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感受

2024-09-06

读书会感受(共15篇)(共15篇)

1.读书会感受 篇一

7月2日读书会感受

7月2日我们继续读了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在这次的阅读中我有很多的体会,感受也比较的多。作为一个现代的人,每天都在忙碌的工作,追求着一些外在的东西,但忽略了我们的身体,当身体亮起了红灯时,我们才去关注它。正所谓是:“年轻的时候拿身体换钱,老了拿钱换健康”。

我有很深的感受,我们不去关照我们的身体时,首先身体是僵硬的,每当拉升身体的某个部位时,都有一种疼痛,那是很久都没有和身体联结了,和身体的联结有很多的方式:例如:瑜伽、健走、一些养生的基本常识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让我们和身体重新的联结,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这样我们专心一致的去感受我们的身体,从而让我们意识层面的5%扩大,让更多的潜意识浮出水面。

担心是我们每个人正常的一种心理反应,我敢说的是,在没有看到这本书时,我绝不会认为,对一个人的担心会有什么问题,但现在看来,并非是一件好事,而是一件坏事,因为对他人的担心实际是一种加害行为,担心是最差的礼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3件事:“老天的事,我的事,他人的事”我们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因为其他的两件事都不在我们的控制

范围,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影响他人。因为担心是在给对方传递着一种负面的能量,是把自己内心的恐惧投射到对方身上。与其担心不如给他祝福吧!

情绪是我们现代人碰到的难题,情绪其实是一种自然生命的能量流动,它会来就一定会走。但问题就出现在我们对待情绪的态度。

如果情绪被否定,被压抑,被打压,那么这些情绪就会停留在我们的体内,产生情绪的障碍。那么如何让情绪能正常的走呢,首先当情绪来的时候,我们试着去感受他,给情绪一些关注,要认可和接受情绪。不去抗拒它,也不排斥它。越是抗拒情绪就会持续的越久。

当我们受尽了情绪的磨难,我们受了多少的苦,但不知我们所受的苦,有一种是无知和无明的受苦,就是任随潜意识的操控,同时在抱怨,抗拒那个苦,但是这个苦是不能让我们成长的。

另外还有一种苦是有觉知的苦,当你有撕裂般的痛苦时,不逃避,不抱怨,全然的去接受和经历他,让这个隐藏多年的能量爆发出来,用不批判,不抗拒的态度,在全然的爱和接纳中去经历它,这样我们走出了原有的人生模式,茁壮的成长。

要想有成长,我们一定要学会臣服。臣服首先就是

要先看到自己的抗拒。而且看到自己的抗拒是徒劳的,其次要做的就是: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改变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所以破解情绪障碍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臣服。

在这次的阅读中,让我学习和了解了对于情绪的处理方式,我的感受是我们是很难改变我们原有的模式,因为它从我们出生时就已跟随着我们,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学习,慢慢的感知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身体重新的联结,一点一点的改变,直到我们把潜意识慢慢的带到意识层面,这样我们一定会打破原有的模式,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模式。

最后我想说的是:

这个世界一定是一个从“我有什么”到“我是谁”的世界。

这个世界一定是一个从成功到成长的世界。

这个世界一定是一个每个人都能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的世界。

2.读书会感受 篇二

一、激发兴趣, 提高朗读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低年级学生, 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有争强好胜、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 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 诱导学生去品味、思考、争论、解决, 从中体会读的乐趣。如教《小鹰学飞》第一自然段时, 我首先指导学生把小鹰高兴的语气读好, 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 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朗读不是读几遍就能读好, 还需教师不断地启发。我问学生:“你就是一只小鹰, 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学生很感兴趣, 纷纷举起小手, 紧接着便让学生再次读, 这样学生便能更好地读出小鹰高兴的语气。通过细细地朗读, 认真地品味, 学生的朗读又上了一个层次。

此外, 我们还可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文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在孩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配上音乐、动画等引领孩子们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 加深感悟。如《大海睡了》一文的教学, 我通过课件展示出大海风平浪静和波涛汹涌时的两种不同状态,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大海, 喜欢大海。这样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真正地理解了“闹”和“睡”的意思, 不知不觉地就投入到朗读的氛围中。

二、抓住关键语句, 提高朗读有效性

这要根据文章的要求, 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达到训练朗读的目的。把“读”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终, 以读带讲。

如教《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一课第二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邓小平爷爷为什么得的红圈圈最多?先生的要求是什么?紧扣这两个问题, 学生边读边讨论, 很快找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每次写字, 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 所以,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找到这句话并不难, 怎样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是关键。对于一年级的学生, 不是读一遍就能读好的, 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我便问学生:“从这句话中, 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邓小平爷爷写字非常认真。”接着我问:“从哪儿看出来?”学生回答:“从‘每次’和‘都’, 我感受到邓小平爷爷时时刻刻都很认真。”根据学生的回答, 我适时圈出“每次、都”这两个词语, 这时再请学生读, 大部分学生都能读出感情来。从学生的朗读, 我看出学生真的理解了课文内容。

紧接着我便问:“先生的要求是什么?”学生能很快找到这句话: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 等练熟了, 再照着字帖写。在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时, 我先问学生:“先生的要求有几步?”根据学生的回答, 我适时圈出“先、再”, 接着圈出“熟”字, 问学生什么程度才叫“熟”, 学生畅所欲言, 知道理解邓小平爷爷练字的刻苦, 此时再让学生读, 学生自然就能读好。最后我读:母亲知道小平学习这样用功, 心里很高兴。读后我问“小平是怎样用功的?”再次引出“每次写字, 邓小平爷爷却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 所以,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让学生再次朗读这句话, 从学生的朗读中已经感受到学生真正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知道邓小平小时候学习是很认真的。学生在反复读的基础上, 轻松地把这篇文章背了下来。

三、教师范读, 提高朗读有效性

对于低年级学生,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强, 借助他们的这一优点,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 而学生模仿久了, 就积累了知识, 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

我在范读时, 还要求学生看着我, 让他们从我的表情、声音、语气、神态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借助体态语言作辅助表达。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体态语言不仅可以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来丰富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而且可以激发起学生朗读的激情。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已对课文的理解加进自己的动作, 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了, 朗读的能力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四、多元评读, 提高朗读有效性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之后, 一定要重视“评读”的作用。评读的方式很多, 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水平, 因人而宜。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可以是学生互相评价;可以是学生评价教师。

当然, 在评价时, 我们要从正反两方面中肯评价, 更倾向于正面评价, 要恰如其分地评价。如在教《小鹰学飞》一文时, 在学生读小鹰的话时, 不同的学生会读出不同的语气, 根据学生的语气、情感, 待他读完后, 我都会给他一句评价语。这种评读, 有利于学生发展求异思维, 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评价:让我们感觉到这是只勤奋好学的小鹰。

第二次评价:我已经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鹰很虚心。

第三次评价:多么顽强的小鹰。

这些感性而富有趣味的评价, 包含了“不错”、“还可以”等鼓励性评价的意思, 这样的朗读评价语, 是教师深入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境中的结果。

3.注重感受 学会感受 篇三

A、感受生活,开掘写作之源泉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苏东坡中秋对月的矛盾感受。

“江滨清秋,晨起春竹,烟光、日影、露气,窗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这是郑板桥晨起看竹时的创作冲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杜甫身处破漏茅屋、长夜难眠之际的天下之忧。

包罗万象、广阔深远的大自然给予我们无限神奇、无比丰富的感受。

社会生活中人的梦幻、追求、理想、亲情、爱情……构成了人间万种风情。

艺术世界的多姿多彩更是拨动我们的心弦。

……

生活的广阔性,引起感受的无限丰富。这种感受,便成为源源而来的“写作活水”。有了强烈深刻的感受,才会产生写作冲动,萌生某种立意,急于表达某种微妙的情绪,感受成为传情的基点。因而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才能充分感受生活并表达出这种感受;对生活厌倦冷淡、漠不关心的人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

B、培养细腻、独特、丰富的感受

1.训练五官,培养细腻的感受

感受以感觉为基础,而感觉依赖于感官。因此,培养感受能力,就要训练五官敏锐感应事物的能力。

对视觉器官,要训练它对客观对象形体、方位、轮廓、色彩的感受。在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起伏如丘的沙漠,是一个面。滚滚东流的黄河,自西向东横穿;袅袅升起的白烟,自下而上竖割,两者交错有致,这是线;而一轮夕阳缓缓下沉,那是画面里一道柔情的圆弧……

同时,画面里还有丰富的色彩:黄的沙,红的日,白的水与烟……空间之广阔,层次之丰富,色彩之和谐,那是视觉感官对空间的广泛感受,对色调的敏锐感受。

对听觉器官,要训练它对声音高低、繁简、响度、音色的感受能力。刘长卿的“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感受的是几重青山外深远的晚钟声,淡泊而宁静;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感受的声音是悠长的、清远的、明净的。而鲁彦在《听潮》中感受海水涨至高峰时,是这样描述的: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

这里的声音是混乱、繁复的,是惊心动魄、令人颤栗的。

诗人们从声音里感受到的或淡泊、或优美、或惊心,都是听觉器官的作用效果。所以,让我们静下心来,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

雪花飘落的声音;

母亲在深夜唱催眠曲哄孩子入睡的声音;

清晨教室里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

体育场里观看激烈比赛时此起彼伏的加油呐喊声;

你会发现,你不再充耳不闻,对一切无动于衷,你拥有很多乐趣,拥有许多新奇感受。

莲“香远益清”是周敦颐独特的嗅觉感受。

“吹面不寒杨柳风,如母亲的手抚摸你。”那是朱自清对春风的触感:温暖、柔和。

当我们调动五官,让每个感官都伸出敏锐的“触角”,我们所感受到的生活便是千姿百态、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

2.多元思考,培养独特的感受

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体验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独特的感受才能深切动人,而独特往往与深刻相关联。所以感受体验要由表及里,激发起探究内蕴的意愿,感受浮泛、浅显,情就不真,自然不会有独特的体验。

例如,同样是对“秋”,各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对秋天的感受是绚烂、热烈、奔放;

马致远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对秋天的感受是萧瑟、悲凉、伤感。

何其芳笔下:“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对秋天的感受是收获、喜悦、满足。

同样的客观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认知不同,感受也不同。因而,对常规,我们质疑生疑,不人云亦云;对前人之说,可以否定批判,破旧立新;对传统,可以迁移转化,扩充延续。寻人所未寻,感人所未感,用人所未用,多角度、多层面地生发拓展,体验便独特深刻起来。

3.善于联想,培养丰富的感受

感受能力有赖于人的情感的丰富性。

培养情感的丰富性,首先是依赖凝神贯注。只有聚精会神,才能对客观对象进行感知、理解,才能捕捉体现事物内蕴的形象特征,从而触发情感萌生,产生联想想象,使其和谐、自由地结合。如果对人与事、景与物,漫不经心,走马观花,那就很难调动各种心理功能,情感也难以丰富起来。

朱自清在《背影》中这样描述父亲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如电影中特写镜头一般。作者描述父亲一步步艰难爬月台的令人伤感的背影,这一过程,儿子的目光没有游离过一秒,他凝神贯注地注视着这一切,终于他落下了泪(尽管他起初还有点不以为然)。这是专注的感动。

其次,善于联想和想象。由感受当前事物引起相关事物的回忆和联系,唤起储存于大脑中的记忆,甚至创造形象,从而调动起丰富的感情。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观月引起的思乡之情;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那是自然界的风雨让爱国诗人联想到风雨飘摇中的国家,于是,梦中也去战场上激烈拼杀;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那是诗人由西流溪水联想到人生可以老当益壮。丰富的联想引出丰富的感受。如果局限于当前所感的事物,不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情感就比较单调。

实践中,训练五官、多元思考、善于联想是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连,相依互动。

4.崇义小学 读书感受 篇四

朱玉清

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种本性,可作为教师幸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一位没有幸福感的老师很难塑造出幸福的学生。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学生,老师们要学会寻找幸福。1.在学习中寻找幸福

教育需要智慧,课堂教学更应该充满智慧。充满智慧的课堂是精彩的,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去创设,所以教师就应该充满智慧。每个人的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首先要付出,付出勤奋,付出辛劳,付出超越的艰辛。因此,教师要拥有教育的智慧,就要付出大量时间刻苦学习。2.在宽容中寻找幸福

常听说,一些中小学老师因为工作及生活压力太大,引起情绪及心理紧张,乃至与学生或同事发生冲突。老师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对待工作,找到自己的人生幸福呢?多年的从教经历使我感到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尊重,学会宽容,保养心灵,关照自己和他人。3.在教学中寻找幸福

有人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是幸福的:给孩子洗完澡抱着孩子的时候;医生给病人做完手术病人康复了的时候;孩子在沙滩上堆出自己满意的沙堡的时候;一个作家写完了作品画上最后的一个句号的时候。那么,我觉得教师的幸福就是轻松自如地上完一节课的时候。其实,教育的幸福感不能外求,它不能告诉,也不能复制,只能往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求。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种主动追求,教师只要学会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享受教育、享受学生的成长、享受自己的进步,让自己的人生充满魅力、无限精彩,就能寻找到教育的幸福,更会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读书感受

崇义小学 郑合兰

什么是幸福?幸福从哪里来?怎样坚守教育的幸福?这些话题,深深触动者我的心灵,幸福需要用真诚的心灵去体验劳动的汗水去换取。身为教师,要播种爱,传播爱,因为奉献爱的人会一生幸福!

幸福从与学生的沟通中来,从课堂教学中来,从自我提升进步中来,从课堂教学中来,从自我提升进步中来,教师犹如一棵果树,在哺育果实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的汲取着营养成长,守住心灵的安然,忘却功利世俗,胸襟开阔乐观,重塑学生心灵,就能收获教育的幸福,在今后工作中,我要不断改进教法,克服思想懒散,心浮气躁的缺点,焕发活力,默默耕耘,大胆践行“赏识法和自然法”教育,培养儿童学习兴趣,尊重儿童发展规律,求真从善,尚美和谐,我坚信,有耕耘就有收获,有真爱就有奇迹!

《提醒幸福》读后感

崇义小学高俊楠 人们渴望幸福,却往往在幸福之中,感受不到幸福,发现不了幸福,更不会珍惜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闪烁红色的光芒„„”“幸福不喜欢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对,实际生活中幸福是平平常常的,是温馨的,而不是强烈的、震撼的。它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所以在不顺利的日子里,我们不要悲观、消沉,要学会体会灾难间隙的幸福。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当它到来的时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并对自己说,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

我的幸福与烦恼

———读《教师的幸福哪里来》 韩艳彬

有人说,付出就会有结果,曾经我是相信的,有时我是疑惑的,因为学生跟幸福一样,有时你抓得紧了,并不一定能获得幸福,不一定能使学生有好的成绩、素质,虽然你很努力。

读了《教师的幸福哪里来》我似乎有所顿悟:教师的幸福“从与学生的沟通中来”,“从课堂教学中来”,“从自我提升中来”,于是我就开始从我身上去寻找自己能影响学生的学识和人格魅力,说实话,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会,包括玩。一直以来我都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我明白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我必须得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结构、课堂环节、课堂语言、甚至是课堂习惯,读到《教师的幸福哪里来》中教师得用“精心设计的小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用人类的优秀成果让学生感动、激动,用感人至深的材料和图片让学生震动”。我好像找到了自己课堂的症结所在,我一定好好研究我的学生,换一种思维方式,做到“板起面孔,严格要求;和风细雨,真诚关怀;偶尔返老还童,重做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用心设计课堂情境、环节,收集材料、图片感动学生、震动学生,还学生幸福的课堂。任校长,我知道自己的教育智慧太少,但我有虔诚的心和努力的态度,真心期待您的帮助能够使自己提高。

教师的幸福与学生的幸福

唐锋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其自身的思想、情感、认识、成长需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将知识传授与人性的发展相结合。只有将人的成长与发展摆在第一位,才能实现对人的培养,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所以,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设置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于学生为目的,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教学活动的安排,真正实现对学生“人”的培养。

教师的幸福就是自身价值得到体现的时刻,教师应把自身价值体现与职业相结合,在职业中寻找幸福,当课堂上看到学生智慧的闪光,当课下学生对自己贴心交流,当多年后收到学生的问候,这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农村教师的幸福

杨丽芬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我们有太多的无奈:生源差、硬件差、家长素质低„„但是我们也有太多的幸福:我们是学生成才的唯一的希望和依靠,这种责任与被依靠感是我们幸福的来源。

我们的幸福来源于学生:我们的学生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知识面很窄,他们行为习惯不好„„但他们是那样的单纯、可爱,就像是一块块璞玉,只要我们用心雕琢,他们一样可以成才,这种成就感、幸福感不是市区老师所能够比的。

我们的幸福来源于家长:不可否认,我们的家长素质较低,对孩子的期望值较低,能给予我们的配合也太少了„„但我们的家长是那样的朴实、善良,他们对我们总是充满感恩、充满期望,这种真诚不是市区教师所能够得到的。

我们的幸福来源于职业:有哪一种职业能够像我们一样,体会到这么多的真诚、感动、幸福,我们与孩子教学相长;我们与家长以诚相待;我们与古人交流;我们与名人对话,我们得到的感恩太多,我们得到的感动,我们得到满足太多,我们的幸福也就比别人多。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农村教师,只要我们学会放弃对名利的追求,享受这一份平淡,甘愿付出,我们就是幸福的。

农村教师不是最有钱的,却是最幸福的!

教师的幸福

——崇义小学周良英

教师的幸福建立在奉献的基础上,没有奉献哪有幸福可言。只有教师不辞劳苦辛勤耕耘,无私地奉献,学生才能有良好的发展。

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有进步、成功的舞台,我们教师需要付出自己很多的休息时间,只有我们不断地付出和努力,才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支持,才能使学生使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地锻炼不断的提高,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依靠,这就是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来自于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来自于和学生共同的成长、发展、教学相长中,教师与其他职业相比,幸福来源于独特的工作对象——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学生的学业进步、道德成长、个性萌芽、桃李满天下,便成了教师最大的幸福。

读书感受

崇义小学 王海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观念每个从教者都赞同。可是,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跟知识一样,是后天获得的。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多种,培养兴趣的途径也不是唯一的。但是,多数从教者都关注获得知识的多少,而很少关注兴趣存在的强弱。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可以利用职业赋予的权利强制学生学习,此时的学习怎能是幸福的体验过程?这是因为学习任务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因为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没有兴趣。想到《卡尔维特的教育》,我觉得培养兴趣和传道授业解惑一样重要。

谁不向往幸福?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真的很幸福,假如传授知识变成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变成体验幸福,体验幸福时获得知识,那该是多么美妙啊!

读书感受

崇义小学 郝书霞

今天读了卢梭的《爱弥儿》后,深受启发,我不得不佩服卢梭的良苦用心,为了让爱弥儿对跑步产生兴趣,看似简单的小事,却设计的如此艺术,充满智慧,如果在我的课堂教学之中能以此为借,将这种方法用以我的工作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产生强烈欲望的情况下学习,那该有多好啊!

读书感受

崇义小学 王培芹

这次读了卢梭的《爱弥儿》后,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在教学中要发现教育的契机,并抓住教育的契机,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关注孩子的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带着幸福健康的成长。

读书感受

崇义小学 王文艳

读《教师的幸福哪里来》后,收获很大,当你向别人传递美好时,你的生活将发生神奇的变化,同事们会更喜欢你,更乐于帮助你,与你分享幸福的收获。

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

崇义小学 周爱萍 读了几篇有关于“幸福”的文章,心中对“幸福”一词有了自己全新的解释。

十几年周而复始的工作渐渐磨平了自己年轻时的棱角,缺少了年少时的热情与冲动,却多了份平静与淡泊。教师幸福的源泉在哪里来呢?我也一直在寻找„„

在教育教学上遇到困惑却苦于找不到同伴探讨,不由自主感叹农村教师成长道路的艰难;想走出去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却始终轮不到自己,不由抱怨身在农村的困苦和无奈;在遭遇评比“潜规则”也为社会的不平而愤慨„„

而《坚守教育的幸福》这篇文章却使我豁然开朗起来。我感悟到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就像一个果园,自己就像果树,在哺育果实的同时,也在不断汲取营养成长自己,这就是我们教师的幸福!春风化雨催新蕾,辛勤耕耘桃李艳。守住心灵的这份安然,沿着这条路微笑着走下去——不为走出乡村,只为创造教育的幸福!

《接受教育是为了获得幸福》读后感

崇义小学 张艺先

卢梭反对洛克用理性教育儿童的主张,反对强制儿童学习空疏无用的、他们不理解也不喜欢的纯粹知识,主张创造合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经验中去学习。还非常关注学习的兴趣,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关注学生获得学问的兴趣,在学生尚未产生兴趣时,施教方宁可“浪费时间”去等,也不可迫不及待地去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获得知识,增长能力的过程,他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学习幸福。

我坚信:人接受教育是为了获得幸福。真正幸福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教师的幸福

崇义小学 赵 琦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的待遇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什么力量让教师勤勤恳恳,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那小小的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塑造灵魂?答案是,当你踏入教师行列,当你站在孩子们面前,当你发自内心去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当你看到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你就会得到答案!是的,那就是教师的幸福!那种幸福由心而生,无法形容!就像文章里描述的“教师最幸福的事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和学识影响了学生的人生。他的教育价值观不仅给学识带来了智慧之光,而且让学识感到了无穷的幸福和无尽的快乐。学生是教学对象,更是学习主题和课程资源。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与学生的真诚沟通,都能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时,我们板起面孔、严格要求;有时,我们和风细雨、真诚关怀;有时,我们返老还童、重做学生......当你的学生用真诚回报真诚、用感动回报关心、用快乐回报激励的时候,当你原来并不欣赏的学生告诉你很感激你的严格教诲的时候,当在天涯的芬芳桃李给你传来真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时......你难道不能感受到幸福?” 现在,我越来越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有时候学生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小小变化都足以让我感到幸福,所以,我会用热情和激情投入到工作中,用专业和专注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用耐心和细心去感化每一个孩子!

读《教师的幸福哪里来》心得

崇义小学 周清珍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感受,教师的幸福哪里来,我觉得一位幸福的老师应该具有爱的能力,同时也要具有感受爱的能力。也就是做一名有爱心的老师,有爱心的老师是幸福的老师。

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一位爱学生的老师,必然是心思细腻的老师,他们有种习惯:解读孩子的情绪。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也许你会问:时间从哪里来?如果你拿到了这把爱的钥匙,你会发觉时间不是问题:出操时,课间时,甚至是在上课的时候,从孩子们的眼神,从眉宇间,你都能读到他们的快乐或忧伤。孩子们要的其实不多,当老师能读懂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乖乖的放他们的真心在我们的手心。

爱学生,从每件小事做起,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句问候的语言,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我们也能从学生同样的眼神中感觉到学生的回报,彼此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使我们感觉到做老师幸福的感觉。过节了,学生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短信祝福,让我们感觉到做教师的幸福。我班有位学生叫郝鹏,上课了没坐好,屁股坐到了地上,他害怕的看着我,感觉老师要批评自己了,但我给他开了个玩笑,说:你想与大地亲吻啊!他听了嘿嘿地笑了起来,我也笑了,大家都笑了,一阵笑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后来我到河大培训,走了三个月,他经常给我发短信,嘱咐我天冷了保重身体之类的话,我感动不已,幸福感悠然而生。

打磨精彩课堂,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享受到做教师的幸福感。

阳光是温暖的,博爱的,也是平等的。老师的幸福教育来自阳光般的爱心,来自心灵的高雅、平和,来自于工作中收获的点点快乐。来自于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孩子们给予自己的教学灵感,我们给孩子的生命涂上了不同的色彩。做一名有爱心的老师,就会懂得让自己的学生在和自己的相处中获得幸福。

幸 福 感

崇义小学 马媛媛

幸福与金钱无关。幸福与否是每个人的感觉,幸福就是一种满足,幸福其实很简单,没有理由的,就是很幸福。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就在自己的身边,靠你去发现。幸福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或喧闹,或平淡。幸福就是与朋友在一起,尽情的聊着,开心的笑着。幸福就是每次努力过后的满足感。幸福就是与孩子们在一起回忆着他们美好的小学时代。幸福就是朋友家人恋人的关心。在每一天的时光里,我用心感受着生活,感受着生命。我很幸福!

忙碌着也是件幸福的事

步艳英

做了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承诺,需要用默默耕耘来承载;身为人师,清贫与孤灯做伴,奉献与行动相依,无私奉献、教师的天职;执教三尺,面对着祖国的未来,担负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教学中的快乐、忧伤、失落,陪伴我度过了自己最年轻的时光。

如今,一拨一拨的学生已经离开,我依旧在这里等候。我依然是平凡的教师,我独享属于自己的平凡。

读了《提醒幸福》的文章,我陷入沉思:

做一名教师,我时常有一种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来源于我对学生至大的爱。同样,爱已成为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主旋律,我爱孩子们,孩子们爱我,愿意和我在一起。

冬天下雪,学生打雪仗我参加;夏天游泳孩子们一定拉上我;星期天、节假日,家里、公园里我与学生一起嬉戏、玩耍。一次去郑州学习了短短的四、五天时间,回校后惊喜却在走进教室的一刹那,它也永远定格于我的脑海。比往常的步履略显急切,我走进教室,面带微笑,迈上讲台,用目光扫视了每一位孩子,看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用兴奋的目光望着我,一声“上课!”“老师好!”,孩子们并没有坐下,一声“老师,我们想-死-你-了”震天响。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面对可爱的孩子,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我想用学生的话做为回答:“我每天都感到幸福快乐,因为我和你在一起。”我的事业,我的孩子们。

教师是平凡的,做着日复一日平凡的工作,没有闪光灯的频频照射,有的是头顶“人类灵魂工程师”“蜡烛”的光环;教师必须是冷静的,既不能因自己的不冷静挫伤孩子,也不能因自己的懒惰贻误孩子;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面对孩子们望着黑板的那一双双眼睛,内心总会承担起一份责任。

谈 幸 福

周其刚

幸福是人们在生活中,由于生存需要得到的满足并感受人生价值的实现或正在实现的精神愉悦状态。幸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真诚的心灵,劳作的汗水,去发现,去感受。教师的幸福,其实就在我们平凡的工作中。当学生用真诚回报真诚,用感动回报关心,用快乐回报激励的时候;当原来并不欣赏你的学生告诉你很感激你的严格的教诲的时候;当在天涯的芬芳桃李给你传来真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的时候......难道我们不感到幸福吗?

当成功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从学生身上获得幸福体验时,我感悟到自己就像果树,在哺育幸福体验时,也不断地汲取营养成长时,我们就会感到幸福。

教师的幸福

梁文英 幸福!教师的幸福,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这个工作岗位上不知不觉已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酷暑,每天心甘情愿地为学生付出,兢兢业业的工作,始终抱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抛开功名利禄、默默耕耘,不计回报,始终爱着这个平凡的工作。当我看到了李明远老师的《教师的幸福哪里来》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是啊!教师的幸福从学生的笑脸中,从三尺讲台上,从自我提升中来,从以苦为乐的工作中来,每当我在课堂上看到那充满活力的笑脸,我就感到幸福;每当课下,学生围着我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我也感到幸福;课外,每当看到背我们送走的上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乃至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我们不也感到幸福吗?

春风化雨催新蕾,辛勤耕耘桃李艳。我们的幸福其实就在我们平凡的工作中。让我们用自己的青春去培育更多的桃李吧!!

教师的幸福哪里来

常树光

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事件中,由于生存需要得到适度的满足并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或正在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总体愉悦状态。幸福需要我们个人用真诚的心灵、劳作的汗水去发现、去感受。

教师的幸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从与学生的沟通中来。最幸福的事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和学识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的价值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智慧之光,而且让学生感到了无穷的幸福和无尽的快乐。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都能让学生有所感悟。从课堂教学中来。当我们营造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当我们与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成功,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当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我们就会感到幸福。从自我提升中来。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者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如果我们丧失幸福感,学生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因此,教师的幸福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然需要。

读后感

郜庆芳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总是把甘霖向我们一点点的喷洒,总是悄悄地向我们扑面而来,总是在暗淡中降临。我们需要静静地以平和的心细心地体会它的真谛。明白了幸福的特点,我们便找到了体会幸福的方法与方向,不再奢望浸在蜜罐中那样的幸福感了,便也学会了去工作中去捕捉小幸福,去享受段站的幸福。于是,学生一次作业全对了是幸福;生病时学生一句简短的优质的问候是幸福;学生的一个小进步是幸福„„学会了寻找幸福,体验幸福,幸福便在生活中、工作中如影随形。

教师的幸福

裴海霞

幸福是什么?专家学者给的定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事件实践中,由于生存需要得到适度的满足并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或正在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总体愉悦状态。幸福需要每个人用真诚的心灵、劳作的汗水。去发现,去感受。这正点明了幸福感不容易捕捉,可能是由于人对幸福的要求太过于高的原因。其实只要我们细心地去体会,慢慢地去品味,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当节日收到以往的学生的祝福、问候时,当班级调皮的学生慢慢变得懂事时,当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时,当学生背课文中的人物感动时„„难道没有一点点的幸福感吗?其实感受幸福有时候需要学习,学习享受生活中片刻的幸福,聚少成多,善于总结,善于储存,善于扩大幸福,那么我们便会被幸福包围。

当幸福来敲门

王文桃

三篇文章都提到“幸福”一词。不由得,停下脚步,想一想,当幸福来敲门,我们在做什么?

这个冬天如此漫长,春天迟迟不肯来。讨厌了厚重的羽绒服,讨厌了树枝的光秃秃,讨厌了一直不来的绿色,讨厌了被寒气所裹起来而不见的生机,那种生气勃勃,那种生机盎然何时才会到来?是不是上帝忘了让这个蔚蓝色的星球暖和起来?

一场春雨下了好几天,寒气却依旧这么重,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象仿佛依旧离我们那么远。于是,眉宇多了几分愁...生活过得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精彩,更无所谓幸福。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调查,我想我的幸福感应该是零。

可是,一场转机出现了。。。

早上起来,代替之前的浓黑,原来天已经大亮,东方已经出现了一橘红。太阳已经露出了半个笑脸,更是偶然间,发现柳条上已经长满了好多嫩黄嫩绿的柳芽!心理豁然明亮,迎着清晨的阳光,大口地呼吸着这属于春天的空气,我忽然明白:原来这场春雨是春天在轻轻敲打我们的心门。

我突然想问自己:当春天来敲门时,打开心门认真聆听那特有的,优美的声音了吗?幸福来敲门时,是不是也被我们的抱怨声,我们的叹气声所掩盖?其实,她,就在门外。心门外。是我们自己忘了打开自己的那扇心门。

平凡中寻找幸福

付静君

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由于生存需要得到适度的满足并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或正在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总体的愉悦状态。教师的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平凡中。我们需要的,只是在以苦为乐的工作中,多一双发现的慧眼、多一些敏感的体悟、多一点追求的自觉。教育是一首永恒的四季歌,让我们所有教师敞开心扉,用自己的青春、慧眼和激情唱响为师者的人生之歌。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者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教育能力。

教师的快乐与幸福

张新凤

5.读书的感受 篇五

着暑趁假,我和爸爸一同阅读了著名作家老舍的儿童作品之一《宝船——小

坡的生日》

这部书很吸引人,让我爱不释手。这部书通篇采用儿童的思想和语调。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名著!给了我深刻的体会。

我的个人所感

《小坡的生日》这部书真的很吸引人的眼球。它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代表,反映了儿童的心理世界,我也是从儿童时代过渡来的。所以我深刻的了解儿童的心里所想。而这部书完全符合儿童的内心世界,很具体也很到位。书中的人物描写也非常的细致:如主人公小坡的调皮,热心肠;父亲的严厉;母亲的慈爱;哥哥大坡的抠,自私;妹妹仙坡的天真活泼;还有伙伴三多、南星的仗义,不拘小节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情节也很生动,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坡在睡梦中梦见自己在影儿国的所见所感,内容生动且构思巧妙,想象力丰富,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从中体现了老舍爷爷对儿童深刻的爱。文章内容如此丰富多彩,实在让我过目难忘。

爸爸的独特感受

《小坡的生日》是老舍先生的儿童文学代表作。他本人虽然不是专业儿童文学作家,但他始终都没有忽视孩子。他心中充满了着对儿童难以言传的慈爱。老舍先生深入儿童内心,写出了这部作品。它对于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来说这与孩子们的相处有很大帮助。像我就经常去外地出差,对孩子的关心当然也没有她妈妈的多,但在我和女儿一起看完这部书后,我以后会多关心一下孩子,免得女儿对我有意见。另外,这部书充分表达了老舍先生“儿童本位”的思想,是一部很好的儿童作品。而现在能够让儿童看的作品恐怕已经“绝种”了吧!

6.暑假读书感受 篇六

--《新语文教学引导—教你阅读》读后所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主要体现在:朗读训练没有找准“着眼点”、朗读情感未激发、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等问题。假期里读了《新语文教学引导—教你阅读》这本书,颇有收获,就书中有关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跟大家交流一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准备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确定训练的朗读目标。那么,教师要先备读,在字里行间阅读,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把握得透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就更加自如了。

(一)把好文本的“脉”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样也就基本把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语文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了对大自然无限向往与热爱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该带着轻松、喜爱的心情去读,语调应轻快、活泼,读出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而这一册中《怀念母亲》一文则通过日记和散文的形式,表达对祖**亲的爱意和生身母亲无限愧疚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饱含深情的,语速缓慢、语调低沉的。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志的表达,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暗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只有做到文本细读,才能更好地把握情感,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才能做到运筹帷幄。

(二)选好训练的“点”

“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教师要细读文本,寻求朗读的最佳路径,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细观名师课堂,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从课文中抽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式的朗读指导和品读训练。我们在朗读指导过程中也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书中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七月的天山》的案例,重点设计了这个问题来进行优美词句的品读训练:文章写七月的天山,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你把觉得作者写得最美的句子划

下来,好好读读,想想你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七月天山的美。学生通过理解、感悟之后,如果能读好这些描写雪山、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等景物的语句,课文的朗读也基本没问题了。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有效地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朗读训练也更有效。

二、轻拢慢捻抹复挑——指导篇

(一)静思默想酝酿情感

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慢慢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

如书中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草虫的村落》的案例,让学生感知了全文后,组织学生深入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感受。

师: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很特别,请同学们用笔划出最能体现作者想象丰富的句子,认真地读一读,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拿起笔边读边划。一部分学生找到一处后就停下手中的笔。)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啊,有部分同学已找了二处、三处,还有的同学找到了四处呢!(停下笔的同学再次回到文本中细细地读,细细地找。)

师:找好的同学,可以读读找好的句子,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等一下把自己的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再次默读句子进行深入思考并整理自己的语言。)

师:谁能把发现跟大家分享?

生1:我是从“灵泉”“音韵”这几个词语体会到的。作者把甲虫振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音韵”。他觉得甲虫的叫声仿佛是从山涧流出来的美妙的泉水声,这声音像一首曲子,既动听又有自己的韵味。

师:(出示句子: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能读出你的感受来吗?(生1用轻快的语调,读出了甲虫音乐家们的曼妙与灵动。)

生2:我找了这句:“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我觉得作者把黑甲虫比作游侠非常富有想象力,说它“傲

然”、“左冲右撞”,仿佛是一位成功者。

师:非常不错的体会,你能读好它吗?(生把“游侠”读得快而有神秘感,“傲然”、“左冲右撞”字字铿锵,让读者感受到出现在眼前的俨然是一位英雄。)

学生在读中把一颗颗稚气、晶莹、澄明的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或喜或悲,或怒或乐,或爱或恨,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感情朗读奠定情感的基础。因此,学生只有思考得充分了,感受得深了,朗读才会散发出灵动的气息。

(二)读书如见感同身受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之力。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

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书如见”,去想象、感受文本背后的画面,学生感同身受,唤醒了沉睡的情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儿子平凡而又令人回味的深情,体验到亲情的美好。

(三)技巧指导,锦上添花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如书中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的案例,其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话,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对这句话的体会。(学生自由练读)师:你们都体会得很好,这些词含义深刻,我们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词读得重一些,强调一些,如果能把这些词读好,那你们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得很不错!

(经过一番指导后,学生把“总是”、“第一条”、“一定”、“不但„„还会„„”等词读得强调了,詹天佑的爱国之情自然就读出来了。)

学生在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后,教师再作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无疑对学生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学生能用朗读更好地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三、大珠小珠落玉盘——展示篇

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除了课前悉心准备,课堂上有效指导外,课余,组织学生开展朗读展示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展示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满足感,促进朗读的积极性。而更多学生则在榜样的影响下,自然而然激起朗读的欲望,“我也可以读得这么好!”“我可以读得更好”等念头在学生的脑中闪现,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

优秀学生的范读是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最好榜样。为朗读优秀的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如利用晨读时间或每天专门安排几分钟,由这些“朗读高手”轮流展示课文的朗读,有时也请这些同学带领全班朗读。在带领下,全班有感情朗读的氛围更浓了,其他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也大大增强。当然“朗读高手”涉及的面可以广一些,除了这几个学生,班里其余优秀的学生都可以上,甚至是进步比较大的学生。此外,还可利用课堂开展美文诵读,经典诵读,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一来,既是对优秀学生的鼓励,更能对其他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自己朗读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比平时更认真了,更专注了,读得也更好了。

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这便是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若想要追求这一境界,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指导学生朗读上下功夫,寻找有效的方法,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7.体会品质感受永茂 篇七

这台门座式塔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可达50t, 臂长80m, 臂端吊重11.6t, 独立高度60m, 其多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可广泛应用于港口工程、造船工业、大型建筑、电力建设、水利建设等大型工程项目。

《建筑机械化》杂志第7期封面发布了永茂超大型塔机S T 8 0/1 1 6面世的信息。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塔机的详细情况, 在7月的一个周末, 本刊记者来到抚顺, 来到了建设中的永茂新工业园, 见证快速发展中的永茂建机。

亲密接触

永茂新工业园建在一处过去的山坡地上, 一座占地450亩的、现代化的建设机械制造厂已初具规模, 12万m2的重钢结构厂房已经建成, 即将进入紧张的生产设备安装阶段。ST80/116就矗立在工业园新的实验场地上, 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实验。我们看到塔机轻松地吊起了30t的试块, 做着变幅、回转等实验动作。

当我们正在与技术人员交流时, 一辆黑色丰田皮卡从远处开到我们近前, 从车内走下一身休闲装的孙兆林董事长, 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这台超大型塔机的性能、研发情况,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说孙董事长是刚刚从国外出差回来特意赶到现场的。

据孙董事长介绍, 这台超大型塔机其起升、回转、变幅、行走四大机构均采用变频调速控制, 各传动机构采用高精度硬齿面齿轮传动, 承载能力大、噪音低, 安全可靠, 减速器、电控元件等主要配套件均采用进口名牌产品。国外用户来厂验货时对产品各项性能均表示满意。

秀外慧中

离开建设中的抚顺永茂新工业园, 我们来到位于瑗大路3号的永茂建机现在的厂区——一座花园式工厂。厂区大门口一块刻有“天道酬勤, 人道重情”大字的石墙立于侧面, 揭示了永茂的经营理念。来到综合管理办公楼, 一块书有“谦实豪信”的牌匾挂于楼道显著位置, 表明了永茂人的处事风格:谦而不卑, 实而不愚, 豪而不鲁, 信而不邪。

在永茂建机厂区, 我们重点参观了结构车间和涂装车间, 对永茂塔机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塔机焊接质量不仅影响塔机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更重要的是影响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除保证材料的品质外, 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塔机钢结构部件的关键过程。永茂深知这一点, 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件焊缝均匀整齐美观, 焊接质量更有保障。

塔机性能和结构质量有了保证, 永茂建机同时追求塔机外观涂漆质量的更加完美。在涂装线上, 结构件经过喷丸预处理、水循环封闭喷漆和烘干的流水线, 材料除锈率达100%, 喷涂出的结构件光泽均匀, 已经达到现代涂装水平, 在国产塔机中能达到这种外观质量的尚不多见。

天道酬勤

抚顺永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境外上市公司, 以研发、制造和销售大型塔式起重机为主, 我们认识永茂是从平头塔机开始的, 目前产品主要包括平头式、塔头式、动臂式等五大系列, 共计60多种产品。产品定位以中高端市场为主, 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声誉。

近几年永茂建机先后收购了北京建筑机械厂、无锡塔机厂及抚顺工程机械厂, 较好地实现了企业的并购战略, 进而在抚顺投资兴建“永茂工业园”, 从而基本形成了国内生产基地的整体布局, 为今后的快速发展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 永茂建机通过参股、合作等方式, 积极不断向塔机租赁业发展渗透, 与租赁公司结成战略联盟。

凭借着一流的品质, 永茂建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 不仅跻身中国大型塔机制造商的第一阵营, 并迅速占领亚洲市场, 同时还把“中国制造”的大型塔式起重机首次成功地推向欧洲市场, 2004年取得了欧洲CE认证, 成为我国第一个整机进入欧洲市场的塔机制造商, 产品长期出口亚洲、欧洲、澳洲、美洲和非洲等近70个国家和地区, 是第一个整机出口美国的中国塔机制造商, 也是海关统计连续三年中国塔机出口量最大的塔机制造商。

8.感受美能达 篇八

结构紧凑的机身

对于用惯了专业级相机的职业摄影师来说,α-9与手融为一体的金属机身拿在手中的分量恰好合适。它取景器的视野率达到了100%,单机身就可以达到5.5张/秒的高速卷片速度。作为完全职业的相机来看,其大小和重量达到了“结构紧凑” 的要求。如果职业摄影者需要两台机身工作的话,这个重量再加上几个镜头和闪光灯,是完全可以带上它们去远行的。

把手的形状设计得很好,在把手部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防止手滑的橡胶材料,不仅易于握持,也减轻了相机滑落的忧虑。机身外表大多用强度、质感都远胜于橡胶的不锈钢合金。机身的重心很低,能保持良好的握持平衡,因此机身底部材料采用了密度很大的锌压铸用合金,眼睛所及之处无不显示出制造者的细致周到。

模拟与数字相结合的操作系统

最初看见它时,觉得外观设计“略显笨拙”。如同水平切下的五棱镜部分和较高的转盘,把手部位的形状等等,使人仿佛看到了1976年推出的美能达最高级的MF单反相机——X-1的影子,而似乎缺少了9xi面市时带给人们的那种面目一新的印象,不过α-9首先考虑的是操作性能。

它的操作方法是非常明快的:曝光模式和驱动模式以及测光模式的切换,曝光补偿等都可以通过操作转盘来实现,也就是所谓的模拟操作。光圈和快门速度的设置通过机身前后的电子转盘实现,不象其它的电子相机那样需要“一边按下按钮,一边旋转电子转盘”的双重功能的操作。就直觉而言,可以认为它拥有控制性能良好的界面。

便利的操作感觉

“只要装上第一卷胶卷,就可以熟稔地操作了”。这就是对α-9简单的使用方法和容易理解的操作性的概括。AF对焦的速度非语言可以表达,从按下快门按钮到快门实际动作之间的时间很短。胶卷的回卷速度非常之快,不愧为专业级的相机。作为美能达首次采用的100%视野率的取景器能最大限度地印照在胶片上,5.5张/秒的卷片速度十分迅速,卷片无论是连续的还是进行单张卷片,感觉都非常好。曝光补偿转盘可以在看着取景器的同时,摸索着操作,取景器内显示的曝光指示刻度尺很宽,观察起来也比较容易。

综合评价

美能达α-9不仅追赶先进的技术,在风格上也给人以朴素的印象。作为一部专业级别的相机,α-9是较为完善的,实际使用起来可以比迄今为止的所有α系列相机都更轻松。对于α-9 来说,它将毫无疑问地受到很多专业摄影人士的喜爱。

精益求精的镜头

●AF35mmF1.4G NEW

美能达AF35mmF1.4G NEW采用了非球面镜头的制造方法对光学玻璃的模子进行了改进。该镜头的非球面使用的是最新超精密非球面金型,比以前镜头的非球面的精度更高,然而制造成本并没有增加。

新型镜筒用金属制造,对焦环也增加了宽度,勒克斯(照明单位)和实用性大幅度提高。由于添加了新的对焦按钮,对于没有AF模式自动切换那一类型的α机身来说,在使用时也可以准确锁定焦点,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

拍摄效果和以前镜头一样清晰细腻,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依然具有十分锐利的影像效果,确实是不可多得的镜头。

●AF50mmF1.4 NEW

这一款镜头的设计受到了当今潮流的影响,采用了加宽对焦环等改良措施。另外美能达为各款高级镜头最新配备的圆形光圈,可以实现没有明显过渡的模糊感觉。实际使用时,转动较宽的对焦环可以体会到与MF镜头相似的对焦感觉,非常适用。

●AF变焦75-300mmF4.5-5.6II

9.感受读书作文 篇九

国王非常喜欢格列夫,格列夫在皇宫里还有自己的餐具和餐桌,十分舒服,皇后也很疼爱格列夫,没有他在甚至还吃不下饭,格列夫还喜欢和国王谈政治可是国王觉得格列夫的国家很不好。

格列夫在大人国虽然日子不错,但还是经常会遇到麻烦,他有时候在草地上玩耍会被突入袭来的雨滴和冰雹砸到,导致他十几天无法行动,由于好奇他还称了冰雹的重量,想到于我们国家的1800倍

格列夫在大人国玩腻了准备离开,在皇后的一次郊游中,他幸运的被老鹰抓走,被一位船长所救,又回到了故乡。看到妻子和孩子,他习惯了抬头看巨人,俯视看小人,过了几个星期才恢复过来

格列夫虽然冒了很多次险,但他依然不满足,和另一只船队又起航了,他这次来到了飞岛国,飞岛国的人们都十分奇怪,他们的算术很不好,音乐细胞却很突出!

格列夫后来又来到了一个由马统治的国家,他被一匹灰色的慧马所收养当成宠物,他在慧马国了解到,在慧马中他有许多同类被当作奴隶,其他的慧马知道有慧马养了奴隶作宠物很不高兴,格列夫只好离开,他的奇幻之旅也结束了,回到了故乡。

今天我读了爱因斯坦,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很有趣,爱因斯坦和杰克大叔清扫烟囱,从烟囱里出来后杰克大叔身上全是灰,可是爱因斯坦身上没有灰,杰克大叔以为他和爱因斯坦一样,就跑到大街上了,爱因斯坦的父亲跟他说,别人做不了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又一次同学们都在折纸盒子,但爱因斯坦不在,老师跑过去问他,为什么在偷懒,爱因斯坦跟老师说,老师你知道一张纸有多厚吗?老师教爱因斯坦先算100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100,算出来是0.08毫米。老师又问大家一张纸叠30次有多高,只有爱因斯坦答出来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

爱因斯坦常常会想问题想的出神,小时候一生出来头就很大,虽然他现在是一个大科学家,但他以前还经常忘记扣扣子,甚至还会忘记吃饭,但他对几何却十分感兴趣!13岁就读完了《纯粹性判断》,有许多科学家都读不懂他。

爱因斯坦虽然是伟大的科学家但他的衣着很朴实,有一次他遇上了一个小姑娘,从此以后小女孩经常到爱因斯坦家里帮他打扫卫生,告诉他什么应该放在哪里。有一次小姑娘的妈妈知道了,问爱因斯坦:“你们在一起,都说些什么?”爱因斯坦就说:“她叫我怎样布置房间,怎样穿衣服,怎样梳洗。而我什么也帮不了她,只能帮她写写数学作业

10.读书感受作文 篇十

书给我带来了许多知识,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也有所感悟。

平时下课的时候,我经常喜欢在座位上默默地看书,我看过黄蓓佳的《我飞了》《我要做好孩子》《亲亲我的妈妈》,看过张之路的《空箱子》《伤心的实验》,阅读过全套的科学丛书,还阅读过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我最喜欢看黄蓓佳的书了,那是因为从她的书中我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家人的关爱和人间的真情。

最近我在看柯南道尔写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这本书使我了解了福尔摩斯和华生的破案传奇。看到死者的症状时,我和他们一起疑惑;看到凶手留下的痕迹时,我和他们一起思考;看到留下的证据时,我和他们一起恍然大悟。

我的思绪都是跟着书走,书是那么的神奇,像一位魔术师似的,把我牵引到书的世界。

书给予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在生活中的无数的快乐。无论是充满童趣、稚气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还是教会我勇敢独立的《男孩的冒险书》,还是充满韵味和诗情画意的《唐诗》《宋词》,都给我带来生活的启迪,成长的快乐。

11.感受分娩疼痛 篇十一

人为什么会产生疼痛,疼痛为什么会令人不快?医学家认为,疼痛令人不快的性质正是疼痛可以保护人体。现代女性误解了疼痛,也就误解了生命的快乐,经历了分娩的苦痛,便会真正地改变自己,从而走向成熟。

我有位朋友,她是第一次生育,因为骨盆不正常等生理原因,她必须剖宫产,在选择全麻和局麻的问题上,医生考虑她以前做过手术,身体对麻醉药可能产生抗体而建议全麻。对于手术的疼痛,她是很清楚的,但她一直考虑药物可能带给新生儿不良的影响。为迎接一个健康的新生命的到来,她查阅了大量资料。资料上说,“尚未证实有任何药物对母体和胎儿是安全的。”“当母体在阵痛期和分娩期接受镇痛和麻醉药物时,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4周可能有肌肉、视觉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情况。”“麻醉会抑制新生儿反应,过量吸入会引起致命的新生儿合并症。”她由此担心,全麻可能会对胎儿有一定的伤害。进入预产期,她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住院的时候。她经常做噩梦,梦见孩子生下来缺胳膊少腿,像个怪物。临产时,她执意地做出决定,对医生说:“不要全麻,我能忍受疼痛,我要孩子健康。”她不能生出傻孩子,她选择了疼痛。医生尊重了她的意见,手术时实施了局麻,她以超人的坚韧战胜了巨大的疼痛,安全地产下了健康的女儿。这位女性朋友在回想那一场疼痛时说:“躺在手术台上,我只觉得身体一阵冰凉。随着手术刀在腹部‘噗’的一声划响,疼痛便像台风一样袭来,从外向里一浪一浪撞击我内部的大门。那种疼痛经历了三种深浅不同的过程,开始是像风声一样的信号,之后是各种痛感的汇集,然后自己才有意识地反应,就像被电击了突然清醒过后意识到这就是痛。我咬紧牙,一遍遍告诫自己,不许叫,战胜它!当我向疼痛的极限发出挑战的冲刺时,我清晰地听见了孩子的第一声啼哭,我不顾一切地扭过头,看见医生手里的那个四肢乱蹬的婴儿,我真切地听见医生说,是个女孩。哦,我的女儿,我清醒地迎接了她的出生,我感到腹中一下空了,一下子被人从漫天漫地的疼里打捞出来,我不疼了,没知觉了,我感受到的是快乐。后来医生说我在孩子出来后疼昏迷过去了一阵。我的女儿现在长得很健康,我为她的健康尽了最大的力。”最后她自豪地说:“选择疼痛的生育经历,不仅给了我一个健康的孩子,也锻炼了我怎样面对和战胜自己内心最脆弱情感的能力,它好像是给我输了一次生命的血,有了这次疼痛经历,以后什么痛我都能战胜。”

做女人是幸福的,她能够在生命的历程中得到男人无法感受的美的体验和爱的感念。做女人又是不幸的,女人一生中要经历生理和身体的特殊变化。尤其是生理上的创痛是无法逃避的,而这种不幸却能带给女人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幸福。艺术大师达,芬奇在解释他的一幅素描《快乐与疼痛的寓言》中说:“快乐与疼痛有如一对双胞胎,它们被紧紧束在一起,没有其中一个,就不会有另一个,它们彼此完全对应。”战胜疼痛,便获得了完整和健康;敢于向疼痛挑战的女人,才能真正享受到生命的快乐。

12.感受表现创造 篇十二

一、感受音乐美, 获得愉悦感

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 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 在音乐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对音乐进行聆听和欣赏, 感受自然而然的愉悦感。

1. 培养基本的聆听习惯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 感知和把握这门艺术的直接途径就是聆听, 只有通过聆听才能养成音乐听觉。为此, 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在教唱歌曲时, 与学生一起探讨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更符合歌曲的情绪和情感表达。因为音乐的表现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这就给了学生们无限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他们会在老师所提供的各种声调中产生许多的奇思妙想, 把他们天真无邪的感觉无拘无束地表露出来。聆听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使美的声音、和谐的音响形成一种习惯, 常驻他们的听觉世界里。

2. 培养良好的欣赏能力

如果说聆听乐声只是将学生们带进了音乐想象的殿堂, 那么通过欣赏音乐作品, 才能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分析和理解音乐, 培养出对各类音乐的欣赏感知能力, 从而得以享受音乐、陶冶情操。这就需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音乐感受, 扩大其音乐视野。在教学中, 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聆听许多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来学会欣赏、对比, 逐步培养起基础的音乐鉴赏能力, 使其能够分辨出优美和谐、舒缓流畅或高亢激昂等不同的音乐类型, 进而领略到各种不同的美, 如华彩的美、淡雅的美、热烈的美、幽静的美、雄壮的美、隐秀的美等。同时, 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 采取声像结合的形式, 更加生动灵活地提高学生的听觉思维, 从而促使其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较快的提高。

二、表现音乐美, 获得满足感

在新课程标准中,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 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 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表演能力, 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 最终使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并与他人融洽地沟通感情,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 受到情感的熏陶。

1. 唱出自信, 表达欲望

唱歌是音乐课上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歌声可以带给人美的感染和享受。对教师来说, 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 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 进入歌曲的意境, 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 学生唱出的歌声才真挚动听,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演唱时会出现声音小、吐字不清、音准节奏偏差、没有感情和感染力等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这往往是因为其缺乏自信造成的。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 也常常自叹无能而轻言放弃。对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 一是要制定合理的目标要求。二是要多进行表扬和鼓励。三是要加强指导。总之, 教师要多创造实践机会, 让学生自发到自由的演唱, 从而自然形成, 达到“自信、有表情的演唱”的教学目标。

2. 唱出动作, 表达满足

在音乐课堂上, 表演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 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 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时, 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进入音乐, 从而获得音乐美的体验。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 因此, 每教一首歌曲, 我都会因势利导, 根据歌曲的内容主动启发他们进行动作表演, 以帮助其更好地记忆歌词, 理解歌曲。在完成歌曲教学环节后, 我会专门留出排练表演的时间, 鼓励学生自由分组, 积极商讨动作表演的“方案”。此时的音乐课堂化做一座小舞台, 学生和教师化身为演员和观众。台上“演员”们富有创意的动作和造型, 吸引台下“观众”们掌声笑声不断, 课堂气氛达到高潮。通过动作表演,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培养了他们的表演能力, 而且使其单纯的心灵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增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创造音乐美, 获得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引导学生对音乐有一定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 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学生敢于创造音乐美, 对自己所创作的成果就会产生成就感。

1. 大胆想象, 打开智慧窗

幻想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 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 也是一种智慧聪颖的反映。如教《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时, 通过对歌词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了解到了一个王二小把敌人引入我军埋伏圈的生动故事, 脑海中会出现一幅二小悲壮牺牲的情景, 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 脑海中想象当时的情景。由于打开了学生“音乐想象”的大门, 学生每每唱到“……可怜他死得这样惨”时, 都热泪盈眶, 仿佛看到小英雄王二小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鲜血染红了大地的情景。

2. 合理评价, 鼓励为主

在音乐创造活动中, 对学生要注意坚持“合理评价, 鼓励为主”的原则。教师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思维火花而非艺术完美度, 对学生的创作成果应坚持欣赏的态度, 并适当加以指点。如学生在创编动作时, 协调力、节奏感好的学生创编的动作流畅并具有表现力, 而协调能力较差的学生创编的动作就可能比较简单、呆板、缺乏肢体美感。但是对于孩子来说, 这已经是他们尽最大努力做到的, 教师不能因其表现达不到期望值就轻易地打击其积极性, 而仍然要赞美他们, 用鼓励的语言保护他们最初的点滴创作, 使孩子们都能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激发他们继续创造更好作品的勇气。

音乐是美的艺术。作为美的传播者有责任和义务“春雨润物细无声”, 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心对音乐的感知, 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 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 由此, 塑造出美的心灵, 培养出美的人格, 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使他们在音乐的王国中自由地表现, 自由地发挥, 让美妙的音乐在童心里绚丽地飞扬。

13.《青铜葵花》读书感受 篇十三

我读完了曹文轩写的《青铜葵花》这本书,书中主要描写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是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里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一对兄妹相称的.好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我最喜欢青铜了,因为他很懂得爱惜这个妹妹葵花。

冬天雪下得很大,天气很冷,但是青铜忍着寒冷去卖芦花鞋,因为他想用卖芦花鞋的钱来供葵花上学。还有在一次演出的日子,青铜用冰凌做了一串冰项链戴在了葵花的脖子上,它在场上散发着美丽、纯净、神秘、华丽的亮光,在葵花一时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青铜站起来鼓掌鼓励葵花。

还有一次经过蝗灾,大麦地颗粒无收,青铜在饥荒之中去芦荡采芦根,他专采那种又大又粗,又多汁又甜的芦根,青铜虽然也很饿,但是他却把最好吃得都留给了妹妹葵花吃。青铜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14.读书感受作文 篇十四

早晨,睡眼朦胧中去关闹钟,指尖触到了枕边厚厚的书堆,抚着夜间被它们压出的红印,心里涌出浓浓的幸福感觉。那种充实的感觉,足够给自己一天的好心情。

每借到一本好书,心情是愉悦的,充满了期待。我偏爱新书,尤其是那些没有浮光的素色封面。典雅的底色,恰倒好处的几笔点缀,清新而自然,像名家的水彩风景画,又似清晨窗前带露的紫罗兰。书名简短,和作者名一起沉默着,淡淡的清香里,有一个将要结识的朋友。

在一个没有任何负担的夜晚,一首《星空》,一杯香茗,摆一个最舒适的姿势,在台灯柔和的光里,轻轻地翻开书,指尖触动书页,任文字流过脑海,手指划过书脊,人在书里舒展。若书的作者不仅仅是在制作和销售,那么读者也不仅仅是在购买和使用;若作者怀着一片真情在倾诉,那读者就是有幸的听众。读者与作者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关系,不会有下对上的卑躬屈膝,也不会有宗教式的疯狂热烈。作者以真诚谱写文字,读者若真正读懂了作者,他们就成为了知己--读书更像是一种交谈,被吸引只因为心灵的魅力。正因为这种单纯与真诚,只要一个小小的空间,捧起一本好书就拥有了一分绝美的心境。

不论是读历史的厚重还是生活的轻松,生命的苦难还是自然的感悟,一首诗还是一个故事,当你的视线与文字相遇时,就是一种缘分。因为真心,没有所谓的深刻浅薄、智慧愚钝。正像黛玉所说的:“我是为了我的心。”读书也是为了自己的心。抛却了世俗的虚伪,生命充实,快乐。

15.感受幸福 篇十五

——题记

幸福是移动的自行车

车库的过道里有两个公用自行车车位,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都习惯性地把自行车停放在那里。邻居下班比我放学晚,自行车每次都停在我的自行车外侧;而我早上出门比他早,每天取车时总要先放下书包,搬开他的车,推出自己的车,再将他的车摆放好,然后才能骑车上路。对早晨时间十分紧张的我来说,这一环节的“折腾”,既费力,又费时。可最近不知为什么,每天早晨我的车都会自己“跑”到外侧来,我可以推车就走,心里别提有多爽了。

究竟是谁在帮我呢?我一直纳闷。直到一天晚上,我从同学家回来,在过道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爸爸在挪车!两辆车都上了锁,不好推着挪,他就一手握着车把,一手捧着车座,把自行车倚在身上,先依次挪开两辆自行车,再将邻居的车挪到内侧,将我的车挪到外侧。看着这一幕,我的眼角湿润了。

原来,幸福就在这每天移动的自行车上。

幸福是深情的守望

每天中午放学回家,迎接我的总是热腾腾的饭菜。奇怪的是,每次我刚刚踏上二楼的楼梯,门就开了,根本无需敲门。询问父母后我才知道,原来每到我放学的时候,准备好了饭菜的奶奶就会站在阳台上,朝小区的东大门张望,只要看到我的身影,她就提前为我开好门。

一次,我故意从北门进入小区,蹑手蹑脚地用钥匙开了门,发现奶奶正站在阳台上,专注地盯着远处的东大门。为了看得更远些,她尽力地挺直已经佝偻的背。可以想象,当一辆辆自行车驶入小区,而“过尽千‘车’皆不是”的时候,她该是何等的焦急和不安啊!在温暖与感动中,奶奶的背影定格在了我的心灵深处。

原来,幸福就在奶奶那深情的守望里。

幸福是传递的菜肴

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吃饭,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每次吃饭,爸爸总是给奶奶夹菜。奶奶呢,总是不停地给我夹菜,还不停地叮嘱“慢点儿,别噎着”。我呢,总忘不了给妈妈夹菜。

这样一来,我家的餐桌上可就热闹啦!比如吃鱼,鱼肚上那块刺少的肉便会传来传去,而最终还是归我吃的次数多。其实在我眼里,这传递着的已经不仅仅是菜肴了,而是我们一家人相互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原来,幸福就在这不停传递的菜肴中。

家是幸福的港湾,只要我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我们就会发现幸福真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上一篇:浅谈企业酒店文化的重要性下一篇:鹅卵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