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小学生交流

2024-08-13

城乡小学生交流(精选8篇)

1.城乡小学生交流 篇一

交流成长幸福

奎聚小学 王晓芳 我响应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城乡教师对口交流活动号召,也为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有幸参加城乡教师交流活动。一年时光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城乡交流的任务已完成。来到夏店小学的第一天就体会到这里的老师很亲切,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所以很快就融入了夏店小学。这是一所人气特旺气氛和谐的学校,虽然校园小些却也井然有序,处处洋溢着书香气息。来到夏店小学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努力要求自己能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尊重、同事信任、领导放心的“好教师”。基于对自身的这种定位,一直以来,我坚持以“勤学、善思、求实”为指南,认真、务实地走过每一天。此次交流使我有机会尝试了在不同环境下,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课堂教学,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需要锻炼和提升。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完善自身建设,提高师德修养。

在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下,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通过学习,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爱校、爱生”是我多年来坚持的信念。而“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更是我作为教师的基本准则。

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让他们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我都倾尽全力,尽我所能。

二、不断努力奋进,提升业务水平。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教研活动,积极撰写论文,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2、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的成绩有很大提高。

三.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找领导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与家长密切配合。

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里、在社会、在假日的情况,并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的表现,互相沟通,共商教育孩子们的方法,使学生能健康发展。发现个别学生问题时,主动与家长联系,并力争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子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共同培育好青少年一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点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教育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爱在左,责任在右,作为教师,我的追求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

探索的精神,更要塑造他们健全完美的人格,使每个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他们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静静回首,这交流学习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人生几何,岁月匆匆!感谢生活让我有这种经历。通过这段时间的交流学习,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增强了危机感和急迫感,增强了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也明白了当好一名教师,除了要有事业心外,还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领悟到,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传递者,而应该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要做个育人的先锋。

2.城乡小学生交流 篇二

一、当前教师城乡交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参与交流的学校抱有消极态度

由于该形式的教师交流管理不是学校的常规工作,很多学校抱着应付的态度,一旦涉及到交流教师所在学校的切身利益,难免遭遇交流学校的“软抵抗”,使政策流于形式。一些城镇学校派往农村学校交流的并非最优秀的教师,他们要么是并没有教学经验的新分配的大学生,要么是在学校里教学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相对一般的教师,甚至让落聘教师或考核不合格教师参与交流,让交流教师和接受交流教师的学校同时都受到伤害,显然违背了交流的初衷,达不到交流的目的[1]。另外,由这样的教师组成的队伍支援农村学校,阻碍了先进教育理念向农村学校的传递。一方面,由农村派往城镇学校的教师,由于得不到城镇学校信任,很难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拥有的优秀教师资源本身就很少,把这些教师派出去进行交流会给学校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干扰。所以无论城镇学校还是农村学校,对待交流政策都是敷衍了事。

2. 部分参与交流的教师在情绪上抵触

教师城乡交流直接关系到城乡之间教师的多方面利益,被交流的教师在社会待遇、环境落差、家庭子女、工作成就、专业发展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方面都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城镇教师到农村工作,不仅存在着住宿、安全、家庭、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也有着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能否有效发挥专业特长的顾虑,如果对当地农村教育状况不了解,短期内就很难有效开展教学。农村教师则更是具有一定的压力[2],尤其是来自城镇的家长、学生对农村教师执教的抵触态度会严重影响农村交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农村交流教师缺乏职业安全感。因此,部分参与交流的教师会在情绪上抵触,有些教师甚至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方式来规避交流。

3. 教师交流的实效性不高

目前教师流动缺乏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流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二是流动的随意性太强,三是流动的单向性明显。要使教师城乡交流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就要保证其有一定的交流规模,而现实中这样的小规模交流难以达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目标,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3]。即便是象征性的交流,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派遣教师学科不对口,不教本学科而改教其他科目,甚至有些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之间互派交流。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了教师城乡交流资源无法有效配置。再者,教师流动的操作缺乏程序性,关于教师流动还没有设立相应的专项制度和法律法规,因而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学校教师交流不具有义务性,多是个人行为。由于教师单向上位流动的需求很旺,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教师流动的过程相对隐蔽,容易产生暗箱操作,从而导致人事管理上的腐败。此外,城乡教师在医疗保险、职后培训等福利待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乡村教师尤其是年轻的骨干教师流入城镇的单向性十分明显。

二、教师城乡交流困境的成因分析

1. 对参与交流的教师缺乏心理关怀

无论是城镇教师还是农村教师,参与交流都要付出高昂的心理成本。对于城镇教师而言,由城镇学校流向农村学校,福利、奖金下降,交通、通讯费用增加;上下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时间与空间上给子女抚养与教育带来不便;自身参加各种培训进修以及专业提升的机会将减少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交流至城区学校,虽然福利待遇要普遍高于原先,在专业发展方面也有助于其改变观念、挑战自我,但可能遭遇城镇学生、家长、学校的多重“歧视”,在心理上也有自己适应不了城区学校教育新要求的焦虑。原先在农村学校是业务骨干,但是到了城镇学校后,这种心理优势会迅速丧失,如果学校对交流教师在心理上没有足够的关怀,教师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2. 对参与交流学校增加的管理成本缺乏稳定补偿

对于没有专项经费的交流学校而言,在交流教师的管理上要做出相对较多的付出,主要在于管理成本和培训成本的增加。学校需要从思想教育、制度约束、物质激励等多方面解决城乡交流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为此会消耗一定的时间、财力、人力等。如在教案的修改把关、课堂的监控、课后的评价、交流教师的生活管理等方面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在培训方面,教师流入的学校也要投入新的必要的培训成本[4]。然而,如果学校所付出的成本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城乡交流制度就难以得到学校的支持。

3. 缺乏有效的教师城乡交流激励机制

虽然国家在教师交流方面做出了相关的合法性规定,然而对教师交流目的、预期功效、激励措施等并没有进一步明确,仍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规定。交流教师在推荐晋升或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参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方面的激励存在许多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缺乏制度保障。此外,目前教师交流业绩考评机制不完善,不利于交流激励。由于培养人才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而成果在某一位教师身上也很难直接反映,并且交流教师的工作时间短暂,此外还存在学生努力程度方面的因素,因此如何科学、及时地衡量交流教师的业绩是教师交流激励机制面临的现实难题。

三、加强教师交流的制度反思与对策建议

1. 建立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促进城乡师资的均衡发展

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是指教师不固定在一所学校任教,而是在一定任期后轮换流动到其他学校,使教师的岗位在校际间呈现良性动态流动。为此,国家应当制定相关法规,完善政策导向,以制度的形式保障教师流动,并且对流动过程的相关事宜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真正保障教师流动能够做到公平和有效。日本是教师交流较为成功的国家,其制定了教师定期流动制度。我国要借鉴其高效的管理规范和制度,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背景,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促进教师合理性流动。

2. 设立“教师交流专项基金”,在资金上保障教师交流

现阶段,教师城乡交流最大的障碍在于城乡之间教师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针对这一现实因素,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逐步统一各个学校间的教师社会福利标准。同时需要建立教师收入平衡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学校教师的同工同酬,从而为教师的流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其次,国家应设立城乡学校教师交流的专项基金,弥补城乡教育交流中教师及学校付出的成本。该基金由政府财政以定向拨款的形式下发到学校,主要用于交流教师的管理、奖励、培训及其他方面。

3. 加强交流教师的社会保障,对流动教师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教师的社会化管理能够降低教师流动的风险,让教师免除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教师定期流动的有效实施。从流动的地域看,教师的流动应坚持就近原则,不宜离教师的居住地太远。教师流动的年限应有明确的规定,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而且要做到一视同仁,保证其公正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5]。

4. 完善交流教师的考评机制,保障交流教师能够参与考评

教师参与到学校交流的考评中,是他们进行交流活动的权利和责任。学校应当积极推进教师参与绩效考评工作[6]。既要设置有效的考核标准,又要加大考核过程的透明度,同时畅通绩效反馈与沟通渠道。要注重绩效考核的反馈和沟通,通过和交流教师的绩效反馈面谈,使交流教师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使考核结果与教师利益直接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晋升或降级等的依据,充分体现劳动成果的差异性。同时,教师参与到考评中有利于推进考评机制的完善,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和实践性,提升交流教师的认同感,营造相互谅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心理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华兵.别拿支教边远山区惩罚教师[J].中国教工,2016(4).

[2]王斌.中小学教师交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3]刘琬.重庆市奉节县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叶忠,王海英.教师城乡交流的成本收益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5(2).

[5]杨习虹,杨勇.失衡的天平:对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性透视[J].新学术,2012(3).

3.突破城乡交流两大难关 篇三

王义贞镇花园小学,地处京山、安陆、随州三县交界,是安陆市最偏远的一所山村小学。在该校支教的4名启明星团队成员,分别是来自安陆市实验小学的肖卫莲(启明星校长)、刘永俊老师和来自紫金路小学的陈晶亮、谢亚红老师。2012年、2013年,该校连续两年在中心学校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第二名;2014年,该校被遴选为孝感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学校。

肖卫莲和她的团队,是如何克服横亘在城乡学校之间的难关,成功履行启明星计划的神圣使命,取得耀眼成绩的呢?

乡村教师的陈旧理念怎么改?

第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制订教师行为准则,设置教师行为底线,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分管领导每天巡课,并做好记载。政教处每月对师德师风进行考核,严禁体罚、训斥学生现象;通过校本培训,从思想上对教师们进行上限引领,引导教师提高职业修养,做有教育智慧的教师。

在关爱学生上,团队成员率先垂范。被评为“孝感市最美教师”的刘永俊,经常利用午休时间给留守儿童洗头;双休日,也会把一些孩子带回自己在城里的家,辅导他们的功课,给他们买衣服和学习用品;谢亚红老师则把亲戚朋友的孩子穿小的衣服收集起来,洗得干干净净后带给那些留守儿童。她们细腻真诚的爱,温暖了学生,也感动了家长,给全体教师树立了榜样。

不知不觉中,花园小学的教师们在态度和方法慢慢有了变化,校园里体罚、呵斥学生的现象不见了,师生和谐共处、其乐融融。

第二,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普及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3年来,启明星团队通过示范研讨、“城乡手拉手”、新教师视导、全科教学比武,以及推门听课等教研活动,常抓不懈,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以示范研讨课,带动教师们的研究热情。启明星教师刘永俊,年近半百,她“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风格,给了教师们良好的示范;陈晶亮老师的英语课,寓教于乐,学生学得轻松,兴趣浓厚;谢亚红老师年轻、热情,朝气蓬勃,2013年11月,在孝感市科学课教研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启明星教师们的课,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乡村教室,让师生感受到教学艺术之美。

开展基本功“比武”,促进教师自我提升。一口标准普通话、一手漂亮工整字,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花园小学每学期都举行教师基本功比赛,先后举行了朗诵、演讲比赛,粉笔字、硬笔书法、软笔书法比赛,以“比武”激发教师潜能,促使教师注重基本功训练,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

开展校际交流,拓宽教师视野。每学期,启明星校长肖卫莲都会组织花园小学与实验小学、紫金路小学举办“城乡手拉手”教学研讨活动,在频繁的交流互动中,传播先进理念,传授科学方法。

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怎么抓?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山村孩子视野较窄,胆子小性子野。如何成功开展学生养成教育,的确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和挑战。

肖卫莲团队的经验是,结合山村学校的实际特点,把行为规范细化为若干条具体的要求,将养成教育融入每一天,渗透每节课,从细节着手,反复抓,最终将良好的习惯根植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加强力度推广普通话,硬性规定“普通话是校园唯一语言”。孩子们长大后总会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培养他们从小掌握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今后的人生增添一份自信,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营造说普通话的氛围,强化说普通话的习惯,学校将之列入各班日检内容榜首,大队辅导员、值日教师、大队部干部,多管齐下,随时留心观察各班学生说普通话的情况,并在日检表里记载,每周进行流动红旗评比。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从最简单的问好开始。每天清晨,红领巾监督岗的同学整齐地站在校门两侧,迎接到校的师生。“老师早上好”“同学早上好”标准的队礼和问候,使得师生看到了文明的精神面貌。一段时间之后,“老师早上好”“同学好”“老师再见”“同学再见”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响彻整个校园,学生们落落大方、阳光开朗,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格调。“时时干净,处处清爽”是学校对卫生工作提出的要求。学校的每扇门、每扇窗、每道栏杆、每片磁砖、每样物件、每个功能室,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具体的学生、教师负责卫生工作。学校还将学生的个人卫生情况纳入卫生检查范围,看学生是否勤剪指甲,红领巾佩戴是否规范,书包、抽屉收拾得是否干净整齐。严格的卫生要求,经年累月对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了学生有条有理、有格调的生活情趣。

因地制宜开设兴趣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创造条件,将每周三下午定位为兴趣班活动时间,内容包括书法、竖笛、舞蹈、阅读、乒乓球、种植,等等。兴趣班的开设,对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13年学区艺术节,学校报送的合唱《七子之歌》和《少年少年 祖国的春天》格调高雅,水准专业;集体舞《江南style》,节奏跳跃,活力十足;独唱《拾稻穗的小姑娘》,演唱学生歌声嘹亮,落落大方;武术操,动作整齐,铿锵有力。山村孩子展示的节目震撼了全场,获得现场观众热烈的好评。

对于养成教育,肖卫莲校长有自己的心得。她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今天,我们要想到他们的明天,想到他们今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我们的视角就会更开阔一些。从大处着眼,从细节着手,把平凡的小事做实,用高质量的教育润泽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漫长的人生打好底色。”

四季更替,寒暑易节,肖卫莲团队在王义贞镇花园小学已工作了将近三年。他们把优质的资源、先进的理念带到了山村学校,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不仅改变了校容校貌,还改变了乡村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风貌。

4.城乡教师交流心得 篇四

桃林镇桃林初中 周升梅

电话***邮编 26222

22010年,我市拉开了城乡交流的序幕:一是城乡(桃林、繁华、龙都、北尺河、昌城)四处学校构成一个联合体,五处学校城乡结合,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城乡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二是一批又一批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他们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参与到城乡教师交流的活动中来。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村初中,我虽然没有到城市交流,但从城市来的教师身上有着我们农村人没有的东西,他们都很年轻,视野开阔,举止文雅,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特别是在电教教学方面,我们望尘莫及,特别是联合共同体,能定期地与城里教师交流,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我受益非浅。此次交流及共同体的成立已有三载,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城里来的教师所带来的先进的教学方法,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如何实施课堂教学。如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为城乡交流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我校教委领导及学校的校级领导对交流工作很重视,每次联合共同体活动,都是专车专人负责接送,对来我校交流的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嘘寒问暖,积极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把关心落到实处。

二、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城市与农村有所不同,农村学校有自己灵活、独特、实用的管理和教学模式,虽然农村教育的师资和工作环境比不上城里,教师年龄偏大,70%的教师超过了45岁,家中多数教师还种着农田,但这里大多数老师不存在一门课教一辈子的经历。我们这里的老师个个都是“多面手”,很多老师都有改学科的经历,我曾担任过数学、地理、历史、生物,还

教过音乐,同时还兼任音乐、每位教师每天都上四、五节课,除了上课其余时间大都忙于备课,但老师们脸上的笑容却是多彩的,我们农村教师具有无私奉献、苦干实干的精神,使城里的教师也很佩服。但我们缺乏的是对新生事物接受慢,对先进的多媒体掌握的少之又少,教学方法陈旧。通过城乡学校的联合共同体及城乡教师的交流,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增强了危机感和急迫感,增强了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平日除了搞好自己教学之外,在各方面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做好读书笔记,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使自己的理论层次有所提高,同时加强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及教育科研知识,及时积累、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反思;虚心向城里年轻教师学习电脑知识,现在已能熟练地从网上下载课件、教案,并能自制课件,上传文档,从而提高自这身的执教水平。

三、抓住城乡交流时机,主动研究教育教学,推进学校教研教改的发展。

抓住城乡交流和联合共同体一起活动的大好时机,与城里教师搞好交流工作,深入研究教材,让孩子在基础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与城里教师搞好教研。主动进行听课、评课,并以书面的形式向学校及教办提交了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整改措施及方案等,并把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

四、发挥自己特长,将交流活动落到实处。

把工作做细、做实,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平日工作做好学生学情检测、教师备课作业检查、教师学习笔记、反思等工作之外,主要落实生物教学的实验探究,利用我们农村特有的广阔的大自然,让我的学生在大自然里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让城里的孩子也羡慕我们农村!并充

分做好去城里的准备,把我们农村特有的教育教学方法带进城市,真正将交流工作落到实处,为实现打造教育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五、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更好地开展城乡教师交流活动。

我市的城乡交流工作是一项长远的、系统的、复杂的教育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活动促进交流双方学校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决心做到:我将继续立足实际,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借鉴和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不断增强交流实效。坚持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原则,研究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扎实工作,在推进双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尽自己绵薄之力,从而在此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利用好城乡交流及联合共同体,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5.城乡交流心得体会1 篇五

好熟悉啊,又是一个雨天!还记得去年9月份,也是在一个雨天,我第一次来朱解,雨下得很大,也不认识路,我骑着电动车边走边打听才找到了朱解小学,现在想来仿佛就是昨天刚发生的事情。一年,真快啊!下面把我一年来的点滴体会整理如下:

初来朱解小学最大的感受是“陌生”,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学生,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哎,自己就像是朱解多余的一样,真想立马就跑回去!但是令我感到温暖的是,这边的领导和同事真的是很热情,纷纷给我找凳子坐下,给我倒上热水,争相给我介绍朱解小学的人和事,感受到这种种,心里真的很温暖!虽然陌生,但不孤独!

在最初交流的时间里,有种情景让我无比震撼。在来朱解之前,我对学生总是凶巴巴的,因为在我心里一直认为只有让学生敬畏你,学生才能真正用心去学习。但在这边交流的日子里,我发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我想的那样,他们是那么的平等,师生之间的对话就像是父母和孩子,更准确点应该像是同龄人,最初看到的时候,说实话我真的不相信,教师和学生真的能那么平等吗?但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样的情景见得多了,我也就不得不信了。慢慢地我意识到,我以前的那种教育观是不对的,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去改,我试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走进课堂时,我把严肃的表情换上了略带微笑;学生犯了错误,我不再是劈头盖脸的批评,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朋友般的态度去和他交流,指出其错误。慢慢的,学生变了,他们见了我,不再像从前,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似的,而是会满脸微笑的向我问好,当我看到学生脸上那天真无邪的笑容,心里真的很欣慰。

如果让我找一个词语来形容城乡交流活动,我会说是“折磨”。记得去年就要离开明诚的时候心里真的好难受,真的不舍得离开自己教的那帮孩子们,他们是我教的第一批学生,两年了,真的有感情了,虽然平常日里对他们有点凶,但真要不教他们了,心中却又是那么不舍。来到朱解,我又有了一帮新学生,从开始时的陌生到能叫出一部分学生的名字,再到能全部交出每个学生的名字,最后到熟悉了每个学生,知道了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这是一个点点滴滴感情积聚的过程,昨天(也就是7月5号)下午放学之前,我去和学生们做了一个告别,在我和他们讲话的过程中,很多孩子都已经哭了,说实话,我也是强忍着泪水。在我就要离开教室时,有一个男孩突然站了起来,他叫董健,他带着哭腔对我说:“老师,我会想您的„„”我哭了,我无 话可说。董健在朱解小学曾经是很有名的,因为他很懒。刚教他时,有老师就曾告诉我说:“董健这孩子可是个大问题,够你受的。”时间长了,我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董健每天都不写作业,考试时试卷一个题都不打。作业不写,好办,那你给我补,可是补一节课却补不起一次作业,他是看明白了,我补不起来你也拿我没办法。既然教了他,我就应该对他负责到底,我多次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谈话,几次谈话后,我知道了真正的问题在他的家长身上,他的家长很少督促他的学习,每次也就是问一下你写完作业了吗,写完了,就行了,根本不能尽到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责任。接下来,我经常性的给董健的父母打电话,或者直接把他们叫到学校交流。渐渐地,董健变了,变得爱学习了,上课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可以说不但写完,而且写得很认真。有一次董健的妈妈专门给我打电话说:“老师,董健要是早点遇到您就好了!”听到这些,心里真是百感交集,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一年的交流结束了,我也又送走了一批学生,心里哭着,脸上笑着。人和人聚到一起就是缘,老师和学生更是一种非凡的缘分,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珍惜这份师生的缘分,把教育工作干得更加完美。

作为交流教师,我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对教育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一年来,我经常和朱解小学的同事一起探讨新课程理念,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管理的一些问题和经验,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我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更被朱解小学老师们身上的人性光辉所深深打动。

6.城乡交流的心得体会 篇六

20XX年2月,我响应市中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城乡教师对口交流活动号召,也为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我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第一批城乡对口交流活动,到香山福和希望小学执教。

到香山一学期的时间,对这个学校除了来之前的好奇、新鲜和陌生之外,能感受到山里学校教师的辛劳和朴实和学生的单纯和质朴,同时更多的体会到了城乡教师的辛苦和付出,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乡镇这已经二三米内看不见人了,等你到了学校,浑身的雾水让你象落汤鸡一般,而且没过中兴驾校往南,根本不知道乡镇这上没上雾,所以每天再提前走个十来分钟是免不了的。如果坐公交车上班的话,因为学校不是站点,每天早上先走个二十分钟到候车点,到了永安刘屯下车再走个二十分钟到学校,一天光在路上就要花二个多小时。到了乡镇学校,才了解什么是教学多面手,因为教师人数少,一共十二三个教师,六个级部,平均二个人包一个班,象我要带六年级数学、科学、美术、地方课程、体育还有四年级的美术,一周20来节也是家常便饭。身体的辛劳和课业的负担还是其次,在这里,学生的`质朴憨厚和学生相对学习基础素质薄弱,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看到一张张质朴的笑脸和对学习的渴望,你会觉得自己的教学付出没有白费,但看到你讲了三遍四遍还有一部分学生还是啥也不懂时,一个班二十来个学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时,又会对自己的教学有些迷茫。

7.城乡小学生交流 篇七

江西省自2014年9月, 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开始试点。为了解政策实施的情况, 2015年6月江西省教育厅组建了“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组, 据调研了解, 政策实施效果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县城学校的优秀校长、教师很难交流到乡下。

绝大部分的县城校长、教师都反应不愿交流轮岗到乡下任教。

(二) 在选派教师中, 一般是选一些教师能力、水平较低的教师。

这使得教师轮岗交流政策的难以达到政策实施的初衷, 有的地方甚至适得其反, 极大影响了被交流学校的正常教学。

(三) 政策实施过程中缺乏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的缺失, 导致政策执行的“异化”。

二、优化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对策

博弈论认为团队之间要建立起团队合作的关系, 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找到合作的超可加性, 二是拥有合理有效的协议。在现行的教师交流制度中, 之所以实行下来效果不明显, 主要是其不符合合作博弈的条件。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城乡教师合理、有序的交流关键是让合作双方找到合作的超可加性和建立起一套合理有效的合作协议。

(一) 凸显合作的超可加性—信息对称与共享

在信息经济学中, 有一个经典的“囚徒困境”案例, 甲乙囚徒之所以都选择坦白, 没有选择隐瞒 (两者隐瞒就达到帕累托最优) , 就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按照理性经济人观点, 博弈主体在做决策时, 都会选择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因此, 首先学校和学校教师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1. 给教师表达自己诉求的机会

有学者提出, 城乡教师的有序交流需要三个方面的驱动力:一是行政推动, 即由中央和国家政策采取主导性的制度、政策、法规、管理规定等;二是利益驱动, 即以工资、奖金、福利等方式来推动教师参与交流;三是专业驱动, 即教师基于专业发展的需要主动参与城乡交流。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学校交流教师座谈会的形式, 使得教师对制度中应该给予什么样的经济保障、优惠政策等有表达建议的机会, 提高教师对制度的认可度。

2. 给参与交流的部分学校相对的决策参与权

政策制定实施之前, 邀请城乡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学校的代表, 召开一个政策民主决策大会。通过学校代表把参与交流教师和学校方面的需要一同在大会上反馈给教育行政部门, 并通过多方的参与讨论, 提高政策的公平性、民主性、科学性。

(二) 建立有效的合作协议—完善交流制度规范

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中, 城乡教师交流缺乏明确、具体的交流程序, 对教师交流的义务性、交流时间、交流对象、交流待遇等缺乏明确的规定, 这阻碍了城乡教师交流实质性效果的达成。

1. 明确参与交流教师资格条件、职责

首先应规定城市优质学校、薄弱乡村学校教师参与交流的资格。城市教师应要求尽可能是学校优秀教师, 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等方面都比较突出的教师;乡村教师应是有进取心、学习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的中青年教师。其次, 规定双方教师交流的时间、地点、目标及责任。以避免一些教师打“擦边球”, 利用政策的优惠方面, 来谋求其自身。

2. 优化激励制度

在政策执行一段时间发现, 有些城市学校, 选择的交流教师并不是优质教师。第一方面学校培养一番花费了学校资源, 第二, 义务教育各个学校, 相互竞争。选择优质教师参与交流既让本校的培养成本付之东流, 也降低了本校教师资源质量。为保障城市学校和教师的利益。

(1) 实行“有偿交流”。即农村学校从城市学校调用优质教师按有偿交流的方式进行。上海实行教师“转会”, 由调入教师的学校给予调出教师的学校一定的经济补偿的方式。这种“有偿流动”方式值得借鉴。我国实行的是免费义务教育, 这要乡村学校支付补偿有点压力, 可以通过教育经费补贴或者县财政拨款与乡村学校按比例支付的方式。并对参与并达到交流目标的城市学校, 在评优、评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2) 完善参与教师的权益保障制度。首先, 切实加强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 弱化城乡二元结构, 改善农村教学和生活环境。其次, 建立健全教师工资、福利制度, 对参与交流教师晋升、评先、评优上政策优惠。

(3) 建立城乡交流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对参与交流教师教学业绩进行科学的考核, 公平地评价其贡献。政策中对学校及教师自身的各种奖励及优惠政策直接与参与交流期间的考核结果挂钩, 承诺给学校和教师的奖励及政策优惠, 分阶段履行, 切实做好有偿交流, 优质交流。

参考文献

[1]许发梅.教育均衡与城乡教师交流[J].现代教育论丛, 2008 (12) .

[2]范诚梅, 龙洋.对建立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6 (7) .

8.城乡小学生交流 篇八

关键词 教师资源;义务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28-02

1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

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涉及的师生人数多,覆盖祖国地域的面积广;与城市相比,教育状况比较落后,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此也做了不懈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主要有以下差距。

优质教师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里 农村条件很艰苦,师范类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想方设法找门路,尽量往城市学校进,所以城里教师很充裕,能满足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各专业学科的需要;而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得多,老中青搭配不合理,知识结构差异大,专业教师缺口大。

1)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正规师范院校大专以上的教师很少,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以前的民办教师转正之后,仍然工作在教师岗位上。在笔者所在地区的乡镇小学,这部分教师占到30%左右,年龄都偏大,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知识容量偏低。尽管这些教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他们的教学方法依旧落后,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边缘学科的整合能力,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完善,而城乡信息沟通平台不失为一条捷径。

2)在农村教育岗位上的新鲜血液输入的很少,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等专业化教师严重不足。用非专业教师代课是常态,好一点儿的是一个专业教师跨好几个年级课,把教师弄得疲惫不堪。近年来虽然补充了一批特岗教师,但是下到农村的还是少数,而且他们的工作也不稳定,事实上有一半的特岗教师留在了城市。乡镇学校急需这样的新鲜血液,但是留不住。农村教育的窘迫现象没有得到多大缓解,专业教师短缺仍然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农村教育设施不足或陈旧老化 与城市相比,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很难跟城市的小学比较,许多需求无法满足,大部分农村学校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信息技术培训不系统,致使教师难于操作信息系统教学,直接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影响我国教育事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2 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难以落实

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增加选派东部地区教师到西部地区任教、西部地区教师到东部地区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此后,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乡学校之间也开展了送课下乡、支教、到名校参观学习等活动,但是实效都不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真正建立起制度机制,不可能全面贯彻下去。支教教师待遇没有具体出台,受教一方学校怎样安排教师食宿问题都没有落到实处。

2)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收效不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到名校参观学习,由于时间仓促,无法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也谈不上教师之间深入的交流,往往是走马观花。

3)困难重重。送课下乡或者支教也面临许多问题,包括家庭需要照顾、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等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很少有市县得以实施,有的就是做做样子,或者个人有利可图,钻空子得到升官或晋级的资本。

3 解决办法

笔者认为,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的办法,是建立两地教师之间信息沟通机制。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迁移,城乡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就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沟通有如下优势。

1)减少了因住宿﹑交通﹑环境等因素的不便影响,在家里或学校就可以达到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交通不便是支教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支教的学校往往在偏远的地方,交通不发达,坐车不方便,资费高,旅途劳累,弄得人精疲力竭,极大地影响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如果住宿就更不方便,妻儿分离、环境不适也将极大影响到身心健康。

2)节省时间,事半功倍。网络的神奇在于足不出门而了解天下大事,当然也可以解决大事。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开通微博、微信,利用一部智能手机或一台电脑就可以了解教学的实时情况,也可以发电子邮件了解较长的文本信息。农村教师多数不会使用多媒体,或者利用Flash制作动画等技术,可以让他们通过视频或音频直接学习相关操作,非常简单可靠。

同时还可以介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农村教师由于接触面狭窄和信息获得的相对封闭性,更新知识和了解教育新动态显得较为困难。城市教学精彩纷呈,组织速算比赛、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每月评价、每周一星等,城乡教师交流活动是一项促进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的重要举措。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特别是对于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的推进,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师交流,增长了见识,吸取了经验,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缩小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差距,对教育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立足实际,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借鉴和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不断增强交流实效。坚持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原则,必定提高教师的各项素质。

3)增加教师之间的友谊,提高教学热情。教师的工作很枯燥,通常交际也不多,建立网上联系平台,可以加强城乡各科教师之间的联系,遇到困难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勉励,大家一起解决难题,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受助教师深切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深刻的意义。教师除了学习,还可以交流一些心得,谈谈体会,共同的使命和责任感会拉近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增加工作的动力。

4)可以做到优势资源共享。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有机联系着的学科课程学习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中,这不仅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与氛围,也为建构教与学的创新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学习建立网上论坛,组织人力搜集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录制社会资源、环境资源等,集思广益,开发个人潜能,建立小型的学科资源库。这项工作可以把城乡各科教师充分带动起来,在自己专业领域发挥特长,把各自创造性的成果整合在一起,通过大家的探讨和研究,在整体上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必然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在运用教学资源时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本身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5)城乡教师沟通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虽然教师之间没有真正的流动,没有真正接触,但是双方利用网络了解到对方的情况。农村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差,在城里工作的教师应该珍惜自己的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懂得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学习农村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他们献爱心,帮助落后地区的学生;农村的教师不要自惭形秽,应该努力掌握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更新观念,借鉴城里教师先进的管理经验,缩小同他们之间的差距,提升教学水平。

总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发展不是一时之功,我国现阶段还没有能力对教育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投入,方针政策也相对滞后。在城乡教师流动不便的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白玉霞.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8).

[2]陈思,赵柯.论析送教下乡: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教师,2010(3).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金色的房子》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地方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