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申请(精选12篇)
1.校企合作申请 篇一
基于校企合作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探析
陈卫莉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管理学院,重庆400052)
[摘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占有优势,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仅就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来看,其特点与问题较为明显。为解决现存问题,将校企合作引入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把校企合作植入教学活动,从教学活动的框架上突出校企合作的指导地位,构建起基于校企合作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但也要看到,本科教育在实施该模式时,还需注意清晰定位、办出特色,探索适合的具体形式,取得政府支持。
2.校企合作申请 篇二
一、校企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自2007年以来, 学校先后与世界500强企业中的ABB (中国) 有限公司、上汽集团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格力电器 (重庆) 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开展合作, 在校内建立了“ABB教学班”、“上菲红教学班”、“格力教学班”等企业冠名班。企业冠名班采用“2.5+0.5”或“2+1”的教学模式, 所有学员原则上均在全校高级技工班及预备技师班的学生中选拔产生。
企业冠名班在教学上实行“四共同”:即由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确定课程、共同编写教材, 由企业派遣技能骨干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
2009年, 学校再度与ABB (中国) 有限公司签订了《高端人才培养协议》。双方明确在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预备技师班中建立新的“ABB教学班”, 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教学, 成为重庆市职业院校以校企合作方式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又一典范。
截止目前, 学校累计开办企业冠名班16期, 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1081人, 录用率达100%。
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带动, 迄今为止, 学校15个专业中, 有9个专业与企业开展了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培训实习方案等方面的共建, 占全校专业的60%。目前, 学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由企业提出的内容占30%以上。从而实现了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
二、校企共同开展专业建设
在校企合作机制下, 学校紧密围绕数控技术应用、电工电子和模具技术应用等重点专业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需要, 定期与企业举行会议, 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学校发展、专业发展方向提出意见建议, 共同开展专业改革和建设。从而确保了学校专业发展符合行业企业的需要、符合重庆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 不断加强数控技术应用、电工电子及模具技术应用等重点专业建设。先后邀请重庆机床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了学校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设置、数控铣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数控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和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等学校优势专业的改革、建设工作。
此外, 企业专家还积极参与了学校其他专业的建设工作, 先后参与了学校物流、会计电算化等新专业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及酒店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工作。
三、校企共同开展人员交流与培训
在校企合作机制下, 校企双方广泛开展了人员培训工作。第一, 学校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充实了学校专业师资力量, 完善了师资队伍结构。第二,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 (包括软、硬资源) , 结合重庆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 与企业合作, 广泛开展了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新进员工专业技能培训、稳定就业培训等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第三, 学校积极组织数控技术应用、电工电子、模具技术应用等专业教师, 赴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
截至目前, 学校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和技术骨干37人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其中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及在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的能工巧匠13人。
近三年来, 学校累计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鉴定近10000人次。其中, 高级技工及以上技能提升培训、鉴定近3000人次。此外, 学校专业教师开展企业实践的比例达80%以上, 教师业务技能显著提高。
四、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 学校以数控技术应用、电工电子、模具技术应用等3个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引领,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不断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一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的改造、升级工作中, 按照企业生产模式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二是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市内外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学生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和学生顶岗实习基地。从而通过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有效提升了学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近年来, 学校邀请了重庆ABB变压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 参与了学校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改造和建设工作。此外, 在重庆机床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长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重庆探矿机械厂有限公司、徐工集团 (重庆) 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内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生教学实习基地, 在ABB (中国) 有限公司、格力电器 (重庆) 有限公司、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重庆富士康鸿富锦精密电子有限公司、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等5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基地。
五、校企共同开展课题研发
在校企合作机制下, 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了课题研究和新产品研发等工作。一是学校邀请行业、企业专家, 广泛参与了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二是学校派遣骨干专业教师, 与企业共同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工作。从而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内涵、扩展了校企合作的外延。
目前, 由企业专家参与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改革试点任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改革试点任务》等两个国家级项目研究、校级课题《电工电子一体化教学运行设计》均已顺利开题, 重庆市市级课题“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模式研究”目前已形成初步研究报告。学校数控技术应用、电工电子专业教师参与研发的“第二代单缸水冷铝合金柴油机”已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重庆川仪速达机电有限公司的“大功率船用控制仪表CFZ-DR系列产品”已取得高新技术产品认证, 并实现定量生产。
3.校企合作申请 篇三
中国传媒大学与南京广电集团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由中国传媒大学与南京广电集团共建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明年起将正式落户南京,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产业、节目创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也是中国信息传播教育的最高学府,一直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等高层次传媒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南京广电集团拥有8个电视频道、6套广播频率,以及报纸、出版社、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资源,节目类型丰富,在视听市场具有地域优势。双方合作之后,南京广电集团将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实习基地,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的挂职舞台;而中国传媒大学除了提供人才培训之外,还将在节目制作、节目评估等方面为南京广电提供智力支持。此外,双方还将共同研发相关的传媒项目,实现产、学、研的全面融合。
海门通光集团与同济大学共建的实习基地
2011年12月13日,海门市通光集团与上海同济大学签约,联合成立“同济大学本科生实习基地和海洋开发技术合作项目”。同时,通光电子有限公司与滨海新区签约了海洋网络装备项目。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在海洋领域拥有强大的人才资源,在海底观测、海工装备、光通信等领域也有着卓越的成果。双方合作签约建立实习工地,互通有无,实现产、学、研、用的密切结合,一方面为同济大学研究生提供实习基地,同时双方为满足国家海洋开发和海洋灾害的预测技术研究展开合作。
通光海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多项国家专利。目前中国第一根最长的100公里深海光缆已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海缆已步入新的高度,通光海缆在行业内被称之为中国海缆第一品牌。通光海缆还承担了为客户解决高难度海缆抢修任务,打破了被国外海缆垄断的尴尬局面,为国内乃至国防提供了可靠稳定的保障。这次签约的海洋网络装备项目总投资10亿元,产出将达到20亿元。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与生活新报合作的就业实习基地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与《生活新报》联手,将把生活新报社建成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就业实习基地。新报总编辑陈磊荣誉受聘为该院客座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的文科学院和艺术与传媒学院现在共有在校学生1200名。“作为昆明本土的重点大学,我们从来都将学生按全国重点大学的标准来培养。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我们希望通过与新报的合作,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能获取更多就业和市场的信息,为他们之后的就业之路奠定良好基础。”在就业基地签约仪式上,许佳对此项合作期待万分。
陈磊则表示,人才是打赢市场战的第一要素,所以,他希望艺术与传媒学院今后能成为为新报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基地。同时,对于现在的新闻传媒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教育应该从什么方向发展,身为客座教授的他将会给予一些建议和指导。
中国工商银行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建校内实习基地
继与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达成实习生培养合作计划后,西交利物浦大学又与中国工商银行强强联手,共建校内实习基地。2011年12月13日下午,中国工商银行—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内实习基地揭牌仪式暨实习生现场招募会举行。
西交利物浦大学位于苏州,是一所以国际化为特色的大学,主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管理服务。校内实习基地的成立将为该校学生提供金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平台,同时该校相关金融学科的建设也将为工行的发展提供前沿理论支撑。
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每年将为西交利物浦大学金融财会专业学生安排3~4次实习活动,地点为苏州大市范围内所有营业网店。首期实习培训将于2012年元月正式开始,提供的实习岗位有个人贷款助理、人民币和外币核算助理、对公信贷助理等,工作地点为园区支行。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行长朱春华说:“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国际化视野、团队合作意识、主动创造性等都令人印象深刻,为工行拓展海内外市场均创造了有利条件。希望同学们在工行实习期间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同时也希望西浦学生日后能成为工行的一员,我们合作起来为中国的金融业发展作出贡献。”
太原市救助管理站建社工大学生实习基地
2011年11月23日,太原市救助管理站社工大学生实习基地成立。今后,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社工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将走进太原市救助管理站,运用专业理论和技巧,为流浪孩子们提供生活、居住、学习、娱乐方面的帮助。
实习基地的建成将推动太原市对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救助工作,并努力在此领域为全省提供借鉴和参考。“在救助站建立社工大学生实习基地,可以让工作人员与大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多层次多水平地开展社会工作。”太原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介绍,社工专业大学生将通过走访、交谈、辅导培训等途径开展亲子教育、文化教育等,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拓展空间,推动太原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发展。
四家广告企业成为苏州大学实习基地
去年,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与沧浪区内的世东传媒、华方传媒、金诚传媒以及互联印象科技有限公司这四家广告传媒企业,共同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基地。首批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的140名大四学生将陆续进入这四家企业实习。实习后,企业与学生将根据双方的意愿进行自主就业选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沧浪区人社局的相关政策,这些学生在实习期间还能向区人社局申领570元/月的生活补贴费。另外凡是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能留下来正式被企业聘用的,企业的带教老师也可申请每月150元/月的教学补助费,为期一年。
据统计分析,到目前为止,沧浪区内广告企业数达437家,从业人员达3500余人,年广告营业额超过2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30%以上。随着辖区内广告传媒业的高速发展,人才急缺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高、精、尖广告企业专业人才大量缺失,即便是普通策划、设计人才也相当难找。与此同时,由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加上对用人企业收入与需求又不太了解,造成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合适人才的局面,两者的矛盾日益扩大。广告企业实习基地给了学生一个直接进入市场接受检验和巩固所学的机会,也给了企业一个观察、判断学生能力的缓冲期。
4.校企合作 篇四
为进一步扩充公司的人才队伍,经与张家港职教中心商量,于6月份去该校招收应届毕业生,并与职教中心签订了一年的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协议书。6月23日,招收的部分实习生来我公司报道,即将在我公司开展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涯。当天由黄健总经理向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了公司的概况,并组织学生们参加各个车间以及二个快修门店,让他们能尽快了解公司的整体运作。
这次招实习生是我们与职教中心的联动,采取定向选拔、招聘优秀学生、培养企业后备力量设想的一次实践摸索活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将挑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跟踪培养,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这是金港维修为解决人才短缺所采取的一个积极的步骤。
5.校企合作策划书 篇五
一,方案的总体简介:………………………………………
二,策划目的:………………………………………………
三,策划背景:………………………………………………
四.目标受众分析………………………………………………
五,方案组织形式及流程:……………………………………
六,预算与收益………………………………………………
七,组织结构及职责……………………………………………
八.预算…………………………………………………………
一,方案的总体简介:
与各大学校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在校园内部建立自己的宣传和营销基地。
二,策划目的:
建立校企间合作共建关系,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智力资源,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各种新的建议性建设方案,为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提供一种智力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三,策划背景:
1,一方面社会发展速度快,公司面临竞争,社会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日益激烈。
另一方面社会上新的模式不断出现,新的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断涌现;而企业如果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依靠新的知识指导,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营销模式。2,校园内有独特的背景,有很多资源都可以利用。
大学校园内部有很多资源,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生,有很多有知识有管理经验的教授作指导,也有很多专业方面的人才。他们在管理方面都很有理论上知识的指导,理论上涉及到很多最新的模式和管理案例。大学们思维也很活跃,也很有想法,易于创造。
3,另一方面,调查发现,目前招聘会上普遍对职位有“工作经验”的要求;然而,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学校的教育跟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经验,“工作经验”成了大学生求职中的一个软肋!
为了弥补“工作经验”的不足,大学生们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去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他们大部分都愿意在不断地与社会接触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
4,社会上近年来,社会上普遍关注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更好地支持大学生就业,更能为大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会提高社会的美誉度。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很有社会责任感。
四.目标受众分析
大学生
1,大学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头脑清晰,他们拥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他们更容易获取事业上的创新。
2,建立新的模式,与学校进行合作共建,帮助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肯定会得到社会媒体的广泛报道,增加企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企业方面:
1,可以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谋划策,提出好的建议和好的想法。
使企业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高校众多学生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可以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各种新的建议性建设方案。
2,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更好地支持大学生就业,更能为大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会提高企业社会的美誉度。增加企业的知名度。3,可以为以后储备人才干部,可以在大学里面招一些骨干和强人,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进行层层选拔,也都经历了特殊的培训,选出来学校中的人才和精英。可以担当重任。保证质量。
五,方案组织形式及流程:
(一),组织形式:
1,与高校间建立合作共建关系,直接与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联系或者是与某个系联系(如市场营销系或工商管理系),与校方建立合作关系,或与系里建立合作共建关系,以推动大学生就业,在校园内部建立储备干部,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帮助大学生未来就业等名义与高校建立合作共建关系。
2,在学校内建立基地,层层筛选出部分学生,以他们为依托在校园内以点带面开展工作,他们可以进行协助公司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建议性方案建设,协助企业提出建议性的新的模式建设方案,新的营销方案;公司经理为学校小组名誉讲师,定期可为学生生进行培训,帮学生们提高各种综合能力。
这些同学平时是没有工资的,不过做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干部,可以向企业提出新的建议和新的模式,一旦方案被采纳,进行试点进行,那么将会有经费支持,如果被推广使用,那么提出这份方案的同学将会有物质上的奖励。
(二),流程:
1,先与院系联系,与系里签订合作共建关系。
2,在校园内选拔招募一些精英人才,一个学校成立这样的一个团队,人数为15人左右即可。这些人可作为储备人才的一种,在其中可以真正的选拔一些人才,另一方面这些人在校园内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方案的设计,管理模式的建设,方案创意的跟踪及实施。
(三),合作共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企业方:校方为企方的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可以为学校学生提供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和平时社会实践机会训练。
校方:校方学生可以为企业方的发展提出建议性的模式建设和建议性的营销模式建设,学生可以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
会员的权利和职责
主要权利:可以得到公司进行的与社会联系的各方面培训,毕业时可以优先进入公司,即使没有进公司,可以得到公司校园储备干部的证明。
暑期有机会到公司进行带薪实习的机会,有机会得到公司的免费培训和集训。
平时这些队员并无固定工资,但他们可以通过上传自己的方案,如果得到认可并推广实施,就会根据情况得到公司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主要职责范围:
企业校园宣传工作,可以进行活动的策划,广告的设计,新方案的设计,新模式的组建,新营销机会的活动方案,如果影响力比较大并得到公司的认可和推广,组织实施这个方案。1,产品的宣传方案
流程:以书面形式形成策划宣传方案,递交公司申请,公司根据其方案可行性和预算收益分析进行审核。如果得到了公司的认可,这个方案将会由策划者进行试点的实施和组织,如果效果很好,并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和全面推广,那么提出这个策划方案的个人或者是团队将会有独立的物质奖励作为激励。
奖励的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人积极的参与。
这就等于在校园内部建立了一个宣传基地。
内部成员可以自己、也可以组团进行方案的设计,也可以和其他外部同学进行合作。2,广告的设计
广告的设计:设计可以是平面设计,可以是动漫游戏,可以是DV剧,也可以是视频制作。进行广告的设计和宣传。必须是以产品和公司产品所表达的思想为主题,形式不限。流程:校园内部成员可以进行广告的设计,广告的设计可以个人和组建团队共同完成,然后作品可以递交公司,对于好的作品公司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公司可对做的好的同学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奖励目的不是奖励本身,而是奖励背后的作用和意义。
奖励目的:一方面可以激励内部人员更加积极地参与,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外部人员进行DV的拍摄和广告的制作。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各种新潮的营销广告。
3,营销方案的设计。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小组内部成员可以得到培训,可以了解到各种实战的模式,可以自行设计新的营销模式或营销方案,设计出来新的营销模式,这种新的模式以方案出来,可以由他们自己来指导进行试点,如果试点可以,那么就进行逐步推广,一旦这个方案被推广,并得到了好的效果,那么这个主要设计者或者团队就可以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4,针对企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性方案
管理模式上,分销渠道上,营销模式上等等,都可以提出来新的建议性方案。以书面形式形成方案,递交公司申请,公司根据其方案可行性和预算收益分析进行审核。如果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并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和推广,那么提出这个方案的个人或者是团队将会有独立的物质奖励作为激励。
5,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可以向学校学生征集方案。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向学生征集方案作为自己企业发展的参考。可以涉及到管理方面、宣传方面、营销方面等。
六,预算与收益:
1,团队成员本身没有什么工资,只作为储备干部的一员。
2,作为激励的奖励,与活动的参与热情相比,所达到的效果和收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3,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竞争优势,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各个团队在各自高校内部的平时日常活动,所应用到的校园资源,是免费的。(比如:高校成员内部开会申请教室,大学生在制作自己的方案时可以向由专业老师指导等。)
收益:
1,为公司提供了强大的专业指导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的智力资源,可以集思广益,或许能从中开发出更多的创意和建立新的营销模式。
2,也可以真正发掘出一些精英人才,作为公司的人才储备。
3,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学习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提高大学生的竞
争优势。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实习的平台和基地。
4,如果开发出一种新的模式建设,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如果运行的比较好的话,将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好处。
5,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好的社会美誉度。提高社会美誉度。关乎大学生自身,更能吸引大学生关注。
七,组织结构及职责
组织管理:
项目经理和各主管任期一年,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标志物的保管,由公司拓展部授予;项目各管理人员任职期内接受其他学员的监督,任职期满,由全体学员投票竞选产生下一任项目经理或主管,并转交项目标志物。所有项目管理人员如被选举可连任。
(一)项目经理:
1,推进项目计划和控制阶段的工作,跟踪控制进度,管理项目中的问题和变化;2,每月28日前作好团队下月工作计划,提交给老师;
3,合理安排各职能部门的工作;
4,每周主持召开团队会议。
5,与上下级保持良好的沟通(目前所具有的沟通方式包括:电话、QQ、电子邮件、博客等),经常和培训老师通联系,向培训老师汇报团队的学习、工作情况,并将沟通内容和老师的意见反馈以word文档的形式发到公共邮箱,让团队成员及时了解到沟通内容;
(二).人力资源主管:
1,做好每次会议的考勤记录(签到表及请假条见附件四),并执行好出勤制度,每月30号向公司和财务部呈报学员的考勤报告;
2,负责大型活动任务的人员招聘及安排;
3,每次活动和重要会议结束后收集整理好学员的表现、互评及总结报告,登记存档,一星期内完成并交给培训老师;
4,作好团队成员的培训计划(如需阅读的书籍名称,音响资料等),如有需要可向老师申请;5,组织相关课外活动,以增进学员间的感情,创造相互学习的机会,加强学员对我们团队的归属感。如可组织爬山,打球,郊游等;
每月25日前作好培训部工作计划交于项目经理。
(三)、财务主管:
1,所有关于财务工作的组织者;
2,每场活动后的例会向大家通报详细的财务收入、支出情况;
3,保管项目资金,管理团队的活动基金
4,每月15日前完成上月报账单据整理、审核并交于公司老师处报账;
5,每月25日前作好财务部下月工作计划交于项目经理;
6,每月30日前根据团队工作计划作出下月团队财务预算,发至公共邮箱,由项目经理和老师审核;
(四).项目主管:
1,所有关于项目活动方案及计划的策划组织者;
2,负责团队Q群空间、博客的管理和更新;
3,每次大型活动结束后向团队成员征集稿件,并将其中优秀稿件交给老师;
4,扩大团队对外界的影响力,树立团队品牌,维持团队品牌建设;
5,每月25日前作好项目部门下月工作计划交于项目经理处;
八.预算:
6.校企合作计划 篇六
一、目标和任务
1、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教育局、劳动局、行业、企业、学校参加的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建立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分析社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力需求,提出本行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提出专业设置标准、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编写专业课教材;评价和指导专业教学工作;制订行业准入资格;组织教学经验交流和技能大赛;推动校企合作。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搞好课程开发,组织编写校本教材;落实兼职教师和学生实习,指导教学改革;推进“订单”培养,并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
建立20个校外实习基地。在全国范围内选取30家左右企业建立外校外实习基地,基地类型覆盖全校专业,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为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基地企业优先培养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示范性的实习车间(工厂),既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又为企业加工生产服务,实现校企“双赢”。
二、实施原则
1、系统整体原则
在实施校企合作中,学校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去考察职教资格,把握影响职教对人才培养的因素和职教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既要考虑学生全面发展,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既要传授知识与技能,又要发掘智力潜能;既要注重学校教育,又要发展社会的大教育功能。
2、主体能动性原则
职校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在实施校企合作时,学校应将学生看成是实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职教发展的主人。要将主人翁意识转化为学生强烈的内部心理需要,使之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要采取各种措施与手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使之在学习方面有自主学习能力,在德育方面有自我教育能力,在体育方面有自我锻炼能力,在美育方面有自我鉴赏能力,在劳动技术方面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在集体生活中有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社会互动性原则
在实施校企合作过程中,职校学生所面对的教育者不仅是教师,还有掌握生产技能的技术人员与工人师傅,在某些情形下,学生甚至要离要学校,在深入厂矿与企业中求取各种知识与技能。所以必须发挥群体教育优势,使之形成社会互动的强大合力,推动校企合作的全面实施。
三、运作方略
1、坚持学校发展与社会支持相结合。学校要深入企业、认真调研,并与企业进行分析、研究与磋商,将对人才的用和育的思维同一
起来,走校企联手之路。
2、坚持开辟新路与遵循规律相结合。校企合作为职校办学开辟了新路,在注重教的同时,渗入了产的因子。在实施校企合作的同时,强调遵循教学规律,遵循认识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坚持教学活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施校企合作要灵活调度教学与生产的安排,即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又使学生的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得到保障。
4、坚持学校管理与企业规范相结合。实施校企合作,学生到企业实习,决定了学生的双重生份,要求对学生实施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措施,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成长。
5、坚持企业文化进校园。实施校企合作,要把企业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制度带入校园,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企业,并定期请企业高层人士来校讲学。
四、工作要求
校外实习基地必须是与学校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为职业院校师生实习实训提供服务,装备先进、创新能力较,生产立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较为完善的现代管理体系的企业。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实习期间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报酬。
1、三年内建成20个校企合作基地,覆盖学校所有专业;五内建成30个以上校企合作基地,每个专业达2个以上。
2、每年派学校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培训2个月,派专业负责人到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学习,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研发部门,向企业专家学习。
3、与企业实现“订单”培养,按照企业要求培养学生,每年派学校一个级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见习,二年级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同时为学生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搭建平台。
4、主动服务,搭建平台,每年为企业职工提供一次在岗培训机会。
5、以校实训基地为基础,引入企业运行机制,创建生产经营实体,在优先满足学生实训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发展技术培训和生产经营。
6、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研讨,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开发校本教材。
崇阳职业教育中心
7.校企合作申请 篇七
一、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1. 政府保障
(1) 政府经费支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拥有学校配套、地方政府配套、省政府配套、中央财政配套四级保障。例如机电实训基地是江苏省示范基地, 省财政拨款100万;正在建的数控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拨款180万, 省财政拨款180万, 太仓市和学校共投资100多万, 一共500多万。
(2) 政府引领。股东合作式、企业订单式、校企紧密合作式及学校主体式这四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共同特征是:依靠政府引导, 确立合作主体的契约关系, 明晰合作主体的责权。其中地方政府起主导作用, 学校和企业是伙伴关系。例如, 学校与舍弗勒 (中国) 集团的合作, 就是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 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学校招生、企业招工共同进行, 然后学校和企业联合组织教育教学实践。
2. 学校企业共赢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招收的学生和合作企业签订三方协议, 即学生一进校就成为相应企业的员工。例如“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和学生家长、学校签订三方协议, 学生毕业后择优录取到克恩——里伯斯或慧鱼公司, 其他学生再由培训中心推荐到其他企业。这样一来, 一方面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顺利就业, 学校“出口畅”也能使“入口旺”;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零距离”录用适合的合格甚至优秀的员工, 达到校企共赢。
3. 就业保障
毕业生炙手可热也是校企合作得以成功进行的一大保障。随着这几年德国“双元制”的引入及本土化后, 经过培训, 学生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外资企业对学生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 所以这两年毕业生供不应求。现在与学校关系非常密切的企业有三十多家。学校每年3月份, 会给每个合作企业的人事经理发邮件, 内容包括本期毕业学生 (6月份) 的专业、学习内容、适合的岗位、男女生比例等详细情况。公司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招聘信息, 更有公司在年前就已预订6月份毕业的学生, 以至毕业学生十分抢手。
二、自身特殊性
1. 地域特点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端, 东濒长江, 南邻上海, 总面积823平方公里, 户籍人口46万。太仓经济开发区创办于1991年, 1993年11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目前, 太仓已汇集100多家德资企业, 成为德国工商界知名的中国经济开发区, 是全国德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形成了以精密机械加工、汽车配件制造、新型建筑材料为主体产业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德企之乡”。自1993年第一家德国企业落户以来, 注册德企总数超过100家, 投资总额达10亿美元。首家落户德企克恩———里伯斯公司已发展成固定资产超8亿元的集团企业;舍弗勒公司由首期投资3000万美元发展成2亿美元, 是集团总部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生产基地。一开始, 德资企业在中国招不到符合企业发展的员工, 出现“技工荒”现象。2001年8月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与克恩———里伯斯弹簧有限公司合作, 并与克恩———里伯斯公司、德国慧鱼公司、太仓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与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同步的职业培训中心———“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 开创了“双元制”教育模式本土化实践的第一步。“双元制”职教模式不但为太仓培养出上千名技术蓝领, 而且在太仓得到广泛传承, 催生出舍弗勒 (中国) 培训中心、德国巴伐利亚技术工人 (太仓) 培训中心等多个“双元制”人才培养基地。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的本土化“双元制”与太仓地方经济发生了互动, 不仅促进太仓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也促进了太仓职业教育的发展。
2. 学校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对校企合作高度重视, 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具体如:校企合作联合招生制度、专业辅导员制度、专业教师下企业制度、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课程方案制订的制度、企业人员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学分管理制度、工学交替运行方面的制度等。为了使教学层面校企合作开展得更加富有成效, 学校全面实施了“203002”工程, 即每个专业与20个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 与30名技术人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三年中与企业合作做成2件有创新性、开拓性的事情。
三、思考和启示
分析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双元制”本土化及校企合作的成功原因, 有下面几点:
1. 要坚持“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内涵和宗旨
“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根本内涵与精髓是创造一切条件, 让学生在企业氛围中成长;宗旨是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成为真正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工人。因此, 在“双元制”本土化过程中, 不能完全照搬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也不必过于担心本土化之后会失去应有的效果, 而要真正从我国国情出发, 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出发, 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2. 要基于地方经济实际情况
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服务地方经济, 而校企合作正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举措。在“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时, 首先要做到从地方经济特点出发。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能够成功的一大原因就在于此, 太仓经济开发区是“德企之乡”, 在这样的企业氛围和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影响下,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学校将德国“双元制”本土化, 与多个企业进行密切合作, 无论在人才输出还是在场地、师资、设备等投入方面都有很多优势。因此, 职业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 将德国“双元制”进行本土化实践时, 首先要考虑所在地区或者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从地方经济特点出发, 制定校企合作方针。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就业顺畅, 做到学校和企业共赢。
3.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在对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本土化时, 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既是一个主要投资者, 又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桥梁”与“纽带”, 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政府不遗余力发展职教, 并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校企合作, 积极作为“双元制”教育的“第三元”, 政府、学校、企业“三元互动”, 合作共赢, 是太仓“双元制”本土化的主要标志。
在德国, 企业愿意花重金去搞“双元制”, 但是在我国, 不少企业不愿意为人才培养投入大量资金, 因此我国的“双元制”教育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 政府是“双元制”教育模式的主要投资者。政府还应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 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和权利, 建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分担机制,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 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构建企业和学校资源共享、互利互赢的发展格局。
4. 学生即员工
最后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在企业氛围中成长, 这也是“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根本内涵与精髓。借鉴双元制, 不在于模仿它的形式, 而在于实践它的精髓。例如, 太仓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舍弗勒 (中国) 培训中心都建在校外, 紧挨着企业建设, 培训中心的布置是仿照企业工厂设计的, 学生有属于自己的工作台和装有各种工具的工具箱, 学生进入培训中心前必须换上工作服, 培训中心没有教材, 只有工作页等等, 这些都为学生营造出企业的氛围。而像太仓欧美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 虽然建在校内, 但具体的专业知识技能是根据每一家企业的特殊性, 由企业自己承担培训的。企业采用德国技术工人培养大纲对学生进行培训, 在培训期间, 学生就像企业的员工一样进行生产实践和学习。即使是和国内企业的合作, 如学校和苏州国光机电有限公司 (民营) 的合作也不例外。企业根据其生产设备, 承担学校专业中某个培训模块的教学开发和培训, 部分专业一学期18周就有10周以上都在车间里进行生产实习。这样强度大、时间长的实训同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企业氛围中成长的机会。因此, 为学生营造一个企业氛围不仅对学生掌握技能有帮助, 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为学生顺利就业铺平道路。
摘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在“双元制”本土化的道路上已实践了十年,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本文通过对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成功的分析, 思考“双元制”本土化取得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元制”本土化
参考文献
[1]唐志灏.探析德企之乡——江苏太仓成长之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12) .
[2]王加丰.论教学层面校企合作的有效对接[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10 (6) .
[3]周新源.坚定不移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道路——以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教通讯, 2011 (8) .
[4]东弓, 达海.三大教育学会太仓论道——聚焦校企合作[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8) .
[5]丁锴.政府搭台校企联合“三元”互动合作共赢——太仓职教“双元制”模式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9) .
8.校企合作形式探析 篇八
[关键词]校企合作 形式 探析
[作者简介]袁定明(1964- ),男,重庆开县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农业经济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063-01
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就要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体制,使办学更贴近社会。但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而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非常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都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方面。要解决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就必须对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学校主动寻求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初级层次
目前,我国缺乏鼓励企业参与教育的相应政策,企业对教育的支持程度远远不够。在校企合作发展的初期,学校应主动寻求适当的企业参与,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成立校外专家顾问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聘请企业或行业的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院有关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及具体现场教学工作,对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指导。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第二,与企业签订协议,将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应设法取得企业的大力支持,创造条件,争取使学生能在毕业前有机会到各生产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学生实习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走向岗位、适应岗位。
第三,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大蛋糕”,只要肯下工夫,管理得当,是很有可能获得利润的。其中一个好处是能为企业赢得社会声誉,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无形中减少了广告宣传的成本。如海尔集团、南洋发展集团等都已经或准备开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此,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并给予相应的优惠。
二、学校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的校企合作——中级层次
中级层次的产学合作应是在初级层次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具体体现在:
第一,学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企业提供咨询、技术指导,承担企业员工内部培训,建立横向联合体。
第二,学校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生产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共同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学校应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行业背景、学生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促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第三,学校为企业实行“订单式”教育。所谓“订单式”教育,即企业按其发展规模,预测人才需求量,向学校“下订单”,“买断”毕业生。学校与企业在某个专业共同挑选学生,共同制订教学计划,部分课程由企业派专家讲授,部分教学实习也由企业承担。学校应对每份“订单”设置一定的淘汰率,使学生学有动力,增强竞争意识,也确保给企业提供合格人才。紧密型“订单”能实现校企“零距离”合作办学,确保毕业生和企业的高配对率。
三、校企互动、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高级层次
第一,学校和企业高度信任和融合。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
第二,多元合作,资源共享。一方面,企业主动寻求合作,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资源共享关系。向学校提供技术、设备甚至是资金的支持,承担人才培养任务,为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和岗位,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了解企业生产组织、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树立工程观念,增强职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立科研课题,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种产学合作,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学校和企业资源、环境的共享,有效地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学校在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企业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
第三,逐步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高职教育资源转化为推动企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不仅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的整体效益,更重要的是,企业在合作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高级层次是校企合作的最高阶段,其主要的模式有融合模式和集团模式。融合模式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校办产业(企业),有经济实力的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兴办对口企业,实施科技和经营理论成果转化,或建立开放的,企业化管理的,集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这种形式体现了双方利益的高度一致,维护了校企双方的办学积极性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行业(企业)办学模式,即行业(企业)自主办学或政府将原有学校划归行业(企业)来管理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事实上,过去的中等专业学校和职工大学,大都是这种模式。因此,从重点中专升格或由职工大学申办的高职院校的学校完全可以采用这一模式,只要在制度、组织和机制上加以完善和创新,加之有天然的行业优势,必然会有新的飞跃。集团式,也称校企股份合作模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和企业以股份制形式进行校企合作,或重新组建产业集团。企业可以是国内的企业,也可以是国外的企业;可以是国有企业,也可以是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企业以设施、场地、资金、技术、师资等多种形式向高职院校注入股份。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共享办学效益。
目前,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大都还在浅层次,甚至有些企业把和学校的合作当成是“额外的负担”,某些学校也只做表面文章,阻碍了合作关系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合作的浅层次是校企合作的必经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更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学校开始主动面向市场、服务经济,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都会在市场中得到检验。
9.校企合作论文 篇九
合作的探索
米运波张平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从分析当前我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以政府主导,由宜宾市罗龙工业集中区企业服务中心、南溪区就业局、南溪职业技术学校三家单位共同参与做好学校与园区合作、解决规模化以上企业技术人才短缺等困难,形成“政府制度保障、市场利益驱动、校企优势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努力达成共识,互惠共赢,把校企合作深入推进。
【关键词】校企合作互惠互利长效机制
本着职业教育应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深入推进,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开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办学模式,作为我校重点建设的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技术应用三大专业,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具有自身专业的局限性,除了与校内企业联合外,更应该着眼于本土的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企业。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是全市唯一市区共建集中区,是目前全市发展最快、最好、最具规模的工业区,已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截止到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49户,投产81户,随着后续企业的建成投产,企业在招工、用工、一线技术人才、高端技术管理人才面临巨大缺口。已有一部分企业向罗龙工业集中区领导强烈反应技术人才的短缺,区委领导也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已安排相应部门着手解决企业用工问题。有政府搭建平台并直接参与,学校与工业园区直接对接,对于帮助我校毕业生找到实现理想的就业岗位,企业用工招到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园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随着“国示”建设的深入推进,我校几个大的专业都与企业开展了各种层次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中有外地的,也有当地的,但从实践表明,这些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相当的肤浅。首先是对园区校企合作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在我校举行宜宾市机电职教集团年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各种活动时合作企业也参加,但是他们一部分不是自愿参与,很多企业认为是在给他们增加负担,会影响正常的生产,会使企业效益受损。其次是园区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高。很
多企业缺少长远发展眼光,对员工的人文关爱,福利待遇等制度不完善,花较高成本招进员工,待到员工积累有一定的技术经验时往往留不住,出现跳槽现象,在生产旺季招不到员工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时就向相关部门反映招工困难问题。再次就是对中职教育认识不到位。很多企业认为从高等院校引进的才是人才,对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了解,不注重一线技术人员的储备和培养。校企合作正如校企双方的联姻,需要双方在认识、情感等方面达成共识。
2、校企合作的机制监管不到位
校企合作可以说是世界各国职业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成功的主要模式。在他们成功经验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创设了重要的校企合作环境,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并有相应的机制常态监管,从而保证了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在我校现有校企合作中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只是停留在粗放、宏观的层面上,可操作性不够强,其中倡导成分较多,刚性的制度则很少。目前基本没有一个对校企双方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都能构成有力监控的主管机构,以致已有的一些政策和措施无法落实。
二、政府部门参与,建立常态化沟通平台
随着区委区政府强势推进“一区四园”的布局完善,规模以上企业投产后面临的瓶颈之一就是各类人才的引进问题,这一类企业领导多次向区领导、企业服务中心领导反应人力资源紧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面临的困难,区领导到罗龙工业集中区调研时指出,应综合利用好各种人才资源优势,务必为企业解决难题,为企业服好务。同时要求应联合多方,多措并举建立常态化机制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南溪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区内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更应培养为园区企业输送合格、优秀的技术人才,应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要做好与工业园区的对接,我认为,必须建立完善的机制,才能使校企合作、与工业园区对接真正走向模式化、制度化。
1、成立领导工作组。由学校、企业两方构成的工作组,很多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效率低下,无法落实到实处,使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无法深入开展工作。有政府部门作为参与者,才能高效推进工作的开展,为对接工作的深入推进,多措并举,多方合作的方式解决学校发展的瓶颈,解决企业用工、人才引进等困难。目前由罗龙工业集中区企业服务中心牵头,已成立了以南溪职业技术学、企业服务中心、南溪区就业局三家单位组成的工作组。
2、共建信息平台。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如何让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我们职教人责任使命。这就要求作为人才输出的学校与人才需要的企业建立常态的信息沟通平台,及时把握企业脉搏,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动态,为输送学生实习或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为企业也解决了技术人员短缺难题。当前罗龙工业集中区企业与企业服务中心已经建立“政企信息平台”,企业通过平台定期发布岗位需求信息,学校通过企业服务中心获取企业岗位信息,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的设置等都能提供极大的帮助,能起到双赢的效果。
三、互惠互利原则,建立对接机制
1、选择规模化以上企业。截止今年八月底统计,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已达149户,每一户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理念、劳动保障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应当制定相应标准,筛选目标企业,把知名度比较高、管理比较规范、工资水平适当的企业首先纳入目标企业,学校要主动与之联系沟通,建立合作关系。与这样的企业合作,合作质量才有保证。校企合作办学应以《职业教育法》、《劳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和处理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利。
2、坚持诚信合作。校企双方都要通过订单培养、员工培训、优先择生、技术服务、顶岗实习等方式合作,以诚信的态度建立起紧密合作的机制。任何合作都存在诚信问题,学校和企业都应讲诚信。学校要以诚实守信的态度与企业商谈合作项目,一旦决定合作,就不能随意变动。学校应该自始自终坚守诚信的原则处理合作中的问题,与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诚沟通,杜绝违约的现象发生。
3、明确合作约束条款。要充分利用协议、合同或办学章程等规范形式确立学校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并体现各合作方的平等性和责权利的高度统一。双方合作协议的条款越明确,合作才越顺利。长期合作的单位,除签订“实训基地”协议外,应在企业悬挂“校企合作单位”牌匾,并设立联络员,双方及时沟通合作信息。每一个合作项目开展前,双方应就具体的合作内容、时间、权利义务等签订合同,共同遵守。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学员或教师、项目负责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协议。如派出学生到企业实习,都要制订相关协议书,约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险、报酬等条款,由企业、学校、家长三方签署后各执一份,共同确保学生正常实习。如若发生事故,按协议约束条款执行,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4、加强合作管理。合作项目开展后的管理非常重要。双方应本着“谋求双赢”的目标,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管理,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工作。例如:学生到企业实习,除了派出本校教师跟踪指导、聘请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等措施外,还应按企业成立实训小组,选定一名优秀学生当组长,明确组长职责,做好上班时间和业余时间两个时段的管理,及时与校方、企业方沟通联络。特别是对顶岗工作的学生,更要严格管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其他形式的合作,同样要有联络、汇报制度。
5、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办学既要将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从观念上要把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而不是权宜之计,否则很容易导致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的短期行为。其次,要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讲信用、守合同,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专业技能人才为目的,对合作方和培养对象负责,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合作的成本,共同分享社会效益。
总之,开展“校企合作、与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合作”不仅是我校“国示”建设、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南溪区区委领导高度重视区域中等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本土化和永久性技能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也是为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的需要,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专业的设置、专业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企业服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南溪职中.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手册.内部资料,2012,5
10.校企合作协议 篇十
甲方:XXXX有限公司 乙方:XXXX学校
为弘扬传统文化,更好地展示传统制作技艺的魅力,同时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给广大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习机会,培养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现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建立XXXX学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同意长期共建“XXXX学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在甲方的XXXX景区挂牌。
二、实习实训基本概况:
1、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
2、专业:旅游专业。乙方安排旅游专业学生到甲方处参与实习实训。
3、岗位:导游。甲方在XXXX景区内提供导游岗位,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导游服务程序,学习带团的技能和技巧,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4、实训内容:导游的基本服务技能、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企业制度、工作纪律和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实习实训方案:
1、由乙方在旅游专业班级宣传,学生自愿报名,乙方择优安排。
2、甲方提供XXXX景区讲解词,并安排学生到景区参观学习。
3、甲乙双方就学生导游技能掌握情况给予考核,考核合格的安排到XXXX景区参加进一步实训。
4、实训期间,甲方负责安排车辆定时定点接送学生,并为实训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对参与带团的学生给予XX元/天的补助。
5、乙方安排参与实训的优秀学生,毕业后甲方将优先录用。
四、双方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
1、负责提供导游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及要求。
2、负责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安全,提供免费午餐,按时定点接送学生。
3、按月发放学生的带团补助,独立完成其他业务的,给予额外奖励。
4、实习实训期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老师,负责实操技能及岗位职责的培训与指导。
5、实习实训期结束后,及时向乙方反馈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
6、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应严格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甲方规章制度且拒不改正的学生,甲方有权提前结束其实习实训期。
7、学生在实习实训期内服从甲方的工作安排。
(二)乙方:
1、负责组织和管理学生,按照甲方提供的岗位安排学生实习实训,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甲方的实习实训时间要求。
2、负责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及工作纪律。
3、配合甲方对实习实训生进行教育和操作指导。
4、针对甲方反馈的实训情况积极调整教学计划和相应安排。
5、乙方有权督促甲方对学生补助的按时发放。
6、乙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作出实习实训前的教学安排和指导,择优选拔至甲方处参加实训。
7、乙方有权在学生实习实训期间到甲方处检查督导甲方制定的实训计划。
五、如遇甲方延迟下班、加班等情况,参照甲方规章制度给予学生加班补助。
六、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因学生个人原因违反规章制度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其处理方式由甲乙双方共同商定。
七、未尽事宜双方共同商议解决。
八、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自盖章签字日起开始生效。
甲方:
乙方: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年**月**日
11.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篇十一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创新模式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发展和壮大。旅游业的兴起更是带动了我国民用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各高等院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机遇和竞争并存的前提下,与民航相关的职业培训和社会培训中心也相继迅猛发展,加之院校之间的竞争,也给高职院校的空中乘务专业带来了极大挑战。面对严峻的现实,各高等职业院校在创新素质的教育培养方面就愈加显得重要和紧迫。空中乘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的品牌,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产学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长补短,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我院开设的航空服务专业即是本着产学合作教育的理念,借鉴其他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验,在思想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层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抓住机遇并结合当前的社会就业趋势的变化,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时与民航系统企事业单位及各大航空公司紧密合作,已初步形成了双向参与、双向互动的产学合作培养民航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运作机制;成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积极实践者,并为有效开展和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不同角度,对我院空乘专业的发展思路和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做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内涵
校企合作教育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学形式;是高职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各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与企业、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上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看到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创新模式的相关实践措施
1.针对民航服务业的人才需要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成功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首要前提
为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全方面了解航空服务专业,我院航空服务专业结合实际情况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面对面的科研交流与实践;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共同设计岗位实习方案。如:成立专业顾问机构,为产学合作教育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即从本行业中聘请业务领导和高级乘务员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邀请他们到学校兼课或开设技术讲座。根据专业方向,让他们也共同审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研究教学的组织实施方案,把握好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通过他们对当前行业的了解,准确分析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从而使航空服务专业设置的课程内容与服务过程紧密结合,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行业、企业需求有机衔接。一旦产业结构作出调整,学院开设的专业也能随之作出调整,保证培养的人才能适应产业技术创新和升级的需要,使学院始终处于主动适应的位置;把生产单位的信息和技术带入学校,为学校引进各种新技术、新资料,帮助解决了教学和实训中许多模棱两可的知识性问题;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最终有力地保障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除此之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针对目前民航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在教学环节上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忽视的基础环节。
2.全面策划课程体系创新,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保证产学合作教育持续有效开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们做了精心设计,以充分体现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且,为制定出适合培养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科学的教学计划,我们针对航空业的发展和用人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本着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多元化的特点,在教学计划制定的结构上采用了模块式教学。
学院航空服务专业根据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建立实践教学的整体观念,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经过系统设计,将教学分为理论知识模块、技术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实践知识模块三部分,使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并注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依据学生具备的知识模块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在“加强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强化实践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不断加强校内实践、模拟实训、现场实习等教学设施建设,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模拟实训和现场实习是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集中阶段。模拟实训主要安排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要求学生在模拟的环境里熟知本专业的各项技能。现场实习阶段要求学生深入到航空公司、机场安检、值机等第一线上岗以一名乘务员或专业工作人员直接对客服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与社会相接触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与人共事的能力,使他们在各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熟悉企业文化和现代行业管理经验,在促使学生尽快成长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和专业设备应用,为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前提条件
为适应用人单位需求,提高自己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我院开设的航空服务专业本着高起点、高水平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师资队伍“软件”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该专业自2005年开办以来,学生大多在上岗前考取了客、货双运证书,并有到机场或航空公司实习半年至一年的实践经验,加强了学生在不同岗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此外,学院于2007年和某航空培训有限公司成功的合作办学,更是搭建起专业知识的平台。2008年学院又投资120万元建设了航空实训楼,配备航空服务专业的形体房、化妆室,同时由金通培训公司引进了模拟客舱和十几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模型。目前,我院航空服务专业的硬件配置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软件”建设也是产学合作教育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学院会外派从事本专业教学的教师到航空公司或航空培训基地进行几个月的专业学习或进修,及时跟踪学习生产一线新的技术理念,且合作单位每学期会有资深专业教师为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进行不少于四周的专业实训集中授课,为丰富和提高专业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根本保证。为强化学生操作技能训练,达到高职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学院引进了乘务员CBT软件教学系统,该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本专业各门课程的一些较为抽象、无法直观讲授的内容提供了可视型且配有解说的课件,使学生可以更加感性、全面细致的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4.注重能力为本,是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所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而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上,仅靠学校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还要大量依靠社会实践。因为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发展,最终都是将知识灵活掌握和运用于实践工作中,不断提高自我辨别能力,不断完善和培养其开拓创新实践能力,具备团队意识、潜心学习、才能创造自身职业价值。只有这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学合作教育,才能有效地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保证所培养的具有熟练技术和受过高等教育的高职毕业生必然升高的就业率,并获得社会广泛的认同度。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适应各行业新领域快速发展的需要,从而重视人才培养,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关心、支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行业与学校双向参与,双向互动,产学紧密结合。进而在毕业后迅速胜任职业岗位要求。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创新教育模式对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培养技术与技能型人才独具优势。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广泛的社会接触面,提供强化能力的培养点,提供个人兴趣和创新的各种机会。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不仅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办好高职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更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徐平利.教育性还是训练性:职业教育的哲学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3).
12.浅谈校企合作 篇十二
校企合作涉及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利益。对于学校来说, 一是安全、二是专业基本对口、三是合理回报;对于学生来说, 是否专业基本对口, 工作、生活环境、待遇合理, 能受企业文化熏陶、能掌握技能;对于企业来说, 保持人员的稳定性、减少流失率, 节约成本等。校企合作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和途径,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与改革纲要》中, 把加强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
福建技师学院于2008年起实施校企合作, 起因基于2005年福建省与德国莱法州政府及西门子公司三方共同成立先进工业自动化示范中心, 该中心设立在福建技师学院, 通过对中德合资企业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骨干员工培训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并探索出适合福建技师学院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和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此后与福州市鼎力机械有限公司、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福州市实钢阀门有限公司、福州乾达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逐渐深入, 建立技师工作站, 从摸索到规范化的运作经历了艰辛的过程,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以下从几个方面对校企合作实施的重要环节进行阐述:
一、校内学生职业素能的培养
无论是企业、公司, 对新入职的员工均要求具备相应职业素能。但现实是有的低至仅要能严格遵守企业的考勤制度, 能吃苦耐劳, 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加班任务, 这在许多招聘活动中成了无奈的现实, 而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只能在企业中进行培养, 但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的周期相差较大。在学校中养成能严格遵守学校考勤制度, 不随意请假, 更不能旷课和缺席集体活动, 养成有集体荣誉感, 有团队协作精神的基本综合职业素能。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如今的社会信息量的庞大及快速刷新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 同时也给自我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良好条件。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往其专业方向和个性特长方向健康发展, 充分培养其创新能力。以福建技师学院06级自动化高级工班的学生示范中心自动化建设项目中试点培养为例, 参照西门子公司招聘储备干部的方式, 福建技师学院制定了系列培养要求细则:从考勤基本要求做起, 非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 如必须提前15分钟到位, 进行相应课前准备, 不提前做好下课准备但不延时拖课;上课时必须带便携小本及时做笔记、课后交流总结、工程项目计时细项考核、资源收集利用评判等学习方法;劳动能力、态度评判等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学生短期集训后经过企业检验, 在和同专业的大学生的相比之下没有任何的劣势, 如今成为企业的骨干, 该企业也成为我校良好的校企合作对象。
二、校企合作企业对象的选择
规范的大型公司, 拥有良好的企业管理规范及良好的设备及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这是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优选对象, 在相应专业对口的公司, 其设备先进程度及分工的细化对学生有一定帮助, 但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 如相应岗位的操作可能没有具体的技术要求含量, 只有枯燥乏味的重复操作, 但其管理的理念及具体方式对师生的影响和启发很大。一般的中型公司其专业性相对较强, 没有很高精尖的设备, 但配套设施齐全并有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第三类民营企业, 企业中人员相对精简, 基本上劳动强度较大, 管理相对不够规范, 但可供挖掘的机会多。对于第一类, 注重引导学生从平凡的岗位中获取不平凡的东西, 由于学生处于不同的岗位, 对于各岗位中的实习内容进行分解、深化延伸到相应的专业, 列举最常见的数控机床中的岗位实习, 由于数控机床常用于批量生产, 在实习过程中对加工产品的工艺分析, 并制定相应的工艺方案, 选择相应的刀具及切削参数, 并对毛坯的材料特性、热处理特性进行分析等。第二类企业可由实习延伸到设备的保养、维修等, 甚至延伸到对企业采购设备的推荐和建议。第三类企业, 管理相对不够规范, 加工强度较大, 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加班强度高及提供安全保障系数, 对企业的管理进行优化提合理的建议, 引导学生挑战自我, 提升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
因此如果能在实习中能满足5S等先进管理理念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体会, 并在岗位中提升专业技能, 在实践中学会自学能力, 培养质量意识和团队精神等, 这些标准是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对象的条件和开展校企合作的关键和核心课题。
三、校企合作中对师资的培养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是今后在企业中技术工人, 企业的管理规范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来讲及其重要。企业的作息制度和学校的时间安排完全不同, 从时间量上就增加了许多, 企业中的设备的使用和养护知识, 如许多需要及早做开机准备和不同阶段的各种类型的保养等, 只有熟悉这些知识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相应的职业素能。福建技师学院在教师的培养中, 派出老师在公司的大型减速机装配车间一线中真正做到了顶岗工作, 从减速机外壳的检验、齿轮与轴的装配, 齿轮间隙调整、减速机外壳装配及减速机试机等, 通过下厂顶岗工作, 熟悉了产品的生产工艺, 增强了安全生产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 并用专业知识对该减速机进行数字建模, 实现产品部件的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 检查产品的动态性能并为下代产品的设计积累经验, 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了骨干教师, 同时为企业的技改做了一定贡献。随着福建技师学院年轻骨干教师在企业实践的加强, 自身的专业技能提升和授课过程中对企业综合职业素能知识的融合授课更为得心应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福建技师学院在学生下厂定岗实习过程中派驻了相关管理教师, 配合企业做好学生的相关管理工作, 帮助学生在企业中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其确定目标健康成长。教师对学生在节假日请假、加班突击、报酬统计、安全等方方面面实时和企业保持联系, 及时和学生保持沟通, 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解决,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问题的思考
1.学生实习时间的安排
学生的实习安排最受企业欢迎的是忙时学生进入, 尤其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密集型劳动生产线, 闲时不太希望学生的介入, 当然没有额外成本的增加或成本较低, 并且不影响企业原先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生产效率时, 这就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如一个班实习, 另一个班在校学习, 一个周期轮换一次。
2.学生实习安全的保障措施
企业的生产环境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除实施安全的三级教育外, 培养学生具有严格的安全意识, 确保生产安全。为此建立意外保险办理机制, 并有相关的政府政策等保障学生的实习顺利实施。
3.学生工学结合的安排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学生的实习是优选课题的理论和实践结合, 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建立培训机制。在实习期间合理安排学习尤为重要,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引导式信息化教育较为合适。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防范知识、企业管理、岗位知识等。
五、总结
校企合作是一项带有挑战性的课题, 但职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势在必行。通过精心准备, 做好前期的学生引导和教育, 中期校企量身定制培养方案, 加强校企沟通, 实时动态调整, 骨干专业教师随班进行驻厂校企合作, 努力培养出有管理知识、技能过硬的技术工人。
摘要:为进行良好的校企合作, 结合福建技师学院在企业设立的技师工作站运行经验, 总结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及师资提升的经验, 从实践的检验来看是对校企合作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申请】推荐阅读:
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10-19
校企合作模式11-17
校企合作模式下06-12
校企合作框架协议08-29
校企合作策划方案11-16
市场营销校企合作07-27
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合同08-26
校企双方合作就业合同09-15
校企合作领导讲话10-14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