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总结

2024-12-28

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总结(精选12篇)

1.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总结 篇一

青年教师培训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年教师培训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年教师培训总结1

通过学习,我才知道,我们一天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制定学习计划,不断地更新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使自己永远充实。我要扎扎实实地学习,每年要看两本杂志,虚心地向专家、同行学习,使自己不断上进,成为学识渊博、教学理论丰富的骨干教师。积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次骨干教师岗位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

首先教师应树立新的师幼关系观,即转变传统教育工作者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幼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其二教师应通过观察记录,熟悉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儿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主动和儿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发展。第三,做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观察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二、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注重个体差异

我们要真正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不要为了体现活动结果而只是提问能力强的孩子,忽视个体差异教育。如在观摩活动中,我们要以平常的心态组织孩子活动,让各种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要让能力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样能力差的孩子才有安全的活动环境气氛,自信心十足,才会获得成功和满足。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幼儿,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不要只追求结果而放弃过程中尊重幼儿发展水平与个体差异教育的统一。

三、教师应注重综合性和课程的整合。

儿童的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就像杜威所说的:“出现在儿童世界里也并不把他的经验按学科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的,儿童也并不把他的经验按学科结构来分门别类,而且儿童也并不足分门别类地去感受、去认识他所经历到的事物。分科课程与儿童生活的统一性是冲突的。”因此,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应是综合的,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在教学实践中,要综合各领域的知识进行活动设计,力求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的经验。

四、教师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是独立人格的人,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愿望。老师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对孩子说话的音量要适中,不要大嗓门;尽可能蹲着和孩子说话,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如“我认为你这样做比较好”,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理由和益处,这时孩子会自觉地按你的要求去做。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接纳孩子的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于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五、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前儿童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总之,这次学习,收获很多,我会继续努力,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

青年教师培训总结2

短短的几天,几十个新教师聚在县进修学校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培训。从新入职教师的人员来看,女教师居多,惟独三个男教师。这样看来未来小学幼儿园新教师即将出现一种新情况,那就是女教师多男教师少的局面,做为男教师的我们更要担起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为祖国输送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本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时间也从xx月份持续到xx月份,但统一一起培训的时间只有五天,其余时间是自学自练阶段。培训的内容包括:教师专业素养及专业成长,师道尊严,老前辈对我们新教师的一些建议,了解学生的心里教育,有效课堂教学,教学艺术的培养,校园安全及防护,班级管理、听课、评课、备好一堂课的指导,如何上好一堂课等等诸多方面的学习。虽然一起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内容却是如此的丰富,对于我们小学、幼儿园的新教师来说更是终身受益。通过此次的培训,我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收获,现如下几点:

一、经过此次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本次培训中听了有关教职专员老师的讲座后,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正如韩愈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也涉及到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是有向师性的,这也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第四,教师是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而作为一名新教师更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作为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求。

第五,教师是朋友,良师益友这就强调了作为教师要懂得和学生做交心的朋友,师生之间相处要融洽,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里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里学等,作为教师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里特点、心里困惑、心里压力等,并及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里品质。

与此同时,对教师工作的基本内涵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认识到了教师责任的重大,要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师必须要具备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拼博精神,这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含辛茹苦,默默耕耘,更要爱生如子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处处用真情去打动学生。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先进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里素质和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夫和专业水平,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对待学生要多问为什么?还要多鼓励、多安慰、经常开导,说实话。少说讽刺的话,冷淡的话,伤人的话、威胁的`话,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二、经过本次的培训为我的工作提供了许多实际日用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学科专业科的培训,使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六要素既: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设计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课内外活动。其中备课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备课中要准备三方面的内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学到了多少东西。这不仅仅要求老师课时的安排及备课,还要善于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总结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教学上应该懂得将教学艺术化,学会抓住学生的心里,引起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从新知识的传输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懂得授课的艺术性。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势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这门学科,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我努力地备好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

三、经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本次的培训贯穿对新教师的鼓励。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的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发展的浪花。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高尔基曾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让自信充满生活,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也许,对于我来说,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就能取得好的开始,而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2.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总结 篇二

一、“卓越计划”下需转变教师角色

作为工科出身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师, 因为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 就必然造成在教师职业训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加之现阶段的“卓越计划”培养模式下, 对直接从学校走进学校的青年教师在工作几年过程中积累的相关教学经验、教学模式等已不适用于“卓越计划”下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所以青年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转变成更好地成为“卓越计划”要求的教师。更好地为师, 此为教师必须坚持的根本。只有不断地适应形势、适应工程教育的培养主流, 才能更好地为师。

二、“卓越计划”下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根据“卓越计划”提出的“3+1”模式的要求, 即在四年本科阶段, 在学校学习3年, 在企业实践环节累计1年。在这种形式下, 同样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与方法, 与“卓越计划”要求相接轨。那么在新的“卓越计划”体系下, 必须要注重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第一, 掌握教学重点及难点。按照“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认真研究每门专业课程的自身教学特点, 明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透彻了解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及难点。第二, 正确利用教材。目前卓越计划教材匮乏, 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有针对性选取教材。更要明确大学课程的教材只是参考书的理念。大学者不能拘泥于一两本教材来学习知识, 要懂得将各种参考书拿来为已所用, 这是培养未来工程师自我学习能力的基本信条。教学者更应深悟此中内涵, 才能将更加广泛、灵活的知识拿到课堂。第三, 按“卓越计划”要求备课。会备课的标志, 要有讲稿与教案, 而且讲稿与教案要与原来培养计划下的课相比有所不同。所写出的讲稿或教案、课件与课本或教材要有区别。区别之一是要把学生看到的教材层次和讲解过程中的层次区分开来, 尽量做到用最好理解的层次与语言来说明知识点;区别之二是结构有调整;区别之三是语言表达方式不同, 也就是语句较短且通俗易懂;区别之四是内容不同[6], 讲义里教师要查阅大量资料, 特别是“卓越计划”体系下要对知识更新, 避免教材观点陈旧不符合工程教育实际。第四, 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备课。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不同时代的学生各有其特点。青年教师要在为师之初学会了解学生, 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需要与思想状况, 更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等。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来制订及调整教学, 使之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五, 要探索将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卓越”课堂。目前的学生, 思维敏捷、眼界开阔、自信心强, 常规的讲授式教学法往往容易让他们对课堂形成一个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印象。所以, 将一些非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如合作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 与传统讲授法结合会达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青年教师要从以上五个方面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以更好地符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精神和培养目标。

三、“卓越计划”下处理好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的关系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老师必须要同时完成工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止要求青年教师要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需要青年教师要以不懈的努力从事科学研究。为了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 工科大学教师的传授者角色, 要更偏向工程应用实际, 以更好地为“卓越计划”教学服务。钱伟长说:“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 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 没有灵魂的教育”[7]。所以, 研究者这个角色同样重要。青年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做到既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卓越计划”下的教学要求, 又做到教学与科研互相补充, 互为提高,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

四、“卓越计划”下走进企业岗位提高工程实践水平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工学专业, 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现场经验与水平。作为年轻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师, 他们大都是属于从学校走进学校, 从学生变成老师的类型。现场知识的缺乏, 严重与所学理论脱节, 势必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所以, 在“卓越计划”培养体系下, 青年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企业实习一段时间, 这样才能将理论所学与实际更好地结合, 以更好地服务于“卓越”教学, 服务于科研, 最终培养出未来卓越工程师的毛坯———学生。

未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 在于本专业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提高。思考青年教师自我提升问题也正是思考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问题, 国家“卓越”发展计划, 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这个典型的工科专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也为本专业青年教师的自我提升指明了方向。希望“卓越计划”下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青年教师, 都能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与提升成为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合格之师。

摘要: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融合过程、机械、控制领域内容, 是典型的工科交叉专业。依据其专业特点, 本文主要研究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青年教师在角色转变、专业教学能力、科研与教学、下厂提高工程水平等方面自我提升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青年教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R].教高[2011]1号.

[2]陈国华, 梁峻.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 2011, (2) :45-50.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4) :10-17.

[4]武锦涛, 银建中, 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 2013, (2) :11-14.

[5]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 (2) :51-60.

[6]谷清水.如何提高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J].池州学院学报, 2008, 22 (1) :120-124.

3.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总结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国培计划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140-01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从青年教师抓起。在如火如荼的国家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中,教育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国培计划”,犹如一股新风吹进农村小学校园,翻起绿色的涟漪,展现出一派喜人的景象。无数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有幸参加了千载难逢的“国培计划”学习培训,坚持在职以网络研修为平台,零距离面对面学习到了新的理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经验,成为了“国培计划”的学习者和受益者,眼界大开,获益匪浅,专业素质显著提高。

一、聆听专家讲座,品尝学术盛宴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由于客观受地域、教育资源和办学经费的约束,广大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聆听教育专家举办的小学数学专题讲座,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十年来取得的理论成果不甚了解,对目前困扰小学数学教学的客主观原因不甚清楚,对小学数学现代教育理论掌握不多,严重影响着其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国培计划”能有效帮助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在以网络研修为平台的“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广大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通过小小的电脑荧屏,零距离面对面聆听到了国内顶级专家就小学数学教育领域某个方面的精彩讲座,品尝到了一场场从未有过的学术盛宴,津津有味地咀嚼到了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最新教科研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清楚认识到了制约自身专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找到了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对如何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和发展,对新课程结构的变化有了前后的比较,为进一步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前沿理论基础。

二、观摩优秀课例,采撷浪花朵朵

既有专家前沿理论引领,又有优秀课例观摩借鉴,是“国培计划”学习的一大亮点。参加“国培计划”学习的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在聆听教育专家有针对性的数学某个版块、某个知识点讲座后,可以观摩到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相应的优秀课例。这些成功的课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过程与专家开设的讲座紧密结合,互为印证,让观摩者清楚明白地看到了优秀课例的优秀之处所在,积极反思拷问了自己之前的“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教学行为;使观摩者对如何跳出文本,根据学生实际定内容,根据内容定目标,根据目标定教法,根据教法又重新反复修改内容和目标的施教流程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取舍;使观摩者对一个个优秀课例呈现出来的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有了可学习、可模仿、可借鉴的成功案例,推广传播的价值非常巨大……简言之,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在观摩网络优秀课例的过程中采撷到了美丽的浪花,获得了久违的或者说从来就不曾有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外感、收获感和幸福感。

三、发起研讨交流,共同见证成长

参加“国培计划”学习的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为改变“独学无友,进步必然慢”的不利状况,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好学精神感召下,根据学习计划和安排,积极通过网络这个获取知识便利快捷的研修平台,没有顾忌,没有羞涩,没有自卑,互为人师,互为同学,互为朋友,彼此沟通,彼此学习,彼此进步,博采众家,欣然与相识的、不相识的学员一起就“国培计划”学习某一话题发起了频繁有效的网络研讨交流,一篇篇见解独特、观点鲜明、立意深刻的文章载着无数学员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收获在清脆的键盘敲打声中愉快在网络世界里遨游传播汇集碰撞,广大学员在畅游无阻的网络世界里激情阅读到了不一样的数学思想、数学理念、数学目标,效果显著。大家的思想不再禁锢,观念不再陈旧,见解不再落后,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交流的快速、成长的喜悦。实践证明,发起网络研讨交流,共同见证成长的学习方式再次印证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变成了无数种思想。”的伟大真理。

四、撰写成长心得,提升理论水平

撰写成长心得,提升理论水平,是“国培计划”的要求。为此,参加“国培计划”学习的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在网络研修过程中,立足“国培计划”,把自己对“国培计划”的感想、感悟、感触汇于笔端,写出了一篇篇上档次、有质量的心得或论文,再现“专家引领,自我研修,内涵发展”的学习培训实况,对“国培计划”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和小结,反思“在线交流、专家讲座、教师作课、案例研究、问题解决”的培训方式和质量,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总之,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通过“国培计划”网络研修这个交流平台,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文本能力显著提高,教育教学与教科研能力显著提高,创新意识日益增强,逐步成长为地方上教师教学和教研的领军人物,有效地促进了自身专业化成长,切身体验到了“国培计划”在为全面推进农村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和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品尝到了与“国培计划”一道成长的喜悦。

4.青年教师培训总结 篇四

双城小学 宋俊芳 2012年3月18日

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举办了青年教师培训班。青年教师的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学校能把此项工作固定化、制度化、长期化。而且要针对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在培训模式上有所创新。

青年教师培训从2005年11月8日开始,至2005年12月16日结束,总共开办了六次讲座,包括周波主任的“上好理论课,做合格教师”、刘玉梅主任的“实践教学规范”、侯文顺处长的“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刻苦钻研、尽快成长”、李晓东处长的“教学方法改革和新的概念”、马超主任的“立志、立身、立言”和梁青山院长的“立德正身,做人民满意的高职教师”。每个主讲人都是学院精挑细选的,分别在各个方面讲授了青年教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修养,其中有很多是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使年青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非常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一、培训课的认识体会

我毕业来学校工作,以为做好教师的教书工作,只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学校就行了。通过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培训,我了解到当一个好教师并不容易。

首先是在理论课方面:教师应该博览古今中外典籍使自己成为饱学之士,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必须勤奋进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己,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教好学生。我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工作,在教授课程之前,先把教材读通读透,弄懂教材的每一个细节,制定一个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授课计划,然后认真进行备课,尽量多理论联系世纪,多讲一些适合学生今后工作的内容,讲课时注意基本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还要积极进行改革,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上课时,尽量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多和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讲解疑难问题,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每次上完课认真总结,写好课后记,以便改进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

其次在实践课方面:实践教学环节是各门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是通过反复的动手实践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而且“实践教学”的质量又决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败,所以实践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院根据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职业教育的现状,在院长的畅导下,形成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以后在实践教学中要做到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充分,在指导学生做实验时,自己要先明确实验目的、要求,熟悉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及装置,认真准备实验,找出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实验前要检查仪器、设备和用品的准备情况,排除故障,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学生做实验时耐心指导,认真组织实验教学,学生不放羊,充分利用教学时间,照顾全体学生。仔细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认真讲解实验内容和要求、原理、操作及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注重启发式教学,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并记载每位同学的批改结果,积极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再次是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我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担任新生班(材料0551班)的班主任,我严格按照学院的班主任工作细则进行工作,努力想要把班级工作做好,有人曾经说过: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我所带的班级是五年制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我今后要更加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培养学生自育能力。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管好孩子。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以信赖,要风趣幽默又有耐心,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智慧爱心型的优秀班主任。

我还认识到教书育人德先行。高尚的师德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是为人师表的起码条件,是学校高水平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个体会,教师应作到有三心,就是事业心、责任心、平常心。

事业心:简单的说就是人民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自己教学工作与祖国民族的兴衰联系起来,从平凡的教学工作中看到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意义,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对教育事业产生深厚的感情,才会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坚守教育工作岗位,把毕生经历献给教育事业,许多优秀教师的事迹也证明这一点。

责任心: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要有高度责任心。其原因很简单,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具有特殊性。其培养的“产品”是人,理想的目标是培养出要符合国家教育的目标的人。最好不出废品,更不能出危险品,教师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怎样做到对学生有爱心,又怎能对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生活去主动全面关怀。

平常心:在现代的社会中教师不能和其他挣钱多的行业去对比,更不能与培养出的学生去对比,教师如果只想赚钱,就不能安心去工作,所以我觉得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我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应该认清形势,使自己尽快适应学院的各项工作。做到正确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确立高尚的人生奋斗目标,从心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怕吃苦,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一切问题,每节课认真做好课后教学体会和辅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记录,着重调查研究,尽量坚持挤时间看书学习。在管理学生时要严格认真,宁可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骂你,而不能让学生毕业后骂你。

现在学校正在进行教学改革,李晓东主任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描述当前的中国教育形势,介绍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还提到了“彼得高地”和“八二”定律等理论,令我耳目一新,教学改革就是改革落后教育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完善培养模式是教育教学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统一,知识与技能融合,使学校的发展出现“二次曲线”,迎来新的飞跃。

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到自己距离优秀教师还有很大差距,虽然态度认真,但缺乏经验,在各个方面都有不足之处。

(1)在教学方面

在理论课讲授知识时应该多与学生互动,注重教学设计,多实行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多让学生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的其他学习情况也应在了解得多一些,还要扩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多讲一些学生感兴趣和对学生今后工作有帮助的内容,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课堂内容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指导实验课时,要争取亲自将每个实验多做几遍,争取多让学生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和对今后工作有帮助的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在学生管理方面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学院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虽然工作充满热情但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估计过高,导致在有些时候管理不够严格;班级有些学生自律性很差,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耐心,也向其他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请教方法,但是由于本人经验不足,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成熟使问题解决得不够圆满,导致班级在系里的排名靠后,自己也觉得很是伤心上火,我决定今后应该更多的向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请教经验,更加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友耐心和爱心,多多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会独立生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争取使班级名列前茅。

5.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篇五

一、培训目的为了加快现代化进程,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适应名校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做好新、老教师的交替工作,提高全体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我校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当作一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来抓,努力使青年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尽快在教育教学方面步入轨道,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骨干的后备力量。

二、培训方式

(一)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二)专家引领(外出学习等)、教研员亲带、骨干教师帮教示范。

三、培训对象

工作认真,积极要求上进,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青年教师。

四、培训要求。

(一)培训学员要认真参加每次的培训活动,严格培训制度,不得随意缺席培训活动,集中学习均采用签到制。

(二)按时保质完成培训布置的各项任务,不拖拉、拖欠。

四、培训内容及具体措施

重点结合街道、区每年举行一次的说课、教学基本功比赛和 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本学期重点结合教师基本功比赛进行培训)

(一)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组织青年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给教师的100个建议》等教育、德育纲领性文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幼,安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思想观念。

(二)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

每学期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阅读教育名著或杂志,如:学习吴正宪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做好摘录。其次,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行为,剖析教学中的得失,及时总结,并撰写反思及论文。

(三)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

(四)观看录像,展开评课,促进青年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他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五)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积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条件,搭好“舞台”,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各级教研活动中唱主角、接受锻炼。

(六)通过“同课异构”,锻炼青年教师学会听课,学会评课,学会研课,学会导课。

(七)通过各种渠道,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或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来我校讲学。并给青年教师指供各种教学信息,推荐优秀文章在各类刊物上发表。

6.青年教师培训总结 篇六

1、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的第一节课,梁副校长就给我们青年教师们讲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是指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职业是指一个人获得生活的主要来源的手段,道德就是指良心,是社会认为正确的行为规则。教师要给学生传授知识,为人师表,所以其职业道德也有特别的要求:首先我们应该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教学,对待同事要团结协作,对待家长态度要尊敬和蔼。

2、教师的行为规范我们要严肃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备课,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普通话要过关,不能体罚、挖苦学生。

3、专业化教师须具备的专业能力第一,理解他人和于他人交往的能力;第二,管理能力;第三,教育研究能力。

二、教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包容学生的心。

热爱、包容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如果说一个老师没有一颗热爱、包容学生的心,他谈不上热爱教师的工作,他更称不上一个人民教师光荣的称号。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教师要实现自己心中热爱、包容学生,就需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体现。特别遇到差生,老师更加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真诚的爱和宽容去感化学生,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形象。

三、自己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

当今是科学现代教育快速的发展社会,知识日新月异,单单靠老师在大学和平时的学习进行教育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学生比老师知道的更多,我们必须坚定的保持一个意识,教到老学到老。在平时中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特别注重加强本转业知识的学习;虚心请教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多听有特色和风格水平的教师的课;在教学道路上不断创新、探索,创造出一条具有自己风格水平的教育教学道路,逐步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7.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总结 篇七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要培养高技能人才, 就需要一支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加快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重视和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而实行导师制目前已成为青年教师培养的一项有效措施。导师通过“传、帮、带”, 对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 能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但从我院导师制实施情况看, 该制度偏重于对青年教师理论教学能力的培养, 对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均衡发展, 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培养效果。

近年来我院对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探索导师制在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笔者几年来数次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 在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导师制的创新与实践

几年来, 我院在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过程中, 为加快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对导师制的实施条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培养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一是对导师的选聘要求方面进行了调整, 探索导师制在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如对原有的导师必须具备教授、副教授、学科带头人等条件中, 加入可选聘具有高级实验师职称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型导师。实践教学型导师要求由具备丰富实践教学、科研及临床经验和能力, 能负责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德才兼备、为人师表, 并且乐于承担导师职责的高级实验师担任。二是实行青年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轨制”导师培养模式, 采取“先实践、再理论”的导师轮换培养制。三是要求青年教师必须要有专业实验室的实践和锻炼过程, 各类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均需按计划、分批次进入专业实验室进行实践能力锻炼。四是导师在制订培养计划时应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 认真了解和分析青年教师的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特点、能力特长和其本人的职业规划, 制订适合青年教师发展的培养带教计划。实践证明, 导师制的此种创新, 能有效帮助青年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进行整合链接, 加快青年教师的能力提升。

二、导师制在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的探索

(一) 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

实践教学是青年教师全面掌握和融会知识, 培养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学院规定青年教师必须有在专业实验室和临床工作实践的经历, 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制度保证。青年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 导师应介绍实验室基本情况, 包括实验室布局、仪器设备、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人员组成和分工情况, 实验室所担负的各项工作任务, 包括实验教学、教研、科研、社会服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 帮助青年教师熟悉工作环境, 适应工作内容。

参与实验教学是锻炼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一个比较容易实现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医学类高职院校专业实验室所担负的实验教学任务十分繁杂, 特点是专业多、课时多、人员少, 且技术要求高。因此, 导师可根据锻炼培养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让青年教师尽快融入到实践教学团队中, 参与实践教学。导师要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基础和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任务, 做到既要全面培养, 又要有所侧重, 统筹安排, 合理分工。可以采用“听一门专业理论课、跟一门专业实验课、上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协助一门选修课”的方式,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

导师要从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两方面对青年教师严格带教, 实践教学培养可包括实践教学常规、实验计划制订、实验课程安排、实验内容和方法选择、实验重点难点把握、实验准备、预实验、实验带教、实验操作考核评分细则等;专业技能培养可包括基本操作、技术操作程序、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意外情况的防范和处置等, 保证实验操作规范、正确。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导师应督促、指导青年教师认真执行学院教学管理规范, 及时检查指导对象的教案、备课笔记、课件等教学文件;导师应向指导对象开设示范课、说课和听说课、随堂听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听课, 指导青年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 促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实践教学环节, 掌握教学规律, 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在实验室的锻炼培养阶段结束后, 要对青年教师进行实践课堂教学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 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培养学习。

(二) 良好的教科研能力是对青年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

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项目对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无疑是很有帮助的。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较高, 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 较浓厚的科研氛围已经形成。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 导师应介绍本专业科研团队的科研工作进展情况, 并根据青年教师自身的专业和研究方向, 推荐其参与到相关项目和课题的研究中去, 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加强与行业专家学者的联系, 借助于实验室的科研平台, 积极开展项目申报与实验研究工作, 积极参与学生科研指导工作, 如指导学生申报“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科研项目, 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技能竞赛等。通过以上多种培养途径, 达到强化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意识, 锻炼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 指导青年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它对于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教科研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导师要培养青年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参与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安全措施的落实;参与实验室设备申购的调研论证;参与新老实验室的规划和改造;强化生物安全理念, 为改善实验环境条件出谋划策。同时, 导师也应很好地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 放手让他们实践和锻炼。如先进的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调试使用、网络及多媒体新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新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等, 以促使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实践教学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 引导青年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和社会服务

医学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应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 临床实际工作经验相对缺乏。为加强“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 在校内实践教学及技能培养阶段结束后, 导师应根据青年教师所学专业并结合学科建设发展需要, 建议并安排青年教师到医院相应的专业科室进行脱产半年的临床实践锻炼, 使青年教师进一步加深对临床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且在青年教师的工作过程中, 学院可根据教学安排, 轮流选派青年教师到医院对应科室进修学习, 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年必须到医院参加顶岗实训满一定时限, 并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等。

导师在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同时, 应强化其社会服务意识。高职院校的专业实验室可以成为对学校和社会服务的窗口, 借助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教学条件和设备, 发挥教师技术上的优势, 主动为学校的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发挥专业贴近行业的优势, 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及行业的技术培训;安排青年教师深入社区等基层一线, 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 如社会调查、健康宣教、疾病筛查、体检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而且可以有效锻炼青年教师队伍, 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 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加快了青年教师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速度。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探索青年教师培养新模式, 通过实施导师制在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采用多环节、多途径、多方法、多元化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有助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快速提高, 有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有助于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有助于教师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 有助于高职院校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相信在各院校的重视下, 在广大青年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随着青年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必将进一步增强, 人才培养质量也必将进一步获得提高。

摘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中, 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尤显重要,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是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方法, 探索实践导师制在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为青年教师培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践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蓉彬.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1) .

[2]刘立峰.对高职院校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 2014 (23) .

[3]陈瑞军, 刘进强等.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4 (4) .

[4]刘庆春, 张峰.医学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5) .

[5]周杨.中医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实践模式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10) .

8.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总结 篇八

When we train them, we try to link them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other development agencies that provide funding, because after finishing the training, getting start-up capital is a challenge for them. They need money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because the government cannot provide enough employment for the young people.

In Kampala we’re training 400 young people in ICT and leadership skills. 12 week training per class, and every class with 25 youths.After the training, we hope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 start something and help their communities. It is mandatory for every youth that takes part in the training to go back to the community, helping with the cleaning, helping the poor, helping the elderly. Also, each class is supposed to identify a project. The class that’s training now, they’ve gone to support a school. It makes them feel that they are part of the community and that they have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th their communities.

For Arua (north of Uganda): We’re implementing the program with the Arua municipality. Last year we trained over 1000 youths in 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skills. At least over 50% of those trainees have created their own jobs. We try to provide them with key tools .We also give them life skills. They need to be mentored. Some of them we identify good firms where they can go for mentorship, to ensure that at least they can get a good foundation to start.

I’m happy that the government in Uganda has realized that youth they are key stakehold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they have come up with a number of programs to support them. One of the program is called “Skilling Uganda”, because they realize that the unemployment situation in Uganda is attributed to a lack of employable skills. That program gives them access to multisector skills, life skills, and vocational skills.

nlc202309031314

I started with young people in 2006.I think young people have the potential and can be good leaders, they know their problems better than we do, they can always find solutions to their problems, but it would also be good for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development partners to involve them in all their interventions. For young people to feel that a project belongs to them, that they’re part of it, they need to be involved right from the start, from the design of the project.

We know young people are very energetic and can do anything. You talk about riots in the cities, crime, youths selling themselves and actually, that’s because they fail to make good livelihoods and they can’t find alternatives.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government and other development partners take young people as key stakeholders to create change. Young people also have a problem of attitude, sometimes their attitude towards certain opportunities may not be that good.

They disregard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but they don’t realize that many youths that have gone to university don’t have jobs because the government is not able to provide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is being introduced as a concept in secondary school in Uganda. It has becomes a subject up until university.

At the country level we are promoting physical development planning, making sure that the spaces for young people are being identified (recreational center, youth center)... They are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We also try to promote their engagement, let them take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We are trying to train young people to build their own centers.

我在“一站式青年中心”的乌干达坎帕拉和阿鲁亚代表处工作。作为联合国人居署的一分子,我主要协调青年项目的开展。“一站式青年中心”主要围绕6个主题为青年人赋权。例如信息交流技术项目。其中,特别针对创业开展了提升青年技能的服务。乌干达有着很高的失业率,所以国家决定必须授予青年人技能。这也是我们在做的事情,通过与很多组织合作,培训青年人在创业及管理上的技能。

当培训他们时,我们会为其联系金融机构和其它能提供资金的机构。因为培训结束后,启动资金是一个挑战。如果政府不能为这些青年提供足够就业机会,那么他们需要这笔钱来创业。

在坎帕拉,我们为400名青年人培训了ICT和领导技能。每个培训持续12周,每个培训班有25名青年人。培训之后,我们希望他们能开始工作,并回馈社区,这似乎是每个青年的义务。每一个培训班会有一个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是支持一所学校。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并具有社会责任感。

在阿鲁亚,我们正与市政府开展合作。去年,我们对1,000多名青年培训了创业及商业管理技能。其中,至少50%都实现了创业。我们希望提供给一个关键的工具,同时也培训生活的技能,他们需要这些辅导。

我很高兴乌干达政府已经意识到青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为此实施了很多项目支持他们。其中一个项目叫做“技能乌干达”。在他们看来,乌干达的失业问题主要是由于就业技能的缺乏。这个项目让他们能接触到多方面的职业与生活技能。

从2006年起,我就开始从事青年工作。他们有潜力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他们比我们更知道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之法。但是,拥有政府或其它部门的帮助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对于青年人来说,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所从事之事的一部分很重要,他们需要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

青年人拥有无穷的活力,可以做任何事情。或许你会说城市里发生的骚乱、犯罪等事件,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好的生计,往往别无选择。所以,政府与企业将青年人视为改变现实的关键因素显得非常重要。当然,青年人会有一些态度问题,有时他们对待机遇的态度并不正确。他们忽视职业培训,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不少上过大学的青年人同样因为政府未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而失业。目前,乌干达正在中学阶段中引进创业教育。青年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我们要促进其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来,开创一片天地。

9.全镇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篇九

我镇现有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近60名,他们各自奋战在教育教学最前沿,他们健康向上,精力充盈,才智过人,他们是一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他们是我镇学校教育的宝贵资源。对他们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是全镇师资培训的重点。

让青年教师在培训中:塑造完美人格;拥有伟大精神;热心教育实践;践行爱的教育;养成学习习惯;学会教育思考;具有创造品质;建立交流平台;建设和谐团队;振兴沙河教育。

二、基本要求

1、职业品质

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培养自己的职业自觉,懂得个人才华、创造力、个性品质始终居于道德修养、群众威信之后,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树立主人翁意识;讲大局,重效率,个人意志要服从于教育发展需求,服从于学校文化建设,服从于公共关系秩序。

善将自己的情感与行为自觉融入学校的发展意志中来。

勤于自省,检视自己的思想、言行,能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规范力

遵循省市规范管理规定,规范镇校师训工作。

规范制度:建立科学、全面、规范、有现实效能的学校制度体系。

规范育人: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落实学科德育

规范课程:严格执行国家、省课程计划,开齐开好各门课程

规范教学:将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做实、做规范

规范教研:依问题定主题,有高度,讲参与,重实效,守纪律

规范课题:科学论证,慎重选题;计划缜密,过程严谨,注重实践,共享成果

规范备课:认真研究镇单元整体课例备课,有效选择借鉴,进行个性化修改

规范课堂:课堂时间的完整性、课堂过程的效率性、课堂中的纪律性

规范活动:主要指大型集体活动、大课间学生兴趣活动,制度健全,职责明确,计划详实,过程性强

规范档案:尤其是德育活动、安全教育活动、教研组、课题组、兴趣组的各种过程性材料要及时、要健全

规范时间:严格执行学校作息时间、上下课时间、会议或集会时间、活动时间

规范习性:学会学习,提高言行素养,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课堂习惯,与人交往、交流能力,加强自我约束力

3、内驱力(精神)

时代需要精神,学校需要精神,青年教师需要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精神力量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精神生活、精神力量,是一个人生活的“理由”和存在的价值。失去对人的精神、情感、心灵、人格的关注、陶冶、滋养,教育就不复存在。

周一贯老师说过:简单的工作反复地做,而且越做越好,这就是专家。反复的工作,快乐的做,而且越做越乐,这就是赢家。专家加赢家就是大家。

教育需要精神上的阳光享受与生命动力,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或团队的精神,用我们的精神带动起一支精神的团队。

(学习是精神;关爱是精神;慎独是精神;行动是精神;实干是精神;规划发展是精神;科学研究是精神;是精神;激励赏识是精神;价值期望是精神;有幸福感是一种精神;乐观自信是一种精神;履行职责是精神;学会感恩是精神;创建引领是精神;张弛有道是精神;和谐共融是精神;率先垂范是精神;交流合作是精神;博采众长是精神;独树一帜是精神;勇敢无畏是精神;敢于挑战是精神;胸襟坦荡是精神;质疑发现是精神;解决问题是精神,士为知己者死是精神;感化入微是精神;锲而不舍是精神;持之以恒是精神;梦想成真是精神;厚积薄发是精神)

这些精神多是在默默中、不知不觉中进行着,教育的精神是一种美丽,教育的美丽是一种心情,是不知奉献而在奉献的心情,是不知追求而在追求的心情,是不知执着而在执着的心情,是一种靠近你温暖我的心情。

4、学习力、思考力

哲人说:“仅有知识的人,看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有思想、有视野、有智慧的人,他能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谈永康认为,教师要有静心走进阅读世界,有勇气做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有恒心去记录教育生活的点滴,一定要有梦想去引领忙碌而平庸的今天。

青年教师不要做照本宣科的、学而不思的、思而不用的教书匠,要努力成为学者型、研究型、思想型、专业型、实践型的教育者。要建立和培养自己的教学主张。要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师看教师,跳出学校看发展,跳出课堂看效率,跳出教育者看孩子。

三、措施与过程

(一)动员阶段

1、征询青年教师培训意见。

2、宣传动员,传达培训计划。

3、邀请城港路街道杨超副校长做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学生发明创造专题报告。

4、部分骨干教师做成长交流,(骨干教师、教导主任、学科带头人、老教师代表)

5、自己制定发展计划(成长规划)

(二)课堂教学与听评课能力方面培训

1、推荐参加市级以上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能够承担市级公开课、研究课。

2、中心小学每学期全校主题性听评课活动,全镇青年教师全程参与。

10.高中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篇十

一、培训目标

20--年暑期普通高中全员培训,通过集中研训和分组研训为主要形式相结合的模式,在省、市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准确把握和理解课程标准,使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内容

20--暑期全员培训内容分15个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教职工,全员参加培训,原则上不得缺席。

四、培训形式:集中组织培训与分组研训相结合。

1.专题讲座形式

(1)走出去:加强校际交流,和县内外名校挂钩,建立校外培训基地,暑期组织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名校听课观摩、咨询取经,向他们学习先进的有效的教育教学讲座、研讨会、教研活动等,鼓励并组织教师参加,使他们从这些活动中丰富知识,增长经验。

(2)请进来:聘请校外名师和专家进行各类专题讲座,如:名师成长之路、课堂的有效教学、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科研能力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等讲座。

2.分组研训形式

分组研训是在教务处规划和指导下,各学科组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结合学科特点及自身教学实际,总结提高。

3.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案例教学分析与研究要求各年级各备课组在听课基础上进行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矫正自己教学方面的不足。

(2)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3)开展师徒结对、营造青蓝工程。以年级为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和帮助新教师开展教育活动,从教材研究、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辅导等,手把手辅导。使其尽快适应教学。

(4)开展教学竞赛。

五、培训时间:

26日下午至29日上午

培训集中时间:上午8:30 下午3:00

六、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做好20--年暑期全员培训工作,根据省教育厅要求,经研究,成立20--年教师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本次培训活动的组织采取年级组及学科组双线领导模式,具体分工如下:

年级组责任小组负责人: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组责任小组负责人:

语文:-- 数学:--

外语:-- 理化生:--

政史地:--

11.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青年教师成长途径专业教师团队

实施“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旨是解决事业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端,做到因事设岗、因岗设人,充分调动每一个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然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人事制度改革直接导致了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上难上加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及教育教学的质量。创建专业教师团队是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途径之一。

一、 创建专业教师团队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1.团队成员间彼此信任、互相开放的主体关系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

由于专业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熟悉,相互信任,在这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这样成员之间的对话、合作、研讨有利于青年教师辩证地认识事物和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有利于青年教师思维水平的提升与研究视野的开阔,有利于青年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团队源源不断提供的学习资源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

由于专业教师团队中每一主体的知识特别是科研知识与科研信息总是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而专业教师团队能为教师源源不断地提供学习资源特别是科研资源,这也就有效地促进了团队各成员科研水平的提升及整个职业院校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

二、合理的成员结构是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重点

專业教师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要合理,最好具有一定梯度。成员主要包括:(1)专业带头人。他们是专业开发和建设的领军人物,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严谨正派的学风及较高的学术造诣,而且要远见卓识,能根据社会市场发展需要,提出专业队伍建设目标,制定专业发展总体思路,能组织和带领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建设,能选拔培养年轻的专业骨干。(2)专业骨干。他们是专业带头人的接班人,这个专业领域中,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及比较突出的成绩,在教学教研工作中,他们起到骨干作用。在团队建设中,要培养他们的双师素质、传承团队精神能力及领导、组织才能。(3)专业教师。主要是刚参加工作并从事专业教学的青年教师,他们是专业发展的后续力量。在团队建设中,要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创造和谐、民主、团结有凝聚力的学术和教科研氛围,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及个人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4)兼职教师。指职业院校聘用、引进本专业所在行业、企业或部门一线的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和培训,以充实实践教学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行之有效的策略是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关键

(一)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健全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客观有效的业绩考核制度。主要包括对团队整体的考核和对团队成员个人的考核,如实行业绩点考核与目标责任制考核结合,领导评价、督导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相结合,“质”与“量”结合,将考核结果与校内津贴及岗位聘任制挂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二是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经费保障。学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其占学校事业费支出的一定比例。

(二)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成立 “智囊团”

“智囊团”人选必须是在某个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如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外校专家等成立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院士作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顾问等。

(三)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提供培养途径:宽培养渠道,分层培养

1.把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作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中的核心工作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是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核心工作,一是分批次、有计划的对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其进行培训。例如参加国家级、省级的相关培训及研讨会,参加行业企业学习和实践等。同时让这些骨干教师承担起全国、省级技能大赛的指导学生工作,以大赛为依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通过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探索实践,专兼职教师的密切合作,以承担过企业项目或课题研究的教师为主体,以具体项目为主线,带动团队其他骨干教师参与研究,促使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2.把“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作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专业教师团队中,青年教师一般比例大、学历高,但缺乏经验,因此“双师型”教师培养对象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一是派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及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及各种技能大赛,支持他们与行业企业合作,并以自己的专业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内容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及项目,从而提高他们教学水平,加大“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二是对青年教师进行需求性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增强企业经验和实践能力。根据教师自身发展方向,选配青年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实习过程,让其熟悉生产过程,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三是实行“以老带新”、“师徒结对”, 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把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是实现产学融合的重点,能实行行业企业与学校有效对接。打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双向管理激励及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向企业反馈情况,企业根据学校反馈情况对兼职教师进行合理调配,并将反馈引入企业对其员工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兼职教师在学校授课期内,学校可以派专任教师做助教,使专兼职教师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逐步达到校企教师双向动态组合、知识融通的局面。

4.把营造和谐氛围作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有力推手

首先,要提高认识,引导教师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通过团队合作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编写校本教材等,充分发挥团队优势,让教师真正意识到合作的巨大力量。其次,在教学工作中,要彼此形成较稳定的课程教学关系,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及课程目标定位。同时,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如:学术前沿动态、教改项目、 课程建设及专业建设等,分享教育教学经验,营造专业教学团队合作的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淑芬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途径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12.青年教师培训计划总结 篇十二

庄河市光明山镇中心小学现有青年教师40名, 占全体教师总数的20%左右, 尽管这些教师的学历结构较好, 工作态度认真, 但他们教育教学的设计水平, 驾驭课堂和指导学生活动的实践能力较低, 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更是匮乏。面对着学校向内涵发展, 创建特色学校的挑战,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领导一开始对青年教师进行了相关的基本功培训。如:怎样备课、上课, 如何写好三笔字、制作课件等。这些培训工作搞了一两年后教师的热情不高了, 有的教师达到了优秀, 不知道应当再干些什么?甚至认为个人的专业发展“到头了”。学校领导也不知道应该再作怎样的专业培训了?真正实现教师专业的自觉而持续性发展的出路, 可以说教师的发展这时候进入了瓶颈期。怎么办?是停止不前, 还是寻求新的路径?这时正好赶上庄河市教育局开展了《研究型骨干教师培养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的省级课题研究。教育局成立了教科研领导团队, 我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听了专家的相关讲座, 心里对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一点“底儿”。再后来通过教科研领导团队的多次学习培训和研究性活动, 对培养青年教师的认识不断加深。为此, 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申报了大连市立项课题《小学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在课题的牵动下, 我确定了培养青年教师的三个策略, 在中心小学开展了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目标导向———引领青年教师制定成长规划

目标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因此, 我尝试引导青年教师确定个人年度目标和三年规划, 为的是促进他们自我发展, 主动发展。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出, 教师要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 爱岗敬业, 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 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 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 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引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是唤醒专业的自觉意识。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还要为自己和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如果没有科学合理规划, 教师的职业生涯就如同“和尚念经”。因此, 我建议所有的老师都要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可是老师不理解, 一所农村小学的教师有必要制定个人规划吗?不会写怎么办?我觉得要求老师做任何事, 首先得让他们理解和认同, 从心底里接纳。领导者的以身作则是最好的融化剂。为了让他们明白规划的重要性, 我组织召开部分教师座谈会, 让他们自己谈理想、谈目标, 我适时给他们讲一些关于规划的励志小故事和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几轮的克坚攻难, 大部分教师明白了:人要有明确的目标, 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 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 别人也无法帮你, 天助先要自助, 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 别人说得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 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老师的思想认识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怎样制定个人的规划了。因为我是教科研团队成员, 我们团队的研修内容之一是怎样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所以我就现学现卖, 一点一点地辅导。为了让老师有东西可参考, 我把自己写的个人发展规划发给他们做案例。当老师把规划交给我时, 我发现大部分老师的规划写得有“模样儿”, 但缺少一定操作性, 不“接地气”。我就找校长商量, 聘请专家辅导, 经过专业人士的案例分析和一对一的辅导, 老师的个人规划及年度发展目标基本符合个人实际, 也有操作性了。根据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 老师知道今年乃至这个月这一周该干什么, 怎么干了, 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可以说个人规划的制定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我校40多名青年教师有的制定了三年规划, 多数教师确定了年度目标, 并在目标的引领下自觉地通过网络学习, 请教专家, 读书自学, 实践锻炼等方式落实规划。

二、课题牵动———引领青年教师开展研究

立足教育教学实践, 引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是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方式。针对青年教师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匮乏这一实际, 在我本人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的牵动下, 我引领青年教师通过开展小课题研究, 落实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 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对于参加工作一两年的教师来说, 让他们做课题研究确实有难度。他们根本不知道课题研究是怎么回事?有的教师说, 搞课题研究是研究所的事情, 小学老师能研究出什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只能从头做起, 先讲课题研究的好处, 再普及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比如, 我现身说法讲述课题研究对个人成长的益处:能够持续性的读书学习, 保持职业的兴趣, 可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等。其次是介绍相关的书籍给大家读, 让他们领悟名师、专家的钻研精神和思想风范。然后, 寻找学习案例, 教他们如何选题, 如何制定计划等。当老师们知道课题研究是怎么回事时, 我又不失时机地请我们研究团队的专家点拨。通过这样的努力, 一些老师逐渐地“上道了”, 开始尝试做小课题研究了。我又及时地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把典型教师作为“标杆”, 外派参加专题性的培训。现在我校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有庄河市级或大连市级立项课题。我校藤雷老师的立项课题《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刘美华老师的大连市立项课题《小学数学“教会学困生学会学习研究》, 经过两年的行动研究已顺利结题。其中藤雷老师的研究成果还在现场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三、评价促进———引领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自我评价

在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 不仅要引领教师确定发展目标, 开展课题研究, 通过实践落实发展目标, 还需要通过评价策略去跟进。

(一) 引导自评。

引导教师自我评价, 最能够促进专业发展自觉性的形成。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针对青年教师个人规划及年度目标的自评活动。每人都要撰写年度发展报告, 针对规划中的目标, 个人都做了哪些工作, 做到了什么程度, 还有哪些不足以及怎样改进等。通过自我评价帮助他们自觉地去完成发展目标中规定的任务。

(二) 指导互评。

教师间的互评是相互交流和促进的有效方式。每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发展中的不足, 通过同伴们善意的肯定和指点, 都能从中得到启发。所以学校在学年初召开主题式教师座谈会, 老师间相互交流, 针对日常工作进行互相点评。如在课题研究方面, 你的研究切不切合实际, 有没有研究的实效;教育教学案例是否典型, 规划中定的年度目标达成得怎样, 未来三年时间能不能达成总的目标等。通过教师之间的互评, 学校领导的点评, 青年教师对个人发展的认识在逐步地提高, 不仅学会了取长补短, 还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

(三) 总结表奖。

光有老师的自评和互评还不行, 学校还得为他们搭台子, 让他们进行展示。把他们的长处发挥出来, 成为别人的榜样。如我校每年都要举行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 分享读书学习心得, 并进行表奖, 选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比赛。如我校王小妮、曲婷老师代表庄河参加大连市说课比赛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梁涵丹、邹健、马世海、滕蕾、郭丽艳、王晓妮老师都获得过庄河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一等奖。今年我校推荐马世海、滕蕾参加庄河市学科团队活动, 并上展示课。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形成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风气。

(四) 建立档案。学校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档案, 也引导教师自己建立个人成长档案。每学年的基本功大赛, 说课赛课, 读书情况等及参加上级比赛等活动都记录在档案中, 每学年的存档材料做为教师的年度考核依据, 同时, 更重要的是引导教师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五) 综合考核。

制定青年教师考核办法是一种外在的音带性评价。每学年末, 学校组织家长、学生、领导、教师四位一体的考核小组, 依据赋分标准及教师的述职报告打分。如课堂教学、师生家校关系、个人得奖情况、个人学习进修情况等。根据得分综合排序, 年末进行考核表奖。学校领导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指导。

我校现有大连市和庄河市立项课题8人次。获得各级优秀课、论文30余人次。2015年3月我校青年教师代表与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部分青年教师进行个人专业发展交流, 包括成长规划、读书体会、说课、课题研究四项内容。青年教师马世海制定的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客观、理性、明确、务实、可操作, 在发言交流中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一位校长深有感触地说:“一所农村的中心小学,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能有如此成效, 令我们城市学校校长自愧不如!”大家一直认为, 地处农村的光明山中心小学与地处市内的二实小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相得益彰, 不分伯仲。

上一篇:美容美发培训总结下一篇:如何维持课堂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