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专业之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规划

2024-09-14

对外汉语专业之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规划(精选8篇)

1.对外汉语专业之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规划 篇一

职业探索——对外汉语教师

一、职业描述

“对外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简称,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也是一种习惯性的说法,它真正的名称,或者说它的学名,是“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对外汉语主要指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活动。语言本身浓缩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向外国人传授汉语的同时,宣传了中华文化,也能让外国人全面、正确地了解中国。虽然古代就有外国人学习汉语,可是直到上世纪80 年代后,对外汉语才作为一门独立专业得到承认。

对外汉语主要研究四个层面的问题: 1.汉语

这一层面的研究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本体论。例如,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你有我无”和“我有你无”的语言现象。比如,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有“把”字句,“被”字句,有量词,等等。再比如,我们通常把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第一个学期为上,第二个学期为下。那么,初级上的学生(有很多是零起点的)应该教给他们什么?初级下的学生应该教什么?中、高级又该教什么?哪些应该先教,哪些应该后教?汉语拼音方案该不该教?在什么时候教?汉字该不该教?教多少?哪些先教?哪些后教?这些都属于这个层面应该解决的问题。

2.教育学

这一层面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方法论。有这样一个故事:留学生问老师:“‘我今天老大不高兴’这句话中的‘老大’是什么意思?”老师回答说:“是‘很’的意思,‘我今天老大不高兴’就是‘我今天很不高兴’的意思”。没过多久,这个留学生就造出了“我今天老大高兴!”这样的句子,但这个句子我们是不说的。这涉及到了老师在“怎么教”的环节中的一些问题。

3.心理学

这个层面解决“如何学”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认识论。我在一次“一对一”的教学中碰到一件这样的事儿。我教“死”这个字时告诉学生“死”除了“命结束”这个意思,有时还用来加重语气,表示夸张,如:“我想死你了”,“我饿死了”,学生若有所悟。不久,学生对我说:“老师被我气死了”。我问怎么回事,他说“我在请假条上写着‘我病死了,不能来上课„„’”。这涉及到了学生在“如何学”的环节中的一些问题。

4.教育技术

这个层面解决“用什么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问题,这是“对外汉语”的工具论。

二、职业的核心工作内容

为了迎接汉语的不断升温,弥补对外汉语教师的缺口,国内不少高校和社会教育机构都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倾力培养对外汉语本科及硕博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国内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已近百所。来自教育部门的信息显示,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在内的著名高校都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一些大学还建立了对外汉语的本科专业教育。

据了解,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就业方向:

一是可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当前“汉语教师荒”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人才大有可为。

二是可以从事对外交流事业。不少毕业生进入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是进入外企从事文秘及其他工作。

四是在新闻媒体、出版单位、文化管理等部门从事新闻采编、翻译、文学创作等工作。

五是从事其他涉外行业的工作。另外,“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在广泛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

三、职业的发展前景

“对外汉语”是一个“朝阳”行业,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据教育部一项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汉语教学在世界各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中学习汉语的总人数已超过2000 万人。汉语教学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国外的大、中、小学课堂。

目前,美国、新西兰、日本、泰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将汉语成绩列入大学升学科目。在欧美,汉语已经渐渐成为本国的第二语言。在亚洲,东南亚地区学习汉语的人数有160 万,汉语教师近2 万人。开设汉语的大学为102 所,中小学有2500 所,人数达130 万人;各类社会培训机构500 多所,参加培训的人数接近30 万。现在世界上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 万人,100 多个国家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程,目前全世界有109个国家的3000 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了4000 万,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正以5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以此速度预计,到2010 年,全世界将有超过1 亿人学习汉语汉语老师缺口巨大。

由于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汉语教师严重不足的局面。所以,学习对外汉语在大学专业中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在不少国家,中文教师已成为收入颇高、受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一方面,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正逐步成为一种强势语言。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 万;2010 年预计将达到1 亿。

目前,海外对外汉语教师的缺口为100 万;到2010 年,全球汉语教师缺口将超过400 万。《时代》周刊这样评价日益升温的“汉语热”:“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

另一方面,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短,许多方面有待改善。(1)师资方面:教师队伍水平不一,高素质教师缺乏;

(2)教材方面:有些教材的编写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而又没有统一规范来加以检查;

(3)理论建设方面:多数学校负责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领导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学科意识不强,不注重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不注意整合各不同学科的力量来为建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服务;

(4)认识方面:多数学校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的支持力度不大。正是因为种种问题的存在,才亟需高素质的“对外汉语”人才。

四、薪资待遇及潜在的收入空间

我国自2004 年开始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机构,并命名为“孔子学院”。截至2008 年1 月,已有64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10 所孔子学院(包括孔子课堂)。还有61 个国家的200 多个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

与此相对照的是,国内汉语教学人才匮乏。据2007 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2005 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 万名,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足4 万名。该报告预测,到2010 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 亿人,需要数百万名汉语教师。

1、薪资待遇:五千至一万二千元/月。

2、生活保障:校方提供医疗保险。

3、工作时间:每天工作4-7 个课时。周六、日休息。法定节假日休息。

4、享受带薪休假和年终奖金。满一年后报销探亲往访回国机票费用。

5、去新西兰任教,直系亲属可一同前往,在新加坡工作两年后可移民,去加拿大两年后可拿绿卡。

五、岗位设置及不同岗位之间的差别

综合来看,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分配去向大致如下:出国任教,如当志愿者(截至目前,国家汉办已向41个国家派出了3400 多名志愿者教师。志愿者在国外的生活津贴基本标准为每人每月400—600 美元。)、国家公派教师(被录取的公派出国教师工资最高每月可达1300 美元,工作地区包括美国、瑞士等70 余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近几年名牌高校的部分毕业生有进入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进入外资企业从事文秘及其他工作;在新闻媒体、出版单位等部门从事新闻采编、翻译、文学创作等工作;或从事其他涉外行业的工作。一些地方院校的大学生也可往新闻、文秘、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方向发展,依据个人志趣寻求就业。

六、入门岗位及职业发展道路

对外汉语专业有较大的考研、考博的上升空间。传统中文专业、外语专业的相近学科在考研时都可以考虑;直接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研究生专业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专业等,还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该专业在学习期间即有机会在海外实习一年,这个专业是为培养能够胜任海外教学工作的实践型专门人才而设的。目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每年均有三十至五十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名额。

1、职业理想: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组织对外汉语教学,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做中国文化的传播大使,让汉语在全球落地生根

2、职业目标:

(1)短期目标(20 岁至32 岁):取得对外汉语专业硕士学位,之后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

(2)长期目标(31 岁至50 岁):开办对外汉语学校

七、职业通用素质要求

职位要求:国际汉语教师 国际对外汉语教师 HSK商务汉语国际汉语教师

1、学历要求:全日制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

2、专业要求:专业不限,对外汉语、英语,中文,教育,学前教育,幼教专业优先,英语四级以上,口语交流无障碍。

3、年龄要求:30 岁以下,活泼开朗,耐心细致。

4、性别要求:不限,男女均可。女士优先,个人形象气质佳,男身高1.7 以上,女身高1.6 以上。师范类,英语,中文专业优先考虑。

5、资格要求:。

1)普通话证书二甲以上,发音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强; 2)形象气质好、性格开朗、诚实、有责任感,适宜教师职业; 3)拥有教师资格证者优先国际汉语教师招聘国际对外汉语教师招聘; 4)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国际汉语教师招聘国际对外汉语教师招聘; 5)拥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者优先,幼教老师具备一年以上的幼教工作经验。中学教师教有对外汉语教学经验者优先。

八、工作与思维方式及对个人的内在要求

要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这是教师首先应具备的思想素质。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是我国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也是促进我国同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以留学生为对象的教学工作不同于教中国大学生,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授业解惑”,还要担负起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的重任。在留学生里,一位教师所代表的往往不是个人的形象,而是中国教师乃至中国人的整体形象。因此,在留学生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积极进取、敬业乐业的奉献精神,维护国格和民族尊严,严守外事纪律,兢兢业业,搞好教学工作,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到我国来学习和从事友好交流活动。

(二)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广博的中外文化知识以及较好的外语水平。这是留学生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最重要的业务素质。

1.扎实的汉语理论基础。并不是每一个会说中国话的人都能教外国人学汉语。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项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很强的工作。对外汉语教师要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理论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正确处理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员如果没有理论知识,仅仅能说地道的汉语,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是各种各样的,仅仅指出其错误并加以纠正而说不出其原因,统统归之于“不合习惯”是远远不够的。

2.较为广博的中外比较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导入和处理文化因素是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课题。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效果,必要的中外文化比较在教学中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还要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如中国的文学、历史、地理知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心理特征以及亲属关系、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传统节日等等社会民俗方面的知识;还要了解留学生所在国的文学、历史、地理及生活习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恰当地运用中外比较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消除文化隔阂,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

3.较高的外语水平。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会一门外语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突出特点——教学对象是外国人所决定的。一方面,在教来华不久的留学生时需要用一定量的外语(特别是留学生的母语)作为教学语言来组织教学、进行讲解,否则,教学双方难于沟通,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只有了解和掌握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确定重点、难点就需要进行汉外对比,找出留学生的母语与汉语之间的异同。此外,对外汉语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和借鉴国外的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理论。

(三)有一套适用于留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留学生的教师应具备的工作技能。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意义重大,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留学生不同于教中国学生,一些知识渊博的教师却教不好留学生,其根本原因在于照搬了教中国学生的教学法,不熟悉留学生的教学路子,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留学生的教学。如果不掌握教学法,即使学问再大,也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好的教学法并针对留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模式来开展教学。

(四)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是教师后劲的体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对外汉语教师中,有的因为教学任务较重,无暇顾及搞科研;有的则认为上课比搞科研的经济效益好;还有的甚至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简单,无须研究。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误区。

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对外汉语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多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首先,要使对外汉语教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开展科研,建立和发展学科理论。

第二,要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汉语的语言规律,否则,就难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第三,要认真研究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规律,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效率。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师综合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切实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要靠主客观两方面的努力。主观上,教师自己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注重外语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更新与完善。客观上,教学单位要有计划地给教师提供培训、进修机会;支持教师接受更高一级的学历教育;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并大力提倡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搞科研,使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同步提高,使教师在科研中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加强教师的梯队建设。梯队建设既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一个在年龄、职称、学术水平等各方面结构优化的梯队,也必定是最具力量的团体。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近几年加入了一批年轻教师,与中老教师相比,他们中大多数学历高、外语好、思维活跃,但教学经验不足、理论水平不够高、科研能力也相对较弱,需要中老年教师的热情鼓励与大力扶持。因此,有的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传帮带”活动,使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带动下较快地进入角色。有的学校还实行“导师制”或请老教师组成顾问组,通过听课、评议、开办讲座等方式辅导青年教师,使之迅速成长起来。在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中还要注意发挥学术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在年轻教师中发现好“苗子”,培养新的学术带头人,使整个学科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也是提高教师积极性及其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很多学校已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如,有的学校开出课程,由教师“说课”、大家评议决定的竞争上课;有的则将教师所开的课开列清单,由留学生自己来选上,即“挂牌选课”。在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计算方面,很多学校也都根据课程的不同、教材的新旧难易、学生作业及教师科研量的多少等作了具体的量化要求。

(三)搞好留学生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教学质量的评估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评估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估。搞好评估工作不仅有利于掌握教学工作情况、了解教师素质的现状,而且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目前在留学生课堂教学规范化、教学管理科学化、教学评估制度化等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只有少数高校,多数高校做得还很不够。特别是一些开办留学生教育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的学校,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素质层次不一,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教材选用较混乱,教学内容、进度不确定,测试及教学管理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后果是严重的。所以,留学生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一定要搞好;不但要在学校里搞,还要在地区以及全国范围内搞。留学生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还在探索之中。

怎样开展这项工作?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要讲究科学性。留学生教学质量的评估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将一般的教育规律与具体专业教学中的特殊规律结合起来运用,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考察分析。二是要公平合理。即在评估中要考虑到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对象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方法、效果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三是将评估的内容具体化、量化,以便于操作。

2.对外汉语专业之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规划 篇二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教学方法,教材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同时又是外语教学, 是一门极复杂和有着重要意义的学科。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 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究。在阅读和参考已有的理论上, 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 我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和建议。

说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 是从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学特点两个方面而言的。从学生角度来说, 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动机、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 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其对汉语的接受能力和程度, 也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有的学生学习汉语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 把其当作一个专业来学, 对这种学生的教学内容就比较全面、有深度, 涉及到语言学习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化因素和风俗习惯;而有的学生是为了特定目的, 如旅游、经商等等, 这种教学就会有针对性的进行, 集中在特定范畴, 语言的实际运用要求较高。从文化背景来说, 学习汉语的人来自世界各地, 每个人都持有有母语国家的特定文化观念,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给教学增加了难度。如西方的学生和日韩学生相比, 教学中就要多渗入中国的文化习俗帮助他们理解, 因为日韩学生的文化观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理解中不会有太大难度, 而西方学生对于中国的节日, 例如清明节, 端午节等等的来历、习俗都了解甚少, 需要有相应的文化辅助。由于学习汉语的学生中成年人占得比例较大, 他们存有的母语的语法习惯和思维习惯是根深蒂固的, 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往往受到母语用法的影响, 即所谓的“母语的迁移性”。另一方面, 对外汉语教学是应用型交叉型的学科, 需要应用到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各种知识, 仅仅依靠语言知识的储存在教学中是远远不够的。如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对于汉语中两个字同为上声的词语很难正确发音, 单独上声可以很好发音, 但是连起来就不对。这种情况就不仅要讲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还需要不断的重复练习, 并且要适当的鼓励和引导, 照顾到学习者心理。整个教学实践过程对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

对外汉语教学又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学科。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普遍接受的看法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的增长, 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交往日益密切频繁, 中国需要了解世界, 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汉语作为各国人民之间传递信息、交流科技文化、加强沟通了解的媒介,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而言, 对外文化传播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而对外汉语教学则应该承担文化传播的重任。语言与文化原本就是密切联系密不可分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习者了解我们的文化习俗和优良传统, 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 对于国家的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这也要求对外汉语教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文化枢纽这一工作。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我有三点建议:

一、教学方法上

1、采用“多维度”的教学方法, 即在传授语言知识基础上,

提供学习者一个多维度的语言表达和沟通的环境, 有意识地提高其实际交际技能。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这种交际能力不是仅仅依靠教材上标准、单一的表达方式就能完成的。就如英国人见面爱以天气为题打招呼, 只学习“你好”、“早上好”也是无法正确理解和应答“吃饭了吗”这种开场白的。这里的“多维度”指的是对同一个意思“多样的、不同的、尽可能多种和常见的”表达方式。语言的习得与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区别点就是是否有说该种语言的氛围和环境, 这种氛围和环境能够给学者一种潜移默化的、由熟悉到习惯再到深层理解的学习过程。首先, 语法中部分东西是约定俗成的, 是一种社会习惯, 单靠理论可能无法解释得清晰透彻, 也难以在实际中运用;其次, 对外汉语教学旨在培养交际能力而不是语言技能。所以我认为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真实常见的生活场景和画面, 让他们在语境中去理解语言知识, 掌握语法点, 产生对汉语的“语感”, 这样比生搬硬套更容易接受和记忆。另一方面, 语言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分, “多维度”的场景式的教学法对交际应对能力也有帮助。例如, 有外国朋友问“在火车上很多人从走道过路时会说‘来来来’, 这里的‘来’是什么意思, 这样说礼貌吗”。这里的“来”其实就是“让让, 借过”的意思, 书面语即是“麻烦让一下”。同一个意思不同场合的不同表达会给学习者带来困扰, 这种困扰可以借助“多维度”教学法解决。

2、对于学生的语法错误应该采取的态度和纠正方法。

汉语的语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对于留学生来说诸如虚词、把字句被字句等语法点的掌握有很大难度, 加上学习母语和目的语的过度泛化, 在实际运用中会经常出错。如“树很碧绿”, 是程度副词“很”的过度泛化导致的错误。类似的例子很多。我认为在处理这种问题时, 不能太过着重语法上完整详尽的解释。这样做一方面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为这种错误不是短时间就能完全纠正的, 另一方面不是对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这种必要。对于初级学习者来说, 对于类似的语法错误的解释蜻蜓点水, 直接简单最好, 不必拘泥于语法的丝毫不差, 给予他们更多鼓励信心。而学习到一定的阶段后, 在他们对语法的掌握和运用度提高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指导和解释, 效果会更好。

二、汉字教学以“字本位”的学习方法为基础

所谓“字本位”, 也可以叫做“文本位”。汉语中的“文”是指行、声、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汉字是表意文字, 是由“文”拼合而成的。“文本位”即是从“文”着手, 在了解意义的基础上去理解识记汉字。母语非汉语学习者往往对浩如烟海的汉字很头疼, 识记和理解的难度很大。了解汉字的特点及词的形成方式对解决这一问题很有帮助。汉子是表意性质的文字, 其“形”直接联系意义, 属于“目治型”文字。与其他语言的符号系统不同, 汉字可以分解成语义单位“文”。如“比”可以分解成“两个坐立的人并排”, 表示“紧密并列”。由于汉字的同音词很多, 又缺乏形态的变化, 这种理解字义的“字本位”学习法能够加强记忆的效率和准确率。其实“字本位”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联想记忆。从字义方面联想.主要是对会意字的记忆.比如“歪”不整齐的东西, “孬”不好的东西.“木”是一棵树, “林”是多棵树, “森”是大片的林。从字源方面联想, 主要是对象形字的记忆, 通过汉字的来源及演变的历史来记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例如。“火、石、月”等古代象形字, 就可以先利用甲骨文中的字形, 让学生猜测字义, 然后再逐一写出它们的演变形式, 学生会感受到古老汉字文化的魅力。语言和文化分不开, 汉字的意义也渗透了文化的因素, 有文化背景支撑的语言学习应该更能够达到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问题

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很少, 主要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教材, 而且有的教材内容过时、观念落后, 缺乏新颖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3.对外汉语专业之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规划 篇三

【关 键 词】对外汉语;教师素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01-02

近年来,中国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实力为汉语走向世界创设了有利条件。随着汉语学习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我国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目前庞大的需求量,因此许多非专业教师也加入到对外汉语教学行列。但是人们目前对对外汉语教师职业的认识仍有很多误区,很多人认为只要能说上一口普通话的中国人就可以从事这个职业,尤其是许多非专业教师对该职业也缺乏应有的认识。殊不知,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学科教学,教师素质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为保障对外汉语教学持续高效的发展,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素质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优化知识结构促教学

优化知识结构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但任何学科、专业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门学科、专业之间彼此互相渗透、互为依存、相辅相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与时俱进,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迁移、整合是必需的。

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有人文学科的基本素质,除掌握对外汉语专业本体知识以外,还要掌握有关平行学科的基础知识,在纵横交错的知识网中奠定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框架,注重加深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边缘学科的学习。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量的膨胀激增,加快了知识更新速度,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学习钻研,不断调整已有的知识结构。

对外汉语教师在具备语言本体知识这个教学基础上,还必须具备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实践知识。实践知识主要源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尤显重要。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对于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教学对象又是非中国本土文化下成长的特殊群体,留学生来自于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背景。其个体差异也相当大,对外汉语教师如果缺乏教学经验,势必造成教学中知识信息的误解。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实践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外语不仅可以增加教师同留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它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汉语同外语两种语言的比较研究,从而实现教学中知识正迁移的有效引导,负迁移某种程度的避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对外汉语教师凭借掌握的外语,可以更好地了解留学生,同时也能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创设情境,因情因境地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性教学。

(二)夯实专业知识促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各要素的知识和言语技能两个方面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语言各要素的教学主要是语音、词汇、语法几大方面的教学;言语技能教学则主要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很多留学生都是零起点的汉语学习者,所以要求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扎实、准确无误。

语音学习是汉语学习的起点,对外汉语教师准确的发音、正确的语音知识、标准的普通话不仅为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纠正学生语音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提供了有力保障。汉语是一种有质感的美丽语言,词汇丰富、义项颇多、语义复杂,语用功能差异巨大,承载的文化内涵深厚,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充分灵活地掌握汉语词汇知识,才能具备有效迅速解释词义、辨析词义的能力。留学生受母语影响,语法错误无法根除,因此课上往往不敢发言、课下畏惧说话,“聋哑汉语”现象屡屡出现。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充分掌握了汉语语法知识,才能有的放矢、敏锐地发现学生的语病,更正错误,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解决难点,把握重点。留学生在教师正确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巩固、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能领会汉语语言的内在逻辑,正确使用汉语,逐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另外,规范化的汉字书写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能力。汉字这种方块表意文字,对于非汉文化圈的西方留学生来讲,既难写,又非常有意思,他们有着浓厚的书写汉字的兴趣,但笔画、笔顺、规范化的书写过程对留学生尤为重要,否则他们将无从下笔,宛若作画。教师正确的书写示范对留学生极为重要,同时教师丰富的文字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汉字的内涵、了解汉字、记忆汉字。

(三)改进教学方法促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教学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对外汉语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秉持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都是重要且必要的。

当下汉语课堂的分班,大部分都是由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决定的。很多年龄差异很大的留学生被分配在一个班级的现象并不罕见,同时留学生来自文化背景不同的各个国家,个体差异也很大。在一个年龄差异、个体差异都悬殊的班级,使用同版教材进行教学,已经意味着一种“难”。语言学习,特别是初期的语言学习,反反复复的训练、记忆过程,辛苦而枯燥,机械而疲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学方法不当,极易引发学生的厌倦情绪,导致严重的受挫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字本身又带有一定的难写难记性,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师不要拘泥于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模式,要灵活多变,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繁杂为简单,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启发引导,努力创设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感。此外,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将视听引进课堂,同时也提供了身临其境般的模拟情景,加深了学生的感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教学活动因此更生动活泼。师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四)增强教学能力促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驾驭知识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样重要。留学生课堂成员组成复杂,年龄迥异,国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对外汉语课堂有其特殊性。教师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在留学生课堂更显重要。

对外汉语教师要具备调控能力,协调好留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冷场或由于某种意料之外的原因导致的课堂失控状况要有必要的应对措施,具备相应的应对能力。对外汉语课堂相对政治敏感性强,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关注,对彼此国家的关注,引发课堂上可能对老师提出某种意想不到的政治问题,教师不可忽视对这些问题的巧妙回答。信口开河或极为自我的回答可能招致学生的不满与抗议,因此教师要把握课堂大局,以授课为主,认真对待学生的非课堂问题,智慧地避免影响课堂教学的不利因素,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尊重异国文化,建立理解信任的情感关系,相互尊重包容。

另外,教学反思能力对促进教学也尤为重要。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教学中的失误乃至错误都是难免的,教师要敢于反思,敢于质疑,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素质。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树立起中国教育工作者执着认真的工作形象。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业学科的教学,目前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知识与能力互为影响,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强化知识学习,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对外汉语教师的修为直接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这门学科,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蓓.试论现代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6).

[2]刘殉.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4.对外汉语专业之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规划 篇四

国家职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2015届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中国语言办公组上海中心了解到,国家职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2015届开设了,考生报名工作即日起启动。考试地点和考务信息详情请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指导中心上海考点儒森汉语公告。

5.对外汉语专业之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规划 篇五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自1988年9月第一次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后,这一总体指导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并逐步得到体现。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领导,采取了一系列建国以来首次颁布的重大举措。

1990年6月,国家教委主任签署了12号令,颁布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随后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国家教委副主任担任。

1992年9月,国家教委主任签署了21号令,颁布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把HSK确立为国家级考试;后又于1997年8月成立了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由教育部副部长任主任委员。

1993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由国家教委制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写入国家教育法规。此后,“对外汉语”便作为学科名称出现在我国正式的学科目录上。

1995年,国家教委、外交部、文化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联合向我驻外使、领馆发出了教外专[1995]653号文件,要求各驻外使、领馆在国外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把成立于1987年由八个中央部委和一所高校组成的国家对外藏语教学领导小组调整扩大为全部由中央十一个部委组成,即:教育部、外交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财政部、文化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1999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签署了教育部令第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设置规定》,将授予在汉语教学、汉学研究以及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学者和友人。

对外汉语教师——儿化音及数词进位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汉语的儿化韵,实际上也有相当的方言色彩。儿化韵特别丰富主要是北京方言的特点。某些儿化韵虽然被当作标准汉语而标准化了,但方言地区民众说普通话并不用。

对外汉语教师发现,不妨把儿化韵同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别作比较。美国英语保留韵尾-r,而英国英语中韵尾-r 都消失了。比较而言,美国英语象大量使用儿化韵的北京方言,而英国英语象不用儿化韵的其他汉语方言。

不过,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相比较,是美国英语比较容易学,因为比起英国英语,美国英语发音和拼写更趋一致。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汉语的儿化韵方言和非儿化韵方言,是非儿化韵比较容易学,原因有几个。一,书面语很少标示儿化韵,也就是说,没有儿化韵的方言中,文字和口语更一致。二,外国人除非去北京学汉语,他们接触的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常用儿化韵。三,就语音体系本身来说,儿化韵比起相应非儿化韵,或者是多了一个音位,或者虽然音位数目没增加,从非儿化韵变为儿化韵,要经过不那么简单的转换过程,从心理上看,运作过程比较复杂。

儿化韵,不少方言地区的人也感到难学,难把握,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是否要教儿化韵,是很值得探讨的。其实在汉语中,儿化韵真正有辨词功能的,常用词只有“这儿,哪儿,那儿”等。而这三个词,没有儿化韵的方言地区,都用“这里,哪里,那里”去代替了。此外,象“盖儿,帽儿”等等中的“儿”音在没有儿化韵的地区则换成了“子”,如“盖子,帽子”。总之,儿化韵在汉语中,其地位并不如我们以前强调的那样重要,不妨当作一种方言变体处理。

另外,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由于中国的数制是四位一段的“万进制”。这同国际通行的三位一段的“千进制”不同,因此这也是一个外国人的一个难点。当然道理上不难理解,难的是做到实际应用时的熟练。中国从事汉英口译的人员,尽管经验丰富,在商务业务中遇到大量的数词翻译仍然难以做到熟练;因为这不仅是翻译,还牵涉到换算的过程。其实,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普通话中是用“十千”代替“万”的。国内科技人员在口语中也广泛使用“10 K”这样的说法。直到五十年代前期,还有“四百兆同胞”的说法。这些方言资源,口语资源和历史资源也可以善加利用。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容许初学者用“十千,十四千,一百三十三千”来代替“一万,一万四千,十三万三千”,对于他们无疑也是个福音。当然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语”的说法,并且学生也应该知道“万”的用法;但这可以作为消极词汇和格式处理,能懂就好,说话表达时可以容许他们用“十三千”等代替“一万三千”等。到了中高级阶段再要求他们讲话也用“一万三千”等也不迟。其实,五四以来,一直有有识之士提倡取消万进制而改用千进制,以便同国际接轨。当此国门大开,钕,这一接轨似乎更有必要和可能。

6.对外汉语专业之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规划 篇六

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成对外汉语行业从业标准

今年9月,央视CCTV13新闻频道报道,全国公共招聘网提供数据显示,三大提供岗位最多的行业,居首的是制造业,缺口近8万。其次,对外汉语教师已成为非常抢手的工作,不少培训机构的起薪普遍超过6000元。不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人员也无需担心,可以通过考取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来从事这一职业。

据了解,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由国际认证协会推出,被国际160多个国家认可,具有权威性。同时,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也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全面认可,并得到美国国务卿的签字。在中国更是获得了国家人事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权威认可并授权在全国推行。凭借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即可申请获得中国驻美大使馆对证书及学历鉴定和中国人事部国家人才网的鉴定。“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实行的是统一考试,通过考试者将由美国驻中大使馆、美国国务院、国家人事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国际认证协会、中国国家人才网对其联合认证,并颁发相应资格证书。

国际认证协会International Profession Certification Association(简称IPA),是资质齐全的驻京国际认证机构,也是“拥有中国国家级政府注册并备案”的权威颁发国际对外汉语教师注册资格证的机构。无论是对外汉语或是其他专业,报考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有中级、高级之分,如果自身条件具备,可以直接报考高级资格证。报考高级资格证的条件:需要具备专科以上学历;外语水平需达到英语四级及以上、雅思5.0、公共英语三级等(需在有效期内),其它小语种也可以;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等。IPA考试分成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是笔试,主要针对现代汉语基本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基础常识、教案设计和制作等知识进行考核。实践部分是现场进行30分钟的真实场景教学。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

“对外汉语教学与常规的国内教学有太大的不同,被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民族文化都有很大差异,而且很多想法、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在对外汉语学校学习的魏晓这么说,“有时遇到困难也会让人感到很沮丧,但我渐渐体会到这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教导方式,而不仅仅是填鸭式的教学。老师让我们去体会怎么去编课本,怎么去写教案,怎么去上课讲课,怎么去练习,甚至是怎么去思考,课堂教学中应该运用哪些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教学。这些内容不仅对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对日后的跨文化交流也很有好处。”

据统计,近几年世界主要国家汉语学习人数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汉语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语种,有人预测,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到今年年底海外学习汉语的人将增长到1.5亿,国际上对对外汉语的需求量激增。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及韩国、日本、印尼、泰国等国家,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可谓供不应求。

对广大的出国留学和移民人员来说,对外汉语教师这一职业更是延伸了专业能力、拓宽了就业领域,无疑是在国外勤工助学、全兼职工作的的最佳选择。有海外留学生反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很不错,时薪比端盘子刷碗高得多,并且可以凭借教老外汉语,更快地融入,扩大交际范围,进而提高社会实践和自理能力。河南小伙儿张涛,2009年毕业之后想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经过系统学习,考取了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高级证书。经推介,次年3月赴新加坡一所华文学校任教,他反馈,新加坡的华文教师非常吃香,每月能拿到2500多新币,业余时间还能做家教,算下来外快比工资还高。

“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在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想考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的学生,更需要提高重视度,安排好培训和准备时间。”刘老师提醒。

7.探析交际之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篇七

一、交际能力·交际法·交际性练习

1971年, 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发表了“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一文, 反驳乔姆斯基主张的抽象的“语言能力”, 第一次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海姆斯认为, 如果把能力看作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具有的运用语言的全部基本知识, 则不能仅仅限于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大大弥补了语言能力的不足, 它既包括语言能力, 又包括语言运用。按照他的观点, 交际能力由四个社会文化因素组成:语法的正确性、语言的可行性、语言的得体性及语言的可接受性。语言知识是基础, 只有落实到交际的运用中才能被消化和内化, 语言能力才能转化为运用能力。

时隔一年后,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提交了《语法大纲、情景大纲和意念大纲》的重要报告, 把自己的研究方法称之为意念法或功能法, 即现在通称的交际法。交际法明确指出,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学会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它的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 关键还在于具体运用, 学会对情景和场合的分析。交际法在80年代以来十分盛行, 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从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出发, 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交际性练习”一词是随着交际法的产生而出现的, 最早由朗曼在“The Communicative Teaching of English:Principles and an Exercise” (1981) 一文中提出。交际性练习最初只是指交际法教材中具有交际性的练习, 随着人们的逐步重视, 它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 还包括课堂内外学习者理解、处理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各项学习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学习活动主要集中在表达意义上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上。

从一系列关于交际的语言学词汇可以看出,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这对任何一门语言的教学都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要落实到对外汉语教学中。

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交际认识的发展

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初期,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 教学活动围绕讲解汉语的知识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而展开, 课堂教学内容以基本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的学习为主。由于当时主要采用翻译法和听说法, 只重视语言结构规则而忽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导致部分学生可以看懂、听懂汉语, 却应付不了日常的汉语交际。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情况发生了巨大转变, 1981年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中, 编者在“前言”明确指出:“这套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这说明交际能力的培养开始由理论付诸实践。1986年吕必松先生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上发表了《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一文, 再一次表明“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同时还提出了“交际性原则”, 认为教材的设计和教学的安排要有利于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进行语言交际, 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至今, 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更为深入, 地位也更为重要。1990年8月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 常敬宇先生提交了《试论汉语交际的得体性》一文, 运用语用学理论来阐述话语在交际过程中的得体性原则;盛炎先生也提交了《语言交际能力与功能教学》一文, 运用理论语言学、语用学以及篇章语言学的理论, 对交际的运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1995年, 吕必松先生出版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部重要著作, 明确指出一个人的语言交际能力属于言语范畴, 由言语要素、语用规则、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以及有关的文化知识构成, 对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

三、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语言交际包括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 具体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 即听、说、读、写各个方面, 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下面, 我们就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中的具体运用, 逐一分析。

(一) 总体设计方面

根据吕必松先生的观点, 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有限, 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获, 因此在制订教学方案时, 要考虑的中心问题是怎样利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过去的结构法教学中, 往往非常强调语法规则, 总体设计上也偏重于词汇和语法部分, 这让学生束手束脚, 形成了先进行语法考虑再进行意思表达的惯性思维, 不利于言语交际。交际法得到重视和贯彻后, 指导思想上转变为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各种语言活动, 对无关大局的语言失误可不予苛求, 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教材编写方面

通过国内各大出版社在近十年内陆续推出的林林总总的对外汉语教材不难看出, 重视交际性练习的系列教材正在成为主流, 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留学中国——中级汉语教程》和《中国之路——中级汉语教程》, 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这类教材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教材的话题广泛,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语料在取舍时考虑到了语言表达的系统性与交际能力培养结合;二是通过各种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互动练习、语义理解活动及纠错活动, 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三是利用问答交流以及真实的交际任务, 进行各种有功能意义的理解和表达活动, 使学习者在交流过程中习得第二语言。

(三) 课堂教学方面

近年来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 很多老师逐步增强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意识,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通过精心控制和设计, 切入即时即景的信息, 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亲切、自然的交流, 培养学生在实际的社会交际中的直觉反应。例如模拟一个下雪的场景, 老师可以提出“在你们的国家冬天会下雪吗?”之类的问题,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 “我们国家的冬天不下雪”, “我们国家的冬天比这里还冷”, “韩国南方不下雪, 但是北方的雪很大”。这样教师可以通过贴近真实情景的交际活动, 了解学生掌握汉语的语言水平、词汇构成、重点难点和前后对应的关系, 有意地诱导学生做出相应的、自然的话语交际, 促进课堂教学的真正交际化。

(四) 语言测试方面

语言测试是衡量学习者对某一语言掌握的程度或所达到的水平, 随着测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交际测试法成为迄今为止较为科学完善的第二语言测试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得以普遍采用。交际语言测试是对传统语言测试的继续丰富和发展, 能够更好地保证测试过程的公平性和人性化, 更好地明晰测试分数的可解释性, 使考生更好地展示其语言能力水平。在测试中, 安排考生根据实际需要分析、确定考试话题, 使其明确交际的对象和目的, 而考官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为不同的考生输入不同的信息以产生信息沟, 从而给考生创造一个比较真实的交际情景, 使他们最大程度地表现真实的口语能力, 以达到交际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摸索和发展, 交际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无论在理论指导还是实践活动方面, 都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如何认识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如何明确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和落实交际法等等, 都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

8.对外汉语教材之声调内容初探 篇八

一、对声调内容在对外汉语教材编排上的研究

本文通过对所选三十种对外汉语教材中关于声调教学的材料研究发现:教材基本都将汉语声调作为一项内容纳入了教材的编写体例。部分教材对汉语声调相关知识有所提及;其中46.1%的教材兼顾到了声调相关知识的讲解,但在声调练习方面有所忽视;部分教材在声调的讲解和练习方面都给予了较为合理的编排,重视程度较高。

二、声调内容在教材编排上存在的问题

1.教材对声调内容重视程度的相对缺乏

本文所选取的教材语料虽然整体上对声调内容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如增加了声调内容讲解的比重,声调练习量也相应有所增加,但是从教材对声调内容的编排上来看,仍没有在“质”上有所突破。所以我们认为大部分教材对声调内容的重视程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缺乏。

其次,教材在声调内容的讲解及练习方面存在重复及雷同的问题,某些教材无论是在内容讲解的编写上还是在练习语料的选取上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和创新,甚至趋于雷同。

2.对声调内容有效性讲解及练习的缺乏

在所选教材中出现率较高的术语主要有以下几项:调值、主要元音、调子、语流音变、音节弱化、响度等概念。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学习者对这些专业术语的可接受度很低,所以通过这些术语来进行讲解我们认为过于专业,这是声调内容缺乏有效性讲解的首要表现。

其次,教材在处理声调性质特征、练习声调内容及对轻声的处理上都存在有效性讲解的缺乏。如利用五度制标调图展示四声的方式,基本能看出汉语四声的高低起伏,但四声发音的要领及发音关键并不是仅仅通过五度制标调图就能看出来的,所以还需要配有发音要领及发音关键的讲解。

另外,部分教材在概念的界定或讲解上存在着模糊性或不准确性,如有的教材将轻声处理为汉语的第五声调或将轻声和四声并列展示,将“声调区别意义”处理为“区别语义”及部分教材在五度制标调图的绘制上存在严重的随意性等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声调内容讲解的有效性。

3.对声调内容讲解及练习的不全面性

首先,部分教材在编排上并没有兼顾到声调的各个方面。如有的教材缺少声调练习,有的教材缺少对轻声及声调调号标注位置的讲解等,并没有兼顾到声调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讲解四声本质特征时,多数教材并没有对四声的本质特征、发音要领给予提示说明,从而导致学习者无法对四声音高及发音方法进行准确有效的把握。

其次,这些教材在讲解声调特征性质上时多采用五度制标调图,直接讲解四声调值、调号或利用表示调号的图形展示四声的高低起伏。其中,只有极个别的教材配有发音要领的讲解,我们认为之所以大多数学习者对声调发音要领没有很好掌握的原因之一是多数教材在处理声调性质特征及发音要领上根本没有进行深入的涉及。

4.声调练习编排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材中的声调相关练习大多都是用生硬的音节来表达。部分教材在练习声调时甚至为了避免出现汉字,造成了从版面上看多是密密麻麻的音节这一现象,枯燥至极。其次,所选取教材中有34.6%的教材在单音节声调练习上设计了大量的习题,每题的练习量基本在30个项目以上,但是在与意义结合方面欠佳。

三、关于声调内容在教材编排上的具体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调查及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相关研究理论本文对声调内容在教材的编排上作如下建议:

1.对声调内容进行独立性讲解

我们认为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讲,声调内容是一项重要的语音知识。为最大程度引起学生的重视对声调部分的讲解应该是独立性的,当然也不能完全抛开语音知识的其它方面来谈。

2.对声调内容进行简单易操作性讲解

关于声调我们认为,对于什么是声调并不是很重要,所以教材在处理这一问题上要尽量避开专业术语的讲解。主要让学生明白汉语声调的构成、声调的区别意义的作用即可,即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汉语有四个声调;二是在汉语中,同一个音节,声调不同,意义就不同。在学习初始阶段就让学习者建立起汉语声调的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引起学习者对声调学习的重视。

根据学习者对主要元音、单元音、响度、开口度、母音等概念的认知率的调查结果我们建议在讲解声调调号标写位置方面从声调调号在元音上具体标写顺序进行讲解,即直接列出应标调号元音的顺序或采用声调标调歌、标调口诀说明具体标调顺序。因为这种讲解方法比较简单易懂,没有专业术语的讲解,对于学习者来说更为容易理解和记忆。

教材在处理轻声问题时,首先要注意对轻声性质的界定,轻声的本质在于失去了原来的音高形式,其音高由前面音节的声调决定。所以教材在处理轻声问题时要注意不能将轻声与四声并列展示,更不能将其处理为第五声调。其次要注意“时长短”才是轻声最为显著的特征。另外,在轻声语料的选取上要尽量选用较为常用的轻声音节,以便为学习者提供在课堂之外进一步练习的机会。

再者,在处理第三声的调号时,不要将 “ˇ”标写为 “√”,这也是一个需要稍加注意的问题。

3.针对声调练习语料选取的建议

关于单音节声调练习语料的选取,我们建议教材在引入声调概念时选用较为简单的声韵调搭配来展示,声韵太难就难以兼顾声调

双音节声调练习在语料的选取上要注意四声搭配的问题,同时要注意每一种声调拼合状态的音高走势和发音规律。从而通过有效语料的选取让学习者掌握每一种声调拼合的状态及掌握更为自然的双音节声调发音。另外,教材在声调练习“量”的设计上应当有所控制。“量”大要建立在有意义、有效用的基礎上。

此外,要注意声调练习内容的层次性,即从单音节声调练习过渡到双音节声调练习然后到词语、句子中的声调练习。不能因为只过分强调单字调、双音节声调的准确度而忽视声调在句子中的自然发音。

参考文献

关键.声调教学改革初探.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 (4).

赵元任.《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上一篇:青春之花永不凋零450字作文下一篇:2024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工作会议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