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笔记整理)

2024-08-2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笔记整理)(精选9篇)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笔记整理) 篇一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作业

姓名: 学

号:

年级: 学习中心:

—————————————————————————————

请设计一个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案。要求:

1、健康领域

2、活动主题自定

3、适用的年龄(小班、中班、大班)自定

4、注意教案的格式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水果大排档》

二.活动对象:幼儿园大班

三.活动来源:

水果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可以帮助人体消化系统以及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还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水

分,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对人体有益。在幼儿园中,不少小朋友在饮用茶点时存在不少浪费

现象,因此我认为开展此次活动很有必要。根据大班幼儿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生活常识水平,他们已经知道了水果的重要性,大班幼儿动手能力较强,能懂得一些基本厨房用品的操作,精细动作发展也已经较为完善,因此我选择此次活动在幼儿园大班开展。

四.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几种常见水果的营养成分,懂得适时食用水果。2.让幼儿掌握水果的基本切法以及保鲜方法。3.明白水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体验操作的快乐。

五.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苹果,梨,香蕉,橘子,火龙果,柚子等水果若干,水果刀,卫生纸巾,毛巾,菜板。有水龙头或者挨水龙头较近的教室,方便洗水果关于水果的健康知识问答卡片 2.精神准备: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上课之前对水果知识有一定了解

六.活动内容:

1.一些同学扮演水果大排档的老板,贩卖水果沙拉,一些同学扮演水果大排档的厨师,制作大排档,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推销商品的人员,欢迎小朋友品尝,每人限尝一种

2.还有一部分同学扮演消费者,去买水果沙拉,沙拉还没有制作好的时候可以帮忙做一

些准备活动的事情

3.活动结束以后展开讨论,讨论水果的营养成分以及保鲜方法,以及在买水果时注意的

细节及挑选优质水果的窍门

七.活动过程:

1.老师先告诉同学们要开展一个水果大排档的活动,安排同学们准备,根据小朋友的意 愿进行分组

2.活动开始前,应准备好各种水果若干,挑选几个年龄大的孩子去超市或者市场挑选水

果若干,数量要以班级中孩子的人数来安排

3.水果准备好以后,安排小组同学洗好水果,做好水果处理前的清洗工作,每个小朋友

事先都要讲卫生,把手洗干净,清洗活动需要用的道具,清洗完手以后用毛巾或卫生纸巾擦 干手

4.开始削水果和制作水果沙拉,其他同学则私下讨论水果的用处,或者帮助制作水果沙拉,做好保鲜工作

5.水果沙拉制作完成以后,开始进行大排档的贩卖,每个水果大排档的老板准备一些关

于水果的健康知识问答卡片,当然这个是老师要准备的,回答正确的同学有机会获得一片水

果沙拉,直到活动结束,没吃完的水果沙拉,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完

6.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展开讨论,关于水果的健康知识以及水果的保鲜方法和不

同水果的营养价值,以及该在什么正确的时间吃什么样的水果

八.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回家以后和家长讨论吃水果的好吃,并且从此爱上正确吃水果 2.在幼儿园开展杜绝浪费水果的现象,让幼儿明白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3.活动以后让幼儿更多的去了解自己生活区域以外的水果,如热带水果,亚热带水果,了解它们对人体的帮助

九.活动反思:

1.这次活动可能对幼儿起的作用并不大,并不能让他们真正了解水果的重要性和珍惜水

果,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吃水果的习惯

2.活动的趣味性也许不强,会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不是很积极的现象 3.活动需要的准备可能太多,增加了活动的难度,影响活动的顺畅进行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笔记整理) 篇二

一、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的特点

1.早期性

毕加索有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开始表现自己, 他从某些本能的欲望和需求出发, 借助各种符号系统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并与外界沟通。只要是身心健康的儿童, 在他能用工具随意涂抹的瞬间开始, 就能自发的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咿呀学语儿童留在家中墙壁上、纸张上的痕迹, 就是他们表现自我和发展能力的一种美术活动能力的萌芽。

2.灵活性

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比较自由随性, 兴致来了就可以画一阵, 不想画了, 甩下笔可以走。可以在家庭的任何时候、任何场所, 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不必像学校要有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比如, 茶余饭后, 家长可以和孩子用各种材料进行手工制作;逢年过节, 一家人齐动手, 美化家庭环境, 提升家庭环境的审美性等。

3.稳定性

在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中, 父母情感的稳定性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不管美术活动场所、内容、时间、对象发生怎样的变化, 家长在家庭美术教育的方式与风格总是相对稳定的。

二、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出现的误区

1.重技能轻创造

在当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 我们最容易接受的教学, 大多是注入式教学, 即家长、老师怎样教, 幼儿怎样画, 亦步亦趋, 不能走样, 近似于机械模仿, 家长喜欢看到儿童画的“像模像样”。

2.重颜面轻实效

在家长们追求不输在起跑线的目标中, 儿童自由自在的空间越来越小, 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枯燥的美术培训班。据笔者了解, 很多家长一见面就聊孩子学了哪些知识, 报了几个培训班。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参加几个辅导班, 家长聊天时就很没面子。“你看人家***, 学画画好几年了”这是家长告诉常说的的一句话。

3.重结果轻过程

有些家长评价幼儿的作品就是看幼儿画得像还是不像, 认为不像, 就急躁, 批评多于表扬。这种评价方式造成幼儿消极心理引导和暗示, 让孩子认为, 画就得像, 否则就不好。

三、如何做好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

1.改变家长的观念

首先, 家长要认识学前美术教育的实质, 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是通过美术知识, 美术语言的传授, 综合开发孩子的观察力, 想象力, 创造力等各种能力。培养孩子一定的审美能力, 艺术素质和人格品质, 这对于孩子将来的生活、学习, 甚至在他成人后的事业、家庭、人际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其次, 家长应该保护儿童的绘画兴趣, 鼓励儿童大胆作画, 激发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愿望。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说:“假如儿童未经外界的干扰而成长, 则他们的创造活动就无需任何刺激, 每一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造欲望, 而对他表现的方式充满自信”。第三, 对儿学前儿童来说, 相对于作品而言, 更应该重视创作的过程, 重视作品对于创作者的意义。第四, 家长不要为了自己面子, 不考虑儿童爱好, 跟风似的报美术培训班, 而占用儿童自由活动的时间。

2.给儿童提供足够的条件

包括宽松的心理环境、孩子涂鸦的足够物质条件。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保证儿童在想画画的时候, 愿意画, 不怕画, 并能够得到适当的绘画工具。比如, 在我女儿一岁多时就开始拿着各种笔涂涂抹抹了, 这就是“涂鸦”的开始。当时家里刚装修好的房子, 洁白的墙壁, 这可能也刺激了女儿灵感, 她就开始在墙上“创作”, 家里老人说, 好好的墙怎么就让她乱画呢?我认为, 所有的墙加起来也就是几桶乳胶漆的代价, 如果一个孩子因此而等到更好地创造性地开发, 这个代价是值得的。现在10岁的她, 很熟练地自信地画着她稚气犹存的心中的连环画时, 我就觉得格外欣慰。

3.加深儿童对生活和世界的感知和体验

家长应扩大儿童与外界接触的范围, 满足儿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让儿童在创作中感受绘画的乐趣。家庭美术教育、美术欣赏自儿童一出生就可以进行, 当初在我女儿出生后, 我就把家里墙壁上挂上了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 虽然那时她看不懂, 但若干年后在给她拿出原来的作品看, 她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给予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那时的孩子虽然不能和你对话, 家长就要慢慢给他讲:这是花, 是红色的;上面是天空, 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柳树叶, 长条形状, 嫩绿色……这一切都会在他幼小的脑海里留下印记。要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躺在草地上, 随心所欲地玩泥巴, 鼓励幼儿随意选择材料和方法去画画, 告诉他们不要以为只能用水彩笔或油画棒绘画, 绘画可用的材料各种各样, 随手可取, 如棉花点染、树枝造型、树叶树皮装饰、各种布料创造肌理效果、橡皮印章画、铅笔屑粘贴、树叶拓印、吹墨画, 等等。

总之, 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要认真对待, 但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我们要在给儿童提供充分的条件前提下, 顺其自然, 适时适度引导。

摘要: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通过绘画、手工、欣赏等美术活动, 促进儿童的手脑协调综合发展的综合艺术, 是多学科、多知识的综合体现。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要认真对待, 但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要在给儿童提供充分条件的前提下, 顺其自然, 适时适度引导。

关键词: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误区,建议

参考文献

[1]朱家雄, 林琳, 吕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楼必生, 屠美茹.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Z].1999.

[4][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5.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策略研究 篇三

那么,孩子的个体差异与家庭结构、家长的教育观、态度和行为到底有何关系?通过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和指导,孩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便是此篇个案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研究对象

1. 指导对象:许平:男,44岁,吉林省长春市赢利文化用品商店经理,对独生子特殊的爱,特殊的保护、依从,怕他摔跌,怕他出意外。唯恐失去儿子,从来不敢撒手,他成了百分之百的溺爱型父亲。

2. 教育观察对象:许百功:男,今年5周岁,是吉林省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平时他和爸爸、妈妈、姥姥生活在一起。他很聪明,知识面广(与同龄幼儿相比)语言表达能力极强,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不随便听从他人的指挥,好反抗,生活上依赖性强。

二、指导过程摘要

1. 理解为先,取得共同语言。百功是中班时来幼儿园的,父母溺爱他,不敢过早地送他上幼儿园,怕受欺负。来园初,很少有小伙伴们跟他玩,因为他一伸手不是推人就打人,抬脚就踢人,同他父母谈过两次,很不理想,母亲比较通情达理,父亲却“顽固不化”,如说孩子优点时,他便洋洋得意的样子,说缺点时,表情一变,忙插嘴说:“不可能,不可能。”就好像他看见一样,很难沟通。在与他母亲交谈时得知:“孩子在家时每天都和他爸爸打闹,拳打脚踢,还经常看武打片。”

在幼儿园的一次春游中,父母不敢让他去,担心不安全,百功执意要和小伙伴一起外出活动,父母一贯依从孩子的执拗,只好违心地答应。上车时,他爸爸看到儿子稳稳地坐好了,老师站在他身边,车子开了,他才离去。按理他的做法是有些过分的,集体活动应教育孩子先人后己、互相帮助才是,但我很理解他的心情,对他的再三嘱托:“孩子坐车要头晕的,你要多注意他”等等,当他看到儿子安然无恙地、欢快活动回来,笑容绽开在他紧张了一天的脸上。一次次的外出活动,一次次的理解,增添了他对我的信任,为进一步的家教指导打下了基础。

2. 方法指导,观念转变。晚饭后回家的时间到了,家长们纷纷来接孩子,百功看到爸爸来了马上就去抢李杰南手中的玩具,南南哭了,手抱着玩具不放,百功爸爸见状马上对南南说:“你让百功先玩,我们马上就走了,你妈妈还没来,等我们回家了你再玩吧。”说完就帮着儿子从同伴手中拿过玩具玩起来,看到这情景,我赶紧拉起南南的手说:“老师讲故事给你听。”百功玩一会儿之后,他爸爸与我道别。这件事使我想了又想,如何进一步去指导他呢?我决定先教育孩子,让百功的行动、言语去促动爸爸,不要再被溺爱所困,我对百功说:“老师知道你很聪明,我讲的关心爱护小朋友的道理,你一定都懂的,昨天你从南南手中‘抢了拼版,结果南南很伤心,你说应该吗?”他笑笑,不回答。我说:“你回家问问爸爸,明天告诉我,好吗?”他说:“好的。”第二天,许百强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爸爸说昨天我‘抢玩具是不对的,让我以后改正。”我说:“你知道就好了,你爸爸如果看到你很懂礼貌,一定会比现在更高兴。你今天回家再去问爸爸,老师说的对不对?”

3. 把握时机,及时指导。每到午睡时,百功总是坐着不动,我问他:“你怎么不脱衣服?”他说:“我是想睡的,但爸爸关照过我,衣服、裤子都不要脱。”我说:“不脱衣服、裤子睡觉会出汗的,容易感冒,被子也会脏的。”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脱下外衣外裤睡着了。第二天,他爸爸告诉我让百功穿外衣外裤睡觉,并说是怕他气管发炎,我给他讲了许多“这样不好”的道理,他爸爸笑笑说:“我知道,百功喜欢这样就让他去。”爸爸的包办代替换来了依赖性强、动作慢、不会自理的儿子,不脱衣服是怕麻烦,这是真正理由。每天午睡起床,他就如同在家一样,坐着等老师的帮忙。我想我有责任提醒他爸爸,让他认识到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4. 分析效果,坚定信心。以往,家里做好吃的孩子先吃。一次,姥姥做了一盘海鲜,放到桌子中央,百功不高兴了,因为他很喜欢吃海鲜,为什么不放在他的面前,他爸爸跟我讲了这件事的经过。他说:“要是以前,我就要跟他姥姥吵了或者再去给我儿子买一盘,但想到老师们一再说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太宠孩子,要教育他关心、爱护别人等,我就忍下来了,另我高兴的是坏事变成了好事,百功想起了老师的话要尊敬老人,以后姥姥无论烧了什么百功爱吃的菜,他都让姥姥先吃,爸爸妈妈先吃,这使我想到对孩子严一点是有好处的,我也有信心去教育他了”。平凡的话语道出了我们家教指导工作的成功,许百功爸爸的教养观念、态度、行为的转变,对孩子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效果

1. 家长的变化。从许百功爸爸一味地宠爱孩子到学会科学地教育孩子中,清楚地看到家庭教育指导以后的成功。首先,家园教育的一致就能起到教育的“共振”作用,使得对儿童的教育取得最大限度的成效。其次,家长有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的变化,才会有孩子的进步,抓孩子的教育必须同步抓家教指导;第三,家教也要讲艺术、讲方法、讲循序渐进,使家长乐于接受。总之,本个案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成功的。

学前儿童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从教育的角度说,可塑性大就为转变孩子的思想、行为等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教师和家长可以按照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从可能性转变为成功的必然性,还要靠目标的适当、方法的科学、手段的艺术、途径的多样。从许百功的转变中,可以看出上述诸要素的和谐一致。

四、个案研究的几点启示

1. 树立良好的教育观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基础。教师与家长要建立友好平等的交往关系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同所有的交往一样,它会遇到某些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可能是由家长引起。譬如,家长情绪不好、疲劳等生理、心理因素会引起与教师的摩擦。另一方面,教师的态度和教育观上的方式方法问题也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排除交往关系中的干扰,就幼儿园而言,教师应接纳人本主义的观点,记住教师的职责。我认为,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始终应该是真诚的,没有任何的虚伪,不论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与低,地位的贵与贱,家境的贫与富,子女发展的好与差,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地待人,真心诚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共商教育幼儿的对策。

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教师要既能接受家长偶尔的冷淡,也能接受家长一时冲动的责怪,还能放下架子接受家长比自己更高明的做法。教师采取接受的态度,两者之间就较易沟通情感,教师有容纳意见的胸怀,就能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子女教育的热情,可使教师的家庭教育观显露出指导工作处于一个和谐的、生气勃勃的氛围之中。

此外,教师还应对家长持理解的态度,要角色移位,对家长的喜悦、烦恼、无奈、厌倦和生气做出移情性的理解。教师应该看到当前的幼儿家长自主性很强,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都对子女有很高的期望,由于缺乏教育经验,在子女的管教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因此而引起的在教育态度和行为上的偏差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幼儿园教师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指导关系并非约定俗成的,这种关系的存在需要有一个基础,简单地说来:(1)前提是理解;(2)手段是沟通;(3)关系是朋友。如此,家长才能接受指导,才能推动家园关系的建立。

2. 淡化指导痕迹是进行成功的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基础。“我讲你听”式的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指导而指导,这种形式作为讲座还可进行,而面对特定对象的个别指导则常常要失败,原因就是家长被推到了受教育的地位失去了面子,因而对幼儿园的指导产生抗药性。最好的办法是淡化指导痕迹,开展隐性化的指导,在潜移默化中使家长受到启迪,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3. 抓住契机、不拘一格是进行教师的个别家庭教育的经常形式。个别指导并非有固定的时间和场合,由于家长和家庭情况的多样性,常常在各类偶发事件之后需要及时开展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有教育机制,善于抓住契机,不拘形式开展指导,可以在家长来园时指导、电话指导等。

4. 研究方法,艺术指导是教师的家庭教育观体现的重要手段。教师的家庭教育面对的对象是家长,对家长更要讲究方式,开展艺术指导,教师不要以为自己一定比别人家长高明。无非是教师的职业地位保证了这种指导关系。艺术的指导就是讲究指导的艺术性,使家长愿意听、爱听,听了以后肯做、肯改、肯身体力行。

5.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效果的基础。教师的家庭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容易事。家长水平的提高有一个过程,家长的行为影响到子女的进步更有一个过程,这就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使家长逐步提高开展家教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帮助家长改正一些陋习,家长能够在子女面前起表率和榜样作用,教师的家庭教育效果才显著。

4.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整理资料 篇四

绪论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管理

一,学前教育的特点与管理

学前教育的特点:1,保育性 2,启蒙性 3,综合性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和管理

学前教育的发展:1,国际化 2,多样化 3,科学化 4,整体化 5,规范化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任务

第三节 学习与研究的意义

一,学习的意义

1,社会发展的需要

2,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

3,更新管理观念的需要

三,研究的意义

1,一体化地研究学前教育

2,全方位地研究学前教育

第一章园所管理的基本任务

第一节,园所管理的有关概念

第二节,园所管理的基本任务

一,建立园所管理系统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系统

1,形成有效的正式组织机构

2,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

3,强化组织的协作效应

4,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导

(二)建立完善的条例系统

1,加强规章制度的管理

2,加强园所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引导

3,规章制度与价值引导的一体化

二,加强园所人力资源的管理

(一)合理用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1,合理选人

2,优化组合3,用人策略

(二)培养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1,全方位培养法

2,全员式培养法

3,网络式培养法

4,规划式培养法

(三)调动员工积极性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任务

(1),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个体动机,团体动机,社会动机

(2),人的积极性的调动

1,树立员工是园所生存基础的管理理念

2,形成管理对象与管理主体统一的管理关系

3,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

三,完善园所教育环境的管理

第二章 园所管理的基本职能

第一节 决策职能

一,决策的特点

(一)决策的目标性

(二)决策的可行性

(三)决策的选择性

(四)决策的适宜性

(五)决策的过程性

(六)决策的动态性

二,决策的类型

(一)组织决策与个人决策

(二)过程决策与阶段决策

(三)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四)价值决策与事实决策

三,影响组织决策的因素

1,环境因素2,决策者3,组织4,时间

四,园所决策职能的实施

1,强化决策意识

2,决策不是管理者的个人行为

3,决策不是管理者的瞬间行为

五,园所决策饿实施过程

1,情报活动阶段

2,设计活动阶段

3,抉择活动阶段

4,审查活动阶段

第二节计划职能

一,计划职能的管理意义

二,计划职能的实施

1,A计划

2,B计划

3,C计划

第三节组织职能

一,组织职能实施的任务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

1,目标应对原则

2,协作关系原则

3,有效跨度原则

4,简单化原则

第四节指挥职能

一,“权限接受”理论

二,指挥职能的有效实施

1,情感沟通法

2,观念的认同法

第五节控制职能

一,控制职能的管理意义

1,含义:

2,类型:广义的控制和狭义的控制

二,控制职能的基本方法

1,预先控制

2,现场控制

3,层次控制

4,反馈控制

三,控制职能的实施原则

1,适时控制2,适度控制

第六节 协调职能

一,协调职能的管理特点

二,协调职能实施的基本内容

1,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2,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3,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三,协调职能与控制职能的关系

协调职能在管理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职能,或者也可以称为软性控制。从管理的功能上看控制与协调这两种职能有一定的相同点。协调职能一般不像控制职能那样直接指向细节问题,而更多是从整体的角度去主动调整各种管理关系或管理行为;协调职能大多是一种从长远角度所做出的管理行为。因而,从提高管理效果的角度来看协调职能是对控制职能不可缺少的补充。

第三章 园所管理的过程和原则

第一节 园所管理的基本过程

一,二,园所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1,合理计划

2,有效实行

3,监督检查

4,总结提高

1,总结要以计划为依据

2,总结要以检查为基础

3,总结要以研讨为特点

4,总结要以探索规律为目的三,园所管理过程运行的优化

1,管理过程是有目的的双边活动

2,管理过程是有秩序的双向活动

3,管理过程是有控制的动态活动

4,管理过程是有阶段的递进活动

第二节 园所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过程管理原则

2,过程管理的特点:系统化,全面化

二,观念管理原则

(一),含义:

(二),观念管理的基本方法

1,价值观念的选择

2,价值观念的内化

3,价值观念的更新

三,效能管理原则

(一),含义

(二),园所效能管理存在的问题

1,角色错位

2,低效运行

3,形式化管理

4,资源浪费:财力,物力的浪费,人力的浪费

时间的浪费

信息的浪费

空间的浪费

(三)提高园所的管理效能

1,确立管理效能感

2,加强质量管理

3,强化管理的创新意识

四,能级管理原则

(一),意义

(二),能级原则的管理方法

五,信息管理原则

(一)信息的特征与类型

1,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

2,原始信息与加工信息

3,常规信息与加工信息

4,正式渠道信息与非正式渠道信息

5,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

6,表现信息与内在信息

(二)信息在园所管理中的作用

1,信息是园所长进行决策和计划的依据

2,信息是园所长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依据 3,信息是园所长加强管理沟通的纽带

(三)园所信息管理的基本环节

1,获取信息

2,分析信息

3,传递信息

4,反馈信息

5,储存信息

6,提取信息

六,民主管理原则

七,安全管理原则

(一)意义

(二)园所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1,确保儿童的生理安全

2,确保儿童的心理安全

第四章 园所组织设置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园所组织的设置

一,意义

二,园所组织设置的依据

(一)依据国家和教育部门的法规文件

(二)依据组织设计的原则

(三)依据园所自身的实际情况

三,园所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一)精兵简政原则

(二)动态设置原则

(三)系统设置原则

5.学前教育读书笔记 篇五

通过学习,我对有关游戏理论有所了解,明白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功能和类型,让我们能科学指导儿童的游戏,有利于儿童健康的游戏内容。

虞永平教授根据学前教育游戏的内涵,具体提出了游戏的指导,主要分为两大类,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孩子们角色游戏的关键性要素就是角色扮演,幼儿一开始感兴趣的只是他人的行为,并无明确的角色意识。随着幼儿的发展,幼儿能清楚意识到不同于自己的他人的存在以及自己要充当这个人,幼儿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这一角色应是怎样的装束,应吃哪些材料,应从事什么活动,这一角色与其他角色应保持怎样的关系。在实际扮演中,儿童还有创新、有所发展。从小班下学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逐渐从刚开始的模仿转化为对游戏角色有一定的认识,并逐渐产生胜任角色的意识。这对于我们平时指导孩子游戏有一定参考。

另外,幼儿游戏的材料很重要,在给游戏区域提供材料时,小班我们主要考虑材料的形象、色彩、以及数量等,随着孩子发展,我们将在游戏中为孩子提供一些半成品和废旧品,因为书中提到,幼儿游戏中使用形象逼真的模拟实物的玩具和使用半成品、废旧品的心理过程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想象替代的过程。关于幼儿角色游戏指导可以引发幼儿开发游戏主题,使幼儿学会分配和扮演角色,小班孩子往往对角色的行为动作以及与角色相关的物品有较大兴趣,而对于扮演什么角色不是很在意。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向幼儿介绍角色,让幼儿自行选择,当一个角色幼儿过多,可以建议孩子更换角色。对于小班幼儿,重点在于使幼儿记得自己的角色,提醒幼儿表现角色行为。对结构游戏来说,要有意识的丰富幼儿对最后建构物的实体的感性经验,提供丰富多样建构材料并注意培养幼儿从事建构活动的基本技能。

6.学前教育学最全笔记 篇六

引言

学前教育是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它包括家庭中的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中的教育(即组织化了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是探讨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基本历史及基本理论框架的一门学科。

我国学前教育真正堂而皇之地进入教育的舞台应当是以清政府1903年颁行癸卯学制为标志的。

第一章 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第一节 西方

一、西方最早的教育机构

1816年,英国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儿童花园”

二、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一)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著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主张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不论男女都应受到教育。教育需从幼年开始,而且应当适应自然。认为学前教育应当家庭中进行。

为此目的,他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学制,这个学制涉及从出生的儿童到24岁的青年,共分为4级,每级6年。

(二)卢梭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

其次是强调教育应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 还提倡“否定教育”,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至,首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儿童的本性。

否定式教育:想在直接授予知识钱让知识工具的器官美化,努力以恰当的感性练习为理性知识开路的教育,称之为否定式教育。

(三)福禄贝尔

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是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人。代表著作《人的教育》。

认为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恩物”是幼儿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四)杜威

美国教育家——儿童中心论者。

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倡“做中学”,即从做事情而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即“作业”。

(五)蒙台梭利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创办了“儿童之家”。主要著作有《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童年的秘密》和《有吸引力的心智》。

主张:认为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母体里完成的“生理胚胎期”,另一个是在母体里尚未完成的“精神胚胎期”。“精神胚胎期”具有一种生长的本能,它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与鉴别能力,即儿童具有“吸收的精神”。儿童不自觉的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与物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各种经验与文化印象。也就是说,儿童具有一种自动成长的冲动。儿童具有成长的敏感期。从昆虫研究中得出启示:即各类生物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生长阶段相适应。所以她反对传统教育中将教育任务与儿童的兴趣对立起来的做法,而是精心的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充分尊重儿童成长的本能需要,充分发挥儿童活动的自由和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一、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原因

1、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呼唤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显示的优越性,他们要求向西方学习,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改良;

3、在华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

二、‘癸卯学制’:学前教育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学制 癸卯学制 :即《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制订并在全国范围内颁行。它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但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蒙养院的建制和办院的思想方法深受日本影响。

由此可见,中国刚刚诞生的学前教育具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色彩。

意义:学前教育在中国的诞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而癸卯学制以及《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在我国学前教育史上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尽管在1901年,清政府为了落实“新政”中“兴学育才”的内容,就以“上谕”的形式命令各县州“多设立蒙养学堂”,但是,直到癸卯学制和相关章程才将学前教育正式纳入国家学制,这意味着我国公共教育的制度和体系正式诞生,标志着近代形态的学前教育在我国已瓜熟蒂落、呱呱坠地。

尽管当时的学前教育还具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色彩,但是,它的诞生适应和满足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反映了生产力发展和“强国强种”的需要,因而这一新生事物是进步的。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学前教育的演进

一、新文化运动与儿童观的变革

在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的失败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倡“学术第一”、“教授治校”、“讲学自由”、“兼容并包”,在短短几个月把北大从一个封建的官僚机构改造成了生机勃勃的近代大学。新北大的出现使全国看到光明和希望,于是全国风起云涌,相互呼应,移风易俗的新文化运动在全国形成。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认为中国今后应当重视儿童,尊重儿童,提高儿童的地位,《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实际影响的当属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二、学前教育科学化与本土化的努力 当时幼稚园的三大病:“外国病”、“富贵病”、“花钱病” “南陈”陈鹤琴是我国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开创者,1928年在南京起草《幼稚园课程标准》,观点“课程中心制”—单元教学法;

“北张”张雪门在北京等地开展幼教研究和幼教师资培训工作。1926年陶行知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以及《幼稚园之新大陆》,发动了幼儿教育的平民化运动。

三、新中国的学前教育

第二章 儿童与教育

第一节 儿童发展:自然?使然?

一、自然—使然问题 “自然”指人的天性

“使然”指后来由环境、教育、文化等外部因素造成的性格、知识等等 常被还原为“先天——后天”、“天赋——经验”或“遗传——环境”。儿童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与文化)两种势力交互作用和共同决定的。

第二节 现代儿童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园丁说

一、外国教育学中的园丁说

夸美纽斯开创了尊重儿童的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种子论”)我国最早提出类似园丁说思想的人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他认为成人应当尊重儿童喜欢游戏 的天性,儿童早期教育不是抹杀这种天性,而是要利用这种天性。(P38)

二、园丁说的贡献与局限

园丁说是现代儿童教育理论的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它把教师比作园丁,儿童比作种子、花木、庄稼,取譬种植来探讨儿童教育的规律,指出儿童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自然规律,有一个由内向外表达的过程,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这些观念都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念。

但这种类比有局限,实际不儿童比种子或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也复杂得多,尽管它们拥有共同的或共通的规律,人与植物毕竟也有不同的地方,仅仅是取譬种植谈论教育并不能揭示教育的全部内涵。

第三节 儿童的本能与儿童的教育

二、儿童的本能:意识生活之根

儿童的无意识的生活是今后一切一是生活的根基。儿童并不必然地代表着邪恶,事实上,他的无意识生活为今后自觉的文明的道德生活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因此,对待儿童不应当是捆绑,而是顺应其本性的自由的放飞。(荣格)

三、顺性而动

本能与无意识是意识的发源地,是意识成长的根基。所以意识的成长是不能脱离本能与无意识的。

我们承认本能或无意识有其任性的一面(恶),但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本能与无意识又有其趋向有趣的一面(善)。我们承认有善有恶,然而之顺其天性而动,人性最终达成的不是传统所要求的乌有的单纯的善,而是一种具有包容性的丰富的善。这种人性论对于我们如何对待儿童时期精神生活中本能与无意识内容、如何进行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四、吾道不孤:罗素、梭罗、周作人、鲁迅

五、儿童教育:尊重儿童的本能

第四节 儿童教育与儿童发展

一、儿童教育与儿童关系的辩证发展

关键期:指在个体发育中的某个时期,动物对某种类型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而且该种类型的环境影响会对这一时期发展的方向及进程发挥重大作用。关键期的思想可以提出一个关于教育与发展的关系的假说:

1、教育依赖于儿童成熟的水平,因而儿童尚未达到某种成熟时便进行难度明显高于这一水平的教育活动,这是不适宜的。(格赛尔:双生子爬梯训练的实验)

2、大年龄儿童学小年龄儿童应学的东西不一定那么容易学到,而且也不一定掌握的那么好。(兽孩)

由此可见,对发展关键期的任何向上或向下的偏离,即过早或过迟地实施教育,从发展的观点看,总是有害的,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如果从功效学的角度来看,过早或过迟的实施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投资的浪费。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1、发展决定着教育。儿童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教育所应当采取的内容和方式,教育是由发展制约着、决定着,或者说,教育从属于发展;

2、教育又创造着发展。没有教育,儿童的发展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教育,儿童就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他只能作为一个纯粹的生物体而存在。从这一角度看来,发展是由教育制约的、决定的、创造的;

3、教育与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决定的。尽管教育创造的发展,但他所创造的发展又必然遵循着儿童发展的“必经途径”(皮亚杰),教育对发展的创造不是任意的、无边无际的,它的创造过程立根于发展,而且它的创造结果又必然地符合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

二、教育应当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速率 对于一个主体来说,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过渡存在一个不快不慢的最佳速率,这一速率恰恰是大自然规定的速率,这一速率亦是儿童发展的一种客观规律。教育应当尊重这一自然速率。

第五节 学前教育:教学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

教学的两个极端:

3岁前儿童的教学的特点是“按照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维果斯基将这类教学称为自发型教学,是教学的一个极端现象

另一个极端现象是反应型教学,儿童自己的大纲与教学大纲相比微不足道。学前教育应当更接近于自发型教学

学前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教师的大纲变成儿童自己的大纲的程度”。蒙台梭利提出:“向儿童学习”

意大利瑞吉欧—爱米利亚学区的“方案教学”在体现这一观念方面是一个光辉的范例,“方案教学”主张:

教师应当尊重儿童的兴趣与好奇心,应当尊重儿童自发的探索活动; 教育的内容不再由教师一方单独抉择,而是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与儿童一起编制儿童的活动“方案”。

这是一种偏重于自发型一侧的自发—反应型的教学,真正保障了教育内容的大纲与儿童发展的大纲的一致性。

“方案教学”有助于我国学前教育走出成人中心主义的教育误区。

运用教学的“大纲”与儿童的“大纲”来分析现行学校的教学现状 现状:现实中的学前教育,特别是我国传统的学前教育,只是注重儿童意识层面的学习活动,往往疏忽了儿童无意识层面的工作。

第三章 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这个社会组织里,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但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特殊关系,家庭教育又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有计划和无计划相结合的双向相互影响的共同成长的过程。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基础和起点。婴幼儿时期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助手,也是社会教育的示波器。

(2)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是儿童认识世界、进入社会的通道和桥梁。

家庭教育着眼于儿童“一切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是全方位的教育。

家庭和家庭教育成为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通道和桥梁。它指导儿童随机的吸收有益的社会、自然和科学信息,抵制和缓解过于剧烈的冲击和不健康因素的侵袭,为儿童适应未来生活打下基础。

(3)家庭教育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

父母不仅给子女先天的遗传素质,包含机体的形态、体质、先天禀赋和遗传病等种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也提供儿童后天发育成长的环境和条件。父母的爱抚、合理而充足的营养、宽松而暖和的衣服、空气流通和阳光充足的生活场所,以及能促进其体力、智力发展的丰富信息刺激的物质环境,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4)家庭教育是儿童性格雏形形成的关键。

家庭不但为儿童创造生活和发展的物质环境,满足其物质需要,而且还给儿童以父母的爱,满足其精神需要。幼儿的性格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与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双向关系。家庭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我们要真正了解一个儿童,就应首先了解其家庭。要促进和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就要加强园、所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节 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

一、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是在特定群体或社会组织制度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们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以及相应的表现方式。

二、家庭结构因素

家庭结构:家庭中的代际关系的组合形式,有核心家庭、联合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家庭等,它涉及家庭人口、结构形式、物质条件等。家庭结构与其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家庭功能的变化表现为经济中心与情感中心并重。单亲家庭的不良影响:(1)家长容易心理失衡,给子女身心健康也造成消极影响;

(2)家庭教育活动遭削弱,而个别家长的期望值反而不切实际的升高,甚至用不健康的教育方法,损害子女的心灵。

(3)有的单亲家长惧怕社会舆论压力,拒绝学校与社会的关怀,禁止子女与同伴、邻居交往或带小伙伴回家,不让子女谈及家庭状况;甚至干涉、限制孩子参加学校、班级活动和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大大削弱了协同教育的力量和作用。

三、家庭经济和物质条件因素 儿童的居住条件、生活水平对其健康状况和学习环境等有一定影响。在经济条件相仿的家庭中,家庭文化用品比生活用品对儿童发展影响更显著。家庭经济条件还涉及儿童使用电视、录音、录像、图书、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机会和频率,对儿童的发展有利有弊—— 利:(1)多通道的感官刺激载体,从单一的视觉或听觉感知转换到声像同步、时空合一、形趣交融。

(2)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又保留着生活原型的某些形态和属性,能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印证,使儿童体验到强烈的变幻性和思维驰骋的很大的自由度,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3)内容丰富,咫尺之间可知天下事。有助于儿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发展智力,掌握手工技能,学会合作、助人、友爱、自制的行为。弊:(1)刺激起一种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这些传媒不像读报刊那样要求人们逐字逐句、花费心力的掌握复杂的文字符号,容易使有些儿童养成怕苦嫌烦、懒于思考的消极学习惯性。(2)展现的现象泥沙俱下,既有成人世界的美好事物,也有许多夸张做作的阴暗丑恶面。难于辨别真伪能力较差的儿童,会引发来自大众传媒的“媒介焦虑”。

(3)过长时间地沉迷于大众传媒,缺乏节制,不仅影响身体发育和视力保健,剥夺了户外活动和社会交往的机会,减少和父母交谈和自然亲近的真实情感,还会意志消沉、知识狭隘,片面的只接受某种文化形式,兴趣和思维形成了定势,日后要改变就会很困难。成人应该怎么做:

(1)帮助幼儿一起科学地选择内容,合理安排看电视时间;(2)通过边看边谈,倾听幼儿的提问,加以具体引导;

(3)同时,要丰富、扩展幼儿的多种活动,使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去观察自然、结交同伴、阅读书刊和动手操作,以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家长因素

第三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家长工作

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要任务:

(1)积极主动地向家长做好宣传、汇报工作;

(2)加强对幼儿的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按照各个儿童的特点来进行教育;(3)动员广大家长群策群力,共同办好托儿所、幼儿园。

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

个别方式(家庭访问、个别交谈、家教咨询、家庭联系本、电话或书信往来)

集体方式(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或经验交流会、家长学校和科学育儿报告会、专题辨析会、家长开放日、活动日制度、宣传栏、展览台、黑板报和陈列室)

第四节 社区与社区学前教育

社区学前教育的特点

地域性、实用性、综合性、双向性

学前教育机构的社区工作:

(1)确定幼托机构与社区间的定期联系制度;(2)动员社区力量共同办好幼托事业;

(3)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公共设施与教育资源,建立联合教育活动网络;(4)因地制宜,设置和指导非正规幼托组织活动;

(5)家前教育机构适当参加社区教育工作,赢得群众对幼托事业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1996年国这教育委员会下令正式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在这个规程中增加了社区工作部分。

第四章 托幼机构的环境和设备

托幼机构的物质环境的重要性(1)儿童生活的保障。(2)促进儿童身心健康。(3)激发智力潜能。

(4)锻炼对环境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5)萌发爱护创造周围环境的意识。

园所基地的选择要求:

1、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2、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3、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4、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运用: 尝试运用托幼机构的园舍配置原则来分析托儿所的现状。(设计题:结合书本P96)

1、实用和经济;

2、卫生和安全,有助于健康;

3、全面和多样;

4、动态性和参与性;

5、可持续发展性。

托幼园所配置的动态性和参与性:环境的创设,应根据教育的需要不断变化;环境创设应教师幼儿共同参与。

托幼园所配置的可持续发展性:在设计建筑物时,应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满足扩大招生、设专门功能室的需要。

第五章 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内涵及其发生的条件

任何一种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借助它们所特有的物质的、制度的、人际的三种环境因素来表示它们存在的基础与形态的。

物质环境包括:机构的园舍与活动空间,教学、游戏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设备等能为人们亲眼所见的实物; 制度环境:是指那些保证教育机构得以正常运作的相对稳定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与管理方式等等;

人际环境:是学前教育机构中所有成员,涉及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儿童三种群体,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叉进行的各种行为往来所构成的关系状况的总称。

教师和幼儿相互作用的内涵:又称师幼互动,是专门指发生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内部的、教师与孩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是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因素。

二、师幼互动行为发生的条件

第一,在客观上,教师与孩子必须同时在场;

第二,主观上,教师与孩子的行为中,至少有一个是相互指向性行为。

第二节 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行为的构成要素

外显要素:

一、施动者与受动者:师幼互动行为参与主体的称谓

二、施动行为与反馈行为:具体互动行为的初级归类;

三、互动行为的性质:施动行为与反馈行为的概括性特征:

1、就行为的实现方式,可分为言语型的行为与非言语型的行为;

2、就互动主体情感特征:教师情感有正向情感、负向情感与中性性质的情感;幼儿的情感也有进取、畏惧与平和。

四、师糼互动行为的题与结果:施动者行为意图称为施动行为目的,受动者的行为意图称为反馈行为取向。

内隐要素:

1、场景界定;

2、角色认知;

3、行为期待。

第三节 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基本流程 第四节 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1、制度的规定,幼儿园制度的安排决定了教师在介入与幼儿的互动之前,总是要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

2、主体的建构;教师与幼儿有着一种最基本的差异:即教师是独立于他人,可以自理自立的成年人,而幼儿是需要依靠外界的关爱与照顾才能生存下去的未成年人。

3、文化的安排,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师幼互动行自然与文化中价值取向与基本观念有关。

第五节 师幼相互作用的两个重要问题

一、控制问题

第一,对幼儿的控制:幼儿教师没有必要试图监控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言行,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要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行为。必须处理好:教育者控制的范围、控制的度、控制的弹性以及控制与激发问题;

第二,教师的自控:教师的情绪情感及其表达方式对互动过程有重要的影响,不但影响幼儿的情绪,而且也影响整个教育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和幼儿互动中特别要控制好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教师对自身的控制包括:控制日常言行、控制情绪、控制教学语言。(潜在课程与潜在学习)

二、理想的师幼互动形态

平视:指教师需要站在和幼儿水平的位置上去看孩子的世界,去理解儿童最为自然的、真实的想法,去体会儿童经历的是什么,这些经历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什么意义,而不是想到然地从成人的角度、按照成人世界的标准去判断儿童行为的合理性。平视的视角可以帮助教师与幼儿之间达成一种视角上的融合,进而使师幼互动真正成为其行为主体双方的事情,以利于双方各自能动性的发挥。

支架教学:指教师在与幼儿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应该使自己给儿童搭架者的身份出现,帮助儿童完成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

支教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除了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把握他们的学习进程,还要准确地分析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最核心部分,而后根据孩子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步骤提供给他们最为适当的帮助。支教教学的独到之处在于:教学的进程是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的,教师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是作为孩子的辅导者而非指导者的身份与他们进行行为往来的。通过这样的相互作用,幼儿的主动性将因为教师给他们提供的充分的自由度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第六章 学前儿童体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体育的功能

一、体育是儿童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条件。(关键期,狼孩)

二、学前体育可以促进智力发展,可以促进大脑的生长和发育。(自上而下,由身体的中心向边缘或末端部位发展,多元智能理论)

三、学前体育可以影响个体的社会性和人格的发展。

1、学前期是自我概念的重要发展时期;

2、早期经验会影响人格的成长,从而会影响人的一生;

3、身体运动都伴随着意志、情绪、认知等心理因素。

第二节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生长是指构成身体的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

以及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在整体体形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发育则是指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分化演变过程,还包括心理 和行为的改变。前者突出的是量的发展,后者体现质的变化。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由头至尾原则:生长发育是由上及下进行的。这点在胎儿的发展上表现的最清楚;在胚胎初期,头部约为身长的一半,出生时则为身体的四分之一。由近及远定律:生长发育的方向由近处至远处进行。最靠近身体中心的大肌肉先成长并发展出协调的功能,较远的手部和指头的小肌肉则发展较慢。生理年龄和生长发育阶段相关。每个儿童发展的顺序和方向大致相似,但每个儿童会以自己的速度和自己的形态行进在成长途中。

第三节 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

学前儿童体育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学前儿童保育保健、学前儿童身体锻炼

一、学前儿童保育保健

(一)学前儿童生活护理

1、优美、自然、丰富的环境

2、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设施

3、丰富的营养

4、充足的睡眠

5、合适的衣着

6、防病治病

7、安全

(二)学前儿童心理保健

1、学前儿童应当有丰富营养的实物,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睡眠等

2、学前儿童应当有一个安全的家庭生活,父母关系和睦,能合理地关照孩子的健康和学习

3、学前儿童应当有漂亮的御寒的衣服,有珍爱的玩具,有游戏的伙伴

4、学前儿童应当有适当的表现自我的机会。适当的自我表现是自信、自尊的重要来源。

5、成人应当使学前儿童避免高度的情绪紧张或情感危机。

6、教师应当注意认识需求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应当把握教育的规律,应当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尽肯能使教育工作达到理想的境界。

7、保证学前儿童适当的社会交往机会。通过社会交往,学前儿童学习到以社会赞同的方式表现他们的情感和情绪,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前儿童身体锻炼

学前儿童身体锻炼:身体锻炼,也称身体练习,动作练习是身体锻炼的基本手段,动作练习包括:基本动作的练习、基本体操的练习、体育游戏、运动器械的活动。学前儿童身体锻炼应注意遵循两条原则:

1、学前儿童身体锻炼应当以尊重学前儿童生理生长发育的水平为前提;

2、学前儿童体育应多用游戏形式。

第四节 关于幼儿健康教育

目标: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健康水平分为四个层面,即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分类目标、年龄目标以及各个教育活动设计的目标。

幼儿健康教育和幼儿体育之间的关系:

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的对象是身心健康并有良好的社会心态、有适度的交际愿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向的承载者—身体。健康教育是内含于体育中的,是体育概念的下位概念。幼儿健康教育应当以体育理论为依托,幼儿健康教育是学前体育的一部分。

健康教育应当注意利用身体锻炼在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将身体锻炼也纳入幼儿健康教育的研究范围。补----你如何看待在幼儿园中进行“淬砺体育”?

淬砺体育强调建立一种淬砺主义的体育观念和相应的体育实践体系。要用远足、劳动、竞赛、野营等活动来磨炼学前儿童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要用冒险活动、安全知识技能教育、挫折教育来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应变能力。淬砺体育是值得提倡的。但在满足学前儿童的自然需要与有意识地延迟他们的某些需要之间如何抉择,这是一种艺术,具体实行淬砺体育时应当注意一个“度”,否则就会物极必反,变成变相的虐待,平白无故地让孩子找罪受,遭挫折。这就从过度保护这一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第七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一、语言在儿童发展中作用 儿童的语言发展、思维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是和谐统一的,语言的发展极大地影响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

首先表现为对认知的影响;其次,语言又是人们交往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的心理工具;语言是人的重要能力之一,没有正常的语言能力,很难作为正常的“社会人”。

二、儿童语言发展阶段学说

前结构阶段(0-2岁)、简单结构阶段(2—4岁)、合成结构阶段(4—6岁)、嵌置结构阶段(4——6岁)。

第二节 儿童怎样学习语言

一、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机械主义强化论: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和心理学家斯金纳; 他们认为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语言能力来自一系列“刺激——反应”,是经过强化而形成的习惯;儿童学说话就是对环境或成人话语所给予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反应正确,他就从成人哪里得到物质的或口头的奖励,使反应得到强化而形成语言习惯。强化论忽视了儿童语言所表现的创造性,同时也不能解释儿童对语法规则的敏感性,不能解释语言获得“关键期”的存在。

理性主义的内在论,乔姆斯基;

他认为:儿童有天生的一套“语言习得装置(LAD)”,语法规则不是根据输入的语言材料归纳出来的,而是由LAD中的普遍语法规则转换而来。该理论有唯理论和先验论的色彩,是不全面的。

认知学派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语言发展要以认知能力发展为基础;

二战后出现了社会相互作用理论;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言输入的作用,把儿童及其语言环境看成是一个动态系统,认为儿童不是语言训练的被动受益者,而是一个有着自己意图和目的、积极主动的语言加工者。

现在出现了韩礼德为代表的儿童语言功能理论。

特点:

1、重语言的意义而不重语言形式;

2、强调语言的用途和运用;

3、认为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境有密切联系,并受其影响。

语言的三大因素: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处理过程 语言的功能有七种:工具功能、控制功能、交往功能、个人的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信息功能。

二、语言获得理论的发展趋势

1、重语言的社会性因素;

2、重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3、重儿童的主动性;(动机水平影响其语言学习水平)

4、重语义与语用(语言运用)。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点

1、语言教育整合观

强调语言教育与其他方面的联系,强调在语言学习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应执行整合的观念;

2、完整语言教育观

提倡自然、完整的语言学习,认为应重视语言能力而非孤立的语言技巧,强调语言的交际意义;强调真实的语言情境;强调语言而不是独立系统,而是和认知、情绪、经验、学习欲望等密切相连。

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错误:(1)只教语言形式,没有帮助儿童提高对语境的理解能力及交际能力;(2)忽视儿童的语言经验;(3)把教师的责任只看做提供语言范例及强化正确语言;(4)不能给儿童提供交流、自然语言学习的机会;(5)将语言分成零碎的、孤立的部分,不能将语言学习置于一定的语境之中。

3、重视交往能力的培养;(同伴)

4、叙事性智能理论与语言教育文学化倾向 布鲁纳从教育角度提出一种全新的见解:“儿童叙事性智能理论”,认为儿童具有一种叙事结构的智能,把周围环境看做是有生命、有联系和有故事的世界,将该理论运用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领域实践,文学作品的教学备受重视,即“语言教育文学化倾向”。儿歌的作用:(1)提高儿童学习语言的愿望;(2)幼儿在反复吟唱浅近简单的儿歌中,能不断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得到心理、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能培养幼儿最初的美感;(3)形成语言符号系统;(4)语言连贯性的发展是儿童语言能力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5)正音。

5、语言教育寓于活动和游戏之中

6、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为儿童创造情绪良好、丰富多彩的环境,为儿童创造交往的机会

二、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家庭中的语言教育。

家庭中的语言教育在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和幼儿园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家庭语言教育要避免一些误区,如家长对识字教育盲目推崇,其根源在于幼儿教育成人化;

2、计算机辅助语言教育

是一种非常得力的语言教学工具:(1)计算机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因材施教”,适合不同的水平(2)提高语言学习效果(3)刺激儿童学习兴趣(4)便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顺利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家长也可以更多的参与到教育中,更好的配合教师的教育。

第八章 学前儿童认知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认知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人类认知的本质

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把大量的信息组织为有意义系统的能力。人类的智力尤指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早期的斯皮尔曼1904年提出智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组成 2、90年代,詹森认为智力存在一种普适因子g,影响g的两个最强的因素是速度和头脑中同时应付事项的数目。

3、卡特认为一般性因素可以分为两类: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4、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万分构成

5、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过去的智力理论都是以逻辑能力作为智力的核心,而忽视了另外一些能力,如艺术能力、交往能力等等,因而是一种不完整的智力观。他认为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具有七种智力:语言、音乐、逻辑数学、空间、身体动觉、人格等。由于遗传和后天训练等原因,个体可能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发展得比其他人要好得多。但是,每一个正常的个体,只要她获得机会,都可能使其每一种智力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

6、当代科学证明作为为类智力的物质基础的人脑,是进化的产物。越是高级的动物,其脑容量越大,所表现出的智力行为也越复杂。

二、认知的个别差异

遗传仅仅提供了认知发展的可能性,而现实的发展则决定于外部环境。

人类个体在出生之初,就已表现出认知发展的潜在差异。除了这些先天的差异,在个体认知发展过程中,还表现出更明显的现实的差异性,这其中既有认知风格的差异,更有能力高低的差异,发展速度的差异。造成这此差异的原因也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影响。

三、智力开发与认知发展

智力开发和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前者是外在于儿童的影响源,后者是儿童内在的发展过程。两条线相互交织,互有先后。智力开发只有在适当的时机才能对认知的自发发展过程产生促进作用。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认知教育: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一、皮亚杰理论及其认知教育观 皮亚杰的学术背景是生物学,认为儿童首先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儿童的发展和所有生物一样,是一个自然和自发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他相信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存在一种“最佳时间”,不可以匆促地加以提前。坚持儿童发展的速度有一个“适宜量”,并且相信儿童能够通过自己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

据此,皮亚杰认为,教育不应该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而应该从属于儿童的发展阶段。教育也不应该立足于促进儿童的发展阶段,而应该让儿童以他们能够的方式认识世界。

二、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注重对儿童认识发展的内在机制作具体、精细的描述和解释。教育主张大多集中于儿童认知策略的培养。

其目的在于帮助儿童解决具体的问题,并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它对于学校教育,告别是学习落后儿童的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节 关于儿童智力开发

一、智力发展的好坏问题

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任何割裂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费希尔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人的发展的整体性给予了形象说明。他提出,儿童的发展是若干个领域的整合,这些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保持着平衡的状态。如果对其中某个领域施加刺激(比如强化的训练),尽管在短期内能后引起儿童在该领域的进步,但是破坏了整体的平衡,使整体的发展脱离平衡状态,产生某种弥散性效应。原先受到刺激的领域,最终也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皮亚杰效应”。从智力开发的角度来看,学前儿童的认知教育应该是一种立足于整体发展的教育,而不是某种特殊技能的训练。

二、智力发展的快慢问题

国外曾有学者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助长式教育和丰富式教育。

我们常常把童年看成是智力不成熟的时期,而正是那些“不成熟”的思想中,蕴含着巨大价值。它能让儿童亲身体验到认知的冲突,它能转化为儿童内在的认知冲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

第九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 第一节 社会性和社会性教育的意义

社会性的内涵:广义的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其中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并同其他社会关系有密切的关联。分两类:一是先赋社会性,二是后成社会性。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教育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人人(他人和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

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包括对他人、群体的认知、对社会环境、社会现象的认知和对社会规范、规则的认知。

一、对他人、群体的认知和教育

社会性客体和非社会性客体的根本性区别

1、稳定性与变动性

2、明显的外在特点与神秘的内在活动

3、自我中心的态度

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证实学前儿童正处于自我中心主义阶段,对于社会性客体的反应常产生偏差。

美国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角色采择(或观点采择)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儿童对不同角色、不同观点进行协调的能力的发展标志着其认识社会关系方式的再建构。通过角色采择,可以预测儿童对同伴、对成人以及对自我进行推理的概念水平,可以吧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不同方面联系在一起。

学前儿童角色承担或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包括: 3-6:自我中心或未分化阶段

儿童只知道自己的观点,意识不到别人的观点。6-8:主观的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 儿童认识到人们接受的信息不同,会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但不能以他人的观点来评判自己的行为,很难接受和考虑别人的观点。

在促进儿童认知他人和其他群体的教育中,要努力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1、提供幼儿与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交往的机会,扩大其视野;

2、让儿童比较和描述他人的外形特征;

3、启发儿童从自身体验引伸到他人同样的体验;

4、通过询问、调查同伴中不同的意见、爱好、兴趣、理解加人与自己有同、不同的观点、情感、态度,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

5、组织儿童交流和讨论有分歧的观点,探讨如何协调不一致的观点,达到相互考虑和接受对方的合理建议;

6、参与不同群体的有意义的活动,加深对这些群体的认识。

二、对社会环境、社会现象的认知和教育

1、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应有不同的选材;

2、教育重点不在于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认知过程中给予幼儿社会情感体验的深度,要着力培养幼儿正确的社会态度;

3、选择社会现象应以正面为主;

4、要充分运用故事、儿歌、情景表演、游戏或艺术手段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向幼儿介绍社会现象,或让幼儿表达感受;

5、紧密结合社会重大事件和全民性的节日活动,增强社会环境教育的力度。

三、对社会规范与规则的认知和教育 社会规范的类型有

基本道德准则、习俗规则、谨慎规则、带情境性、临时性的规则

进行社会规范教育是要使规则内化,其过程一般为:

1、儿童被动地顺从成人的规则要求;

2、在执行过程中逐渐理解规则的意义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3、通过模仿、认同和观察学习,体验到招待规则和违反规则的不同结果,出现认识和情感上的渐趋一致。

进行社会规范和规则教育时,要特别注意内化的过程:

1、认真研究制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本园实际的行为规则体系;

2、规则的数量不宜过多,表达要清楚、明确,便于记忆,易于执行;

3、在执行规则过程中要及时讲评,指明效果与范例,经常表扬、鼓励符合规则的言行,肯定儿童的进步和规则对集体生活的益处;

4、教师必须和家长取得教育态度上的一致性。

第三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情感发展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对社会性行为导向、维持、调节、监控的动力。索罗维耶夫提出三种情感是社会性发展最主要的原始因素:羞耻感、怜悯感和虔敬感。社会性微笑是婴儿社会性情感发展是开端,而母婴依恋则是婴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鲍尔贝把母婴依恋发展分为4 个阶段:

1、无分化期(或称不分对象的导向和信号阶段)

0-

2、3个月,婴儿的社会反应还没有分化,但他的信号行为和趋近行为,吸引了父母和抚养者的爱抚和照料,从而获得安全感、信任感与各种需要的满足,构成了父母和婴儿的亲密关系。

2、低分化期(或称导向一个对象的分化的导向和信号阶段)

3~6、7个月,儿童出现了对熟悉面孔的再认与识别行为,社会行为逐渐指向母亲,然而对熟人和陌生人同意持友好反应。

3、依恋关系明确期(或称运用运动或信号同已识别对象保持亲近阶段)

6~18个月,儿童对待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变得积极主动。由于婴儿已获得“客体永恒性”概念,依恋行为具有“目标-矫正”的性质,能根据父母行为改变自己行为的方向、速度或动机。尤其依恋母亲。对陌生人恐惧。

4、伙伴关系发展期(或称矫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2岁以后,随着语言、动作能力的迅速发展,幼儿交往范围扩大。鲍尔贝认为,这时幼儿与母亲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关系,即“伙伴关系”。社会反应具有合作性质。也能忍受和母亲的短暂分离。

早期依恋的考察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安全的依恋使儿童愉快而满足,有利于身心健康,促进今后的社会性发展。

2、不安全的依恋(回避型与抗拒型),说明儿童早期可能生活环境不稳定,社会刺激性不足,但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及时改善亲子关系和社会环境,也能较快学会良好的交往行为,得到正常的社会性发展。

3、鲍尔贝认为不安全的依恋(或称不良依恋)如果得不到补偿和改善,这些儿童也许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延续到童年末期也难以与人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在幼儿园里,他们可能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婴儿般的依恋行为,或对所有成人持冷淡态度,不愿甚至不能主动与同伴建立友好关系,对新环境适应缓慢。

二、移情与同情感、羞耻感、罪错感 移情又称“情感投入”,是由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情感共鸣反应。同情感来自于对他人情感的共鸣和移入 羞耻感来自别人的评价 罪错感主要是自我评价

三、社会性情感的培养与教育

如何结合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社会性情感的教育:

1、根据教育目标,强化情感体验,有计划的选择、设计符合幼儿特点的、有明确主题的集体教育活动;

2、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精神需要,集中组织一个时期的专门性情感训练活动;

3、在教学、游戏、劳动、散步、娱乐各项活动中,针对所发生的情境、实例,自然而然地进行分散的、渗透性的情感教育

4、在日常生活中,随机的、因人而异的社会性情感教育。

第四节 同伴关系和社会地位不利儿童的矫正研究 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之间的共同活动或相互关系。儿童只有在于与众多的同伴交往时,才是真正独立、平等、互惠的。同伴交往是儿童演练未来生活实践的现实领地,是锻炼造就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能力的最重要课堂。

二、同伴间的游戏

2岁儿童一般从事单独游戏或平行游戏

4岁儿童主要从事平等游戏、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

三、幼儿的友谊

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共同兴趣、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持久的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促进幼儿间的同伴交往:

1、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2、在丰富多样的兴趣活动中让每个幼儿充分表现其才能;

3、有针对性地对“被拒绝儿”、“被忽视儿”进行家庭访问,了解其早期亲子交往经验,争取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重视对幼儿社会交往的指导;

4、采取专门的训练措施提高其社会交往技能。

对忽视儿的注意(p207)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社会性能力的培养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学前儿童常见的亲社会行为包括:有益于他人或对集体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根据动机分为回报行为、补偿行为、利他行为(较少)

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熟悉社会规范、掌握移情能力、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

重视社会性发展的教师和家长必须注意:

1、给予幼儿更多自我决策的条件和机会。

2、经常给予幼儿一定范围的决策权。

3、幼儿在不同情境和群体中时常要充当不同角色,必须要学会相应的技能

4、鼓励幼儿独立解决他们遇到的人际矛盾问题;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引导幼儿以健康的心态对待,锻炼乐观、开朗、坚强的品质。

5、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有计划地向4~5岁幼儿进行一系列的“怎么办”教育,引导幼儿设想应对策略。

个性: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性的整合,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和多层次的动力结构,它包括了一个人的气质、性格、智力、社会性、动机、志向、信念和人生观。个性发展的核心是自我调适。

第十章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与道德

第二节 儿童道德发展概况

一、杜威

儿童道德发展概况的经历的三种水平:

1、前道德或习俗水平

行为动机大多来自生理或社会的运动

2、习俗水平

行为大都接受团体的规范,很少对外部规范进行批评或异议

3、自律水平

行为的善恶全有自己的思想与判断等决定,而不受制于团体的标准

二、皮亚杰

皮亚杰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他主要从认识发展的过程和结构来研究儿童道德的发展,他认为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思维的发展,而且,他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儿童道德发展有以下几种规律性的运动线索:

1、从把规则看作是客观的不可更改的,到意识到规则是契约;

2、从单方面尊重到多方面尊重;

3、从约束的道德到合作的道德品质;

4、从他律到自律。

幼儿还处在前道德的或前习俗的道德发展水平。

三、科尔伯格 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

阶段一

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阶段二

以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易定向

2、习俗水平

阶段三

以人际关系的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 阶段四

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

3、后习俗水平

阶段五

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 阶段六

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第三节 儿童道德发展的智慧条件和社会刺激性

一、个体的智慧发展水平是其道德发展的前提条件 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是由智慧水平内在地制约着的,智慧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两者不是同一个过程,具有平行发展的趋势。儿童的道德发展除需要智慧这一必要条件外,还需要社会性质的刺激。

二、社会性刺激条件与智慧发展条件一起促使儿童道德发展的具体实现

(一)儿童的角色承担及其发展

角色承担指:个体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意识到他人的思想、情感,设身处地的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角色承担对于道德判断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的角色承担是从没有意识到他人或社会的观点,到领会他人的观点和社会的规则发展的。

(二)角色承担是儿童(主体)与外部道德主体(交往的对象)的相互建构

角色承担实际上是儿童主体对其他的道德主体所表现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意的把握,因而角色承担实际上便是儿童(主体)与外部道德主体(交往的对象)的相互构建。主体的发育水平影响角色承担的质量。班图拉提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理论与我们所谓“道德是主客体相互建构的结果”这一主张是可以会通的。实际上,替代性强化也是一种替代性体验,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因而必然具有角色承担的过程。

角色承担便是对外部道德主体的建构,没有或缺乏建构的对象,个体道德是无法发展的;有交往对象,但交往对象缺乏良好的道德风貌,个体道德的发展方向和质量就会面临巨大的危险。

因而,建立良好的道德环境,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帮助儿童多与同伴及成人交往,多接触健康的书籍和大众传媒,这是儿童道德健康发展所必需的。

三、儿童道德发展的动力

儿童的道德认识与外部道德主体的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的动力。

影响儿童道德生活的情绪或情感倾向:爱的需要、对比他在和强的人的畏惧感、由爱和畏惧混合而成的感情。

第四节 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一、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避免成人化倾向

成人化的原因:

1、人们对儿童品德发展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还存在着把学校德育的一些概念和模式照搬照抄给学前儿童德育;

2、学前教育界还存在着把成人世界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活不加选择、不加转化的照搬照抄给学前儿童的现象。

二、发展儿童的智慧,为提高儿童道德水平提供必要条件

(一)对于他律阶段的儿童而言,道德就是知识

(二)智慧的发展是道德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道德知识的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

(一)向儿童传授的规则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择和检查

(二)道德传授要建立在教育者与儿童之间良好的感情关系上

(三)道德传授旨在使儿童掌握处理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为了使儿童盲目服从

(四)进行道德传授时不要忘记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

四、幼儿园后期的道德教育应注意发展自律道德

皮亚杰认为,发展自律道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儿童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 科尔伯格提倡认识冲突法,即教育课程的焦点集中在由教师和学生进行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上,以引起儿童认知上的冲突,接着组织相邻阶段的学生进行讨论。

五、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应当采用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形式 智慧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儿童的智慧发展可以高过道德发展阶段,但道德发展阶段不可能高于相应的智慧阶段,可以平行。即超出儿童智慧说的道德教育内容或方式都是错误的,也是徒劳的。

对处于感觉运动智慧阶段的托儿所儿童,道德教育主要是在行为水平上进行。小中班则是采用知识水平的道德教育,也不能忘记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即发展其自律性),大班以上的儿童应采用推理水平的道德教育,日益加强道德自律性。注意:

1、不能忽视道德内容的传递,不宜用强制灌输,而应该借助生动的教育活动

2、行为水平上的道德方式永远不会过时,成人以身作则与人格感化是永不褪色的道德影响源。

3、较高水平的道德教育方式应随着儿童道德发展的新阶段而出现,但它不应取代或消灭过去的方式,而应当与它们联合起来。

六、提供交往机会,利用游戏、通话,促进儿童道德发展

(一)交往 只有在交往中,儿童才可能逐步去除自我中心主义,产生对同伴情感的体验和认识上的共鸣,逐步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二)游戏

(三)童话

童话为儿童的思想和情感提供了无限扩张的时间和空间。

七、与儿童平等对话

建立在权威和仅仅尊重一方基础上的教育,无论是发展智力还是发展道德,都是有缺陷的。没有平等的智力和道德方面的交流,试图让儿童充分自律是不可能实现的。

八、“培养一个儿童需要一个村庄”

成人应当为了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生态环境。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审美

一、学前儿童审美及艺术的特征

1、学前儿童的审美与艺术是其内在生命力的表现,也是他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2、学前儿童的审美与艺术是其整体发展的一部分,它侧重于情感的感受和表达。

二、学前儿童审美欣赏心理过程的描述 准备阶段(最初是审美态度)实现阶段(审美感受阶段)

效应阶段(最后阶段,结果是主体审美心理的变化)

审美欣赏:指个体充分调动其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各种心理能力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及其意味进行充分体验和认识的活动。

三、学前儿童的审美创造心理过程的描述

审美创造是指创造者在一定的创造欲望的推动下,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声音等艺术语言,加工、创造出可感的形象,以表达其审美感受的过程。心理过程三阶段:

1、审美知觉阶段(指审美器官对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审美属性及其所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

2、审美反思阶段(包括了体验和对信息的形式分析两方面)

3、审美表达阶段(儿童的审美表达是他们的知觉与情感的物化形态)审美创造:指创造者在一定的创造欲望的推动下,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声音等艺术语言,加工创造出可感的形象,以表达其审美感受的过程。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审美教育

一、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指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特性有:

(一)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为主的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种种审美活动的熏陶和影响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健全其审美心理结构,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二)审美教育是人体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指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艺术教育是以音乐、美术、文学为手段和内容的教育。

1、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包含;

2、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促进;

总之在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方面相辅相成,起着相互促进作用。

二、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较为具体的目标,就是审美教育必须促进学前儿童对美的敏感性以及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第二层次是为将来学前儿童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

内容主要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实施

审美教育进行的两方面:

一、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1、用美包围儿童;

2、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3、帮助儿童进行审美情感的积累;

4、引导儿童利用多种形式感知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

5、启发儿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二、审美表现与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1、丰富儿童的内在图式;

2、激发儿童审美表现与艺术创造的动机;

3、启发儿童的审美思维;

4、教给儿童表现的技能。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的游戏 第一节 游戏的发展性概念

一、游戏的概念

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愿的活动,它有别于日常生活,并伴有愉悦的情绪,是遵从一定游戏规则的有序活动。

二、游戏的特征

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愿的活动,它有别于日常生活,并伴有愉悦的情绪,是遵从一定游戏规则的有序活动。

1、游戏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它具有主动性;

2、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它具有虚构性;

3、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它具有有序性。

第二节 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

一、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游戏是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保障。游戏为儿童身体的正常发展提供了许多必要的动作练习和运动的机会,锻炼了儿童的身体,增强了儿童的体质。

二、游戏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游戏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动力,它保证儿童智力的发展。儿童通过游戏及玩具材料,可获得日常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的知识,促进儿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发展。

游戏为儿童提供了重复练习的机会,儿童通过游戏来获得技能,在游戏中学会了推理,发现了有关数的知识及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了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入学校学习作了知识、经验和能力上的准备。

三、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

愉快的游戏,是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游戏对于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为儿童提供表达各种情绪的场所。

四、游戏可以促使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在游戏中,由于需要且必然要与其他伙伴发生关系,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逐渐的发现和了解自我和他人,在集体游戏中,实践着如何使自己的行为能被同伴接受,如何与别人相互适应,逐步学会理解别人,掌握和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社交技能。尤其是在角色游戏中。

第三节 游戏与工作、学习的关系

一、游戏与工作的关系

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二、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可以相互转化的,游戏中包含着学习,学习中也包含着游戏,让儿童在游戏化的学习中获得发展。

第四节 儿童游戏的发展

一、儿童游戏的年龄发展阶段

(一)认知发展

1、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

儿童游戏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偶然行为、游戏的旁观者、独自游戏

2、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

儿童游戏的形式遵循着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到合作游戏的发展顺序

3、规则游戏阶段(7-11岁)

随着智力的发展,思维的发展越来越接近现实,象征性成分逐渐消失,规则在游戏中成为中心,儿童按规则进行游戏,按既定的规则控制自己的行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规则游戏逐渐复杂,竞赛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逐渐演变为体育运动和棋类游戏。

(二)社会性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帕顿根据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的社会交往关系和协同程度将儿童社会性发展分为六种水平:

1、偶然的行为

2、旁观行为

3、独自游戏阶段

4、平行游戏阶段

5、联合游戏阶段

6、合作游戏阶段

二、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 按认知分类包括,: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按社会性分类(主要根据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划分):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根据儿童参与时的角色分:主动性游戏、被动性游戏 按教育作用分类: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 按实用性来分类:自发性游戏、教学性游戏

第五节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

一、幼儿园活动游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注重游戏的教育作用,忽略游戏的发展价值;

2、注重追求游戏的外在形式,忽略了儿童游戏的特点和需要;

3、注重主观的随意性指导,忽略了系统的观察指导;

4、注重以成人的既定模式来讲评游戏,忽略儿童的经验获得和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

1、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儿童游戏的伙伴和支持者;

2、根据儿童游戏的需要,与儿童一起准备游戏所需的物品、材料;

3、观察儿童游戏,与儿童一起来讲讲玩过的游戏。

第六节 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

一、儿童游戏权利保护的意义

1、对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是尊重儿童的具体体现;

2、保护儿童游戏的权利,就能真正把儿童当作游戏的主人,尊重儿童游戏的愿望,让儿童在游戏中自己玩耍,充分享受游戏的快乐;

3、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是我国履行对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承担的义务的具体行动表现。

二、儿童游戏权利保护的有关规定(《儿童权利公约》)

1、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2、社会有保护儿童游戏权利的义务

3、社会应为儿童开展游戏创造机会和条件

4、社会要加强对儿童服务机构的管理

三、儿童权利游戏的社会保护

儿童游戏权利社会保护的诸多环节和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使一部分儿童失去了充分游戏的权利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儿童的教育、保健等与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不管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的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都有形式主义的倾向。

1、活动场地不足

2、游戏设施不普及

3、玩具设计不合理,价格昂贵

(二)社会成员对儿童游戏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重学轻玩”的思想 我们的传统文化倡导的是“头悬梁、锥刺股”、“业精于勤荒于嬉”等苦学精神,这种思想至今还根深蒂固地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社会判断儿童成功的标准是学业而不是游戏,认为游戏是不学无术、浪费时间。

1、学习活动侵占游戏活动

2、教育工作者认识上的偏差

3、教育行政部门干预不当

(三)保护儿童权利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改变全民意识; 其次,提供物质保障,完善游戏设施;

最后,对儿童游戏权利实施保护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儿童游戏权利的保护作为儿童权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把儿童游戏权利的社会保护与儿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3、把儿童看作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

第十三章 学前课程 第一节 学前课程的基本问题

一、学前课程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指联系教育目标和实现儿童发展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中介,它反映了教师的有目的的计划及其展开过程。

二、学前课程系统的构成要素

1、课程目标

在课程系统中起着统帅的作用。一方面它反映了教育的总目标,是一定理论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目标在实践中的具体化,是一种可操作的目标。一个课程的总目标是这个课程的最高层次的目标。

2、课程内容

学前课程内容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而为儿童选择和设计的学习内容。包括: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组织课程内容的五条原则是:顺序性、连续性、整合性、关联性和均衡性。

3、课程实施

是一种组织过程,是对教育过程的组织,它包括方法、途径和组织形式。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途径有三个方面:教学、游戏和生活。组织形式可分为:集体教育活动、分组教育活动和个别教育活动。

4、课程评价

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了解课程的目标是否实现,所以说课程评价是课程系统运动的最终环节;二是了解课程本身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进以使它更加完善,所以说课程评价是使得课程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新一轮课程系统运动的开始。

第二节 学前课程的理论实践基础

一、学前课程的理论基础

课程改革本质上是教育价值观更新的产物,是新的教育目的观、知识观、儿童观、学习观等等在课程上的反。

(一)发展理论与课程

是制约学前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格赛尔 遗传决定论

桑代克 环境决定论

皮亚杰 相互作用论

对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解应成为现代课程的基础:

A、儿童的发展受到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因素影响 B、儿童是通过和环境之间主动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 C、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

D、每个儿童都是年龄特征和个体特征的结合体,在发展的水平、速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二)哲学观点与课程

不同发展理论之间的争论,根本上都可归结为哲学价值观的争论。

日本学者森昭分析了教育思潮的对立:

1、教育目的:个人目标和国家(社会)目标的对立

2、教育内容:主张教授适应儿童发展的内容的心理主义与主张教授注重文化遗产的体系的科学主义的对立

3、教学方法:侧重儿童的主动性与侧重教师的文化传授的对立

4、儿童的发展观:尊重儿童自发发展的自然主义与强调形成有价值的人格的理想主义的对立

5、学校论说:视学校为传授知识的场所与视学校为儿童生活、作业场所的定位

(三)社会要求与课程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也必然要反映社会的要求,课程对于个体发展的价值和对于社会的价值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

幼儿园的课程,由于其对象的特殊性,不仅要反映当代社会的要求,还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

(四)文化选择与课程

文化选择指的是任何一个课程,都要适合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或者说,都要经过文化的筛选、选择和适应性改造。文化选择对课程的影响表现在:

首先,文化价值观影响着课程的目标;

其次,文化内容的差异影响了课程内容的选择; 再次,文化也影响着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之路

第一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陈鹤琴为代表的为构建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园课程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

第二次,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苏联影响下,全国一律实施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分科教学; 第三次是始于80年代初,直至今天仍方兴未艾,延续时间最长,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针对我国长期据主导地位的分科教学模式的弊病提出。80年代,赵寄石首创综合教育课程,也有的课程完全打破学科界限,如“活动课程”,还有的在保持分科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分科教学进行改革。除上述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分科课程外采用一种混合的课程模式。

第十四章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1、识记: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通过直接感知与考察的方式获取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按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完全参与观察、名义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或局外观察; 按观察过程的结构特点:标准观察与非标准观察 按观察的场所: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观察法的运用包括观察设计与观察实施两个方面。观察设计阶段第一步是确定具体的观察内容,第二是选择观察方式和观察策略,第三是制定观察卡片或记录表,第四,要对观察人员进行培训。

(2)实验法: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依照事先规划的程序,给予研究对象以特定的刺激,同时研究者要控制可能影响结果的一些干扰因素,之后再观察或测量实验刺激所产生的结果,以确定实验刺激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的要素:实验对象、实验变量、实验测量; 实验法分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室或某种人为环境中所进行的实验,其情境特征是控制;现场实验法是将实验控制与现实情境相结合,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的实验研究。

(3)调查法:指以语言为中介来收集间接资料,对学前教育现象与问题进行考察、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访谈法是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调查者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来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和一种方法。

问卷法是通过问卷向被调查者提问来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是问卷设计。

2、领会: 为行动而研究:就是实践者为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又称行动研究。主要特征有:自然性、行动性、多种角色统一性、研究成果的非普适性.3、运用:尝试用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来做行动研究。

7.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篇七

20世纪90年代,“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的提出”[1],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对生命化教育的不断思考,对教育变革的新认识。而2015年3月2日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地变革与发展指明方向。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育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2],而儿童戏剧恰恰是一种顺应儿童天性的综合性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式样,塑造舞台形象,反映儿童生活,呈现出综合性、立体性、直观性的艺术特点。这种艺术特性,使得儿童戏剧不仅是一门艺术学科,同时也是多元艺术教育的最佳整合工具。南京大学董健先生就曾说过,“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3]戏剧教育的目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的表演培训,而是把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介,让儿童浸润在戏剧活动中,以戏剧的方式,唤醒儿童的生命本性,让生命在活动中本能的感受、体验和创造,使生命得到自由的释放,推进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戏剧教育的现状

与欧美西方国家相比,戏剧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是步履蹒跚。虽然早期教育部门已经关注到艺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并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但其内容往往局限在音乐和美术课程,忽视了戏剧的重要作用。直到1995年,剧作家李婴宁出席第二届国际戏剧与教育联盟会议,之后在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地方推广戏剧教育活动,使得戏剧教育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南师大张金梅博士在借鉴西方儿童戏剧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思考着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教育策略等问题,尝试建构一种适合本土的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模式。索丽珍等人也对幼儿园实施戏剧教育活动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儿童戏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而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还出现了以戏剧为特色的幼儿园。

三、戏剧教育的实践

作为全国最早组建的三所幼儿师专之一,我校始终关注学生的职前教育和从师技能的培养。从2009年开始,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幼儿戏剧表演与指导》课程,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戏剧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指导幼儿表演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摸索,该课程已经打造成我校的特色课程。这个“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教学时围绕幼儿戏剧基础理论、鉴赏、创编、表演、指导表演五项内容进行项目任务的设计,创造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实战训练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到任务的相互联系和难易程度,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步骤组织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从理论到技能训练再到技能运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一个个有主题、有内容的专题项目,提高了学习热情、团队协作、从教技能等等。

(二)教学方法。教学时以行动导向为指导,以项目驱动教学法贯穿课程始终,同时还选取“情境教学法”、“案例解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法”等辅助教学。如教学中设计“超级模仿秀”、“故事大王就是我”、“单打独斗”等多种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去创造、想象、体验,提高学生的戏剧专业素养和技能。

8.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探讨 篇八

一、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与儿童身心发展之间是彼此助益、双向建构的关系,即儿童需要美术活动,而美术教育活动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儿童的内心精神世界和身体,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 美术活动是儿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美术需要观察、想象和创造,这一特点决定了儿童的创作应从儿童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体验出发,才能使儿童按自己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而使儿童对美术活动始终怀着强烈的兴趣与创作热情。

2. 儿童美术创造活动随着年龄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儿童美术活动的发展阶段经历从对动作感兴趣,逐渐过渡到有意识地通过动作来反映周围世界,并充分融入自己的童心、童趣。

3. 图式期是儿童绘画发展中的“黄金时期”,教师应抓住时机,让儿童充分发挥其独创性。教师应尊重、保护儿童这个创作时期所运用的方法,不要以成人审美眼光评估、修改儿童画,压抑儿童的创作欲望与热情,抹杀儿童的创作天赋。不受法则拘束的“图式期”的儿童画创作为孩子一生成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儿童美术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儿童审美心理包括知、情、意三个系统,它是审美及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心理基础。有关审美和艺术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审美主体的知、情、意系统与审美艺术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功能有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意志(创造行为),它们贯穿于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全过程。

1. 听音乐画画。因为音乐具有直接使人产生身体律动的作用,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情感。引导儿童欣赏音乐,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就会渗入自己的情感,画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来。

2. 听故事画画。通过听故事,引导儿童对故事中的情节、个别对象间的空间关系及对象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丰富的想象和整合,使表现在绘画中的物或人更加生动、有序、合理、有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故事引导,儿童在绘画时充满了对童话的向往,并且体验到了神奇和快乐。

3. 边猜边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方法要灵活、生动,使单调的绘画步骤与力、品德乃至整个人格的发展有着重技巧变得有趣起来,具有浓厚的游戏性。這样,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提高了孩子们绘画的兴趣,使他们从不会画发展到会画,从不愿画发展到画得入迷。

4. 写生。教师要引导儿童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引导儿童欣赏音乐,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并启发他们用绘画的方式将之表现出来。例如在设计绘画《小熊》时,引导儿童欣赏音乐《三只小熊》,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培养他们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情感。

三、对学前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1. 以培养审美心理结构为中心

美术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

审美心理结构以系统结构的方式内化,沉淀于人的心理构成审美心理的整体结构系统。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审美感知,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美术实践使儿童产生了审美需要,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个性。只有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和审美环境才能使一个普通的人建构和发展较为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变为审美和创造美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美术教育就是塑造个体审美、创美的个性教育。

2. 以美术的要素为纲,遵循幼儿美术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系统、有顺序地组织和设计美术教育活动。

在长期的美术教育活动实践中,美术教育往往未能有效地发挥起原有功能,究其原因在于对美术教育的实质缺乏清晰的认识,往往把美术的内容与形式的理解相分离。比如,我们往往满足于儿童图画内容是否丰富、主题是否鲜明,忽视美术形式的教育,甚至教法不得当,因而造成儿童画过早地步入“模式画”的局面。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必须把线、形、色、构图等最基本的要素作为美术教育内容的核心,培养儿童对形状结构特征的知觉把握,对色彩性质和设计构思表现美的法则的了解和体验。

9.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篇九

第一章 导论

一.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1、四类对象

学前儿童:0-6岁儿童;学前儿童的家长:0-6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非亲监护人。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直接对学前儿童家长和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幼儿园教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干部、志愿者和其他人员;

组织管理者:幼儿园、乡镇街道、企事业机构、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中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人员。

2、四个过程

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3、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大背景

客观环境因素:物质条件;各种关系;家长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政治经济地位

主观环境因素:家长品德修养;养育态度和期望;家庭的心理氛围与家庭作风。

对人类来说,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和变化

二.研究方法

1、情报研究

情报研究概念: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情报研究过程:专题情报的收集——专题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成果

情报研究作用是:

一、为确定研究课题服务;

二、为设计研究方案服务;

三、为认识研究、提高理性认识服务;

2、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概念: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

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的过程:确定课题—判断类型—设计方案(抽样、内容、手段、统计)——实施调查——统计结果——撰写报告。

调查研究的类型:

一、现状研究:现状研究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或“某几类对象的某几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么样的。”

二、相关研究,相关研究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两种特征之间有没有联系”

三、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一般要解决的问题是“某一种现象或具有某一种特征的对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家庭教育经验总结

教育经验: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对教育对象、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的技能和体验。

家庭教育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感性认识、具体技能和感受体验。

家庭教育经验总结概念: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家庭教育经验总结过程:具体经验总结(家庭教育过程——教育效果——教育体会)——一般经验总结——科学经验总结

4、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的概念: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

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的过程:研究设计(类型、范围、数量、控制、观测、统计)——研究实施——数据统计分析

实验研究的变量由实验变量(自变量)、效果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组成的。

5、质的研究

概念: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过程:界定问题——选择场地——进入现场——资料搜集——撰写报告

6、行动研究

概念:是一种由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过程:螺旋上升式的结构;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来制订相应的行动步骤。

行动研究的兴起:始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后期。由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考瑞等人大力倡导,行动研究开始进入美国教育研究领域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1、“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2、依托社区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

上一篇:初二数学几何题及答案下一篇:特岗教师自我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