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1-4课时国防教育备课(精选5篇)
1.三年级第1-4课时国防教育备课 篇一
阅读教案第13课时《感想型笔记》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感想型笔记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写笔记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感想型笔记的类型、作用及其方法,在实践中体会。
2、激发学生对笔记的兴趣,养成边读边思和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课前准备
1、整理一下自己以前记的笔记,准备交流,布置阅读《二泉映月》。
2、准备练习用的投影片。
活动过程:
复习迁移,尝试导入。
1、复习展示:
①说说什么是读书笔记。你写过哪些读书笔记?②谈谈读了《二泉映月》感想。
2、学生交流,3、小结板题:笔记是在读了某一篇文章或得到了新的知识后自己的见解。读书笔记已学过读书摘记。
今天我们要学一种新读书笔记:感想型笔记。
1、学生自由地谈谈对笔记的认识。
2、交流阅读《二泉映月》感想。
①阿炳对命运的抗争,②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③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明确要求,尝试练习。
1、点拨概念和方法: ①记笔记前要认真阅读,注意重点,做好批注。②掌握感想型笔记的要点。(1)可以谈谈自己读了文章后的随想。(2)针对文章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进行尝试练习。课后补充课文《二泉映月》写感想型笔记。
3、组织交流。
总结方法。
1、明确概念和方法。
2、学生尝试练习。
3、全班交流,了解感想型笔记的基本要素:
①交代所读作品名称。
②简介作品内容。
③读后感想。
④插入与“感受”联系的事例,进行夹叙夹议。
训练交流。感悟方法。
1、出示练习:找课外书中的文章进行练习,认真读完后进行笔记。
2、组织交流,总结写作方法:
①读懂作品,这是写好笔记的第一步。
②归纳出读后感想。
③选定所要引用的原文内容。
④寻找有关事例。
⑤谋篇布局,安排写作提纲
1、学生练习,组织交流。
2、弄清写作方法
实践体验
培养习惯。布置作业:在课外阅读中运用方法,练习感想型读书笔记,开展班级感想型读书笔记展示活动。开展阅读,做也感想型读书笔记。
2.三年级第1-4课时国防教育备课 篇二
单元备
教学内容:
教材81—98页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三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国国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学情分析: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学目标: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或自己喜欢的段落。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象,留心作者表达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5、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6、感受祖国文化遗产,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方法措施:
1、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3、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让学生熟读成诵。
4、引导学生课外自行阅读,并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世界遗产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美好和神奇。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资料 教师:课件 课时安排:
17、长城
2课时
18、颐和园
课时 19*、秦兵马俑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4课时
17、长城
教学内容:
教材82—86页。教材分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本课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篇课文的设计意图是: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这是一篇老课文,课文中有两副插图,整篇课文的文字都在图画之中,这是老课文所没有的效果。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学情分析:
要先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运用已获得的方法学习交流,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在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上,了解长城的特点,解决疑问,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长城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数:1)
教学过程:
一、展示资料,交流信息
1、小组简介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和信息。
2、全班交流,分享信息。
对学生的资料和信息给予充分肯定,对其来源做适当追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资料,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抓住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初步读出语言的灵动感。】
三、练读课文,朗朗上口。
重点在读流利、正确、熟练上下工夫。
1、反复自读、细心琢磨初步读出语言的流动感。
2、自由展读,共同欣赏,互品提高。
难读处作适当的点拨关注读书慢的学生,多给他们机会,展示自己的进步。
四、拓展交流,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1、自主交流长城的图片。
2、出示中国世界遗产图片,让学生谈一谈感受,读资料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
五、读写生字 】
1、出示生词识记
学生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识:读错的字峻、峪、嘹
2、指导书写:写嘉、隔注意写工整。指名板书,注意笔画的规正学生自读。
六、作业设置
熟读课文,写生字、词。
随堂检测:
一、填一填:
1、长城东起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全长__________公里,所以又称_______________.2、作者远看长城,突出了它的__________,近看长城,突出了它的_______________。
3、课文第4自然段起__________的作用。
A总结全文
B联想升华
二、比一比再组词:
崇()
峻()
砖()
仗()
踪()
俊()
传()
杖()
第二课时(课时数: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放开品读
学生看图听讲解,说说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围绕专题,自主探究
1、小组讨论、交流。
2、动手画一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全班交流,深入了解课文
1、汇报交流
A、第一段:读文看图,看图读文。读了这一段,你有话可说吗?学生交流回答。
小结:一观山势—崇山峻岭;二看长城—蜿蜒盘旋;三想画面—气势雄伟、壮观。
【设计意图:感受长城的长。】
B、第二段:读文解图,认识长城。从这一段你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板图理解长城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作用。【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长城,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C、第三段:走上长城,体验伟大。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重点读句子,说说脑海了出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第一句从“站、踏、扶”中重点品味。
第二句充分感受工程的伟大体现劳动人民所付出的代价。第三句抓住“多少、才”品味、想象,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入情境,体会脚下的陡峭的山岭,肩上沉重的石条,体会到:长城伟大,古代劳动人民更伟大。】
D、第四段:引导学生读出精神丰收、读出无比自豪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2、小结:指名归纳课文内容。
3、激发自豪之情:出示长城背景图。
师:长城,已被写近了国歌之中,更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她象一座宝贵的历史丰碑,闪烁着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她是中华民族的根,她是中华民族的魂,她是中华民族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意志。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设计意图: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拓展交流,说说写写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最想写什么?
五、作业设置
把你想到的写下来。板书设计:
17、长城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 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随堂检测: 阅读。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ch?ng)山峻(j”n)岭之间蜿(w?n)蜒(y?n)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ji?)峪(y”)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1、形近字组词。
蜓()
祟()蜒()
祟()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崇山峻岭:(2)蜿蜒盘旋:
3、用“——”画出比喻句,把____________比做____________,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能体现出来。
18、颐和园
教学内容:
教材87---90页。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共三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一篇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介绍的都是我国的“世界遗产”。《颐和园》这篇课文描述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 的兴趣。
4、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法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学情分析:
与长城相比,学生对颐和园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直观材料,为学生提供形象素材,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材中配有三幅图片,分别是长廊、佛香寺和十七孔桥,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教师在课前可让学生查找更多有关颐和园的图片、文字资料,对颐和园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在学文过程中适时展示收集的资料,拓展学生视野。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数:3)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我国已有多处景观名列其中。
播放CAI课件:
《世界遗产名录》一书,翻开扉页,上面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文化景观”。
今天,我们再去领略我国另一处景观——颐和园的风光。
板书课题:
颐和园
二、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颐和园的图片、文字资料
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了颐和园的有关资料。请你介绍和展示收集的资料或图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之处多读几遍,并做上记号。
2、同桌分段对读课文,互相检查,互相帮助。
四、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纠正字音。并做简要评价。
2、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
师:读了课文,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可相机出示文中三幅插图:长廊、佛香阁和二七孔桥。)
师: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引导学生找出第 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理清课文条理。)
(CAI课件出示第 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游览路线。)
师:请同学们读读大屏幕上的句子,注意句中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游览观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
3、CAI展现颐和园地形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游览顺序的记忆。
五、布置练习
自己最喜欢文中哪一处景点?把相应的段落多读几遍,想象文中描绘的美景。
随堂检测:
一、填空: 课文是按照______顺序来写的 A时间 B游览 课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三处景物。A长廊 B万寿山 C佛香阁 D昆明湖 E十七孔桥
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课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话是颐和园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因而作者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们在颐和园游玩,你最想在____________拍照留念,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课时数:4)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旧知
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主要介绍了颐和园的哪几个景点?
板书:
长廊
佛香阁
昆明湖
十七孔桥
二、精读课文,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想想颐和园里的哪处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把描写该处景物的段落多读几遍,说说这处景物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间交流学习情况: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师:颐和园里的哪处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说说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可能会抓住重点段(课文的2~5自然段)来谈体会:
⑴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描写长廊的长,横槛上的五彩画没有哪两处是相同的,长廊两旁花木成荫。
①CAI出示句子: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②学生读后谈理解:
读了这几句话,你感觉长廊这个景点有什么特点?
(长廊“长”的特点可与“教室”的长做个比较来感受长廊的长。)
③出示长廊图片:
欣赏长廊,感受长廊的长、美。
④指导朗读:
长廊真是长呀,横槛上面几千幅画又各不相同,画家真伟大呀!请同学们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⑤请同学们仿照这几句话来说说教室走廊的特点,如:
走廊地面的水磨石被同学们拖得发白发亮,一侧的水泥柱子非常坚固,不锈钢栏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设计意图:熟知颐和园布局,并了解其特点。】 ⑵ 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描写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
①CAI出示句子: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②指名读句子,谈体会:
我读后感觉佛香阁闪闪发光,排云殿金碧辉煌。
③师指导写法:
比起“长廊”,“佛香阁、排云殿”两处景点所花的笔墨非常少,是略写。
④出示“佛香阁”插图:
齐读大屏幕上的句子。边读边观插图,感觉佛香阁、排云殿的雄伟。⑶ 抓重点,体悟第四自然段: ① CAI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②学生读后谈感受:
昆明湖非常平静,非常绿。昆明湖湖面像镜子一样光滑。„„
③点明比喻句: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比喻形象、具体。
④师:“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句话更强调了湖面的平静。句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形象?为什么?
(体会“滑”字用得准确、形象,与“划”字比较,体会用词的准确。)
⑤启发想象:
作者注意观察,又发挥想象,把昆明湖的静与绿写活了。由昆明湖的“静”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静”的句子?
(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中“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⑥欣赏美景,感情朗读。⑷ 赏读第五自然段: ① CAI出示句子: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②学生读后谈体会:
这段话详细描写了昆明湖的美景,有长长的堤岸,有不同式样的石桥,有湖心小岛。主要写了湖中十七孔桥。
③教师总结:
这段话详细描写了昆明湖的美景,是详写。
④CAI播放昆明湖的美景,并配音朗读出示的语句。
⑤学生感情朗读该段,想象美景。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颐和园布局及特点。】
三、总结全文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作者按游览的顺序向我们描绘了长廊的长、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昆明湖的静、绿和十七孔桥上的石狮子姿态不一,形象而生动。
四、课后小练笔
学习了《颐和园》移步换景的写法,课后同学们记一次游览活动。注意按一定顺序描写,抓住特点描写。板书设计:
长廊
佛香阁
昆明湖
十七孔桥
随堂检测:
读句子,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1、“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写得真好,它把昆明湖比作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写 出了昆明湖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我也能写一个这样的句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眺”字渎作__________,意思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表示“看”的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旬,是的打“√”,不是的打“×”。
1、它好像听懂了我的话。
()
2、水泡闪亮闪亮的,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
3、火焰般的红领巾随着秋风,在他胸前飘动。
()
4、这船 很小,像是一条独木船。
()
5、一个个小池犹如一颗颗钻石。
()
19、秦兵马俑(课时数:5)
教学内容:
教材91—94页。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想象,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自主激发民族自豪感。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介绍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歌颂了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是借助语言材料,展开丰富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学情分析:
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事物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1、在我国陕西省临潼县,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生齐:秦兵马俑)
2、板书课题,激情导入:
师:1979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什么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感受,发出这样的赞美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起去感受——,一起去赞美——(引导学生反复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设计悬念。】
二、快速浏览,抓住特点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体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习浏览,掌握兵马俑特点。】
三、精读课文,体会特点,学习写法
(一)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表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词句。
2、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春兵马俑规模宏大?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兵马俑这种恢弘的气势读出来吗?
(2)学生齐读,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气势恢弘。
3、小结:同学们不仅读出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更把老师的思绪又带回了两千多年前那战火纷飞的古战场。这支在地下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兵团,是一支浩浩荡荡、气势恢弘的雄壮之师,是一支军容严整、行动有序的威武之师,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胜利之师。是他们,在秦始皇的指挥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二)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过渡:听,战马嘶鸣,喊声震天。这支威武雄壮的胜利之师正踏着激越的鼓点,穿过历史的硝烟,迈着铿锵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和他们来个零距离的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吧!
2、快速浏览课文,看作者生动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3、重点学习将军俑(1)过渡:人常说:“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站在这支胜利之师最前列的,正是那骁勇善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出示图片)
(2)这位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如何感受到的?(学生交流)(3)作者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这位将军呢?(出示文字)A、(学生自由读)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将军?
B、你能把对这位将军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其他同学听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将军特点的词语或者句子。
C、学生交流汇报,体会“身材魁梧”、“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感受将军久经沙场、肩负重任、英勇善战、胸有成竹的特点。
D、指名感情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展开想象,能抓住将军的特点,准确地把它模仿出来。
E、生上台模仿,师生评价。F、小采访:(创设情境)如今这位将军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你心中有什么疑问,想对他进行采访吗?
G、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位将军描写得栩栩如生,你发现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体会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想象相结合的写法)
(4)齐读,加深理解感悟,内化将军的英勇形象。
4、指导自学。
(1)过渡: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将军麾下的神兵呢?请同学们分组学习其他的兵马俑。
(2)教师点拔:先确实学习内容,再感情朗读,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兵马俑的特点,还可以和同学合作进行模仿。
(3)小组同学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4)交流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展示相应的课件,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兵马俑的特点。
(5)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和模仿中,我看到一个个兵马俑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的眼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神兵,正是他们,缔造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神话。
5、感受“形态各异”,练习仿写人物形态
(1)过渡: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出示课件引读第十节)
(2)感受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A、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作者是如何把这群没有生命的兵马俑表现得栩栩如生呢?(再次感受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联想结合起来的写法)C、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和感受读出来吗?
D、八千个兵马俑就有八千种不同的神态,在你的心中还浮现出了哪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呢?你能学习作者的写法,把它们描绘出来吗?
(小组合作,展开想象,仿写句子,集体交流)
(3)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仿佛看到一个个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在我的眼前闪过,他们或蓄势待发,或摩拳擦掌,或一马当先,或视死如归,我似乎也听到了他们轻细的呼吸声。
【设计意图: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四、欣赏视频,升华感情
1、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散发着生命活力的兵马俑,再一次去感受它们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播放秦兵马俑视频,感受其特点。
2、看着这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感叹道:“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留下了“能创造这个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的祝愿。此时,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学生自主交流)
3、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们为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感到骄傲,更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无穷的创造力而自豪!这也将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让我们满怀豪情,大声朗读(投影出示):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是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
师激情引读:这就是我们的——(秦兵马俑);这就是规模宏大、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这就是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这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秦兵马俑);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秦兵马俑)!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响亮的名字——(秦兵马俑)!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视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9、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劳动人民智慧结晶
个性鲜明 随堂检测:
精彩回放,按要求填空。
1、兵马俑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模宏大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可以看出。
2、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__________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将成语补充完整。
独()无()()心()意
()湖()海
()上()下
()全()美
说()道()()颜()色
()中()毛
()军()马
语文园地五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保护文物,既是爱国的表现,也是守法的行为。对“世界遗产”,既要申报,又要宣传,更要保护。安排这次口语交际,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教材中关于长城的报道,是为了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引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如,让学生自读这段文字,或向学生展示破坏文物的图片实例。
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商量怎样保护,提出保护的建议。可以先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或就“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游客”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再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形成建议书或倡议书。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要通过点拨、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如,提建议时,要把意思相近的内容放在一起说。
如果当地有“世界遗产”,或是其他文物古迹,学生可以围绕当地文物保护的现状展开口语交际,而不必拘泥于保护长城的内容。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2.教师撰写范文《天坛导游词》,制作录像短片。
教学目标: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播放一段录像——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录像短片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板书:前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导游词”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认识。录像短片的播放,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导游词”产生直观感知。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教师讲解习作要求: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世界遗产”。
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共有29处,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设计意图:习作前明确写作要求很重要,是对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教师对每一条要求进行适当的解释,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写作要求,了解撰写导游词的基本方法。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出示范文《天坛导游词》(附后)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例文第2、3自然段)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4—14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
(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
设计意图:导游词是应用文的一种,是学生首次接触,给出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格式较为标准的范文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从阅读中直接感悟写法,并将写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颐和园导游词》。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3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北京的颐和园,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编写一篇《颐和园导游词》,该怎样写?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一内容的不同汇报,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另外,“颐和园”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熟悉,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四、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由于每个学生习作内容不同,因此教师的指导除了共性之外,还要有一些个性。个性化的指导可以体现在对习作主体——“有特色内容”的选择上,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便可当堂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选好习作材料。
特别建议:
本次习作是为“世界遗产”撰写导游词,学生如亲临所写地点旅游过,会有很多直观的印象,无论听还是写,都会更真切,也更亲切。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崇文区,学生对天坛公园中的有特色的景物耳熟能详,因此范文使用了《天坛导游词》,对学生感悟写作方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参考使用本教案时可以将例文换成学生熟悉的其他内容,这样可以不必在理解内容方面花去过多的时间。
本次习作重在引导学生把本单元课文中的语言和所收集的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性语言。因此在课前要布置学生收集相关“世界遗产”的详细资料,以备改写导游词时参考使用。在讲评课中,要让学生模拟导游进行讲解。这样,既可通过实践进一步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当之处,还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附:例文《天坛导游词》
天坛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瓦片改成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来这里的除了旅游者,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有四组门,大家可以注意到,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层坛面都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会发现,坛上所有的台阶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极阳数,所以工匠们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崇高”之意。
说完了神坛的奇妙,我再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在这个典礼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这块天心石。它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各位游客不妨体验一下,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十分平滑,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说话。
三音石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两次,而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
在游览过了圜丘坛和皇穹宇之后,我们即将走进祈谷坛了,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就是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
圆形尖屋顶是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以此来象征天。和每年的祭天一样,这里是用来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当天,有乐队在殿外月台上奏乐,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诚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礼,祈祷上苍,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门外焚烧,送上天宫。
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长廊,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本次习作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学生在这次习作活动中,可以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材中明确提出了习作的内容、要求和步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然后让学生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
要提醒学生注意导游词的特点,如,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向旅游者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在教学时,要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可以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
在讲评习作时,教师要鼓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的同学。如,图文搭配,表达形式丰富;引用或创编恰当的广告词,调动游客的兴趣;或把题目分为总题目“XXX导游词”和小题目“景点风光简介”“XX的传说”“请您注意”等。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读一读几个例句,自己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然后再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把自己的发现和他们的发现进行比较;最后,从所学课文中或课外读物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或者自己尝试着写一写。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日积月累】
这次“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的是几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然后通过指名读、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接着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教师还可以展示对联所描写的风景名胜的图片,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景色的美。最后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可以通过背诵竞赛、相互检查、全班抽查等方式予以落实。【宽带网】
“宽带网”安排学生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关于搜集资料,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结合实际指引搜集的途径,如,留心书报中散见的资料,随时发现,随时积累;查阅或购买有关的旅游类书籍、杂志或纪录片;访问游览过名胜古迹的亲朋好友或周围熟悉的人,从门票、旅游手册、照片上获取信息;实地游览时注意收集、记录资料;观看电视中的相关节目。
2、要倡导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资料本,进行分类收藏;倡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搜集资料。
3、要注意帮助学生解决搜集资料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纠正一些不当做法,如:
3.三年级第1-4课时国防教育备课 篇三
《欢欢喜喜过春节》(第1课时)
“迎新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2.学生能够知道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3.学生能初步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春节的探究活动。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孩子们一年中最盼望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但他们对于与年相关的社会常识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盛大节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春节,迎接新年。孩子们身处其中,乐在其中,吃年夜饭,守岁,走亲访友,收压岁钱……种种习俗,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春节的喜庆欢乐,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学习礼貌待人、文明进餐,并注意节日期间的安全。教学难点是在教学活动中了解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知春节与元旦的不同,并树立安全意识。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可从查日历入手,让学生通过看录像、谈年夜饭等生动形式,了解与年有关的知识。结合春节燃放鞭炮、参加庙会等活动,教给学生一些安全小常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就事论事,而是应侧重在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和各地过新年的风俗,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并能以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注意节日安全。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重点是感受春节的喜庆欢乐,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
2.教学难点:难点是感知春节与元旦的不同,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年俗饰品,制作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日历上找春节
1.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我们中国还有自己传统的,最隆重、最盛大的一个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播放动画:小兔贝贝迎春节.swf] 2.提问:那么今年春节是哪一天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找一找吗?(1)查查日历,找找今年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的。(教师出示当年的挂历或台历。)
(2)找不同:元旦和春节在日历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小结:元旦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新年;春节是我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出示图片:元旦.jpg,春节.jpg] 3.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迎接春节的到来!(出示课题:迎新春)活动二 喜气洋洋过春节
1.提问:同学们,人们又把过春节称为过年,你们知道“年”的来历吗?谁能讲一讲。
2.交谈: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关年的传说吧![播放动画:年的传说.swf]
3.小结: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
4.提问: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板书:欢欢喜喜过春节)全班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最高兴、最难忘的过年经历。)5.小组交流: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们说一说吧!6.共同交流:
(1)提问:春节前你们家里都做了哪些准备?怎么布置家里的环境的? [出示图片: 扫房.jpg,拆洗窗帘.jpg,采购年货.jpg,挂中国结.jpg,剪窗花.jpg,写对联.jpg,准备年夜饭.jpg,贴窗花.jpg,贴“福”字.jpg,贴对联.jpg,过年了.jpg]
小结: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开始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买年货,粘贴春联、“福”字、窗花等把家里布置一新,全国各地都洋溢着欢欢喜喜、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追问:你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福”字吗?
[出示图片:贴对联和福字.jpg]
追问:窗花上都有什么图案?有什么寓意?
[出示图片:窗花1.jpg,窗花2.jpg,窗花3.jpg,窗花4.jpg] 小结: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出大红的对联、“福”字,窗花贴在门上、窗上,为节日增加了喜庆的气氛,同时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2)提问:你和你的家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出示图片:包饺子.jpg,团圆饭.jpg,熬夜守岁.jpg,看春晚.jpg,串门拜年.jpg,压岁钱.jpg,放鞭炮.jpg] 小结:春节来了,每家每户欢欢喜喜过春节,吃年夜饭、放鞭炮、熬夜守岁、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小孩子还能收到压岁钱,多有意思呀!
[播放视频:春节.wmv] 7.(1)提问: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迎接新春的活动呢?全国各地的人们是怎么庆祝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播放动画:庆春节.swf](2)交谈:各地方各民族还有哪些庆祝形式呢?我们继续观看。我们先来看一看塔子山的灯会。[播放视频:塔子山灯会.wmv] 成都有哪些庆祝活动,我们来看一看。[播放视频:成都大庙会.wmv] 彝族人民怎么庆祝春节呢?看![播放视频:彝族歌舞庆春节.wmv](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中感受春节的喜庆。)小结:这就是喜庆、热闹的春节,这就是蕴含美好祝福的春节,它是全世界中华儿女共同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全国各地各族人民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旅居海外的华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庆祝这个最隆重的节日。(板书:欢欢喜喜过春节)8.交谈: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请你跟着读读这首描写春节的古诗吧!
[播放动画:元日.swf] 9.小结: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在春节期间人们用各种形式来庆祝,对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年中过得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愿望。
六、板书设计
迎新春 欢欢喜喜过春节
《欢欢喜喜过春节》(第2课时)
“年夜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
2.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年夜饭的习俗,知道用餐时的基本礼仪。
3.学生能够从与家人准备年夜饭的活动中,学会分担家务劳动;从与家人共进年夜饭的活动中,学习礼貌待人、文明进餐。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孩子们一年中最盼望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但他们对于与年相关的社会常识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盛大节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春节,迎接新年。孩子们身处其中,乐在其中,吃年夜饭,守岁,走亲访友,收压岁钱„„种种习俗,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年夜饭的习俗,知道用餐时的基本礼仪。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就事论事,而是应侧重在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和各地过新年的风俗,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并能以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注意节日安全。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重点是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年夜饭的习俗,知道用餐时的基本礼仪。
2.教学难点:难点是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年俗饰品,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年夜饭中的饮食文化
1.谈话: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过年的热闹与喜庆,了解了有趣的年俗文化。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会聚集在一起,要进行一项重要的春节活动,知道是什么吗?
(1)[出示图片:年夜饭1.jpg,年夜饭2.jpg,年夜饭3.jpg,年夜饭4.jpg](2)小结:年夜饭又称团圆饭, 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出示课题:年夜饭)
(3)[播放音频:合家欢.mp3]
2.提问:吃年夜饭时,你家里经常做些什么菜?
(1)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做这些菜,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学生交流课前向家长了解到的春节饮食文化,引导学生探究、了解本地的春节饮食风俗。)
(2)小结:过春节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传统的特色食品,每种特色食品都有美好的含义,代表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祝福与美好愿望。3.提问:你知道其他地区的人们过年还吃些什么吗?
(1)[出示图片:鱼.jpg] 小结:鱼是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菜肴,因为“鱼”与“余”谐音,所以这道菜预示着年年有余。
(2)[出示图片:橘子.jpg] 小结:在广东话中“橘”和“吉”谐音,吃橘子有大吉大利的寓意,同时橘子的颜色金灿灿的,有财运亨通的美好愿望。
(3)[出示图片:饺子.jpg] 提问:春节期间,都什么时候吃饺子吗?人们还会在个别饺子里包上什么? 小结:北方人在春节期间最爱吃饺子,饺子的形状多么像元宝,吃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人们还喜欢在个别饺子里包上钱币,谁吃到了,表示来年会财源滚滚,有的包上花生,表示会长寿,有的包上糖块,表示甜甜蜜蜜。到了初五早上,人们也会吃饺子,俗称“破五的饺子”。
(4)[出示图片:年糕.jpg] 小结:年糕的“糕”字和“高”谐音,它寓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年更比一年美好。
(5)[出示图片:肉圆.jpg,汤圆.jpg] 小结:肉圆和汤圆的形状都圆圆的,包含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意思。(6)[出示图片:八宝饭.jpg] 小结:八宝饭的味道甜甜的,寓意着人们的生活甜甜蜜蜜。(7)[出示图片:花生.jpg] 小结:花生又称“长生果”,吃花生寓意着多福多寿。
4.小结:这些春节美食蕴涵着人们的美好愿望,预示着来年的幸福,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板书:美好愿望)
活动二 年夜饭的礼仪
1.模拟体验活动:我帮妈妈做些什么。
(1)教师(教师戴上“妈妈”头饰)饰演妈妈:妈妈要做年夜饭了,你能帮我做点什么呢?
(2)学生思考交流。
(预设:摆放碗筷、放好桌椅,择菜、洗菜,递佐料、端凉菜„„)
(3)模拟表演:你能帮助妈妈做些什么,上前来演一演。
(板书:爱劳动)
2.提问:我们吃年夜饭时,要注意什么呢?
(1)[出示图片:入座.jpg]
提问:你们家吃年夜饭时,座位是怎么安排的?爷爷奶奶应该坐哪儿?谁来表演一下。
小结: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时,要请爷爷奶奶等年纪大的长辈先坐,坐上位,然后要按长幼等级分坐。正式吃之前,还可举杯祝福长辈,共庆新年快乐。
(2)[出示图片:饭桌上1.jpg,饭桌上2.jpg]
小组讨论:哪个小朋友做的对?哪个小朋友做得不对?为什么? 提问:还有哪些礼仪需要注意的呢?
小结:在饭桌上,我们应先等长辈起筷后才动手夹菜。好吃的东西不独吃,大家一块儿吃。自己想吃的菜不在跟前,要请人帮助夹并表示感谢。吃饭咀嚼时不发出声音,要端起碗吃。这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春节期间好吃的东西多,不能暴饮暴食,以免得肠胃病。
(板书:讲文明 有礼貌)
3.交谈:让我们听听这首儿歌怎么说的吧!
[播放音频:年夜饭.mp3 同时播放图片:年夜饭5.jpg, 年夜饭6.jpg, 年夜饭7.jpg, 年夜饭8.jpg, 年夜饭9.jpg, 年夜饭10.jpg, 年夜饭11.jpg, 年夜饭12.jpg, 年夜饭13.jpg, 年夜饭14.jpg] 活动三 祝福传心意
1.谈话:过年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无论是远在外地的,还是近在本地的;无论是工作的,还是在外求学的;无论是身居要职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吃一餐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所以年夜饭又叫团圆饭。
2.提问:今年年夜饭时,你们家里人都到齐了吗?谁没有回来?为什么?
3.提问: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呢?
[出示图片:打电话.jpg,网络.jpg]
4.总结:今天咱们不仅感受到了春节的快乐、年夜饭的温馨,还懂得了在家要爱劳动,吃饭要讲文明,聚餐要有礼貌,学会用祝福传达心意!老师祝愿同学们每个家庭都度过一个愉快、幸福的春节!
六、板书设计
年夜饭 美好 爱劳动 讲文明 有礼貌
《欢欢喜喜过春节》(第3课时)
“拜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提高文明生活的意识。
2.学生能够知道拜年时的礼仪,懂得要文明过节。学会礼貌待人。
3.学生能够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春节的探究活动。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孩子们一年中最盼望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但他们对于与“年”相关的社会常识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盛大节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春节,迎接新年。孩子们身处其中,乐在其中,吃年夜饭,守岁,走亲访友,收压岁钱„„种种习俗,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知道拜年时的礼仪,懂得要文明过节。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提高文明生活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就事论事,而是应侧重在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和各地过新年的风俗,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并能以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注意节日安全。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知道拜年时的礼仪,懂得要文明过节。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提高文明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了解拜年的一些习俗。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七嘴八舌话拜年
1.谈话导入: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知道了春节有吃年夜饭、放鞭炮等很多传统习俗,其中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拜年,大家走亲访友,正是亲人间加深感情的最好时机,也是我们孝敬长辈的好机会。今天,咱们就带上礼物出发,拜年去!
[导入同时播放音频:步步高.mp3](板书课题:拜年)
2.提问:要去拜年了,我们事先要准备些什么?服装上有什么讲究? [出示图片:穿新衣.jpg] 3.小结:出门拜年,服装要干净整洁,想好拜年的祝福话,还可以准备些小礼物。
4.提问:你知道我们应该先给谁拜年吗? [出示图片:给老人拜年1.jpg] 追问:我们给老人拜年时应该怎么做?说些什么话呢? [出示图片:给老人拜年2.jpg,给老人拜年3.jpg] 5.小结:正月初一这一天,我们应该先给老人拜年,我们可以送上我们精心为他们准备的礼物,并且要说一些“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这样的吉祥话。
6.提问:我们给父母拜年说些什么话?给小伙伴拜年说些什么话? 7.小结:我们给父母拜年时可以祝他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给小伙伴拜年时要祝他们“健康快乐”、“学习进步”等祝福语,这些祝福语传递出我们的心意,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
(板书:送祝福)
8.提问:除了面对面的拜年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拜年的方式。(1)看!人们用精美的贺卡表达着对亲友的祝福。[出示图片:寄贺卡拜年.jpg](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方式给远方的亲友送上祝福。
[出示图片:短信拜年.jpg,电话拜年.jpg,网络拜年.jpg] 9.小结:拜年是春节中一个传统习俗,正月初一人们都穿上漂漂亮亮的衣服走家串户去拜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拜年的方式越来越多,无论我们用哪种方式去拜年,都传达着你的祝福,你的心意。
[播放音频:拜年.mp3] 活动二 拜年话礼仪
1.交流:拜年是春节的传统习俗,我们怎样做个有礼貌的小主人和小客人呢?请你在小组里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共同交流:
(1)情景一:见面时怎么做
[出示图片:见面时.jpg] 提问:如果我是小客人,到了主人家门口,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如果我是小主人,客人到了家门口,应该怎么说?怎么做?谁来演一演。
学生表演。
小结:当我们到别人家拜年时,我们就是小客人,见了主人要问好,同时送上祝福的语言。当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拜年时,我们就是小主人,看到客人要表示欢迎,同时也送上祝福的语言。
(2)情景二:给压岁钱时怎么做 [出示图片:得到压岁钱时.jpg] 提问:过年去拜年时,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这时候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谁来和老师一起表演一下。
小结:当长辈给我们压岁钱时,要双手接过,同时要说“谢谢”。
提问:得到压岁钱要如何使用呢?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播放动画:压岁钱这样花.swf ] 小结:同学们,压岁钱可不能乱花,要把它们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3)情景三:长辈说话时怎么做 [出示图片:长辈说话时.jpg] 提问:在长辈们说话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大人讲话随便插话好不好?为什么?
小结:当长辈们说话的时候,我们要远离他们玩耍,同时声音要低,大人讲话时不随便插话,这是有礼貌的表现。
(板书:有礼貌)
(4)情景四:一起玩时有了问题怎么做 [出示图片:一起玩时.jpg] 提问:如果我是小客人,喜欢玩主人家的玩具,怎么办?如果我是小主人,客人家的小朋友想玩自己新买的玩具,该怎么做?
小结:如果我们喜欢主人家的玩具,应该征求小主人的意见,同意后再玩,这是有礼貌的表现。如果小客人喜欢我的玩具,就应该和小客人一起玩,这是大方的表现。
(5)情景五:分别时应该怎么做 [出示图片:分别时.jpg] 提问:要分别时,如果我是小客人,和主人告别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如果我是小主人,与客人告辞应该怎么做?
小结:分别时作为小客人,我们要感谢主人的热情招待,作为小主人,我们要欢迎客人常来做客,然后互相道“再见”。
3.总结:过年时,咱们互相拜年,互相祝福,其乐融融!我们要做个有礼貌、讲礼仪、懂得孝敬长辈的好孩子。(板书:讲礼仪)
六、板书设计
拜年 送祝福 有礼貌 讲礼仪
《欢欢喜喜过春节》(第4课时)
“平安过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增强安全意识。
2.学生能够懂得过节期间要注意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使节日更喜庆,过得才有意义。
3.学生能够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学会安全、快乐过节的技巧。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孩子们一年中最盼望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但他们对于与“年”相关的社会常识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盛大节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春节,迎接新年。孩子们身处其中、乐在其中,吃年夜饭、守岁、走亲访友、收压岁钱……种种习俗,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懂得过节期间要注意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使节日更喜庆,过得才有意义。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可从如何安全燃放鞭炮、烟花和小心防范两个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看录像、小组讨论、谈体会等生动形式,了解与年有关的一些安全小常识。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懂得过节期间要注意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使节日更喜庆,过得才有意义。
2.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了解安全过节的一些实例。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安全燃放平安过年
1.交谈:同学们,还记得描写春节的那首古诗吗?
[出示图片:元日.jpg] 学生朗诵《元日》。
2.交谈:是啊,春节时合家团聚的日子,在春节里最重要的问题是安全,我们要平平安安地过年。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怎样平安过年?(板书:平安过年)
3.提问:“爆竹一声一岁除”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里的习俗之一,也是大家最喜欢的春节活动之一。你们喜欢放鞭炮吗,放鞭炮有哪些快乐的事情?
[出示图片:放烟花1.jpg,放烟花2.jpg,放鞭炮1.jpg,放鞭炮2.jpg] 4.小结:在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满天绽放的烟花,不仅给春节带来喜庆的气氛,还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祥。
[播放音频:爆竹声.mp3](教师边说小结边播放音频。)
5.提问: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有趣,但也有一定的危险。你在放鞭炮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那你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吗?
[出示图片:引发火灾.jpg,炸伤手.jpg] 6.小结:春节时鞭炮声响,烟花耀眼,非常喜庆吉祥,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安全问题,给我们的生活、人身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我们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板书:安全放爆竹)
7.交谈:有个孩子是这样放爆竹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动画:放爆竹.swf](注:只播放到小明被爆竹炸伤。)8.提问:小明是怎样放爆竹的?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9.小结:小明这样放爆竹太危险,不仅伤害了自己还会伤害他人。10.讨论:我们怎样燃放烟花爆竹才安全呢?
(1)提问:我们在选购爆竹时应该注意什么?
[出示图片:买不合格的爆竹.jpg]
小结:选购烟花爆竹一定要到正规的烟花爆竹销售点去购买,不要图便宜,否则买到不合格的烟花爆竹就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2)提问: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要选择什么样的地方来燃放?这个叔叔做得对吗?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出示图片:禁止燃放.jpg] 小结:我们要选择空旷的场地或者指定的地方来燃放烟花爆竹,当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有这样的标志时[出示图片:禁止燃放标志.jpg],我们可不能在这些地方燃放烟花爆竹。
(3)提问:这几个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出示图片:不爆炸时.jpg,放在口袋里.jpg,拿在手里放.jpg,往楼下扔.jpg,在人多地方.jpg] 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交流。
小结: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可真强,燃放烟花爆竹有危险性,要时时刻刻注意这些问题。我们在燃放烟花爆竹时要了解到当烟花点燃时,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燃放,不能看到烟花没有爆炸就走过去看。不把烟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不能拿在手里放,一定要把烟花爆竹固定好再燃放。不能把点燃的爆竹扔到楼下、马路上、各种井里。不在人多的地方燃放。还有哪些需要注意呢?我们来看一看。
[继续播放动画:放爆竹.swf] 11.总结:我们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可要注意安全,避免受到伤害。这样,春节才会过得更开心快乐!
活动二 小心防范平安过年
1.出示情境:有很多人在春节期间去逛庙会,庙会上的人很多很多,小红与爸爸妈妈走散了,她该怎么办呢?
(1)[播放动画:小红与家人走散了.swf]
(2)提问:谁来帮帮小红?
(3)讨论:我们外出时,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怎样防止与家人走散?如果一下子找不到家里人,怎么办?
2.小结:在人多拥挤的地方要牵住家人的手,不要随意松开。如果万一走失,应该留在原地等待家人来寻找,要及时向民警求助,或者想办法与家人联系„„(板书:小心防范)
3.讨论:过年时,我们会去拜年、会出去游玩,在外面我们还会遇到哪些安全问题?怎样预防呢?
(1)追问:在这样人多拥挤的地方,还需要我们注意什么?
[出示图片:人多时.jpg]
小结:我们要防止被挤伤、踩伤。在陌生的路上要防迷路,要时刻拉着家人的手。人太多的地方尽量绕着走。
(2)追问:走在路上,遇到路人燃放鞭炮,我们该怎么办?
小结:在路上遇到别人正在放鞭炮,应该注意避让,等鞭炮燃放完再走。
(3)追问:在人多的地方,如何预防东西丢失?
小结:在人多的地方,要把自己的贵重物品如零花钱、钥匙放在安全保险的地方,不要露在外面,以免丢失。
4.总结: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喜庆、最欢乐的节日。希望同学们在春节活动中,做到讲礼仪、重安全,传递祝福,也收获祝福,过一个安全、快乐、吉祥的春节!
六、板书设计
4.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篇四
一、单元目标
知识和能力:掌握并能运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的常用词;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增加语言积累,拓展阅读范围,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注重体验与思索,从中获得对自
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环保观念,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生命意识。
二、单元说明
本单元课文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以科学文艺作品的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本单元的编排将《敬畏自然》置于首篇,体现了五篇课文内容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首先把握人与自然的总体关系,再接触一个一个具体问题,有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敬畏自然》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是什么原因选成了这种状况?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索取的贪婪和盲目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课文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惜,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
《旅鼠之谜》这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大雁归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呜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鸣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喂─—出来》是一篇科幻小说。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子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都将重新倾泻回人间。虽然小说采用了夸张和想像的形式,但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凭着侥幸心理,依赖着这样那样的“无底洞”?比如,我们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时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当沧海变成桑田,当科技载着人类上九天,当人类还沉浸于征服自然的乐趣之中时,各种后果也悄然而至。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土壤沙化,资源匮乏,地球——人类唯一共有的家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爱默生在《论自然》中说:“对于成人来说,太阳照亮的只是他们的眼睛,但对孩子们来说,太阳却能透过他们的眼睛照进他们的心田。”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在今天这个科技统治世界的时代特别重要。科技强调征服自然,而人文强调敬畏自然。
所以,对于本单元的教学,一以贯之的是“敬畏自然”的忧患意识。
教学《敬畏自然》一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从理性认识的角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以利人类长远发展。
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要认识到消逝的不是一个湖泊,是人类“敬畏自然”的心灵。
教学《旅鼠之谜》一文,要从旅鼠的奥秘中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省悟到在人类繁衍问题上不能短视。
教学《大雁归来》一文,不禁引发这样的思考:大雁归来了,我们“失去的东西”能归来吗?应该像《敬畏自然》一文说的那样“把其他生物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
教学《喂——出来》一文,可以看到扔进去的小石头和最终被抛“出来”的小石头预示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人类对自然缺乏一种敬畏之心所带来的恶果正在呈现。
始终抓住敬畏自然这一点,五篇课文就能融会贯通,生命意识就能扎根在学生心里。其次,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教学《敬畏自然》一文,把握一个“理”字。
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把握一个“情”字。教学《旅鼠之谜》一文,把握一个“谜”字。教学《大雁归来》一文,把握一个“爱”字。教学《喂——出来》一文,把握一个“洞”字。
三、课文的教学建议
十一 敬畏自然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会通过把握课文关键语句理解作者观点;了解反问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辩、质疑;揣摩有丰富哲理性和思辩色彩的语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宇宙生命意识,从而敬畏自然。
(二)教学设计:
1、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1)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方法:找出每一自然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然后总结作者的思想观点。)
2、品味语言
①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②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质疑反思
①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②既然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那样渺小和微不足道,人类是否就应该任由自然摆布而无所作为了呢? 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根据是什么?
4、链接练笔
①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你用一句或几句话把感受写出来。示例:面对一块普通的石头,难道就可以任意把它扔掉或击得粉碎?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扔掉它;它会愤怒,你把它击得粉碎,它也会痛的。
我们并不孤独,世间万物都是我们的弟兄。我们可以与月亮对饮,与太阳赛跑,也可以向花儿倾诉烦恼……因为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好朋友。
②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专题讨论,课上交流。
十二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把握文意,概括要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和方法:加强朗读训练,学会多角度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作者的痛惜之情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设计:(昨天、今天、明天)
1、解读文本
①罗布泊昨天是什么样子?仙湖 ② 布泊今天是什么样子?荒漠 ③ 化的原因是什么?“四盲”
2、品味语言:
文章读来有一种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为何会产生这种力量?(从真实的数据、对比的写法、拟人和排比、直抒胸臆几个方面品读句子)
3、链接练笔:
①假如你是湖边胡杨树的精灵,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②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十三 旅鼠之谜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写法上的不同。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理解文章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二)教学设计:(由鼠及人)
1、你能解答旅鼠的奥秘吗?
①本文介绍了北极旅鼠的哪些奥秘?
②不管是任何难解之谜,总会有破解的一天,而破解旅鼠之谜的人,可能就是在座的某位同学。你能谈谈你对旅鼠奥秘的见解吗?
(补充材料:关于旅鼠之谜的纷争
(一)(二))
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
2、品味语言 比较阅读:
旅鼠,哺乳动物,常年居住北极,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生性胆小。
旅鼠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母旅鼠一年可生产6~7窝,新生的小旅鼠出生后30天便可交配(最高的记录是出生后14天便可交配),经20天的妊娠期,即可生下一窝小旅鼠,每窝可生11个,据此速度,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万只后代。
与高度繁殖力相适应,旅鼠为了补充繁殖时所消耗的能量,它的食量惊人,一顿可吃相当于自身重量两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广,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几乎所有的北极植物均在其食谱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们戏称旅鼠为“肥胖忙碌的收割机”。
至于旅鼠为什么会集体自杀,科学家们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却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提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来。
(了解课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3、你能解答人类自身之迷吗?
①如果人类照旅鼠这样繁殖,结果会怎样呢?当人类数量急剧膨胀,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时候,人类能像旅鼠这样大规模地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吗? ②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补充材料:关于人口的问题)
4、链接练笔
根据文中的叙述,以“我是旅鼠”的身份来自我介绍。对投海类似集体自杀的行为可做合理的想像。
十四 大雁归来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过程和方法:重在朗读,体会本文抒情性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略人与大自然相伴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野生动物的感情。
(二)教学设计:(蓄势待发)1.整体感知:
①“大雁”什么时候“归来”? ②回到了什么地方? ③它们在这里呆了多久?
④仅仅写大雁回来吗?和大雁相处的两个月时间里,作者还观察到了大雁的哪些活动? 2.细读文本,感受情感: “观赏雁群翔集”
①.听老师范读第4节,圈画出描写大雁飞翔的动词,想一想:能不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大雁归来时的心情? ②.朗读、品味、感受大雁的心声。③.齐读第4段。“聆听雁语心曲”
①.快速跳读课文,找出描写大雁声音的句子。
②.和周围同学交流自己从这些句子中得到的感受、体会。③.谈谈自己的感受(感受、也可想象、联想)“走进雁儿世界”
①.走进大雁世界,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世界?(欣喜、激动、兴奋、自由、无忧„„)②.大雁为什么能这么快乐?谁给了它们这份快乐?
(1)大雁:内部的友爱、无私、民主
(2)沙乡:沼泽、池塘、沙滩、粮食„„这块土地,给了它们回家的感觉。
(3)人:沙乡的人们理解它们的需要,不干涉、不惊扰,给了它们一个自由的世界„„(4)大雁有没有给沙乡和沙乡的人带来什么?(结合最后三段)
③.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三者之间的这一种境界,你会用什么词?——快乐、回家、美好、幸福、和谐„„ 3.研读思考:——“感悟作者思考”
①.这样美妙和谐的一种“境界”,是谁发现的?(介绍《沙乡年鉴》)②.引导关注文中用的主语是复数“我们”,还有谁也在观赏? 他的学生们和家人。读者(通过作者的文章发现)。„„ ③.“我们”是谁?
我们(农场)我们(的头上)我们(刚到的客人)......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 ......
——我们:作者(人类)、动物植物、土壤、河流、山脉„„ ——土地上所有的一切——“土地共同体”。
④.你会把自己和课桌、书本、路边的一块石头、家里的一盆花„„一起称作“我们”吗?
为什么作者把这一切都称作“我们”?体现作者怎么样的思想?
4、链接练笔
①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②借鉴课文写法,倾注你的喜爱之情,介绍一种你所熟悉的动植物。
十五 喂——出来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习科幻小说知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情节,感悟主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破坏大自然,必遭大自然报复的理念。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观看影片《后天》片段。
2、简介作者。(投影)
3、正音。(投影)
4、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归纳分类;补充问题。何事;何人;何理
5、带着问题速度课文。
6、品析小说。
何事:现洞——探洞——填洞——漏洞(探究:首尾“喂——出来”的不同含义)何人:村民;记者;学者;商人;官员
(那一类人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各用一个词概括不同的性格特征)(相机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何理:
设计活动:实话实说
(现场采访村民甲、商人乙,主要问题为卖洞买洞的前因后果,观众提问)卖洞买洞只为钱,目光短浅,唯利是图正是地球日益遍体鳞伤的原因。鲁迅:救救孩子;我说:救救自己
7、品读最后两节。
8、总结。
学生回味小说最值得欣赏的地方;
教师提出自己欣赏的地方交流:深刻内涵。(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片警示人类)善待我们的家园。
9、链接练笔
①读了这篇小说,你最想对文中的那些人说些什么? ②你能挑战《哈利·波特》,课外进行科幻小说创作吗?
(三)相关链接
1、补充材料:
关于旅鼠之谜的纷争
(一)在1万多年前正是地球上寒冷的冰河时期,北冰洋上的浮冰冻结得厚厚的,经久不化,南来的风又把西伯利亚和北非的大量尘土带到这里,从而在冰面上沉积了一层厚达几米至几十米的沙土层,飞鸟则带来了植物的种籽。当夏季来临时,这奇异的冰原也会草木青青,一片生气,许多适于寒冷气候的北极牦牛、北极羚羊以及旅鼠都有可能在这里生活。
他们还举出现今位于拉普贴夫海和太梅尔半岛以东的利亚堆夫群岛为例,已经证实这里有些小岛就是由冰构成的。只不过时过境迁,气候变化,当年巨大的冰原已经消失、崩解,留下了一些可作为线索的小岛而已。据此可以认为,向北跳入巴伦支海的旅鼠正是为了寻找当年曾经存在过的冰原。
事实是否如此,还有待研究者们提供更充实的证据。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些都是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旅鼠自杀就像屡有发现的鲸类自杀一样,与一种目前尚不明了的纯生物学机制有关,而与北极冰原是否存在毫无关系。
关于旅鼠之谜的纷争
(二)根据10月31日发表在《美国科学周报》上的一篇文章,芬兰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奥利维尔·吉尔格和艾尔卡·汉斯基,以及德国弗赖堡大学的班诺特·括斯特勒尔宣布,他们在经过长达15年的观察之后解开了旅鼠数量定期剧增及骤减的奥秘。
3位科学家称,旅鼠根本就不是死于“集体自杀”,而是作为自己的4大天敌:白鼬、北极狐、雪和一种叫做长尾贼鸥的海鸟的盘中餐而死去的。
过去15年,研究人员在东格林兰岛上一处面积75平方公里的山谷里进行了长期的数据收集工作,对那里的旅鼠以及白鼬、北极狐、雪和长尾贼鸥数量的增减进行了长期的跟踪。通过研究他们发现,旅鼠及其近亲鼠类的数量一旦迅速扩张,其规模可以达到原先的100甚至1000倍。
旅鼠数量的剧增和骤减每四年都会准时重复一次。而在整个循环中,起决定作用的动物是白鼬。白鼬的特殊之处在于旅鼠是它惟一的食物来源。而北极狐、雪和长尾贼鸥则是“多面手”,他们只在旅鼠的数量相当多之后,才会开始吃这种小动物。
研究人员发现,当旅鼠数量开始增多时,白鼬虽然也会相应增多,但其增多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旅鼠,于是旅鼠的数目逐渐超过白鼬的捕食能力。这时候,北极狐、雪和长尾贼鸥就会加入捕食旅鼠的行列,直到白鼬的数量赶上了旅鼠,由于4种动物一起捕食,便造成了旅鼠的大幅减少。关于人口的问题:
材料1: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
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 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肌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
材料2: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口基金组织已把1999年6 月16日定为“60亿人口日”。专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90—100亿。
材料3:中国当代人口学家马寅初早在50年代初, 他就注意并开始研究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实际问题。在著名的《新人口论》中, 较系统的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慰灵碑”,向动物致敬
2004-09-28 14:37:00 新华报业网
25日,我国最大的实验动物“慰灵碑”落户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该碑采用神农架的花岗岩制成,重达16吨,正面刻有“献给为人类健康而献身的实验动物”金色大字,反面刻着“特别是为SARS研究献身的38只恒河猴”等字样。“慰灵碑”虽然只是一块小小的石碑,却承载着对于珍爱生命的呼唤。
人类因为科研的需要,有时不得已要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尽管这是一种无奈选择,但人类却也不能不对于这些奉献生命的动物们寄予愧疚与感激之情。因为动物的生命亦是生命,对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人类都应持有敬重之心。
《沙乡年鉴》简介
《沙乡年鉴》是享誉世界的美国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逝世后出版的著作。这本书问世于1949年,正值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在充满信心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和概念对人们来说也还十分陌生,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影响。
从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发现了潜藏在富裕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征服自然带来的环境破坏。在这种清新的空气中,人们又发现了早已存在的《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科幻小说介绍
科幻小说,是随着科学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人们通常把科学、幻想、小说作为它的三要素。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其代表作是《海底两万里》。科幻小说的特点: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尾出乎意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科海泛舟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
2.了解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3.通过学生自主搜集材料,了解当代科学的基本动态,并学会浅显科学小品文、科普短文的写作。活动指导:本次活动,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一、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并不是天生就是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天才的,往往是某一偶然机会使他们迷上了科学。请你利用各种渠道搜集科学家们这一方面的故事。并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改写,然后写上自己的感受,在班级上交流。你们的故事一定很精彩,也许从今以后你也迷上了科学,将来也成为别人的故事。
二、身边的科学
科学并不是在实验室里神秘的东西,也不仅是科学家们的事,在你的身边,现代科学成果正影响着你的生活。吃、穿、住、行都在不自觉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请你认真思考一下你的身边,有哪些东西有现代科技发明的身影。把它找出来,然后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介绍性的科技小文章,向班级同学介绍。也许你本身就是一位科学爱好者,或许你是一位小发明家,也请你把自己的发明成果写成一篇介绍性的文章,向大家介绍。
三、科学瞭望
当今科学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发展,作为现代人理应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概况,了解科技发展的动态。你对克隆、DNA、基因、超导、纳米、黑洞、粒子、暗物质等前沿科学有多少了解?查阅图书、网络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内容,摘录相关信息,把它组织成比较容易接受的文字,在班级内交流。或编写小报展示。
四、与科学的第一次接触
科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电动玩具让你兴奋万分;因为好奇把你家的闹钟拆卸后,又不知怎样重装;为不明白电视的原理而到电视机背后去看个究竟……这些其实都是你与科学的最初接触。回忆和讲述这样的故事和同学交流,你会发现同学们也和你一样的有趣、幼稚。
五、科学与自然
科学似乎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科学与自然是相对的。所以科学飞速发展的过程,也正是自然严重破坏的历史。我们一直把科学奉为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我们制造麻烦。请搜集一些科学技术带来的正负效应的材料,并和小组同学交流,说说你们对科学的认识。
根据单元学习可以进行环保方面的活动。
1、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了解当今世界、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了解一些环保知识,通过小报、主题班会和社区宣传等活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了解市民的环保意识。
5.一年级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篇五
划及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3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注意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整。
2、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序数含义)。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的数进行分与合)
3、认识符号“> < = ”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6、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过程与方法: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
师:课件,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出示课件1)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课件4)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课件5)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课件6)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课件7,8)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画出5个圆形。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四,课后总结
完成“做一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数,读数,写数。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13,14页的题。准备数字卡片,大于号,小于号卡片。板书设计
1-5的认识及书写 1,2,3,4,5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比大小
教学内容: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学准备:
师:课件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出示课件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课件出示)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4 3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14-15页的题。介绍一下,你坐在第几组第几排? 板书设计
比大小
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第几
教学内容:第几(第20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巩固复习旧知(课件1)给数字排序
2、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3、出示课件,书中第20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排在最前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后面的两位阿姨呢?最后面的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几的?
(4)请你说一说:叔叔排在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2,“做一做”的第1题。(出示课件5)3,介绍自己的座位。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作业:
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板书设计
第几
我坐在第()组,第()排。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分与合
教学内容:分与合(第21页和22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能根据分的过程和结果写出数的组成。
3、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之间的关系。
4、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出示课件)
1、认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三种不同的分法)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3 2 2 3 1
4、读4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
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出示课件5)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 2 3 3 2 4
4、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6、第23页的练习四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
7、完成第22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三、小结:引导学生总结1-5的个数的组成。作业
练习册第17-18页的题。板书设计
分与合 4 4 1 3 2 2 3 1 5
1 2 3 3 2 4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加法
教学内容:加法(第24页-第25页的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2、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小棒或学具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出示课件1)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2出示情境图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个气球,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认真观察回答问题(学生观察)
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个气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板书5)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4和1拭目以待组成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课件出示),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3+2=5,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第25页“做一做”第3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完成第25页第1-2题。
五,小结:通过完成第24页做一做题,引导学生总结加法。作业: 完成第28页1-2题
板书设计 加法
4+1= 3+2=5,2+3=5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减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减法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27页的第5----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师:课件、实物投影仪。
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
(把两部分合起来)
4、课件出示,数的组成,完成填空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出示课件)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师:像这样,从4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减法
2、学习减法算式
问: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飞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飞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像这样飞走了、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4-1=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课件演示第26页的三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8页第3题)
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两辆车,问学生:这是几辆车,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板书:2
(2)再用虚线圈1辆车,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4)去掉的1辆是从几辆里面去掉的?去掉的1辆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
(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2-1=1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
(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三、巩固反馈
1、P27页的第1-3题
(1)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2、P28:第5题,根据题目摆一摆。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课(第28页的第5----9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按数的顺序填数()3 4()
5()()1
()()3()()
(学生口答)
数的组成
□
□
2 3 1 □ 2 □
二、指导练习
1、P28页的第8题
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
1)4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4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
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请你在书中完成。
3)全班集体评价
出示铁锹图
教学方法同上
2、P28页第9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把算式补充完整。
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28页的第10题。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
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0的认识
教学内容:P30页:0的认识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1页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课件出示)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学生有尺子的可以拿出来观察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 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0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
要求:
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
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
3)鼓励不同的排法
六、调查:0到底是双数还是单数,请大家回家查一下资料或问一问家长。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有关0的减法
教学内容:第20页有关0减法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0页的3――――第31页的第9题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3、渗透空集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和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师:即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点击出现动画: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电脑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点击出现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3-3=0
4+0=4
你发现了什么?
(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29页的做一做
(全班集体评价)
3、第30页的第3、4题
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
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
四、综合练习:
1、P31页的第6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
2、第39页的第5题
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蝚后集体评价。
3、完成:第30页的第7、8、9题和思考题。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整理和复习,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1、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课件出示)
(1)出示数字卡片。3 2 0 1 5 4,口答:上面的数字卡片,从左数第一张是(),第三张是()。从右数第一张是(),第五张是()。
(2)独立完成教材32页第1题、第2题及练习七的第1-4题,然后订正。
2、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及加法。
(1)复习2-5的组成
(2)出示32页第3题的加法表。(3)引导学生观察表。
表中有许多算式没填好,请你仔细观察表中已有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竖着看:每一列的第一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0加几,1加几,2加……,第二个加数一样,第一列都是0,第二列是1……
(4)让学生两人一组拿出同样的表,按照这个规律试着把表填完整。(5)集体交流:
(6)再仔细观察此表还有哪些规律: 斜着看看有什么规律?分组交流。(7)看表口算,老师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然后两人一组进行口算。
【三年级第1-4课时国防教育备课】推荐阅读: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蚂蚁做操08-02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教案共两课时07-15
三年级上册课时练语文07-26
音乐二年级上册第9课时教案08-19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课时 人生自强少年始测试题10-25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案06-29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和复习第1课时教案09-26
二年级音乐《火车咔咔咔》教案第一课时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