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共12篇)
1.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 篇一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第一轮复习教学讲义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价格问题
1、什么是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3、影响价格的因素
除价值决定之外;
(1)供求影响价格: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
供求关系: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不平衡与平衡。不平衡包括供过于求(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供小于求)
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2)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
供给变化与需求变化对价格的涨跌的变化影响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价格的影响
归纳:总思路:A.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有:
①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格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货币的价值量(成反比)。
④纸币的发行量。
⑤国家的宏观政策(价格政策等宏观调控)。
⑥其它: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季节、购买心理、流通环节的多少等。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B.不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有: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优质产品之所以优价是因为其价值大);
②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当然,个别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有实力定较低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只有商品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在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①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②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讲解:这就是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很高而经过一段时间价格回落的道理)。注意:a个别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无关,因此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b个别生产者不能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个别生产者没有意义。c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能赚钱,可能亏本。
d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在流通中实现。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价值规律问题(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1)基本内容
第一,在商品生产领域: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第二,在商品交换领域: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生产决定交换,两者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正确理解等价交换
a等价交换的含义:货币出现以前: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以后:价格与价值相符。b等价交换原则只适用于商品经济活动,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否则会诱发权钱交易、见利忘义。c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d等价交换原则并不存在于每一个别场合,(是从总体上说的)、(只存在于平均数中)。e商品是一个天生的平等派。(买卖双方地位平等、机会均等地进出市场,平等竞争,平等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唯一表现形式。价格与供求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价格:之所以会波动→因为供求影响价格。之所以不会无限涨落→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变化,价格不一定变化。
供求紧张≠供不应求 市场形成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即价格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供求、价值都可能是某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只有价值才是根本原因。
(3)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经济资源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棒子)。
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鞭子)。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筛子)。
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既不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个社会(比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这也是正是我们为什么放弃计划经济而选择市场经济的客观原因。)辩证地看待价值规律的作用
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有局限性,需要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b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三个方面的调节作用,可以归结为一点,即:促使社会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c市场能够较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说到底是通过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
三、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其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这种普遍现象被称为“需求法则”)“买涨不买跌”不违背需求定理。(需求定律认为,一般来说,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化,但“买涨不买跌”似乎与这一定理相反。但是当我们引入“预期价格”这个概念时,我们也完全可以将这种相反的情况纳入需求定理的意义范围内。因为当价格上涨时,人们心里的预期价格却是低的。比如当物品的价格从9元上涨到10元时,人们会认为从现在这个10元开始,这个物品现在的价格是最低的,因为他们预期以后的价格会越来越涨,11元、12元、13元...。因此当价格上涨时,人们的需求购买行为选择的仍然是价格最低的时候。反之亦然。可见人们的“买涨不买跌”仍然是受需求定理支配的。)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可代替程度高的商品需求弹性大,可代替程度低的商品需求弹性小。
补充:最高限价(也叫限制价格、低价政策)和最低限价(也叫支持价格、高价政策)
最低限价:对需求弹性小的某些商品(如粮食),政府可以实行最低限价(即此时高于供求形成的正常价格),以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但其结果是该商品供过于求,则政府必须以相应措施应对。
最高限价:对于需求弹性大的某些商品(通常对消费者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如医院的专家门诊),政府可以实行最高限价(即此时低于供求形成的正常价格),意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其结果是该商品供不应求,可能导致抢购或黑市交易,则政府必须以相应措施应对。(2)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①替代品的含义
②互补品的含义
③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反之亦然。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即替代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化。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价格对供给的影响)(供给定理)。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供给量增多;反之,供给量减少。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寻求降价空间,形成竞争优)。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促使商品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取更多利润)。提价:刺激生产;抑制消费。
本课结论:不管是“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归根到底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遵循价值规律,时刻关注价格的变化,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补充: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来实现的。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宏观)。(市场的这一作用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强调了市场调节资源在各部门的流入流出中达到均衡,实现了资源在不同部门的优化配置。)②市场通过利益杠杆的作用,促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微观)。③市场促使生产者优胜劣汰,使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集中(中观)。
三、误区点拨
1.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吗?
错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影响价格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以商品生产者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毫无意义吗?
错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 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必须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以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关吗?
有关。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商品的数量有关。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常数,商品的数量多少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增多,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反之商品的价值总量减少。
4.有人认为,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保持不变。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和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同比例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意味着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和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同比例降低。
5.有人认为,价格上升,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就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以上说法是不准确的。一般地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高档耐用消费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6.当供不应求时,“物以稀为贵”,当供过于求时,“货多不值钱”、“谷贱伤农”。所以商品生产者的命运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吗?
错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影响价格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7.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双方的价值量都相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不同意。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问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要求商品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在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则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2)由于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发生背离,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并非每一次商品交换都能实现双方价值量相等。因此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虽然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 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也就是说,价格的的波动并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2.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 篇二
以下是本人对高三函数单元教学习题课设置的“一题多变”教学案例.
【例】 已知两函数m (x) =8x2+16x-k, n (x) =2x3+5x2+4x, 其中k∈R.
(1) 对任意x∈[-3, 3], 都有m (x) ≤n (x) 成立, 求k的取值范围;
(2) 存在x∈[-3, 3], 使m (x) ≤n (x) 成立, 求k的取值范围;
(3) 存在x∈[-3, 3], 使m (x) =n (x) 有解, 求k的取值范围;
(4) 对任意x1、x2∈[-3, 3], 都有m (x1) ≤n (x2) , 求k的取值范围;
(5) 对任意x1、x2∈[-3, 3], 对任意x1总存在x2满足m (x1) =n (x2) , 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 (1) 设f (x) =n (x) -m (x) =2x3-3x2-12x+k, 问题转化为x∈[-3, 3]时, 使函数h (x) ≥0恒成立, 故f (x) min≥0.令f′ (x) =6x2-6x-12=0, 得x=-1或2.所以函数f (x) 在区间[-3, -1]单调递增, 在区间[-1, 2]单调递减, 在区间[2, 3]单调递增.因为f (2) =-20+k, f (-3) =k-45,
故f (x) min=-45+k, 由k-45≥0, 得k≥45.
(2) 据题意, 存在x∈[-3, 3], 使m (x) ≤n (x) 成立, 即为f (x) =n (x) -m (x) ≥0在x[-3, 3]有解, 故只需f (x) max≥0.由 (1) 知f (x) max=k+7, 于是k≥-7.
(3) 设f (x) =n (x) -m (x) =2x3-3x2-12x+k, 当x∈[-3, 3]时, 由 (1) 知f (-1) =7+k, f (2) =-20+k, f (-3) =k-45, f (3) =k-9, 故f (x) min=-45+k, f (x) max=7+k.所以-45+k≤0≤7+k, 得-7≤k≤45.
(4) 对任意x1, x2∈[-3, 3], 都有m (x1) ≤n (x2) 成立, 由于两个函数的自变量不一定相同, 即x1, x2的取值在[-3, 3]上具有任意性, 因而要使原不等式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函数m (x) 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函数n (x) 的最小值.而由n (x) =2x3+5x2+4x, 知n′ (x) =6x2+10x+4=0, 得
而函数m (x) =8x2+16x-k, 其对称轴x=-1, 所以m (x) max=m (3) =120-k, 所以120-k≤-21,
即k≥141.
(5) n (x) =2x3+5x2+4x, 由 (4) 易得函数n (x) min=-21, 函数n (x) max=111, 故-21≤n (x) ≤111.
又m (x) =8x2+16x-k, x∈[-3, 3], 由 (4) 得m (x) max=m (-1) =-8-k, 所以-8-k≤m (x) ≤72-k, 由任意x1总存在x2满足m (x1) =n (x2) , 说明函数m (x) 在区间[-3, 3]的值域为n (x) 在区间[-3, 3]的值域子集, 即有-8-k≥-21且72-k≤111, 所以-39≤k≤13.
点评:本题的五问, 表面形式非常相似, 究其本质反应的问题却不同: (1) 是含参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 (2) 是含参不等式存在性的问题; (3) 是含参方程有解的问题; (4) 是不同函数取不同变量恒成立的问题; (5) 是两函数取不同值时存在性的问题.在解题中均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最值、数形结合等方法求解.
3.多变的价格测试题学案 篇三
一、判断正误,错误的改正
1.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
2.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商品的价值量会下降。
3.某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定会赚钱。
4.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价格会上升。5.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6.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7.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8.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9.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
10.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二、高考真题在线
1.(2013课标)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下图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4.(2013课标Ⅱ,14,4分)我国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在于()①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 ②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 ③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 ④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3福建)2013年3月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家禽业受到很大冲击,禽类市场疲软。对A.需求迅速增加→互补品价格上涨→供给增加→市场活跃()B.需求迅速下降→市场失衡→替代品价格下降→市场均衡 C.价格迅速上涨→需求迅速增加→供给短缺→价高伤民 D.价格迅速下降→行业严重亏损→供给减少→价高伤民
6、[2014·浙江卷] 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鸡蛋价格持续下跌,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今年三月份以来,鸡蛋价格不断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这表明()A.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C.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7.[2014·新课标Ⅱ] 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练习巩固.能源问题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保证石油安全,减轻国际石油价格频繁、剧烈的波动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我国启动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拟建立四个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石油储备可以稳定国内石油价格。这说明()A.价值决定价格 B.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C.供求影响价格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价过高,是催生“房奴”的直接原因。针对
A.① B.② C.③ D.④
“高房价”,下面相关认识正确的是()①供不应求是房价过高的根本原因 ②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助长了房价的上扬 ③要抑制高房价就必须增加商品的供应量 ④要抑制高房价就必须对炒房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此,政府采取了种禽生产补贴和定点保护收购等政策。政府制定这些政策基于的传导预期是
2.(2012·全国)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如果2011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
中国家电市场进入“战国时代”以来,竞争更加激烈,而市场的竞争最终取决于技术的竞争。你生产出等离子彩电、我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的液晶彩电下线。竞争的结果是商品人性化、时尚化日益突出,价位却一跌再跌,一台42英寸液晶彩电由3 万多元现已A.10万件、80元、800万元 B.10万件、40元、400万元
C.20万件、80元、1 600万元 D.20万件、40元、800万元 跌到1.7万元左右。运用相关知识,完成3~4题。3.(2013江苏)2013年4月中旬,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了4.06%和9.27%,与2011年每盎司1 921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国际金价回调超过28%。在此后的10天内,由于大量资金介入,黄金价格又从低位反弹,涨幅超过10%。这说明()A.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 B.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人们的投机行为、心理预期会加剧黄金价格波动 D.黄金的使用价值有限,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初步形成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模式。
若某商品的价值量为A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则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该商品的价值量B.15、(1)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会上涨。从标题一看出,由于生猪及猪肉供应减少,导致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3分)②价值决定价格。从标题二看出,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大幅提升,生猪及猪肉价格也会上涨。(3分)
(2)③标题三反映出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猪肉与其它肉类产品是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的上涨,导致人们转而消费其它肉类产品,从而带动其它肉类产品价格的上涨。(3分)④标题四反映出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能调节生产,猪肉价格的上涨,会使养猪农户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3分)
16.(1)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商品,汽油价格上涨后,不仅使汽油需求量减少,而且使汽车的需求量减少,所以汽车销售遭遇尴尬。
②在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转而增加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大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小排量汽车互为替代品,大排量汽车价格上升后,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再者,对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消费也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所以人们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8分)
(2)①价格变动会促使企业调节生产规模。汽车行业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②价格变动会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汽车行业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4.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 篇四
1.(2017年高考全国1卷)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一、“狂”做真题
【解析】本题中甲的价格下降,对甲商品的需求增加;甲乙是互补品,那么乙的需求也会增加,故C符合题意。题意中虽然甲的商品价格变化,但是其他条件不变的意思是乙商品的价格不变,所以排除A和B。需求量增多应该是向右平移,答案选C。【答案】C 2.(2017年高考全国2卷)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2016年,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中国某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该厂商的成功得益于()①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 ③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 ④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以中国某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逆势增长为背景,其成功得益于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以此得出②③的说法正确,在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下滑的情况下,中国某厂商逆势增长,这说明其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处于有利地位,①④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选C。【答案】C 3.(2017年高考全国3卷)因钢铁行业复苏,导致对铁矿石需求增加。在此背景下,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矿产企业不断增产,引发业界对铁矿石价格战的担忧。对于这种担忧的产生,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正确的是()
【解析】因钢铁行业复苏,导致铁矿石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在此背景下,四大矿产企业不断增产,供给量会向向右移动;随着供给量增加,业界担忧的价格会相应下跌;同时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只有A项。正确选项为A。【答案】A 4.(2016年高考全国1卷)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流感特效药的制药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为保证药品的正常供给,政府对该类制药企业实施生产补贴,若用S、S’表示补贴前后该药品的供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准确反映补贴前后该药品供给变化的图示是()
【解析】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与供给成同方向变化。国家实施补贴意味着商品本身的价格没变,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侧移动,A适合题意,B是错误的;C、D是价格变化的影响,不符合要求,排除。【答案】A 5.(2016年高考全国1卷)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标的经营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①某快餐店与饮料商合作,提供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
②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 ③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题高墨盒价格 ④玉米价格上涨,某饲料厂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如照相机和胶卷。如果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冲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通过材料对互补品的描述可以看出,汉堡与饮料、打印机与墨盒是互补品,①③适合题意;汽油与燃气、王米与小麦是替代品,②④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 6.(2016年高考全国2卷)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创作完成后,都城洛阳的人们都认为写得好,争相传抄,一下子使纸帛的价格贵了好几倍,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正确反映“洛阳纸贵”的是()
【解析】“洛阳纸贵”是因为人们争相购买,需求增加,改变了供求关系,从而使其价格上涨,故B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洛阳纸张的供给变化,故排除C、D;A表示的是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 7.(2017年高考江苏卷)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网络电影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增加投入。2016年,我国全网上线电影由上年的700多部增加到2500多部,企业也获得了丰厚回报。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进步→消费方式改变→供求关系变化→企业效益增加 B.消费需求增加→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供给增加 C.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
D.消费需求增加→企业效益提高→技术进步加快→产品供给增加
【解析】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开始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电影,这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改变;人们对网络平台电影的需求增多,导致企业增加投入,增加上线电影数量,这表明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引起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企业从中获得了丰厚回报,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故从材料的逻辑顺序看,A项正确。【答案】A 8.(2017年高考江苏卷)假设在一个成本相对稳定行业的市场中,只有甲乙两个企业生产同种商品若甲企业在价格为P1时提价,乙企业不会跟随提价以抢夺市场份额;相反,若甲企业降价,则乙企业会跟随其降价以免顾客被抢走。其他条件不变,图1中能正确反映甲企业产品市场变化的是()
【解析】甲企业降价,其产品的需求量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多,A图像表明企业降价后,产品的需求量会随之不断减少,这与实际不符,A项不选;B图像表明甲企业在提高价格时(高于P1),产品的需求量会随之不断减少,而甲企业在降价时,其产品需求量会随之不断增多,这与实际相符,B项正确;C图像表明甲企业在提高价格时,产品的需求量会随之不断增多,这与实际不符,不选;D图像表明甲企业产品的需求数量一直高于价格为P1时的需求量,这与实际不符,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答案】B 9.(2017年高考北京卷)“移动互联网+手机支付+自行车租赁”催生了共享单车这一崭新的行业,共享单车正成为经济生活的一抹亮色,小橙车、小黄车、小蓝车……彩虹般的色彩装点了街巷。共享单车改变了许多人的出行方式,与城市公交和地铁共同构成了绿色、便利的交通网络。关于共享单车,下列判断正确的有()①在使用过程中,自行车与手机是互补品
②凭借信用分可以免押金租用,说明诚信能降低企业成本
③减轻了高峰期公交系统的压力,表明其对公交车、地铁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④其发展为自行车制造企业带来大量订单,这反映了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竞争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共同两足消费者的同种需要。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中,自行车与手机是互补品,①适合题意,凭借信用分可以免押金租用,说明诚信能降低消费成本,不是企业成本,②是错误的,如果两种商品功能相同或相近,可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共享单车的使用减轻了高峰期公交系统的压力,表明其对公交车、地铁有一定的替代作用,③适合题意,共享单车的发展为自行车制造企业带来大量订单,这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关系,但不是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 10.(2016年高考浙江卷)2016年3月,“蒜你狠”、“猪周期”卷土重来,本轮大蒜、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是()
①此前相当部分种养殖户退出生产
②背后存在着炒作行为
③种养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④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大蒜、猪肉的需求急剧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做本题最好选择排除法,大蒜和猪肉属于食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小,其需求不会因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急剧增加,所以④的说法错误,不选,则排除BC,则②为必选,③的说法与实际不符合,不选。故正确答案是A。【答案】A
二、“狂”做好题
11.(2017届安庆市第一中学)2016年某企业生产A产品50万件劳动生产率与全社会持平,售价11元。2017年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一方面加强技术创新计划增加10%的投入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另一方面去产能化计划降低产量20%。假如图17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预计该企业2017年生产A产品的价格总额是多少()
A.600万 B.400万 C.500万 D.550万
【解析】本题主要是价值总量的计算的知识。价格总额=单价×数量,2016年某企业生产50万件,2017年预计该企业降低产量20%,预计产量为50万×(1-20%)=40万件,而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17年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1÷(1+10%)=10元,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总额=40万件×10元=400万元。本题注意2017年该企业预计的产量是既定量,不受技术创新的影响。故答案选B。【答案】B 12.(2017届衡水中学大联考)小明“十一”期间到杭州旅游。她前三天住在一家经济型酒店里,免费使用无线网络。后三天她住在一家五星级酒店里,一天无线上网收费120元。小明心想,高端酒店应该提供更多的服务,怎么还收高额的上网费啊?下列解释正确的有()①低端酒店市场竞争更激烈,上网免费可以吸引更多客源 ②高端酒店顾客对上网的价格相对不敏感,对网络的需求弹性较小 ③使用无线网络收费可以限制网络资源使用,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④使用无线网络具有竞争性,免费不会大幅提高经营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价格变动的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知识。低端酒店人住价格低,市场竞争激烈,要 想吸引客源,应该增加相应的服务项目,故上网免费 可以吸引更多客源,①正确;高端酒店人住价格高,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较高,上网收取一定的费用,对他的影响不大,需求弹性较小,②正确;使用无线网络收费不一定会限制网络资源的使用,并且对经营成本的影响不大,故③错误;使用无线网络 具有非竞争性,一人消费时不会减少他人对该物品 的消费,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 13.(2017届江西师大附中)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程度。它的计算方法是用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假定甲、乙两种相关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2,当甲商品的价格由100上升到150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00% B.甲、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100% C.甲、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200% D.甲、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100% 【解析】甲商品的价格由100上升到150,则甲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比为(150-100)÷100=50/100。如果甲、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00%后,乙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为-200%,则甲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200%)÷50/100=-4,这与题意不符,A项不选;同理,按B项给出的条件,甲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应为(-100%)÷50/100=-2;按C给出的条件,甲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应为200%÷50/100=4,按D给出的条件,甲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应为100%÷50/100=2。这其中只有D项与题意相符,故应选D项。【答案】D 14.(2017襄阳四中)针对住房需求增加,房价连续上涨的实际,W市出台了相关规定:本地人购买第二套房首付50%,非本市户籍购房需有连续在本市缴满2年社保或个人所得税证明,且禁止购买第二套房。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前提下,下列选项中能反映这一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变化的是(注:D1为政策出台前的曲线,D2为政策出台后的曲线)()
【解析】购房政策的调整目的在于减少需求,稳定房价,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前提下,需求减少,价格降低,只有B符合条件。A表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C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减少,D表示需求不变,价格下降。故本题答案选择B。【答案】B 15.(2018届衡水中学二调)《中澳自贸协定》使85%的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商品享受零关税。假设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零关税的T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能够正确表示我国T商品的替代品M和互补品N的需求变化趋势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试题分析: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该商品需求增加,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假设我国从韩国进口零关税的W商品意味着价格降低,W商品的替代品M需求减少,互补品N的需求增加,故①②适合题意,本题答案选A。【答案】A 16.(2018届云南昆明一中)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的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采用杂交、辐射以及分子育种等多种手段,成功选育出适合市场需求、生产成本低且具有知识产权的菊花新品种50余个,带动企业增收1.28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菊花种苗生产出口企业。该公司的成功启示有()①应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使用价值,扩大市场需求 ②通过科技应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 ③努力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 ④努力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提升商品价值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该公司采用杂交、辐射以及分子育种等多种手段,成功选育出具有知识产权且适合市场需求、生产成本低的菊花新品种,从而带动了企业额增收,故该公司的成功启示应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使用价值,扩大市场需求,努力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故①③选项入选。②选项错误,个别企业只可以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④选项错误,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故选B。【答案】B
三、“狂”做新题
17.(2018届辽宁省实验中学)从2017年8月下旬开始,我国主产区新小麦的收购价格开始逐渐上涨,9月玉米价格迎来低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时期饲料厂的选择及其理由是()A.减少小麦用量,增加玉米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是互补品 B.减少小麦用量,增加玉米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是替代品 C.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是互补品 D.减少小麦用量,增加玉米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的需求弹性较大
【解析】A选项错误,玉米与小麦是替代品而不是互补品;C选项判断本身错误,应该减少小麦用量,因为此时玉米的价额是最低的;D选项错误,二者的需求弹性基本一致。题目中,9月玉米价格迎来低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时期饲料厂应该减少小麦用量,增加玉米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是替代品。故B选项入选。【答案】B 18.(2018届云南昆明一中)自2017年6月23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05元和240元。这是2017年内我国第六次下调油价。若用D1、D2表示此次油价下调前后新能源汽车可能出现的需求变化,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反映这一变化的图示是()
A.B.C.D.【解析】本题为曲线类选择题,需要考生明确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作答时首先要明确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
车是互为替代商品。油价下调,燃油汽车的销量将增加,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减少,故D选项符合题意;A、B、C均不能反映这一变化,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 19.(2018届东北育才中学)截至2017年7月底,我国原材料的价格已经连续保持了3个月的上涨趋势。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上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的环保限产及去产能政策,助推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下图(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 B C D 【解析】题目中,因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的环保限产及去产能政策,助推了原材料价格上涨,此种情况下企业的供给相对会下降,需求会相对升高,即需求曲线应向右侧移动,供给应向左侧移动,均衡价格会上升。故D选项入选。其他图像的表述错误。【答案】D 20.(2018届广西桂林中学)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017年6月2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50和240元。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成品油价格(P)下降,对传统能源汽车需求量(Q)影响的图示是()
5.《多变的色彩》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材分析
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传递着视觉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缤纷的色彩世界里。色彩是一种涉及光、物体、视觉和心理的综合现象。真正揭开光色之谜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本课应在学生了解色彩基本常识的基础上,多方位、多渠道地启发和引导,通过观察与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并合理利用力所能及的各种材料进行色彩构成的练习,体悟设计意识,感受设计为人们带来的美,享受艺术创造的乐趣。
1、教学目标
通过搜集相关材料及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自主探讨,积极合作,运用色彩与堞材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在了解彩色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多样的色彩构成练习。难点是利用媒材进行设计和表达。
3、建议课时:2课时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1)教具:色彩基础知识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器材。(2)学具:课前收集相关媒材,准备绘制工具及水粉颜料。2教学过程
利用现代电教手段,引导学生赏析。组织学生丰动探讨多变的顾色,激发学生设计、绘制、展示的热情。第一课时探讨、学习。第二课时设计、绘制、展示。(1)导入。
①通过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播放日常生活中缤纷的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视觉印象。
A、花卉、蔬果的色彩; B、自然界季节变化中的色彩; C、建筑物的色彩 D、服装的色彩; E、工业产品的色彩。
②结合所观看的图像,感受绚丽多变的色彩带给我们视觉的享受。(2)组织讨论。
师生说说自己喜欢的颜色,营造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①选择一组图像中的色彩,组织学生讨论。
②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传递着视觉信息,波及我们的心灵。③促进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感想。(3)利用多媒体课件传授色彩基础知识。
①英国科学家牛顿揭开光色之迷。了解红、橙、黄、绿、青、蓝、紫顺序排列的光谱和牛顿色坏。
②色彩与光的关系。色彩是以光色为主体而客观存在的。③三原色。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三原色为红、黄、蓝。④色相、纯度、明度。(4)通过观察和调色练习感知 色彩的特性。
①运用课件,演示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及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互补色。②学生作色彩明度或色相渐变练习。(5)选择课前收集的石头进行色彩练习。①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料。
②以小组组合的形式,讨论制定涂色方案,重新设计所收集媒材的色彩。③通过绘制展示自己的创意和个性。(6)展示点评。
①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叙述。②教师以赞许的语言进行点评。
3、教师教学随笔
6.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 篇六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一题多变,思维能力
近几年来, 我国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倾向于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中心思想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这也是顺应了当今时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则是由教师积极有效的进行引导和培养, 这样才能达到“双效合一”的效果。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有必要进一步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更好的促进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一、有效运用“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高中数学解题的过程中, “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是很常见的, 但是学生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一题多变”比较畏惧, 觉得题型变动就会摸不着头脑, 理不清思路, 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在这一点上我提出可以充分利用“一题多变”的优势,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即题型多变, 就需要学生的思维跟着变动, 那么长此以往, 学生们的思维就会变得活跃, 思维空间就会被扩大, 有利于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自身的发散思维, 寻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 有效的进行解析, 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解题的效率和水平。如, 带领学生解析这样一道数学题:该题的已知条件是:y=-x2+4x-2, 求在[0, 3]上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
对于这样的题型, 在高中数学中是比较常见的,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也是比较容易找到解题的方法, 但是其实与该题类似的, 即该题变型之后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 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解析这道题的同时, 还要引出其他几种类型题, 引导学生从一种题型扩散到多种, 这样才能做到触类旁通的效果。那么该题的变型如下: (1) y=-x2-4x+3, x在[m, m+1]范围之内, m∈R, 那么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
由此可以看出函数区间是变化的, 是由参数变化所决定的, 这在数学中被称为“轴定区间变”, 同样道理的变型还有:已知条件是: (2) y=2x2-4x+7当x∈[s, s+1] (s∈R) 时, 求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综上能够看出, 由原始题型变换出来的题型有很多, 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 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扩散, 当学生遇到一种自己不熟悉的题型时, 就会向自己熟悉的题型上联想,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解析该种题型, 从而达到了认知能力本质有所提高, 这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有效学习方式, 也是成为真正学习主人的体现。
二、运用“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由此学生会根据原题解析的方法进行分析, 但是其他两种变型还需考虑到log3和f (x) 的值域, 所以在原题的基础之上更加复杂些, 那么这样逐步加深的引导和练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并有效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运用“一题多变”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程度, 在近几年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有效的能引导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师生才能更好的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通过学生课堂表现的情况判断其学习的效果, “一题多变”教学方式, 可以由简单变难, 也可以由难变为简单, 那么简单变难可以进一步提高优秀学生的能力, 另一方面由难变为简单, 可以使后进生开辟一条绿色的通道, 参与到课堂上来。
课堂是一个整体, 但是在这个整体当中每个成员的能力和水平都是不同的, 学习基础也是有所差距的, 所以把课堂教学内容由简单转向困难, 再由困难转向简单, 有利于促进整体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同时还能够更好的调动整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 二者缺一不可,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这样才不失为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 从而成功构建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
四、运用“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前提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 让学生带着兴趣来学习, 会获得良好的效果。高中数学“一题多变”的题型是很常见的, 这也是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 在考试中碰到这样一道反函数题:函数m=f (x) 的反函数m=f-1 (x) , 并且m=f (x+2) 和m=f-1 (x-1) 也是互为反函数, 那么求:f-1 (1) +f-1 (0) 的值。
对于这样的一道考试题, 教师在讲解之前, 首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道平时常见的题型:函数m=f (x) 的反函数m=f-1 (x) , 且m=f (x+3) 的图像和m=f-1 (x+3) 的图像关于y=x对称, 则求f (1) -f-1 (1) 值。学生在解析这道题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其解题的方法与考试题解题方法的相同之处, 让学生试着用同一种方法来解析考试原题, 那么这样就会迎仍而解了,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兴趣, 探究两道题的相似之处, 那么殊不知这就是两道题相互变型而来的。
综上所述, “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中虽然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也是数学教师教学中的重点, 但是, “一题多变”的教学方式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并且可以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现、思考以及探究等综合能力和素质, 同时也为学生解决较难的数学题型提供了有效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但是, 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完善, 教师在教育事业的实践过程中, 仍需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 从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前进。
参考文献
[1]王琳.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科教育, 2014, 26:109.
[2]季锦成.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材教法, 2011, 13:41-42.
[3]朱光艳.试论民族预科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 (10)
7.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 篇七
涂明凤
2015.10.29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天气及其影响”以及“明天的天气怎么样”两个框题,教材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天气及其影响;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能够判读天气预报图包含的天气信息是本节课的重点,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阅读分析天气预报图,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多渠道搜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师生的活动和交流中,升化对天气及其影响的学习和理解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采用形象记忆法、联系比较法、动手绘图等方法记忆常用的天气符号,借助多媒体读懂卫星云图,学会分析简单的天气预报图,从而指导自己的日常活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真正体现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用的地理。在师生的共同交流、学习中,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8.多变的天气的教学反思 篇八
1、导出情景。在这节课中,我在导课环节简单粗糙缺乏情趣,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热情和欲望。常见的有问题导入法、设置悬念,调动思维符合初一年学生的思维特征。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引出下节课知识的生长点,亲切自然。图表导入。“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图表具有形象、直观、易懂、信息量大等特点,因而利用地理图表导入新课也就成为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新课经常选用的方法之一。如在教学这课时,利用天气符号导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新课标教学理念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学应该走向生活,地理教学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重视对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融入课堂学习。可以让学生谈谈我们当地不同的天气情况,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从学生亲身经历的由于天气而带来的困难引入,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积极性,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
3、依托社会热点,创设情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异常快捷,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有了解的欲望,所以联系社会热点来创设情境,就满足了学生好奇的心理,深受学生欢迎。如: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沙尘暴、低温冻害、泥石流、山洪等灾害时有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9亿人受到与水有关的疾病的折磨,有2000万人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利用这些事例创设情景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9.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 篇九
一、通过变式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
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循循善诱,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条件的转化来诱导学生对同一道数学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在不断转化条件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题目的敏感程度,还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最终提高了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我们在转化条件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先从简单条件转化开始,在学生逐渐接受了这一条件的转化之后,再增加相应难度的条件转化.在这种富有规律的转化过程中,学生能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式打开学生解题思路的具体做法.
例题:有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z,它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并且与此抛物线相交,交点分别为A和B,问:线段AB的长度为多少?
对这道题讲解时,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找到该抛物线的焦点为(1,0),所以,直线A B的方程为y=x-1,再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为方程组,我们就可以很快地接触线段AB的长度.在学生理解了这一解题方法之后,我们就要转化例题的条件,不断加大难度,帮助学生寻找解题思路.
变式1:有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z,它经过了抛物线x2=4y的焦点,并且与此抛物线相交,交点分别为A和B,问:线段AB的长度为多少?
变式1的难度较低,与理解的解题思路相似,我在这不作更多的阐述,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改变了条件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找到解题思路.变式2相对与变式1而言,在难度上进行了加大.
变式2:有一条斜率为1的直线z,它经过了抛物线x2=4py的焦点,并且与此抛物线相交,交点分别为A和B,O为坐标原点,接着,我们通过A点和B点分别向抛物线的准线作两条垂线,垂足为A'点和B'点.提问:A点、O点、B'点是否共线?
变式2的难度较变式1的难度增加了许多,用传统的方程组已经不能简便地进行题目的解答,此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别的解题方法.耐心地提问学生:在这一道题目的解答过程中,是否可以将几何思想转化为代数思想进行思考呢?通过这一引导,学生很快就会利用坐标来将这道题目转化为代数题目进行解答.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向量的思考,是否能通过向量方法进行解答呢?
我们在课堂上将题目从简单向难度较大的题目进行转化,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一题多变教法的进程.
二、训练学生不断转化解题方法
除了将同一道题进行不断的转化变式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外,还要求我们训练学生不断转化解题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谓同一道题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只是我们的思考的角度存在差异而已,对于高中数学而言,通常看待数学题的思路大致有以下五种:函数思想看待数学题、几何思想看待数学题、不等式思想看待数学题、换元思想看待数学题、三角换元思想看待数学题.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只要强化他们对这五种思想进行灵活变化,必然能够提升他们对题目的解题效率.
例如,已知x+y=1,并且x、y的范围都是大于等于1,那么x2+y2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这是一道典型的一题多解题.首先,我们用函数思想看待这一题,我们能够看出这一道题所体现的是一种变量关系,因此,我们要对其转化成函数图像,通过观察函数图像来快速解答此题.
具体解题方法:由x+y=1,可得到y=1-x,于是x2+y2可以转化为因此,作出二次函数的图像之后,我们能够快速地找出,当x取的时候,x2+y2的最小值为1,无最大值.
对此题的解答,除了传统的函数思想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几何思想进行题目的解答,假设l=x2+y2,且设L为一个可动点(x,y)到坐标轴原点的距离的平方,之后要求x2+y2的取值范围,我们只需解答出x+y=1上的点到原点的最大距离以及最小距离就可以了.用几何思想看待高中数学时,通常都是伴随着一定的数形结合以及函数转化等等.而对这一道题的解答除了函数思想、几何思想之外,换元思想以及不等式思想都可以解答出正确的答案.
强化训练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大大推动了一题多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结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运用一题多变教学法必然能够提高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胜利的几率.本文论述了通过变式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以及训练学生不断转化解题方法这两大措施,希望通过这两大措施,能够给广大的数学教师一点启发,最终推动高中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拓展性相对较大的数学学科而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会促成不同的解题思路.从表层看,不同的解题思路之间似乎没有绝对的联系,但是通过仔细研究,还是能够找到一定的解题规律供我们参考.因此,本文以高中数学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对高中数学的探究来寻找一题多变教学法的正确打开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一题多变,运用,灵活多变
参考文献
[1]李朝坤.浅谈高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3(35).
[2]陈陆爱.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新探[J].考试(教研).2010(3).
10.多变的大自然教学设计1 篇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自然灾害现象,知道它们的危害。
2.使学生逐渐形成关注自然的意识,同时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各种自然灾害现象,知道它们的危害。
三、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学生体验
(1)了解学生对大自然的知识了解了哪些?
对大自然最感兴趣的关注点在哪里,对自然灾害的观点和态度怎样等等。(2)欣赏课件
调动和丰富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欣赏课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片。
(3)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自然现象
学生根据自己知道的自然变化的时事新闻,介绍给大家。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自然变化的认识和感受。
(4)播放有关自然变化的专题片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谈话法,从学生生活中感受到的自然想象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1)你对哪些自然变化感兴趣?
(2)这种自然的变化是什么样子?有哪些特点?(3)你认为是怎样形成这种变化的?(4)人们对它的科学认识是什么?
一些灾难性的自然变化发生时,人们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和他人脱离危险?
(5)你和周围的人有过亲身的经历吗?
对于一些给人带来灾难的自然现象的交流时,要渗透防灾减灾的意识,不要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恐慌。
4、用“多变的大自然”为主题,进行宣传画的创作,还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和搜集的知识资料布置成壁报,进行宣传,使教学内容向课外延展。在这样的活动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他们成功感和自豪感。
11.一题多变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一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体现“一题多变”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启迪。
“一题多变”是题目结构的变式,将一题演变成多题,而题目实质不变,让学生解答这样的问题,能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思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使学生不仅能复习、回顾、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而且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技巧学牢、学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1(x2)在x=a处去最小值,求a的值。例、若函数f(x)xx2abab(a0,b0)本题考查的是“基本不等式”的简单应用,即可利用2将问题解决,但它不能够充分发挥此题的作用,学生易忽视“基本不等式”应用前提“一正二定三相等”。所以我们教学时应在学生易错、易混淆出进行变式教学,进而促进对“基本不等式”应用的深刻体会。
2变式
1、若x<0,求x+的最大值。x
对于初学者而言,拿到此题不得不仔细推敲它是否可以直接运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显然它违背了“基本不等式”中“一正”这样一个大前提。因此,这一题必须先将变量x化到正数区间,然后运用“基本不等式”进行求解。
1变式
2、若x>2,求f(x)=x+的最小值。x2
通过观察此题,当x>2时通过变形可得到x-2>0,将此作为整体,能够保证其形式与“基本不等式”结构大体上不变,即满足其前提中的“二定”中形式一致性,从而可运用“基本不等式”将问题解决。
4变式
3、若x>2,求函数f(x)=x+的最值域。x
不难看出当x>2时,是的不等式应用时,等号无法取到,即“三相等”无法满足,所以只好另寻他法,当我们尝试研究函数的图像利用其单调性求函数最值时,即可轻而易举得到次函数在该题设条件下的值域。
14变式
4、已知a0,b0,ab2求y的最小值。ab
对于此题,光从表面是无法看出它与“基本不等式”有什么关联,但是题设中给出ab2这样一个条件,为此我们将1和4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替换掉,b2a5,这样一个式子能够浅显的体现“基本不2ab2等式”中“一正二定”这两个特点,从而就可以利用基本不等式轻易的将其解答。变形整理后可以得到y以上是“一题多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的机会很大。因为它对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大有帮助的,油漆在运算合理性、准确性两方面都有极大提高,学生也能更好的加深对“基本不等式”运用前提的理解记忆②。一题多解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题多解在高考中的展示。体现“一题多解”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由于新课标课程改革,课时少,习题课大幅减少。怎样才能高效地利用习题课,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从教师实习岗位走过来的我发觉上习题课时,不求多讲,只求精讲。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达到扩充思维的机遇,使学生不满足固定的解题方法,进而去追求新方法。3.1 对于2011年高考山东卷立体几何题问题一的思考
展示“一题多解”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12.公司治理结构的多变性 篇十二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多样性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寻求系统整体功能优化的可能途径。公司治理问题所研究的内容就是如何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系统——企业要素投入者权责利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合理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来有效的平衡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公司治理系统的组成要素为企业要素投入者——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两要素的相互博奕协同竞争形成公司治理结构,通过一系列组织安排和制度安排分配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公司治理结构为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和自身发展战略作出回应调试与演进来增强企业应对市场环境的能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增进企业各要素投入者的利益最大化。利用相互联系的方法分析公司治理问题,不但可以使我们对公司治理这一复杂对象的整体特性和运动规律有较深刻认识,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公司治理系统,达到系统的整体优化。
(一)公司治理结构是治理系统要素竞争协同的结果
治理结构反映系统的要素是如何成为整体的,治理结构性质归根结底是由治理要素性质来决定的,因每个企业自身所处行业、规模、性质等不同导致公司治理系统的要素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不同特点和地位,其协同竞争、博奕谈判的结果——公司治理结构也呈现出多样性的制度安排。
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中,物质资本比较稀缺,退出成本高、流动性差、承担主要风险,具有比人力资本更大的贡献;而人力资本从事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的工作,容易协调组织,企业并不需要很强的专业经营才能。人力资本专用性低、流动性强、退出容易。人力资本谈判力弱,只能获得工资收入,因此企业中物质资本占据了主导地位,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独享,保证了企业行为合理性与有效运行。从而决定了此类企业最优公司治理结构基本上属于资本雇佣劳动单边治理模式;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企业中,企业对技术开发的要求比较高,技术人力资本在长期的技术开发研究中逐步具有了专用性,随着技术开发时间推进和程度加深,技术人力资本专用性逐渐加强,对企业实行标准化和专业管理,有效组织、指挥、协调、监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管理人力资本谈判地位逐渐提高,这决定了在此类企业中有可能出现物质资本所有者占主导的共同治理模式或者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所有者平衡的共同治理结构模式;在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中,其典型代表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技术开发,技术开发研究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独立性,各环节之间的协调要求不是很高。人力资本、特别是高级技术人力资本不仅更稀缺、贡献最大、退出成本高、专用性强,而且是企业竞争力的最根本因素。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对企业绩效越来越重要,信息、知识、创意等人力资本在企业中重要性不断增强,知识成为比物质资本更稀缺的资源。此类企业的趋向是“劳动雇佣资本”治理结构或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占主导的共同治理结构。在各国的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贡献最大,所以它们大都采取了“劳动雇佣资本”的单边治理结构。从以上的实际情况看,公司治理到底采取哪种治理结构,在市场经济中遵循的是强势主体原则,谁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大,责任重,谁就会在治理结构中起更主导的作用。
当今时代,一场变革正在悄悄地展开。上市公司股权制度改革,股权进入全流通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公司治理结构必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变化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发生:“如果说目前还是由企业管理人员、银行家和保险业巨头组成的一张富有传统的网络在决定发生的事情,那么将来金融专家阶层将渐渐地,几乎是引人注目地接管权力。因为新的先生们用来自全球数以百万投资者提供的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购买公司股份。基金公司的实力随着股份的增加而加强。他们作为共同所有人也希望得到共同决策权。过去在他们的投资还微不足道时,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不合他们的意,他们就撤走资金。但是今天不一样了,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不合他们的意,他们不撤走资金,而管理人员必须听他们的或者离去。”公司的控制关系、控制主体进一步向前演进,看似无关的群体,实际成为公司的控制主体。
(二)公司治理结构受市场环境影响
系统、环境共塑共生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要与系统之外的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环境给系统提供生存发展需要的空间、资源、激励的同时也会给系统施加约束、扰动、压力等,环境变化会打破系统与环境的初步适应转化为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推动系统改变实体特征和结构关系。
在充分发育的竞争性产品市场,可以通过利润、股息、市场占有率等指标的信息披露获取经营绩效信息,监督经营活动,还可以对企业要素所有者形成有效的竞争压力,促使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来提高公司绩效从而适应市场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要素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劳动力市场)可以使企业要素所有者实现理性的选择,能使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合理定价,达成优化的企业合约。资本市场影响企业股权结构以及企业资金的使用成本;经理市场影响着经营者的努力水平和报酬水平;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相对狭小,产品和要素供应相对稳定,企业并不需要很强的专业经营能力;没有充分发育的资本市场,获取资本困难时,能够承担财务损失的物质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即“资本雇佣劳动”。不断组分和扩大的市场,使交易过程趋于复杂。不确定性增强,对经营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本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力资本价值不断提升;充分发育的资本市场会降低筹资风险,更加容易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本,同时当企业面临困境时物质资本所有者也容易在资本市场“用脚投票”选择退出,降低了物质资本的专用性,也降低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地位,即可能出现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模式”。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市场需要多样化、复杂化,传统的标准化、专业化管理正在让位于以激发员工主动精神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人力资本重要性不断加强,相应对其监督、控制约束也越来越困难,从而可能出现资本、劳动“共同治理”或“劳动雇佣资本”。
(三)公司治理结构随企业发展阶段动态演进
系统的发生、维系、演化与消亡都是作为过程而展开的,一切结构都是某种潜在或显在过程的表现,不存在固定不变的基础结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和制约的方式要在运行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一切结构只能显现于系统过程中。公司治理系统中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所有者要素力量的对比、协同竞争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及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二者对企业的控制权和影响力不同,谈判力量逐渐变化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也在不断调适。
在企业初创起步阶段,一般规模较小,物质资本控制在个别出资人手中,市场环境较稳定单一,技术简单,易于协调和组织企业内部活动,经营能力和技术缺乏进入壁垒,劳动力易于监督取代,“资本雇佣劳动”能保证资本的有效运作、决策的效率、减少监督和代理成本;企业成长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市场的快速拓展,企业内分工复杂,横向和纵向的沟通协调增多,市场环境较不稳定,生产经营不确定性增多,企业家的经营能力、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对企业贡献越来越大,而物质资本所有者并不一定具有此能力。人力资本、特别是经营管理的高级人力资本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此阶段企业对物质资本依赖性依旧占主导,工资、奖金、提成的货币收益对人力资本激励作用较有效,还不需要给人力资本配置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来激励,资本仍然雇佣劳动,但人力资本重要性不断上升;在企业成熟阶段,企业融资能力已很强,物质资本对企业发展约束作用减弱,通过企业家人力资本重组企业资源、技术人力资本进行技术创新改造、普通职工人力资本主观能动性发挥,实现结构增长是企业核心任务,从而表现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治理趋势;企业衰落阶段,企业面临经营困境,许多物质资本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选择退出,而由于人力资本专用性强的特点,往往面临被套牢的危险,人力资本拯救企业积极性相对更高。此时让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更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阻力较小,于是出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所有者平衡共同治理或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占主导的共同治理结构,希望通过这种共同治理制度的设计走出企业困境。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其治理结构也随之调适,只有选择适宜的治理机制才能有效克服每一阶段的主要问题,实现企业绩效最大化。
二、制度规定应当适应治理结构的多样性
我国目前涉及公司治理的法律主要是《公司法》和《证券法》,它们奠定了我国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结构基础。受到传统的行政本位思想的影响,我国立法习惯于强调行政管理,目前实施的一些关于公司治理的行政法规如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均以行政管制来加强公司治理。在现实企业具体操作中,公司治理结构往往以成文形式体现在每个具体企业的公司章程中,我国公司章程普遍采用了模式化方式,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乃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为上市公司提供了统一的章程文本格式。公司治理结构是由某一特定具体公司治理系统的要素——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竞争协同谈判的结果,并受市场环境影响的结论,而行政管理部门并不是公司治理博弈参与者,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信息严重不对称。这种越俎代庖式的硬性规定导致了公司治理不是自治而是公治,公司独立人格和利益都在这种行政权力的侵蚀下流于形式,政府在企业和市场规制方面应有进有退、以退为主,大幅度放松公司管制,给公司松绑,给公司的市场发展创造空间,把无限无效的政府转为有限有效的政府。针对公司治理的法律规制就是为了降低企业内权力分配制衡和交易成本。根据科斯定理,这种权力的分配可以由当事人通过契约来界定,以便按照他们的利益要求采取实现产值最大化的行动,而当这种契约因协商过于复杂成本过高时,为了降低治理成本,由法律来进行强制性或指导性的规制,规定公司运营的基本行为准则和公司治理博弈的基本规则。对于各种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无需厚此薄彼,笔者赞同布莱尔自由契约式的理念:“公司治理制度和规则的任何一项改革都应鼓励而不是禁止在合约设计、组织形式及劳工关系上的尝试,应该为其提供一种合理的试验范围,而不应在组织形式或企业与其职工、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合约组合上带有过分倾向性的选择。”正如美国前证监会主席亚瑟·莱维特指出几乎没有明确的做法和方案可以确保产生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由政府部门强制规定一种公司治理方案注定是没有效率的。
三、说明性结论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利益相关者相互协商的企业自己组织安排。它既受法律法规约束,但法律法规又不能对其给出具体的治理结构模式,法律法规只能解决公司治理结构的共性规范,而无法给出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范式。利益相关者始终是形成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因素。在形成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因素中,治理结构所产生的利益到底会偏向哪一方则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相商的结果,而绝不是公司外部强制的结果。如果公司外部的规制与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产生冲突,则说明外部规制本身是不合适的。
在进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选择上关键是让企业治理系统的要素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自治,有选择企业结构模式的自由及自愿调整治理结构演进方向的自主权利,创造和维护一个既规范又自由的制度环境,使得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2]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
[3]杨瑞龙.现代契约观与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J].山东社会科学,2003(3).
[4]苗东升.系统科学摘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冯子标,等.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大班多变的天气11-19
初中想象作文:多变的童年06-30
多变的理想作文300字07-08
7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07-10
多变老妈作文800字07-05
《价格变动的影响》公开课教学设计08-12
价格的保密协议11-01
有趣的价格竞猜比赛作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