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人

2024-09-17

中庸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人(精选13篇)

1.中庸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人 篇一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

崔 日韦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摘要: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孔子思想体系的始终。中庸精神赋予了孔子的仁、礼等思想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透过中庸精神,孔子天人贯通的圣人气象得以呈现。孔子的中庸精神在两千余载后仍值得我们细细体味并付诸实践。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07)03-0043-02

一、中庸的内涵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虽然“中庸”一词在《论语》二十篇、一万一千言中仅出现了一次,盖孔子思“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故罕言中庸,但中庸之道却彰显于《论语》的字里行间。窃以为中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执两用中。“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孔子称赞舜能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而用中庸之道去引导人们,这也是舜能够成圣的原因。“大知”的圣贤待人处事能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无过不及,而取其中。“不及”固然是不好的,但是“过”亦不足取。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过”和“不及”都偏离了中道,故两者都不可取。为了恪守中道,就要反对两个极端,而要“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论语》中诠显中庸思想的语言比比皆是,又如子夏为宰于莒父而问政于孔子,“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处理事情怠慢拖拉不行,过于求快亦是很有害的,要成就大事就要执守“中庸之道”,不快不慢,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再如“: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和“文”是为两个极端,朴实超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超过朴实就显得虚浮,文采和朴实搭配恰当,这才是“中庸之道”。2.和而不同。《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时期的大夫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与孔子同时代的齐国大夫晏婴发挥了史伯的观点,提出了“和与同异,否可相济”。孔子发展完善了史伯以来关于“和”与“同”的思想,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的思想。“和”是指不同事物、不同见解的和谐与统一,君子以道义为原则,能虚心听取别人的忠言,热心纠正他人的错误意见,重公尚义,从而求得相互和谐一致。“同”是指无原则的认同,小人以私利当头,因此不能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交融,也就不能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3.权变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中庸之道虽然是天下之达道与真理,但它也并非一成不变,君子能够对中庸之理时时省察,应时制宜,做到随时而异,适中不偏,言行处处符合中道。“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孔子认为,现实生活中符合中庸之道十全十美之人是很少的,那就要结交狂放激进和洁身自好的人,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现实生活中的孔子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说:“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并赞扬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公冶长》),身处乱世就要清静自守,保全自身免遭刑戮,如《周易·系辞下》所言“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然后才能厚积薄发,在有道之邦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施展出来。孟子认为孔子达到了“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之境界,故称赞他为“圣之时者”。

二、中庸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其时,周朝式微,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季氏旅于泰山”(《论语·八佾》)等事情时有发生,使孔子不由地发出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的感慨。孔子满怀着浓郁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终日乾乾,孜孜不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不馁精神积极入世。是故北宋五子之一张横渠由衷称赞道“:仲尼犹天,九五飞龙在天’,其致一也。”《(正蒙·大易篇》)为恢复周礼,孔子开创出“仁”学体系,作为“礼”的理论基础,使内在之“仁”与外在之“礼”、内圣与外王渐次合一。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仁”,“仁”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爱人”,一个人的爱人之心要从小开始培养,年少时在家里就要对自己的父母兄弟行以“孝悌”,长大后进入社会就要对他人行以“忠恕之道”。“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仁”的另外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修己”:“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回》)“为仁”就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上),君子应该通过“修己”,将自身的德性修养外化为富国醇民的功业,渐次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孔子认为,要达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理想状态,其必由之路正是“中庸”之道。此即是说,要正确和谐地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存在着一个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怎样才能最好、最快地实现预定目标,孔子以“中庸”之道解决了这个难题。“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在这里,“中庸”是一个最高的、终极的道德评判者。作为最高道德准则的仁,存在着一个仁得合适与否的程度问题,“中庸”精神为其最佳答案,凡合乎中庸原则的就是正当的、合适的,否则就是不正当的、不合适的。其次,“中庸”对仁、义、礼都有制约作用。天、人和宇宙万物之间的最高和谐,亦即天人贯通合一,是“中庸”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现实生活中的孔子也是谨奉“中庸之道”的,“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此即圣人所呈现的恢宏中和而不著痕迹之气象,亦是中庸思想在孔子伟大人格上的生动体现。

三、中庸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庸”之道的实质就是要追求人际关系的最高和谐,“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是人际关系的最为理想状态,即是在承认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彼此皆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使双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从而谋求双赢局面的实现。放眼寰球,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但是局部冲突与战争依然此起彼伏。有的国家为一己之私发动不义之战,有的国家民族内部因为信仰差异而互相杀戮不已,致使难民成群,苍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文精神与理性价值在不觉之辈的妄举下遭到摧残和泯灭,而中庸之道恰是最好的解救之策。中国哲学的精髓就在于天人相贯互通,人与大宇宙一体无隔,是故中庸之道不仅可以用于处理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还可以应用于人与自然之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人类对自然不加节制地一味索取,已开始自食恶果,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骤然而至,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已经受到威胁,这就再次彰显出浸润着总体宇宙关怀和终极人文关切的中庸精神之弥足珍贵之处。参考文献: [1]颜炳罡.四书通解[M].济南:学苑出版社,1999.[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An Analysis of Confucius’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Its Modern Value Cui Wei(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Abstract:Doctrine of the Mean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concept in Confucius’thought category.Such thought as

Goodness and Li of Confucius can fetch boundless life and vigor from it.Through The Doctrine of Mean, Confucius’

character charm as a great man takes appearance.Doctrine of the Mean is still valuable afte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which are worthy to be comprehended and practiced by us.Key words:Confucius;Doctrine of the Mean;modern value

2.中庸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人 篇二

一、传统思维模式下的中庸之道

中庸思想贯穿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从管理的角度而言, 为官之道讲究平衡关系, 要准确把握上下级与同级的关系, 并选择与权变对应策略。关于上下级, 对上要礼让、尊重, 不阿谀奉承为好;对下要外示以威而私予以恩 (利) , 恩威并重;对同级要采取亲热和矜持并重, 等距离对应的态度;另外, 在朋友交往方面, 应注意处理义利关系。作为一种文化影响而言, 深刻了解与揣摩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庸的思维模式与处事之道, 才能更好地制定管理方法。

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讲, 中庸思想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信仰和观念。中国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帝制时代, 能够周而复始地延续几千年, 从文化方面的原因看, 人们的社会观念和信仰能同步化、一体化, 主要就是继承和弘扬了儒家中庸思想。儒家中庸思想强有力地调节着社会和个人的思想意识, 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想规范。“中庸之道”就是为了达到完满的统一性、同一性的思想方法, 以四书五经作为科举取士的正统教材, 在读书人和官员中间更强化了这种同一性和统一性。

二、中庸制衡关系中的领导艺术

作为组织的领导者每时每刻都要处理各种利益冲突的问题, 因为任何组织都有着其复杂的内外利益关系。如何制衡相互之间的关系, 成为领导者要顺利完成组织目标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以说对关系网的制衡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

第一, 选取德才兼备的人才。“制胜之道, 实在人而不在器”, 德才兼备是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形成独特的选人用人的制衡艺术。“同治中兴”名臣曾国藩的用人策略很好地阐明了这种用人的艺术。曾国藩领导着有着决定晚清命运影响力的庞大幕府, 广纳了千百人才。曾国藩的识人之道有四:一看德行操守;二看学识素养;三看才干能力;四是看相貌、语言文字和志趣。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德行操守最为重要, 其中核心是德才, 德为本质, 才为功能。如果德才不能兼备, 则宁取才能稍差的, 也不可取无德的。德才兼备, 德重于才, 德才制衡, 其内在的玄机与哲学是十分深厚的, 充分体现了一种中庸制衡的艺术。

第二, 平衡各方“势力”。领导者应该始终居于支配全局的有力地位, 对各种“势力”起到领导、引导、监督、协调、制约的作用。领导者要妥善利用处理好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 就必须对这种形势的存在与发展深入了解, 把其各自存在的理由与作用做到心中有数, 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势力”, 使他们相互间产生微妙的影响与制约作用, 这样就可以根据组织管理的需要, 利用各种资源,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殊作用, 最终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我们知道, 一个组织的内部和谐与团结是完成组织目标的重要保证, 组织文化与氛围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领导者在公开场合中必须使各种“势力”都感到公平与尊重, 从而能赢取各种“势力”的信赖, 获得权威, 从而成为整个组织的引导者与向心力形成的核心。

三、领导艺术中的人际等距关系

领导艺术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 协调与制衡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在现实生活中, 有的领导者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 一直比较严肃, 给人一种可敬而不可亲的感觉;有的领导者则恰恰相反, 不分场合, 不分对象, 与下属谈天说笑, 非常亲热, 无所顾忌。其实, 这两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都超越了一个度, 前者有“摆架子”之嫌, 后者则有浅薄浮躁之意。因此, 明智的领导者, 往往在工作过程中, 扮演的是领导角色, 对下属敢于批评、严格要求, 始终保持自己应有的威严。而在工作之余, 则常常与下属交流思想, 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有时还可表现出自己活泼的一面, 包括兴趣爱好, 又扮演着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的转换, 需要领导者去细心把握。

1、关系等距

等距关系理论最初源于外交学中。在外交关系处理过程中, 有种外交模式叫“等距外交”模式, 外交学上的“等距外交”, 指的是世界上一切国家之间或国内各政治派别、各团体举行的政治谈判, 为了避免各方争执谈判的席次, 使得参加谈判的各方在形式上保持地位平等, 于是谈判一般采取“圆桌会议”的形式, 各方都围绕圆桌而坐, 看不出高低、上下、主次之分, 主持人也由各方轮流担任。这种做法与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是有关联的。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为所有社会群体服务是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行政管理人员, 除了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自身不断加强学习外, 与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 行政管理人员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可以借鉴中庸思想中蕴含的等距关系思想, 可以效仿将外交事物处理过程中的“等距外交”的做法, 运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在处理各种关系时, 尽量做到恰如其分, 既不要“不及”, 也不要“过分”。对待上级时, 要不卑不亢;对待平级时, 要和而不同;对待下级时, 要尊重与坦诚。对各个与之交往的对象保持密疏有度, 一视同仁, 态度中立, 坚持等距, 以建立和发展与行政管理服务对象良好的人际关系。

2、心理交往等距

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交往。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与行为等。认知是指个体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状态,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从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 如果彼此之间不相识、不相知, 就不可能建立起人际关系, 它是产生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总是缘于某种愿望、诱因和需要, 人与人才会产生交往。情感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 情感直接关系着交往双方在情感需要方面的满足程度, 即心理距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 如喜爱与厌恶、满意与不满意等, 人们正是根据自身情感体验不断调整着人际关系。可以说, 情感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它往往被当作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决定性指标。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 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它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变量, 人每时每刻都在表现某种态度, 态度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与发展。

中庸思想所蕴含的心理的交往等距, 强调的是对领导者的心理状态的把握。使其能对权与利、职与权、职与势进行清醒的审视, 理性把握私人利益与组织利益, 权衡轻重。因此, 在处理与各类人员交往时, 要有正确的心态把握。

3、角色交往等距

上下级之间的交往是与一定的职权、身份相关联的, 是一种职场的角色交往。解决角色交往中的矛盾, 要求协同矛盾的双方进行共同协商, 以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这种交往一般是工作成分较大, 感情成分较少, 它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另外, 在现实生活中的, 每一个人都会有私人的交往, 这种非角色的交往是没有组织与上级的约束的。应适度、等距地把握感情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具体来讲, 中庸式的角色“等距交往”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要同等尊重, 对不同角色要同等尊重;要同等辅助, 对不同角色要同等辅助;要同等照顾, 对不同角色要同等照顾。要达到角色交往中的等距, 还必须要有程序、原则的观念。保持角色“等距交往”的关键是按程序办事。行政管理人员的分工不同, 他们的职权不一样。只有按照程序办事, 才能正确地运用行政管理人员的职权, 否则就可能出现越级和越权办事。这一点, 在中庸思想中的“执中”和“过犹不及”的观念中也是有所要求的。

参考文献

[1]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文[R].2002-11-08.

[2]肖萐文、李绵全:中国哲学史[M].人民出版社, 1982.

[3]曹德平: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丁小萍:中国古代政治智慧[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中庸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人 篇三

关键词:中庸 现代经济伦理 诠释

儒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多个方面显示出了它强大的文化张力,一方面是因为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积淀中,形成诸多合理的文化内核,如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和为贵的和谐意识;还有注重实践的力行意识等,这是儒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能重新焕发出异彩的基础,这些意识即使放到飞速发展的21世纪,也有它非同寻常的积极意义。儒学思想在当代能发挥积极文化功能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于人们对儒学的重新解读,即用现代意识重新诠释儒学,用现代语言范畴重构儒学,这就为儒学和现代社会文化诸因素密切契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它也就有了涵盖现代意识的价值意蕴。当然,这种解释并不是牵强附会和生搬硬套式的对儒学原初含义的完全解构,而是让它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实践主体的运用过程中坚持自己本来面目的一种沟通。

儒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不同领域发挥了积极的文化功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经济领域也是如此,有些人就把东亚一些国家经济起飞的伦理动因归结为儒学。而事实确实如此,如以仁爱为本的人道主义、以德为先的经营理念、强调正人先正己的管理者作风等无不和现代一些前瞻性的经济管理理念相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儒学思想都能在现代社会焕发文化张力,因为儒学毕竟是产生于农业耕文明社会中的一种思想意识,如果幻想在传统文明中能找到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一切文化动因,这明显的是一种浓厚的回归主义倾向。实事求是地讲,儒学思想本身确实也包含了一些有悖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成分,所以它是一把双刃剑,要让它和现代社会的一些文明进程高度关联,科学的扬弃是一个前提条件。

但出现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科学扬弃和重新的解读的主体毕竟是人,而由于知识结构、价值取向甚至情感意识的不同,不同评价主体对同一客体评价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异。从学术争鸣的角度来讲,我们提倡这种认识的多元化思维,但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讲,它有可能造成的一个恶果是:一些落后、甚至腐朽的思想被当成事物发展、社会前行的圭臬;而一些人类文明的成果却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对中庸思想的不同理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庸思想向来被许多人当成了批判的对象,而把中庸思想和现代经济伦理思想来平行理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中庸思想作为阻碍现代经济发展的伦理思想倒是有人提出过,马克斯·韦伯就曾指出:东方的儒家伦理是一种反资本主义的入世伦理,它把现实视为安身立命之处,而且用一整套伦理规范去维系既定社会秩序的和谐,投诸在适应现存社会的目标点上······它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永远保持克己自制的处世态度,在生活中始终做到中庸和适度的“不逾矩”,因而这种观念很难使社会生活发生转变,无法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促进作用。之所以造成了对中庸思想的这种误解,一是对中庸思想的内涵把握不深,另外一个则是对中庸思想的外延定位不明造成。其实中庸思想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曲意地去理解就会造成它和现代文明的背离,下边笔者就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去对它进现代意义的诠释。

首先,许多人把中庸思想的外延无限缩小,许多人把中庸思想简单的等同于“过犹不及”,而且对“过犹不及”也进行了简单化的理解。其实,“过犹不及”并非等同于折中主义或调和主义,它主要是对道德修养和行为方式的一种规范,我们要了解原初含义的中庸,必须要回到原生态的中庸,这样才能从中进行具有现代经济伦理学意义的中庸思想的重构。“过犹不及”最早来源于《论语·先进》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认为“过”与“不及”之间应有个适当的界限。孔子很赞赏尧命舜时所说的“允执其中”。他强调,人不应固执己见和偏走极端,而是应适中适当适度适可而止而行。偏离“中”,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或错误,他坚决杜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等四种自以为是、固执偏见的现象,也认为“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从理论层次上来看,“过犹不及”作为否定性判断,更重要的是否定了“过”优于“不及”,“过”优于“不及”的道德假设将本来同样的道德失误 “过”当作了一种特殊的道德修养而给予了不应有的肯定,从而使这种并不合乎道德标准要求的行为能够以这类似是而非的理由成为可以被容纳的道德行为。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而言,如果为了满足某种社会需要,一些管理部门就会成为大力倡导和推行这一需要的强大的社会保证,这种倡导往往以物质奖励、精神表彰的肯定手段鼓励其它企业员工,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而言,这或许也是提高企业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它的努力往往在推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产生出一种超出目标需求的过分推动的结果即极端主义的倾向。极端主义的危害不仅将某一合理行为无限推进到不合理的界域,从而导致荒谬,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于它往往作为这一合理行为的正面动力出现,使人意识不到它的危害。

对“庸”进行追本溯源的解释,我们也可以发现它的原初含义,第一,“庸也者,用也。”即 “庸”就是用,就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行常用。第二,“庸,平常也。”两者的意思结合起来就是人伦日用之中要用中行中,不可走极端,正确得当,是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要求。从经济伦理学的视角而言,它也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如处理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都要有一个适中之点,在考虑自己的利益时也要考虑到其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企业也就会发挥最大的创造力。

中庸思想经过孔子提倡、子思阐发以后,形成了一整套复杂的理论与方法,绝非“过犹不及”几个字所能涵盖的了的。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内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从当代经济伦理学的角度而言,人进行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最大程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和中庸思想的主题含义不谋而合,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如果企业员工内心有着崇高的道德修养,有着极强的自律精神而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使企业活动出现一种严格有序的状态,也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创造经济的财富的初衷。企业员工道德素养的提高,也可以使企业减少了培训企业员工的费用而节约了企业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东亚一些国家的企业让自己的员工熟读儒学著作确实看到无论怎样创造财富只有人才是真正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这一坚实的真理。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所用的普遍方法,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方法,更是一种修养境界。由于在中国哲学中,对外在的自然之天始终保持了一颗敬畏之心,因此和外在自然之天的无限接近是中国哲学不竭努力的终点。这一点在中庸思想中体现的更为深刻,不过在中庸之道中更多侧重于道德修养方面罢了。在中庸中,天道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和伦理意义,在《中庸》中认为天道就是诚。而天人合一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人通过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内外相通。因此《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内外合一。《中庸》中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内外之道,即内外合一,内外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内外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知与行的合一。

《中庸》中所讲的天人合一从现代经济伦理学的角度来审视也非常重要,在经济活动中,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追求目标,但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一些人往往会采取违背市场交易规则的行为,奉行“只能我负人人,绝不能人人负我”的经营哲学,反而破坏了市场活动的有序进行。因此,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就异乎寻常地显现出来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本。它有利于形成和维护一种良好的市场秩序,产生较高的效率,而诚信的缺失则会导致交易成本的提高,甚至中断交易链条,破坏企业的竞争力和整个社会的正常经济环境。因此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需要诚信。高度法制化、制度化的市场经济的运行,正是有了市场交换双方高信用度的保障而降低了成本,产生了较高的效率,同时能够使企业的交易活动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获得长远、稳定的利益,保证了市场机制发挥真正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并且提供稳定的利益预期。相反,企业信用的缺乏和不足,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交易效率,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变成了一种不经济的运行方式,使经济活动范围及其获利方式只能局限于有限的“熟人社会”圈子里和短期的一次性交易中,直接影响市场体系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成为了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优化配置资源作用的障碍,弱化了信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正面功能。,由此看出,诚信是保市场经济竞争和利益驱动机制健康运行的伦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市场交易双方的双赢,否则,只能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解体甚至经济崩溃。

在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和主要原则中,还包含着更多的哲学内容,而其中的许多部分在现代经济伦理学也有着较强的借鉴作用,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细叙述。总之,博大精深的中庸思想中还有着更多有助于构建当代经济伦理学的思想等待我们不斷去研究和应用。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权汉生.“过犹不及”德性规范还是普遍方法[J].湖北师范学院院报,2006,3:2.

[2]朱晓鹏,彭跃宏.论作为经济伦理的诚信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兰州学刊,2006,):136.

4.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比较 篇四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比较

中庸思想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中庸思想的解析有助于更进一步解读他们的伦理思想.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是一种道德教化出来的`品质,是道德情感感受和行为的合适,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但是,对中庸的涵义及其标准也有不同,这种不同导致了对理想社会的不同设计,体现了宗教法制农业文明和海洋商业文明的差异.分析和理解中庸思想,对现代道德建设有很大的启示.

作 者:谢金林 邱峰 作者单位:井冈山师范学院,江西,吉安,343009刊 名: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GGANGSHAN NORMAL COLLEGE年,卷(期):23(3)分类号:A222.2关键词:中庸 品质 合适 教化

5.法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篇五

摘要: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内外面临种种挑战。本文研究了法家的古典管理思想,从中寻找企业从内部管理上应对这些挑战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内外面临种种挑战。外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内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极易产生严重的内耗,甚至拖垮一个企业。为解决这些问题,各种管理思想层出不穷,多如过江之鲫,让人无所适从。

这些复杂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国争相称霸,国家间在经济、政治、军事上进行着多方位的较量;诸侯国内部,随着井田制的解体,社会阶层的流动,原有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然而元老贵族阶层不愿意放弃特权,竭力反对新政,各阶层之间相互角力,甚至相互掣肘。这些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君面临的难题,与当今企业遇到的问题何其相似。最终,秦国借助法家思想,实行彻底的变法,富国强兵,最终统一了天下。因此,研究法家思想,或许会为我们解决当今企业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个思路。

一、法家思想简介

在西周的奴隶制社会中,社会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分封制。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分封给士大夫,以维系贵族集团的稳定。在这

种情况下,对贵族和对民众的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贵族的关系主要靠“礼”来协调,民众的治理主要靠“刑”来约束,即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到了东周时期,社会各阶层原有的僵硬界限逐渐被打破,大国之间侵略,兼并。此时,原有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各诸侯国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法家学派逐渐走上历史舞台。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从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这一基础出发,强调君主在掌握权力的基础上,应该建立完备的法律,奖赏有功,惩罚有过,重赏厚罚,从而使人奋勇耕战,最终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二、法家的核心思想

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强调“势”的作用,即主张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即控制臣下的权术最为重要;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即认为法律与规章制度是法治重点。

韩非子将这三派的思想融合起来,认为这三者缺一不可。势是法治的基础,君主只有拥有了权势和权威,才能令行禁止,法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法是法治的核心,要实行法治,就必须制定出严格的、赏罚分明的法律,并且法律对所有人必须一视同仁,才能使人民对法

律有应有的敬畏;术是君主驾驭臣下的技巧,既要充分发挥下属的才能,推进法的实施,又要防止下属谋权篡位,保证势的权威。

三、“法”与制度化管理

“法”,就是法律制度,就是用法律制度来进行管理。对于当今的企业,就是制度化管理。法家认为,用儒家鼓吹的仁政、墨家的兼爱非攻都不能强国,只有使用法律治理国家,才能实现“民安而国治”,“兵强而敌弱”(《韩非子 有度》)。

法能强国,是因为人们都喜欢奖赏,害怕惩罚,因此法治能起到防范作恶,鼓励先进的作用。韩非子举了个例子:几尺的布,一般人都会去拿;融化的黄金,就算有几百两,盗跖(传说中盗贼的祖先)也不会动手。一般人会拿几尺布,是因为肯定没有坏处;没人会碰融化的几百两黄金,是因为一定伤害手。(“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韩非子〃五蠹》)。用法治去约束人们的行为,让他们做了错事的惩罚远高于得到的好处,人们就不会作恶。同时,法治也能起到奖励先进的作用。在赏罚分明的前提下,“有功无功相事也”(《韩非子 初见秦》),有功和无功有大的差别,就能“听说打仗,就跺脚赤膊,迎着利刃,踏着炭火,上前拼死的大有人在”(“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韩非子 初见秦》)。

在说明了“法”的作用之后,法家提出了制度化管理的几

个要点:

1.制度要公之于众。要让所有人都能知道并了解制度的内容。“宪令著于官府”,然后才能“刑罚必于民心”,使奖惩措施深入人心,使人们时刻谨记,制度才可能发挥作用。(《韩非子.定法》)2.制度规定的目标要能够达到,不能达到的标准不但没有激励作用,如果“立难为而罪不及”,以此为依据来惩罚下属,还容易造成“私怨生”,影响整体目标。(《韩非子 用人》)3.制度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号令数下者,可亡也。”(《韩非子 亡徵》)。但是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制度也要随势而动,不能一成不变。“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八经》),用以前的制度来应对变化了的形势,就像守株待兔一样可笑。4.制度要厚赏重罚,同时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因为,只有立功的人有获得奖赏的预期,知道必然得到奖赏,并且奖赏够多,人们才会争相理工。只有犯错的人知道必然得到惩罚,并且处罚非常重,人们才会对犯错有足够的害怕,制度才会起作用。(“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韩非.八经》)。

四、“术”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

(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法家思想中,将人力资源管理归于“术”的范畴,对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对于人才的选拔,法家认为,领导者不可能亲自发现和选拔人才,“日不足,力不给。且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辞。”时间、精力都不够,而且很可能受蒙蔽。而如果靠下属的举荐,”则臣离上而下比周”,容易造成下属结党营私。因此,法家提出,“有贤不肖而无爱恶,有愚智而无非誉”,人贤和不贤是实际存在的,但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进行判断。愚和智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根据别人的诽谤或赞美来确定。要依靠制度选拔人才,尽量减少选拔中的主观因素。(《韩非子 有度》)

对于人才的使用,法家承袭了道家的管理思想。作为管理者,应该“无为而无不为”。“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躬于智;贤者勑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躬于能。”作为管理者,应该让下属去做其职责范围内的事,任命聪明的下属去考虑,任命贤能的下属去发挥才能,管理者只需要起到监督考核的作用,不用直接干涉下属的事务。(《韩非子 主道》)

对于人才的考核,法家认为,管理者首先要根据下属的言论判断其应该达到的目标,然后考核其实际是否达到该目标。“群臣陈其言,君以其主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其进行奖赏或惩罚。

这样,下属就不敢言过其实,立下不切实际的目标,而立下目标后也会竭尽全力的去完成。(《韩非子 主道》)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在考核的过程中,管理者本身要保持中立。“彼自离之,吾因以知之;是非辐凑,上不与构。”臵身事外,不参与争论,冷静观察,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韩非子 扬榷》)

五、“势”与领导艺术

法家思想的“势”,是指权势,权力。法家推崇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对于一个组织来讲,法家推崇的是直线制或直线职能制结构,强调身处中央的领导者要强势控制组织的运行。作为领导者本身来讲,要有足够的权威,要让下属对自己有足够的敬畏。法家认为,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强力推行法治,才能达到法治应有的效果。(《韩非子 扬榷》)

六、法家思想的偏颇之处

法家思想推动秦国统一了华夏,在中国几千年的专制社会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被历代帝王奉为密不外传的御民之术。但是,由于其所处时代的局限,其思想也有一定局限性。在研究法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作用时,我们既要看到法家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1.遏制人的创造力

法家强调法治,为维护法律(最终是维护君主)的权威,法家不准平民私自议论国事,进而禁止除法家外的诸子百家的存在,发展到极致就是后来的“焚书坑儒”。在刚从奴隶制社会跨入封建社会的战国时期,国家只有耕种和作战两件大事,不需要平民思考太多,这种法律对秦国集中全国力量迅速壮大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在秦统一中国后,这种防民之口的法律阻碍了信息的流动,造成了矛盾的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覆灭。

在现代企业中,人才是最大的资源,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企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再采取这种压抑人性的做法,势必影响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消极怠工、不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情况出现,对企业发展是很不利的。2.忽略了人性的多样性

以现代管理学理论来看,法家看到了人性中经济人的一面,从而强调利益和惩罚对人的推动作用。但是,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将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法家思想强调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没有看到其他层次的需求。这一方面容易造成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无法满足,从而降低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容易压抑其他层次的需求,进而导致人的逆反心理,起到相反的效果。这是在管理中应该极力避免的。

总的来说,法家思想秉承中国传统思想的系统性,从哲学

6.论现代企业文化与管理沟通 篇六

关键字:企业文化管理沟通反馈良性发展整体优化

一、企业文化与管理沟通的关系:

从大的方面来说,管理沟通是企业人在一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的相互之间进行思想和意识的双向的传递过程。换种说法也就是,管理沟通是企业文化的反映和体现。一个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管理,这种沟通包括内部沟通(如企业内部决策讨论)和外部沟通(如危机处理),那么不难想象,该企业一定具备着科学和人性的企业文化。相反,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内部沟通将会受阻,企业的外部沟通同样将会遇挫。

从小的方面来说,管理沟通是个人内心与外在行动这样一个内外自我沟通的过程,这种自我沟通同样基于自己所处企业的企业文化,一个具备良好企业文化的组织,其组织成员不仅局限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还会自觉学会自我沟通管理,这种自我沟通管理促进了自己的更好发展,与此同时也带动了企业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企业的良性发展。

可见,优秀企业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企业从上到下都重视管理沟通,拥有良好的沟通文化(包含在企业文化内)。管理沟通是创造和提升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完成企业管理根本目标的主要方式和工具。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创造出一种企业独有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的外在需求转化为企业员工自在的观念和自觉的行为模式,认同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及使命。而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塑造,其实质是一种思想、观点、情感和灵魂的沟通,是管理沟通的最高形式和内容。没有沟通,就没有对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理解与共识,更不可能认同企业共同使命。

二、沟通对企业的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1、实现整体优化的需要

首先,沟通是协调组织中的个人、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组织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各部门、各成员之间必须有密切的配合与协调。只有各部门、各成员之间存在良好的沟通意识、机制和行为,各部门、各成员之间才能彼此了解、互助协作,进而促进团体意识的形成,增进组织目标的导向性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体系合作无间、同心同德,完成组织的使命及实现组织目标。

其次,沟通也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然要和顾客、供应商、股东、政府、社会团体等发生联系,这些都要求企业必须与外部环境惊醒有效的沟通,通过沟通来实现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在环境日趋复杂、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与外界保持良好的沟通状况,及时捕捉商机,避免危机,是关系到企业兴衰的重要工作。

2、激励的需要

良好的沟通内容能够通过满足员工的参与感和改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组织成员并非仅仅为了物质的需求而工作,他们还有精神层面的需要,这些精神层面的需要包括成就感、归属感、荣誉感及参与感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这些精神需要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要使员工真正的感觉到属于自己的企业,并不是仅仅依靠薪水、奖金所能达到的。而更在于那个组织对他的意见的重视,这种参与感的满足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而组织沟通,尤其是上向沟通正可以满足员工的这种欲望。良好的沟通能减少团队内的冲突与摩擦,促进工作人员间、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和谐和信任,减少工作的重复和脱节,从而避免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上的浪费。

3、获取决策所需信息,整合企业智力资源的需要

管理的行为过程,也就是沟通的行为过程,管理的主要和核心工作就是沟通。企业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存在着众多可变因素的系统,参与系统活动的个体或群体是有着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主体,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容易产生沟通障碍和沟通隔阂。沟通障碍和沟通隔阂的存在会造成组织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的解决,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然而,沟通障碍和沟通隔阂的存在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如何科学地认识和把握这些矛盾,不断找到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管理沟通把企业信息系统及运行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寻求克服沟通障碍和沟通隔阂的科学方法,由此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把握管理沟通“七要素”,提高管理水平

1.把握目标。针对沟通前众多的信息,沟通者必须组织一个清晰的概念传达给受众,才能实现有效沟通。这个清晰概念的组织包括:确定目标、明确观点、安排具体内容。沟通目标不仅要按指导性和咨询性策略进行,还要明确总体目标、行动目标和沟通目标。既要界定好总体目标、战略、策略和任务之间的关系,又要明确主导目标,善于在主导目标的规范下,考虑如何把对方的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最后的行动目标和沟通目标。

2.分析信息源。在沟通中,信息源即信息的发送者、沟通主体、沟通者,即:分析谁发起这个沟通的行为。在沟通分析过程中,沟通主体关键要明确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在什么地方?我能给受众什么?沟通主体分析是解决“我是谁”以及“我在什么地方”这两个问题。沟通主体分析“我是谁”的过程,就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而分析“我在什么地方”的过程,就是自我定位的过程。

信息源始发沟通过程,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

3.组织信息。为了使信息顺畅地传递至听众并使其易于接受,策略性地组织信息是至关重要。即重要内容应放在开场白还是置于结尾需要仔细斟酌。善于运用信息策略。信息策略是管理沟通的第三个重要环节,成功的沟通者在每次沟通发生之前,首先要考虑如何完善沟通的信息结构。信息策略的制定,关键在于解决好怎样强调信息、如何组织好信息这两个问题。

4.了解听众、服务听众。成功的管理沟通是听众导向的沟通。在沟通前应该了解听众背景:他们是谁?他们了解什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怎样激励他们?做好这四点主要是在与听众沟通前要认真预测听众是积极的还是被动的?是主要听众还是次要听众?他们对于沟通的主题了解什么?他们需要哪些新信息?听众对所提供信息感兴趣的程度?如果听众对沟通主题兴趣浓厚,就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对于那些对沟通主题兴趣不大的听众,就应该设法激发他们的热情,征求意见并诱导他们参与讨论。沟通客体分析是成功管理沟通的出发点。要善于运用沟通客体策略,重视伦理道德在管理沟通中的作用。

5.沟通背景(环境)分析。现代企业优化管理沟通,必须重视环境分析,建立环境分析机制,既要经常分析内部环境,又要分析外部环境,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要特别重视对沟通过程发生影响的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环境因素分析

6.优选媒介(渠道)。沟通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包括口头、书面和非语言而完成的。渠道是由发送者选择的、借由传递信息的媒介物。从理论上讲,管理沟通应该比以前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信息容量、更宽的覆盖面积、更高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7.中庸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人 篇七

1 中庸之道的内涵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将中庸视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孔子的传人子思在《中庸》中进一步阐释了其内涵,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意思是, 喜怒哀乐情感尚未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中”, 表现出来而又合乎常理叫“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 “和”是天下的普遍原则, 达到了中和的境界, 一切便会处于和谐之中, 天地万物都能各得其所。中和就是中庸, 天地万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按后世儒家的解释, “中庸”的“中”有中和、中正, 不偏不倚的含义[2], “庸”则“常”, 指某种不变的道理, “中庸”就是对“度”的合理把握和对各种关系的良好协调, 在平衡中寻求发展[3]。中庸之道的核心内涵是“无过无不及”, 体现的是一种辩证法思想, 表明任何事物或行为都有两个相互对立或对应的方面, 应坚持用整体原则来把握事物的本质, 既不能过, 也不能不及, 如《中庸》中“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论语·尧曰》中“君子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充分体现了处理事务的整体观及适度原则。中庸思想的“中”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原则, 应根据情况权宜应变[4], 正如《孟子·里娄上》所讲“嫂溺, 援之以手者, 权也。”可见中庸之道并不是一味盲目的附和、和稀泥、人云亦云, 其追求的是一种有原则的协调与和谐, 是一种在变中求和谐, 在异中求和谐的思想。

2 借鉴中庸之道进行护士长和谐管理

中庸之道是实现和谐管理的思想方法和重要手段, 要求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调矛盾, 达到事务的平衡与稳定。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 可以撬动地球”。同理, 管理者只要能使管理行为中的杠杆维持适度平衡, 找到最好的支点, 在管理中就会取得“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护理管理中存在大量的对立面, 会形成诸多冲突和矛盾, 因此, 护理管理过程也就是协调矛盾两级互动的实践过程, 护理管理者应遵循中庸之道, 注意两极互动, 把握平衡。

2.1 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平衡

刚性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 强调规章制度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则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及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非强制性方式, 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管理模式[5]。在病房的护理管理中护理管理者应做到刚柔相济, 如一味地利用权力和规章制度约束, 就会使人际关系紧张, 影响工作的开展, 但如果一味灵活、变动, 也亦造成混乱。因此, 护理管理者应提高自身品格和素质, 准确把握刚柔之度, 一方面应重“管”, 强调控制, 使组织秩序井然, 规范统一, 保证护理质量;另一方面需关注被管理者的心理及情感需求, 重“交流”, 注重护士的自主权利, 尊重护士。只有既严格管理, 又尊重人, 做好护士的思想工作, 才是值得提倡的管理方式。

2.2 工作任务与人员配置的平衡

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 主要体现在护士在科室内的科学排列和组合。护理管理者应充分了解每位护士, 在人才使用上, 做到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 适才适用, 应注意:工作任务、量及难度与护士的数量、能力相匹配;应用不同方法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效能;根据护士能力的变化适当调整相应的工作任务, 适当授权。通过各种措施使组织中护士结构优势互补, 发挥护士间协调作用, 到达“1+1>2”的效果, 提高群体工作效率[6]。

2.3 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护理管理是一种有目标的管理, 作为护理管理者不仅注重日常工作任务及上级下发的任务等短期目标, 还应根据医院整体护理规划制定较长远的目标。短期目标的优势是能够考量短期的工作进展情况, 对每天的护理质量监控具有重要作用, 但长远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培育作用, 如能根据自身科室特点, 在创建自身护理服务特色、人员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制订3年或5年目标, 就会有更大的发展。因此护理管理者应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 制订切实可行的长期、短期目标, 脚踏实地的向前发展。

2.4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平衡

管理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这样的一种信念:如果没有组织成员坚持不懈的努力, 就根本不会实现任何组织目标。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常面临着护士个人目标、需要、成长动机与组织目标、利益、价值选择的对立与协调问题, 有些护士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她们可能关注的重点并不是病区护理整体的发展。因此, 在护理管理实践中, 护理管理者可采取多种激励措施进行有效整合, 首先应进行目标激励, 建立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体系, 并通过共同反复研讨得到每位护士认可, 使她们明白组织的期望, 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发展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 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还需关怀激励, 护理管理者应了解每位护士的基本情况, 认真分析不同年龄、文化背景、学历层次的护士的需要, 多与护士沟通, 采用多种方式满足护士的需要, 如让护士参与管理, 增加被信任感;重视她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予以帮助和解决;及时承认护士所获得的成绩, 并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的奖励等, 使护士感到组织是他们成长的良好平台, 从而达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平衡。

2.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医院已从注重社会效益向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转化, 医院承担着双重任务。护理管理中, 应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经济效益必须坚持在护理职业道德的前提下, 以合理、合法的手段取得, 如可通过开展品牌护理服务, 不断提高护士的服务理念和综合素质, 提高护理质量, 信誉高、社会效益好, 吸引力就大, 经济效益也就会好。要认识到在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的同时, 通过不断地改进工作, 完善自我, 不仅不会阻碍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还可以促进自身卓越成长。

2.6 常规管理与因变而变的平衡

护理管理活动千头万绪, 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突发性、风险性等特点, 一方面要根据计划、标准对日常工作进行常规管理, 使工作规范化, 另一方面, 要针对护理管理“易变”的特点进行有效的预见性管理, 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具备动态管理理念, 如护士随着自身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日渐成熟, 护理管理者应相应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护士在文化素质、观念、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护理管理者应学会分析判断, 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激励方式, 以取得好的管理效果。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我们应汲取中庸之道的和谐管理思想精髓, 与现代管理理论重组, 兼顾人性和理性, 发展和谐。我们应“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7], 努力构建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护理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秦晓波, 郭秀丽.儒家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1 (5) :8-9.

[2]姜展鹏, 黄寅.和谐管理的传统文化视域[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38 (5) :194-195.

[3]孙健, 田星亮.中庸之道的现代转型及其管理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 2010 (1) :219-222.

[4]杨建祥.儒家和谐能力思想的两个原则性思考[J].天府新论, 2007 (2) :23-24.

[5]胡德英, 方鹏骞, 赵光红等.柔性管理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10) :932-933.

[6]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9-81.

8.中庸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人 篇八

内容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竞争不单纯是一种产品的竞争,更是一种企业形象的竞争。而企业形象则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同类企业的一种内在精神的表达。同构成企业的硬件要素相比较,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品格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往往起着一种决定性的意义。正因如此,塑造现代企业形象,不能简单停留在外在的包装上,而更应该注重其内涵,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形象,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以及现代生产技术的推广,企业之间的运作、生产、产品价格等方面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无差别境地,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形象作为竞争的重要构成也就日益被凸显出来。企业形象是什么?事实上,它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展现,是企业内在精神的一种延伸。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品格和气质常常会通过其产品和某些外在的形象得以展示,而这正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企业形象的核心和根本是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与产品构成的硬件要素相比,一个企业的文化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基于这一种认识,我们说,企业的形象塑造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外观以及产品的表面形式上,而更应该注重其内在的精神培育。

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关系问题。第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区别

企业形象作为一种社会识别系统,它是将企业的个性或特色鲜明地传递给外界并由此凝固而成的一种固定的感官印象,它是社会公众对企业从总体上做出的一种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企业精神品质的一种形象再现。企业形象涵盖很广,内容十分丰富。若将其概括为一个社会识别系统,分析之,可以得见它主要由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理念识别(MI)。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一种气质和品格,是企业基于自身特点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精心培育并获得全体员工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其中蕴涵着包括自我标志、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内的方方面面。

在一种大的企业精神系统中,作为其中的重要构成,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表达,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企业形象突出的是外在的形式,给人以一种直观的感觉,而企业文化则突出的是内在的神,是不会被轻易觉察到的一种内蕴。不过,二者又是具有联系的。从形象识别系统来看,其中的理念指的就是企业文化,行为则是其精神的体现。从逻辑上来看,培育企业文化可以优化企业行为,而良好的企业行为反过来又能够塑造现代企业形象。企业的文化精神是一种存在,但是,如果不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它是无法被感知的,而很好地展示这种企业的行为特征就是企业形象,它是表征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如果说企业群体态度是行为的准备,那么,支持和延长某种反应的行为背景和倾向,即形象则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行为表现。这种特定行为的表象就是一种良好形象。因此,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之间是具有紧密地关联性的,二者可以同步互动,互相支撑。形神兼备的企业才是完美的,如何更好地领略这种完美呢,大家只有“首先从外观上了解企业,然后才能透过表象领悟其精神;同时,也只有以崇高精神支撑的企业,才能使人们看到它的良好表象。”

[1]所以,企业形象的塑造与企业文化的培育就是形式与内容、表象与实质的统一统一体,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分割。

第二、企业形象的核心是企业文化

就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而言,视觉识别一般属于物质形态的硬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模仿或借鉴的,而精神文化则是不可以简单移植的,它是一个企业区别他人的特色。正因为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主导和制约着企业形象的发展方向,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具有决定性作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企业资产的计算已不能简单地套用固定资产加流动资金的公式,我们必须还应注意到有一种无形的企业资产,它在企业的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甚至起到一种决定性作用,而企业形象正是这种无形资产的重要表征。有资料表明,在西方业化发达的国家,企业无形资产已约占企业全部资产价值50%以上。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说,倘若依旧囿于传统思维,一味试图依靠有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其结果注定是要失败的,而事实也证明凭借无形资产,许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反却技高一筹。现代企业形象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力,其关键就在于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商业信誉,即作为价值核心的企业文化所支撑所在,它会在定性方面匡约成规,并由此生成企业的无形资产,然后通过企业形象展示出来。

那么,优秀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商业信誉都包括哪些内容呢?纵观中外优秀企业的发展,我们不难概括出以下几点:诚信经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信守职业道德。首先,诚实守信是企业经营活动最基本的准则。中国古代商界就倡导“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黄金法则,至今仍被国内外众多企业奉为经营要旨。西方经济伦理学家托马斯·唐纳森曾有这样的描述,“企业本质上是一种群体活动,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关系的核心在于一些基础的价值观,如可靠、信守诺言。”[2]作为企业经营根本的诚信,是人们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对成功的经验和惨痛的教训进行总结而得出的信条。其次,优秀的企业往往都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柱梁。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无可非议,但企业又依托于社会而存在,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它不能生存在真空当中,不能仅仅顾及经济效益而无视社会效益,尤其是现代企业对消费者、对生态环境及社会公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企业惟有通过承担起这样的社会责任,方能获取社会和消费者对其形象的认同,并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所以,重视社会利益和对社会负责的经营理念,是现代企业得以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再次,信守职业道德也是现代企业应该遵守的生存法则。如果说诚信经营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在企业形象塑造上的宏观折射,那么,职业道德当是企业全体员工在这种崇高精神渗透下个体行为的一种聚焦。作为企业形象的一项重要指标,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表征。企业文化如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无疑会在职业操守上有充分的体现,无论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对每一个员工行为的肯定与否定也均会以此为基本依据。职业道德的优化,一方面反映了员工个人行为自觉渗入企业文化的主旨,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企业集体“道德,即有效的经济”[3]价值主张之有效性。

企业形象是一种精神的延伸和外观显现,企业文化的要义就在于培育形象深处的精神文化。我们看到,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已经关注到了企业形象,但是,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视觉识别,大家常常忽略和放松了理念识别,即轻视企业文化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我国企业最缺乏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而是一种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并具有气质个性的企业文化。现如今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打造强大的跨国企业,仍然是一种种美好的夙愿。

第三、企业文化在企业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内核,从根本上决定和支配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所以,只有确立体现时代性的精神文化,并被员工自觉接受且付诸实施,企业才能夯实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是这样,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的塑造究竟会有什么作用呢?

例如,良好的行为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而且体现着一个企业在社会中确立良好形象的战略意识,它对企业员工有一种观念和行为的导向作用。一个没有统一价值观的企业必定是思想混乱、行为失控的企业。企业文化一旦转化为企业员工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就会产生强大的目标导向作用,并由此激励员工时时以企业文化为标尺来衡量和调整自身的行为,这种观念的认同及行为的外化皆表征着良好的企业形象的确立。

再如,思想的凝聚作用。企业文化除了明确企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外,还特别注重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即企业群体成员的信念、价值观的同一性。因此,它对企业员工有着巨大的内聚作用,而这种内聚作用恰恰是企业形象建设的精神基础。如果说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着“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现象,而观念世界通常遵循的原则却常常是“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即观念相同的人们之间比较容易沟通,也比较容易达成行为一致,而观念不同的人们则不不具备这种效果,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在观念同一性的作用下,全体员工会把自己的切身利益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热爱自己的企业,自觉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这无疑会实现企业的凝聚力,会更好地实现目标达成。

当然,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的塑造作用不止于此,其它如特别的教育作用、员工的自我约束作用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提上了新的高度,而企业文化的作用就在于形成企业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观念。它可以督促员工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提高自己对本职工作的重要认识、培育职业情感、增强企业以及社会的责任感。另外,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全体员工与企业经营宗旨、管理目标相一致的价值准则,又是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一旦为全体员工认同和内化,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时时刻刻制约和规范着每个员工的言行。而这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实现的员工自我约束以及教育作用,对于企业形象的塑造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可见,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是企业建设中的两个重要命题。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内在精神气质的一种表达;而企业文化同构

成企业形象的硬件要素相比,它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往往起着一种决定性的意义。也正因如此,塑造现代企业形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企业和产品的外在简单包装上,而更应该注重和体现企业独有的内涵,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注释:

[1]张华青《论现代企业形象与企业精神》,《社会主义研究》[J]2004年第5期。

[2]托马斯·唐纳森、托马斯·邓菲《有约束力的关系——对企业论理学的一种社会契约论的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9.中庸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人 篇九

专业论文

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化管理

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化管理

文章以某供电企业为例,结合作者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剖析了电力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在日常管理中如何与时俱进,增强企业现代化管理,提升企业职工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相当大的变化,我国上层建筑的领域和企业职工的思想出现明显的变化,导致小部分的职工出现思想上的松懈,主要是导致职工对共产主义缺乏信心。

一、企业职工思想管理教育

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上层建筑的领域和企业职工的思想出现明显变化期,主要是对小部分的职工思想进行探究,对整个发展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但是还是缺乏主要的科学理论依据,将世界观和主要的管理趋势区分开来为企业服务。主要是将党和政府出现的腐败现象进行平反对员工思想进行教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对职工进行科学化的世界观管理,甚至是出现个别贪污腐败事例导致职工对政府的信赖程度降低,缺乏科学理论的分析,盲目的认为整个党和政府全都出现腐败,因此,需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主要是针对职工进行科学的世界观的管理规划,主要是对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理性的教育,促进职工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让职工走出政治敏感区,增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心,促进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确立远大的奋斗目标,促进党政工作的有序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实施思想教育政策的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促使我国居民的物质水平、水平、国家的生产水平、国际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思想政治方向不断变化,对企业党组织和管理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党组织和管理者一定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创设一种积极的工作环境,进而使全体员工都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这个过程中要用积极的舆论对员工进行引导,用先进的事迹对员工进行鼓励,用健康的思想提高员工抵抗腐败的毅力。思想教育工作的进行不仅要在工作时间内,还要延伸到其他时间,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发展引起强烈的反响。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如何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这是每一个政治管理工作者面临的工作问题。

企业的党员和管理者要相互配合,对全体员工进行高尚思想道德的教育,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进行榜样示范,进行健康思想内容的教育,使他们都能成为优秀的员工。真正的将员工的思想逐渐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使他们能够重视长远的利益,因为当前员工注重的就是眼前的利益,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符合实际。我国的一项对某个企业的员工调查数据表明,经过培训的员工比为经过培训的员工产量高10.8%。产品的合格率高6%,工具的耗损率低40%,创造的净产值高90%,这充分表明了对人力资源投资可以获得很高的回报。现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都认识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都对企业中一些核心人才继续再次的培养;还有的企业有自己的培养学校,使自己企业中的所用员工都能接受教育和培训,进而掌握更专业的知识和更高的技能,这对员工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激励,更是对自身能力的肯定。与此同时,企业就能留住人才,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更多的人才,更具市场竞争力和潜力。

三、企业现代化思想管理措施

21世纪的节奏非常快,企业为了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就需要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管理人力资源。在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科学有效的规划教育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对员工的管理,引导企业逐渐转变为知识型企业,然后对知识进行管理,采用柔性的方法,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给员工,提供给他们更多的权利,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主人翁意识,在工作的同时,自身也获得很大的提升,这样员工就会具备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企业共同发展。如果没有重视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切实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为了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应有的作用,就要将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员工的困难,真心的帮助员工办事和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这样就能和员工的思想接近,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实际工作以及生活中的问题结合到一起,进而思想政治工作就真正的帮员工解决的问题,这样员工就会自觉的认识到只有将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有利于企业和自身的长久利益,进而积极的参与企业的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法律、管理手段相结合。严格执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助手段。严格执行法律同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立法,建立扬善惩恶的奖励制度,可以表彰社会主义道德正义之举,惩治违法投机行为,起到惩前毖后和治病救人的作用,促进良好道德和社会风尚的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手段相结合,有助于人们按照各种规范要求自己,从而在经济活动中自觉养成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遵守组织纪律以及用社会主义道德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优良品德,通过正当途径来致富。

四、结语

当前,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要与时俱进,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模式、方法、手段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企业具备一支拥有高政治素养和管理先进的队伍。

(作者单位:南宁供用电教育培训中心)

10.仁爱思想与企业文化软实力 篇十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硬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而传统儒家“仁爱”经济伦理是构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

“仁”是儒家伦理规范的核心,也是孔子思想的主线。孔子把“仁”视为人的本质:“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可见,“仁爱”是儒家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这种准则彰显出一种人本主义和博爱精神,也是当代社会企求人性塑造、建立人性管理模式的思想溯归。儒家仁爱思想的核心是关心他人,要求人们做到“爱人”,就是达到“仁”的境界时,内心能够以真情去爱他人,这样,社会将会达到和谐、协调、平衡、有序的状态;相反,就无法对社会进行管理。所以,儒家“爱人”伦理思想体现了东方人本管理思想的精华。

在现代社会,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结构单元的一种人群组织,虽然以追求利润为其活动的根本目标,但仍应传承儒家“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伦理和生态伦理思想。因为,现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既是人、财、物的运动,也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循环发展的运动。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自然之间都要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运行机制,这不但是一个企业内部实现和谐、有序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整个市场经济,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儒家的仁爱思想在企业软实力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是企业人道德自律的内在机制,也是企业为构建和谐团队,实现科学价值观,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

在当今市场竞争环境中,根据不同竞争要素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企业的竞争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范畴。其中,企业软实力主要包括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科技实力、企业文化、管理技能、品牌名誉等影响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

由于受体制和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企业大多是重硬实力打造、轻软实力建设。在企业规模小的时候,把积累硬实力作为第一要务是必然的;然而,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硬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则必须加强软实力建设,否则,软实力的欠缺弱化将成为企业做不大、做不强、走不远的“硬伤”。

企业软实力不是凭空设想而来的产物,也不是企业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企业对自身软资源有意识地系统建设的结果,这种意识既是企业主体对精神文化财富的需求以及非物质欲望的满足,也是企业从管理层到员工的精神取向、思想观念,它引导并推动着企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财富和发展更为先进的思维模式,从而为企业争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星集团是韩国第一大企业,同时也是一家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旗下30多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业务涉及众多领域。三星集团崛起的背后除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优秀的成本控制和强大的营销网络硬实力外,儒家“仁爱”经济伦理下的商业精神、由近及远的社会责任观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传统儒家“仁爱”经济伦理是构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它与当今企业经济的发展相契合而形成新时代的企业经济伦理来规范着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着企业经济的发展。

“仁者正己”、“乐为知耻”与企业价值观的缔造与宣导

通过企业的价值观,可以判断一个企业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企业行为和员工个体行

为的正确与否。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世界著名企业成功背后都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共享价值观作支撑。如:通用电气永远推崇“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的三个传统,秉承诚信是人之本,也是企业立身之本”;沃尔玛“尊重每位员工,服务每位顾客,每天追求卓越”的价值观等等。而对于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来说,它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成功的企业都会有其精神领袖般的领导者,他们在广大员工中充分发挥其精神示范作用,进而决定和影响着整个企业价值观的产生与有效落实。

企业管理者精神导向力的塑造,首先是从综合素质和修养开始的。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基因,充分发挥儒家“仁爱”经济伦理思想。在企业家的内在修养上,主张首先要立志,要“志于道”,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立定远大志向,树立起自己的企业理想。其次,主张乐为知耻,即要求企业家们在企业经营实践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一个企业家来说,是否具有仁爱之德就是看其所负责的企业能否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具有软实力和仁爱之心的企业,都是以社会服务为中心,商业利益只是其社会服务的自然结果。这样的企业,社会会给予优厚的回报,企业会被赋予无上的荣誉,企业里的员工也会倍感自豪。这种荣誉感和自豪感,不仅是一种凝聚力,也是一种前进的驱动力。因为,企业价值的实现,也是职工人生价值的实现,企业价值和职工价值、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实现了统一。再次,儒家的正己思想,要求现代企业家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坚持正义,坚决杜绝各种作奸犯科的经济行为,把良知和仁爱之心见之于实践,取信于群众,以榜样力量影响职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作为企业家要做到不为物欲所困,不被特权所迷惑;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事事处处为企业着想,尽心尽力地为职工和全社会谋福利。

“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与和谐企业团队的构建

现代企业不是资本的堆积,而是一个由人组成的群体。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怎样,是关系到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条件。怎样才能培育出团结和谐的企业团队?用现代管理学的语言,就是要重视管理系统的团队精神,培养共同的价值观。而这种团队精神实质上就是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道德情感,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

在现实工作中,要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道德素养,强化其团队凝聚力,企业管理者可以充分借鉴儒家“仁爱”经济伦理,将“仁爱”伦理作为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长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基于此,领导与员工之间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员工与员工之间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彼此双方以仁爱之心去善待对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没有矛盾,矛盾总是存在的。企业领导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连续不断产生的矛盾。对于矛盾的解决,儒家在“仁爱”基础上提出了“和为贵”的命题。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论断,将“人和”的地位置于“天时”、“地利”之上。不但如此,孔子对“和为贵”命题做了进一步深化,将其上升为人本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强调在君臣、上下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要做到互促互补、相得益彰,孔子将此原则概括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其看来,同,主要是指相同事物的叠加,它容易掩盖事物之间的差异。这种“同”,表现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上,就是下级对上级的愚忠,唯唯诺诺,惟命是从,不分是非

黑白,但求绝对服从;对上级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曲意逢迎,从而在管理系统中生长出一股邪气、虚伪、贪婪,只有长官意志,没有是非曲直。而“和”则不同,“和”是不同事物的相成相济,相克相生,是多样性、差异性的统一。它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矛盾发展的协调、统一或一致,表现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君臣”互补,领导与属员相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形成“群言堂”。

“仁民爱物”、“天人合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天人合一、仁民爱物”是儒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儒家看来,人与自然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处及共生共荣的关系。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即万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时节。人的活动只有按天时办事,才能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反对掠夺式开发。后来,北宋著名儒学家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儒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与万物应该同等看待。这体现了儒家的生态经济伦理观——人应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企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细胞,其生存与发展必须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可以从儒家生态经济伦理中吸取丰富的文化因子,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树立起认知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伦理观,科学规划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协调好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把企业的现实利益同人类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做到既要不断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又要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树立“天人合一”的伦理观,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使企业活动限制在生态许可的承载能力范围内,保护生物圈,实现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1.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篇十一

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理念运用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之中,是我多年前就产生的一种想法。我就想,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产生了令世界为之瞩目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国际上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并且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例,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在经商办企业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比较深的,他们的企业文化无不打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烙印。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东方特有的文化,她即是中国的、亚洲的,更是世界的。分析世界一些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一些思想观念和行为做法,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和行为惊人地相同或相似。比如,美国通用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的“简单文化”,就与中国儒家的《易》文化相通;再如西方企业家讲的人本管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民为重”也是如出一辙;更不要说诸如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具有普遍价值的思想观念了。对企业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有着一种共同的感受,有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企业文化必将成为

世界商业舞台的旗子。

我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多地是谈论向西方学习(这当然是应当的和必要的),但是却在有意和无意之中,冷落了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是手里拿着金饭碗,却向人家去要饭啊!因此,我就想,一定要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发扬光大,把她融入到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使企业文化本地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理念就是要在企业文化中注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使企业既有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又有“厚德载物”的人文内涵。具体来讲,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例如,大庆油田的企业精神,就是由铁人王进喜的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而形成的新时代的“铁人精神”。王进喜的老铁人精神,其实质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新铁人精神在继承和发扬老铁人精神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的科学发展观,使大庆油田企业文化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相结合的新内涵。再如,海尔集团的管理模式的公式: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值得指出的是,这个公式中的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其实质也是源于中华传统文化;而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其实质就是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因此,海尔文化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管理文化”的一个范例。但是,在我国像大庆油田

和海尔这样的企业毕竟还不是很多,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如何才能实现呢?根据我多年研究企业文化和构建先进企业文化的经验,我感觉,主要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挖掘。就是从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企业中,挖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企业文化因素,并将其发扬光大。在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有识之士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我们翻译出版了一批,反映了西方国家的企业家应用中华传统文化,实施企业经营管理的书籍;我们国内也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的图书。这些图书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运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本人在20多年的从事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研究和实

践的过程中,始终紧密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不断地注入企业文化之中。

二是推广。所谓推广,就是整理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结合企业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其纳入企业文化体系之中,为企业所用。在企业中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是,通过企业文化设计,为企业找出贯彻中华传统文化的切入点,从而为企业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比如,我在为一家企业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针对该企业改制重组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进行了企业文化设计,其中有一条 “企业善待员工,员工热爱企业” 的基本理念,受到了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欢迎。这条理念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善”和“爱”的观念。“善”是中国佛教的一条基本理念;“爱”是中国儒家的一条基本理念。这样做,既满足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又达到了传统文化运用的目的。

三是教育。教育是继承与创新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在传统文化运用的过程中,教育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在企业中长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在员工的思想意识中扎根,形成遵循优秀传统文化行事的习惯。在这方面,除了坚持通过企业文化设计,向企业宣传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还坚持讲学,办培训班,向企业领导和员工推介传统文化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华

传统文化佛道儒思想精华。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佛教的“空”观念进行,其中包括“无我”、“无常”、“涅槃”等主要观念;第二部分是围绕道家的“道”观念进行,其中包括“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大象无形”等主要观念;第三部分是围绕儒家的“仁”观念进行,其中包括“民为重”、“仁者爱人”、“诚实守信”

12.中庸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人 篇十二

□ 崔晚英

企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企业的整体实力,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理念的一种体现,为企业的发展壮大,适应激烈竞争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这个定义实际上包含三个层次: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首先,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是企业文化中相对稳定的要素,比如企业提倡“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实干进取、勇创一流”都是企业的一种价值观念,也就是企业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长期应该保持不变,除非企业经历了转型、重组等大的变革;其次信念是支撑企业价值观的各种信条、观念,比如人才观、发展观、竞争观、营销观等,必须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市场情况、竞争对手等来动态调整,是企业发展与竞争策略的指导思想;最后,行为方式是企业文化中最真实、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企业的真正的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

2、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独特性。企业文化产生于不同企业,每个企业有他独特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因此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有其特点。

2、难交易性。企业文化是为该企业内部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甲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能被甲企业成员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能极大地促进甲企业的发展,但他出自甲企业,不一定能被乙企业成员认同,也不一定适合乙企业,对乙企业未必能起到促进作用。

3、难模仿性。技术创新可以模仿,但企业文化不能模仿。企业文化有其独特性,是一套非常复杂的价值体系。

3、现代企业文化理论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哲学,文化哲学的研究产生了许多的理论成果,而且中西方许多学者对文化哲学的研究成果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我国也有学者把企业文化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企业文化。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其内容有价值观念、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制度、企业目标以及企业文化载体等。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或者正在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改变着市场的游戏规则。在企业发展的诸多生产要素中,知识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素。企业的知识创新将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一系列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尊重员工的自我价值,引导员工的自我管理。这种企业文化是一种结合时代背景,体现实际需要的创新性文化。现代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体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以物质和精神为载体的经济文化。

4、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

1、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

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的话,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

2、导向功能。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

3、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潜在的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性,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1、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企业文化虽然是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而积累凝聚形成的,是时间和传统的产物,但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它却是动态发展的,而且它的发展必须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如果企业文化长期停滞不前,滞后于企业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并没有新的血液和活力注入,它就会变得呆板、保守、封闭,并严重阻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所处社会条件以及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对自己的企业文化不断地反思并积极地改进。

2、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指导方向,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稳步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把工作的落脚点定位于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为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氛围以外,还要主动为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开辟道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代表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在企业中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企业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企业管理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契合。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指导下,立足于企业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探索新的企业行为方式,来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融合。

13.中庸的管理思想 篇十三

中庸思想是管理上追求的“合理化”。要避免“过与”和“不及”,无论人、事、地、物、时及其它,都要求其“适当”、“合宜”,也就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中”的标准介于没有过与不及,没有或偏或颇,没有过猛过宽,或过刚过柔,没有或左或右,而是随时皆宜,随地皆宜,随人皆宜。

将中庸之道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中,会对我们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以极大的帮助。

”。《中庸》的核心观念是 “诚”。认为“诚”是“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皆赖以存在的根本,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择善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

中庸,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的灵魂。胡适曾说“中庸的哲学,可说是一般中国人的宗教。”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庸,指出中庸哲学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毛泽东书信集》)可见中庸对于中国人的重要。

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的思维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即西方人是以“客观世界”为参照的,而中国人是以“自我”(包括: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为参照系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能有效的简化“信息”。

中庸思想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启示

中庸是人们行事的最佳状态,无过也无不及,恰到好处。“中庸”这一概念由孔子首先提出。中庸之道虽然常用于论述道德修养的问题,但在现代行政管理领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中庸提倡“执两用中”把握“两端”寻求它们的“中”。“两端”是矛盾对立的两面,“中”即对立两面的协调、平衡和统一。

一、反对“过和不及”

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阐述了把事情做论文联盟过了头,或达不到火候两种相反的状况,均不合乎“中庸”的原则,不能恰到好处。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可见,孔子认为过与不及都不可取的,因为二者都背离了“中”。在过度、不及和适中三种状态中,只有适中才是最好的。

“过”和“不及”就是孔子所说的“两端”,它们同样都是不好的。在孔子看来,过,犹不及,两者是等价的。“过”、“不及”可以划上等号,这是放在“中”的标准下来说的,这种将“过”与“不及”等同起来,认为它们不如“中”更有利于人际关系及事情的处理,这是中庸思想的一个典型体现。现代领导者在权力的掌握和运用上不能使权力过于集中,也不能过于分散,尽量避免“过”或“不及”两种错误倾向。因为决策权过于分散容易出现目标冲突、各自为政的现象;而在管理方面工作量又比较大,需要整体把握,适当放权。所以领导者对于决策权要相对集中,对于管理权则可相对分散。

领导责任就是领导职位所赋予的任务,也可称之为职责。责任比权力能较本质地反映出一个领导者的“官品”。同时,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权力和责任成正比例关系,责任是一个制度、法律性的规定,它还与道德相联系,是一种道德的自觉。法律制度意义上的责任只是出于对人的邪恶的一面而做出的限制,是一种作为基准而存在的最低限度的责任,它对于弘扬真善美的一面来说就无法发挥作用。致使领导者仅满足于履行最低限度的责任,甚至尽可能地回避这种责任,缺乏主动性,甚至促使领导者为获得个人利益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出现。这是一种被动的责任。道德责任作为法律责任的补充,更是法律责任的提升,并使法律制度的不充分性得到补充。我国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一种通过不断完善领导者的道德修养来提高其道德责任的。历史上出现过众多的主张德治、仁政的政治家、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派从各个方面对官吏道德做了大量的阐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德治、仁政思想。这种德治、德政思想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强调“内圣外王”,以“内圣”为根基,以“外王”为目标,并将道德修养贯彻到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去,以主导人的思想和行为。

二、提倡“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在其《论语集解》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君子内心虽然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心怀天下,有的人出仕为官,有的人则教书育人,但由于他们内心都遵守共同的法则,这种“不同”反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由于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彼此相争,这必然会使他们之间产生利益冲突,这种“同”反而最终导致了“不和”。“和谐”、“以和为贵”的“和”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中庸思想中的“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概念的具体阐发。“和而不同”追求的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甚至也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法则和基本条件。

“过”和“不及”是我们所反对的两种错误倾向,我们提倡“和而不同”。“和”是矛盾对立基础上的协调,有条件、有原则的,不是折中主义、调和主义;无原则和条件的随声附和叫作“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看到了客观事物或认识主张即存在差别,又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领导者应严格区分“和”与“同”,做到“和而不同”。凡无关原则的小事,重和谐,要协调;凡事关原则性的大问题,就要坚持原则,不应苟同。适中地把握和运用,进行全局性的指挥和协调;不能盲目服从或献媚、附和,违背客观事实,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提出不同的建议。

现代领导者在其管理活动中,可以借鉴中庸“和”的思想,提高其管理协调能力。以帮助领导者用来协调、调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孔子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作为管理者,多与属下接触,关心其工作生活,爱惜、激发其才能,上下一心,这样的组织又怎么会倾呢?解放后,人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了顶峰,甚至出现了“两个凡是”,文化大革命后,又对其全盘否定,在这种情形下,邓小平提出了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著名论断,引领了新时代“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

“和而不同”意味着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时时处处持宽容的态度,是一种可以选择的艺术化的沟通策略。在纠纷处理时采取调停的办法,在合作时采取共赢的主张,在学习与交流时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等等。

现代领导者应借鉴儒家德政思想,不断增强道德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及自身的道德修养,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廉洁奉公,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甚至做得更好;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当前,人类正快速步入知识经济论文联盟时代,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领导者要经受的考验也越来越多,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日益复杂。因此,现代领导者若要符合新时代对领导者的道德要求,就应要不断地学习钻研最新的科学技术。

三、强调“权变时中”

儒家提倡的“中”随着条件、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就是在不同的时机上审时度势。“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则援之以手,权也。”是说,虽然男女授受不亲是“礼”的一个原则和要求,但若嫂子掉入水中,弟弟则应当伸手把她救上来。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因情势之异而权变。在现代领导工作中,领导者运用中庸思想也不能死板,要随机应变、因势制宜。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在权力运用时也应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领导决策和执行方法。

领导服务的实质是为人民排忧解难,谋取利益。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者的权力是广大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用来服务于人民,以为人民服务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毛泽东曾强调干部必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邓小平也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的著名论断。在我国政治思想史上,“民本”论文联盟整理、“重民”的政治思想十分丰富,其中儒家的“民本论”思想最为突出,影响也最为深远。“亲亲而仁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主张“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的这种“立君为民”和“载舟覆舟”的认识较孔孟爱民思想又前进了一步。可见儒家在论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发展相关问题时,始终把人民放在关键地位。由此可见,领导服务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的本质属性,正是在服务的基础上才界定了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工作的职责、任务和内容。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思想来强调领导的根本宗旨。每一位领导者都应以为人民用好权、服好务、掌好权作为自己的天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参考文献:

[1]《礼记·中庸》.

[2]《论语》.

[3]《孟子》.

[4]《荀子》.

[5]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罗豪才.行政法论丛(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7]沈岿.平衡论——一种行政法的认知模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中庸》之„明诚”对待属下,“管人不严,以德服人”,“使其对工作不生心,存意外”,“自治有效”。他说用人“必先正心诚意,实事求是?,庶几有成。若一味唯利是图,小人在位厂…?不自勤俭,奢侈无度,用人不当,则有业等于无业也”。(荣德生:《乐农先生自订行年纪事续编》)刘国钧办大成纺织染公司,以“忠信笃敬”为厂训。宋菜卿在公司悬挂孔子名言“己所勿欲,勿施于人”作厂训,他说“你愿人怎样待你,你就先怎样待人”。这些皆反映从自我管理入手实现人和,从而达到系统管理以协力推进事业的管理思想。

中庸思想,是一种仁的思想。企业不是一 台台冰冷的机器,是人们创造社会无论是 精神还是物质财富的重要场所。渗透着中 庸思想,可以让企业人性化,充满着人情 味儿。

谈到管理,紧接而来的是制度、模式、领导、控制。。条条框框,很是束缚。中庸式 的管理,不是去掉边框,而是把它们 变得温和而可接受。

我国近代著名法学家吴经熊先生说过:“西方文 明,可说是希腊精神的产物,在目前已发达到 饱和状态,所以西方的好学深思之士,反而感 觉不足,也就在这时,认识到东方的伟大。”

上一篇:外聘顾问管理制度下一篇:《游休禅师双峰寺》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