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题阶段总结

2024-08-19

美术课题阶段总结(精选14篇)

1.美术课题阶段总结 篇一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课题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XX年7月—XX年8月)

我校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研究课题《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课题于XX年6月申报,XX年7月被xx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公室批准立项。自申报以来,进展比较顺利,已经按计划完成了第一阶段研究工作,现将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开展情况、自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们能坚持利用每周二下午的教研活动学习理论,共同研读了xx的《美术教学论》理论书籍,并学习了中外美术史及美术新课标解读。另还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目的性地阅读一些书籍、论文和案例,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的认知视野、拓深了研究视角、拓宽了研究范围。坚持“借鉴、有效、改进”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做到了加强学习、认真思考、积极行动、自觉反思、主动改进、初见成效;坚持学习理论知识,课题研究知识;坚持每学期学习一本有关教育理论书籍,以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2、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欣赏课,学生对它的学习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通过欣赏、感知对象的形象特征、理解其形成的语言及思想内涵;二是以各种形式表达、交流对于美术作品的认识和见解。欣赏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问卷调查,更加明确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3、课题组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课题研究中的实施方案,并做一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思考,了解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解课题内涵,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熟悉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为下阶段的顺利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取得的成果、确定了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和评审书的填写。

2、通过学习,收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思维,了解了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深入理解了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以便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

3、确定了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其实施步骤。

三、存在的问题、个人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继续努力转变观念,自觉树立现代教育观。

四、下阶段努力的方向、继续加大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2、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大胆实验,努力探究适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要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2.美术课题阶段总结 篇二

【本刊讯】《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总结与研讨会于2013年7月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课题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博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以及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国家资源中心及北京市9个区 (县) 的教委、信息中心、课题实验校的领导、教师共计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自2012年底课题启动以来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 听取了与会领导、专家及课题学校对课题开展的建议, 并对下一阶段研究工作重点及研究计划进行了交流。

研讨会认为, 智能终端教育教学应用在北京的开展已走过了接触阶段, 在渗透到主课堂、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显现出积极的变化, 个别学校已经进展到常态化教学应用的程度。课题下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关注两个基本问题, 即如何理性、科学地推进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的“常态化”应用, 如何有效评价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融入教育教学后的效果。为此, 课题推进模式上将有所改变, 一方面仍然推动个体学校在融合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应用实践工作, 在课程规划、学科教学整体推动等方面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将以区域整体联动促进平板类智能终端有效教学应用。依据北京地区实际情况, 课题拟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整体推动试点区域。

下学期, 总课题组将积极推动课题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一方面更有效地实施“以学科教学信息化专家”引领的培训模式, 将课题现阶段积累的成果以培训方式有效辐射到更多的学校、教师群体;另一方面, 在区域、学校层面上, 以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评估为导向, 在有条件的学校、学科开展实验研究。

3.美术课题阶段总结 篇三

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中国画作为美术学科中独具表现形式的民族绘画,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是中国文化、哲学、审美情趣、智慧的大综合,区别西方概念的纯绘画。那中国画继承状况如何呢?一个中国学生去国外学习美术,但外国人告诉他,真正的艺术在中国。然而现在确实学习外国的美术教育多于中国画,高考的科目全是西洋画、艺术院校的国画专业课程有的结合西方课程失去了国画特有的特点,更可怕的是有的艺术院校因国画专业就业率很低,取消了国画专业,这样大部分老师对国画不够了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是不少美术教师感到为难的课题,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画教学的过程比较繁琐,一节课40分钟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工具准备、知识传授、技能学习、乐趣的培养、体验实践、卫生……)。(2)小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较弱,对笔力、意境等一些抽象的名词不易理解,教学上颇有难度。(3)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对国画的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4)教材中对于国画课课程安排偏少、不集中,开展国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二、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及分析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阶段的国画课程有:《彩墨游戏一》(三年级上册)、《彩墨游戏二》(三年级下册)、《用彩墨画鸟》(四年级上册)、《用彩墨画鱼》(四年级上册)、《娇艳的花》(四年级上册)、《动物的脸》(四年级下册)、《山水画》(五年级上册)、《有趣的汉字》(五年级上册)、《花鸟画》(五年级上册)、《有特点的人脸》(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六年级上册)、《画故事》(六年级下册)共十二课。三年级是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运用点线面来体验趣味性。四五年级是尝试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技法,表现自己对花、鸟、鱼、虫的认识与理解,体验笔墨趣味。六年级运用笔情墨趣来创作生活。

三、选择国画为课题的理由

1.中国画具有广阔的胸怀,能容纳百川。

2.字如其人,我认为画也如其人,画品即人品,其人不正,其行不远,能对孩子的人格品行进行教育。

3.符合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4.让国画成为大众教育,“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途径,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国画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代地传授学习得以实现的而中小学学生又是接受这种传授的主要对象。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今天做好国画教育,明天后继有人继续做国画教育工作,相信,国画艺术会在中国民族文化发展轨迹上开出继续传承、更加绚丽的花朵。

5.我校要营造书香氛围,学生对诗歌理解水平较高。

6.教师虽然不是国画专业毕业,但认真学习、钻研、请教,相信能胜任教学。我校专任教学副校长王立峰书法、篆刻都很在行,可以随时请教。

四、我校的现状和实施途径

东方实验小学是新建5年的学校,低年级学生多,高年级学生少,而且半路转来的多,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弟,基础相对弱,美术教师有4位(王锐、乌丽雅斯、孙海珍、金萍)。

具体措施如下:

1.先从每个班级选出约2名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在每个星期二到五第七节课进行培训,最后成为班里的“领头羊”。课程不脱离课本的意图。低年级1~2年级主要以彩墨游戏的方式接触中国画、熟悉中国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刚开始接触中国画时能感受到乐趣,对学习充满了期待,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主要参考对象为吴冠中的作品。3年级从儿童喜欢的简笔画入手,以简单的线条画出有趣的图像和表情,同时贯穿并应用简单的国画理论(墨色、用笔、干湿)。4~5年级以具象的为主,鸟、鱼、花、动物为主。6年级根据生活创作,可以画人与人的组合、人和环境的组合故事。

2.每个学期定期开展国画讲座(可以由优秀的学生担任,也可以聘请知名学者)。

3.多让孩子参观画展,多利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提高自己,为国画作品多又质量好的学生举办个人画展,邀请全校师生及家长参观,增强学生创作的动力。

五、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教师根据实验研究中总结的经验,编写专著、培训、撰写论文,成果展示,并将有价值的经验在全区推广。

结题时间: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

1.提交科研论文、撰写研究实验总结报告。

2.提交研究实践中相关的电子成果资料,集册和个册成果展示等。

3.出版专著地方特色初中校本课程《校园国画》及国画欣赏读本。

4.通过活动课、课堂教学、公开课等形式,开展国画教学实践,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体系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整理、汇编活动案例、优秀教案及孩子的感想体会,随时随地了解各大杂志的国画比赛信息,交流、展示本校的阶段成果,为交流、提升搭建平台。

5.收集校外美术培训班的国画作品,交流学习技法,提高思想认识,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其他学生也学到了新知识。

6.整理各种活动照片,编辑国画课题等活动影像资料。

参考文献:

[1]谢文兰.粤北仁化中学国化教学实施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6.

4.课题阶段总结 篇四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

激情是语文的底色,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激情是一种投入,是一种思维、智慧和情感的全身心的投入,一种自文本开始,由全身心文本“共鸣”引发的生活和心灵的对话,一种自师生心灵深处生发的独特的思考和情感体验,一种洋溢在课堂内外无处不在的语文的生命活力。发挥好语文课堂激情教学,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语文教师营造的“激情课堂”就是星星之火,能让学生这一片干枯的急需迸发求知热情的草原,呈现燎原之势。有了激情,教师的语言、动作、体态就特别能表情达意,传情传神;有了激情,教师的思维将更敏捷,思路将更清晰,思想将更活跃,感情将更丰富;有了激情,新课程理念活了,钻研教材活了,运用教具活了,采用方法活了,课堂就充满了活力,就充满了灵性;有了激情,听说读写的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组织,综合实践的安排,都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有了激情,就让教师有了魅力四射的形象、内蕴、人格、技巧等,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课堂就有了魔力。《语文课程标准》上要求的“培养人文性”“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意见”等等,就会自然而然地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定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感染、熏陶、内化、提高,正所谓润物细无声。由此可见,激情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有发展前景,有了激情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主、合作、探究,自信心、好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等等理念都能逐步得到落实、发展„„因此,激情语文课堂教学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并将会探索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落实的有效方法,找到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切入点,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初步研究成果的应用上看,都很有研究价值,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

二、研究进展情况

在研究中,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认真规定了各个参与老师的阶段任务,并要求完整全面的记录整个研究过程,写好调查小结和心得体会,及时提交研究论文等。这样才能能更好的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也能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验情况及效果。并且建立了课题组档案,确保材料及时归档。

目前,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研究情况如下:

1、创设情境,用激情点燃学生。

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不断意识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冲破定势思维的束缚,迈入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2.注重价值目标导,着眼发展,着力基础。

从价值观上说,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应成为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课程教材内容的特点,当然可以有不同的侧重,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就得着眼于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是从模式的目标要素、知情意行统一中“知”的方面提的。

3、积累激情课堂教学创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采取更多巧妙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情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充沛的激情,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进行激情课堂教学创设方法的研究。在课本中和生活中不断提炼出与教学相关的方法。

4、提高教师激情课堂教学的能力。

加强语文教学的理论修养,提高教学实践水平是语文教师的应尽职责。语文教师理应进行一番深刻的反思和不断的探索。语文教师要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教学个性的新路子。我们课题研究小组重视培养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通过集体备课、听各种优质课、交流课,讨论互评的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交流中我们博采众长、虚心求教,不断领略语文激情教学的无穷乐趣,不断产生语文教学应有的激情。

5、正确评价语文激情课堂中的“教”与“学”。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好奇易动的特征,鲜活灵动的个性,自然决定了他们涌动的激情。而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一般都善于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唤醒和激励学生,以自身丰富的情感,挥洒自如地创设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情境,强烈地感染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火花。通过激情课堂教学,改进教师的教学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语文的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关注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评价;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等,使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6、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激情课堂中,研究学生学习观念,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致力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树立,致力于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逐渐转变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致力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研究。

三、阶段收获

通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参与的教师们亲身体会到:语文课堂激情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和创造力,改变师生情感冷淡,课堂死气沉沉的情形。教师的激情成为吸引、感染、召唤着学生的力量,学生的激情则是对教师的认可、肯定、欣赏,课堂也因师生的激情而生辉,随师生的笑语而欢腾。这样的语文课堂突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参与性、研究性、美育性以及注重个性、突现主体等特点,能够真正的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占据平等参与、民主研讨、独立思维、自主学习、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让课堂在激情中扩大,又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收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的效果,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效果明显。

(一)、经过一年的努力与辛勤的劳作,广大教师围绕课题,自觉思考探索,先行实践即时总结。做了一些尝试,在研究过程中,写了很多调查分析材料及学习心得,已经初具成果。教师们已经开展了课题研究示范课,并把教案及心得存档。带来丰硕的成果。这一年来,我们的实验老师积极参加课改实验,秦淑霞老师《信客》一课获加区一等奖,刘崴老师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感悟》、李桂老师的《语文教学情境如何创设初探》、杨坤老师的《作文教学如何创设情境》、陈伟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等。

(二)、及时汇总按时归档

课题研究组全体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档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档案意识,认真执行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的有关制度;所有要求建档材料均已做成电子文件,每位参研教师都能认真负责、高质量的完成自己负责的科研任务,按期交齐材料;课题负责人做到及时整理各类材料、及时入档,负责档案管理。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探索实验过程中,我们先后召开了课题分析会、学情分析会,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时探讨解决使课题研究工作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在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行更加细致的进行研究工作,通过一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缺乏一定的研究理论。研究理论也可以说是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需要在综合素养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提升。

五、针对以上情况,计划采用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法,使老师的理论水平得以提高。

2、集中培训。开展课题研究理论讲座,提高参研教师的研究水平。

3、钻研教材。教师自己没有感情,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感情。为此,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感情的波涛,才能营造激情课堂。

4、课堂上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练习,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

5.课题准备阶段总结 篇五

准备阶段工作总结

自申报《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正在顺利地展开、推进。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现将准备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在学校教导处室的组织下,经过自由报名及学校推荐,成立了一支有一定经验的教师组成的课题队伍。确定张成菊为课题组主持人,邱克敏、杨海英、金学堂、陈群凤、陈龙群、韦天勤、赵大芬、甘红梅为课题组成员。

二、制定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初步探索,制定实施方案。主要围绕提高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的理论,组织开展学习,丰富实验教师的知识贮备;实验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流程。调查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为开展研究作好准备。

三、建立课题管理办法,建立课题研究制度

为了保证该项科研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促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取得有实际应用价值、有理论突破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课题组制定了课题管理办法,建立课题研究的过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1.工作记录;2.研究过程记录,相关的原始资料存档;3.活动记录(包含文字、图片);4.教师研究材料(教学设计、说课听课记录)等等。

四、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特请黔南州课题研究专家周崇启对全体教师集中进行了理论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题研究的深远意义以及课题研究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校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1、理论学习

我们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认真学习一系列理论知识,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积极参加课题培训,走出去、请进来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相关的课题研究培训及课堂观摩,他们多样的培训学习活动中,积淀了许多有利于推进课题成效的经验。为本课题的推进打下了良好的伏笔。

3、收集整理资料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全体课题组教师查找了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学习资料及以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实施起到了帮助和促进作用,并设计出针对性极强的调查报告,进行实地调查,得出了宝贵的一线数据资料,我们将综合利用这些丰富而宝贵的资料,做好实施阶段的一切准备。

五、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培训、指导力度,不断优化课题组教师队伍。

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努力探究如何转化学困生。要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我们将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课题的实施阶段。在准备工作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和不足,今后我们一定会不断地改正和解决,加倍努力,圆满地完成课题实验任务!

贵定县实验小学《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组

6.课题阶段总结 篇六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自课题进入到实施研究阶段以来,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积累经验。在学科教学模式中,成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引进组间竞争机制,有序教给学生超前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充实、完善。各位教师能结合学科模式,自身教学风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同时,我们能积极参加学校的组织的“过关展示课”,“复习引领课”,通过参与,吸取他人之长,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学校业务理论培训,自学新课改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我们课堂教学既生动又有实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实验的做法、取得的成绩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一)课堂教学

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形成,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探索研究。

学生会简单的进行评价,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合作学习时会的同学去教不会的同学。

(二)理论学习1.集中学习

课题组组织我们重点学习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2.自主学习

自己还学习了《浅谈小组合作的学习的好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它有五个要点》等内容。

3.加强与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

组内的教师互相听课题实验课并给出中肯的建议,组内经常就课题研究过程的心得体会进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互助互长。

(三)取得成绩

1.小组合作学习初见成效,在每次月考中,班级的数学成绩在学校排名第一。在期末时,上了一堂学校的复习引领课,得到了各位教师的认可。

2.在2018年农场教育系统组织的“促进专业发展展示教师风采”说课技能大赛中,变现突出,成绩优异,被评为说课能手。

二、存在的问题

1.虽然本学期我重点对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的培养培养,但是还有不少同学回家偷懒,没有进行课前预习,或者敷衍了事。2.有事课堂内容比较紧凑,对小组评价与激励不够,有时评价不够及时。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1.在下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设计一些方法让学生不能偷懒,最好让家长参与进来。

2.多学一些评价语言,来激励学生在课堂上更活跃。3.下学期要培养学生及时复习

7.美术课题阶段总结 篇七

首先, 要有实效性, 要根据具体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的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等需要进行目的单一的选择, 切入口小, 贴近教师的工作实际, 课题题内容实在, 尽可能源于课堂教学, 不额外增加工作负担。

其次, 选题时可以自己单独命题, 也可以把一些大的研究课题进行细化, 对其中的某个重点研究内容进行最直接的研究, 形成比子课题更精巧的小课题研究。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一些先进的研究成果中某个亮点进行实践的验证式研究, 批判的使用、借鉴、调整、完善直至接受其研究观点。

第三, 要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课题。要求选择的课题适合教师自己的研究能力, 不能好高骛远, 在研究中能得到工作的乐趣, 能发挥自身优势。研究课题要举重若轻, 大题小做。例如:体育场地、器材的改造与应用;我校体育大课间操的研究策略;我校学生耐久跑现状与对策的研究;关于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等小课题都具有有效价值。

二、制订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及注意事项

小课题研究问题只是一种研究假想, 如何把我们的假想变为现实, 这就需要一个详实的实施方案指导我们一步步开展研究工作。研究方案结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 (见下表) 。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 一定要记录下来自己的研究痕迹, 这也是积累教学案例的好时机。形式可以是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案例、小论文和总结, 这也是实践到理论提升的过程。

三、进行课题的实践研究

下面就哈尔滨市香坊区体育教研员的小课题研究为例进行说明:

课题名称:《香坊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堂应用大问题教学的探索》

实施方案:

(一) 问题的提出

研究的意义:针对中小学体育课堂上灌输式教学、被动式学习等情况, 致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致不高、课外进行体育活动时间严重缺乏, 体育爱好的形成困难, 终身体育意识淡薄情况, 确立本课题的研究。预期“大问题教学”能使我区体育课堂教学更开放、学生主动学习、锻炼意向更明确。

研究的目的: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初步探索大问题教学的运行机制, 开拓学校课程, 构建大问题教学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具体目标:促使教师形成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态度, 各自建立具有针对性、自主性、拓展性的教学方法。

同类课题研究现状:通过在网络的相关查阅以及对一些相关材料的查找, 发现我国很多数学教师在黄爱华老师带领下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大问题教学, 并得到很大收获, 获得较多经验, 但在体育学科, 尚未形成相关的理论与经验, 因此有着很广阔的研究空间。

(二) 相关概念界定

大问题:“大问题”就是学科和学科教学的核心问题与基本问题。在课堂中, 学生所学到的具体方法不是“大问题”, 获得一种去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意识和素养才是“大问题”。“大问题”教学的课堂将努力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既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力, 又是走向开放、多元的, 去探索未知的学习意识。这种学习意识会变成人的一种素养, 甚至成为个人身心灵真正成长的标志。 (本段来源于张文质:让学习发生——谈什么是“大问题”教学) 。

(三) 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结合观察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

(四) 研究对象

香坊区部分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学生

(五) 研究内容

1.国内大问题教学理论研究现状分析;2.大问题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与规律;3.大问题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技巧;4.大问题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5.符合课程标准、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大问题教学评价体系。

(六)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时间:2014年3月)

(1) 制订研究方案与阶段计划, 设计出整个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 (2) 组织我区体育教师对相关理论进行学习, 了解什么是大问题教学与课堂大问题教学基本实施策略; (3) 收集材料, 查找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体育科研等专业资料,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查找国内外相关资料, 尽量收集信息; (4)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包括常规体育教学视导、各类各级体育教学比赛 (卓越杯、烛光杯等) 相关评选制度、先进教师、学校奖励制度 (名誉上) 等。

2.实施阶段: (时间:2014年3月~2014年11月)

(1) 3月开始利用教研活动、区域集体备课向我区体育教师布置教学研究工作, 按照各学校自然情况与教师能力情况, 利用大问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研究。具体做法分为: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制定教学任务, 设置总体目标, 教师根据自身特长进行选择、设计各级别问题, 完成课时计划;通过学校体育组集体备课或区域集体备课对某一课时或单元计划进行推敲、修订, 确定实验教学计划;教师在体育课堂进行教学实践, 寻找有效教学途径, 积累大问题教学经验, 完成个人教学案例; (2) 研究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整理教学心得体会, 作好各种学习、会议记录, 统计、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原始数据, 设计教案、课件、影音实录等研究材料; (3) 定时完成阶段计划与总结, 寻找经验与不足, 及时修改、完善课题研究的进程, 使我们的体育课大问题教学研究更加适应学生生命成长规律, 符合生命化教育理念。

3.成果形成阶段: (时间:2014年12月)

(1) 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 撰写研究反思、体会、论文、教学设计等材料; (2) 形成各类研究、分析材料; (3) 形成《体育课堂应用大问题教学的探索》课题研究报告; (4) 依据学校总体要求, 上报相关研究成果。

4.成果推广应用阶段: (时间:2014年12月以后)

发布研究成果, 与自愿尝试实验的学校建立互动关系, 进行经验交流与共同提高, 使本课题得到延伸与升华, 真正为体育教育工作带来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七) 预期成果

在对各种实践研究基础上提出《体育课堂应用大问题教学的探索》课题研究成果, 形成一套科学、实际、以人为本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八) 保障措施

1.加强教研员视导工作的指向性。在常规教研视导中贯彻大问题教学理念, 在我区体育学科全面推进本课题教研工作。

2.要重视方法的培训。由于大问题教学是一个较新的模式, 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 在实践方面也没有系统而成熟的经验, 因此, 要开展有关的培训和研讨工作, 使教师搞清大问题教学的定位、问题的确定、方案的制定、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具体问题, 学会用案例分析、教学日记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3.要健全管理制度。要结合我区体育教学工作实际,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如教研论文奖励制度、各级赛课评选制度等, 确保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4.要定期检查各校大问题教学的运行情况。对各校大问题教学的基本实施情况要进行定期了解, 明确存在的问题, 排查原因, 不断改进 , 最终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和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体育课大问题教学模式。

四、研究初期的实践探索

1.大问题教学的认识与学习:在每月2次的教研活动中向全区体育教师介绍大问题教学的特征, 观看大问题教学的教学录像, 组织教师写学习体会。

2.备课与说课评课:在区域集体备课中对立定跳远、快速跑、篮球行进间上篮、足球射门等几个教材进行集体备课, 选教师代表进行说课, 各校教师进行评课议课改课的活动研究。

3.公开课的感受:在区体育学科“送教下乡”活动中, 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大问题教学的展示。在哈尔滨市“烛光杯”教学比赛中推出以大问题教学为主导思想的香坊区选拔赛。赛后组织教师谈反思与体会, 收集听课教师的意见。

4.反思调整:根据实践探索反思原有研究方案, 修改不足之处, 调整研究计划。

五、研究中期调整研究方案及研究后期的成果形成

根据实践研究探索发现, “大问题”教学不能像我们最初认识的那样形成一种教学模式, 而是要根据我们体育学科的特点, 通过学生不停的身体练习, 来形成学生内在的思想上的感知, 模式有限而思想无限, 终身体育意识不能用哪种模式来培养, 所以我们把研究的目的、预期成果更改为: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意识与能力。

8.美术课题阶段总结 篇八

关键词:美术鉴赏活动;自主课题研究;引导

1.引言

美术鉴赏活动有自己非常好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对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且还能开拓学生的眼界促使他们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和我们的美术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教学内容太过深奥等因素有非常大的关系,这不仅不利于美术鉴赏活动的开展而且还使其的开展失去了原本的艺术魅力和教育意义。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开展高中美术鉴赏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课题研究才更加有意义。

2、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课题

2.1 在美术鉴赏活动开展之前对学习方法和动机进行明确。如果在美术鉴赏活动开展之前我们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抓住了在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课题探究的关键点。学生可以在明确学习方法和动机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学习,这样更容易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具体的美术鉴赏活动过程中,可以在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性的思考,并且可以对自身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展进行全面的把握和监督。为了更好地提升美术鉴赏活动的有效性,学生不能在学习中单纯地依靠教师,还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展开自主性课题研究,不断地通过这样的过程,逐步地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有不断地提高。而且学生可以在自主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慢慢地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检查,同时还能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评价,总结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确保自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美术鉴赏活动的有效性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2.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自主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我们想要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做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课题研究的工作,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自主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是可取的方式。美术鉴赏并不是单纯依靠直觉开展的活动,还需要学生将直觉、联想和想象等形象思维活动结合在一起。因此,鉴赏者要通过积极地能动性的再创造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境界。在现在这么多的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是现在较为认可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被教师使用较多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同样是行得通的。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我们可以成功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出来,这也是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活动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按照相关情境,学生能够按照独立思考进行自主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其主观能动性也能得到比较好的提升。例如,在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的教学环节中,一些教师会选择运用著名画家的相关短片作为教学的导入环节,在短片优美的音乐旋律、美丽生动的画面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介绍的协助下,学生的心理能够被有效地抓住,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到美术鉴赏的情境中去。按照这样的情境设置,会使得学生在视觉方面感受到抽象艺术的独特意境。并且,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音乐的作用,通过利用各种材料自主性地创造出一副抽象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便有了一定的提高,其自主性也会有明显的改善,自觉地完成自己的画作,美术鉴赏活动本身的有效性便有了更大的提升,我们也自然地达到学生进行自主课题研究的目的。

2.3 进行角色的转变,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在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想要成功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课题研究,还应该转变角色,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详细点讲,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个学期的所有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课题进行教学,具体的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以3-5名同学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合适的课题。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顺序,通过课前精心准备展开教学活动。当教师将所有的课题展示给学生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些课题所吸引,学习兴趣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激发。学生们会以激烈讨论的方式选择小组感兴趣的课题,课后各小组成员按照各自发挥自身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进而有利地推动了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教学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由于平时就对玉器感兴趣。所以,在教师讲解《玉石鉴赏》的具体课程内容时,这些自身对玉石感兴趣的学生所具备的鉴赏知识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鼓励这些学生给其他学生讲解,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还可以开展模拟“鉴宝”的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激发,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进行自主课题的研究与学习,这样高中学生的美术鉴赏活动自身的色彩性就会有大幅度地增加,有效性也能得到非常好的提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在我们开展高中美术鉴赏活动的最根本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本文中探讨学生在美术鉴赏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课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上述文章的阐述,在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课题研究的有效途径是在美术鉴赏活动开展之前对学习方法和动机进行明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自主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进行角色的转变,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界人士的努力,对美术鉴赏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课题研究的方式会越来越多,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和尝试,争取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美术鉴赏活动的认识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卢卫琴.转换课堂角色发挥学生主体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2,66(21):86-88.

[2]顾志平.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创建自主学习课堂[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77(05):96-97.

9.作文课题阶段总结 篇九

《小学高年段综合训练作文教材的校本开发研究》

课题阶段研究总结

(2012.3—2012.7)

安图县第二实验小学课题组

时间来去匆匆,一晃又是一个学期。课题“小学高年段综合训练作文教材的校本开发研究”从立项至今,已实验半年。回顾半年来的研究历程,虽然倍感艰辛,但每次领略到课题组成员在课堂实践中彰显的教学风采,着实便有“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欣慰感。下面,是我校课题组在本学期课研中的进展情况。

一、以自编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促提高,课题组成员定期进对自编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并且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交流课。本学期主要结合学校的“五课三研”活动开展,课题组教师都参加了本次活动。我们事先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教师针对自编的作文教材开展讨论,形成了一份有价值的作文教案,并完善了作文教材。出课结束后,我们又组织了评课活动,主管领导朴主任为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这次活动中,齐建娟老师的《仿写训练》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学到了很多。齐老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引用大量的名句名段,如朱自清的《春》的开头,让学生接受名家的浸染。齐老师还善于抓住生活中的趣事来选材,学生写起来毫不费力,这种大量选材的方法极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思路。

学期末,我们又组织了作文课题研讨课活动,每位课题教师都上了一节研讨课,课后大家在一起评课、研究教材,使我们的自编教材不断完善。

这次研讨课中,袁凤玲老师的那一节《那一次,我——》引得整个课堂笑声连连,我不禁在想,这还是作文课吗?孩子们不再讨厌作文了吗?袁老师在授课时以我们的自编教材为依托,善于抓住材料中的拓展进行思维的训练,再加上她幽默的语言、诙谐的话语,让作文课成了一节欢乐的课堂。刘海霞老师听了两节五年级的作文课,自己又上了一节六年级的课。在课后反思中我们觉得我们还欠缺许多,作文不是简单的框架填充,而是有生命,有思想的,应该让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提高。还有我们的训练方式应生动、具体实施,而不是词语的堆积及简单的背诵,应让学生大量欣赏美文,名家名作,这样才能打开视野,拓展思维。

不管哪节课,都以“朴实、扎实”的课风,体现课堂教学的和谐,验证了我校这一课题的研究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并逐渐走向成熟。

二、以交流求共进

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们每周四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课题组教师借这个机会努力渗透科研元素,在共同研究的过程中开展合作,谈观点、说想法,述反思,相互交流,借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利用集体的力量实现合作和共同提高。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不求激进,以每次备好一课高质量的教案为目标,以自编的作文教材入手,集思广益,使作文教材不断完善。课堂中,教学形式从多方面入手,尊重个体,关注差异;创设情境,启发思维;激活评价,激发兴趣。

三、成果展示

课题组教师认真进行课后反思,及时积累教学案例,并形成研究论文,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4月份我们完成的是教学随笔。齐老师在随笔中对她的汇报课中的《仿写训练》做了反思。

6月份,我们课题组教师又结合自编教材和课堂实录完成了一篇案例。刘伟

华老师的《哑剧表演》给我们呈现了一堂与众不同的作文课,学生在玩中学作文,真是有了亲身体验才更能将自己的动作语言写具体,才更能将自己的感受表达深

刻。

老师们一份份听课记录、案例评析、教案、教学反思、学期总结等等,仿佛

就是我们成长的印记。本学期,教师的教学反思更深刻了,积累的教学案例更丰

富了,论文、小结的内容更充实了。“厚积”就能“薄发”,相信我们的课题研究会

取得更多的收获。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

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借助于网络教研、自学等途径努力提

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更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作出适

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更为突出问题:

1、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一学期来,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

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

2、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对本课题研究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

式,有“动静”,无“涟漪”。

五、今后的研究措施

1、完成、完善自编教材

在第一次用过教材之后进一步完善下册教材,利用假期编纂上册教材。

2、强化实践研究

充分学习和自我研修,上好课题实验研究课,初步形成可操作的范例,完善

操作要点。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

案例、随笔、论文等,整理出一些有价值的、可借鉴的文字材料。

4、整理和归纳阶段性课题资料,建立课题档案

以上是课题组第一阶段所做工作的简述,我们虽尽力而为之,但还有不尽人

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对我们的阶段性成果分析报告指导和批评。

10.课题阶段总结 篇十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业设计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其中尤为重要一个部分是作业形式的设计及其评价。对作业形成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而设计新的作业形式非常有必要。本学期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本着上面的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与研究。具体工作如下:

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全体成员在课题核心成员带领下,每个月学习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用已有的经验指导我们的研究,找准研究的方向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二、切实开展研究工作

1、本学期集中课题组成员学习本学期课题研究活动计划,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向。

2、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本学期课题组活动计划和要求,切实了解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本学期的重点研究工作是:作业的形式、结构、内容的优化策略研究。以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作业,构建适合小学生有效的作业操作的模式。

3、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交流研讨活动,由该组教师在课题组织的协调下,定主题、定内容、定形式主持活动。

4、本学期要求课题组成员要上好一节“课题研究汇报课”,并做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课堂教学评议记录、课例研讨记录。

5、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求能根据自己的实践及时反思、总结,整理成文,一学期至少完成一篇有质量的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或作一次课题研究小结。

6、加强课题网页的建设。本学期要求各课题组成员能将参与研究的活动资料(文字和图片)及时上传,以丰富网页内容,实现资源共享。

7、期末写好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形成一套阶段性研究成果。

8、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比。

课题组成员善于总结,及时把自己平时研究心得记录下来,撰写体会或总结,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案例评比活动,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

三、成效及困惑

成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渐渐地发生了转变。现在我们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并不是那么可怕,体会到了数学作业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体会到了数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体会到了数学原本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和研究,我们的课题组成员在切实关注如何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地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爱教了、会教了、善教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正确率、有效性在逐渐提高。通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教师的相关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们深刻体会到课堂作业的重要性,紧紧围绕“有效”布置与批改课堂作业,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初步形成。

困惑: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活动方式,又要考虑练习活动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活动的度和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效果明显。但是实验并不能解决教学中所有的问题,在“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中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1.练习创新性不够显著

数学练习对每个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非常重要,教师们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练习环节使出了浑身的解术,并且许多练习活动内容和形式本身就有效。在实验中我们也大量的在使用。所不同的是课题组的老师在这些练习中引入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加强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练习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原来要求书面完成的练习把它变为需要动手操作题,把练习赋予新的意义。但是“有效课堂练习”实验的创新性不够突出。

2.练习活动量的控制

11.阶段美:小学美术教学之道 篇十一

一、低年级段的美术教学

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创作生命力最强的时候,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喜欢用五颜六色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把美术视作一种“快乐游戏”。那么,此阶段的美术欣赏教学应让学生看懂一些外在的、表象的东西,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快乐地感受、想象,无拘无束地创作。

1.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是以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创作一些能反映自己丰富情感的作品。如教学一年级“圆圆的世界”。教师先让学生做吹泡泡游戏,接着问学生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再鼓励学生把泡泡的形状画下来。之后,教师在学生的画上添画,使之成为生活中的圆形物(如脸盆、电风扇、小圆凳、纸篓等)。接下来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如钮扣、胶带、橡皮、锁孔等。然后鼓励学生在原画上大胆添画几笔,使之变成生活中一个个有趣的圆形物。最后,展评学生作品。由于本课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他们大胆地想想、画画,学得轻松愉快、兴致盎然,感受着丰富多彩的圆圆的世界。

2.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其形状、色彩、材料、用途等;尝试用不同工具、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的组合与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的乐趣。如教学二年级“小挂件”。教师出示一些挂饰实物,如项链、手链、风铃、信插等,问:“你们见过这些东西吗?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回答:“装饰生活。”教师接着问:“小挂件材料排列有什么规律?”学生回答:“有间隔,有重复,排列整齐等。”教师出示手工小装饰,问:“这些小装饰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回答:“柔韧的枝条,玲珑的石子,彩色的纸片,美丽的贝壳……”教师示范制作一些小挂件,学生小组讨论制作方法,如折、卷、剪、画、粘等,教师再适时点拨。最后,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媒材、方法进行创作,并将作品交流、分享,享受着设计、制作的快乐。

3.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观赏他们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感受。如教学一年级“中国民间玩具”。教师展示实物或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中国民间玩具及制作视频,让学生合作讨论民间玩具的特征及其寓意、功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4.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是采取造型游戏的方式,或造型游戏与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主题或无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如教学一年级“走进大自然”。教师采取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入大自然—认识红黄蓝三原色—调橙、绿、紫三间色—做色彩游戏图—画迷人大自然”。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大自然,认识色彩,掌握色彩调配方法,把观察到的大自然色彩表现出来。

二、中年级段的美术教学

中年级阶段是美术学习过渡阶段,要让学生能认识并了解一些美术语言,掌握一些简单的技法、原理,能提出设计构想,表现自己所观察事物的特征和感受,能运用一些材料进行联想和创作。

1.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作欲望。如教学四年级“水墨画鸟”。教师先介绍毛笔、宣纸、中国画颜料等水墨画工具,并用毛笔画出不同的墨点、墨线、墨块,体现浓淡干湿的变化,将它们重叠、组合,让学生感受笔墨的变化。之后,传授“破墨”,即浓破淡、淡破浓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欣赏大师的水墨画鸟作品。然后,教师进行水墨画鸟示范,讲解画的步骤与方法,并让学生尝试画一画。最后,展评学生作品。

2.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是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入手,让学生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的区别。如教学四年级“字的联想”。首先导入引发,以诗入秋景,罗列秋天的景物,如落叶、丰收的果园、菊花……用这些景物,如画般地组成一个形象的“秋”字(屏幕出示秋字),板书课题(字的联想);然后组织新授,紧扣“联想”,突出趣味性、应用性,启发学生运用联想、类比、夸张、拟物等方法,替换笔划,变化外形来装饰文字,使“字义”与“形象”和谐统一;最后作业练习,让学生运用替换笔划或变化外形等方法,对一个字或词大胆地进行想象和设计,教师会提供一些设计的字样供学生参考。

3.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欣赏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如教学四年级“对比的艺术”。首先让学生通过观赏大自然、中外美术作品对比元素的使用,找到对比手法在画面中的运用,感受、阐述对比手法给作品带来的美感和特色;然后教师示范用对比手法创作一些美术作品;最后让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和手法创作有对比趣味的作品。通过欣赏、引导、感受、探究,学生知道了一些对比元素,感受到作品的美,创作出许多精美的作品,培养了观察能力、感悟能力、表现能力。

4.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是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科学等学科内容,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与展示,并发表创作意图。如教学四年级“我是一只小小鸟”。一是直观展演,启迪思维。教师出示各种有趣的“我是一只小小鸟”的视频及PPT,如英国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鸽子自行车表演、英国“鸟人”大赛、春晚杨丽萍舞蹈《雀之恋》、各种取材鸟形状的飞机等,启迪学生的思维。二是畅谈创意,构思造型。“假如你是一只小小鸟,会是什么模样?”可以从语文、音乐、舞蹈、科学等学科,或从动画、科幻影视中搜取素材。三是学习实例,掌握方法。教师示范制作、观赏大师的创意作品、欣赏同龄学生制作的作品,小组讨论创意制作“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材料、方法。四是探索实践,创作作品。把我们“变”成一只小小鸟,巧妙选取材料,发挥材料的特性,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做出独特的作品(要体现出鸟的特征)。五是学生共享,评价作品。采用小组游戏或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创意造型的乐趣,自评、互评谁“变”的小小鸟最有趣、最生动、最夸张、最好玩,调动学生的评价热情,提高学生对创意作品的欣赏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创意造型的兴趣。六是拓展延伸,设计运用。让学生欣赏商品包装、背包、杯子、儿童服装、挂钟、首饰等,并用小小鸟的元素来设计一些美丽实用的生活用品,从中感受美术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美学价值。

三、高年级段的美术教学

高年级阶段的美术教学要让学生能反映生活的真实方面,并表现这方面,升华这方面,从而获得理性的思考、理性的美。

1.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及情感。如教学六年级“画人物”“水墨人物”“表现动态”“我爱运动”“爸爸妈妈”“瞧这一家子”,出示一些典型的表现人物画的作品,通过观察与分析、欣赏与探讨、尝试与交流,把握人物的基本结构及动态变化,明确画人物的关键是研究人物的结构、比例、神态、特征以及姿势与衣纹等。教师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和绘画技能,提高学生对人物造型的表现兴趣和写生能力,把握人物造型的各种表现形式,体会人物造型的美感。

2.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是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入手,让学生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分享设计意图。如教学六年级“现代建筑”。教师先播放一些现代和未来建筑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其造型、结构、材料、技术等,让学生感受现代和未来建筑的宏伟壮观、奇异多姿,感受现代和未来建筑的丰富性、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然后让学生尝试制作,教师适当示范,通过裁减、卷曲、拼搭、粘贴等方法创作设计新颖、独特、科学的现代和未来的建筑,从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和向往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讲述、分析、合作、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如教学五年级“青铜艺术”。教师利用视频、课件等播放学生感兴趣的青铜动物,使学生了解青铜器的造型、铸造工艺、纹饰和铭文等。同时让学生用水墨线描的形式勾画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培养学生对青铜艺术的欣赏力、表现力,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及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4.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是结合一至六年级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学校和社区的活动,用多种美术媒材进行策划、创作与展示,使学生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如教学六年级“诗配画”。教师示范创作山水画稿,让学生考虑两个问题:其一,咏诗来形容;其二,教师的用笔用墨技巧。这是画中有诗,接下来进入新课,即诗配画。学生吟读《锄禾》《村居》《渭城曲》等名诗,理解诗的内容、意境,再用水墨画的方法画出诗的内容、意境,创作诗画合璧的作品。两种传统文化的结合,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用水墨画形式来创作练习,作业诗中有画,诗画结合,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总之,美术教学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征,把握“最近发展区”,达成阶段性的视觉美、实践美、人文美、愉悦美。

12.德育课题阶段总结二 篇十二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课题研究进展报告

在上级领导和海城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的指导下,我校的《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组在上一阶段的总结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更加清醒和理性的深刻理解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完善发展教育理论知识,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与实际相结合,实效和发展相结合。在研究构成中使得课题组教师的教研水平和学生的品德素养用了进一步的提高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和平、合作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流,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日趋信息化,国与国之间的距离逐步在缩短,但以人的全面素质为决定因素的竞争也更加尖锐了,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而在当前社会,一些现象令人担心。精神文明导刊2007年第一期报道:①‘2004年底,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的信,信中一位父亲控诉儿子对父亲除了索取还是索取,从不体谅父母不说,为了多要钱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浙江某高校研究生嫌家穷欲解除父子关系,放狂言要踩死老父’;社会缺乏感恩的土壤,一些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遭到严峻的挑战。这些例子说明学校教育不能离开德育教育,和谐学校期待感恩教育。以人为本,完善人性,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

一、实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定期开展课题经验交流会,对各子课题研究绩效进行评估。

1、举办校内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树立典型班级和文明标兵。

2、研究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论文和总结形式形成阶段性成果,为研究积累材料,着重探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发展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实验过程注重观念的转变和操作实践

七年——“自觉”教育;八年——“责任”教育;九年——“理想”教育

阶梯递进,针对落实,系列活动,以面促面。七年:“自觉”教育

重点:“学习自觉,劳动自发,生活自理”——自觉性培养活动。首先是家长会、年级大会的广泛动员,明确诸如生活自理的基本要求为一周至少做一次家务等等要求及目的意义,再组织本年级同学“自觉性主题”大会演讲、高年级同学广播演讲。制作了《告家长书》及自我、家长评价表。组织清晨巡查作业大队,组织“三.八节”“我为妈妈做件事”.学校值周劳动、“温馨标语牌设计活动”(张贴、展示)和自觉绿化活动:班内柜、橱绿化,学校绿化。另有和学校活动结合的自主自觉教育: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我长大了”换巾仪式;新世纪贺卡制作竞赛;“跨世纪”大型班会活动;主题班会等。为了让学生加深体验,还组织学生参观“好八连”教育基地,评选学习的“挑战冠军”,“进步冠军和总分冠军”,张榜并大会表扬等。

八年:“责任”教育

重点:“责任,我明白,我体验”主题活动。分四大层面:

1.培养对自己的责任心---如:“过好青春第一关”活动,有“青春期心理辅导讲座”,“悄悄话信箱”;“争当学习冠军活动”,(学习情况评价、反馈,家长会展示,“学习冠军”表彰大会,代表发言,摄影留念)。有“责任心之我见”---自制格言竞赛活动,评选学习,汇编成册,通过展示颁奖加深印象;有“十四岁生日活动”等。

2.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心:如“小鬼当家“活动,平时要求每周至少为家庭做一次家务,假期任选一天,全包各类家务,体验父母甘苦,写作成文《难忘的一天》,进行照片、评价和作文展。

3.培养同学对班级的责任心。如“我为班级增光彩”活动,即要求同学积极主动地为班级做各类好事,诸如拿牛奶,出黑板报,包括最佳值日班长、卫生员、搬水员等,帮助病同学复习功课、搬水等,期末总结所获奖项,评选出年级“光彩之星”并表彰。开展主题班会,进行正面教育,如“我的“家”,我来当”,“责任---体验着,快乐着”,“学生仅仅是学习的责任吗?”还有系列广播活动---“夸夸我的家”,show出同学、干部、老师的风采。

4.培养同学对学校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心。如“放飞梦想---十年后的我”漫画大赛展示颁奖。(实际也为初三理想教育作好铺垫)再如迎奥运英语演讲大比拼;值周劳动发扬传统;校首届“科技节”绘画、爬行车比赛,科技节节水活动、师生蓝球比赛一展风采,体验责任心等

九年:“理想”教育

重点:以“勤奋学习”为核心的“扬起理想的风帆”理想教育活动。如“树理想,战一年,争做优秀毕业生”,全年级学生总动员。“争做优秀毕业生”,国庆计划、实践、评价。“手拉手、不掉队”互助组竞赛活动。“自信、进取、扬起理想的风帆”年级活动,请来上中、南模的上届校友谈自身经历、感想与体会,明确:在初二“责任心”基础上,再树自信心,进取心,勤奋学习。(爱学习、敢学习,会学习)另还有理想与升学指导专题讲座等。

三、本课题初步成果

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道德修养与情感素养,更新养成教育方法促进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掌握先进的德育方法,端正教育思想,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改革,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构建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和健全多途径、多方位的养成教育和习惯培养教育网络,转化认知型。养成教育观念,使养成教育生活化、具体化、系统化,将养成教育渗透、整合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掘和构建校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体系,积极创建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及保障机制。

四、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

1、“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还须进一步理顺。

2、部分学生的文明自律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

3、德育环境的优化还有待增加完善。

辽宁省海城市牌楼中学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主

13.高效课堂课题阶段总结 篇十三

2014年3月

一、我校开展 “271高效课堂”实施与推进的基本情况。

我校一贯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等措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近几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发展性作业”分层设计》、《农村初中有效教学的策略性研究》(2009年结题并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县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第八届年会上被评为二等奖)等课题研究。

2012年4月,我校组织了部分教干教师奔赴江苏洋思中学学习后,参加学习的教师对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一批教师逐渐摸索出“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2013年上半年,学校开始在物理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使这些教师能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2013年12月20日,我校首派5名教师到昌乐二中学习,外派教师返校做了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专题汇报后,引起了老师们的强烈反响,学校接着在2013年12月31日又派了13名教师再次奔赴昌乐二中学习,同时学校成立了《“271高效课堂”在农村初中的实施与推进研究》课题组,该课题已于2014年2月28日申报为省级课题。

为借助网络平台的便利性推动群众性教研活动,学校还建立了校本课题QQ群(群号),从此我校的高效课堂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目前课题组成员达38人、课题群群成员已到46人,很多老师经常利用晚间交流白天上课的课改体会和反思,有时不知不觉讨论到深夜;截止3月10

日短短三个月时间,上传到群空间里的导学案、课件、照片、体会等课题文件达222件,供全校教师下载共享。

2014年3月4日我们第三批派出了等18名教师再赴昌乐二中学习。至此,四个年级赴昌乐二中学习的教师达36人次,占50名专任教师的72%。

271高效课堂的两大支撑是学案和小组建设。2014年1月17日(腊月十七)放寒假的第一天,我们就统一组织了2014年会考科目的所有学科教师,安排2014春季使用的导学案的编制,要求具体到每一课时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老师们充分利用寒假的时间,圆满完成了导学案的编制,并与2月12日(正月十三)统一集合进行了交流和展示,县教育局领导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随后对经过商讨后的导学案等材料进行了统一印刷,保证了开学后第一节课就能用上。

在推行导学案的同时,小组建设也于3月份逐步推开,从倾听、发言、展示、讨论、作业、纪律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量化评比,并将逐步纳入学生素质评价。可以说高效课堂建设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构建、小组评价和小组奖励等策略的研究,就可以使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评价做到合理、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对“271”高校课堂的认识在逐步提升。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271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正视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认为学生的主体性不仅

表现为他是学习过程中“学”的主体,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成为“教”的主体。在小组分层互助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互助达到互补,使不同水平和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合作中“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实现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的目的。“分层”是方法不是目的,“互助”共同进步才是核心。

首先分层分组,把全班按学科成绩分四层叫A、B、C、D组,以物理为例:100---90分为A组,89----75分为B组,74---60分为 C组,60分以下为 D组;把全班按一二三四„„七八分成8个小组左右,每小组约6人左右,每小组至少都含有A B C D各层人员组成,尽量均匀,并按成绩好坏每小组编成1--6号,这样每个同学都有了“2A”“5B”“7D”等代号。其次是练习题分层,在编写导学案时,把练习题分成A、B、C、D四个层次,A层题灵活性最大学生感觉最难的题目、依次类推D层是直接应用或仿用最易的题目,即D组的学生必须完成D层题,完成后可选做C层题;C组同学必须完成C层题后,可选做B层题或D层题,A组同学必须完成A、B层题。最后是A组学生互批后,再给本小组的B组同学批、改、讲;B组全会了,AB组再同时给C组批改讲,往往D组学生做的最慢,等做完了也就轮到ABC同时辅导D。随时发现错的或不当的地方,即时返给学生改正,不会再问,然后再改,再讲。这样就保证了每做必有人批改,学生的训练必在别人的监督之下,使之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同时,在批改别人做的练习时,你必须认真,否则你发现不了别人的不当或错误,相当于自己练习了一遍,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节约了自己的时间,既做自己该练的题目,又借批改别人的练习把基础知识快速地复习一遍,最后,改完后要讲,讲错的地方,讲不会的地方,讲不规范的地方,保证每个人

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自己能会的题,巩固自己要巩固的知识,以达到都有进步,都能学到知识,获得不同的能力的目的。每个人的行动(即练习)都有人批改指正,真正让学生做到:有错必知其因,纠其错,扶其正,使之会,既有独立思考又有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有的放矢,各取所需,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和利用周围的有效资源。

这个方法还同时解决了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普遍感到比较棘手的一种现象:同一知识点的学习任务,有些学生一遍就能学会,有的同学需讲解多遍才能弄懂,“先会”的同学早已听懂,易产生厌烦情绪,白白浪费很多的时间在等待那些“后会”的同学,这样就使教师常常陷于“讲还是不讲”的两难境地。“小组分层互助”是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一统”到底的格局,将学生和知识分层,形成“先富”帮助“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递进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小组分层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他们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为所有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初步收获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高效课堂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自从学校组织的“推进实施高效课堂”以来,老师们充分利用各种教研活动及网络平台,集大家之思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升。学生的成绩纵向对比稳步提高,具体分析如下:

以开展课题研究行动最早的九年级四个班最近的两次考试(期中期末)为例:我们挑选了测试题目难度基本相同的语文、数学、化学三科为标本进行了分析:语文的平均成绩由76分提高到88.5分、提高了12.5分,班与班的高低差从6.2分降低为3.5分;数学的平均成绩由50.7分提高到76.7分、提高了15分,班与班的高低差从9.4分降低为6.4分;化学的平均成绩由53.8分提高到68.3分、提高了14.5分,班与班的高低差从10.5分降低为6.5分。从总评来看,四个班的总平均分由456分提高到469.3分,提高了13.3分;及格率从74%提高为75.3%,优秀率从27.4%提高为29.2%,分别提高了1.3%和1.8%。成绩对比说明,有些科目进步非常明显,而且班与班之间的差距缩小了更是意外的收获。

虽然成绩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但我们更关注不足:个别学科的平均分、班级总评的优秀率和及格率等进步不够明显,客观原因可能与我们分年级分学科推行的进度不一致、小组建设推行较晚、个别老师实施时间较短且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等因素,但这警醒我们需要在进一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工夫,比如全校推行集体备课、全学科推行271高效课堂模式、小组建设等。

2014年2月28日,全县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下发了《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教发[2014]15号),文件中明确提到县教育局决定于2014年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以“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决定在全县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对活动的内容、措施、安排和要求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尤其是文件中提出的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基本模式,这和

我校正在推行实施的271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完全吻合,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课题研究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2014年3月3日,县教育局领导局长和教研室老师来我校调研高效课堂,听了一节数学课和一节英语课,并进行了点评。局长对我校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集体备课、学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目前,我校正按领导的要求紧锣密鼓地加速推进课题研究。

14.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篇十四

--借活动推波,为培养低段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助澜

一、学期达成的研究目标

这一学期,我课题组在前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工作。通过上学期的初步研究,发现我校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模糊,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处于零状态。只有在研究中发现了问题,才会促使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本学期,在二年级重点进行了课堂教学的自学指导,以带动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同时,在低年段积极推进语文活动,以此为平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形成了简单的语文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帮助他们养成初步的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形成基础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期研究重点

1.自主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修养。

2、加强课堂指导,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围绕课外自主阅读,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竞赛活动。(整班朗读、讲故事比赛、写读后小记等)

4、课题组成员各司其职,组织好分管活动并随时收集过程性材料。

三、学期研究主要收获

这一学期,我课题组主要依托“课堂研究”和“阅读活动”,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教学研讨,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对教师、对学生的语文能力都有了提升。

课堂:

本学期,我课题组围绕《培养农村低年级学生初步的语文自学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在低年段及三年级开展了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研究,增强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外主动阅读的有效性,逐步积淀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 xx老师执教的《学棋》第二课时教学中,始终执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这两个徒弟跟秋学下棋,是不是都成了高手呢?”当学生用文中的语言交流后,宋老师追问:“读到这,有没有什么要问的?”利用课堂这么有限的时间,给学生提供质疑、释疑的平台。从低年级起,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这样的训练,才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xx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的《古诗两首》中的《绝句》。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时,不光要求读准、读顺本诗;还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查工具书,了解什么叫“绝句”,诗人简介,写作背景等。课前预习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得到了检查和补充。在其中一处教学环节中,全班学生分成男女生两大组,根据诗意,结合图意,联系背景,分组完成了文包诗的创作。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堂的合作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

在2012年xx市“迎六一”讲故事(演讲)比赛的通知精神的基础上,我校计划在5月18日下午第二节课开始,举行校级的选拔赛。届时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辅导教师若干名,最优秀的选手将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比赛。

在校级比赛的前夕,为了让参与的面更广,低年级的老师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课外书中选择喜欢的故事,利用课余时间,借助拼音,自己读准、读顺、读熟;并自己试着把故事讲下来。这一做法正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表现欲望和读书兴趣,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能有模有样地说下了故事,有的学生还加上了可爱的动作。

于是,低年级的老师一合计,利用每天的晨会十分钟、课前五分钟,让胸有成竹的孩子走上故事讲台,绘声绘色地讲自己的故事。虽然话说得不够通顺,语气比较单一,但是每班还是有选手脱颖而出来参加校级比赛。

校级比赛如期举行,有舞台背景,有音响设备,有主持人,有数十位评委,各班选手按签依次上台。整个过程中,低年级的学生表现尤为出色:语言流畅,语调恰当,动作自然,让台下的评委老师不住点头称赞。

众望所归,捷报传来,我校派出的一年级和六年级的两名学生均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虽然参加本次市级活动的人选只是凤毛麟角,但是,借这一活动的东风,让低年级的学生激起了自主课外阅读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得到语言积累和表达的训练。

刚开学,低年级的教师就根据“关于举行2012年xx市小学低年级整班朗读比赛的通知”精神,紧锣密鼓地组织学生进行整班朗读训练。读教材,读《补充读本》,范读,培养助手领读,课堂精读,课外自读,让每一个学生都声情并茂地读起来。5月25日的早读课,学校组织评委到班现场观摩评比。在6月5日的市级比赛中,我校的一年级两个班均获得了“市优胜班级”的荣誉称号。这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和有效指导,更离不开学生积极的朗读兴趣和良好的朗读方法和习惯。

另外,利用时节特征,带领学生在校园里找春天、吹蒲公英,让学生画画、说说、写写;根据年级特征,记录自己的读书感受,可以三言两语,写得好的印上小红花作为奖励。

因为有了这一研究的课题,参与的成员在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中不断思考着。何露娟老师撰写的《低段词语有效教学一二得》、徐丽萍老师撰写的《探求低段童话教学的核心价值和教学策略》,获2012年xx市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四、下学年打算:

1、下学年,课题组将根据年级特征设计预习卡,根据预习卡严格执行,并跟踪预习卡的完成情况和收集。

2、为课题研究服务,改革课堂教学研讨的模式,让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能得到充分地体现。

3、有计划地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出示阅读书目,自主选择。既有个人自由读,又有整班共同读。要有读书记录卡,要有读书成果汇报。

上一篇: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说课稿下一篇: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