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共16篇)(共16篇)
1.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
摘要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是不容忽视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面临受教育机会不均、受教育质量堪忧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缺失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制度的制约和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其解决措施主要有:坚持全纳教育理念,建立全纳教育体系,实现制度性保障;创建欢迎所有学生的学校,承认并赞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差异,具体落实和发展全纳教育:重视合作精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 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4808(2009)04-0026-03
全纳教育是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在教育实践领域,它缘起于世界特殊教育改革,后扩展至普通教育领域,其价值取向是:关注所有儿童的教育需求,关注集体,关注合作。它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和“零拒绝”的原则以及更多地关注和接纳被排斥的人的主张对我们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有深刻的启示。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有人这样说过:你想了解中国的国情吗?请从走近一个农民工、走近一个农民工家庭开始吧!农民工一边连着乡村,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着苦难,一边连着希望;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明天……正是由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如此沉重,以至于思索的心情一直难以轻松。
(一)学校教育机会不均,教育质量堪忧
作为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公平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人人享有受教育权,即教育起点公平,这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要求;第二,为受教育者提供平等(即同一水平或同一待遇)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即教育过程公平;第三,受教育者的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等或基本相等,即教育结果公平。“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温家宝总理于2003年教师节视察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打工子弟学校时的题词,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切,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与“可能就读”学校的数量不成比例,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歧视性收费现象比较普遍,失学问题日趋严重。目前,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主要包括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和城郊的乡镇学校。除此之外,便是打工子弟学校,这是存在于国家义务教育体制之外的一种办学形式。打工子弟学校的特点一般包括:私人办学,不少学校被完全置于追求利润的私人操控之下;许多学校不具备合法的办学手续;主要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收费低廉且方式灵活;教师流动性大,缺乏责任感;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校舍简陋,教学器材缺乏;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指导,学校突发性事件频发。许多城市公立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独编班,这样人为地将城市与农村孩子分校或分班而治,无疑是将他们隔离了,这正是全纳教育理念所提到的显性排斥(身体上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8.3%的农民工子女不喜欢,甚至讨厌北京的孩子,其理由是“他们欺负人”的占26.2%;“看不起人”的占37.1%;有3.1%的来京农民工的子女甚至从来没和北京的孩子接触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项名为《打工子弟择校意向》的调查发现,经济因素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择校的重要因素,但却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他们还面临着与城市文化融合的难题。由于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家庭经济的压力和来自社会的压力,地域差别与成绩不理想的现状,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里更多地选择沉默和独处。而
这则是全纳教育理念所提到的隐性排斥(情感上的)。
(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力与缺失
在城市文明的熏陶下,进城务工人员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变社会境遇,特别是对改变下一代的命运,普遍持有较高的期望,对孩子们进行全面的、正确的教育,也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但是,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从事的主要是简单体力劳动,工作环境没有保障,工作时间也不固定,经济收入在整个城市生活中居于偏下水平,居住条件及环境普遍较差,这些因素导致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力甚至缺失,在配合学校教育上基本处于受动性位置,教育引导能力不足。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进城务工人员流动频繁,导致其子女变换学校也很频繁。
由于经济、心理、语言、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实际上处于近乎隔绝的状态,人际交往具有相对的封闭性,这就大大影响了他们在文化层面与城市文明的融合。城市居民的自我优越感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误解、偏见与歧视,势必引发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居民的不满与对立,从而加剧二者之间的隔阂与紧张,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今天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就是明天的社会问题,社会教育责无旁贷。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归因分析
全纳教育的核心就是将教育视为个体和社会发展基础的一种承诺。2006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强调:城市公立学校不得向农民工子女加收任何费用,以流入地政府为主,负责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以全日制中小学为主,接受农民工子女人学。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现行制度的制约
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习者,尤其是那些在传统上被排斥于教育机会之外,或是虽有入学机会却无法接受优质教育的边缘儿童,这种排斥现象导致许多儿童丧失了发展自身能力和改善生活的机会,进而阻碍他们合理参与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并作出必要贡献。户籍是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的特点,与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矛盾。因为这种管理体制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基本处于“无责任”境地,消解了政府管理、扶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积极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门槛最低的应该是公立学校,而现在一些城市公立学校却以收取高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为名,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拒之门外。而对于他们能够上得起的打工子弟学校,有的流入地政府又往往采取两种极端措施:或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任其自生自灭;或是采取粗暴的全部取缔手段,致使打工子弟学校陷入一种畸形的生存状态。这就相当于政府放弃了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责任,是政府公共职能的一种缺失。
(二)资源与环境的制约
英国全纳教育研究中心编写的《全纳教育指南》认为:“障碍是由学生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其根源在于对差异的无法忍受。”“《全纳教育指南》关注的是学校环
境的改善,而不是学生个人的鉴别。”由于城市公立学校的吸纳量有限,因此,在公立学校辐射不到的流动人口密集区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打工子弟学校,但是,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悖论又始终困扰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必须采取制度化措施,这种教育的财政责任不能仅仅由流入地政府负担,中央和省级财政也要负担相应的投入比例,对流动儿童较多的城市,中央政府应该实施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措施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劳动力流动衍生出的作为社会问题的第二代移民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全纳教育引入中国已有十余年,全纳教育的理念也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全纳教育:坚持全纳教育理念,建立全纳教育体系,实现制度性保障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拒绝排斥,强调参与”。尽管质量和效益对于教育而言不可或缺,但这绝对不应成为漠视甚至剥夺个人权利的借口。坚持全纳教育理念,首先必须创造一种全纳氛围,通过集体合作与相互帮助,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满足他们的各种不同需求。并且应给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城待遇”,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融合的全纳教育体系,使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能在就近的学校接受有效教育。
人口流动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历史现象,只有打破教育二元结构,实行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户籍制度,人口的合理、自由流动才有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权利也才能得到真正实现。为了最终建立以纳税人身份为基础的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体制,目前可以建立学龄儿童义务教育登记卡制度作为过渡。登记卡由各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和家长三方持有,当人口流动时,登记卡连同流动人口的“三证”(暂住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一起经有关部门登记检查,并作为随时入学的依据。
同时,还要采取积极措施开通并强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转入城市公立学校以及接受城市初中后教育的“绿色通道”,努力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融入城市主流教育,最终实现城市教育一体化,体现教育公平。
“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意味着任何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方面的低下情况,都应尽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因此,必须建立并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扶助制度,对他们进行利益倾斜,逐步缩小其在受教育方面的差距。
(二)全纳学校:创建欢迎所有学生的学校,承认并赞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差异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和固定机构,全纳学校的目的旨在“让学校为所有学生服务”。各级政府应该在接受全纳理念、鼓励全纳的前提下,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认真挑选实验学校,从宏观上给全纳实验提供计划支持,以确保学校接受全纳教育理念,切实执行全纳计划。由政府牵头,教育研究机构与各地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在各地组织培训小组指导实验学校的全纳计划实践。教师培训机构与实验学校密切合作,成为传播全纳实践的地方资源中心。由于全纳计划是在现实的非理想状况下推展,因此凡是赞同全纳教育理念、拥护全纳教育思想的公立学校都可以成为全纳实验学校。
在政府选定全纳学校之后,实验全面铺开。首先政府要在尊重学校自主性的前提下,推动学校进行系统改革,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和评价,通过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班就渎的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其次,要帮助教师树立全纳理念,并提供专业指导与培训,使他们能够承认并赞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差异,充分利用差异资源和学生的多样性自主开发教学策略。最后,要积极争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的密切配合,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
校不断调整全纳实践,成为真正的全纳学校。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校际合作,包括实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以实力较强的城市公立学校为主要责任方,与打工子弟学校“结对子”组成城乡教育共同体,从而构建合作平台,实现共享,创造一定的规模效益,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目标。
“实施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进而言之,他们为绝大多数的儿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提高了整个教育体系的效益。”由此可见,建立全纳学校,对全面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意义重大。
(三)重视合作精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从广泛的全纳社会观出发,全纳教育主张在学校(教师)、家庭(家长)、社会(社区)之间营造全纳氛围,通过全纳学校实践,最终实现全纳社会,即社会公正、机会均等和民主参与的社会。
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中,社区不仅是一个社会空间概念,而且更是一个文化群体概念,应该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在社区的登记管理制度,由社区牵头为其家长开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
全纳社会观倡导学校发展要以学生为本,并强调家庭与社会的广泛参与,这是一个以信赖为基础的渐进过程,尤其需要边缘人群的加入,加强对教育排斥的监督。为此,我国必须改革当前封闭的学校管理模式,通过法律或法规的形式,保证家长和社会拥有对学校的监督管理权和参与决策权。
全纳社会观要求以更广阔的视野办教育,发动全社会积极承担教育责任。就我国国情而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尤其需要社会的多方面参与,建立多元有效的办学体制,拓宽他们的就学渠道,最终使学校、家庭、社会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支持从物质、制度和意识等不同层次构成三维立体网络,形成全纳教育的生态化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着重抓好”的工作中,有一项目是要“认真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
一方面,目前的流动人口数量相当大,但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目前还没有被纳入迁入地或定居地的义务教育体系,有的就读于“民工学校”,有的连这样的学校都进不了。有幸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并读到初中毕业的学生,一般必须返回原籍上高中,甚至连付“择校费”入学也不可能。
另一方面,存在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不胜负担。如深圳,户籍人口只有二百多万,但实际常住人口有一千多万,大多数是外地务工人员。但他们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都留在户籍所在地,并没有随着他们的迁入而转拨到深圳来,上一级政府也没有因此而给予财政补贴。类似的情况在东部沿海大城市、发达地区的城市都存在。
接受义务教育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受教育权的体现,不能因为迁移、进城、居住地变动而受到影响,更不能被剥夺。但要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有具体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要将国家用之于义务教育的经费,能随着学生实际流动而转移。其实早有人提出建议,给每位学龄儿童发一张“教育卡(券)”,不论迁移到哪里,是临时还是长久,都可以凭卡就学。
有人认为迁出地大多是贫困地区,而迁入地大多是富裕地区,何必斤斤计较这些数量有限的义务教育经费?其实这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贫困地区本身教育经费的不足应该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包括由上级政府和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而且这种经费转移也应该包括富裕地区之间、从富裕地区迁入贫困地区而产生的数量变动。
至于不同地区在义务教育人均经费上的差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难以消除。即使中央政府拨发的经费完全一样,地方政府投入的经费也不会相同。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对迁入较差地区的学生应该与本地学生同样待遇,按同样的标准给予补贴。且不说这些学生今后能在当地发挥作用,即使看成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也未尝不可。
在户籍制度尚未取消城乡、城镇、地区间迁移限制之前,应该允许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其他户籍不在本地人员的子女进高中。这些学生大多在当地读完初中,有的就是在当地出生长大的,早已与本地学生融为一体。只是因为没有当地户籍,就一定要他们返回根本不熟悉的原籍地去上高中,实在是不合理,也不人道,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逐渐解决。
2.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二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城市学校一方面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另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家庭教育、知识基础上存在的差距也给城市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城市边缘,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全校学生人数的近二分之一, 下面笔者结合学校实际, 谈一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思想道德教育不连贯。
进城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决定了他们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连贯性。由于父母工作地点不确定, 其子女经常转学, 因而老师很难全面系统地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 不利于因材施教。家长忙于维持生计, 早起晚归, 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子女的思想动态, 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的问题。
2. 家庭学习环境欠佳妨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家庭环境是个体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群体较为特殊, 他们的家庭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居住环境较差、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等, 一些孩子在喧闹的菜市场、商店门口的小板凳甚至公园的椅子上写作业, 父母没时间辅导, 家庭作业、预习、课外阅读、社会实践都无法落实。
3. 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往往体现出重智、轻德的思想。表现在过问成绩多, 过问思想少;娇宠溺爱多, 严格要求少;物质满足多, 精神给予少;期望要求多, 因材施教少。与孩子缺乏交流沟通, 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忽视孩子做人、处事、交往、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4.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身发展明显滞后。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到城市学校读书, 在生活方式、心理感知、话语体系等方面和城市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有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 自我评价偏低。虽然他们与同龄的城市学生相比, 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但由于他们从小接受教育的环境相对差, 使得他们对新的学校、老师和同学的适应较慢, 也比较困难。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对策
1.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环境, 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端正思想, 对他们“多关爱一点, 多理解一点, 多帮助一点, 多宽容一点”, 多与这些孩子谈心、交朋友, 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 倾听他们的心声, 分享他们的快乐, 消除他们的困惑,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合理引导, 让他们增强自信心。
2. 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
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教育环境内, 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与学校两项因素的总和。”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 学校应成立家长学校, 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 进一步规范家长行为, 全面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 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质量。另外, 可以以班级为单位, 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 给家长提供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平台。教师要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 经常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交流座谈, 及时向家长们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孩子的学习情况, 请家长为学校、教师的工作提意见和建议, 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
3. 组织各种活动, 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校和班级要开展能展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长的活动, 让他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 培养合作意识和友爱情感,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体会到尊重和理解, 形成健全人格。
4. 强化基础, 分层教学, 提高成绩。
3.班主任如何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篇三
一、加强情感交流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到新的环境,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这个时候的老师是他们接触最多的成年人,这个时候建立起一个我和他们之间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对教学工作的帮助,意义是巨大的。相信了我,也就相信了我的课堂。对课堂上的教学案例和一些理论概念,我就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特殊的生活背景进行剖析和分解,然后和我的教学过程相结合。然而他们既能接受我所要输导的文化知识,又能让他们感觉到原来这个老师这么了解我的生活,原来这个城市里的老师还可以和他们一起“流浪”。和学生的共同认知感就建立起来了。孩子们相信了我,也相信了我的课堂。“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加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天生其人必有才,生其才必有用。这些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习不好,但是他们勤劳、朴实、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鼓励农民工子女,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使他们在某些方面成为城里孩子的榜样。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数自主、生活能力强,往往自己上、放学,不让父母接送,甚至有些孩子在放学之后,还要帮父母看摊、做饭、照顾弟妹。针对这一情况,我经常利用班会交流,定期推选“谁是父母好帮手”,再评出后对孩子进行奖励,并鼓励全班学生向他们学习。
三、营造“亲情氛围”
现代教育呼唤“人性教育和人性化管理”。我要经常俯身和学生对话,将真心的微笑奉献出来,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感觉你就是他最值的信赖的长辈,是他最好的朋友。这点如果做到了,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迎刃而解呢?在生活中,我还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和学生话家常,了解他们的心理、顾虑、爱好,然后盖章开导、鼓励。有时和他们玩游戏、说笑话,师生之间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氛围。此外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通过电话或家访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跟家长拉拉家常,做做工作,传达当代为人父母的新理念、新方法。通过这些努力,不仅能改变这些家长对教育的理解,更主要的是就学生的性格特点、培养方式、教育方法与家长达成共识,为学生发展铺平道路,共同完成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培养。
四、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做出评价
4.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四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受教育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黑山镇现有人口14677人,在校学生834人,其中初中324人,小学510人。黑山镇有368人随进城务工的父母进城读书,占黑山镇适龄儿童总数的29.6%。其中,一年级有26人,二年级有60人,三年级有51人,四年级有52人,五年级有58人,六年级有45人,七年级有40人,八年级有16人,九年级有20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在外省就的有23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多在公立学校读书的有304人,在私立学校就读的64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进城务工农民对其子女教育方法学习较少,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他们很少参加学习、接受家教培训,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误区。有的家长因为自己有某种理想没有实现,于是就把成功的希望转嫁到孩子身上。但在管教孩子方面显得束手无策。有的家长把教育看成一种“跳农门”的功利行为,认为只要学习好不管怎样都行,事事顺从孩子,从而忽视了教育本身价值取向,导致学生的理想非常盲目,不切实际,甚至出现很多不良习惯却麻木不仁。有的家长对孩子精神生活不够关心、认为孩子只要能吃好喝好就行,物质上满足孩子,“不能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在精神上关爱却不足,很少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生活、劳动等方面的能力,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很理想表现为对孩子很不满,经常非难、责骂,甚至对孩子进行侮辱、体罚。这类型的家长往往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严格要求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家庭虐待。
2、缺乏亲情的抚慰导致生活问题。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济较之老家显得较为宽裕,对子女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生活(主要是物质生活)上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尽量答应,有的是宁可委屈自己也要答应孩子,因此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满意度较高;但由于条件所限,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存在自卑心理,又爱慕虚荣,觉得当地孩子有的东西自己为什么不能达到,甚至不愿被同学瞧不起。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忙于挣钱,与孩子交流的时间较少,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都认为生活状况一般。
3、家庭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
从居住条件看,他们96.49%以上是租房,而且,最多的租过6次房,居住条件较差,80%以上的学生没有自己单独居室和专用书桌,学生在家庭中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条件,学习和生活不得不受很多外事干扰,这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教育的开展。家长个人行为具有表率作用极少,大多数家长言谈举止随意性强,很少考虑对孩子的影响。
4、户籍管理与学籍管理脱节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固定居住地,入学后根据家长的工作变化随意流动,有的来了不办转入手续,走了也不带学籍,或人在学籍不在,或学籍在人不在,容易造成学生流失,这给各学校学籍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5、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由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随时插班跟班就读,影响教学进度;二是有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合拍,还有的来自外省,教材不一致,学习态度不同,学习习惯不适应,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三、一点建议
1、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籍管理,全省乃至全国一盘棋,加强学籍网络管理,学号或学籍管理卡随学生异动,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流失。
2、随着学校布局调整,许多边远规模小、教育效益差的学校将撤并,大量的学生将进城上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也将增多。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保育寄宿条件的改善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黑山镇中心校
5.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五
近年来,随着韶州路的开通和我县经济的蓬勃发展,身处城乡结合部的马岭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人数增多,我们充分认识到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工作,开展好相应的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学校首先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校园生活的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父母的工作类别、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的人数比例、学校在此工作方面已做的相关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与难点、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结合摸底情况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工作内容
结合目前教育部门已采取的行政措施,我校开展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爱行动,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全方位地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1、关注业余生活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养低、工作忙碌,对孩子的教育缺少办法和时间的特点,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得到心灵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指引,同时也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安心工作,让他们的孩子能度过快乐、健康的课余时间。
学校以素质教育理念为主导思想,各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寓教于乐,激发出孩子的求知欲,同时也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将爱心洒向每一个孩子。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内向不愿与同学交往、心理存在芥蒂和隔阂等问题,安排班主任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鼓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2、关注校园生活
我们创造条件设计多种活动,使同学互相了解,互相认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在开学期间开展“手拉手 一本书 传友情”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通过手拉手结对的形式,通过民主生活会、校园广播、假日帮扶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服务和帮助,使他们在读到一本好书的同时,交到一个好朋友,留下一份美好的记忆。
3、关注个性发展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我们每学期开展送温暖活动。买学习用具送给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使他们同县城的学生一样享受节日的快乐。
我们联系社会有爱心的人士,准备和外来务工子女结对,各界人士慷慨解囊,并亲自带领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现了他们的心愿。
二、工作成效
今年来,我校动员各方力量关心进城务工子女,通过我们系列活动的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争做一名优秀学生,来报答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进城务工者对于我校的做法纷纷给予好评,教师们也积极响应,主动地投身到关爱行动中,希望奉献自己的爱心,从而形成了一股关心进城务工人员生存情况的浪潮。
三、经验总结
6.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六
教育的措施
近年来,随着城市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社区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消除歧视与偏见,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环境,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我社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健康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
具体措施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女子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我社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当前,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就业,加快了城镇化发展。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以进城务工就业的形式向城镇转移。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这种新形势,我社区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出发,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各项服务工作。为此,我社区引起高度重视,并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是推动城市两个文明建设、发展城市生产力、促进城市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推进城市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学习处境有着较多的困难,所承担的压力比一般学龄儿童更大,更加需要关注和爱护。我们用有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胸怀、满腔的热忱、强烈的责任,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扎实地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二、集合本社区实际,充分发挥社区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中的作用。
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应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我社区积极与辖区内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联系。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渠道作用,促进学校更多的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并且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特点,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重视合作精神,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合力,在学校,家庭、社区中营造全纳氛围。社区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登记管理制度,在社区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
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为了宣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重要性。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加强了舆论引导工作。包括在辖区内的宣传栏张贴海报和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使广大居民都能认识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宣传中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通过此次宣传活动的开展,对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引起全社区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关注。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舆论氛围。
7.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七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保障经济困难家庭,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包括入学难, 还包括农民工子女不能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的问题。教育公平是指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地分享当时当地的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努力消除环境中的经济障碍和社会障碍, 保障其对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享受。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公平主要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问题。
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
(一) 农民工子女失学率高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分析表明:2005年, 14岁以下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达到1314万。据预测:截至2020年, 我国农民工数量将进一步扩张, 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将达到2000万左右。目前, “全国进城的流动儿童有2000万人左右, 由于城市学校对他们采取限制政策, 流动儿童的失学率高达9.3%”。据统计:截至2008年11月, 青岛市暂住人口达到188.16万人, 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 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截至2008年12月, 青岛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受农民工子女73645名, 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0.1%。
(二) 多数农民工子女被排斥在公办学校的门外
许多城市的公办中小学一般不接受户口在外地的农民工子女上学。以北京为例, “农民工子女要上公立学校, 需要比当地城市学生额外多交两项费用:一是每人交学校2000元-5000元的赞助费。二是每人每学期交600元左右的借读费”。出于经济原因农民工大多让子女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
(三) 农民工子女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农民工子女从小生长在农村, 对农村的生活环境比较熟悉。被父母带到城市后, 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鲜的同时却又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 乡音被城市的同学所嘲笑, 在农村学到的知识相对城市的同学比较贫乏, 还有因节俭被城市同学笑话。这一切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成长都产生很大影响。农民工子女大多性格内向, 不愿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沟通, 有很强的自卑心理, 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四) 民办学校中存在师资问题
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学校的师资力量在整体上是好的。但相对于公办学校而言, 部分简易民工子弟学校中的师资情况则令人担忧, 由于教师中师范学校毕业的很少, 因此大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教法等方面的专业训练, 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此外, 这些教师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缺乏训练, 这些课程的开设存在很大困难。
农民工子女教育中还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与城市孩子相比, 农民工子女普遍更成熟、更懂事、更坚强、更爱劳动。同时, 他们的早期教育普遍较弱, 智力开发较晚, 尤其是漂泊的家庭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更多的不利因素。艰苦的生活条件与沉重的生活压力, 既造就了一些孩子的优良品质, 也影响了另一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 这些孩子呈现出更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最优秀的和最令人担忧的孩子。农民工子女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 居住条件差, 再加上孩子与家长沟通较少, 一些孩子性格变得内向、自卑。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
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实质上就是传统体制与政策决定的身份、收入与待遇不平等的进一步延伸。这一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以及与市场经济日益不相适应的体制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条块分割的教育体制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首先是由于我国条块分割的教育体制造成的。我国各地方学校在提供义务教育服务时仍基本上实行传统的户籍所在地归口入学模式。各级地方政府只对户籍在本地的适龄少年儿童承担义务教育责任, 由于外来人口子女其户籍不在本地, 因此流入地政府不需要承担强制性义务和责任。而流出地政府虽然承担提供义务教育服务的法定义务, 但鞭长莫及, 也难以解决从本地流出的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二) 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与教育体制相适应, 现行的教育财政制度也是分级管理、地方政府负责。我国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费用在城市基本上由各级政府财政负责, 而农村的义务教育费用则由乡镇级人民政府以教育统筹的形式向农民征收。当民工子女离开了农村后, 由于交纳的教育统筹费用没有根据民工的就业流向在地区间划转, 而民工就业所在地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并没有包含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 这就等于在义务教育体制中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 使一大批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失去了财政支持。
(三) 不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
首先,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无法发挥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就是这种制度的不适应性所引发的。其次, 许多地方在计算经济发展总量或列举政绩时, 基本上是以本地常住人口作为基数。例如, 在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时, 把农民工的贡献排除在外, 造成了对本地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估。但对人均教育水准或者是人口受教育的质量时却把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情况排除在外, 这对农民工子女是很不公平的。
(四) 落后的农民工观念
农民工中的一部分是希望孩子通过读书的方式改变父辈贫困落后的状况,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 认为孩子即使读书, 今后也未必能在城市里找到合适的工作, 与其这样浪费钱财, 还不如让孩子早点打工赚钱, 为结婚成家做准备。
四、走出制度贫困的基本对策
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 在短期内是难以彻底解决的, 必须从现在起就开始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 否则将会影响到数目巨大的民工子女的素质, 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 增加教育经费, 支持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从流出地财政中扣除教育经费, 同时, 流入地政府也应该负担起自身责任。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经费, 保障学校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对接收学生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 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李岚清曾说:“中国的教育事业, 只靠政府这一个‘轮子’推动, 发展速度总是有限的。如果再加上另一个‘轮子’———民办教育的推动, 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对于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两轮”推动尤显重要和有效。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部门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 给予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合法身份, 大力支持其发展, 增加农民工子女入学渠道, 减轻公办学校压力。为支持和引导各地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中央财政已于近日下拨2009年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0亿元, 专项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充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 这些政策都有利于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条件。
(二) 改革户籍制度
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要改革户籍制度, “务必实现两个基本目标:一是逐步消除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 建立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制度。二是消除户口的社会附加功能, 切断户籍身份与利益之间的关联, 改革户口与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公民利益挂钩的不合理现象, 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建立与居住地相符合的居民身份证制度, 许多民工及其家庭已经在城市中常年居住, 应赋予他们市民的身份, 让其子女享受与城市居民子女同样的教育权利。
(三) 规范学校收费
对个别教育乱收费现象, 必须坚持治标治本相结合、惩治和预防相结合, 建立和完善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 保障民工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要制订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 减免有关费用, 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据报道:2004年春季开学伊始, 武汉市政府宣布向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敞开313所公办学校、119所审批后的简易学校, 免收借读费。此举意味着农民工子女将与城里孩子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四) 坚持以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 提高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
以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 让农民工子女与当地学生共享教育资源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 有利于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一方面, 帮助农民工子女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农民工子女来自全国各地, 他们当中许多人性格比较内向, 缺乏自信, 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其更多的关心, 给予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施展才能, 树立自信。通过“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 农民工子女能够融入到新的群体当中, 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 探索农民工子女教育规律, 实施因材施教, 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项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规律。对农民工子女的薄弱学科进行集中补习或个别辅导, 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五) 给农民工基本的保障, 才能保证他们下一代有受教育的条件
1、保障农民工就业平等。
进城农民工由于自己的农民身份而长期被排斥在主流劳动力市场之外。有些城市对农民工就业设置障碍, 并明文规定大多数的工种由城市人从事, 民工只能从事那些又脏又累又危险的工作。因此必须尽快出台一个行之有效的农民进城务工保护条例。同时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保障民工能真正融入城镇, 消除阻碍他们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获得与原城镇居民的同等权利和待遇的因素。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构建外来人口保障机制, 积极推行外来人口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督促企业落实外来务工人中工伤待遇规定, 要特别研究中小企业的保障机制, 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及其他劳动保护。必须坚持分阶段、逐步完善的基本原则, 优先解决突出的基本保障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受企业和农民工普遍欢迎的必要的工伤、大病医疗等基本的社会保障。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保证农民工的收入才有可能改变农民工的观念, 依法送子女入学, 维护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
温家宝总理曾在北京玉泉路打工子弟小学的黑板上写下“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几个字, 希望能平等对待所有的孩子。为此必须继续完善相应政策并保证政策的严格执行, 保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刘健.无差别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底线[DB/OL].中国农村研究网, 2005-06-07.
[2]、于涣茹.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新学术, 2007 (3) .
[3]、杜越, 汪利兵, 周培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4]、周民书, 张万波, 周茂生, 田虹.关于青岛市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研究报告[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9 (6) .
8.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八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
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方案
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4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权益均等化方向,稳妥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问题。
(二)立足基本省情,充分考虑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现状,按照既要保护陕西籍考生正当权益,又要兼顾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权益的思路,统筹兼顾,平稳过渡,和谐有序。
二、实施方案
方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随迁子女在陕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及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招生录取工作;第二部分为随迁子女在陕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后,参加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工作。
(一)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阶段。
从2014年起,随迁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1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年以上(含1年),随迁子女本人持有陕西省初中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可在符合我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其毕业初中所在县(区)报名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考生可选择升入普通高中、高职5年制大专、中专或职业高中。
(二)普通高校招生階段。
从2016年起,随迁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3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年以上(含3年),随迁子女本人高中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参加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持有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可在符合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其高中毕业学校所在县(区)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及录取。
2016年之前,继续执行考生本人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连续学籍及户籍均在陕满3年的规定。
此前发布的有关文件与本文件规定不符的,以本文件为准。
三、密切配合,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省招生委员会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配合,并根据方案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把方案规定的资格审查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一)教育部门要依据在陕参加中考和高考的随迁子女人数,合理调配资源,做好招生计划编制、考生报名组织、考试实施以及招生录取等工作。同时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配合,广泛宣传解读随迁子女在陕参加中考、高考政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切实加强中等教育阶段学籍管理,严厉打击伪造、虚挂学籍等违规造假行为,严格审查考生学籍和报考资格,有效防堵“高考移民”。
(二)发展改革部门要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提升我省城市资源承载能力。
(三)公安部门要认真落实《陕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161号),督促各级公安机关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制定详细办法,把审核外省籍来陕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是否具有稳定居住条件的任务落到实处,并提供给各级招生考试管理部门作为升学考试资格审查的依据。
(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配合招生考试部门做好报考资格审查工作,制定相关办法,准确提供外省籍来陕务工人员参保缴费情况,并提供给招生考试管理部门作为升学考试资格审查的依据。
9.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九
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说明报告
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家庭的亲情温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存在诸多问题,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为此,我校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关爱工作方案,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档案。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建立了每个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档案,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形成关爱合力。学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与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远在外地的家长定期电话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4、给父母的一封信。各班级还安排所有的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等向父母进行汇报。
10.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十
某某经济特区建设吸引了七十多万进城务工人员,其中70%以上是青少年。市关工委始终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充分发挥老同志优势,主动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进城务工人员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切实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培养教育,市和各区关工委相应建立关心教育进城务工青年的工作机构,从调查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状况和需求入手,抓点带面,开展咨询、巡回义诊、法制讲座。早期还在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开办“长岸门诊部”,为七万多人次进城务工人员优惠看病和体检。有的社区建立“文化娱乐中心”、“读书活动中心”、“科技培训中心”,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利用节假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学理论、看某某,共创特区新辉煌”和“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建设第二故乡”活动,举办“关心外来务工青年图片展”,激发他们主人翁思想。三资企业关工委协助党组织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教育,在他们之中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市关工委配合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定期评选“十佳外来青年”和“双十佳外来女工”,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特区不断发展,并为振兴家乡经济创造条件。
在进城务工人员中,80%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8月,经市教育局批准,市关工委和湖里区关工委联办“某某青年业余学校”,以招收进城务工青年为主,开设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部和初中部,以及英语培训班、成人高考辅导班。为方便学生就近上课,分别在钟宅村和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开设教学点。根据进城务工青年和社会需要,为财政部门承办会计中专学历教育和会计电算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培训班,与福建农林大学、省海峡教育开发中心合办“人力资源管理”助学班。学校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学方针,严格管理,保证质量。几年来,先后招收学生1万6千多人,其中学历部9百多人,培训部1万5千多人。已通过国家统考获得高中毕业学历96人,会计中专毕业学历92人,有60多人考上某某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进城务工青年通过培训增长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有的找到满意工作,增加了工资。看到可喜变化,学生高兴,学校满意,企业欢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某某市关工委较早关心并主动抓了这件大事。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市关工委于8月创办“某某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设小学部和学前班。增办高殿分校,设初中部,实施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现有师生1400多人。这所学校的创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同时得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外资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学校实行“常年招生”,只要有空位,随时可以插班。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予减免学费,对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学校指派优秀教师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跟上全班同学。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教学改革,“一切为了外来员工子女的健康成长”。该校围绕“全脑教育”课题,开设“珠心算”实验班和剪纸班,每年 开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和科技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有五届小学毕业生,每届毕业率都是百分之百。去年首届初中毕业班60多人,参加全市中考全部合格毕业,其中三分之一学生升入达标中学就读。至今,全校有70多人在各种竞赛中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奖。在海峡两岸小学生珠算通信比赛中,二年级组获团体一等奖,三位同学获个人一等奖,两个同学被选取代表某某市赴台湾参加“世界城市青少年珠心算比赛”。4人获“海峡冰心杯”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一等奖。3人分别获得全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英语知识能力比赛一、二、三等奖。连续两年的“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比赛”中,1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和省、市多家媒体,曾多次就“某某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作过报道。现在全市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有47所,学生三万五千多人。缓解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矛盾,对改善特区投资环境、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也起到积极作用。市关工委“关心外来务工青年工作委员会”被中关工委授予先进单位。
11.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十一
【摘 要】 “厌学”英语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通病,原因是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价值观缺失、自卑、缺乏自信心,解决的方法是激发学习英语的内在潜能:一是建立自信,从人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建立自信,从人的潜能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营造“快乐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
【关键词】 激发 学习英语 内在潜能
我校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定点学校,到我校读书的学生几乎都是农民工子女。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都是随自己的父母打游击战,父母到哪里工作,他们就到哪里读书,而且几乎都是到一些很不规范的私立小学就读。由于这些学生居无定所,学无定校,教无定人,父母对小孩又管束不严,学生本身也不能自律,社会、家庭、自身等等多方面的原因养就学生懒惰、厌学的习惯,学生基础很差,况且,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小学都没有学过英语,一开始就以三级跳的形式学七年级英语,学生在重压下也就更加厌学了。怎么样才能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呢?学生的内在潜能又该如何激发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厌学”英语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通病
我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了解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之所以对学习英语兴趣不浓,热情不高,信心不足,积极性低下,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价值观缺乏。
由于受到长辈和社会上“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知识贬值”、“学了没什么用”这种思想便深深地扎根于这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思想中。由于这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价值观缺失,理所当然也就厌学了。
(二)学生对学习英语存在严重的自卑感。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很多在小学时都没有学过英语,他们以三级跳的形式到正规的中学学习后,成绩很难跟得上原来在市属正规学校就读的学生,因此,他们大多都有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
(三)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大多数对学习英语都存在畏难的情绪,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他们遇到困难会临阵退缩,随着困难的不断积累,就不想学或无法学,甚至弃学。
二、激发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学习英语的内在潜能的方法
(一)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自信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消除畏难情绪,建立自信。
1.从人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建立自信。
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身上都有着自己的长处,有着许多别人希望得到的东西。周总理在极其繁忙的工作中能学会几门外语;张海迪是病倒在床的残疾人,也能奇迹般地学好英语。他们都靠满怀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获得成功;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原来英语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他们由于有了坚定的信念,甘于吃苦,勇于拼搏,成绩也很快提高了起来。
2.从人的潜在能力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关于人的潜在能力,前苏联学者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正常人如果发挥了自身潜藏能力的一半,那么他将掌握40多种外语,学完几十门大学课程,可以将叠起来厚厚的全苏百科书背得滚瓜烂熟。这个比喻说明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并非没有“天赋”。既然每个人都有学好的能力,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必将取得好成绩呢?
其实,学英语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难,只是有没有信心和毅力而已。美国人类研究社社长卡尔·斯米歇尔曾说:“如果你认为一种语言很难,那你将会感到困难。但是,如果你真的把精神放松,相信你自己,相信你的老师,并且懂得学习是你头脑中要做的最自然的事情之一,事情就会比你所想的情况还要容易。”这段话给我们一个很深刻的启示: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挑战自我,都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3.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教学实践表明,自我效能感、自信与成功是互相依赖的。一个在学习的历程中充满失败记录的学生,叫他怎么去自信呢?成功记录越多,成绩越好,自信心就越容易获得,自我效能感就越高。反之,自信心降低,自我效能感就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训斥。要善于发现学生哪怕是很小的成功或微小的进步,并及时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有时老师的一次表扬、一个热情勉励的语句,都可能让学生产生新的希望,产生神奇的力量,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大大的加强。
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对他们提出有梯度的要求,并且要创设各种机会,让他们体会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的乐趣。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更要倍加小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尊心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营造“快乐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
1.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激活课堂气氛。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改革教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新知识融合于旧知识中,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教师要把讲台当舞台,给予学生表演自己的艺术才华的空间,使学生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进去。
2.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不能再停留在“课本+黑板+粉笔”的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上,要适应初中生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挂图、录音和多媒体等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要善于使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从而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堂上多开展活动,使学生对学习感到有趣。
“在活动中学”、“在用中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听、说、唱、游戏、表演等各种活动,努力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趣味无穷。
12.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十二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日益重视, 广大青少年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了提高。但是, 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民办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薄弱, 学校的管理者对科技教育的不重视, 呈现“三无”状况 (无专职科技教师、无固定科技课程、无科技教育经费保障) , 民办学校科技教育水平相当落后,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公办学校学生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根据厦门市有关部门了解, 厦门市历届科技创新大赛, 民办学校均出现无人问津的尴尬状况。可以说科技教育在民办学校和城市公办学校之间构筑了一道需要很长时间追赶的数字鸿沟!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 让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和公办学校的孩子一样, 站在科技教育的同一起跑线上, 福建省厦门市云顶学校 (原厦门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 在科技教育上进行了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具体做法
云顶学校是一所由市关工委、市外来员工教育事业促进会创办, 非营利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市关工委 (促进会) 和学校历任领导都非常重视学校的科技教育, 在市科协、市老科协的支持下, 学校建起了戴尔学习中心、戴尔机器人活动室、科普工作室、科普阅览室。近两年来, 学校依托这些科技设备及活动场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学校科技教育朝着良好发展方向发展。
1.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上好每一堂课是学校各种教育最基本的途径, 科技教育同样离不开这一基本途径。学校高度重视科学、信息课教学, 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 仍然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足这两门课。学校把科学课与实验、科技小论文、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等相结合, 信息课与编程、设计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确保课堂知识的有效延伸, 巩固课堂学习成效, 拓展课外实践能力, 学校创造条件, 安排科技教师专门进行课外辅导。在课余时间, 组织学生到戴尔学习中心学习编程和设计、到机器人活动室组装及调试机器人、到科普工作室搭建积木、到科技阅览室学习科普知识等。机器人教育是学校起点较早的项目, 目前, 学校拥有戴尔公司赠送的25套乐高9797机器人和8箱9648配件设备, 为机器人教育提供了条件。为扩大受教育面, 科技组教师把机器人教育引入课堂, 通过校本课程时间进行机器人训练;同时开辟第二课堂, 在中午和傍晚时间增设两节兴趣课, 学生以自愿参加为原则。截至2012年9月, 学校有近300名学生参加了机器人学习和训练。课内知识课外巩固, 课外实践课内消化。课内外有效结合, 推动了学校科技教育向前发展。
2. 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1) 校内资源。学校科技教育主要依靠本校科技教师力量, 同时有效利用外部资源, 采取走出去、带回来的办法, 进行校内外资源整合。近两年来, 学校先后派了四位教师到上海、苏州等地学习FLL机器人比赛程序设计;2012年暑假, 又组织了六名科技教师参加由厦门市老科协举办的民办学校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学习。通过到外地学校学习和参加培训, 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目前, 学校拥有机器人专职教练2名、科幻画指导教师2名、课题指导教师1名、科技小制作指导教师1名, 科技教师配备基本齐全。
(2) 校外资源。 (1) 厦门市老科协拥有一大批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 他们非常热心到学校开展科技辅导, 针对学校FLL机器人训练、课题研究等安排了固定的专家进行指导。例如厦门大学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物理系、生物科学院等多名教授以及原厦门疾病控制中心张群主任来校指导训练, 市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叶青老师多次参与了学校多项课题的指导工作。 (2) 市关工委老领导拥有崇高的威望, 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他们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 特别是热心民工子女的科技教育, 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 为学校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便利。如2010年4月, 学校科技课题小组深入殿前路口, 对这一带交通拥堵状况进行了调查, 搜集了高峰时间车流量情况, 走访了摩的司机和附近居民。2010年6月, 课题组深入中铺台湾水果集散中心调查, 了解台湾水果销售集和散存在的问题。2011年4月, 课题组深入厦门登特口腔医院, 了解儿童龋齿的有关问题。2011年5月, 课题组到厦门科宏眼科医院, 了解青少年近视的有关知识。这些课题调查和研究的顺利进行都得益于市关工委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和协助, 得益于市关工委丰富的社会资源。
通过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 有效推动了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
3. 活动与竞赛相结合
学校科技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常规的学科活动。每年12月, 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科技节。各个科技兴趣小组的学生把自己最拿手的科技绝活展现出来, 推出自己的科技小成果。学校在开展好校内科技活动的同时,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外活动。厦门市少儿图书馆非常关心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学习, 从2003年暑假开始, 少儿图书馆都为学校一些计算机爱好者举办计算机培训。截止2012年暑假, 已有200位小学生参加了计算机培训。一些参加培训的学生在word运用、电子板报设计、网页制作方面都显示了较强的本领。2012年7月, 市老科协、市科技馆与学校共同举办了首届“农民工子女机器人夏令营活动”。包括学校在内的20名农民工子女参加了此次夏令营。
在竞赛方面, 学校在校内搭建平台, 创设竞赛舞台,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及社会团体组织的竞赛, 活动与竞赛相结合, 使学校科技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活动成果
1. 比赛成绩突出
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 以近两年为例, 学校参加全国以及市级比赛均获得了好成绩。
2. 学科学的氛围浓厚
外来员工子弟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成果喜人, 在几次重大的比赛中学生都能载誉而归, 给全校师生以极大的鼓舞。学习科学、尊重科学、使用科学的氛围在学校蔚然成风。课堂上, 做做小实验、搞搞小发明;课间里, 玩玩纸飞机、做做小风筝;放学后, 做做小调查、翻翻科技书……学生的科技意识增强了, 科学兴趣更浓厚了, 动手实践机会多了, “为什么”的疑问增多了。
3. 社会影响力增强
(1) 媒体的关注。学校实施科技教育,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举措, 以及取得的良好成效, 引起了广大社会媒体的关注。《海峡导报》《厦门晚报》先后报道了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情况。2012年暑假, 在四川省成都市比赛期间, 《光明日报》记者报道了学校参赛情况。新闻媒体的报道, 使学校科技教育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重视。厦门市关工委还特别向市领导汇报了学校在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2) 社会的关心。2010年10月, 由厦门市关工委牵头, 与厦门市文明办、厦门市科协和厦门市老科协四家单位在学校联合创办了“信息技术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拟以基地为载体, 推动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科普知识活动的开展。接着, 2010年12月, 市关工委和市科协斥资6万多元人民币在学校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青少年科普基地。至此, 学校拥有了戴尔学习中心、戴尔机器人活动室、科普工作室、科普阅览室等科普活动基地。
2010年10月, 在厦门市关爱联盟大会上, 学校参加比赛的两个团队共8名学生每人获得了500元的奖金。2012年9月26日, 厦门国贸集团得知学校学生参加FLL机器人比赛再获佳绩, 特地来学校为10名参赛学生及10名优秀学生每人颁发了500元的奖励金。
(3) 领导的关怀。2011年5月26日, 原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福建省老科协郑义正会长一行在厦门市调研期间, 来到学校参观科普基地, 听完学校领导关于开展科技教育情况的汇报后说:“你们在办学条件这么简陋的情况下, 还那么重视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 而且成果那么丰硕, 非常了不起呀!你们的经验值得向其他民办学校推广。”
(4) 家长的支持。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并非一帆风顺, 起初来自家长的阻力相当大, 一部分家长科技意识淡薄, 只关心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 对于文体及科技活动却漠不关心, 甚至剥夺孩子参加这类活动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 科技教师一方面深入家庭耐心做家长工作, 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 通过比赛成绩来感染家长, 转变家长的观念。从2010年至今, 学校共组织学生参加了三次大赛, 均取得了好成绩, 给家长极大的安慰和鼓舞, 特别是厦门市关爱联盟、厦门国贸集团给予参赛学生丰厚奖励之后, 家长更是为之振奋!现在, 家长十分乐意支持孩子参加诸如机器人训练、科技小课题研究、科技小发明和小制作等活动。2012年4月份, 外出作课题调查时, 一些孩子的家长义务开车接送。2012年8月, 学生从成都比赛归来, 不少家长组成了阵容庞大的亲友团, 在机场等候。家长们从原先的反对到现在义务帮忙, 不仅是想法的改变, 更是观念的转变。家长的这种转变增强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决心和力度。
四、实践启示
厦门市云顶学校办学经费紧张, 生源素质偏低, 在办学条件这么困难的情况下, 学校依然坚持走科技兴校的道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实践和探索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观念才是落后的根源!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科技知识和能力整体落后, 归根到底是农民工子女科技教育的起跑线低, 并非先天的科学素养不如公办学校的孩子。随着公办民办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科学素养一定会得到提升。
教育行政部门在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时, 千万别忽视了民工子女。要对农民工子女开展科技教育给予物质和人力、政策的支持, 实现科技教育的均衡发展。
13.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十三
实施意见(试行)》实施细则
(讨论稿)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
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成都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意见(试行)》,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由区人民政府领导,并对该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情况进行督查。
第三条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区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管理、指导和督促本行政区
域内实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工作。
第四条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范程序、公开透明、方便办理”的原则,负责本区域内进
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转)学报名登记点的设置。每年6月中下旬,办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入(转)学报名登记。
第五条 由市教育局通过主要媒体,提前一周向社会发布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的政
策解答、报名登记时间和报名登记点等信息。
第六条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在统一的报名登记时段内,到IC卡暂住证发证机关所在城区的报名登记点办理子女入(转)学报名登记。
第七条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办理其子女入(转)学登记,应当出具以下相关证明材料的原
件和经本人签字的复印件:
(一)本人和子女的同一本原籍农业户口薄和经计生部门查验过的《流动人口婚育证
明》;
(二)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签发的IC卡正式一年以上的暂住证和租房合同;
(三)本人的有效劳动合同和连续缴费半年以上的综合社会保险凭证(即《成都市非
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卡》)。
(四)非起始年级新转入学生须出具原就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签章的学籍证明。
第八条 各城区所属劳动保障、工商、税务和计生部门应派专职干部到所辖各报名登记点
现场办公,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现场归口验审,对证明材料不齐或不实的情况,要当面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一次性告知。
城区所属公安部门应派1——2名民警到辖区各报名登记点,负责对报名查验证件中有异议的IC卡暂住证和户口薄进行验审。
第九条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在IC卡暂住证发证机关所在地报名点领取《成都市青羊区进城
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转)学登记表》,并逐项如实填写。
第十条 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报名登记完成后,根据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现居住地的学校
分布和学位余缺实际情况,按照相对就近、划片指定的原则,妥善安排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到指定的中小学入学。
第十一条 对已在我区义务教育段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原则上不再办理在城区
内的转学。
按成都市学籍管理相关规定,五城区和成都高新区公办小学和初中毕业年级不接受转学生和借读生。对非毕业年级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转学,每学年(秋季)受理一次,中途不予受理。
第十三条 对已在我区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且符合第八条规定者小学毕业后,需升入本区初中继续就读的,按照我区正住户口小学毕业生升学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对符合条件但不到指定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按《中华
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四条之规定“申请借读”,并享受与成都市城区居民子女同等待遇。
第十五条 每年学期末,区教育行政部门按本细则第十条之规定,负责组织对在读进城务工
就业农民子女以新条件进行核查。经核查不符合条件,又要求继续在我区公办中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按借读生对待。
第十六条 各城区卫生部门要会同同级教育部门,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提供便捷的医疗
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
第十七条 区财政对招收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公办中小学,依据实际招收进
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数,按当地学生标准划拨教育经费。
第十八条 区级财政对集中招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因免收借读费的经费缺口,在预算
内安排专款予以补助。
第十九条 本细则由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4.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制度 篇十四
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
十堰市各县、区教育局,各有关直属学校:
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收义务教育事宜,近年来,我市采取了积极措施,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确立了一批定点就读学校,并不断扩大定点学校数量,初步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政策与发展纲要》等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逐步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权利,推进教育公平,特制定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
一、大力宣传,充分认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群体,他们的顺利就学和健康成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关系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各县区和相关学校要加强宣传,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坚持依法治教,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深厚的感情和满腔的热情,协调各方力量,尽心竭力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稳定的环境中就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明确责任,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各县区教育局、各学校要明确职责,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作为城镇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的重点来抓,将其纳入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要依据城市人口变动、城镇化进程和进城务工人员需求等因素,合理布局中小学校,积极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创造条件,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特别是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要畅通入学渠道,降低就学门槛,简化就读手续,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少年一样就近、方便、免试、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县区力争实现就近入学,外来人员较为集中的县区应努力扩大定点学校,创造条件尽快过渡到就近划片招生,逐步使所有符合条件要求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学实现零障碍目标。
三、强化管理,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制度 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充分挖掘潜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制度,提升办学水平,切实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保障水平,使他们与本市居民子女一样能够接受到较高水平的教育,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一)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县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接收学校予以经费支持和奖励。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纳入接收学校的经费预算中统筹安排,按各中小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实际在校生数拨付经费,预以保障。
(二)建立健全流动儿童学籍管理制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入学的,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为其建立义务教育学籍。中途转学或借读的,教育部门应为其在流入地或回流出地就学建立绿色通道,及时为其办理有关手续,提供相关学籍证明,安排就读学校。
(三)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实行“四同待遇”(同进公办学校,同编班级,同一收费标准,同享各项政策),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考试竞赛、文体活动等方面与城市儿童少年同样对待。同时,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施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增强学习自信心,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四)坚持“免试、免费”的原则,严禁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人为设置障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禁举行各种形式的入学考试或测试,平等对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统一收费标准,严禁以任何理由和任何名义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收取“借读费”、“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等。同时,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纳入当地家庭贫困学生救助范围。
四、加强监督,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的贯彻落实 各县区教育局要逐步建立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零障碍的体制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对待。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辖区内中小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
十堰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接收管理的暂行办法
为解决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事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暂行办法。
一、接收范围:来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二、接收条件
(一)进城务工人员具有对随迁子女的监护条件,能对随迁子女实施监护。
(二)有相对稳定的住所。
(三)进城务工人员向公安部门申报办理暂住户口登记,取得暂住证。其未满16周岁子女同时办理暂住户口登记,符合管理规定,经辖区派出所出具户口证明证实。
三、接收办法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按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由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就读相对就近的定点学校。县区教育主管部门于每年新学期开学前向社会公布,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符合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须在新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县区教育局教育科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并登记报名,填写报名表。一般集中登记报名时间为七月份。
2、学生家长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家长提出申请;(2)户籍证件;(3)户籍地乡镇以上政府外出务工证明及子女随同外出就学证明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就学联系函》;(4)现工作单位证明或其他就业相关证明材料;(5)父母及学生在十堰市《居住证》或《暂住证》;在十堰市租住房屋一年以上的合同及现居住地居委会和派出所出具的来十堰市居住的证明。
4、报相关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审定。
15.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十五
目前浦东新区初中阶段外省市借读生占学生总数的19.3%, 达一万三千多人, 在公办学校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 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尤其突出, 在目前浦东农村中学起始年级中,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占学生数的50%上下, 其中最多的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 他们外来务工人子女群体的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浦东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是社会的影子,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环境的独特性, 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习惯、策略、方法等在独特的成因下有着鲜明的特点, 英语学习现状在社会背景、家庭状况、教育基础、就读愿景等诸多因素作用下催生了诸多的困惑和困境。本文就此对浦东新区部分农村中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 了解浦东乃至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英语学习的现状, 帮助我们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提高英语教学效能。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选择了浦东新区12所农村中学的预备和初一的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共686名学生。同时为了从不同纬度来分析和比较这一特定群体的英语学习现状, 本次调查还选择了这12所学校的预备和初一年级的部分上海户籍学生参加了此次问卷调查, 作为参照。
调查问卷由两种形式组成: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沪就读和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包括他们英语学习兴趣、习惯、成绩、方法、上课参与度和被关注度、课堂表现。第三部分涉及学生英语学习的外部环境支持。主观题由五道题目组成, 了解他们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家长和教师的建议。
问卷调查在2008年5月份启动, 7月份结束。12所农村中学预备及初一的部分英语教师发放问卷并组织问卷调查, 课题组的部分教师参与了问卷的统计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的调查由6道题目组成。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为父母亲工作环境的变动, 学习环境也频繁变化, 小学阶段读过的学校在三所以上有55人, 占8%, 他们在上海开始学习的年级也各不相同, 45%的学生小学一年级就在上海就读, 而其他都是陆陆续续从各个年级转到上海就读;同时由于他们来自全国各个省市, 目前全国各地小学阶段开设英语的时间都不相同, 英语教材也不一样, 各地对小学毕业生的英语要求也各不相同, 学生的英语起点水平差异性很大。其中有47.7%的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后才开始学习英语, 而上海和大部分沿海发达地区的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学习环境的频繁变动和英语学习的起点不一是他们英语学习先天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将近40%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老家就读, 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目标, 不知道何去何从, 对学习环境缺少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由此带来了学习包括英语学习的焦虑感。
(二) 学业基础和态势
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基础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两极分化严重, 学生的个体差异巨大, 部分学生能达到优秀的水平, 考试成绩基本保持在80分以上, 但也存在着相当一部分英语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成绩在50分以下的占39.3%。二是英语成绩总体水平偏低, 考试成绩的合格率在45.1%, 这个比率要远远低于上海户籍的学生的平均水平。从分布来看, 在及格分数线左右的学生偏多, 尤其是在50分左右, 在40~60分之间的学生占36.2%;在理论和现实中, 任何一个群体在学习一门学科时里必然存在着个体的差异。然而在中小学教学中有着一种二八现象, 在科学、自然、正常的教学状况下, 按照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任何一门学科的不及格人数和合格人数的比例基本维持在2:8左右。从这个数据可看, 他们英语成绩偏低的关键原因不是因为自身的学业接受能力而是外在的客观因素的影响。
有趣的是:学业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比率和感到英语学习困难或较困难的学生比率基本接近, 表明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感知是与学习结果或学业成绩是密切相关的。统计中还有一个现象, 在学习中始终存在着一群英语学习困难和在英语学习的大门外徘徊的学生, 他们在课堂上中始终是一个旁观者, 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 缺乏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语言的思维和文化淡漠, 学业成绩总在40分左右, 对未来的学习更是缺乏信心。因此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英语的发展水平是令人担忧的。
在英语学习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听力和阅读感到比较困难, 尤其在目前二期课改的背景下, 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学生本身的英语基础先天不足, 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 语言学习的环境缺乏, 在这些因素下, 在英语学习中属于上位目标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对于他们形成了很大的挑战。
(三) 课堂表现和需求
从表3可以看出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首先表现在教师缺少对这部分学生情感关心和学业关注。其次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也很淡薄, 只有13.1%的学生能经常举手回答问题, 49.2%的的学生很少或从不发言。他们表示比较喜欢直观、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以及图片、游戏、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这既符合于预备、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也符合刺激多种感官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规律。53.2%的学生喜欢幽默风趣型的教师, 61.5%的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和学业支持, 如多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 上课的时候能多提问题。
(四) 学习习惯和策略
从调查结果来看, 48.5%的学生在课堂上有记笔记的习惯, 29.6%的学生能有时记, 21.8%的学生很少或从不记笔记。13.7%的学生能根据第二天学习的内容预习, 50.6%的学生有时能预习, 35.7%的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在遇到学习的困难时, 15.9%的学生能够向教师请教, 60.9%的学生愿意和同学交流和沟通, 13.7%的学生会自己借助各种工具解决问题, 而9.5%的学生不请教任何人或借助任何工具, 不会就不会。每天化在英语学科上超过一个小时的学生为15.2%, 50.9%的学生花费30分钟左右, 29.2%的学生花费在20分钟左右, 4.6%的学生从来不在家后复习或学习英语, 即使是66%的学生能至少花费半个小时在英语学习上, 但他们主要是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学生很少去阅读英语文章, 拓展英语的知识和能力。
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法指导, 没有形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在遇到学习困难和障碍时采取迂回和避让战术, 学习主动性较差, 不能有效和主动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导致知识性和阶段性的错误累积, 时间一长, 势必影响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和学习信心的培养。
(五) 学习环境和资源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英语学习环境、资源、条件受家庭条件、生活环境和家长文化水平的影响与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差异。6.1%的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看到或接触到外国人, 95.1%的学生很少或几乎从来不接触外国人;同样19%的学生在家里或社区能看到英语的标志或信息而且能举出一些例子, 81%的学生很少能看到或关注周边环境的英语信息或标志。22.6%的学生家里没有用于播放英语听力的收录机, 70.9%的学生家里没有订阅英语杂志或报纸, 90.8%的学生家长不懂得英语, 更不能指导子女英语学习。87.2%的家庭没有可以上网的电脑。
从调查来看,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缺乏良好的外部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 在生活中学生对英语的感知和接触机会不多, 第二语言的习得环境先天不足, 语言输入的渠道单一, 生活性和交际性的语言自然生成条件缺乏;家庭予以的学习支持和资源保障不够。
(六) 文化意识和程度
课题组对学生文化意识和程度的了解主要以问答题的形式调查, 55%的学生或多或少能讲出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在英语国家的基本概况调查中34%的学生能讲出如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首都, 有个别学生能讲出英语国家的面积和位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与他们的语言知识有一定的距离, 他们在学了四五年英语后对于英语文化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节日和姓氏的了解上, 对于英美国家的概况所知不多。可以说这个学生群体对英美文化的知识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层面, 跨文化意识不够强烈, 文化知识不够丰富。
四、对策与建议
1.坚持以教学大纲为本, 切实落实阶段性教学目标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水平整体落后, 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的接受能力的差异, 而是教材和学习环境变动相对频繁造成的, 由于教材和环境的脱节, 致使学生出现了阶段性的知识缺失, 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 而忽视这一群体的差异和需求, 在这种环境下, 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感明显增加, 如果他们得不到教师的特别关心和有效支持, 学习成绩会一落千丈, 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会渐渐消失。
因此,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教学大纲为本, 切实落实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动是无法避免的, 而教师的阶段性教学目标是固定的, 英语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是固定的, 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年段的教师, 都应通过“以学定教”, 强化阶段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是所有阶段性的教学目标的总和, 一旦达成了每个阶段性的教学目标, 整体的教学目标自然而然就达成了。
为了保障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和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达标, 教学管理和教研部门可以细化教学大纲, 对每个年段提出目标和要求, 强调合格的标准;同时学校应对这部分学生跟踪管理, 避免出现因为环境的变动而影响学生发展的“硬伤”;教师应严格执行课程标准, 以教学大纲为本, 强化阶段性目标的达成。
2.改变教的模式和学的方法, 激发兴趣, 营造环境
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喜欢直观、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以及图片、游戏、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同时英语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英语兴趣也要在实践中进行, 只有通过实践, 让学生体验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英语教学的课堂在生活化中不断拓展和外延:学校可以组织英语角、兴趣小组、辩论、晚会、竞赛等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学生水平相当的电视节目、英语动漫和阅读英语报纸, 帮助学生在语言习得和学得中积累词汇, 增加语感, 汲取文化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语言能力。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创设情景, 让学生大胆运用语言, 积累运用英语的经验, 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 这样, 学习英语的兴趣会越来越高。
16.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十六
关 键 词 家委会;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生活技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2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普遍表现出敏感孤独、缺乏自信、自我封闭等问题行为倾向。[1]厦门市乌石浦小学共有1100多名学生,其中80%以上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其父亲多为工厂、汽配、五金、装修、修理等行业员工,母亲则多为家庭主妇或者手工零活从业者。显然,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工作忙碌,在家庭教育上大都有心无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学校、家长要努力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而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这些家务劳动,而属于心理学范畴概念,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即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心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的能力。学校在创建“和·美”校园的过程中,着力学生生活技能教育,并在家委会的积极协助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爸爸妈妈大讲堂”:唤醒积极的自我价值认同
资料显示,进城务工人员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主要困惑是自身文化水平低、时间与精力不足等。在与老师交流时,多数家长常说“自己没有什么文化”。这表现出务工人员在文化方面的自卑感以及对文化的崇敬。他们认为自己没文化就不能扮演好主导家庭教育的角色,同时认为自己学历低,工作“不体面”,在子女面前抬不起头,因此没办法以自己为范本来教育子女。而在子女看来,父母处于城市的边缘阶层,做着苦、累、脏、差的工作,居住拥挤,这种生活状态是不成功的体现,因而父母的教育在他们看来没有说服力,这也使得他们之间很难有良好的亲子沟通和交流。
而从学校的视角看,这种多元化的家长职业构成,反而为生活技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为此,学校家委会学习部专门征集建立了乌石浦小学“家长人才库”,根据家长个人专长,设立了“爸爸妈妈大讲堂”,每周一小时,请可以担任“教师”的家长走进校园,分年段给孩子们分享他们的职业见闻。[2]比如一位从事建筑施工的爸爸,就以“阿祖的厝会说话”为题,通过大量的门匾、牌匾、堂号、词联、彩画等实景照片,把阿祖的厝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讲得通俗易懂,大受孩子们欢迎。这位爸爸以“家从哪里来”为情感主线,告诉孩子们有趣的起厝打基方式,有意思的起厝过程,起厝完毕的庆祝方式,自己参与建设的闽南建筑的图片等,最后还推荐了《记住乡愁》这本书。又如,一位在眼镜店工作的妈妈,收集整理了配近视眼镜的学生群体的数据,向孩子们分享了“预防近视六大妙招”。如此等等。就是这些奉献在劳动最基层的爸爸妈妈们,先后为学生们开设了《VR-走进虚拟现实》《孝行天下》《摄影天地》《绿色网络》《乐器鉴赏》等等多个行业的大讲堂,他们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对自己劳动技能的自信,深深感染了现场的师生。学校教室走廊的文化墙上,开始有了“这就是我骄傲的爸爸妈妈”的留言即时贴。还有不少孩子积极鼓励自己的爸爸妈妈走进校园,给小伙伴们开讲自己的行业故事。这样,通过“爸爸妈妈大讲堂”,亲子之间建立起了越来越积极健康的自我认同感。
应该说,孩子的“生活技能”不是在自然状态下萌发出来的,它往往需从身边的重要他人身上习得经验,尤其是以双亲为言行榜样,通过模仿式的学习来感知事物,熟悉环境,发展自己的认知,最终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而父母是孩子身边最重要的“他人”,他们积极的自我认同感最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和自尊,而这正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
二、“家教漂流日记”:传递丰富的生命教育内涵
进城务工人员在家庭教育中的另一大困惑是“孩子不听话”,这导致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孩子。[3]就此一问题,学校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属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但家长们都表现出对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加强家校合作的热切愿望。就此,老师们认为,如果能将他们的经验、心得加以总结提升、积淀推广,同时把他们的困惑抛出来探讨、交流,也许他们的家教水平就将得以提高。为此,学校决定引导广大家长撰写家长教育感悟,并以日记的方式将之“漂流”分享。活动伊始,校长首先在家委会上率先示范,分享了自己的家教心得,并要求每班家委会积极组织家长们撰写分享,将《班级家教漂流日记》的效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同时带动每个家庭的亲子阅读,催动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有一位家长在漂流日记中写道:儿子的数学模拟考考砸了,面对满卷子的低级错误,我忍不住爆发了。第二天,我冷静下来后,想跟孩子抱抱,再好好交流交流,哪知孩子不说话,走进房间里拿出一本书,翻到其中一页说你看看这篇文章,看看别人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原来,他拿来的是配套阅读书籍中的《一位母亲和家长会》一文,文中的母亲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总是一如既往地肯定与鼓励孩子,最终让资质平庸的孩子取得了非凡成就。不难想象,这位家长被深深地触动了,以后教育孩子时,相信他再也不会被情绪所左右,而会更加理性而科学。
事实上,何止这位家长,在家委会的积极组织下,当家教日记在每个家庭中“漂流”起来时,当孩子跟父母一起阅读时,父母们坦诚的交流,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的执着,取得家人理解支持后的欣慰,善于批判思考以及控制自己情绪表达真实感受的能力,都化作文字中那些温暖的画面,浸润着孩子们的内心。
而今,这24本《家教漂流日记》已成为一部难得的实用性生活技能教科书,成了家长们最好的成长礼物。每学期,学校都会将其中的优秀之作装订成册,赠送给每一个家庭。广大家长就是通过这样的家教案例互动启悟,相互支持,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素质,改善教育方式,培养乐观精神,成就了最好的生命示范生命的正向教养。
nlc202309081653
三、“家庭学习共同体”:弹奏“和·美”的互助共进音符
应该说,家长们尽管都有着提升自身家教能力的愿望,但他们的个体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如何发挥家委会的协调作用,让每位家长都尽可能快速地提升家教素养和能力?在社工的协助下,学校以中高年级年段为试点,组建了校内和校外家庭互助学习小组,开展了1+N模式的互助学习实践。所谓1+N模式,是指由若干有共同意愿的家长、学生自由选择组合,与教师一起共同策划、共同参与、自愿组合、优势互补,通过打通学校、家庭、社区“三方”教育的壁垒,建立起有效的互助沟通机制,弹奏了“和·美”快乐的互助音符。
这种“校内”及“校外”互助小组服务模式可谓好处多多。一方面,它能更好地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在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学会有效利用组内成员优势,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另一方面,作为校内互助小组的延伸,家庭式互助学习小组强调亲子共同参与,为家长提供互动交流平台,优势互补,营造良好家庭互助学习氛围。在此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行业的家长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家庭教育指导也由“被动教育”变为了“主动体验”。
而与此同时,身处其中的孩子们不但学习起来其乐融融,而且经常有计划地参加户外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养老院慰问老人,去海边捡拾垃圾,远赴白鹭洲进行才艺表演,深入社区开展科普活动等,在家长指导下主动参与活动的策划、设计和组织,生活技能获得显著提升。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家委会对家庭教育的介入,家长的家教能力显著增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生活技能大大提升,尤其在同辈交往能力与行为控制能力等方面大为改善,形成了积极的自我认同,增强了融入城市生活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觉性,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孙文中.厦门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及其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
[2]杨志杰.循径取穴——学校管理的“养生之道”[J].福建教育,2016(9):5.
[3]张静漪.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8.
(作者单位:厦门市乌石浦小学福建厦门 361009)
责任编辑 余志权
【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经验交流材料】推荐阅读:
学校保障进城务工子女09-18
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和心态调查08-24
进城务工青年犯罪的心理分析及对策08-21
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08-15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工作计划10-03
《大恐龙进城》教案09-09
乡下老鼠进城反思10-24
小学语文选调进城考试11-01
乡下老鼠进城教学设计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