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文化特色课程

2024-10-08

学校特色文化特色课程(精选11篇)

1.学校特色文化特色课程 篇一

体验教育与素质拓展教学课程感悟

2012年4月底,学校组织我与江丽华老师赴北京大学参与阳光体育新课程实践课题研究活动。机会万分难得,课题尤为重要,我由衷地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提升自我的机会。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于我自己而言,既拓宽了视野,又及时发现了自已的不足,深刻体会到团队精神和领导组织能力的重要性;于体育教学而言,我学习到了许多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宝贵经验,感受到了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看到了它的广阔前景。想与大家分享的很多,缕清思绪,汇报如下: 拓展训练的

一、背摔:

一个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责任。学生依次从一座高1米的台上直身向后倒下,其他队员在背摔台下双臂做保护。这项任务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它充分体现出团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责任,当我们在摔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完全信任台下的队友,是我们心理挑战的一项,也能体现出你对你的队友信任有多深。而这种信任不是在没有前提条件下的信任,他是在我们长时间的相处下,在彼此相互认知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在台下接的队友在接的时候能不能用出百分之百的力气去保护队友,它也反应出自己所在职位应负的责任。这就像我们在工作中的换位思考,使我们知道在今后工作中应多为别人着想,多找自己的原因,这样我们的团队才能更加团结,更加进步。学习目的

1、培养团队内部的相互信任

2、增强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

3、发扬团队精神、互相帮助

4、通过挑战懂得合理突破本能的重要意义

5、感悟制度的制定与保障对完成任务的价值

6、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

二、“团队破冰”:

拓展训练项目“团队破冰”:要求学员站成一排,双手交叠放在身前。在不允许说话、甚至不能用口型、眼神的情况下,按每个人的生日从小到大正确排列成一行。活动一开始,由于我们对规则的不熟悉,大家都流露出迷茫、疑惑的神情,不知所措。期间,有个队员开始偷偷私下交流。而一旦违反游戏规则,全队要受罚。每当有1人说话,全队必须做5个深蹲。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大家开始想办法,于是有的摇头示意、有的用脚在地下划拉、有的用下蹲的次数来表示,方法虽然很多,但很不统一,乱成一团。于是我们队长自发站了出来,在队前示范着手势的方法。经过全队的努力,我们终于准确地排列完成。

学习目的

1、培养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提高沟通技巧。

2、感受互相帮助与关爱。

3、体验信任对于我们完成任务的作用。

三、“同心鼓”:

当教练给我们讲解了怎么完成这个项目的时候,大家都直呼好难,觉得完成一个都不容易啊,更何况在几十秒内顺利的完成这个项目。在半个小时的训练时间里,队员们都积极的充满斗志的参加训练。“同心鼓”的游戏规则是:一个四周绑了数根绳子的鼓,每位队员拿起一根绳子把鼓提起来,用鼓面颠起一个排球,排球在不落地并超出10公分高的情况下连续颠30次。这个项目是训练大家的默契度和协作能力。组织学生玩非常锻炼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起初,我们没有掌握诀窍,颠一两个球就落地了,在大家的配合与协调下慢慢的进入了状态,我们从最先能颠4、5个球到后面一次性能颠150多个球。

学习目的

1、全体学生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完成共同目标

2、培养学生不怕挫折、不断进取,争创佳绩的意识

3、体验互相鼓励完成任务的作用

四、“不倒森林”:

这个项目里,每位队员拿一根塑料长管围成一个圆圈,在队长的号令下,队员把立在地上的管放掉,去抓前面一位队员的管,要求管不能倒在地上,手不可以抓扶,平扶是可以的。这个项目训练我们要容许他人出错,学会专注与倾听,从磨合到配合的阶段性。正式比赛时,由于前面一组表现的很出色,导致我们最后一组的压力特别的大,在“不倒森林”的项目里,我们频频出错,可大家都没有责怪对方,都是鼓励安慰说“没关系,再来!别紧张”。虽说我们在这个项目中的比赛名次落后,但大家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反而互相鼓励加油争取在下一个项目中取得胜利。

学习目的

1、培养团队成员统筹协作能力;

2、了解团队学习的成长过程,培养团队快速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压力下坚持不懈地努力和敢于拼搏的精神;

4、通过每一个项目学习其中暗含的道理。

五、搭书架:

搭书架是一个风靡世界的活动项目,通过搭建书架的过程,感悟协作中细节的重要性和发展规律的价值。搭书架既可以单独成为一个课程,也可以作为一个项目与其他体验游戏联合使用,同时可以作为趣味比赛项目使用。人数不少于14人,器材足够时可以分为两组。规则是在30分钟内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书上“书架”图形搭建。完成之后进行简单的分享交流,然后观察期中的连接并通过拆开寻找其中的部分规律,为再次搭书架做准备,如果需要,可以贴在不同木板上做标记,然后在快速搭建。

主要学习目的1、培养学生阅读任务并通过相关内容设想任务存在的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经验和发现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学习当中。

3、学习善于利用资源并将其细分规划的能力。

通过这次的拓展训练,让我学会团队精神、信任和沟通的同时也学会了许多东西,学会挑战自己,学会鼓励他人,对事多换一个角度思考、理解,更学会了再自然中放松、在游戏中学习、在欢笑中感悟!接下来还要把所学到适合学生的项目,在课堂上依依体验。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团结协作带给他们的快乐。在游戏中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让他们在失败中得到教训与启示。在学习中,同学们之间需要沟通和信息的共享,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去创造1+1>2的可能,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更好的完成共同的任务。

总之,这次拓展训练给了我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将会把这次拓展活动中所感受到的一切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为共创“和谐仁智”献一份力!

同心鼓 不倒森林 巧抛彩球 能量传输 诺亚方舟 书架 魔方)这些器械名称有没有,我要给学校打申请购置。大概这些需要多少钱购置。

2.学校特色文化特色课程 篇二

课程;学科;教学;

课程改革为学校指明发展之路:实践课程改革, 建设课程文化, 是实现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 是实现特色办学的必由之路。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总和, 是学生学业活动的总和, 是包含了学科教学与学习的过程, 也涵盖了学生在校的全部活动。课程是学校发展的“跑道”, 是学生成长的“跑道”,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重在课程领导力和课程实践力的建设, 这是对学校不同层面不同的建设目标。课程改革十年来, 我们在课程文化建设中做出了努力的探索, 现在是要进一步提升认识, 进一步改革, 才会实现学校的特色办学, 从而形成黑河二中的办学特色。

一、提升课程价值的追求

课程领导力体现在学校办学宗旨的确定, 体现在学校办学的愿景。我们提出“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成长的价值追求在于“消灭干坐率, 提高及格率, 追求优秀率”。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追求, 这是实现每个学生学习权利的追求, 也是课程价值的追求, 是课程评价的指向。失去目标, 就会失去方向, 目标不明确, 也会失去成功的机遇。本学年, 我们要对“三率”的基本目标有个明确的确定, 每个班要依照学情做出自己的追求目标, 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学校要做出运行机制的明确要求, 让课程价值有明确的追求。

二、建设课程学科

一门学科教学的整体体系建设是课程领导力和实践力的重要依据。建设课程学科, 一是深化读课标与研教材活动《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目标, 也是评价学科的标准。我们要探索的是把课标要求的核心能力具体化表述, 并且有精细的评价要求。我们的教学时基于课程目标的教学, 而不能是基于中考的教学, 也不是基于教师主观经验的教学。我们缺的是思维的转变, 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读课标说教材的活动就能扭转我们的现状。二是深化“问题到学法”教学“问题导学法”教学, 一要钻研教材, 发掘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 才能找出教学问题所在。而是把问题作业化, 我们采用“导学案教学”中的导学作业的设计。导学作业不仅是在课前的预习, 也是课中导学的问题, 还是课后巩固的引导。怎么设计导学作业系统化、系列化才是“导学案教学”的关键, 它又和中考的内容相关联, 与中考的试题形式相关联。问题作业化, 也是“问题导学法”的关键。

三、构建“习题讲评课”的新课型

“习题讲评课”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习题讲评课”以单元教学内容为载体, 梳理核心知识, 结合知识点设计的作业题, 把作业看做考试。这种单元测试也可是灵活以教学专题进行。

讲评课一在针对性, 二在及时性, 三在辅导性。一是设计、评讲都要有针对性, 既有教学内容、核心能力的针对性, 又有学情的针对性。二是作业做了就要及时批改, 及时讲评, 力争不过夜、隔天讲。三在通过作业找出问题, 对问题的解决, 讲题要引导方法, 举一反三, 避免就题讲题。讲题重引导, 采用温故知新, 启迪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到解题的思路, 重思维的引导。讲题重构建,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支离破碎。

讲评课贵在规范、严格, 而且要盯着, 错的一定要求学生重做, 在做中去感觉、去感悟。讲评课上学期已立项省课题, 首先在理化组实验, 逐步在数学组、语文组开展。

四、开展好学科教学改革

各学科要反思本学科在中学阶段究竟学什么有价值, 去重构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也要问一下, 我教的内容哪些是毫无意义的。

语文学科目前最紧迫的任务, 是让学生学会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清楚。为完成这一任务, 有必要在初一和初二学段以点及面地开展“随笔化写作”教学, 开好阅读教学情境随笔课。这是语文教研组的重点项目, 一定要定出规划, 有实施的内容, 有教学的成果。

数学学科由“双基”而扩展出“四基”的培养目标, 给数学科提出了新的课题, 如何认识“数学思想”和“数学经历”的教学, 对我们来说既有传统又有新的内蕴。如何抓住数、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教学是当前数学学科探索的指向。数学教研组要从“习题讲评课”课型的构建中去细化教学环节, 转变思维, 培育学生的“四基”能力。

其它学科都要努力结合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去找到自己学科教学改革的指向。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法就是有效方法, 应从教学的形式转变回归到教学实质的探究, 这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所在。

提出课程文化的建设当然离不开育人的宗旨, 课程是由人执行的, 不仅是理念的树立, 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转变。

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质量,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去提升专业发展的水平, 老教师、新教师都有教学观、质量观转变的任务, 专业提升是自己的事, 没有变的动机是不会变起来的。通过职称评定、骨干的培训、优秀评选的认定是提升专业水平的途径, 高级职称的老师的职业倦怠和高原现象用是一个急待公关的课题, 要做出我们的回答。

要认识到学生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独特群族, 传统的教育方式都失去应有的作用, 这个全新的教育方式正在努力探索中。德育任务仍然沉重, 而且又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应当以“表扬”的教育中思考有效式, 又应该以“惩罚”的教育思考弊端, 趋势应是“趋中”。学校的教学常规应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这一点要不动摇

3.挖掘围棋文化 构建特色课程 篇三

一、创设棋文化特色环境,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1.室外环境凸显棋文化

室外环境我园统一定位和规划,均以围棋特色为主线,房屋外墙雪白中镶嵌着醒目的文化色——橙色、绿色。整体房屋呈开放多元格局,并排三幢楼“井”字型布局,象征着方方的棋盘,右旁紧挨着圆圆的大型活动室,象征着棋子;三幢楼分别命名“星星楼、天元楼、高目楼”,整体构造处处体现了文化气息。

在宽旷的生态环境中创建了烂柯亭、采摘园、迷宫园、种植园、对弈台、轮胎园、攀爬园、建构园、探险园共九大文化景点。其中对弈功能的亭台楼阁既像诗意田园,又像冒险刺激的丛林探险;形似围棋棋盘的蔬菜地和植物迷宫、象征圆形棋子的轮胎乐。在室外的环境中每一个孩子都能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收获!

2.室内环境绽现棋文化

室内环境本着统一和谐,同时渗透于文化,才能不失于环境,即课程的教育理念。于是我们注重细节创设,在每一处均体现棋文化的气息,让幼儿时刻感受棋文化的内涵。

(1)楼道环境再现棋文化整体美

大厅左侧的玻璃墙上“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醒目地将人引入千变万化的棋局,正中间鲜明地昭示着“以棋激趣、以棋启智、以棋养性、以棋育德”的办园理念。四条长廊分别以“围棋”“阅读”和“美术”为主线童趣美丽。围棋长廊里不仅有固定的围棋起源发展、名人名赛、生肖棋型,还创设了中国红黑白百家姓攀登墙,鼓励幼儿勇敢攀登,有围棋互动墙,让幼儿与同伴用于博弈,在围棋文化环境中感受“棋”乐无穷。每年还有不固定的特色环境创设,如我们将围棋礼仪浓缩成短小精悍的三字儿歌,以美丽的风铃形式呈现在长廊里,悬挂着的围棋定式,形成一道亮丽的特色教育资源风景,更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幼儿对围棋的兴趣和探究。

(2)班级环境再现棋文化个性美

每个班级老师在主题墙饰中创设棋文化特色的背景图,如象征围棋的黑白和格子边框、象征棋子的圆形泡泡、花蕊等。每班的办公室也展现了独特创意,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如富有造型的墙面书架,精美的墙贴、小巧的黑板,处处体现出人文气息,洋溢着和谐团结的旋律,激励着教师的工作热情。

(3)区域环境再现棋文化综合美

各班创设既“雅”又“静”的具有围棋文化特色区角环境,让幼儿浸润其中进一步强化规则、礼仪意识,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老师们还注重体现我园的围棋特色融入区域材料,比如,大班组设计将黑白围棋与数学进行整合,将黑棋和白棋贴起来,就是一朵黑白花瓣,5朵黑白花瓣撒一下,5可以分成X和X,答案立刻呈现眼前,多撒几次,孩子们就能将5的分成自己记录在记录表上了。

二、开展棋文化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围棋课程游戏化

要让幼儿领会围棋文化精神,首先要让幼儿懂棋。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征,我们结合“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将围棋教学定位于“游戏化教学”,认真梳理制订了围棋特色课程的目标,在二维目标“以棋激趣、以棋启智、以棋育德、以棋养性、以棋健体”下制订出三个年龄段的三维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围棋在幼儿智力、品德、个性、体格方面发挥的作用,并充实了课程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的层次,划分归类三个年龄段的课程内容,梳理出“游戏化学围棋”的教学模式:故事激趣(情境激趣)—围棋认知—操作实践—儿歌梳理—游戏巩固。

2.领域课程园本化

幼儿园的教育始终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语言、健康、艺术、科学和社会这五大领域来开展。而围棋作为一门新增的、单一的课程内容,它不能背离幼儿园的教育规程和纲要的精神理念,以单独的形态存在。在五大领域中渗入围棋文化,它既是对基于围棋文化的园本课程的扩展,围棋多领域化的呈现方式也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促进,保证各领域的平衡,能体现课程的均衡原则,也能充分体现幼儿园的课程特点。因此,在五大教学领域中渗透围棋文化的教学,从目标、活动材料使用中凸显围棋文化。

三、制订棋文化评价方案,形成个性,健康成长

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健全评价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幼儿评价方案,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良好发展。结合《指南》围绕幼儿个性培养目标“正、巧、勇”制订评价方案,在一级目标下细化出二级目标与三级目标,让教师对幼儿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形成性评价,如小、中、大“乐宝宝、能宝宝、会宝宝”评价方式;再如每周教师通过家校路路通给每个家长发送一条孩子的个性化信息,还如个案跟踪观察、幼儿成长档案、每周小旗手、两周流动红苹果等评价方式。有总结性评价,如月幼儿发展报告单、学期幼儿发展情况报告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

通过围棋文化的研究,开发适合幼儿园自身发展的园本课程。通过科研提高教师的师资力量,形成雄厚的围棋教学专业队伍,进一步确立幼儿园的特色发展方向,彰显幼儿园的围棋文化教学的特色。

4.学校特色文化特色课程 篇四

弘扬班组特色文化,凝聚发展正能量

班组积极培育服务文化,弘扬主动服务、全员服务;倡导学中干、干中学,为员工成长、发展搭建有效平台;重视班组小家建设,使班组成员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打造出一个“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分则独秀、合则大成”的优秀班组。

一.弘扬“主动服务、全员服务”的精神,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班组积极培育服务文化,弘扬“主动服务、全员服务”的精神,让服务理念融入人心。班组用爱心编织温馨纽带,用服务架起发展桥梁,推行“用心倾听、耐心解决、精心办理、贴心服务、爱心帮扶”的“五心服务”。用心倾听,专心聆听客户的表述,尽快找准客户诉求;耐心解决,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热心引导、快速衔接;精心办理,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使每位班组成员都具备综合素质能力;贴心服务,班组成员尽一切可能为客户提供方便;爱心帮扶,对行动不便的客户主动给予特别照顾和帮助,并留下联系方式提供上门服务。“五心服务法”推行以来,班组成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服务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形成了与客户友好互动的良好格局,为优质服务提供了可靠的品质保证。

二.培育“各尽所长、优势互补”的理念,集中智慧、团结高效。班组共15名员工,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业务类型。我们打破了职位、学历、年龄等界限,能者为师——谁在某个方面有专长,谁就是老师。班组每个星期抽出两个小时集体学习充电,由擅长某个业务类型的“老师”为其他人讲解,这不仅使班组成员逐步具备综合素质能力,也大大激发了班组成员的工作热情。我们坚持带着问题学习、发现问题思考,努力营造班组浓厚的学习氛围,实现工作的改进、突破和创新。班组每星期收集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收集多方资料、请教各专业业务骨干,对疑难问题逐个突破,并将相关解答在班组园地公示,确保每人每天都有进步。各尽所长、优势互补,这一系列举措为班组成员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们集中智慧,通过交流和沟通擦出火花,不仅业务技能得到了全面提高,也营造出了团结高效的工作氛围。

5.中学学校特色文化宣传标语 篇五

2、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

3、校风:求实创新

4、学会吃饭,提高素质。

5、抬起头来走路。

6、教风:循循善诱

7、让美一位家长满意。

8、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9、让法制的观点渗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10、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

11、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迎接评估,再创佳绩。

12、深化教学,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3、阳光总在风雨后。

14、让美一位家长满意。

15、我不流泪,但要流汗。

16、今日艰苦,明日幸福。

17、穿戴整洁,注重仪表。

18、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19、校园有歌声,脸上有笑容。

20、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

21、奋洞新,不屈不挠地追求。

22、严守行为规范,提高道德素质。

23、让法制的观点渗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24、六亲不认抓管理,面红耳赤夺质量。

25、我想知道为什么,我能知道为什么。

26、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

27、不屈不挠清除障碍,拼死拼活卫洋思。

28、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29、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30、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的过程。

6.用红色文化构建特色学校2018 篇六

一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精髓 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1935年,中共党员杨子华以教书先生为名,只身来到鄂托克旗桃力民地区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当时桃力民地区有几家大户雇佣私塾先生给他们的子弟教书,杨子华任教后,对私塾进行了改革,不仅设置新课程,还将学生分年级教学,同时免费吸收穷人子弟入学,同年,杨子华将学校改名为桃力民小学。抗战爆发后,桃力民小学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鄂尔多斯(伊盟)创建、领导的第一所宣传革命思想的学校,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绥蒙工委、伊盟工委、桃力民工委领导秘密聚集地,是革命圣地延安通往大青山根据地的中转站。

厚重的革命历史为桃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学校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几个重要的时期;同时学校也经历了由几人到几十人、几百人、一千多人,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为了保留学校红色教育光荣传统,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五迁校址,并较完整保留了学校八十多年历史资料;2015年,在学校建校八十周年之际,在桃力民地区工作过的老一辈革命家云照光先生的关怀支持下,在桃力民工作过的革命前辈杨子华、韩是今、克力更、王德胜子女的帮助和支持下,将桃力民地区三四十年的革命史与桃力民学校校史进行归纳整理,打造了鄂托克旗桃力民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展厅,并编写了《桃力民地区革命史暨桃力民小学校史》,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和校本教材,(在我校三年级开设)使桃力民地区光荣的革命历史得以发扬光大。学校通过校本课程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小小红色解说员,使桃力民地区光荣的革命历史在桃校师生中生根发芽,从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员的热情。结合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学校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童心向党等系列活动,在叫响桃校红色文化品牌的同时,也使学生们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二是依托厚重文化底蕴 将红色校园文化贯穿始终 为了进一步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学校借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资助乡村学校少年宫的20万资金,制作专用宣传栏、布置楼道墙壁和功能教室,购置红领巾广播站部分设备,完善宣传设施和强化宣传内容,扩大宣传阵地,引导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健康向上。

步入校园,我校所有建筑都以红色为主色调。在校园内的墙壁、走廊、楼道等处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布置,以毛泽东主席《沁园春 雪》,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题词和总书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按照“立德 崇师 为学”的校训、“和谐 文明 勤奋 创新”的校风,以中华传统美德“温良恭俭让,礼义仁智信”为主线,配有相关的师生书法作品、图片、墙报等,以及各类中外经典中渗透红色的励志之语,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着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出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红色的精神。

三是积极组织社会实践 搭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为了引导学生自觉地了解本土红色文化,使优秀的革命传统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与发扬,学校少年宫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参观学习本校爱国主义教育展厅的同时,努力向外拓展红色文化外延,搭建校园红色文化传播的平台。近几年来,在桃力民地区涌现出的革命前辈英雄事迹不断在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日报》以及地方党报党刊中出现,特别是2015年中央电视台八套在黄金时间播出的云照光先生撰写的《鄂尔多斯风暴》,当同学们知道其主人公姚子华原形就是桃校创始人杨子华(当时他对外是桃力民小学校长,实际是中共桃力民地区工委书记),电视剧中桃力民地区游击队政委田老四的原形是后任自治区高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是今时,产生了不小的共鸣,这就使学生对桃力民小学在当时的历史发展中的贡献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与此同时,学校先后组织师生参观了木凯淖尔革命历史展馆、公其日嘎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地。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瞻仰革命先烈,缅怀先烈事迹,真切地了解到革命历史故事,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继承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发奋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同时,学校少年宫经常组织学生慰问老同志,老革命,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开展“重走革命路”远足徒步活动等,感受革命先辈们行走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艰辛,培养他们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从小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四是乡村少年宫结合特色课程教学 渗透红色文化理念 积淀丰厚红色校园文化

学校少年宫根据学校特色课程的安排,为每个特色课设置了不同的红色印记。如学校德育处每周一组织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升旗仪式,是学校红色教育集中体现;文学社团每天读一首红色诗词,每周背诵一首红色诗文,每月开展一次红色诗词朗诵会或红色故事演讲会;声乐类社团每周唱一首红歌,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生红歌比赛,让红色文化的声音响遍校园;艺术类社团每学期要各安排两次以上画红色画、写红色字展示,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学生书画展。其它学科的老师也在教学中结合该学科特点渗透红色文化理念,让红色的革命种子穿透岁月,伴随孩子们茁壮成长。

红色教育实践内容

1.课堂教学---体现爱的情怀 2.特色升旗

3.爱的传承-------扶贫助困---随班就读学生----农民工子弟-----农牧民子女------等等

4.乡村少年宫-----同时推出,全员推出学生才艺展示 5.校园红色特色

6.一封信活动------感恩活动。

用红色文化构建特色学校

7.学校特色文化特色课程 篇七

学科课程文化是一种坚守, 因为教育不能浮躁;学科课程文化是一种责任, 因为教学不是功利。一节课就是一次文化透析, 一节课就是一次文化成长, 一节课就是一次文化旅行, 一节课就是一次文化探索, 一节课就是一次文化提升, 一节课就是一次文化精神的倾听, 一节课就是一所学校的学科课程文化黄金亮点……学校文化其实原本不必寻觅, 也无需发现, 只需多多“进课堂”“走基层”, 牢牢抓住学校学科课程文化的特色创建这一强势抓手。

教育治学当以做人为先。学校的教育活动、教育管理要形成一定的丰厚的文化底蕴, 学科课程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形成一定的学科课程文化并依托其为学校文化的载体, 才能促进从理念到行动的教育管理的跟进和水平提升。

在学校文化特色创建活动中, 特色就是个性, 特色就是品牌, 特色就是卓越, 特色就是黄金亮点。实践告诉我们,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学科课程文化的科学性、人文性、独特性、交融性、前瞻性、个性化等关系着学校文化建设的质量和生命力。

一、依托学科课程文化系列基点, 抓住关 键创新点, 让学校文化闪亮起来

依托学科课程文化建设的基点, 抓住学校学科课程文化的关键创新点, 打造学科课程文化主题教育系列, 提振课程文化复兴龙头, 让学校文化亮起来。

1.学科课程文化传承系列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规范以及世界优秀文化传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是学校学科课程文化育人的必要内容, 因为这些内容是中华文化文明的历史底蕴和宝藏。如读国学、读《史记》《论语》《弟子规》、读我国传统四大文学名著、读世界文学名著, 开展阅读文化接力活动等, 积极建设和开展校园书香文化、墨香文化传承活动, 引领学校文化传承文明活动, 并适机编印学科课程文化校本化教育教学系列。

2.学科课程文化主题系列

学科课程文化应当结合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日、纪念日形成文明文化科普、文明文化美德、文明文化法制、文明文化环保、文明文化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系列, 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形成良好的文明文化规范、习惯养成和文明文化引领主题教育活动。诸如“读名著文化沙龙”“文明文化头脑风暴赛”“文明文化好习惯, 伴我行”“课堂捉虫 (课堂陋习) 树文明文化”“文化在考场”“学科课程文化进教研组进备课组”“学科课程文化进班级进寝室”“送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广场、进农村、进基层”“文化进步家校互评”等主题文化系 列活动, 让学科课程文化不断被赋予新形式, 注入新内涵。

3.学科课程文化教材系列

皮尔森说:“人不是单纯的问事物是怎样的, 而是问它应该是怎样的。”结合学校学科课程文化建设和师生实际, 开设学科课程文化“大讲堂”活动, 编写《学科课程文化:从这里起步》《学科课程文化发展史》《学科课程文化美在身边》等系列化学科课程文化校本教材活动, 以使学科课程文化实事求是、有机结合、动态平衡。这样的话, 从教材的研究、编写到教材的使用、改进, 学校学科课程文化之路将越走越平坦而宽广。

4.学科课程文化基地系列

许多名校都是在历史文化殿堂的基础上几经演变发展而形成的, 学校历史文化深厚, 国学渊源流长, 文化根基殷实, 学风敦厚朴实, 这就为学校学科课程文化的建设打下了牢固坚实的文化基础。学校在创建文化特色基地活动系列的过程中, 就应该本着修旧如旧, 推陈出新的原则, 优化学科课程文化科学发展观, 投入学科课程、资源整合、品牌提升, 以改革促发展, 由量变到质变, 铸就学校学科课程文化联合体, 形成仿古复古文化与创新引领文化的崭新学科课程文化基地模式。

思路决定出路, 理念决定命运。在学校学科课程文化系列化创建活动中, 校长要做“放风筝”的有心人, 这样学校的学科课程文化创建才能:心中有天空、眼中有课程、手中有基地、脚下有沃土, 特色有创新, 文化有亮点。

二、以学科课程文化规范为基石, 张扬师 生文化个性, 让学校文化劲道起来

规范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学校在学科课程文化特色建设的同时, 要始终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第一要务来抓。

学科课程文化的“磁场”应力作用滋养教师学科文化的智慧生成和彰显。以学科文化为特色的学校更要注重学科课程文化的规范基石, 关注师生个性的张扬, 为每位师生的发展提供舞台, 让每位师生展示自己的风采, 实现自身的文化个性特色价值, 张扬个性化文化特色发展。一定意义上讲, 一所文化特色学校, 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文化特色的突破, 学校的规范学校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规范师生行为、规范教科研等不会走得顺畅, 也很难走远。学科课程文化特色发展能为学校规范办学提供经验、积蓄智慧。

支撑学科课程文化特色发展更重要的基石是学科教学质量, 没有了学科质量, 特色就难以深化、学校就难以突出模式化办学的重围而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始终把语英数的学科教学质量看作是学校发展的底线。为了提高学生语英数的成 绩, 学校应该在突出学科课程文化特色的同时, 坚持每月的学科文化成绩调研, 每学期对教师的学科课程文化教学质量进行动态考核, 并将学科课程文化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绩效的主要指标。规范办学文化侧重于共性, 而学校文化特色强调学校的学科课程文化个性品牌力量。如不能正确把握两者的内涵, 均有可能把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引向一刀切的死胡同。

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正确处理学校文化特色发展与师生个性化文化张扬之间的关系, 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必须有利于师生文化个性的张扬。学校文化特色教育不是学校文化教育的全部。把师生都绑在学校文化特色一辆战车上是一种极端的、有害的办学行为。因 此我们在学校文化特色教育课程化的同时, 就应该为学生提供“菜单 + 特长发展项目”, 以此来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性成长诉求, 学校可以在满足主修课程的同时, 积极开设国学类、域外文化类、器乐类、棋类、球类、武术类、民族类等诸多学科课程文化特长发展项目, 为学校文化特色教育的“一枝独秀”到学生大发展的“春色满园”铺平道路。

正如皮尔森所言:“文化是人的活动, 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给定的东西, 而是坚持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学校在创新学科课程文化时, 还可以为文科学生开设科学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诸如天文地理、航空航天模型制作、苹果落地实验等, 以形成学生那多元包容、体验与创造的价值追求及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有机融合的特点, 并创造出一种积极探索的团队精神。为理科学生开设经典音乐欣赏课程, 诸如阿炳的《二泉映月》、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g小调第一交响曲》、国画中的工笔画鉴赏等, 让理性思考的光辉照耀、濡染未来学子的创造灵性。借用《教育哲学》中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民族能否为人类贡献一个爱因斯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理工科学生能否从哲学那里接受一种崇高的雄浑浩博气质的感染……取决于我 们的理工科学生是否从现实世界接受了似乎同自己专业全然无关的许多形象, 并且有一种创造性的联想力。从这个意义上看来, 学科课程文化是学习者汲取、储存知识并应用于、创新于自己及回报社会的一种知识礼品, 是使学习者“获得一种使他们能够改变文化的对话并发起社会变革的批判的和自觉的教育。”

规范和特色就是卓越。例如江苏省四星级高中丹阳市第五中学的“学科课程文化”亮点工程更是为学生发展创造了广阔舞台, 如语文的作文教学, 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班级日记周报为载体、以成功激励为手段, 以《运河潮》《芳草》《旦阳》等文学社团为平台, 培养出一大批小小作家, 仅近两年以来, 该校已有五十多位学生在《语文报》《中学生作文选刊》《中学生》《地理教育》《考试报》《扬子晚报》《江苏教育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丹阳日报》等报刊发表习作70余篇。在学生发展的同时, “学科文化亮点”工程也促进了教师的多元发展, 每一个学科亮点的形成, 必将造就一批学科教学的领军人物。如数学学科的丹阳市名师工作室导师林伟民、政治学科的镇江市名师工作室导师丁双六等, 涌现出镇江市教学能手王洪玲、史培喜、朱国良等;物理、化学、生物、国画、计算机、舞蹈、体育等学科文化的兴起都与教师的成长同步。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最大的幸福、是学生最大的幸福, 是学校强大的幸福标志。

三、物化学科课程文化形态, 创造学校文 化黄金亮点, 让学校文化精神靓丽起来

把学科课程文化物化为学校环境文化, 既可以诠释学校的办学理念, 又使学校环境建设有了重心和中心。如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 彰显个性, 多元提升, 和谐发展”, 因此他们就在学科课程文化环境建设上围绕其办学理念, 结合学校学科课程文化之“尚品”教学优势, 布置了古今中外“人本文化”的名人书香长廊, 设计了国学廊、数理化名家塑像群、科技园、地理园、生物生态园林、松鹤梅竹莲兰相伴等景观, 请来了文化始祖孔子, 觅集了始建于唐初的万善园遗石, 竖起了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并激励后学者的征宇落英池, 刻录了一段彰显江南齐梁故里、季子兴学、孔融让梨的故事碑刻, 矗立起文化巨匠鲁迅雕像等。园林相依, 古今相通, 一脉相承, 这些都或许能给学生留下点滴人生的思考和启迪。此外, 挂在墙上的十大功勋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雷锋等成了学生做现代人的楷模。开放的电脑房、每个教室都有能宽带上网的电脑, 提高学生现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人的必需。英汉对照的名人名言, 告诉学生外语已成为日益国际化的现代社会必备的工具。总之, 学科课程文化是能够诠释, 是可以物化, 是可以触摸, 是可以实践的, 通过努力也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随着学校学科课程文化的创建和培育, 以学科课程文化为载体的墨香校园和书香校园工程的推进, 还可以结合学科课程文化教学, 建设书画苑, 在校园曲径处布置学生的课程学习书法石刻小品;把学校图书馆搬进教室, 使文化书香更贴近学生;成立“小小书虫俱乐部”、英语角 (EnglishCorner) 等学科课程文化外显景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化做派, 却也能够使学科课程文化的内涵在逐步丰满, 如林间的学生书法石刻小品, 既是对书法尖子生的褒奖, 更为了让富有哲理的短语去鼓励警示每个欣赏作品的人。同时还具有创造学校学科课程文化的功能, 随着书写作品的学生的成长, 这些石头文化符号必将记录着学生一生的故事, 也让这些学生终身牵挂着学校。如班级图书交流中心的建设与新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小书虫俱乐部全天候开放、学生自我管理、好书分享的运行模式, 学生获得了被尊重的快乐、分享的幸福、享受自由阅读的快乐。

此外, 还可以创新非物质化的学科课程文化教学活动, 如语文学科课程文化教学中的“读书读报沙龙:为教学而学习”的实施, 师生们读名著, 与大师对话, 与巨人握手。潜心研读, 可表程门立雪之虔诚;品头论足, 却无贻笑大方之顾虑。名著如敦厚的长者, 永久立于书柜, 供你咨询, 解你疑惑, 助你成长。学科课程文化的非物质化创新中, 案例反思, 讲述自己的教育文化故事活动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学科课程文化教学案例的撰写, 可以为教师提供了练笔的机会, 提供记录自己的“教育文化故事”的成长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 使教师的学科课程文化教学反思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8.学校特色文化特色课程 篇八

学科课程文化 二律相容 非物化 物化 多元文化 黄金亮点

学校文化的营造需要大文化的统领,需要有思想性的文化反思。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中国需要自己的“文化复兴”:学习哲学的崇高、雄浑、浩博;学习科学的求真、务实、精细;学习艺术的求异、灵动、激情……

学科课程文化是一种坚守,因为教育不能浮躁;学科课程文化是一种责任,因为教学不是功利。一节课就是一次文化透析,一节课就是一次文化成长,一节课就是一次文化旅行,一节课就是一次文化探索,一节课就是一次文化提升,一节课就是一次文化精神的倾听,一节课就是一所学校的学科课程文化黄金亮点……学校文化其实原本不必寻觅,也无需发现,只需多多“进课堂”“走基层”,牢牢抓住学校学科课程文化的特色创建这一强势抓手。

教育治学当以做人为先。学校的教育活动、教育管理要形成一定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学科课程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形成一定的学科课程文化并依托其为学校文化的载体,才能促进从理念到行动的教育管理的跟进和水平提升。

在学校文化特色创建活动中,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卓越,特色就是黄金亮点。实践告诉我们,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学科课程文化的科学性、人文性、独特性、交融性、前瞻性、个性化等关系着学校文化建设的质量和生命力。

一、依托学科课程文化系列基点,抓住关键创新点,让学校文化闪亮起来

依托学科课程文化建设的基点,抓住学校学科课程文化的关键创新点,打造学科课程文化主题教育系列,提振课程文化复兴龙头,让学校文化亮起来。

1.学科课程文化传承系列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规范以及世界优秀文化传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是学校学科课程文化育人的必要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是中华文化文明的历史底蕴和宝藏。如读国学、读《史记》《论语》《弟子规》、读我国传统四大文学名著、读世界文学名著,开展阅读文化接力活动等,积极建设和开展校园书香文化、墨香文化传承活动,引领学校文化传承文明活动,并适机编印学科课程文化校本化教育教学系列。

2.学科课程文化主题系列

学科课程文化应当结合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日、纪念日形成文明文化科普、文明文化美德、文明文化法制、文明文化环保、文明文化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系列,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形成良好的文明文化规范、习惯养成和文明文化引领主题教育活动。诸如“读名著文化沙龙”“文明文化头脑风暴赛”“文明文化好习惯,伴我行”“课堂捉虫(课堂陋习)树文明文化”“文化在考场”“学科课程文化进教研组进备课组”“学科课程文化进班级进寝室”“送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广场、进农村、进基层”“文化进步家校互评”等主题文化系列活动,让学科课程文化不断被赋予新形式,注入新内涵。

3.学科课程文化教材系列

皮尔森说:“人不是单纯的问事物是怎样的,而是问它应该是怎样的。”结合学校学科课程文化建设和师生实际,开设学科课程文化“大讲堂”活动,编写《学科课程文化:从这里起步》《学科课程文化发展史》《学科课程文化美在身边》等系列化学科课程文化校本教材活动,以使学科课程文化实事求是、有机结合、动态平衡。这样的话,从教材的研究、编写到教材的使用、改进,学校学科课程文化之路将越走越平坦而宽广。

4.学科课程文化基地系列

许多名校都是在历史文化殿堂的基础上几经演变发展而形成的,学校历史文化深厚,国学渊源流长,文化根基殷实,学风敦厚朴实,这就为学校学科课程文化的建设打下了牢固坚实的文化基础。学校在创建文化特色基地活动系列的过程中,就应该本着修旧如旧,推陈出新的原则,优化学科课程文化科学发展观,投入学科课程、资源整合、品牌提升,以改革促发展,由量变到质变,铸就学校学科课程文化联合体,形成仿古复古文化与创新引领文化的崭新学科课程文化基地模式。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命运。在学校学科课程文化系列化创建活动中,校长要做“放风筝”的有心人,这样学校的学科课程文化创建才能:心中有天空、眼中有课程、手中有基地、脚下有沃土,特色有创新,文化有亮点。

二、以学科课程文化规范为基石,张扬师生文化个性,让学校文化劲道起来

规范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校在学科课程文化特色建设的同时,要始终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第一要务来抓。

学科课程文化的“磁场”应力作用滋养教师学科文化的智慧生成和彰显。以学科文化为特色的学校更要注重学科课程文化的规范基石,关注师生个性的张扬,为每位师生的发展提供舞台,让每位师生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身的文化个性特色价值,张扬个性化文化特色发展。一定意义上讲,一所文化特色学校,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文化特色的突破,学校的规范学校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规范师生行为、规范教科研等不会走得顺畅,也很难走远。学科课程文化特色发展能为学校规范办学提供经验、积蓄智慧。

支撑学科课程文化特色发展更重要的基石是学科教学质量,没有了学科质量,特色就难以深化、学校就难以突出模式化办学的重围而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始终把语英数的学科教学质量看作是学校发展的底线。为了提高学生语英数的成绩,学校应该在突出学科课程文化特色的同时,坚持每月的学科文化成绩调研,每学期对教师的学科课程文化教学质量进行动态考核,并将学科课程文化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绩效的主要指标。规范办学文化侧重于共性,而学校文化特色强调学校的学科课程文化个性品牌力量。如不能正确把握两者的内涵,均有可能把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引向一刀切的死胡同。endprint

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学校文化特色发展与师生个性化文化张扬之间的关系,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必须有利于师生文化个性的张扬。学校文化特色教育不是学校文化教育的全部。把师生都绑在学校文化特色一辆战车上是一种极端的、有害的办学行为。因此我们在学校文化特色教育课程化的同时,就应该为学生提供“菜单+特长发展项目”,以此来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性成长诉求,学校可以在满足主修课程的同时,积极开设国学类、域外文化类、器乐类、棋类、球类、武术类、民族类等诸多学科课程文化特长发展项目,为学校文化特色教育的“一枝独秀”到学生大发展的“春色满园”铺平道路。

正如皮尔森所言:“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给定的东西,而是坚持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学校在创新学科课程文化时,还可以为文科学生开设科学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诸如天文地理、航空航天模型制作、苹果落地实验等,以形成学生那多元包容、体验与创造的价值追求及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有机融合的特点,并创造出一种积极探索的团队精神。为理科学生开设经典音乐欣赏课程,诸如阿炳的《二泉映月》、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g小调第一交响曲》、国画中的工笔画鉴赏等,让理性思考的光辉照耀、濡染未来学子的创造灵性。借用《教育哲学》中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民族能否为人类贡献一个爱因斯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理工科学生能否从哲学那里接受一种崇高的雄浑浩博气质的感染……取决于我们的理工科学生是否从现实世界接受了似乎同自己专业全然无关的许多形象,并且有一种创造性的联想力。从这个意义上看来,学科课程文化是学习者汲取、储存知识并应用于、创新于自己及回报社会的一种知识礼品,是使学习者“获得一种使他们能够改变文化的对话并发起社会变革的批判的和自觉的教育。”

规范和特色就是卓越。例如江苏省四星级高中丹阳市第五中学的“学科课程文化”亮点工程更是为学生发展创造了广阔舞台,如语文的作文教学,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班级日记周报为载体、以成功激励为手段,以《运河潮》《芳草》《旦阳》等文学社团为平台,培养出一大批小小作家,仅近两年以来,该校已有五十多位学生在《语文报》《中学生作文选刊》《中学生》《地理教育》《考试报》《扬子晚报》《江苏教育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丹阳日报》等报刊发表习作70余篇。在学生发展的同时,“学科文化亮点”工程也促进了教师的多元发展,每一个学科亮点的形成,必将造就一批学科教学的领军人物。如数学学科的丹阳市名师工作室导师林伟民、政治学科的镇江市名师工作室导师丁双六等,涌现出镇江市教学能手王洪玲、史培喜、朱国良等;物理、化学、生物、国画、计算机、舞蹈、体育等学科文化的兴起都与教师的成长同步。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最大的幸福、是学生最大的幸福,是学校强大的幸福标志。

三、物化学科课程文化形态,创造学校文化黄金亮点,让学校文化精神靓丽起来

把学科课程文化物化为学校环境文化,既可以诠释学校的办学理念,又使学校环境建设有了重心和中心。如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多元提升,和谐发展”,因此他们就在学科课程文化环境建设上围绕其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学科课程文化之“尚品”教学优势,布置了古今中外“人本文化”的名人书香长廊,设计了国学廊、数理化名家塑像群、科技园、地理园、生物生态园林、松鹤梅竹莲兰相伴等景观,请来了文化始祖孔子,觅集了始建于唐初的万善园遗石,竖起了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并激励后学者的征宇落英池,刻录了一段彰显江南齐梁故里、季子兴学、孔融让梨的故事碑刻,矗立起文化巨匠鲁迅雕像等。园林相依,古今相通,一脉相承,这些都或许能给学生留下点滴人生的思考和启迪。此外,挂在墙上的十大功勋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雷锋等成了学生做现代人的楷模。开放的电脑房、每个教室都有能宽带上网的电脑,提高学生现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人的必需。英汉对照的名人名言,告诉学生外语已成为日益国际化的现代社会必备的工具。总之,学科课程文化是能够诠释,是可以物化,是可以触摸,是可以实践的,通过努力也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随着学校学科课程文化的创建和培育,以学科课程文化为载体的墨香校园和书香校园工程的推进,还可以结合学科课程文化教学,建设书画苑,在校园曲径处布置学生的课程学习书法石刻小品;把学校图书馆搬进教室,使文化书香更贴近学生;成立“小小书虫俱乐部”、英语角(EnglishCorner)等学科课程文化外显景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化做派,却也能够使学科课程文化的内涵在逐步丰满,如林间的学生书法石刻小品,既是对书法尖子生的褒奖,更为了让富有哲理的短语去鼓励警示每个欣赏作品的人。同时还具有创造学校学科课程文化的功能,随着书写作品的学生的成长,这些石头文化符号必将记录着学生一生的故事,也让这些学生终身牵挂着学校。如班级图书交流中心的建设与新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小书虫俱乐部全天候开放、学生自我管理、好书分享的运行模式,学生获得了被尊重的快乐、分享的幸福、享受自由阅读的快乐。

此外,还可以创新非物质化的学科课程文化教学活动,如语文学科课程文化教学中的“读书读报沙龙:为教学而学习”的实施,师生们读名著,与大师对话,与巨人握手。潜心研读,可表程门立雪之虔诚;品头论足,却无贻笑大方之顾虑。名著如敦厚的长者,永久立于书柜,供你咨询,解你疑惑,助你成长。学科课程文化的非物质化创新中,案例反思,讲述自己的教育文化故事活动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学科课程文化教学案例的撰写,可以为教师提供了练笔的机会,提供记录自己的“教育文化故事”的成长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使教师的学科课程文化教学反思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总之,有眼光的校长,就应该从历史性、时代性、标志性、示范性引领的视角中,物化学科课程文化形态,使其成长为学校环境文化,其目的是通过氛围的营造,让学校的文化理念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以学科课程文化的魅力去影响人、造就人,最终使之内化为师生的人文科学素质,创造学校文化黄金亮点,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让学校文化精神靓丽起来。

————————

[作者:侯春阳(1988-),女,江苏丹阳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9.课程特色 篇九

本课程强调以练为主,追求实用、效果。分为基本功训练语言能力训练、表演能力训练、突破自我训练等。通过训练让孩子丢掉羞涩,增强自信,让孩子敢讲话、有话讲。在声音、目光、礼仪、习惯、表情上改良,增强表达能力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不再腼腆,为塑造良好的个性发展、培养综合素质打好基础。整个训练课程将融入:实景模拟、激发潜力、活动组织、才艺竞赛、综合演练、户外拓展训练等环节,在实战中丢下面子、树立自信,得到感悟和改变。

小主持人班的培训目标:

培养孩子当众说话的自信心,训练孩子普通话发音,培养学生的语感,语速及语言组织能力,掌握主持的基本技巧,提高临场心理水平。通过形体训练,培养学生基本主持人风范;通过临场主持的反应训练,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临场反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神墨三分钟少儿口才全部课程涵盖了口才基本功、语音能力训练、听说能力训练、少儿口语交际、公众感训练、朗诵表演、主持训练、快乐儿童剧等不同侧重点的训练内容。教学中除了口部操、绕口令、发音吐字等基本功训练,作为朗诵练习素材的文章均经过进行挑选和安排,包括经典诗歌、散文、童话故事、名人轶事等等,可谓融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积蓄他们的口语交际自信,激发他们的口语交际欲望,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思维敏捷、语言流利、字词清晰、准确表达等方面的情商能力,也能够锻炼孩子在公共场合不紧张怯场、充满自信等诸多方面的智商品质。

您是否希望孩子从小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出色的组织力、卓越的表现力、准确的表达能力?希望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并且开口就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选择神墨三分钟少儿口才,让孩子敢说、乐说、巧说;让孩子敢说、乐说、巧说,从神墨三分钟少儿口才开始。

神墨三分钟少儿口才采用面试报名,小班授课,单独指导,各级每班学生20名,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表演的机会!报名即日开始,3月2日开课!

6月6日至6月26日期间预定麦之声少儿口才暑期班的,可免费赠送教材,教学道具,价值100元噢!!3人以上团报假期班,每人学费优惠100元,还送以上教材道具哦!老学员每推荐一名学员赠送课时1个月。

课程特色:

小班教学,私人定制: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升,卓越小主持人培训班严格限定班级人数,发掘每个学员的个人特色,充分开发孩子的潜力,提升综合素质水平。

创意教学,寓教于乐:在卓越小主持人培训班中,每个学生不再是传统的学习模式,播音名师团队将进行独家的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各种游戏互动,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实战演练,突破自我:采取情景教学模式,模拟主持活动,进行实战演练,训练学员勇气,挑战自我。系统教学,共同提升:卓越培训学校的播音名师团队将为学员定制系统的教学计划,并邀请家长一起学习,培养良好的语言环境,共同进步。

定期考核,推选比赛:在每一期培训课程的中期和期末,各进行一次汇报考核,选取优秀学员参加市级及以上小主持人比赛。

自信上台、形体礼仪训练、口语交际、发音训练、故事儿歌表演、词汇的积累、抒情朗诵、激情演讲、小型主持等等。

通过训练,能达到什么效果?

克服怯场紧张,根植自信,增强勇气,大幅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想象力、记忆力、表现欲、以及孩子的心理素质。使孩子能大胆上台、仪态大方、口齿伶俐、绘声绘色地表演所学的内容。

针对什么样的孩子进行训练?

①给父母、家人说话滔滔不绝,但出门却不吭声的孩子; ②爱表现,但不会生动形象、讲求方法的表现自己的孩子; ③没有自信心,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 ④没有勇气参加班内、校内活动的孩子;

⑤想表达,敢表达,但是说话却没有条理的孩子;

⑥班内出节目,想表现自己但没有方向,不知从何表现起的孩子; ⑦说话语速过快或过慢,及发音不准确的孩子。

我们采用的是训练模式;

在学校,老师讲,学生听,这叫授课;

而“少儿口才与主持”是:老师示范、讲解、指导,孩子想象、揣摩、模仿、上台演练,把大部分时间和课堂留给孩子,让每位孩子上台当众展示自己,这叫训练。

形式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多为孩子们较感兴趣的游戏互动、角色扮演、分组比赛、户外活动等。

效果怎么保证?

我们会定期的举办公开课、公开展示等,届时您都会看到孩子的进步。

我们还会组织参加总部的考级与竞赛活动。

老师都是怎样的?

正规师范学校毕业,普通话二甲以上,有一定的表演才能,具有3年以上教学经验,并经过金喇叭少儿教育总部专业培训,授课经验丰富,形式灵活,责任心强;

我们的工作准则是“教技精益求精,服务无可挑剔”;我们信奉“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教材简介:

《金喇叭少儿口才与主持》系列教材是中国金喇叭教育机构、中国金喇叭少儿主持人培训推广中心、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师及电台、电视台少儿节目著名主持人联合研发的系列教材,拥有全国唯一的贴近儿童性格、符合儿童心理、锻炼儿童能力、训练儿童成为少(幼)儿主持人的专业权威教材,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委员及中国亲子教育第一人郭海兵题字------金声飞扬,喇叭旋律!金喇叭好口才,造就孩子好未来!

教学宗旨:

学主持、练口才、增自信、懂礼仪、长才干。

教学内容:

语音正读、自信上台、形体训练、儿歌表演、儿童故事、绕口令训练、播音主持、散文朗诵、美文阅读、小品表演、模拟主持、社交礼仪、激情演讲„„

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1、更加自信:从胆怯害怕到充满信心大胆展示。

2、开口说话:从不敢说话到轻松与他人沟通交流。

3、展示自我:从不会表现自己到乐于表现自己的特长。

4、懂得礼仪:从不知如何接待客人到会运用礼貌用语,接人待物有礼有节。

5、学会才艺:从不会表演到活灵活现表演绕口令、快板、相声、讲故事、主持节目等。

6、发音标准:从满口方言到逐步学会标准普通话,享受标准发音感。

7、应变能力:从处事比较迟钝到遇到问题可积极地应变及处理。

8、语言组织:从语无伦次到说话语句完整。

9、培养气质:从没有独特的气质到培养优雅、大方、自然、洒脱的气质。

10、举止高雅:从谈吐不加动作到说话举止有度,风度翩翩,举止高雅。

11、领导能力:从小学会组织、管理,学会领导才能。

培训目标:

①培养孩子想说、敢说、会说、能说、爱说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培养孩子会倾听、会朗读、会讲述、会表演、会创编的语言悟性和直觉能力。

③培养孩子有自信、有口才等方面的自我评价能力。

④培养孩子动口、动手、动脑、动情、富有积极的表现欲和创造能力。

⑤培养孩子语言、表情、想象、感情丰富,逐渐获得较好的语言表现法和用词技巧能力。

⑥培养孩子口头组词、造句、口头作文的能力。

⑦培养孩子正确发音、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的语言归纳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效果:

一、语言表达力增强。通过训练,使孩子达到当众讲话自信、吐字畅晰、流利,天性解放之功效。

二、学习兴趣提升。迅速提高专注力、记忆力、表现力、思维能力,显示出高于同龄少儿的超长特征。促进写作能力提升,在兴趣中说,在兴趣中学。

10.弘扬特色文化建设“文化麻城” 篇十

弘扬特色文化建设“文化麻城”

·湖北麻城 陈昌学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魅力、灵魂和根基。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的引擎。

我们麻城作为一个经济还不够发达而文化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要抢抓大别山实验区的历史机遇,建设“五个麻城”,打造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谋求跨越式发展,也只有从文化着眼,充分挖掘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做好特色文化这篇大文章,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才能更好地使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麻城的六大特色文化

麻城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自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麻城人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文化,具体来说有六大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杜鹃文化、移民文化、麻姑文化、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

红色文化麻城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麻城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之一,也是鄂豫皖红军之源。红四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在麻城诞生。董必武在此撒播革命火种,王幼安在此首建特别支部。1927年,“麻城惨案”震惊全国,毛泽东派学生军驰援麻城。革命战争年代,麻城有13.7万多人参加革命,6万多人参加红军,有在册烈士12532人。麻城先后走出了44位共和国将军,其中有著名的开国大将王树声、传奇将军许世友、二野猛将陈再道、华野虎将王必成。老区乘马岗还是“全国将军第一乡”,红色古迹遍布全镇,红色精神生生不息。

杜鹃文化麻城山川秀丽,花色似锦。全市共有100万亩杜鹃林.其中,龟峰山风景区有连片的10万亩古杜鹃群落,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种之纯、花色之美,中华一绝,世界罕见,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定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群落”。2008年、2010年麻城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杜鹃文化旅游节”。聘请影视明星曹曦文为麻城城市形象代言人、麻城首席杜鹃仙子。“杜鹃花城”的美誉已叫响全国;“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已成为麻城响亮的城市名片。此外,麻城还有国家级4A景区龟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五脑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全市生态游、红色游、人文游方兴未艾.移民文化麻城是明清两代“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圣地。“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明初麻城有四乡,其中古孝感乡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沈家庄等移民遗址遍布麻城。当时10万麻城乡亲前赴后继、不畏艰险、跋山涉水西迁巴蜀建功立业,麻城人几乎填充了四川、重庆的每个角落;“麻乡约”川渝有名.央视纪实片《大迁徙》在麻城开机拍摄显示了麻城是中国移民发祥地之

一。今天,我们张扬这种筚路蓝缕、敢闯天下的移民精神,就是为了谋求麻城的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教师文稿

跨越式发展。如今,有26万多麻城人外出务工经商,有千余名“麻城海员”漂洋过海;还有一大批麻城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麻城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麻姑文化麻姑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大将麻秋之女。麻姑之父麻秋所筑之城即为今天的麻城。麻姑故里在五脑仙山,那里有麻姑的美丽传说,如今是国家森林公园.“麻姑仙洞”是麻城著名风景名胜“三台八景”之一.近几年来,为了弘扬麻姑文化,麻城市聘请神话作家周濯街创作了长篇神话小说《麻姑》,并筹划拍摄了神话电视剧《麻姑传奇》,充分展示了麻姑与麻城的历史渊源及麻城丰富独特的文化魅力.名人文化麻城历来崇文重教,书墨飘香,人文昌盛。秀丽的山川造就了邹来学、刘天和、李长庚、梅国桢、梅之焕、耿定向、刘侗、女诗人毛钰等众多杰出人物.其中仅明代一朝,麻城就诞生了文武进士121人。明清两朝,麻城书院林立,有万松、白杲、东溪、道峰、辅仁、白云、芝佛、天台等著名书院,这里曾一度是明代中晚期进步思想的中心。革命战争年代,麻城先后走出了44位共和国将军,将星璀璨。到了近代,麻城有辛亥革命志士余诚、严重、“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著名作曲家张敬安、著名数学家严士健、斯诺克台球手梅希文、中国围棋“新人王”李喆。2003年金红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魏霞入围2010“感动湖北”人物候选;程龙富入选2010“感动湖北”十大人物;还有全国优秀农村电影放映员丁颂扬,当代麻城英模人物辈出。回溯到古代有:三国时期的曹操;唐代的李白、杜牧;宋代文学家苏轼;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文学家冯梦龙;清代廉吏于成龙;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文学家和诗人郭沫若、著名作家王愿坚、邓一光等都曾客游麻城,歌咏麻城.民间文化麻城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特产丰富,地域文化底蕴深厚。一是东路花鼓戏.俗称“哦呵腔”,是由鄂东民歌演变而成的地方剧种.2008年东路花鼓戏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近,麻城市大型东路花鼓戏《麻城凤儿》获湖北省戏剧节金奖。二是麻城花挑.麻城花挑是湖北独具风格的民间歌舞之一,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原流行于麻城福田河双庙关一带.2006年已入选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麻城美食.麻城的肉糕、火烧粑;东山的老米酒、吊脚火锅;夫子河的鱼面;黄土岗的鳝鱼面等各具风味,特色鲜明.四是自然景观文化.龟峰山的雄壮、五脑山的幽静、九龙山的神奇、杏花村的古韵、麻城“三台八景”的胜迹都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五是麻城特产文化.福田河的“福白菊”、盐田河的板栗、龟山的老米酒、乘马的花生、顺河的山油茶这些地理标志性产品,其自身就是底蕴深厚、辐射面广、源远流长的麻城文化符号。

麻城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为了推进“名城强市”战略,我市在麻城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和传承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先后成功举办两届杜鹃文化旅游节;聘请著名作家熊召政为麻城文化发展顾问;定期开设“麻城讲坛”探讨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开通麻城首家村级网站,创作村歌《麻城杏花村》,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开展全市性的文物普查工作,做好文物和重要历史遗址的挖掘、保护和规划,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对文物监管和保护的力度,大力推进文物事业发展;积极创建“全国诗词之乡”,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麻城文选》的编辑出版填补了麻城文学选集出版的空白,是麻城文化名城建设的一件大事; 龟峰山、麻城烈士陵园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五脑山、杏花村、博物馆、乘马会馆顺利通过国家3A级景区检查验收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增强了麻城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了麻城城市形象。目前,我市在发掘境内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上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但从整体上看我市的文化生产主体还比较单一,文化产业弱小,难成气候;市场意识不强,文化品牌还不够响亮;旅游景点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网络化旅游体系;与旅游相关的文化产品开发也比较滞后;尤其是资金与人才的缺乏,使我市的文化产业缺乏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我们麻城要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建设“文化麻城”,关键是要把本土内涵深厚的特色文化资源、文化精神转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用特色文化产品占领市场。

力”的观念。让全市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文化事业中来,共同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让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二是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加大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以建设好乡镇文化站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城乡影院建设;广泛开展“送文化科技下乡”活动;开展“麻城文化周”活动,积极支持传统地方戏曲、民间节会演出,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三是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的培育和推介力度,把文化产业上升到地方经济战略的高度科学规划。重点培育具有发展潜质的红色文化、杜鹃文化和名人文化产业,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支撑、资源整合和媒体推介等措施,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依托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加大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改扩建乘马会馆,修复改造将军故居及革命遗址,将乘马、顺河众多的红色景点串连起来,让游客在旅行中传承红色文化,接受革命教育。

文化产业短板,吸引市内外文化投资者在麻城特色文化产业领域做文章。可学习沿海城市经验,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借鉴“文化+科技”、“文化+休闲”、“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创新模式,在“水”字上做文章,发展浮桥河、三河、明山水库的生态游;在“绿”字上做文章,发展生态农业,兴建一批乡村农家乐和生态农庄;在“游”字上创品牌,建设杜鹃博览园、移民公园和麻城名人文化园;着力打造“麻城孝感乡”移民文化品牌,实施移民文化遗

址修复和保护工程,建设麻城美食文化一条街,使麻城由单纯的山水游向休闲游、体验游、人文游转变,促进旅游消费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文化创意策划人才,夯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基础。每三年评选一次“麻城文艺奖”,用评奖鼓励人才,推出新人新作,为文艺人才成长铺路搭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文艺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支持大别山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依托龟峰山民俗艺术团、东路花鼓戏团,开展送戏下乡,进一步打造东路花鼓戏品牌,实施地方戏精品工程,让东路花鼓戏成为麻城扩大对外交流的名片;弘扬麻城特产文化,把全民创业与特产文化结合起来,实施品牌战略,大兴“三乡三业”;弘扬麻城花挑和民间剪纸艺术,建造麻城民俗文化展览馆,展示麻城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

2011年11月28日书

陈昌学:男,1977年8月生于湖北麻城市。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湖北教育学会会员。2000年毕业于湖北黄冈师范学院中文系,后分配于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工作。2003年在湖北大学进修学习。2012年通过考试进入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工作。工作期间,历任中学语文、英语教师,有过多年中学毕业班工作经验,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业余爱好摄影、文学写作,有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文学作品在《中国教师报》、《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师院报》、《楚天声屏报》、《麻城报》及《初中生天地》、《黄冈周刊》、《创业麻城》等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也有部分作品散见于黄冈教育网、黄冈新视窗、麻城信息港、麻城教育信息网等网站。系学校、麻城市骨干教师,2007年麻城市首届初中班主任培训优秀学员,2010年麻城市委党校第三期后备干部培训班学员。有论文在2011年麻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举办的“住建杯”庆祝建党90周年理论征文中获“十大优秀征文”。

通联: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陈昌学

邮编:438300QQ:327197770

Tel: ***

E-mail:***@163.com

11.学校特色文化特色课程 篇十一

2006年以来,学校积极实践“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理念,深入挖掘学校所处社区玉石文化资源,挖掘玉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传统“玉文化”的同时,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学校确立了“以玉立德,以德育人”的德育理念,提炼出耀华小学“玉石精神”:以玉立德,锐意磨砺,精雕细琢,玉耀光华。多年来,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玉石精神”深深地凝聚起师生的精神。“以玉立德”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深远的区域影响,开发德育特色校本课程有了坚实的基础。

一、依据办学目标确立课程目标

学校办学目标是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归宿。耀华小学把培养光耀中华的“现代君子”作为育人目标,希望学生具有“仁爱、睿智、儒雅、磨砺、精进、和美”的素质,懂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深刻道理,不断雕琢自我、磨砺成才。为此,学校确立了以下课程目标:

一是情感态度目标:热爱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玉文化;热爱荔湾,热爱学校,具有光荣感和自豪感;具有“仁爱、睿智、儒雅、磨砺、精进、和美”的品格。

二是行为习惯目标:养成文明有礼的行为习惯,做到善于交往,注重礼仪,以诚相待;关爱他人,乐于参加各项小义工活动;树立远大志向,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

三是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玉文化的发展史;懂得玉的分类和玉石原料的加工过程,体会“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明了校园玉石精神的内在意蕴;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二、结合学校特色筛选课程资源

德育资源是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涉及方方面面,有文本资源(如教材、图书、报刊、图表等)、音像资源(如电影和电视节目、录像、VCD、各类教育软件等)、实物资源(如图书馆、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电子信息资源、乡土资源(如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人力资源(如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其它社会人士等)。

尽管德育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中,要对其进行精心地筛选,挑选出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以有利于实现特色校本课程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学校特色的发展。为此,学校紧紧围绕本校的玉石文化特色,对校内外的德育特色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形成了一份德育特色资源综合分析表(见下表)。

三、精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开发的核心工作是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为此,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周边丰富的玉石资源,以及全体师生对玉非常熟悉的优势,以“玉石”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每个年级均确立了“古玉寻根”“品玉赏玉”“话说神玉”“琢玉成器”“细说玉德”“玉石精神伴我成长”六大主题,每个主题由“资料坊”“实践空间”两部分组成。“资料坊”主要是介绍玉器知识、玉器街、和玉石有关的成语等,“实践空间”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体验情感、培养能力。

如一年级的“古玉寻根”——寻缘源胜老街,“品玉赏玉”——玉从哪里来,“话说神玉”——女娲补天,“琢玉成器”——原石的故事,“细说玉德”——玉不琢,不成器, “玉石精神伴我成长”——原石;二年级的“古玉寻根”—— 今日“老街”,“品玉赏玉”—— 玉的产地,“话说神玉”—— 西王母献玉,“琢玉成器”—— 脱下粗糙的外衣,“细说玉德”—— 以玉立德, “玉石精神伴我成长”—— 璞玉等活动。六个年级的德育特色内容,形成了序列完整的特色课程体系。

四、综合设计学习活动方式

只有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参与,课程开发才能由静态的设计真正走向动态的实施。学习方式的经历过程,是学生发展最真实的过程,也是体现课程价值的过程。为此,学校在设计“以玉立德”德育特色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时,遵循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活动与体验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如校内活动,主要包括课堂学习和主题活动两种。课堂学习内容主要是了解玉的种类、玉的历史、玉石的品质、玉石的故事、玉石成器的过程,如何分辨玉的等次等。主题活动的内容则是:一为耀华之星评选:“仁爱之星、睿智之星、儒雅之星、磨砺之星、和美之星”品牌学生评选表彰;二为各种仪式活动:“璞玉雕琢”入学仪式、“大爱润玉”感恩活动、“璞玉初成”毕业典礼仪式。

校外活动,则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玉器街、参观玉雕厂、参观南越王墓活动、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制作手抄报等;小义工活动,如义工制作活动、义工关爱活动、义工读书活动等。

五、开展立体式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有完善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以保证校本课程的健康运行。而德育的评价历来是个难题,因此对德育特色校本课程,我们坚持参与性、激励性、发展性等原则,关注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主张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要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耀华之星的评选以及《学生成长记录册》的记录和评价来进行。与此同时,我们还引进雏鹰争章机制,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了基础章、达标章、优秀章等不同级别的奖章,通过颁发奖章的方式,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耀华小学 广东广州 512500)

上一篇:附属医院筹备工作计划下一篇:水上乐园项目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