教师针对学生实际, 经过长时间实践摸索、总结提升而得的。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面对这些优秀的作文教学法, 很多农村教师由于受外因内因的制约, 疏于研究自己学生作文习惯养成现状和策略, 因此渐渐分成了两类:一类教师强调这些优秀教学法的“个别性”, 对它们充耳不闻; 另一类教师则一味夸大这些作文教学法的“普适性”, 认为它们“放之四海皆准”。这种没有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做法, 不仅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转变作文观念, 反而直接导致更多同学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

2.不够热情的作文教学评估。

学校对作文教学评估的淡漠, 促成教师“把‘作文’只当‘作业’”的合理化认定。周围很多老师大都是先把作文要求简单讲一讲, 然后让学生口头说一说作文的构思, 接下来就发作文本开始作文, 很少关注学生真正写了些什么东西。学校对教师作文批改等业务的检查, 很少关注学生写了什么, 写得怎么样。另外, 在试卷测试中, 阅卷人员走马观花, 对于学生作文是原创还是抄袭无暇辨真伪。这使得很多老师宁愿让孩子背现成的能拿高分的优秀作文, 也不愿给孩子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空间。

3.程式化的学生作文评价。

长久以来, “眉批、段批、总批”的作文评价方式促进了老师对学生习作的指导, 但是, 也使得很多老师为了“批”而“批”, 不是为了“指导交流”而批。

4.天壤之别的父母文化差异。

尽管现在大多数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生活质量差别不大, 但是, 父母的文化差别是横亘在他们之间很难逾越的鸿沟。在我周围, 很多孩子的父母甚至小学都没毕业, 而很多县城的家长爱读书、爱写作, 能倾力为孩子营造文化氛围。

5.让人又爱又恨的方言现象。

在作文中, 如果总是习惯用方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仅不符合汉语的表达规范, 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作文表达与交流的功能, 对小学生学好规范的汉语是很不利的。为此, 有些老师试着让孩子们在校园内讲普通话, 以此纠正方言, 但收效甚微。毕竟农村孩子成长的大环境充斥着方言, 他们周围的人都说方言而不是普通话, 影响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孩子很难养成在生活中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二、农村小学作文养成教育的对策思考

如何引领学生转变这一观念, 真正将“作文”视为内心表达的需要? 我觉得, 文心雕琢是关键。何谓“文心雕琢”? 就是强调教师不单注重作文技巧的教学, 更要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心, 引导孩子主动关注自己的内心, 才会从“作文技巧”的追求走向“内心表达”的需要, 从而引领学生从“作业”走向“作文”。

1.丰富活动, 敏化心灵。

尽管农村孩子的语言表达往往显得粗糙, 但是, 农村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教师应引导孩子发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内在想法、看法, 注意引导孩子将自己的生活和写作水乳交融。

语文名师管建刚曾说:“无意印在心灵上的那些事件、那些情感, 才会真正哺育写作。”孩子的世界每天都上演着丰富的内容, 教师要给孩子创造“表达印在自己心灵上的事件和情感”的平台, 以此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力, 从而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实践中, 我鼓励孩子写小组流动日志, 每天由组内商量选定一些日常接触事物作为话题, 用一两句话或者一段话写自己的看法或想法, 然后小组内、组与组之间进行传看。长久下去, 学生自然敏化心灵, 增强写作欲望。

作文需要源源不断的素材, 李振村老师在《语文教育的根本在哪里》中写道:“掌握一两种写作技巧是不难的, 难的是让学生对写作充满热情和自信, 像玩游戏一样玩语言文字。”我们应想尽办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用眼睛观察, 用耳朵倾听, 用心灵体会, 用双手创造, 让学生在活动中乐于写、勤于写,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活动中的孩子心智丰富, 表达欲望强烈。所以, 每次活动后, 教师要及时创设不同话题情境, 让学生即兴写作。如有一次, 我校请到了著名励志教育专家赵一博为学生进行专题演讲。我以这个活动为契机, 在演讲开始前, 以“对演讲的期待”为话题引导交流写作;演讲结束后, 以“对演讲过程的感受”为话题引导交流写作。由于学生亲历了活动, 在第一时间内, 很多感受都是鲜活的, 因此很多语言文字的表达十分鲜活、真实。

2.趣传技巧, 表达心灵。

虽然文心雕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课内课程和学校教育, 但是, 不能否认作文课堂教学对孩子内心的影响。课堂上的很多举动本身就是孩子的作文素材。所以, 在课堂上, 教师绝不能只注重技巧的传递, 而不关注孩子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

如就“简快作文实验”课题来说, 在课堂实践中, 所有关于简快作文的技巧和理论, 我都是通过妙趣活动向同学们传递的。比如在培养四年级孩子“变换句式首尾呼应”的作文技巧时, 我分别请坐在最前排和最后排的两个孩子站起来, 然后让前面的孩子喊后面孩子的名字。“一呼一应”, 孩子一下子形象地感受到了“前后呼应”的情境。再引导学生联系具体习作内容理解“变换句式首尾呼应”。这样的妙趣活动常常投印在孩子的内心深处, 加深他们对作文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同样, 对于“纠正作文中方言现象”的指导, 我们如何在修正这些方言病句的同时, 不伤害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呢? 我认为要结合丰富的口语交际活动进行指导, 可以利用一些常见方言创编故事或者小品等进行表演, 使孩子在活动中发现部分典型方言与普通话的表达差别, 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 作文技巧的传递, 一定要追求“润物无声”的自然之境。无论欣赏哪一流派的作文教学方法, 都要考虑到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采取适合本地、本班孩子的作文教育方式, 切不可盲目照搬。毕竟我们最终培养的不单是学生行文造句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运用技巧表达心灵的良好习惯。

3.满足期待, 延展心灵。

当学生充满激情地创作作文时, 教师一定要予以欣赏和评价。这种评价不是“作业”式评价, 而是心与心的交流, 以此满足孩子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期待。

首先, 在常态的作文评价中满足孩子的期待。在用笔批改时, 要采用“对话式”交流评价。比如当孩子作文中错别字较多、语句不通顺时, 不要简单圈出来要求改错, 而要针对这个错别字或者不通顺的句子, 创设某种情境与孩子交流。在实践中, 当学生把“树梢”的“梢”误写为“捎”, 我这样评价:“你‘稍不留神’把树‘梢’写错了。麻烦你再读一遍时‘捎带’着把它改过来吧! ”这样的小小举动虽然平凡无奇, 但在纠正孩子错误的同时, 使得孩子在作文的世界里与老师有了丝丝缕缕的内心联系, 从而每次作文后都充满期待。另外, 在常态作业评价中, 除了“师生对话式”评价方式, 我还注重学生自我评价修改能力的培养。结合作文课题实验, 我先让孩子掌握“简快作文三段论简评”法, 然后培养孩子学会用三段论简评优秀习作, 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作鉴赏能力。一定阶段后, 再让孩子运用此方法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构段、语言运用、错别字”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修改。如此循序渐进的训练, 既使孩子们掌握了方法, 又满足了学生对自我习作的评价需求, 从而更好地在教师评价中找到共鸣。

其次, 满足优等生作文创作后的期待。优等生对自己作品的展示欲望往往比其他学生更强烈, 虽然这部分学生的作品并不一定完美, 但孩子们并不满足在班内、校内展示交流, 他们更渴望自己的文章能发表在报纸等刊物上。

对于学生的优秀作品, 我们一定要尽量提供展示平台和空间, 如创立校刊校报或者班级作文集, 让绝大多数孩子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另外, 教师要尽量主动组织联系投稿, 帮助孩子们与编辑部建立良好、持久的联系, 给予他们最大的心灵满足。

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 教师更要让自己的“童心”融进学生的习作中, 戴上“放大镜”以“欣赏的眼光”找优点:有的书写很工整, 有的偶尔会用上几个很恰当的词, 有的虽然写不具体, 但表达的是真情实感……这些习作都要给予及时表扬, 发现每一篇习作的闪光点, 给予更多孩子展示自我心灵文字的空间。

4.读写结合, 丰富心灵。

读是吸收、积累;写是倾吐、表达。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 阅读数量和质量都急需提高, 读无疑能丰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但是, 如果在读的过程中不体会, 不审视内心, 读再多的东西也是枉然。只有引导边读边发现自己的内在感受, 并记录下来, 才可以丰富心灵、文采飞扬。

在让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 要求他们练写不同类型的读书笔记, 如摘录优美词语、名言警句、文中妙笔等, 有利于积累大量语言材料;写出文章的要点或故事梗概,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写读文后的感受, 评价其人物、事件等,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这样, 引导孩子们博览群书, 丰富内心世界, 习作时便能得心应手地表达自己的内心。

另外, 亲子阅读是丰富孩子内心的很好举措。农村孩子的家长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的制约, 不能拿起笔和孩子共读共写。那么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和孩子进行口头交流, 并由孩子执笔记录下爸爸妈妈的感受, 然后及时在班上交流, 以此促进孩子心灵的成长。

总之, 我认为要想改变农村小学生长久以来形成的不良作文习惯, 尽快转变他们视“作文”仅为“作业”的麻木状态, 就要重视对孩子们的文心雕琢, 密切关注学生的内心, 培养学生主动发现自我内心的能力, 为其提供交流所听、所见、所思、所感的时空。文心雕琢必定能令学生对作文保持长久的创作兴趣, 养成“真情为先、真言为要”的作文观, 从而加快农村小学作文养成教育进程。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

[2]陈中杰主编.智慧课堂.

[3]管建刚.我的作文革命.

2.网络阅读的现状、走向与未来趋势 篇二

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都已经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有了比特和原子的划分,线上和线下的划分。而且,还从有线互联网(固网)发展到无线互联网(移动网)。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报告显示,到今年年底,全球将有68亿移动连接,相当于地球人口总数。总体来看,全球有27亿人上网,包括固网和移动网网民。到2013年底,全球40%的人将联网。

阅读产品也不能游离于网络之外,大约在网友网民析分裂出网商的同时,数字图书馆、网上书店和移动书城也问世了。在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队伍后面新出现了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电子阅读器,则从个人电脑、专用电子阅读器,扩展到通用数码产品——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于是,纸媒出版商纷纷从传统的纸媒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

这样,阅读也就从报纸、图书、杂志,变为阅读浏览网页,有了“读纸”与“读屏”的划分。

一、网络阅读产品:新特点超过了纸质出版物

网络阅读产品很多,从读新闻报纸的网络化,到了读小说图书的网络化。学术期刊的查找阅读,也变成了电脑上的关键词检索阅读。

到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时代,电子书报杂志,已经没有了本质区别:都能有海量内容;都能实现文、图、音、像、动漫等多媒体化;还都能实现交互式体感,有作者与读者间的互动,读者与读者间的互动,结为群组圈子;读者也可以参与作品的创作;各网络阅读品都能完成查找检索;还都能实时更新,版本升级;而且都是虚拟的产品,能没有库存。排队买书报刊的时代,基本见不到了。而且,和纸书相比,还都是便携,读物是虚拟的产品,是零重量,不论下载多少书报刊,都不增加阅读终端的重量,是绿色的阅读产品。

网络出版物这些优势,都完胜了纸质出版物。

二、网络出版物读者面:差异化

对网络阅读新产品的接受和喜爱,首先是青少年,以及对新锐产品感兴趣的中年时尚潮人。根据年龄的不同,对网络阅读和对纸质阅读的感觉并不完全相同。

根据艾瑞《2012-2013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行为研究报告》,在2012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中男性略大于女性。从学历上看本科生是主流人群。从年龄上看30岁之前随着年龄段的增长,使用网络阅读产品的用户越多,18~30岁是主流人群,30岁以后随着年龄段的增长,使用的网络阅读的用户越来越少。就是说,网络阅读的主体是90后和80后。

确实,对于80后、90后、00后这些年轻人和少年儿童,似乎没有感觉到很大的不习惯,认为是很自然的事情;对于60后、70后,则可以接受网络阅读,但基本上觉得有差异;而对于40后、50后,多数则更喜欢纸质产品,较难于接受网络阅读。另外,市场中却缺乏适用于这个年龄段使用的产品,如基于E-ink的智能手机这一产品,同时,还缺乏这些中年以上读者需要的内容。

最为明显的是,智能手机价格下降,集通话、短信、游戏、社交、视频阅读等多功能于一体,使之受到年轻人特别是其中低收入者的欢迎。其中的阅读功能,自然也有其特点。移动手机阅读,有“三低”的特点——用户的文化程度低、年龄低、综合素质低,以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为主,文化程度为中学,年龄20岁左右,工资收入不高,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他们往往以手机娱乐方式为主。其阅读的内容主要是消遣类的文学作品。如下载率比较高的《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很纯很暧昧》《我的美女上司》《我的老婆是警花》《平凡的亿万富翁》等。

国人对于网络阅读品根深蒂固的观点,就是免费,或者是低价,而不管是否盗版,大众类读物尤甚。例如,电子书《活着》只卖0.5元一本,一套《哈利·波特》只卖1元,《乔布斯传》也只卖1元……在某个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上,读者只需付出一瓶矿泉水的价钱,就能买到定价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图书的电子扫描版。不用说大量提供盗版读物小网站,就是某搜索引擎上的文库、某文档分享网站、某门户网站的互动频道大量提供网友上传的版权存在问题的网络阅读品,就是迎合这一需求。中国网络阅读付费市场的成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用电子阅读器阅读的用户,如使用Kindle的用户,则收入较高、职业为白领,文化素质较高。他们也愿意付费下载阅读自己喜欢的网络阅读产品。如使用多看APP阅读多看书城的阅读产品。

三、阅读内容:高度类型化

阅读介质不同,人群年龄不同,内容主题还是有差异的。从产品来看,轻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娱乐化阅读、反映青年人生活的阅读,是网络阅读的主要特征。新闻、类型文学、校园文学、青春小说成为阅读的主流内容。

网络阅读中的畅销书,有各种类型文学,如《异界之剑师全职者》《魔兽剑圣异界纵横》《盘龙》《斗罗大陆》《斗破苍穹》《晶系魔法师》《天道风尘》《终极传承》《神龙德鲁伊》《龙战骑士》《无赖金仙》《张三丰异界游》《神化》《星穹君王》《异尊》等。这和纸书的畅销排榜并不一致,严肃的社科类、文史类、教育类、科技类图书一般不是很多。

中国的互联网可以说是娱乐化的互联网,网民高度年轻化,网游用户庞大。网民收入不高,工作压力较大,地位不高,自称“屌丝”,在网络取得消遣减轻压力的目的很强,网络的娱乐化,催生了网络阅读产品的娱乐化生存。从网络获取娱乐化阅读产品,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为此,原创网络文学是各个互联网公司竞争的主阵地,盛大文学、创世中文网、多酷文学网三国演义,以及逐浪网、17K等网络的战国时代。

当然,网络阅读品中也有《乔布斯传》《看见》等纸质畅销书的电子版。白领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则会侧重于社科、历史、人物传记等。和纸书阅读不同,网络阅读已经高度裂变。娱乐性阅读为主取代了实用性阅读。

在美国,Kindle 的用户基本为深阅读人群,年龄较高,专业人士居多,他们的购书量也较大。网络和逐步完善的阅读工具以及全新的内容创造方式,则给深度阅读流行提供了基础。在中国,网络深度阅读的用户还不够大,而且专业人员不是主角。在中国,深度阅读面临与碎片化阅读不同的问题。供给此类人群的内容少,用户习惯没有形成,不够踊跃。某些网络阅读企业培训和启动市场工作做得也不够。

nlc202309051148

甚至方正阿帕比、中国知网、中文在线、龙源期刊网等非细分、非类型化的网络阅读产品内容,除了做少数的无线接入服务,基本上是以团体用户B2B为主,个人免费阅读为辅。

四、阅读终端:多元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阅读品的阅读终端也在不断丰富,从个人电脑一枝独秀,到专业阅读器、PSP、平板和手机等硬件,呈现多元化态势。新闻的阅读,则大部分是个人电脑和手机,分别在单位和路上阅读。

对于大部分网络文学读者而言,由于网络盗版的盛行,使用个人电脑的仍是大多数。他们一般不会采用专业电子阅读器,付费阅读仍然不是主流,看盗版图书的还是占相当比例,近日有资深电子书爱好者爆料,有一款小说聚合APP,专门提供免费盗版的小说供用户阅读。

对类型文学感兴趣进行阅读的一般为青年人,采用的阅读终端一般为智能手机,少数人也使用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

白领和中高收入者,他们文化程度较高,对于读物有深阅读的需求,如长篇的社科人文类图书等。由于有相当程度收入的支持,多会利用Kinlde等专用阅读器,同时也会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作为补充。

年轻人中的游戏玩家,也会使用PSP等游戏设备为阅读终端,在不玩游戏的时间内,用PSP看一下自己喜爱的阅读产品,如各种类型文学等。另外,MP4等也可以作为阅读终端。

从硬件承载的阅读形式上说,网络阅读产品还裂变出了非观看,非文字内容的呈现形式:音频书,也叫“听书”。这种听书,可以将图书呈现的故事、小说、诗歌、戏剧、相声小品等以听觉的形式传递给受众。它们用音频文件的形式在网络上发布,通过各种阅读终端被接受。这样,可以解放双手,边工作边学习,而且有利于保护眼睛。这种网络阅读形式,特别受到中国1600万盲人的欢迎。上班族,特别是驾车族,更是非常喜爱这种网络阅读产品。 例如,“一路听天下”数万种听书,受到车友的好评。某出版社也在着手开发少儿听书,包括科普、文学、教育等类别。

五、阅读环境:今非昔比,大不相同

除了产品的变化,读者阅读环境也有了变化。外出旅游的途中,上班的路上,阅读的机会更高。读纸书,只能和身边的人交流几句,而读屏时代,读者除了作批注,还能够与天南地北的网友交流、分享内容,发表评论和留言。如果作者也在线,还能在线上直接提出意见,甚至能够对作者的结局提出期盼,可能改变作品中主人公的命运。

另外,随着社交网络SNS的发展,网络阅读还有族群化的特点,与纸书不同,网络读者会形成不同的群组,如豆瓣各种小组——文学、励志、生活、女性、青春、童书等,大家一起讨论分享出版物。Flipboard、多看和Zaker等应用均支持这一功能。

与纸质出版物读者相似,一些热心粉丝,还会向心目中的“大神”作者送礼物,送金钱,价值十分可观。

更进一步,网络为作者创作、评论、宣传和销售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作者与读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些读者,也加入了网络阅读产品的创作之中,如互动百科、维基百科、果壳科普阅读产品等。

六、网络阅读VS纸书阅读:优劣面面观

纸书是反射光而且是漫反射,而各种电子屏,除了E-ink(电子墨)技术的专用电子阅读器外,都是液晶屏,有发射光,不断闪动,让人眼睛容易疲劳,损害视力,易患青光眼。曾有关灯后长时间阅读手机导致青光眼的报道。

人类数千年形成的阅读习惯,不是容易改变的,翻页的感觉是触屏不能代替的。拿在手中的感觉,睡前在床上或中午坐在沙发上阅读,可以让图书掉在地上的情景,是数码产品电子阅读器无法比拟的。家中摆着几百本书给客人的感觉与放一部电子阅读器相比,文化氛围和书卷气是很不一样的。另外,电子阅读终端还会掩盖阅读者的素质。书架上一本本、一排排的社科专著,从某种程度能显示读者的品位和学术水平。套用电视剧《潜伏》中的中统特务谢若林的话来说:“这两部阅读器放在这儿,你说哪部是高品位的哪部是低俗的?”

从对身体的影响方面看,网络屏幕阅读对人尤其是对儿童有害,特别是会损害眼睛;由于经常低头阅读,对颈椎的损害更大。儿童电子书领域会向偏软件应用,如各种APP,有音频、视频像富媒体,有体感交互式服务,更易让孩子产生兴趣,加上图文音像互动并茂,孩子会爱不释手,渐渐上瘾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不愿意与人接触,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和社会交往能力。这是应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

七、阅读产品走向变迁:互相转化与共存共生

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核心仍然是内容,存储介质只是手段。而且,二者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例如,《明朝那些事》《鬼吹灯》《盗墓笔记》《后宫·甄嬛传》等许多广受欢迎的网络阅读读产品,已经转化为纸质图书的形式被出版、发行。数量众多的网络阅读产品,还可以按需出版和印刷,出定制化的纸质读物,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纸质图书,也可在网络上部分连载供人免费阅读或全文付费下载阅读。同样,纸质读物上的网址或二维码,可以引导人们阅读网络读物。一些纸质读物还可以被改编成网游,提供给更多的网友。个性化网络阅读与网络游戏合二为一。读者,可以扮演书中的角色,实现纸质出版物内容的多个结局,反映读者自己的爱好与梦想。

更进一步的,纸质读物和网络读物,可以同时全媒体出版。如《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和贾平凹的《古炉》《带灯》等。这样,不同的读者,可以各取所需。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阅读将会裂变出更多的表现形式、生产形式、阅读和交流形式,但无论如何,内容仍然是关键。

我们相信,网络读物和纸质读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共存共生的,展望未来,网络阅读的数量将会加大,逐渐可能成为主流形态。

(作者系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

3.农村婚丧喜事现状及走向调查 篇三

高坪中学七年级 汤明菊 胡丽 谭耀

指导老师:朱顺清 贝淑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广大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然而,我镇刚刚富裕起来的农民却有相当一部分为办婚丧事所累,有的家庭因此债台高筑,无能力再发展农业生产,甚至迅速返贫,这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最近,对高坪镇10余个村进行了调查,重点就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进行了剖析,并提出改变这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坪农村婚丧事消费的现状

农村婚丧事俗称红白事。自古皆然,沿袭上午年。按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都是人生大事。在家摆上几桌,邀来亲朋好友热闹一番,烘托一下喜庆气氛,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的事,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如今,农村的彩礼风似乎越刮越猛,由过去的几千元涨到几万元,甚至上十万元。婚嫁高消费已司空见惯。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的小伙子结婚总体消费大致如下:(1)媒人的答谢礼。在农村,虽然早就提倡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但大多数青年男女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时,还是以“父母之命,媒人之言”为主,由媒人牵线搭桥,媒人领着见面,跟着买衣服,跑前跑后,还要为男女双方说些好话,自然慢怠不得,群众中流传的口头禅“成不成,酒三瓶”、“媒人要吃大鲤鱼”等,就是说要给媒人适当买些礼品作为答谢,这项开支少则三四千元,多

则六七千元不等。(2)见面礼。男女青年双方见面后,如没有异议,视为基本同意,一般要给女方见面礼。男女青年双方见面后,如没有异议,视为基本同意,一般要给女方见面礼,这项开支大约10000元左右。(3)订婚礼。男女双方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认为双方合得来,就要先行订婚礼,男方要带着酒、烟、点心、全羊等礼品(折合人民币5000元左右)到女方家商谈结婚事宜;另外,要按女方要求带上现金3到5万元,这笔钱一般作为女方陪嫁之用,如购买彩电、洗衣机、自行车、衣服等。(4)婚前其他开支。主要的一项花费是建房,农村时下流行别墅,这项开支约20万元;另一项花费是购臵小车,大约10万元左右;还有就是订婚后当年不结婚,逢中秋节、春节要带着像样的礼品到未来岳母家走亲戚,以示尊敬。(5)上轿礼。男女双方选定结婚日子后,男方要给女方上轿礼10000元(这是部分现象)。另外,婚宴一般要安排30-50桌,一桌菜加烟、酒约合500元,又要开支2至3万元。婚后要接三天,男方要带3000—5000元不等的礼品去女方家回媒。粗略算一下,娶个媳妇至少要花两三十万。相比之下,女青年出嫁开支要少得多。

办丧事没有办红事那么多道道,但也是很有讲究的。虽说现在开始实行火化,但由于殡改配套措施还不健全,火化后再土葬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且有竞相攀比奢华的现象。仍然要请一班响吹吹打打,直到殡葬;要请一帮人(一般为本队中青年),帮助料理后事,烟酒少不了;出殡那天,亲友近邻前来烧纸探望,一般要安排三五十桌,每

桌按500元计算,开支约两三万元。再加上棺材、衣服和火葬费等,一个丧事办下来,要花费70000----80000元左右。个别党员、乡村干部、在外工作人员的花费还要高一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旧风俗旧观念未彻底消除,导致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愈演愈烈。近年来,我镇广大农村婚嫁程序的确越来越多,花钱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致使一些家庭苦不堪言,甚至谈“婚”色变。然而就是这样,平常连零花钱都紧巴巴的农民却在儿女的婚嫁问题上大动干戈,不是借钱就是贷款,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陈风陋俗已在农民的大脑里根深蒂固。就拿要彩礼来说,女孩父母认为拉扯女儿长大不容易,虽说“女大不中留”,但要点彩礼是理所当然的吧。再则,看到别的姑娘要到上万元,咱又不比她差,照价少一个子都不中,就想有降低标准的心还怕别人以为自己有什么缺陷哩!男方只有被牵着鼻子走,有的看到别人结婚是这么过来的,自己也只有东挪西借打肿脸充胖子。向阳村农民郑某的儿子结婚,从介绍到订婚、待客,共计花费20万多元,他无奈地告诉我们:“现在结婚都是这个样,该花的钱不能不花,如果太扣门,儿子打了光棍汉咋办?”

再说办丧事,火化后骨灰盒的存放就是个问题,只好沿袭老风俗,别人都这样办,你不办也得办,办不好,乡里乡亲还说你不孝顺。几千年的传统谁能抗得住?只好认了,别人咋办的咱咋办!

(二)攀比思想作怪,导致家庭不和。个别家长及结婚青年不切合实际,认为别人有的咱也得有,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出“高人一等”、不掉价,以致于借钱或贷款结婚,最后媳妇娶到家,债务也压弯了背。一此家庭因偿还所你外债,造成婆媳关系紧张,夫妻关系不和,甚至竟达到夫妻分道扬镳的程度。马鞍村农民侯某已六十有余,五个儿子先后有四个儿子成家立业,只因小儿子未结婚,老汉决定让四儿子偿还当初结婚时为其建房而向信用社贷款的3000元。四儿媳觉得公公、公婆理太偏,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好长时间接不回来,最后只好各归还一半你款才算了结,至今儿媳和公婆也没有和好如初。

(三)人为地加重了农民负担。尽管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并不太富裕,大部分农民也就是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婚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无疑为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按上述结婚平均消费20万元计算,全镇青年男女每年结婚100对,要消费约2000元;办丧事平均按70000元计算,全市自然死亡数100人,要消费70万元,这还不包括被占用的耕地。

(四)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婚丧嫁娶中,农民哪还有钱学习科技知识、发展农业生产?投入少,回报自然也不会丰厚。当前农民的产出效益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技和资金投入。更有些家庭,为了给孩子攒钱娶媳妇,干脆让孩子早早辍学,外出打工挣钱。

(五)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多。因婚丧嫁娶而引发的婆媳关系不睦、妯娌之间反目、夫妻吵闹离婚的现象一直存在着,基层干部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去调解,而往往不少问题是悬而未决,甚至留下引发治安案件的隐患。还有的青年为体体面面办婚事,铤而走险,实施抢劫、盗窃,危害社会,走向犯罪的深渊。这虽是个别现象,但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三、对策与建议

1:镇村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真正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狠抓落实。要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移风易俗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对坚持大操大办造成不良影响的党员、干部,要视其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公开曝光,直至纪律处分,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要继续广泛开展“文明村镇”的评选活动,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2:要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乡、村“红白理事会”作为群众的自治组织,要真正做到有人员、有章程、有工作记录,要把那些德高望重、群众威信高的党员干部、老同志充实到“红白理事会”。各村要对办红白喜事的家庭登记造册,以便于监督管理。同时,可发动群众制定、补充、修改村规民约,加大群众的自我约束力。

3: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持久地开展婚姻新观念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办广播电视讲座、印发宣传单、算账对比等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新事新办,反对大操大办;提倡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通过坚持不懈地正确舆论引导,形成一种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光荣,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可耻的新风尚。

4:要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农村党员、干部是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同时也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推行的实践者。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动和影响一方群众开展好农村树新风活动,在群众中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实发挥好典型引路的作用。如组织农村青年党员、团员举行集体婚礼等。

5:要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塑造新型农民形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要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提高群众自身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上去,引导群众把婚丧事大操大办的一部分钱省出来,投入到正当的再生产中去。如学习农业新科技、改良农作物品种、发展畜牧养殖业、建造温室大棚等,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实现人生价值。

4.国外教育的现状与走向 篇四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区的感觉。当年闻名省内外的民间歌手,大多已过世;通晓一切的民间艺人,已很难找到。过去收集到的神话和民俗,现在能够知晓的人已不多,而此次收集到的民俗文化及口头文学,已发生了较大变异。当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正在不断丧失。要想真正了解到当地各民族系统、完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内隐文化,已很困难了。(注:参见李子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思想战线》1998年第4期。)

对于怒江地区的这些变化恐怕没有人怀疑,因为这种变化实际上在很多地区都在发生。从我们在民族地区的直接感受来看,传统文化色彩在大多数地区都已很不明显,或者说,除了大跨度的空间距离造成的地区文化差别之外,相近民族之间的文化特征已不清晰。从我们回收的民族问题问卷调查来看,58.72%的应答者认为近年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减少”,23.68%的应答者认为“大大减少”。当然,由于发展程度、环境、生产方式、既有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天然抗御力等因素的不同,各民族和各个地区传统文化的受冲击程度是有较大差别的。如居住于广西防城港市的大板瑶(瑶族的一支)现今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里的“阿宝节”、“盘王节”等节庆活动的对歌、婚礼等民俗民风都保存完好,尤其是在服饰方面,“妇女们无论是外出到乡里赶集、上山劳动、下地干活或是做家务,她们都一丝不苟地身着民族服装,把颇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认认真真穿在身上”。(注:徐正荣:《大板瑶:把民族服饰一丝不苟穿在身上》,《民族团结》1998年第1期。)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受冲击较少或自身保存较好的例证。但显然,受影响发生变化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一般而言,同一民族聚居区和封闭程度较大的地区变化要小一些,反之则要大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把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外来文化都说成是汉文化是不确切的。因为,除了汉语之外,当今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流行的服饰、音乐、交际方式、建筑风格、生活器物等等,都很难说有多少真正属于汉族的文化成分。实际上,传统的汉族文化也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冲击传统文化的是与之相对的现代文化,它们属于普同文化范畴,而很难说是哪一个具体民族的文化。当今普同文化的成分确切地说源于西方的成分多一些,这是由近现代及至当代西方在世界经济和文化上的强势地位所决定的。而在我国,由于汉族在人口、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汇入普同文化的成分要多一些,但这不等于普同文化就是汉族文化,更不能把现代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看作是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威胁。

(二)国家和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着力弘扬

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是促进民族繁荣的政策。这种繁荣既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思想道德水平及人口规模和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也包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充分发展。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如此。

首先,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日渐湮灭、损毁和流失的危险,国家本着“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动员各种力量努力予以抢救性的保护、发 掘,并适时加以整理和研究。如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60年代即展开了有关资料的调查收集,80年代又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截至1998年,仅《格萨尔》的藏、蒙古文手抄本和记录、整理民间艺人的说唱本就收集各300多部;出版藏文说唱本70多部,总印数达300多万册。又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举世闻名。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文书写的《纳西族东巴舞谱》是我国最早的民族舞谱和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舞谱。因此,1981年在云南省社科院专门设立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努力,迄今已把2万多卷1000种的《纳西族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全部译成汉文,而云南省有关部门也已首次把东巴象形文字输入了电脑。此外,对西藏布达拉宫和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青海塔尔寺、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等大批重点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都投巨资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同样有意义的是,1984年,文化部和国家民委等几个部门组织成立了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筹划编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和《中国歌谣集成》等十部文艺集成志书。这一被称为“文艺学大百科全书”和“文化长城”的巨大工程将囊括56个民族的所有的民间文艺成果,是对包括每个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艺的空前完整的收集和展示。

其次,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如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的政策。1992年我国政府在边疆地区开始实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1994年,党中央把这项计划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项目,其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把它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列入其中。这个计划自实施以来,中央和18个边疆省区及共建部门已投入50.68亿元。国家民委和文化部还曾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年都要请少数民族艺术团体到北京进行文化展演,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定期举办少数民族艺术节。1982年以来,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注:参见方鹤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和发展》,在中国—瑞典第二届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1998年9月;陈琪林、陆濯儒:《加快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稳定繁荣》,首都民族理论春季研讨会论文,1999年。)

除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之外,随着人们对保护民族文化自觉性的提高和各民族自我意识的增强,一些社会有识之士及少数民族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也自发地作出各种努力,对各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保护或弘扬。如1995年著名作曲家田丰以个人力量筹资创办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所”。其宗旨是抢救挖掘云南各民族濒于失传的舞蹈艺术珍品,其方式是由各民族中老年艺人带本族的青年,脱产半年或一年到传习所来系统整理、研习、表演和传授。而由宣科、杨曾烈等纳西族民间音乐家所创立的“大研古乐会”也是着力于本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他们的演奏以洞经音乐为主,又融会了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成分,被称为“活着的音乐化石”。与此不同,所谓的“彝族文化学派”则在学术研究方面开创了文化传承的新途径。最近10多年来,刘尧汉教授带领一批彝族中青年学者,邀约一些传统头人、祭司共同深入田野,以文化人类学、民族史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田野调查、典籍整理、口传史诗家谱的发掘为手段,陆续推出了20余本《彝族文化研究丛书》,成为一种保护、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有效模式。(注:参见黄泽:《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种模式》,《思想战线》1998年第7期。)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基本估价

在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和国家及社会各种力量自觉保护的双重作用下,当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是复兴、衰退和变异三种现象并存。

(一)复兴

国家及社会在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已构成了一种复兴的景象,此外复兴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推广。一些使用传统文字的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朝鲜族等已经具有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族语文教学体系;而使用新创或改进文字的民族也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双语教学体系。中央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市、县、乡都开办了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一些电视台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频道。我国已有民族出版社36家,每年出版各类民族文字图书300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报刊89种、杂志183种。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大量建设,文艺人才大量涌现。截至1998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26个,图书馆59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38个,博物馆134个,文化站7129个。全国至少有24所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一些国家重点艺术院校还不定期地开办少数民族班。大批的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至1997年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奖时,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作家。(注:参见方鹤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和发展》,在中国一瑞典第二届少数民族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稿,1998年9月。)

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广泛。许多地区对传统民族节日开始重视,自觉地利用这些节日推广传统文化。不少地方开办了各式各样的文化节、文艺节、文艺会演和体育活动,而这些活动又着力体现民族特色。

许多少数民族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活动融入民族文化内涵。如一些民族地区大做民族服装生意,将自己制作的服装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在此过程中也将自己民族传统的工艺、质料、风格等发扬光大。近年来西南苗族、布依族和瑶族的蜡染、挑花、刺绣等都在各地市场上走俏。更为普遍的是民族旅游业。民族地区利用自身独有的旅游资源,辅之以当地民族文化的内容,发展了经济,也发展了自身的文化。

凡此种种,都是传统民族文化正在得到复兴的表现,甚至可以说,当今的民族文化正处于繁荣和发展的最好时期。正因为如此,当今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率汇入普同文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二)衰退

但是无庸讳言,与上述复兴的景象相悖,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相当的衰退局面。现代文化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基本成为传统文化衰退的过程,而且,与复兴相比,衰退似乎更为强烈。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各地传统文化的衰退正是在各种挽救和弘扬措施不断实施时发生的。还以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现状为例。因为蕴含内容的丰厚、珍贵和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东巴文化受到了上自政府下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普遍关注,从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它的投入和取得的成就来看不能不说已相当可观。然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杨福泉研究员近来著文谈到:目前东巴文化这一“文明瑰宝正在民间不断绝迹,所剩无几的东巴多至耄耋之年,且无人传承。„„如照目前各地所剩无几的老东巴无传人的情况发展下去,十多年之后,将不复有东巴文化活动存活民间,被视为丽江旅游一个支柱人文资源的东巴文化将只存在于博物馆、研究所而成为死去的文化,东巴文化将只是一门钻故纸堆的学科”。“纳西族民间丰富多采的民俗活动正日趋衰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歌谣谚舞蹈衰微没落,民间歌手寂寥冷落,年轻的民歌手如凤毛麟角。年轻一代痴迷于影视流行歌曲,过去遍布城乡的歌手一唱三叹,听众如醉如痴,很多人能出口成章(民歌),年轻人甚至即兴编歌斗歌谈情说爱的盛况已成如烟往事。电视文化对过去民间故事、礼俗谣谚的家庭传承的冲击犹如风卷残云。此外,传统民居、服饰、节庆等正在咄咄逼人的‘现代趋同’浪潮冲击下消失和隐退。”(注: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思想战线》1998年第5期)杨福泉同志在纳西族地区进行了多年田野调查,其所谈情况应当是可信的,而在其他地区,情况一般也是大同小异。

其二,已有的复兴尚多与民间生活脱节,衰退是深层的。如上所述,因党和国家的重视及各民族群众的自觉参与,各民族文化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展现。但这种展现很多却是游离于民间社会生活之外的。像东巴文化在媒体的曝光度上,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整理、出版或演出展示等方面实在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同时它在纳西族民间,也即在它的原生土壤上却大大失落。勿庸讳言,民族文化和经济活动的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使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扬。但因为这种结合一开始就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因而这里的文化传扬就不能不带有与本族实际生活脱节的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由此我们也就看到,大量表现民族特色的用品堆满货架,但本族消费者却日益减少,外族消费者对这些物品的需求也大多出于新奇,而随着新鲜感的减退,这些物品便被束之高阁。在“民族村”或其他形式的少数民族旅游区,虽然表现民族文化的各种建筑、用具、服饰和礼仪等随处可见,但这些东西很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显露,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着意夸示甚至扭曲,与民间的本色已有相当的距离了。这些现象说明,当今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复兴,更多还仰赖一种表层的人为造设,在它下面还泛动着衰退的潜流。

民族传统文化既得到了复兴,又在严重衰退,这种评价似乎是矛盾的,但又的确如此。国家及社会的着力弘扬与现代化的猛烈冲击是两种影响传统文化状况 的主要社会因素,而它们的作用力却是相反的;在此两种不同社会因素作用下,传统文化的不同内容、不同层面呈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性状是合乎逻辑的。

(三)变异

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是指这种文化的减少和消失。然而,有些现象其实不是衰退,而是变异。因为许多传统文化成分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减少或消失,而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自身得到了适应新环境的演化变迁。如土家族过去有迎请“土老师”的习俗。土老师被认为是神的代言人,是祛鬼邪、求吉祥的神的化身。因此,人们凡遇到疾病、灾祸,都认为是碰到了邪魔鬼怪,必定要请土老师司法驱鬼,消灾免难。现在人们仍请土老师,但用意大多是办喜事图吉祥,或为12岁的孩子“度关煞”,盼其长大成人;或为耄耋之年的老人冲傩还愿,祝其健康长寿。其形式活泼、优美滑稽,使参与者都能感到愉悦满足。(注:参见李霞林:《土家族风俗习惯与精神文明建设》,《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不少民族地区的群众仍然保持着传统服饰,但在款式、质料和制作方式上已发生了变化,揉进了现代技艺和时尚。(注:参见林春峰:《“新民俗”与“旧民俗”:现代卫拉特民俗生活(1949-1996年)及其民俗文化特征》,《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此外,许多少数民族群众仍保持着自己的饮食习惯,但也开始注意吸收其他民族的饮食方式,注重营养、卫生和多样性;许多地区仍然保持了传统的民居,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十分考究并具有了相当的现代气息;许多地区仍保持着传统的节庆,但在节庆活动中也开始大量地掺杂着现代形式的娱乐和商品交易的内容;许多传统音乐引入了西洋乐器和流行音调,许多艺术形式得到了改造、填充了新的社会内容等等。

变异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在发展,产生和滋养文化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改变。实际上,作为各民族主要特质的传统文化不会轻易从生活中消失,却会以改变的形式长期存在;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也是在变异的基础上得到展示的。变异是阻断衰退的重要途径,也是促成繁荣的前提。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趋向预测

(一)衰退和变异仍将持续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不会改变;西部大开发正在从决策走向实施;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完成,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再度加快。这几个因素意味着现代化将向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各民族生活的纵深层次推进。与此相应,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冲击也将愈加剧烈,传统文化面对这些渗透和冲击所出现的衰退和变异也将愈加明显。

传统文化生成和保持的环境将进一步丧失或改变。传统文化是特定社会和自然条件的产物,特定环境是传统文化生成和保持的土壤。因此,当这种环境丧失或改变以后,传统文化也必然难以生存或保持原样。许多在原始生产条件下使用的生产工具无论如何在当代已不再有使用价值,它们被淘汰和消失也将成为必 然,而那些适应极端落后生活状况的生活器具和习俗也将随着现代生活的来临来失去生存的意义。如果说,由于发展的局限,我国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相当封闭,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还很低,保持传统文化的完整性还有着适宜条件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重心的西移,这种状况将迅速改变,但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更严重的威胁。

现代传媒的迅速普及将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高效的信息传载工具,电视、广播、电信、互联网等将是未来社会重点发展的产业,而这些现代传媒对社会的覆盖范围、传导速度、影响效果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它将大大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对整个传统文化的看法。相对于现代传媒的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手段落后,影响微弱。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民间艺术、习俗、礼仪、服饰、观念以及民族成员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等等都将受到直接的威胁。21世纪是信息社会,面对随现代传媒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如何应对立足,的确是一个严峻考验。

改革开放的深入将大大扩展族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这将直接导致作为交往工具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的普同化。在我国,汉语普通话不但已成为汉族成员的通用语言,也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及不同少数民族成员之间的通用语言。这种状况的形成在于汉族人口分布的广博以及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广泛。在未来的世纪中,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将使族际交往得到更大的扩展,这也使得原本得到流行的汉语普通话更加普及,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将缩小。与此相对应,汉语文也将因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得到推广,而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范围也将受到局限。与语言的境况相类似,由于族际交往日趋广泛,原来在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区流行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等将趋向普同化,或者在当地民族和地区文化基础上吸收新的文化要素,形成传统文化的变异。

现代生活的实惠、便捷和时尚化趋向将造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取代或改造。现代化的进程总是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改善,体现社会进步和时代风貌的各类物质和精神产品将会层出不穷并不断更新,而它们所体现出的共有特点将是实惠、便捷和时尚。但这些特点显然又与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尤其是服饰、生活方式和艺术上的既有形式和内容相悖。现在的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在服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大都是从实惠、便捷和时尚的原则作出的选择,而并不是对传统的东西有意抛弃。因此,面对现代生活的急剧变迁,产生于旧时代的传统文化要么发生与现代生活合拍的变异,要么走向衰微。

传统文化的衰退和变异总是与现代化的进程相对应,而就以往20年的情况来看,衰退和变异呈加速度态势。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在新世纪的深入,这种加速度的态势恐怕会更加显著。

(二)复兴局面也将持续并扩展

首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将会继续得到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撑。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保护和整理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大力繁荣少数民族文艺 创作,加强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等,都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政策。这些政策在未来也只会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不会改变。这就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能够得到基本的政治保证。

其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复兴也基于各少数民族对繁荣自身传统文化要求的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随之,各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这使得各民族人民在追求物质文明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相应有了在文化上表现自己、振奋自己,并藉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要求。所谓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倾向,它是世界在向全球化推进过程中各民族为追求个性和自身利益努力在文化上张扬自己的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复兴的要求既是民族发展的正常进程,也显然与这种文化民族主义的潮流合拍。正如前文所述,自觉保护、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正在增多,由此而推动的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只能持续而不会中断。

再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复兴还具有良好的基础。对于繁荣民族文化,国家和各地有关部门已确实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从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已在具体的政策措施、财政投入、组织协调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所以不论是即将湮没的文化遗产的抢救、发掘,民间文艺的收集、整理、出版,还是少数民族文化队伍的培养建设都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所有这些都将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兴。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应对建议

针对上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我国未来的相关对策思路应该是正确对待衰退,保存、摒弃和弘扬并举;传统和现代结合,引导健康变异;上下结合、表里结合,促进全面繁荣。

(一)正确对待衰退,保存、摒弃和弘扬并举

衰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主要威胁,因此,阻断衰退是传统文化繁荣的首要工作。当前处于衰退状态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具有三种不同的性质,与之相应也必须要有三种不同的应对态度。

有历史价值,但已不可能在现实和未来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对此作的基本工作应该是保存。许多正在衰退的传统文化其价值不是现实的,而是历史的。如旧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它们都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在现实社会中它们已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但却忠实地反映着某一或某些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印刻着这一或这些民族的历史痕迹。又如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文字和无法传承的技艺、艺术、原始宗教及礼仪等,它们都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反映着民族特色,也记载着人类的文明。对这些文化内容应该采取保存的方针,即要尽力使这些即将消失的且不可能再生的文化成为“标本”保留下来。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和不可再生性。应通过适当的形式,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 力进行抢救性的记录和保存。博物馆、影视、文字档案、文物收集等都是有效而应该充分利用的手段。我国五六十年代以来进行过这类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又有所加强,但显然还很不够。

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但却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相悖。对此应取的态度只能是摒弃。每个民族要进步,在不断创立和吸收新的文化因素的同时,都必须舍得丢弃自己落后的东西,切不可在强调传统特色的同时形成文化上的保守主义。传统文化并不等于优秀文化,不等于文明。如一些民族中存在着的原始的平等观念、婚姻上的近亲习惯、“坐家”习俗等等都是与民主、法制、竞争、优生优育等现代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它们的确是传统的东西,但却代表着愚昧和落后,它们的失落、衰退实在是民族文化的进步。对于这些文化内容,我们所采取的态度不应是保留,而是摒弃。

优秀的文化成分,既体现着民族特性,又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粹。对此应采取的态度只能是弘扬。我们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是就这部分内容讲的。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在各民族的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因而弘扬这些文化的工作也是涉及方方面面的。我们要防止传统文化的衰退,就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弘扬优秀文化。当然,在具体工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常需要与对落后因素的摒弃结合在一起,因为许多文化现象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常常是裹合一体的。事物具有两面性,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弘扬精华、摈除落后,实际上两者是需要同时进行的。

(二)传统和现代结合,鼓励和引导变异

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自身创新和外来文化的补充,因而变异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条件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讲要把坚持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积极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其精神也是文化变异的问题。保护传统文化不是制造“保留地”,追求“原汁原味”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在现代化过程中,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都在发生,因为不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不从现代生活中汲取养分的文化都将走向枯萎。但我们在这方面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变异、引导变异。鼓励变异是说应该赋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一种主动意义、自觉意义;引导变异是说我们追求的变异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而不能是消极和腐朽的。这里,应该强调要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目标来规范变异。此外,引导变异也要注意处理传统成分和现代成分在新文化形成中的关系。我们所希望的新文化应该是向未来的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现代文化。

(三)上下结合、表里结合,促进全面振兴

上下结合是说政府行为和民间行为的结合。这种结合需要沟通,而政府行为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比如,前述云南省为恢复传统文化而出现的“民族文化传习所”、“大研古乐会”和“彝族文化学派”等都是有志于民族文化的人士和团体利用自己的资金及影响创办的,这些人士和团体在运作过程中如果能得到政府在资金、组织和舆论上更有力的支持,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深入肯定会产生更 积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变异主要是在自发状态下发生的,而如果政府对此加以研究并有意识地引导,无疑会减少或避免一些消极现象的产生,促进健康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繁荣。

表里结合是说传统文化的表层繁荣应该与民间社会生活结合。传统文化是发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民间社会是传统文化的土壤。当代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民间的相对游离是现代化过程对传统社会的冲击过于迅猛,而社会不同层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容留和需要有着较大的落差造成的。国家和各民族的有识之士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是要先于一般社会成员的,他们为容留和复兴传统文化所作出的努力总是和一般社会成员对于传统文化的不自觉丢弃形成反差。这里,一般社会成员认识上的滞后是主要问题,而解决的办法也只能是教育。对此,已有相应的经验可供借鉴。如注重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广泛宣传保存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相关措施;利用某种组织将当地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组织起来,使其成为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及进行这方面教育的骨干力量;参与组织和资助当地的主要传统节日,使其成为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民俗活动,培育新的“文化积淀场”;定期举办民间文艺调演,聘请民间老艺人培养民族文艺新人等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且可以推广的作法。此外,民族传统文化也应该作为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各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一般教育的同时,也应适当增加一些介绍本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或教材,让学生从小就培养起热爱乡土、民族和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把振兴民族传统文化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发展“文化经济”是繁荣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路子。由此,几乎每个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都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有了不同的举措。但在发展文化经济的同时也有两个容易出现的偏向应该引起重视:一是对待传统文化的随意性。表现为急功近利,不尊重当事民族的意愿,甚至歪曲、丑化某些民族的风俗。这样作的结果,伤害了民族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也损害了传统文化的形象,是与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初衷相背离的。二是将传统文化仅仅作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这种极端实用主义使文化成为经济的奴隶,丧失了文化的尊严,实际上是对民族本身的不尊重。尽管有上述两个容易出现的有害倾向,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条可行的途径,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地方能够重视文化和经济的结合,希望藉此促进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真正繁荣。

5.国外教育的现状与走向 篇五

世界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瑞士音乐家,(1865—1950)创立了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其核心是“体态律动”.对后来相继形成的各种音乐教育改革的思想、体系都具有深远影响.至今仍朝气蓬勃、充满生命力,以开放性的姿态持续发展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达尔克罗兹教学实践的三个组成部分与教学目标

一、组成部分:

1.节奏运动

包括读写节奏和创造节奏的能力.体态律动的教学目标首先是发展身体的节奏感.发展身体对力度变化,对时间、空间细微变化的领悟、分析和表现能力

2.视唱练耳

将体态律动应用于听觉教学,在身体节奏感和节奏听觉的基础上获得各种能力.3.即兴创造活动

把体态律动、视唱练耳中获得的音乐能力迁移应用于各种学习内容中去,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二、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三个组成部分的核心是体态律动,具有相互渗透的关系.整体方法是先实践后理论.首先学会运动身体机能,再开始教授原则和概念.听音乐的同时,用身体去感受和再现音乐中的时值、力度、速度、旋律线、音区变化等等.在感受和再现的过程中,须将注意力同时集中在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两个方面,凭借直觉和分析不断作出判断,并敏捷地反应为连续的身体运动.将音响即兴地转化为身体运动的音乐意识和行为的发展.这是体态律动的重要价值之一.体态律动(一)

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和认知.不是用音乐伴奏的舞蹈,也不是伴随着音乐的体育运动.其训练不是模仿动作,不注重身体姿态或外表形式,而是将再现音乐所必须的要素“融化”于我们的身心.通过聆听和身体运动引发运动觉反应.这种反应是在联接听觉和身体知觉的基础上的整个身体与大脑的沟通.体态律动(二)

教师应尽可能去发现和研究儿童的身体活动和他们周围世界的自然节奏,特别是儿童的游戏活动.将教学思想及原则渗透在活动中,不要使学生明显感到自己永远是“被指导”者.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在当代的发展

1、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强调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作用、重视教具的使用、强调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发现式教学原则的普遍运用、教学材料选择中的多元文化的发展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是一种集体活动,它使学生获得的既是一种社交游戏又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其对音乐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对基础的节奏感音乐感的培养具有重要贡献.它从根本上把音乐的学习改变为结合律动、听觉、情感、心灵去感受音乐,因此使音乐的学习充满了活力.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匈牙利音乐家.(1882—1967)以他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柯达伊提出和探讨了一系列音乐教育观念和实践中的原则问题,具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对后世有广泛影响.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

这是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人都享有这笔宝贵遗产的权利.柯达伊用毕生的努力去实现让更多的人懂得音乐的语言,让音乐属于每个人的理想.二、学校音乐教育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学校音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首先要有步骤地使学生掌握音乐的母语.音乐不仅是发展人的灵魂、精神的手段,也是发展匈牙利民族性的教育,这是任何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民族再生的过程应该从学校教育开始.灵魂是不能用行政法令来塑造的,要用艺术和知识来重新塑造.三、必须重视早期教育

从整体上讲,柯达伊教育体系上建立在早期音乐教育基础上的,高度重视童年形成性格时期的音乐教育,教育的起点必须始于幼儿园.四、民族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

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使儿童熟悉、热爱民族音乐、积累民族音乐语言、建立民族音乐的思维,这是柯达伊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重要的特点.五、选择优秀的音乐作为学校音乐教材

认为只有真正具有内在价值的艺术才适合儿童.这包括传统的民族音乐、具有匈牙利民族风格特色的创作音乐和世界优秀的音乐.六、教学的实施必须依赖于优秀的师资

高水平的音乐教育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需要在许多领域和文化的鉴赏力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培养.七、提高全民族艺术文化修养是学校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共同事业

继承发展匈牙利音乐文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尽可能多的人参于共同的建设.为了加速发展而改变文化进程的顺序是不可取,也不可能的.柯达伊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民族音乐在教学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这是柯达伊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教学中突出五声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五声音乐是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特点,又最适合儿童的音乐学习.这两方面的结合,形成了学校教育中民族音乐的理论基础和体系.二、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

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也是最容易表达思想情感的音乐形式.这是柯达伊教育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与内容,其音乐教育面向全体人民,使音乐属于每个人.三、以首调唱名体系培养全面的音乐能力

把首调唱名法作为教育思想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认为它是一个综合的基础,用这种唱法促进音乐的感知、音乐思维和内心音乐听觉的形成和建立.首调唱名法包括: 首调唱名唱法;节奏读法;字母谱;手势;固定音名唱法.四、以系统丰富的教材培养音乐的听觉、读

写、歌唱能力

这是区别于其他音乐教育体系的突出特点和重要内容.总的来说,柯达伊教育体系在强大的欧洲文化包围中,在民族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发展上独树一帜,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积极影响着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音乐教育事业上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德国当代音乐家.他以最基本的音乐要素—节奏为基础,认为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和需要,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必须唤起人天生具有的这种音乐本能.他创立了一个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音乐教育体系.“元素性”的音乐

这是奥尔夫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的核心.“Elementare”可译为“原始的”、“基本的”、“回到人的本原的”等.元素性的音乐,从各组成方面来看,都是非常简单、最基本、最初的,注重人的基本感受、体验等精神性的方面,人人都可以参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一种思想和态度

通过音乐教育和实践,达到人类的最高智慧.

二.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

音乐学习的关键在于具有表现的欲望,并愿意、乐意表达出来,不一定需要高超的技巧.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

三.音乐、还包括舞蹈和语言

元素性音乐永远不单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必须由人自己创造的音乐,而不是作为观众.

四.让孩子自己去做

孩子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孩子,其次才是音乐.

五.重要的是教学过程

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关键在于活动的过程.

六.兼容并蓄、不断发展的音乐体系

元素性的音乐理念使传统性音乐与现代音乐相互融和,使东西方音乐也正在逐渐走近.

铃木音乐教学法

日本著名小提琴教育家(1899—约二十世纪末),以成功地教授儿童学习演奏小提琴著称,其“才能”教育理论在当代音乐教育思想中有重要影响.

铃木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l打破传统的观念—才能是天赋

l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环境认为所有的人都具有同样的潜在能力,所有的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不要抛弃那些在学习上落在后面的人,这种教育的途径就叫做“才能教育” .

认为形成能力的核心是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优越的环境是创造高超能力的地方.

三.重复,重复,再重复﹗

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才能的培养需要长期耐心的培育.

四.强调记忆力的训练

记忆是一种极为宝贵的东西,有了记忆力作为基础,就有了体验的能力和可能.

五.重视直觉的作用

6.国外教育的现状与走向 篇六

关键词:质量治理,大学生学情调查,大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学教育质量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由粗放式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也开始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知识经济时代不但使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且使学习成为最富革命性的生产和发展要素,具有学习力进而转化为创造力的人才成为决定国家命运和人类未来的核心力量。

一、何谓“学习危机”

目前世界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2013年,全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2%,全球已有100 多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超过15%,有50 多个国家超过50%,有14 个国家超过75%。 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教育”。然而,纵观世界,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 虽然教育系统日渐发达,但却存在“学习危机”,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未能建立起有效支持学习的教育系统[1]。

何谓“学习危机”? 学习危机何以存在? 如何提高学习质量? 构建“有效支持学习的教育系统”? 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正在成为教育研究的新热点。 概括来看,既有研究大致分两大基本路径:一是将关注点投向学校、课程和教学,希望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改革来提高教育质量。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下,一些研究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将大学生的学习经历、感受和在学满意度也纳入研究设计,作为质量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另一路径是将研究视野投向整个系统,将问题放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大众化及市场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中国社会转型与体制改革的宏观大势来进行分析。

1. 教与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 因此,提高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 必须从改善大学课堂和教学做起;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也需要进入课堂教学的微观世界,发现和诊断影响大学生学习发展的相关因素及学校可以把握和解决的教育性问题。这个道理有经验的教育家和研究者早已经强调。潘懋元先生在纪念自己从教80 周年的会议上感慨: 我从研究高校的教与学开始,但遗憾的是后来在这一领域做得太少,……①香港大学教授、前副校长程介明也认为:目前在中国的高教研究中,宏观研究很多,微观的深入研究教与学的研究太少,而后者是教育学者真正的专业研究领域②。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的周远清同志则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强调教学工作是高校永远的中心、永恒的主题。

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育教学改革应该使学生受益,着眼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评价教育教学质量也要倾听学生声音,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与感受,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目前,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工具主要有学习过程调查问卷和学业成就标准化测试。由于学业成就测试主要表现学生学到了什么,却无法揭示他们是怎么学的,以及大学在其中发挥了什么影响。因此,就问题诊断和改进功能而言,大学学习的过程性指标就显得格外重要。 它可以让大学了解“学校所提供的学习机会和活动是否充分,学生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这些教育资源,从而让大学政策制定者可以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决策,以提高该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2]目前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大学生调查项目主要有美国的 “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NSSE)、“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Student Experie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SERU), 澳大利亚的 “ 课程体验调查”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CEQ) 和 “ 大学就学经验调查”(University Experience Survey, UES),英国的“全国大学生调查”(National Student Survey, NSS)等。

2. 要研究大学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近年来, 面对社会日益增强的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期待, 国内高教界也开始关注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并形成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团队和成果。如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CCSEQ)”,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北京大学“首都高校质量检测项目”,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NCSS),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等参加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主持的“国际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查(SERU)”,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也使用自编问卷,针对本校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 总体上,国内学情调查项目既有改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定位,又有丰富和推进高等教育研究学科领域的功能考量,符合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研究拓展的需要,很有发展前景,值得坚持、需要完善。

当前研究大学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为人才培养确定方向与内涵。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使人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并非完全由教育自身来决定, 而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19 世纪,拥有读写能力是成为优秀公民的关键。20 世纪,基础教育的三要素 “阅读”“写作”“计算”变得必不可少。 未来人才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在托尼·瓦格纳著的《教育大未来》中,被综合为七种: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这些能力与素养显然不是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所能实现的。

研究大学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还要考虑评价方式和理念的变革,特别是要关注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相匹配、由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变革所带来的国际高等教育质量教育评价的一些新特征。笔者将这些特征概括如下:①使用通用或可比较的国际化评价标准: 突破国家及其他单一教育系统制定标准的局限,建立起以“实质相当”为原则的跨国家互认学历或水平的国际认证标准及程序,如工程教育领域的“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ABET认证①等;②突出以“学”为中心的增值性评价视角,强调教育过程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的成果及变化;③采用以“证据”为基础的可持续评价方式,通过长期积累、科学采集的数据和可显现的证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与评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 ④坚持以教育教学改进为目标的评价理念,评价不是为了打分,而是为了诊断,评价结果要用于改进教育教学。

3. 研究大学生学习要进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系统。分析至此,我们发现,研究大学生学习并不局限于大学生学习现状,而是进入教育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如何评价人的更深层面,关于大学教学研究也不能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而是要进入教育系统,特别是系统综合改革的层面。 龚克校长就曾提出,教育教学改革应该成为大学综合改革的核心。

大学综合改革是社会整体深化改革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高校为适应外部社会环境变化,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全面调整改变自身的主动行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人才培养,特别是质量议题已经被纳入公共政策范畴。大学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凝聚在学生学习与发展上的教育过程与结果质量是大学作为社会公共和专业机构存在并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也是社会及公众问责的重要内容。 大学的综合改革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组织、制度和文化的重构,提高大学系统运转的健康性,形成与社会、与市场、与大学教育的供给和需求方的良性互动。

然而,改革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途径,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因此,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尝试将目标和途径结合在一起,从质量治理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学习问题。

4. 质量治理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学习问题。 质量治理可以说是个世界性难题。加拿大高等教育研究学者格兰·琼斯(Glen A. Jones)就曾提出,在高等教育领域, “治理”与“质量”都是很麻烦的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机构和系统层面改革的对象,但不同的人在基本认识上却形不成共识; 解决问题的策略无所谓对错,但有好坏之分;解决既有问题时又会引出新问题。 大学的“学术治理”与“教学质量”常常被分开讨论,特别是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更少与大学治理联系在一起。 他呼吁“大学必须把学生的学习问题置于大学机构和高等教育系统治理的核心位置”[3]。

“质量治理”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概念,其中 “质量”是方向和目标,标识出教育的内涵追求。“治理”是方法和途径,表现为目标实现的过程。 “质量治理”还是一个动态而持久的实践行动。由于对“质量”的认知标准和价值判断由历史形成,具有多种维度,因此,以质量为目标的“治理”行动也必然是复杂的、动态的、存在多元利益冲突与博弈。

在研究层面,“质量治理”概念的提出大大扩展了研究空间,为多种研究(理论研究、政策分析、实践探索等)提供了充裕的资源和题材。 仅以大学人才培养为例,表面看来这是高校的日常工作,但实际上却受各种非教育性因素影响。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就要考虑在宏观社会环境与微观课堂教学中找到可以确定和明晰问题的立足之处,构建能全面、深入分析问题的研究设计,创造能容纳不同学科、不同视角、不同类型研究的条件与规则。

学情调查之所以应该被纳入质量治理的范畴,首先在于学生是学校存在并发挥功能的基础,他们是学校教育,特别是特定学校教育的直接当事人和利益相关者,学情调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质量治理中的学生视角。第二,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经验与感受是表现和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感受,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持续性的学情调查和教育改进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以评价为基础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三,大学生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中, 学生的学情是社会社情的缩影。设计良好的学情调查在反映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复杂因素,在宏观社会和制度层面,提出有建设性和持续性的政策建议。

二、清华大学的学情调查研究

(一)清华大学学情调查基本情况

下面,我们就以清华大学主持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为例,分析如何将以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为聚焦点的学情调查纳入质量治理的整体框架, 如何使学情调查超越具体工作的局限,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 是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的研究框架,在这一框架中,“大学习学习与发展”处于中心,是这一研究的聚焦问题和突出特点;外圈代表外部环境和影响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宏观大势, 我们用4 个词 “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基础教育改革”来概括;中圈呈现的是将宏观影响因素和具体研究问题连结在一起、可进行定义并操作化的内容。

1. 大众化因素。 高等教育 “大众化”因素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影响,在我们的研究中,被具体化为影响大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先赋性条件,如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大学前教育经历的差异性、多样性分析。 其基本假设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更多具有不同经济、社会背景、教育经历的学生进入大学,改变了传统大学同质性很强的学生群体特征。 基于CCSS2012年调查数据(72131 个有效样本)①,我们发现,当年在校生中已经有75.6%的学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第一代大学生由于缺乏父辈教育资本、 文化资本的支持,更多要靠个人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对第一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特征分析发现:他们是传统教育意义上的好学生,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但是,他们较少与他人交流, 较少在课上提问和表达意见,课下花更多的时间玩电子游戏,社交圈子小,较少得到他人、特别是重要人物的支持,较少参与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课外学生活动等,很容易被忽视[4]。 另外,我们的调查还发现高职高专院校中,第一代大学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院校,农业户口学生比例显著高于非农业户口学生。这提示我们不仅要关注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及校园生活适应性问题,还要研究中国高校和大学生的社会分层问题。

2. 基础教育改革因素。 关于学生的高中教育经历对其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问题,既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关,也和另一个宏观影响因素“基础教育改革”有关。 我们的研究发现:和“985 工程”院校、“211 工程”院校相比,高中学习经历对进入地方院校的学生影响更大。这引发我们思考大学生的“积累性学习”和“转型性学习”问题[5]。 由基础教育训练所形成的积累性学习可以迁移至大学并影响大学的学习过程,但以“985 工程” 院校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所需要的可能并非是学生通过积累性学习形成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学生必须进行学习转型才能适应研究型大学的需要。我们的调查还发现,高中学习经历丰富的学生捕捉和利用大学提供的教育机会和资源的能力更强,大学学习过程质量也更高。 这些都使我们看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新课改为代表的“基础教育改革”作为宏观因素与大学生的学习发展确实有关,从质量治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关注学生成长的复杂性,学校教育的延续性,学生与院校特质的匹配性与适应性等问题。

3. 国际化影响。 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既表现为学生学习元素的丰富,如海外学习经历、与国际教师、学生交往等,也表现为评价标准和比较参照系的改变。 目标指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机构,如“985 工程”院校大多希望运用国际通用标准和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在与国际同类院校的比较中发现自己的差距。 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 与 “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同年数据,我们对中、美同类大学学生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学生眼中“课程激发自己更好学习”的程度,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博士层次大学、学士层次学院三类院校学生的得分都高于我国的 “985 工程”院校、“211 工程”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对“985 工程”院校与美国研究型大学5 项可比指标的分析显示:中美大学在“校园环境支持度”上,学生表现并无实质性差异;在“教育经验丰富度”上,“985 工程”院校高年级学生表现好于美国研究型大学,低年级学生无显著差异;在“主动合作学习水平”上,两国院校低年级学生无实质性差异, 高年级学生美国研究型大学略好于“985 工程”院校;在“生师互动水平”和“学业挑战度”上,无论高、低年级,“985 工程”院校学生得分均低于美国研究型大学,且存在中度及以上差异[6]。

4. 市场化因素。 “市场化”因素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强化了市场竞争所看重的学习收获与结果性指标,如知识、能力、就学满意度等。 人们很容易接受这样的观点:教育质量应该包括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没有教育教学过程的高质量,很难有高质量的结果。但是教育的复杂性就在于过程与结果之间并非是简单线性关系。 我们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对教育过程质量还是教育结果质量, 影响因素都很多,而且不同影响因素之间还存在交互关系,如区域(学校所在地、学生来源等)与院校类型之间就存在明显交互作用。 就教育过程质量而言,东部地区的“985工程”院校学生表现最佳;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表现异军突起。 在教育结果质量方面,“985 工程”院校内部,东、中、西部的教育结果质量差异较大: 东部学生的教育收获及满意度全面领先,中部学生也在多数指标上显著好于西部;“211 工程”院校群体,区域间教育结果质量差距缩小,东部学生的优势体现在能力收获和就学满意度上,中部和西部学生所有指标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7]。

(二)改进措施

在院校层面,清华大学提供了如何在质量治理的大思路下利用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厘清问题根源所在,通过改善条件、完善制度、浓化氛围等方式,有效解决问题的成功案例。 例如,2009 年第一次发表的《清华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明确指出:清华学生中存在GPA导向的学业成就观, 生师互动不足,学生学习努力但缺乏学术志趣,高年级学生学业挑战度不足等问题。 近几年学校出台的重要教改举措,无不指向这些问题。学校第24 次教育讨论会的主题即确定为“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术志趣,提高培养质量”。学校新近成立“本科教育咨询委员会”“研究生教育咨询委员会”, 咨询委员们是自愿报名或经推荐产生的学生代表,他们将代表学生,参加学校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讨论决策。可以说学生参与已经进入质量治理的制度层面。

在研究层面,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研究组除继续完善面向普通院校,分别调查学生学习过程和求职就业情况的“绿色问卷”“蓝色问卷”(毕业班学生)外,又开发出针对应用型高校学生, 突出实践性学习和应用性技能培养的 “黄色问卷”。 2013 年,又专门开发了主要针对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需求,对学生进行全样本、全过程追踪研究的定制型调查工具。 目前,2014 级学生已进行了“新生特质与选拔”调查(2014 年9 月)、“学习适应性”调查(2015 年9 月)两轮调查。 从中发现和诊断出的问题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给相关部门及师生,针对这些问题而采取的改进措施也已经或正在制定和实施。

质量治理是个系统工程,学情调查只是其中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质量治理强调:承认和面对多种质量主体和客体的存在,综合考虑影响质量的多种力量与要素,厘清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形成质量标准和评价方式上最起码的共识与共行。 在中国社会转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的今天,从质量治理的视角出发,我们才有可能超越具体问题的阻隔,跨越不同学科的分野,形成学术研究、制度建设与实践改进的有机结合和整体推进。

最后,笔者还要强调,学情调查不仅是一个研究课题,一项具体工作,更是质量治理不可或缺的内容。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的产出,更是学习的主体。 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学生,当然是、应该是、也必须是质量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和积极参与人。通过学情调查所采集的有关学生、学习、学校的丰富信息,由其所揭示的影响学生、学习、学校的复杂因素,以及所蕴含的改进院校教育教学,完善质量治理体系的重要作用,在当下中国应该得到充分的认识。

参考文献

[1]UNESCO.Global learning crisis is costing$129 billion a year[EB/OL](2014-1-29)[2015-12-25]http://en.unesco.org/news/global-learning-crisis-costing-129-billion-year-1.

[2]海迪·罗斯,罗燕,岑逾豪.清华大学和美国大学在学习过程指标上的比较:一种高等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

[3]Glen A J.Governing Quality:Positioning Student Learning as a Core Objective of Institutional and System-Level Govern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Education,2013(3).

[4]Jinghuan Shi,Wen Wen,Yifei Li,Jing Chu.China College Student Survey(CCSS):Breaking Open the Black Box of the Process of Lear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Education,2014(3).

[5]赵琳,王文,等.大学前教育经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兼议教育领域综合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

[6]清华大学课题组.本科教育怎么样[N].光明日报,2012-6-19.

7.国外教育的现状与走向 篇七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本质定位 实践走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39-02

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学生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正因如此,我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对学生教育改革创新的体现,是当代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正确认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及其实践中探索的有效方案是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实施的必要条件。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等同于思想教育,但二者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本质是自我教育,教师的一切工作最终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与其做知识的传播者,不如做知识的引导者,俗语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理解为所有教育工作的一种态度和理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单纯的一门教育课它更是所有教学课程有效传授的保障,是所有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指明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对人的尊严、人性、和人的潜能的尊重,根据不同学生的成长状况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从根本上实现高效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意义。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误区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上,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态度、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社会的进步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混淆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心理学,主要目的和理论基础是重在培养学生的认知心理把握其心理活动,正确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养成,最终达到提高和升华学生精神状况的一种理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为理论的一种思想教育,二者在本质和理论基础上有一定的区分,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极为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它仅仅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一个方面,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因此提高对高校心理教本质的认知,绝不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淆。

2.教学理念陈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水平不达标

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案中有效的手段。然而现阶段高校教师多年的工作过程中,对于普通教学方式早已思维定式,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能够用来传达的有效途径僅仅是书本。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书本形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鼓励大家自己阅读,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落后的教学理念很难真真正正的去读书本里的内容,这种旧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很难令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感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了解与学习也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要素。

三、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基石,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的重要手段,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基础所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提高心理教育的有效性,把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与实践走向将直接关乎社会主义建设,以下内容将根据现阶段高校心理教育实施现状给出具体的参考意见。

1.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

高校心理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学校的帮助与支持,一件事情成功与否,态度是关键,因此,高校要加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的支持,优质完善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由于经济资源的有限,现阶段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环境等方面上还有很多不足,建设完善的教育环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多媒体设备水平,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率的有效解决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高校心理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政府的和社会的支持。

2.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水平

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学校可以聘请社会或医院知名的心理医生,为学生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真切学习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本质;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定期培训,教师通过和知名心理医生的交流和学习,丰富自身的实践操作知识,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上,有目的的指导学生,使学生更快、更加深刻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意义,

四、结论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深刻的意义,然而现阶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与实践走向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完善不清晰的问题,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师资力量,丰富教学手段,对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茹,许昌斌,李斯. 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J]. 教育探索,2014(10):132-133.

[2]周涛.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时代教育, 2015(13):270-270.

上一篇:师范生暑假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科幻小说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