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024-06-29

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2篇)

1.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野外作业健康卫生安全知识

一、抓好健康教育,提高卫生防病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1.增强员工的健康意识

利用身边看的见、摸的着、有益健康、有真实感的事例,增强员工的健康意识,倡导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氛围。

2.做到: “四勤”、“两不”、“五好”

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扫卫生

两不:不要共用卫生洁具(如:毛巾、杯子等),不乱扔垃圾。五好:是心态调整好、生活安排好、饮食调节好、衣服穿得好、健康关注好。

心态调整好:是指要保持心情愉快,以增强抵抗疾病的免疫力。要注意讲科学,不迷信,用科学指导生活。

生活安排好:每天都应当合理安排学习、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活动的时间,并且注意生活规律性。

饮食调节好:是指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每天尽可能都吃一点蔬菜、瓜果和豆制品。

衣服穿得好:是指要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积极预防感冒。健康关注好:是指关注自己及同事的身体,如果发生发热、拉肚子等症状要及时请医生诊治,不能乱吃药。

3.关注心理健康

野外作业时间长、任务重、环境差,员工或多或少会产生厌烦、抵触、心态不稳等心理问题。各单位不仅要对其传授防病的卫生知识,还要对其不良情绪等心理问题予以疏导,建立心理教育和疏导机制,每逢执行重大任务时,坚持外出前进行思想摸底、思想诊断、心理分

1析,搞好心理疏导,回驻地后及时进行心理教育及辅助治疗。

二、加强病媒生物防治、预防各类传染病

病媒生物是指能够携带和传播细菌、病毒及病源微生物等传染病的有害生物。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最常见四大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一)苍蝇危害与消杀

1.苍蝇的危害

苍蝇可传播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苍蝇消杀与防治措施

(1)以环境治理为主,消除苍蝇孽生地,加强垃圾粪便管理,垃圾淤泥要作到日产日清,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公厕要有专人管理,定时清扫、冲洗、喷洒消杀药剂,做到无蛆无蝇。

(2)用拍打、药杀相结合的办法消灭室内外苍蝇,降低其密度,可用马拉硫磷、倍硫磷、敌百虫、菊脂类药物喷洒苍蝇活动的地方,毒杀苍蝇。同时要大力提倡春季消灭第一代成蝇。

(3)饭菜、糕点等熟食品及洗净后的碗筷等食具,要用纱橱存放或用纱罩盖好,防止被苍蝇污染。

(二)蚊子的危害与消杀

1.蚊子的危害

蚊子不但叮人吸血影响睡眠,还会传播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血丝虫病等。

2.蚊子消杀与防治措施

(1)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及时清除坑水。

(2)疏通沟渠,下水道,填平坑洼,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3)在防炎池(桶)、水栽植特盆内放养食蚊鱼,或经常换水(每周1-2次)。

(4)采用药物消灭成蚊。来蚊药有敌敌畏、三氯杀虫酯、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如来蚊水、来蚊片、蚊香等。公共场所孳生地可用微生物杀剂,灭蚊幼剂(球状芽胞杆菌液)喷杀。

(三)老鼠的危害与消杀

1.老鼠的危害

老鼠不但偷吃粮食,咬坏家具、衣物、书籍文具、毁坏建筑物、咬断电线等,造成经济损失,在“四害”中危害最为严重。老鼠主要通过其体外寄生虫(鼠虱)对人的叮咬、吸血或其排泄物污染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流行性出血热,地方性斑疹伤寒等传染病。

2.老鼠消杀与防治措施

(1)堵:经常清除杂物,搞好室内外卫生,在仓库等地加放防鼠板,下水道、处放防鼠网;把室内外鼠洞堵死,墙根压实使老鼠无藏身之地,才易被发现便于捕杀。

(2)查:查鼠洞,摸清老鼠常走的鼠道和活动场所,为下毒饵、放来鼠器提供线索。

(3)饿:保管好食物,断绝鼠粮,清除垃圾和粪便,迫使老鼠食诱饵。

(4)捕:用特制捕鼠用具如鼠笼、鼠夹、电猫、粘鼠胶等诱捕。

(5)毒:用敌鼠钠盐与稻谷、面粉等食物本成毒饵,放在老鼠出没的地方,毒杀老鼠效果较好。敌鼠钠毒饵老鼠食后4-6天死亡;磷化锌毒饵老鼠食后24小时内死亡;毒鼠磷毒饵老鼠食后10小时后死亡。

(四)蟑螂的危害与消杀

1.蟑螂的危害

蟑螂经常在厕所、垃圾桶里乱爬,吸食污物,身上沾满了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它也喜欢到人们的食品和剩饭菜上觅食,使食具和食品受到污染,可传播甲型肝炎、痢疾、伤寒、霍乱等传染病或细菌性食物中毒蛔虫、钩虫等寄生虫病。近年还发现,蟑螂能使某些人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2.蟑螂消杀与防治措施

(1)要经常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堵塞可供蟑螂栖居的缝洞,厨房和仓库堆放的物品应该经常清理检查,随时清除卵夹。

(2)各种食品应装好、盖好,餐具、容器灶台用后要清洗干净,剩饭菜及时处理,使无食可觅。

(3)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灭蟑螂:投毒饵法、药笔涂封法、滞留喷洒法。上述方法需在有关专业人员指导下因地制宜合理使用。

三、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一)不喝不干净的和受污染的水,应喝开水,就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也要尽可能喝开水。

(二)不用不干净的水清洗生吃水果、餐具、刷牙。

(三)不吃腐败变质和受污染的食物。

(四)不吃病死、淹死的动物肉。

(五)少吃或尽可能不吃凉拌食品。

(六)已受污染的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饮用水清洁消毒的常用方法有:

1.沉淀:可以在水中加适量明矾搅拌溶化后,使其沉淀;无条件时可使其自然沉淀。

2.消毒:取一片漂白精片放在碗中,加少量水捣碎溶化后,倒入

水中混匀,半小时后方可食用,通常每片漂白精片(含有效氯0.2克)可消毒一担水(50公斤)。

3.煮沸。

(七)饭前便后洗手;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尽量不要接触污水;不要随地大小便;不能直接用手接触死畜及其排泄物。餐饮具清洗消毒方法:

1.清洗方法:

(1)刮掉沾在餐饮具表面上的大部分食物残渣、污垢。

(2)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餐饮具表面。

(3 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2.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保持10分钟以上; 消毒柜消毒按说明操作。

化学消毒:用含氯消毒药物,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作用5分钟以上;化学消毒后的餐饮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

3.保洁方法:消毒后的餐饮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手巾、餐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放入餐具保洁柜内。

四、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一)各单位的饮用水罐要装设净化装置,做到专人上锁管理,及时清罐。

(二)及时清除垃圾、污物,消毒环境,管理好粪便、垃圾,减少污染。

(三)宿舍门窗要安装纱窗,如无纱窗,则夜间应关上门窗;减少露宿机会,尽可能使用蚊帐,若用二氯苯醚菊酯或溴氰菊酯浸渍蚊帐,则防蚊效果更佳;夜间最好在寝室内使用灭蚊喷雾器或放有杀虫片的灭蚊器,或点燃盘式蚊香。

(四)作业时应注意防止皮肤受伤,一旦受伤要进行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要扎紧裤腿、袖口,防止蚊虫叮咬;夜间外出要穿长袖衫和长裤,不要穿对蚊子有诱惑性的深色衣服,也不要穿凉鞋;如果可能接触蜱、螨,则应将长裤塞进袜子里,有条件时应穿长统靴;选择适合的驱蚊剂涂抹暴露的皮肤,也可喷洒在衣服、鞋、帐篷、蚊帐和其它物品上。

(五)夏季避免中暑重在预防,饮食方面,应注意补充水分。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食物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等。外出要做好防晒工作,戴太阳镜、遮阳帽等,穿透气性好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进行长时间户外运动时,要准备好防暑药品,中午至下午2时阳光最强时,尽量不要呆在户外。空调温度不要开得过低。

2.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一、野外项目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一)安全意识低,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野外开展安全项目管理,由于部分单位内部基础管理薄弱,所以看重生产、轻视安全,看重效益、轻视管理,不能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安全生产的问题,因而对单位以及内部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都停留在表层,不能及时的传达和贯彻施工队伍情况,因而安全管理中不能真正满足实际需求,导致安全文明施工出现监督薄弱,检查整改不彻底,考核奖励制度不完善,最终安全施工责任不能真正落实,影响项目工程安全质量。

(二)管理粗放,隐患整改不到位

野外施工单位步入市场经济后,增设很多地质勘查工作项目内容,部分单位需要将野外项目转交给其他单位,因而管理岗欧辰中出现“以包代管”的管理模式,但是这类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包而不管。在安全监督上面不能真正的严格起来,很多工作要点不能推行下去。安全管理方面工作上下断档,因而各个施工队伍之间也不能明确责任划分制度,劳动组织的不合理,带来安全协调的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一片混乱,管理过程中缺乏比较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因而要求施工人员做好自我管理,在自我约束上面表现不明显。出现违章操作不能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也不能及时的发现并且调整事故隐患[1]。

(三)安全管理不规范

野外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人员流动性大,轮换频率高的情况,因而安全教育培训缺失规范性,特别是项目多的施工高峰期间,部分勘查单位为了追赶施工工期盲目用人,重视使用、轻视培训的情况。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第一,工学矛盾日益突出,由于业野外施工队伍长期在外工作,没有固定培训场所,施工过程中工期紧张,这样容易引发人员的大流动性,频繁的人员流动造成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也会在无形中加大施工单位的各类施工预算。第二勘查项目单位收到自身技术力量的限制,导致培训水平不高,都是经过简单培训以后草草上岗,因而培训质量没有保障;第三,政府的安监部门当前更重视管理人员的安全问题,培训工作开展中更看重特种作业,所以不能适应社会当前需求[2]。

二、野外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重点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野外工程项目施工中,在项目成立之初,就要求落实各类人员的安生产责任制,大到项目经理小到从业人员都要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落实各项责任。如果工作有必要需要将每一个人员的情况编制成自身的安全责任制,这样可以为今后的安全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野外的各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这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和亮点,更是各类安全生产管理的总纲领,要求无论野外施工多么繁复,多么千头万绪,都需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3]。

(二)强化安全生产的项目资金落实

野外工程项目施工中在各个工程概算内都有安全生产的专项资金。由于这项资金主要涉及方面是项目安全管理方面,管理内容涉及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防护设施采购、劳动保护采购等专项方面,并且专项资金只能用于指定的款项内,不能将其克扣或者挪为他用。部分安全事故案例中,事故发生之时,其实都能做出规避,但是由于安全资金没有用到指定位置,所以现场安全防护不能落实到位,让安全防护不能真正发挥功效,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后没有任何可补救措施,影响工程进度,也加大工程施工成本,并且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双向下降。

(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野外工程项目施工要求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检查现场的施工状况,并且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这类符合要求管理人员的标志是要求有政府生产监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管理上岗证书,这是鉴别安全管理人员合法性和权威性的标准。单独的企业管理时为了节约管理成本,所以不设立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选择不合适的人员担任这一职位,出现现场管理混乱的情况。

野外工程项目施工是安全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负责人和现场管理人员要承担这项责任,尽快发现问题做出及时的整改,实现工程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要求每天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检查人要求是专职人员,不能由现场的其他人员代替执行,另外要求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及时上报检查出的问题,在现场就要把能处理好的问题的处理好,如果不能处理要求尽快上报,避免耽误工作,影响施工质量,造成安全隐患,加大施工成本。

(四)执行安全技术规定

执行安全技术规定时,要杜绝各项违章行为。关于野外工程项目组织,都要有相应的技术专项措施篇。这是野外工程项目安全技术的实施要点,也是指导工作开展的核心。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组织设计中的安全专项规定执行操作,可以从大方面保障技术措施的推行。也能监督检查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参加工作的野外从业人员受到个人安全素养的限制,施工中出现无意识违章操作、指挥和作业的情况,出现安全事故。这一问题如果不加以制止,那么施工安全就是一句口号,没有实际用处。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做到及早发现,及时纠正,按章操作,从根本上杜绝“三违”情况的产生,确保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结语:野外工程中项目施工设计管理范围比较广,并且应用较多的技术,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懈努力,探究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改善野外工程施工现状,并且做好各项整改措施,努力实现安全文明施工。

参考文献

[1]王振,苑静,宋文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J].安全.2010,(02):39-40.

[2]王辉乐.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4,(06):41-42.

3.野外作业环保规定 篇三

编号:QI-6402-2010批准日期:2009-12-18实施日期:2010-01-01 修订状态:A/0野外作业环保管理工作规定页码:1/1

野外作业环保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及本省的有关环保规定,结合我队野外作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我队野外作业的环保规定,望各单位遵照执行。

1、各单位在野外作业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严禁野外作业期间给当地水源、公共环境造成任何形成的污染破坏。

2、野外作业所采取的岩矿标本,均应妥善保管,特别是一些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矿石标本更应严格按规范的要求进行防护,废弃的岩矿标本及其它废弃样品均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妥善处理,防止给环境、水源造成污染。

3、禁止探矿工程的施工给环境造成污染破坏。

地表槽探、浅井工程应尽量避免施工在重要防护带及保护区内,确因地质目的需要应在工程完工并编录、采样、验收后予以回填,防止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坑探工程设计施工时,应尽量避开活动构造带,防止因坑探工程的施工给地体稳定性造成破坏,从而诱发地质灾害。此外,坑探工程带出的废石应妥善堆放,必要时修建废石库,避免给环境水源造成污染或诱发地质灾害。

钻探工程工程施工时要重点作好废水的达标排放及废弃岩矿芯的处理工作。钻探用水应尽量循环使用,废水排放时必须先经过沉淀池沉淀,并经检验主要指标达到废水排放标准后方准排放;废弃岩矿芯的处理严格按胡关规范的要求执行。

4、野外作业涉及到的有害、有毒化学试剂的使用时,应设立专职保管人员,对试剂的领用、使用及回收进行全面的监管,防止人为因素给环境造成的破坏。

4.野外作业人员心理问题浅析 篇四

HSE张栋 石油行业工作人员,包括钻井、井下等行业员工,因为长期在野外的环境下进行工作,部分员工在心理上对野外作业环境产生了恐惧感,并有部分人员患上了焦虑症、抑郁症。目前作业一线的情况表明,这种情况有加重的趋势。为了更好的让一线工作人员正常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当考虑将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纳入员工劳动卫生健康监护系统中,在定期对员工生理健康检查的同时,还应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同时还应该培养钻井一线员工合理的应对方式,进而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适应能力,从而让生产更安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野外作业员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加强员工的应对方式的训练应激理论告诉人们,面对应激,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人往往表现出否认、回避压抑、攻击(包括自我伤害)、自责等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这些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只能暂时缓解痛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期应对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疾患。有的人会采取适当宣泄、转移、放松、升华、幽默、自我解嘲等积极的至少是对自己没有伤害的自我防御机制。

我们鼓励员工尽可能地采取对自己没有伤害的或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建立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是需要学习的。现在社会上很多机构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对野外工作员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诸如放松、脱敏等技能,让员工初步形成心理调适的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面对应激,既需要个人调整心态,战胜恐惧,积极应对,更需要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学中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人们通过社会联系获得的能减轻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提高适应能力的各种影响。这种支持可以来自家庭、同事、组织。

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来自组织和同事的帮助能极大的帮助个人处理应激。而建立和谐的井队文化则是这一系列措施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和谐的井队文化有助于帮助员工面对应激,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生产事故,从而让生产更安全。和谐的井队文化至少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的管理方式。

在人的心理卫生保健中,人际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而不好的人际关系,却会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障碍。在野外一线工作中,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得员工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自信心更强,也更容易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工作。

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能使员工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缓解精神压力。集体性的员工业余活动,还能增进员工间的人际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合资公司应该开设固定的员工活动场所和员工书屋,添置各种文化娱乐设施,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员工业余活动兴趣小组,广泛组织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积极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合理的安排员工探休假等,如因生产需要无法保证员工休假时,应当通过诸如经济补偿或补休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补偿,如果一味的强势,只会引起员工的逆反心理情绪,并最终反映到工作上来。要知道,一个充满激情和心情非常好的员工与一个蔫巴巴心情非常糟糕的员工在工作效率上的差距何止数倍。

三、提高野外员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据了解,目前这方面的书虽然很多,但参考的书籍多半都是面向学生、教师、医护人员、企业员工、部队、铁路、狱警等等,很少有专门涉及石油行业野外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高校教育来看,虽然部分石油类高校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但仍然是针对学生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在从业后的心理调适内容却没有;而且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一般没有实际的野外工作体验,在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结合近年来石油行业的事故统计看,钻井事故的80%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心理因素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员工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提升入手,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5.野外探险安全常识 篇五

1.不要招惹野兽

例如,在非洲的博茨瓦纳乔贝国家公园,有许多自由放养的动物。一天,有个兽医和他的助手骑摩托车在公园林间小路追逐幼象,一直在旁边关注事态的母象担心幼象会遭不测,就奔过来把兽医挑死,其助手拼命奔跑,才侥幸逃生。又如,一个缝衣匠在做衣服时,一头象路过这里,把鼻子伸进敞开的窗户,缝衣匠随手用针扎象的鼻子。几个月以后,这头象再次来到这条街,它在喷泉边吸满一鼻子水,到缝衣匠窗前把这个爱捉弄动物的人浇了个浑身湿透。

我们也不能把狼、虎、豹、狮等猛兽幼崽抱回来玩耍或喂养,因为猛兽嗅觉惊人,会循味而来,进行报复。

2.掌握生存本领

譬如,二战期间,英国妇女朱丽娅乘坐的客机在北非热带丛林坠毁,朱丽娅幸免于难,当时她与大自然抗争,几个月后获救。她的经验是认真选择食物;自制吊床在外露宿;不断做路标,确定前进方向,或沿小溪顺流而走;保存火种,用来煮食、取暖、照明、驱兽。

又如,1994年7月,莉迪亚在北极死里逃生。她的经验是利用地图、指南针和地形确定前进方向;把食物均匀分配,不能一次吃光;野外探险时,要带上救生盒(像装20支香烟的硬铁皮烟盒大小)。

3.切勿疏忽大意

例如,法图女探险家尼古拉·维罗多曾只身闯丛林,赤手擒毒蛇,但在疏忽大意时也步入窘境。一天夜里,她在澳大利亚原始森林的`灌木林追踪一条巨蜥,突然巨蜥消失在矮丛林中,她紧追而至,突然地面塌陷,被摔在落差几米的巨石上几乎昏厥过去,后来靠着顽强毅力才爬回几千米远的帐篷,但是左肋骨全部摔断。

另外,有位植物学家曾在20世纪50年代到福建武夷山李家坡地区考察,他在攀拉时有棵碗口般粗细的大树拦腰折断(朽木),使他飞速地向沟底滚去,在应急时刻由于死死抓住一棵檀树,才大难不死。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那是1942年11月,德国海军潜艇击沉了“斑罗蒙”号轮船,22岁的中国船员潘某抓住船板活了下来,他爬上救生筏后发现食品,但是一个月以后消耗殆尽,便开始收集雨水,并钓鱼充饥。当捉到一只海鸟在解脱孤独感的同时疏忽大意,忘记收集雨水,也忘记准备食品,渐渐地口渴难忍,在无奈之下吃生鱼、吸鱼汁,被迫饮尿,最为痛苦的是浑身长疮!皮肤起皱、疮痂流脓,后来一场小雨救了他,在海上漂泊133天以后获救。

在帐篷、睡袋里能高枕无忧吗?不能。据报道,某地一个村民半夜从熟睡中醒来,觉得身边有个东西,他睁眼一看不禁魂飞天外:躺在他身边正在酣睡的是只金钱豹!他蹑手蹑脚地起来,拿出铁链设计圈套,金钱豹醒来一动,就被铁链缚住。村里人闻讯赶来帮助他把金钱豹关在笼子里,后来在村长劝说下放归山林。

1978年3月10日晚,日本探险家植村直在梦中被北极熊狂吠惊醒时,北极熊脚步声离他不足10m了,他竟粗心大意没有把步枪放在身边,子弹也没有上膛,抵抗是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是装死。他躺在被窝里一动不动地听任北极熊压坏狗食盆,咬破盛满海豹油的塑料桶,然后静听脚步声向帐篷逼近。刹那间熊掌已经按上植村直的太阳穴,他死死屏住呼吸,白熊在咆哮,用鼻子触摸植村直的身体并猛地一掀,一只小火炉从架子上掉下来,砸在植村直腿上但不敢吱声,他的嘴和鼻子深埋在积雪中,憋得快喘不过气了,时间在一秒秒地流逝……在经历了漫长的一分钟后,白熊才悻悻地离开帐篷,植村直庆幸自己熬过这比一年还要长的一分钟。然而他再一次放松警惕,在白熊没有离去之前“死而复活”,白熊又返回来,植村直不能恢复刚才的姿势,他紧张得手脚颤抖,眼看白熊越走越近。然而,奇迹出现了,白熊大概己用狗食和海豹油填饱肚子,它走到帐篷前居然停下来,扯开嗓门大吼,震耳欲聋的吼叫声震得帐篷直抖,使他心惊胆战。在威风发足以后,白熊真的走了。

4、行前准备

(1)掌握旅游信息

野外探险消耗体力很大,没有健康的体魄,仅有一时的热情,非但不能完成任务,而且会面临着死亡威胁。所以,在野外探险以前以及探险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自己健康状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体检。

对于旅游地,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好。譬如,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与特点,对外来者的态度(敌意还是友善)、民族风情与禁忌;旅游地的基本情况(河流流向、水头落差、险滩分布、山高与坡度、植被覆盖、气温与温差、昼夜长短、潮起潮落、风力风向等)。

(2)列出装备清单

根据旅游时间长短,准备好地图、食物、水、药品、衣物、应急用品、特殊装备等。

服装要适合时令、样式宽松、行动灵活、容易洗涤,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穿上布底鞋、胶底鞋或者旅游鞋;雨具、餐具、遮阳帽、风镜、墨镜等。

食物要选择饼干、方便面等脱水食物;水果要洗净消毒,装入食品袋;餐具要卫生和方便,带上有盖的杯子、水壶、备用的食品袋等。

(3)制定行动计划

计划的制定要留有余地。特别要考虑在目标受阻、车辆抛锚、断水断食、天气异常、路况严峻、疾病流行等各种极端事件时的对策;列出较为宽松的探险日程与安排;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

(4)明确责任分工

这一点对于团队探险尤其重要。要有专人负责医务、翻译、炊事、车辆、驾驶、装备、向导等。

(5)精神力量无穷

良好的训练和丰富的知识会带来自信。信心能够帮助人们战胜恐惧与焦虑、严寒与酷暑、伤病与疼痛、饥饿与劳累、厌倦与烦躁、绝望与孤独。

5.应急用品

应急用品种类繁多,下列用品仅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1)照明与点火

例如,火柴,以防水火柴为好,但要解决体积大带来的不便;如携带普通火柴,可用熔化的蜡烛油包住火柴头,以确保安全;为节约空间,可将火柴后半截去掉。还有蜡烛,要削成条形以便摆放;牛羊脂做成的蜡烛可以在应急时食用,但要注意炎热天气不易贮存的问题。再有火石,即使在潮湿环境下仍可以发挥作用;微型电筒,亦可用于照明,要安装功率大、寿命长的锂电池。放大镜,用于聚光生火、拔刺穿针等。β灯,用于夜间查看地图、或垂钓。信号灯(板),携带红绿迷你型闪光信号灯头和钢笔大小的放电体,携带荧光材料制成的条板等。

(2)生活用品

譬如,针线,用于缝补和挑刺;要准备不同型号的针,至少有一根是大号的,选择坚韧耐磨的线并绕在针上。鱼钩和鱼线,用于钓鱼和捕鸟;小号鱼钩既可钓大鱼又可钓小鱼;而大号鱼钩只能钓大鱼;钓鱼线尽量长一些,以便捕鸟(但要注意不能违法)。指南针,用于辨别方向,要求刻度清晰、体积小,以液态填空型为好,没有漏隙和气泡,指针能自由转动。圈套索线,用于布置陷阱或圈套等,要选用60~90cm长的精细铜线。锯条,锯条两端的把手可用木质栓扣之类的东西代替,注意在锯条外面浸油,以防生锈。刀具,如折叠刀、月牙型弯式砍刀等;睡袋,当环境潮湿时,选择人造织物真空棉睡袋;当保持干燥时,选择羽绒睡袋;当然均可选择透气材料制成的露营袋。背包,选择结实舒适、承重力强、不易磨损、配备构架,附有内衬、防水防漏、安装安全拉链的背包,装物时遵循急用在上、重上轻下、不要过高的原则,炊具炉子放入边袋,食物要保证营养平衡。

(3)急救药具

急救药具包括诊断用的体温计、血压计;预防用品高锰酸钾、酒精、碘酒、蚊香、灭害灵等;治疗用品胶布、绷带、多用镊、止血带;以及药物如解热、镇痛、镇静药,抗菌、抗敏药,降糖、解痉药,中枢兴奋药,清凉、解暑药,健脾消食药,抗风湿药,外用药,抗疟疾药等;救生箱(袋),所有急救药具要集中于此箱,系在腰带上;并把凝固态燃料、食品、救生包、信号盒放入铝制饭盒内。

(4)交通与通信

6.野外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六

影响瞬变电磁法的因素很多, 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便针对不同的地质目的, 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减弱其影响。概括地讲主要有瞬变电磁系统中的电磁噪声、灵敏度、回线边长、地质噪声、地形影响等五种因素。

1 瞬变电磁法的特点

与同属于感应类电磁法的频率域电磁法相比, 瞬变电磁法具有以下特点:

1.1 可以使用同点装置, 这种装置的体积效应小, 横向分辨率高

1.2 观测纯异常, 消除了频率域的装置耦合噪声, 受地形起伏影响小

1.3由于可根据信号到达时间了解信号源的深度, 根据信号的时间特性了解信号源的导电性, 因而区分导电覆盖层和导电围岩的能力比较强

1.4 线框敷设的方位、形状以及发收距等方面的误差影响相对较小, 因而, 测地工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1.5 由于发射场能量分布于较宽的频带上, 信噪比往往较低, 更容易受天然和人为干扰电磁信号的影响

近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TEM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由于电子计算技术的引用, 对于仪器系统抑制噪声、减小观测误差、资料处理及正反演均有了较大的进展。当前, TEM向着深部盲矿、解决深部构造及工程勘察的方向发展。

2 瞬变电磁法的影响因素

2.1 瞬变电磁系统中的电磁噪声

电磁噪声限制了观测弱信号的能力, 从而在许多情况下亦限制了探测深度。一般情况下, 外部噪声来源于天电及工业用电的干扰, 平均值为0.2μV/m2左右在干扰比较强的矿区, 噪声电平增大到0.2μV/m2以上, 主要是工业用电干扰。

目前在仪器设计方面, 采用了多种手段来抑制噪声。例如, 采用正负半周期供电以压制规则干扰, 采用多次叠加技术压制随机干扰, 采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剔除突发性的随机干扰等措施。这些方法的运用都可以提高观测弱信号的能力。

2.2 功率———灵敏度

功率———灵敏度是衡量仪器系统探测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整个仪器系统而言, 如果先给出某个固定的指标, 例如, 当发送功率较大时, 则接收机的灵敏度可放低;反之亦然, 瞬变电磁系统中, 仪器灵敏度的提高受噪声电平的限制, 如果没有有效地抑制噪声的措施, 仪器灵敏度的提高起不到实效。因此瞬变电磁系统中总是希望使用尽可能大的发送磁矩, 这样就有可能在较大的时窗范围内以足够大的信噪比观测到可靠的数据, 以区分出各种地质体的响应。

2.3 回线边长

在一定的边长范围内, 矿体异常幅度随边长的增大而呈线性地增大, 最后达到某一饱和值。在实际工作中总希望回线不要太长。就找矿而言, 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 100-100m2或200-200m2, 重叠回线装置效果较好, 其回线边长与矿体埋深之比为L/h选用约为1:2。

2.4 地质噪声

在导电围岩或导电覆盖层较厚的条件下, 随着回线边长的增大, 围岩响应增加率比矿体响应快, 使用较大的回线工作有可能导致信噪比降低 (这里的噪声指导电岩响应引起的地质噪声) 。因此, 不宜再按高阻围岩区的边长选择原则。应尽可能减小回线边长以减弱与围岩的耦合, 突出矿体响应异常;在导电覆盖层较厚 (例如达到100m以上) 的地区, 须增大发送电流及增加观测的叠加次数来提高观测精度, 以保证在信号的“时间窗口”范围内观测值的可靠性。

瞬变电磁法野外观测中常见干扰有两种, 一种是人为设施的干扰, 另一种是电磁噪声。人为设施干扰主要包括工业电线、地下金属管道等, 对这些金属体位于发射线框附近时, 可被激发而产生瞬变电磁干扰异常, 使获取的资料变得复杂。通常采用在干扰源为中心与原发射线框相对称的位置放置另一个相同的发射线框来控制人为设施干扰, 采用该措施可大大降低干扰信号。电磁噪声主要来源于天电、动力电 (50-60Hz) 、甚低频无线电台 (10-25Hz) 等。

3 几种常用装置的比较与选择

3.1 重叠回线与偶极装置的比较

偶极装置具有轻便灵活的特点, 它可以采用不同位置和方向去激发导体及观测多个分量, 提高了地质解释能力和可靠性, 尤其是对于陡倾薄板状导体有较好的耦合及分辨能力。同时, 由于收、发线圈的分离, 从而大大减少了超顺磁张效应及感应激发极化效应的影响。实践证明, 重叠回线装置较偶极装置更优越, 这是因为: (1) 重迭回线装置对于任何形态的导体 (直立板状体除外) 相对于其它装置与导体的耦合均呈最佳状态, 其异常幅度较偶极装置强; (2) 在围岩导电的条件下, “烟圈”效应对两种装置的影响规律不相同, 偶极装置所观测到的Bz (t) , 及Bz/t时间特性曲线复杂, 发生变号现象, 然而, 重迭回线装置始终处于“烟圈”中部位置, 其响应曲线形态较简单, 时间特性不发生变号现象。因此, 在围岩导电或存在有良导电覆盖层的条件下, 重迭回线装置异常具有形态简单便于分析的特点: (3) 对于直立厚板状体, 导体的铅垂面和水平面所产生的异常响应, 重迭回线装置得到相叠加的二次场, 而偶极装置则可能产生相减的二次场, 降低了有效异常; (4) 偶极装置是动源装置, 发送磁矩不可能做的很大, 否则会更加笨重, 因此探测深度受到限制。

3.2 重迭回线与大定回线源装置的比较

大定回线源装置由于对铺设回线的要求不太严格, 甚至可以按地形图定点放线, 还可以用多台接收机同时工作, 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 该装置较其它两种装置有较高的信噪比及勘测深度, 且能够观测到B (t) /t的三个分量。但是, 在导电围岩地区或存在导电覆盖层的条件下, 由于大定源回线装置的围岩效应是随着接收点位而变化, 尤其在框外具有复杂的时间特性。因此, 当导体埋藏于覆盖层下或围岩导电的情况下, 导体异常将出现于围岩响应的背景之上, 为了突出导体异常必须对围岩效应进行改正。然而这种改正在围岩电性不均匀或覆盖层厚度不均匀等情况下是无法取得效果的, 可以说大定回线源装置是地质噪声较大的装置。对于重叠回线装置, 在导电围岩或全覆盖条件下, 沿剖面的响应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在围岩接触带或半覆盖条件下, 在界面上亦能得到清晰的异常, 受围岩电性不均匀的影响也较小, 并且容易辨认。因此, 在导电围岩或导电覆盖层的情况下进行普查工作时, 采用重迭回线装置的优点较多, 仪器装备也较轻, 其缺点是点距大, 探测的精度差, 在高阻地区工作时受感应激发极化效应之影响较其它两种装置大。

4 结束语

总之, 今后由于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煤炭、铁矿资源的开采就必须向更大深度进行, 而随着深度的增加, 断层、地下水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更加突出。应用普通电法进行探测效果不明显, 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有必要研究使用瞬变电磁方法进行探测。

参考文献

[1]牛之琏.时间域电磁法原理[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2.

[2]朴化荣.电磁测深法原理[M].地质出版社, 1990.

[3]张韬, 陆廷金, 马建军, 等.瞬变电磁法在地下金属物体探测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6 (03) .

[4]周先胜, 昌修林.瞬变电磁法在矿井水文探测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 2006 (03) .

[5]张运霞, 牛向东, 韩自豪, 等.瞬变电磁法在矿井水害治理工作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5) .

[6]陈贵生.瞬变电磁法 (TEM) 勘察研究[D].中南大学, 2002.

7.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七

本标准附录A、B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德贵

本标准审核人:刘晓波

本标准批准人:陈金弘

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施工人员的要求及施工中应遵守的工作规范。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单位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

2002年01月21日国家电力公司发布实施《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原电力部电综 [1997] 669号文《火电工程施工安全设施规定》

1999年2月省电力公司发布《电力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标准及考核检查表》

DL 5009·1—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JGJ 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3 术语和定义

3.1 高处作业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3.2 坠落高度基准面

就是坠落最低的着落点的水平面。

3.3 最低坠落着落点

就是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

3.4 可能坠落范围

就是以作业位置为圆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所作的圆。

3.5 临边

凡高处作业中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小于800mm的作业面边沿,均属于临边。职责

4.1 公司安全管理部

指导、监督、检查各项目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的管理活动;

4.2 项目部安全科

a)对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批,b)对现场的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制止违章作业,并提出处理意见。

4.3 专业工程处安环员

a)负责本专业的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活动的安全管理;

b)负责本专业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及使用的监督;

c)负责本专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的布设、维护监督;

d)参与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指导书中安全部分的审核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e)负责现场的的监督检查,对违纪行为实施纠正、处罚。

4.4 专业工程处单项技术员

负责作业指导书中有关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安全部分内容的编制和技术交底。

4.5班长

负责在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的工作分配时,进行作业项目、地点和安全要求的交底。

4.6 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人员

a)必须按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交底及培训过的应会知识进行作业;

b)必须按规定佩带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且正确使用;

c)作业环境的认可。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5.1工程开工后,项目施工前,由项目部工程科专业工程师编写《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工作技术措施》,项目部工程科科长、安全科审核,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5.2在项目施工开始前,由有关专业工程处项目单项技术员根据作业的项目和工程设计图纸,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其中安全部分的内容经项目部安全科审核,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5.3专业工程处项目单项技术员根据已批准的作业指导书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4项目施工时,由班长给施工人员分工并做作业项目、地点和安全要求的交底。

5.5施工人员到达作业地点开始作业前,确认作业环境,合格后方可作业。

5.6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项目部及专业工程处安环员实施现场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开具整改通知单,并督促整改。

5.7尽量避免交叉作业,不能避免时由项目部生产副经理协调,各专业工程处必须做好隔离防护措施。

附录A(规范性附录)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安全规范

高处作业与交叉作业安全规范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1.1 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斜道等应装设1.05m高的防护栏杆和18cm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

1.2 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的两侧,必须设防护栏杆,同时还要加扎安全立网或挡物板(竹笆);平台外口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1.3 因施工或结构需要又尚未安设围护设施的预留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防坠落设施。边长1500mm以下可用盖板;边长1500mm以上宜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再张挂安全网。墙面等处竖向落地洞口应装开关式或工具式的防护门、栅栏等。

1.4 电梯井门必须设防护栏杆和栅门;电梯井内应至少每隔一楼层架设一道竹笆板的防护层或最多隔10米设一道安全网。

1.5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预留洞口、深沟与坑槽等,除必须设置防护设施与警示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1.6 垃圾井道和烟道等,应随楼层的砌筑或安装而消除洞口,或参照预留洞口作防护。

1.7 施工现场车行通道旁的洞口,所加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通行车后轮有效承载力两倍的荷载。

1.8 高处作业的通道(包括天桥、斜道等)两侧及通道口有坠落危险的应参照临边、洞口作防护。

1.9 上方有落物伤害危险可能的地面及高处作业的通道,应搭设木板或双层竹笆板、安全防护棚或防护廊。

防护棚长度不得小于GB3608-83规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1.10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软底防滑鞋。禁止赤脚,禁止穿拖鞋、凉鞋、硬底鞋、高跟鞋和带钉易滑的鞋靴。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严禁酒后登高作业。

1.11高处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梯道上下,不得攀登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严禁乘坐非乘人的垂直升降设备上下。

1.12使用撬杠、扳手类工具用力作业时,只可单手用力,另一只手要抓牢坚固的物件,切不可双手同时用力作业。

1.13在未连接的单柱上作业,必须先检查立柱和缆风是否埋设、固定牢靠,然后方可登高作业。

1.14不得站在防护栏杆外作业或凭借栏杆起吊物件。

1.15高处作业场所附近有带电体时,传递物件的绳索必须是干燥的尼龙绳或麻绳,测量时,必须遵守带电作业的有关规定。

1.16不得坐在临空面边缘及上方没有可靠隔离层的地方或骑在栏杆上休息、逗留。

1.17沿钢爬梯、绳梯等作垂直攀登上下时,必须使用安全自锁器或速差自控器作防护保险。

1.18沿水平梁、斜梁、水平管道或暂无防护栏杆的平台上水平移动、行走,而且又无可靠的扶持物时,必须使用水平安全绳。

1.19高处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禁止在垂直升降机、防护栏杆、接料平台和孔洞边缘坐靠,不得躺在脚手架、屋面上休息。

1.20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任何人不得损坏和擅自移位、拆除,因施工需要必须拆除时,要经原搭设单位负责人批准,并及时恢复。

1.21高处作业的各种设施必须适用、安全可靠。高处作业的设施及防护应列入任务单下达,认真落实、责任到人,并认真执行验收制度。

1.22无外脚手的楼面周边未砌设固定围护及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口等,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并扎设安全立网或挡物板(竹笆)。同时,还必须在外围按国家标准架设安全平网。

1.23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1.24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应放入工具袋,使用时必须系好安全绳。

1.25传递物品或工具必须用绳索或手递,严禁抛掷行为。

1.26点焊的物件不得移动或起吊。

1.27切割的工件、边角余料、使用的工具及其他物品必须放在不会被碰撞而坠落的地方。凡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均要采取防止坠落的措施。

1.28废料垃圾必须及时清理,放在废料垃圾箱或从废料垃圾通道倒下去。

2交叉作业

2.1施工中应尽量减少交叉作业。必需交叉时,施工负责人应事先组织交叉作业各方,商定各方的施工范围及安全注意事项;各工序应密切配合,施工场地尽量错开,以减少干扰;无法错开的垂直交叉作业,层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

2.2交叉作业场所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有危险的出入口处应设围栏或悬挂警告牌。

2.3隔离层、孔洞盖板、栏杆、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严禁任意拆除;必须拆除时,应征得原搭设单位的同意,在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原状并经原搭设单位验收;严禁乱动非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机具及安全设施。

8.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篇八

1、1为适应工厂灵活的用工制度,进一步强化工厂的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员工的设备操作技术水平,防止设备的非正常损坏,避免误操作而引起的设备事故或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所称设备操作证是指准许操作人员独立使用机器设备的证明文件,是设备操作人员通过技术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所取得的,凭证操作是保证正确使用设备的基本要求。

2、管理职责

2、1资产部作为工厂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设备操作考核及操作证的发放等管理工作;人事部门会同资产部做好设备操作人员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工作;安全环保部门及各设备使用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之内协助资产部做好设备操作证的管理工作。

3、设备操作证发放管理程序

3、1新进员工上岗前或在岗员工转岗前须由所在单位组织技术理论学习并指定师傅现场指导设备操作实习后,在确认已懂得正确使用设备和维护保养设备时,向工厂设备主管部门申请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后由设备主管部门签发操作证,方能单独操作设备。

取得由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发放的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的,由设备使用单位统一收取上缴资产部换取工厂发放的设备操作证后,方可操作厂内特种设备。

3、2为便于对各单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各单位新员工上岗前或在岗员工转岗时应及时将名单送人事部门确认后送设备主管部门,便于发放或变更设备操作证。

3、3设备操作人员须持设备操作证(或复印件)上岗作业,以备查验。

3、4安排无证人员上岗操作设备造成设备事故或安全事故的,由所在单位第一行政负责人负主要责任。

4、考核

4、1无工厂发放的设备操作证操作使用设备,每发现一人次扣罚所在单位xxx~xxx元。

4、2因无相应的设备操作证操作使用设备造成设备事故,按照不高于事故经济损失的20%,扣罚所在单位第一行政负责人;造成重大事故致使设备报废,将追究单位第一行政负责人的行政处罚。

4、3因无相应的设备操作证操作使用设备造成安全事故的,按照工厂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罚。

5、凡操作权属为工厂的机器设备(不含出租设备),均要持有设备操作证;调离工厂应将设备操作证上缴设备管理部门,从事特种设备操作的,还需要将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一并缴回。

6、工厂人事部门在办理员工辞退或调离手续时,应同时将有关设备操作证收回,并送设备管理部门注销。

7、本办法未尽事宜,由工厂另行决定。

8、本办法自下发日实施。

9.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九

制度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

本制度不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的固定动火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

制度引用文件

AQ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作业安全规范

定义

本制度采用下列定义:

3.1

动火作业

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3.2

易燃易爆场所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

动火作业分级

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

4.1

特殊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4.2

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4.3

二级动火作业

4.3.1

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动火作业。

4.3.2

凡生产装置、分厂(车间)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公司安全部门批准,动火证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4.4

遇节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要升级管理。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5.1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基本要求

5.1.1

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还须执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

5.1.2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5.1.3

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及处于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5.2规定执行。

5.1.4

凡处于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动火作业,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距用火点15

m以内的,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空间隔离措施。

5.1.5

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5.1.6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21%。

5.1.7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5.1.8

在厂区道路两旁进行动火作业时,遇装有危险化学品的车辆通过或停留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5.1.9

凡在有可燃物构件的凉水塔、脱气塔、水洗塔等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

5.1.10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

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5.1.11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工器具本质安全程度,保证安全可靠。

5.1.12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

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5.1.13

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5.2

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

特殊动火作业在符合5.1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5.2.1

在生产不稳定或设备、管道等腐蚀严重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5.2.2

应事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动火作业时,各级审批人、动火部位所属分厂(车间)安全员、动火作业单位安全员必须到场,必要时可请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5.2.3

动火作业前,分厂(车间)应书面通知生产调度部门及有关部门,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5.2.4

动火作业过程中,应使系统保持正压,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5.2.5

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应良好,以便使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6.1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由动火部位所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提出。动火分析取样点要有代表性。

6.2

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上、中、下取样;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且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10

m。

6.3

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应重新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6.4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应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6.5

动火分析合格判定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6.6

动火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职责要求

7.1

动火项目负责人

7.1.1负责办理《作业证》并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

7.1.2

应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组织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7.1.3

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7.1.4动火项目负责人可以是申请动火单位指定的专员。

7.2

动火人

7.2.1

应参与风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安全措施的制定。

7.2.2

应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7.2.3

应确认动火地点和时间。

7.2.4

若发现不具备安全条件时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7.2.5

应随身携带《作业证》。

7.3

监火人

7.3.1

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7.3.2

应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它工作。

7.3.3

当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7.3.4

在动火作业完成后,应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7.4

动火部位负责人

7.4.1

对所属生产系统在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参与制定、负责落实动火安全措施,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

7.4.2

检查、确认《作业证》审批手续,对手续不完备的《作业证》应及时制止动火作业。

7.4.3

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7.4.4

动火部位负责人可以是被动火单位班组长(值班长、工段长)

7.5

动火分析人

动火分析人对动火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负责。应根据动火点所在车间的要求,到现场取样分析,在《作业证》上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数据并签字。不得用合格等字样代替分析数据。

7.6

动火作业的审批人

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对自己的批准签字负责。

7.6.1

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7.6.2

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

8《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8.1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区分

特殊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的《作业证》分别以红色印章加以区分。样表见附件二

8.2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和使用要求

8.2.1

动火项目负责人负责办理《作业证》,须按《作业证》的项目逐项填写,不得空项;根据动火等级,按8.3条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办理。样表附后

8.2.2

办理好的《作业证》后,动火项目负责人应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方可批准开始作业。

8.2.3

《作业证》实行一个动火点、一张动火证的动火作业管理。

8.2.4

《作业证》不得随意涂改和转让,不得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

8.2.5

《作业证》一式三联,二级动火由审批人、动火人和动火点所在车间操作岗位各持一份存查;一级和特殊动火《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车间负责人、动火人和主管安全(防火)部门各持一份存查;《作业证》保存期限至少为2年。

8.3

《作业证》的审批

8.3.1

特殊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经生产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会签后,由公司分管安全领导(或总工程师)审批。

8.3.2

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安全管理部门审批。

8.3.3

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分厂(车间)负责人审批。

8.4

《作业证》的有效期限

8.4.1

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8

h。

8.4.2

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72h,每日动火前应进行动火分析。

8.4.3

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作业证》。

公司动火安全作业证

分厂(车间):

动火级别:

编号:

动火地点

动火人及资格证编号:

动火方式

动火时间

****年**月**日

****年**月**日

动火项目负责人

动火部位负责人

动火分析时间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采样地点

分析数据

动火分析人

签字:

签字:

签字:

危害辨识

主要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落实人

□ 动火作业人持证上岗,配戴劳动保护品,监护人到现场。

动火项目负责人

(确认签名):

□ 动火设备完好,无缺陷。

□ 乙炔气瓶(禁止卧放)、氧气瓶之间距离不小于5米,与火源离距不小于10米。

□ 电焊回路线应接在焊件上,不得随意搭接在其他设备上。

□ 现场配备消防器材。

□ 高处作业应采取预防火花飞溅措施。

□ 清理动火现场及周边易燃易爆物品,或采取隔离措施,保证现场安全动火。

动火部位负责人

(确认签名):

□ 保持动火作业点空气流通。

□ 在设备或管道上动火应进行隔离、置换合格、达到动火条件。

补充安全措施:

动火安全措施编制人

(签字)

动火部位负责人

(签字)

监火人(签字)

动火审批人(二级)

批准意见:

(审批人签字):

动火审批人(一级)

批准意见:

(审批人签字):

特殊动火会签

(特级)

(生产技术部门、设备部门、总工程师、分管领导)

动火审批人

(特级)

批准意见:

(审批人签字):

动火前,岗位当班班长验票:

****年**月**日

注:1、本票一式三联:审批人、动火人和动火点所在岗位各持一联。

10.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

6.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单位应严格执行动火消防审批制度,任何部位动用电气焊、热切割、喷灯等明火作业,必须经单位消防安全归口管理部门(主管或保卫部门)审核批准,领取动火证后方可作业。

第二条 动火管理实行动火作业许可证制度,凡在动火管理范围内的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第三条 动火审批应根据动火部位的危险程度划分级别,动火分为一、二、三级动火(具体分级办法根据单位实际制定)。

第四条 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内进行以下作业或使用其中设施均应纳入动火作业管理范围:

(一)各种焊接、切割作业;

(二)烧、烤及其他产生火花的作业;

(三)使用不防爆的电动工具、电器。

第五条 动火作业审批的办理。

(一)一级动火作业的审批。一级动火由动火部门在动火前两天提出申请,报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现场实地勘查后,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报消防安全管理者代表签字后方可实施动火作业;

(二)二级动火作业的审批。二级动火由动火部门自行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后,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实地勘查并经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实施动火作业;

(三)三级动火作业的审批。三级动火由动火部门负责人批准实施;

(四)动火作业的批准以《动火作业许可证》的形式实施;

(五)《动火作业许可证》是动火作业的凭证和依据,不得涂改和代签;

(六)《动火作业许可证》一式两联,第一联为存根,由审批单位持有;第二联由动火单位或个人持有。

第六条 外来施工队伍在本单位管理范围内实施动火作业,应由工程项目所在部门按照动火等级审批权限申请《动火作业许可证》。如有违反,按本单位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七条 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应对单位动火作业进行检查,如发现有违反动火管理制度或动火作业有危险时,可随时收回《动火作业许可证》,停止动火,按本单位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八条 动火作业人员、动火监护人应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并按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九条 《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单位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存档,保存期限为2年。

11.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一

二、特殊工种人员要按有关规定做好年检和培训工作。

三、员工违章以及重大事故责任者,由所属单位或安全环保部门根据情节提出处理意见,同时进行安全教育。重大事故责任者离岗复工时必须经公司安环部进行复工安全教育。

12.野外施工安全工作总结(推荐) 篇十二

在地调处、处党委和处HSE部门的领导下,我队承担的周口谭庄二维地震采集项目,自2009年1月13日开始至3月17日结束,参加施工人员756人(其中职工112人、临时工668人),承包商2个。该项目涉及300余个村镇,工作难度很大。我队克服工区内高速公路、国道、铁路、县乡公路多,地质条件复杂、打井难度大等困难,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设计要求和勘探事业部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岗位职责,严抓细管,合理组织,科学施工,及时协调各方关系,确保了野外采集任务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消耗震源柱73608公斤,电雷管20240支。采集资料合格率100%,优级率94.27%。

按地调处HSE部门的要求抓好施工过程中的HSE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地震施工任务的完成,实现安全生产。这个工程以工期短、质量好和效益高受到处领导和局有关部门的称赞。在安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加强安全培训,全员持证上岗,我参与了安全培训、教育的组织、讲课、考试等。施工前,队组织对参加施工的职工进行了安全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才允许上岗。1月13日民工报到以后,对民工进行了安全教育,主要学习了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地调处HSE体系运行控制文件和队上的安全规定、本工区施工项目的HSE风险告知和针对风险采取的控制措施、应急预案和急救常识等,并进行了考试。涉及84#85#施工的36人都取得了南阳公安局培训考试合格颁发的上岗证。并按商 1

水县的要求,把接触84#85#的人员及时到商水县治安大队备案,办理了涉爆人员工作卡。

2、选择合格的承包商参加施工并加强安全检查。经过地调处有关部门的预审、把关、审批,有2个承包商参加了我队的项目施工。承包商到队上以后,对他们的资质进行了确认,对其设备进行了安全检查,并对承包商员工进行了针对施工区域安全风险的安全教育。施工中对承包商施工过程检查3次,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3、主动工作,对事故超前预防。在施工前,认真了解工区情况,参加工区踏勘,制定了HSE作业导书(我队的HSE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HSE目标是:施工人员健康率≥99%。万元经济损失为零。无重特大安全及工程事故,无人员伤亡。无违反国家及地方环保政策及法规事件发生),应急预案(建立地调处、队部、施工现场三级通讯系统,所有现场施工车辆配备车载电台,主要施工人员配备对讲机,与仪器车和生产指挥车直接联系,对施工经过区的村民进行了施工风险告知),具有可操作性,为安全施工奠定了基础。组织职工开展了针对工区的危害识别,对中等以上的风险采取了控制措施,在工作中狠抓落实。认真做好队伍搬迁预案。

4、做好84#85#施工使用的安全。出工前,提前到商水县公安局联系办理民用爆炸物品的使用证和存放证。为了存放的安全,与当地公安部门共同为84#85#存放点选址,最后经公安局同意设在邓城乡。为了

库区的安全,对炸药库避雷针和泄静电棒的有效性找专业电工进行了测试。施工中队领导多次到库房去安全检查,确保了存放的安全和物帐对口相符。对拉爆炸品的两台车进行了GPS定位,由于GPS定位系统程序老化不太好用,会同协调科去南阳升级换代,保证了GPS系统的完好性。

5、加强对司机的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组织对司机和车辆进行了一次安全风险评估。参加评估的人员有HSE官员、机械师和修理班长,对24名司机和24台车进行了评估,针对评估出的风险及时告知司机进行整改和施工中加以控制。要求驾驶员在每天出工前检查本人所驾驶车辆的制动性能、方向、灯光等,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整个施工期司机开车做到了安全驾驶。

6、认真组织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调动大家做好安全工作和积极性。把开展百日安全赛活动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防冻保温工作,做好防火、防触电、防滑、防中毒工作。

7、努力保生产任务的完成。过公路施工时,为了搞好施工的安全警戒,积极与商水县、正阳县交警大队联系,请来了交警和警车帮助警戒。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与地方政府取得联系,做好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文物保护工作,施工期间无任何破坏环境、文物的行为发生。为了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急救,与商水县人民医院和急救中心签定协议,保证紧急情况出现时能及时派人派车来救助。配备了必须的急救包。

8、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施工中坚持《石油地震队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地震勘探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规定》、《地震勘探钻机作业安全规程和地调处HSE管理体系文件,按地震队检

查标准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在局处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队HSE领导小组正确处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把握好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方向,2224队本次项目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HSE业绩,整个工期未发生民爆物品的遗留问题,未发生林区火灾、火患,未发生任何安全行车事故,未发生用电事故,未发生严重违章现象。

虽然我队在本次施工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一定要更好地学习安全知识、安全管理,努力工作,为2224队、地调处实现全年的安全控制目标而尽心尽力!

地调处2224队

上一篇:公益岗位管理制度下一篇:不期而遇的温暖初三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