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意识(精选11篇)
1.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意识 篇一
关于大学生道德状况(环保意识)的调查
1、您的年级是
□大一□大二□大三
2、您在教室里上课所产生的垃圾,下课后您会
□扔进纸篓□放桌上□随地扔□扔窗台上□都有□其他
3、您在宿舍洗衣服时,会让水龙头一直开着到把盆放满都不关吗?
□会,一向这样做□有时候会,看情况□不会
4、有事离开宿舍时,您会继续让电脑开着吗?
□离开就关□若离开时间不长,会开着
□若离开时间较长,会关闭□即使离开时间较长,也会开着
5、您有参与2011年3月26日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自愿参加了□想过但没参加□没想过也参加□宿舍其他同学带动参加了
6、您认为“地球一小时”的活动是否有意义
□有□没有
7、您有动员家人、同学和朋友参加“地球一小时”的活动吗?
□有□没有
8、请问您认为中国今年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与环境被破坏有联系吗?
□联系很大□有一定联系□没有联系□不清楚
9、请问您认为“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影响很小。□对人类健康有危害,但无大碍
□对人类有较大危害,且破坏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无法解决。
10、对于低碳生活,请问您有哪些行动?(多选)
□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具 □尽量少用高功率,高能耗电器□其他响应低碳的行动□没什么行动
11、夏天的时候,请问您一般会把空调调到多少度?
□≧26℃□24~25℃□≦23℃□一般不用空调
12、您对现在实行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有
□支持□反对,因为要收费□希望有更好的环保产品取代□无所谓
13、您有以下哪几个环保好习惯(多选)
□人离开时随手关灯□循环用水□少用空调□少用一次性用品□不随手乱丢垃圾 □不随地吐痰□出门购物自带购物袋□正反两面用纸张
14、如果学校组织有关环保公益活动,您是
□非常愿意□看情况□不怎么参加□无所谓
15、您去餐厅吃饭的时候,会使用哪一种筷子?
□自备的筷子□消毒的筷子□一次性筷子无所谓
2.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意识 篇二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政府和约束的地方,网络赋予了人们极大的言论自由,任何人借助网络这个平台,都可以天马行空、畅所欲言,不必担心在现实中会受到的种种约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网络是自由的。这也造就了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但网络同样需要完善监管和法律规范。伦理学家指出,“在出现技术手段走在法律、道德意识之前的情况时,往往是要么更改规范,要么就得限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比起现有的技术监管和网络立法来说,提高网络道德修养、规范网络道德建设要来得更及时也更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增强网络主体道德意识的培养便迫在眉睫。
2 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青少年已成为上网主体,24岁以下的网民占到了总人数的51%,而在这些网民中,绝大部分是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在给在校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料查询、免费的共享信息资源之外,带来的一些其他问题也日显突出。
2.1 网络沉溺问题
在沉溺于网络的网络痴迷者中,相当一部分数量是被网络游戏所俘虏。由于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部分大学生主次颠倒,因痴迷网络游戏而荒废专业学习,造成最后无法正常毕业;部分学生把游戏中的理念等同于现实生活,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种种影响;有的学生为了提高游戏等级而日夜泡在网络上,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2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因为网络环境匿名的特点,除非借助专业技术,否则很难查到对方的真实身份,因此有些学生平时生活中谨小慎微,在网络上却像变了一个人,信口开合,在网上说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还有些学生因为分辨能力不够而被网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所左右,造成思想上的消极影响。
2.3 网络社交问题
网络可以让人们更方便地交流,但网络交往不等同于现实交往。有些学生热衷于网络社交,忽略了现实中与其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错把虚拟等同于现实,造成现实中人际交往的障碍;有的学生沉迷于网上交友,在没有核实清楚对方真实身份且并不了解对方之前投入过多感情,轻易相信对方而上当受骗;有些学生现实交际能力欠缺,在网上却可以聊得热火朝天,由此更加迷恋网络,却更忽视了现实中交往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久而久之性格变得孤僻、自闭,与人交往能力越来越糟糕。
2.4 网络成果剽窃问题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导致了很多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越发严重。平时要交的作业、阶段性的论文甚至毕业设计,都希望从网上能够直接获得,形成这种习惯后,任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想求助于网络,一来是对网上别人成果的极其不尊重,二来也极大地阻碍了自己的学习和创造能力,进而影响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
3 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
3.1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现实社会有其通用的道德标准,网络同样需要一个共同遵循的准则。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体人群,因此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至关重要。人们在享受到网络便利性的同时,也应该共同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秩序,这也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网络化建设起步较晚,所以网络道德建设还远不完善。据新闻报道,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有个校规,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一次计算机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为此校方还专门制定了一本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向学生解释哪些网络使用方法是被允许的,而哪些是不被允许的。经此培训后,学生还要参加一次使用守则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被允许使用校园网络。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使用前的相关教育课程。因此,我国在大力推进和发展计算机技能教育课程的同时,还应该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课程加以重视,还可以将网络道德的相关教育列为政治思想课的必修课程,对大学生甚至中小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启蒙教育,同时借助各种媒体宣传网络道德,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导向。
3.2 诚信与责任的统一
(1)诚信。诚信是大学生在现实中所必备的品德,也是应该在网络社会中同样遵循和坚持的品德。网络的健康需要所有网络主体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和提高网络环境。要加强网络诚信,就要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一方面需要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另一方面就需要对其进行正确教育和引导。如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报告等活动,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诚信教育,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是网络道德对网络主体的客观要求。
(2)责任。责任,是指由一个人的资格(包括作为人的资格和作为角色的资格)所赋予,并与此相适应地从事某些活动,完成某些任务以及承担相应后果的法律和道德要求,它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必然属性,任何人都不能推卸。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群体,因此大学生的责任感如何关系到社会化进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网络信息传输具有匿名的特点,正是这一特点容易造成人们使用网络时责任意识的淡化。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做有道德的网络用户,在网络上同样担当起应有的道德责任。
同时,诚信与责任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用诚信来维护网络社会中的互相信任,另一方面责任可以更好地推动和促进网络诚信。
4 结束语
在网络技术有待提高、网络立法尚不完善的今天,网络道德的培养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感和是非观。同时,网络道德的树立需要宣传、教育,更需要每个高校大学生具备网络道德意识,以保护网络环境为己任,认识到保护网络环境实质上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像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来保护和善待我们的网络,捍卫我们共同的电子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蔡其明.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5).
[4]吴丽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网络道德[J].党政干部论坛,2001(11).
[5]赵世鸿.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3).
3.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意识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意识;道德能力;培育
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道德教育工作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受教者能够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向道德实践转化,真正的做到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统一,在知识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道德能力是做好道德实践工作的关键和基础,我们将大学生作为出发点研究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并对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提升途径做出研究。
1 当代大学生具备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必要性
1.1 是社会转型与多元化价值并存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单一的社会生活被消除,社会中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化和多元化社会使得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新道德观念的形成,旧道德观念的消沉,各种道德观念相互碰撞,给现阶段我国社会道德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也淡化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能力。所以各高校需要提升对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的重视,让当代大学生能够在道德迷宫中明确现阶段各种道德现象,并作出理性科学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1.2 道德相对主义与“去道德化”盛行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放程度的大幅度提升,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交流的更加频繁,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展,自身主体意识的提升,使得主张自由的当代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和推崇尊重个人个性和主体的道德相对主义,而对那些社会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却加以反对。这种“去道德化”的思想的出现造成社会中未婚先育、吸毒等一些原本具备鲜明是非准则和善恶的事物变成了个人私事,社会对当事人不能进行其特定行为和态度要求。在这种道德相对主义和“去道德化”风靡的背景下,给我国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更消除了道德存在的本真意义,使得我国当代大学生丧失了原本正确的道德意识,对善恶不能进行有效的区分,影响了我国未来人民的道德意识,所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让其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做到明是非、变黑白,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的重点内容。
1.3 受信息多样化与负面大众文化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的重要部门,但是网络社会的出现,使得我国原先单一的信息空间开始向立体化信息空间转变,但网络社会中广泛的信息资源,使得信息过于膨胀和泛滥,大学生不能清楚分辨出哪些信息是合法的那些是非法的,哪些是有益的信息,哪些是有害的信息。这种真假信息混淆的状况下出现了网络信息污染。此外那些娱乐化、低俗化的大众文化也对我国主流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大大降低了主流文化的约束功能和导向能力,让不良的价值观念也在大学生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中得到渗透。那些当代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分辨出道德生活善与恶,出现了道德困惑的状况。所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就变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2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2.1 自主化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广泛的提升,尤其是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更要在公平竞争、追求公平的市场中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作为大学生进行信息获取和储备知识重要途径,网络自身的开放性、自由性以及虚拟性都大大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使得大学生主体意识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上也有所反应,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形成和确立过程中摆脱了对教师、家长以及书本的依赖,并按照自己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了自己的道德观念。自主化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是新时代下产生,也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
2.2 具备传统精神文化引导下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传统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的源泉,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排斥传统文化道德精髓的现状,更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真正的与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将大学生传统的道德意识培养和道德能力提升安排在传统政治教育过程,让大学生没有真正的意识到道德存在的价值,更没有将道德作为个人约束的关键准则。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传统文化精髓指引下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并能够了解和认识到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当然需要做好道德意识的创新、继承工作,只有升华的道德意识才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2.3 具备理性化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我国改革开展具有较广的复杂性、开放性、多层次、全方位等特征,市场经济则具备自发性、盲目性和竞争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让当代大学生感到了极大的危机感和不确定性。大学生想要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就需要具备理性化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并能够拥有广泛的自信,面对道德问题出现时做到冷静观察和理性思考,不要盲目冲动和过于情绪化。更重要的是要坚定自己对事物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够展示出沉着、冷静和独立思考的行为,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都趋于理性化。
3 结束语
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和文化背景以及多变的道德环境,需要高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在面对道德选择能够做到从容应对,更好的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道德生活。
参考文献:
[1]周姝怡,陈冬林.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实效性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2]蒋燕.论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育[J].职教通讯,2015(8):77-80.
[3]何小红.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5):71-72.
4.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意识 篇四
调查人:陈竹羚
当今社会,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并找出对策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及特点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人生理想、社会理想等内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责任心、使命感明显增强。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其
一、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
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其
二、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随意、庸俗被少数学生看作是一种“潇洒”,而对道德、纪律的蔑视与叛逆却被看作是有个性。
在男女交往中,只注重感情体验、生理要求,面忽视男女双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学校严令禁止的婚前性行为的做法漠然臵之,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感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考试作弊、损坏公物、随地吐痰、买饭加塞等现象时有发生。其
三、生活追求新潮,安逸享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狂欢宴饮、挥洒人生,甚至一些来自边老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
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如上种种现象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与党和国家对于青年学生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与肩负未来的历史使命所需格格不入。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即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其消极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社会又未能适时确立更完善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大学生注重实惠的目标和追求,无不体现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党风、社会风气不正,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崇尚奢糜等腐败之风也极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消费产生不平衡心理,荣辱观发生倒臵性变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在这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下使部分青年学生走上了躬行践履的道路。
(二)、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不足。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由于较少把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选择能力同具体规范协调起来,不少学生受同乡、好友感情的驱使,无视学校纪律,参与打架,搞同乡会,甚至代人考试。校园中大学生重人情、轻法度的现象也从另一方面加剧了道德文明的偏离。
(三)、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家长文化程度的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另一方面,七十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已开始进入大学,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往往受到过分溺爱。不少学生已习惯以我为中心,“人人为我”视其为理所当然,至于“我为人人”既不去想,也不愿去做,久而久之,尊敬师长、敬老爱幼观念淡薄了,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坏习气养成了。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四)责任意识淡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独立化程度越来越高,加之不良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失去了过去那种强大的凝聚力,权力金钱化现象也使人们对社会的离心力逐渐增大,个人只要权利,不要责任、义务,这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严重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89.3%的学生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是“为自己”,在人生奋斗目标上表现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淡漠已渐成必然,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现象。第一、“无兴趣”。即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劲,表现在行动中就是情绪冷漠、消极,情感萎顿、空虚,整天无精打采、懒洋洋的。第二、“无所谓”。就是学习无所谓,工作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失败无所谓,赞扬无所谓,批评无所谓。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第三、“无意义”。有些学生似乎看破了红尘,将社会发生的一切都看成是“演戏”,将人们的活动都看成争名夺利,因而对他人、对社会都看得很黑、很阴暗,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毫无意义,心态渐渐变得冷漠起来,严重者则走上出家乃至轻生的道路。
(五)人生价值错位
人生的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个人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倾向性,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关系。由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调整和变革,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主体日益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化,从注重理想到更多地注重现实和功利、从无私奉献或奉献与索取并重到更多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的享受,淡化了社会责任和集体观念。具体表现在:一是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社会需要,更有甚者以牺牲集体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更多的大学生表现为关注自身发展和现时利益,如获得奖学金、困难补助、评先评优、入党、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等等,而很少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且对别人的要求十分苛刻。二是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大学生中对物质生活和个人需要过分看重,对精神生活和集体事业普遍冷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目标短浅,缺乏远大志向,学习目的功利化,在就业选择时,以单位所在地、经济待遇、工作环境等作为重要条件。三是重索取,轻奉献。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权利强调所得,而忽视责任忽视奉献,他们不再赞赏只讲耕耘、不问收获的观念,而把工作的付出和取得视为等价。捞党票,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就业;当学生干部,是为了给自己积聚资本;获得奖学金,只认为是自己努力所得。只愿从社会、集体中索取,只要求他人、群体、社会对自己负责,奉行利己主义;而不讲奉献、不愿为他人、群体、社会负责,没有履行自己责任、义务的自觉意识。四是感情冷漠、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大约有占大学生总人数6.5%的学生暴露出的首先是个体的感情冷漠、极端自私,责任意识淡漠。
(六)道德缺失
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礼貌、说话和气、待人热情、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等道德行为和伦理规范,会令人满意并受到赞扬。但有少数大学生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没有。一是表现在伦理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校内反映在:教室垃圾视而不见、墙上脚印无故出现、桌上涂写、图书撕页、购饭插队、水电浪费等缺乏文明的倾向;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乘车无序、待人无礼、随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会公德的缺失行为。也有的大学生明哲保身,面对他人不文明的行为往往不闻不问、熟视无睹、甚至见怪不怪。二是表现在法纪规范方面的意识不够。譬如大学生刘海洋公园硫酸泼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轰动和高校反思。三是在道德信仰上,一些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人生信条,为谋求金钱和私利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甚至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四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较低,不能正视人生矛盾,无力排除人生困境。自杀和伤人事件并不罕见,缺乏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七)行为失范
大学生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常行为失范。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物、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失礼不道歉、与异性交往缺乏分寸等等。二是学术行为失范。有的大学生混文凭、信奉“60分万岁”,把许多宝贵的时间消磨在吃喝玩乐之中;考试舞弊、科研造假、抄袭论文等现象已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声誉和发展。三是就业行为失范。有的大学生一切以个人的得失为出发点:如少数大学毕业生毁约现象,在职业选择上不愿意从事收入较低、条件艰苦的工作:甚至为了博得用人单位的好感,昧着良心制造假证书、编造成绩单。四是网络行为失范。部分学生沉溺网络之中,废寝忘食,甚至忘记上课、考试,导致学业荒废。五是竞争行为失范。有些大学生缺少良好的竞争风范甚至无视校纪校规。
总之,由于大学生自身责任感的缺失,对社会义务和责任存在一种淡漠态度,一方面导致自我评价降低,缺乏信心、勇气,学习自觉性差,不要求上进;另一方面导致社会信任度
降低,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质量纷纷提出质疑,纷纷批评大学毕业生在高校没有学会做人,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不会合作,欠缺团队精神;缺少学习的动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等。
二、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对策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爱国主义就是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民族利益为先,具有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大力宣传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二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优良的道德传统值得继承发扬,大学生要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明确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将传统优良品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三是要注重历史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国情。只有铭记历史,记住封闭、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把改革开放视为己任,树立赶超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二)坚持养成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习惯养成教育,也就是要逐渐培养大学生守规矩的良好习惯,是对大学生开展责任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旦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责任习惯,大学生就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产生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目前,一些大学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虽不成气候,但却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因此,大学生应加强道德行为习惯训练,提高文明素养,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第一,大学生必须以公民道德建设为己任,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既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犯错时不推诿、不找借口,要敢于承担责任:要讲诚信、重承诺,不能说话不算数;要尊师崇道和关爱身边的人与事物;对人要有礼貌,要文明修身,谦虚谨慎,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积极参与和管理校园的各级各类活动,在承担责任中锻炼自己,养成大处着眼、小事着手的思维方法,“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第三,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滴油、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块煤,要养成“饭菜不剩、钱不乱花”的好习惯,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切不可舍“小”求“大”。
(三)深化实践教育
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也不仅仅要具有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意识和品质,还应采取措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力所能及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大学生承担责任的落脚点就是要运用所学所知,即学以致用。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校大学生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途径,也是磨炼意志、砥砺品格的重要条件,团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社会实践对于增强大学生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意,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锤炼出敬业、奉献、爱民、亲民的优良品格;也使大学生能进一步树立孝敬、友善、勤劳的传统美德。大学生通过实践教育,还可校正价值观,找到社会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结合点,在实践中校正就业、服务理念。
(四)强化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是人们模仿的对象,榜样教育的效果是通过向榜样学习而实现的,这种学习主要是靠大学生个人对榜样行为的模仿,从而转化为自觉、自愿、自发的自我行为。第一,“感动中国”的人物、道德楷模、抗冰抗洪英雄等等,是青年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先进典型的道德力量和伦理精神,使大学生不仅学到了优良的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可以由人及己,体会
人生真义,发掘自身的道德潜能,自强自立,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第二,家长和教师,是青年大学生最接近的榜样。勤劳善良的家长是青年学生最先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不仅在于养,更在于育;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教师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对青年学生起着感化、熏陶和示范的作用。第三,青年学子中的优秀典型,如“三好学生”、“自强之星”等,都是青年学生最熟悉的榜样。这些榜样跟青年大学生生活在一起,年龄相近,经历相同,有共同的语言,具有强烈的可比性,容易激发大学生的上进心。
(五)突出艰苦奋斗教育
邓小平同志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今天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我们再去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穿草鞋。艰苦奋斗首先是指在思想上、工作上和学习上要有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自觉抵制各种奢靡之风,增强艰苦创业的意识。其次,当代大学生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抑奢少费,崇俭守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提倡艰苦奋斗,大兴勤劳节俭之风,人人奋发努力,个个勇于负责,才能生生不息,蓬勃发展。据调查,湖南某高校学生月消费一般在400---600元之间,月消费在iooo元以上的约占18.2%,消费在3000元左右的竟达4.1%,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主要经济来源还是来自父母的供给,要培养他们的节俭观念,教育他们消费要恰到好处,不能攀比、更不能挥霍、浪费。艰苦奋斗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当代大学生要真正担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勇气是不行的。
三、大学生的责任
责任是对承担一定角色的人所应当担负的任务、职责、使命等方面的规定。人所承担的角色不同,责任也就不同,责任总是与人的角色紧密相连。大学生的责任就是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责任主体出发,分析他们行为的价值取向,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起自己所应尽的责任、从而形成自觉的责任意识的一种理论形式。大学生尚未走向社会,许多方面尚未定型,所以大学生的责任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责任或者说是向未来敞开的责任,因而大学生的责任更多地所表达的就是国家、社会对大学生一种社会使命或历史任务的期许和引导。
5.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意识 篇五
学号:10509228 姓名:李元 班级:软件二班
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不仅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其中至关重要的当属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因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首先学会做人。而在如何提高,我认为实践至关重要。
由于当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体特点及其经历的原因,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严重地影响大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增加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期间的各项发展任务,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材。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并逐渐融入社会,他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有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并引发有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相应思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程针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进而透过具体现象探讨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问题,将有助于青年学子拨开市场经济的迷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干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为自己的成才拨正航向。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党和政府对此也寄托了殷切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青年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并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重托,真正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在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虽然客观上讲,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法律意识必然包括法律思想体系的理论内容,但就实际状况而言,在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中,法律思想体系理论内容的比重还是较低的。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一尊严。因此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了事,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高校大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从社会因素看,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不良精神文化产品的毒害、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等都会成为培养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障碍。市场经济对当代高职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强化拼搏意识,树立求真务实观念,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不应讳言的是,市场经济对当代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也具有负面影响。一些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的某些问题缺乏理性思考,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加之社会上对高消费生活的有意无意渲染,使高职学生心理不平衡,钱的多少成为不少高职学生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另外,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也对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带来种种干扰,使一些高职学生对法律的权威性产生了困惑和动摇。
6.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向艺术生成 篇六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人们往往要求创作者必须贯彻自由的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审美道德意识生成在创作中具有特殊性,不是从外面强加给作者的,而应是创作者内在的生命自由意识向艺术的体验性生成.审美意识的体验性生成,是生命的“敞开状态”,道德意识则使创作者处于生命的约束与责任担当状态.所以,从生命本身出发,就可以看到:审美与道德之关系,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生命内在力量的.互相激活的关系.只要寻求生命自由意义上的审美与道德的和谐统一,艺术就能展示出感动人心的伟大力量.
作 者:李咏吟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刊 名:东疆学刊 英文刊名:DONGJIANG JOURNAL 年,卷(期): 21(3) 分类号:B83-0 关键词:审美意识 道德意识 交互作用
7.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意识 篇七
比尔·盖茨说:“你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意识是做人的基础。如何解读责任心呢?“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由此可见:责任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保障。
从成功学的角度讲,一个拥有爱心、道德感以及责任感的人,较容易取得成功,并且其生活也最容易获得幸福。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属于德育范畴,更归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国家教育部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义务教育课程要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百度上这样解释“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但责任意识是其建设的内核。责任感的培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零零后,通过我多年在教学一线的探索与研究发现,学生责任意识弱化问题普遍存在。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都没有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依赖性强,责任心差,认为学习是为父母学,考试是为老师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从我的调查和了解中发现,有的孩子不会系鞋带,有的孩子不会记作业,有的不会扫地,擦灰等等。还有的学生心里自私、狭隘,不会与他人分享,遇事斤斤计较。分析原因,就是孩子的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公共道德的博爱精神。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重点在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公共道德培养以及博爱精神的培养。
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助推责任意识的形成
(一)学校理念引领,奠基学生品行
作为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领导,我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帮助刚入校的孩子养成良好的责任担当意识,并一路引领他们到小学毕业,从而形成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学生从一年级入校开始,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个孩子的灵魂都沉睡着一个最好的自己,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头沉睡的雄狮。养成教育就是唤醒沉睡雄狮的最好药剂。实践证明从学习、生活、道德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在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唤醒,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责任激情。
(二)行为习惯训练,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也是我最欣赏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善良的,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点播,使其行为举止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其责任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终生发展。在校园生活中,倡导师生保持校园清洁,不可随地乱扔纸屑杂物,这不是小事,即是培养卫生习惯,又是培养“讲究卫生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在心中形成我有保持卫生的责任。此外,校园里右侧行走的要求,在孩子头脑中形成了我是良好秩序的执行者和保持者。我上下楼的规范行走,让校园里秩序井然,遵守校园规则这是我的责任。如此倡导和解读校园规章和校园文化,孩子们在内心深处就会接纳这样一个信息: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努力学习,是为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这是我的责任!我参加体育锻炼是让身体更加健康,拥有好的身体是对自己负责!如此一来,生活处处是教育的场所,如此一来,学生认真看待每一件事,以饱满的热情,在高效中积淀责任意识。
二、培养公共道德精神唤醒小学生责任意识
(一)私德教育转化成公德教育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应该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孔子的五伦私德,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更应该懂得超越私利的公德契约精神,即“个人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地位低的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非利益交换的求助者之间的关系”。教会学生尊重公共利益,尊重公共的行为规范,从小形成责任担当的意识。现代社会重公共交往,现代社会中大量的非利益交往,是超越私利的交往,人们更重视契约精神,公德精神凸显其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使其形成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公共道德优良品德,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走在马路上,随手扔一张纸就是破坏了公共卫生,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就是扰乱了公共秩序,乘坐公交车不排队或者排队时加号,成坐地跌或电梯不懂得谦让先下后上等等。这系列问题就是公共道德意识的缺失,从小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在公共场所应该这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学校作为育人基地,可以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故事会、演讲比赛等方式,让小学生展开交流探讨,明确公共行为的是与非……经过这些精心设计的环节进行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会渐渐形成。在幼小的心中会明白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会用责任之心在心田筑起一道防范不良品行的“长城”。
(二)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示范者
立德树人,关键在师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做到。教师的专业精神、为人处世的态度、外表与精神风貌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言语表达、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为师者,首先要具有责任感,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学习的榜样,用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小公民。老师的一言一行也在诠释的为师者的责任。如:老师认真批阅的一本本作业,老师精心备课批注的教材、老师去医院探望生病的学生……虽平凡的小事,但体现了老师的责任之心,让孩子深刻地感受到正能量。
三、培养学生博爱精神提升担当意识
(一)义工服务体验让孩子受益终身
许多欧美国家家长认为,学习不会影响孩子的人生,决定孩子人生发展主要方向的不是学习而是道德。博爱,就是一种更高的道德境界。古语说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国外教育体制规定,学生只有做义务奉献到多少学时,才能换取学分,拿到毕业证。课余时间学生会到残疾人学校做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慈善活动、社会实践、生活体验等活动,更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温暖别人。到养老院、福利院、孤儿院去义务服务,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洗脸、教孤儿院孩子学习功课等等,这些孩子的内心里从小就充满的温暖和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他们奉献得越多,回到学校里老师、同学们就会越发喜欢他、赞扬他。这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是超越了个人利益的人文情怀和博爱精神。
(二)家国情怀让孩子大爱无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国才有家。我们要时刻饱含对国家刻骨铭心的热爱。以家国情怀养正学生人格,培养责任意识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周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国的爱国之举,都作为我校校本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理念:国家的兴衰是和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有一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力量的责任意识!同时我们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结合责任意识,学校先后开展了“梦想少年”“书香少年”“美德少年”的评选活动。活动初选阶段在班级进行,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美好的机会。通过聆听和展示,孩子们从伙伴的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向上向善的东西。通过活动,孩子们明白了爱国先从爱班级开始,一起为集体履行义务、处处维护好集体的荣誉,就是一种担当。如果由此升华成高尚的品格,可以说这又是人生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爱与责任的完美融合。通过争当“梦想少年”等活动,孩子们深切的感受到爱家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
四、家庭教育从生活中关注责任培养
8.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意识 篇八
关键词: 道德意识;式微;应对方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214—02
一、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其诱因分析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的一生影响都很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但是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存在着诸如自我中心、自私、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等等缺点,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与行为规范的失衡。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意识式微、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随意、庸俗被少数学生看作是一种“潇洒”,而对道德、纪律的蔑视与叛逆却被看作是有个性。特别是在男女交往中,只注重感情体验、生理要求,而忽视男女双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学校严令禁止的婚前性行为的做法置之漠然,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感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考试作弊、损坏公物、随地吐痰、买饭加塞等现象时有发生。最终造成自我意识与行为规范的失衡。
2.享乐意识与现实生活的失衡。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狂欢宴饮、挥洒人生,甚至一些来自边老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 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
如上种种现象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与党和国家对于青年学生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与肩负未来的历史使命所需格格不入。
二、大学生道德意识式微分析
1.主观因素。不少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甚至我们从中还可以观察到某些儿童时心里的残留,如有意试探纪律的边界,明令禁止的却偏要去做,不处分到头不作罢。另外,在当前形势下,许多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有时尚不能加以正确选择,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的大学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因此,提高大学生文明水准,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已势在必行。
2.客观因素。(1)社会环境的影响。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等多元化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社会又未能适时确立更完善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在这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下使部分青年学生走上了躬行践履的道路。(2)高校管理的失衡。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由于较少把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选择能力同具体规范协调起来,不少学生受同乡、好友感情的驱使,无视学校纪律,参与打架,搞同乡会,甚至代人考试。校园中大学生重人情、轻法度的现象也从另一方面,加剧了道德意识式微的恶化态势。(3)家庭教育的失当。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家长文化程度的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另一方面,8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已开始进入大学,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往往受到过分溺爱。不少学生已习惯以我为中心,“人人为我”视其为理所当然,至于“我为人人”既不去想,也不愿去做,久而久之,尊敬师长、敬老爱幼观念淡薄了,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坏习气养成了。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三、应对方略研究
大学生道德素质优化路径实现之分析道德的内化是道德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而调查显示大学生道德行为的高低受道德意识的直接影响,其水平对道德行为起着更为关键性的作用,这就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供了方法论和方向性的指导。
1.营造校园和谐人文环境。高校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构建和谐社会理应从自我做起。建立打造稳定、和谐、敬业的大学生队伍,必须要坚持人本管理。通过切实解决广大大学生的生活困难,让其在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关注人的个性张扬和能量的充分释放基础上,正确处理学校与大学生之间、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得他们的团结协作和尊重个性、自我负责的管理思想原则在高校中逐步确立,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和谐组织,积极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健全学生道德教育和示范机制。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教育是基础工程。通过系统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锐利思想武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崇高精神追求和人生准则,为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思想基础。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教师不但要率先垂范,作出榜样,学校还要不断完善道德和行为规范,为其提供硬性的保障。只有榜样的力量和规范的制度建设双管齐下,才能收到实效。
3.建立道德素质评价和激励机制。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以善恶标准对其道德现象进行评价。通过开展对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活动,对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水平进行评价,将大学生道德建设情况与其毕业、考研等考核挂钩,从精神、物质、社会需要几方面对其进行奖惩激励,有助于改变“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真正实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4.增强大学生自育能力。道德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逻辑起点,而实现自我教育是道德认识的目的和最终归宿。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必须始终坚持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大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让他们充分发表见解,在争鸣与反思中弄清是非对错,努力培养积极的自我观念,逐步规范自我的行为,摆正和处理好个人、集体和社会的位置及关系,增强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
另一方面,大学生应当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经常反省和评价自己的言行,才会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从精神上产生动力和满足感,增强信心,不断前进。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努力创造一个蓬勃向上、协调一致、自治力强的环境来引导大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指导他们勇于向自己的缺点挑战,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步完善自己。
事实证明,“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风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很显然,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化社会成员的道德规范和信念,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各项素质提高的基础和重要教育力量,每位大学生应本着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抓住本质,认真实践,提高道德素质,创造和谐校园,使“以人为本”成为基础教育事业跨越性发展的精神支柱,促进其快速、健康、科学、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光.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思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2.
[2]王雯妹.坚持大学生德育的意识形态方[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3]李华,黄正泉.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初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3).
[4]袁纪玮.高校应如何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7).
9.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意识 篇九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对道德事件的热点关注,那种陈旧的宗教教学已经不再符合现代社会,特别是青年学生的要求,他们想要的不仅是基础理论知识,更是一种能够提高他们精神气质素养的历史教育。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使尚未踏入社会的青少年能够在内心形成一种正确的宗教道德意识,课堂教学的作用十分重要。为此,在不违背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下,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扩充,使师生共同感悟宗教的智慧。
2.打破教材框架,构建知识体系
关于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如下写到: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由于人教版的教材是按照专题的类型进行编写,这两部分是分两个课时安排的,笔者尝试打破教材的框架设置。
在基本完成对佛教、道教传入产生的时间背景的介绍后,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宗教是在该时期产生传入的原因,引出对于东汉混乱政局的讲述。这是本课根据课标对于教材讲解顺序作出的调整,更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历史事件之间横向联系的思考。
从宗教教义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宗教能够传播发展的原因。结合补充史料秦始皇和汉武帝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求,以此引出这两种宗教的产生传播与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汉明帝的金人托梦也足以见得,佛教在上层统治阶级中的影响。东汉时期民不聊生的社会局面,使百姓对现世失去了信心,而佛教的教义是让人们忍受现世的一切苦难,去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来世幸福。这麻痹了人们的思想,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很多平民百姓因为反抗遭镇压无法摆脱被剥削的地位,便把希望寄托来世,虔诚信佛。
早在西汉时期,董仲舒所倡导的天人感应学说,也是在灌输一种神秘主义的谶纬迷信思想,为道教的传播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而道教的广泛传播更多的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这里所提及到的秦始皇、汉武帝、董仲舒等人物形象、内容与之前所学到的有所不同,也使学生感受了更加立体的历史人物形象,在打通知识点学习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其辩证历史分析的能力。
3.培养道德意识,感悟人生哲理
本课的教学目标旨在适度的培养学生的宗教道德意识。佛、道教的基本教义的讲解这一部分的灵活性最大,也是本课重点所在。
佛、道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因果报应、因果三缘、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等等,其中,对因果三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这些有利于道德教育的内容,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感悟,可以与日常生活或者熟悉的历史情节相结合进行重点讲解。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曾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与佛教的思想相近;而因缘法则也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认为宇宙万物皆以内因外缘而形成,牵一发而动全局,因此在行为之前,要综合考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缘关系,不宜人为地割断各种关系。我们能够相遇,成为师生,同班同学,也是一种缘分,要彼此珍惜。
不可否认,宗教文化中迷信的“长生不老”的思想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特别是被邪教所利用时。然而,对于宗教思想也不可全盘否定,应该站在道德的层面去看待。众所周知,提到中华文化,孔子文化是不容置否的,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以后,在后期又与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走向世界的孔子文化。孔子文化所宣扬的是对现世世界的思考,“未知生,焉知死”,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也一直倡导着这种关注人本身的现世思想,可是,基督教文化也依然潜移默化的对他们的思想产生着影响。
4.结语
今天,我们的国人越来越多的变成了没有信仰,走向了一种现世思想的极端,因此,作为教师,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的课堂上有意识的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宗教道德理念,端正其思想,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更好地达成全面育人的目标,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10.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意识 篇十
(一) 个体道德教育的内涵
1. 本文个体的界定
这里个体的定位除了是社会中每一个独立存在的一个个体的人之外, 相对于母亲这一社会角色而言, 指的是每一个子女。其起始阶段是胎儿时期, 母亲对个体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应该是起于幼儿时期, 是贯穿于个体一生的教育。
2. 个体道德教育的内涵
本文的个体道德教育主要是指生活道德教育, 这种定位, 一方面是因为从人类学、考古学来看, 道德教育是来源于生活, 在生活中并服务于生活的。从人类社会的起始阶段———原始社会来看, 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人的意识水平也不高, 不仅没有意识到也没有条件把道德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活动来进行, 因此, 道德教育就混同在广义的教育中, 由家庭、公社、部落或者说是有经验有威望的人来掌控。彼时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生活教育。另一方面是因为“母育”中母亲对个体道德教育也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此外,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现状也在呼吁道德教育回归生活。
(二) “母育”的内涵
1. 本文的“母育”的渊源
本文的“母育”是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母育学校》的启发而提出的。夸美纽斯相信教育可使种族更新, 因此, 所有儿童不论贫的和富的, 高贵的和低贱的, 不论男孩和女孩, 都要受到教育。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 而且还应该按自然之道进行。为此, 他勾画出一个理想的方案, 这个方案涉及初生的婴儿到24岁的青年。这个方案中的第一个等级就是“母育学校” (设在家里) , 包括儿童生活的头六年, 这一时期的儿童所接受的是简易的实务课程。第一级学校的教师就是母亲。
2. 本文“母育”的内涵
本文的“母育”与夸美纽斯“母育学校”之间既有共性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共性之处即为母亲对儿童的教育;不同之处在于, 本文“母育”的内涵需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
(1) (主语) 母所包涵的范围。按照传统的理解, 母亲的一般含义是“生儿育女的人”, 例如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 “母”被解释为“牧也, 从女, 象怀子形, 一曰像乳子也”。牧, 在古汉语中原本是放饲牲畜之意, 如牧马、牧牛。“母”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引申开来便是生育、哺育和教育孩子的人, 尤其是孩子的牧人。当然, 本文中母亲的概念具有更宽泛的包容性, 既包含了生育并且哺育和教育孩子的妇女, 也包含了男人———以母亲角色出现, 哺育和教育孩子的男人。
(2) (谓语) 育的表现形式。本文“母育”中的“育”无论是母亲对子女的道德教育还是关于母亲的教育, 都有一个共同的基调———引导, 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无意识地引导着子女道德方面的发展, 母亲无论是在为人母之前或之中以及之后的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综合之力的教育, 还是自我教育, 都有一种力量引导着其自身。
(3) “母育”内涵的界定。
(1) 母亲对个体道德的教育。第一, 本文“母育”的一个方面是指母亲对个体 (子女) 的教育, 且以道德教育为主, 而夸美纽斯“母育学校”中母亲对个体 (子女) 的教育包括很多方面, 道德训练只是其中之一, 并非主要部分。第二, 本文“母育”中母亲对个体 (子女的道德) 教育贯穿于一生当中, 是一个连续的、终身的过程, 而夸美纽斯“母育学校”中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主要是其理想方案的第一个等级亦即儿童生活的头六年, 是处于一种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 其特点是阶段性。
(2) 关于母亲的教育。本文“母育”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关于母亲的教育, 关于母亲的教育是母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掌权者手中, 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因此, 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也有学者曾说过:“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等等, 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向人类证明母亲重要性的同时也在提醒我们, 母亲教育素养的高低是子女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关于母亲的教育又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 母亲外部力量对其进行的教育。这种外部力量可以是学校, 可以是社区, 可以是社会, 也可以是集外部各种有利力量于一身的总和教育。第二, 母亲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母亲教育孩子的过程, 就是再现自己的过程, 是教育自己和检验自己人格的过程。”自我教育对于没有过多外界约束力的母亲来说十分重要。正如马卡连柯曾经说到的:“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 或教导儿童, 吩咐儿童的时候, 才是在教育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 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 都教育着儿童。”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对自己家庭的尊敬, 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 都对儿童有很大的意义。
总而言之, 关于母亲的教育, 首先是指对母亲进行的教育, 它是培养母亲并使之完成母亲这一社会角色所必要的基本素养的教育, 教育母亲如何更好地践行母亲职责的教育;其次是在母亲自主意识觉醒后对自己进行的自我教育。在关于母亲的教育中, 母亲是教育的主客体的统一。
二、“母育”与个体道德教育的关系
(一) 个体道德教育是“母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母亲对个体的教育不是单纯的指道德教育, 也会有其他方面的教育, 例如为个体智力的发展, 为个体造就健康身体的教育, 等等, 这些都是母亲对个体进行教育的一个部分, 个体道德教育是“母育”中第一个层面上的组成部分;其次, 关于母亲的教育, 也有极其丰富的内容, 为了提高母亲的综合素质, 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对其进行的道德教育是“母育”中第二个层面上的组成部分, 因此说个体道德教育是“母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 “母育”有利于个体道德教育的开展
对个体进行的道德教育不是谁都能进行的, 个体道德教育有其必要的条件。本文结合个体道德教育的特点来加以探讨。
1. 过程性
个体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个体受周围人、环境等影响而不断成长的过程。从母亲与个体之间来看, 母亲对于子女道德观念的养成、道德行为的规范等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而且子女在家庭中受到母亲的道德教育在其整个道德教育系统中占有初始性地位。个体道德教育的过程性中隐含着内在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是学校教育或者社会教育望尘莫及的, 个体无论是在学校接受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教育, 还是接受社会上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或随机的教育, 最终归宿还是回归家庭。一个人从出生、长大, 直到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 有2/3的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的, 这个过程是不间断的, 即使独立生活了, 仍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母亲的影响。因此, 母育是终身的, 这种长期的连续的教育, 这种客观存在的条件, 为个体道德教育的过程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关键期
个体出生时是一张白纸, 虽然遗传天然地赋予了他们一些先天的特质, 但对于人生体验而言, 特别是对于社会生活规则的体验, 还需要在后天中慢慢习得, 而这种学习的关键期就是儿童阶段。儿童的大部分体验是来自家庭, 而由于生理等方面的原因, 儿童的大部分体验来自于母亲。关于个体道德发展中的方向和水平, 就取决于母亲是否对孩子善尽其责, 母亲的品德在子女品德的形成中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学者王东华认为, 在人生的头三年存在着一个镜像期, 这时, 孩子的大脑像海绵一样全盘吸收他所感受到的一切。孩子的头三年不是没有记忆, 恰恰相反, 正是这些记忆构成了人生生活的基础。在孩子的头三年里, 母亲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特别是在孩子行为范式的培养上。对于个体道德教育而言, 关键期———儿童期的教育不容忽视, 因为婴儿的1年绝非普通意义上的1年, 孩子的1年等于10年。
摘要:当前我国个体道德教育主要是依托于学校教育, 然而现实生活中, 道德教育在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格局下问题仍然是层出不穷, 这种局势要求我们正视问题的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本文从家庭教育中母亲这一社会角色出发, 探讨“母育”与个体道德教育的关系。
11.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意识 篇十一
一、《野草》:鲁迅个人苦闷的宣泄
与传统文学善于描绘外部客观现实不同, 现代主义文学明显的出现了“向内转”的倾向, 它注重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 侧重表现人的精神世界。《野草》作为鲁迅独语式的“个人化”著作, 正是对其精神世界的剖析、内心苦闷的宣泄。《野草》除《题辞》以外的23篇均创作于1924年九月至1926年四月, 当时北京正处在段祺瑞的黑暗统治下, 鲁迅也正处于人生的彷徨期, 有着种种的生存苦闷, “觉得世事都无味, 人物都可憎”1。首先, 孤军奋战的苦闷, 鲁迅曾是一名精神界战士、启蒙思想家, 但是现在“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 有的高升, 有的退隐, 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个战阵中, 一块战斗的阵营里边, 伙伴还会这么变化”2。“我”成了一名孤独的战士, 想要新的伙伴但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其二, 探寻新的道路而看不到方向的苦闷, 当时中国革命陷入低潮, 鲁迅对以往坚持的道路产生了怀疑, 但是只能“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3, 找不到前进的路标。其三, 自身思想上的苦闷, 面对外部变幻莫测无法把握的现实, 鲁迅转而向内探求自己的精神世界, 但是又“终不能确知是否正确”。另外, 兄弟失和的苦恼, 感情的苦恼等。1923年与周作人决裂使鲁迅失去了最亲密的兄弟、朋友、战友。种种生的苦闷压抑着鲁迅的神经, 他需要为此找到宣泄的途径, 此时与厨川白村的相遇无疑为《野草》的创作提供了方法和理论的依据。
1924年鲁迅翻译了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并把它当做教材讲授, 正是这本书为鲁迅打开了通向《野草》之门。《苦闷的象征》糅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它认为人生有两种力, 一为新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一为旧有的因袭, 道德、法律等。这两种力量相互冲突就形成了人间苦 (苦闷) , 这种苦闷乃是文艺的根底, 而把它表现出来的方法就是广义的象征主义。诚如书中所言:“人生的大苦患, 大苦恼, 正如欲望在梦中要打扮改装着出场一样, 在文艺作品里, 则身上裹着自然和人生的各种表象而象征化地出现。”4虽说鲁迅的思想包含着众多思想家的影响因子, 但《野草》中对梦和潜意识的描写, 对生命意识象征主义的表现无疑是受到了《苦闷的象征》的深刻影响。
如上所述, 《野草》是鲁迅对自身生存现状的自况, 是一部独语体的“个人化”著作, 包含着现实的思想内蕴, 是对自身生存苦闷的宣泄。如鲁迅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失恋》, 看青年消沉作《希望》, 为颂扬革命志士作《一觉》等。《野草》是鲁迅内在情感与外来影响相结合的产物, 是从“孤独的个体”的存在体验中提炼出来的鲁迅诗。此外, 《野草》更深层的思想内蕴体现在它的哲学层面上, 对现实生存困境的思考和选择进一步丰富、加深了《野草》的内涵。
二、鲁迅的生存困境及其反抗绝望的选择
如果说《野草》的创作方法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 那么其中对人生存困境的揭示更是现代主义文学经常描写的一个精神命题。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讲, 《野草》“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的小花”5, 包含着鲁迅悲苦人生的生存体验, 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与荒诞命运。荒诞意味着无论在什么条件下, 以何种方式进行选择, 都无法改变失败的命运。以《死火》和《影的告别》为例。它们都以梦境开头, “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6,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 就会有影来告别”7。鲁迅正是通过“梦”这一情境的预设, 有意使自己的思考与社会生活拉开距离, 直接切入生存的思索。随后, “我”与“死火”相遇在冰谷, “死火”面临的两难选择象征着人的荒诞处境。若留在冰谷 (无为) 将会“冻灭”, 若跳出去重新燃起 (有为) 将会“烧完”, 无论作何选择都无法避免死亡的命运。“影”也难逃这一困境, 选择黑暗会被黑夜“沉没”, 选择光明会被白天“消失”。面对这种绝望的生存处境, 虽然在生于死的对立中, 死成为更强大和无法避免的事实, 但是“死火”“我”“影”仍然有主动选择的权利。具体来说, “死火”选择有为, “那我不如烧完”8;“我”要走出冰谷。虽然早已知道结局, 但仍然选择反抗绝望, 选择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影”拒绝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也不愿在明暗之间彷徨着生存, 而是选择在黑暗中消失, 这是一种彻底的拒绝与牺牲精神。正如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的一句名言:“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9鲁迅在承担黑暗的同时, 自身的生存的价值也得到诠释。
《过客》被誉为最能体现鲁迅反抗哲学的作品。过客的形象:约三四十岁, 状态困顿倔强, 眼光阴沉, 乱发。过客以一个孤独的精神界战士的形象出现, 这俨然是鲁迅自身的彷徨形象的化身, 也包蕴着其更多的思考。首先, 孤独是启蒙者的宿命, 因为只有孤独才能保持思想和行动的绝对自由。虽然过客受了伤, 流了很多血, 但他拒绝女孩的布施 (一块破布) , 拒绝喝人血, 因为接受布施会成为他感情上的负担, 阻碍他前行。其次, 过客始终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抗争, 在文中女孩象征希望, 老人象征绝望, 过客明知前方是“坟”仍要“向前走”, 这和鲁迅的人生态度也颇为相似, 他们都在同绝望的抗争中肯定了自我的存在, 在希望与绝望的纠缠中追求到了生命的意义。因此, 在鲁迅的世界里, 在绝望的生存处境中, 希望是被悬置的, 反抗就成了唯一可以把握的现实。鲁迅曾在《华盖集·北京通信》里写到:“我不妨大步地走去……即使前面是深渊、是荆棘、是峡谷、是火坑, 都由我自己负责。”10鲁迅看到了现实的荒诞与虚无, 却又认为不是不可能从反抗中得救, 因为没有人知道“坟”后面是什么?所以, “我只得走, 我还是走好罢……”11《过客》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最终结果, 而在它寻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不在于它回答最后走到哪里, 而在于对绝望的反抗, 正是这种不抱希望地永远不停地向前走的选择使他的生命更为博大、丰富。
三、承担背后的超越精神
理解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和思想内蕴只看到其对绝望生存处境的反抗是不全面的, 还应看到鲁迅在反抗中得到了什么?理解他承担背后的“坦然”“欣然”“大笑”“歌唱”。
从《野草》中不难看出鲁迅受尼采“生命哲学”影响的痕迹, 尼采的“生命哲学”又被称为超人学说, 其要义在于“他‘彻底反对永住’的‘永久循环’的世界观”12。这种世界观使他的思想充满了破坏因子, 他否定现存的一切, 对生命中的“毁灭”“死亡”都采取积极、超越的态度, 因为新的生命即将诞生, 生命就是在不断地死亡与新生中得到“永久循环”。尼采的破毁精神和把生命看做辩证发展的思维在《野草》中也有显现, 鲁迅对旧生命的死亡感到欢欣, 他在《题辞》中对生命做出了抒情性的评价:“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 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13可见, 在生命的死亡中, 鲁迅看到的不是死亡的恐怖, 而是死亡的意义:正是死亡与腐朽证明了生命曾今存在, 而且死亡与腐朽之后是新生的到来。鲁迅看到了生命的“永久循环”, 所以“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 火速到来。要不然, 我先就未曾生存, 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14这种否定旧生命又在更高层次上肯定新生命的人生态度, 是鲁迅对现实苦难的超越, 展现了其思索之深。这既是鲁迅对现实生存状况的超越, 也是对其生命哲学的升华。
《野草》既融入了鲁迅“孤独个体”的生存体验:孤独、彷徨、苦闷、寂寞、焦虑、绝望、反抗……也蕴含着其关于生存的思索:独自承担、反抗绝望、超越苦难等。鲁迅在根本无法“选择”和“承担”的生存困境中仍然坚持“自己选择”和“自己承担”, 并在自我选择与承担中, 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天地有如此静穆, 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 我或者也将不能。”15 (《题辞》) 鲁迅在承担黑暗、反抗绝望的同时, 怀着肃穆的心情, 以超越苦难的态度迎接新生的到来。这表明鲁迅已经超越了现实的绝望, 站在更高的位置观察生命、思索存在。
摘要:鲁迅的《野草》是一部包蕴着“个人化”的深沉生存体验与深刻哲思的散文诗集, 是鲁迅心灵炼狱中熔铸的诗与哲学相融合的文本。《野草》在宣泄个人生存苦闷、否定现实、反抗绝望的同时, 也在更深层次上蕴含着如何超越苦难的哲学思索。
关键词:鲁迅,生存,反抗,超越
参考文献
[1].2.3.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8.
[4].日.厨川白村.鲁迅译.《苦闷的象征》[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7.
[5].6.7.8.15.鲁迅, 《野草:鲁迅散文诗集》[M].云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2.
[9].鲁迅.《鲁迅:坟》[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4.
[10]鲁迅, 《华盖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9.
[11].13.14.日.丸尾常喜, 秦弓、孙丽华译, 《耻辱与恢复》[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1.
【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意识】推荐阅读: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11-29
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调查问卷07-15
关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查问卷06-22
大学生的诚信价值和责任意识07-20
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12-04
论析在校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06-12
谈一谈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功德意识07-29
大学生如何培养厉行节俭的习惯和意识09-14
女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个案访谈及其培养策略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