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矛盾初一作文

2024-08-07

家庭的矛盾初一作文(13篇)

1.家庭的矛盾初一作文 篇一

家庭矛盾的作文

昨天,我在小床上睡觉,妈妈在我的卧室玩着电脑,我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啊?”“你爸爸?哦,他去别人家喝酒了。”妈妈平静地说。我问妈妈:“怎么又去喝酒了啊?几点回来啊?”“哼,还不到个十几点吗。”妈妈说。我也是这么想的.,爸爸到十几点就回来了。慢慢地,我睡着了。

深夜2点多,我睡醒了,却发现妈妈没在家,爸爸也没有回来。我立刻打妈妈的手机,妈妈说:“笑笑(我的小名)你醒了?你爸爸喝多了,我去扶你爸了,你在家先呆一会,妈妈一会就回来了。”“哦。”说完,我就挂了电话。打完电话,我就回我的小床看书了。看了一个小时,妈妈还没回来,我有些急了。于是又给妈妈打手机。可是手机上总是“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打了好几次都是这样。我想了想,决定跟爸爸打电话。给爸爸打电话的时候十分顺利,很快就听到了爸爸的声音。我问爸爸:“爸,我妈在你那里吗?”“嘿,你怎么睡醒了啊,你妈妈在我这里,一会就回去了啊,在家再呆一会啊。”爸爸说。“哦,知道了。”到了快4点,我终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后面我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到第二天早上,妈妈叫我起床,我不想起,可是妈妈却坐在沙发上哭了起来,还说不想活了,我不明白妈妈怎么了,于是就乖乖起床了。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说腰扭了。我想:妈妈一向是很坚强的,不可能因为腰扭了而哭泣的,更不会说不想活了的。由于早上起得晚,没顾得上问,就被妈“赶”了家。

啊!终于放学了,我赶紧跑回家问问妈妈到底怎么了。我到家的时候,却发现爸爸妈妈都在床上躺着呢,妈妈这时候应该在做饭啊,怎么在床上躺着呢。而且爸爸妈妈一声不吭。我总觉得这事一定跟爸爸有关系。

2.家庭的矛盾初一作文 篇二

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地机制,人地关系

家庭承包责任制在保持农地公有的前提下, 使农户获得了使用权, 按劳分配成为主要的分配制度, 农民追求个人利益的要求合法化, 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农民的本性, 这是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探索实践反思的结果, 是遵循人性与社会规律的回归。自1978年改革以来, 在家庭承包制下, 法律上有的土地归集体所有, 有的归村民小组所有, 全国各地土地的调整方式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 大部分地区仍然奉行“增人增地, 减人减地”的做法, 继续奉行土地平均分配的原则, 频繁调整土地成为普遍的选择。

1、调地机制与人口增长

改革后的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既然农地归集体所有, 随之而来的就是村庄集体成员对集体农地享有使用权与收益权。为了实现集体成员的权利, 集体必须根据社区既有的资源禀赋与人口变化, 对其适时做出调整。周期性的平分土地成为大家都能接受且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

从调整土地的方式上来看, 村庄之间平分土地的方式不尽相同, 主要有三种: (1) 土地按全村所有人口均分; (2) 所有土地都按劳动力均分; (3) 人口劳动力各半。这是在农户层次上, 土地权利的再分配。根据我们对7个省的调查显示, 除内蒙古绝大部分按劳动力分配土地以外, 其他各省主要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 这显示了土地分配的平均主义性质, 图1。

从土地调整的频率来看,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78个村子的调查, 浙江的样本村由于非农收入的份额较高, 它们土地再调整的频率也最低, 46.7%的村子没有进行过土地的再调整, 30%的村只调整了一次;与浙江和吉林区相比, 在另外两个地区, 江西和河南的非农收入来源还很低, 其土地调整的频率也较高。包产到户以来, 江西有36.4%的村调整过一次, 45.4%的村调整过三次;在河南, 30%的样本村调整过一次, 70%的村调整过两次。同时, 村庄的资源禀赋程度也对土地调整的频率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 同样为农区的吉林, 由于他们拥有较高的人地比例, 农户要求调整土地的意愿也相对较低, 30.8%的样本村没有调过地, 69.2%的村只调整过一次。频繁调整土地一方面表明了农地承包权的易变性, 另一方面也为新增人口获得土地创造了制度性的条件。

更为严重的是, 频繁调整土地与人口增长之间相互强化。在频繁调地的地区, 农民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生产率, 不惜进行掠夺性开发, 不注意对土地的保养;另外, 经常调地也制约了当地种植结构的调整, 农民只能种植粮食, 蔬菜等短期作物, 而无法种植经济树木等多年生植物, 无法规模经营。种植与经营结构的单一化阻碍了外界的经济往来, 也阻碍了商品化内容的多元化, 这些又进一步制约就业结构的单一化, 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功能也自然强化。一方面, 农民想获得相应或更多的土地以获得基本生活来源或货币收入, 力图获得更多土地的愿望与要求则成为频繁调地的动力;另一方面, 顾及农民意愿与社会稳定的政府把土地视作社会保障资源, 削肥补缺, 对土地变动推波助澜或等闲视之。两者合力, 土地频繁调整成为可能。在土地作为收入来源与社会保障两方面的作用得到加强时, 土地之于农民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如何得到更多的土地, 至少是维持自己基本生活的土地成为农民考虑的重要内容。在全国频繁调地的地区, 大部分都是依据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农户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获得更多土地: (1) 增添人口, 一是多生孩子, 二是生儿娶媳。也许家庭增添人口本身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多得土地, 但他们至少不会顾虑多添人口的土地问题, 因为三到五年就可以为新增人口争得一份土地。这在客观上不利于计划生育、少生与优生, 同时也强化了生男不生女的传统观念。 (2) 租种土地。土地流转受到严格限制, 并且频繁调地增加了租种人的风险, 租种集体或他人的耕地成为次要选择。

新增加人口的家庭又会以“土地是集体的”为名, 再要求调整土地, 依此反复, 直至土地减小到无法再分。调查显示, 大部分农民接受并主张调整土地, 如图2。

在人民公社集体经营制度隐蔽地刺激人口增加, 因为农户新增人口能够扩大家庭的工分和口粮收入, 而每个新增人口所可能减少的土地边际收入是由集体即全社区成员共同分担的。而80年代初包干到户的土地制度改革, 也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结构, 它只是将经营权私有化, 以阶段性的均分土地承包权为主要特点。这样, 土地公有刺激人口增长的机制仍然存在。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 以承包制为标志的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确实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影响, 家庭承包制在改革的初期的确削弱了农村地区的人口控制。研究发现, 在控制住其他社会经济变量影响之后, 在不同时期, 较早实行承包制改革地区的生育概率高于较晚或未实行改革的地区。

其中的机理如图3。

二、调地机制与人地关系

1.土地日趋细碎化与平均化。人地矛盾恶化, 在中国农村, 受“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 极端平均主义在土地的分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大部分地区, 土地分为优、中、劣等田, 在分配土地时分别根据各户的人口或劳动力平分, 这样田少块多成为中国农村土地分布的显著特点, 这使本来小规模的田地更加细碎化, 一家五六亩的土地可能由十几块田地组成。人口增添后的土地平分又进一步把细碎化的土地推向极致。在这种状况下, 人地矛盾不仅体现在家庭人均土地亩数上, 也体现在分散地块上的劳地比例上。

2.不利于非农转移。土地为农民及新增人口提供了收入来源与生活保障, 土地作为农民的“根”, 既是农民的营养来源, 也是无法迁徙的束缚所在。一方面农民有自己的土地提供生活保障, 没有必要非要移居城市或从事其他行业;另一方面, 自己的土地成为在外谋生、定居城市所考虑的最大的“机会成本”, 农民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定居城镇, 其次考虑定居城市意味着抛弃土地带来的一切保障。农民进城的种种制度性障碍暂且不论, 单就他们在城镇中的就业艰难程度、不稳定与生活保障的缺乏而言, 弃田居城似乎是天方夜谭。于是, “离土不离乡”的打工潮蜂拥而起, 这种方式既可以谋得一定的农业外收入, 也可以获得土地收入保障与农村居所。即使在外失业也不至于流浪街头。但是从城市化进程与非农转移的角度来看, 上述倾向无疑是与之背道而驰的;农村人口不断增殖, 却紧紧束缚于有限的土地上, 耕地在减少, 人均耕地更是速减, 农业人口增殖而不转移, 人地矛盾在城市化与非农化意义上也在加剧。

3.家庭新矛盾 篇三

独生子女家庭,伴随中国改革及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而出现,由于亲缘所属关系的唯一性,使得上下代之间的连接远远高于传统家庭,使数代人一起生活变成可能,由此形成新型的三代同堂的家庭模式。他们经历着父辈之前没有过的经济上的富裕、精力上的宽余和关系上的亲密,也面临着新的家庭矛盾。

没有竞争与选择的付出与获得,使得上下代之间在经济上、生活上的界限模糊,情感连接更加紧密,这种表面上看起来感人的关系也潜藏着一连串矛盾的发生:比如婆媳问题呈现出新的复杂性,丈母娘看女婿由越看越喜欢到越看越不顺眼,又比如,双方亲家竟会争着抢着帮小夫妻照顾孙子女……

而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女性在家庭中的决定权和话语权也得到了空前的增强。一方面意味着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在男性价值观未得到相应提升的情况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更多的争执和冲突。

没有一种因素可以单独造成幸福的家庭,它是感情、理智和意志三方面通力合作的结果,它是婚姻、亲情和血脉融合而成的名词。同理,也没有一种因素可以单独造成家庭的不幸。因此,新型的家庭矛盾与传统的家庭矛盾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因为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亘古至今从未改变,无非需要更多的相爱尊重、宽容理解乃至放弃和妥协。

4.家庭矛盾作文 篇四

几天后,成绩揭晓,我看着分数单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哇塞,语文95、英语100、科学98、数学93!”当然,数学还稍微差点,需要继续努力。

回到家,我开心地扔下书包,就跑进房间,对正在懒洋洋坐着的爸妈说:“爸,妈,你俩干啥呢?别刷抖音了,妹妹把你们文件撕了!”

“啥?”老妈立马弹起来查看妹妹的动静,爸爸还在刷。

妹妹一个人在摆弄着废纸,远远看去,就像在撕重要文件。

“快起来,你写的报告要被撕了,还有心思看抖音!”妈疯狂地摇着爸,就像摇晃着一头熊。我静静等待老妈被打脸。

“我重要文件在电脑里,她难道能撕了电脑?”爸懒洋洋地端着手机看妈,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妈一脸黑线,问我:“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你语文考了多少分?怎么报虚假情报,膨胀了是不是?”

“才没有膨胀,语文考了95分,不低也不高!”我心里有点不服气,愤然怼道。

妈跌回地铺,继续翻看着微信,说:“考得不错,回头给你买好东西。”

我忍无可忍,大吼一声,简直气吞山河:“快起来!”

妈像抛煎饼一样从地铺上弹起,大声叫:“哦呦,吓死我了,干嘛啊?”

爸慢条斯理地说:“惊什么,你不是还有数学和英语吗?”

我开启了日常怼人:“咋地,你以前英语呢?总之也没我好吧?”

“想当年,数学那是次次一百分,哪像你,才考那么点儿分数。”老爸不甘示弱,和我抬杠着,又一次进入回忆当年的英勇中。

我真想告诉老爸,好汉应该不提当年勇。我且忍下这口气,说:“我看书去了。”然而,却是在飞快地拿出玩具逗小妹玩坏电脑了!

5.温馨的家庭初一作文 篇五

早晨,我在妈妈的呼唤中苏醒,一睁开眼就望见她明亮、清澈的眼睛。从温暖的被窝中坐起来,拿起妈妈叠的整齐的衣服,换上。匆匆的洗漱完毕,坐在了餐桌旁。桌上早已准备好了香喷喷、热乎乎的早饭:一杯温热的可可茶、已烤的吱吱响的小牛排、可口的水果。吃完了早饭,穿好了鞋,背好了包,该去上学了。临走前,妈妈送给我了一个吻,并深情地说:“再见,Yoyo,好好学习!”

上了车,我说:“早上好!”爸爸也说:“早上好!”一路上,爸爸会给我讲各种知识,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让我充分利用车上的这15分钟。他即是我的司机、又是我的老师。结束了半天多的学习,放学了。爸爸来接我了。我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不用担心,因为我包里早已被妈妈塞了一些小吃。爸爸每天都会在车上放各种好听的英文歌,培养我的音乐细胞。就这样,我们可以一起分享美食,听着音乐,聊聊学校和单位里的趣事,分享快乐。

到了家,写了一会儿作业,开饭了。吃完了饭就再继续做作业。做完了作业,就是自由时间了。有时我会和爸爸一起去体育馆运动,或者和妈妈一起阅读,有时还做手工,丰富极了!

晚上,该睡觉了,我在听着睡前历史故事,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6.初一介绍家庭的英语作文话 篇六

My family is made up of I, father, mother and brother. A considerate father, a good mother, a lively and lovely is my brother, and a genie odd I formed a happy family happiness of life is about to start!

In a few weeks ago, my little brother was born!

So happy! I waited for ten years when my sister at last! He long but cute, two small eyes, a tall nose, a pair of cute little dimple, look! He is more than you smile! In the evening, I give him sing a lullaby or a few stories he tells, him! In the sleeping, sleep unconscious, you tickle him he also ignore you, then his dreams! I see, when he grew up must also like my dad is a little lazy. Ha ha, hereafter have the little one to play with me, I will be afraid of doing all right? I finally is a sister cough up! True happiness!

7.家庭的矛盾初一作文 篇七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化解 农村经济发展 矛盾 作用

家庭农场是指由家庭成员自己经营的有一定规模、一定面积、一定技术含量的农业生产单位。它和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具有家庭成员经营,规模适度,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它与农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构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能有效化解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突出矛盾。

一、现代化农业与留乡农民低素质低下的矛盾

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城镇人口受教育年限平均11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占7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仅16.8%。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留乡务农的农民中老年多、女性多、文化素质低,其中只有5%的人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低素质的农民学习能力弱、科技意识淡薄、农业新技术应用障碍多、推广速度慢、效果差。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家庭农场的发展可有效化解这一矛盾。土地通过转让、转租、互换、入股、转包等形式向高素质农民的家庭农场集中,可弥补留乡农民素质低下的不足。《宁波市家庭农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在385个家庭农场中,农场主学历大专以上的30人,占8%,农场主学历高中以上的有142名,占37%。由于他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较强,懂经营,会管理,经营效益好。

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专家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经商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最终将导致不足。《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指出各年龄段参加农业劳动的人口比重为:60~64岁占 60.1% ,65~69岁占55.2%,70~75岁占50.6%。高龄农村劳动力不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不适应现代农业对劳动主体的要求,将会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家庭农场的逐步发展,土地向家庭农场集中,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家庭农场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城镇化更快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

三、农业效率低下与全面建成小康的矛盾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面实现小康,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就不可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近年来尽管农民收入在不断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巨大。2013年末大陆总人口13.5亿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3亿,占46.27%。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两者相差18059元。究其原因,一是农业是天生弱势产业,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二是我国农民人均资源数量少。众所周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城镇化使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指出,我国现有农户近2亿,最终会稳定在约1亿户。留乡农民人均资源就会增加,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转移进城的农民工收入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9亿人,农民工月均收入是2609元,换算成全年总收入31308元,农民工收入已经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50%。这对于缩小城镇居收入的差距有积极作用。四是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高,可增产增收。全国家庭农场68.2万户,经营1.34亿亩,粮食平均亩产量486公斤,比全国粮食平均亩产353公斤高出38%。意味着家庭农场收入更高,具有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

四、分散经营与规模效益的矛盾

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导致耕地使用分散。这种经营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地块生产的固有弊端就是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施药治虫费用高,产品销售价格低。同时农业生产承包地碎片化使得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难以实现,正在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生产规模过小会影响生产要素质投入的效率,不能得到规模效益。大机器的生产效率高,小机器的生产效率低,但大型机器有不可分割性特点,决定了它只能与规模化生产方式相适应。大机器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以上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相反在一定规模以下使用大机器生产效率反而不高。小规模只能用生产效率低的小机器,土地生产率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自然就上不去。有一定规模是家庭农场的特点,可以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同时,在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农药、肥料的采购上,由于购买量大,会得到价格上的优惠,在农产品的销售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五、小农生产与资源配置的矛盾

人均资源不足提醒人们要提高资源利用率。耕地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在使用上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按照农户家庭的人口、土地的质量、地块离家的远近距离等因素来平均分配给农户家庭使用,这本身就不是土地的优化配置方式。由于农业生产主体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的差异,使用或经营土地的能力存在差异,使用效率相差悬殊。能力强的农民使用土地的产量就高,成本低,收益高,能力差的农民经营土地的产量低、成本高,收益低。随着土地流向那些最善于使用土地的生产者手中,实现土地的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家庭农场对化解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家庭农场的发展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加强教育与培训。在强化义务教育、大学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受教育程度的同时,加强农民尤其是农场主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为高素质的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者。其次,.建立长效机制,让进城务工农民市民化。采取综合措施,帮助进城农民解决就业、户籍、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只有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才会放弃农村的土地。第三,建立健全土地的流转机制。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土地流转。农民承包的土地是其最大资产,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不能剥夺。需要建立并完善土地的流转市场,用市场机制引导土地流转。最后不能急于求成。家庭农场有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形式的趋势,但在现阶段还只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补充形式,它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家庭农场发展的速度,要与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就业速度相吻合。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7.8年 就业培训不到20%,中国网china.com.cn 2008-04-25,访问于2014年7月30日.

[2]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网,www.china.com.cn/chinese/news/1134589.htm,2006年2月24日,访问于2014年7月30日.

[3]统计局发布数据:2013年国民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www.gov.cn,访问于2014年7月30日.

[4]家庭农场是农业发展趋势, 高俊才:中国投资咨询网, www.ocn.com.cn/free/201303/fgq290930.shtml,2013-3-29,访问于2014年7月30日.

8.初一写家庭作文:我的幸福 篇八

我端起一杯冰啤

这样市侩的街头对着空气

有龙虾,有酒,可没有你

一杯见底了

再来一杯

双眼已开始充上血丝

我在电话的这端

低声问你

你不要再哭泣

你笑一笑好么?

轻轻的一声淡淡的那种

我站在窗外看着冷雨

一下又一下你一定又在听

我可以请求你吗?

这时想着我

而不再是想那冷雨

我希望那都是过去曾经的故事

一杯加糖加奶的咖啡

放置了很久与旁边的调匙一样冰冷

一把新的指甲钳咔嚓咔嚓

每剪一下时光就颤动一下

餐桌上有一枝玫瑰或许经过了一天烟气的折磨

有些委靡不振,只是色泽还鲜艳

但墙壁上的闹钟每响一下

它就下垂一分

唉,好像天全黑了

可你

是否还在徘徊在相见的边缘

窗外,残月如钩,弯弯的

是你的眉宇吗?

是的你眼眸吗?

亦或,是你的嘴唇,

划过我的脸颊,却不敢停留,

怕惊扰了沉思中的我。

今夜,有点想你。

不是因为寂寞,不是因为忧伤,

就是有点想你。

(那天是你的生日,我

没有对你说生日快乐!

我只是对自己说我一直都记得。

9.初一家庭作文 篇九

一年一度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入城考试近日在该县启动。正因为如此,我们家掀起了一场大风暴。

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考试给了想去城市工作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个竞争的机会。老实说,大多数农村教师都愿意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教书,而不是呆在条件困难的农村。当然,入学考试并没有给所有农村中小学教师开绿灯,但有一定的条件,即——必须在农村任教五年以上才有资格参加考试。不符合要求的只能眼巴巴的看。符合条件,报名后似乎随时可以考上,沉醉于成为第一,爸爸在农村工作多年,曾经热衷于在城市考。现在看来死火山对它无动于衷。那些同事觉得爸爸简直不可理喻。只是100元的参考费。如果你考试不及格,你应该把它扔进水里。由于其他人都报名了,爸爸也没报名,妈妈一天到晚对爸爸不好看,经常和爸爸斗嘴。在我妈眼里,我爸很快就会变成一个没用的人。爸爸很平静,对妈妈的一再挑衅无动于衷,过着悠闲的生活。通过入学考试后,考试成绩很快就会公布。爸爸在单位的入学考试很少。以前那些自信的参考,现在都像瘪了的球,后悔。这时候我妈开心了,夸我爸比以前稳重成熟多了,心里也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爸爸很得意,但看起来还是很平静。

我家农村中小学教师入城考试引发的**已经平息。

10.家庭矛盾的说说 篇十

2、当血流干涸时,就是关系结束的时候。

3、“姑姑别来我家了,真的很烦”,孩子一句话,道出传统家庭的矛盾。

4、这些生活习惯和观念上的分歧还有很多,这不只是在你和晓梦之间才有,以前我未婚时,也经常会在这些小事上和你有分歧。

5、我们不知道,即使我们彼此亲近,也要考虑到对方的尊严;即使我们彼此亲近,也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

6、⑧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7、这个时候,作为老公应该多关心妻子,给她讲明你们在家庭中的位置,讲明作为父母怎么地不容易,有意见分歧要多交流,要学会尊重孝敬父母,当然你也要同样地尊重孝敬她的父母。

8、④女人多事,男人无声;女人不柔,家财不旺。

9、小时候我不懂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但后来我明白了:一个家庭里,只能有一个女主人,而且这个人应该是妻子,而不是婆婆。

10、悲伤的剧情不写结局,相守的恋人不说再见,舍不得。却无可奈何

11、⑨家和万事兴,要想夫贵子贤,就要孝敬公婆,日子准能发达。否则富贵花间露,荣华草头霜,皆不能长久。学道不是要求别人,而是为了完善自己!

12、首先知道矛盾存在是很正常任何有人际关系的地方都会产生矛盾所以矛盾无处不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家庭的问题要更多的从感情的角度出发因为过分理智化处理显然会缺乏人情味家里不是法庭嘛当然这里面有技巧的因为不知道你说的.是哪方面的矛盾只能大体说大家都是一家人有缘才会组建成一个家庭所以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都尽量站在对方立场想一下能谦让的就让一下当然如果原则性的问题还是有必要说清楚的做到一个良好的沟通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多一些耐心少一分抱怨如果你能具体说说你的问题我可以帮你分析下如果我可以。

13、在强大的生活压力下,我们发现身边的朋友逐渐变少,剩下的只是无法割舍的亲情,即使我们不经常联系,在困难时刻,只要张口,都应该帮忙。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团结还会对彼此产生敬畏。老人看到这一幕,脸上也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14、②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15、⑦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关,第二要考虑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16、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17、家庭矛盾好解决。夫妻之间矛盾床上满足了,什么矛盾都没有了!兄弟妹之间,互相尊重,谦让,互帮。矛盾也会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了矛盾。可以说出心里话,解除误会,误解。

18、②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缘。

19、人多热闹,亲戚要经常走动,这在以前我们吃饭都要聚一起,一张饭桌都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觉悟也更高,不喜欢走街串巷,在亲戚家过夜都是实在没办法的事情。

11.一张家庭照片初一英语作文 篇十一

一张家庭照片初一英语作文

Look at this photograph of my family.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it. The tallest one is my father. He is forty-eight years old. My mother is standing beside him. She is not tall as my father. She is three years younger than my father. Sitting in front of them are my grandparents. My grandfather is that fat one with a pair of glasses. My grandmother is as fat as he. This little one is me. I’m sitting between them. All of us love one anther. I have a happy family.

看看这个我的家庭照片。它有五人。最高的`一个是我的父亲。他四十八岁。我的妈妈站在他身边。她不比我的父亲高。她比我爸爸年轻三岁。坐在前面的是我的祖父母。我的祖父戴着一副眼镜。我的祖母和祖父一样胖。这个小的是我。我坐在他们之间。我们都爱对方。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12.家庭的矛盾初一作文 篇十二

包办的思想根源在哪里呢?不正当的爱,不信任,不放心。

一个人,一群人,全国人民,在成长的时候,因为不正当的爱,因为溺爱和偏爱,都会造成孩子偏离正常教育轨道;因为不信任,自会产生侥幸和造假,使得说大话、空话、假话、骗人的话成为一种自然;因为不放心,自然会抱着,托着,拦着。

所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道理搞清楚了,解决的办法自然会产生。这个办法就是“还”——还孩子自由发展的权利;还教育以自主发展的空间;要想做得好,所有的家长必须做到一个字“放”——放心、放手、放下。

家长必须做到三放:放心、放手、放下

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角色所面对的受教育者是孩子。或许是因为孩子太小,或许是因为对孩子的认识不足,或许是因为内心的私欲而产生的功利思想。家长表现出许许多多的不放心、不放手、放不下的行为。这些行为严重扭曲了教育的真正,糟糕的教育带给孩子和学生扭曲、糟糕、甚至毁灭的人生。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好心做坏事啊!”

因为爱的缘故,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还小,“别太难为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只看到了孩子身体的一面,对孩子生活方面的要求,有求必应。这种溺爱心理,会造成两种结果,一种是“惯坏了脾气,吃坏了肚子”;另一种是“惯坏了脾气,吃胖了身子”。孩子吃得“膘肥体壮”,家长才觉得光荣。除了生活以外,其他的事情家长就可以不管不顾了。而孩子一旦行为上出了问题,又有“树大自直”的传统思想做挡箭牌,教育就变成可有可无的事情了。

当今独生子女社会,家长对子女溺爱有加,子女的生活被照顾的无微不至,孩子的方方面面都被家长承包了,孩子从生下来直到上大学,除了“学习”从来不需要做任何事。再加上对于安全的担心,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时刻牵动着家长的心,恨不能帮助孩子做好一切事。这种心理造成了家长不放心、不放手、放不下的格局。

如果家长三不放都是因为家长们的私心作祟。家长把能动的、活生生的人,当成了他们的工具和玩偶。这种心理,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尤为突出。三不放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呢?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偏执,易激惹;冷漠,缺乏责任感;孤独,不会合作。

所以,若要孩子成人,若要学生成才。家长必须学会三放。

第一是放心

“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他自己的运行轨迹,尊重他自己的成长规律是对于他的最好的教育。放心的举动就是一种尊重之举,就像种子种到土里需要一个发芽期,这个时候您胡乱浇水施肥,后果必然是扼杀。待到小苗长出地面,您也不必要过于“勤劳”,“揠苗助长”只能造成禾苗的死亡和毁灭。这个道理,用在孩子的身上,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第二是放手

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去,让他们经历风雨,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筋骨和思想都是在家长放手的情况下变得强壮和丰实起来的。这里需要提醒放要放的科学,“该出手时才出手”“该放手时就放手”。家长要立足于出手管行为,关注“第一次”的发生,给予“第一次”以最好的教育。家长要立足于放手给思想,让每一个孩子的思想都能够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在蓝天和白云之间。可以这样说,放是为了精神,办法就像老鹰把小鹰推下悬崖一样;不放是为了肉体,对肉体的放是放风筝的放,最后还得有一根绳牵着。

第三是放下

有什么事不可以放下的呢?只要做到了放心和放手,孩子将来对也好,错也好,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他们都会正眼面对,他们会从挫折中学会担当。倘若跌了一跤,他们自然会自己爬起来,“挺直了腰杆,重新来过。”失败锻炼的不仅是人的能力,还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有钢铁的意志。

13.初一写家庭作文:我的幸福 篇十三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追求。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付出。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恬淡……

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它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而我的幸福则是平平淡淡的,当走在幸福之路的时候,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呵护我那平淡的幸福。

小时候,在爸爸妈妈讲的故事中我踏上了幸福之路,开始了幸福的旅程。

进入幼儿园,每天爸爸妈妈接送,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抒写了第一篇幸福之路上的故事。

三年过去了,跨进了小学的大门,妈妈拉着我的小手教我过马路,那温暖的手掌,甜甜的嗓音,让我觉得幸福仿佛永远停在自己身边,不会走开。

上中学时,要骑电瓶车上学,父母千叮咛万嘱咐,让我路上小心,走慢点。虽然已经一个人上学,但是,那属于父母的关心,在我的幸福之路上又记下了一个幸福的画面。

幸福是什么?对于我来说,幸福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慈母爱子,非为报也”、“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的母爱。

幸福是“父之美德,儿女遗产”、“父之爱,深而沉重”、“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藕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功名”的父爱……

上一篇:道德讲堂工作总结下一篇:民族团结演讲比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