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风的作文

2024-07-09

良好家风的作文(16篇)

1.良好家风的作文 篇一

我家的良好家风作文

【示例一:我家的良好家风】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我和妹妹馨元由于有了父母和爷爷奶奶严格而又良好的家风的熏陶和教育,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

曾记得有一天,爸爸请我的表大爷去酒店里吃饭,亲戚朋友们无不对我和妹妹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说我们很中规中矩、文静而优雅。

那天恰逢妈妈给我们这个四口之家添了一个男丁——即我的弟弟这个胖儿子。我们非常高兴,请了很多亲戚好友来喝满月喜庆酒。在一个名叫丹霞大酒店那里,我和爸爸在楼下迎接客人。每每见到一个熟人,我都会向他们恭敬地一鞠躬,然后抬起头来向他们投以欢迎的微笑的目光,说道:“欢迎光临我弟弟的满月酒会,吃好来哦!”应邀来这儿喝喜酒的大人小孩们都很高兴,都夸我既文静又有礼貌,大方而又不失细致。爸爸连忙说:“ 哪有哇?女孩子家文静和礼貌是一定要有的。”

爸爸报了九台桌子,中午十二点半左右,客人们都到齐了。我们一家人坐在一号桌,吃饭时,我会帮忙给客人们拿碗筷,倒酒,盛汤喝,递餐巾纸等,也不会贪多,将好吃的菜全往自己的碗里盛。爸爸的朋友说:“你的女儿可真懂规矩,而且热情好客,不贪吃”爸爸说道:“还行吧,我们家的家风可严格了。在家里谁不守规矩,就会挨衣架子大的哟,同时还会受到家庭里其他成员的奚落呢!”妈妈接着说道:“一个女孩子要有修养,要知荣耻。”妈妈说了很多关于我家“魔鬼式的”家法家规,一一讲给他们听。听谦虚的阿姨们说,他们的孩子吃饭时还看电视,吃一碗饭需要一个多小时呢,而我则是他们家孩子学习的榜样呢!

另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一件事情就是:又一次,吃饭忘了端起碗来,两只小手靠在桌子上,妈妈们就把我关在房间里一个多小时,还要写200字的反思,字数不多,但不能有废话,还要在半小时内完成。天啊!自从这件事以后,我下次真的再也不敢了。什么见到长辈要问好,坐姿要端正呀等等,我也没有什么怨言,因为妈妈对我和妹妹的要求一样,无论是哪个违反了家规,就要接受严厉的惩罚,如挨衣架子或竹条子抽打,罚写保证书等。

正因为这样,我和妹妹事事都谨小慎微,尽量不出什么差错,并且还要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例如我的字就写得非常的工整,作业本也是非常干净整洁的。即使我们外出游玩,也很守规矩,不该做的事绝不做。在我幼小的脑海里还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尤新。那是在有一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去乡下大姨家做客。她那儿有非常多的果树,如桃树、脐橙树、柚子树、金橘树,还有李子树等等。我和妹妹以及表弟坐在一棵李子树上。因为表弟很顽皮,他从树上摘一些未成熟的小李子来仍我和妹妹,我知道他是在和我逗着玩,可我又不敢“回敬”即扔回给他。因为妈妈可能会因此而惩罚我和妹妹的,于是我就胆小地问妈妈:“妈妈,现在可不可以有家风呀?”

事情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但我想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从小开始慢慢培养而成的,我和妹妹之所以能在众人面前(包括师长、同学们和亲戚朋友们)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这与我们日常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分不开的。是爷爷奶奶教会了我善良、友爱、享受生活;是爸爸妈妈教会了我如何“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我真的从内心对他们非常感激和敬佩!

【示例二:我家的良好家风】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父母也从小这样教育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条小道扔小石头。虽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地说。

“你这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于是在陷害别人!”爸爸激动地说着,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爸爸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儿子,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样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左手,那道伤,令我难忘。这时,爸爸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好!”,我答道。

一个教训,让我知道,我应该小心地做每一个细节,我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伤害到他人。

当人,做人还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这个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时间时,妈妈总是要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

这就是我家的良好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2.良好家风的作文 篇二

●李伟霞, 刘瑛

有的学生提笔作文, 左右逢源, 信手拈来, 一气呵成, 大有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之势, 究其原因, 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工夫, 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学生写作苦于无言, 只好“望题兴叹”, 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 腹中空空。因此, 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 多作读书笔记, 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 都记录下来, 这样才不至于随读随忘, 随见随忘。

三、养成多阅读, 多思考, 多练习, 多修改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 凭直接经验, 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 要积累素材, 也不可能样样亲历, 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

自然, 多读还要多写, 任何技能技巧, 都需要反复历练, 写作也一样, 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 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 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水滴穿石, 熟能生巧, 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自成, 只有多写了, 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

多思考, 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 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 在写作时, 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动笔之前, 要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 定什么样的主题, 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最好养成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 这样, 下笔才能一挥而就, 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的硬挤出来。

“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好文章一半在起草, 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 文坛上流传着不少大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当年曾大力提倡, 积极主张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大纲也要求学生养成“多写多改”的习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是公认的事实。文章不厌百回改, 越改越精美。从起始年级起, 就应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 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 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的习惯。

“用我眼看世界, 用我手写我心”, 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文自然能够写得扎扎实实, 循序渐进, 写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招远市魁星路小学)

四、激励学生, 增强学习信心

每次考试后学生心情十分复杂, 不管考好与差都有后悔的表现。教师严禁在课堂上一味责怪学生、训斥学生, 那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应贯穿于整个讲评课中, 高分的学生表扬, 进步快的表扬, 解题思路新的表扬, 书写认真的也表扬, 对成绩落后的学生指出合理成分, 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肯定进步, 增强信心, 激发其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3.客家门匾 传承良好家风 篇三

“每一块门匾都有一个故事。如‘清白传家‘苏湖流芳‘相国遗风,它表示房屋主人是姓杨、胡、刘,反映他们祖上曾封侯做官;‘紫荆流芳‘三省传家‘义门传家却源于田、曾、陈姓史上的兄弟典故。而且即使同一姓氏人家的门匾内容也不一样。如钟姓就有‘颍川传家‘飞鸿舞鹤‘知音遗范等几种题辞,蕴含着不同的意义。”江西省上犹县门匾民间研究人士蔡老先生如是说。

“柳烟轻,草色茵,远闻牧童玉笛声,花飞落渡亭。山青青,水盈盈,堤岸篱屋鸡犬莺,一江渔火明。”新房既成,墨迹犹新,在冈陵丘壑、在清冽的泉溪旁、在古树密林内,突见一溜粉墙黛瓦,屋宇门匾上书写着古香古韵的四个大字,谁都会产生一种文化与自然交融的美感。

门匾源自汉魏时期的门阀制度,“衣冠南渡”的客家人把它作为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传统带到南方,以至千百年流传下来,演变成现在的客家门匾,它是中原文化的活化石标本,是客家人追求美好、崇尚文明的形象表现。这些门匾,散发着历史的厚重,讲述着岁月的故事,飘逸着时间的力量,彰显着家庭的内力,传达着房主的理念,并随着家庭的繁衍世代相传。

门匾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表明姓氏,就好比各地酒家高高悬挂“太白遗风”的旗幌一样,吸人眼球。外人一看门匾就知道屋主姓什么,如遇同宗同族,势必更加投缘。二是炫耀家世,表明这家人曾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名门望族之后裔,他的先祖曾为国为民做过奉献,理应万世彰褒、万民仰慕。三是展示道德力量或人生态度,让外界知道,此屋有读书掌权之人,有背景较硬的后台,有雄厚的社会基础和人缘关系,从而不敢门缝瞧人、妄加欺凌。四是教化后代,让子子孙孙能朝夕望匾、缅怀先辈、珍惜荣誉、自信自强,实现族旺家裕、伟业一脉相承的愿望。

4.良好家风指引我成长作文 篇四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家里,“孝敬长辈”,“勤劳节俭”,“诚实善良”是人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家风家训。良好的家风是我们一家人生活的风向标,指引我们健康幸福的过好每一天。

孝敬长辈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爸爸妈妈从小就告诉我,要孝敬长辈。我们全家每个周末都要回姥姥家,听他们说家长里短,和他们一起吃饭吃饭,帮助他们干点农活,向他们汇报我的学习状况。,一家人其乐融融。去年暑假的时候,姥姥生病住院,我在家休息,于是到医院看护姥姥,陪她聊天成了我的暑假“作业”。每次到医院,我都会询问姥姥感觉好点没?想吃点啥?然后帮姥姥捶背揉肩,同病室的病友都夸我是姥姥的乖外孙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要孝敬关心身边所有的老人、长者。坐公交车我会主动给老人让座,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会主动搀扶,给老人指路,帮助邻居老人提东西等更是我生活中的“家常便饭”。我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孝敬长辈”的`好家风。

勤劳节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真的没错。我的家里每个成员都是勤劳的人。春天来了,我们全家帮助姥姥家,给樱桃树翻土施肥;金秋时节,我们总是全家出动,到老家掰玉米,收豆子,割芝麻,刨花生,忙的汗流浃背,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也是喜滋滋的。冬天来到,拔萝卜,收白菜又成了必不可少的事情。正因为这些锻炼,让我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更让我懂得了生活要节俭。我家一直都有收集废弃饮料瓶的习惯,虽然钱没有多少,但是妈妈舍不得浪费。告诉你们一个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儿吧: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挣钱辛苦,要我在马路边看到饮料瓶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也行,带回家积攒多了卖了换零花钱也可以。有一天放学路上,我大老远看到马路上有空瓶子,就箭一般冲过去了,给妈妈吓了一跳,赶紧给我抓回来,又把我捡的瓶子给扔了,我气的哇哇大叫,质问妈妈:“是你教育我要捡拾饮料瓶的,可为什么又要扔掉呢?”妈妈告诉我,马路上捡东西危险,而且我捡的只是一个没用的豆浆杯啊!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养成了随手关灯,废水浇花,不挑食,不浪费粮食的节俭习惯。

诚实善良

做人诚实善良也是我们家的好家风。妈妈曾跟我说:“你是顶天立地的男孩子,一定要成为一个有担当的诚实善良的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就会得不到任何人的信任,在社会上也很难立足。因此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我们一直奉行“说到做到”的原则,坚守自己的那份诚信。生活中,爸爸妈妈还用实际行动给我做了榜样,教我做人一定要善良。每次从老家带回来新鲜的瓜果蔬菜,妈妈总要求我给楼上楼下的邻居送一些。楼道的卫生,妈妈也总是吩咐我和姐姐义务打扫。她说:“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你处处想着他人,他人心中也一定装着你。”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我们才能享受到这种生活的幸福。

5.良好家风万代传作文800字 篇五

——题记

家风家训是每一个家庭独特的印记,也是每一个家庭行为处事的准则!我的老家在农村,虽没有文字流传的家风家训,但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下,它像春雨一般滋润着我,影响着我。

“百善孝为先。”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教导我要尊敬长辈,孝顺长辈。当然,爸爸妈妈自身也很尊敬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每逢过年过节,妈妈总会买一些衣服、礼品给长辈们。每次回老家,爸爸也总会带一些好吃的东西给他们。

我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自然也成了一个尊敬长辈的小女孩。每当爸爸妈妈的生日快到时,我都会提前做好精美的贺卡,用自己的零花钱买好礼物,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平时,只要有空,我也会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茶、洗碗、烧早餐等。记得上次妈妈的脚受伤了,我还主动给妈妈洗脚呢!每次听到他们的夸赞,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诚信人之本”。记得三年级的科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每人带一些金鱼藻和水葫芦到学校。我想起老家门前的河里有,就答应了给同学们带。假期里,爸爸帮我在河里捞了一些,但由于我没有说明情况,回到家里才发现不够。我把这事告诉了爸爸,他说:“既然答应同学了,就要做到,我们再去想办法捞一些。”我们一路辗转去了政府公园、春晖公园,可因为五水共治,河里已经很难找到了。第二天,我们又特意开车到外婆家,在外婆家门前的河里捞了许多水草、水葫芦。当我如约把这些金鱼藻和水葫芦分给了同学们时,看着他们灿烂的笑脸,听着他们一声声真诚的道谢,我知道,诚信让我与同学们走得更近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爱读书也是我们家的家风。听妈妈说,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就享受到妈妈讲故事的美妙声音啦!等我大一点,妈妈就为我订阅了《婴儿画报》、《巧虎》等杂志,还买来很多优秀绘本故事。每当睡觉之前,我总喜欢窝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给我讲故事。再大一点,我就学会自己讲故事,自己看书啦!每天最幸福的时光,便是我们一人一本书,静静地享受书中的美好。

书增长了我的见识,书给了我智慧和勇气,书教会我做人的道理。读书,让我受益匪浅!

6.良好家风的征文 篇六

从小,爸爸妈妈给我读三字经,教育我尊老爱幼,他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我。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外奔波了一天,已经疲惫不堪。但是,还要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家。那时的我们,唯一希望的是能在公交车上有个座位可以坐下休息。车来了,因为是始发站,车上比较空,我们很顺利地找到了座位。我心想:总算可以坐下来,让我劳累一天的双腿休息一下了。车途经市中心时,车内的人越来越多,上车的乘客中有两位白发老人特别引人注目。他们的白发如银丝一般,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仿佛随时都会摔倒。妈妈轻声对我说:“我们让他们来坐吧。”我听了,心里很不乐意。妈妈生气了,瞪了我一眼。我不情不愿地站起来让座。两位老人就座后,连声道谢,他们一直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们的夸奖让我既甜蜜又羞愧。从此,我更深刻体会到“尊老”的含义。

爸爸在我心目中是个全能爸爸,什么事都难不倒他。可是,他最让我佩服的却是对老人的孝顺。上学期,外婆住院开刀。外婆在医院期间,爸爸在家、单位和医院三个地点来回奔波。每天下班后买菜、烧饭,为外婆烧有营养的饭菜。有天,外公回乡下体检,只有外婆在医院,外婆的中午饭没有着落。爸爸在单位附近的小饭馆里定好饭菜,中午开车送去医院给外婆,然后自己再回单位吃饭上班。尽管很累,爸爸一点怨言没有。爸爸经常跟我讲:“外婆外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我们孝顺他们,因为他们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

7.良好家风的作文 篇七

关于“家风”的研究目前已经蔚然成风, 多集中在家史、家训和“家风”本身, 或者探究家风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和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然而, 对于“家风”的教学传播尤其是微信等现代传媒技术对于“家风”教学传播的作用研究则几乎没有涉及。我们往往着重分析弘扬“家风”的结果, 却忽视了其过程和手段, 而这恰恰是比较关键的, 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强“家风”的弘扬, 重视“家风”的教育, 应该同样成为“家风”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家风”研究略述

2014年大年初二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开展“寻找家风”的活动, 正式肯定了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山东师范大学 (以下简称“我校”) 作为齐鲁文化研究的“重镇”, 以齐鲁文化研究院和山东地方史研究所为依托, 在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志民及山东地方史研究所所长朱亚非先生的主持下, 先后出版了《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和《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两套大型书籍, 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光明日报》在评论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文化世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所在, 它昭示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 它凸显文化传承的中国方式, 它积淀了中国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由王志民教授主编的《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 (28种) 》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 这套书的出版, 展现了文化世家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 为2013年的中国国学研究完美收官。”从理论高度上正式肯定了对家族、家风进行研究的价值。

中国社会史研究权威, 南开大学冯尔康先生写有《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 阐述中国宗族由先秦宗法制到隋唐世家、士族, 再到宋元官僚宗族制, 以至于明清神衿家族制演变过程, 着重研究宗法制度和宗法活动的具体情况, 以及宗族生活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冯先生的另一力作《中国宗法社会》将中国宗法社会分为上古分封制、中古士族制、宋元科举制、明清祠堂族制、近代移民社会下宗族发展变化轨迹, 并横向探讨家族与家庭、政治、碟谱修撰关系及其对社会的适应。徐扬杰先生的《中国家族制度史》从微观和宏观结合角度考量中国家族制度的发展, 结构严谨、资料翔实、多有新见。这些都称得上是系统研究“家风”的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着重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家风”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和代表,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养料, 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

学术界对《孔子家语》《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和《温公家范》等著作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点, 近年来家谱的研究也是如此, 比如王鹤鸣先生主编的《中国家谱总目》就是中国家谱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与家谱相关的还有对于家族、士族的研究, 比如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余英时先生的《士与中国文化》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作。还有一些书籍、论文也涉及家族、家风研究, 比如《吴越钱氏家族文化研究》《汉晋之际颍川荀氏文化研究》《清代富察氏家族文化研究》《六朝江东士族之家风家学研究》等。北京大学的家族文化研究与应用基地是家族文化研究的重镇。

二、微信及其对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家风”研究虽然已经蔚然成风, 成为“显学”。但是不得不说传统“家风”对于社会的渗透还不是很够, 除了学术界和官方的呼吁, 民间对此的对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加强“家风”弘扬还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体的地位, 强化“家风”对课堂的渗透。使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构成“家风”教育传播三位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将“即时化、社交化”融为一体, 呈现出引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商、微视、微公益等“微”概念已成为一种新的理念集群。

微信在功能上近似于QQ和微博的合并, 作为腾讯的主打产品, 微信基本上继承了QQ所有功能, 聊天、朋友圈、新闻、邮箱等, 成为腾讯各种服务、软件和功能的集合平台。而由于公众账号和广大QQ用户的黏性使用的存在, 使得微信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微博公共媒体的作用。但是二者还是具备很鲜明的区别, 微信好友主要来自于亲戚、朋友、同学等, 虽然有漂流瓶、附近的人、公众号等功能, 但本质上仍是一种点对点的熟人交际;而微博可以形成某个大V拥有千万级的粉丝的状况, 从而形成一种信息上的不对称。且由于微博不像微信有转发限制, 这就使得微博的传播范围和速度相对于微信更广、更快。微信通过身边朋友圈、摇一摇、扫一扫等功能, 构成三个有轻重主次的社交体系, 不似微博关注与被关注的双向互动, 微信只要单向关注就可以即时跟踪。朋友圈动态的存在和其从QQ继承的即时通信功能也使得微信相对于微博更具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一般微信用户的朋友平均最多有几百个, 这符合院系课堂教学的要求。微博的千万级粉丝虽然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但是粉丝过多也使得单向交流、深度交流变得困难。快速的传播与转发使得受众被动地接受海量的无用信息, 而微信通过订阅公众号, 既冲破了微博只有几百字的桎梏, 使得深度阅读成为可能;也保证了点对点有效信息的传达。以上都是微信的一些特点及其相对于微博所具备的优势, 这赋予了微信便利于“家风”教育传播的地位和角色。

我校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2012级辅导员高伟是学校宣传部公众微信平台“直木微言”的管理者, 他通过设立“校园直播间”“网上党旗飘”“时政我观察”“毕业去哪里”等独具特色的栏目, 对于弘扬以党建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同学们关注时政的意识、促进就业和考研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同学们对此都好评如潮。以其为代表的我校微信平台管理者勇于创新, 促使山东师大这所以严谨著称的学校在对外宣传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山东师大团委微信公众平台 (shanshihelp) 在全国高校院系机构微信影响力周榜中排名第18位, 在全国高校团委排名第5, 在省内高校团委排名第1。微信在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宣传中的作用初步显现。

田海林老师是山东师大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近代史教研室主任, 据他介绍, 早在20世纪90年代, 他在北京见到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先生的时候, 戴逸先生就在用电脑, 这令其震动非常。从此田老师就十分注重与时俱进, 是我院师生中较早用微信的。他为我校长清校区的本科生建立了微信群“天地长清——史本”, 仅以2014年12月7日为例, 他就分享了《洞见》关于“大跃进”、《京师读书会》关于“文革”、《谁最中国》关于节气、《现代大学周刊》关于研究生、《历史派》关于蒋介石、《社科学术圈》关于学术腐败、《党建网微平台》关于林则徐和孙中山、《新巴赫教育》关于马云、《国家人文历史》关于19世纪帝国们、《出版圈》关于图书选题策划及三个无公众账号来源的链接, 这些都大大开阔了我们的学术视野, 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从而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很多信息比如北大“变与常——历史进程与精神价值”论坛征稿等都是由此微信群发布, 微信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初见端倪。

三、融媒体与微课堂——建议与结论

新媒体对于课堂教学地应用早有先声, 比如我们现在的多媒体教学, 及其对同学们上课记笔记利用手机摄像技术的倒逼。今天纸媒和网媒都已经成为传统媒体, 因此《光明日报》、光明网提出融媒体概念, 成立融媒体中心。新的趋势下要求我们的教育也实行相应的变革, 尤其是在“家风”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新传媒手段比如微信。

除了建立关于“家风”的微信群和公众号, 我们还需加强“家风”教育在课堂的渗透, 除了讲座、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之外, 还可以在日常教学考查中有机融入“家风”。将微信纳入课堂教学的管理系统和评估体系, 使其充分发挥其技术功用和黏合作用。除了吸引学生兴趣, 更能扩大课堂的内涵和外延, 打造“家风”微课堂。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的“家风”微课堂必须具备鲜明的“家风”特色, 其公众账号的主要内容、微信群的主体分享、课后互动的主要任务都要以“家风”为重点。一切的技术手段、融合媒体都要以此为中心, “家风”微课堂, 融合的理念、新兴的技术、文化的培育、制度的保证都不可或缺。

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熔铸传统教学和新模式, 充分发挥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家风”教育传播中的作用, 为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中国梦”找到一条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方兴东, 石现升, 张笑容, 张静.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3 (06) .

[2]李亚楠, 唐延东.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 (08) .

[3]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06) .

8.培养良好的家风家教 篇八

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家教是对人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我们人格的塑造与家庭的影响、家风的继承和家教的成果密切相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培养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家训文化独树一帜,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中刘世荣每天早起打扫村街时有一段经典的台词:“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经考证这段台词出自朱柏庐先生的《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仅五百多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齐家之道,教导我们如何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朱子治家格言》,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勤劳俭朴对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至关重要。

文章开篇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文章的开篇一句往往是点题之笔,例如《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开宗明义指出了大学之道的深刻内涵,全文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然而朱夫子谆谆教诲的好像都是一些小事,从表面看是在讲每天黎明就要起床,不可贪睡晚起,醒来后首先要洒扫庭院使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及时休息,不可贪玩熬夜耗费精神,并亲自查看一下门户是否落锁。朱夫子其实是在讲做人做事首先要养成生活规律、起居有常、勤劳卫生的良好习惯,告诫人们要从小事入手、从自身做起进而修身立业,做到身心清净、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使修身齐家有入手处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这正是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引用台词的高明之处,也是《朱子治家格言》成为传世名篇的原因所在。

“黎明即起”在今人看来好像是小事一桩,其实对于我们的健康养生,保持充沛的体力脑力投入一天的工作非常重要。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告诫弟子“要想去掉惰字,以早起床为第一要义。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他甚至认为看一个家族能否兴旺,首先看其子弟能否早起,这也是他深入观察众多家族兴衰的实例而得出的结论,值得我们深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天最宝贵的时间是早晨,早起可以是我们更加健康更有计划,更加从容不迫的整洁家务做好各项工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成大事者必作于细”,只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人格,否则就是好高骛远、痴人说梦。

9.良好的家风家训征文「选登」 篇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15日,走进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狮子口村的熊家坳湾,每家每户门前、厅堂张贴的熊氏家训,引人注目。在熊氏祠堂前,老人们正翻看族谱,教导春节返乡的年轻人学习家训。

熊家坳湾乡风文明理事会会长、53岁的熊良胜说,熊家坳湾自康熙十八年,一世祖熊世泰从梁子湖边熊思钦湾迁居到两座狮子山间的平地开基后,七世同居,百余人同财共食,孕育出以“敦厚、仁慈、勤劳、纯朴”为精髓的`熊氏家训。

熊氏家训载入族谱、家谱,代代相传,家家户户以家训教育孩子。熊良胜称,自己年幼时相当顽皮,一次到隔壁湾子偷吃西瓜,父亲得知后,不仅以棍棒惩戒,还责令他到祠堂下跪,直到背会熊氏家训中“端品行”的所有内容方可起来。

如今,熊氏子孙不会动辄被责罚下跪,但家训传承及长辈言行举止已潜移默化融入血液。在南京一所大学任教的熊高强说,游子在外,待人接物仍时常记着“不给家族丢脸”,家训中的“慎交游”,对其影响最大,提醒他言行端正,交友慎重、真诚。

熊氏家训中有一条是“睦乡邻”,熊家坳湾25户遵此教诲,至今仍亲如一家。除夕夜,族人自发买来烟花、糖果、瓜子,架起篝火,围坐在电视前,一起观看刻有家训的光碟,看完后还相互交流。大年初一,晚辈媳妇要挨家挨户给湾里长辈倒茶,敬的是红糖水,寓意甜甜美美。

平时日,湾里有事,或谁家有难,族人必争前恐后出钱出力。在去年启动的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少村民义务修建村道、清理沟渠,无偿让地……为修停车场,村民熊宣华自愿拆除了厨房;中心广场安放健身器材,需拆除村民熊先华的牛棚和杂物间,他二话没说,就将其让出,还义务帮湾里管理水塘、浇灌花草、维护上山景观道等;常年在银川做建筑生意的熊大斌,去年特意赶回老家,发挥己长,带领施工队建设美丽乡村,问及为何要搁下生意来做义务,他憨厚地说,“为湾子尽一份绵薄之力,应该的!”

在家训滋养下,村民的敦厚、仁慈、纯朴,不只对族人,而是早已深入骨髓。去年9月,鄂州市文联、作协组织采风活动,一众人在熊家坳湾露营。当晚文娱活动现场,村民们给采风人员端茶送水,担心采风人员露营寒冷,又送来空调被,看到被子不够用,深夜派人到街上又购回十多床新被子。女作家徐丽玲禁不住高歌一曲《父老乡亲》,来表达感激之情。

10.良好家风的作文 篇十

中国传统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正是始终以科学的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才形成了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政策。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忘初心不忘本,继续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弘扬良好家风,是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衔接血脉的重要举措。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就是要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贯通的经脉,就是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典范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营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深远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俭、孝、善、礼、让、和”,经过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已形成家庭价值共识、社会共识和民族共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营养。

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弘扬良好家风一如既往地重要。自古至今,《朱子治家格言》、唐代李世民为教育继承人编写了《帝范》、刘备在遗诏中训导刘禅“莫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仁服于人”的训诫,一直成为世代优良家风推崇的经典。传承优良家风,就是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典范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营养,从而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传承优良家风是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的铺路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理应成为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载体,因而传承和培育良好的家风显得尤为重要。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社风。好的家风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如果现代每个家庭都有着优良的家风,必然能形成一种优良的民风社风。家风不正的人,不会有大公无私的胸怀;家风不正的社会,也不会有健康良好的政风和民风。

当前“道德调节领域,存在以诚信缺失为主要表现的行为失范的突出问题……这类突出问题的要害在于底线失守,直接危及民生,危害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是当下人们最为关注、议论最多、最为不满的突出问题。”曾国藩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家族的曾氏家风更为后市瞻仰。他教育子女以仁义待人,不可轻慢师长,不许轻慢邻居,必须历尽磨难才能成大器。

优良家风对社会来说就是一种道德传播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罗国杰认为,一个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家风,要包括几方面的内容:尊老爱幼的风尚、孝敬父母的风尚、勤俭持家的风尚、诚实守信的风尚以及勤奋好学的风尚。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必须引导人们传承优良传统家风,向往和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

三、传承优良家风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立身之本

家风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其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健康发展。著名的《颜氏家训》、《孔子家语》,均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为核心思想,以修身做人为立身之本,以与人为善、勤俭持家作为基本美德;诸葛亮的《诫子书》中“静以修身,勤以养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体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发人深思,对后世影响深远。司马光则认为“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他在《家范》中系统地阐述了封建家庭的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引用了许多儒家经典中的治家、修身格言,收集了大量治家有方的实例和典范,为后人树立了楷模。

一个民族要树立良好的风气,除了继承和发展,教育和引导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下一代的培养教育。现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青少年教育愈发受重视。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就需要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及个人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来自家庭的家风教育。家长们作为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必须严于律己,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家风,为青少年的成长作好榜样、营造良好环境。培育和践行良好家风,事实上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就是一种内心认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更有底气,才能更接地气。

四、传承优良家风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认为,亿万家庭的家风,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很朴实,都是崇德明理的、向善向上的、讲求礼义的。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打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血脉。只有全社会凝心聚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家风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源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文化土壤。家风所提倡的正是当前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格。宣传良好家风,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培育有良知的道德责任,提高道德践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希望。习仲勋也经常教育子女不搞特殊化,不允许搞任何特权,教育孩子从小节俭,让孩子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靠自己的本事吃饭,鼓励子女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文明风尚的基本要求,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要坚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

当前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愈演愈烈,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传承优良家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育子女树立自强自立的事业观,建立平等互敬的人际观,坚持公私分明的亲情观,用正确的家庭观、亲情观、权力观来教育感染家庭成员,引导家庭成员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自觉践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家风,推动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陈晋.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4)

11.传承良好家风的演讲稿 篇十一

大家好!

“沙沙,沙沙”,钢笔在纸上正不停的摩擦。是谁在写字呢?大半夜的在干啥?我模模糊糊看见妈妈在那正看书学习。我很惊讶!妈妈爱学习的作风一直没降哇!

我的妈妈从小就爱学习,后因家庭困难而退学,现在她经常看电视,希望从电视上多认识一些字。比如说有时电视上播出《中国汉字拼写大赛》,妈妈总是聚精会神的观看。有时竟拉着我一块看,她希望我也从中获得一些知识。

在我的家,学习之风蔚然成风。

爸爸也是个爱学习的人,有时在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爸爸会拿来字典查看。爸爸同时也不想让我们知道,似乎他怕我们嘲笑他没学问,当然这也只是属于我的猜想。

我们全家就数姐姐识字最多,她十分爱学习,经常把字典拿来翻看,遇到了难一点的字,她不会放过,一定会把拉路虎打败。平时在家她会看一些古典名著,她看过一遍会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作为写作的参考。对于姐姐的种种表现我真是佩服不已。

我在家当然也毫不逊色,每逢节假日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请教姐姐。这样一个个拦路虎都被我打跑啦。有时我还会让姐姐提问我,回答错了我就会得到惩罚。我记得有次姐姐提问我,我一题也没有回答出来,姐姐的脸色就像晴转阴的天空一样。当时姐姐就把我狠狠训斥了一通,我虽然很伤心,但我会把它化为动力。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学习之风在俺家中盛行,“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我的座右铭,它时时刻刻激励着我,给我以力量。

12.弘扬传承良好家风的心得体会 篇十二

我的父母都是乡下人,父亲75岁,母亲74岁,他们没有上过一天学,虽然他们不善言辞,但是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优良传统,如勤俭持家、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其中与人为善是我感受最深刻的。在我印象中,我的大伯母是那么尖酸刻薄,我们没有看过她的一次笑脸,没有听过她一句温暖的话,更不要谈关爱了。对于我们来说,她完全就是陌生的。爷爷的晚年几乎是在我家度过的,吃喝拉撒她从不过问,死后却哭得比谁都悲痛欲绝,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她有多孝顺呢?殊不知这些只不过是做戏罢了。虽然我不信什么善有善报,但是事情却就偏这么邪门,晚年的大伯母居然瘫痪。在外人看来,这是罪有应得,可是母亲表现的大度却让我由衷佩服,在堂哥一家没有时间照顾大伯母时,母亲经常给她送饭,这让年幼的我们十分不解,不过当我为人父母时我明白了。母亲是在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对他人要有包容之心。

母亲和邻里的关系十分融洽。正因为如此,每天晚上我们家屋子里总是坐满人,邻居喜欢来我家喝茶,聊天,感觉他们和邻里有说不完的话。对待那些子女放弃不管的老人,母亲对他们更是格外照顾。虽然母亲年纪大,可总是心系他人。20xx年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回到母亲那里帮忙做豆腐。一个70岁左右的邻居来串门,这是一个无人照管的老人,儿女与他已是形同陌路,他已经独自一人生活6年了。在他脸上写满了孤独无助。母亲留他在家中吃饭后,还送了一些豆腐给他过年,出门时还反复叮嘱。我把这一幕看在眼里,鼻子不禁一酸,父母独自在乡下,本身就需要子女关爱,可是他们却十分体贴我们,从不抱怨。他们在尽量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不忘乐于助人。向他们这样的农村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现在的我已是一个17岁孩子的母亲,我始终牢记父母教给我的优良家风,并且把这些也传承给我的孩子。孩子的表现让我十分欣慰。在他的身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时刻展现。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天他在外面玩耍,回家来对我说:妈妈,我把今天的零用钱送给奶奶了。接着他告诉了我真相,原来他在路上玩耍,看到奶奶步行去姑姑家,他就把零用钱送给奶奶做车费了。我听了后给予他高度赞扬,并且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现在的他和身边的朋友相处也十分和谐,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对他的影响吧!

13.家风伴我成长 篇十三

记得小时候, 有一次出去玩, 别人随地扔了一个香蕉皮, 害得我差点摔倒, 我有点生气, 就从地上捡了一些小沙子想要扔在路上, 让别人也摔倒。爸爸看到了就阻止了我, 并教育我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不能因为别人乱扔香蕉皮摔倒了, 你就乱扔沙子了。你把沙子扔在地上, 可能会让别人骑车摔倒, 知道吗?这相当于在陷害别人。”爸爸在严肃地说着, 我在一旁默默的听着。想了想, 我也知道自己错了。我赶紧把沙子扔回路边, 爸爸看到了, 欣慰地笑了。

做事, 爸爸总是说:“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任何一件事我们都要认真对待, 努力做好。哪怕只是芝麻大小的事情也不能马马虎虎。直到现在, 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则, 一定不能糊涂。每当我想放弃一件事的时候, 总是想起爸爸的话, 我就有动力继续坚持下去, 不轻言放弃。久而久之, 便成了坚持不懈的习惯。爸爸的言行举动, 深深地影响着我, 使我受益匪浅!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这样的家风, 必将一直传下去。

14.良好家风、家训征文 篇十四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泛有关家国天下的良好风尚和传统美德。经过历代先贤们定义,浓缩为九个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九个字内部层层递进,一环套一环,齐家二字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也就是说齐家环节出了问题,不仅贻误了自身,更莫谈治国平天下了。家,是一个物理单元,主要通过家风表现出来。良好家风应该是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家风。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良好家风既是家庭文化的体现,也是政治生态环境健康的标志。

总书记强调:“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对于廉洁齐家,他以身作则。对家人要求也非常严格,他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无论在福建、浙江还是在上海工作,他都在干部大会上公开郑重表态:不允许任何人打他的旗号谋私利,并欢迎大家监督。总书记这种执政理念和风格就是从其父习仲勋传承而来。

节俭的家风使人清廉,严苛的家风令人谨慎,勤奋的家风促人进取。好的家风关系到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子女的人格、作风养成,家风正是领导干部自身廉洁的前提和保证,家风正则党风清,作风良则政风淳。回顾十八大以来落马的 官员,相当一部分都存在家风不正的问题,“家族式腐败”、“夫妻同伸手”、“寻租父子兵”、“贪腐一家亲”,是这些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的官员及其家属暗自在内心奉行的理念。这些领导干部和家属子女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突破纪律底线,一同步入腐败的深渊,身陷囹圄。党中央每每面对这些落马官员时,在按照党纪国法严肃处理之余也无不扼腕叹息,党员干部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许多官员都是通过多年历练提拔上来的,却因为一己私欲、不正家风祸害自身,累积家人,实在是不该也不值。所以良好家风是齐家之根本,更是社会风气之源泉,国治久安之基础。良好的家风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在事业上利于不败之地的基石,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将家变成一个和谐、清正廉洁的温馨港湾,为自己和子女后代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坏的家风是一个人走向衰败的转角,会腐蚀整个家庭成员的心灵,滋生私欲、贪欲,导致家人失足,个人走向毁灭。营造良好家风,不仅是作风建设的需要,也是确保领导干部清正和家庭兴旺的根本保证。

从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能够充分证明良好家风是传家宝,让家人终身受益,也能为干部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对手握权力的党员干部而言,良好的家风更是意义非凡。党员干部应当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抓好家风建设,筑牢干部从政的“防火墙”。

一、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党员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都是核心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是家风的旗帜。所以,家风好不好,党员干部正己身是关键。党员干部只有 以身作则,树立宗旨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做到慎权、慎微、慎言、慎行,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自觉为群众用好权,摆正权力与亲情、党风和家风的关系,其言行才能对家庭成员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才能服务好群众。

二、从严治家,把好家庭观。党员干部要带头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要凸显“严”和“实”的本色,不可失之于宽。增强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为亲属子女做好榜样。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家人立家规、树家风,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真正肩负起从严治家的责任,形成守德、守纪、守法的家庭风气。

15.良好家风的征文 篇十五

我们家的家风非常的严格。那是我奶奶为了给家人制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所订制的。我的家风,第一条便是要守诚信,诚信是一个人的根本,没了诚信,再怎么聪明过人,也不会有人喜欢你。所以,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实实在在的人。第二条是要有孝心。百善孝为先,我们必须要孝顺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如果没有了他们,你将不会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听到如此美妙的声音。

我们一家人的学问都不是很高,爸爸高中学历,妈妈初中学历,爷爷奶奶都没读过书。尽管我们不是书香门第,尽管我的家庭不富裕,爸爸妈妈为了生存得不停劳作,可我们的精神却是那么富有,因为优良的家风教会了让我终生受益的道理。

还记得那一次考试,我的数学滑坡了,只考到了78分,我默默地躲在被窝里哭。但我突然之间闪起了一个念头:要不要把考试分数告诉妈妈呢?这个问题使我踌躇不前,妈妈看见了,过来跟我说:“宝贝,你怎么了?跟妈妈说说。”“没……没事。”我开始语无伦次。妈妈知道我从小进沙就要流眼泪,于是就不管我了。

过了不久之后,妈妈突然从玩具箱里翻出了我那张不堪入目的试卷,生气地对我说:“罗雅锶,你什么时候考那么低的分,你怎么都不告诉我呢?”看来瞒不住妈妈了,只好告诉妈妈真相了。

妈妈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雅锶,你知道吗?诚信,是多么重要啊!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拥有了一大笔财富!”

妈妈说:“诚实守信,为人之本。诚信的人,受人欢迎;没有诚信的人,受人鄙视。”

她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上买东西,孩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因为路途遥远,曾子的妻子就骗孩子说“回来给他杀猪吃。”孩子才停止了哭泣。

而等曾子的妻子回来以后,发现曾子正在准备杀猪,她连忙阻止曾子杀猪。曾子严肃地说:“孩子都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知识的,你现在骗他,长大之后他也会骗别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这决不会把孩子教好的!”曾子的妻子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将猪给杀了。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诚信,多么重要!

不守信用的人只会失去做人的底线,让你失去家人的信任,朋友的信任,像这样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我们一定不能做。我们要做一个人诚实守信的人!

我受了这个故事的熏陶,也受了妈妈的教育,我立志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堂堂正正、实实在在的人。

有一次,我捡到了别人的一支精美的钢笔,看到这只钢笔,我虽然怦然心动,这正是自己想要买的那支钢笔呀!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把那支精美的钢笔交给了老师。

我用愉快的语言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告诉了妈妈,妈妈伸出大拇指夸奖我:“我家的孩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诚实守信!”

因为我诚实守信,是一个堂堂正正、实实在在的人,大家都愿意和我玩耍,我们成了无话不谈、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好朋友,因为诚信是交友之基,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

我的父母从来不把我管得特别严,让我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过只要触犯了家规,那就有你好受的了,首先要写保证书,然后如果以后还要犯错的话惩罚就会翻倍。所以我一直都是一个恪守家规的好孩子。

16.良好家风的作文 篇十六

一、什么是家风家教

度娘告诉我,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教是子女在家庭接受的影响和教育。家风家教固化于典籍中,我国自古家风书籍颇多,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宋代朱熹《家训》、晚清曾国藩《家书》、当代《傅雷家书》等,概括起来不外乎家国天下、耕读传家、积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几个关键词;家风家教深植于每个家庭成员的灵魂深处,传承于子孙后代,内化于道德修养、人格品性之中,也外化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之中。

二、家风家教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墨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家庭和学校。每个孩子生来都是一张白纸,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孩子们自己绘就精彩人生画卷,有的人成了一幅精致细腻的工笔画,有的人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有的人成了一幅艳丽明快的油画,而有的人则成了一幅墨迹斑斑的稿纸。所以,良好的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网传的十大世界顶尖家族的家训,包括肯尼迪家族、盖茨家族、孔子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居里家族、瓦伦堡家族、托尔斯泰家族、达尔文家族、泰戈尔家族、拉塞尔家族,这些家族人才辈出,家风历久弥新,无不有力证明了良好家风家教及其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对孩子成长深刻的影响。扬州何园有《何氏家训十一则》,包括孝亲敬长、隆师亲友、待人接物、鞠育教养、读书写字、出处进退、节义勤俭、饮食服御、量度权衡、撑持门户、保守身家,何氏家族精英满门,出现了“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等代代有出息的儿孙,这些都与其严谨的家风家教密不可分。

反之,缺少良好的家风家教,就好比花草树木在成长中缺少了园丁的精心呵护和科学养殖,缺少了阳光雨露和修枝施肥,要么发育不良,要么成为了枯枝败叶。2009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网瘾之戒》节目中,主持人分别对来自全国各地约100多名网瘾少年及其家长做了现场调查,对网瘾少年的问题是:“认为父母只管自己的事情而不顾及孩子的”,“认为自己在家庭中非常孤独的”,“认为自己非常想和父母沟通、需要爱的”等;对家长的问题是:“曾经对孩子使用暴力的”,“曾经对孩子有过度溺爱的”,“由于忙于自己的事务而不顾及孩子的”,“认为家庭里有问题和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有关系的”等,约有一半或三分之二以上的少年及其家长都举手作了肯定回答。根据对某市40名社区矫正的未成年犯罪人员的调查统计,父母离异的占25%,留守儿童占22%,流动儿童占28%,其他占25%;在这些未成年人中,辍学在家的占84%,父母一方初中文化以下的占82%。以上数据表明,由于儿童父母离异、外出打工、文化程度较低,容易导致家庭教育缺失,方法不科学,儿童易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违法犯罪。所以,孩子的错,父母的过。有的父母错误地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庭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骄纵,没有规则意识,有的则认为棍棒出孝子,缺少爱的温暖。实践证明,无论是监护缺失型、沟通不畅型、家庭残缺型,还是过度溺爱型、方式不当型等模式,都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同程度的伤害。一个人在童年累积的心理创伤,会不断自我强化,外化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之中。

三、引导青少年传承良好家风,健康快乐成长

1. 良好家风家教来自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古代家风家训,是中华灿烂文化的巨大宝藏和无声力量,影响着每个青少年的成长。“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是《诸葛亮集》对修身养性、治学立志的叮嘱,“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是李毓秀《弟子规》对学习和实践辩证关系的阐述,“入则孝,出则悌”,是《弟子规》对孝敬长辈,兄弟和睦的要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分别是朱子《治家格言》《曾文正家训》对勤俭节约的训导,“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是《颜氏家训》防止骄奢淫逸的告诫,“忠信笃敬,是一生做人根本”是《张园先生全集》对为人处世的原则,“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是朱熹《朱子文集》对识人交友的辨别。细品味,慢咀嚼,这些传世家风对修身、治学、立志、齐家、敬业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倡导崇尚知识、胸怀大志、道德规范、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敬业勤业等多个方面。这些传统家风家训当下仍然不过时,是家庭,特别是青少年应该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建议宣传、教育、妇联等部门应在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处开设父母、青少年家风课堂、国学课堂,邀请专家教授、优秀父母和青少年讲授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及其传承与实践,让家风的熏陶与濡染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一块基石。

2. 良好家风家教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家风是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一宏观一微观,两者互为补充,互为影响。扬州中学生徐砺寒,撞坏宝马车贴字条留言,被网友誉为“最诚实的中学生”;驾驶员吴斌,在高速上行驶时被铁块砸中,忍着剧痛完成安全停车措施后,全车24名乘客无一受伤,自己却伤重不治,被誉为“最美司机”;扬州老中医李太初坚持义诊20年,花费10年撰写近万字持家之道,镌刻在自建的“醒世亭”上,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家庭形成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优秀家风汇聚成了民风社风,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家风,也激励着青少年形成优秀的道德品格。建议各大传媒,包括各种新媒体要发挥媒体正面引导功能,加强好家风家训、好人好事的宣传和引导,让媒体正能量成为引导家庭文明新风和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力量。

3. 良好家风家教源于父母春风化雨的浸润

司马光《家范》曰:“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遵之以道而勿强言,心虽爱之不形于外,常以严庄莅之,不以辞色悦之也”,“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昭示了为父之道爱子有方,约束有度,为母之道教育胜于溺爱。有人说,大家族才有成文的家风家训,这好像和一般人没有什么关系。一般家庭虽然没有成文的篇章,但是家风家教便在父母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之中。在我咿呀学语时,妈妈每天晚上给我讲一个故事;幼儿园时,妈妈和我一起读拼音绘本;上了小学,妈妈买了许多简明读本让我自主阅读;初中以后,妈妈又让我再读原版名著名篇,不知不觉中,书成了我的最爱。在我印象中,妈妈从不打我,也很少骂我,妈妈喜欢给我讲道理,虽然宽容慈爱,但很有原则,爱憎分明,她教会我正直善良、乐观自信、宽容大度、诚信友善的品质。妈妈有时候说话也不算数,说好了周末陪我,但忙起工作来就忘到了九霄云外,我给妈妈扣了一顶不讲诚信的“大帽子”,现在,妈妈对我是一言九鼎,不敢食言。孩子的优秀品质源于父母的影响,孩子的缺点也能从父母身上找到根源。建议教育、妇联等部门开设父母课堂,按孩子年龄段,进行学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父母课堂学习,实行积分制;建议每位父母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好科学家教知识,争当合格父母,既要秉大义,又要重小节,做好孩子一生最好的榜样。

4. 良好家风家教重在自身一言一行的实践

现在有不少家庭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绩,父母问孩子最多的是“作业写了吗”“考了多少分”“排第几名”“上补习班去”,却放松了对孩子生活能力、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锻炼。刘清之《戒子通录》说,“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就是说,教育孩子,要引导优秀品格,树立远大志向,培养突出才华,鼓舞坚强勇气,克服不良缺点,缺一不可,既要积累学识,又要以真善美情操滋养。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曾国藩说过,看家族是否兴败,一看子孙睡到几点,二是子孙是否做家务,三看子孙是否读圣贤经典。我的许多同学,包括我自己,周末经常睡懒觉,在家很少做家务,借口学习忙,习惯了父母当保姆;现在生活好了,勤俭节约的美德淡化了,买零食、上饭店、穿新衣、用智能手机,都是稀松平常的标配,我在这方面也有些小小的奢靡之风,还需要加以改正。不过,在妈妈的影响下,我每年拿出自己的部分压岁钱,捐给贫困儿童上学,还到社区参加敬老助残志愿服务,既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建议学校不要挤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实践教育,并对孩子实行积分制,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建议同学们在家多帮父母做家务,在学校多参加集体活动,在外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勤俭节约,戒骄戒奢戒懒;建议家长把孩子从补习班解放出来,与自然和社会亲密接触。读万卷书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行万里路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开阔我们的心胸,检验我们的能力。庄子说,古书留下的东西非常有限,只有一个脚印、一个鞋印。我们虽然走路只留下一串脚印,但我们却可以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和更加生动的实践。

摘要: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家庭和学校。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成人和成才。反之,父母疏于教育与教育不当,青少年易受不良影响。良好家风家教来自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源于父母春风化雨的浸润,重在青少年自身一言一行的实践。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师学述职报告下一篇:直邮服务中小企业活动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