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震撼》有感(精选13篇)
1.读《中国震撼》有感 篇一
有感于中国震撼
理学院学生统计学第一党支部 12统计一班
姚润沐
看完《中国震撼》,小有感触。
回忆起许多年前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崛起是一个梦想。梦起于另一个梦的破碎,天朝上国的美梦破碎。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走在崛起梦想的路上。他们迷茫过。失败过。却未有动摇追逐梦想的心。也找到了一条对的路,让中国走上了有自己特色的路。一如作者认为,中国的崛起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其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了别人之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实现了一种对西方模式的超越,也实现了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实事求是,不为现实击倒,而是从失败中很好的结合环境来发挥自身长处,以他人经验来改善自己的长处,这是一种极佳的习惯。
而且,不可否认,中国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她在艰辛的摸索中焕发无穷的生命力。她的崛起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或许是震撼,当站在历史的观念上看,就会懂得这不过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读懂了自我,少年读懂了自己的梦。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未来中国建设的主力军,理应好好把握当代潮流,只争朝夕。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并且,中国的崛起是 “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和平的,而不是依靠掠夺殖民。是靠“以民为本”、“坚定不移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成就。或许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不能代表中国的强大,但是不可毁灭的民族精神却领着中国在颠簸的梦想之旅上蹒跚而坚定的前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坚定不移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少年”能够坚定自己,学习了其它文明的长处的同时又保持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不懈的奋斗,国必然世界震撼。
震撼之后,作为这个国家未来主力军的我们,更多的是一种自信和更加努力的寻求自己的梦。《不再误读自己》——这一节就很准确地切入了国人的自卑心态。国人的自卑源于百年的屈辱史。之后在一系列的问题中升级——党的干部的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等。但是中国崛起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不必罗列一些数字和事实来说明这些既成事实。中国发展时至今日,我们已没有理由缺乏信心。对于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这些目前中国存在的问题等既是发展中的矛盾,也是许多发达国家还没有解决的普遍矛盾。我们可以先肯定自己的成绩,再逐步解决困难。困难都是要解决的,也是可以解决的。走一步才能再走一步,正是有了发展,才能有谈下一步问题解决的资本。过去承认中国落后是实事求是,今天承认中国的巨大进步也是实事求是的。我们已经积累了建国50多年的经验,我们的党是一个有着90年悠久历史的大党,我们的国家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国家,我们有足够理由来相信震撼不是一种常态,世界会拭目以待而又自然的看着中国成为一个国强民富的国家。这也不是要我们骄傲,一如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渴。
2.读《中国震撼》有感 篇二
对于这部书, 作者枕典席文孜孜趷趷, 用力之勤恐怕在其所著诸书中最为突出。该书第一版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与最新一版插图本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的差异之大是一目了然的。除了图片、排版、文字校对等编辑事务的精益求精, 除了对史料的挖掘增补、锦上添花, 除了作者一贯的晓畅通达而典雅剀到的叙事风格……笔者关心的则是增补史料之外, 删除了什么?为什么删除?并且除了这些删除和增补外, 什么才是这本书真正的意义所在?或者说, 作者以搏虎之力而擒羊, 究竟背后有何深意?因为, 如果仅仅把《中国新闻社会史》看做一本叙事生动的新闻史教科书, 想来对于花了如许精力的作者而言, 是并不能满意的, 也是不客观的。虽然作者自己说:“严格说来, 本书既不是专著, 也不是教材, 而是一部根据授课内容记录整理的讲稿。”事实上, 真正的课堂讲授和将讲授内容写成文字, 其实是两种工作。正如利科所说:“‘写’把‘说’的偶然性去掉了。”显然, 作者这么用心去做这本书, 绝不简单地只是为了在众多新闻史教材中再添一种选择。因此, 不管这个文本是学术专著, 还是教材, 或者两者都不是, 都无关紧要, 文本本身的独特性是什么, 它存在的意义才是我们所要探讨和追问的。也因此, 对于这个“既非专著又非教材”的独特文本, 这篇“读书所感”同样既不会是一篇非常学术性的问题讨论, 虽然毫无疑问会涉及学术性的话题;也不会是一种非常感性化的好恶表白, 虽然不可避免地会有主观的判断。所以, 毋宁说这篇阅读感想, 正是一个读者与该文本所进行的午夜倾谈式的对话。
我们首先要问的是, 从这部书的第一版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以下简称上交大版) 到插图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 以下简称插图版) , 再到最新出版的插图版第二版 (以下简称插图第二版) , 到底哪些内容被删除了?或者至少说在目录上被删除了?对于一个诠释者而言, 删除的恰恰是最值得注意的东西之一。按照诠释学派的观点, 一个文本产生以后, 文本的生产者对文本的诠释并不天然具有权威性。多重的解读可能会揭示原文本更多连作者都没有想到的意义。那么在这个视野里, 我们可以认为, 该文本其实是三个独立而又相关的文本。因为每一个文本都有其历史阐释的意义。不能简单地将它看成一个文本的修订完善。如果将它们合起来读, 并作简单比较, 会得到与分别读每一个版本不同的体会。庶几可以体味作者这一写作过程中的心境变迁。
从上交大版到插图版, 再到插图第二版, 变化最大的有两章, 一章是“范式嬗变:横看成岭侧成峰”, 一章是“文化政治:放眼全球谈新闻”。“范式嬗变”在上交大版中作为专门的一章, 到插图版就没有了这一章而是被隐入文中, 但同时插图版比上交大版中多了一篇代为序言的论文“‘新新闻史’: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一点设想”, 以及“文化政治”这一章;而插图版到插图第二版又将这篇代序和“文化政治”这一章也都隐去, 内容散入文中。这显隐之间有什么秘密?难道仅仅是编辑技术上的原因吗?至少笔者的解读是否定的。目录可以说是一本书的骨架, 目录的变动就意味着书的结构的调整。对于这种结构的调整, 除了叙事学角度的思考之外, 笔者更关注的是其历史哲学角度的意义。
我们应该暂时不考虑书中展现出来的精巧叙事的能力、文采飞扬的表达和旁征博引的学识, 因为这是作者一贯的风格。那么, 这样看时就会发现:该书第一版即上交大版的亮点是“范式嬗变”这一章的内容, 应该说它是作者对新闻史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因为作者在这一章里将新史学的观点引入到新闻史的写作中, 区别了三种范式下的历史叙事, 即:革命化范式、现代化范式和民族国家范式。并将这三种范式在新闻史中各自的特点总结为:“革命化范式突出舆论动员、宣传引导, 现代化范式强调新闻自由、思想启蒙, 民族国家范式讲究国家认同、专业主义等。”且对这三种范式主导的新闻史各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反思, 可惜由于每个章节的篇幅所限, 反思并没有得到深入。对于上交大版而言, 民族国家范式似乎是其所依从的范式, 以此来将自己区别于一般“教科书”新闻史和官方新闻史所具有的革命化范式的倾向, 以及一般“公共知识分子”新闻史和“自由派”新闻史所具有的现代化范式的态度。但是作者此刻同时也在思考和忧虑的是, 这三个范式的共同特点都是西方的线性历史观。如何才能“真正把中国传统自身的特性纳入考察视野”?而这也正是插图版将要做的工作。
在讨论插图版之前, 需要指出, 在笔者看来, 这三种范式的划分, 本身是有一定问题的, 如果不说是“范式”而说是叙事、方式、修辞等, 可能更妥当。因为按照库恩所谓的“范式”概念, 这三种“范式”只能算是两种范式:政治化范式与非政治化范式。因为无论是“革命化‘范式’” (毋宁称为革命史“范式”) 还是“现代化‘范式’”都是一种政治化范式。正如书中所概括的“革命化范式强调宣传, 现代化范式突出自由, 民族国家范式讲究认同”。宣传与自由、革命与改良 (现代化) 、救亡与启蒙都是政治化范式。而民族国家范式, 其实质就是国家化范式, 是非意识形态化、非政治化范式。因此这三种范式 (叙事) 的前两种是政治立场相反的政治化叙事, 但它们的相反相争正合了库恩范式的定义:观点不同却遵循同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反映在新闻史的范式上就是政治立场。前两种“范式”虽然政治立场相左, 但都一定是有政治立场的, 这是前提。然而民族国家范式 (这个名称也许换成国家化范式更妥当) 在本质上其实是取消政治立场的, 在国家认同和国家利益之前, 没有政治上的善恶。不过, 在分析新闻史的叙事时, 用这三种“范式”来归纳, 显然要比用政治化与非政治化范式来归纳要清晰很多。只不过范式这个词用得不够准确。但是在范式已经被滥用得失去原意的情况下, 就权且继续沿用“范式”这个词吧。
插图版的问世, 表明作者多少意识到了上述问题的存在, 而且并不满意于依从本质上是非政治化的“民族国家范式”的新闻史叙事, 因为可以看得出文本的内容的确是有比较鲜明的政治立场的。因而, 很自然地, 本来就已经有很大意义创新的“范式革命”的一章在这里却被大刀阔斧地芟除, 将内容化入第五章内。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版本中, 添加了论文“‘新新闻史’: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一点设想”代序, 通过这篇论文明确提出了这个插图版的书写目标是:社会史范式与叙事学方法相结合。将社会史范式引入新闻史写作, 无疑也是一项值得注意的创新。而这种引入才使得这本书的题名《中国新闻社会史》真正具有了社会史的意味, 这是上交大版所不具有的。更重要的变化出现在插图版的第六章, 即“文化政治:放眼全球谈新闻”这一章。将文化政治作为一章, 是很醒目而且具有深意的。对于没有政治立场的新闻史叙事, 即非政治化的“民族国家范式”的新闻史叙事, 作者在这个版本中也刻意想要避免受其影响。因而, 特意添加了文化政治这一章。在这一章里, 着重讨论了去政治化的现代政治社会中, 如何重塑政治的、文化的权力与信心。抵抗这种名义上非政治化、本质上政治化, 正是插图版的意指所向。而这种将政治 (文化政治) 的重要性以书中专门一章的形式, 更显示了作者对这个问题尤其的关注与忧虑。寄希望于激起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以此通过争取“文化领导权”来转换西方的线性历史观对当代中国历史叙事的宰制。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插图第二版的目录中竟又取消了序言和文化政治这一章, 而将原先的“风雨苍黄”和“红日初升”两章经增补各分为上中下三章。乍一看目录, 作者似乎将自己的立场取消了, 采取了非政治化的叙事模式。然而, 细读之后才发现, 在全书的各个角落, 似乎都回响着一种犹如呢喃独语的声音, 一刻也不停地激发着读者去思考, 什么是中国历史, 什么是中国文化, 中国虽经数千年的沧桑沉浮却始终“其命维新”的原因何在。在阅读中, 读者如果不自我提醒一下, 几乎会忘了这是一本新闻史学的论著。就像是通过一位名叫“新闻”的导游来阅读中国历史, 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 来阅读中国社会, 来阅读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奇闻逸事。这本插图第二版, 在完全延续了插图版以社会史的范式与叙事学的方法来写作的特色之外, 又增加了一种特色, 那就是历史/政治观的进一步“内在化”, 然而却是一种一目了然的内在化。将政治观与历史哲学观, 用叙事学的方法, 春秋笔法的论述, 蕴涵在更容易让现在的年轻读者们接受的文本中, 使得他们在获取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价值判断的能力。这样, 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那篇代序被删除了, 因为社会史范式的提出, 是与政治史范式相对应的。政治史范式从上到下的视角、关注历史趋势与总体结构, 与之相反, 社会史范式则关注从下到上的视角, 关注历史细节与个体经验。然而, 可以看出, 虽然在文本中一位位具体新闻人的个体经验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一个个独特而重要的文本重新得到展示, 但《中国新闻社会史》仍然是一部从上到下的历史论述, 这里新闻史的解读仍然没有脱离试图对结构变迁的把握和描述, 因而严格意义上来说, 它并不是一个社会史范式的论著。因而将这篇代序言删去, 也许就出于这种考虑。但是社会范式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 整体观与通史观使得文本自身具有了单纯政治史范式的论著所不具有的独特魅力, 那就是在描述历史迁演的同时, 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历史社会画卷。作者一再引用钱穆所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在这一文本庶几得到了作者个体性的实践。
插图第二版同时被删除的文化政治这一章, 事实上其核心观点早已化为青烟散入字海。虽然没有独立成为章节, 但是对于文化政治的关注, 对于文化领导权的争取, 对于文化自觉的激发, 对于文化自信的培养, 书中比比皆是, 甚至大段的表述也随处可见。因而要不要这专门的一章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能将其本质得到传达, 所谓得鱼而忘筌, 得意而忘言, 此之谓欤?因而, 序言和文化政治这一章的取消并非一种非政治化的表现, 而是出于一种修辞学的思考。从非政治化到再政治化, 再下一步如何走?再政治化的方式分两种, 一种也许可以用施特劳斯所说的“显白的教诲”来作比喻, 施特劳斯常常引用伏尔泰的一句话:“勇者的天命就是将他的所思所想自由地表白出来。”这种直白的表达是坚决而明确的, 如阳光一样烛照人心。另一种也许可以用歌德所说的“音韵袅袅”来作比喻, 歌德有咏月诗曰:“你洒入丛林与河谷/静默而迷朦的清晖/而我的灵魂/化为清光把你追随。”这种让人不知不觉的温和, 如月光一样润泽灵魂。这两种方式, 这本书似乎都有所采用, 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以歌德的月光式体现出来。
因而, 也许我们可以作一个不恰当的概括, 《中国新闻社会史》的文本所体现出来的符号实践, 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文本自身成长的历程:由对新闻史普遍存在的两种政治化 (革命化与现代化) 的现状不满意, 而产生了一个非政治化倾向的文本 (民族国家范式的上交大版) ;继而由于对上交大版的非政治化倾向的不满意和对“为什么不能政治化”问题的再度思考, 文本转向了“新新闻史”的实践 (插图版) , 即社会史的范式加上叙事学的方法, 然而社会史的范式不足以容纳文本的政治哲学与历史哲学的视野, 因而“文化政治”这一章便自然 (政治哲学意义上的) 而突兀 (文学与史学叙事意义上的) 地出现了, 文本再度政治化, 以一种“直白的”方式;然而在政治化仍然被庸俗地理解为官方的, “文化大革命”式的, 意识形态化的, 宣传的, 愚民的 (或者将与之相反的自由主义政治化理解为启蒙的、客观的、真实的) , 而非政治化与政治化的界线已经模糊不清的时候, 伏尔泰式的勇者是无助的, 而且关键不在无助而在无效, 因而, 序言与文化政治这一章又自然 (文学与史学叙事意义上的) 地消失了, 不, 毋宁说是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 以一种更具史学修辞特征, 而更有自信的方式存在着了。因而这个文本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恰恰体现在这个似乎不重要的目录———结构的变迁之中, 以自身的成长和变动来实践了作者本身的政治哲学与历史哲学 (插图第二版) 。然而作者的思想究竟如何, 只能用王维的一句诗来描述了:暗入商山路, 樵人不可知。
对话总是有可能出现三类情况, 意见不合的争论, 相见恨晚的畅谈, 以及各说各话的二人独白。笔者学力尚浅, 又强作解人, 无疑是不能具有与该文本争论或畅谈的资格和能力的, 也许这篇读后, 仅仅只是一种独白。但这种独白也是一种解释, 它至少说明了文本对笔者的言说引起了笔者对它的一种言说, 这种言说的存在是由于文本的存在, 即便对于文本而言是不相干的, 它们二者之间也事实必然地联系在了一起。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3.读《中国货币史》有感 篇三
《中国货币史》一书的目录甚为详细,算是我阅读过的著作中最为详细的一本。通过浏览目录,便可以很清楚、很详细地了解本书的行文逻辑,和主要讲述的内容。线索明晰,条理清楚。本书沿用史学著作的通俗办法,大体根据朝代来分阶段。每一章都介绍了当朝的货币制度,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理论和信用机制等。当然除先秦例外。作者从货币的产生、殷周时代的贝物、春秋时期的货币形态,一直讲述到了清朝。而且对于各个朝代的钱币都配有相应的图片。这样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中国钱币的发展。
作者的整本书比较长,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更详细地阅读了明清时期的货币史。在此我就我看到的明代货币史谈几点感受。
彭先生的明代货币史,主要分为了四节,第一节谈了货币制度。作者在文中所谈的货币制度,可能是依据明史作为参考材料,和明史里头的叙述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在谈及货币购买力时,作者分时段、分币种地进行了分别论述,讲述的比较详细。而对于信用和信用机关的论述则相对简单。
首先谈谈对明朝货币政策的感受。明代的货币政策主要体现在纸币大明宝钞和铸币铜钱的发行上。明中后期白银虽然在民间市场上和国家税收中广泛使用,但明政府没有铸造过银元反而加以发行控制。
彭先生在其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历代官吏所得是否和一般国民所得成一定比例”,我们不得而知。我觉得虽然具体的比例不能确切得出,但是其中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甚至会激化社会矛盾。
为了维持文人的体面生活,官员只能将其进一步向下转移到人民身上。这加剧了社会腐败,必然影响百姓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必然更加尖锐。
最后想谈谈明代的信用和信用机制。前面我说到作者对于明代的信用和信用机制这一节论述得相对简单。我想大概与明代的信用和信用机制不是很发达有一定的关系。信用和信用机制的发展都是围绕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在明朝虽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会票,但是多为一些兼营兑换业务的商店开出来的,信用度往往不是很高,经常会出现坏账、死账现象。而真正专业性票号的出现至少要到清朝。最早的专业性票号为山西商人所开,在《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中提到了,具体出现的时间众说纷纭,更为可靠的可能是陈其田的《山西票庄考略》。他认为票号在嘉庆时期到道光时期产生的,更确切地说是道光初年。据作者所推算,一家颜料点发展成为日升昌票号,这是最早的票号。《中国十大商帮》则认为在顺治年间便已产生。
也有人认为是在乾隆年间产生的。早在明代,商人兼营会票的现象就已经出现,由于受到承汇能力和通汇地区的限制,远远不能适应埠际间的货币流通需要,山西票号由兼营推向专营。商品经济决定信用和银行的发展,由于晋邦经过明中叶以来的发展,到了清乾隆年间,可以说已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总之对于票号产生的时间說法很多。虽然不敢确定哪个更为真实,但至少所有说法都指向清朝,因此可以推论,明代时票号还没有出现,借贷业还不够发达。山西商人为山西票号的兴起提供了经营存放汇业务的经验。明万历年间,当铺行业发达。当铺行业为徽商所开,计江北河南共213家。
作者在文中提到《金瓶梅》中关于相关借条连还款日期都不具备,因此借贷业还不够完善。
其指出中国古代的存款业务不发达的原因是由于社会乱的时候很多,而且几千年没有进步成一个法制国家,一个人的钱财在外面毫无保障。工商业不发达,由经营的途径发财的比较少,发财多是由于贪污贿赂而来,这种人对于他的财产,更需要保守秘密。
以上便是我在读《中国货币史》时联想到的一些问题。体系比较乱,主要是根据自己阅读时的感受所写,所以比较随意。
4.读《震撼的童话》有感 篇四
一样的童年,一样的梦,一样对未来的憧憬,但有些孩子却在他们的童年做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事——勇敢。
勇敢让他们携手互助冲出了死亡的门槛。记得王国东吗?他虽然年纪小,但当他逃出时,他也不忘他的同学,又折回救人,他去了再也没回来,为了把最后一个同学救出,他被埋在了废墟之下。我不由的产生佩服之情,佩服他的英勇之举。
勇敢让他们托起了生命的希望。大地震时,许多在高楼的同学在哭泣,缩在墙角,可因为勇敢,让他们对生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热情,与灾害抗争着。
勇敢让他们将爱心四处传达。那些志愿者们,因为勇敢,他们不畏地势险要,到救灾现场,将爱心传达给每一个受害人民,让他们心里更温暖,不感到孤独。
都因为勇敢,让人们团结了起来,一起来抵抗这恶魔般的地震。我感谢地震,它让我们同学之间感情升温;我感谢地震,它让我们邻里之间关系更和睦。
其实,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不能团结,不团结力量则会分散,最后落的七零八落地。但只要人们团结起来,这力量如波涛汹涌般强大,不畏惧一切困难。
5.读中国震撼之读后感 篇五
经老师推荐,读了一本好书,是张维为教授写的《中国震撼》。初读书名,便有感慨。首先张维为的《中国震撼》给我们这些受过教育的人有着强烈的思想震撼,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30多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多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中国震撼”首先来自中国的崛起。《中国震撼》一书,开篇之首,就是以翔实的资料和确凿的事实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客观实在。尽管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分配差距拉大、资源环境约束、权钱交易腐败等种种问题,尽管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想法,尽管抱有偏见和别有用心的“唱衰中国”的声音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却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来自中国发展和崛起的震撼,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读完《中国震撼》这部著作,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首先是用生动的事实回答了国内外许多人关注的“中国问题”。比如,有人说,中国腐败问题这么严重,怎么能算崛起?在谈论这个问题时,他讲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情况后,又以亲身的经历写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无论从研究腐败问题最权威的国际组织„透明国际‟的历年报告来看,还是从我自己的实地观察来看,与中国可比较的(如人口在5000万以上)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国家腐败程度都高于中国,尽管这些国家都采用了西方政治制度,如菲律宾、泰国、孟加拉国、印度、埃及、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更不要说腐败到骨子里的很多非洲所谓的民主国家了。”又比如,有人说,中国的房价那么贵,大学毕业生根本买不起房子,甚至连婚房都没有,这能算国家崛起吗?他写道:“坦率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国家达到这种水平。电视连续剧《蜗居》引来无数国人对房价高涨的感叹,其中女主人公有句台词:„咱俩加在一起,都快70岁了,但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这种话在瑞士这样的发达国家没人敢说。瑞士至今的住房自有率才36%,35岁前就拥有自己的房子对绝大多数瑞士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发达国家大多数民众都是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的。”
这部著作,给我的又一个深刻印象是,这部著作既保留了他那些“原生态”文章的风格,又把他那些一以贯之的观点进一步逻辑化了,可以说已经成为“张维为中国观”的集大成之作。我注意到,这部著作有一个副题:“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他在这里讲的是“文明型”,而不是“文明”。按照他的解释,所谓“文明型国家”,就是摆脱了西方学者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对立起来的思维方法,能够把这两类国家的长处结合在一起的国家。这是他的创见。他认为,“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融为一体的„文明型国家‟”。因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其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了别人之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实现了一种对西方模式的超越,也实现了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我认为,这个见解对于深入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破解我国发展的难题,思考我国长期发展的目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我国和平发展崛起有着极大的震撼世界影响力。在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13亿人口、幅员辽阔、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振兴和崛起,无疑是一个时代前沿的大课题。这个课题本身就具有难以比照的巨大吸引力。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不用说是始于当代,但作者分析探究的眼光并不固着于当代的几十年、也不固着于近代以来的上百年,而是把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置放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因而有了“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个主题。这个主题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有着没有中断的五千多年文明历史而又在现代发展崛起的国家,中国是绝无仅有的。正如作者所讲:“数千年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形态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复兴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对外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对内是倾力建设和谐社会,这不就是当代文明的最重要内涵和标志!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文明发展的道路,这取决于中国的国策方针、取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决于当今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但也取决于中国几千年热爱和平的文明历史传统。显而易见,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和平发展的崛起,是一种发展文明的崛起。所以,“中国震撼”首先是和平发展崛起的震撼。
从党的十七大概括中我们也得知,中国的成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个概括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历史的科学凝练的总结,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历史的鲜明显著的区别。蕴含其中的主要原则、成功经验和基本特征,尽可以开掘和丰富,尽可以有或多或少的不同解读,但其核心和精髓的内容大体是一致的。比如:书中用“实践理性”来表述的实事求是,以及政府作用、社会稳定、注重民生、渐进改革、对外开放等等。这些原则和经验,在研究和讨论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境内外学术界、思想界就不断地被提到、被阐述。为什么用中国道路的基本特征、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中国经验的基本原则所概括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竟那样的相同相似、大同小异?原因就在于研究立场的公正客观、理性良知,就在于受中国国情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的制约和决定。由此可见,“中国震撼”又是中国发展模式崛起的震撼。
从书中我还得知作者还认为,中国的崛起不仅是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也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还是一种政治话语的崛起,也就是一种政治价值观念的崛起。这一看法是很有见地的。确实如此,中国的崛起,不单单是经济的发展,也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及其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建设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目标,我们也矢志不渝地为之而奋斗。正如作者写的:“中国这种„文明型国家‟,如果采用西方政治模式,自己的优势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整个国家就会走向崩溃。”“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表明:不管什么政治制度,最后一定要落实到„良政‟才行,落实到中国人讲的„以人为本‟、„励精图治‟才行。”“中国人认为无论是什么制度,最终都必须体现在是否能够实现良政上,体现在自己人民的满意和认同上,并认为这才是民主的实质。”这些关于良政更为重要、更能体现民主实质的论述,是富有很大启发意义的。显而易见,“中国震撼”同时还是中国政治价值观念崛起的震撼。
这几年,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本来是一个好事,说明中国又要往前走了。但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要回过头去看一看已经走过的路及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总要向前看一看前进的路上会有哪些困难和风险,这一前一后一看,各种各样的议论包括质疑就随风而起,有的人的头
脑里甚至出现了一些偏激的念头。对于这样的社会心态,既不必过度解读,也不能疏于引导。读一读《中国震撼》,对于我们怎么样认识中国的改革开放,怎么样认识中国的发展道路,怎么样认识中国的前进方向,是有好处的。
6.读《乡土中国》有感 篇六
胡伟
读《乡土中国》有感
拜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乡土中国》一书,感触颇深:我也是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乡下人”),好多乡土风俗、气息我都了解,以前从来没有感到过任何的特别,没想那么多的为什么,认为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嘛,可是经过费老这么一分析怎么就变了个味儿呢?
在对于本书的阅读过程当中,我一度是相当困惑的,以至于在第一遍的阅读过程中,我一口气囫囵吞枣般地看完以后,搞的是云里雾里的,对其中的内容竟是一点儿感觉和想法也没有。为了完成张老师布置的作业,无法,我去找了些别人写的有关乡土中国的分析和书评,看完了以后,再去阅读原书,这才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的要数第一章《乡土本色》的开篇句“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确,“乡土性”一词,说得很鞭辟入里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而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土地的,所以人口就以土地为中心而聚集。然而土地是不可能移动的,由此,就决定了乡土社会里,人口的流动必然是不频繁的。进一步说,依靠农业生存的人们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因此乡土社会就具有稳定性。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不像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而是实行的机械化管理,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就决定了传统的乡土社会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的,每家每户都能够自给自足,商品的交换与买卖就显得多余了。另外,由于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都是熟悉的,而熟人间往往就是讲“人情”的,则人们无法从商品交换中获得较高利润,所以,商业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就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是的,乡土社会的稳定性与独立性的显著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熟人熟事儿”,无论哪个家里有个什么婚丧嫁娶呀之类的,左邻右舍都是知道的,都是要去做送人情的。与此同时,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是熟悉的,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对乡土社会的冲击,原先生活在乡土社会里的人有些会离开自己所熟知的乡土社会而进入到城市里去。因为他们对于城市环境的不熟悉,也许会做出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于是,进城的人们很多就会被讥笑为“土气”,是“乡巴佬”,并且城里面的人还拿“愚”来说明乡下人不识字。但费老却从乡土社会的层面来强有力地批驳了推行“文字下乡”的人们所持的这种观点,进而还推导得到:在乡土社会里,很多时候文字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
二、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很多人都认为,费先生在书中一个新的概念——“差序格局”的提出,是一大创举,是对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一种精妙的概括。是的,我觉得他写的很贴切、很形象。在《差序格局》一章中,将中西方社会进行了对比。他将西洋社会的类型称为“团体格局”,若干人组成一个个团体,就像一捆捆扎起来的木柴;将中国乡土社会的类型称为“差序格局”,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像一个水波纹一样,按亲疏远近向外扩开一圈圈的社会圈子。这种差序格局中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那样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作者把社会关系的这种一轮轮波纹之间的差序称为人伦。中国人讲究人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讲的是一种差等关系,这种种差等关系各自有它们应该遵守的规则。在这种差序格局里,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伦”为基础的。当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会圈子时,这个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们往往根据其实际需要而相应扩大或缩小其圈子的范围。也正因如此,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时候父母子女是一个家,大的时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个家族。但是无论这圈子如何伸展收缩都只局限于父系一方的范围内,这是中国传统父系社会的特点。
将焦点从人际关系转向社会群体上,我们会发现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族是一个很显耀的社群,在乡土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族从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庭也可以等于家族。它不但承担生育的功能,而且也担负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其它社会功能。
三.乡土社会的秩序维持。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并非所谓的“文明”,“慈善”,“善良”等等,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对的。而在乡土社会里,这些礼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可以认为是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遗留下来的,人们已经惯于遵守的并被认为是对的一些传统。礼的推行并不依靠暴力和权力而是依靠教化。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因此,在一个变迁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而作者一开始就已经说了,乡土社会相对来说是静止的,变迁很慢,这也就为礼治提供了存在的温床,并且生生不息。
乡土社会自有自身的一套礼治秩序。长期的教化把外在的规则转化为了人们内在的习惯,人们遇到问题,习惯于从传统道德中寻求解决的途径,而非是法律。而在传统乡土社会里,人们是本能地抗拒打官司,以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不可理喻的,甚至会认为乡土社会里的人简直是野蛮,抗拒现代文明。但是,作者在这里给我们阐释了这样一种“无讼”的观念存在的合理性。在乡土社会里,必有一些人和事不容于传统道德,但是随着新的司法制度的推行下乡,这些本来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和事却从此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于乡间的调节而诉诸于法律。这个时候,法律制度就成了包庇这些败类的保护伞了,这与乡土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最后,费老的结论是:要推行司法下乡,务必要使民众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接受与准备。
费老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我感觉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
是的,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费老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他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他口中的“土”不是贬义词,而是说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然而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因为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里,“土”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常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对于乡下的人们,“土”是他们的命根。不仅是他们的命根而且还是城里人生存的根本保障。城里人其实在藐视乡村人的同时也藐视了自己的生存价值。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农民的思土情节和浓重。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这是实实在在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情况。主要说明,中国人在不知不觉的生活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思土重迁的思想。不仅是乡村的人,就连城市里的人也有这样的思想。只要是搬迁对他们来说很舍不得,因为这里毕竟有很多都值得自己怀念的事情,如过走了,那么多的记忆该怎么办?
乡土中国,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稳定而不易变迁。从这也可以看出我们民族有一个特点:喜欢聚居生活。这个习俗其实也表明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也表明了一个民族的智慧。俗话说:“一个臭皮匠弄不出什么新化样,两个臭皮匠弄出了点花样,三个臭裨将,塞过一个诸葛亮。”群居也说明我们很早就认识到了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做事!费老不愧是一代宗师,把咱们中华民族的特性分析得是透透彻彻的。
7.读《中国震撼》有感 篇七
作者在书名副标题中即指出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思维模式, 也是整部书要证明的论点, 主要针对的是科技落后。这种观点颠覆了以往从社会制度、政治文化角度分析的社会学观点, 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
作者首先对于主流的封建专制、儒家文化、体制制度造成落后的观点都给与了驳斥, 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材料, 然后立论, 将症结锁在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上, 我们姑且不论这些事实能否佐证主流观点站不住脚, 但不可否认, 完全把责任推向客观因素, 而把主观因素推得干干净净是违背哲学原理的, 本身也是中国人不好的思维习惯。作者在自序中提到“思维模式虽然是环境和文化造成的, 但一旦形成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 思维模式就和原来的文化关系不大, 反而是思维模式主导文化的走向。”一语中的主观因素不但不能忽视, 而且是主因。
思维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对科学的发现, 技术的发明, 以及政治管理, 生产生活都至关重要, 西方自古希腊起一直就在打造思维工具, 将之磨砺得越来越锋利, 乃至形成了逻辑学、科学哲学等专门练就思维方法和科学方法的独立学科, 其在西方哲学科学政治前进的道路上已经并且将继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西方的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还原思维已经深入到社会文化的基层。反观中国, 从来也没有注意到思维领域, 古代甚至没有逻辑这个词, 逻辑是近代音译的, 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形象思维的低级阶段, 没有打造过, 至今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甚至还陶醉在老祖宗的光辉中。楚渔先生谈到中国人思维具有模糊性, 不善抽象, 缺乏求证性、精密性, 混乱僵化, 无一不切中要害, 我们应该勇敢面对, 这并不伤民族自尊心, 每个民族每个人思维都有长处和短处, 相反如果我们自欺欺人的回避掩饰自身的缺点, 不敢正视和解决, 则问题还会拖延下去, 还要继续落后下去。
受楚渔先生的启发, 事实上许多客观因素深究下去的确也与思维模式有关!
比如一般在谈到中国科技落后时, 学界必定提到中国古代没有建立科学体系, 连基本的科学概念都没有, 都注意到了中国哲学和科学里面的概念要么没有, 有么就是模糊不清的, 但对此没有进一步探讨, 到底是思维模糊形成不了概念体系, 还是反之缺乏概念造成思维模糊呢?其实是前者, 因为思维模式在原始人类社会即已形成了, 而且有继承性和稳定性。也就是说, 正是由于模糊的思维模式, 没有形成科学概念, 科学体系。
另外有学者抨击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阻碍了科学发展, 事实上易经本身就是模糊思维、整体思维、意象思维的产物, 而且易经本来是探索自然的, 后来演变成预测人生的谶纬之学不得不说与中国人的兴趣和思维习惯有着莫大的关联。
还有一个常受攻击的是天人合一思想, 这是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 影响极其深远, 许多观点都认为这种思想封死了探索自然的兴趣, 的确中国古人不像古希腊人置身自然之外对自然界进行解剖, 而是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追求与之和谐共处, 获得一种美好的体验。但是这里要指出的, 中国古代广大民众并非是在看了老庄等哲学著作后才产生这种思想的, 而是与生俱来就有这种倾向, 这正是一种思维特征。
中国人的思维缺陷不仅直接导致了科技的落后, 还影响到了其他方面, 比如中国人在讨论问题时候总是转换话题, 问题总是辨论不清, 然后就开始谩骂攻击, 网上秽语铺天盖地……这些都是事实。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 楚渔先生呼吁改造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是教育的头等大事, 笔者深以为然。当代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科教大军, 但其成果却不如人意, 特别是原始创新严重不足, 科技能力还不如一些小国, 有的人总是说国家不重视, 投入不够, 这是有失公允的, 我们很多科研单位的硬件条件其实足够, 真正的问题在于创新能力不足, 而创新很大程度要创新思维的支持, 我们的传统思维本来就有很多问题, 加上现在我们的教育不重视思维的培养, 当然难以成就创新型人才。思维的类型有很多种, 多数人都只擅长一部分, 而缺乏的部分是需要启发和历练的, 尤其是高级阶段的创造性思维。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对于思维只有一个模糊的聪明不聪明的粗浅印象, 压根儿不知道不同思维方式的区别, 并且认为智力完全靠天生, 后天只是学习知识技能, 所以现时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基本都只放在书本知识上, 而且一味灌输的多, 由于思维得不到升级, 无法取得好成绩, 有的成绩虽好, 可是高分低能, 这样的学生后来难以胜任科学研究或技术掌握。新的课程标准虽然对教学和学习提出了新的理念, 按照新理念培养的学生应该好于以往, 但在现实教育中会操作的老师和家长很少, 而且最关键的, 还是没有提及思维的塑造, 从小到老一代一代照例是祖传的思维模式!这样教育环境出来的人有少数能进军到前沿已是难得, 叫他创新创造则属苛求。总之, 培养、改造思维的的确确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8.陈晓卿 “舌尖”震撼中国 篇八
2012年5月,网络上最流行的词语组合是“舌尖上的XX”。
或许,谁也不曾想到,一部央视深夜播放的纪录片的影响力居然将穿越剧、偶像剧、宫廷剧远远抛在了身后。该剧自5月14日开播后,每晚都会掀起收视高潮,网络上更是获得了两千多万的点击量。一群“吃货”守候在荧屏前,他们一边想着减肥塑身,一边被诱人美食勾得直咽口水,一边为质朴的人情故事感动落泪……
创造这个奇迹的纪录片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它的收视份额破了纪录,超过以往同时段电视剧30%。
创造这个收视纪录的就是奇迹的缔造者——总导演陈晓卿。关于纪录片,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坚持;关于美食,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推荐;关于美食的纪录片,他想说的太多,想做的更多。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的胃’”
“烂皮鞋”、“毒胶囊”、“地沟油”、“三鹿奶”……这一个个令人人毛骨悚然的“名词”让人感觉“吃”不简单。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无数中国人越发体会到,吃,真的不简单!
它,不同于以往任何美食节目,没有厨艺高超的烹饪大师,没有赞不绝口的美食专家,没有众多厨艺达人的“PK对决”,有的只是对吃的尊重,材料是他们手工采摘的莲藕,用几个小时挖到的竹笋;大厨是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
它,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寻常家庭的厨房。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一双双粗糙饱满的手布满了画面,桌上是一盘盘热气升腾、香气扑鼻的食物,和一张张“最美”的笑脸,凝结成一股神奇的力量。就像片中的一句解说词:“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它,让吃变成了一种信仰,菜里的味道满满都是爱。27岁的准妈妈刘春雨就被这样的情怀深深感动着,“北漂”的她一直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坚实拥护者,用她的话说,“在这里,我想到了家的感觉,闻见了妈妈的味道。”
陈晓卿说:“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味蕾上的记忆最顽固。许多人功成名就、远赴他乡,但仍然有一个‘故乡的胃’,这是这部片子能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酸、甜、苦、辣、咸,舌尖每天都会碰触的味道。但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感觉具化为生动、鲜活的镜头,看了《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我们终于明白:这,就是每天都可以感触到的舌尖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么多人的眼球,除了高额的投资,一流的制作团队,最关键的还是他们不仅仅是介绍美食,更主要的是他们在做推介,他们把美食做的颇具创意,让观众有热情,有心情去参与,去讨论。这里面甚至包含着人的价值观,人生的哲学,带给人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吉迪村,卓玛和母亲走着山路寻找松茸,她担心除了今天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在凌晨的漏水中,母亲的身体是否可以安康;嘉鱼县,挖藕人茂荣和圣武两兄弟,看着集市上的藕,情不自禁地感叹,“也许那藕是我挖的吧”;查干湖,冬捕的渔网是六寸的网眼,捕捉到的都是5年以上的大鱼,未成年的小鱼都被人为的漏掉了……
第一集的《自然的馈赠》中,“渔把头”石宝柱已经77岁,却凭着经验带着大家去冰面上捕鱼。此时,观众心中最大的疑惑是:他到底能不能捕到鱼?渔网被慢慢拉上岸来,疑问即将揭开,镜头却跳到了祭湖祭鱼活动的画面,欲知后事,只能耐着性子继续欣赏。这就给观众造成了一个悬念,要接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
探索频道亚太地区节目总监魏克然表示:“国际纪录片的制作标准,就是‘找平衡’和‘抓眼球’。在节目一开始,一个故事的主角必须在最初的30秒抓人眼球,它可能是一个事件正在发生,也可能一个人正在赶往某地,在经历过一个阶段以后,会抛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神秘事件,制造一些麻烦,最后留给结尾一个悬念,使观众不得不跟着往下看。当然悬念一定是在结尾公布。”
很显然,《舌尖上的中国》走的就是“国际路线”,这也就难怪,2012年4月2日,在戛纳电视节期间,央视纪录频道主题推介会上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国》、《故宫100》、《丝路》等5部纪录频道原创大片,法国纪录片公司的卡特琳娜女士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的片花后有些惊叹:“片子精彩,质量很高,具备世界水平,我们要购买。”
中国烹饪协会也当即决定,将这部片子作为今明两年大型国际活动的主要礼品。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最大的魅力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也是纪录频道的宗旨。我认为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让观众了解中国,特别是要让国外观众了解今天的中国。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陈晓卿说。
2011年1月1日早上8点,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以青花瓷的青色作为频道主色调,以“全球眼光、世界价值、国际表达”为定位,对内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对外多面呈现,更加真实反映中国现实。而《舌尖上的中国》是频道成立以来第一个由个人提出并获得通过的选题。
“频道需要大量的不同样式的原创作品,去年频道向台里上报第一批重点选题的时候,我就报了《舌尖上的中国》,属于美食旅游类的,之所以这样定位,是让我们的选题类型更加丰富。”了解陈晓卿的人都知道,他在制作纪录片之外,最大的爱好是品尝和研究美食,还有就是在报刊开设美食专栏。
关于纪录片,他是专家;关于美食,他是行家。倘若将纪录片和美食这两个他最热爱的事业结合在一起,对他而言,或许就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舌尖上的中国》与众不同,或许从前期开始,陈晓卿和他的团队走的就不是寻常路。以往的纪录片都会有详细的文案和策划案,更为甚者,对将来的拍摄都会有准确的部署。但是《舌尖上的中国》却不是这样,他们只有寥寥几句话的方向,进度表格上也只有区区几句话,例如:这是一个松茸采摘者的故事。什么地方的松茸?谁的故事?谁去采摘?什么样的故事?感人的?励志的?通通没有答案,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美食家沈宏非是《舌尖上的中国》的顾问之一,他希望可以尊重传统,将片子按照“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结构进行分集。该想法颇有创意,却让主创人员有些“纠结”,这样的片子应该怎么去做?
但是对于导演陈晓卿,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问题。他们扩充队伍,引入三个前期调研员,七集加上一集花絮每集一个导演,每集至少一个摄像师……他们中大多数是70后,是自由职业者,用总导演陈晓卿的话说:“这次的片子不是官窑,是民窑。”而这些“民窑”制造者身份也各有特色,有的正在为某地县委书记拍宣传片,有的在学意大利语,有的则刚刚辞职。这群人中,某些人毫无美食经验,有些导演没有田野经验,虽然后期进行了恶补,但依然留有遗憾。
前期调研员,这几乎是西方纪录片多年的惯例。但在中国纪录片的历史上,却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他们需要前期考察,需要不断追问,需要不断的发掘,那个在交易市场焦虑不安的卓玛,那个站在冬天的淤泥里聊着关节炎吃着能量不太够的饭记着老婆嘱托的叶茂荣,那个肩负乡亲们重托,77岁的“渔把头”石宝柱……都是被他们“搜罗”出来的。
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整个摄制组20余位工作人员历时13个月走遍中国60多个地方。每一个美食背后都有一张笑脸,每一个镜头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我们不想把观众群体仅仅锁定在‘吃货’。我想任何一个拥有5000味蕾以上的正常人看到诱人的美食都会产生生理反应,因此我们竭尽全力把片中的食物拍摄得鲜美诱人。”陈晓卿说,“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人与食物有着感性、复杂、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片中,我们试图通过美食向世界展示一个变化的、现实的中国。”
的确,陈晓卿做到了,《舌尖上的中国》做到了,不仅仅中国人感动了,它还漂洋过海,跨越种族与肤色,很多看过这部纪录片的外国人都说:“世界太需要看到这样的中国。”
“我们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陈晓卿说。
“这只是个开始”
在纪录片的圈子中,陈晓卿是绝对的“大佬”,谁都知道,做电视,辛苦,做记录片,更是“苦中之苦”,而在这一条苦路上,陈晓卿一走就是21年。
早在1991年8月,为了梦想,他就和摄制组在安徽淮南凤台的一个村子里,驻扎了20多天,用摄像机把村子里的真实生活场面完整地拍了下来,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片——《孤岛纪事》,谁也不曾想到,他的处女作就一鸣惊人,冲进了法国戛纳电视节。那一年,他只有26岁。
仅仅隔了半年,他就用纪实手法跟踪拍摄安徽无为几个小姑娘去北京当保姆的全部过程,这一跟踪,就是一年半,小保姆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陈晓卿的命运也有了改变,因为这个名为《远在北京的家》的纪录片一举拿下了四川国际电视节上的最高荣誉——金奖,轰动全国。
获奖后的陈晓卿在纪录片界名声大震,片约不断——接手反映希望工程的片子《龙脊》,与广西山区失学孩子70多天吃住在一起;接手我国第一部自然类商业纪录片《森林之歌》,与30多位主创人员奔赴东北、秦岭、云贵高原等原始森林,进行了为期长达3年的拍摄;《百年中国》、《朱德》、《一个时代的侧影》等多部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都出自他的手笔。
2001年,陈晓卿摇身一变,成了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的制片人,成了领导的他依然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时时给他们推荐好吃的,所以在圈里,陈晓卿被誉为“美食活地图”,走过千山万水,吃遍大江南北。在品尝众多民间美食之后,陈晓卿总忘不了要做一番评论,在他的博客里,各地特色佳肴尽收其中,为此,他也成为众多美食节目里的“座上宾”。
在陈晓卿的生活里,纪录片、美食缺一不可,所以说,这一次《舌尖上的中国》有了他,才显得更为夺目,成为中国纪录片市场化的一次成功尝试。“随着观众预期的提高和成功的市场营销,可以预见接下来会拍摄‘舌尖’的续集。”陈晓卿说,“这只是个开始,标志着我们在向国际影像叙事靠近,前面的路还很长。”
《中华儿女》:《舌尖上的中国》现在的反响很好,你们的付出有了回报,现在回头想想拍摄过程,是不是感慨很多?
陈晓卿:我是这个节目的总导演,但我认为我们的创作团队会更辛苦,尤其是前期的创作团队,他们是在现场拍摄和捕捉的。还有我们的摄影队伍非常出色,从主摄影到分集的摄影,都非常出色。我们特别强调要拍出来那种垂涎欲滴的视觉效果,他们做得很好。工作人员拍摄的条件很艰苦,举个例子,在东北拍摄麦收时节,我们的资金支撑不了航拍。后来就说服农民,借用他们喷洒农药的飞机,摄影师把自己绑在飞机上的那个悬窗旁,这样完成的航拍镜头。
《中华儿女》: 您不仅仅是纪录片的制片人,还是一位美食专栏作家,您怎么看待美食?
陈晓卿: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厨师分级别,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并不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很高贵。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
《中华儿女》:虽然好评不断,但网上还是有一些争议,对于这些批评,您怎么理解?
陈晓卿:有人说我几乎不懂吃,我也同意,没关系。我就没文化嘛,这一点办法也没有。片子里现在展示的,都像是咬了浅浅的一口,但我们是做了功课的,中国烹饪协会先给导演扫盲,告诉他们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有传统的、哪些是文化含量高的。这些功课在哪里?就像冰山,片子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那部分,正是前面做的功课把冰山托起来了,你不能说我们前面做的功课没用。
《中华儿女》:您现在再看片子,会有遗憾吗?感觉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陈晓卿:遗憾非常多。我只看了两集,因为我不忍心看。如果从一个特别专业的角度说,再给我们半年的时间,再多一点钱,这个片子能打磨得更平滑,不会那么糙。从专业角度来说,还有非常多值得尽善尽美的地方。
《中华儿女》:5月22日,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完美收官。很多观众表示没有过足瘾,很多故事似乎没有讲完。还会有续集吗?
陈晓卿:纪录片生产有它的规律,要按季度来推,这季完了,但是我自己也觉得不该就这么结束了。中国地大物博,美食又何止这七集所能涵盖的,所以还是会有第二季,甚至第三季。不过,现在还没开始拍呢。
9.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九
——读《感动中国》有感
夜深了,周围死一样的寂静,唯有窗外滴答滴答的雨声,敲打着屋檐,敲打着大地,敲打着裸露的一切,辗转反侧,此夜难眠思想在脑海中升华升华,历史的长河在脑海中翻滚着,翻滚着。
哪充满韵律的嘀嗒声,像是历史的脚步在想我逼近,逼近。冲破时间的障碍,穿梭到那个年代,那个革命战争的年代。
这个年代涌现出太多的伟大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岁月沧桑,时光流逝,在那个红岩时代,我仿佛看到红军穿着单衣翻越空气稀薄,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向一望无际的草地进军。在这片草地里,没有树木,没有村庄,不见人烟,地面布满草丛和水坑,草丛和水坑下面是深不可测的泥潭,有多少战士陷入泥潭,为了大局,他们不得不放弃战友,继续前行,多少战士宁愿自己忍饥挨饿,却把自己仅有的干粮让给伤员和体弱的同志。他们坚信相信革命,一定胜利。
透过熊熊燃烧的烈火,飞夺泸定桥的一幕在我眼前重演,红军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攀援横空摆荡无溜溜的铁锁。奋勇冲向对岸,满对敌烟滚滚,他们依然跳入火海,冲向敌阵,他们相信,他们的牺牲能换来明天的美好。
终于无数英雄的努力和牺牲,为中国用来迎来了一个个崭新的明天,中国进入了改革实践中,形成了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雷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没有渊博的知识,但他却做了一生的好事,有人说:“一个人,一生做一件好事不难,但做一生好事很难,雷锋做到了,他在车上给老人小孩让座,给穷人买饭,帮老人打水,雷锋的影子无处不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雷锋。
2003年,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一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让中国陷入混乱,为了病人,为了同事,叶欣护士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当你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呼,国贺同庆,奔走相告,多少中国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中国人的自豪,是中国人的骄傲。
一路走来,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太多的风云人物,虽然他们的身躯不能永世长存,但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灵魂,永垂青史。
10.读《中国智慧》有感 篇十
《中国智慧》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最新力作。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易中天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中国智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妙解析了中国原典的精髓,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易教授对于词语的解读方法。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阐述对一个词语的理解时,他一般会费尽心思从正面角度罗列许多词汇去描绘个人心中的见解。但易中天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先说它不是什么,这样一来就让人们对于它是什么有了更清楚清晰的认识,这让我不得不佩服有时语言的巧妙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中庸”一词在文中,易中天是这样评价的:第一,中庸是道德境界;第二,中庸是思想方法;第三,中庸是处世哲学;第四,中庸是做人艺术。
我想“中庸”是一种品德,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当你有了很高艺术成就,物质财富积累,那时“中庸”很值得你去品味。但年轻人就应该有拼劲,当然不是要去否认“中庸”,而是将其放在较次要的位置,因为“中庸”这个奇妙的东西必须随着岁月积淀,人生阅历的增长才能慢慢显现出其自身的魅力。语言的畅谈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无论你对“中庸”一词的见地如何,或推崇或反对,但你都要尊重“中庸”,因为它是中国智慧。
其实“中庸”一词是适中之道,不高调同时不走极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想来,倘若每个人都摆出一副傲视他人的架子高调行事,走着极端,谁都不愿承认理亏而退让,这个社会没有了包容,遇到一点小事就针尖对麦芒,产生口角,找这种趋势发展,社会又谈何“大爱”,又谈何“和谐家园”。那些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们从不愿意别人称自己是历史家,仿佛那是对“历史”这一字眼的大不敬。在浩大无垠的岁月长河中,他们更愿意成为为别人供给养料的的藻类。就如主持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发掘的李济,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使,将中国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但他却视名利为粪土,坚持着对考古学的固执。伟大的人通常甘做孺子牛,享受中庸,这也正体现出他们的卓越不凡。如果身边能有一个中庸的朋友就再好不过了,他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高于自己,就谄媚奉承;他也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低于自己,就轻视不屑。他总是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的对待身边的朋友,那是正直的表现,那是人文修养的表现,而这就是中庸的价值。
中庸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事,永不极端,那才是切实可行的。好人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你,而是好人都喜欢你,坏人都不喜欢你。中庸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认可你,而是领悟中庸之人都认可你,不甘于中庸之人都不认可你。
另外,这本书还让我加深了对《周易》的理解。
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它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11.读《中国震撼》有感 篇十一
该剧由著名指挥家彭家鹏担任总策划、指挥,著名剧作家王景彬编剧、导演,著名作曲家刘长远作曲。
《敦煌之恋》以丝绸之路为背景,敦煌壁画为题材,围绕公元755年唐朝安史之变时期,通过展示莫高窟画工“李工”和石窟供养人粟特人女儿“翟蜜儿”之间的爱情悲剧,绘制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西域丝绸之路生活画卷。作品本着“小人物展现大事件”的理念,不但描述了敦煌壁画绘制过程,还表现了生机勃勃的丝绸之路商贸活动细节。同时,通过讲述主人公的生离死别故事,痛斥战争泯灭人性、毁灭幸福。彭家鹏表示,《敦煌之恋》是一部完全和世界接轨的中国大歌剧,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大歌剧。
12.读《中国震撼》有感 篇十二
《传播史》一书系著名新闻学学者,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老先生所著。本书出版于2008年4月1日, 洋洋洒洒五十万字, 是向“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献著, 为“中央民族大学‘211’建设项目”立功, 给民族院校学子、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少数民族子弟指路, 令和谐教育添彩。
谈及和谐, 我们应该想到每个少数民族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模式, 而不同的文化模式就决定了对文化不同理解。我们高等新闻教育主要以汉族为教育对象, 忽略对其他少数民族教育对象的探寻。如果一个少数民族新闻学子或是工作者, 持有通过书本教材获取知识就能获得成功的信念, 他们将会采用各种方法去战胜由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障碍。另一方面, 如果他们坚持认为当前新闻教育制度仅仅是剥夺他们自己的文化特征, 消解他们的民族认同, 而不可能给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带来更多的机会, 他们就会消极地对待这种教育。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从起步至今才短短三十年时间, 我们不知道以往的新闻学教材对这部分特殊的学生群体是否合适, 也不知道会对深入到中国边陲工作的新闻从业者是否有宜。
而《传播史》的创作是民族作者集体劳动的结晶, 他们来自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等十多个民族, 行走于少数民族地区挖掘第一手史料。当我打开书前各章作者名单那一页悉心翻看时, 阅读情绪被它感染了, 每一节, 只要它与某个少数民族有紧密关系, 便有一名或几名本民族专业领域学者参与创作。书中第三章第四节“我国最早的维吾尔文报刊”即为白老先生和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著名维族学者阿斯买·尼牙孜合作所写, 详细论述了新疆地区第一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伊利白话报》创办始末, 另配有此报清晰图片, 可谓图文并茂。在书中其他章节, 亦可见到阿斯买·尼牙孜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学者身影。
一本新闻学教材好不好不只在于其创作团队, 最重要的是它对读者的新闻专业素养是否大有裨益。
《传播史》为读者建立良好阅读框架, 书分四编:“蹒跚学步” (远古—20世纪20年代) ;“峥嵘岁月” (20世纪—40年代末) ;“火红年代” (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中叶) ;“满园春色” (20世纪70年代中叶—20世纪末) 。以第二编“峥嵘岁月”为例, 分为:“少数民族现代报刊萌芽与雏形”, 以新闻事业为属性将少数民族翻译出版业、少数民族文字期刊等分类;“少数民族传播初步发展阶段”, 又从区域上记述少数民族新闻史, 使读者可以清晰看到新疆现代报业、甘南地区藏文报业、海外所创办的藏文报刊……如此框架可见作者从少数民族主题出发, 令读者一看就明白了书中要讲什么, 之后再细看时便能品出味道, 留下较深的烙印。
本书最大闪亮之处在于对少数民族新闻历史事实细致解读。这本教材站在客观的基础上阐述历史, 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去剖析和解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 使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理解。在书中第八章第一节, 详实可信的数字体现成绩、说明问题, 用横向和纵向的对比阐明优势、指出不足, 介绍各类报纸规模, 通过举例子、列数据等方式结合历史对照现实, 向我们展示了文革结束后新时期少数民族报业空前繁荣发展盛景。如此书写就让读者感到很踏实, 觉到有抓手。另外, 本书作者还将书本镜头对准少数民族新闻教育事业, 对于少数民族新闻教育自身历史和未来发展提供可借鉴史料。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新疆地区新闻教育背靠当地宣传部, 吸收国内和国外先进新闻办学模式, 并安排学习者深入到各省的少数民族新闻单位实习参观, 将业务知识与民族地区工作实践紧密挂钩, 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在阅毕本书的同时, 虽对本书极为欣赏, 在我个人看来书中不足之处尚存。像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这种在历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的事件, 从事件中对信息传播过程挖掘不够深刻, 只是对事件中存在文化信息交流一带而过。从另一面想来也未免有些惋惜, 这些事件离我们确实太遥远了, 资料可能在历史长河中只剩下只字片语。
13.读中国教师有感 篇十三
《中国教师报》从听说到初次接触后再到走近并爱上她时,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光阴不长但却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深深地知道这份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和他们心灵互通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中国教师报》让我明白,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爱孩子是心灵撞击出的爱的火花;是初春时细雨对幼苗哺育的无私;是花苞吐蕊漫人间的芬芳……
还记得初睹《中国教师报》芳颜是在一个舒服的秋天。那是我刚走上教师的岗位没多久,在一次例行的会议前,我随手拿起了放在报架上的一叠报纸悠闲地翻阅起来。在右手一上一下地摆动中,我的心渐渐地被她所深深吸引。眼前的她就像江南的女子般情感细腻,文风朴素悠长,没有过分的夸夸其谈,曼妙的字里行间透出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慨和实在道理。每逢完成了工作的茶余饭后,我便会走进空荡的会议室里,和她进行心灵的交流。于是在安静的氛围里我慢慢熟悉了她的风格:《教师教育》、《新课程。课堂》、《班级在线》、《杏坛春晓》……从这里我走出了校园,走向了世界。
我从《中国教师报》中不仅了解到基本的教育政策还读到了许多震撼心灵的文章。如在《老师,我可以唱歌了吗?》一文中,从简单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一位善良的教师的“机智巧妙”和孩子的“天真可爱”。一个智障的孩子,一颗无法约束自己的心,看着看着,我落泪了,在过多追求分数和课堂纪律的今天,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人性迸发出的光辉;而在《晓风轻拂,时光淡淡读<张晓风的国学讲坛>》里,让我知道在被各种低级无聊毫无内涵的所谓流行充斥的现在,更应该拂去尘嚣静下心来去品读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啊!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明,我们总是心安理得认为会永远属于我们,从不曾想过走进它、品读它、理解它、升华它。殊不知在自以为拥有中错过了欣赏许多人类的辉煌。身为教师的我们都已经离经典的国学越来越远了,还能指望那些熟悉周杰伦、李宇春的孩子们去记起孔子、孟子们的声音吗?当曾经优美的《高山流水》、《阳春三月》被如今的《双节棍》等流行歌曲所取代时,我们是该高兴时代的进步还是担心文化的流逝?《中国教师报》让身为语文教师的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和今后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啊!
《中国教师报》陪我度过了日落星升、花开叶落的岁月。是她让我在工作的迷茫中找到了航行的方向;是她引领着我在浩瀚的天宇中尽情地翱翔;是她陪伴我度过寒冷的雪季;是她教会我如何拥有一颗与学生灵犀的心……
《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温暖的家!
读中国教师有感2
科学文明的进步,物质技术的发达,信息产业革命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与网络的普及使得今天人们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彻底变化。以往单纯的课程教学不再成为人们获取新知、接受教育的唯一。相应地,在教育领域,广泛地教育信息媒体正在悄悄地丰富我们的生活与大脑神经。
从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我有幸认识了《中国教师报》,从这份报纸上我看到了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跟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教师的真实写作,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从阅读这些报纸,给我的感触很多,收获很大。
我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为人师表、坚守道德”,其中的一些话很有道理: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这份职业不同于流水线上的生产工人,产品不合格了可以重新生产;这份职业不同于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种植的禾苗不言语、不思想…..教师是心灵的工程师,教师面对的是一群会思想的活泼可爱的孩子。为人师表-----这一道德规范,非常朴素,教师虽不是名星,但教师的一言一行有许多天真的双眼在看着;虽不是名家,但一举一动影响着无数稚嫩的心灵,如果教师言行相悖、表里不一,学生怎能“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我们不能随波逐流,应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坚守自己,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在教师的眼中,后进生是最令人头疼的群体,从《中国教师报》上让我了解到了“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其实,只要我们充满爱心、细心和耐心,就会发现后进生都是未经清洗的玉石,是等待着春雨滋润的小草,只要找准方法就可转化他们,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护后进生的自尊心(有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用关爱去感化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
三、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开展各种活动:
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3、组织参观访问活动。
4、开展“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活动。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的温暖,逐渐消除自卑心理,振作精神)。
四、在鼓励中激发上进心(鼓励学生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表扬鼓励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对他的认可,使他们增强了勇气和力量,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中国教师报》帮助我们开阔了视野,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这份刊物的魅力,它让我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在自身教学实践与理论的反思中不断积累知识,也获得了自我人格的提升,从而产生了情感上的愉悦之情与收获的快乐。这种感觉是无与伦比的。它唤醒了我们沉睡的情感,告诉我们作为基层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去表达,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总结,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获得更多地快乐!
读中国教师有感3
送走一批毕业生,又带一年级新生了,我有几分期待又有几分无奈。想到他们傻乎乎的样子,我觉得可爱,可看到他们懵懂无知的眼神,我感到无助。带着复杂的心情,开始了新的“轮回”。掰着指头算算,开学才一个月,怎么感觉好像过了半年之久?许是刚刚接手一年级新生,纷繁复杂之事太多,一心想着辛苦的日子快点过去,可往往“事与愿违”,越是期盼的越是难以得到吧。
想做一名优秀的一年级教师,得有健康的体质,足够的耐心,一双火眼金睛,一张唠叨的嘴,一双勤劳的手......你得严慈并济,因材施教,随时准备像消防员一样冲到孩子面前处理任何突发事件。更为难的是你还得经常充当“保姆”的角色,有的学生自理能力差,把衣服弄脏,拧不开杯盖,互相玩闹时摔倒受伤,你必须亲力亲为,第一时间给予解决。上个星期五,我刚到一年二班坐下准备听胡老师讲课,数学老师就匆匆忙忙地过来喊我,让我赶紧回班级看看。我心里一紧,又发生什么事了?一路小跑刚到门口,就有一股恶臭扑鼻而来,班级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只见孩子们离开座位站在墙边,一边用小手捂着口鼻,一边叫着“臭死了,臭死了!”只有第三排中间位置的逄xx坐在座位上,他一副无辜的表情,张着嘴却说不出话。小班长向我清晰地汇报了事情原委,原来是逄xx不知在哪里踩到了一坨屎,他走过的地方留下了清晰的脚印和刺鼻的味道。我先找了个方便袋把孩子的鞋子套上,然后用拖布拖干净地面后到一楼水池边反复清洗鞋底直到干净为止。这个孩子天生反应慢,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平时经常因为走路时左顾右盼撞到人或物体身上,上课爱做小动作,爱走神,做题时需要不停地催促,这个孩子需要我们付出比别的孩子多几倍的耐心和精力。
一年级的孩子就像放养的野生动物一样,想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从学习习惯到生活习惯,都要绞尽脑汁,一遍一遍地讲,很多时候还需要手把手地教,许多看似特别简单的事在他们身上都变得异常艰难,如课间操和放学排队,上午刚排好,下午就记不清自己该站在什么位置了,好不容易排好的队形还没等走出教学楼就乱成了一团,又得重新扯着嗓子喊名字.....刚把学习任务按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原则布置下去,话音还没落,准会有孩子仰着天真的小脸问你:“老师,作业是什么?”弄得我是哭笑不得,一边告诉他要学习倾听老师说话,一边再次重复刚刚重复了好几遍的话。开学不到一个月,含片已经吃了几盒了。每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告状的孩子也是络绎不绝,每天都得拖着筋疲力竭的身体和白天来不及完成的教学任务回家加班。
身心俱疲时真想放下好好歇一歇,可想到这些单纯、可爱,清澈得如湖水般的孩子的心灵需要我们用培育,去浇灌,就不敢大意了,他们可是未来的希望啊。看着他们在我们的影响下一点点成长,进步,那是最欣慰的事情,那一声声清脆的童音:老师好!老师再见!谢谢老师!如春风般拂去了我的所有疲倦。面对着一张张因得到一朵小花,一个小苹果贴画而满足的笑脸,看着他们一点点的在进步,再多的劳累都烟消云散。
教师报上一篇《为什么要当老师》的诗歌让我感同身受,她说出了老师的心声,诠释了为什么要坚持当老师的原因:是的,因为爱!你爱学生胜过爱自己你爱课堂胜过爱自己你爱教育胜过爱自己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有勇气、有能力选择成为一名老师因为这选择的背后是责任、勇气和担当每天的付出都能换来收获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生命!
当学生围着你分享他的喜悦时,当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表达的学生在日记中说你是她最喜欢的老师时,当家长在微信里感谢你对孩子的付出时,当你的学生把你的孩子当作弟弟妹妹抢着带他(她)玩耍时,当你送毕业生时看到学生们含泪的眼睛时,当接到他们发来的节日问候时,当你见证学生们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再到工作,一路成长,一路收获时,你是否打心底里觉得当一名老师真好!
孩子们,飞翔吧,你们是我心中最美的期待!
读中国教师有感4
在网上,一直听网友们称赞:《中国教师报》是一份宣扬教师情感与智慧的报纸,是老师们自己的报纸,是,从一开始起,便对《中国教师报》有了一份特殊的亲切感。一次,在青年教师座谈会上,分管校长热情的向大家推荐《中国教师报》,并鼓励我们多为她写稿。那时侯,我想像我这样一名普通教师怎么可能发表文章呢?是,投稿的念头很快就打消了。可是没有想到后发生的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一天晚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成长上给大家讲述自己白天碰到的一件怪事,那件事及由它所引发的思考让我不由的对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深感忧虑,是,我直言不讳的在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没想到,上的一位朋友看了文章后,马上鼓励我把文章投给《中国教师报》。在他的鼓动下,我终鼓起了勇气,通过邮件把文章发给了《中国教师报》,第一次投稿就这样在匆忙中开始了。没想到第二天上午,编辑老师立即回复说欲用这篇文章,并认真的和我交流了看法。当时,我有一点惊讶,心中不禁暗自惊叹《中国教师报》编辑的工作效率之高和他们对普通作者稿的重视。
带着这样一份感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断的督促自己勤积累、多思考,并把自己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感悟和发现写下,投给《中国教师报》以及其他一些刊物。书写是让思想走向成熟的一条有效途径,和《中国教师报》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心情一天天的飞扬起,学生也和我一起感受着这样一种充满激情的日子,我们一起享受着教育的快乐,一起成长着,原以为平淡乏味的教育生活就这样变得丰盈、多彩起。
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引人思考的事件,它们犹如散落在海边沙滩上的一枚枚闪亮的贝壳,也许不经意间就被我们踩在脚下,冷落在一边,可是,如果我们俯下身去,悉心的将它们拾起、收藏,就会渐渐发现它们的美丽,发现它们身上留下的教育的真实痕迹,追寻着这样的痕迹,或许我们就能寻找到改善教育行为的有效途径。教育改革的过程需要全体教师共同交流,一起参与,一起推动,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愿《中国教师报》能够成为普通教师思考、探索、追求的新起点。
读中国教师有感5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神奇的职业,想做好这个职业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育人方法,更要有无穷的教育智慧和不尽的耐心细致,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孩子,而这些孩子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复杂的小状况:顶撞老师、经常迟到、沉迷游戏、叛逆暴力等各种问题不一而足,教育这些学生,需要耐心,更需要用心和智慧,而《中国教师》就是一本为我们提供各种教育智慧的书籍。
第一次读到《中国教师》心中有着一种隆重的仪式感,更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里面的一篇篇文章行文流畅、语言简洁却又说理清晰,阐释得当。不论是专业的模式探讨,还是动情的教育故事,读来都是那么朗朗上口、欲罢不能。读别人的文章,更要思考自己的工作,回顾读到的近十期《中国教师》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思考和收获。
中国教师一本属于教师的杂志
一、思考要细
细致是教师工作的一大特点,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的学生,是心理脆弱、易受伤害的青少年学生。有人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的工作却是比这还要复杂,不但问题学生各有各表现,同样的问题表现还各有各的原因,只有像书中那些老师老师一样,细致的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才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只是治标不治本,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一种表面的平和,而这平和之下可能酝酿着下一次更大规模和程度的爆发。
二、行动要缓
雷厉风行并不适合解决学生问题——这是我读《中国教师》的第二个感触。教师解决学生问题越快越容易犯错误,解决得越快,效果也往往越差。给学生一段反思的`时间,也是给自己一个缓冲、沉淀的机会,避免我们因一时冲动而做出过激的处理。学生毕竟是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再坏的学生内心深处也是害怕的,表面的强硬与顶撞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为了掩饰自身胆怯的一种表现,这时,我们可以先不急着批评或处理他,让他的多忐忑一会儿,教师利用这个时间调查一下事情的全过程,或像书中提到的那样多问几个“为什么”,或想想怎么开口说第一句话,这些对有效地解决问题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语言要活
说话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言不得体的话,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教师的语言尤其重要,切不可说得过于绝对,一是要给自己留有余地,诸如:“你要是下次再犯,就不要再进教室了。”以我的经验,需要老师这么“威胁”的学生他肯定做不到下次不犯,下次他犯了,我们还真没有权利总不让他进教室;而他一旦再次犯了同样的错误,最后又进了教室,那对他的教育就算失败了,以后他会更加有恃无恐、变本加厉。二是要给学生留下空间。一次去市场,正好赶上幼儿园放学,家长都接了孩子回家,突然一个小男孩指着前边一个小女孩对他奶奶说:“奶奶,她考试得0分,我们老师说她是个大笨蛋。”小男孩很天真,他说这句话可能没有太多的嘲讽意味,可是老师的一句话却给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贴上了“笨”的标签,并且让别的孩子对她形成了同样的认识,这个小女孩将来的发展空间很可能让老师的一句话就给堵死了。可见,老师的语言一定不能绝对化,要说的灵活、可变通,这样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
四、方法要多
读了书中好多文章之后受到的启发是:方法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分析学生问题的成因形成的。要想做到方法多,就要事先勤思考,即使处理同一种问题,原因不一样,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切忌千篇一律、方法单一。
总之,我们所从事的是需要用心来做的事业,是一个需要智慧和思考的职业,面对层出不穷的学生问题和各具特色的问题学生,我们要多一分细致的思考,少一些粗略的判断;用耐心的涓涓细流代替急躁的狂风骤雨,深入挖掘学生问题的根,追究问题学生的源,循循善诱、有的放矢,以求突破表象,标本兼治。只有耐心细致、充满智慧的工作,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教师”。
读中国教师有感6
近日读了《中国教师缺什么》这本书,很有感慨,这是一本对教育充满关怀的书,作者直面真实的教育生活,深切地关注着教育生活世界里发生的事情,关注着那些事情里的言行、人的情感、人的精神、人的生存状态。她也是一本用心来倾听与叙说的书,作者细细倾听着学生的声音、教师的声音、家长的声音、社会中关心教育人的声音,倾听他们的内心的欢乐、苦痛与彷徨,倾听他们对教育的殷殷期盼。黄燕先生从中国教师缺乏爱,缺乏服务意识,缺乏生命意识和等待意识,缺乏理想与激情,缺乏创造,缺乏健康与关怀等六个方面,从不同层面进行追问与思考,颇受启发。的确,教育生活世界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有心人去关注,读了《中国教师缺什么》,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本人进行了再思考。缺乏理想和激情,缺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事实上,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孩子长得漂亮些,有的孩子长得难看些;有的孩子比较聪明,有的孩子比较愚钝等。如果教师不能正视这些差异,不能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看待,那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尊重、宽容、平等以及服务意识,更是“空中楼阁”。
记得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讲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天下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后,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但两种人都感到不快乐。先吃最好的人认为他的每一颗葡萄越来越差,第二种人认为它每吃一颗都是吃剩下的葡萄中最坏的。原因在于,第一种人只有回忆,它常用以前的东西来衡量现在,所以不快乐,第二种人刚好与之相反,同样不快乐。为什么不这样想,我已经吃到了最好的葡萄,有什么好后悔的;我留下的葡萄和以前相比,都是最棒的,为什么不开心呢?
这其实就是生活态度的问题。我们教师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听老教师谈到,那些成绩不怎么样的,毕业后反而跟老师很亲,常到学校来看望母校老师,在街上遇到也很热情,尊敬老师;而那些成绩优异,曾被一度器重的部分学生却“人间蒸发”了。
因此,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有积极向上,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求知、自信的心.
读中国教师有感7
组里征订了《中国教师报》,这份报纸可是我梦寐以求早想拥有的呀,这下我可“解馋”了,每天不管哪位老师看完只要没把它用夹子加好挂在规定的位置上,我就会马上收起,连同我的那份整齐地挂好,一天也不知道要挂多少次,可我不觉得麻烦,反而觉得快乐和充实。一次,一老师在切西瓜,我没看见西瓜是大是小,可一眼就看见了西瓜下面紧紧地压着一张报纸,我急忙走过去看刊头幸好不是《中国教师报》。弄得同事们哈哈大笑,还以为我去抢西瓜吃呢。
报纸有很多板块,可我最喜欢的板块是《新观察》、《健康人生》这两个栏目,板块的文章选得非常贴近一线教师的心里与工作状态,文章写得实在、现实还透漏着风趣。
先说说《新观察》吧,这个板块引领我的思想走在了教育的最前沿,让我更清楚地了解了当代我们这个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诸多利弊,也把一线教师心中的酸甜苦辣展示在大家面前,让你去品味,去深思,尤其是遇事不走弯路子,组里的教师都很喜欢它。我们有时看到一篇文章,组里的人会针对一件事争论不休,就说《老王》这篇文章吧,道出了“一位教学认真的好教师,可就是没有一些教学中的荣誉证书,进而高级职称与他很遥远,老王为了把教学成绩拼命争成第一,抬手打了学生一耳光,接下来是家长不愿意了,再下来老王回家了……”组里的老师分成正反方,各持己见、互补相让,争得不可开交……可我对老王老师说,你本来就是一位敬业的好老师,你本来就是个能干的人,不就是少一张纸吗?慢慢争取呀!人不常说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学几十年了,虽然没评上高级,可评上高级的人还是少数的,如果您能再看开点,结果可能就不会这样了,关于那两个差生,咱先分析一下他们的情况然后对症下药,您说呢?哦,这也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原因,其实,评高级职称的要求也应改一改,侧重老教师一些也不为过,干了几十年的教育吗。
教师呀,教师,当我们为了孩子的成绩而想训斥他们时,请您一定把握住自己的底线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再说《健康人生》,是我喜欢的版块之一,它包括“人生感悟”、“健康方程式”、“休闲有道”、“职场心态”等,每当我阅读完这些文章我工作起来精神劲十足。自己平时也很喜欢运动,每天都是走路上班,再加上有《中国教师报》这个精神食粮我想我的业余生活会感到更充实的。
其实,“班级在线”、“杏坛春晓”、“阅读”等这些栏目,我也都是很喜欢看的。《中国教师报》是在催我成长,是在“逼”我读书呀!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读书看报是我们教师每天必做的“工作”,谢谢了《中国教师报》!
读中国教师有感8
“教师是灵魂的塑造者,在塑造别人的灵魂前,教师必须让自己的灵魂在现实的面前保持冷静与恬淡,他必须不断的“塑造”与“加固”自己的灵魂。”这是摘自书里面的一句话。教师是灵魂的塑造者是这本书里给我最深刻最有震撼力的一句话,因为我知道灵魂是神圣而高尚的,没有灵魂的人类就是尸壳,只有尸壳的人类将是没法想象的可怕!老师的职业是这样的重要且高尚。因为今天这个灵魂的塑造者是我,让我感觉到无比的神圣,感觉到自我的伟大。为了这个伟大的我,我们都在想我们还缺什么?
“一个优秀的塑造者,也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只有优秀的塑造者才能塑造优秀的人类。”这就是我们的答案。
“对社会而言,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对学生而言,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想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必须先做一个优秀的人。“万物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
做人难,做优秀的人更难,做优秀的教师更更难!
“一位优秀的教师,在工作中时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那种在日复一日,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能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无限乐趣,那种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成就感。天天看到自己的心血在学生身上时时刻刻在熔化、组合、萌芽、生长。”这是一个教师的优秀的标准,而做为人的优秀有应该是怎么样的呢?那就是对生活和事业充满热情,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有对人类的爱心,固守自己的做人的准则,这也是一个优秀教师作为人首先要具备的品质。这些都是书上的观点,我都赞同这些说法。我想做这样的优秀人优秀教师,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想做这样的优秀教师,可是我们的现实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体制我们的前途等,使的我们改变了策略、改变了方式、改变了手法,于是我们产生了矛盾,我们改变了方式也改变方法。理想与现实,个性与生存,有时本来就是天生的矛盾体。是格受理想独立独性行,还是“适应”现实,让理想在现实中销蚀?是坚受个性,做一个率性的自己,还是在生存面前,为了所谓的“成熟”放弃个性?我们身边的很多教师都处在这样的思考和矛盾中。我的学科是体育,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或者说没有别人看起来的社会压力,也就是说我的学科是一个被社会和被家庭所忽视的科目,可是我认为我的科目责任也无比重大,因为我肩负着学生的健康,肩负着学生的体魄,没有强大的体魄就没有生命的存在的意义。教师是灵魂的塑造者,他塑造的是一个有生命活力、热情奔放的个体,而不是一具病恹恹的躯壳。面对这份压力面对这份责任,同样感觉自己是神圣的教师。“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是有什么样的徒弟”这是我们的古话,确实很有道理的,同样优秀的教师培养着优秀的人类。而我们的身边教师都很聪明很有活力,都是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都具有无比的爱心和公正正直的为人准则,这些都是我们优秀人所具有的条件,我们有这样的优秀教师怎么会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来呢?中国的人才在世界上占很大比重的,他们都是我们的教师培养出来的,我们在做着为人类默默输送人才的贡献,我们是伟大的教师,我始终相信。我说这些话的意思并不是要批判这本书的观点,我想的我应该知道自己所作的事情的正确性、目标性以及效率性。吸取正确的,促进更快发展。
我的家庭也是个教师的家庭,在我们家可以开办一座学校,因为我们家有中学所有科目的老师。我们有很多同事的的家庭都是几代都是教师,我们都在思考着、学着、想着、作着一个优秀的人,优秀的教师,而且我们都做的很好,我们也有毛病,我们有时性子太急噪,有时太烦恼,有时骂学生,甚至有时打学生,可是我们是恨铁不成钢!谁家的孩子不挨打爱骂呢?当然我们都在尽力的培养着我们的孩子,我们都在努力的自己学着教着。
“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说在最上的爱,一个转身就能忘记;而惟有老师和母亲的爱是写在大地和天空,永远和永藏在心底的!”把教师和母亲等同,是多么的伟大和自豪啊!母亲生育和抚养了我们,教师教育了我们,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人类都是一家的,我们一起在为明天奋斗并且美好快乐的生存着,幸福着。
中国教师缺什么,难道真的缺乏爱?缺乏服务意识?缺乏生命意识等待意识?缺乏激情与理想?缺乏创造?缺乏健康与关怀?我不愿意承认这是真的,而且这根本就不是真的,谁敢说中国的教师缺这些呢?敢说的也只是说那是部分的群体。而我们大部分的教师队伍都是很优秀的。
读中国教师有感9
20xx年,当我刚刚被“如果你热爱孩子,如果你热爱教育,如果你热爱写作,请拿起你的笔”的春风唤醒沉睡的心灵时,就幸运地与《中国教师报》相遇了。
那时她还叫做《中国教育资讯报》,记得我当时是冲着“资讯”二字订阅的。我猜想她应当是前沿的、新闻的、独特的。当收到第一期报纸时,我的猜想应验了,她同时传递了亲民的、贴心的、温暖的气息。品读着报纸,我感受到自己是世界上幸运者中的一分子,我预感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多了一位知音。每当我拿起这份报纸,我的脑海中就会响起王刚充满磁性、深沉的声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的心底也会有一个声音暗暗浮起来,亲切地袅绕在耳:“讲述老师自己的故事”。我在这里认识到很多看似普通、但并不平常的老师,像贺杰、茅卫东、陈小华、焦照锋、袁卫星等等,看他们讲述的好像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会刹那间涌现很多真切的感悟。
做一个平常的老师,也可以有自己的快乐。只要有梦,就会有追寻。《中国教师报》唤醒了我好些蛰伏着的激情。因为爱,所以爱。我认真阅读《中国教育资讯报》每期的报纸,认真完成每一期的读者调查,并且把得到的赠报送给自己的好友、同事,希望的同行获得这份高品质的精神食粮。在认真的阅读中,我得到了很多收获,除了知识上的积累增加以外,还获得了情感上的愉悦、人格上的提升。特别是在和编辑老师们的交流中,受到他们人格魅力的熏陶。
去年七月,我接受《辅导员》杂志下月刊的邀请,来到北京担任“特约编辑”。在一个阳光火热的上午,我来到了中国教育报刊社,和《中国教师报》的编辑老师们坐在一起。我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二,好些编辑老师都在,他们热情地招呼我,喜气洋洋地告诉我:韩军头一天来了,红霞当天下午也要来,放假老师们都来了。看到他们神采飞扬的样子,我感受得到他们真诚的喜悦。我们就像相识很久的老朋友一样交谈,我记得高影老师当时问我:“你觉得把《中国教育资讯报》改名为《中国教师报》,怎么样?”我当时就摇头,一个劲的不同意。我已经太熟悉《中国教育资讯报》了,她融入我生命,读她成为了我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我害怕变化,害怕变化后的《中国教师报》会和我疏远。可是当《中国教师报》创刊后,我快乐地发现“和教师零距离”的办刊理念落实得更到位了,对教师的生存关注了,对维护教师权益关注了,对与教师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关注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了……《中国教师报》对教师弱势群体的关注表现出比我看到的任何报刊都强烈。我在与编辑老师的交往中,真切感受到《中国教师报》的编辑老师们和一线老师平等、和谐、融洽地相处。记得我有篇稿子寄给了杨伟广老师。杨伟广老师出差一回来后就及时地回复了,诚恳的态度让我肃然起敬。
【读《中国震撼》有感】推荐阅读:
一本震撼心灵的书读中国震撼有感08-01
读《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有感08-04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09-05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12-05
震撼作文400字09-03
震撼心灵的感动12-09
读《民族复兴——中国梦》有感09-17
读《中国历史故事》有感09-25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定10-29
读中国革命史有感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