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精选11篇)
1.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篇一
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民族性与国家文化安全
全球化的浪潮正冲击着民族国家的主权安全.在全球化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着全球化的主导权.为了对抗西方的.文化霸权,我们应该审慎参与全球化进程,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创新发展民族文化.
作 者:郭洪涛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44刊 名:理论界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年,卷(期):“”(2)分类号:G0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性 国家文化安全
2.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篇二
所谓的文化安全, 在当代主要是指“人们认为自己所属的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特征不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逐渐消失或退化的安全感”。[1]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 西方的大量商品涌入中国, 附带于其中的西方文化、意识也进入了中国人的头脑。尤其是当代西方文化产品、网络传媒等更直接地对中国文化进行这有意或无意的挑战。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中国文化既有蓬勃发展的一面, 又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试从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当代文化的现实存在来简单分析全球化文化。
一、民族性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标志。一个名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也就失去了其继续里生存与发展的依据。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独立发展, 首要的是保护自己的文化的民族性。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经历了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中国文化不论在显现的特征还是隐性的特征都严格区别于西方文化的特征, 这与中国文化的形成环境和其经历的民族历史有着密切联系。
中华民族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 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单一的农耕经济结构具有封闭性。在地理环境与经济结构基础上构建的农业文化也具有一种封闭性。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其内在的发展, 追求“天人合一”与“中正平和”。而西方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海洋文化。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明的重要源头。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 希腊人就开始向外移民至爱琴海、黑海、地中海等沿海地带。且西方各民族因地理环境所致, 形成海上贸易的经济结构。西方“海洋型”文化极具对外扩张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加深, 我国的经济模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不再是单一的农耕经济。但文化在其初始时形成的固有的特质对经济而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中国文化中就是兼容并包。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多种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西方文化不但不会排斥, 而且会以最有效的方式把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吸收进来加以改造。尤其是“五四”以来, 中国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以最佳的姿态来适应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冲突是现实存在的, 但绝不会在双方文化的交流中中国文化被西方文化同化。中国文化会在自我完善中保持自己个性。
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建立要求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体验, 即“一定的民族集团、国家或地区的人类共同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 创造了不同的劳作方式、社会事务的参与方式, 也创造了别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精神文化, 这些文化特质不断积累, 构成了一定的文化体系。”[2] (P8) 在此层面上, 中国文化以和为贵。从古代的“和亲”政策到今天定义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音乐、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也是渗透着和谐、温柔、敦厚的特色。而西方文化是海洋型文化, 充满了好斗的特性。自新航路开辟之后, 西方国家就开始了对外大规模的扩张和原料、资源的掠夺, 当今主要表现为一种“非领土扩张的活动”。也许为适应时代的发展, 中国文化会产生出新的形势习惯 (我们暂且不论) , 但中国文化固有的传统不会因外国文化的侵入而消失。
二、文化与经济
文化的特质也与经济、政治密不可分。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维度来考察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 我们依然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文化在全球化中可以继续保持个性, 全球文化并不可能取代多种文化的共同存在。
“文化的演变虽然受经济的制约, 但它的变革方式与方向因其自身的独特性而不至于像经济等物质技术形态那样呈一体化特征”。[3] (P2) 文化对经济而言有一种相对的独立性。附庸于商品中的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后就失去了本有的深层历史文化根基, 辨证的接受中更加丰富了中国的文化。文化概念是一个多维度的组合。现代网络传媒的兴起, 直接拉近了中西文化的距离。可乐、三明治、汉堡包、RAP、街舞等一系列的生活、娱乐方式被接受;外国影视、英语读物等大量的文化产品的引进与现代科技的发展, 共同要求着现代中国人把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的技能。然而, 并不能因此就断言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全球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也不能以悲观的眼光妄加揣测中国文化的未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并非只停留在形式上。一种商品在其生产者的文化体系中, 有着意义和功能;而在接受者的特定的文化内, 就被赋予了跟生产者所想象的完全不同的意义和功能。把文化简单地等同于商品经济所传播的外在形式, 这是一种愚蠢的理念, 至少在对文化这一概念深层的理解上是欠缺的。
“全球文化意味着单一文化的崛起, 拥抱着地球上那个所有的人, 而且替代了迄今繁荣兴旺的、各种不同的文化体制。”[4] (P105这种文化看来只能是幻想中的存在, 至少当代全球文化的趋势是一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趋势。中国文化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呈现出的特征, 非他者文化所拥有。西方文化虽有征服性, 但不可能从本质上改变中国文化, 就如同从咖啡里永远喝不出茶的文化底蕴一样, 二者可以相并存, 但不可相互取代。
三、文化与政治
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全球化实际上成了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主义。全球文化的目标是其文化霸权主义的显现。西方国家把其物质生活方式, 各种价值理念作为一种全球普遍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 企图在全球文化的构建中占据支配地位。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是一些弱小国家的文化处于被吞噬的危险境地。如果要捍卫文化的独立发展的权利, 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的参与。
一个完善的文化系统的构建离不开健全的政治制度的维护。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宣扬着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 保护着国家的文化道德、价值尺度的有效性。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的目的在于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 它们把其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价值理念等渗透到国家外交政策、物质商品、精神文化产品中进行宣传。这种“非领土性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消磨着弱小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精神。当代的中国政府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有一套健全的国家政治制度。中国在对本国的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和决定上, 极力反映、强化着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把握住自己的文化主权。中国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强调国家文化安全。针对西方资本主义的霸权主义, 中国政府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
与传统文化相比, 当代中国文化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多种文化形态聚合, 新的文化特征凸显。传统的价值理念的隐退并不意味中国的价值观会资本主义价值观所取代。中国文化会与时俱进的整合出一套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体系。中国文化自我完善, 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外在形式展示其精神内涵。中国政府也在竭力引导现代文化朝着更健康积极的方向前进。在制定和实施文化、外交政策时, 中国以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持中国文化的发展。
如若一种文化体系的建立没有一个政权制度的扶持, 该文化不可能长期存在发展下去。犹如中国的文化体系在当代需要有国家政府的保护一样,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期待的全球文化的构建也需要一个全球共用的文化———意识体系。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 还不可能有哪个或哪一类国家有能力来统一世界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 单一的全球文化缺少制度的发起者。中国文化在中国国家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保护下, 民族性特征会更加显著, 更具有个中国特色。
小结
在全球化语境中, 我们既要立足于本土, 保持中国文化的民族性, 又要继续发扬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传统, 客观的看待西方文化, 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 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以充实自我。中国文化以全球文化为契机发展自我, 在中西多种文化并存、西方文化强势攻击的态势下更易于凸显中国文化的特质及精神内涵。从中国文化的传统性与民族特质和当前文化形势分析看, 中国文化非但不会在“全球文化”的大潮中隐退, 还会以更加光辉的态势向前发展。
摘要:在全球化的大潮下,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文化安全问题不可回避。然而, 中西文化的民族性因时间和空间的因素不同, 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坚不可摧。在当代全球文化的大潮中, 商品并不代表文化的全部, 中国当前的制度形势也在维护着自己的文化主权。中国不会隐退在全球文化的大潮中, 而是在坚持本土特色的同时, 更加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关键词:中国文化,民族性,商品,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家骧.中西文论源流纵横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2]刘伟胜.文化霸权概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3]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陶瓷文化底蕴的民族性 篇三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其文化内涵的底蕴以其传统的“自然”姿态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令人称赞。在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关于陶瓷艺术的资料之内,其书法、绘画艺术的结合,从表面也能够完全想象、感觉得到它独有的美感。如果我们把文化当做是某种艺术的灵魂,陶瓷作为一种普遍的生活用品,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的归类为:陶瓷是躯体,而艺术则是它的生命灵魂。它们的结合就是一种生命的形式。
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一个时代固有的情感,那是我们创造的生命动力,时代是前进的,文化是前进的,文化永远不会停滞不前。比如说新石器时期彩陶中的陶塑作品,记录着先民生存的愿望。那陶塑的猪、牛、狗,模仿着打猎而来或者豢养而食的动物形象,演示着与大自然搏斗的酷烈,表达着文明的演化与发展。这些与实物逼真无二的作品,完全能够让我们想象着先民的困惑、喜悦和奋争,那在洪荒、野蛮中奔突与呼叫的景象,撼人心魄。在当今有历史沉淀的前提下,我们用各种不同的眼光去分析陶瓷的美感,去創造它的美感,但大多数人忽略了陶瓷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内涵,它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性的,用刻意去追求的美感来代替它原始的生命,结果只能是创造出麻木了的行尸走肉。我们观看出土了的兵马俑,无不为其生动的表情、姿态、动作而感到惊讶,自然而然地让我们能够在脑海里浮现出战国时代金戈铁马的沙场,那横扫六国的始皇大帝君临天下的雄风。“唐三彩”所表现的那种激扬慷慨、瑰丽多姿、壮阔奇纵、恢宏雄俊的格调,正是唐代那种国威远播、辉煌壮丽、热情焕发的时代之音的生动再现;宋代陶瓷艺术的俊丽清新,正是那个时代审美习尚、哲学观念的反映;明清时期的斑斓与柔丽,是社会生活与审美观念使然;改革开放以后的雄俊、奔放也是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观念、生活综合作用的结果。
宋景德年间,以年号赐名昌南为“景德镇”,尽迁各地名匠于此。元代忽必烈又在此设浮梁瓷局,除皇家专造外,还将战争中俘获的所有陶瓷业工匠均发配到昌南,在此基础上,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这个拥有得天独厚的高岭土资源的昌南古镇,正式成为中国官窑的集中地,千年窑火一直延续至今。英语中的China(中国)又指瓷器,可见瓷器是西方人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自宋代以来,景德镇一直是皇家陶瓷的御窑所在地。所以南宋以后的官窑瓷又称“昌南瓷”、“景德瓷”。
中国陶瓷已有近八千年历史,名窑遗址遍全国,但绝大多数均已失传。惟有景德镇的千年窑火延续至今,是惟一仅存的从未出现断层并至今仍在烧造的皇家陶瓷发源地。
然而这是为什么呢?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艺术不分国界,情感不分国界,但是文化的底蕴是有区别的。中国人提倡“自然之道”,中国的文化用最表面的自然来追求最高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那是一种没有痕迹可寻的浑然天成,纯属自然的情感发泄。如果我们用一种评审的眼光去看待一种文化的特质,那是不可行的。这是一条永不可变更的定律,从血液到骨子里都被深深烙印。
自然之道是老子提出来的,他主要的目的不是只谈一个自然哲学,他主要的目的不是想去给你描述自然的法则是什么样子的。虽然他也描述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源是什么,生成万物的过程怎样。但他主要的兴趣不在这儿。他主要的兴趣是什么?是想以自然之道,是想以自然世界这样一个伟大的示范来纠正人类的错误。人类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类的政治,一个是人类的日常的生活。老子的自然之道,又不仅仅是以自然来指导我们,他对自然有一种特殊的理解,他实际上是建立了一种信仰,他认为自然世界就是我们的文化规范。人类的社会习俗以外的那个世界,是深奥而不可测的,是充满活力的,这个自然的深奥,自然的活力,远远超过人的智力和理解力。这就引出了老子,也引出了后来所有道家思想家一个重要的信念,就是人要信任自然,要信任自然的指引,而不能信任那些“规矩”,特别不能信任自己的智力,不能自高自大,在自然面前要谦卑,这是道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其主要内容是讲为人之道,包括探讨人的本性、人生的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等。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不像西方人那么讲求自我,有独立和冒险精神。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想。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董仲舒等学者的阐述,由宋明理学总结并明确提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异于西方的最显著的特征。
4.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篇四
贵州省仁怀市育人中学 张国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最有力的武器。几千年的汉语文化和思维,是维系我们民族命脉的根本,也是未来世界能够走向大同的重要思想资源。因此,用传统文化濡养语文教育,对有着悠久诗书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十分重要而迫切。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中国”。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国民图书阅读率连年下降,有专家呼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看待阅读。这里的阅读,第一要义是中国人先读中国的书,特别是那些历经时间长河的洗刷,依然“光焰万丈长”的经典之作。
《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用传统文化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是靠什么力量凝聚呢?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在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世界最大的民族,必有使其凝聚在一起的超凡力量,这种超凡力量非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的传统文化莫属,中华民族是一个靠文化凝聚的民族。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都是靠文化来凝聚的,外来的异族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也必然同化于传统文化之中,顺之则兴,逆之则亡。在目前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我越来越感到传统文化缺位对我们社会、民族造成的危害。究其原因,正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重视或忽视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学生,所以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也一天天的弱化,这种现状让人十分担忧。
其次是语文学科育人本质回归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不象数学、化学、生物、物理那样以传授技能为主,它必然要承担育人的任务,培养人的精神修养、人生态度,它要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上世纪我国产生的一批大学问家都是学贯中西。他们不但掌握最先进科学技术,同时深厚的国学功底在他们身上形成了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情结,报效祖国是他们永恒的信念。当中国需要他们时,他们均义无返顾地抛弃名利、地位以及丰厚的物质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其精神可歌可泣。他们的民族情结又是怎样形成的?正是早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久而久之,必然厚积薄发,内化成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义无返顾的回归,正是他们身上民族情结作用的必然结果。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个举世公认的大学问家,也更是做人的楷模,这些都是语文
学科育人本质的正面范例。另外,育人也和一个人的学识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我们现在社会上博士、博导满天飞,但我们没有真正意义的大学问家,这是因为和老一辈科学家相比,他们之间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大为不同,老一辈科学家追求的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因为他们所接受的传统文化中从不宣扬追求虚名,而今天的某些人更追求个性的张扬和对社会的索取。不同的价值追求,必然导致他们对取得学识的不同的态度,也导致不同的结果。其实,在任何一个行业这些道理也都是相通的。这些例子都在告诉我们应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把握我们语文教学,也就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不能放弃育人的责任,它应该让学生在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向都要有所作为,而不是把语文仅仅讲成文章学、修辞学、语法学等,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教得充实、教得有深度、才能更好地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同时语文学科也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育人的本质回归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杜甫有一句诗为“润物细无声”,这就是传统文化作用于学生情景的真实写照。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小时候背诵了许多似懂非懂的诗文、警句,当时朦朦胧胧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就发现那些东西日渐内化为自身的性格修养,成为思想的精髓,并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强烈,其显示的生命力和作用力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一句“天行健,老子当自强不息”可以让人终生为追求理想目标而努力。至于“位卑未敢忘忧国”所展示的报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人,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的丈夫气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价值追求,以及“厚德载物”的襟怀等,不都规范着人生的旅程吗?一句“落叶归根”更是昭示了人的归根的情怀,它能让游子万里回归。它们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作用,是它们直接融化到人的血液里的。
第三.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每个人只是连续不断的历史文明中的一段,我们要从前人那里继续文明的成果,我们还要做传承文明中的一份子,这样我们的中华文明才不会断流。同时,不管是传承文明的人还是接受传承的人,都会对文明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我们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才会得到顶礼膜拜,也才能生生不息。道理就这么简单。
只有语文才能全面准确地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不论把语文称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都不能否认语文是由经典文章和经典诗文组成的教学范文集成。学生喜欢一首诗歌、一篇文章,绝不仅仅因为它的语法多么规范,修辞手法多么多样,结构多么精巧,首先吸引学生的是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而日后作用学生的也主要是它们的内容。从道理上讲,每一篇范文、诗歌都从一个方面展示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这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存在必然决定学生的意识,因此,语文必然是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我认为语文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它特有的四个特征:
1.历史性: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语文,语文较完全地选取了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的经典
诗歌、文章,它们构成了语文教材的庞大体系,完全可以反映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的脉络。
2.完整性和准确性。传统文化是宏大而精深的,而又都散见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文章,一个个英雄传奇人物的事迹里,而语文教材正是由它们汇集而成,所以语文能较完整准确地反映传统文化。因为学生可以直接面对传统文化去感悟它,而不是假借一些二手三手的材料,所以就能准确地认识、掌握传统文化。
3.精华性。不可否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糟粕,“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妇女“从一而终”愚民思想等等。因为语文教材的范例都是经过精选,千锤百炼的,它大都选取有积极意义内容范例供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精华为主的;即使有部分糟粕在里面,也正好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分析的机会,学生可以去分析,去批判,分析批判又给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机会。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发展,才能有新鲜的内容,才能更有生命力。
4.艺术性。我想没有谁能否认我们的教材中所选的范例绝大多数都是艺术珍品,它们都有极高的审美性。其精美的语言,匠心独具的结构和深邃的思想等,都是前人(也有几个今人)的智力活动的结晶。美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去读它,从而认识它内部所蕴涵的深邃的思想,培养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所以,只有语文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这是语文独具的特性所决定的。有了传统文化这个合理内核,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了灵魂,就有了神韵,它只会促进其他教学目标的落实,而不是去
5.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篇五
加入WTO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及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
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在于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对领导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对公众意识具有引导作用.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文化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为根本方法,以社会主体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作 者:胡耀武 作者单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16队,陕西,西安,710068 刊 名:理论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年,卷(期):2002 “”(10) 分类号:G03 关键词:民族文化 发展趋向 冲突 互补6.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篇六
作者:林雅华 《光明日报》(2017年04月18日 02版)
【光明论坛】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1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措施。
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华、红色革命文化的历史遗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追求,是民族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若无文化底色,何来中国特色?因此,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结合,接续民族传承,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根本命题。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唯有接续民族传承,重塑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我们才能在中华文明的血脉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中,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信仰之坚定、意志之顽强、追求之高尚。这些红色革命文化的结晶,不仅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以红军长征为例,这一艰难历程不仅映射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与解放使命,而且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不屈不挠精神,体现了中国古人“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矢志不渝信念,印证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些共同为社会主义先进 1 文化观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可以说,红色革命文化中蕴含着丰沛的历史遗产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蕴:甘于奉献的道德观、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观、不畏万难的人生观。而其中洋溢的道德理想主义,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与马克思主义解放使命的有机融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为什么能”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具体文化实践中的生动表达,是现代中国向世界呈现的鲜活文化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对时代精神的坚定把握、对时代使命的自觉回应。随着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拓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回应时代主题的过程中,创造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新成果。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是鼓舞人心、凝聚共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保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前提。因此,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涵养底蕴、获得滋养,坚定自身理想信念,为中国梦的实现积聚磅礴的文化力量。
7.谈中国动画的民族性与地域文化 篇七
个人认为, 民族性与地域文化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在谈动画的民族性与地域文化的同时首先要弄清楚民族与地域的含义及其特征。动画的民族性与地域文化不仅仅是指中国式的故事, 也不是泛泛而谈地强调民族文化、中国精神等形而上学的词语。
一、民族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民族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展形成的具有一定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反映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特点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属于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在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出现的。而一个民族的形成, 实际上也就是民族的语言、心理、精神、经济和生活的形成过程, 即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特征所形成的过程。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具有民族性的元素符号也很多。例如汉服, 风格严谨外观朴实;汉族过春节喜欢包饺子、蒸年糕、放鞭炮;元宵节吃汤圆、舞狮;端午节时兴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中国的其他少数民族如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藏历年、柯尔克孜族的诺劳孜节、拉祜族的扩塔节等都相当于汉族人民的春节, 都需有各自富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就好似欧美国家的圣诞节的传统特征如圣诞树、圣诞糖果、圣诞老人、圣诞蜡烛和火鸡等。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都是由各自民族的传统文化所决定的,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可挖掘的素材。所以, 在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对我国的民族文化有所了解, 才能生产出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动画片来。
二、地域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地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面积相当大的一块地方, 而在建筑中的语义倾向是突出空间因素的作用以及因自然条件所产生的建筑属性。要想把“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和“传统”这些概念分个一清二楚, 是件很难的事。因为“地域文化”“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而它们三者又都建立在“传统”这个大平台上。
在带有民族色彩的动画片中, 地域文化也是个很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的动画片《阿凡提》就是民族动画的优秀代表作品, 民族、地域文化特征很强烈, 色彩、人物形象、背景音乐、建筑场景等都很有特点。各地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传统形成了地域文化, 又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而各地不同民族的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装饰特点, 又可以形成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色彩。在全球范围内观望, 各民族都有自己突出的地域文化。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丝绸、刺绣、手工地毯等, 不仅具有很中国化的东方特色,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广为人知, 不仅能够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而且如果在动画制作中稍加运用, 也会起到很好的反映民族文化这个宗旨的作用。
三、动画创作中“民族”、“地域”特征的合理表现
我们不能把民族性、地域文化当成一个口号, 也不能把它当成是作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现在大家都把民族性当成口号宣扬或把作品以民族化的形式来审批, 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现在很多制作团体把民族性解释为五个中国, 其中包括了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制作和中国投资。虽然无不合理, 但是, 可以说中国投资和制造的不一定就是具有本土民族文化的作品。日本的很多动画片都拿到中国来加工, 但是加工的每个片子都不能反映中国的文化。
一部影片的故事和形象是很重要的, 也着实能反映出一定的民族性与地域文化。民族性的表现形式大体上无非是两类:其一是剧本, 其二是画风。对绘画风格的民族性探索, 我们的前辈做了很多的工作, 例如水墨、剪纸、折纸、木偶、皮影、年画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能用上的艺术手段, 而且在直接的感观上给了我们很民族的视觉感受。而我们现在所要做的, 除了探索一些新的表现手法以外, 更重要的是在剧本上下功夫, 让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背景环境更具有时代意义和地域特征, 更具有中国特色, 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就拿日本动画来说, 其题材也是纷繁复杂, 但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日本的, 有着鲜明的日本地域特色。究其原因, 也无非就是在于它的画风和剧本的问题。其剧本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模式化的东西明显, 尤其是英雄观影响最为广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和符号, 日本有它的英雄观, 我们也有自己的英雄观, 倘若我们用中国的画法去表现别人的英雄观, 那就不伦不类了。但如果我们的剧本写的是中国的故事, 但表现手法上又模仿国外的风格, 那也是不伦不类很牵强的。因此, 民族性和地域文化可以在画风和剧本中反映, 但要真正说起来, 还是很有难度的。
当然, 如果反复地强调民族性和地域文化而刻意地去追求民族性与地域文化的踪影, 那也是不可取的。日本的动画公司在出品动画新作时, 从没刻意把反应日本的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制作的标准;美国迪斯尼在出片之前, 也没有说要商量怎么样才能反应美国特色。他们在乎的仅仅是把对象合理定位好, 把剧本撰写好, 把作品制作好。
所以, 民族性也不是要我们刻意追求去追求什么东西, 而是要我们挖掘富有中国特色的作品, 并从中能表现我们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所以在观念上我们要有正确的意识。
四、结束语
动画的民族性和地域文化是由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内容、形式、格调、表现手法上, 体现的是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 体现出与其他民族迥异有趣的特质, 然而, 这一切都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的社会基础和经济生活之中。
我们要发展动画产业, 把中国自己本土的动画行业做大做强, 就必须要认真思考当今中国动画行业的现状, 仔细地分析, 合理地定位, 摆正观念, 万万不可照搬和抄袭国外动画的形象和其它民族的文化, 要把自己的民族文化特点放在首要位置, 这样, 才能振兴本民族的动画市场, 走出一条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动画产业之路。
参考文献
[1]孙珊珊.谈动画创作中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创新.美术大观, 2007.03
[2]陶雯.从民族文化中探寻中国动画的艺术风格.中国动画, 2005.09:11.
8.电影文化中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香港电影;民族性;世界性:文化认同
不同的文化范畴各具特色、白成一家,同时又相牛相成,共存丁世。因此,关丁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
文化的民族性是表现民族本质特点所形成的文化上的特殊性:每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因而在文化创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
在世界上众多的民族文化中,没有绝对纯粹的民族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在进行着自我嬗变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因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多元文化的混合物。
通常我们说“越是世界的,就是民族的”,从普遍意义上来看,每一个世界性的文化,都是从某一个民族文化发展而来。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在夸大民族特性的同时,也抹杀了民族特性——不是所有的民族艺术都可以成为世界艺术,二者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其产牛时就因其技术和形式的无国界性而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形式。任何文化背景下的电影,都在着重表现自己的民族文化,以自身的历史、风俗、艺术特色作为基奠。电影要想有世界性,就要把功夫专注丁形而上的层面所呈现的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善良、亲情、爱情、别离等,应包含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汇点——我们在剧作中所强调的共同价值,其超越时空的局限,根源丁人的共同本质,反映人类自由本质力量和物质精神牛活世界。
香港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得益丁其独特历史、现实条件,而使得其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融上有着尤为突出的特质,这些特质又反过来左右着香港电影的兴衰沉浮。
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这种观点并不客观。香港作为东亚文化圈的重镇,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在传统文化和殖民文化的双重作用之下,曾一时无法对自身有着准确的文化身份认同,因而产牛一种杂糅的文化特质,这在香港文化艺术最为发达和显著的领域——香港电影里体现地尤为显著。
首先,香港电影有着深刻的民族性的。香港电影中中华文化的积淀,很大程度上源白岭南文化,岭南地区因其地理、历史条件的限制,鲜与北方文化大范围接触,而是白成一体。几千年来逐渐从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中汲取出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香港又是新儒学的发祥地,文学作为电影的重要根基影响着电影的走向,金庸、张爱玲等人的文学作品,为香港电影提供了大量养分。
一百多年的殖民历史,使得香港民众在被迫接受强行施加的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珍惜自身传统文化。粤语电影、电视、音乐的长盛不衰就是这种现象的重要体现。传统文化在香港电影中有着诸多体现。例如,崇富而后教、勤劳实践、和谐融洽的人牛观、价值观,敬鬼神、信天命的宿命论等。我们常在电影中常看到港人吃斋念佛、教人向善的牛活态度、宣扬重情重义等人牛信条,这些在系列电影《黄飞鸿》《醉拳》《无间道》《英雄本色》中均有突出的表现。
其次,香港电影又是世界的,香港处丁大陆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交界地带,加上英国对香港长期的殖民统治,香港文化旱现出一种自觉与非自觉作用下的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西方基督教文明中的物质主义、个人主义等在香港得到广泛传播,因而香港电影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浓浓的异域文化特色。“007”英雄主义文化造就了吴宇森电影中的江湖情结,浪漫主义与女性意识的传人,影响了许鞍华、关锦鹏、张婉婷、陈可辛等一批新浪潮导演,产生出《女人四十》《胭脂扣》《秋天的童话》《甜蜜蜜》等一批优秀电影的出现。“黑色幽默”文化也引发了一批荒诞派的夸张喜剧来反映社会现实,典型如《金鸡》、周星驰电影等。
在多重文化的作用之下,香港电影不断寻求精神安慰与文化归属。新一代港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不是直接的体验,而是从诸如香港电影这样的文化产品中间接得来的,其接受到的只是经过杂糅的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更难以准确定位和得以认同。加上香港文化的开放性,导致其在吸收其他文化过程中因没有确定准则而无法去粗取精地吸取适合本身的文化。为了满足电影的主要消费者青年人对丁电影的娱乐化需求,香港电影不断朝着商业化、狂欢化、无厘头的方向发展,而非更多地在自身文化中找寻适当的表达方式。因而也就造就了香港电影自身文化话语缺失、交杂混乱的断层现状。
一部能得到民族与世界双重认可的电影一定是具有共同价值的。例如,好莱坞电影中宣扬的“美国梦”精神,美国人看到的是美国梦,中国人看到的是中国梦。反观香港文化中“狮子山”精神一样因其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成为被人们所接受的价值观。而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拜金主义、市井心态则并不适宜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符号。
大众文化,不仅要去表现具体人生,更要表现永恒追求和人文关怀。如果说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民族性的话,那么共同价值就是在民族性基础上的世界性,好的电影是二者的合理融合。
香港电影近年来的发展不尽人意,一方面,如《家有喜事2009》《大内密探零零狗》这些与大陆合拍的影片,既无本土特色,又缺失共同价值;另一方面,一些坚持本土性的导演作品如《打擂台》《月满轩尼诗》等一系列努力挖掘香港电影本身文化符号和特质的电影,虽得到本土文化的肯定,但却无一不在体现着对丁香港文化无法彻底定位和认同的焦虑和港人对丁狮子山下的精神的回忆与认同,并且,这些电影并未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影响力。因此,其在世界性的探索上是有所缺失的。
有人认为香港电影的衰落要归咎丁合拍模式,并强调狭隘的单边主义——狭隘的本土化。而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合拍电影曾在国际上获得极大的认可。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其衰落的原因归丁合拍模式,大陆有更加深厚且无断层的文化基奠以及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而香港则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扎实的电影产业基础和在世界上较高的认可度,合拍是大势所趋,找到合理的交汇点才是正途。
9.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篇九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民族纹样的特点与单独纹样设计的要素,并能运用设计要素制作 一幅单独纹样作品。
2、养成善于观察与发现美的眼光,体验创意的设计构思带来的乐趣,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了解民族纹样,用单独纹样进行创意设计。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民族纹样的造型、色彩,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单独纹样。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说明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民族纹样的特点与单独纹样设计的要素,并能运用设计要素制作一幅单独纹样 作品。
2、养成善于观察与发现美的眼光,体验创意的设计构思带来的乐趣,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作答: “纹样”是指什么?(花纹或者图案)
师说明本课是属于图案设计课的范畴,因此可以借助工具制作出精细、精美的作业效果。
2、出示少数民族服饰图片,感受服饰中美丽多彩的民族纹样。说说看都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第
一印象是什么?这些民族服饰纹样给你什么感觉?(颜色鲜艳、形式独特,浓郁的民族特 色)
3、引导观察课本图片,说说什么是单独纹样?它有什么特征?
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格限制,可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纹样。
特征:外形完整、结构严谨,避免松散凌乱,单独纹样可以用作装饰也可做适合纹样和连续 纹样的单位纹样。
4、感知特征
展示图片,对比观察两例传统刺绣纹样,其主要的单独纹样有哪几种?外形与色彩的特点有
何异同?你最喜欢哪一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两例民族纹样外形、色彩的特点,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5、探究启发
让学生欣赏不同的刺绣纹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题竞赛。
思考:可以用哪些图案内容来形容装饰单独纹样?发现哪些图案规律和设计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设计图案,可有动物、人物、植物灯。不同形式有均齐式、均衡式、合适形和不规则形等(多媒体出示图片)。
6、学习设计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截取、排列和上色的步骤。
三、布置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
完成相应的作业内容。
10.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篇十
主讲人:杨叔子
杨叔子,男,1933年9月生于江西省湖口县。1956年毕业于原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共十五大与十六大代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博士后流动站评议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评议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邀理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科协副主席,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长。
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30所高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概要:
民族精神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现,不是一般的文化,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哲理的表现,是文化哲理凝聚的表现。
我们所讲的哲理的凝现就是了不起的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而这个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表现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而以这个民族精神作脊梁骨,由这个脊梁骨支撑起来的中华民族在前进道路上,不为一切困难所压倒,相反能压倒一切困难; 不为一切敌人所战胜,相反要打败一切敌人。
我认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整体观、变化观、本质观最重要的凝现。
反省是人类最高的灵性,是最高的智慧。
一、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观、变化观、本质观
中华民族文化不仅是在空间时间上整体地变化地看问题,而且透过现象,寻找本质,深入地辩证地来看问题。
第一个讲整体观。中华民族文化哲理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体观,整体看问题。四海一家,古今一体,天人合一。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古今一体,波波夫的那篇文章讲,中国为什么延续几千年呢?讲了三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尊重祖先。中国人是尊重祖先的,尊重历史的,以史为鉴,无古不成今。不但人间是一体的,而且天人合一,人同自然也是一体的。或者讲客观世界是一体的,主观世界是一体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也是一体的。
中国人不但很懂得客观世界是整体的,而且也懂得主观世界是整体的。主观世界也是个整体,典型事例之一就是孔子的教育。孔子六艺施教: 礼、乐、射、御、书、数。礼,德育; 乐,美育; 射箭、驾车子,体育; 书、数,智育; 德美体智全面教育。最近,李岚清同志到了武汉,谈音乐与人生。我早知道他讲得很好。因为李岚清同志从副总理岗位退了以后,写了两本书。第一本是《李岚清教育访谈录》,第二本是《李岚清音乐笔谈》。《李岚清音乐笔谈》出版后,通知我马上到北京开座谈会。北京市来十几位专家,外地来十几位专家,在北京大学开座谈会。会上第一个发言的是位老音乐家,非常有水平,他说: “看了这本书后我非常感动,有两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的就是中央这么高级的领导人,不但在位时这么关心教育,而且退下来还这么关心教育,关心美育,关心艺术,关心音乐教育; 第二个没想到就是李岚清同志这么精通音乐,精通艺术,造诣这么高。”
有一本书叫《孔子家语》,里边讲了一个故事,说孔子向师襄子学弹琴,弹了一段时间以后,师襄子告诉孔子说: 行了,弹得不错,可以毕业了。孔子说,不行呀,我虽弹得好,但是曲子的主旨何在,我没弄清楚。又学了一段时间,老师跟他讲,这下了解曲子的主旨了,可以毕业了。他说: 不行,我还没了解作这个曲子的人,我要通过这个曲子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又学了一段时间,孔子就告诉师襄子,作曲的这个人身材硕大,面略带黑色,双目炯炯有神,凝视远方,这个人伟大呀!师襄子一听,肃然向孔子致敬,他讲: 你真了不起!这个作曲者是文王,这首曲子就叫《文王操》。孔子能够通过音乐了解作曲者,非常了不起。是不是真有这件事情,我无从考证。
但这故事讲明了一点,音乐对一个人的启迪非常大。所以礼乐射御书数、德美体智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各有其位,各司其职,既不能相互取代,更不能彼此分裂。有的东西表面看“无用”,实际上有用。在清华大学九十年校庆的时候,我看见报纸上登的一篇清华老校友写的文章,很感动,说清华的精神是“无用”,而“无用”最为有用。他讲的“无用”就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表面看着“无用”,实际上非常有用,是基础嘛!江泽民同志讲得深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想,礼乐射御书数就是个整体,德智体美是个整体,不能分开。去年《人民日报》为青少年教育,邀我写了一篇短文,短文一开始我用了个例子: 1960年,陈毅同志,当时的外交部长,在广州一次讲话,讲得真好,他说: 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飞机都开不好,那谈什么爱国呀; 如果飞机开得很好,把飞机开到敌人那边去了,反过来打自己的人,那就更糟糕了。做事更要做人,做事要做人来引导,做人通过做事来表现。学生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诸方面是统一的,是分不开的。还有,中华民族还把主客观世界看成一个整体,中医的辨证施治最为典型: 不但头痛医脚,脚痛医头; 而且因人、因地、因时、因势、因主客观条件不同而不同施治,这是真正的科学!所以,从总体看问题,这是处理问题的关键点。
第二点是变化地看问题,中华民族文化看一个问题,不仅仅重视其全局、联系,而且认为这个联系是运动的、变化的,不是静止的、僵死的; 不但要从空间上看全局,也要从时间发展这个全局上来看问题,即变化地看问题。毛主席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的最后两句是: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是客观世界,“正道”是规律,“沧桑”是变化; 客观规律就是变化,客观世界就是在不断变化着,现在谈“与时俱进”也是谈变化,所以中国人极其注重变化。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常用《中庸》上的一句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觉得这非常对,凡事你得有远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将来。
今年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诞生100周年,今年又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所以联合国决定举办“国际物理年”来纪念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相对论建立上立下卓越功勋,其实在量子论上他也作了很大贡献,但是爱因斯坦很反对量子论有关事物有联系的讲法,他认为如果两个质点离得无限无限远的时候,这两个质点不可能有联系。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位青年教授潘建伟与荷兰波密斯特教授联合发表学术论文《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研究》,通过研究证明,当一个粒子,它的量子态有变化的话,另外一个在遥远地方的粒子,它的量子态同样有变化,但中间没有任何联系。这篇文章在《Nature》上发表。《Nature》认为,这是《Nature》一百多年来发表的21篇最优秀的物理学术论文之一。去年潘建伟又研究了五粒子纠缠,美国的物理专业网站上肯定了中国在多粒子纠缠态上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证明事物有联系,而且这个联系还在不断变化之中。
我再举个例子,就是我国的经络学说。西方许多人很反对经络学说,讲解剖中从来没有发现什么经络。其实,他们犯了个基本错误,他们解剖的是死人。中医里讲死人有经络吗?只有活人有经络。你看针灸,这是基于经络理论的。我有个学生,后来到英国,他的夫人在英国开个中医院,搞针灸,从大陆请针灸师去针灸,英国不少人非常相信针灸。针灸什么?灸经络点,灸穴位。在客观世界里经络的确存在。活人有经络,死人没有经络,经络是活人体内某类信息的传递与联系的某种体现。
第三点,中华民族文化还讲本质。不仅从时间空间整体地变化地看问题,而且不停留于表面现象,要深入到本质上去。我们讲联系,联系是变化的; 我们讲变化,变化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就是本质。中华民族文化一贯认为,事物就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本质,但归根结底最深的层次是同一个东西。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更能证明这一点。比如讲,冰,固体; 水,液体; 水蒸气,气体,从物质层面上是不同的; 从分子层面看都是氧气。从分子层面看,氧气跟臭氧不同; 从原子层面看,都是O,都是氧原子; 从原子层面看,氢、氧、氮、碳都不同,但从粒子层面看又是一样,中子、电子、质子; 从粒子层面看,中子、电子、质子都不同,但深入下去看,基本粒子都一样。再深入下去,还有更深的层次。所以在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本质。中国《诗经•小雅•常棣》说: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兄弟之间会打架,但外敌来时,一致对外。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产生一个新的支派,叫华严宗,华严宗里面有本经,叫《华严金狮子章》,里面有段话,跟上面讲的是一个意思: “一切即一,皆同无性; 一即一切,因果历然。”一切都归到最根本上就是“无”; “无”产生一切,因果关系非常清楚。所以,所谓的“无”,所谓的“一”,所谓的“空”,所谓的“气”,所谓的“真空”,看起来都是一回事情,很可能,F.卡普拉讲的量子场也一样。当量子场处于激发状态的时候,出现粒子; 当激发状态消失后,粒子消失,复归于场。中国最老的一部史书是《尚书》,其中“大禹谟”讲了四句话: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唯一,允执厥中。”人心是很危险的,人还是动物性的,还有兽性,但又有万物之灵的灵性,灵性同兽性不好结合了,那么这是非常危险的; 道心惟微,真理是非常微妙的; 惟精唯一,这个道是非常精粹、非常深入本质; 允执厥中,要可靠地把握它的“度”。要适“度”,要适“中”,不能过度。
我们学校有位老先生,叫涂又光,是冯友兰先生的高徒。冯友兰先生去世以后,所有中文英文遗稿,都由他整理。他1995年到美国波士顿参加第十届中国哲学大会。回来后写了份报告,里面讲了一段话,说外国人问他,中国哲学最精华的是什么地方?他说如果只讲一个字,就是“和”,和谐的和; 讲两个字,就是“中和”; 讲三个字,就是“致中和”。我说,讲得真好。这段话是《中庸》上的: “中也者,天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之理非常深刻: 中要把握“度”,和要关系和谐; 只有把握“度”,关系和谐,事物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世界才能美好。中华民族文化很懂得要把握“度”。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而要深入到本质看问题。不要只看到表皮,只看到色彩的美丽,而要看到最本质的东西。所以不管是整体观、变化观还是本质观,在中华民族文化看来是一致的。《周易正义》里就讲了,易有三个意思,简易、变易、不易,简易我认为跟整体观相关联,变易则跟变化观相关联,不易则跟本质观相关联。所以,整个《周易》讲的就是阴阳交汇对立统一这一本质。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观、本质观、变化观,从根本上讲,都是从“易”里产生出来的。
二、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观、变化观、本质观都是世界观的表现。当然,世界观包含了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世界观,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中华民族文化说天道有常,世界是有规律的。有什么规律?整体的、变化的、本质的。所以中华民族文化主张“格物致知”,研究客观世界,了解客观世界,一定要实事求是,这是一切的根本。
事物就是系统,系统有大小、有层次,系统里面有两个最基本的: 第一,系统里面要有元素; 第二,元素跟元素要发生关系。所以《周易》第一卦乾卦就讲了元素本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就应向天学习,像天的样子,自强不息地要求自己; 第二卦坤卦就讲了元素关系、人际关系: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要对别人厚德,容忍别人,民胞物与,搞好关系。所以清华很了不起,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就把元素以及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讲透了,把《周易》最根本的抓住了。为什么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和谐就是指关系要和谐,和谐的前提就是稳定,没稳定就不能和谐,和谐必须稳定,稳定不一定和谐。有句俗语: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臭皮匠不那么好,但关系好,那也不错。还有一句俗话: “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很有学问的和尚,关系不好,那也不行,水都没得喝。元素好不好,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表现,表现在关系处理得好不好上,怎么对待别人,怎么对待事物。关系是表现元素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中华民族文化讲,就是要厚德载物,这样,这个系统才能向前发展。
一方面要承认差异,一方面要承认和谐,这才实事求是。没有差异,这个世界不存在,要强调多元性、多样化,这个世界才有生气,才能发展。但只有多样化而没和谐的话,要打架,老打架下去,那也不行。这一次李岚清同志在我们学校演讲的时候,他说他跟英国朋友唱《地久天长》的时候,英国朋友说你唱的这个《地久天长》有些走样,为什么?说这是英国的音乐,这个曲子在英国是个进行曲; 跑到美国去了变得软绵绵的,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交响乐就更不同了,不仅有七个音符,交响乐里个个声部的乐器也不相同,差异太大了; 这个差异太大的话,处理得好,可以形成更高级的和谐。所以差异越大,差异越多,关系处理得越好,可以形成伟大的乐章,成为更好的、更和谐的了不起的东西。第二,人生观。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人生观是人对世界看法的一部分,是对人生的看法。中华民族文化既然认为天人合一,可以想象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生的看法是和对自然的看法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老子,非常喜欢水,《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好的德行是像水一样,去最坏的地方,别人最不愿意去的地方,它就能接近于真理。七十八章又讲了: “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但攻坚强的东西时,谁也没它厉害,谁也搞它不赢。所以老子非常重视水。庄子在《齐物论》里讲了,刚生下来的小孩死了,这个孩子的寿命长,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的寿命很短。庄子的话是有道理的。从某种观点看,生下来的小孩寿命长,从另外一种观点看,彭祖活八百岁寿命也短。佛教第一部经《金刚经》,对人生的看法就是经中最后的四句偈语,这也是《金刚经》精华之所在。偈子讲: “一切有为法”,一切看得到或摸得着或感觉得到的东西,“如梦幻泡影”,和做梦一样,这个不存在,和泡影一样,一下消失了; “如露亦如电”,和露珠一样,一下蒸发了,和闪电一样,一下闪过了; “应作如是观”,应该这么看待世间一切的事物,无非是这样的,终究会消失。而从相反的观点看,庄子所说的一出生就死了的孩子寿命长,可以认为是讲人的精神、人的事业可以不死。
中国人讲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很有体会。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原来的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是1953年建的。建校的时候我参加了,一片荒原,一座荒山,山上一棵树都没有,山下只有几棵树; 如今大树参天,浓荫蔽日。当时我进校的时候是大学二年级,一年级在武汉大学,二年级院系调整,到了华中工学院。当时教我课的机械系的老师如今几乎都去世了,我是很有感触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他们为什么种树啊?是为了后人乘凉,所以永垂不朽。他们肉体不可能永垂不朽,他们的精神、事业却永垂不朽。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伟人都是非常积极向上的。前年,胡**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就引用了孟子的话: “乐民之所乐,民以乐其乐; 忧民之所忧,民以忧其忧。”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引用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郑板桥非常爱民,写了一首诗: “县衙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肖楚女说: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还有雷锋,他说: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非常积极、正确、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三,价值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看法,最根本的是对生死的看法。作为价值观,我认为,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是对各种关系处理的价值或意义的看法。在《大学》里面就讲了: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尽道矣!”事情是有本有末,有终有始的,要搞清哪个先做,哪个后做。因此引用梅贻琦校长讲的《大学》的八条: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做到后边一条,必须做到前边一条,前后顺序不能颠倒。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国自古以来讲忠、孝、节、义,就是讲价值观,讲责任。忠是讲要对国家,对民族负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延续了五千多年,不但没有消亡,反而越发壮大,千万炎黄子孙,前仆后继,去做“若为自由故”事情。我父亲是同盟会的会员,我知道同盟会第一位牺牲在清政府屠刀下的,叫做陆皓东。他从香港潜回广州,准备起义时,被清政府抓了,杀头。临刑时,他怎么讲: 陆皓东可杀,但是,继陆皓东而起者,不可杀绝。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其中包括夏明翰; 夏明翰临刑前讲: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们前仆后继,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什么也不怕,敢于牺牲个人。所以我们的民族能够延续五千多年,我想关键就在这里。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及内涵
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在内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我认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整体观、变化观、本质观最重要的凝现。中国优秀传统就是中国人文精神,也就是民族精神,归结起来就是两点,一是爱国,二是有骨气。爱国,文天祥讲: “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骨气,孟子讲: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李白非常有骨气,写了一首诗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有骨气。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爱国,有骨气。孟子讲得非常清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推荐学生应该好好看看《邓小平》这部纪录片。为什么?最可贵的是一开始,就是邓小平同志的话: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谈到属于人民,现在有的干部,自认为是人民的父母官,不对,完全错了; 官绝不是人民的父母,相反,人民确实是官的衣食父母。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是非常清楚这点的。张俞写的《蚕妇》: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梅尧臣写的《陶者》: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还有李绅写的《悯农》等等。要懂得一切都是从人民血汗中出来的,要知道自己是属于人民的。属于人民,就应该为了人民,而且,要为了人民,那就应该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十六大召开前,选拔中央委员、中纪委候选人的时候,江泽民同志引用了《孟子》的话: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 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其贤焉,然后用之。”就是说,只有老百姓说你行,你才是真正的行,这是很深刻的。毛主席讲: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因此,一定要相信和依靠人民,才能为了人民。因此,现在谈的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都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要关心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下面我分别来谈谈民族精神的四个内涵。第一点是团结统一,这是爱国主义最核心和最本质的东西。江泽民同志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时就讲了,我们民族能够延续五千多年,依靠的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
第二点是爱好和平。中国中国,中央大国,泱泱大国。没想过要去压制、去控制其他国家,《尚书》一开始就讲,要“协和万邦”。我们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睦邻,富邻,要处理好对外的关系。罗素说: 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罗素讲得很对。
第三、四点就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我认为,前面两点讲的主要是集体,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后面两点讲的主要是个人。勤劳勇敢是种品质。如果勤劳勇敢是外在表现,那么自强不息是内在动力。
我认为毛泽东同志讲的“两个务必”十分重要,是我国历史上巨大成功与惨痛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唐朝名臣魏征所讲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现代发展。居安思危,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戒奢以俭,艰苦奋斗,就是要以民为本。总之,在今天,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四、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交融
什么叫中国特色?我讲:背靠五千多年,坚持“三个面向”。如果不背靠五千多年,不用说五千多年,甚至把这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历史以及由此沉淀而形成的文化都丢了,数典忘祖,这种民族就失去了灵魂,就会自我埋葬。
中国特色还必须坚持“三个面向”: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一定要面对现实; 面向世界,要延拓空间; 面向未来,要延拓时间。你不面对现实,不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延拓,你就不能与时俱进,不向先进文化学习就要落后。如果不坚持“三个面向”,就没有前进动力,一定会为时代所淘汰,再演闭关锁国的悲剧。我们许多大学今天想搞国际化,讲国际化我不反对,但一流大学是什么大学,我校涂又光老先生讲得十分正确,是university of China, 不是university in China,是“of”不是“in”。如果在中国的一流大学是哈佛、是麻省、是剑桥、是牛津,是“in”不是“of”,我们办一流大学就彻底失败了!我们的大学首先要培养“中国”的“大”学生: “中国”的学生要能为中国服务,“大”学生要能开拓创新; 简单讲,能爱国,会创新。
我们坚持“三个面向”,就是要吸收一切先进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在世界上起到本身应该起的作用。背靠五千多年,坚持“三个面向”,归根结底,就是要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此我们必须高度注重文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文文化是第一生产力的引路灯、方向舵、动力源、活水源。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中华民族文化,高度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观。我非常赞成清华大学一个教学成果项目申报中所讲的话: 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自尊; 没有文化自尊,就没有民族自尊; 没有民族自尊,就没有国家自强。所以,文化的自觉是非常重要的。
今年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我愿引用爱因斯坦两段话来总结我的汇报,也是为纪念这位与中国人民心心相通的伟人。
第一段话是: “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是: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就需要大量的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不可否认,在这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中,开明的古代希腊人和古代东方贤哲们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学校和大学。”“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第二段话我认为更精彩: “我们犹太祖先,即先知者,和中国古代贤哲们了解到并表明:铸就我们人类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目标的产生与确立。这个目标就是通过内心不懈的努力来摆脱反社会的、具有破坏性的天性,使人类成为一个幸福的群体。”这段话和前面讲的《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唯一,允执厥中”根本一致。“人心惟危”,就是讲人具有反社会的、破坏的天性,人带有危险的兽性,如果危险的兽性不改,加上你是人,有人特有的灵性,你的才能越大,坏事干得就会越大越多。“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就是要通过内心不懈的努力,产生与确立这么一个目标,并使之可靠地得以正确的实现。
11.探究基于民族文化的民族经济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经济;关系;发展
我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发展强调的持续与和谐。众所周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种民族总共56个,不同的民族生活的地域不同,经济资源不同,经济发展能力也不同,这也就导致民族之间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现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很快,民族之间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在经济发展的时候却常常忽视对文化的保护。从实质上而言,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民族经济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民族文化的进步,民族文化的发展又能够促进经济向前迈进。本文就结合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情况,简单阐述一下其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现状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为民族经济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之间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保证,两者之間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经济能够带动文化,文化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任何有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形态与产业结构体系,都能够彰显出地区文化的特征,文化也是经济脉络的表现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一)民族经济以民族文化的基础
民族是一个群体概念,多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也是一个族群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特征能够产生不同的经济形态,文化在各个方面引导经济的变动,在经济实际进程中也蕴含着文化的特征,人们对经济商品的设计无不展示出文化的个性。
(二)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无形资源,不同的文化特征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创造出经济的效益。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落后,市场经济没有深入开放,经济的资本、技术都较为薄弱,在发展的初期无法深入服务行业,难以保证第一和第二产业的龙头地位。因此,民族文化的资源必须强调搭台建设,融入经济观念之中,进一步带动经济的进步。
(三)民族经济的发展会影响民族文化
民族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文化的传承、弘扬与传播都具有影响。一方面,经济的进步会为文化创造出新的活力,为文化建设注入新内涵。这也就要求经济进步不能忽视文化,需要不断深入新的文化思想;另一方面,民族经济的发展有时还会牺牲文化的建设,常常忽视了对文化的传承,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和文化的保存。
二、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相辅相成,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关联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正确的认识民族文化的作用。
其一,不能片面的发展民族经济,要注意文化的影响作用,看不到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就会导致经济建设没有无水之源,导致经济的发展过分追求效益,产业结构也趋向统一。
其二,不能夸大民族文化的功效,要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民族的发展要以经济的进步为基础,但是这一过程中又要强调文化的传播,避免扩大文化的真正作用。
其三,正确认识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寻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明确平衡发展的规律。要使民族文化这种潜在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一系列中间环节。要宣传文化优势,扶持文化产业,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其同经济要素与经济更进一步的、更密切的结合。
三、实现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互动发展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我国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关联性。想要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就必须提出科学的策略实现两者发展。
(一)加强与少数民族群众的互动,完善民族地区就业政策
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发展实际上就是在扶持“人”的发展, 为让每一位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首先,加强宣传,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现实的择业观,同时要适度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掌握新技能;其次,坚持企业改革,通过政策倾斜等办法吸引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民就业,扶持区域建设;最后,完善建立劳动者保护体系,用具有吸引力的制度做好人才的合理流动,带动区域经济的建设。
(二)加强与科技人才的互动,完善民族地区科技人才政策
人才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能够发展的基础,人才的持续供应,才能带动地区经济不断向前迈进。传统的民族发展忽视了人的积极作用,人才由于没有完善的保障体系,也常常供不应求,不愿意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针对这样的现象,民族地区要做好科技与人才的互动,政策的完善要注意时效性、高效益,应尽力避免“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建立科技培训基地,开展科技培训活动,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类所需人才,把科技人才与项目的政策倾斜同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三)加强与族群整体的互动,完善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
首先,要有利于民族地区开发与整合文化资源,尽快形成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民族地区也应做到天下资源,为我所用,显现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特色,形成文化产业的优势。其次,要有利于民族地区文化资本的融资与整合。在保证文化安全的前提下,拓宽融资渠道,使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创新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最后,提高政策执行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加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执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高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的认知程度,建立健全公务员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重视干部后备队伍的培养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国家和市场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强调持续性和协调性。对此,民族经济的建设必须坚持民族文化的引导作用,不能过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文化的意义,突出文化的带动作用。另外,还要整合资源,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坚持技术创新,并完善产业政策,带动整个民族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冬梅. 基于民族文化的民族经济发展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22-26.
[2]黄启学. 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1:55-61.
[3]吕昭河,张敏,余泳. 社会资本与民族经济发展——基于民族文化市场效用的分析[J]. 思想战线,2013,05:77-82.
[4]佟拉嘎. 民族文化的开放性特质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蒙古族民族文化与内蒙古民族经济发展为例[J]. 前沿,2008,02:45-47.
[5]马琴. 民族文化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导引——以古丈县断龙山乡田家洞村土家族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4,06:125-128.
【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推荐阅读: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06-17
传统文化民族精神09-23
第十一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中国文化08-17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作文07-24
花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06-30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07-15
中华民族传统图案文化之一(文案类)10-31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的研究11-06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07-24
传统文化的知识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