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建设方案

2024-10-20

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建设方案(14篇)

1.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建设方案 篇一

《科学探究和实验方案设计》专题复习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过程;

2、通过复习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训练学生做出假设与猜想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根据实验做出结论的能力,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结合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究的乐趣;

2、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学习态度和精神。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做出假设与猜想及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语言引入:前些天,老师在超市无意中发现一种新的商品,老师对它的名称的特殊性深深吸引,它叫“爆炸盐”。通过观察图片,同学们知道他是做什么用的吗?物质的用途由什么决定的?那么“爆炸盐”有什么用途?它的成分是什么?我们稍后再来探究。

[师讲]本节课让我们起走进科学探究的世界,体验探究的乐趣。

[学生]回顾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结论与解释→反思与评价

[师强调]在各种考试中重点考查的是: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过渡]通常进行假设与猜想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先来看例题1.例1.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收集的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试猜想该气体是何种气体,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假设与猜想 实验方法与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引导分析:这瓶气体有什么性质?可能是什么气体?如何验证?

[小结]可根据物质的有关性质进行猜想。

[师问]还可以根据什么进行猜想呢?

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药品柜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溶液,但这瓶试剂标签已经残缺,无法辨认,只知道可能是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中的某一种。小明认为可能是氢氧化钾,小刚认为可能是硫酸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2)你认为该瓶试剂还可能是。

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引导分析:标签上有什么信息?该试剂可能是什么?能设计实验验证吗?

[小结]可根据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猜想

[过渡引入]我们学过很多物质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那么物质是否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呢?下面我们来观察钠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

[提问]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会生成什么呢?

[讲]: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对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物的探究:

例3.化学课上,李芹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你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小明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小华认为是氢氧化钠,你认为白色物质还可能是;李芹同学认为小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氧化钠为白色粉末,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李芹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为氧化钠。

实验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结论:白色物质为。

[反思评价]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果;分析实验方案时要强调紧扣资料信息。

[师问]:本题你是根据什么对物质的成分进行猜想的?

[小结]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进行猜想。

[过渡]科学探究有以上三种方法,但对物质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猜想上,还必须根据已学知识,并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2.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建设方案 篇二

1 外科学实验室建设与发展

1.1 实验室建设

新的外科学实验室已建成启用, 实验室面积大幅度增加, 从原有300余平方米扩大到700余平方米, 建筑设计以现代化手术室为蓝本, 仿照真实手术室建造。同时, 临床医学院投资30万元为实验室安装了网络视频手术观摩示教系统, 此系统可录制实验室和附属医院手术室中的手术全过程, 可以随时供学生观摩学习, 并可以通过网络与患者交流, 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以监控并记录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此系统的使用将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际操作能力创造了条件。

1.2 实验室建章立制

制定多媒体示教室管理制度、实验室教学准备制度、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确保实验室高效运作。

1.3 实验室开放

制订实验室开放的有关计划、实施办法、管理制度, 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出发, 逐步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各种外科学技能操作训练, 由专职教师负责答疑解惑。开放实验室, 不仅使实验场所和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管理

以评促建, 进一步完善、规范过程管理, 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以评促改, 建立完善的实验考核体系,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探索。

2.1 修订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大纲

对外科手术学实验内容、实验学时、实验动物及实验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教学大纲要求实验课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树立无菌观念, 掌握手术基本操作技能。针对学生重视手术基本操作技能而轻视外科无菌术的现象, 修订教学大纲, 调整部分实验课内容, 反复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 为其今后进入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2 录制光盘

自行录制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VCD一套, 配合实验教学播放,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

2.3 教材建设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 编写了《宁夏医学院临床基本技能培训》教材。为配合迎评及培训工作, 激发教师及学生对外科手术学的学习兴趣, 编写了《外科基本技能100问》一书。

2.4 迎评对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

(1) 规范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包括教学大纲的制定、实验进程的安排、实验报告的书写等。 (2) 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各种手术器械进行全面清理。 (3)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 (4) 制定实验教师的集体备课、试讲、预实验制度及教学活动共同参与制度等。 (5) 改善了教学环境。

3.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建设方案 篇三

一、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自主性

进行科学探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发现和提出问题、制定科学探究计划、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进行探究等各环节中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要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中探究的自主性。一是要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二是要让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我们利用趣味实验激趣,例如五年级的《沉与浮》单元对于学生来说是科学概念建构比较难的一个单元,而对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生每天在经历但却缺少仔细的观察。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很多学生认为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大的物体沉,小的物体浮。是这样的吗?当我用生活中常见的回形针、苹果、泡沫等材料做实验,得出的结论却与学生的猜测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激发了学生后续探究的欲望,学生重新对物体的沉浮因素进行了猜测,并付诸实际行动,用一次次的实验对问题进行探究,热情高涨。

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激趣导入,提出问题----充分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汇报交流-----巩固应用,拓展反思。一旦学生熟悉了科学探究方法并在实验过程得到多次体验后,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就会大大提高。

二、恰当引导,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在进行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自始至终起好引导作用,不能袖手旁观。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提出可能的因素(不同的物体、物体的体积、不同的液体、液体的体积、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老师先要引导学生排除一些无关的因素,然后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结论。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引导,教给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起到了“授之以渔”的作用。

三、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众所周知,人类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学生的学习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的,所以科学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在实验室里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以掌握更多的知识。科学实验不再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而是给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留有一定的时间,其活动指向不再局限于教师单纯地表演或展示,是让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思考、交流讨论、实验研究,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通过小组合作开展科学实验研究。因此,我们的课题组成立了每班10人的中心实验小组,老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设计方案,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实验探究。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性学习

科学是一门很实际的科学,科学课的方方面面都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联系着。教师应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从生活走向科学,使科学贴近生活,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的实际,关注现代科学与科技的前沿成果,关注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我们要学会将学生的探究视点从课堂引导到社会,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在研究“铁为什么会生锈”这个问题时,我先问学生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铁锈?学生的答案很多,有的说在车棚里,有的说在水槽附近的地方,有的说他们家自来水打开后就会流出许多带铁锈的水……然后我让大家根据众多的发现地点得出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铁更容易生锈。是这样吗?学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进行一步一步的对比试验,得出了结论。学生在开展了“铁生锈了”的实验探究之后,可结合以下信息源“小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铜“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查阅有关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03(俗称铜绿);要求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对铜生锈条件进行探究。

这样从课本内延伸到课外的身边的科学知识,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学会探究的科学方法。

五、从家庭小实验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置能让学生在家中做的探究小实验,这样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根据“家庭小实验”的不同特点,我们可采取不同的验收方式,多数家庭小实验后都能得到具体的实物样品,展示这些实验样品,能直接反映实验完成的优劣。例如:讲到酸碱指示剂这一知识点。要求每位学生回到家中做“自制酸碱指示剂”这一实验。学生会将自己提取的汁液装入小试剂瓶中,贴上自己的名字,第二天带到班上让师生一起验证自己的成果,能不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这样能有效地保持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实验中的明显现象及原因分析,也让学生尝到了探究的乐趣。这种探究活动既能巩固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总之,为了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指导,不要过分追求所探究的问题都在课堂上得到完全解决,留下一些悬念让学生到课后去继续探究。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了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4.汽车实验室建设方案 篇四

汽车实验室建设方案

文 郑士杭 李福林

摘 要:汽修专业是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对汽车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汽车的快速发展,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提出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方案。

关键词:实验室现状;实验室差距;建设方案

我院于去年下半年成功升格为生物工程学院,为满足汽车专业发展的需要,汽车实验室需要扩建充实,为此我提出了实验室现阶段及中期的建设方案。

汽车实验室建设是我院汽车专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办出本专业特色的主要保证。我院在教学和管理改革中,十分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办学宗旨,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均是以“实践”“应用”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并认真组织了实施。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我院在认真研讨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希望在现有教学实验实训设备的基础上,加大对实验室投入。目前,已有一个初具规模与特色的实验室,但不能满足学生实验需要。

一、实验室现状

我院现有一个综合性实验室,发动机实验室、底盘实验室、电器实验室都在一起,面积150平方米。拥有汽车发动机解剖模型2台、汽车自动变速器3台、汽车全车电器实训台1台、汽车4柱举升机1台、汽车ABS实验台2台、汽车空调实验台1台、汽车底盘模型1台、三峰汽车底盘北京吉普底盘各1台、拆装发动机8台、普通变速器6台、主减速器4台、汽车驾驶模拟器5台、电喷发动机2台、整车5辆,另有部分汽车电器、发动机、底盘零部件。可以开出的实验项目20多个,实验开出率98%,同时实验室的时间开放、人员开放和项目开放都进行得有条不紊,仪器设备利用率和设备完好率均达到学校要求,为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实教学质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实验室建设主要差距

虽然汽车实验室的建设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距离职业学院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教学的力度还不够,实验项目的更新率不高。(2)教学设备投入不足。实验设备配置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新的教学实训需求。实验仪器设备套(组)数也不足,不能满足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需求。(3)实验室的综合功能不强。这样不仅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实验室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及对外技术服务,而且也阻碍了教师与实训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使专业实验室的综合效益难以发挥。(4)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充实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估体系还有待充实,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来进行课程设计还有待进一步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还没有全面展开。

三、建设方案

我院的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社会尤其是企业需求,建设教学及科研功能齐全,专业特色明显的实验室,基本形成以培养学生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具体的实验室建设规划由两大部分构成,即实训室与功能性实验室。

(一)扩建实训室

实训室主要用于学生平时的实验、实习、理实一体化教学,具体按下列要求完成。

1.实训室的布局

将现有实训室面积增至400平方米,分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电器实训室、检测实训室。增加实验室设备设施,使每个实训室能满足40名学生同时上课。

2.增加实训室的功能

设置一个约40平方米的师生科研实验室,使用配置较高的设备,激发师生的科研积极性。

3.实训室的提升

实训室增加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增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次数。有时在实验室讲完汽车或其部件结构后,原理就很难讲清楚,必须借助于多媒体教学,但此时又不能再回到教室上课,因为很多实验室离教室都较远,此时若实验室内有多媒体就方便多了。譬如,当我在实验室讲完制动防爆死装置在汽车上的分布、组成后,但因内部结构无法用简图呈现给大家,其工作原理就无法讲,如有多媒体就方便多了。

4.实训室的扩充

补充现在汽车实训室的设备,()使各实训室能满足40名学生同时上课,以后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同步补充实训室的.设施。根据现有学生人数及需要增添如下设备:

(1)增添如下发动机电控实验台及配套电脑解码器:本田电控发动机试验台、日产蓝鸟发动机试验台、大众帕萨特试验台、大众宝来试验台共4台。

(2)增添发动机检测台4台及配套仪器、数字万用表。

(3)其它需增添设施见下表:

(二)筹建功能性实验室

目前我院没有这项实验室,但随着我院汽车专业的发展、国家对汽车发展的要求、教师科研的需要,急迫需要建立如下的实验室。

1.发动机性能测试实验室

汽车制造与维修、汽车电子与电器、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运用技术、汽车营销、车辆保险与理赔等专业的工程热力学、发动机原理等课程教学都需要利用发动机试验台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习测试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等发动机主要性能的试验方法,获得发动机试验的基本训练;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取理论计算难以得到的技术数据,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发动机性能实验,可以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验教师也可以进行汽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排放性能及代用燃料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行发动机性能改进产品及燃油、润滑油节能添加剂、清净剂效果的试验评定,进行汽车节油技术改造、醇类代用燃料、汽车节油及排放控制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

2.底盘测功实验室

汽车性能、汽车排放等课程教学都需要进行底盘测功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习测试汽车最高车速、汽车加速性能、制动距离等汽车主要性能的试验方法,获得汽车试验的基本训练,底盘测功试验是有关汽车性能测试教学的基础设备。为了控制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促使汽车生产厂家改进产品以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十五”末期的新型轿车、轻微型车、大中型客车、中重型载货汽车应达到欧洲第二阶段排放控制水平,部分中高档轿车和高档大中型客车争取达到欧洲第三阶段排放控制水平,新型四轮农用车要逐步提高排放标准,配备多缸发动机的四轮农用车应达到欧洲第一阶段排放控制水平。汽车排放已被视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发达国家为此加强对汽车污染的治理。当前为了更好地配合我国经济发展与相关法规的陆续实施,国内许多高校都在交通运输和热能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加大了污染气体测试技术教学及实验的力度和深度。这两项实验的设施设备见下表:

参考文献:

[1]周林福。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张弟宁。汽车维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王世震。汽车构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 篇五

一、博星卓越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概述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物联网概念是庞大和丰富的,其中涵盖了大量现有的专业门类和技术体系,而在其系统集成和应用端,可以说物联网技术将能够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环保、军事、交通、家居等几乎所有的领域。

无线传感网络正是适应于这样背景下的全新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当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涉及多学科高度交叉、知识高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它综合了传感器、RFID技术、嵌入式计算、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和分布式信息处理等技术,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同完成对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的实时监控、感知和采集,这些信息通过无线方式被发送,并以自组织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端,从而实现物理世界、计算世界以及人类社会这三元世界的连通。

物联网下的电子商务科研平台是在物联网已经从概念、规划阶段发展成为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大量诞生阶段,同时,物联网与互联网高度结合、融合的背景下提出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

博星卓越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由物联网下的电子商务认知、应用、创新三个层次构成。物联网技术和行业应用协调支撑三个层次,贯穿了物联网的整个科研过程,认知层是通过观察、感受物联网的典型行业应用和物联网感知、处理、通讯、控制等各个部分的工作过程完成教学、研究任务的。应用层是在物联网认知层的基础上,通过对支撑物联网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资源、开发平台、研究平台和对物联网条件下的典型电子商务应用的使用、开发,进行应用型的研究、探索,从而支撑创新型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创新层是在物联网应用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物联网条件下的电子商务技术、模式等创新研究,科研平台能够提供技术、实现、应用验证,开展创新型的研究,并形成成果,同时,能够对中试阶段的成果进行技术支撑。

博星卓越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 科研层次图:

二、博星卓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建设的项目意义

无线传感网络的商用迄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2003-2004年,无线传感网络开始被试用,以验证投资回报;

2005-2006年,无线传感网络的使用量持续增长,重点关注可靠性和集成度;

2007-2010年为无线传感网络的起飞期,新应用不断涌现,出货量高速增长,这一时期为消费者驱动,重点关注成本和尺寸。

根据美国多家知名市场公司预测,到2008年,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全球出货量将超过1亿个,市场销售总额超过20亿美元。专门致力于无线技术研究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圣迭戈(原圣地亚哥)市场调研公司ON World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到2011年,世界市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系统与服务将飞升至约46亿美元,并呈现爆炸式增长,现阶段国内市场应用正在整体评估和试探阶段,但是相应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近期主要用户为高校、研究机构(包含为交通、环境、农业、能源、国防等政府部门服务的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中长期目标用户为海量使用的政府和企业(包括交通、环境、农业、能源、国防等政府部门)以及未来可能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各类企业提供平台和应用案例。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己经推出了几十种成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备。

《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组长、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刘海涛表示,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中科院早在10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先后投入数亿元,目前,中国与德国、美国、英国、韩国等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要国家之一。目前,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曾表示,至少三件事情可以尽快去做,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心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并指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传感网核心技术,要依靠科技和人才,占领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保证我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可持续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物联网条件下的电子商务科研平台建设项目是符合世界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发展方向的,同时,对相关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涉及重点学科及可支撑的主要学科方向有: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些专业都面临物联网条件下的技术升级、改造,物联网应用模式创新的挑战与机遇,综合来看,电子商务是这些技术最为综合应用的部分。所以,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定位于物联网下的电子商务科研平台。

三、博星卓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建设的项目目标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建设目标一:建成物联网条件下的电子商务科研实验室

要研究物联网条件下的电子商务新技术、新模式,适应这种需要的科研环境和平台是基本保障。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首要目标是建成能够支持科研工作和部分教学任务的实验室。实验室分为物联网基础认知科研实验区、物联网应用科研实验区和物联网创新科研实验区。

物联网基础认知科研实验区开展物联网的信息采集、处理、通讯、控制等研究实验和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应用科研实验区开展典型应用认识型研究实验和典型物联网应用的应用型研究实验,创新科研实验区开展物联网条件下的电子商务技术、模式等创新研究。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建设目标二:支撑物联网条件下的电子商务科研

传感网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早在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博星卓越深入研究电子商务与物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良好的科研、教学实力,能够积极抓住电子商务的创新特点,形成了注重实践、勇于探索的良好研究氛围,在新一次产业浪潮形成的时候,博星卓越做好了迎接挑战与机遇的准备,组建专门物联网研究团队,积极联系相关物联网企业,目前已经获得了一批社会需要、极具研究价值的物联网条件下的电子商务项目需求,如果能及时建成科研平台,早日投入运行,不但能很好地抓住市场机遇,也会在为博星卓越物联网实验室项目建设、团队培养、研究能力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我国物联网教学与物联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建设目标三:支撑电子商务实践教学

物联网技术面向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培养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相关高频和微波技术,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掌握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与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在物联网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物联网创新实践能力。

根据物联网相关知识模块将物联网科研实验设计到相应的学科课程实验中,具体设计根据以下体系进行设计:

1、单片机和嵌入式认知科研实验

2、无线片上系统认知科研实验

3、无线通讯和无线网络认知科研实验

4、RFID 认知科研实验

5、物联网传输层认知科研实验

6、物联网综合应用科研实验

7、物联网创新科研实验

四、博星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的项目内容

(一)建设物联网基础认知科研实验区

物联网基础认知科研实验区开展物联网的信息采集、处理、通讯、控制等研究实验和物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

本实验区开展的物联网认知科研实验涵盖如下专业内容:

1、单片机和嵌入式认知知识群

本实验群涵盖的实验研究内容:8051 单片机、ARM 嵌入式技术、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微控制器体系和原理、实时操作系统、C 语言编程技术。

2、无线片上系统认知知识群

本实验群涵盖的实验研究内容:无线单片机通讯接口结构和原理,无线有线收发器结构和原理,通讯结构和原理,嵌入式软件基础等。

3、无线通讯和无线网络认知知识群

本实验群涵盖的实验研究内容:短距离无线数据通讯基础和原理,无线自组网技术,ZIGBEE 无线技术和802.15.4 无线标准。网络安全和加密技术,C 语言和无线网络算法高级技术原理。

4、RFID 认知知识群

本实验群涵盖的实验研究内容:电磁技术基础,RFID 标签算法,EPC通讯协议和原理;大功率RFID 读卡器原理和设计,RFID 和物联网数据库结构和原理。

5、物联网传输层认知知识群

本实验群涵盖的实验研究内容:物联网网关原理和结构,GSM/GPRS 技术原理,3G 技术原理和结构,M2M 数据传输和远程通讯,嵌入式和高级实时操作系统在物联网系统设计技术等。

本实验区可以支持以下认知型科研实验:

1、数据感知检测类

图像采集、声音采集、温度采集、湿度采集、气压采集、CO含量采集、振动采集等等常规采集。

2、近距离蜂窝通讯类

基于2.4G无线的通讯RF2401A、基于433M的通讯、ZigBee、CC1100等的近距离通讯过程。

3、远距离无线传输类

GPRS无线传输、3G无线传输实验、2KM数传电台数据传输实验。

4、有线类数据通信过程

SOCKET模式、WEBSERVERS模式、HTTP模式、TCP/UDP模式、RS232模式、485模式、电流环等任意,达到双方的通讯过程。

5、数据汇总处理类

常规算法实现例如求和、求平均、数据分布与趋势等。

6、界面展示类

PC界面展示、LED屏幕界面展示、嵌入式平台界面展示。

7、输出控制类

输出LED灯闪烁报警、继电器动作进行拉闸操作、摇杆动作等,输出声音或者语音提示标识等。

(二)建设物联网应用科研实验区

物联网应用科研实验区开展典型应用认识型研究实验和典型物联网应用的应用型研究实验。

物联网应用实验包含物联网应用场景描述、需求分析、系统集成流程,基于现有产品面向具体应用的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

1、智能农业系统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智能农业系统

(1)实验研究背景

农业物联网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这样农业将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检测和控制的生产设备。

(2)实验研究内容

①、光照、温度、湿度传感器对模拟大棚进行管理和检测,并把相关的数据通过无传输模块传回服务器,服务器上的管理系统对这些数据作出控制算法。研究光照、温度、湿度传感器的工作机理、适应领域以及偏差处理,梳理、优化信息传递过程、路线以及控制信息的智能反馈机制。

②、架设超声波、音量和音频传感器,通过模拟老鼠的小动物穿过传感器,系统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发出警报,采取相应的灭鼠、灭虫等应对策略。研究超声波、音量和音频传感器的工作机理、适应领域以及偏差处理,对策略、时效、动作控制等进行归类和性能优化。

③、使用流量传感器,利用计算机系统模拟自动控制农田水利灌溉。研究流量传感器的工作机理、适应领域以及偏差处理。

④、假设加温设备、通风设备、光照等模拟设备,在控制中心按照算法需要进行加温、通风、光照时给出相应的控制动作,达到温室大棚环境的自动调节处理。

2、智能超市系统

(1)、实验背景

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超级市场,能迅速查询、调用各商品的信息,能对商品的信息实时改写和对商品进行远距离的群识别,达到宏观管理、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而且能加快顾客支付速度,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超市的风险度。

(2)、实验研究内容

①、实验室模拟超市设立货架,利用RFID标签打印机打印商品一维和二维条码,贴至虚拟商品上,然后用手持RFID对货品扫描并分类摆放。研究物联网条件下的出库、上架、盘点业务特点。

②、模拟一个超市收货通道,收货通道是集成了RFID阅读器的收货口,当带有贴有RFID电子标签的货物经过通道时,系统可以自动扫描,并显示在系统的计价单中。研究物联网条件下的超市点货、支付过程的特点。

③自主设计超市卖场的产品从进库上架、购买、付款等过程,探索新的超市服务模式。

3、智能楼宇系统

(1)、实验背景

通过教室模拟的形式呈现未来家居楼宇的物联网交互方式,传感网控制单元内嵌到各个家居设备实物中,实现智能控制、智能安防、智能消防。智能楼宇系统能实时监控家中的温湿度、光强等环境因素,并根据监测结果自动控制窗帘、窗户的开启和关闭。通过烟雾、可燃气体、浸水、红外等传感器,对家中安全状况进行监控。

博星卓越物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智能楼宇系统

(2)、实验研究内容

①、基于声音传感的背景音乐控制实验。实验室应用科研实验区中安装声音传感器,传感器将收集的声音数据传输给主机,主机连接一台音响,然后在主机系统中设置一个参数,当这个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大于这个参数时,系统自动将音响的声音调大,反之降低音响的音量。

②、基于人体动态感知的智能灯控实验。在应用科研实验区摆放一个人体红外传感器,传感器连接一个照明装置,当有人员经过此传感器的时候,自动亮起,检测长期无人活动区域则关灯节能。

③、基于光线强度的智能灯控实验。在应用科研实验区安装光照传感器模块,传感器连接一个台灯,当学生用手遮挡传感器时,传感器发出信号,使台灯点亮。

④、基于电子商务模式的远程家居楼宇管理维护模拟实验。将安装在楼宇中的多种感知器件和动作器件(例如入侵检测和声光报警器)融合在系统中,模拟出远程对于楼宇状态的感知和展现,同时,通过网络模式进行远程的楼宇维护、动作器件的控制。

4、物联网物流系统

(1)、实验背景

物联网物流系统是一个基于识别技术为货物识别追踪、管理和查验货物信息的平台,系统将先进的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相结合,自动识别货物信息,该系统的应用能大大节约人力物力。

(2)、实验研究内容

①存货管理实验。模拟货物流通的过程,利用标签打印机,分类打印标签贴纸将货物放置货架。系统记录货物所在区域和数量,当某种商品数量少于预警值时,系统自动提醒。研究物联网条件下的库存管理特点。

②防窃控制实验。在应用科研实验区的物流实验所有出口都装上读写器,当贴有标签的货物被拿出出口时,系统提示货物被盗。

③货物信息实时性实验。通过扮演收件员、地区代理站、派件员的模拟货物流动、交付体现物流过。每人手持一个读写器,当读写器扫描货物时,将扫描到的信息利用无线传输到主机,主机将详细的信息公布在网站上的实时查询系统,为客户提供实时查询,提高客户满意度。

5、智能医疗

(1)、实验背景

通过传感器检测人体医疗指标,并通过各种网络将检测信息传递给医生或检测人员将会大大提高医疗效率,减轻病人负担,在远程医疗、应急医疗等领域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2)、实验内容

①体温检测实验。将无线温度传感器贴至受检者的身体,无线温度传感器将数据传输到主机,主机将得到的数据显示,检查者可根据主机显示的数据来判断病情。

②综合智能医疗实验。通过各种传感器在手指、手臂等部位,无损伤地测血糖、量血压、心电图的测试,受检者自助开展健康监测。通过本实验研究人体医疗信息的传感过程,研究应用领域,设计应用模式,进行设计成果检验。

(三)建设物联网创新科研实验区

物联网创新科研实验区开展物联网条件下的电子商务技术、模式等创新研究。创新科研实验区支持以下科研实验:

1、传感采集控制开发

通过图像采集、声音采集、温度采集、湿度采集、气压采集、CO2含量采集、振动采集等等常规采集方法、处理流程的实验,研究掌握现有的和未来可能发展的各种传感数据采集方式以及传感数据采集设备、传感及控制设备的设计和开发。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设计、开发、使用、维护不同的物联网数控设备进行创新性地科研。

2、通信网络开发

通过学习研究数据、设备的通信、网络传输、数据接入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基于2.4G无线的通讯、基于433M的无线通讯、ZigBee、CC1100、数传电台等的近距离通讯过程和GPRS无线传输、3G无线等远距离无线传输,掌握有线类数据通信例如SOCKET模式、WebService模式、HTTP传输模式、TCP/IP协议、UDP协议、RS232模式、485模式、微根模式等的应用和开发特点。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创新性地设计、开发、使用、维护在各类通信系统中组织传感和控制信号的应用设备等。

3.系统应用开发

通过研究和掌握物联网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上层应用设计、数据安全、系统集成、数据使用,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领域和应用实例创新性地设计、开发、使用、维护全面的物联网行业应用系统等。

五、博星卓越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建设的项目实施

(一)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项目硬件设备

1、物联网基础认知科研实验区

2、物联网应用科研实验区

(1)、博星卓越物联网农业管理平台

博星卓越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物联网农业管理平台

博星卓越物联网农业管理平台能够完成对于各个感知器件采样、传输的参数,完成业务逻辑的定义和实现,对于感知器件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向输出控制器件发出动作指令,并以直观界面在平台中进行展现。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平台提供农产品在线购买,在商品的详细信息中用户能查看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生长市场,生长过程中的湿度、温度、光照时长等详细信息展现现代化智能农业完整生产管理详细数据和情况,完成对于农作物生长环境状态的远程监控。

(2)、博星卓越物联网智能超市系统

博星卓越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物联网超市管理平台

完整模拟超市从进货、上架、盘点、销售的完整过程,用条码方式和射频标签多种方式完成超市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展示。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物联网超市电子商务平台

结合电子商务完整流程,实现传统超市与电子商务模式的完美结合,让远端客户能清楚看到柜台上的货物详情,并实现远程订货、付款的模拟实验过程。

(3)、博星卓越物联网智能楼宇系统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物联网楼宇管理平台

完成智能楼宇内所有感知器件的数据获取和处理,在管理平台上做直观的界面展现,并能定义对应感知器件和动作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设定对于不同感知数据的不同规定动作。

(4)、博星卓越物联网物流系统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物联网物流管理平台

将从无线通讯节点收集的数据在平台端进行显示和管理,便于对货品进行分类,对货品的数量,保存环境进行监控。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物联网物流电子商务平台

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包括客户下单,订单查询,用户评价的功能。客户对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的能监控到,支持在线支付快递费用等常用功能。

(5)、博星卓越物联网智能医疗系统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物联网医疗管理平台

平台建立自主的健康数据监测传输体系,并能通过物联网将数据传输至远程诊断中心,让学生按照所能获取的健康数据体温、面色、血压等数据进行远程的智能化医疗诊断。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物联网医疗电子商务平台

通过医疗管理平台中获取的数据,医生能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开出处方,病人根据医生的处方在网站上进行购买相应的药品。并在线生成病历,供后期医生查看。

3、物联网创新科研实验区

博星卓越物联网综合实验室:物联网创新实验平台

本平台传感器参数获取、写入,通过协议进行信息发送。使学生能通过单片机的开发,根据实际应用领域和应用实例设计、开发、使用、维护全面的物联网行业应用系统等。

4、物联网实验室配套设备

空调、监控等。

了解更多物联网教学、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方案或物联网教学系统,请访问:

6.小学科学实验室布置方案剖析 篇六

小学科学专用教室既是实验室,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学校决定开展了以“营造教室文化,共建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教室文化布置设计活动。现将实验室布置如下:

一,前墙: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二,后墙:用手触摸自然,用心感受科学 三,北墙:

四.南墙:

科学实验室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实验室由专人负责实验室设备及人身的安全。

2、加强四防(防火、防盗、防水、防事故)。

3、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场或经过上机操作培训与考核。

4、实验前要全面检查安全,实验要有安全措施。若仪器设备在运行中,实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5、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存放在安全处,严禁带电作业。

6、如遇火警,除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灭火外,应马上报警,并及时向上级报告。火警解除后要注意保护现场。

7、如有盗窃和事故发生,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不得隐瞒,应及时报告主管和保卫部门,并保护好现场。

8、实验工作人员在检测前必须熟悉检测内容、操作步骤及各类仪器的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作好必要的安全防护。

9、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或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时,应戴好防护手套、防护镜。

10、实验室内使用的多媒体设备、电热设备等的电源线,必须经常检查有否损坏,移动电气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电路或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检查。

11、实验室应配有各类灭火器,按保卫部门要求定期检查,实验室人员必须熟悉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

12、下班前,实验室人员必须检查操作的仪器及整个实验室的门、窗和不用的水、电、气路,并确保关好。

13、与实验室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不得随意带入实验室。

科学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做好实验器材的安全维护和分类管理工作,确保器材完好可用。

二、熟悉本实验室常规实验项目及其所用器材,负责实验器材、试剂的正常供给,确保现有条件下的实验开出率。

三、负责实验室常规管理、安全工作,确保实验台等固定设施的正常使用。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过道畅通。

四、负责按有关规章做好实验器材的使用、借用、损坏报赔、送外检修、报废注销以及出入库(帐)等管理登记工作,并做好有关登记、审批手续的存档。

五、负责制订实验器材的购置计划提交,确保日常低值易耗品的供给。

六、负责新购、调拨实验器材的验收。

七、负责实验室档案资料的建设、管理工作。

八、负责实验教学安排,协助教师准备实验和实验完毕整理回收实验用品,保证实验教学和教科研实验的正常进行。

九、做好实验室器材统计等工作任务,总结汇报实验室管理工作。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1、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小学科学教学必备的教学场所,应有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管理。

2、按实验教学要求配备足量的实验教学仪器和专用教师,确保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各类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顺利开展。

3、实验室应建立《教学仪器总账》、《教学仪器记账》和《低值易耗品明细账》。做到“记账即使、流程规范、准确无误”,要求账目清楚,帐物相符。

4、按仪器、药品的性质做到不同学科的仪器、仪器与药品分柜存放,同学科仪器分类存放。仪器设备入柜存放,做到分类正确、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柜定位。柜有编号,柜窗设卡,(柜窗卡),物卡一直,帐卡相符。仪器设备应常处于可使用状态。

5、仪器设备的保管要做到防尘、防潮、防霉、防腐蚀、防变形、防

碎裂、防火等。化学药品应放入专柜。

6、仪器设备借用、使用、维修。损坏报损以及危险品领用必须按有关制度执行,即使规范记录。凡损坏而又不能维修或失去维修价值的仪器设备,应按规定手续进行报废处理,并保存原始凭证,在有关账册上注销。

7、加强实验室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实验室档案分为实验室技术资料。实验室管理资料和实验教学资料。平时注意积累各类资料,学期结束进行归类整理。

8、实验室要注重营造科学、文明、美化的环境和良好的实验氛围。做好防火。防盗和安全用电工作。定期检查消防。给排水设备和电气线路,确保人、财、物的安全。

实验室危险品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

一、实验教学用化学危险药品必须贮藏在专用室、柜内,并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类存放,不得和普通试剂混存或随意乱放。

二、化学危险药品,必须有专人专柜管理。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懂得各种化学药品的危险特性,具有一定的防护知识。

三、化学危险品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桶、黄沙等,学校主管领导和专管人员要定期检查,节假日安排值班时,要把化学危险品室列为重点防范区。

四、定期对化学危险品的包装、标签、状态进行认真检查,并核对库存量。

五、使用危险试剂进行实验前,必须向学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教师领用危险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填写《危险试剂领用

单》由专管人员和教师送取,不得让学生代替。

六、对实验中危险品的遗弃及废液、废渣要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存留,更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

七、危险试剂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如出现问题,除采取措施迅速排除外,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如实报告不得隐瞒。

八、专管人员对化学危险品的保管和使用中的安全性负有全部责任。

科学实验室规则

1.实验课前,教师应准备好实验仪器和材料。学生按要求入座后,不准随意走动或乱动桌上的一切实验器材和材料。教师要向学生宣布课堂纪律,讲清实验的目的和方法,示范操作程序。

2.学生进行实验时,要按教师要求的方法、步骤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注意安全,一切实验材料不能入口。在实验中若发生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教师处理。

4.爱护仪器和实验材料,节约用水和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材料未经教师许可不能带出实验室。

5.实验完毕,在教师的指导下清点好实验仪器,归还原位,妥善处理废物并做好清洁,经教师许可才能离开实验室。

6.实验课完成后,教师应做好实验登记工作。

小学生实验守则

一、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整洁,进入实验室后应按指定位置就坐。不得大声喧哗及自行摆弄仪器装置。

二、学生在实验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上课时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实验目的、要求、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实验前应对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器材进行认真清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教师。

四、公共仪器,用后立即放回原处,各组仪器未经教师许可,不得随意移动。

五、实验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要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做好实验记录、积极思考、分析实验结果,按规定填写好实验报告。

六、爱护仪器设备,爱惜药品和实验材料。实验中损坏仪器应主动向教师报告,凡因不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而造成的仪器损坏和药品浪费,应照价赔偿。

七、废纸、废液、火柴梗及玻璃片等杂物不得倒入水槽中或随地乱抛,应倒入废液缸或垃圾箱中。

7.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篇七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对于当前的小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与知识性的学科,在当前的形势下,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究实验一直都是小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对科学探究实验的重视,导致实验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而趣味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重视

就目前来看,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各地区学校逐渐制订了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计划,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过程当中,仍旧存在部分教师或者领导对小学科学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尤其是在实验教学方面,部分小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是由其他科的教师进行兼任,没有设立专门的科学教师,即使有部分学校设置了专门的科学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较差,也使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得不到有效的进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不到提升。

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学校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掌控着课堂教学的方向,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新课改要求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同时,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趣味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1.营造幽默趣味的教学氛围

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好奇心往往十分强烈,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丰富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趣味实验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加教师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并且在实验教学中加入趣味性的元素,能够使学生增加对探究实验的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融入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融入生活化的元素

由于科学知识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趣味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把实验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更好地应用科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果实与种子的过程中,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水果以及种子准备好,然后让学生进行辨认,把种子与果实对应好,一旦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可以把果实解剖开,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并且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增强生活的观察意识,促进学以致用目标的实现。

3.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在教学教学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使用趣味教学之时,还需要与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相结合。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把静态教学转变成为动态教学,把无声教学转变成为有声教学,将所要进行的实验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带给学生以直观的体会,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促进学生小学科学知识的提升,并对实验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趣味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借助丰富幽默的语言以及生活化知识的融入,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促进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提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提高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宿宁宁.论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5):226.

[2]胡晓兰.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J].新课程:小学,2015(2):66.

8.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篇八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对于当前的小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与知识性的学科,在当前的形势下,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究实验一直都是小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对科学探究实验的重视,导致实验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而趣味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重视

就目前来看,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各地区学校逐渐制订了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计划,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过程当中,仍旧存在部分教师或者领导对小学科学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尤其是在实验教学方面,部分小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是由其他科的教师进行兼任,没有设立专门的科学教师,即使有部分学校设置了专门的科学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较差,也使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得不到有效的进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不到提升。

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学校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掌控着课堂教学的方向,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新课改要求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同时,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趣味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1.营造幽默趣味的教学氛围

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好奇心往往十分强烈,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丰富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趣味实验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加教师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并且在实验教学中加入趣味性的元素,能够使学生增加对探究实验的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融入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融入生活化的元素

由于科学知识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趣味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融入生活化的元素,把实验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更好地应用科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果实与种子的过程中,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水果以及种子准备好,然后让学生进行辨认,把种子与果实对应好,一旦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可以把果实解剖开,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并且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增强生活的观察意识,促进学以致用目标的实现。

3.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在教学教学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使用趣味教学之时,还需要与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相结合。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把静态教学转变成为动态教学,把无声教学转变成为有声教学,将所要进行的实验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带给学生以直观的体会,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促进学生小学科学知识的提升,并对实验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趣味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借助丰富幽默的语言以及生活化知识的融入,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促进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提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提高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宿宁宁.论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5):226.

[2]胡晓兰.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J].新课程:小学,2015(2):66.

[3]陈智蓉,陈小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1):157.

9.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建设方案 篇九

【摘 要】 要真正上好一节实验课, 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 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用活动来带动思维,用思维来改善活动;必须 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条件, 从符合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要求出发, 在实验操作、深入思考、教学组织等方面用心关注细节,抓住机遇,适时“导”、“拨”,使 学生都能规范、科学地动手操作, 通过自行探究获取自然科学知识, 培养创新意 识与创新精神, 提高实践能力, 从而真正发挥实验的效应, 凸现科学课的教学功 能。

【关键词】 科学实验 有效性 细节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 是小学生进 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实验教学以动手为主, 那么, 是不是只要准备足够的器 材, 安排好实验步骤, 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实验活动;只要实验顺利就可以取得良 好的教学成效呢?不是的!教学是一门艺术, 实验教学也不例外, 要想取得良好 的教学成效, 需要教师的机敏把握和智慧处理策略。而对实验细节的把握, 是提 升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关注一个细节,就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忽视一个细节,就可能毁灭一次精彩的实验。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更应关 注细节。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提供有结 构的材料, 注重师生的有效交流与互动, 用心观察, 善于发现、挖掘, 把握时机, 加强课堂调控,加强实验的引领、指导和提升。

一、实验前谋选材料,从简求实

课上要用种种材料, 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 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期望。教师也许会感到把材料直接交到孩子手中,可能造成无法容忍的混乱。事实上, 把精心选配的材料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由探究, 是让他们走上科学道路的一个好 办法,关键是要选配好材料,注意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益。一套好的材料,会引起 学生的探究欲望,会促成一节好课。

1、利用材料间的相互关系,灵活加以组合和运用

实验教学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 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 还取 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 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就好。把各种材料放在一起, 它们之间便有了一些相互关系, 不同的组合往往会使 学生产生一些特定的言行。一盆水,一个软木塞、一个小铁块,这样一组材料学 生会有什么结论?学生会说铁块沉下去, 软木塞浮上来, 材料结构的简单, 使他 们很难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如果是另一组材料:一盆水、同样形状大小的木块、铁、塑料、胶木,学生又会有什么结论?因为材料间的丰富对比性,将揭示一个 规律:同样大小的东西,重的下沉,轻的浮着。那么,是不是材料的结构越复杂 越好呢?不是的!一般情况下, 教师依据教材的提示, 会设计出适合预设问题探究需要的有结 构的材料, 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 如果我 们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打破常规思维,常常可以使材料更简洁有效,看起来简单, 但是用起来却更有意义。

2、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分层、适时、有序地呈现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 可以设置一个情境, 进行一项探究。不管是有 关,还是无关,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把握好材料的呈 现方式和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掌握了课堂的结构。

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或 探究内容的转变而变化。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 有强烈的好奇心, 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 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往往还没有听 清楚活动要求, 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 就开始动手了, 容易使探究范围 过于扩大。而有层次地发送材料, 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 提高探究的有效 性。例如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学生猜测物体是沉还是浮可能与物 体的大小和轻重

有关后,教师抛出了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塑料、回形 针、牙签、橡皮泥、胡萝卜、蜡烛,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发现与自己猜测不相符的 结果 —— 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可能没有关系, 这就与经验产生冲突。那么 是不是这样?教师又提供了一组特殊材料:大小相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 块、黏土块, 实验获得了新的进展 —— 轻的易浮重的易沉。第三次提供了重量 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铝块、橡皮泥、萝卜块、木块、泡沫塑料块,结果发现 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这样分三次呈现,顺应了学生 的思维方法,以材料来指引探究,有序而有效。

二、实验时明察秋毫,见机行事

动态地了解学生, 才能上好科学课。要细心观察他们在做什么, 分析他们在 2 想什么, 预测他们会朝哪个方向进展。掌握信息越多, 教师就越能清醒地进行指 引。因此,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教师应是最忙的,不是去讲述,不是对学习活 动指手画脚, 而是在观察着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 在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 表现,在注意着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

1、从实验现象的差异中去找寻规律

在探究中, 几十个差别各异的学生得出各种各样的现象, 而其中会有大量大 同小异, 能体现普遍性的现象, 而基于这些现象的汇报交流, 将是课堂进展的主 要方向。在《点亮我的小灯泡》的探究中,我们观察到,对于电池,有的小组用 一节电池, 有的把两节头尾相叠成串联, 有的把两节的正负分别用电线并联;对 于电线, 有的用一根, 有的把两根头尾相绞成一长根, 有的两根并列合成一粗根;关于电珠, 有把电珠放在正极的, 也有放在负极尝试的。各小组在数量和接法上 有不同,但每一种使电珠发亮的电路都由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组成。这些信 息,就构成了一条脉络,从中去除枝枝蔓蔓的信息,将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小 电珠亮时,都有电池、电线、电珠三部分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顺着从这个方向 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有的放矢。

2、从实验现象的普遍中去发现特殊

在 《点亮我的小灯泡》 的活动中, 教师注意到有一学生直接用电线连接正负 极, 时间不长, 发现电池发热了;有一学生看到小电珠尾部碰上电池的正极时亮 了一下,引起了他极大的意外,另一根电线没有竟然也会亮!再次尝试,真的会 亮。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疙瘩”,怎么回事?多好的探究机 遇呀!教师如果抓住了, 定会吸引学生去讨论, 引出一些不曾想到的接亮小电珠 的新方法。原来, 科学探究不仅仅是解决已有问题的过程, 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 程。

三、实验后引导交流,挖掘提升

实验操作之后的集体研讨中,学生常常各抒己见。也许是实验结果的差异, 也许是认识角度的不同, 交流中往往会有出入, 甚至产生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 其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巧妙地予以挖掘提升,让矛盾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1、抓住思维亮点,层层深入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趋于表面, 深入思考的主动性不够。心理学表明, 小学生 的思维水平大致处于复合思维和前语言思维的层次上, 会出现语言思维障碍, 出 现交流研讨内容与实际操作迷路的状态。并且,心理学还指出:在科学学习中, 3 不正确的、幼稚的语言和思维只能在感觉器官、思维和情感同时并用的基础上, 通过与师生、生生互动发展来完成。如果教师任凭学生回答哪里算哪里, 在研讨 时单往结论看, 会使汇报研讨处于肤浅的状态, 缺乏思维的深入, 极大地扼杀学 生的思维积极性,造成学生揣摩答案,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相反,如果教 师能把握学生的特点, 充分相信孩子们的潜在能力, 多一些追问的细节, 抓住学 生的一个个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 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学生回答:手推活塞,活塞被推了进去, 空气变少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立即反问:空气真得变少了,逃到外面去了 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出了问题。教师又趁机追问:那空气为什么由 30毫升变成了 10毫升,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促使学生的思维向“节骨眼”上 思考。在学生一番探讨后都认为空气没有少而是被压缩了, 教师又问:空气到底 能压缩到多少呢?能不能压缩到“ 0”毫升?经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引起学生间 的互动,迸射了思维,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正道”,学生对压缩空气的 理解层层递进, 将所观察到的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假如, 教师一开 始就置学生的思维点于不顾, 以学生的回答为终点而不加以引导, 学生的认识就 会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不能提高,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就只能囫囵吞枣。

2、借助意外现象,指引探索

在顺利地交流之后,学生们往往都“松了一口气”,这时是提出新问题,引 起研讨新问题的好时机。例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一课,在把叶子分类的研讨 环节中, 各个小组分别谈了刚才的研究, 有的以形状的共同点来分, 有的以叶上 的细毛毛共同点来分, 有的按颜色共同点来分。之后, 教师拿出采集的同一颗树 上的叶,但大小、老嫩、颜色有所区别,问学生是否算同一种树叶?新的讨论就 此展开, 最后基本认为应该分在一组, 虽然大小和颜色不同, 但它们长在同一枝 条上,形状、叶脉、边缘的锯齿都类似。交流活动中常常会显现出一些一般情况 下不会出现或一般人不太注意的话题, 是置之不理还是妥善引导?教师的教学意 识起了决定作用。

一次, 教师为了简便, 使用了纸盒的牛奶饮料插上吸管, 做热胀冷缩的实验。交流时一位学生提出, 牛奶盒放入热水后, 会先下降一截后再缓慢上升。是这样 吗?教师取来新奶盒亲自做过后, 肯定了这一不被人注意的细节, 并把这一现象 提供给全班讨论。结果发现这一意外现象正是牛奶盒首先受热膨胀造成的!结论 拓展了知识,讨论丰富了这一实验的教学意义,效果不言而喻。

3、捕捉有效信息,拓展延伸

学生研究后延伸的内容同课堂学习应属同一个内容范畴, 它们有着必然的逻 辑联系, 它应该是课堂研究内容的扩展、深化。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这些转眼即逝 的“信息”。例如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在最后小结时,突然有个男生说 “老师我想在课后弄个利用压缩空气的玩具”。这时我马上用赞许的目光对全班 学生说:“非常好!今天我们利用所学的压缩空气的知识,回去设计或制作一个 小发明。”学生课后探究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10.无人机研究所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 篇十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投资估算(万元) 计划建设期

1 发动机综合实验室 100~120 3年

2 桌面联试实验室 80~100 5年

3 全机静态联试实验室 60~80 3年

4 配套建设 50 3年

合计 290~350 3~5年

其中:

发动机综合实验室主要设备包括发动机试验台架、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燃油系统、发动机参数采集监测系统等;

飞机静态联试实验室主要设备包括无人机称重系统、静力试验系统及压气机、台钻、平台、水平仪、工具等;

桌面联试实验室主要设备包括无线电测控系统检测设备、电气系统二次检测设备、电气系统一次检测设备、数字逻辑混合信号示波器、信号分析仪、通用函数发生器、数字采集装置、高度/速度传感器和磁航向传感器测试、标定系统、导航系统仿真设备、多目标任务处理、航路规划设计验证系统、三维数据生成器、速率陀螺测试转台、陀螺平台综合参数测试转台、集成电路与分立器件测试系统、无人机外场综合自检测系统、检测设备标定系统、惯导卫星实时仿真器、景象目标模拟器等。

四、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无人机工程实验室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促进江西地方方经济的发展,增强我校无人机的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和中低端无人机生产能力,加快无人机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向军、民两用或民用转化,提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江西区域内航空制造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11.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建设方案 篇十一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热热闹闹,但若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却不明白,存在“为实验而实验”的现象。这是与科学探究本质相悖的,难以实现科学探究的真正价值。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对课程性质有明确的表述,即“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据此,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引领、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掌握质疑解疑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品质。具体可以表现为: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根据所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正确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收集事实证据,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运用结论解释和解决身边的问题。为此,笔者在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就如何根据《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加强“计划”引导,提高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探究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研究活动。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究实验开展前,围绕实验目的“想好了再做”,做到:一想“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二想“需要哪些实验材料”;三想“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四想“实验时应注意什么”;五想“实验的结果可能会怎样”。然后再引导学生制定探究实验方案,这是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前提。

小学科学有两类典型的实验方法,即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在制定这两类探究实验的方案的过程中,要区别对待。

1.对比实验方案制定的引导

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是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在对比实验教学前,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使学生能提出解决问题的众多假设,然后提出:“究竟与哪个因素有关?怎样才能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着重引导学生对以下系列问题进行思考,如:“是谁和谁对比?谁是对照组?谁是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有哪些条件相同?有哪些条件不同?怎样做才能突出对比因素?可能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出的对应结论是什么?”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把握对比实验的实验要领,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保证对比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正确性。

【案例一】设计“抵抗弯曲”对比实验教学

该实验的重点是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的关系。当学生认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宽度有关”,并作出假设时,教师提出“我们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当学生提出设计“对比实验”进行研究后,再请同学说说“对比实验设计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然后出示实验研究方案,通过交流,进行修正、完善。以上的引导性提问,意在引导学生确定对比实验中的自变量,如纸梁的宽度。同时,引导学生尽可能全面地分析需要控制的变量,如 “柱子”的宽度、高度,垫圈的大小重量等因素,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思考“用什么方法改变自变量及控制变量(如纸梁的宽度、纸梁承载垫圈的位置、纸梁受压弯曲标准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对比实验的可操作性,确保数据的严谨和精确。以下是最后形成的实验研究方案。

“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实验研究方案

2.模拟实验方案制定的引导

模拟实验是通过模拟对象的本质特性,建立模型,在模型上解释对象、认识对象的一种实验方法。引导做好模拟实验的关键是如何选用尽可能接近事物原型的实验材料,实验材料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因此,在实验方案设计时,教师要以知识本质特征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认识原事物的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模拟的实验材料,建立起实验材料和模拟的自然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制定正确具体的实验方案,确保模拟实验的科学性。

【案例二】设计“日食形成”模拟实验教学

该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根据对日食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猜测,并能通过模拟日食时的天体构成及运动方式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在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描述日食的现象特征:“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挡光的物体是球形、不透明的”“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几个天体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在此基础上,先以循序渐进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可能是什么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设计一个怎样的模拟实验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并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分别模拟什么?”结合日食发生的特点,学生们选择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地球仪代表地球、用乒乓球代表月球。接着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这三个物体来动态模拟天体运动?”“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自然地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并以实验的形式进行了展示。通过这样的引导模拟操作,让学生建立了材料与科学事实的对应关系,探究了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

二、加强“证据”引导,提高学生获取事实依据的能力

《课标》要求科学探究“注重事实,尽可能通过设计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因此,教师要加强引导,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提高他们获取事实证据的能力,使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收集足够的科学事实和可靠证据,建构科学概念。

学生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后,教师引导学生在以下方面重点研究:“预测实验现象、结果和数据”“思考哪些证据是解决当前研究问题所需要的”;引导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和呈现方式;引导重复实验,追求数据的真实性;引导尊重数据,以数据实证建构概念。其中,实验数据是鲜活的第一手实验证据,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尤为重要,记录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验的特点进行选择,或画图、或制作表格、或文字记载、或图片记录等。endprint

【案例三】设计“抵抗弯曲”的数据记录

在“抵抗弯曲”的实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尊重数据,以数据实证建构概念”,采取循序渐进的引导方法。即第一步引导学生根据经验预测3厘米、6厘米、12厘米不同宽度纸梁“能承受垫圈的个数”,并说说预测的依据;第二步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方案,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自变量进行实验,记录实测“纸横梁能承受垫圈的个数”;第三步引导“为了降低实验数据因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多次重复实验”,让学生再进行实验和记录;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强调“取平均数的办法”。在逐步深入的引导中,学生得到的数据是建立在实验重复呈现的基础上,是可以“再测”验证的,这样的数据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从而为学生下一步分析数据、建构概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加强“交流”引导,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科学教学关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双螺旋结构协调发展,因此,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学生用证据来验证,也要学生以逻辑来推理,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实验现象、事实证据和科学概念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从事实出发,形成科学概念。因此,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探究所得的事实现象、数据等进行整理、分析、交流,使他们能寻找证明假设与猜想正误的确凿证据,并能表述自己的探究结果,向他人阐述自己获得结论的推理过程,能运用获得的事实证据回答来自其他小组的质疑,形成自圆其说的科学推理能力。

【案例四】“身边的物质”实验交流

该课的教学难点是认识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当学生进行“折断粉笔”和“燃烧火柴”的实验后,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折断粉笔没有新物质生成,燃烧火柴有新物质生成(灰烬)”;“折断粉笔有新物质生成(粉笔灰),燃烧火柴也有新物质生成(灰烬)”;“折断粉笔有新物质生成(粉笔灰),燃烧火柴有两种新物质生成(黑色物质和灰烬)”。

学生对相同实验结果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是对“新物质”不理解,其前概念是“有东西产生”就是“新物质”,笔者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采用了交流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粉笔灰、黑色物质、灰烬都是新物质吗?”“新物质是指物质本质发生了变化,你有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通过再次实验观察、比较后,学生发现“粉笔灰收集起来,在黑板上还是可以写字,本质没有发生变化”“火柴燃烧后的灰烬一定是新物质,因为灰烬和木梗是完全不同的物质”“黑色物质也是新物质,因为刮下来后,放在火旁烤,会变成红色,然后又变成灰色”。最后再归纳出“火柴燃烧过程中确实最终会变成灰烬,但如果没有燃烧完全,会变成黑色的炭,炭和灰烬确实是不同的物质”的结论。

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让学生对结论进行交流、质疑,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探究实验的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当学生的概念渐渐清晰,但是受前概念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有时还不能完全正确表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互相质疑的交流时机,通过点拨和帮扶的方法,让其重建概念。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再一次反思探究结论,有利于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形成互助、合作的同伴探究关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结语

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探究实验是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 “引路人”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采用计划、数据、交流等引导策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素养。

12.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建设方案 篇十二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热热闹闹, 但若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时, 学生却不明白, 存在“为实验而实验”的现象。这是与科学探究本质相悖的, 难以实现科学探究的真正价值。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中对课程性质有明确的表述, 即“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据此, 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引领、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过程,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掌握质疑解疑的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品质。具体可以表现为: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学会根据所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 正确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收集事实证据, 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运用结论解释和解决身边的问题。为此, 笔者在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 就如何根据《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加强“计划”引导, 提高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探究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研究活动。教学中, 让学生在探究实验开展前, 围绕实验目的“想好了再做”, 做到:一想“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二想“需要哪些实验材料”;三想“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四想“实验时应注意什么”;五想“实验的结果可能会怎样”。然后再引导学生制定探究实验方案, 这是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前提。

小学科学有两类典型的实验方法, 即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 在制定这两类探究实验的方案的过程中, 要区别对待。

1. 对比实验方案制定的引导

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是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在对比实验教学前, 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使学生能提出解决问题的众多假设, 然后提出:“究竟与哪个因素有关?怎样才能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着重引导学生对以下系列问题进行思考, 如:“是谁和谁对比?谁是对照组?谁是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有哪些条件相同?有哪些条件不同?怎样做才能突出对比因素?可能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出的对应结论是什么?”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 让学生把握对比实验的实验要领, 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保证对比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正确性。

【案例一】设计“抵抗弯曲”对比实验教学

该实验的重点是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的关系。当学生认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宽度有关”, 并作出假设时, 教师提出“我们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当学生提出设计“对比实验”进行研究后, 再请同学说说“对比实验设计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然后出示实验研究方案, 通过交流, 进行修正、完善。以上的引导性提问, 意在引导学生确定对比实验中的自变量, 如纸梁的宽度。同时, 引导学生尽可能全面地分析需要控制的变量, 如“柱子”的宽度、高度, 垫圈的大小重量等因素, 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思考“用什么方法改变自变量及控制变量 (如纸梁的宽度、纸梁承载垫圈的位置、纸梁受压弯曲标准等等) ”。这样才能保证对比实验的可操作性, 确保数据的严谨和精确。以下是最后形成的实验研究方案。

“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实验研究方案

2. 模拟实验方案制定的引导

模拟实验是通过模拟对象的本质特性, 建立模型, 在模型上解释对象、认识对象的一种实验方法。引导做好模拟实验的关键是如何选用尽可能接近事物原型的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 因此, 在实验方案设计时, 教师要以知识本质特征为导向, 引导学生在认识原事物的特点的基础上, 选择模拟的实验材料, 建立起实验材料和模拟的自然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并制定正确具体的实验方案, 确保模拟实验的科学性。

【案例二】设计“日食形成”模拟实验教学

该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根据对日食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猜测, 并能通过模拟日食时的天体构成及运动方式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在教学时, 笔者先让学生描述日食的现象特征:“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挡光的物体是球形、不透明的”“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几个天体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在此基础上, 先以循序渐进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可能是什么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设计一个怎样的模拟实验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并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分别模拟什么?”结合日食发生的特点, 学生们选择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地球仪代表地球、用乒乓球代表月球。接着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这三个物体来动态模拟天体运动?”“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 自然地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并以实验的形式进行了展示。通过这样的引导模拟操作, 让学生建立了材料与科学事实的对应关系, 探究了对象的本质特征, 从而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

二、加强“证据”引导, 提高学生获取事实依据的能力

《课标》要求科学探究“注重事实, 尽可能通过设计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因此, 教师要加强引导, 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提高他们获取事实证据的能力, 使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收集足够的科学事实和可靠证据, 建构科学概念。

学生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后, 教师引导学生在以下方面重点研究:“预测实验现象、结果和数据”“思考哪些证据是解决当前研究问题所需要的”;引导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和呈现方式;引导重复实验, 追求数据的真实性;引导尊重数据, 以数据实证建构概念。其中, 实验数据是鲜活的第一手实验证据, 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尤为重要, 记录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验的特点进行选择, 或画图、或制作表格、或文字记载、或图片记录等。

【案例三】设计“抵抗弯曲”的数据记录

在“抵抗弯曲”的实验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尊重数据, 以数据实证建构概念”, 采取循序渐进的引导方法。即第一步引导学生根据经验预测3厘米、6厘米、12厘米不同宽度纸梁“能承受垫圈的个数”, 并说说预测的依据;第二步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方案, 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 通过改变自变量进行实验, 记录实测“纸横梁能承受垫圈的个数”;第三步引导“为了降低实验数据因其他因素的影响, 可以多次重复实验”, 让学生再进行实验和记录;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 强调“取平均数的办法”。在逐步深入的引导中, 学生得到的数据是建立在实验重复呈现的基础上, 是可以“再测”验证的, 这样的数据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 从而为学生下一步分析数据、建构概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加强“交流”引导, 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科学教学关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双螺旋结构协调发展, 因此, 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既要学生用证据来验证, 也要学生以逻辑来推理, 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实验现象、事实证据和科学概念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使学生从事实出发, 形成科学概念。因此, 在实验结束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探究所得的事实现象、数据等进行整理、分析、交流, 使他们能寻找证明假设与猜想正误的确凿证据, 并能表述自己的探究结果, 向他人阐述自己获得结论的推理过程, 能运用获得的事实证据回答来自其他小组的质疑, 形成自圆其说的科学推理能力。

【案例四】“身边的物质”实验交流

该课的教学难点是认识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当学生进行“折断粉笔”和“燃烧火柴”的实验后, 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折断粉笔没有新物质生成, 燃烧火柴有新物质生成 (灰烬) ”;“折断粉笔有新物质生成 (粉笔灰) , 燃烧火柴也有新物质生成 (灰烬) ”;“折断粉笔有新物质生成 (粉笔灰) , 燃烧火柴有两种新物质生成 (黑色物质和灰烬) ”。

学生对相同实验结果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是对“新物质”不理解, 其前概念是“有东西产生”就是“新物质”, 笔者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 采用了交流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粉笔灰、黑色物质、灰烬都是新物质吗?”“新物质是指物质本质发生了变化, 你有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通过再次实验观察、比较后, 学生发现“粉笔灰收集起来, 在黑板上还是可以写字, 本质没有发生变化”“火柴燃烧后的灰烬一定是新物质, 因为灰烬和木梗是完全不同的物质”“黑色物质也是新物质, 因为刮下来后, 放在火旁烤, 会变成红色, 然后又变成灰色”。最后再归纳出“火柴燃烧过程中确实最终会变成灰烬, 但如果没有燃烧完全, 会变成黑色的炭, 炭和灰烬确实是不同的物质”的结论。

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让学生对结论进行交流、质疑,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探究实验的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当学生的概念渐渐清晰, 但是受前概念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有时还不能完全正确表达,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互相质疑的交流时机, 通过点拨和帮扶的方法, 让其重建概念。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再一次反思探究结论, 有利于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形成互助、合作的同伴探究关系, 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结语

13.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建设方案 篇十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在1909年前,大多数教育者认为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教学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概念和原理。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第一次对这种方法提出批评。

目前,我国在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各科都非常强调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并在教材中设计了大量探究活动。这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改革举措,也是本次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夺目的“亮点”。我们应该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用世界一流的新教育理念引领我国教育实践不断走向更高水平。

二、目前小学科学实验课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学的科学课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没有实验就没有科学课。科学课的特点,就是经常需要学生做实验,可以说几乎每节课都有实验可做。但在实验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在老师发下实验材料后,就迫不及待动起手来,根本没心思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也没有明白为什么实验,怎样实验,不关心做的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只图动手快乐。一部分学生把实验材料当作玩具,偷偷做与实验内容无关的实验,有的学生干脆频繁地离开自己的小组,给别的小组去“助阵”。而另一部分的学生不动手,只是在座位上一动不动,看着人家做,也懒得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有的看也不看。学生们在科学实验课上大多表现为这是一节不受纪律约束,大家可以集体放松玩的一节课,整节课根本谈不上小组合作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的活动。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要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而这些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都是与“探究”二字相违背的,根本谈不上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这种问题是亟待我们解决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探究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的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所体现的理念就是自主探究、实践交流和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在当前小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效力,能破除“自我中心”,促使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

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式学习,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包括“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究学习能力”。因此,探究式学习是时代赋予科学教学活动的要求。环顾我们目前的科学课,虽然很多科学教师将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是流于形式的较多,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以至于探究式学习效率低下。

在科学实验课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使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是很多科学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为此,我提出了“小学科学实验课中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四、构建科学实验课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1.确定小组合作探究内容:学生提出科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合适的探究内容。

2.组建合理的实验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组建学习小组;学生按对探究内容的兴趣,组建学习小组。

3.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进行指导。

4.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结果:各组的汇报员对本组的合作探究成果进行汇报交流。

五、提高科学课课堂实验教学效果的举措

1.教材与实要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实践意识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并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科学课不能以教材概念为教学对象。但是,又不能完全脱离教材。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依据,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极富典型性与操作性,并且,与教材所学知识内容的统一性最高。实验只有与教材同步,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教材,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实践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教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知道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的重要途径。

2.实验过程中师生、生生分工合作必须明确,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协作意识 科学实验需要分工与合作,合理的实验教学理应做到这一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意识是实验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使教学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

者、引导者;学生处于探究、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全管,也不能什么都不管。除了教师必须预先摆正教师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角色分配之外,教师还需要指导实验小组各位学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各尽所能。积极开展合作教学,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协作意识。

3.在实验内容设计方面,应注意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

在实验过程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动脑,即在实验开始之前,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该采取的实验方法等进行思考和猜测;动手,则是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拘一格,广泛参与实验,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自由参与,积极实践;动口,即在实验结束后,要进行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师生交流,说出实验过程中自己的体会、遇到的问题和想出的解决办法等。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就能在交流中不断成长,不断进行思维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强化。

4.科学实验后要组织学生交流、回顾、总结与评价,体现实验的教育意义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在于激发、唤醒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如果要让学生有科学的实验精神,实验后促进学生的交流、回顾、总结与评价,倾听学生汇报并进行点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利于学生养成合理、完整和严谨的科学实验思路,并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体验实验的成功和从成功中获取成就感与自豪感。使实验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由于受到课堂课时时间的限制,教师必须合理地统筹好教材讲解、实验设计和总结回顾等方面的关系和所占用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学校与家庭整合成一个实验室,让学生在更宽广的空间里活动。很多实验还可以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做,让家长成为学生的指导老师和助手,这样实验既容易成功又安全。有些实验在学校无法完成,课堂上的研究也是不完整的,要想全面观察、了解某一事物,还需课后的继续研究。

5.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掌握实验课堂“收放”艺术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终生学习打基础;能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先进的教学手段等等。

14.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建设方案 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本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素质教育,具体目标为:

1、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鼓励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亲自实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2、探索科学课程实施队伍的组织与培训模式,锻炼、培养一批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能够胜任小学

3、探索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有利于科学课程发展、教师提高、学生发展的有科学课程特色的评价体系,开展对学生科学素养、教师科学课程教学以及实验科学课程教学情况的评价。

二、实验内容、理论依据和实验方法

1、实验的内容

(1)验证性实验:解读、试验、评价科学课程标准。把科学课程的内容要点,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改革方向;运用新课程标准理解教材,指导新教材的教学,通过解读和试用,对科学课程标准作出评价,提出修改、完善和发展科学课程标准的建议;研究、试教和评价《科学》教材。理解《科学》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体系;把握《科学》教材的特征。

(2)自主探索性实验:《科学》课程实施队伍组织与培训模式研究。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操作实施功能的科学课程实验组织体系,探索科学课程实施队伍的培训模式,逐步形成能够实施并推广科学课程的教师队伍;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制度研究,探索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改变不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大胆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新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体验 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3)预计突破的难题: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中,是否体现了“学习有用的科学”,“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科学”;科学课程评价中如何落实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科学课程教学评价中,如何开展大班额的科学探究活动;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在科学教学课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思考、探究,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怎样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科学课程的标准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科学课程实验、制作教学的有关问题。

三、实 验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实验设计)实验的主要策略

(1)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充分调动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强教研部门的参与力度;专题研究、重点课程研究与广大教师群众性的课改实验研究相结合。

(2)先立后破,边立边破,以点带面,稳妥推进,分层滚动发展。加强科学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验区仍然执行现行课程计划的年级的理科教学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为教师参加科学课程的实验做好准备。

(3)围绕课改这一基础教育的核心工作,整合各个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向全社会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引导舆论,探索建立家长、社会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特别是要向家长、社会宣传课程的综合与整合是一种趋势,科学课程与原来的分科课程比较有一定优势,以达到家长和社会的理解、认同与支持;加强实验区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科学课程实施中的作用。(4)注意从基础教育制度改革的层面吸收新课程改革中的新经验。创造性地采取多种方式、途径,增进广大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

2、实 验的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校长、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学 校工作实践和课程改革实验,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决定》和《纲要》上来,要把创新意识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全社会理解、参与并支持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让学生、家长、社会坚定对科学课程的信心。(2)参加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

(3)加强科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指导工作。

(4)大胆进行评价改革的探索,大力运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全面性评价和基础性评价,提倡多次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发展的功能。

四、科学课程实验的组织管理及具体工作

1、学校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科学课程实验研究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实验区科学课程研究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组织教师备课和开展教学研究,进行资料收集。

2、有关的教研、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对科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要重点抓好科学课程标准、教材的培训工作,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共同研究科学课程教育的各项工作,探索并建立符合科学课程要求的教学规范(包括备课、灵活运用教材、课程资源开发、合理组织教学活动等)与教学管理制度;即时发现和总结学校、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经验并推广运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建立促进学生和老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3、有关实验要加强科学课程的专题研究,注意采集和积累实验资料;建立培训、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逐步形成“实验、培训、管理、研究”相结合的良好运行机制;实验学校应建立并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和校本教研、科研制度,形成以科学课程教师、教研组、教科室为基础的校本教研、科研机制。

五、科学课程实验工作的推进进程及各阶段的重点工作 工作的主要内容为: 1、2009年3月~2010年2月,开展《科学》第一学年的实验工作,主要内容为:(1)开展科学课程标准、教材的实验工作;(2)初步探索科学课程教育的规则和基本方法;(3)初步探索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进行探究活动(4);初步在建立适合科学课程教育的教学制度、教研制度;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评价考试改革,尝试开展符合科学课程标准、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评价。] 2、2013年3月~2014年2月,主要工作包括:(1)开展《科学》第二学年和第一学年课程标准、教材的实验工作;(2)探索科学课程师资的培训模式;(3)培养教师对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力;(4)进行科学课程教师角色的专题研究,力争建立科学课程教师的基本标准;(5)开展科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6)完善前两阶段工作。3、2013年3月~2014年2月,主要工作包括:开展《科学》第三学年、第二学年和第一学(1)年课程标准、教材的实验工作;(2)初步建立科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3)形成有效的科学课程教学推广方式的意见;(4)研究并形成科学课程教学制度、教研制度;(5)建立科学课程实验教学、探究工作、综合实践活动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6)认真调查、总结一个周期的实验工作,完成科学课程第一周期的实验报告。

六、预计的实验成果

1、科学课程教师培训的途径、方法和培训资料;

2、《科学》课程标准、教材的适应性研究(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

3、改革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探究活动的各种研究论文;

上一篇:工作出错万能检讨书下一篇:数学教师教学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