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明为话题叙事作文

2024-08-18

以清明为话题叙事作文(16篇)

1.以清明为话题叙事作文 篇一

还记得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月5日清明节这天让我仿佛又看见了已逝去的奶奶……

虽然奶奶去世已经三年多,可她那和蔼可亲的面庞依然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她那温柔的话语依然时时在我耳边响起。而我却再也见不到她了。

记得小时候,是奶奶为我洗衣做饭,是奶奶牵着手送我上幼儿园,是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是奶奶……如今我已经长大,奶奶应该享福了,可奶奶却……

还记得那一次,我在院子里玩,不小心磕破了腿,大哭起来。奶奶听到哭声后急急忙忙地赶来,抱起我就往马路对面的门诊跑去。奶奶又跑到这拿药、跑到那交钱,不知在奶奶多少个来来回回中,我的哭声渐渐消失了。这时奶奶便安心了。我爱我亲爱的奶奶,虽然奶奶已不在人世了,但我仍然把奶奶对我的爱深深地刻在我心灵的深处,让它伴随我一生!

清明节是缅怀亲人的日子,我想为奶奶献上一束菊花,表达我对奶奶的思念。写到这儿我已然泪如雨下,虽然知道人死不能复生,但我又何尝不希望再见到奶奶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道奶奶对我的养育之恩!

奶奶,您安息吧!

清明时节,雨也纷纷,泪也纷纷;天也凄凉,地也凄凉!

2.以清明为话题叙事作文 篇二

清明作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与节日的指代, 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起源

蛋”, 更不是没有任何影响力和分辨力的无知群体。从两种经济理论来看, 电视商品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两种情景的转换意味着观众在角色上的变更, 从第一个情景的商品专为第二个情景当中的生产者, 而作为生产者, 他们就不是处于弱势群体, 而是掌握重要权力的一方, 他们可以影响群体的意见、左右对某个观点的看法, 进而影响商品的制作、包装与销售。

菲斯克两种经济理论以电视商品为例, 通过对传统媒体产品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的描述, 点明了两种情景下面受众所具有的身份的双重性:既是电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 后来民间亦相仿效, 于此日祭祖扫墓, 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冬去春来, 大地复苏。在古人眼里, 清明是春天到来的标志, 是一年劳作耕种与生活希望的初始。自古清明耕种、踏青、插柳与扫墓的习俗沿袭至今, 如今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 除了作为自然节气的划分, 清明更多的意义在于, 它是一场祭奠祖先与感怀生命的仪式。清明, 一个简单的字眼, 却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明, 它是这个民族对于春天对于过去未来和生命的共同心理期待。在如今全球化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 图像、影像已经无处不在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而电视作为当下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 也承担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与传承的艰巨任务。

视商品的消费者同时又是文化意义的生产者, 他以此很好的阐释了自己对受众的观点:正式由于不同受众在阶级、地位、教育水平、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不同, 导致了对电视文化产品的不同解读, 进而形成了大众文化的多样性。

菲斯克眼里的大众文化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相对抗的一种力量, 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之下, 大众能够通过大众文化产生巨大的力量, 进而有能力去和主流声音相抗衡, 创造特别的文本意义, 并且进一步去影响社会、文化, 以及权力的再分配。

他把受众深处积极、主动的主体性

2011清明之际, 央视暨全国各大卫视都相继播出了清明节仪式庆典活动, 各类节目竞相媲美, 在这个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上演着一幕幕清新明丽的生动景像。对于先辈的缅怀和对幸福的感恩一样, 都是对生命的祭奠与思索。这时, 电视在传统节日中充当的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角色, 更多应该是制造一个共同的仪式的场, 做到信仰与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共享。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明确地提出传播的“传递观”与“仪式观”。“传递观”源自地理运输和运输方面的隐喻, “仪式观”则指北美新教徒举行的“一种以团体或共同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信息传输, 传统的传播是控制, 但在发展的意义上看来, 传

剖析出来呈现给大家, 让我们认识到了传统受众的影响力,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大大推进了对电视文化中受众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菲斯克.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 2005 (4) :78-79.

[2]陆道夫.电视观众:意义和快感的生产者——试论约翰·菲斯克两种经济的电视文化理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 .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杭州310028)

播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是共享信息和共享文化, 一种价值观念和信仰的共享。因此可以说现代传播的意义着重体现在文化精神的共享, 那么在对于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的传播上, 应该做到怎样的表现和创造。

自2008年清明、端午、中秋被归为法定节假日起, 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回归被提上议程。电视作为当今信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也发挥着它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来, 在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祭奠与回归上, 各类电视节目也相继问世, 充当着“仪式场”制造者的角色。2011清明来临, 以央视为主导的各类清明节电视节目也在屏幕上纷纷亮相, 如《国宝档案》——苏轼《黄州寒食诗贴》;《文明之旅》——清明节的记忆与畅想;《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华长歌行》;2011清明诗会;《每日农经》——清明寻寒食;《清明赋家国情》第四届北京清明诗会以及陕西卫视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等等, 形式均有不同, 却无疑都是对于先辈的缅怀和对生命的思索。电视节目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不外乎其历史渊源的追溯、节日专题晚会、以及节日活动新闻消息的报道这几种形式。从2011年清明节各个频道播出的清明电视节目来看, 已包括上述各类, 苏轼《黄州寒食诗贴》从古代文人对于寒食节记载与伤怀的角度入手, 对于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寒食节的历史渊源作以阐述;《文明之旅》则是以访谈的方式从文化学者苏叔阳述说的角度带领观众了解与认识清明节, 记叙对于清明节的记忆与畅想。自古以来, 清明节有吃寒食的风俗, 寒食节, 又称熟食节、禁烟节, 冷节。《每日农经》则是从清明饮食文化的角度给人们展示老北京的清明特色寒食, 为开发中国传统节日特色农产品开阔思路。

从詹姆斯·凯瑞传播“仪式观”的角度讲, 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意义是形成共同分享的信仰与文化精神以及共同的价值观, 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而对于清明传统民俗中的祭祖与哀思来说, 这正是对生命感怀的一场仪式, 其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于先祖的祭奠, 对于现世的思索以及对于幸福的感恩。而对于先祖的祭奠仪式感则是在陕西台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中得以最充分的体现。在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与台湾电视媒体联合报道海峡两岸祭祖盛典的直播下, 祭祀的仪式感大为增强。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 公祭活动又融入了民族振兴等“辛亥”元素, 在公祭典礼乐舞告祭中首次将孙中山、毛泽东颂扬黄帝的词句谱曲成歌, 既继承了以往公祭典礼告祭乐舞的传统性, 又增添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元素。在祭祀的同时一位长者和百余名儿童联合朗诵《振兴中华赋》, 更表达出中华儿女传承民族精神、崇敬始祖、祝福祖国、实现民族振兴的美好意愿。

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类似有着祭奠仪式含义的《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华长歌行》则更多的是从民俗的角度表现祭祀与追溯。节目以重要的民俗节日“清明”为载体, 分为天地清明、浩气长歌、春满九州三个章节, 突出祭奠先人, 缅怀先烈的主题, 引导观众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慎终追远, 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山西长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聚集城市, 是英雄与先烈的威武之地。《长歌行》以诵吟诗歌, 祭祀仪式以及民俗艺术表演的方式传达着清明的文化含义。都城隍下跳迓鼓舞、抗战老人泪洒陵园、潞安大鼓唱响新农村、水库边的热闹“八音会”等传达了民俗文化的内涵。吟诵则以万人大规模的方阵式排列, 朗朗着《春日》、《春潮赋》、《太行山上》、《英雄谱》等古今名作, 以万人空巷及庞大的人潮气势制造着共同的场的仪式感。其中众人齐往鼎中倒酒则是仪式感的鲜明体现。清明节是思考今天和昨天的一个节日, 思考逝者和今人的一个节日。《长歌行》用对清明节日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提炼, 以及长治元素的巧妙使用, 以形态独特的传统诗文吟诵、新创诗歌朗诵、表现清明祭奠踏青的特色民俗表演以及展现中华文化的神韵和风采, 表达百姓对于幸福的祈望。

与打造庞大的祭祀气势感不同的是, 中央电视台《2011清明诗会》则像一泓清泉, 以柔婉诗意的语言, 将祭奠与哀思缓缓道来, 诉说着对于人生的思索和生命的感怀。春开柳明, 《2011清明诗会》选取在了春暖花开、春水旖旎的姑苏吴中太湖岸边, 其以春和景明、清明雨上、游子寻春三个篇章立意了本次诗会“生命与怀想”的主题。清明节不仅仅是对亲人的追念、对血缘的追怀, 更是对生命的敬重与真情的张扬, 是感怀生命的一场仪式。

《2011清明诗会》既安排了广大观众耳熟能详的古典诗歌, 如孟浩然的《春晓》、杜牧的《清明》以及朱熹的《春日》等名篇, 又精选了现当代诗人的经典诗作, 如余光中的《春天, 遂想起》、林庚的《春天的心》、何其芳的《慨叹》等, 更呈现了舒婷、柏桦、潘洗尘、阳飏、马莉等中国当代诗坛优秀诗人的作品。诗会广邀了朗诵及表演艺术家、影视演员、主持人等倾情演绎, 丁建华、朱琳、喻恩泰朗诵的古典诗歌风格各异, 梦桐、杨锐、赵普、季小军等主持人的表演则呈现了他们主持之外的另一种风采。老艺术家梁波罗、石维坚分别表演了程宏的《江南》和余光中的《春天, 遂想起》, 情深意切、意蕴悠长, 童自荣、狄菲菲的美妙声音将柏桦《苏州记事一年》的江南市井生活传神再现。诗会是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 如何做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仪式感, 是诗会类节目难以做到和需要加强的。与隆重的仪式化的祭祀典礼相比较, 诗会从形式上似乎更多的只是感性化的吟咏和感叹。而此次《2011清明诗会》则从内容上入手, 制造传统民俗的共同的仪式感。“以诗歌的名义清明, 以清明的名义诗歌”, 《2011清明诗会》以丰富的内容、高雅的品格、唯美的画面、独特的风格给我们制造出一个虚拟的场, 它是感怀生命的一场仪式, 让我们在这样一个诗意的季节里, 怀念故土, 思索人生, 充满着生命的美好与庄严。

清明节, 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的重要节日, 它不仅是在物候气象上的一个节气, 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认同, 是我们感怀过去与向往未来的一场仪式。2011清明节电视节目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多样丰富, 但对于传统节日传播仪式感的加强则是这类电视节目应该做到的意义之所在。

北京100024)

摘要:清明作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与节日的指代, 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中华文明的象征, 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明。对于清明文化的传播也是电视节目承担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2011年清明节全国各大卫视的清明节目的上映, 更是着重地突出了我国传统佳节与文化的历史地位。笔者即是通过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于清明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作出相关阐述, 旨在阐明电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使命感。

3.以清明为话题叙事作文 篇三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理出采访记录。

毛豆:呀,这么多的题材可以写,我写什么才好呢?

老师:是啊,我们每天与书形影不离,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体会:比如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得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的;你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或学习到的读书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现在你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跟读书有关呢?

小丫:我想写写我爱看书的事。我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妈妈出门时嘱咐我去买瓶酱油,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都回来了,我还坐在沙发上看书,全然忘了买酱油的事,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老师:妈妈说你是个小书迷,说明你类似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吧?要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爱看书这一主题呢?

毛豆:我想她当时看的那本书一定是非常喜欢的,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她入迷了。我认为这些都要写出来。

老师:说得真好。具体地描绘怎样沉浸在书中,同时细致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也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毛豆,你写什么呢?

毛豆:我的同桌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看过的书非常多,课外,我经常让他给我讲故事。这次,我准备对他进行一次“采访”,学习学习他的经验。

老师:你能说说你要怎么采访吗?

毛豆:我采访时会抓住一个中心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如你是怎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平时都看什么书?怎样看书能较快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看来,你对怎么采访已经胸有成竹了。采访中如果能够穿插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读者更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老师:前一节课我们不是有举行“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吗?

小丫:是啊。上次辩论会,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益处,比如一些垃圾书,还是远离为妙。

毛豆:那你就抓住这个观点找材料,把道理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辩论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

小丫:嗯,我还知道,为了使人听得懂,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生僻的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相信你们对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们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4.以清明为话题的作文 篇四

我们一家八口人来到祖坟前面,伯母和妈妈先是仔细地把祖坟上的杂草拔干净,接着又将带来的一些水果,菜和茶杯放在墓碑前。同时,爸爸和伯父点燃了鞭炮,爷爷和奶奶点了几柱香。我和姐姐学着爷爷和奶奶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

他们在说些什么,我也听不清,但是我在心中念念有词说到:“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的祖宗。”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处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伯父拿出酒,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在墓碑前面的`土地上。

5.以清明为话题作文400字 篇五

做青团子的材料有:糯米粉、艾草、咸菜、笋和肉。只见奶奶把艾草放进锅里,焯了一下水,然后盛出来,沥干水分,用菜刀把艾草剁碎,接着把剁碎的艾草放进锅里,加了适量的水煮了一下。最后把艾草捞出来和糯米粉混在一起用筷子搅拌起来。过了一会儿,雪白的糯米粉竟然变成了暗绿色。“搅拌好了,”奶奶说,“可以揉面了。”我一开始觉得揉面就跟玩橡皮泥一样,可是我揉了一会,面团就全粘在我手上甩都甩不掉,奶奶看了看说:“来,来,来,还是我来吧!”不一会儿,奶奶就把面团揉好了。

现在开始做青团了。奶奶把面团分成了一个个鸡蛋大小的小圆球。奶奶拿起一个小圆球捏成了一个小碗的形状,再把馅放了进去,然后再把口子封起来。我当然也照葫芦画瓢跟着学,不一会儿,一锅青团就做好了。

6.以清明节为话题的作文 篇六

在我看来,清明节是一个“缅怀过去,考虑当下,面向未来”的节日。

缅怀过去,无非是感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沉重,感悟“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的孤独寂寥。想着先人在世时的音容笑貌;想着先人在世时对自己的好与坏;想着那些先人在世时微不足道的,现在却回味无穷的琐事;想着那些以前不愿听的,现在想听却听不到的话;想着……

活在当下,也是出去踏踏青。烟花三月,万物复苏,春光明媚。绝对是踏青的好时节。天空湛蓝、高远、明净,像似一匹蓝缎。艳阳金黄、圆润、热烈,静静地高悬在碧空,洒下暖暖的光芒,让人温暖舒服。找个宁静的公园,将春风搂入怀中,再静静聆听鸟儿对春的赞歌,宁静,美好……

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纷纷丝雨,嗅着百花芬芳与淡淡的烟火味儿,考虑着又该如何面对下一年的风风雨雨。这是面向未来。

7.以清明为话题叙事作文 篇七

1、漂泊在城市与乡村间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时代背景, 打工是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的一次突发事件。城乡二元身份体制确立以来, 农业户籍成为农民进入城市不可逾越的鸿沟, 农民成为城市人眼里贫穷、落后、土气的底层一族, 城市成为农民眼里的天堂, 城市户口成为所有人向往的奢侈品。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 跨国资本大量进入, 依靠简单廉价的劳动力存活的加工业迅速发展, 10亿农民第一次拥有了进城打工的机会, 第一次拿到了城市暂住证, 成为都市里的一群临时居民。他们既兴奋又惶恐, 他们所面临的是低廉工资, 高强度劳动, 合法权益和应有福利难以保障的现实。现代文明令他们渴望成为一个城市人, 他们通过城市想象来建构都市人的身份, 但都市却以其巨大的压迫形成反向塑造, 将打工者边缘化。现实残酷地揭示着他们农村人的标签, 暂住证成为他们仅有的护身法宝, 身份成为他们最急于解决的问题。

第一代打工作家张伟明是最早关注打工一族身份认同危机的, 他的多篇短篇小说都展现了这个主题。最富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下一站》就呈现了这个主题。主人公“我”是一个因怒斥香港老板而被炒鱿鱼的失业青年, “我”搭上了一辆不知开哪的公共汽车, 怀着“此处不留爷, 自有留爷处, 处处不留爷, 爷去当八路”的潇洒踏上了“下一站”。在一个工业区“我”下车了, 从墙壁的小广告里找到了新的工作, 面试结束后, “我”成为某家工厂的质检管理员, 幸福又一次降临了。为了保住工作, “我”兢兢业业的工作, 认识了同命相怜的朱江和崔多达。幸福总是那么短暂, 当大家正沉浸在忙碌的工作和无聊的夜晚的时候, 工厂倒闭了, 我们又失业了, 成为都市里一群漂无依泊的流浪汉, 如同断了线的风筝, 失去了方向。

打工者在城市人眼里是一群可怜的流浪汉, 他们的灵魂飘荡在城市的上空, 但他们的躯体却无落脚之处, 都市人拒斥的眼光让他们找不到归属感。工作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失去了这份依靠, 他们就是迷途的孤雁, 他们是一群非农非工的暂住者, 是都市人眼里的异乡人。在城市寻求身份认同未果之后, 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了回乡, 但农村对他们来说已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农村的生活方式令他们无奈。

在林坚的代表作《别人的城市》中, “我”名叫段志, 是千千万万打工仔中的一个, 每天在工厂里细数着沉沦的岁月, 在都市里寻找着自我。在一次圣诞舞会上结识了心仪的女孩——齐欢, 彼此以朋友相处。“我”深爱着齐欢, 但齐欢并未投入我的怀抱, 而是投入到经理的怀抱。面对她的堕落, “我”选择了离开, 但在“我”未离开之前, 她却以命丧黄泉。因为爱她, “我”毅然当起了侦探, 查寻她死亡的原因。谜底揭开了, “我”作出了自己的抉择。在公司两周年庆典酒会上, 在宾客的嘲笑蔑视声中, “我”要回家了。久违的家乡对“我”竟是那么陌生。“我”不禁感叹“凤凰山勾起的回忆和情感, 竟然和我相隔如海的两岸。我在这生活的18年, 竟然是莽莽苍苍一片空白。我惊骇地发现, 我已无法寻见重新焊接的缝口了。”对农村生活方式的不适应, 让“我”成为父母眼里的懒儿子。家乡并没有成为“我”躲避风浪的港口, 它没能给“我”渴望的那份归属感, 没能消除身份认同危机, 彷徨在人生路口, “我”再一次离去。

打工者们从农村来到城市, 他们渴望得到城市的身份认同, 但城市拒斥他们的存在, 令他们处于一种尴尬的身份之中。传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在现代文明面前土崩瓦解, 他们在城市寻找身份未随之后, 希望退回到农业文明中去, 但农村也已不是过去的农村, 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造成了复杂的身份认同危机。于是, 打工一族就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漂泊无依, 失落了身份。

2、挣扎于生存与理想中

打工者作为一群都市异乡人, 他们大都来自于落后的内陆地区, 为了赚钱,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们来到了沿海经济特区。但解决温饱成为打工者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吃饱穿暖, 他们起早贪黑的忙碌着, 在当时深圳流行着一首顺口溜:“一早起床, 两脚齐飞, 三洋打工, 四海为家, 五点下班, 六步晕眩, 七滴眼泪, 八把鼻涕, 九做下去, 十会死亡。”。这首顺口溜真实的记录了打工者们辛酸的生活状态。

在周崇贤九十年代的短篇小说《我要活下去》里, 作者讲述了打工妹吴媚艰辛地打工生活以及在工厂里的种种遭遇。小说中介绍了一条令人啼笑皆非的厂规:“上厕所不得超过三分钟, 谁不按时解决问题, 则每超一分钟罚款人民币五元。”“而从车间到厕所, 即便放小跑过去立即返回, 也准超时, 换句话说, 上一次厕所只是得先做好心理准备, 以半天乃至一天的工资作为代价。车间里忙碌的都是外来妹, 谁都知道打工求生之不易, 便少喝水, 多流汗, 然后, 憋到下班。”这群打工者的生活是充满血泪的艰辛, 他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尊重、没有同情、满是白眼的城市里, 坚守着东家不打打西家的信念, 彷徨在“下一站”的十字路口。他们的内心孤独而寂寞, 都市生活带给他们的是无尽的失落感和挫败感。他们挣扎在生活的最底层, 在内心深处发出了痛心疾首的呐喊之声, 面对真实的生活, 只能愤愤地感叹一句:“狗日的, 咱们活得实在太累了!” (《禁止浪漫》)

王十月《出租屋里的磨刀声》小说中的主人公“天右”在老是听见隔壁磨刀声的“出租屋”里蜗居着, 他无法入睡, 无法安稳工作, 也无法与女友做爱。这种带有强烈象征意味的“磨刀声”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的灵魂, 他竟然被隔壁的磨刀声威胁得“性无能”。被理想召唤进城却被生存压迫得体无完肤的“天右”最后竟然也有反抗的时候, 他本能地想到并实现着也去磨刀, 也想去砍人, 于是可怕的磨刀声“霍—霍—霍”地钻入读者的耳朵, 钻入读者灵魂之中, 无形中给人一种不可阻挡的震撼的力量。“在外打工多年, 总是在不停的漂泊, 从异乡走向异乡, 打工人没有家的感觉, 也普遍缺少安全感。无论是黑道上的烂仔、还是治安、警察, 或是工厂里的老板、管理员, 都可以轻易的把天右这样挣扎在最底层的打工者的梦想击得粉碎。然而这么一群最卑微的打工者正是建设这个城市的主力之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在这片土地上是如此的矛盾而又统一。”打工者挣扎在城市生活的边缘, 在内心做着无助的呐喊, 他们虽孤独寂寞, 但却是城市里最坚强的一个部落。

二、情感的寻找与异化

1、相濡以沫的力量

打工潮是上世纪末中国内地出现的一次大的移民浪潮, 许多人为了赚钱, 为了理想来到南方开垦自己的希望。他们是都市人眼里的“打工仔”, 是老板眼里的“机器”。他们的生活简单枯燥, 但情感世界却很丰富。因此在打工文学里从来就没有缺少情中出来的歌厅歌手“我”在女性温柔的爱情里灵魂苏醒的过程。由于爱的力量, “我”抵制了金钱的巨大诱惑, 良心发现了的“我”举报了偷车的阿华, 最终落得无家可归。但是“我”却得到了一颗善良的心。正是因为有了温柔的爱情, “我”不回头, 也不后悔, 并觉得无比温暖。“波音737在琼海海峡上空平稳地飞行, 机窗外漆黑一片, 隐约可见宽长机翼下点点微光。我和小娘在座位上紧紧地拥抱。她的头埋在我怀里时久不肯抬起来。我抚摸她柔软的散发着迷人芬芳的短发, 觉得人生旅途不再孤独。我不知道前面的天空里气候如何变幻莫测, 但是我知道我已经抓住了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因为有了爱情的召唤和归宿, 灵魂得以重生。

鄢文江《南国泪》呈现了一个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关昌和芸儿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为了赚钱, 蜜月没过关昌就进城打工了, 农闲之时, 芸儿为了补贴家里, 只身来到深圳找关昌, 并希望能在深圳找份工作帮助丈夫, 但不幸得是她在广州火车站被人拐骗卖给了一个容貌被毁的富商李一夫。同时, 关昌也从公安局得到了芸儿已死的噩耗, 误会由此展开。关昌为了芸儿, 拼命打工, 完成了妻子盖新房的夙愿, 用所有积蓄, 盖起了村子里第一栋楼房, 并为妻子守节三年。芸儿为了向关昌保住贞节, 以死抗争李一夫的非礼行为, 并用行动证明她有多爱关昌, 最终, 他的真情感动了李一夫, 李一夫放她而去, 在关昌为芸儿举行的葬礼上, 两人意外见面, 误会终于解除, 二人喜极而泣。这是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情节曲折感人, 催人泪下。

一个个感人涕下的情爱故事, 弹奏了一曲曲爱的旋律, 面对枯燥的打工生活, 他们用爱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美化着世界。

2、无尽的欲望与异化的情感

90年代中期, 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政策进入成熟阶段, 各种欲望在市场经济自由开放的口号下显得更为裸露和张扬。文夕作品《野兰花》、《婴粟花》、《海棠花》称为“打工妹三部曲”, 讲述的就是一系列女性在外闯世界却被无尽的欲望所吞噬异化成为玩偶的命运。《野兰花》讲述了在深圳海关边上富凤阁里生活的一群女人的命运。她们或天生丽质, 清纯如水, 或美艳如花, 亮丽照人, 在美女如林的深圳是美人之中的美人, 却不约而同地做了港台商及大陆新贵的情妇与妾侍。她们凭美貌与金钱红极一时, 占尽风流, 最后却风卷云散, 先后都离开了富凤阁。有人因情夫的倒台而走上绝路;有人因怀上他人私生女而被供养者逐出家门, 当上了拉皮条的老鸭;有人贪婪成性, 索贿受贿, 银销入狱;还有人携款潜逃, 不知所踪。《海棠花》讲述了江南柔情女子来到特区, 逼人的美丽惹得商海骑士们跃跃欲试。面对“干金买笑”的种种圈套, 小女子固守地老天荒的至爱信仰, 并试图唤醒人们沉睡的真诚和良知。然而, 在理性法则尚未普遍建立的时候, 人伦颠倒、金钱至上、权谋欺诈搅起的一股邪恶的力量, 使小女子防不胜防。《婴粟花》通过一个弱女子的命运牵出缺德无序的经济竞争和致富梦想, 揭露和批判了所谓红顶商人和金融巨子的腐败和虚伪, 戳破泡沫经济背后灰色交易的林林总总, 直指人类文明和社会良知因无尽的欲望和异化的情感而千疮百孔。

三、暗合传统的叙事模式

1、“逼良为娼”模式

打工对于女性而言, 等待她们的是更低的待遇, 遭受更多的歧视。身份的制约、负担的重压, 逼使她们往往走向一条廉价出售肉体的不归路。

安子《风吹响一树叶子》中就塑造了一个被动为娼的女性形象——苏青。苏青本是一个北方小城的女孩, 家境不算殷实, 但还算“小康”。可她并不喜欢吃父母老本, 她喜欢闯荡。高考落榜后, 她毅然地来到了深圳, 成为联兴鞋厂的一名车工。工作虽然很辛苦, 但凭着一股倔劲, 她坚持下去, 并结识了机器修理师傅阿伦, 开始了幸福恋情。为了更配阿伦, 她考上了夜大, 工作虽然很忙碌, 但她不悔的坚持着。这份坚持没有给她换来幸福, 阿伦为了钱背弃了苏青, 娶了老板那患有羊癫风的女儿。伤心欲在都市里实现自己的“金钱梦”。

苏青本身是一个倔强坚强的女孩, “左手的几个指头被粗糙的鞋垫磨出了血泡, 血泡一破就火灼一样疼痛, 十指连心啊!苏青这个左撇子只好把痛楚的眼泪往肚里吞。”那一刻她是那么的坚强, 这是许多打工妹们身上所具有的品质, 她们不怕苦, 不怕累, 为了目标而拼搏进取。但天意弄人, 她们却被骗入一个个陷阱, 成为金钱大口里的猎物。这类女性形象令读者对他们既爱又恨, 既欣喜又心痛。爱的喜的是他们身上有一种坚忍不拔的韧劲, 她们敢同男性一样在城市里为了理想打拼, 执着不悔;恨的痛的是由于她们保护意识淡薄, 没能逃脱恶人的魔爪, 成为恶魔口中的猎物, 并在物欲里沉沦, 放弃了自尊, 成为被人唾弃鄙视的群体。

与此不同的是, 一部分女工的“逼良为娼”并非来自太多的生活窘迫和贫穷, 而是出于一种自发追求城市欲望的满足和享受。她们将身体主动交付给城市, 交付给欲望的满足和快感。刘玄《发廊》中的方圆, 不愿在工厂里当一名工人, 而重操开发廊这个职业。因为“当工人原来很没意思, 还不如开发廊, 替客人敲背比装搭好玩多了”。阿宁《米粒儿的城市》中的米粒儿, 不愿意呆在曹老师家中作保姆, 认为“我到这里是想脱离农村, 过一过城市生活。城市是什么?就是一个孩子和家里的四堵墙吗?上午到院里转一圈儿, 下午到院里转一圈儿, 这也叫城市生活吗?你就是再给我涨工资, 我也不干了。”她以她身上特有的清纯和美丽, 一步步成为包养在高级别墅中的“金丝雀”。她有时感到失落, 有时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满足。她的城市生活历程, 是一个寻找土壤的过程, 也是一个寻找生机的过程。

方圆和米粒儿两人主动“为娼”, 本质上体现了一个更为强大的无形逼迫力量, 其中不仅仅是社会因素, 更多来自人性深处的东西。这些人物的“逼良为娼”, 在貌似和谐的状态之下, 传达出一种人性深层的隐痛。

2、“功成名就”模式

“功成名就”模式, 是一种寄寓人们理想的传统文学模式。这种模式大都追求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体现了中国民众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安子的系列报告文学《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正是由这样一个个的打工小故事构成。每一个故事的叙述, 总是伴随着人物坚韧的努力和不断的进步, 最后圆了自己的都市寻梦。《打工女郎》中的康珍, 从一个扛石头的建筑女工, 不断把握住机会, 勤奋学习电脑操作技术, 到大学中坚持业余充电, 最终成为一个成熟艳美的白领丽人。《罗湖的姑娘》中的罗玲, 从一个贫穷的乡村进入一个电子厂打工, 她爱上了一起打工的小伙子任洪辉, 并捧出自己的全部积蓄资助他开了一个快餐店。当生意红火时, 任洪辉背弃了她, 爱上了别的女人。于是, 罗玲利用业余时间拜师学艺, 最终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晚霞, 在燃烧》中的川妹子于凤, 一个中学毕业的女孩, 从普通车位干起, 到流水线去扎扎实实地学技术。于凤凭着强烈的好胜精神和过人的魄力, 被老板升为中方厂长。从这些都市寻梦人的人生经历中, 我们能读出青春无悔、人生无悔的悲壮与自豪。

功成名就的模式可以归纳为:打工者处于逆境——经过不断努力和奋斗——最后成就梦想。这种先抑后扬的情节模式, 一方面能直接和大众的心态结合起来, 与大众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并符合当下官方意识形态的时代精神倡导;另一方面决定了作品无法太多地兼顾人物本身的心灵冲突, 无法深入体会这些人物从乡村到城市的具体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 阻滞了人们进一步展开深层的思考。

摘要:本文第一章论述打工小说的写作主题, 认为打工小说的写作主题是对立与融合的, 表现为身份的失落与挣扎、情感的寻找与异化。第二章论述打工小说的叙事模式, 认为其暗合了“逼良为娼”和“功成名就”两种传统故事模式。

关键词:打工小说,主题,叙事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宏海.打工文学作品精选集[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7.

[2]杨宏海.打工文学备忘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3]谢丽华.寻梦——中国打工妹生存报告[M].三联书店, 2009.

8.以烟花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八

妈妈包完饺子,煮好了以后,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饺子,看着精彩的春节晚会。吃完饺子后,我们一起去二姑家阳台上看烟花。

烟花可好看了,颜色五彩缤纷,漂亮极了!有黄色、绿色、蓝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你看,紫色的像一朵朵富贵的牡丹花在夜空开放,白色的像漫天蒲公英从天空中飘落下去,红色的又像串红滚滚而落,真像一幅百花图。

烟花的形状也非常有趣!有圆形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波浪形的,像在海中飘来飘去的海草,雨点样式的像漫天飞舞的流星雨滚滚而下,心形的像妈妈的爱一样,永远陪伴着我,半圆形的像避雨的亭子。烟花真有趣呀!

9.以坚持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九

来到华山脚下,只见山峰直冲云霄,在云雾的缭绕下显得更加高耸,令人望而生畏。定好游览路线后,我们便出发了。坐缆车时,看到下方怪石林立,心中不禁微微一颤。但一想到上山能看到别具一格的风景就打消了放弃的念头。一开始,我精力旺盛,像战场上的士兵一样,总是冲在最前面。一会儿左跳跳,一会儿右跳跳,就像一只灵活的猴子一样,欣赏着沿路的奇丽风景,心情非常愉悦。

在往华山的中峰攀爬时,我们看到了一条几乎垂直的阶梯,而每一阶都非常窄,几乎一只脚都放不下去。一看到阶梯,我心中便想这个怎么可能爬上去呢?到底是爬还是不爬呢?刚刚愉悦的心情,一下子就沉入谷底。

当我还在进行天人交战时,一位六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的老爷爷走到这条空中阶梯前,竟毫不犹豫的直接双手抓着扶手,一步又一步地爬上去了。看着老人这么干脆的走上阶梯,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他能坚持我却不能?试都不试怎能知道自己不行呢?

我学着老人,大胆地开始向上爬。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我最终坚持了下来,爬到了最高的南峰。我站在峰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清风带来的凉爽,欣赏着被“云海”围绕的一个个山顶,心里格外的舒畅。

10.以清明为话题叙事作文 篇十

一、专题新闻图片的叙事性

叙事学源于法文中的“叙述学” (narralology) , 叙事学最先用于文学叙事, 在发展的过程中被引入电影叙事。近年来, 叙事理念开始影响新闻摄影。新闻摄影中体现着时空、主题集约、图片故事等多种叙事形式。新闻摄影的叙事主要体现在其图片、逻辑、主题、文字四个叙事层面。

(一) 构图叙事

视觉中心实地, 人们习惯了“图片说话”的专题新闻图片, 因为这类专题新闻图片信息含量大、形式多样、故事情节性强, 十分迎合受众的选择性心理, 而各类叙事形式都离不开构图叙事的表现。

色彩的结构:以第57届荷赛奖突发新闻类组照一等奖《叙自由军袭击检查站》为例。叙利亚自由军袭击了政府军检查站之后, 一名自由军被打死, 他的战友们努力将其拖至安全地带, 并为其举行了葬礼。废墟的城市, 遍地的沙石, 激烈的轰炸, 两名自由军紧张的防御政府军, 这组专题新闻图片采用色调单一的黑白构图来叙事, 达到了不一样的叙事效果。

首先, 黑白照片虚弱了战地现场的杂色, 主题得以突出, 集中了观众的注意力。再者, 通过对死去以及活着的自由军面部表情拍摄得以强化, 能够使人清晰地看见其面部表情和条理。最后, 摄影者对光线的运用和阴影构图, 带我们进入一个单色的世界, 观看作品时, 注意力全都被画面所要表达的人物情绪所占据。而作品也创造了一个鲜明的、忧郁的基调, 让人深感战争和死亡的恐惧。

形式与内容的对比:以第57届荷赛奖自然类组照二等奖《有毒的美丽》为例。《有毒的美丽》是波兰摄影师从空中拍摄固氮工厂、煤矿和发电厂、垃圾填埋场、有毒废水浸出到地面的12幅专题新闻图片。它以一幅幅美丽的新闻照片呈现出人们自制的环境污染, 透彻的反映了环境遭受迫害的现状。自然环境本身就是美好的, 即使人们对其破坏, 它依旧是将美好的一面呈现给世人。从照片表现出来内容和其本身的含义有极大反差, 摄影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了对比和讽刺的修辞手法, 使得这组专题新闻照片独特新颖, 引人深思环境问题。

(二) 逻辑结构

一组完整的专题新闻图片必须有一至两张主图, 并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照片的顺序并非简单的堆砌, 必须是有内在的逻辑结构。专题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一般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时间叙事结构来看, 多数专题新闻报道都是按照摄影者摄影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从空间叙事结构来看, 专题新闻摄影是按照平行并列的关系记录新闻当事人的状态, 这对摄影者个人的空间叙事的把握能力的个人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从逻辑叙事结构来看, 按照新闻摄影的因果顺序、潜因果顺序进行逻辑顺序的小单元排列。

第57届荷赛奖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家暴》就有较强的逻辑顺序, 组图的第一张是新闻当事人之一的Shane抱着可爱的小女孩在街道上观望, 给人一种温馨感, 但文字的表述为随后的新闻图片做了铺垫。越往后面的新闻图片, 情绪更为强烈, 逐渐逼入家暴主题, 这正是专题新闻图片的逻辑结构的体现, 层层递进新闻中心, 这组专题新闻图片的呈现方式也是从受众的逻辑心理入手, 达到了前后对比以至于突出主题的效果。优秀的专题新闻图片离不开必要的逻辑安排, 混乱的图片呈现不利于主题的阐述。

(三) 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包括标题说明、总说明和分说明, 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叙事, 通过讲述专题新闻图片所表现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第二类是评价, 拍摄者对新闻专题图片所表现的内容以及结合自己的拍摄经历进行评价。第三类是背景, 专题新闻图片往往能够较为完整的表现内容, 但受时空以及拍摄者个人等因素影响, 需要接受没有表现出来的内容。我们以第57届荷赛奖日常生活类组照的一等奖《失踪者的最后衣着》为例, 来说明文字对专题新闻图片的叙事意义。

《失踪者的最后衣着》没有任何人物、景物的参与, 由12幅服装图片组成。脏乱的儿童短袖短裤, 年轻女性的内衣和长裤, 中年男人的服装, 以及破损到无法辨别的着装, 每一幅图都不同。但文字说明让这篇报道叙事完整, 标题《失踪者的最后衣着》交代了每一幅图片都象征着一位逝去的生命, 让人顿时有压抑沉重之感。文字总说明的“中美洲北部三角地区 (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 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之一。很多时候, 死者的衣着成为唯一能辨认他们身份的东西。所有照片拍摄日期均为2013年8月10日。”详细阐述了专题新闻图片的主题, 描述了新闻发生的背景以及新闻的内容。“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之一”是拍摄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得出的评价, 清晰交代背景。文字分说明均是“尸体被发现日期;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性别;年龄;失踪时间”, 每幅图片看似不同, 但又印证死亡者相同的遭遇。这组专题新闻图片的文字说明, 简单直面的传递了对逝去生命的惋惜和无奈。

二、专题新闻图片叙事的伦理思考

(一) 虚假照片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 新闻虚假照片逐渐渗入新闻摄影中, 部分摄影工作者为了眼前利益放弃社会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而国内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以“事件的大小甚至是新闻人物地位的高低”来决定图片价值, 这导致近年来虚假照片数不胜数。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主办者强调并鼓励摄影记者深入现场、不畏艰险的采访作风, 倡导有创造性的、形象感染力强的表现手法。

2004年2月, “荷赛获奖照片造假”是新闻界的一个焦点性事件。武汉晚报社摄影记者邱焰拍摄的《非典时期的婚礼》荣获2003年第47届“荷赛”日常生活类 (单幅) 三等奖, 但不久之后新闻图片中男当事人陈英举报其为虚假图片, 文章中的两人均为模特, 属于摆拍。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 首先必须遵循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然而, 邱焰的荷赛获奖作品给人以“失实”的印象。

新闻摄影报道, 主要是靠光影、构图等“形象语言”来说话的, 然而, 这种形象语言在交代事件的时间地点、反映事件的背景、阐发哲理评价方面存在着不能完全表达意义的局限。相对而言, 专题新闻图片数量多, 完整性较强, 能够详细叙事, 相比单幅照片则较难出现虚假图片。

(二) 解决对策

新闻工作者人数基数大, 行业准入门槛降低, 导致新闻领域的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新闻摄影工作者受到各种功利因素的影响导致造假新闻图片, 因此提高新闻摄影工作者个人的伦理道德感是根本原因。其次, 建立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新闻图片把关人制度的缺失, 让新闻造假工作者没有畏惧之心, 虚假图片现象层出不穷。再者, 建立恰当的新闻摄影图片监督制度, 在新闻摄影比赛中, 举办方在评选过程中, 必须对新闻摄影图片严厉把关, 建立公开严肃的问责制度。最后, 媒体以及图片编辑需要扮演好把关角色。在图片送审以及发表之前, 要经过准确核实, 首先在技术上要追求摄影技术合格的新闻图片。其次在内容上选择符合新闻内容的图片, 不能简单地追求美和名誉, 放任虚假新闻自流。

三、专题新闻摄影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 图片与主题不符

图片的简单罗列, 缺乏专题意识;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不能很好地结合, 削弱了专题的表现优势;新闻摄影者缺乏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在表现新闻专题照片时, 尤其要注意文字与图片以及主题之间的统一性, 新闻专题照片必须有鲜明的主题, 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新闻专题照片。

(二) 经典理论的局限性

美国《生活》杂志摄影记者有一个经典的“八条理论”, 摄影师必须至少拍摄全景、中景、近景、肖像、关系照片、典型的瞬间、过程的照片、结论性照片这八个方面的内容。在新闻摄影报道中, 这八项要素的齐全有利于记者表现作品。但这种经典理论的束缚, 让更多新闻摄影者只追求简单的理论原则, 忽略实际情况。新闻专题图片应该既有细节描写, 还要注意鲜活的人文特征。

专题摄影报道可以遵循以下四种形式:第一, 图片故事形式, 多发在社会新闻中, 可以在全景、中景、近景的表现手法之外, 通过现场细节的表现来演绎新闻事件。第二, 事件的聚焦形式, 通过连续性的形式来叙事。第三, 在报道人文叙事新闻时, 包含鲜活的史料和人文性。第四, 采取主题集约形式。摒弃传统的以故事为主的方式, 构造完整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当代新闻摄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吴炜华.新闻摄影的叙事学分析[J].现代传播, 1999 (1) .

[3]陈虹.试论新闻报道的叙事策略[J].新闻记者, 2005 (5) .

[4]毛现辉.浅议新闻摄影图片中的伦理道德问题[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7 (7) .

11.关于以和谐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十一

5月12日,四川发生了8.0级地震,当天,就有许多解放军、医生、护士、志愿者赶赴灾区,抗震救灾;第二天开始,全国人们纷纷自发地捐钱、献血;而被困灾区的人们,也在顽强地自救和互救。在灾难面前,大家各尽其能,奉献着自己无私的爱心。这个时候,我真的看到了我们平常说的“爱祖国、爱人民”,真正感到了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社会的和谐,人们的齐心协力。

三年级时,我被选为班级的代表,去结对的民工子弟学校——天华学校送礼物,我们送去的是大家捐的家里平常最爱玩的活动器械,羽毛球啊、篮球啊、象棋啊,那里的小朋友们好高兴,我们也好高兴,第一次感受到了“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真谛。回来后妈妈感叹了一句:“现在的孩子们真幸福,各尽其能,各取所需,都有点共产主义社会的感觉了!”

有一天傍晚,我练习骑车时不小心摔伤了脚,一位陌生的老爷爷扶着我回了家。第二天上学的路上,我的脚钻心地痛,外婆吃力地扶着我,走一步停一停,平常不到十分钟的路,却好像怎么也走不完。一位同学的妈妈看到了我们的情况,就主动用自行车推着送我到学校,黄春艳同学的妈妈半扶半抱着我上四楼进教室。放学后,章雨婷同学的奶奶又张罗着找人送我回家,而马冯亮同学的爸爸早已默默地把我抱上了电动车……第三天、第四天,总有人抢着接送我、扶我上下楼,老师们、同学们也很关心我,帮我拿饭、扶我到操场、帮我发本子……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受伤,但我深深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爱与关怀。

联想到报纸上时常会登载的为白血病人捐钱捐骨髓,为孤儿捐款捐物;听妈妈讲起过的给贫困家庭的子女免学费、发营养餐;亲身体验过的大雪封路时解放军和各级政府、各个单位、个人的感人举动,我领会了现在我们国家倡导“和谐社会”的含义: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12.初一叙事作文以风为话题的作文 篇十二

题的作文[1]

以风为话题的作文_微风习习

打开窗户后,我很残忍地将一滩水在玻璃板上抹开,薄薄的水面反射着耀眼的金光。现在满足了能让水快速蒸发的三个条件:液表空气流动速度快;液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温度高。

水在玻璃板上痛苦地萎缩,我漠然地看着空气是怎样一口一口将他吞噬掉,幻想着自己也渐渐透明,融入空气,在人世间消失,化作一丝风,穿梭在温暖的缝隙间。

很奇怪的想法,对吗?我本就是一个奇怪的女生,一个很奇怪的女生。快要考试时,我总会抱怨“烦死了”。同桌的男生听后答:“那你去死好了。”我很认真地盯着他,“如果死不痛苦的话,我会的。”惊得他无话可说。

渐渐长大了,更喜欢抱怨了,却明白了人越长大就会对人世间有越多的挂牵,每一丝都是一个包袱,我们最终会有三种结果:发挥潜能,轻松生活;艰难地背着;不忍重负,倒下。这也是三种人生。

有压力,是因为活着;会痛苦,是因为我们有感情。多愁善感的“80后”和“90后”啊,我们可以抱怨活得有多辛苦,但决不可以放弃生命。因为每个人都是向上帝贷款才获得生命,应该还请所欠下的一切。我们都是责任心强的人,对吧?所以,要记住,人活着,是要来受苦,不是享福,如果你尚不能制造快乐。

我得承认,我不会制造快乐,我宁愿放纵自己的感情。不高兴的时候,忧伤的感觉像是软弱的花瓣;高兴的时候,欢悦的心情胜似午后的阳光,现在我想做一个真的我,尽管早已迷失了原本的影子。

迷失了影子,是因为我一直在追求完美:宽容、善良、好学、刻苦……我知道,每一株花都是由血和泪浇灌而成,所以坚持着一路走来。

小学毕业后,要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我真正地彻底把所有的刺都收了回来。要宽容大度,所以要在别人很过分地当面乱翻我的东西时也忍住火气;要乐于助人,所以会借东西给明知破坏力很强的人;要任劳任怨,所以要替迟来的同学多干一倍的活……

沉默,会积蓄更多的能量。

我很疯狂地瞬间对一个人翻了脸——除了他,所有的人都会明白适可而止,明白关心该是相互的,而他不会!冬天,害骑着车的我在雪地里把膝盖摔得青紫;春天,用针扎我的胳膊,还无所谓的样子;夏天,给我造谣说我“早恋”;秋天,和同学们一起来我家玩,弄坏了所有的暖气罩,还打碎了香水瓶……我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忍他?

我的坏脾气爆发了。我不准他碰我的东西;拒绝和他说话,必要时写在纸上;他怎样嘻嘻哈哈,我也冷眼相待……很多人都问我,怎么可以对他和别人的态度这样截然不同?我问好朋友,我是不是做的过分了。好朋友看到过我和他之间的很多事,她说:“一点都不过分。你忘了他是怎样待你了吗?”

我想了很久,对他说,“只要你做事不太过分,我们还能和平共处。”

然后,我又想做回原来的我,才发现再也回不去了。,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自己。那么,就继续走下去吧,毕竟这是我的选择。

15岁的我,早已做出太多的选择,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就像我会把标明“高中版”的杂志也买上,看到里面小作者的优美文笔,我很喜欢,却又感到强烈的自卑,越来越觉得自己微小、无能。已经快要到达15岁的站点,我究竟成就了些什么?我开始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里感到无地自容,在朋友钦佩的话中感到惭愧不已——比起优秀的人,我很差劲的,怎么能和这些夸奖对上号?

开始努力,再努力,有一个慌张的声音不停地对我说“你和别人差了太远”。日子在尽力中周而复始,精神开始疲惫起来,常感到累,从身到心,再到指尖和脚后跟。

摸摸头,烫。应该是得了流行感冒。以风为话题的作文_微风

暖暖的风吹过,虽然是河边,可是我的旁边,少了一个你!

那年夏天,我们一起在操场上跑步!我迟到,你是抄作业被抓到!不同的理由,可是,同样的是我们都孤单的心!

于是,我知道了你,你也认识了我!

放学后,喜欢在河边走一走,听着彼此说着班主任的坏话,然后乱没形象,也很没良心地大笑起来!望着彼此,然后抱在一起!仅仅因为那份莫名的感动!

聊不完的话题,虽然只存在与你和我之间,可是我们却乐此不疲!因为我懂,我们都有着与生具来的一种自卑!

那年的六月,我遇见了今生的第一个朋友!我9岁的时候!那个只属于小朋友的季节,却是我今生都无法忘记的季节!

今年,我忙着对他们说再见,虽然大家去的地方并不远!大家都很兴奋地告别,没有一丝丝留恋!头也不回地走出校园!走出那个埋葬了三年青春的地方!

逐时,我会想着远方的你,你,在那个遥远的地方,是否也是这样走出校园?

13.以清明为话题叙事作文 篇十三

在就文本具体论述前, 笔者要明确“生活”在本文中的定义:人一生中所存在之情境、所运作之情境, 即人所存、所遇的本貌。

选择世说中对女性的描写作为穿透世说文本、逼近其中真实的突破口, 主要考虑到:第一, 众多经典文本对女性的处理和描写, 世说独具特殊性;第二, 世说以其极具情态之势沟通了文本与现实, 迫近了一切背后的真实——生活的真实。第三, 在男性话语体系中, 女性的真实仍隐耀于男性话语中而绝非泯灭, 而世说作为男权社会中的文本, 罕见地展现出了部分的女性真实。

《晋书》作为正史, 其《列女传》也记录了颇多和世说中同时代的女性, 可作为我们探讨世说女性记事独特性的参照。

首先关于二者选录标准的差异, 《晋书 • 列女传序》讲到:“三才分位, 室家之道克隆;二族交欢, 贞烈之风斯着”;“上从秦始, 下岂恭安, 一操可称, 一艺可纪, 咸皆撰录, 为之传云”。由此可见《晋书》对女性的选录标准是操、艺, 对女性作用的定位主要是隆室家、交二族, 对女性要求则主要是贞烈、贞顺。

而关于世说中女性的选录标准, 俞士玲认为只是贯彻了世说整体对人物择录的标准和原则, 其他学者关于世说女性记事择录标准的观点与此大同小异。此外, 世说女性记事实际的归类与安排本身也同男性记事一样多元化。比如谢道韫见于贤媛门、言语门;刘夫人 (谢安妻) 见于贤媛门、赏誉门、排调门、轻诋门。

其次我们以一些例子, 更具体地探讨世说女性记事的独特性。

谢道韫咏絮之事分别见于世说和《晋书》。世说中这样记载: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晋书》中这样记载:

“俄而雪骤下, 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

世说中对谢道韫的描写生动活泼, 将她置于一个富有情态的生活场景中描写, 且有意先言其事, 凸显情态。而作为史书的《晋书》对她的描写则简明地直叙, 原本富有情态的故事被写得味同嚼蜡。虽说史书重在存真, 而文学作品更重求善求美, 但何为真?

再转回世说的另一则女性记事:

“王浑与妇钟氏共坐, 见武子从庭过, 浑欣然谓妇曰:‘生儿如此, 足慰人意。’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 生儿故可不啻如此。’”

以“常理”推, 妻子不该对丈夫说这种话, 但我们读起来却能从中感受到些活生生的意趣。再如惑溺第六的女性记事:

“王安丰妇, 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 于礼为不敬, 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 是以卿卿, 我不卿卿, 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按礼教社会之常理, 妻不该“卿婿”, 可王安丰妇不仅“卿婿”, 还如此富有情态地坚持“卿婿”, 其中浓情蜜意既充分淋漓又真诚自然地流露出来, 其中意态情调因至真而让人久久回味。

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说:“ (世说) 至少在精神方面离真象不远。”而正史注重的更多是礼教价值符号, 并非真实的生活情态。

再来看贤媛第二十六:

…… (谢夫人) 答曰:“一门叔父, 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 则有封、胡、遏、未。不意天壤之中, 乃有王郎!”

和贤媛第三十则:

“……王夫人神情散朗, 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 自是闺房之秀。”

这两段在《晋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或为参考世说所作。但整体而言, 世说以简妙精到的叙事风格和极富情态的情境铺垫在记事上胜《晋书》一筹。想必谢道韫的“咏絮之才”、“天壤王郎之恨”、“林下之风”是因世说而非《晋书》才被后人永久传记。

世说那切近生活本身的女性记事的独特性凸显, 世说中女性作为人而独立存在的特征也更加明显。同时, 世说中女性因具有独特性而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正史中的贞顺女性却只有符号化的统一性, 都是可被代替的。可是在生活中, 没有个体可以被代替。生活的真实就是你身边的任何人对于你而言都具有独特性, 代替后都永远不可能是原来那个人。人的独特性缘起于个体与周围人的共同生活,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 人都因独特而自主、自觉、不可被代替, 这一点也只有在本源性的生活中才能被充分印证。那么离生活之情态越近的文本, 也就越能激发出人对自己的认同和对他人的情感、也就越接近了人的真实。

参考文献

[1]徐震堮, 《世说新语校笺》, 北京:中华书局, 1984.

[2] (唐) 房玄龄, 《晋书·列女传》, 北京:中华书局, 1974.

14.以清明为话题叙事作文 篇十四

这里的“急流、暗礁、险滩”就是家庭中的一个个“契机”一个个“关键”,包括为人、处事、学习、心理等方面。

有些“暗礁”是所有家庭都会遇到的,是个性问题。有些“暗礁”比较突出,显而易见;有些“暗礁”比较隐蔽,不易觉察。所以家长必须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曾经有这样一个大家庭,兄妹三个各有一个女儿,都在上初三。这三个女孩关系密切,一同来找心理医生,她们都认为父母的教育都有问题,对女儿缺乏理解和尊重。具体意见是这样的:

1、误导的干扰。父母认为,学生要朴素不能讲究打扮,A女孩平时穿着像个男孩。A女孩的理想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语言表达能力也不错;但她不会打扮自己,影响了形象和气质的优化,在多次主持人竞赛中落选,其父母给A泼冷水,说她不漂亮,很难做主持人。

2、指定的理想。B女孩英语成绩优异,她很想学导游。而父母认为导游是吃青春饭的,要求B女孩必须学数理化等传统的专业,要上名校,这给B女孩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3、权利的剥夺。

C女孩对电脑有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学电脑专业,但父母认为女孩做IT行业不合适,竞争不过男孩。连C女孩用家里的电脑也受限制,父母不让她上网,怕影响学习。C女孩的父亲下岗后整日上网,不理家事,弄得夫妻不和;女儿劝父亲找工作,他却一点也听不进去。

三个女孩都认为父母对自己缺乏平等的态度。经过与她们的父母电话里交谈或面谈后,发现这几位家长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一是认为孩子幼稚,思维简单,她们不可能与父母平等;二是家长对孩子要负责,对其未来发展必须把关,不能让她们随心所欲,要考正规大学是最起码的要求;三是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平等讨论问题。

所以,做家长的要认识到,父母和孩子一样,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两代人之间互相容忍对方的不完善,而现实“不完善的平等”就是人格的平等

人格平等,诗人伏尔泰曾说:“宽容精神,来源于承认一切人都是不完善的。”这句话对我非常深刻如果一个家长认识到自己和孩子一样,是不完善的,是有缺陷的,那么这两代人就能互相容忍各自的不完善。相反,如果父母认为自己尽善尽美,认为自己一定比孩子高明,而强调孩子诸多存在的错误。那对孩子将是一大问题,在中学生的心理咨询中,有70%以上的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缺乏平等态度,因此,这将导致他们感到很压抑。

每一位家长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每一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是他们要知道:孩子要先热爱生活,才能热爱学习,孩子首先在整体上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心理。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恐怕很少有家长会反对,然而在实际行为中,却有不少家长经常把孩子的心情与学习割裂,他们对孩子的情绪化极不敏感,满脑子都是“学习”,甚至认为孩子“小小年纪,什么心情不心情的。”实际上是把孩子看成了没有七情六欲的“学习机器”,必然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厌学心理,家长就会适得其反。

作为家长,应该做到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多和孩子情感交流,不束缚孩子的梦幻,鼓励孩子积极的参加实践。

我觉得孩子为父母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父母也应该与孩子共同成长。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吃得太快会噎着,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如果三步并作两步走,会持续不了多久,而且会跌倒。同样,教育孩子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教育孩子,不要急于求成。发现孩子的过错,不问青红皂白,就来一场“疾风暴雨”,使孩子有口难辩,往往是冤枉了孩子,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所以,发现孩子的过程,不要马上主观下判断,应静下心来,听孩子把话说完,做到耐心、民主,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成长中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具体帮助,而不是发号施令。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来个小步前进,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达到孩子可以达到的高度。

孩子需要帮办,但父母不要急于帮办,让孩子动脑筋想办法,让他自己有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今,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不少是家长过去没遇到过的。所以家庭教育理念也随时俱进,不能犯刻舟求剑,故步自封的错误。换而言之,家长对孩子一定要了解深刻。

15.以明天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十五

一辆黑色的宝马汽车,停在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前,从车内走出一位英姿飒爽,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嘿嘿,这个人就是我啦。现在的我可不是不问世事的小毛孩了,我已经是阳光小学的校长。

走进校门,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幢淡蓝色的教学楼,看到这儿,也许你就会问教学楼为什么是蓝色的,这个嘛是因为蓝色象征着希望,而学校正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培育祖国的希望的地方,所以选用蓝色比较合适。

到了教学楼里面,你会很吃惊,这不是学校吗,为什么连最起码的书都没有,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台台摆放整齐的电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想要知道其前因后果,请听我慢慢道来:原来现在处处讲的都是科学,连教学也成了这样,所以市教育局就命令我们把书本换成电脑,这样孩子们就不用整天背着个大书包来回转了。老师也轻松了许多,只需要把明天要讲的课,同学们要做的练习题输到电脑里,明天上课时发到同学们的电脑里就万事大吉了。至于批改作业,电脑就可以了。

坐着电梯来到了楼顶,发现这里有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应有尽有。这就是操场。为什么要建在楼顶呢?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土地资源严重缺乏,我们要节约每一寸土地,所以就会有这个楼顶操场。

……

学校还有许多高科技设施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有机会一定向你介绍。

16.以清明为话题叙事作文 篇十六

关键词:生态美学,清明民俗,人与自然,审美体验,民俗审美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 由鲁枢元、曾繁仁等中国学者提出并一手创立的美学分支, 它与以往的美学区别在于, 整生研究的学术范式;消除审美距离、突破审美时空局限、化解审美疲劳所形成的审美自由;以生态审美场为元范畴生发的话语体系等。[1]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生态美学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文艺生态审美、生态批评、生态艺术哲学、生态环境美学等领域为基本内容, 整合后实践美学、生命美学、审美人类学、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大众文化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的一门显学。当生态美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渐渐将所有人类参与的文化活动都列为对象的时候, 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民俗文化学。于是在生态美学与民俗文化学的交叉地带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成果, 对加深对这两门同是新兴又古老的学科的理解产生了积极作用。

生态美学与民俗学的契合点

生态美学的核心是研究人与自然生态间的审美关系, 如果仅仅将生态美学的对象范畴限定在自然生态范围之内, 无疑对生态美学的广度、深度, 进而对未来的发展都有极大的限制, 可喜的是生态美学的最初建立者们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有学者明确指出:“从目前看, 关于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仅研究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 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我个人的意见更倾向于广义的生态美学, 但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到基础的位置。因为, 所谓生态美学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 许多基本原理都是由此产生并生发开来。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上升到哲学层面, 具有了普遍性, 也就必然扩大到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由此可见, 生态美学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 这是基础性的, 然后才涉及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2]这种以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学科思想, 突破了主客二元对立机械论世界观, 提出了系统整体性的世界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张扬了“人—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反对自然无价值理论, 主张重视自然的独立价值。总之, 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 就是一种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另一方面,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 民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 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在民俗文化中人类通过审美文化、认知文化和价值文化的方式把握世界。在民俗文化学中, 强调的是以“人”为主体来建立民俗学系统, 在这种学科交互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民俗学和美学就相遇于文化这一人类主观作用于客观的过程之中。正是由于民俗与审美都具有共同的文化本质, 使得两者具备了一些共同的特性。首先, 民俗与审美都具有超自然性, 两者的主体都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 而必须有人和人的活动参与其中, 换言之, 两者的出发点和边界都是人以及人化的自然, 自然的不经过人为参与生成的民俗和审美都是不存在的;其次, 民俗与审美都具有超个体性, 所代表的都是整体的人类活动, 个体的人可能会对民俗和审美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只有全面集中地体现广大的民众所创造的文化内涵的人类共同主客观过程才是民俗和审美的研究范畴;最后, 民俗和审美都具有系统性, 都是由诸多结构和功能组合而成的整体。正是基于上述民俗与审美的共同特征, 使生态美学与民俗学在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关系方面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 为进一步讨论传统节日民俗最能够的生态审美观提供了可能。

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民俗审美中的映射

所谓生态美学实际上也就是人与自然达到中和协调的一种审美的存在观。因此, 生态美学的提出, 促进了由实践美学向实践基础上的存在论美学的转移。而我们觉得这种转移更能贴近审美的实际。”[3]生态美学来自生命美学和生活美学而又高于它们, 是目前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最好体现, 它主张与追求审美化生存, 强调与凸现生态和谐, 趋向与发展生态审美文明, 是站在“当代美学高原上的美学”[4]

以生命美学、生活美学和生态美学为代表的不同阶段的美学形态, 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 而当这些理论和观点投射到民俗审美领域时, 产生了人的民俗、美的民俗和自然的民俗三个层次的审美心理体验类型。

在第一层次中, 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神化的自然审美, 而在民俗审美的心理体验中的“人”首先指人文, 人的民俗即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 这里的“人”的范围是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在民俗审美的观念中, 实现审美价值主体性的基本途径是人的体验与实践。在人的体验与实践中, 民俗审美的价值得以揭示民俗审美的内在运动过程, 把握民俗审美精神世界的复杂和神秘。第一层次人的民俗比较单纯和朴素, 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本能, 距今年代相对久远的习俗人的美学意味更为浓烈, 上巳节的高禖祭祀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高禖祭祀最初来自玄鸟神话, 《史记·殷本纪》载:“殷契, 母曰简狄, 有娀氏之女, 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 见玄鸟堕其卵, 简狄取吞之, 因孕生契。”[5]后世的帝王据此把简狄立为掌管生育的禖神, 称为高禖, 又由于远古祭祀高禖的活动往往在野外进行, 祭祀的主要活动是男女杂交野合, 所以高禖又称郊禖。人们发现, 在高禖祭祀活动之后一段时间, 很多女性都会怀孕生子, 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 这不是祭祀时性交活动的结果, 而是高禖神的恩赐, 于是高禖祭祀逐渐被赋予了求子的内涵, 《汉书·枚皋传》载:“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 群臣喜, 故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颜师古注曰, “《礼·月令》:‘祀于高禖’。高禖, 求子之神也。武帝晚得太子, 喜而立此禖祠, 而令皋作祭祀之文也。”[6]自汉以降, 祭高禖求子的活动一直盛行不衰, 《后汉书·礼仪志》曰:“仲春之月, 立高禖祠于城南, 祀以特牲。”[7]魏晋时期又进一步增加了高禖坛石一类的祭祀祠庙建设, 《晋书·礼志》载:“元康时, 洛阳犹有高禖坛, 百姓祠其旁, 或谓之落星。”’[8]《隋书·礼仪志》载:“后齐高禖, 为坛于南郊傍, 广轮二十六尺, 高九尺, 四陛三壝。每岁春分玄鸟至之日, 皇帝亲帅六宫, 祀青帝于坛, 以太昊配, 而祀高禖之神以祈子。”又载:“隋制亦以玄鸟至之日, 祀高禖于南郊坛。牲用太牢一。”[9]高禖祭祀的审美文化内涵是以男女自由恋爱为形式的人文美, 也是以人类自身的生产为目的的人性美。人的民俗的审美内涵在高禖祭祀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人的民俗始终体现着一种自省意识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在寻求不断反省人的缺陷时, 理性地引入非理性, 在自然环境对于人的自身发展不利时, 人类更加强调的是自身的生产和后代的繁衍, 通过对自己所在种群的理性改造增强在严酷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第二, 人的民俗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强调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本体地位, 强调人性是总体的价值标准, 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基于最原始动物性的阴阳交合和种的繁衍的人性, 在高禖祭祀的过程中得到了张扬, 也是以人性为本位的意愿的体现;第三, 人的民俗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价值, 使主体意识得以高扬, 使个体的能力能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释放, 倡导个性合理化发展。高禖祭祀这种带有极强巫术性质的民俗活动本身就是主体生命价值直接诉求的表现, 它使用较能为原始民众观念接受的巫术仪式向所谓的自然神或祖先神要求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实现, 而仪式本身也是一场盛大的社交活动, 在活动中释放能力强大个体的全部体能、智能和潜能以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具体到原始社会即获得更多更好的性交的对象;第四, 人的民俗强调一种超越的意识, 推动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价值, 发挥自身潜力向自身的生命极限和精神极限挑战, 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 实现人性的完满和提升, 在原始社会中, 最能够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和自身意识超越的是繁衍高质量后代的能力, 只有充分发挥了个体的全部潜能, 在对本种群的延续和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才是对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才是人性最完满的提升。

第二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初步具备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处于一种对立中的平衡状态, 虽然在大多数时候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 但也有不能为人类认识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人对自然的巨大威力尚存敬畏。在这种客观条件下, 人性的追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主体开始进入审美心理的第二个层次, 开始追求美的民俗。美的民俗是人的民俗实现之后审美内涵的全面升级状态。具体到清明节日系统之中, 比较有代表性的美的民俗是寒食、清明的秋千习俗。关于秋千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 认为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山戎。《荆楚岁时记》隋代杜公瞻注引《古今艺术图》云:“鞦韆, 本北方山戎之戏, 以习轻趫者。后中国女子学之, 乃以彩绳悬木立架, 士女炫服坐立其上, 推引之, 名口‘鞦韆’。楚俗亦谓之施钩, 《涅槃经》谓之罥索。”[10]唐《艺文类聚》卷四引《古今艺术图》云:“北方山戎, 寒食日用鞦韆为戏, 以习轻趫者。”[11];第二, 认为秋千之戏起源于汉武帝。唐高无际《汉武帝后庭鞦韆赋序》云:“鞦韆者, 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 故后宫多鞦韆之乐。”[12]《说文解字》卷十五下宋徐铉注曰:“秋千, 按词人高无际作《鞦韆赋》序云:汉武帝后庭之戏也, 本云千秋祝寿之词, 也语讹转为秋千, 后人不本其意, 乃造此字非皮革所为, 非车马之用, 不合从革。”[13];第三种观点认为前两种关于秋千起源的说法都不是秋千诞生的本源, 最初原始人类荡秋千只是为了取得高处的食物, “秋千”, 也写作“鞦韆”, 两字均有“革”字旁, 千字还从走旁, 有揪着皮绳而迁移之意。秋千之戏的流传和发展, 充分体现了民俗从满足人性向追求美的进化过程, 从秋千的起源上看, 无论是为了获得食物还是锻炼身手 (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打败敌人以占有更充足的资源) , 都是从满足人的欲望角度出发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的生理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以后, 开始追求精神上美的实现, 反映在秋千上就是其功利性迅速退去, 变成一种单纯的娱乐游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半仙之戏”记载:“天宝宫中, 至寒食节, 竞竖秋千, 令宫嫔辈戏笑, 以为宴乐, 帝呼为半仙之戏, 都中士民因而呼之。”[14]唐代王建《秋千词》细致描写了唐时少年荡秋千的热闹情境:“长长丝绳紫复碧, 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 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 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 复畏斜风高不得。傍人送上那足贵, 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 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 足踏平地看始愁。”[15]宋代秋千之戏更盛, 并出现了小秋千、水秋千等次生形态, 欧阳修《越溪春》词写到“三月十三寒食日, 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 傍禁垣珠翠烟霞。红粉墙头, 鞦韆影里, 临水人家。”[16]《岁时广记》卷十六“蒲博戏条”载:“ (寒食) 民间又卖小秋千, 以悦儿童。团沙为女儿立于上, 亦可举之往来上下, 又以木为之, 而加彩画者甚精。”[17]宋时水秋千非常盛行, 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 南宋都城临安的西湖、钱塘江都举行过水秋千的表演。每逢夏季举行水秋表演时, 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 下至庶民百姓, 竞相观看。[18]秋千直至元明清时期依旧盛行不衰, 元朝末年熊梦祥修撰的《析津志》记载:“清明寒食, 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 “上至内苑, 中至宰执, 下至士庶, 俱立秋千架, 日以嬉游为乐。”[19]元代白朴的散曲《天净沙·春》描写了杨柳秋千的春日景象:“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20]明代诗人王问的《秋千行》写了江南的秋千游戏:“此戏曾看北地多, 三三五五聚村娥。笑声还出垂杨里, 倦游归客意如何?今日江南初见此, 丽人如花映瑶水。”[21]清代《新河县志》载:“清明日男女皆插柳枝各祭先垄, 是月家置秋千为戏, 谓之释闺闷。”[22]

第三层次自然的民俗是审美心理的最高状态, 也是最完美的状态, 这里的“自然”, 不是单指客观的自然世界, 而是主体和客体以审美为唯一标准, 完全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的抽象自然。自, 自己, 非他因而自有;然, 这样, 这样的状态。自然指相对于人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3]这—过程, 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披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多少有点诗意。文化的每—次取得, 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同着淋漓的鲜血, 伴同着自然界的一点点丧失。这一过程实际上从某一方面来讲就是“自然的人化”过程, 人类的有意识行为和能动性实践活动将自然界不断地化为人的世界;与此同时, 人类主体自身也逐渐在“人化”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地继续“人化”, 人类的体力、智力、行为能力也在日趋走向所谓“成熟”的同时而“文化”了。于是, 人类开始把自然界作为观赏的对象, 去自觉地把审美视野伸向广阔的自然界、不断促使人与自然界之间新的文化关系状态的建立。从远古至今, 从寒食到清明, 上墓习俗能够绵延数千年不绝不是偶然的现象, 在人和自然不断互化的长期严酷的过程之中, 祖先成了我们最后最可靠的精神家园, 上墓习俗在某种层面上与其说是人向祖先的崇拜和祭祀, 不如说是祖先对后人鞭策激励和安慰, 也是人类最终寻求到的精神慰藉和归宿。

结论

上一篇:赞美滕王阁的对联下一篇:《黄金时刻》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