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中心(精选11篇)
1.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篇一
三、问 答 题
283.中国建筑的使命是“拓展幸福空间”,请问中建为谁拓展幸福空间,中建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包括哪些?
答:拓展幸福空间为客户、员工、股东、社会;满意客户、成就员工、回报股东、造福社会。
284.中国建筑企业文化手册名称是什么?
答:《中建信条》。
285.企业精神是员工共同具有的工作倾向和态度,中国建筑的企业精神是什么?
答:诚信、创新、超越、共赢。
286.请说出中国建筑的使命
答:拓展幸福空间。
287.请说出中国建筑的愿景
答将中国建筑打造成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288.请说出中国建筑的核心价值观
答:品质保障、价值创造。
289.人们嘴里说的(表达的价值)和实际做的(表象)之间往往不同,这是因为他们行为的出发点不通,此处的行为出发点还能称作什么? 答:基本假设
290.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答:核心价值观。
291.在施工的工程现场应悬挂品牌布,最晚的悬挂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建议不晚于楼面主体起至三分之二高度时
292.中国建筑项目上使用的彩旗是什么形状?
答:刀形旗。
293.中建目前专用的宣传标语有两条,是什么?
答:中国建筑,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质量重于泰山。
294.中国建筑的安全帽颜色有哪些?
答:红色:(为上级领导、外来检查人员和来宾使用;现场安全员使用); 白色:为项目部管理人员使用;
黄色:为一般工人使用;
蓝色:为特种作业操作人员使用。
295.高度激发的员工、忠诚的客户和满意的出资者之间能够列出什么样的等式?
答:忠诚的客户+高度激发的员工=满意的出资者
296.中国建筑十二五规划提出,中国建筑确立了优先发展人才的战略思想,以保障人才供给、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机制为主线,大力建设 “四个一流” 人才队伍,“四个一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297.中国建筑“四位一体”指什么?
答:勘察设计、投资开发、基础设施、房屋建筑工程
298.中建总公司的文化建设坚持 “三位一体”整体推进,请问是哪 “三位”?
答:文化理念、CI战略、行为规范“三位一体”文化建设工程。
299.“价值创造” 是中国建筑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请解释其内涵。答:“价值创造”,强调一切以创造最佳价值为目的,通过团队和个人价值的提升,实现中国建筑集体价值的持续提升。
300.如果将中国建筑比做世界建筑之林中一棵参天大树,“诚信” 被比喻为什么?其意义在于?
答“诚信”就是树之根,根不固则无以依存。诚信是我们的立业之基。身处完全竞争行业,我们不断强化应变能力与攻坚能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严格遵守商务约定,对客户有效履约,对合作方讲求信用。诚信要求我们忠实履行职责,做到公道办事、尽职尽责、维护利益、保守秘密,对成员单位讲求坦诚相待,对员工倡导公平公开,实事求是,有诺必践。
301.中建的三大文化基石是什么?
答:“绩效文化”与“铁军精神”、“品质文化”。
302.中建提出了 “四同” 的文化管理思路,其中,“同心” 是指什么?
答:“同心”—清晰企业核心价值,“同心”是文化发展的核心; “同向”—— 明确母子文化关系,“同向”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同体”—— 优化文化管理体系,“同体”是文化发展的保障; “同进”—— 提升核心管理技能,“同进”是文化发展的目标;
303.分别从集团层面和各级单位层面简述建文化在实现文化 “大同” 的过程中的主要关注重点。
答:一方面要关注资源整合,发挥集团效应,另一方面要关注如何充分
发挥各级单位的灵活性,增强组织活力。
304.简述实现愿景 “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产综合企业集团” 的路径。答:五化,即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305.未来中建文化的转变思路中,怎样对待各种资源?
答:以公正、恰当的方式整合存量资源,关注高端稀有资源的获取,有效发挥各“新平台”的促进作用;探索出兼顾资源调配主体和占有主体双方利益的有效方式,构建对话机制,实现资源最优配臵。
306.未来中建文化的转变思路中,怎样处理单兵作战和团队合作的关系?
答:围绕统一战略目标,在保持较强单兵作战能力同时,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团队合作,力推专业联动。
307.请举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膜结构建筑,水立方获得的奖项(最少三项)。
答:2009年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2009英国工程的最高奖项——麦克罗伯特(MacRobert)奖;2010年国际桥协杰出结构大奖;2011获得我国科技进步一等奖
308.中国建筑十二五规划提出,中国建筑未来将重点建设五支人才队伍,分别是哪几支队伍?
答:经营管理者队伍、项目建造队伍、勘察设计队伍、地产开发队伍和专业管理队伍。
309.标准化是中国建筑实现企业愿景的战略途径之一,请解释其内涵。答:标准化——推动各经营管理领域的流程再造、制度梳理,建立方向一致、总体受控、规范标准的管理体系,统一管理内涵、提高运行效率,强化内部控制。
310.中国建筑使命解读中 “回报股东” 的要点包括什么?
答:我们关注股东长期、持续的收益和回报。我们致力于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企业信息,建立健全股东权益保护机制。我们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强化风险防控,以良好的经营业绩保障股东价值的最优化和持续性。
311.中国建筑企业愿景中 “综合企业集团” 的要点包括什么? 答:我们本着“无房建不稳、无海外不亮、无投资不富、无基础设施不强、无设计不优”的理念,适时采用不同策略对各业务板块结构做出调整,有序配臵各项优质资源,鼓励各成员单位高效协作,促进各主营业务融合发展,优化国内外一体化、投资设计建造一体化、房建和土木并举的“大建筑业务”布局,不断彰显综合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312.中国建筑核心价值观中 “价值创造” 的要点包括什么? 答: “价值创造”管理要点:
1、思想:树立所有事、所有人都必须创造价值的原则。
2、经营:以“五化”(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和“三大”(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等策略推进质量效益型发展,实现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3、管理:以“一裁短、两消灭、三集中”(“一裁短”指裁短管理链条;“两消灭”指消灭亏损项目、消灭挂靠项目;“三集中”指集中资金管理、集中大宗采购、集中劳务分包)等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
4、做事:通过N-1的资源消耗和成本费用去创造N+
1、N+2的价值。
5、做人:以个人价值创造支撑集体价值提升,实现公司战略目标。313.请简述中国建筑企业文化在行为落实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
答:促进《中建信条》与全系统各层面组织和员工行为的广泛结合,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实现《中建信条》在行为方面的深植。314.请举出最少五个中国建筑系统承建的奥运场馆项目。
答:水立方、国家射击馆、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香港赛马场、沈阳奥体中心、北京大学体育馆、315.中国建筑使命解读中 “造福社会” 的要点包括什么?
答:我们热心公益事业,营造绿色空间,为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奉献力量。我们在海外业务上坚持属地化经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我们积极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恪守现代商业伦理和行业规范,以实际行动承担起国有企业的政治、经济、社会责任,做优秀的企业公民。316.沪杭客专是中建第一条高速铁路,创造了什么第一记录? 答:铁路建设史上第一建设速度
317.专业化是中国建筑实现企业愿景的战略途径之一,请解释其内涵。答:在建筑施工领域内选定若干细分市场和下游产业,以内部整合和外部并购等方式,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批占领高端市场的专业公司318.请陈述中建总公司实施项目管理标准化的要点。
答:以中建股份《项目管理手册》的全面宣贯为突破口推进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将优秀的项目管理做法和经验推广到所有在施项目,提高全集团的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益。
319.请简单介绍中国建筑获得 “震不垮的丰碑” 评价的背景。
答:2003年阿尔及利亚6.7级大地震中,中国建筑施工的工程经受住了考验无一倒塌,因此被当地媒体誉为“震不垮的丰碑”而载入史册。
2.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篇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同时建筑业的排放物也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建筑业成为人们改革能源利用方式的重点领域。而绿色建筑的概念于20 世纪60 年代以后被提出来,并成为世界建筑业发展的大趋势。目前,人们只是在材料和技术基础上实现“绿色建筑”,却忽略了“绿色建筑”的社会和精神内涵。绿色建筑决不是人类以往建筑文化的终结或断裂,而是对人类建筑文化中优秀传统、合理成分的继承和发展,离开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绿色建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本文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为主线,针对现代建筑的现状,汲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合理成分,结合当代高科技手段,把传统建筑文化渗透于绿色建筑之中,从而促进、完善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文化内涵。
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物,是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受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宗教、艺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综合体。”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不仅是实体,还融入了人文伦理色彩,成为象征某种社会结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载体,建筑本身升华为一种理念,蕴含了丰富而凝重的文化色彩,逐渐形成一种系统或体系,即建筑文化。古老的中华大地有着风格迥异却又一脉相承的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建筑,构建了风格独特、相对完整的建筑文化体系。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指出“中华民族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2]。
通过文献分析得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从实用和因地制宜的基本理念下形成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化形态,即具体的建筑形式;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即传统建筑的哲学观、伦理思维、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其中,前者更多的是反映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理解,而后者侧重于文化的传承,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方面。中国传统建筑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让学者意识到挖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理念,以期对现代绿色建筑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3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通过整理文献发现,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成了建筑美学、史学、伦理学等学科。时代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让人们开始反省并意识到要从中国传统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寻求未来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3.1 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是指人、建筑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这种观念影响着传统建筑的结构、构造以及形式等各方面。李约瑟曾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这准确地道出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意境。
中国传统建筑大多顺应自然而建,与自然整体融合,讲究依山傍水,以自然风水为本,结合浓郁的地方性特色,空间布局显得统一协调而又富有气韵。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如柱梁斗拱等组成的木构架,给人以灵动的观感。我国古代城市规划“象天法地”,即都城建筑布局模拟天上的星宿分布和各种自然现象,这是对“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主要表现。它蕴涵着古人敬畏自然、效法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环境的意识。传统建筑将天文、地理、人文结合在一起的整体思维方式和效法自然的态度,对当今的绿色建筑有借鉴意义。
3.2 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文特点,即对人性、人伦、人的文化、历史及存在的价值,均全面加以尊重和关怀,这也正是绿色建筑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空间布置、城郭形式都体现着为人服务,它围绕不同人的需要展开,而“以人为本”贯穿其中。例如,北方的传统建筑四合院,是我国古老、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象征。我国古老风水理论的核心就是使建筑更加人性化,让人们在建造自己的居所时充分考虑环境、朝向、开间等因素,使之符合人的需要,既能生活在舒适、方便安全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又能关注到人们的各种需求,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3.3 中正秩序
中国建筑在具体布局上,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通常是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另外,建筑布局与尊卑贵贱、森严的等级制度密切相关。按照不同的等级,所建房屋都是有限定的。这种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秩序有助于社会秩序的明确和固化。
另一方面,群体建筑包含了儒家所提倡的伦理、等级、礼仪等精神意味,而每个单体建筑又因地制宜,巧妙设计,与中国人尚自然,以养天地之灵气都有关系。体现在建筑上就是群体性与内向性于一体的庭院式建筑,儒与道的巧妙融合。
3.4 崇尚节简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就是简朴,这正异于欧洲建筑的豪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就提出了建筑目的论和建筑标准说,他认为建造房屋的目的是“便于生,不以为观乐”,并且基于人类生存需要提出了建筑标准,反对“费财劳力”。
从建筑材料方面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取于自然还可以重复使用。另外,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借景,无需增加更多的人工布置,如江南的园林就把自然界中的山、水、林引入自家的庭院,在比较小的空间里,平添了许多自然情趣,给人以自然、清新、简朴的美感。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崇尚节简”的思想对现代建筑、社会生活和人的价值观都是一种导向作用,也为“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供了借鉴。
4 现代建筑存在的危机
事实上,现代建筑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自然资源和环境承受力有限的客观规律。建筑技术的进步不应以损害和泯灭情感为代价,因此须化去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误解,把握建筑、社会和人的平衡关系,树立建筑是为人的需求服务的观念。
(1)目前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只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有的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是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还有的认为中西文化体系各不相同,要现代建筑就不要讲传统,两者不可兼得。
(2)现代建筑的高科技化,在某种程度上泯灭了人们美好的情感。人们难以控制技术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运用,导致自然物种的破坏,比如环境及水资源污染,客观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不同层次的建筑技术造成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下人与人情感的淡漠,使建筑变成了障碍物。另外,现代建筑本身的多元化发展和机械、单调的建筑空间及建筑造型的批量生产,造成了建筑和城市设计千篇一律,丰富多彩的传统城市建筑被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所取代,导致城市的特征和文脉的断裂,使建筑失去了灵性和美感。
(3)建筑必须和谐地融入气候、地形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等外部环境中,它的数量、材质、选址、布局、形制、色彩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周围的环境。2006年以来,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全国各地商品房遍地开花,乱批、乱建现象时有发生,忽略了现代建筑对环境的隐性影响。无序的建筑风潮使国家陷入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危机,而且带来次生资源浪费和破坏。比如,大量拆迁带来的建筑垃圾,大量开采建筑材料产生的山体破坏和森林砍伐,不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造成土地等资源的浪费及文化传承的断层,又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失衡。
从表面上看,现代建筑危机是建筑实物本身造成的,而实质上是由于建筑理念和价值观的问题。归根结底,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情感泯灭、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等问题是源于人的建筑理念与环境关系不协调的结果。
5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绿色建筑的启示
中国传统建筑由于受到当时环境、背景和资源、材料的影响,更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绿色建筑”的雏形。虽然“绿色建筑”是现代概念名词,传统建筑却与“绿色建筑”在内涵上一致。所以绿色建筑应是继承的、发展的,旨在重塑和谐生态体系的建筑形式。
5.1 绿色建筑的内涵
许多房地产商家出于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经济利益需要的考虑,增加住区的景观、智能化条件设施、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投资,打出“绿色”招牌,有的认为要用成本昂贵的先进技术和新材料,或有大量的绿地面积等,这种做法使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概念产生了偏差。这不是绿色建筑的本意所在,绿色建筑的核心观念就是要杜绝粗放、浪费的建设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降低的能源、资源成本。
目前关于绿色建筑在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本质上绿色建筑都具有可持续的性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给出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3]。另一个概念认为,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个过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4]。以上两个概念是国内相对比较全面的概念,包括了“全寿命周期”的概念,不单纯考虑节约、舒适、和谐,而是给绿色建筑一个生命期,建筑的“绿色”不是仅仅体现建设期,而是向前向后延伸。
通过总结学者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本文把“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归纳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做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即它是一种生态建筑,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是一种情感建筑,即现代生活与文化回归的融合。
5.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绿色建筑的启示
现代建筑的“绿色”理念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建筑实践,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财富。在建设现代“绿色建筑”时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但不应停留在形式的设计层次上,还应在精神和内涵方面有深层的体现,从而达到建立在绿色建筑理念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1)充分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绿色建筑”理念,结合时代建筑特色,进行建筑设计和实践。大力弘扬“绿色建筑”思想,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使得人们树立正确的“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如新疆有一种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混合砌成,保温性很好,再加之非常独特又本地化的房顶,形成富有代表性的乡村“绿色建筑”,造价成本仅700元/m2。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协调能源与“绿色建筑”的矛盾,使两者达到和谐。
(2)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分析,把现代建筑中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和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在经济、技术合理的情况下,采用绿色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等能源,以减少环境和资源损坏。政府和建筑从业人员应具有“绿色”意识,在节约能源思想的指导下,对已有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重点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保温和照明,注意建筑的外形、遮阳和外墙保温、开窗面积等方面,就可以在避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达到节能效果。现阶段的重点是加强技术开发研究,逐步实现绿色能源的普遍运用,从而实现保持生态平衡前提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提高资源保护意识,合理进行城市布局设计,杜绝片面追求新、奇、特的“面子工程”,强调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和互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建设外墙保温体系、雨水收集系统、垃圾及再利用系统等。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面积小,所以政府和开发商应该在符合健康卫生和节能及采光的标准下,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住宅建设逐步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道路。
6 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用独特的建筑语言告诉我们古老而朴素的“绿色”哲理,毫无疑问,现代的绿色建筑理念是植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沃土中。面对目前现代建筑业存在的危机,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启发,“绿色建筑”逐步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的发展使建筑的视野从人所使用的建筑本身扩展到人生存的整个环境,从致力于建筑功能和形式的统一扩展到人文、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5]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方向,应体现民族特色,吸取传统建筑的优秀成果,发掘传统建筑深厚的文化内涵,探讨在传统建筑文化与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相结合的建筑的新模式,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摘要:指出了“绿色建筑”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是一个综合经济、文化与自然等方面的复合概念。通过归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结合现代建筑存在的环境污染和情感泯灭等危机,挖掘传统建筑文化与“绿色建筑”的契合点,提出了构建生态建筑与情感建筑相结合的现代“绿色建筑”。
关键词: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赵安启,刘念.中国古代建筑朴素的绿色观念概说[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36~40.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陈美君,赵阳,伊家美.论当代建筑中的绿色建筑[J].中国市场,2011(2):24~25.
3.中国建筑:文化兴企奏凯歌 篇三
“爸爸,你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别让钢筋划到了。”来自四川万源市花楼乡的留守儿童饶静一边跟爸爸学着绑扎钢筋,一边叮嘱着。2013年7月26日,中建二局保华公司举行了“亲情呼唤安康”活动,26名像饶静这样的“小候鸟”从家乡来到父母身边,在工地上亲身体验父母的工作。这样别开生面的亲子活动,温暖了农民工的心,提升了自身工作安全保护。
这是中国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小小缩影。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企业文化即企业经营管理之“道”,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无所不入。文化是软实力,是凝聚力,亦可转化为生产力。企业能否培育出自己的独特文化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将决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中国建筑的发展就验证了这一点。
截至2012年,中国建筑合同额、营业收入、利税总额、资产总额较成立时分别增长了827倍、382倍、363倍、326倍。近年来,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下,海外业务占比很大的中国建筑,仍成为为数不多的实现海外经营逆势发展的央企。
这一切快速发展来源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正因有了文化的引领,中建初涉陌生的水工领域,短短四年,就让中建筑港一个濒临绝境的企业,破茧成蝶,焕发勃勃生机。2002年,中建五局“一天收到七张法院传票、账上只剩几百块钱”,提出“信和文化”后,蜕变成2011年利润额增长613倍的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中建三局的“争先文化”,带领企业创造了“深圳速度”和刷新多个第一的工程奇迹。一个个子企业的突飞猛进,带来中建整体的飞跃发展。
文化表现为企业由内而外展露的精气神,更表现为企业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中国建筑就曾以铁军精神诠释了新中国建筑行业“服从大局、坚决执行”的文化精神,又曾以对“绩效文化”、“品质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执行成为中国建筑行业中的管理典范。这些传统的文化基因,又催生了令人动容的“大姐书记陈超英”的精神内涵。
文化依然要与时俱进,与企业发展现状相适应。由于历史原因和多法人、多层级、多业务、跨地域的特点,中国建筑各单位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十分明显。着眼于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和发展趋势,中国建筑于2012年对传统文化进行调研诊断、总结梳理、提炼升华,形成了以《中建信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构建了统一的文化,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建筑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再次将文化建设推向高潮。
当下,深入贯彻《中建信条》的举措正在中建系统铺天盖地地展开,为加强集团管控能力、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提供文化支撑。类似“亲情呼唤安康”等活动,正彰显着中建文化不浮华、不虚空、扎实推进、点滴入心的睿智,也承载了其“创造幸福空间”的文化使命,时刻以人为本,兼顾一切利益相关者,真正用行动去“满意客户、成就员工、回报股东、造福社会”。
正如《中建信条》中表述的那样,笃信而立,其力自发;笃信而行,其程必远。文化的用心经营,必会成为中建蓬勃发展的内生动力。
4.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篇四
儒家建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到传统建筑的布局、造型和色彩等方面。
中国古典建筑多以中轴线布局,主建筑为中,次要建筑在两侧,左右对称,以众多的单体建筑有序的组成一组建筑群体。这些单体是以中心建筑为核心,布局有严格的方向性,等级分明,层次清晰。其组成的方式是严格按照儒家“尊卑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思想。纵向以北为上,东西为下,横向结构以左为上,以右为下,居住方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也都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都有严格的限定。如中国传统屋顶就分九级,其中以重檐庑殿顶级别最高,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十字脊顶、J顶、盔顶。硬山顶等级最低,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对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总的来说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建筑
老子提出“天人合一”观点,认为人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主张顺应自然。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直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各方面。
中国古代房屋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选址的基本原则和格局。古代风水学中,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库府,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背负高山,面对江河,坐北朝南,享受最充足的阳光,是修建房屋的最佳的位置,这也体现了人渴望与自然相融合,从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的居住环境。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所生成,由此决定了宇宙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黄帝工经》),阴阳是生命的核心,住宅是生命的载体,中国民居正是以阴阳合成的观念,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建筑空间外为阳,内为阴,高为阳,平为阴,屋宇为阳,院落为阴。在房屋室内设计中,院落承接阳光雨露、日月精华,纳气通风,具有“通天接地”的功能。以过厅、穿堂把院落和室内联在一起,由于木结构框架系统的优点,使墙不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就可以任意开窗,特别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边,常常开满一排落地长窗,一打开,使室内外的气流完全贯通。在密集的居住状态下,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反光和防噪等等问题。
在取材方面,中国的古建筑是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材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天然的,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心理需求,木材较之石土更具有生命力,它本来就有自然的纹路,而且坚韧,便于加工,适合做房屋的各种构件,这还很好的和中国中庸的传统思想相契合。
中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在建筑空间上,不像西方建筑那样用超尺度的高大、空旷来表现建筑的庄重和神性。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坚持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即是以人体尺度为原则,既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等建筑也常用小尺度的“院”不断有规律的衍生来产生雄伟建筑群。而且建筑造型和高度还会考虑周边环境,通过跟自然的借用,即是“托体同山阿”,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也是“天一合一”思想的最好体现。
在建筑细节营造上面注重精致、隐借,不刻意加以装饰,以图案的美化和线条的丰富来柔和建筑造型,而这些构建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运用得非常灵活和巧妙,它不但具有造型、装饰的多重功能,还起到增加屋檐伸出的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分散节点处的剪力。此外,用各种吉祥富贵的图案,浓烈色彩绘制的梁柱,与白色的台基相衬托,具有浓重、鲜明的对比感,营造了建筑庄重、大气的氛围,其实它还承载屋面荷载,具有抗地震的功能。还有硕大的屋顶有着漂亮的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看都是曲线的,给予建筑一种柔美的自然之态,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形成了和谐统一。
三、民俗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早在殷周青铜时代就开始出现了显示贵、服、吉、利的厚禄,功名、得子、迎福、纳祥、聚宝、生财的福气,以及长寿、成仙等主题的建筑装饰图案。中国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使象征手法在建筑装饰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比如龙为神兽,它成为了帝王的象征;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于是就成为威武、力量的象征,在民宅中常用于驱邪镇宅。古建筑对屋顶、门窗、铺地等部件都十分考究,在不同部件上绘制不同寓意的图案,既美观又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图案和建筑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5.漆艺及中国古建筑的文化研究论文 篇五
摘要:在建筑上髹漆不仅起到防水、防潮的实用目的,还可用于表明身份的贵贱尊卑。大漆不仅可以作为黏合剂在建筑中使用,还出现了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漆瓦。“雕梁画栋”既是中国古典建筑装饰的法则,也是辨明等级的礼制。“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指的正是权贵人家的朱漆大门。
关键词:大漆;漆艺;古代建筑;木结构;髹漆
以木结构为核心的建筑体系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的最高成就。木结构建筑虽然具有极好的稳定性,但木质结构的防潮、防虫、防腐蚀性较弱,大漆具有的防腐、防潮特性恰好弥补了木材的缺陷,又可以增强观感,所以髹绘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木料不能经久的原始缘故,中国建筑又发生了色彩的特征。涂漆在木料的结构上为的一是保存木质抵制风日雨水,二是可牢结各处接合关节,三是加增色彩的特征,这又是兼收美观实际上的好处,不能单以色彩作奇特繁华之表现。”
1如胶似漆与漆瓦
大漆具有黏性,可以作为黏合剂使用,而人类对漆的认识应该是从其黏性开始的。王世襄在《中国古代漆器》一书认为:“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史上,天然漆的利用,最初应该是用于生产工具的粘连、加固,然后才发展到漆制日用品和工艺品。”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发现大漆具有高度的黏合性,用漆液髹整的木器,不仅能防渗漏,还便于保存与清洗。到西汉初期,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了伫与漆相结合的牢固性,《汉书张释之传》记载,汉文帝视察自己的陵寝霸陵时说:“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伫絮?漆其间,岂可动哉!用伫絮斩陈滓。”这说明伫与漆结合是非常牢固的,同时也说明在建筑中也普遍利用漆的黏性来牢结各处接合关节。到了秦汉,漆的产量大增,秦二世胡亥曾计划将咸阳城的满城城墙涂上大漆,漆产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了。汉代建筑上的髹漆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汉代漆艺的鼎盛。据汉代的文献记载,富贵人家住宅的壁、柱、丹墀、殿门、门户等皆髹漆彩绘。《汉武故事》中还提到了一种罕见的`漆瓦:“汉武帝起神明殿,砌以文石,用布为瓦,而淳漆其外,四门皆如之。”汉代神明殿的瓦,是以夹纻为胎并用漆反复涂刷表面而成的漆瓦。到魏晋时期,后赵武帝石虎“于襄国起太武殿……皆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玉壁,穷极枝巧”。全殿饰以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玉壁,极尽华丽之能事。这里的漆瓦也应该就是延续汉武帝时期所使用的淳漆布瓦。唐武则天时,在洛阳的乾元殿旧址上建造的明堂用到的漆瓦应该也是沿用了汉武帝的旧制,先以木瓦为衬,再覆夹纻漆瓦。据《旧唐书武后本纪》记载:“上层法二十四气,亦为圆盖,以木为瓦,夹纻漆之……”上层为圆顶亭子,上立高一丈的涂金铁凤,屋顶铺木胎夹纻漆瓦。
2丹楹与画栋
古代建筑讲究装饰美,大漆的光泽使古代中国建筑文化独具魅力。“雕梁画栋”既是中国古典建筑装饰的法则,也是辨明等级的礼制。商代建筑装饰已经十分发达,一般是于墙面上涂刷彩绘,于木结构上施加漆饰。据《礼记》记载,周代依据等级制度对建筑色彩做过详细的规定,如针对柱子:“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黄。”《国语楚语》记载“彤楼为美”,[2]即髹丹漆之楼,这里的“彤楼”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建筑上采用丹漆髹绘的悠久历史,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将建筑彩绘作为奢华生活的标志。《左传庄公二十三年》曰:“秋,丹桓公之楹。”此处“丹楹”即用红漆髹门前的柱子。又曰:“春,刻其桷,皆非礼也。”这里“刻桷”即在椽子上刻画。“丹楹刻桷”说明春秋时期建筑彩绘刻画的装饰形式已经开始。官式木构建筑自汉起以红色为基调,皇宫门户皆朱漆,皇宫、皇家园林、皇家寺庙的门窗、殿柱皆用朱漆装饰。据汉代卫宏《汉旧仪》,丞相“听事阁曰黄阁,不敢洞开朱门,以别于人主,故以黄涂之,谓之黄阁”。官署不漆朱红,以区别于天子。《后汉书应劭》曰:“尚书郎奏事明光殿省中,皆胡粉涂壁,其边以丹漆也。”[3]这些史料说明建筑髹绘在汉代已经非常盛行。唐宋时,洛阳贵族之家也用朱漆装饰房屋。“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便指的是权贵人家的朱漆大门。李赓《东都赋》说:“上阳别宫,丹粉多状,鸯瓦鳞翠,虹梁叠状。”从诗赋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象唐代洛阳上阳宫里那些有琉璃瓦和红油漆殿柱的建筑的高大宏丽。宋代髹漆技艺比较成熟,宫廷殿堂建造更加讲究。《东京梦华录》描述:“大内政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这里所说的“金钉”,即门上的乳钉。中国古建筑大门上的门钉,是加固实用功能与装饰美化功能相结合的典范,实际使用的门钉,既有铜贴金,也有木髹漆,明清天安门朱漆大门的门钉就是木质髹黄漆,端门门钉则是铜质髹金漆。北宋末年,宋徽宗曾对西京洛阳皇宫进行过一次大修,要求用骨灰打粉底髹漆装饰宫殿。《宋史》记载,这次创修大内,“合屋数千间,尽以真漆为饰,工役甚大,为费不赀”。髹漆之时,“须骨灰为地”。元代的都城元大都的宫殿建筑更是富丽堂皇,宫城内宫门全是金铺、朱户、丹楹、藻绘、彤壁,且以琉璃瓦饰檐脊。明清时期,油漆和彩画出现了明确分工,官式做法已有“油作”与“画作”之分,凡用于保护构件的油灰地仗、油皮及相关的涂料刷饰被统称为“油饰”,而用于装饰建筑的各种绘画、图案线条、色彩被统称为“彩画”。故宫所有的柱子采用麻棕缠裹,在麻棕上面覆盖着厚厚的油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对木质柱子起到防潮的功能。
3结语
在木构件表面涂刷油饰色彩以利防腐并装饰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传统做法。中国古建筑多是木质结构,由于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古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使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的作用。后来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追求豪华奢侈的享受,在建筑上“雕梁画栋”蔚然成风,彩绘也成了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林徽因.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3(1).
[2]…左丘明(春秋).国语[M].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95.
6.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篇六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方绪明 刘霄峰 张文海
[提要]本丈提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不能只从现代建筑的理论和观点出发,还应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文中引用部分事实论证了传统建筑中的文化现象和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指出了有关中国建筑史论著和建筑教育中的一些缺憾。
关键词:传统 建筑 历史文化 建筑是历史的纪念碑,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传统建筑就是一部凝固的史书,它集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观念、科学技术等为一体。更确切地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在传统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笔者认为研究传统建筑不能只从现代建筑的观点和理论出发,还须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和体味,即从现代与传统两个不同的层面去解读,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答案。
一、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切入点
权威的《中国建筑史》教科书和《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杜)等有关传统建筑的论著都是以大量的史实论述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成就,并从建筑造型、轴线序列、空间层次、艺术和技术等方面加以研究、分析,都是以现代甚至当代建筑的观点和文化理念为基点,可以说用这种方法只能揭示传统建筑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只是研究了传统建筑的外部特征,而没有挖掘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包括《华夏意匠》(香港华风书局)也没有把传统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说得很清楚,其原因就是忽略了传统文化。这种研究方法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在一段时期传统文化一度被视为禁区,更甚者被作为“牛鬼蛇神”加以批判,人们不敢接近。现在我们看到的有关中国建筑历史方面的书籍,包括权威性的论著都成书于这个时期。而今,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京剧、中医药等都被视为国粹,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理应全面、客观、系统地去研究和分析,如果用传统文化的观点来解读传统建筑,会使许多用现代建筑的观点无法解释的现象找到答案,笔者认为研究传统建筑不应回避传统文化,“中国建筑史”应补上这一缺憾,才算完美。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发展过程,自成体系,一脉相传,一成不变,原因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约。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同传统文化一样都是缓慢而逐步成熟的。以易学、五行学说、儒学、道学、地理学、天文学等为经典的相关学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宇宙观和科学观,一旦成熟就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约束力和渗透力的规范,如《考工记》的营国制度、皇宫及居住建筑的规划布局等等。这种规范不仅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而且也制约着戏剧、服装、绘画、医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传统建筑的保存、延续、传播又丰富了传统文化,二者紧密地结合和互相影响着,所以研究传统建筑应从传统文化上找切入点。
二、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构筑了精美的建筑体系,从北京四合院、闽南的圆楼、云南的一颗印住宅、河南和陕西的窑洞住宅等到都城的规划、宫殿的布局、皇室贵胄达官显贵的陵寝等,无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结果,笔者仅从五行学说、易学在传统建筑中的运用试图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建筑的影响。
(一)五行学说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木构架建筑,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从它的产生、发展到完善、成熟,最后达到了尽善尽美、炉火纯青,可以说在现代建筑出现以前一直担负着中华民族的居住、宗教活动、行政执法、商业贸易等的空间需求。而且它还是一个不破坏环境,而为环境增色的绿色建筑体系,这一点是西方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无法比拟的。那么中国传统建筑为什么采用木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通常的解释都是找些客观原因来说明问题。如刘致平所说的“中原等黄土地区,多木材而少佳石,所以石建筑甚少”。徐敬直的看法是:“因为人民的生计基本上依靠农业,经济水平很低,因此尽管木结构房屋很易燃烧,二十多个世纪来仍然极力保留作为普遍使用的建筑方法”,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勉强。试想,西方国家在生产力低下的各种社会形态里,他们的国力不比中国强盛,更何况他们大量的住宅建筑也用木头。侯幼彬教授用综合推力的理论解释是“多因子合力作用的结果”,可概括为木结构的起源成因、因袭继承、合理优越、持续远用,即多方面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运用五行学说去解析这一历史现象,就会客观、全面得多了。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中国古代认为这五种常见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说明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这种观念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五行学说认为,木为组成五行的要素之一,出于土地,入于阳光,生生不息,乃自然生命力旺盛之象征,它承天之雨露,向阳而长,乘地之养育,入阴而生。即阴阳合和之产物,采用这种材料,是最为合理的选择,乃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必然结果。五行中五气之木气代表四季之春天。木气属阳,是人生少年,是出生、生长和统一的象征。中国人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天地造化之首,而建筑为人所居,乃天地阴阳相聚之处,即阴阳之枢纽。故而建筑须得天地之气(道法自然),选用木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那么中国传统建筑为什么不用石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因为质地好的石头大都产自环境优美的名山,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民族,中国人的建筑观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环境增色而不是去破坏它。在中国人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有灵,即万物有灵学说,破坏它就意味着对人类不利和带来灾难,如认为山脉即为龙脉,开山采石头就会切断龙脉,不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表面上看是带有迷信色彩,无科学依据。但实际上到处乱开乱采就会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贻害无穷。石头开采后不会再生,而木头砍伐之后则可以再生,所以中国建筑少用石头而多用木头的现象就不难解释了。五行还代表方位、颜色和数字(源于河图),东方属木为青色对应的数字为三和
八、西方属金为白色对应的数字为四和
九、南方属火为赤色对应的数字为二和
七、北方属水为黑色对应的数字为一和
六、中央属土为黄色对应的数字为五和十。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型,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和杰出代表,其整体规划布局就暗合了五行学说的规律。一种脱离传统文化的错误说法是:紫禁城中央三大殿的台基是工字形或倒土字形。这种说法显然是一种表面的附会,实际上从五行学说上讲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土”字,作为北京城和紫禁城的中心,这个土字形,绝非偶然,也并非建筑型制问题,因为我国古代的地图方位与今天地图的方位正好相反是上南下北,看起来正好是一个“土”字,在河图、洛书九宫中,中央(中宫)也均为五属土。土为中,象征权力,表达了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统治阶级至高无尚,这就是“必居中土”的道理。紫禁城建筑为什么用黄色琉璃瓦、白色台基、红色宫墙、青绿点金彩画和红色柱子?用现代建筑的理论解释是,黄色和红色、白色、青色、绿色和金色这些颜色相互配合最易表达金碧辉煌这一皇宫建筑的主题。其实,这也是五行所代表颜色的体现,土为中,代表色为黄色,最为高贵,所以琉璃瓦用黄色,皇帝穿的龙袍为黄色也是一样的道理,其余白、青、黑、赤也为五行所代表的颜色为正色,等级最高。这些现象说明传统文化和建筑美是并行不悖的,或者说传统文化是建筑的美学根基。紫禁城内文渊阁是一个很特殊的建筑形式,是仿宁波“天一阁”型制而建造。因为它是一个图书馆,在功能和技术上极具特殊性,所以没有套用通用模式,而是采用六开间、二层、黑色琉璃瓦、前临水池的做法,这正是取意《易·大衍》:“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层数为二,为阴数,黑色五行为水。不难看出重点体现一个‘水”字,从建筑设计构思上符合图书馆怕火,消防第一的重要主题,而实际功能也非常便于藏书和阅览,主题和功能处理的和谐、恰当。还有一个不大引起注意的问题,北京城的皇城为什么不是一个完整的正方形,而是在西南角缺了一个口?《中国建筑史》只说明了“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成不规则的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为什么不规则呢?是做不到或疏惑大意吗?当然不是,它是人为的。表面上看似乎是照顾南海,可又很局促。从五行学说中的相生原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和八卦方位上分析,在相生相克图上惟独在东南角上没有相生相克关系,而在后天八卦方位上的西南方也是最不好的位置,为坤方(绝命),作为皇宫建筑这当然是最大的忌讳。
(二)易学的运用 明清北京城的平面形状为什么是凸字形,外城为什么只建了一部分,《中国建筑史》教科书和其它有关著述的解释是“由于当时财力不足,只把城南天坛、先农坛及稠密的居民区包围起来,而西北东三面的外城没有继续修筑,于是北京的城墙就成了凸字形。”这样的解释表面看是乎很有道理,但仔细看,照这样的说法东西两边的内城和外城似乎离的太近了,不足600米,显然匠师们是不会这样规划的。若用易学解释,按洛书九宫图,上南为
九、为乾、为阳、为天,下北为
一、为坤、为阴、为地,北京城正是乾天包坤地的格局。且外城南城墙向内呈缓弧形,符合易学中的南为天,内城北城墙为直线,符合易学中的北为地,即古代的“天圆地方”之说的象征。外城东南角凸出,按先天八卦之方位为“兑”,为泽,故补之。内城西北角切去一角,因西北系“艮”位,为山,故切之,这绝不是无道理的随意或测量技术所致。再者北京城的城门数也符合“河图”南
七、北六之数,南城为阳,开七座门,且正南向为三座,北城为阴,开六座门,正北向为两座,非常巧妙。所以,应该说整个北京城的规划是一个很严格遵守传统文化的杰作,是建筑美与环境美的真正结合。其美学根基正是传统文化中“易学”的运用。从构图看,比元大都、长安、洛阳城(过分规矩方正而显得呆板)都美的多。紫禁城平面布局采用前三殿、后三宫、东六宫、西六宫的布局模式不仅仅是一个平面构图和布局问题,在易学中乾属阳为男代表皇帝,其符号为三(前三殿、后三宫),坤属阴为女代表皇后,其符号为三三(东六宫、西六宫),二者相互组合很巧妙地解决了平面布局和阴阳平衡问题。而且乾坤又代表天地,寓意天地定位、天地人三才和谐合一。东西六宫之和为十二象征一天十二时辰、一年十二个月和十二地支,东西五所又暗合十天干,日精门、月华门代表日月之精华。左文华殿右武英殿代表着左文右武,北神武门是玄武神的所在地居北方是紫禁城的保护神。整个紫禁城平面布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宇宙模式的体现。北京四合院为什么采用内外院布局、大门在东南方、厕所在西南方?现在来看这种布局方式功能合理、尺度合宜、环境宜人、艺术含蓄,很适宜于人居住,是中国人民长期居住和营造经验的总结。用传统文化解释,它是封建礼仪、伦理观念(尊卑有序、男女内外有别„„)的体现,门之方位就是后天八卦东南方之巽方,代表着生气,意即太阳升起的方向,生气勃勃,清早出门迎着阳光,心情舒畅,西南方为坤方,代表着绝命,太阳落山的方位,象征着消沉与黑暗。所以北京四合院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浓缩与结晶。中国古代建筑的间数除个别建筑形式(厕所为两间)外为什么均为单数(在易学未成熟时期的商周时代为双数),即三、五、七、九间,进深也为三、五、七、九架?显然全是阳数,因为为人居住、生活,为“阳宅”,所以不能有偶数(阴数),九为阳数之最,所以最大的殿是九间。从现代建筑的观点去看这样限制了建筑的规模〔掌握了一个度,不同于今天超大规模的建筑有时不顾环境)。同样我们还可以解释《考工记·匠人)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九为分,九卿治之。”和《礼记》的“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这时三、五、七、九全是阳数,虽不一定切合实际,但作为一种模式体现了传统文化理念。任何体系的建筑都是植根于相应的文明,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内涵离不开传统文化,文化又借建筑得以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以其独特的形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各个领域,指导着各个学科的发展,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朴素的、完全不同于西方及现代科学的一支独特的科学体系,试图用现代科学去完全破解它是很困难的,其神秘的原因也在于此,中国传统建筑也不仅仅是以独特的外观形式和丰富的空间形态著名于世,更重要的是它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当今的一些中国建筑为什么远远比不上传统建筑那么精湛,从某方面讲讲其原因就是脱离文化、没有文化底蕴,同样我们的建筑教育也是就建筑论建筑(香港及欧美国家不是),表面上与建筑无关的领域很少去涉及,这也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建筑的优良传统,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形式,是每一个中国建筑师都在关心的问题,似乎还得从传统文化、哲学理念找突破口。值得提出的是,不应把有关传统建筑与文化的所有问题都囊括在风水范畴之内,也不应该单单认为建筑文化就是风水,这是一个误区,风水学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应用,是建筑文化中的一种现象。在我们中国传统建筑里,有关传统文化的问题贯穿于始末。如北京城的中轴线长正好十五华里,天坛以
九、地坛以六的营造数理等等。限于本人学识不能一一论证,文中所议也仅为一孔之见,正确与否,敬请同仁赐教。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史》(新一版)《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刘吨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中国建筑美学》侯幼彬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4、《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中国建筑的哲理内涵李先逵《古建园林技术》1991.2.3
6、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城规划吴庆洲《建筑学报》1995.8
7、《易学与建筑》韩增禄著沈阳出版社
8、《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程建军著吉林教育出版社
7.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 篇七
中心遵循"客观独立、公开公正、诚实信用"基本原则, 正确指导公众消费和集团购买, 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进行评价、监督, 并提供全方位认证服务及各种增值服务, 努力成为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检验认证机构。
中心构建检验、认证、仪器研发、延伸服务四大业务平台, 秉承“科学、公正、准确”的宗旨, 服务于各级政府、司法机关、生产厂商、零售商、工程项目、科研机构、认证检验机构、普通消费者……, 凭借高效团队、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 致力发展成为国内建材产品的标准制订中心、方法研究中心、权威的建材产品质量评价中心和仲裁中心。
8.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篇八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教思想;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气质
一、引言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方面,我国人民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智慧。
从雄伟壮丽的宫殿,到多姿多彩的民居;从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到奇巧别致的宝塔桥。千百年来,我国人民继往开来,博采众长,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建筑文化也曾光辉灿烂。建筑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就是一种文化,在延续中就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中国传统建筑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几千年。
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礼乐文化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这肯定有它的道理,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礼乐为基本框架的。“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
我国传统建筑的审美价值是和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密切关联的。在商周时代,不管是我国的中原、西北还是江南,人们的精神理念都是由鬼神观念占据,正常的人性被紧紧地束缚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最为激烈的变革阶段,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创、创造成为了主流,百家争鸣,诸候蜂起。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核心思想,便是我们所说的理性主义,它承前启后,在摆脱了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传统观念的同时,又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单单从思想、文艺领域来说,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儒家把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把一种本来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利益制度予以实践理性的心理学解释,从而也就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而道家,避弃现世,但却不否定生命,追求个体的绝对自由,在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上充满了感情的色彩,因而,它以补充、加深儒家文化而与儒家文化共存,形成了历史上的“儒道互补”的文化现象。以上这些观点的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才促成了秦从某种严格的礼的秩序出发来进行建筑布局,即使是秦代开始的园林建筑也始终没有太多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围,“百代皆沿秦制度”,一切都遵循着秦的建筑规范。显然,理性贯穿了中华民族建筑的始终,决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建筑的发展。
三、传统建筑中儒家与道教思想融合的体现
我们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看,儒家和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的文化进程。并且,二者又相互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征。显然,传统文化贯穿了中华民族建筑的始终,尤其儒道思想,决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建筑的发展。
儒家思想中讲的君臣父子、长幼尊卑等纲常伦理制度造成的等级观念及中庸思想,在建筑设计和布局上得以充分体现。因为在中国社会生活的组织关系中是以血缘为纵向,以家族关系为横向组织起的社会制度,从而体现在建筑布局设计上,中国的传统建筑以群体组织关系为长处,体现出社会组织关系。在轴线设计上,以南北纵轴线作为重要布局,以东西横轴作为辅助轴线。以中轴线作为中心,按照轴线对称的方式进行,在不同坐标点的建筑,直接体现出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及等级,轴线对称布局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等级观念及中庸思想物化的集中体现形式。故宫设计是典型的儒家思想体现,故宫的庞大的建筑群落是中国最大的四合院,严格遵循中国传统的儒家等级制度,主次分明地对布局进行设计,分为前朝后寝。前朝是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后寝是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处理日常公务及举行内朝小礼仪的场所。在故宫的设计中采用以纵轴线为主,以横轴线为辅的方式。在轴线的前半部分正中央依次排列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在轴线的后半部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左右横轴线上,为配殿和东西六院。组织关系严谨、有序。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不仅融合了佛教诸派思想及玄学的思想所长,并且结合了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成为与儒家传统文化并重的一派。
在儒家、道教思想的融合中会发现它们的连接点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形成于先秦时的儒家,在汉武帝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不把自然看作和自己不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有“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而这样的思想导致了中国人艺术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崇尚自然,归法自然。”因而也体现在建筑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等多方面。在建筑景观组织设计中建筑以群体取胜,重群体的组织关系。注重和环境的关系虚实结合,以含蓄的线条与大地相依,向铺陈的组织形象体现了与自然相适应的观念。建筑外部造型虚实相依,轮廓柔和,线条流畅:屋顶设计为反曲线和轻巧多变的翼角,表现出与自然相融洽的观念。在建筑主體设计中对房屋基础和方位选择的极大重视,形成我国所有的人与自然朴素的哲学观念,即“风水”。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结构框架系列的优点,因而在最大限度上形成了室外空间完全流通在一起。但在园林设计上注重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把自然美与人造美统一为一体,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学术观念。在室内设计中,儒家的“天人合一”也表露无遗,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设计师所遵守的设计哲学的运用人力巧夺天工,不露人工修饰的迹象。
四、结语
古代的建筑有过许多的辉煌,有许多建筑上的奇迹至今仍让我们不敢比拟,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我们要认识了解的还很多,所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建筑的创新与继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主编:《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罗哲文主编:《礼记·礼器》(北京大学出版社)
[3]贺业钜:《建筑历史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建筑文化下传统建筑论文 篇九
1何谓建筑文化的重生
建筑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物化形式;其次是外部形式与内在的结合,也可称如各种创作理论、规范和法规等;最后是最本质的内在,如宗教感性、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民族习性,这些本质的东西影响着前面两个层面。现代主义建筑风潮的显现出弊端之后逐渐平息下来,而后的后现代建筑试图重拾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弥补之前的不足,但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效果也并没有如预期一样,止步于建筑文化的表层,在本质上没有摆脱现代主义建筑的弊端。传统建筑文化是在它们所在的时代产生的满足它们那个时代要求的建筑,而我们所在的时代由于需求,背景的不同,同样需要具备我们时代的特点。如果我们回头审视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传统建筑文化整体上是在特定主题下发展的,属于建筑文化的第三个层次。和谐观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出自于我国“天人合一、和谐共存”的儒道互补的哲学体系。自古以来,中国主流的传统建筑正是沿着这条清晰的路线发展的,这便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当代建筑文化重生的主干。建筑文化的重生所指的绝不是将传统的建筑形式形而上学地附着在建筑体中,这样低层次的建筑文化的表达方式最后只能导致建筑文化的面目全非,轻浮而没有内涵。真正重拾建筑文化是指在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背景,资源和要求加以创新,使建筑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才是建筑文化活络重生的之道。
2建筑文化在生态建筑中重生
近年来,生态建筑潮流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复兴的良机。生态建筑是将建筑本身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利用技术、建筑学、生态学等将建筑内外的生态因素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建筑生态系统内的自循环,从而解决建筑低耗环保的要求,这与中国建筑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不谋而合,是一个填补建筑文化缺失的一个契机。古代中国建筑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在古代中国先贤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敬仰的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基于这样的观念,古代匠师从基地的选择到建筑的功能的布局、结构、造型等方面都考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建筑与人的相互协调与融合,建筑虽由人造,宛若天成。或使建筑顺应自然生态,成为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即适应环境,或使建筑整体自成生态,创造自循环的小生态,即创造环境。这样的`建筑观念本身就已经契合了生态建筑的生态学的主体。
2.1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王澍的作品中充斥着传统低技术的运用,如碎砖瓦片拼凑而成的建筑外墙不拘一格展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古朴而优雅的质感;建筑的水平发展趋势通过披檐的加入而得到加强,同时竖向层次也丰富了;大面积透明玻璃的应用增加了建筑的透光率,也使建筑通透清心,更加古典雅致。由王澍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对建筑细部的单纯的植入较少,而是通过创新来塑造建筑氛围和空间趣味使我们能够感觉到传统中国建筑环境的。正如安藤忠雄所提到的,建筑并非模仿形式,而是继承内涵。
2.2吉巴欧文化中心
吉巴欧文化中心是伦佐皮亚诺的代表作品之一,这个温暖中心的灵感来源于当地人的“棚屋”文化。当地人认为人只是自然界中一个小小的环节,生死是人生命的历程,但是灵魂永恒存在,躯体只是灵魂的一个载体,终究还要尘归尘,土归土。“棚屋”是由自然界中的材料搭建而成的,当地人将他们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赋予建筑,使之与人一样同样有类似于生命体生老病死的过程,建筑来源自然,并最终归于自然。皮亚诺在理解了当地的建筑文化后,在利用当地建筑材料的同时采用新型的钢结构结合计算机的精密计算形成建筑编织结构的主体,并且在建筑中运用百叶窗调节自然通风使建筑更加生态节能,而经过精密计算的主体不仅具有形式美,更具有实用性。伦佐皮亚诺设计的吉巴欧文化中心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尝试,他使建筑继承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通过创新更加深化了建筑的文化内涵,建筑的形式完美地融合于周围环境,营造出符合传统建筑文化的氛围,同时又不失时代感,是一次传统建筑文化与生态建筑结合的成功尝试。
3结语
10.中国建筑的特征 篇十
梁思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2、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作者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电脑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中外著名建筑图片)观察图片,选择属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谈一谈为何这样选择,通过图片对比,说说中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最好用所学的成语描述。
明确:从颜色上,中国建筑以鲜艳的红、绿、黄 为主色调,从装饰来看,雕刻、绘画、塑像融合其中,其他。(成语:如雕栏玉砌、金碧辉煌、美轮美奂,鳞次栉比、登堂入室,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中国的建筑可谓博大精深,刚才我们只是见识了一鳞半爪,下面让我们跟着梁思成先生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建筑之中,感受中国建筑的特征。(过渡)先了解我们的作者梁思成
二、简介作者:(展示图片)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梁思成是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另外,他和夫人林徽因都是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的负责人。
(过渡语)建筑专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解题:中国建筑——研究对象;特征(主关键词)——研究方向 2.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快速扫描课文,“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九点”,(分组合作:
一、二大组的同学梳理一至五的特征。三、四大组的同学梳理六至九的特征。
请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第二部分:中国建筑九个基本特征 一: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投影:人民大会堂图片)
二:在平面布置上,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空间”。(插图为典型四合院的平面图及实物图)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三:中国建筑的以木材结构为主。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投影:“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插图为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立体图)
四:“斗拱”是由一些斗形方木块和弓形短木构成的,它可以“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斗拱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投影:“斗拱的组成”图,武汉归元寺的斗拱图)五:举折,举架的使用可以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投影:举架图例及斜面屋顶)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六:屋顶有巨大的装饰性,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投影:武汉归元寺“华武玄门”的屋顶)七:在使用朱红和彩绘等色彩装饰上,中国建筑是最大胆的。(投影:朱红与彩绘建筑图片)八:建筑构件经过各种形状的加工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投影:“霸王拳”“三福云”“脊吻”“瓦当”“门环”图片。)
九:在建筑材料上,有色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都有很强的装饰性。(投影:木刻、彩漆、浮雕、琉璃图片)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提问: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我们一个明晰的印象。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些特征的? 学生思考。
(投影:九大基本特征关键词——“个别建筑的构成”“群体建筑的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举架”“屋顶的装饰作用”“颜色的选择”“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提问:请大家再次观察关于九大特征的关键词,明确写作顺序。明确:作者从结构特征说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投影,写作顺序)
(过渡)展示韩国仁政殿的图片,提问:通过学习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后,大家来判断这是不是中国的建筑呢?
明确:学生很可能会误认为中国的建筑。其实这是韩国的建筑。为什么韩国的建筑和中国的建筑会有如此惊人的相似呢?好,我们来看第一二自然段。看中国建筑还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找关键词:“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表时间的词“公元前15世纪”“3500年来”讲的是历史的发展。
第一部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浏览文章 “14——20”自然段,点击关键词。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3.根据各部分找到的关键词,共同写出本课的提纲(小组合作,写出提纲。)(投影:结构提纲)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 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 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展示:文章框架结构示意图)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投影)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投影、图片)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五、合作探究
1、什么是“斗拱”“举架”?
2、为什么你能很准确的找到斗拱和举架?本文文体是科学小论文。科学小论文的特点: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
3、本文除了以上的特点之外还有的特点就是语言准确,比喻形象,深入浅出。结合课后练习二分析本文运用比喻的妙处。补充: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本文的语言特点
六、问题探讨
(Ppt展示材料)北京解放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梁思成先生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毛泽东下令围城部队一定要对城内射击目标逐一精确计算,力求勿使炮弹损毁文化古迹。
一个月后,1949年1月,傅作义召集北平的学者名流开会。著名画家徐悲鸿说:“北平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文化古城,这里有许多宏伟的古代建筑……希望傅作义将军顾全大局,服从民意,使北平免于炮火摧毁。”
康有为先生年逾花甲的女儿康同璧慷慨陈辞:“北平有人类最珍贵的文物古迹,这是无价之宝,绝不能毁于兵燹。”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
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新建筑越来越多,全国到处高楼林立。像梁思成先生描述般的建筑越老越少见了,北京旧城改造,把许多城门、城墙、城楼、胡同、四合院拆了,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
11.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篇十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传统砖瓦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53-01
引言
中国的建筑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建筑和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消失。方盒子式的建筑在祖国大地上被疯狂复制,使原本有特色的城市失去了它的地域特征,原有的历史风貌遭到破坏。我们只有深入的挖掘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和民族精神,吸取国外建筑的优点,融贯古今,发展民族传统的建筑文化,才能打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特色的建筑。砖瓦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很早就应用于建筑当中。砖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久性,耐磨性和抗压性,而且使用的年限长,这些特性决定了砖的使用。然而,砖瓦材料却湮没在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浪潮中。
一、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追溯至河姆渡文化的遗址至少已经有了7000年的历史,形成了丰厚的传统,并且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意义上说,建筑是一种生活的需要,它为人类提供了庇护的场所,遮风避雨,免受侵扰,它为人类提供了日常居住的空间,饮食起居,经营着一个温馨的环境。由于人们在生活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才形成了不同的建筑和建筑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构成了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纯艺术,它受到一个时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直接影响,带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所以中国建筑和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这片国土上,几千年的文化连续不断的发展,使得建筑也一脉相承的发展。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它沉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是人类文明的一部“石头的史书”。中国建筑的文化产生于中国这片特定的土壤,它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中国建筑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丰富多彩,如北方四合院、苗族吊脚楼、傣族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这些建筑都是产生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发展在这片土壤中。
二、传统砖瓦的历史
密斯说,砖是很了不起的东西,本身就是建筑,而且砖体积小,便于搬运,适用于各种目的。看似简单的砖其实有着自己的规格,而其材料的特性也直接决定了砖砌体的砌筑方式。人们常说“秦砖汉瓦”,可见,要追溯砖瓦材料的发展史可从秦汉开始。瓦的发明是西周建筑发展的最突出的成就,制瓦的技术是从陶瓷器发展而来的。砖瓦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是共同发展的。砖瓦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发现经常烤火、煮食的地面和墙面发生了变化,变得坚硬,由此产生了砖。旧石器时代,人们住在天然的洞穴里,到了新石器时代,穴居渐渐被地上的建筑所替代。春秋时期砖和瓦已经普及,出现了长城。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修建大量的高台建筑,砖瓦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秦统一了度量衡,建筑也有了初步的规范,砖瓦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汉代的砖瓦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形式多样的空心砖。到了魏晋南北朝,砖的烧制技术趋于成熟,砖瓦开始运用到地面的建筑中。隋唐时期,许多建筑采用、砖、石、木等材料,砖瓦技术更进一步。南宋时期,出现了砖瓦砌筑的城墙。明清时期,砖的技术极大的普及,砌筑城墙普遍使用砖的技术,青砖在民居中也广泛使用。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以木建筑为主,砖瓦的发明极大提高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质量,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三、传统砖瓦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运用
砖瓦曾是城市建筑的主旋律,看到砖瓦,我们都有怀旧感,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砖瓦逐渐被边缘化。重提砖瓦,意在通过砖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演化,来探究其背后的意义。建筑是有生命力的,从砖瓦开始,所有的生命活力,都会依附于社会情感。在传承的层面上创新,在构造中创新,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多一些砖瓦传统的元素,这是建筑的血脉和文脉。
王澍作为当代中国建筑师荣获普利茨克建筑奖,再一次证明了王樹广泛的影响力,其建筑作品及其理论已经获得了世界性的认同。王澍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以农为基,中国的一切文化根源在农村。近年来城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村土地被兼并,带有城市记忆和文脉的旧城建筑被拆除。千城一面,许多具有地域性特色及乡土文化的传统正随着农村的婆缩而逐渐消失。
他认为建造出悠久的既有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又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是完全有可能的。为此王樹在他的建筑创作中进行了实践,将乡土材料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同现代的建筑形式相结合。作为地域性文化代表元素的乡土材料,它的使用能使现代建筑拥有时间的积淀,使得地方乡土文化得以延续,而现代的建筑形式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建筑功能的需求,两者的结合相得益彰。
四、小结
本文以传统砖瓦的视角探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统元素是建筑本土化的源泉,如果把传统砖瓦作融入到建筑中,把废弃的砖瓦在现代新建筑中循环再利用,对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保护砖瓦建筑,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我国的建筑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宁忠意.城市精神与乡村情怀同在——对话砖瓦:建筑元素与社会情感[C].中外建筑,2010.11.01.
[2]张淼.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构造中的演绎——对王澍作品的感悟和思考[J].建筑技艺,2012 .10 .20.
[3]邢至怡.结合后现代主义理念解读王澍建筑作品的“瓦片情结”[J].北京林业大学, 建筑技术与应用 2012.08.15.
[4]沈毅秀, 兰文江 .砖的历史文化点滴 [J].砖瓦, 201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