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的写作方法和会议记录写法

2024-10-24

新闻稿的写作方法和会议记录写法(精选14篇)

1.新闻稿的写作方法和会议记录写法 篇一

会议新闻稿的写法

有时候刚刚召开了一个会议,需要写一篇新闻稿发布出来,其实这类稿子都有一般通用的模式,并不难写。

方法/步骤

作为一篇新闻稿,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时效性。一般来说都是在会议结束之后就开始着手撰文,如果拖了一两天,这篇新闻稿就失去了意义。

一般会议新闻稿的标题,都是简明扼要地直接点题,比如某某部门召开什么会议之类的。如果有领导的讲话可以点题,也能作为主标题,副标题写上某某部门召开会议,两者都可以。

开头都是写明时间、地点、与会人员,领导的职务一般都是要写上的,还有写上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还是开表彰大会,要开门见山。

中间一段,可以写会议有几项议程,按照议程的顺序写明分别是什么具体内容。如果有某一项是最主要最核心的,就要写的详细一些。有领导做指示的,也要写在最后。

最后是对会议的所有内容做一个总结性的陈述,或者是点明会议的意义或重要性所在,也可以写其他与会人员的心得等,这就要看具体是什么性质的会议,再选择该如何收尾。

2.新闻稿的写作方法和会议记录写法 篇二

1998年6月1日, 包括香港报纸在内的80多名记者跟着1000多名院士一起涌进了京西宾馆大礼堂, 开始了长达5天的院士大会采访。当时我在新华社供职, 率领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组在接下来的五天中, 和一千余名院士朝夕相处, 时刻发掘新闻线索, 在这五天的会议中共播发自采独家新闻30余条, 日均发稿量六条, 海内外报纸和外电采用率达100%。其中包括:

《中美等国研制的宇宙探测器将于明晨升空》

《中国拟建造能与空间站较量的宇宙线观测站》

《中国计划发射世界最先进的空间望远镜》

《特写:寻找宇宙暗物质的人》

《特写:“我们是来呼吸新鲜空气的”——记院士大会上的外籍院士》

《走进新千年的中国前沿科学——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

《两院院士就水问题提出预警报告》

《新闻特写:“要让年轻人冒尖”——访中科院两位资深院士》。

《转基因动物技术帮助人类克服疑难病症》

《专家预测, 下世纪初中国将迎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热》

《中国海区的首次大洋钻探明春进行》

在京西宾馆院士大会会场上, 其他新闻机构的80余名记者不仅没有一个记者采写上面的题目, 更没有一个记者想到去报道这样的题目。《人民日报》的驻会记者问我:“你怎么就抓到这么多的新闻?”我引用韩愈的话回答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采写出别的记者想不到的新闻得益于我们报道会议的出发点:你写的东西是给谁看的?只有弄清了这个问题, 我们才会在采访报道中毫不犹豫地把会议程序、内容重复、满是套话缺乏新意以及没有透露任何新信息的对内宣传性讲话或文章放在次要地位, 而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报道读者愿意读、对读者很可能产生影响的纯新闻。

在会议报道中, 好记者不是整天跟大会宣传组人员、简报组人员或秘书们“泡”在一起, 而是尽量摆脱会议的程序性报道。在前边提到的那个院士大会上, 我带着记者们天天与科学家“泡”在京西宾馆, 或是“泡”在他们提交大会的科学论文中, 深入他们研究的科学前沿采访, 把主要精力放在报道最新的科学发展趋势、两院院士的科研成果、发掘独家新闻和专访权威的及有特殊贡献的新闻人物方面。

会后, 我总结出三点经验:第一, 要学会在论文中发现新闻线索, 学会在采访中提问题;第二, 要学会跳出会议找新闻;第三, 要学会敢于写和善于写。

2. 报道有新闻价值的故事和人物

好记者在报道会议时要脱离会议报道八股, 抓住会议中有新闻价值的故事和人物, 方能显示出记者的才智和写作水平。

1998年6月中科院院士大会在京西宾馆开会期间, 我在电视里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一则节目预告说, 请观众在明天早上收看阿尔法磁谱仪升空的实况转播。我顿时傻眼了。这些天由于埋头在院士大会上的领导讲话、院士们对领导讲话的心得体会、外籍院士选举、院士章程的修改等程序性报道中, 而我率领的记者组埋在论文里, 竟然差点让会议外的这样一条大消息从身边溜掉。当天, 我带着几名新华社记者分头采访:两个记者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联系采访, 我采访粒子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我们当天采写了《特写:寻找宇宙暗物质的人》和《中美等国研制的宇宙探测器将于明晨升空》两篇独家新闻。稿件播发后, 被海内外数百家报纸采用, 包括《人民日报》头版、《香港大公报》及《文汇报》头版头条。

特写:寻找宇宙暗物质的人

新华社北京六月二日电 (记者李希光) 阿尔法磁谱仪明晨的升空令七十二岁的粒子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兴奋不已。他在理论上探讨论证了二十年的宇宙中的暗物质将得到一次科学实验上的重要检验。

由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三十七个研究机构参加研制的这一宇宙探测仪器将于明天北京时间六时十分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带上太空, 其主要使命是测定大气层以外空间原始宇宙线的成分并探测科学假说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是否存在。

“如果能证明暗物质的存在, 这对研究宇宙的结构、开发宇宙资源、寻找地外生命等许多重要问题的研究将有非常大的意义, ”这位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说。

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说起话来铿锵有力, 充满着激情和活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 他双脚不停地挪动, 有时还把一只脚高高地放到桌子上。

……

次日, 在“发现号”航天飞机和阿尔法磁谱仪成功升天后, 我和我的同事趁热打铁, 趁着读者对天文和空间科学兴趣正浓的时候, 再采写几条有关的稿件。报道组记者又一次去高能物理所采访, 同时还采访了北京天文台, 写出了《中国拟建造能与空间站较量的宇宙线观测站》和《中国计划发射世界最先进的空间望远镜》两条独家新闻, 两条稿件不仅被海外多家报纸采用, 法新社还转载了这两条稿件。

3. 采用独到的报道视角

真正好的会议新闻还在于记者采用了别的记者没有想到的角度和看问题的方法。例如, 还是在1998年6月的院士大会期间, 两院院士向中国革命博物馆捐赠文物, 像葛庭燧院士一样, 吴阶平、吴文俊、谈家桢、黄昆、李国豪、侯祥麟等其他17位院士及科学家家属, 共将107件文物、照片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这些文物中有华罗庚的《从单位园谈起》、《有关偏微分方程》等手稿, 有胡耀邦致华罗庚的信, 有“文革”期间李国豪院士不顾个人安危为验证武汉长江大桥的摇摆度制作的桥梁模型, 有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周国惠院士珍藏数十年、反映当年留美学生返回祖国艰辛过程的幻灯片……。

各报记者基本上都是从《两院院士向中国革命博物馆捐赠文物》这个角度发了一条简讯式的消息, 如有一篇报道的导语是这样写的:“‘让我们与祖国同命运, 把一颗火热的中国心全部奉献给祖国’。这是今晚在两院院士向中国革命博物馆捐赠仪式上, 我国著名金属物理学家葛庭燧院士铿锵有力的一段话。”

我没有采用这些传统的官方媒体套路, 而是在报道角度上做文章——抓住一个焦点的新闻性。我们的这篇稿件是这样写的:

中国公开中共争取钱学森回国信件

新华社北京六月三日电 (记者李希光聂晓阳) 中国今天公开了四十九年前新中国成立前夕, 中国共产党争取著名科学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回国的信件。

今天同时公开的还有胡耀邦给数学家华罗庚的复信、蒋纬国表达两岸统一意愿的题词。

这些珍贵信件都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天捐献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文物中的一部分。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四日, 香港大学心理学教授曹日昌受党中央委托, 给正在美国的钱学森发出了这样的邀请信:“全国解放在即, 东北华北早已安定下来, 正在积极地恢复建立各种工业, 航空工业也在着手。北方工业主管人久仰您的大名, 因通讯不便, 不能写信问候, 特命我代为致意。如果您在美国的工作能够离开, 很希望您能很快地回到国内来, 在东北或华北领导航空工业的建立。”

由于不知道钱学森的地址, 曹日昌把这封信寄给留美科协发起人之一葛庭燧, 请他转交。葛将此信内容抄在笔记本上, 保存至今。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日, 即距新中国成立还有一百多天的时候, 葛将信转寄给了钱学森, 并给他写一封信:“……据弟悉, 北京当局对一切技术的建设极为虚心从事, 在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大前提下, 一切事绝对自由的。以吾兄在学术上造诣之深及在国际上之盛誉, 如肯毅然回国, 则将影响一切中国留美人士, 造成早日返国致力建设之风气, 其造福新中国者诚无限量。”此信的草稿至今保持完好。

一九九二年六月, 谈家桢院士在访问台湾期间, 见到了当年他的学生蒋纬国, 临别时蒋纬国送给他一只电子钟, 钟的背后写着:“海峡两边都自认为是中国人, 所以我们只需要一个中国;我们的愿望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过好日子的机会, 中国要受到全世界的尊重。”

4. 新闻素材的获取

在会议采访报道中, 记者有很多挖掘新闻线索的信息渠道, 包括会议中的演讲、讲话、报告、会务组发送的新闻通稿, 此外还有会务组发放的会议手册和其他背景材料。

对于记者来说, 会议手册的价值不仅是其中包括的日程, 更重要的是会议中的重要讲话人和参与者的名单及简介, 这可以说是记者采访的通讯录。背景材料通常是理解会议内容需要的背景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记者报道, 成为报道中的辅助内容, 如果能找到发言稿或讲话稿, 则可以帮助你一目了然地了解发言者要提供的信息、要表达的观点, 特别是当你忘了录音, 有讲话稿可以免去很多核实的工作。不过, 发言者不仅常常没有讲话稿, 即使有稿子也经常会有脱离稿子讲话的情况发生, 切记不要因为有了讲话稿就不再认真听发言者的讲话, 以防演讲者没有照稿宣读, 甚至根本没有到会。

在上面提到的院士大会中, 我和我的同事们的许多报道都是从论文中发掘出线索的。能够从论文中找到新闻线索, 要求记者了解不同学科论文常用的模式和研究方法, 此外请教撰写论文的专家以及其他同学科的专家, 既可以帮助记者理解论文的意义, 也是直接引语的来源。

抓住各种问答和采访机会获取信息。有的会议会安排时间让讲话人和听众进行问答互动, 即使记者可能没有机会或足够的知识提问, 你也可以把它当做别人帮助你采访的一次机会——听众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受众的问题。而另一些专门针对记者的会议, 如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 记者提问环节更是可以做出新闻的地方。无论是什么样的会议, 记者都要尽量创造机会进行单独采访, 单独采访意味着你可以获得别人没有的信息、直接引语, 也就意味着独家新闻。

5. 主旨演讲的报道

会议的重头戏就是会议中的主旨演讲、主题报告或者嘉宾讲话。会议组织者一般要花费大量精力确定在会议上发言的人并邀请这些嘉宾, 嘉宾的规格往往也就决定了会议的规格。随着会议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嘉宾发言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 如几位嘉宾共同对话、轮流发言等, 这些都算作演讲、报告和讲话。讲话人不同, 讲话风格也不同:有的人喜欢开宗明义, 有的人喜欢长篇铺陈;有的人善于讲故事, 有的人善于讲理论;有的人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地表述, 有的人能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地表述;有的人能把有趣的事情讲得很无趣, 有的人能把无趣的事情讲得很有趣。但无论什么样的讲话, 抓重点听:一次讲话中, 开头和结尾往往隐藏着讲话人的中心意思, 因此在听这两部分时, 尽量体会讲话人用词背后的含义, 抓住可能有新闻价值的词语, 例如“最新”、“最大”、“最小”、“最老”、“最坏”、“最新”等, 都应该让你的精神为之一振。此外, 抓住关键的转折词, 例如“但是”说明后面的意思会有所转变, “因此”说明下面要有一个结论, “例如”说明这里有支持的证据。同时, 还要关注讲话人的语调语速。例如, 讲话人放慢速度, 说明这可能是他/她想要强调的地方;讲话人提高音调, 说明他/她的情绪可能有所变化;讲话人突然沉默了, 说明他/她可能想要制造一种效果, 突出刚说过的话。

要学会记会议笔记。在笔记中, 你需要记录讲话的要点、内容、讲话人可以被引用的直接引语和你报道的构思, 以及可以用于导语的素材。要形成一套能让自己快速、清晰记采访笔记的方法。

要学会会场观察。首先观察讲话人的穿着举止, 特别是那些不合常规的衣着或者个性化的衣着, 这可能是想通过服装传达某种信息。此外, 要观察讲话人的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表现出他/她的心理状态及情绪。

会场听众对讲话的反应也可以成为你观察的对象。但如果你打算在报道中提及听众反应, 最好能具体, 也就是用听众的直接引语或具有声色的细节来展示, 而不要在报道中写“在场听众反应热烈”, 这样太像套话, 也无法让读者知道“热烈”成什么样。

重视提问与采访。正如前文所说, 要抓住一切可以公开提问及单独采访的机会, 让讲话人帮助你消化、理解讲话的内容。提问和采访最重要的核心是以你的受众角度问问题, 也就是想办法让讲话人阐述、回答“你讲的内容和我的受众有什么干系?”这个问题。

6. 一事一报

报道会议新闻要坚持一事一报、一人一报的原则, 会议中讨论的每一个议程、每一个发言的与会者、记者问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做出新闻。

为什么要坚持一事一报、一人一报?我们每天在报纸上看到的很多综合性的长篇会议报道很难吸引读者, 重要的信息也被官话、套话掩盖了。几年前, 《大公报》一位工作刚满一年的年轻记者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参加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的记者招待会, 之后连发四篇稿件, 全部上了头版, 其中一篇还成为头条, 她的经验就是一事一报, 而每一轮问答都可以从中挖掘出新闻点。下面就是这位记者的四篇报道摘要, 请思考每一篇报道的焦点是什么, 它出现在什么位置。

内地人买港股可行

(香港《大公报》北京十一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九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表示, 如果有一个合格的金融机构, 把居民的外汇集中起来, 投资到香港的股市, 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投资方式, 从外汇管理来讲是没有问题的。

戴相龙说, 我们国家在一九九三年就提出, 创造条件使人民币可以成为自由兑换的货币。这几年由于我们的人民币汇率稳定, 所以人民币兑换值在不断提高。我已经看到人民币在港澳地区普遍被接受了。另外, 在中国的周边国家地区也被采用, 作为直通工具和储存货币。在发达国家, 我也看到了人民币的兑换点。

…… (略)

央行准台银行设办事处

戴相龙称支持大陆商银赴台开代表处

(香港《大公报》北京十一日专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今天证实, 央行已批准首批两家台湾商业银行在祖国大陆设立代表处。

戴相龙今天在记者会上表示, 欢迎台湾银行界的朋友到大陆来办银行, 也支持大陆的商业银行到台湾去开代表处。他还笑着对提问的台湾记者说:“我感谢你能把这个信息带给台湾的银行界!”

戴相龙说, 我多次接待来自台湾银行界的朋友, 多次表示欢迎他们到大陆来办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收到了台湾八家商业银行到大陆设立代表的申请。我们对他们的申请将认真地予以分批审批。今天我也可以告诉你们, 我们已经批准了世华联合银行在上海成立代表处, 批准彰化银行在昆山设代表。我来之前, 一再问我们的银行司司长手头办妥了没有, 他说办妥了, 可以宣布了。我认为这是第一次批准台湾银行来大陆办银行, 这是非常好的消息, 这说明两岸的金融合作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同时, 我们将按照有关的法规、条件、程序, 来决定今后办分行的问题。

…… (略)

戴相龙:人民币将是一个购买力较强的货币

(香港《大公报》北京十一日专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九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说, 人民币肯定保持稳定。从长远来看, 中国的人民币将是一个购买力比较强的货币。

…… (略)

戴相龙:金融改革有时间表

(香港《大公报》北京十一专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九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说, 到二零零六年十二月, 外国的银行和中国的银行都是国民待遇, 所以对金融工作的改革一定要抓紧, 一定有时间表。

…… (略)

7. 软硬新闻同等重要

会议既可以出硬新闻也可以出软新闻, 大型的、高级别的会议往往聚集了许多社会精英、专家学者, 他们在一起所发生的思维碰撞, 既可以出硬新闻也可以出软新闻。例如, 前面的例子中有中国拟建造能与空间站较量的宇宙线观测站、中国计划发射世界最先进的空间望远镜、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说内地人买港股可行等等, 都是硬新闻的题材, 而寻找宇宙暗物质的人、“要让年轻人冒尖”等则是软新闻的题材。

一般说来, 会议时效性强的事件类素材适合硬新闻体例, 如刚刚发生了什么事、马上要有什么举措、谁发表了什么言论等, 而会议中的人物、讨论的趋势则适合软新闻报道。当然, 什么样的素材适合硬新闻还是软新闻有时并非泾渭分明, 如果你要报道的内容已经不新 (也就是有人报道过了) , 那么你就要考虑放弃这个题材, 或者换一种角度报道, 譬如假设有人抢先报道中国要发射世界最先进的空间望远镜了, 那么你是否可以更深入一些, 或选取另一个角度呢?如专家们是如何评价这一计划的可行性的?空间望远镜需要什么技术?这些技术将如何实现?或者, 还有什么重要人物没对此发表意见?这个思路同样也适用于会议内容中趋势类的报道。

无论是硬新闻还是软新闻, 首先要具备新闻价值, 否则费尽力气, 写出的报道仍很难被采用。

8. 倒金字塔

会议报道要使用倒金字塔结构, 使报道一开始就指出最重要的事实, 立刻进入主题, 能有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尤其注意, 不要使用长期以来的会议报道套路, 如一上来先大赞天气, 然后说什么会议在什么地方隆重召开, 谁出席、谁致开幕词、谁讲话, 然后再长篇引用讲话稿, 这样的报道套路让读者视觉疲劳, 很快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

当你确定报道主题后, 把有关主题的各种事实按照重要性做出排列, 重要的永远要在次要的之前。之后, 以读者的角度提出问题, 看你已获得的事实是否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如果还不能回答, 则意味着你要跟进采访或做文献研究。上述工作完成后, 你要用顺畅的语言把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串联起来。

记者写稿要与时间竞赛, 而事后跟进采访会延误发稿时间, 因此会议前的准备工作不可省略。就算再没有时间, 在得到采访任务后也要了解会议的主题和目标、参会的重要人物, 并在心里设定可能的报道方向。会议中, 要一心多用, 一边听讲话、一边记笔记、一边构思采访问题和报道, 这是你必须学会的技能, 这样你就可以避免会议散了人都走了才发现还有重要信息没有搜集的情况发生。

9. 会议报道的语言

真正好的新闻报道都使用平实的语言, 体现了记者为受众考虑的态度, 即使选择作为直接引语的话, 也应尽量选择那些个性化的朴素的表达, 而那些你决定转述、用作间接引语的言论则要在保证原意和准确性的前提下, 改写成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话语。

使用简朴的语言, 注意去冗除陈, 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读者描述最新鲜的事物, 不追求华丽的词藻。

准确地陈述事实, 尽可能减少文件中常见的难懂的行话和概念化语言, 增加解释性的内容, 以便于读者理解。

3.新闻稿的写作方法和会议记录写法 篇三

a.According to+noun.

Eg: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lecture

/author/professor,…

b.Subject+verbs of reporting +that clause

Eg: The author tells/reports/suggests/explains/says/argues

/states/indicates/claims/points out/thinks/believes that…

或The speaker agrees/disagrees/rejects

/disputes/challenges/takes a different view….

c. As is indicated/displayed/illustrated

4.会议新闻写作心得 篇四

一、会议新闻之病因

会议是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新闻源,同一切新闻一样,不是要不要报道,而是怎样做精、做细、做活、做好的问题,以达到领导满意、群众乐意、社会欢迎之目的。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会议报道曾出现了变味和误区。首先是错位的规格待遇。少数领导认为会议报道篇幅简短,就减弱了会议的重要性,甚至降低了领导的“身价”。其二是习惯性思维束缚人。其三是懒惰形成“八股”文。刚步入新闻圈的青年记者喜欢泡会,在于有现成的材料,一编了之;成熟一点的记者虽能捉到“亮点”,写作也能出新意,但实感稿件悬念多,风险大。于是乎,你编我也编,你编两千字,我编

三千字,“八股”式会议新闻由此形成。

二、会议报道的创新

会议报道的创新,要把握好三个问题:

1、把握好会议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有些法定的会议权威性很高、指导性很强,既是党和人民政策生活中的大事,又为今后或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工作作了安排,这些会议不仅要全面报道,而且要有战役报道或后续

报道。

2、把握好社会和公众需要的有价值信息。凡会必有主题,必有信息。要及时准确地将社会和公众欲知未知的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出去,并成为群众工作、生产和生活的指南。

3、把握好解决和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许多会议是为研究解决工作而召开的,记者不仅要人入会,而且要心入会。要将会议解决的问题抓在手上、待解决的问题放在心上,除报道会议外,还要有序追踪。只有这样才能把党和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要事和热点难点问题报道好、引导好,才不至于会议新闻跑调,不能因为

会开完了,新闻便做完了。

三、会议新闻的写作

1.让会议新闻“出彩”,功夫在会外。一个高明的记者,包括他对会议报道的驾驭能力。会议报道除了正确运用新闻要素外,其政治素养、新闻敏感和写作技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说到底是一种“悟性”,这

种悟性便是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2、没有风险就没有“红利”。做会议新闻就像玩股票,“风险越大红利才越大”。之所以会议新闻读者不爱看,领导不高兴,其中有三:要么不该写的你写长了,要么报道写得平淡无味、没亮点,要么主题报偏了、领导的讲话报“歪”了。换个角度说,你将会议新闻做得既没跑调,又有新意,一目了然,如春风送爽,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怕的是既不敢改革创新,又拿着材料编稿子,翻开报纸套路子,“开头、中间、结尾”老三段,“指出、要求、强调”次次用,久而久之,便成了“材料专家”、“传话专家”了。

3、会议新闻如何“三贴近”。要学会解读会议,跳出会议抓新闻,先抓住会议的“眼睛”,再寻找新闻的角度,集中加以凸现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东西推上报端。

1、控制总量,压缩会议及领导人活动的报道范围。重要会议要运用多种形式和体裁,拿出重要版面和位置,全方位做好会前、会中、会后报道;重点报道要适当控制篇幅,进行一次性报道;一般性会议原则上不予

报道,确实需要报道的,必须抓住要点、重点,简洁处理,编入专栏或限定在普通版面刊发。

四、会议新闻的采编艺术

会议新闻报道要本着“领导高兴、读者爱看”的原则,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

2、突出重点,努力提高会议新闻报道质量。缜密构思,巧选角度;挖掘亮点,凸现价值;形式异样,精心包装。编辑也要在做好会议新闻上下功夫,要负责任地将记者的稿件“再读再写”,默契配合,提炼出彩。

5.会议新闻写作之我见 篇五

一是发掘新闻线索,为下一步报道打下基础。采写会议新闻,应多方深入了解情况,广交朋友。一个有经验的记者他在采访会议时,不会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还善于挖掘线索。比如采访表彰小煤窑安全先进单位会议消息时,记者还应该了解全省小煤窑生产情况,安全生产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关部门针对这些问题将采取什么措施,某先进单位的具体经验是什么等等,全面了解情况,为下一步报道提供大量线索。四是发挥电视特点,多搞现场报道,多采用同期声。对一些会议是否可以在新闻语以后,就直接请会议主持人谈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这种报道手法是其它媒体无法代替的,也是观众易于接受的。五是讲究写作方法,提高拍摄质量。要改变会议新闻写作公式化、老套化。不要每次会议都是“××会今天开幕,×××主持,×××作了重要讲话……”这种老套套往往是交待不清的。能否在导语中就提出:×××在今天召开的××会上指出,当前要抓好什么工作。总之要研究会议新闻的写作方法,摒弃那种老框框老套套。同时,要跳出报纸的影响和写法,要发挥电视的优势和特点,提高拍摄质量。另外,应该配合会议内容,插上相应画面,如工业生产会议,选插一些工业生产企业的画面,这样就使会议消息更有可看性。六是认真选择。这里讲的是认真选择什么会该报道,什么会不该报道,可报可不报的会就不报,一般业务性强的老百姓又不大关心的工作会议可以不报。一些会议尽量编发简讯,20秒一条足够了。同时要杜绝人情稿、关系稿,认真选择,这样会议新闻质量自然能够提高。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会议报道泛滥乏味已成顽症。一些地方台的新闻节目里,以会议和领导人的活动新闻唱重头戏是司空见惯。这一方面是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传播观念的制约,要切实有效改进会议报道,有赖于宏观传播环境的改善。而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之所以在电视新闻中更为严重,也是电视霸权时代观念的遗留。在电视成为传媒超级霸主的年代,受众对电视内容的接受没有多少主动权,由于潜意识中相信“眼见为实”,人们对电视的影像优势有更多的依赖和信任。然而,随着第四媒体的崛起,宣告了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地位的终结,越来越多的受众流失到网络传播中去,电视仍想以呆板单一的面孔来吸引受众已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改进会议报道已经越来越成为电视媒体自身的要求。近几年,电视新闻的面孔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新闻立台的观念在市场和收视率的考验下有了更新的认识。相应的,改进会议新闻的要求和呼声也就更为迫切。相比之下,县级台的做法要滞后一些,因为小区域传播的环境比较单一,媒体竞争相对缓和,但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一、新闻栏目分流:主流和非主流。

目前电视新闻以栏目定位的趋势非常明显。传统的主流新闻栏目仍以时政新闻为主,会议报道相对集中,在按重要程度排序的原则下,前几条一般都安排会议和领导人活动。面孔变化较大的则是各台纷纷在新闻联播之外开设非主流新闻栏目,包括民生新闻、社会新闻、财经新闻、热点新闻等。这类新闻栏目不以会议和领导人活动为主要视点,而是以老百姓是否关注为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标准。最先产生影响的是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大量报道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新闻故事是《南京零距离》最显著的标志。根据统计,《南京零距离》在一周的新闻中,党政新闻平均不到5条,在所有新闻中所占比例不足3%。而且处理手法也大大简化。政府活动、会议新闻经常被压缩在屏幕下方以滚动字幕的形式出现。而浙江较有影响的栏目有《1818黄金眼》、《经视新闻》等。浙江卫视的《新闻晚报》也是以此为努力方向。各市、县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设置也都呈现这种格局。杭州电视台在《杭州新闻》之外,有《民生新闻》、《新闻夜班车》等;温州电视台在《温州新闻联

播》之外有《第一时间》、《城市发现》等;宁波电视台有《晚间在线》等。而还有一些地方台还开设另类新闻节目。如方言新闻、说新闻等。如杭州电视台有《阿六头说新闻》、《我和你说》,宁波电视台有《来发讲啥西》、温州电视台《百晓讲新闻》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各栏目定位与受众目标非常明确,运作者可以明确主攻方向,专心打造特色;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所关心的内容和栏目,避免了众口难调。而这样做,对改进会议报道也是有好处的。主流新闻栏目,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改进和优化会议报道,在政策导向和中心工作宣传上真正起到主流作用。

二、让会议新闻和民生新闻一样好看

如何看待改进会议报道,其实是一个辨证的问题。改进会议报道,往往片面理解为仅仅是减少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结果许多地方台实行起来困难重重。事实和报道乃源流关系,各地会议和领导人活动并未减少,却单单强调会议报道要减少,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颠倒了源流关系。强行实施的结果是会议报道减下来了,可领导不满意,认为影响了政令的传递和畅通。这样的不满意其实也不无道理。新闻作为政策风向标的功能不容忽视,同时也是联系民意的桥梁。离开了会议活动,政策和政令又从何体现和传递。另一方面,减少了会议这一重要新闻来源和渠道,许多地方台的新闻节目常常变得素材匮乏,有时一组新闻要找个能压得住的头条都难。试想,一个市级台一个月内没有或很少有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那么其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宣传的职能能否得到充分体现呢?其新闻节目的份量是否要大打折扣呢?因此,对会议报道,不能仅仅强调减少,而应该从内容入手,着眼于优化和强化。有些重要会议不应简化,而应强化。以往我们对会议新闻的处理过于简化,结果重要信息被淹没,会议新闻成为非常乏味的东西。改进会议报道,其实是要求充分运用电视化的手法,把会议的重要信息和与受众关系密切的内容没有充分强调出来。而且,由于会议的内容往往工作性、专业性比较强,简单化的报道手法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收。信息的传递就有是这样的特性:不说透,不如不说。因为夹生的信息会成为信息垃圾,从而影响其它信息的传递。应此,增加一定的背景、知识、专访等冗余信息组合,使会议新闻更加立体化、透明化,显然很有必要。现在许多电视台从收视率的角度出发,热衷于做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但为什么就不能考虑从民生的角度来考虑改进会议报道呢!如果这样,我们就能把会议新闻做得和民生新闻一样好看。以温州电视台为例。目前该台开设有四档新闻节目,分别为《温州新闻联播》、《第一时间》、《城市发现》和《百晓讲新闻》。其中《温州新闻联播》为传统主流新闻节目。另外三档为非主流新闻栏目。《第一时间》的栏目定位为“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关注民声、贴近生活。”《城市发现》的栏目定位是:“关注百姓生活,解说民生热点,报道社会风尚。”《百晓讲新闻》为方言新闻节目,定位是:“用诙谐幽默的温州话,讲述你身边的大小事情。”后三档节目均围绕“百姓民生”为定位。但笔者发现,在《温州新闻联播》中播出的新闻中,许多同样与百姓民生关系密切。如2005年5月4日的节目,《温州新闻联播》的头条和二条分别为:《市政府出台四项措施,稳定房价》、《我市房价五年来首次出现下跌势头》。这两条新闻来自会议,但突出了百姓关心的内容,为人关注。相反,以“百姓民生”为定位的另三档新闻节目在当天都没有报道这一内容。可见,主流新闻节目只要放下架子,不再板起面孔,同样能切实贴近百姓民生,让会议新闻和民生新闻一样好看。

三、会议新闻的采访方向。

会议新闻的采访重点是什么?传统的做法总是关注那些会议程序、领导名单等等,确保不要遗漏。但从新闻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恰恰容易遗漏更有价值的内容。

因此,明确会议报道的采访方向至关重要。一是当电视新闻记者接到会议报道任务时,应马上联系会议主办单位,详细摸清会议宗旨和议程,如:为什么要开这个会议?希望讨论和解决什么问题?与群众密切联系之处是什么?等等,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占有会议的各类书面材料,包括发言材料。二是要认真分析研究这些材料,进一步弄清此次会议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排出新闻线索,确定采访重点和拟订采访提纲。三是参加会议进行现场采访时,要仔细聆听,抓信息,把最有价值的录音录下来;要注意观察,捕捉细节,把最有特点的(如感人的、动情的等)、群众所关心的形象镜头拍下来。大家都记得2003年中央电视台播发的全国“两会”报道中的一条新闻:《政府工作报告》90分钟赢得11次掌声。这条电视会议新闻就是典范。当时年逾七旬朱镕基总理代表本届政府作最后一次工作报告。洋洋两万余言的报告,篇幅是近年来最长,报告时间却是最短——只有近90分钟。在近90分钟的报告时间里,朱镕基的报告频繁地被掌声打断,掌声11次在大会堂里响起。看过这条新闻的观众都会记得这些拍下来的场景:

1、与以往不同,朱镕基宣布,他今天不读报告全文,仅讲要点,朱镕基说:“报告已经全文印发给大家,我只讲其中的主要部分。”总理此举,赢得全场5000余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烈的掌声。

2、在讲到本届政府5年来“来之不易”的成就最后时,“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他提高声调,显得有些激动;在讲到目前存在的农民增收、下岗失业、官员腐败等问题时,他面色严峻。报告频繁地被掌声打断,报告中他一直使用着斩钉截铁的语气,声调常常抑扬顿挫;

3、年逾七旬的朱镕基,常常是不看讲稿,将一个个关涉国计民生的数字脱口而出。

4、当朱镕基的报告结束时,全场掌声再次响起,一直到他走回主席台落座后仍不停息并更加热烈。掌声中,朱镕基站起身来,向会场左右鞠躬示意。这些场景把新闻事件中最能反映新闻特点、最有新闻价值的音响录了下来,把新闻事件中最能反映新闻事件特征的图像拍了下来,报道体现了朱镕基对于自己多年来力倡的“务实”、“高效”、办事果决的作风,可以说90分钟的报告浓缩朱镕基5年,11次掌声体现了这一份情系人民的报告,把13亿人的心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所有的精髓都在这3分钟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得以充分体现,报道现场感强、新闻价值大、可视性高。

四、抓住会议实质,展示新闻价值。

“抓住会议实质,展示新闻价值”关键是有效地选好角度和切入点。选好会议报道的角度与切入点,对提高宣传水平和收视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在会议的采访报道时,怎样才能有效地选好角度、选好切入点呢?

会议作为一个整体,报道时我们可以从新信息入手,截取某一侧面,也就是说采取局部切入法,先抓住一个点,或具体的一个侧面进行报道。一般来说,会议要传达或讨论、研究或解决的事情涉及方方面面:有的以前曾宣传或报道过,如再报道也仅仅是“强调一下”而已;有的内容只与个别部门单位有所联系……真正与受众相关的不多。报道时,必须进行筛选,截取与广大受众关系较为密切的新信息,诸如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重要决议等。抓住会议的最新信息进行报道是非常必要的,能使受众明确当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就事情的发展来说,截取其中的某一要点或某一侧面的具体内容、具体场面,比泛泛而过的概括、全面而不漏的扫描,更可把握事情的基本特征,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另外,大家都知道,按照新闻的定义和规律,只有鲜活的,为人所关注的、所感兴趣的事实,才能够成为新闻。电视会议新闻如果报道时镜头在会场一摇,解说时再加上某月某日举行某会议、某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等等,很难调起受众的“胃口”。每一时期、每一阶段,人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话题,我们在做会议报道时不妨可以从社会焦点入手,寻找其之间的联

系,把这些社会焦点转移到分析社会现实的会议报道上,我想就会使会议落脚点的含金量体现出来。这样处理,既能突出会议的主体,又能及时表达政府的观点。如涉及千家万户的医疗体制改革、社会治安等等一些问题,报道时,一是要结合当前当地干部群众对此的反应,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二是要把会议报道放在深化干部群众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以达到行动统一的目的,使会议报道更加充实、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再是,对于程式化的电视会议报道,场面往往庄严、肃穆而缺乏生机活力,但受众最感兴趣的还是鲜活的画面、现实的说法。我们在进行会议报道时,不妨可以把会议作为依据,拓展一下空间,把镜头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例如,当会议提到发展效益农业时,调来一组组有关的镜头,再加上相关的介绍性文字,既可丰富电视报道的内容,又可加深受众对会议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报道,摆脱了镜头摇来摇去均是台上或台下的状况,调来与报道内容相关的镜头,既丰富场景,又挖掘会议背后的真实。

五、突破陈旧套式,形式不拘一格。

要使电视会议新闻能为人们喜闻乐见,观众爱看,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记者必须在报道形式和方法上有所突破,还要做一些创造性劳动。要做到这些,必须把握两个环节:一是以事实为主干,以会议为背景。即抓住新闻事实作突出处理,会议只是作背景,或是作新闻根据予以衬托。如龙游台记者前几年获奖新闻《打假县长》便是成功一例。那年私营企业龙游001电子有限公司召开打假总结会,刚从外地打假归来的时任副县长徐锦余出席会议,要求电视台派记者报道。他在会上说:“001公司是我省著名私营企业,为保护名牌商标,保证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我们的责任。有人说我是打假县长,我看这个称呼不错嘛!”。记者听了这话有了灵感,仅将会议本身作为新闻根据一笔带过,而整条新闻重点突出“县长打假”这一事实,使新闻即有思想性,又有可看性。二是化整为零,兼抓“副业”。在报道重大会议时,要想在形式上别出心裁,是不太容易的,但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即把会议所讨论的内容与作出的决议概括出来逐一发消息。近几年从上到下报道“两会”多有了很好改变,即把领导的将话、会议的议题等,用短新闻形式一个一个发单条,既及时又明确,编排活了,可看性也强起来了。所谓抓“副业”,就是台上台下、会内会外结合起来,兼搞一些有意义、有特点的花絮之类的小镜头。其实“副业”不“副”,如果抓的好抓的巧,其价值甚至超出会议本身。这一点大家也是很清楚的。

六、坚持报道原则,讲究灵活机动。

电视新闻不能变成领导新闻和会议报道,不能每会必报,重要的会议固然要重点处理,但通常情况下,则应该少发、简发,甚至不发,这些都应当作为会议新闻的报道原则看待。但是,这只是一厢情愿的事,现在有些领导往往把报与不报、编排前后、报道长度看作是一种“政治待遇”,不如意就责问。这确实已成了编辑、记者甚至局长们最为头痛的一件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原则是不能丢的,策略上可以讲究一番。具体处理上我们是否可以注重一下这几个环节:一是约法三章,一视同仁。即定出条文,把话说在前头,然后发文上通下报,照章办事,因为是按规矩办事,有章可循,就可免去许多口舌,久而久之,约定俗成,情况可望好转。二是勇于负责,“先斩后奏”。对于那些不懂新闻规律的,首先新闻中心领导和记者思想上要敢于坚持原则,要勇于担负责任,不要轻易把矛盾上交。我们不是已开展过“三项”教育,现在又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如果我们连这点改进会议新闻的思想作风都没有,那又何从谈起?三是机动灵活,略施计谋。大家都知道,领导会议新闻一般要送审、签字,一般都是秘书审稿,有时秘书会再添上一些领导的几段将话,新闻又等着发,那怎么办?我们可以先做解释说明工作,若对方还是执

意坚持,那暂时可以满足其要求,而是着眼于最后,即编排前删改。新闻播出后即使有意见,我们解释的理由还怕少吗?

6.新闻写作的技巧及方法探讨 篇六

新闻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擦亮人们的眼睛也能蒙蔽人们的视线,是人们了解自己没有亲历但是需要关心的事件的重要途径。好的新闻就是公民的望远镜,能够使公民足不出户便对天下事了如指掌。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的传播效果,对公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的概念

新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需要通过新闻了解各种我们应该知道但是还没有知道的发生的事实,新闻是我们与社会接轨、感受社会的重要载体。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上所能读到的除了专文、评论之外的消息、通讯等常见文体,这些文体用于向读者传达社会上近期发生的事实。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用于传播信息的消息,这种新闻的特点是简明概括地将事实报道出来,并且时效性很高,需要在事实发生后的短时间内迅速进行传播。

新闻写作的特点

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性写作,新闻写作要求在尽量简短的语句内包含大量的信息,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新闻要报道的事实,掌握基本情况。新闻写作中一般包含六个要素,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结构一般比较固定,包括新闻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结构,新闻标题能够迅速让读者了解本则新闻中要报道什么事,导语将文章内容浓缩成一句话,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就是对事件进行详细的报道。背景进一步补充事件发生的环境,如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结语将整个报道作收尾性的总结。后两部分往往包含在主体中,起到辅助作用。新闻写作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人们传递信息,使人们得到想要了解的信息,它与主要功能是为人们传递美感的文学写作不同,文学写作不仅可以使对生活的再现,还可以是对生活的升华,并可以凭空虚构出一个世界。但是新闻写作重视它的真实性,需要对真实发生的事件进行描述。并新闻的语言要尽量简洁,使人们快速了解所需要的信息。

新闻写作的方法及方法

1.明确新闻主题

由于新闻的文章简短,要传达的信息量较多,这就要求新闻写作者对新闻事件具有良好的概括能力,对新闻所要传达的信息的主题把握明确,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快速掌握事件的基本情况,并产生相应的事件态度。这就要求新闻写作者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对新发生的事件进行正确的政治判断,明确写作时的政治感情,使新闻的传播将读者导向正确的政治方向,制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其次,新闻写作者还应具有过硬的基本功,对信息有高度概括能力,突出新闻主题。再次,新闻写作者还应具有优良的道德素养,对于社会上发生的暴力事件等有良好的预判,保证新闻主题的道德观正确,但是不要过多的将个人的思想感情流露在新闻中,保证新闻的客观性。

2.新闻写作的角度要精确

写作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尤其是对于描述事实的新闻写作来说,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展现问题,将写出不同的新闻作品。选取不同的新闻写作角度,对于新闻的深度、广度都有重要的影响。新闻写作者应当选取精确的角度进行报道,根据不同的新闻类型,可以选择突出它的社会意义、人文意义、思想价值等,使读者对事件产生更多思考。

3.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由于新闻面对的是各种社会阶层的公民,人们的语言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阅读新闻时的难易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新闻写作者应当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并且在新闻写作中做到举重若轻,如在报道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新闻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专业术语不可避免,也应灵活运用写作手法进行适当的解释,并使枯燥艰深的新闻更加生动,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4.使新闻更加人性化

新闻是为了满足人对未知的需求而产生的,那么在新闻写作中就应该尽量人性化,使新闻对人产生的阅读价值更高。新闻写作者不仅要有熟练应用写作手法的能力,还应对普通民众的生活有深刻的体会,知道读者需要什么、关心什么,使在写作一则新闻时能够将新闻与读者的生活联系起来,并加入人文、历史、地理、民俗等元素,使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拉近与民众的距离。

结束语

7.新闻的写作方法 篇七

活动必须体现主题

活动的参与人员往往包括学校的主要领导,嘉宾、新闻媒体朋友,青年学生,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员同时参加了活动,如果仅仅写一句“校领导、《福建日报、我校青年学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则显得太随便,给人的感觉是人员很杂,反而看不到活动的覆盖面之广。所以一般的写法如“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出席了活动,《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媒体朋友参加了活动,我校各学院师生代表共1000、余人参与了活动。”

8.新闻通讯的写作方法 篇八

1、通讯的种类: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2、通讯的特点

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也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法的新闻媒体,通讯报道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3、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

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要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对人物一生或是某个阶段、某一个方面,作比较全面的报道;还有就是不对人物作全面的报道,而是抓住某个特定的情景,简单几笔,把人物的精神、特点写出来,或是作一个侧面报道。

4、事件通讯:它是以重大的或寻常的事件为报道的通讯类型。是记述新近发生的,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

①、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名了,线索要清晰;叙事要生动,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在叙事中要选好人物,写人物时注意精练、生动形象。

②、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通讯作为一种新闻媒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要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5、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初学写作可以“描红模子”,从实践出发,边学习边实践,模仿着别的去学。

②、写新闻要有由头,最主要特点就是新,发生的事件离发表的时间越近越好。

③、多写短新闻,可以扩大版面的信息量,是各家报纸都特别提倡的。通讯写作案例

[A] 王崇伦抓豆腐

陈坚发

在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王崇伦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副别具一格的哈尔滨市地图。图是用文字标明的,不是什么重要建筑物,而是分布在全市的所有豆腐生产车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王崇伦是去年8月到哈尔滨兼任市委副书记的。市委分工他负责全市的财贸工作。他就把“抓豆腐”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十几年来,哈尔滨市群众爱吃豆腐一直供应短缺。有关部门每年收到许多批评信,而“吃豆腐难”的问题却仍然年复一年地得不到解决。王崇伦一上任,市委第一书记文敏生在向他介绍情况时就建议他先抓好豆腐的生产和供应工作。王崇伦听了介绍,心里激动起来:怎么能让生活在“大豆之乡”的人吃豆腐那么困难!第二天,他就一步跨进了豆腐坊。

整整两个多月,王崇伦清早起来走访豆腐供应站,夜晚出入在各个豆腐生产车间。他一边调查,一边解决豆腐生产和供应中的一个个具体问题。

豆腐生产能力太小,是“吃豆腐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市29个豆腐生产车间中,有13个车间的锅炉“老掉了牙”,严重影响生产;有一个车间安装着一条效率很低、浪费大豆严重的“豆腐生产自动线”;有的豆腐车间厂房太旧,也影响生产。

王崇伦一一调查清楚后,立即向市委汇报。在市委的支持下,更新了8台旧锅炉,翻修车间厂房的领导小组也在他的过问下成立了起来。他又组织技术人员改装了那条“豆腐生产自动线”。还把一个别的车间改造成生产豆腐的车间。豆腐的产量上去了。为了提高豆腐质量,王崇伦又和有关部门的同志一起,到车间摸索泡豆、磨浆、过箩、煮浆、点脑、压型等六个生产环节的“优选法”,总结推广了在这方面搞得比较好的南岗豆制品厂的经验,建立了标准化的工艺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制度,还组织职工选举出18名生产经验丰富的车间主任,做到每个车间都有两名主任轮流值班,严格把住了质量关。

生产车间布局不合理和供应网点少,是造成豆腐供应紧张的另一个原因。王崇伦与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一起,走街串巷,帮助开办起一个又一个新的豆腐供应点。

今年一月下旬,在市委大楼的会议室里,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会。十几名从未迈进过市委大楼的“豆腐匠”,接受王崇伦的邀请,前来座谈豆腐生产的发展前景。王崇伦泡满一杯杯清茶,热情地招待他们。短短几个月里,王崇伦在雾气腾腾、又湿又热的豆腐生产车间里,已和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交上了朋友。这些做豆腐的师傅在会上提出的一些建议,后来逐步得到落实。全市豆腐行业还提拔了一批豆腐技师。

现在,哈尔滨市平均每人每月吃豆腐量,已居全国各大城市之冠。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实例〉 严师?慈父?名医

——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 喻登智 吴建平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

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这里缺医少药。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终于苏醒过来。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他爱生如子。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助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助洗净。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自1983年以来,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区的会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毕业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学习。突出的成绩使喻老师多次被乡、区、县、地评为先进教师。他于1994年9月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园丁奖,去年夏天又光荣地出席了全省乡村教师“夏令营”活动。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通讯与消息都是新闻的主要文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不同之处是: 1。选择不同,消息选择广泛,可大可小。通讯要选择含量较大的真实典型材料。

2。表述详略不同,消息的内容表述简单概括。通讯内容表述比较复杂详尽,讲究场面和细节描写。

3。表达方式不同,消息多用叙述,而通讯在叙述的基础上,还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手段。

4。结构不同,消息有固定的结构形式。通讯的结构与一般记叙文章相同,某本上按时间、逻辑及二者结合的顺序安排结构。特点

1。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2。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3。评论性。通讯一般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法,直接揭示事件的思想意义,并评说是非,议论色彩较浓,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流露出作者的爱憎感情。分类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入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有的写一人

一生的,为人物全面立传的;有写一个人的一个或几个侧向的,集中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也有写群像的。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记写事件为中心,重点描绘社会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原委,从而表达某种思想。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又称经验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写工作通讯要有针对性,抓住当前带有普遍性的,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经验要科学、有理论根据。经验要写得具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也叫风貌通讯、上题通讯、综合通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现实中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这类通讯取材广泛,气势大,笔墨重,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

同人民在一起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开展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纪

飞机在高速飞行。机舱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注的目光,聚焦在地图上一个让人揪心的地方——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2度,东经96.6度„„

这是2010年4月18日的早晨。心系玉树地震灾区的胡锦涛总书记,前一天下午经过近25个小时的跨洋飞行回到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后,第二天又乘飞机赶赴玉树地震灾区。一上飞机,总书记就把随行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召集到一起,打开地图,详细询问玉树抗震救灾最新情况,讨论研究具体办法对策„„

第一时间作出决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送上慰问和关怀„„在玉树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当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在青藏高原腹地打响,总书记说出了如下这样动情的话语——

“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同人民在一起——

灾难突袭,忧心如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作出决策部署,紧急调集救援力量„„

大洋彼岸,一个揪心的难眠之夜——

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4月13日19时49分。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

胡锦涛主席刚刚出席完核安全峰会,获知这一讯息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同代表团陪同人员一起,急迫地分析国内发来的一份份灾情简报。

灾情如火。胡锦涛立即向国内发出指示,要求各部门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落实防范余震措施,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受灾群众安危,牵动总书记的心。他指示连夜紧急调用飞机,运送各地救援队伍奔赴灾区,并调集部队昼夜兼程开赴灾区投入抗震救灾斗争。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抗震救灾的战斗迅速打响„„

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任总指挥,下设抢险救灾、群众生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地震监测、社会治安、宣传、综合等8个工作组,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

这天夜里,地震灾情进一步传来,胡锦涛心急如焚,果断作出提前回国的决策——

当地时间14日深夜11时许,胡主席同智利总统皮涅拉通电话;15日零时前后,又同正在国外访问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通电话„„他分别向两国领导人通报了中国青海玉树地震灾情,表示目前中国正在紧急组织抗震救灾斗争,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为此,不得不调整这次出访日程。

中国外交部有关人员立即同巴西外交部协商,提前并压缩访问巴西的有关活动,提前举行“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

有关国家领导人表示完全理解胡锦涛主席的决定,并代表本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青海玉树发生严重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表示沉痛哀悼,向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衷心慰问。

中国领导人心系人民的情怀,深深感动着人们„„

4月15日,在巴西利亚进行完10多场密集的双边和多边活动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于当晚11时30分踏上万里归程。

北京时间4月17日14时20分许,胡锦涛总书记从大洋彼岸回到北京。当天下午16时,总书记不顾旅途劳累,立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

“我们必须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科学的方法,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关键时刻召开的这次重要会议,对抗震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3.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4.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5.常见通讯简介

(1)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2)事件通讯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3)工作通讯

所谓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四条:一是把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作为主旨;二是凭借事实,深入分析;三是生动活泼,讲究文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随笔、散记、侧记、札记、记事可

(4)概貌通讯

9.新闻稿的写作方法和会议记录写法 篇九

一、财经记者所需具有的特殊技能

对于新闻采编人员而言, 新闻写作与采访是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然而财经新闻并不同于其他新闻门类, 专业性极强, 因此在新闻的写作与采访过程中必须要求财经采编人员具备扎实的财经专业知识以及新闻学基本知识。同时要求采编人员时刻了解、掌握我国甚至全球整体的经济走势, 并懂得深入浅出力求每一个读者能够快速理解, 可见对于财经新闻的写作以及采访技巧掌握难度较大。

1.1能够驾驭财经知识。财经新闻专业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财经新闻的写作必须能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于一体, 这就要求财经记者必须有上面这些学科的知识基础。比如在报道股市行情、股民被套牢的问题时, 如果不懂得什么是“套牢”就不能采访受访者, 不能和受众交流, 自然不能写出财经味足的报道内容, 也不能将新闻准确传达给读者。因此, 能够掌握并自由驾驭一定的财经知识是财经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首要技能。

1.2能够把握经济走势。财经新闻应当具有前瞻性, 读者接收财经新闻很大程度上是想给自己的投资和消费提供参考讯息。有关经济形势、经济事件的报道一出来,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去进行判断和预测, 如果财经记者在报道中仅仅能讲述每个人都能猜到的事情, 那么这样的报道就是失败的。因此, 财经记者必须要时刻关注经济形势, 把握经济走势, 只有这样, 才能抓到读者喜爱的题材, 才能体现财经新闻的价值。

1.3能够深入浅出。财经新闻的受众群体层次参差不齐的特点决定了财经新闻必须要通俗易懂。普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于专业的经济术语是很难理解的, 这就决定了财经记者必须具备深入浅出的能力, 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同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交流。在新闻写作中, 要能把高深的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 能够运用故事和身边常见的事例阐明经济现象。

二、有效培养财经新闻写作与采访的技巧

制定财经新闻的写作与采访技巧的培养计划应采取递进式的策略, 注重理实结合, 层层深入。

2.1加强专业经济理论知识以及新闻学知识的系统学习

由于财经新闻自身的特殊要求, 不仅要求采编人员熟练掌握基本的新闻学知识, 同时要求应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 因此采编人员应该从新闻和财经两方面进行加强培养, 平时多学习“新闻”类专业课程知识以及“财经”类专业课程知识。“新闻”知识的学习应主要以新闻传播为主干线, 包括新闻写作与采访、传播学以及编辑学等内容体系;对于“财经”知识的学习应以财经为主干线, 包括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等财经经济内容。同时应鼓励财经记者自己平时在空余时间学习金融、会计方面的知识, 丰富扩展知识面。其次,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财经与新闻知识进行巧妙融合, 避免出现知识分层、脱节的现象, 真正掌握新闻价值以及经济学含义。

2.2加强阅读、分析财经新闻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财经新闻采编人员, 不仅仅要求掌握扎实的新闻学知识以及经济学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的新闻背景中, 因此在新闻写作与采访技巧的培养过程中, 应加强自己的阅读、分析财经新闻的能力。财经记者在自己的意识中应构建实际的经济生活与财经理论知识应用的桥梁, 首先, 每天应养成时刻关注财经新闻的习惯, 多和身边的记者讨论每天财经界发生的时事热点, 并且以此为基本经济背景进行延伸、扩展, 了解更多的财经知识。同时培训者应强制性要求受训者每天至少看五条财经新闻报道, 并且要求其在第二天选择其中的两条财经新闻进行解读、分析, 从而使记者能够更加娴熟地应用财经理论知识。

2.3加强财经新闻的采访、写作训练, 组织必要的实习

财经记者在系统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培养一定的解读财经新闻的能力后, 应加强自己的采访写作实践能力, 比如培训者可安排记者自行策划和采写第2天要出版的《东亚经贸新闻》的财经版面, 在第2天正式版出版后再与自己的采写策划结果相对比, 这种培训方式有利于记者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还应该鼓励财经记者平时多留意自己身边的资源, 多采访一些财经新闻。在自己进行财经新闻写作与采访的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可能在书本上或者资料上没有遇到过, 这时就应该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自行研究、探索, 从而锻炼自己的写作与采访技巧, 积累经验。

10.新闻稿的写法 篇十

新闻稿是一种有效宣传途径。将新闻稿通过电子邮箱发回学校,便于学校在第一时间内知道实践团队在每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并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估。新闻稿最常用的方式是消息。

一、写作方法

1.标题

标题一般由引题、正题和副题构成。引题在正题之前,一般是说明事件的背景、原委、指导思想和意义;副题用来指明事件的来源、依据或结果,也可以用来补充正题。引题和副题要用小于正题的字体,以突出正题。

2.导语

导语需要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把新事实、新事件的结果概括出来。一般有直叙式、描写式、议论式、提问式4种写法。导语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所以写好导语,等于消息写好了一半。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核心部分。一般有三种写法。

纵叙法:按时间顺序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地写出事件的整个过程。

横叙法:按照因果、并列、主次、点面等关系,写出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纵横叙法:将纵叙和横叙两种写法结合,穿插使用。

4.背景

背景是用来交代新事件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人际关系等背景材料的。一般穿插于导语、主体和结尾中,用来烘托和深化主题。背景材料有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3种。背景材料要紧扣主题,真实简练。

5.结尾

结尾的写作要以加深读者印象为目的。一般有小结式、评论式、启发式、展望式、号召式5种写法。

二、范例

北科学子情牵南昌SOS儿童村

27日上午,北京科技大学“圣火魂”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11人赴南昌SOS儿童村,和孩子们共同展望2008年北京奥运,喜迎南昌起义80周年的到来。大学生和孩子们在儿童村活动厅内欢聚一堂,举行了一场充满了欢声笑语的以“迎奥运、庆八一”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中,大学生们首先向孩子们介绍奥运相关知识,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接着又向孩子们介绍了八一南昌起义的经过,起义的领导人及其南昌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给孩子们上了一次深刻的历史爱国教育课。在互动环节中,大学生和孩子们进行了一场乒乓球友谊赛和猜词等游戏,游戏中,孩子们充分体现的精湛球技和天真活泼的一面。游戏结束后,大学生们为孩子们送上了特地从北

京带来的奥运福娃,并鼓舞他们好好学习,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将来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11.校园新闻稿的一般写法 篇十一

校园新闻稿的一般写法 2011.10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那么校园新闻也就是学校里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它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新闻稿件有好几种格式,每种格式应用场合不同。在这里简要说一下常用的格式。即标题——导语(可省略)——正文——结尾。首先要确定一个主标题能突出你要采写新闻的主旨,然后就是导语部分,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概要、人物等,再下就是正文了,主要写一些经过(这些经过非常宝贵,比如某个演讲的新闻稿,可以描写演讲过程中现场的同学们积极的表现以及活跃的氛围,甚至可以写“来自我院软件工程专业101班的同学XXX在听完讲座后说”之类的描写,当然这些描写不能凭空想象,这就需要你在拍照时用心做必要的记录。再比如领导来访的新闻稿,可以写出某个具体领导说的具体的话,可稍加修改,只要不偏离大意即可),但要简洁明了,突出主要内容。最后就是结尾,一般都是写一些该是带来的影响、意义等。

标题是新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人们看新闻一般都是先看标题的,好的标题最能吸引读者的目光。标题一般要起概括全文的作用,下面所写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标题展开的。通常我们写标题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即采用活动的标题(一般活动都会用横幅写明活动内容的)来做新闻稿的标题。或者在活动标题的基础上适当修改一下就成了新闻标题。在Word排版中,一般标题直接用3号字体,加粗、居中显示即可。

导语(可省略)是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是引出新闻的一个铺垫,导语可有可无,一般我们写网站的稿件时可以不写,可以不写引文,但写了会更好。以简要说一下。如要写一个关于学校召开运动会的,就可以先写强学生身健体的重要,从而引出运动会。

正文是新闻的中心部分,一定要写,而且尽量要写得生动一些。结构一般呈“倒金字塔型”,即先陈述事件结果,点明重点,后逐渐展开陈述。陈述的内容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里活动的主要目的要详细说明,最好放在正文开头或者结尾。比如写一个开学典礼,可以这样写:某年某月,在何地、举行了开学典礼,参加的主要人物是哪些,此次开学典礼的主要目的等。正文长度一般控制在全篇新闻字数的2/3,整篇新闻稿长度一般在300-500字。特殊情况(如非常重要的新闻)可适当详细、加长。

结尾主要是写新闻事件的意义。应当做到简洁有力,强调该新闻的意义与影响,或预告下阶段活动。比如写召开运动会,结尾可以简要说明一下召开运动会的意义所在。开学典礼,参加的主要人物是哪些,此次开学典礼的主要目的等。一般的结尾意义可以为:环境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文化的和谐、同学们积极热情的XX态度等等。本资料系南昌大学软件学院记者站内部学习资料,谢绝外露

写完之后,要有反复修改的毅力。新闻写好以后,一定要多读几遍,避免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例如“驾驭能力”就不能写成“驾御能力”,这样给读者易造成歧义,理解不透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新闻稿写作格式:我们记者站的新闻稿的写作模式采用折衷式,又叫新华体。此种写作方式为「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的折衷,亦即,新闻中最重要的讯息仍然在导言中呈现,接著,则依新闻的时间性或逻辑性叙述。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会议类新闻稿写作:会议类新闻通稿在高校各类通稿中结构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这种新闻稿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

1、标题要恰当;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3、写清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并注意排序问题,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 “我校副校长 xxxx”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 xxx 副校长”);

4、领导讲话内容的提炼;

5、介绍会议的程序要有主次;

6、描绘会场气氛;

7、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

活动类的新闻稿写作:这一类新闻通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导语、主承办单位、参与人员;第二段主要写活动的过程,活动现场以及现场观众、青年学生的反应。第三段则评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

1、活动必须体现主题,参与人员的介绍要有层次感(活动的参与人员往往包括学校的主要领导,嘉宾、新闻媒体朋友,青年学生,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员同时参加了活动,如果仅仅写一句 “校领导 xxx、《福建日报》、我校青年学生代表 1000 余人参加了 活动”则显得太随便,给人的感觉是人员很杂,反而看不到活动的覆 盖面之广。所以一般的写法如“校党委副书记 xxx、副校长 xxx 出席 了活动,《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媒体朋友参加了活动,我校各 学院师生代表共 1000 余人参与了活动。”)

2、写作要紧扣活动主题。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整个活动的内容必然要体现出这个活动的主题,但是在有些新闻稿中的主题内容却与主题脱离。比如有一篇《我校举办第三届“模拟课堂“比赛》的新闻,原稿中过多地描写了文艺表演环节,而弱化了教学水平的考核环节。既然是“模拟课堂”的比赛,主体肯定是要考核参赛者的教学水平,文艺水平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的修本资料系南昌大学软件学院记者站内部学习资料,谢绝外露

改意见是,弱化文艺表演环节,弱化文艺才华,突出参赛者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积累。在修改稿中发现,“课堂即兴问答”和“智力抢答”两个环节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且 还介绍了复赛中“专业讲课”的比赛情况。

3、活动程序要分清主次。跟会议类的新闻稿一样,在写活动程序的时候要分清这些程序的主次,活动都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才是报道的重点,就如一场晚会,节目的表演才是写作的重点,而像现场的互动环节则是次要的,一般一句话带过即可。再如,大型的音乐会,往往都分上下半场,有中场休息,如果我们把中场休息的情况也描写进去,肯定会让读者厌烦,在新闻稿中就破坏了对整场音乐会的描写基调。

4、描写活动现场,一般采用总分式的段落写法,重点突出活动的特色只提活动程序的话,并不能算是新闻稿,因为活动的程序从策划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我们的重点是要描写实际活动的现场情况。

5、活动意义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方向举办活动一般就为了活跃校园的文化。一般也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对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次是对活动主题本身的意义,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诗歌朗诵赛”的意义就有一条是 “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入人心”;最后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等。

例文分析:

机械系圆满举办 “星光工程,闪耀机械” 2009迎新晚会

(机械系记者站 讯)10月21日晚(一定要用具体的时间,一般无需加“年”,除非特殊情况),机械系“星光工程,闪耀机械”2009迎新晚会在合一楼与知行楼中间广场隆重举行。(简练而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事件)颜惠庚院长、机械系党总支书记刘素芳、副书记周皞、系主任朱桂华、学工办老师、军训教官以及大一各班班主任观看了晚会。(这里特别要强调,任何一个活动,参与的领导名字和官职是很重要的,新闻稿里也需要将其进行突出,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拍照时用心记录。)

晚会在激情昂奋、热烈奔放的舞蹈《节奏》中拉开了序幕,闪烁的烟火点燃了全场激情。会上,机械系党总支刘素芳书记首先简述了系部概况,对现场院系领导以及大一各班班主任作了一一介绍。随后,颜院长代表学院对机械系2009级新生表示欢迎,并对新生提出了期望,鼓励09级同学们在以后的三年大学生活中积极乐观、学习不懈进取、孜孜以求,学有所长、服务社会。教官们的到来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惊喜,与学生军歌合唱成为本次迎新晚会的亮点,舞蹈、歌本资料系南昌大学软件学院记者站内部学习资料,谢绝外露

曲、二胡、相声、心理剧、大合唱、双节棍表演等节目精彩纷呈,掌声连连,气氛一度达到高潮。(常规描写,详细而不冗长,各项活动点到即可。)

迎新晚会在《让我为你唱首歌》的婉转动听旋律中圆满落幕。本次迎新晚会不仅展现了机械学子的风采,而且让大一新生感受到了机械系这个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为同学们描绘了大学生活的美好蓝图。(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这是任何一个新闻稿都必不可少的部分,比如:同学们表示学到了什么,对同学们和老师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展现了我们软件学院全体师生怎样的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

我院领导慰问贫困新生

(软件学院记者站 讯)9月15日,我院院长卢晓勇和院党委书记刘德才赴学院新生宿舍慰问贫困新生,(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简洁概括)向他们送出衷心的祝福。院党委副书记罗荣萍、学工办主任余克弟、学院团委副书记张倩书记及黄安老师陪同参加本次慰问工作。(详细人员的介绍)

卢院长和刘书记在9栋新生宿舍楼(具体的寝室号,更体现真实性)看望了已经安顿好的贫困新生,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嘘寒问暖,询问他们目前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勉励他们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要继续发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精神,早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并叮嘱随行的老师们详细掌握贫困大学生家庭生活状况,做好助学金发放工作。(慰问过程详细、不漏但不冗长)在本次的贫困新生中,有一名会计电算化班的新生引起了大家特别的关注,他叫洪贵(一定要具体到人名,切不可写成“某位同学”),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参战期间胳膊受伤,失去劳动力,家庭并不富裕。卢院长、刘书记和罗书记在了解这一情况后,非常感动,鼓励洪贵努力学习,学校和学院会尽一切力量帮他渡过所有的难关,罗书记还特意带来了家里孩子闲置的衣服和棉被送给了洪贵同学。洪贵激动地说:“感谢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的关心,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负众望,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用行动回报母校及社会”。(典型的例子可具体举例、详细说明,更表现真实性)

12.新闻稿的写作方法和会议记录写法 篇十二

目前, 许多地方台的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受到思想解放程度和长期以来形成的报道模式惯性影响, 尤其是对地方党委、政府重要活动会议和主要领导活动的报道, 陷入了固定的会议报道模式之中, 现实存在着报道分量冗长, 特别是大时政报道篇幅偏大与受众需要获知的信息不足的结构性缺失的问题。那么, 如何改善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呢?笔者认为,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改进标题, 短小精练, 利于受众记忆

不少记者认为电视新闻中的标题是可有可无的, 事实上, 要加深观众的印象, 帮助观众理解好新闻的内容, 标题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 许多地方台时政新闻的标题过长, 过于程式化, 如标题“市委领导强调,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坚决打好全面小康攻坚战, 以务实的举措和过硬的成果, 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 实现我市科学发展新跨越。”江苏卫视的一条类似时政新闻标题为“罗志军强调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于民”, 而《新闻联播》时政新闻报道的标题正常控制在20个字以内, 如“温家宝在山西调研”“王岐山会见美国客人”等, 我们通过对比发现, 第一条标题明显呈现出拖沓冗长、有效信息缺乏等特征, 让电视受众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获知有效信息, 没有吸引力和冲击力, 电视受众没有留下深刻印象。而相反, 江苏卫视和《新闻联播》的标题短小精练、引人入胜, 用标题吸引观众, 激发观众了解新闻的内容。有的电视记者习惯参考当地党报对同一时政新闻的报道, 完全复制报纸的标题, 甚至连报纸的副标题也一并抄入, 笔者认为这是不可取的。

二、丰富时政新闻报道的电视语言和画面

时政报道, 大多数都是会议报道, 无论是画面、解说词, 记者的思维方式与文笔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往往记者到会场, 先找会议材料, 画出会议主题内容。在很多行业年度工作会议中, 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新闻内容,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召开什么会议, 会议总结了什么, 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 并对某些集体、个人进行表彰, 谁谁出席会议并讲话等”。摄像记者在拍摄上也是有固定模式, 先拍全景, 再拍主席台领导特写, 台下二三个人一组镜头, 新闻播出后, 观众看到的电视画面就是会场、人头, 特别是主席台上台下、场内场外领导人物的排序展现上;解说词则从会议材料、工作报告和领导讲话中归纳, 造成画面的相对封闭化、静态化, 语言的程式化、公文化, 几成新八股。盐城电视台这几年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特别注意电视画面的处理, 除了必须要上的领导及全景外, 在报道中大量穿插新闻背景资料画面, 丰富了电视语言, 真正做到了音画对位, 避免了电视画面的单一。

三深挖时政活动内容、从会议材料中发掘新闻线索, 更加全面地实现时政新闻报道的价值

现在很多地方台都有人员庞大的新闻中心或新闻部, 记者也按照条、线划分, 有跑时政的、也有跑民生的、经济报道的, 对记者也实行积分考核。很多记者都有这样的感触, 除了时政报道外, 找其他新闻线索或选题很难, 有无米下锅的感觉。如果我们的记者能做个有心人的话, 其实从时政新闻中能找到很多民生、经济方面的新闻线索。不少时政新闻报道尤其是会议新闻报道经常是一事一报, 不注意事件的关联度。事实上, 会议是新闻的富矿, 透露出多方面的有用信息, 涉及多方面的相关事件, 为记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由头, 可以形成新闻报道的深度效应。现在, 在笔者供职的盐城电视台新闻中心里, 很多记者都能从一条普通的时政报道中挖掘出其他的民生、经济报道等。跳出会议报道会议, 让时政新闻实现增值, 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学会做“加法”, 牢固树立大民生意识, 在新闻中找新闻。

四、报道语言力求生动活泼

在时政新闻的采编中, 地方台在报道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出席大会时, 经常会用“某领导说……, 某领导指出……, 某领导强调……, 某领导最后说……”笔者在工作中感觉到, 在很多报道中“会议没有不隆重的, 闭幕没有不胜利的, 讲话没有不重要的, 鼓掌没有不热烈的, 领导没有不重视的, 看望没有不亲切的, 接见没有不亲自的, 进展没有不顺利的, 完成没有不圆满的, 成就没有不巨大的……”这些套话是时政新闻呆板的直接表现, 这种近乎传统套路的报道形式, 很多跑时政报道的记者经常模仿套用。所以, 时政新闻要报道好, 说难也难, 说容易其实也很容易, 只要掌握好这个报道的套路, 一般不会出错。但是这样传播的效果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样的报道, 让领导的形象高高在上, 让政府疏远了群众。政府一直在提倡打造亲民政府, 提倡为人民服务, 显然这种报道方式更多地体现出了权威, 但不能让电视受众感受到政府及领导亲民的形象。时政新闻要有好的收视效果, 就应当改变过去的模式, 具有灵活的报道方式, 尽量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拉近新闻与老百姓的距离, 使之产生强烈共鸣。巧妙运用现场同期声, 让会议的主题更加突出, 让受众印象更加深刻, 让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更加亲民。这样的新闻不仅领导喜欢看, 观众也愿意看。

五、让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时政新闻延伸拉长, 让时政新闻更有深度

去年开始, 盐城电视台在《盐城新闻》中增设了新闻深一度子栏目, 就使新闻的外延得到扩伸, 深度得到加强, 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往往一条时政新闻的播出长度很短, 电视观众只能从新闻中知晓大概的一个新闻信息, 受时间的限制, 更多的有价值的、老百姓关注的时政新闻所能释放出的信息量, 观众就无法得知。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感觉到, 就会议新闻报会议, 这种形式过于简单, 会议本身所传达的内在的新闻内容被忽略, 而对于电视观众来说, 他们关注的不是开了什么会, 谁参加了会议, 观众们更关注会议里面所传达的信息与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有多大的关系, 有效信息有多少。如每有重大的新闻事件和政策措施出台, 盐城电视台都能通过新闻深一度子栏目进行解读, 让观众能及时了解时政新闻背后的新闻, 把一条普通会议新闻里面所蕴藏的关乎民生大事的信息深挖出来, 满足电视受众收视的需求, 体现了地方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权威。

新闻立台, 本质就是时政新闻立台, 如果时政新闻不改进, 不创新, 死报着过去的条条框框, 一个台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慢慢退化。一个台没有了权威的声音, 党委政府的声音就传不到群众中去, 媒体的喉舌功能就会逐渐丧失。地方台的时政新闻报道为了收视的需要, 每过一段时间, 都要进行改版, 改版不能只改背景板, 要真正地从内容上创新, 在节目中既能彰显权威又能体现亲民, 这样的电视时政新闻就一定能够让党委政府放心, 让群众满意。

参考文献

[1]谢君.论城市台时政新闻报道的改革[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 (1)

[2]陈金中.试论新闻报道的语体特点[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李良荣.当前中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纪念新闻改革25周年[J].现代传播.2001. (5)

13.新闻稿的写作方法和会议记录写法 篇十三

一、定义:通讯稿,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简洁、全面、生动、形象地反映校园活动的一种有着较为固定的格式的新闻报道形式。

二、格式:“三段式”写法。

(1标题:高度概括活动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

副标题:辅助作用,进一步解释活动内容。(必要时可增加,不常用(2第一段:说明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举办方、活动对象、出席人物(领导、嘉宾及活动开展的目的。(叙述顺序无固定,条理清晰即可要求:信息全面、准确(特别是人物称谓。

(3第二段:介绍活动开展的过程、主要流程。充分表现活动的精彩和成功,语言尽量简洁生动,内容全面。

要求:条理分明,思路清晰,内容简洁。(活动内容多少由活动流程决定,多则另起一段

(4第三段:简要总结活动的意义、影响。要求:总结性语言要与活动内容相符,积极向上。

三、注意事项:(1人物称谓: 校党委xxx(副书记;xxx(副校长;校长助理xxx;校团委xxx(副书记;院党委xxx(副书记;xxx(副院长;院团委(副书记xxx老师;院学工办(主任xxx老师;学生会、社团管理部(副主席xxx同学;学生会、社团管理部主席团助理xxx同学;

(称谓在文章中的出现顺序必须根据发以上顺序从上到下(2部门称谓:

1、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简称:冶能学院 共青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委员会,简称:团委

2、(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学生会: 办公室、外事部、勤助部 组织部、宣传部、编辑部、文艺部、艺术团(隶属文艺部、体育部

3、(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社团管理部: 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协、心语协会、拓展与科技协会 生命之巅运动协会、红青社、翰林社

四、通讯稿上传的两大网站。

(1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官方网站(http://yn.kmust.edu.cn/ 进入方法:昆工首页――学校概况――院系设置――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2昆工青年网站(http://tw.kmust.edu.cn/ 进入方法:昆工首页――校园文化――昆工青年――基层动态――冶能学院

五、撰写通讯稿,主要是结合范文多练,不断提高。

以下提供几篇范文供参考:

范文一:冶能学院第三届DIY风筝节圆满落幕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创新能力。2011年4月23日,伴着和煦的春风,由冶能学院心语协会、爱心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生命之巅运动协会联合承办的冶能学院第三届DIY风筝节在呈贡校区足球场拉开帷幕。冶能学院团委书记令狐欢欢老师、社团管理部主席段力华同学、学生会主席闫谧同学、昆明理工大学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张儒山同学、陈宇同学、农工学院学生会主席李国萃同学、电力学院学生会主席杨松同学、机电学院社团管理部副部长温彪同学等出席了本次大赛并担任评委。

上午11:30,在令狐欢欢老师的致词下,本次比赛正式拉开序幕。本次大赛由来自不同学院的57个队组成。每一个参赛队都是有备而来,他们形态各异的风筝给人以视觉的震撼。有展翅的雄鹰、飞舞的蝴蝶、生猛的蜈蚣,还有外形超酷的空中战斗机••••••有方的、圆的、三角形的、四边形的、八边形的••••••各种色彩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比赛评分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第一阶段是风筝展示,评委根据各参赛队风筝制作的工艺、创意对风筝的外观设计进行相应的评分。那千奇百怪的造型设计让评委们赞不绝口。第二阶段是放飞环节,评委根据风筝飞行的高度、距离及平稳性给各个小组评分。比赛过程中,尽管有些同学的风筝飞不起来,但他们并不放弃,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调试,他们展现出了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最后经过评比,冶能学院彭宇轩组获得一等奖,冶能学院吉华山组、毕先林组获得二等奖,冶能学院庞

承可组、邹宁组、祝令萌组获得三等奖,冶能学院赵路组以外观设计最高分获最佳创意奖。比赛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圆满落幕。

此次DIY风筝节不仅展现出同学们的青春风采、团队精神、创新思维,调节了同学们紧张的学习气氛。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风筝文化。

范文二:冶能学院开展创意生活赛“五元度一日”

2011年4月8日晚上七点,冶能学院创意生活赛“五元度一日”在呈贡校区中心218教室举行。学工办于志强老师,朱芮老师,学生会主席闫谧,副主席李冬月、徐翠梅同学,社团管理部主席段力华,副主席徐敏、单世潇同学出席了此次比赛并担任评委。

此次活动以其独特形式和深刻寓意吸引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同学们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五元度一日”的精彩生活以及感悟。有的同学考虑的是如何合理利用五元钱来填饱肚子,有的同学则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赚取自己的午餐、晚餐,更多的同学是考虑集废品献爱心。同学们的介绍生动,侃侃而谈、诙谐幽默。答辩现场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经过三个小时的比拼,冶金092班“温馨小窝”组荣获一等奖,冶金101班“借东风”组获得二等奖,动力101班“飞尝给力”组荣获三等奖。

五元度一日活动通过对同学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及创新的考核,鼓励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培养热爱活动、勤劳节俭、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使我院同学更加乐观、健康地成长。

范文三:冶能学院新生家长及新生座谈会圆满结束为进一步做好新生接待工作,加强学院与新生及其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使新生及其家长对学院有更好的了解,冶能学院于2011年9月2日19:00在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中心区教学楼100教室召开“2011级新生家长及新生座谈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学院党委书记樊刚教授、院长施哲教授、党委副书记刘晖老师、副院长何屏教授、副院长李瑛教授、副院长马文全教授、冶金工程系系主任华一新教授、热能与动力系系主任夏家群副教授以及研究生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的老师。

此次座谈在院党委副书记刘晖主持下拉开帷幕。首先,院党委书记樊刚教授代表学院发言,对家长的到来表示感谢,对新生的加盟表示欢迎。对2011级的同学提出“明确目标、适应环境、学会做人”三点要求。其次,施哲院长对我院的概况予以介绍。使新生心中的自

豪感、荣耀感油然而生,使家长放心,让新生安心。家长及新生用他们热烈的掌声表示对冶能学院的信任和支持。最后,座谈会在家长及同学与院领导对生活、学习、就业、专业前景等方面问题的问答互动中结束。

持续两个小时的座谈会,增进了学院领导、教师与同学之间的感情,使家长对学院的前景及新生的未来有了明晰的了解。增强了新生向上奋斗的信心。通过此次座谈会,相信2011级新生在日后一定能顺利且长足的发展。

范文四:冶能学院学生会、社团管理部招新圆满落幕为保持我院学生会、社团管理部的新旧交替,2011年9月3日晚上19:00,冶能学院在呈贡校区中心区100教室举行了学院学生会、社团管理部介绍会,学生会、社团管理部招新工作大会。学院团委书记令狐欢欢老师、2010级学生会、社团管理部干部以及2011级同学参加了此次大会。

此次大会由学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李彦闰同学主持。首先,令狐欢欢老师代表学院团委欢迎2011级新同学加入学生会,随后,院学生会副主席刘畅同学向2011级新生传达了我院学生会的管理模式,宗旨以及部门设置。紧接着学生会各部门负责人通过PPT的形式对自己部门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并提出自己部门的招新原则及条件。之后,社团管理部副主席朱国锋同学对社团管理部工作情况作简要介绍,接着社团管理部各协会负责人通过PPT的形式介绍了各协会的工作性质及情况。最后,2011级同学向自己心仪的部门(协会递交了简历。9月4日晚19:00,在中心区教学楼105教室、106教室、108教室,学生会、社团各部门负责人对报名加入学生会、社团管理部的新生进行了面试工作,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面试,每个人都满意地离开了会场。

14.新闻稿类的写作方法 篇十四

活动类的新闻稿写作

活动类的新闻稿在校园中是最常见的一类新闻稿。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来体现的。所以,活动类的新闻稿就必须将校园的文化气息体现出来,这对作者的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

这一类新闻通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导语、主承办单位、参与人员;第二段主要写活动的过程,活动现场以及现场观众、青年学生的反应。第三段则评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

写此类新闻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必须体现主题,参与人员的介绍要有层次感

每个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主题很重要,它浓缩了整个活动的内同,在开篇介绍下活动主题,有助于读者首先把握住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的形式。

活动的参与人员往往包括学校的主要领导,嘉宾、新闻媒体朋友,青年学生,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员同时参加了活动,如果仅仅写一句“校领导xxx、《福建日报》、我校青年学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则显得太随便,给人的感觉是人员很杂,反而看不到活动的覆盖面之广。所以一般的写法如“校党委副书记xxx、副校长xxx出席了活动,《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媒体朋友参加了活动,我校各学院师生代表共1000余人参与了活动。”

2、写作要紧扣活动主题

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整个活动的内容必然要体现出这个活动的主题,但是在有些新闻稿中的主题内容却与主题脱离。比如上次一篇《我校举办第三届“模拟课堂“比赛》的新闻,原稿中过多地描写了文艺表演环节,而弱化了教学水平的考核环节。既然是“模拟课堂”的比赛,主体肯定是要考核参赛者的教学水平,文艺水平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的修改意见是,弱化文艺表演环节,弱化文艺才华,突出参赛者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积累。在修改稿中发现,“课堂即兴问答”和“智力抢答”两个环节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且还介绍了复赛中“专业讲课”的比赛情况。

3、要根据新闻稿投放的媒体,确定新闻事件的主角

我们写的新闻稿往往要投放到不同的媒体上,不同的媒体,不仅仅风格不一样,连新闻稿中体现的活动的主角都有可能不一样。这里说的主要是校园内的通讯稿。校园内的通讯稿在报道校园活动的时候,就应该以校内的单位、个人为主角。比如一篇《传播学院第四届“传播人形象节”隆重开幕》的新闻稿中,将传播学院和福建广电集团共同作为主角,这样写起来条理性差,而且还偏向于福建广电集团,这如果是校外通稿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校内通稿,我们要突出的应该是传播学院,宣传我们学校举办的有意义的活动,所以,在我的修改意见中,基本上每句话主语都是“传播学院”。

4、活动程序要分清主次

跟会议类的新闻稿一样,在写活动程序的时候要分清这些程序的主次,活动都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才是报道的重点,就如一场晚会,节目的表演才是写作的重点,而像现场的互动环节则是次要的,一般一句话带过即可。再如,大型的音乐会,往往都分上下半场,有中场休息,如果我们把中场休息的情况也描写进去,肯定会让读者厌烦,在新闻稿中就破坏了对整场音乐会的描写基调。

5、描写活动现场,一般采用总分式的段落写法,重点突出活动的特色

只提活动程序的话,并不能算是新闻稿,因为活动的程序从策划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我们的重点是要描写实际活动的现场情况。比如《迎接校第六次会议暨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专场演唱会》的新闻稿中,不仅仅将五个部分的表演曲目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写出这些曲目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现场的艺术家是如何表演的,现场的观众反应如何。

同一个活动可能分在不同的现场进行,一个活动现场也可能分了几部分进行,但能够统一在一个活动中,其中肯定有一条主线,而这条主线便可作为该段落的总括句。如《我校开展“欢度国庆,歌颂祖国”大型游园活动》新闻稿的主体部分第一句是“我校在旗山校区的共青团广场、A区广场、嘉树园广场、南区生活区和仓山校区物光篮球场等处开展游园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踊跃参加。”首先概括了游园活动的情况,接着按照总分句中的地点分别叙述游园活动的情况,整个段落显得逻辑严密、自然紧凑,将整个活动现场描写得井井有条,错落有致。

而且,在描写活动的现场时,我们要注意突出活动的特色,要将活动的整个基调体现出来,比如一场歌颂青春、歌颂祖国的晚会,就要用“青春活动”、“热情洋溢”、“激情满怀”来描写表演者的表现,还要突出台下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像“博得了在场青年学生的热烈掌声”之类的描写。

6、活动意义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方向

举办活动一般就为了活跃校园的文化,所以,在谈及活动意义的时候,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有层次地概括活动的意义。一般也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对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次是对活动主题本身的意义,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诗歌朗诵赛”的意义就有一条是“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入人心”;最后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会议,所有活动都必须在新闻稿中评论意义的。有些活动的意义过于平常、普通也就没有必要体现,免得给读者审美疲劳。

竞赛类新闻稿

竞赛类新闻稿跟活动类新闻稿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因为是竞赛方面的活动,它又有与一般活动不一样的地方,在新闻稿中,也要有所不同,所以特地分出一个大类出来。

竞赛类新闻稿的一般结构是:第一段写导语,介绍主承办单位、评委、参赛选手;第二段写比赛的过程;第三段写参赛者的获奖情况以及举办比赛的意义。

1、介绍评委要有所选择

竞赛类新闻稿的第一段与活动类新闻稿的第一段的写法相似,只不过竞赛类的新闻稿中,有时有必要提下嘉宾评委,像教授之类的权威人士,我们就有必要介绍下,可以体现竞赛的层次与水平,重量级的教授来担任评委便可将一场平常的比赛变得很体面。而像学生评委之类的,则可以不介绍,邀请学生担任评委,本身就不是竞赛活动应该宣传的重点。

2、比赛中,同学们的参与情况有必要体现

一场比赛,同学们的参与情况如何体现了本次比赛举办的质量,所以,如果收到良好效果的比赛,往往要体现下同学的参与积极性,而这一点一般都是从参与人数、参与的作品数体现出来的。比如,《我校第二届书信文化节落下帷幕》这篇新闻稿中,本来没有体现收到参赛作品的数量。后来,我的修改意见是,将收到的参赛作品数体现出来,因为据我了解,本次比赛收到了数量不菲的作品,我们做宣传也就是为了宣传这个活动的影响。当然,体现这些数据的时候,要尽量使用精确的数字,以体现真实性。当然,如果参赛初赛选手或者作品不多的话不不用了。

3、比赛现场描写侧重于简练地概括选手的表现

竞赛类活动的主角是参赛选手,所以现场的描写当然得从他们入手,可以说,他们的表现情况也就是竞赛现场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参赛者至少有十个,这么多的选手是不可能一一描述的,而如果选择其中几个来进行描述的话,又显得不够全面,所以对参赛者比赛情况的描述需要概括。比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演讲比赛”,参赛者的比赛情况可以这样概括“比赛中,参赛者围绕‘光荣与梦想’这一主题进行演讲。参赛选手对比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在鲜明对比中突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从身边具体的变化出发,歌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对三十年来我国的发展成就给予客观评价,号召青年一代珍惜大好时光,为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用三个排比句就将参赛者的演讲内容概括出来,全面简洁。当然,写演讲者的表现,他们一般都是热情洋溢、声情并茂,而观众的反应则是较为强烈,掌声必不可少。这并不是说无凭无据的猜测,而是每场比赛的共性。

再如某次演讲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各单位的14名青年学生参加了演讲赛。他们充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畅谈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深刻体会;提出了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做法;表达了要坚持科学发展,突出服务海西,强化内涵建设,为建设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比赛中,参赛选手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充分展示了选手良好的精神风貌。他们富有真情实感的演讲,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赢得了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

4、公布比赛结果

竞赛类新闻稿与一般的活动类新闻稿的不同很明显地体现在,竞赛类新闻稿最后要体现比赛的结果,这是这一类新闻稿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竞赛类活动不可能没有最终的获奖结果,如果我们的稿件中缺少了获奖结果,那就信息不全了,怎么算是新闻稿呢?在写获奖情况的时候,要注意将获奖人的具体姓名、所在单位或学院、所获奖项写清楚。同时,视篇幅情况,公布获奖情况一般公布到三等奖的名单,如果篇幅不够的话,则仅仅公布一等奖即可,如果篇幅有待扩充的话,也可将优秀奖刊登上去。

表彰类新闻稿写作

表彰类新闻稿比较特殊,大部分时候是一种静态的新闻稿,是没有现场的新闻稿,只能通过材料、采访来收集新闻点,然后再整合成一篇稿件。

这类新闻稿其实结构不是很固定,而且部分新闻稿是不需要分段的,在此我说下分段的新闻稿的写法吧。第一段是导语、写某单位发文表彰了哪些人、哪些单位;第二段则是介绍下受表彰对象的事迹;第三段则介绍受表彰对象的感言、决心或者是颁奖单位对受表彰对象、对青年学生的希望。

写这类新闻稿,需注意以下几点:

1、表彰发文、表彰的奖项内容、受表彰单位都要写全称

写表彰类的新闻稿时是一定要写出表彰的发文和表彰的奖项内容的,这是稿件最重要的亮点,但是往往出现一种情况是,表彰的发文、表彰的奖项内容、受表彰单位这三个的名称写得太简单,没有将全称写出来。既然是有表彰发文,那么我们新闻稿中的信息就必须让读者能够找到相应的表彰发文,信息写全了,才不会让读者怀疑真实性,我们的宣传也比较有效果。比如《校团委党支部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这篇新闻稿中,就应该这样写:“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鲍绍坤在会上宣读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我校机关党委校团委党支部被中共福建省委授予了“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虽然这句话很长,但并不是累赘,里面的每个字都是省去不得的。

2、受表彰单位、个人的事迹介绍要突出优秀之处,要体现事迹的教育性

一般一段式的表彰类新闻稿中是没有介绍事迹的,但是,作为新闻背景,介绍下受表彰单位、个人的事迹,这也是宣传的重点,所以,作者有必要对此作下介绍。介绍事迹要注意符合奖项的内容,比如“优秀志愿者“的事迹中就没必要介绍他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就,而应该围绕着志愿服务这个主题介绍。而且,我们介绍事迹的目的主要是让读者看到他们的优秀,并从中得到教育,所以我们要集中体现他们的优秀之处,体现教育性。

3、受表彰对象的感言要有针对性,颁奖单位对受表彰对象、青年学生的希望要有实际意义

上一篇:反邪教主题班会讲稿下一篇:国庆祝福语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