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旅游文化

2024-08-11

蒙古族旅游文化(精选11篇)

1.蒙古族旅游文化 篇一

大学蒙古语文结课论文

蒙古族饮食文化

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 班级:金属材料09—1班 姓名:苏力德 学号:0868100110

蒙古族饮食文化

摘要:

蒙古族传统的食品主要以白食即奶食制品;红食即肉制食品为主.而白食和红食在制作过程中,多采用一些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工艺.每种食品在品尝时,再配以蒙古族待客的传统礼仪,使蒙古族的饮食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白食,红食,饮食文化。

蒙古族传统食品分为红食、白食两种: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这种称呼极富色彩感和生动性。蒙古人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而饮食习惯为先白后红。再细究蒙古族的饮食,则大致分为奶食、肉食、粮食三种。奶食中又分为食品和饮料,食品有白酥油、黄酥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饮料有奶茶、酸奶、奶酒等。

能歌善舞的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当你一踏入蒙古包,主人首先会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汉族地区多以“满杯酒半杯茶”为敬,而蒙古族却以“满杯酒满杯茶”为敬。饮过奶茶,主人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让拉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

好客的主人还会为您准备其他几道丰盛的美食来款待您:

全羊汤: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

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是将肥嫩的绵羊就地宰杀,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佐料,进行蒸煮。待水滚肉熟时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色、香、味俱佳,大家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马奶酒:蒙语叫奇格,是牧民夏季的最好饮料。把马奶倒入容器中,不断地搅拌,直至发酵变酸,提取出奶油后,纯净的乳清就浮在了上边,味道变辣时就成为马奶酒。

奶茶: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倒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烤饼:在新疆牧区的蒙古人家里,几乎都会制作一种烤饼,蒙古语称为“海生包尔斯克”。这种饼用发面,但不放碱,和面时放牛奶、酥油或奶皮子和少许盐。面和好后,用手压成圆形,放在尖底铁锅里用文火烤,等一面烤成焦黄色后,再扣过来烤。烤好的饼便成凹形的大圆饼,形似一个尖底的大铁锅。饼呈金黄色,充满了奶香味,吃起来非常可口。

蒙古人尤其精于肉食品和奶食品的加工,世界上首先发明奶粉和肉粉的加工方法,并依靠精心加工制作的高营养、高热量、高浓缩的肉奶食品做为军粮,征服世界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征服世界的民族,必须有征服世界的食品,蒙古餐饮为蒙古民族兴旺发达作出过巨大贡献,也在世界食品菜系中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蒙古饮食由蒙古民族的生存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和游牧征战的需要决定,具有了很多鲜明的特点:

(1)重视新鲜饮食:蒙古人早已认识和特别重视新鲜饮食品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以及真正体现对客人的敬重之情,所以重大庆典和重要客人都要现宰牛或现宰羊,用新鲜饮食品招待客人,因此蒙古餐饮具有十分讲究和重视新鲜饮食品的特点。

(2)重视饮品:蒙古人在蒙古高原的干燥环境中从事户外游牧经济活动,因此人体水份容易消耗而饮品的需要量往往高于食品需要量,这样蒙餐讲究制作各种饮品,因此也就有了十分重视饮品的基本特点。

(3)提炼精华:蒙古人为了适应长期游牧和征战生活的需要,特别擅长提炼饮食品的精华,经过精心提炼出来的浓缩食品,具有高营养、高热量、耐食用、体积小、重量轻、不易变质、便于携带而完全适应了游牧生活和行军菜系的加工制作的实际需要,因此蒙餐不有了精于提炼食品的基本特点。蒙古传统饮食品以肉、乳为主,又精于提炼加工饮食品的精华,这些食品均属于高营养高热量高浓缩食品,少食即可满足人体需要,因此蒙餐具有“少食为上”的十分科学的饮餐文化特点。

(4)分餐就食:蒙古人自古就有“分餐就食”的传统习惯,因此蒙餐文化中十分讲究卫生和文明的分餐制特点。

(5)贵族化:另外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多次南下入主中原和西进统治中亚西亚乃至东欧亚当过统治民族,因此蒙古传统饮食及其文化习俗中至今保留着浓厚的贵族化特点,烤全羊、火锅系列等很多蒙菜十分大气,宴席间都有歌舞表演,敬酒和上烤全羊时都有“德吉礼”、“视福礼”、“萨察礼”等烦琐的礼仪。蒙餐不仅向中餐一样讲究“色、香、味、型”,而且更讲究菜肴对人体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元朝御厨忽思慧的《饮缮正要》一书中充分反映这一思想。忽思慧是蒙古人,他的书成为中国药缮的鼻祖,书中反映了蒙餐、中餐和中亚西亚菜肴,充分证明蒙餐的博大精深和它的世界性特点。

2.蒙古族旅游文化 篇二

关键词:体验经济,蒙古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美国经济学家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 认为人们正在逐步迈向体验经济时代, 认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 以产品为道具, 以消费者为中心, 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这就是“体验”。在本书中将体验分为4种, 即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 这种划分影响最为深远。

笔者认为, 蒙古族文化内容丰富、绚丽多彩, 是内蒙古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但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在开发中加入体验经济的理论是蒙古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在蒙古族文化旅游的产品开发中融入体验经济理论, 满足多种体验类型的要求, 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发蒙古族文化.希望可以对蒙古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尽到一些微薄之力。

1 营造文化氛围层次

文化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目的地的口碑, 塑造良好的旅游城市形象, 更能够转变成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本, 从而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这是塑造蒙古族文化旅游形象的核心, 也是最基础的工作。这一层次主要面向大众市场, 营造蒙古族文化大的环境背景, 从直观上带领旅游者感受文化的氛围。

服饰文化。蒙古民族服饰的发展, 是反映蒙古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蒙古族服饰以自己独特的款式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立于我国乃至世界服饰之林而经久不衰。它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当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提高, 蒙古族服饰也越来越新颖、别致、多样化。蒙古族服饰以及配饰可以用来参观展览也可以由旅游者亲自穿戴来感受体验, 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饮食文化。蒙古族饮食与草原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突出特点是“肉食”和“奶食”。手把肉、烤全羊、风干牛肉、羊背子、奶皮、奶豆腐、黄油、奶油、奶酒、奶茶等各类食品和饮品都反映了草原上游牧民族的饮食风格。旅游者通过品尝极具地方特色的餐饮美食既丰富了旅程更加深了对蒙古族文化的体验。

蒙古包文化。蒙古包是千百年来蒙古族人民极富游牧生活特色的居室建筑样式。蒙古包式住房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值得提倡的绿色无污染的环保建筑设计。旅游时入住蒙古包可以使人与自然相衔、相融, 旅游者可以更深入的感受蒙古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感受蒙古包“尚白、尚圆、尚日月”的审美视觉。躺在蒙古包里, 忘却了烦恼和忧愁, 思绪飘飞到草原的深处, 幻想自己游牧在密草林中, 逃离城市的喧嚣与纷争。

礼仪文化。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礼仪讲究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广泛的欣赏内容。如洗三朝、剃发礼、骑马仪式、下马礼以及传统的婚姻形式等, 都能够让旅游者更进一步的贴近蒙古族人民的生活, 感受蒙古族人民千百年来传统不变的礼数, 并受到额外的学习教育。

2 培育专项产品层次

培育专项文化旅游产品, 吸引真正的文化旅游者, 塑造高品质的文化体验, 提升地区旅游形象, 同时支撑蒙古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层次针对特殊的需求市场, 满足高品质的体验追求, 同时创造更好的收益。

艺术文化。蒙古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用蒙古语创作了许多民间故事、传说、史诗。蒙古族的乌力格尔, 艺术表现形式特别, 取材广泛生动;蒙古族长调民歌, 曲调悠长、旋律舒缓, 自由高亢;蒙古族的筷子舞、顶碗舞、安代舞、马头琴、四胡、火不思、三弦等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为各族人民熟悉和喜爱。游客可以通过参与、学习加深体验的层次, 感受草原上欢乐祥和的氛围, 满足了旅游者对于美的追求和享受。

那达慕文化。那达慕文化是蒙古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中, 综合性反映蒙古族文化面貌的文化类型。由于蒙古族长期在自然环境中与恶劣的天气和凶猛的野兽斗争, 使他们重视身体的强壮、机敏和灵活, 由此而形成了独特的竞技文化。骑马、射箭、摔跤是传统的“男儿三艺”, 强调力与美的结合;鹿棋、蒙古象棋、布木格是智慧的象征, 这些文化不仅可以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娱乐性。

宗教文化。宗教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从早期的萨满教到后来的藏传佛教, 都深刻的渗透在牧民的思想意识和物质景观中。内蒙古现存的地面文化遗存是大量的塔及寺庙, 大昭寺、小昭寺、席力图召、五当召、美岱召、百灵庙等寺庙建筑是蒙古族宗教信仰的现实写照。以此开发专项旅游产品可以满足更多文化人士的需求。同时对于大众旅游者也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3 提高大众内涵层次

大多数旅游者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多数会选择大众性的旅游产品, 因此在各类原有的旅游产品中挖掘并加入文化内涵, 将大范围大幅度的提高文化的渗透性, 满足文化覆盖的需求。这一层次的开发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文化的精髓, 通过与原有旅游产品的结合渗透到大众旅游产品中。旅游者在参与此类旅游项目的同时, 不仅可以增加体验的价值含量还可以接受学习和教育, 并起到传播蒙古族文化的作用。

马文化。对于游牧民而言, 无马难成族。蒙古族的历史是从骑马开始的, 蒙古族文化是在马背上创造的, 马是草原上主要的交通工具。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 马是蒙古族游牧生活和生产中的得力助手, 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蒙古族自称“马背上生、马背上长”。蒙古人喜马、爱马, 生活中贯穿着大量与马有关的事物。策马扬鞭奔驰在草原上, 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千年前驰骋疆场的各路英雄豪杰, 胸中顿时骤然起敬。

敖包文化。蒙古民族的信仰千百年来都没有改变过, 对天地山川、对日月星辰、对风雷雨雪、对世间万物, 蒙古人始终愿意相信与崇敬, 始终愿意顶礼与膜拜, 不敢稍有懈怠。在蒙古高原上, 凡是在有纪念性或者风景优美的地方, 尤其在山坡高处, 常常会有敖包。蒙古族祭天、祭地、祭敖包等祭祀活动, 客观上反映了蒙古人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认知和把握。祭祀的文化和礼仪通过开发可以有助于旅游者对自然的认识和保护, 增加对蒙古族祭祀文化的认识和学习, 感受特色祭祀所带来的灵魂的震撼。

蒙古族文化旅游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如何实行差异化竞争, 就需要通过一种让消费者身在其中并难以忘怀的体验来增加产品的经济价值, 找到自身独特的卖点, 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年.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年:133-146.

[3]刘敏, 石学勇.体验经济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年第18卷第5期:128-131.

[4]皮平凡.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学术交流, 2005年第2期:66-69.

[5]谢彦君, 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 2005年第19卷第4期:1-5.

[6]孙芊芊.试说草原民族文化旅游与旅游产品的开发[J].内蒙古艺术, 2006年第1期:80-81.

3.《蒙古秘史》与蒙古族的酒文化 篇三

关键词:蒙古族;酒;酒文化;《蒙古秘史》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014-03

酒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的饮料之一。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好酒。蒙古族也是一个好酒、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嗜酒的民族。蒙古族把酒视为饮品之首,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饮酒,出征前要饮酒,胜利后要饮酒,婚、丧、嫁、娶要饮酒,节假日要饮酒,甚至无缘无故也要饮酒。在蒙古族人的心目中,酒既不是苦的,也不是烈的,只是香的或甜的。酒是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因此,作为蒙古族的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蒙古秘史》也提及了酒。《蒙古秘史》是把酒作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加以描述的。据粗略统计,《蒙古秘史》中18次提及酒,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饮酒的器皿、场合、方式、礼仪、禁忌等,它们的综合为我们较全面地展示了蒙古族丰富的酒文化,不仅是我们了解蒙古族酒文化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的一面镜子,因此,对《蒙古秘史》中提及酒的内容做一个全面、细致地梳理,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酒之史

蒙古族的主体部分主要生活在蓝色的蒙古高原。蒙古高原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蒙古国的全部,俄罗斯的南部和中国的北部部分地区,面积广大,一望无际,为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也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说,蒙古高原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从古到今,蒙古高原同样有着令人称道的酿酒史和酒文化史。而它的缔造者之一就是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喜欢饮酒的民族,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以上所说的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因素外,还与当时的社会条件,自身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性格有关系。

据文献记载,蒙古族主要有3种酒:

一种是蒙古族自己用马奶酿造的马奶酒,叫忽迷思,也叫马湩(又写作马潼、马酉童)、马奶子等。《多桑蒙古史》记载:“嗜饮马乳所酿之湩,曰忽迷思。”《马可·波罗游记》也记载:“鞑靼人饮马乳,其色类白葡萄酒,而其味佳,其名曰忽迷思。”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忽必烈曾在宴会上用马奶酒款待过他。马奶酒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把新鲜的马奶挤入一个大皮囊中,然后用一根特制的棒用力地搅拌,再静静地放一会儿,使其发酵,就大功告成了。《黑鞑事略》对马奶酒的制作方法做了详细地记述:“马之初乳,日则听其驹之食,夜则聚之以泲,贮以革器,倾洞数宿,味微酸,始可饮,谓之马奶子。”因为马奶酒是发酵而成的,所以有一点儿酸,但不是酸酸的、涩涩的,而是酸中有甜,“味似融甘露,香疑酿醴泉”,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马奶酒的度数一般都比较低,适量地饮用有健脾健胃的功效,能活血补气,舒筋通络,延年益寿,男女老少皆可饮之。

蒙古族人用马奶制作马奶酒起源于一个很早的时期,有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世代所延续的传统饮食之一。作为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元代的许多文献中,都记录了马奶酒的用途。马奶酒的用途相当多。首先,主要是作为祭品出现,而且是饮料类祭品中最重要的一种,分别用于祭天、祭祖和祭神。其次,马奶酒还用于宴席上的饮料,而且是宴席上最好的饮料。蒙古族人认为酒是食品中的精华,是五谷里的结晶,在宴席上,只吃饭不饮酒,是不能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的。第三,马奶酒还可以用于疗伤。《蒙古秘史》第145节就记录了马奶酒用于疗伤的最早的例子。有一次,成吉思·合罕在一次战役中颈部受伤,生命垂危,他的部下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冲入敌营为他寻找马奶酒,以救治成吉思·合罕。

另一种是黄酒(米酒)。《蒙古秘史》第281节原文作“答剌速”,旁译作“酒”。元以前,有些靠近内地的蒙古部已经掌握了酿造这种酒的技术。有元一代,黄酒不仅是蒙古族人喜爱的一种饮料,而且被内地人民所喜爱。从而该词常被汉语借入,作“打剌苏、打剌稣、打辣酥、嗒辣苏、嗒辣酥、打剌孙、答剌苏、答剌孙”等。元代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都饮“答剌速”,说蒙古语。说明元代各民族间文化联系的密切以及“答剌速”对其他民族的影响。“答剌速”也是元宫廷的主要御酒之一。因此,元宫中专门设有掌管“答剌速”的官员。

还一种是葡萄酒。蒙古族人饮葡萄酒,初见于《蒙古秘史》第281节,原文作“孛儿”,旁译作“葡萄酒”。在元代,葡萄酒十分稀罕,作为宫廷饮品,只被蒙古汗、王及大臣饮用,被称作“法酒”。“法酒”与“私酒”相对而言,是按照官方规定的配方比例酿造的酒。在元代作为“法酒”,葡萄酒主要在山西太原等地酿造。

二、酒之器

与酒文化有关的还有酒器。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酒文化的实物载体。可以说,专门的酒器的出现,是酒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酒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典型特征。有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美器比美酒更受人青睐,形式多样、造型精美的酒器可以增加饮酒的乐趣。蒙古族人喜欢饮酒,自然也会有制造一些专门的酒器。

“秃速儿格”就是蒙古族人专门制造的一种酒器。《蒙古秘史》第130、213、232、245、278节都提到了“秃速儿格”,旁译作“瓮”或“酒局”。“秃速儿格”是一种盛酒的器皿,蒙古族人喜欢饮酒,而且有酒量,所以,在古代蒙古,无论是汗、王,还是大臣,在宴飨时都会备有一种盛酒的器皿。这种酒器或用皮革、陶、木,或用金、银、铜、玉、石制成,其名称也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克烈部叫做“充”或“古鲁额”,蒙古部叫做“秃速儿格”。

“秃速儿格”一词,多见于《蒙古秘史》。刚开始的时候,铁木真宴飨时,所用的“秃速儿格”是一般的酒器,旁译作“瓮”。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称“汗”后,“秃速儿格”的名称和规模都扩大了,叫做“也客·秃速儿格”,旁译作“酒局”或“大酒局”。从此以后,“秃速儿格”必放在靠近账子的进门处,在特设的桌子上陈列着盛满马奶酒的“秃速儿格”和各种金银器皿,如果“秃速儿格”过大则放在桌子的旁边。“秃速儿格”的安全十分重要,一般都派有专人掌管,《蒙古秘史》第278节记载:“翰歌歹·合罕降旨,又说:‘宿卫中要派两个人经常入帐,掌管酒局!”《蒙古秘史》第232节也记载:“成吉思·合罕又说:‘由宿卫派两个人进到宫帐里,服侍在大酒局旁。”

《蒙古秘史》第179节还提到了一种叫做“阔阔充”的酒器,旁译作“青钟”。“青钟”是“以木为之”的“贮酒大器”,即“大桶”。忽必烈以后用木制的巨大的“大樽”或特大的“玉瓮”。

三、酒之俗

酒风酒俗也是酒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酒风酒俗没有实物载体可以用来体现,是一种无形的酒文化。它们虽然没有实物载体,但依然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蒙古族的酒风酒俗,体现的是蒙古族人粗犷、豪放、乐观、热情、简约的民族性格。

蒙古族人喜欢饮酒,视酒为知己,他们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酒给宾、主带来了欢乐,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尊敬和深情厚谊。因此,凡是有客人来,他们必定热情款待,宴席上必定备上各种美酒,而且主人一定和客人开怀畅饮。在宴席上,如果客人喝醉了,或吵或吐或睡,主人不但不生气,反而还特别高兴,他们认为那是客人喝好了,尊重自己,和自己一心了,即“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

普通的客人来了,他们尚且热情款待,那么如果遇上值得庆贺的事情,他们更是载歌载舞,不亦乐乎。《蒙古秘史》第57节记载众蒙古人、泰亦赤兀惕部人在斡难河的豁儿豁纳黑·主不儿聚会,庆祝忽图剌被推举为合罕时的场面:“蒙古人欢乐地手舞足蹈,席宴享乐。……,环绕着豁儿豁纳黑的枝叶蓬松繁茂的(大)树舞蹈。踩踏成的壕沟没肋骨,踩踏出的尘土没膝盖。”在盛大的宴会上,酒不能少,歌和舞也不能少,歌舞助酒兴,能将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这是蒙古族及其他草原民族所特有的酒俗之一。

婚娶对于蒙古族人来说,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婚娶之前,要摆许婚宴,见于《蒙古秘史》第168节,原文作“不兀札儿”,旁译作“许婚宴”。“不兀札儿”的原义是“羊的喉咙”。“羊的喉咙”的筋和肉十分坚韧。“许婚宴”上吃“不兀札儿”,表示两家的婚事不再反悔,象征着夫妻二人婚后的感情经久不变,白头到老。因此,吃“不兀札儿”,也就成了吃“许婚宴”的意思。这种风俗至今还流行于某些蒙古地区。

元代蒙古族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十分浓厚,他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神灵,而且对神灵非常虔诚,因此,“凡饮酒,必酹之,以祭天地。”萨都拉《上京即事》记载“祭天马酒洒平野”,即是说蒙古族人用马奶酒祭天。祭祀的方法,是用手指蘸了马奶酒洒向天或地,也可以倾倒。这种祭祀的方法被称为“洒祭”。在祭天仪式中,主要是用洒祭马奶酒的方式。蒙古族人除了祭天外,还祭祖。在蒙古族的祭祖礼仪中,主要使用的饮料类祭品也是马奶酒。《蒙古秘史》第70节诃额仑·兀真谴责俺巴孩·合罕的妻子斡儿伯、莎合台二人时说:“你们以为也速该·把阿秃儿已经故去,我的孩子们还幼小,就不分给我们应得的祭祀祖先的份子、胙肉、供酒。为什么不等我,让我落空呢?”蒙古族人的祭祖礼仪富有游牧文化特色,是在“也客·薛合札鲁”里举行的“烧饭祭祀”。阿尔达扎布在《新译集注〈蒙古秘史〉》中注释这一段时写到:“《草木子》卷3下,杂制篇:‘元朝人死,致祭曰烧饭。”在祭礼中,蒙古萨满(蒙古巫觋)用蒙语呼唤历代祖先的名字来飨食,然后把祭品包括马奶酒洒入挖好的祭祀坑中。除此以外,蒙古族还有“祭敖包”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但无论什么祭祀形式,酒都是必备的物品。

蒙古族人喜欢饮酒,久而久之,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确立了具体而固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礼仪。当然,这主要是指宫廷饮酒。宫廷饮酒伴有固定的礼仪——进酒,蒙古语被称为“斡脱”,见于《蒙古秘史》第187节,旁译作“喝盏”。从成吉思汗到元代各位帝王,在宴飨时都进行这种仪式。

蒙古族人虽然喜欢饮酒,但也不提倡过度饮酒。过度饮酒,轻则误事伤身,重则酿祸乱,丧性命。

《蒙古秘史》第67节记载:“(归)途中,也速该·把阿秃儿在路经扯克扯儿的失剌—客额列旷野时,遇见塔塔儿百姓正在举行宴会。(因为)渴了,就下马赴宴了。那些塔塔儿人认出(他)来了,就说:‘也速该·乞颜来了!于是,想起过去被掳掠的仇恨,暗怀报复,便使坏投毒给他喝了。途中,(速该·把阿秃儿)感觉不适。走了3昼夜回到自己家后,(更加)严重了。”也速该·把阿秃儿如果不贪杯,就不会中毒,也就不会死。

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翰歌歹在成吉思汗逝世后,继承汗位,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励精图治,深受朝野上下爱戴,但他酗酒成性,不醉不休,结果最后瘫痪于床上,一病不起,逝世时年仅56岁,终于因饮酒无度而丧命。关于过度饮酒的害处,翰歌歹也心知肚明,他在论述自己的四功四过时说“奉父汗之命坐在大位上,朕承担着统治众百姓的重任,但朕却沉湎于酒,这是朕的过错,是朕的第一件过错”,这件事在《蒙古秘史》第281节有记载。

禁止过度饮酒,这是蒙古族饮酒的禁忌之一。

综上所述,《蒙古秘史》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蒙古族的饮酒风习,较全面地表现了蒙古族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反映了当时的酿酒业的发达,同时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及借鉴意义,是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参考文献:

〔1〕新译集注《蒙古秘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2〕袁国藩.元代蒙古文化论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

〔3〕张慧媛.北方少数民族的酒文化[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

〔4〕张维.蒙古族的饮酒习俗及其价值观的体现[J].酿酒科技,2007,(9).

4.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篇四

———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摘要:民族文化随着民族的产生而逐渐形成,并受着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的影响,伴随着民族的不断发展而变迁。此处以蒙古族的服饰文化的变迁为例,解读民族文化变迁的具体原因,以更好的了解民族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相互交织,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因此,研究民族文化的变迁,能更好的学习和继承中古中国文化,同时,能够培养我们的爱国精神以及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论及民族文化,当要理解民族这个概念。这个词其实在当前国际社会上上午统一的释义,在中国我们多引用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的诠释: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可见民族属于历史范畴,是一个政治的,地理的,文化的综合概念。因此,民族承载着民族文化,民族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必然带动民族文化的变迁。那么一下以我国蒙古族的服饰文化的变迁为例具体分析民族文化的变迁。

蒙古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由此可见其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主要为草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要生寒方式。该民族的起源可追溯至部落时期。只是在那是并不存在民族这一概念,”蒙古”只是这样一个部落的总称。那么,蒙古族的服饰文化可由此算起。在原始社会,主要是将人类通过狩猎获得的狮子和大象等的牙齿做成骨针等缝纫工具,用马尾和植物纤维等作为线来缝接各种兽皮做成衣帽靴之类的服饰,从此替代了以树叶兽皮批身甚至不穿衣服的生活习俗。这一变化主要发生在旧石器时代,是一次很显著的服饰文化的变迁,也是该部落手工缝纫工艺的开端。那么,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这种同类性质的变迁继续进行着。在这一时期,随着各种工具的广泛使用和人们制造石器与狩猎技术的提高等,服饰的缝制有了一定的水平。同时,生产工具的更新也使得人们能够从事狩猎和渔业开始走向饲养家畜和经营种植业,生活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保障,在服饰的制作方面追求得体和实用。至此,即到新石器时代的末期,部落的服饰文化初步形成。总结这一阶段的服饰变迁,主要是从无到有,逐渐适应生存的需要。而这一阶段服饰文化变迁主要是受内在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从物质上讲,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为服饰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从意识方面讲,人们遮羞心里的产生和对保暖等的需求也促进人们充分运用智慧制造出更加舒适得体的服饰。二者共同作用下,蒙古部落的服饰文化初步形成。

蒙古服饰发展的第二阶段可以划分为元朝之前新石器时期末期之后的这段时间。其实,这一时期服饰的变迁并不明显,之所以划分为一个历史阶段,是因为此时期出现了襟。《魏书》中记载,蒙古不论男女,均穿短衣,大襟开向反面,风俗与鲜卑族相似。在公元7世纪以后,蒙古部落离开了东部密林,西迁大漠南北,以牧业为主,而衣着也受到大漠南北的契丹等民族的影响。渐穿右开襟长袍,当然,仍有部分地区坚持反面开襟。同时,他们用犴皮做衣帽和长靴。这一时期的服饰文化的变迁主要变现为长袍的出现和开襟的运用。那么,与前一阶段相比而言,除了受生产力的改进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人们追求美的观念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长袍、靴和帽除了御寒和生活的需要之外,还是人们在精神层面的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同时,此阶段的变迁还受外部其他民族的文化的精神的影响较大,这是民族文化冲击和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蒙古族的服饰文化变迁的第三阶段为元明时期。这一时期,服饰明显受着外来文化及政治因素的影响,既有较大的改变,也有较大的定型,并逐渐形成蒙古族的特色服饰。这时期的服饰主题仍然是长袍,配以靴和帽,开左襟,体现了保暖和方便劳作的需求,这与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游牧经济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与此同时,服饰的材料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和周围民族纺织品缝纫传入,逐渐由兽皮向纺织材料转变,服饰的质地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位身份和贫富差距。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并建立元朝之后,服饰在传统的民族服饰之上有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蒙古族的官府、朝服和礼服等。这些服饰的材料均针对不同阶级和不同的场合设计使用,但依然传承了传统蒙古服饰的内涵,以长袍为主,衣着比较宽松,材料仍以兽皮和纺织品为主,这是蒙古服饰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发生变化主要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当然是生产水平的继续发展和手工业的进步,为服饰的变化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保证;然后就是周边民族和国家的丝织品的传入,带来了服饰制作材料的新革命。同时,随着商业的发展和人们可支付资本的积累,都竞相以服饰的质地为标志来彰显自己的财富和地位,着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生产,推动了技术的革新。最后,就是成吉思汗统一中国之后,对服饰做了一些修饰和制定了更多样式的基于传统服饰的民族服饰。总之,这一时期是服饰文化变化发展的特殊时期,服饰向多样化和高质化方向发展。

服饰文化变迁的第四阶段为清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蒙古族的服饰的满化(兼有传统蒙古族服饰的特点和满族服饰的特点)。清军入关后,满族统一了天下,各地的风俗等必然受到这种不同文明的冲击。蒙古族的服饰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官方的服饰承袭了满制,分为朝服、礼服和便服等,同样是地位不同,服饰有很大的差异。同时,除衣服之外,饰物等也都有相关的规定,可以说,此时的官服即为满族的官服。而在民间,依然以传统的蒙古大袍为主,只是出现了更多的样式,而且,一般的袍子都会在腰上扎有腰带,同样,帽子和靴子无论是在材料上还是在样式上都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样式。总的来讲,仍是偏向满族的传统服饰。在其他服饰方面,也有了玉佩和手镯,而其他的类似满族风格的饰物。这一时期,蒙古族服饰变迁的主流为满化,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各民族地区的交互往来,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为民族文化赋予了新特点,人们爱美观念也加速了这一趋向。

最后一阶段为近现代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和民主政权的建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蒙古服饰又有了较为明显的汉化和现代化。民间服饰在民族传统大袍的基础之上,为了便于生产等,出现了质地较软的布制衣服和靴帽,服饰也有了简化,随身的饰物减少了。平日里,传统服饰的特点并不明显,逐渐接受了汉族的单衣棉衣等。只有在传统的节日里,人们才会穿上特别传统的族服饰。在民众中,只是分子等也会有西装等打扮。另一个特点就是向轻便、窄瘦方向发展,体现了对美和自由的追求。总之,新时期的服饰变迁主要向服装化,简单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主要是受政治因素影响和汉文化的冲击的影响,逐渐有了很明显的汉化趋势。思想的开放和民族政策的制定,都为民族服饰的变迁有强劲的推动作用。

5.蒙古族旅游文化 篇五

2011-4-13

一、活动目的:感受蒙古文化,体味名族风情。

二、活动性质:展览性质

三、活动前期准备:

1、借音响(用于播放蒙古族音乐 可以全过程播放)

2、购买三套弓和箭(小型的玩具)

4、租服装八套(其中4套用来表演,2套用来摔跤,1套供观众穿着留影)

6、准备2块宣传板(用于介绍蒙古族风情

找宣传部借 实在借不到就出海报)

7、借一台相机(负责拍照)

8、购买小的一次性杯子4套和一箱营养快线(营养快线在这里是充当蒙古族接待客人时用的奶茶)

9、奖品:记事本(奖励射箭特别优秀者)

10、准备一个扩音器(可以向老师借 用于主持人主持 主持完可以后交给宣传介绍人员)

11、有两个人专门负责学习蒙古族摔跤

12、有三个人专门负责学习蒙古族接待客人时的喝茶礼

13、有专门的人搜集蒙古族风情文化并负责出在宣传板上

四、经费预算:

1、音响可以找熟人借(不用钱)

2、弓箭3套(1套20元)3套共60元

3、蒙古族服装

如果条件允许找院艺术团借

如果借不到到外面借 1套30元 8套240元

4、杯子一套6元 共24元

一箱营养快线50元

5、记事本30元

费用总计:60+240+50+30=380(注:价格只是预计及格,具体价格以实物为准)

四、活动安排:

1、活动地点:二食堂宣传栏后的草坪

除了射箭区域专门围起来,其他区域都不设栏。

2、活动布置:把音响装好,把射箭的靶子安好(可以安在宣传栏背面),准备一个桌子(在草坪一侧的某个位置)放营养快线和杯子,把宣传板放好(放在最醒目的地方)

3、活动时间:待通知…

五、具体流程:

1、主持人(配戴扩音器)开场,介绍这次的活动安排…

2、当主持人就位时一旁负责展示蒙古族接待礼的人也要就位,当有人向展示人员走来时,展示人员把自己当成蒙古族人,把对方当成客人,用营养快线充当接待奶茶,(量自己要控制好)向观众展示蒙古族的热情好客。当营养快线没有时这个展示可以结束。

3、我们准备的宣传栏边上要有解说人候场(当主持人主持完后可以把扩音器给解说人员)

4、有两个人负责管理蒙古族服装向观众说明我们提供服装给观众合影留恋。

5、拍照人员同时做好准备。

6、主持人介绍完开场后,第一个节目是蒙古族舞蹈展示 表演人员在草坪正中央表演 表演完后可以拉观众一起来跳(音响声音要大点)

7、舞蹈完后,进行蒙古族摔跤展示 展示完后也可以请观众来试试…

8、摔跤展示完后,就开始射箭比赛,有三个射箭板,一次可以有三个人同时进行射箭,人人都可以参加,(但这个环节需要很多人维持秩序和安全 可以在箭头用布绑个小球,在小球上擦粉笔灰 这样既可以保证安全

又能留下明显印记)当观众射中中心或离中心较近位置时,奖励本子一个。

六、后期安排:

6.蒙古贞文化——饮食、节庆 篇六

长期以来,阜新境内的蒙古族在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中,部族之间相互融合。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相互交融,积淀了独特的蒙古族地域文化,即蒙古贞文化(因蒙古贞部落而得名)。

历史上包括今天阜蒙县和阜新市区大部分在内的蒙古贞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兴衰、交融的大舞台。十六世纪中叶直到十七世纪上叶,原驻牧于河套地区的蒙古贞和土默特部落一路辗转向东迁移,最终蒙古贞部落脚于今阜新地区。从清初到民国,统治蒙古贞部的官方行政机构一直是“土默特左翼旗”。1902年,热河都统奏请增设阜新县,“阜新”之名由此而来。

翻开史籍、地图便可清晰发现,阜新地处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汇的最前沿,明代,一道长城横亘海棠山南;清代,柳条边外的这片土地又被清统治者视为“龙兴之地”加以保护。无论长城、柳条边,统治者的意愿不但没有隔断交流,这里反倒成了各民族文化沟通的紧密纽带。因此,草原的、农耕的;历史的、现代的;民族的、宗教的……多元的文化共同在这里交融、碰撞,逐渐形成了炫彩斑斓而又独具特色的蒙古贞地域文化。

蒙古贞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民族文化现象,有其独特的文化体系支撑。一是民族语言体系。二是文化艺术体系。三是风味饮食体系。四是民风民俗体系。五是信仰体系。六是民族医药体系。七是文化立法体系。

蒙古贞文化绵延几百年不衰,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

首先是鲜明的农耕文化特点。相对于“蒙古族大文化”而言,阜新蒙古族文化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厚的农耕文化特点,很好地反映了当地蒙古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变迁。

仅从艺术形式上看,短调民歌、安代舞、蒙古剧等,都是阜新地区特有或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奠定蒙古贞“歌的海洋”称誉的短调民歌,与草原地区的蒙古长调对比特点鲜明,《达古拉》、《达亚波日》等短调民歌久唱不衰。从饮食习俗上看,阜新蒙古族特色饮食很好地表现了当地蒙古族群众从以肉食为主向以粮菜为主的转变,蒙古馅饼、荞面系列饮食就是很好的例证。从祭祀内容上看,祭“商什”树、祭石磙子等习俗的产生,也与农耕文化有着很大的关联。

其次是鲜明的藏传佛教文化特点。蒙古贞文化和与其伴生的藏传佛教文化,在长期的相互影响中共生共荣,形成了阜新蒙古族的地域特色。蒙古贞文化的宗教特点表现在文学艺术、民族歌舞、民间祭祀、民族医药、婚丧嫁娶等诸多方面,离开当地的蒙古族文化谈藏传佛教或抛开藏传佛教谈阜新蒙古族文化,都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偏颇。

辽宁地区蒙古族在由游牧转向定居、畜牧生产转向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与汉族等兄弟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影响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逐步发生了某些变化。

1、蒙古贞风味饮食体系

阜新蒙古族进入农耕时期后,饮食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既有别于其他民族又有别于草原蒙古族饮食习惯的风味饮食体系。

据一位专门研究民族文化的学者回忆,阜新蒙古族饮食风味食品达50种,其中有蒙古族馅饼、手把羊肉、猫耳朵汤、牛犊子汤、喇嘛炖肉、喇嘛糕等。(1)喇嘛糕:阜新蒙古族的一种300多年前独创的糕点,洁白如雪、味道香甜、口感松软,富有弹性,是老少皆宜的营养佳品。(2)喇嘛炖肉:在瑞应寺居住的喇嘛们发明的。由于当时喇嘛上千,因此吃菜也只好用大锅炖、大盆盛、大碗装。多年来,它传至民间,并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尤其在阜新蒙古族集居的地区,喇嘛炖肉已成了蒙古族人家待客的一种骄傲。(3)蒙族馅饼:上等当地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们以馅饼这种面食,作为最好饭食招待来客。(4)手把羊肉

“手把肉”多指 “手把羊肉”。“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这种草原牧区牧民们的传统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据明《夷俗记·食用》中云:“其肉类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饥且养人也。”

做“手把肉”是挑选膘肥肉嫩的两龄羊,采用传统方法宰杀,宰杀后把羊带骨分解成若干小块放在清水锅里,不加盐等调味佐料,用旺火煮,待水滚沸立即出锅上桌。净手后吃肉时一手把着肉,一手拿着刀,割、挖、剔、片,蘸芝麻盐食用。可以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干干净净,所以得名“手把羊肉”。“手把羊肉”制作过程简单明快,火候恰如其分,血水消失不久,肉熟而不硬,醇香味美,极具民族特色。

手把肉是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羊、牛、马、骆驼等牧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5)牛犊子汤

牛犊汤又叫“芝麻汤”,蒙语叫“图古勒”,是蒙古族人爱吃的别有风味的食品。当家中所养母牛生犊时,全家吃芝麻汤以示喜庆和祝愿六畜兴旺,因此命名为“牛犊汤”。

制法:将和成的养面擀成薄片切成小方块,在开水中煮熟捞出,再将芝麻酱和水烧成浓汤加入面片搅匀食用。(6)猫耳朵汤

猫耳朵汤是阜新当地的特色美食,风味鲜美,老少咸宜。(7)全羊汤

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成为辽西阜新地区待客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在农历“立秋”这天,人们大都会食用,俗称“抢秋膘”。

内蒙古风味汤菜,俗称羊杂碎。用羊头、蹄、下水为主料,加辅料煮制而成。

将羊头、蹄、羊肚、心肝肠等下水洗干净,锅内加清水入主料及调味品煮炖,煮至香味溢出,骨肉分离。锅内加羊油烧热,用葱蒜辣椒炝锅,添入原汤和调味品,待烧开后下入主料,煮至汤浓味醇时即成,配白焙子、香菜食用。

此汤味鲜、香辣、浓醇、不膻,深受群众欢迎。

这些风味食品突出地体现了阜新蒙古族从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中,既顺应环境,又传承传统的饮食文化特点。

2、蒙古贞民风民俗体系。

阜新蒙古族民风淳朴、民俗众多。以祭祀和节庆习俗看,既有蒙古族祭天、祭敖包、祭火神等习俗,又有祭“商什”树、祭石磙子等习俗;既有传统的春节、清明节、那达慕等传统节日,又有添仓节、洗海澡等新的节庆习俗。(1)蒙古族祭天

蒙古族传统的祭祀仪式中,过去最重要的是祭天,这是祖上传下来的。“祭天”蒙古语叫“腾格里”。藏族最早信奉萨满教,认为天是世界万物的最高主宰,它不仅操纵着自然界的一切,也操纵着人类的命运。它赋于人们各种权力,也能给人们各种灾难。

古代,蒙古族祭天先要树起神竿,蒙语叫“玛尼杆”,高约4-5米、粗0.2米,多用桦木、松木。杆顶上安有铁制的长(神)。祭祀时,在蒙古包前,先要树起二根神竿,二根之间扯起一条绳,挂红、黄、监、白、绿五面彩旗,有的挂上经幡,绣上六字真言的梵文。把干净的肉挂在竿上,然后洒马奶、谷物等,对天祝颂,祈祷所求之事,由年长者作为上帝的旨意而传达给群众。后来萨满教崛起,祭天活动由萨满主持,他们祭天的供品有乳制品和肉制品,摆在供桌上,直接上供祭天。这项活动,由男萨满(波)率领,呼叫天的祷词,众人相合。古代蒙古族祭天无的时间,一般都选择在四月、八月、十二月等月份。

元代,祭天为国俗,封建帝王每年都会与蒙古诸王“躬天”。在《蒙鞑备录》里记载:“其俗最敬天地,第事必称天,闻雷声则恐惧,不孜行师,曰:天叫也。”《元史》说:“无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 蒙古族平时也要对天神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每次宴请,举杯祝酒、食肉都要先敬天,然后才能吃喝。蒙古人认为天有天神,赋于生命的;地有地神,它是保佑人畜平安的。天神、地神,都被格外地受到尊崇。后来一般人家都在农历年三十夜里举行祭天仪式。(2)祭敖包

敖包,蒙古语音译,意思为堆子。这是一种祭祀的场所,开始于清代。蒙古族地区的敖包,多以石块或者砂土堆积而成,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包形基座,大小规格不一,多为一个。包上竖起若干木幡杆,挂缀五彩绸、布条和经幡。敖包原为道路和境界的标志,以后逐渐演成祭祀山神、路神等活动的场所。敖包一般都设在各路口的交叉点,一些缓坡上,山岗上。除了路过的行人进行日常祭祀外,每年都要定期举行祭祀活动。旧时,蒙古族各盟、旗、区和寺庙等都有公用的敖包。并没有掌管敖包的机构,在一些殷富的家庭里,设有自家的敖包。

蒙古族祭敖包是很真诚的,按照习惯,平时,每次经过敖包,都要口念:“俺、嘛、呢、叭、咪、哄”六字真言,向敖包上投石3枚,以敬三宝。有的还献上钱财,供以酒肉,有的剪下马鬓、马尾系在敖包顶的幡杆上。住在敖包附近的牧民,挤完奶或早晨喝第一杯茶之前,要朝敖包的方向洒几点奶或茶,以表示敬意。

蒙古族祭敖包,其缘由可能和古时蒙古人对山岳的崇拜有关。在传说《化铁出山》中,说他们的祖先居于额尔古纳山中,后来迁到草原上。他们离开自己的发祥地,但不忘祖宗,用石块垒起敖包,呈现同状,象征祖籍的山岳以此为祭祀的对象。有的蒙古人把敖包解释为“灵魂之山”。后来祭敖包演绎为祭祀诸神的场所。

当今的敖包文化节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和十三,蒙古族人在用石头堆积起来的圣坛前有秩序地进行敖包祭祀活动,祈福苍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紧接的“那达慕大会”更是五彩纷呈,赛马、摔跤、射箭、歌舞、敖包相会等。

现在的敖包文化节有祭祀敖包、歌会、那达慕大会和地方特色美食展等组成部分。祭祀敖包时,诵祭词、上香、献哈达、摆供品、绕敖包、添吉祥石,然后分享圣果及肉粥。歌会上表演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歌曲及舞蹈,如蒙古族歌曲、安代舞、摔跤舞等。那达慕大会上有赛马、射箭、摔跤等蒙古族好汉三技和赛驴、拔河等其他民族体育项目。地方美食有蒙古族馅饼、喇嘛炖肉、全羊汤、关山驴肉等。(3)祭火

蒙古人崇拜火,视火为生命与兴旺的象征。他们敬火为神,在草原上,火神是诸神中最受尊敬的神。过去蒙古人吃饭前首先要用奶酒敬火;现在则要在每年腊月二十三举行祭火活动。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进行一年最后一次祭火——祭祀“火池”,蒙语叫“好蓬”。在“火池”(农业时期是“祭灶”)前烧香,供牛羊肉、黄油、奶皮、糖果之类,并敬送诸神上天。不仅是崇拜的火神,也是同支族系的象征,每逢年节、娶亲、嫁女都到直系或近系的家族“火池”上供礼拜。(4)祭星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午夜举行。待星辰满天时,院庭西北角放一张供桌,上面摆上香炉,点着草香,燃明佛灯(蒙语“珠兰”),用熟羊肉做供品(后也有其他食品代替)。全家面向北斗七星跪拜祈福,以求光明吉祥。(5)祭“商什”树

“商什”——是古蒙古语,意为“独棵有神灵的大树”。根据萨满教“万物皆有灵”的学说,蒙古人选择离剧主地较近的枝繁叶茂的独棵大树作为“商什”,举行祭祀活动。“商什”的树神为榆树、山榆树、枫树或柳树等。

蒙古人信奉商什树始于母系氏族社会。认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商什树是大地母亲的化身,大地母亲向她的子孙们无私地奉献着生命之源,衣食之源。祭祀商什树就是在祭祀母亲,从而得到祖先的庇佑。人们赞颂商什树是:“上梢能摩天,根系达四海、叶茂光亮,枝杈连天地”的神树。

古代蒙古人有在商什树前作重大决定和遇到危难的时候到商什树前祈求长生天救助的习惯。传说有一次成吉思汗打了败仗,困苦万分,他来到一棵商什树前祈求长生天救助时,随着一声巨响,长生天把一柄黑色苏勒德降到了商什树上。从此成吉思汗便拥有了神奇的武器和战无不胜的旗帜。随着这些神奇的故事在草原上传幡,蒙古人对商什树更加崇拜信仰了。商什树南方树根部位,一般都有一尊石佛,人们称为“商什包尔罕”,意为“商什神”。“商什神”是“圣母”的化身也是“药师佛”的化身,其法力无边。“商什神”时刻关注着信众,保佑着信众们的平安幸福。蒙古贞方言中亦称“商什树”为“奶奶恩毛都”意为“圣母树”。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年蒙古贞地区1000多个蒙古族自然屯中每个屯子至少有一棵商什树。

商什树一般在每年农历4月16日举行祭祀仪式。祭祀日前,由屯中老人会(额布格德因楚格拉),向屯中各户筹集祭祀的和品,打扫场地,装饰商什树。祭祀日会屯总动员、杀猪宰羊、搭“忙金”大锅煮肉粥。仪式开始后,人们在供桌上摆放供品,祭祀人盛上一碗肉粥用筷子往石佛和装扮者额头、脸、嘴等部位涂抹粥和猪油等物。随后,祭祀人烧香点烛,敬酒诵祭词。祭词的大意是“仁慈的商什神啊!春时节到了,请把各种灾害收回吧,请及时布云降雨,滋润农田牧草,让我们安心生产”。

祭祀商什树的民俗来源于蒙古族原始信仰——萨满教,认为“万物皆有灵”。祭祀商什树,就是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六畜兴旺、儿孙满堂、社会稳定、生活幸福。祭祀商什树,是蒙古族一顶古老的民俗文化。(5)祭石磙子

祈求磙子来年磙来万石粮。秋季打粮谷时,先举行祭磙子仪式,祭祀时还要顺口说一套“祭祀打场磙子词”。(6)春节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从农历腊月伊始,人们便忙于杀猪、宰羊、做粘饽饽、制作奶酪等。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进行一年最后一次祭火——祭祀“火池”。彰武县苏鲁克蒙古人则是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除夕,即农历腊月三十。白天,上祖茔祭祖。晚饭,全家团圆吃年三十的喜庆饭——“勃和勒都纳”(蒙语,意即手把肉)。年夜,“腾格里德木里格”(蒙语,祭天),接喜神,吃饺子,鸣鞭炮,通宵达旦欢庆。拜年,大年初一首先向自家老人磕头跪拜求祝福。而对他人,虽是长者一般不实行跪拜,只是施以屈膝下蹲礼。少数人现在仍带“哈达”走家串拜。老人们用吉祥语言为晚辈人祝愿。(7)清明节

祭扫祖坟,每年清明佳节,农村居住的蒙古族男子都到祖坟祭祖填坟,将携带的供品,连同纸钱一并烧焚,以表后辈人的祭祀、怀念之情。(8)那达慕

“那达慕”为蒙语的音译,意为“娱乐”,是蒙古族从部落联盟时起每年或隔年都要举行的盛大集会。那达慕最初只有摔跤、射箭和赛马三种活动,如今又增加了喜庆丰收、物质交流和科技传播等内容。(9)添仓节

7.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篇七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多样性,发展

服饰是最直观表达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的产物。服饰是文化的表象, 成为社会文化的体现方式, 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及代表性。一部服装史, 从某种角度来讲是我们研究该民族人类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突破口。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蒙古族传统精神为内涵, 以传统思想为引导, 是蒙古族文化最直接表现形式。

一、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一) 蒙古袍

蒙古袍是蒙古族古老而有传统的服装, 是蒙古族服饰的标志, 无论男女老少皆适用。蒙古袍十分实用, 冬季的蒙古袍可以防御寒冷;夏季的蒙古袍以单袍为主, 可以防止蚊虫叮咬;春秋一般会穿着夹袍。蒙古袍的下摆开叉或不开叉之分;在领口、衣襟、袖口和衣摆等细微处会镶有装饰物, 镶边的色彩会与蒙古袍的款式及色彩相搭配。

(二) 腰带

蒙古族的腰带有三到四米左右, 需要层层围裹在腰间, 多以丝绸为主, 色彩一般以红色、黄色、绿色为主。蒙古族是生长在草原上的马背上的民族, 腰带层层围在腰间可以让骑马者的内脏不会因为骑马所导致的颠簸而带来巨大损伤。另外, 在冬天还可以更有效地御寒保暖。

(三) 坎肩

蒙古族人民在穿着蒙古袍时还爱搭配着坎肩, 蒙语“乌吉”, 译为“看”。坎肩的穿着在不同部落有着不同的意义, 有些地区使用来区分已婚妇女及未婚少女的, 有些地区是将坎肩作为礼仪服饰来穿着的。坎肩有长短之分, 开襟又有斜襟、对襟之分。

(四) 靴子

靴子在蒙古族服饰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蒙古族传统皮靴, 靴头尖而上翘, 靴体宽大。靴面不同部位, 以贴花、缝缀、刺绣等工艺装饰各种花纹、图案, 穿着舒适保暖。骑乘时, 靴子可以有效的防护脚踝免予伤害。行走时, 能防沙防害, 减小阻力, 又能防寒。因此为牧民们所喜欢。

(五) 配饰

蒙古族配饰分为男士配饰和女士配饰。女子的配饰以头饰为主, 蒙古族女子的头饰均为金银饰品、绿松石、珊瑚等构成。除此之外, 耳饰也是女士们必不可少的装饰物, 蒙古族女子在六岁左右就会进行穿耳孔, 以此方便佩戴耳饰和头饰。未婚的女子通常会佩戴较小的耳饰, 已婚妇女的耳饰相对更大一些, 男子配饰则会有很多。

二、蒙古族服饰的多样性

(一) 科尔沁巴林蒙古族部落

女子一般穿蓝绿色棉袍, 夏季女子穿长褂, 已婚妇女在外面会加一件坎肩并在头上包一个头巾。在穿着蒙古袍时, 未婚妇女会穿着系有腰带的蒙古袍, 而已婚妇女不用系腰带直接再加一件坎肩即可。科尔沁的已婚女子还会戴有传统的珊瑚头饰和发簪, 而未婚女子可以留有单独发辫。

(二) 鄂尔多斯蒙古族部落

鄂尔多斯的蒙古族姑娘们, 是这样区分未婚与已婚的:未婚女子蒙古袍主要以修身为主;需要系腰带;不会穿坎肩;会佩戴耳坠;系头巾并在头巾尾端留出穗头;靴子有条纹装饰。而已婚女子的蒙古袍一般比较宽松;她们不部分时间会穿着不系腰带的蒙古袍且外面会搭配坎肩;坎肩有长短之分, 长款四边开衩并在周边镶有华丽的镶边。

(三) 乌珠穆沁蒙古族部落

乌珠穆沁蒙古族以礼仪头饰最著名, 由额箍、垂饰、头带、脑后饰品等组成。乌珠穆沁蒙古族新娘佩戴的还有一种圆顶立檐帽, 在帽子的立檐以动物皮或者丝绒包裹装饰, 并在上面绣有吉祥图案, 帽子的后面也带着绣有精美图案的飘带。蒙古族由于地域分布的环境不同, 各部落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 因而服饰设计上存在多样性。

三、蒙古族服饰的现状

(一) 传统手工艺技术即将失传

蒙古族服饰一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 主要有家庭亲戚传授、师徒授艺传授、社会民俗活动传授。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 如:剪裁工艺、镶边工艺、刺绣工艺等, 这些代表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消逝。

(二) 居住场所的变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我们的生活日益现代化, 许多草原已被改造成了城市, 大部分游牧民族也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离开了草原, 离开了蒙古包, 居住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 也因此繁琐复杂的蒙古族服饰逐渐受到冷落。在城市中居住生活, 传统的蒙古袍显得笨重、繁琐, 随着时间流逝, 年轻人在追逐潮流的同时, 已全然忘却蒙古袍的存在, 也因为为了和城市人民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蒙古袍已慢慢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三) 蒙古族服饰实用性有待提高

蒙古族服饰是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和不断迁徙生活方式二产生的民族服饰,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其使用价值和实用性也在降低。现在随着社会的经济变革, 许多蒙古族人民都已在外打工、经商、求学, 然而现代时尚的服饰对刚刚脱下传统蒙古族服饰的年轻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 现代的时尚服饰更加轻便、实用也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购买。

(四) 蒙古族服饰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蒙古族服饰文化如果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 就应具备以下两点:一是翻阅经典的蒙古族著作, 而经典的关于蒙古族服饰文化的文献, 都是由蒙语所著, 这些文献要想翻译, 必须找到具备相关才能的人才, 而这样的人才相对稀缺;二是可以深入到蒙古族各个部落区实地考察。

四、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 保护传统手工艺制造技术

蒙古族服饰的传统手工艺技术是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目前掌握这些做作工艺技术的艺人前辈们已趋于老龄化, 为了更好的传承这项技术, 我们应该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首先, 蒙古族服饰传统手工艺技术可以作为一门课程, 深入到学校中, 不作为必修课但可以让更多人的了解, 从而让感兴趣的同学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其次, 我们可以成立保护协会, 利用有关机制大力弘扬蒙古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制造技术;最后, 我们要将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材料进行彻底整理, 制作完善的传授机制。

(二) 有效保护服饰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蒙古族服饰与其浓郁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生活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要向更好的留存蒙古族服饰文化, 我们要采取对应的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虽然鼓励草原儿女走出来, 但古老的文明文化却不能随之摒弃。

(三) 保护蒙语文化的传承

随着国际化的到来,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随之被淡化。年轻一辈的人才不断出外求学并发展, 年长的长者还留在家乡与世隔绝, 因此蒙古文化被封闭起来。我们应该将其弘扬下去, 在学校设立蒙语选修课, 并设立蒙语协会, 以便广大蒙语爱好者学习交流。

另外, 为了更好地弘扬蒙古族服饰文化, 我们应该大力宣传, 充分调动人民的保护意识, 在完整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扬蒙古族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朝乐门托雅.蒙古民族传统饰品的比较分析[D], 2012.

[2]孙萨茹拉.蒙古族服饰文化特点[D], 2005.

[3]李静.蒙古族服饰艺术特征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与启示[D], 2009.

[4]苏亚拉其其格, 浅谈蒙古族服饰的形成发展和文化特点[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6) .

8.蒙古族文化视角下《狼图腾》解析 篇八

关键词:《狼图腾》  蒙古族文化  图腾

2004年一部以原生态内蒙古草原狼为主角的长篇小说《狼图腾》横空出世,创造出惊人的销售业绩,不仅在评论界被誉为旷世奇书,而且还激发了一股“狼文化”热潮,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论争如潮。作品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大量详实的资料带给读者久违的阅读快感和心灵震撼,唤醒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原始野性,被认为是一道享用不尽的“精神盛宴”。《狼图腾》是一部半自传小说,作者姜戎作为一名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主动请缨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伦草原接受再教育,在那里一呆就是十一年,作品以他在草原生活的不同寻常的亲身经历和独特的生命感受书写而成,以悲怆恢弘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幅惨烈壮观、扣人心弦的“狼战”画面,重新塑造和定位了狼的形象和精神,不仅带读者感受了草原游牧民族骁勇善战、拼搏进取、团结坚韧的精神和开疆拓土的生存哲学,而且还展现了“天人兽草”合一的草原文化精髓所在。作者在这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作品中将蒙古族传统文化与人类学、历史等交织在一起,阐述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历史渊源,展现了草原族群对自身文化的坚守,因而有人认为从本质上看,《狼图腾》是一部强烈呼吁自由与人格独立的作品。

一  《狼图腾》的基本叙事结构

《狼图腾》是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长篇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作品讲述了文革期间,一个知识青年陈阵在故事发生地内蒙古额仑草原上与狼共舞的草原生活和个人经历,作品以狼烟、狼嚎、狼性、狼旗等紧张字眼,雄浑柔情的笔调陈述了原本的内蒙古草原受狼害既恨狼又敬畏崇拜离不开狼的精神悖论和荡人心魄的草原之美,全书通过杀狼、护狼、拜狼、学狼等几十次惊心动魄、伤心惨目的狼战画面:狼群围剿黄羊、狼群与马群以及与人的战役,展现了草原狼的狡猾、智慧、生命强力和团队精神,作品中苍凉遒劲的句式、震撼的场景描写、穿插的农耕与狩猎文明不仅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还热情洋溢地赞誉了一个以狼为图腾、世代与狼搏斗并将凶悍、智慧、顽强等“狼性”品格融入到民族信仰中成长起来的民族,突出了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历史性贡献。写出了为自然代言的毕利格、乌力吉等蒙古草原牧民对古老文明的坚守,揭露了以包顺贵、老王头等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对草原生命资源的掠夺、对大自然的破坏,狼群的溃败、草原的沙化、狼图腾的坍塌透露出作者对草原精神陨落的痛惜,于是,作者在高声赞扬狼性性格、草原文化、狼的生存哲学的基础上尝试解读和重构整个中国历史。

《狼图腾》的成功得益于大量的细节描写与另一种视角下的异文化体验,如狼口余生的主人公陈阵被草原狼身上承载的虚无却又坚固的吸引力深深地震撼,产生了一种着了魔的恐惧、敬畏和痴迷,后来在与草原狼斗争、与小狼的朝夕相处中,陈阵一步步接近草原民族的精神领域、接近狼图腾崇拜的核心,揭示了陈阵的心灵历险和不断反思,而作品还通过抒情议论的方式来描写精彩的围猎场面,通过叙事焦点变化突出狼的形象和主人公的体悟。由此可见,《狼图腾》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作者独特的心灵体验史,是对文明和文化的个人思索和经验描述。

二  图腾之辩与“狼”的意象

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某种具有神力的动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能给予他们保护和超人的技能,这种精神文化现象就是图腾。“图腾”一词最早出现在一个英国商人写的《印第安旅行记》中,據书中记载,图腾是印第安人额吉布佤族方言“otoeman”的音译,但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图腾先后出现过三种涵义:血缘亲属、祖先和保护神,人类学家费雷泽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试图以巫术控制自然的巫术阶段、崇拜自然的图腾阶段、将崇拜转为祈祷的宗教阶段和走向文明的科学阶段,从这里可以看出,图腾起源于原始人对神秘莫测、物竞天择的自然界的恐惧,从而希望借助于对自然物体的崇拜而获得保护、勇气或技能,而这种图腾既可以是龙、虎、狼等动物,也可以是牡丹、树木、山川河流等自然物象,还可以是人类身体的某个器官,如对生殖器官的崇拜等。原始社会史学家摩尔根认为图腾可能是一种可食无害或危险可怕的动物,也可能是一种植物或雨、水等自然现象,它不仅与整个氏族之间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且还是氏族共同的祖先和能向他们提供帮助的神,因而它包含了蒙昧社会人类的全部精神内质。精神学家弗洛伊德则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原始人产生图腾崇拜的根源,原始人不杀崇拜的图腾动物而且还不与同一图腾内的异性发生性关系,但从精神分析学角度看,原始人虽然极为崇拜和恐惧图腾却也杀害图腾,就如经常被父亲呵斥的小男孩虽极为害怕父亲却又想杀死父亲获得自身的解放并夺回母亲一样,只不过,原始人在杀害图腾时会举行一种特殊的仪式来求得图腾的原谅。

为实现社会结构的秩序化,高于群体的规定每个古老民族都会创建出一个具有社会和宗教功用的物来承载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图腾和图腾崇拜就成为这一时期的规定物。每个古老民族都有过原始的图腾和图腾崇拜,龙、虎、狮、狼等图腾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西方文化及文学史上,狼一直是西方文学关注的重要动物形象,由狼散发出来的勇敢、谋略等优秀品质让人赞叹,但中世纪之后,狼的形象从神贬为魔,甚至一度出现“仇狼”、大规模屠杀狼的现象,狼作为图形文化逐渐淡出主流文化话语圈,但在一些少数族群中,狼作为一种符号体系的象征仍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展现了以狼图腾为内核的文化对人类灵魂的撞击。

从《狼图腾》的整体来看,作者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对以狼为隐喻罪恶的文化意象进行颠覆和重新编码,建构起一个桀骜不驯、骁勇善战的草原狼的意象,提出了狼与羊斗争关系的文明进化观,表达了作者直面不同文化、社会和历史的坚定态度,以及对游牧民族在当前社会受到的压挤和痛苦无奈的生存际遇的哀叹。同时作者还试图在每节小说前以囊括所有蒙古族与狼图腾关系的题记对狼图腾文化的存在事实进行主体验证,明确草原狼是蒙古人的战神和精神信仰,证明了狼不仅是千年草原的主宰,也是草原历史不断衍化的神灵,阐释和证明了“狼”对华夏文明的内在推动。应该说,《狼图腾》表面上在写狼、写狼与羊的斗争,其实是借狼意象的构建写游牧民族的强悍,借狼与羊的斗争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二元对立,力图彰显狼的精神世界,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理想的文化互动模型。

三  《狼图腾》折射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支撑

《狼图腾》围绕狼和狼故事描绘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场景,带给读者另一种视角下的异文化体验,让读者在认识真实草原生活的同时领略到蒙古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景象。辽阔壮丽、地广人稀的蒙古草原是人类的伊甸园,是没有束缚的自由天地,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是这里的主人,独特的草原自然环境和恶劣的气候不仅培养了蒙古人极强的生存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且还形成了对人的行为产生强烈内在约束力的、尊重自然和维护自然的草原文化。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狼处于食物链高端最为关键的一环,它通过维系自身生存使得会对草原产生威胁的食草动物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间接调节牧草与食草动物之间的平衡关系,维持草原原生态面貌,正因如此,额仑蒙古人才将狼作为图腾崇拜,视为天父腾格里派来保护草原的“神”,这是把自然作为人类本源的合理内核和精神自觉。蒙古族人民都像毕利格老人那样拥有“精神自觉”,尊重所有的生命,尤其是草原的“大命”,重视对原生态草原的维系。

有着最辽阔的原始和自由的远古草原承载着人类对原始生命力、自然状态和自由精神的渴望,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主人公陈阵,使他在从未感知的心底呼唤出最远古的情感,使他的血管充斥着生命的活力、生命向远古延伸、内心回到幼年时的童真状态。没有工业文明喧嚣的草原是原始生命状态的呈现,是纯真和洁净的自然状态,崇拜维护草原的狼就是崇拜自然、就是尊重草原大命的精神,就是遵循自然的逻辑,就是捍卫和维护草原的图腾,这是蒙古族精神的支撑,也是他们敬畏自然的表现。“天崇拜”是蒙古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天”在蒙古人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出于对“天”的敬畏,蒙古人视一切飞在天上的生命为天使,从不侵犯,而狼作为上天派来的使者不仅具有以一当万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还能将人的灵魂带到天堂,所以蒙古族流行以狼为师,死后以身饲狼的传统,这不仅体现了对“天”的崇拜,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但农区转业来的军代表包顺贵完全不考虑牧民们朴素逻辑里包含的深刻道理,甚至试图摆脱受狼图腾精神约束所形成的草原逻辑,结果造成草原的毁灭、狼图腾的坍塌和游牧文化的溃败。导致这种结果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汉文化观念与草原文化的冲突。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汉文化相比,草原文化强调自然的主体地位,认為人类是大自然的捍卫者,与捍卫大自然的“大命”相比,人类捍卫的只是自己的“小命”,人类虽有智慧和能力改变社会,但与自然相比却是渺小的,天道必定战胜人道,因此,人应该回归本性,遵循腾格里之道。正如作者在结尾处写的:不息、不淫、不移、不屈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也是蒙古文化中狼图腾精神的高度概括。

《狼图腾》表面写狼,实质却在写狼与文明,作品站在历史和人类学的角度探索历史的真谛、关照狼与人的关系,这不仅为读者展示出全新的狼形象和狼图腾对人的心灵的冲击,而且还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解读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灵和感官刺激。可以说,《狼图腾》是一部有着厚重文化内涵的杰作,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而且还暗合了当前正在勃兴的草原文化研究动向,为当下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萨日娜:《〈狼图腾〉在不同文化圈的接受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3期。

[2] 韩宇红:《〈狼图腾〉及文化观念转型》,《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

[3] 张权生:《〈狼图腾〉的思想悖论与信仰缺失》,《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4] 丁尘馨、应妮:《专访〈狼图腾〉作者姜戎——“我身上有狼性也有羊性”》,《新闻周刊》,2004年第21期。

[5] 赵薇:《生态批评视野里的〈狼图腾〉》,《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6期。

9.内蒙古居延文化遗址 篇九

汉代时,居延、肩水两都尉均为张掖郡所辖,所建边塞城、障、烽、燧、塞墙等遗址现统称居延遗址,居延遗址的主要城址和重要遗存均位于阿拉善额济纳河下游,西至纳林河、东到居延泽宽约60公里的范围之内。在这一区域内,目前发现青铜时代遗址1处,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址13座,墓葬区6处,汉代烽、燧118座,西夏至元代的庙宇10余处以及大片的沌田区和纵横曲折的河渠遗存等。居延的另一令人瞩目之处是,上个世纪,这里出土汉简约4万余枚。这是我区重要的大型古代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曾使居延遗址如同古丝绸路上的罗布泊和楼兰古国一样文明遐迩。早在20世纪初,居延遗址由于俄国人科兹洛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和瑞典人斯文.郝定等人来华盗掠、调查,而引起世界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甘肃省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人员均在居延遗址进行过数次调查和发掘,出土了一批文书、纸币、文物及汉简,

资料

10.内蒙古旅游好去处 篇十

在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且十分珍贵,可以和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相媲美。具有“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活化石之称;

八道桥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北缘部分,这里有大漠日出的雄浑壮美和夕阳晚霞的绚丽色彩;

2、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是中国保存完好的草原,有“牧草王国”之称。呼伦贝尔草原是个风光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有延绵起伏的大兴安岭,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这里被人们盛赞为北国碧玉,人间天堂。

3、响沙湾☆☆☆

中国首家沙漠度假地―― 响沙湾是集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大型综合型的沙漠休闲景区,地处中国著名的库布其沙漠的最东端,是中国境内距离内地及北京最近的沙漠旅游胜地,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拥有全世界最长的骆驼队―― 超过500峰。

4、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简称成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对研究蒙古民族乃至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紧邻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为5A级景区。

5、乌兰布统☆☆☆

乌兰布统景区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部,曾是清朝皇家木兰围场区[1] ,乌兰布统为蒙语,汉语的意思为红色的坛形山,实指大、小红山,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乌兰布统景区自然旅游资源以草原、湖泊、沙地、湿地、林地为主,以林木花卉、野生动物为辅,而且大多保存完好;人文旅游资源以蒙古民族风情、古战场遗址遗迹、特色旅游商品为主。

6、阿尔山温泉☆☆☆

阿尔山温泉为内蒙古著名矿泉疗养地。位于大兴安岭中段西麓,蒙语“ 阿尔山”意为“ 圣水”。有四十二个泉眼,泉区方圆仅1平方千米。各泉水温差别明显,所含化学成分各不相同,可分别治疗几十种慢性病。

7、玛瑙湖☆☆☆

玛瑙湖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巴音戈壁苏木西北部沙漠中,面积6平方公里,是干涸的湖床,湖内玛瑙石裸露地表,浅黄,浅红,遍布湖底,大者如拳,小者似豆,晶莹透亮,光彩夺目。[1] 每年七月中下旬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

8、阿斯哈图石林☆☆☆

阿斯哈图石林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是蒙语,汉译为“险峻的岩石”。它处于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草原上群山呈现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征,四周险峻,而山顶平缓起伏,冰石林在这平坦的丘陵地带显得格外突出。

9、紫蒙湖旅游景区☆☆☆

紫蒙湖风景区属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这里山青水碧、景色秀丽。紫蒙湖(原名打虎石水库);紫蒙湖以奇峰秀水而闻名。大坝西侧公路边有一巨石,为传说中李存孝打虎之地。大坝东侧,沿石阶而上,有“海豹出水”、“玉兔望月”、“金龟揽蛋”、“骆驼立崖”、“罗汉石人”等景观供人观览。

10、热水度温泉假村☆☆

热水温泉位于宁城县热水镇,地处燕山余脉、八里罕新华夏系构造带上。形成于公元1290年的一次大地震,分布面积约0.5平方公里,热水日动储量1400―2100立方米,中心孔口泉水温度高达96℃,是全国水温最高的温泉。热水温泉温度高、水质好。热水一浴祛百病,青春永驻见精神

11.早期蒙古族狩猎文化中的生态思维 篇十一

【关键词】蒙古族;狩猎文化;生态思维

草原狩猎文化作为我国经济文化之一,与游牧文化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内容,它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草原文化。在蒙古族的历史发展中曾经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给人类的生活提供了衣食之所需,而且狩猎的延续与发展为游牧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还为游牧文化的发展起了补充和保障作用。

一、天人相谐的生态思维

早期的蒙古族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如果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上看,在这段“自然的力量过于强大,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类处在受自然界控制的阶段。在这个蒙昧时期,人把自然尊奉为神,自然界具有冲高的地位。”[1]从蒙古族的经济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状态可以判断出,蒙古族的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处在一种共生共存的状态。也可以看出,蒙古国人生活时时刻刻与自然发生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经济生产方式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很大,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时时刻刻受到自然的威胁,地理环境对其生活、生产的支配作用极大。因此在这种现实的生活中形成了蒙古族人独特的实践观。

早期蒙古人的狩猎习俗中,有很多的保护野生动物的规定,这与宗教信仰、禁忌习俗、生态思维有着内在的联系。蒙古高原的复杂的气候条件和频繁的灾害,导致当时的蒙古人的能够维持生存的途径便是狩猎。人们以狩猎为维持生存,所以蒙古人绝不会杀绝狩猎动物。这个是世世代代生活中形成的,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生活习俗,也是对待各种野生动物的民间法则。

由于蒙古族人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使他们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猎物的数量来选择游猎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在狩猎的过程中遵循许多禁忌,比如春夏季节严禁围猎,原因是在这个季节正好是猎物们的交配期,所以他们会很关注这个。在打猎的时候遇到有卵的、怀羔的野生动物和处于生产发育期的野生动物都不会杀死,碰到一个雄性动物跟多个雌性动物一起的时候猎人不会杀掉那个雄性动物。同样,在一个雌性动物跟多个雄性动物一起的时候也不会杀掉雌性的那个。据《元文类》记载:“先帝圣旨,有卵飞禽勿捕之“;”正月至六月尽怀羔野物勿杀”[2]。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野生动物长期有效的繁殖,也是为了能够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以利于蒙古人今后的生存。比如在敖包周边不允许放牧,这些起到保护草场的作用,而蒙古人在打狩猎动中的这些禁猎区从客观上给野生动物安静的繁殖环境,促进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这些习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变成为法律法规的内容,并为民众普遍认可的禁忌行为。

二、万物有灵的生态观

在早期蒙古人狩猎经济为生的时候,大部分都存在着万物有灵的现象。蒙古族普遍信仰萨满教,崇拜多神。而“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观念是他们信仰萨满教的核心,其中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内容。[3]萨满教认为山丘、动物、河流、树木以及岩石等,都有自己的灵魂,并相信一切自然物种都富有超能力或者把它们奉为神物来崇拜。因为这些自然资源是狩猎民族的生命所依,生存所系的对象。

传统的蒙古人对自然界的所有物种都有崇拜,尤其对古老的树木、高大的岩石以及敖包非常崇拜,认为有神灵附加于其上,不可以轻易触碰或犯法。在蒙古人信仰的萨满教中有关神鬼的传说很多,在他们的观念当中,有的神会变成野兽,比如神会变成老虎,还有狐狸能变成人等。对自然宇宙当中的各个星系比如太阳、月亮都有不同程度的崇拜,还有对自然的一些现象,比如雷电和彩虹等也都有各种不同的崇拜。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实际上,蒙古人崇拜的真正对象并不是老虎,狐狸以及太阳跟月亮等自然物本身,而是它们各自所象征的神灵、祖先或天神。

蒙古人的各种图腾崇拜和神灵信仰,其实都是对自然万物尊重的一种表现。蒙古人把“狼”看成是本民族的祖先,从这个图腾崇拜也能看出,蒙古人的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观念。把自然界中的一个动物看成是自己民族的祖先,然后将自然界的一切生灵,看成是有生命和灵性的自然载体,并对它加以崇拜和敬畏,这些都体现了蒙古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荣关系。人们在日常的打猎活动中,也会请萨满做各种祈祷的仪式,人们遇到灾难或生病都会请来萨满做各种法事以及除邪恶。这些现象当中都体现了人们对萨满这一信仰形式的衷信,也体现着人们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

蒙古族的这些狩猎习俗,习俗中的生态观是在他们漫长的狩猎实践中形成的,并与萨满教山水崇拜密切的關系。人们认为外界的自然力量崇高而又是强大,这是对它产生恐惧和崇敬心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钱俊生,徐谋昌.生态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苏天爵.元文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希德夫.鄂伦春人的“万物有灵”观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

上一篇:物资采购质量控制方案下一篇:巴黎圣母院观后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