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试题 张爱国(共14篇)(共14篇)
1.语文 试题 张爱国 篇一
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知识试题
一、市民“十不”规范指哪些?
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贴滥画;不违章乱建;不抢道乱行;不损坏公物;不虐老欺幼;不污言秽语;不酗酒滋事;不赌博迷信。
二、市民应从哪些方面树立卫生意识、养成卫生习惯? 一是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二是搞好工作场所的卫生,三是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四是注意个人卫生。
三、什么是“四害”?“四害”主要能传播哪些疾病?
“ 四害”指老鼠、蚊子、苍蝇、蟑螂。
主要传播的疾病是:老鼠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苍蝇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蚊子传播乙型脑炎、疟疾等。蟑螂传播甲型肝炎、痢疾、伤寒、霍乱等。
四、怎样管好生活用水?
生活饮用水受污染,不仅可以传播肠道传染病等疾病,还可能引起中毒或诱发其它疾病,保护健康,一定要注意生活饮用水安全,水井周围15―30米范围内不能洗衣服、洗马桶或清洗其它脏物,水井30米以内不能有厕所、粪坑、污水坑(沟)等污染源,提倡使用自来水。如果饮用水受污染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五、为什么要多吃熟食、喝开水?
在春、秋季节最容易形成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因此最好多吃
熟食,多喝开水,生凉食品里可能含有未被杀死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看起来很干净的生水里也可能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或有毒化学物质等,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六、为什么要勤晒衣被?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勤晒被褥、衣物,经常打开门窗让阳光照射屋内,促使室内保持干燥,有利于抑制各类病菌产生,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七、H7N9可以预防吗?
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畜。
八、吸烟与疾病
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
香烟烟雾首先接触的是呼吸道粘膜,干热的烟雾可引起刺激性咳嗽,同时又使这些粘膜变得十分干燥,并慢性充血。为了使呼吸道粘膜继续保持湿润、粘膜细胞代偿性地分泌过量的粘液,这些过量的粘液排出体外,就是平常的`痰液,长期吸烟者普遍有慢性咳嗽、痰多。此外,烟雾中的烟尘微粒比空气中的微粒多5万倍,而且烟尘微粒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它们可使纤毛中毒、受损,可使分泌的粘液发生凝固,从而使纤毛和粘液失去抵抗和保护的功能。于是,大量的毒物以及细菌均可乘虚而入,进入并停滞在支气管及肺泡里,这就可能引起呼吸道炎症。
2.语文 试题 张爱国 篇二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是世界上通行最广的语言之一。使用汉语的人口占了人类的四分之一。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优美的语言之一。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优越性为世界所公认, 它不仅能准确记录汉语, 被顺利地输入电脑, 而且汉字书法艺术独具魅力, 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汉语早就被定为联合国通用的五种语言文字之一。全世界约有60多个国家的上千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热”已成为全世界范围的潮流。“汉语热”对国内语文教学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
如果说语言是祖国的声音, 那么祖国的形象则是以领土的范围、河山的面貌出现的。中华大地如花似锦, 壮丽多姿, 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劳作和繁衍着, 创造了瑰丽的文明。
祖国河山呈现出多种自然美, 景色绮丽, 风采迷人, 一经作家笔墨描绘, 便放射出艺术的光华, 美不胜收:碧野描摹的“天出景物”, 绚丽多姿, 赛过开屏的孔雀;杨朔采来的“香山红叶”, 好似二月的妖艳花朵, 红得醉人;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 山、水、天交相辉映, 和煦温馨, 令人向往。还有杏花春雨江南的秀美, 骏马秋风塞北的壮美, 泰山日出的阳刚美, 杭州西湖的阴柔美等。让学生置身于美景中, 接受美的熏陶, 荡胸涤肺, 心旷神怡, 排除污秽杂念, 萌生健康的感情, 从而在他们心灵烙上“中国印”, 叫他们无论走到哪里, “可爱的中国”都会使他们梦牵魂绕, 祖国的山山水水, 在他们心中重千斤。
热爱祖国要同热爱家乡联系在一起, 家乡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不美, 家乡水;亲不亲, 故乡人”, 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因此, 我们应当因地制宜, 适当增补乡土教材, 开展“说家乡、写家乡、爱家乡”的活动, 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三、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明
从黄帝算起, 我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象征, 秦陵兵马俑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京杭大运河举世闻名, 丝绸之路使世界认识了中国, 敦煌宝窟展示了灿烂的文化, 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等等。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 对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来自典籍, 这些课文真实地记载了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我们要利用这些课文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明, 让他们了解和认识中国的辉煌历史, 从祖先的发明创造中吸取智慧, 增强民族自豪感, 立志成材, 报效祖国。
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英雄人物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 我们的祖国孕育了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同时还涌现了大批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英雄。他们是人民中的先进分子, 热爱他们就是热爱人民的具体表现。民族英雄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他们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用英雄之魂塑造学生的灵魂, 用英雄的榜样力量鞭策学生走上爱国主义的道路。教材中大量课文是正气歌和爱国颂, 这些文质兼美的诗文能点燃学生爱国的熊熊烈火, 在学生心中筑起抵御侵略、维护祖国尊严的钢铁长城。在学习课文中, 使他们认识到:
第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爱国为荣、卖国为耻的世代相传的基本意识。从孔孟时代的“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到屈原的“虽九死犹未悔”;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到孙中山的“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等等, 无不彰显了中华赤子的拳拳爱国之心。千古英雄的美德情操使得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 爱国就应在国难当头时挺身报国。在平时应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而在侵略者侵犯祖国的时候, 就应该挺身而出, 报效祖国, 维护国家的统一, 保持领土的完整, 维护民族的团结, “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像文天祥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何等诚挚;史可法殉国, “人在城在, 城陷人亡”, 何等英烈;谭嗣同捐躯,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何等刚强;等等。这些英雄在国难当头时挺身救国, 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 使人感受到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
第三, 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爱国就要振兴中华。利用教材,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专制压迫下所受的苦难, 让他们牢记历史教训, 产生爱国激情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五、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现在, 开创祖国美好的未来
3.中职语文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篇三
一、纵观语文教材,确立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就以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为例,爱国主义内容在每一册都有体现,而且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塑造爱国者的形象,谱写战斗乐章。如《记念刘和珍君》《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左忠毅公逸事》等。刘和珍的形象在鲁迅笔下具有不平凡的意义,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在艰难的生活中,她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在北师大风潮中,她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女师大复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等等,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学生的许多美好的品质:渴求真理,和蔼可亲,有思想,有远见等等。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她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和爱国品质。
二是抒发忧国之情,表现献身精神。有《廉颇蔺相如列传》《书愤》《梦和泪》等。《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司马迁语)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爱国者敢斗争,有谋略,顾大局,有远见,一切以国事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的磊落胸襟和高贵品质。《书愤》中,陆游面对残破的江山和衰败的国势,赤心为国的诗人抚今思昔,痛心疾首,但老骥伏枥,他仍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
三是描绘壮丽山河,寄托爱国情怀。如,《沁园春·长沙》《长江三峡》等。这些篇目内容虽然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表现得不那么鲜明、突出,但是它也不失为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沁园春·长沙》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寄予的是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志。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则形象地概括了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长江三峡》描绘了祖国风光,画出了三峡美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面貌: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一条前进途径,就能战胜困难险阻。
二、通过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绝对不是附加式的贴标签的牵强附会的生拉硬扯,空洞的概念,是不可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抓住具体的形象,再加上教师充沛的感情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一是挖掘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注意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它本身的复杂性,要讲清积极的思想意义,同时指出小计的不良影响,不能从概念出发,也不能故意拔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这个人物,课文歌颂廉颇的勇于改过,深明大义。他的勇于改过是有一定的思想基础的,他是被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所感动,才做到了“负荆请罪”,说明他是一位有着浓厚爱国思想的将帅,他意识到他们二人团结与否关系到赵国的安危存亡。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启迪学生,使他们认识到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真理。
二是配合作文联系其他形式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让那些高尚而神圣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热爱祖国的感情是十分庄重而神圣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理论上的东西,而是要懂得“为什么要爱”“怎么去爱”。学生可以通过作文书写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表现为社会献身,振兴中华的理想。如,开展“歌颂祖国,热爱家乡”的征文活动,同学们可以谈古论今,联系实际,可以介绍家乡风光,名胜古迹,生活习俗,富饶物产等,从而真切地表达出愿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还可以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爱国精神诗歌朗诵会。青少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中国梦”寄托着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崇高理想。一首首经典爱国诗歌,深情地歌颂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辉煌的文明和永不泯灭的民族精神。爱国诗歌诵读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兴趣与爱国热情。
三是利用校本教材,增强爱国情怀。为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校本教材。它不仅是课外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更重要的是以阅读这些作品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学生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强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从而培育出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高尚的中华民族精神、开阔的世界文化视野的中国人。校本教材中收入古今中外优秀爱国作品,如屈原的《国殇》、陆游的《夜读兵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等。利用语文活动课,教师要适时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
4.语文 试题 张爱国 篇四
小学生爱国知识竞赛试题(高年级组)
1、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2、我国共有56个民族。
3、圆明园被称为我国古典园林的“万园之园”。
4、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5、我国的第一位封建皇帝是秦始皇·赢政。
6、我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电影是鬼谷子。
7、邓小平被称为我国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8、我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9、我国现任的国务院总理是温家宝,主席是胡锦涛。
10、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是京杭运河。
11、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是香港、澳门。
12、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
13、被称为我国“国球”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乒乓球。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话。
15、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本医学名著叫《本草纲目》。
16、领导广东的禁烟运动,并下令在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
17、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8、“泼水节”是傣族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
19、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的新国家叫中华民国。
20、戏剧中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戏曲中的女演员一般被称作旦。
21、我国战国时代出现的最著名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是《孙子兵法》。
22、邓稼先被誉为“两弹之父”(原子弹、氢弹)的我国著名科学家。
2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我国古代数学家是祖冲之。
24、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25、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26、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7、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
28、我国的四大主要戏剧剧种是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
29、布达拉宫是藏族少数民族的著名建筑。
30、容国团获得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许海峰夺得了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31、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了行使主权。32、2008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9届北京奥运会上,获得51 枚金牌,名列奖牌榜第一名。33、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军事阅兵。建国50周年庆典阅兵是新中国13次国庆阅兵中兵种最多的一次。34、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浩瀚的太空中,奏响了《东方红》旋律。
35、建国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成渝铁路,京九铁路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
36、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是 秦山核电站,我国第一座大型合资核电站是 大亚湾核电站。
37、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世界排名,1997年,中国以3250亿美元的进口总值,首次跻身全球十强。
38、有“中国原子弹之父”之称的科学家是 钱学森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袁隆平。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填词,聂耳作曲。40、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怀抱。
41、我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42、中国第一乘坐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为 杨利伟,第一位实施空间出舱活动的宇航员为翟志刚。
4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时间是2001年。
44、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
45、2006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山珠穆朗玛峰顶,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珠峰新高度为8844.43米。
46、中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
47、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48、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被称为“五岳”。
5.语文 试题 张爱国 篇五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筑守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无限热爱、无比忠诚的一种深厚的民族感情,是一种价值的精神营养品。语文教材体裁多样的的文学作品,有许多课文正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主题,语文教学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结合语文教材,引导学生尽览祖国山河,激发爱国热情
中华大地呈现出多种自然风光,景色绮丽,风采诱人。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就向学生介绍了祖国江山美不胜收的景色。
首先可引导学生去尽情游览:走进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去领略“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雄奇;随着碧野走进《天山景物记》,置身于塞外独特的绚丽的景色中;跟随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去泰山极顶观赏日出的辉煌。还有春雨江南的秀美;骏马秋风塞外的壮美;杭州西湖的阴柔美;黄山苍松云海的奇特美等等。让学生置身其中,荡胸涤肺,心旷神怡,排除污秽杂念,萌发健康的爱国感情,在学生的心中烙上“中国”印,无论走到哪里,祖国的山山水水会让他们梦牵魂绕。
其次,结合课堂教学,发动学生课下去找有关描绘祖国山河的文章,结合中国地图,踏访文章所介绍的地区,处在什麽地里位置,有何物产、名胜古迹和人文风貌。学生通过查找文章和阅读,对祖国的幅员辽阔、土地的富饶有了深深地了解,学生沉浸其中,自然会对祖国产生依恋之情,为自己生长在这样一个国度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对哺育自己的山河产生热爱之情。
最后,要引导学生把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家乡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可通过以“我心中的故乡”、“我爱家乡”等为题的诗歌、散文朗诵、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同时也要从另一个侧面让学生体会到有多少中国人为了自己的祖国不被外人侵略,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又有多少中国人背井离乡数年,还要历尽千辛万苦,冲破重重险阻,重回故里的原因。这样就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在实处,久而久之,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英雄模范人物,树立爱国责任感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再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祖国孕育了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同时还涌现出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英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是值得学生学习的。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正气歌、爱国颂,这些文质优美的课文能点燃学生的爱国之心,也能在学生心中筑起维护祖国尊严的钢铁长城。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英雄,明白爱国是一种传统美德,应以爱国为荣。
汉代的霍去病,为国家的生存和强盛,在戎马中度过一生,说出了“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言;宋代的岳飞为挽救祖国危亡,离妻别母,转战沙场,发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言;文天祥为抗击元兵的进攻,坚贞不屈,临危不惧,誓死不投降,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清代的谭嗣同为“维新”慷慨就义,以身殉国,发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还有鲁迅笔下的刘和珍、柔石、白莽等许多爱国青年,无不体现爱国主义的豪情。通过引导学生,学生认识到,英雄们总是把自己的欢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由于这种爱国主义情感产生的巨大凝聚力,使得中华民族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在内忧外患面前,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祖国岿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其次,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的精神,提高学生思想素养,树立爱国责任感。
1、学习英雄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是维护人格、国格的强大力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的气节。华罗庚甘愿抛起国外的高额报酬,排除种种险阻回到祖国,正体现了这种气节;当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轰炸时,全国人民的爱国声援正体现了这种气节;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行为正体现了这种气节。爱国者忠于祖国,不屈不挠就是出于对祖国的感情。要引导学生懂得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是追求崇高人格的最高境界。
2、学习英雄舍生报国的献身精神
爱国就应在国难当头是挺身而出,保效祖国,不惜用自己的血肉筑起新的钢铁长城。在讲解一些有关课文时,可结合学生实际,给其出一些思考题,与以正面引导和讨论。如“从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看刘和珍的行为”、“谭嗣同的流血值得吗?”等等。通过激烈的争论,让学生明白爱国的含义所在,然后要求学生写作文给予落实,《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我从刘和珍的身上看到了中华的崛起》、《赤子之心》等作文,从内容多样的文章中,不难看出学生从英雄的行为上受到了很大的启示,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当生命与正义发生冲突时,要献身正义;当个人的利益与国家民族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献身国家。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洗涤和净化。
3、学习英雄,纠正学生思想误区
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学生忽略了对自己思想的品德的培养,产生了许多错误的思想:什麽“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等。这些错误的思想导致许多扭曲的行为,出现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有位母亲无奈的在给儿子的汇款代单上这样写道:“上班日当午,汗滴脚下土,须知手中烟,颗颗皆辛苦。”语文教材中就有一部分课文也可起到纠正学生错误思想的作用。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邱少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牢记“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王铁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拿下大油田”;雷锋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焦裕禄“心中装着兰考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等等,英雄的行为和思想,会让学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和自己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相比,后者是何等渺小,这些英雄才是自己应该追求的“明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前途才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
有位学生在演讲中这样说道:以前的我们或许因为一些错误的思想,作了一些错误的事情,现在反思起来,显得多麽的幼稚,从英雄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我明白了身上肩负的责任,为以后“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耻辱不在中华大得上重演,我们要向英雄学习,把爱国当成自己的责任,关心国家的前途民运——。由此可见,用英雄之魂塑造学生的灵魂,让英雄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发挥榜样的力量,鞭策学生走上爱国之路,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必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始终贯穿在语文课教学中。只要紧紧结合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就能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是一个爱国者
参考文献:
[1]戴木才。造就孩子光辉人生,教师博览,2002,(2)。
[2]景淑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青年研究,1997,(1)。
[3]课本。国情。
6.浅谈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篇六
浅谈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四重境界”
作者:龚志明
语文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主渠道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不少同行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成了先行者。本文想就如何达到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四重境界”谈些粗浅的看法。 杜甫的《春夜喜雨》十分形象、逼真地刻画了春夜雨景,我们不妨将课中的八句诗分解为四幅图景。用这四幅图景注释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的“四重境界”,倒是颇有可取之处的。 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爱国主义的显性素材。杜甫笔下的春雨之好,在于它知时应节,当发乃发,滋润万物。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也当“知时应势,捕捉显性素材,润泽学生的心田”。 语文教学应文道结合,文以载道,这早已为大家所认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首先应该对教材中现成的、显性的.爱国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内容予以充分的开发利用,防止过分偏重语文形式,一味追求“知识点”而将教材中现成的爱国主义素材弃置不顾。 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生,它总是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寄寓一定的褒贬爱憎。其中不乏主张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歌颂革命,颂扬廉洁为民,以死事国,忠贞不渝的内容。对于课文中一些十分明显的爱国主义内容,我们应该及时、充分的利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雨中登泰山》中赞美祖国好山好水的倾向十分鲜明,我们可以用作者极尽笔墨描绘的由山岗烟云、飞泉瀑布、古祠翠柏所构成的奇伟景观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和悠久文化传统的情感。 又如:教学《<指南录>后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早为同学熟知,我们可以借助文天祥在困难当头时挺身出使元营以及身受羁糜、冒九死一生逃归永嘉的史实,把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撤播在学生的心田,鼓舞学生,为国奉献一切。 充分利用教材中显性的爱国主义素材去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灵,是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应达到的境界。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春风伴随着和风悄悄乘夜而来,细细而下,只求润物不求人知。它富于特色,贵在“潜”字,妙在“无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也应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决不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贴标签,也不是离开课文另搞一套,文不载道。否则,学生听之无味,教师上得苦恼。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内蕴,借题发挥,因势利导,“于无产处”引起学生共鸣同识,才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例如:在教学《内蒙访古》时,结合课文中对历史上民族矛盾的追述,对民族之间往来的称颂,诱发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早就交往密切,即使在战争年代,各民族人民仍然盼望民族之间加强友好往来,今天更应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从而十分自然地进行了一次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又如:教学《药》时,顺着课文的内涵,水到渠成的启发学生: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那么,医治群众的病苦,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在何方呢? 它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推翻反动统治的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国救民。这无疑起到了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作用。 三、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善于挖掘隐性资源的内涵。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描写的是一幅小路不清,云层漆黑,江西迷蒙,只见船上灯火独明的情景。这是一种从迷蒙中挖掘的美,它形象地折射了善于发掘爱国主义隐性资源进行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
7.语文 试题 张爱国 篇七
一、寓情于理,以理育情
中学语文爱国情感教育的特点之一即是情与理的结合。认识是情感的基础,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越深刻,对其情感体验就越深刻,这就是所谓“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突出一个“理”字,深化一个“情”字。“理”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明理才能达到情深的目的。例如我们教《祝福》一文时,就可以先在了解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的基础上,激起学生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再引导他们探讨祥林嫂惨死的真正原因,进而明晓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样,他们的爱憎之情就一定会向理性的高度升华。
二、创造情境,以境生情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人在一定的情境中才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这种情境越生动,其感染力就越强。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营造一个移情的心理场,在这个心理场的氛围中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比如教学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教师在分析讲解诗歌的基础上,播放《大浪淘沙》的古筝音乐,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把自己想象成青年毛泽东,此时正站在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看万山红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同时在内心体验青年毛泽东热爱中华的情怀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然后请同学带着感情朗读。学生因情感的升华而深悟其理,因此感情充沛,读得抑扬顿挫,十分具有感染力。又如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老师抓住“乡愁”一词展开提问:什么叫做“乡愁”?作者为什么会有“乡愁”?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表现“乡愁”?本诗中“乡愁”具有什么独特性?通过讨论,同学们对作者绵绵悠长的乡思和对祖国统一的美好期望的感情加深了理解,并产生了共鸣。有的同学还展开联想,想象诗人身在海峡彼岸,在漫长的生活历程中如何思念祖国的情景。有的同学遐想着不久的将来,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诗人思乡的情怀便可得到慰藉。所以,教师在小结时说:“假如余光中知道你们读了他的诗之后,能引起如此的爱国情怀,他一定会感到分外的欣慰。”
三、情为动力,以情激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感染性,所谓的感染性就是以情动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产生同样的或相应的情绪。同样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应的感情。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时,想到周总理为国家大事日理万机,昼夜操劳;想到周总理为人民疾苦耿耿于怀,关怀备至;想到周总理临终时还要嘱咐把自己的骨灰撒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想到这一切,她情不自禁地热泪横流。学生也受到她的感染,他们耳边仿佛响起高亢悲壮的旋律,进入群山回响、大海呼啸、天地万物共悼总理英灵的诗情境界。结果,课堂上一片啜泣之声。学生受到强大情感力量的震撼,在潜移默化中心灵获得净化,思想得到升华。所以,教师是课文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先动情了,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情动。一篇篇课文,就是一支支歌曲,它们以不同的音符谱写着爱国主题的交响曲。语文教师要着力将这些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移植”于现实之中,以情激情,叩击心弦,在学生的心田上,弹奏爱国主义最强音。
四、创设条件,以美孕情
凡是美的事物,都有一种感染人、愉悦人的特性,这种特性使美的事物焕发出巨大的魅力,使人们在接触美的事物时,能够很快被它吸引,并且在情感上产生某种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从美学角度看,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其中既有知识之美,又有文化之美,既有各种既在的美学形态的显现,又有即时教学美学形态的表现。语文中的美,一般是以鲜明、直觉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学生的。就课文而言,语文教材一般是以感情的、形象的内容为主。一篇篇课文绘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组成绚丽多姿的人生画卷,它吸引着人们去感受、去欣赏。对那些情深感人、联想丰富、充满美感的文章进行赏析,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情的升华。如孙犁的《荷花淀》是一篇情景交融、优美动人的短篇小说,它既有小说的故事性和艺术形象,又有散文浓厚的抒情味,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是进行作品欣赏、陶冶学生情操的美文。有位老师在教学这课时,把课文提炼为《荷花飘香》、《夫妻话别》、《淀上遇险》、《伏击日寇》、《成立队伍》等几个画面,制成多媒体课件。解题时采用多媒体投影,点明荷花是美的,因亭亭玉立的荷花象征战士,展示了优美的意境,将学生引进一种特殊的氛围之中。紧接着播放录音,优美悦耳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声音所传递的美感。然后教师品评语言的格调、情味,再配以画面,逐步将学生引入作品美的意境,领会作品的抒情基调。最后教师总结,让学生体会文章描写的景物美、情理美、精神美、语言美,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
8.浅谈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 篇八
1利用诗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教《乡愁》时,首先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乡愁是中国诗歌中常新的主题,《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韵动人的一曲。《乡愁》诗歌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浓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漂泊在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予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歌的结尾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的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织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 结尾的感情燃烧而变成撩人秋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乡愁诗歌不可比拟的深度。通过诗人余光中对祖国大陆和人民的依恋之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次挖掘艺术特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韵律,其中“小小” “窄窄”“矮矮”“浅浅”在同一位置的重叠词的连用,使得全诗低回往复,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的数量词的运用,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是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这种音乐美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利用散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挖掘散文中的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故乡的榕树》时,通过赏析作者回忆故乡榕树下的童年生活而抒发思乡之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者写此文时“已离乡千 里万里外了”,而且时间已过了“三十年”,但故乡、故物、故人、故事时时在脑海中浮现,离乡愈远愈久, 思念愈切愈深。这是一种游子对于母亲的思念。这种思念之情是真切浓郁的,是崇高纯粹的,刻骨铭心,挥之不去。作者 “情动于衷,始能为文”(刘勰语),写出了作者对故乡、故物、故人、故事的思念之情,利用作者对故乡、故物、故人、故事的思念之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利用小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应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不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贴标签,也不是离开课文另搞一套,文不载道。否则,学生听之无味,教师上得苦恼。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内蕴,借题发挥,因势利导,“于无产处”引起学生共鸣同识,才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例如:教学《药》时,顺着课文的内涵,水到渠成的启发学生: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那么,医治群众的病苦,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在何方呢?它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推翻反动统治的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国救民。这无疑起到了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作用。
二、结合课后各项任务巩固课堂爱国教育
1利用写作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描写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描写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这是我对你的生日祝福,对您62岁生日最最真挚的祝福!时光匆匆如流水,我们的祖国即将点燃她第62支生日蜡烛。62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曲折而漫长的,可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每当五星红旗在蓝天上飘扬,义勇军进行曲在晴空下回荡,民族自尊的血液就会在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血管中激荡沸腾!回望历史,无数先辈青史流芳,他们用自己的赤胆忠诚捍卫了华夏民族的尊严。正是这样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可以挺着腰板,拍着胸脯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通过颂扬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描写祖国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62年来,祖国的伟大成就,彪炳史册。同学们在作文中写到:1949年的10月1日在祖国首都北京天安门上,毛主席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又重新站起来了!就在那一刹那,中国人民终于获得了自由。可在那时,中国的科技还不怎么发达。国家比较贫穷,更谈不上城市建设。转眼间,我们的祖国母亲以渡过了62个春秋。而在这62年里我们的祖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以前泥泞不堪的小路变成了如今又宽又大的柏油路,车辆在上面穿梭不停。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霓红闪烁,真像是守卫城市的巨人。以前的乡村孩子们都读不起书,如今他们正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游弋在书的海洋之中。六十年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成为国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2利用教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感情朗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朗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手段,特别是通过感情朗读,对作者洋溢于文中字里行间的爱国主义意境更容易受到陶冶,情感更容易被激发。在教学《人桥》一课时,我们引导学生弄懂“人桥”是怎样搭起来的:机枪边的战士是怎样帮助大部队通过“桥”这两个段落后,一边出示幻灯图片,一边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音乐,让学生先展开想象,再感情朗读课文。这样很容易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出现一幅解放军战士泡在冰河中,“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板”,大部队在他们的肩上、头上、胳膊上飞速地跑向对岸的情形。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思想上受到感染,内心得到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2)展开想象,沟通情感桥梁。启发学生想象,能扩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是使学生燃起激情的催化剂。感情较强的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更能收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如现代文《周总理的睡衣》。“护士捧着睡衣,看着补了上又匀又细的线脚眼睛湿润了”一句时。我引导学生想象:“护士看着总理的睡衣,她可能想到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激动?今天你也看到总理那补丁上又加补丁的睡衣,你们有什么想法?”通过读议,把学生摆进去,周总理,邓妈妈的艰苦朴素的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产生强烈反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结合语文课外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意识是从认识开始,沿着情感、意志、行为的内在程序而形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代替教育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因此。语文课要通过语言训练,结合开展适合儿童特点,易于学生接受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的认识,既懂得“为什么要爱”,又懂得“怎样去爱。”几年来我们组织的活动有:“我爱中华考察团”、“祖国各处留下我的足迹”等的少先队活动;“我爱祖国山河美”图片展览:“爱我中华,爱我家乡”微型报设计:“我爱家乡的特产”;作文比赛:“爱祖国,知国情”;知识竞赛:“给香港小朋友介绍我的家乡”;书信大赛;以及“小记者手记”、“夏令营专辑”等。通过各种有效的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灵中深深扎下根。使思想教育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收效甚好。不少的学生还在全国“金星杯”爱祖国爱家乡作文大赛中获大奖。
9.语文 试题 张爱国 篇九
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意识、相互合作意识等,形成并获得个性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综合地运用语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领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
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教学法】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综合地运用语文。【课时】1课时
【合作·探究·展示】
一、课前先学:
1、阅读讨论:课本内容,明确爱国主义的有关内容。
2、小组合作: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计划”,确定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写出具体的安排表。
3、调查采访: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并主动联系、实地考察,收集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等。
4、生动表述: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以演讲稿的形式,生动地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独特感悟。
5、选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演讲会的主持人,并做好主持演讲的准备工作。
二、口语训练: 演讲爱国主义诗歌.三、导学读标:
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内容, 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培养自觉参与意识、相互合作意识,形成并获得个性的感受和体验,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学会用恰当的形式准确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会和大家分享成果。
四、释疑解难:
针对疑惑,提出解决方法。
五、精读探究:
1、创设情境,点燃热情电视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片断,营造演讲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演讲竞赛
学生点评演讲要求:
脱稿,重点介绍当地爱国人士的事迹; 点评要求:
从选材内容、个人的感悟、演讲技巧等方面综合评价
六、拓展延伸: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1、成果展示:以展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交流演讲稿。
2、反思感悟:联系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3、通讯报道:就这次活动情况,写一篇小通讯,在媒体上报道。
七、达标检测:写一份小报告。板书设计:
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活动准备:制定计划---采访某人----了解背景
活动过程:听取报告---收集资料----访问人员---同学交流
活动小结:整理记录---专题汇报----写小通讯
10.语文小升初语文试题 篇十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得分 |
知识和基础 38分
卷首语:同学们,美好的小学时光即将结束,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考试了,一定要加油努力哦!
一、积累运用(38分)
1.拼一拼,写一写。(4分)
6月11日17时38分,神州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fā shè()中心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开启新的zhēng chéng()。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执行我国
7.句子乐园。(8分)
(1)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他与其自己多吃点苦,不如去麻烦别人。
展览馆里陈列着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编钟。
(2)仿写句子。(6分)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的时候,日子 ; 的时候,日子。
2、夏天,一池荷花,竞相展示着自己的姿态;
秋天,
冬天,
(3)按要求写句子。(2分)
1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改为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融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共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1.节选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1分)
A.动物的克隆 B.植物的克隆
2.查尔斯笑了:“你可以检查每一朵花,世上并没有不受伤的花,每一朵花一生下来,要么面对虫子的叮咬,要么面对狂风的怒吼,或者会有病原侵蚀它的肌体。”
朴云半信半疑地仔细查看,那些看上去鮮艳无比的花,果然无一不伤痕累累。朴云若有所思,花儿遭受那么多的伤害依然盛开得如此娇艳,难道我连一次失败都不能承受吗?回校后,他开始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虽然每一次总难逃离失败的厄运,但他却一天天成熟起来。
课外与积累 20分
四、小学升初中
小学走进经典,远离网游活动主题测试(主攻版)(20分)
小学走进经典,远离网游活动主题测试(主攻版)(20分)
(一)草房子(2分)
1.在《屠桥》里秃鹤演的是()。
2.秦大奶奶的棺材里放的是()的头发
(二)安徒生童话(5分)
1.《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发生在 ____________(时间)。
2.安徒生童话里有一篇童话讲述一只鸟与中国皇帝的故事,这篇童话故事是____________。
3.《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在举行游行大典时 _________说出了实话,说皇帝什么也没穿。
4.恶毒的皇后使用魔法把十一位王子变成了十一只美丽的______________。
5.《打火匣》 中, 士兵娶了公主,做了国王,__________ 成了他们婚礼上的贵宾。
(三)四大名著(4分)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暇”指的是()。
(四)古诗积累(4分)
春种()粒粟
()月春风似剪刀
白发()千丈
人间()月芳菲尽
轻烟散入()候家
(五)人物形象(3分)
1.在六年级上册,我学习了()的桑娜和渔夫。
2.五壮士勇敢跳崖,这体现了他们()、()。
(六)文言文积累(2分)
1.锺子期死,以为。
贴条码处
小学升初中
考生详细信息
姓名
班级
学号
考场
所在学校
报考中学
审核成绩(改卷后)
11.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其人格颇具可塑性,然而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信息膨胀泛滥,泥沙俱下,中学生置身其中,由于心智不成熟,辨别是非善恶能力较弱,非常容易受到污染,形成错误甚至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加之这些孩子又是独生子,父母对其宠爱有加,难免疏于对孩子良好人格养成的引导和规范,使其自主能力、适应能力、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感恩意识、关心他人、吃苦耐劳、抗挫折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人格缺陷,不能以辩证的态度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就有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教材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所选的都是名人的故事,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于是学生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要求学生翻阅《贝多芬传》,谈体会,讲故事,说品质,最后要求学生写一篇以《我崇敬的名人——贝多芬》为题的作文,使学生以此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至关重要、迫在眉睫的。现在的学生大多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狭隘,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追求。有些成绩较好的孩子,身上也存在着诸多缺点。因此,语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这样才能承担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托。
历史是一面镜子,给人以借鉴。牢记历史,才不会重蹈覆辙。历史具有真实性,更具有说服力。学习《土地的誓言》,借助多媒体展示关东平原昔日的美丽、富饶,再播放“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平原尸横遍野、满目疮痍的景象,在前后的对比中,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思考为什么中国人不能保护自己的家园?然后让学生读、想、议、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了“九一八”这段屈辱的历史,懂得了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从而唤醒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明白现在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才能报效祖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如果缺乏基本的责任感,不懂得爱家爱国,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前途是十分令人担忧的。陶行知曾说过:“先生的责任是教人做人”而语文教师的责任便是教学生做一个敢于肩负历史使命的人。
三、注重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困难的积极乐观的心态
作为祖国的青少年一代,要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只有热情是不行的,还要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我们:“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口素质的竞争。”而面对困难挫折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则是作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90后的一代,在家备受父母宠爱,于是喜欢争强好胜,一旦遇到挫折、困难便消极厌世。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首当其冲,给予正确的引导。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达到育人的目的。如王家新作品《在山的那一边》,莫顿亨克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些文章都教育青少年一代在现实生活中要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大困难就会变成小困难,往前走一步就离成功近一步,勇往直前,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如《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面对腿疾仍能笑对生活、坚持创作;《再塑生命》中海伦凯勒在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乐观学习。这些鲜活的人物,生动的例子无不是我们的育人法宝。
针对初中语文课思想内容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特点,我对如何在语文课中搞好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粗浅的尝试。归纳起来,有如下做法:
1.利用教材中的爱国篇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结合实际,巧妙地利用教材,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最后一课》介绍的是韩麦尔先生在自己祖国即将沦亡,人民即将变成亡国奴,不能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前夕,对祖国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上了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心深深地震撼了学生,他的一言一行无不触动着学生的心灵,这堂课上的很成功,学生觉得这堂课上的很容易,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的细心听过,老师从来没有这样细心讲解过,比老师以前所上的任何一堂课都好。它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观其全过程,是这篇爱国的文章触动了老师的心灵,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2.利用教材中生动的描写,触动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让那些高尚而神圣的词句,特别是关于爱国的话变成磨光的旧货币”,语文教学中对语句的分析,可以把握作家的情感,使学生更容易和作家产生共鸣。如《最后一课》中那生动细腻的描写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作家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渗透在这些描写中,学生在分析这些语句时,课文思想感情将会牢牢地扎根于他们的心灵。
上面谈的是课堂内语文教学如何进行爱国主义的渗透。但只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四十多分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还要注重课外阅读这条渠道。总之,课外实施爱国主义的方法很多,比如:主题班会、实践活动、专题演讲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对待,看具体情况而定,切记方法单一。只要我们能运用得当,与课内相结合,那样就能使语文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得以深化,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简介:范多红,女,1978年生,青海省西宁市人,大学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12.浅论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篇十二
关键词:爱国主义,语文教学,阅读,写作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基本要求。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沟通、交流功能。通过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辉的一篇篇诗文, 让学生充分汲取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华, 激发爱国热情, 帮助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和创新, 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发展。
1. 语文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爱国主义教育指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 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维护祖国独立和统一。语文学科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之一, 有丰富情感、提高思想认知水平、增强思维能力的作用。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 又是传递文化、建构人格、促进生命个体成长完善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分析语言文字涵盖的内容, 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表现, 探索文章创造的艺术境界, 进而接受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就是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 强化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反对民族国家分裂, 维护祖国主权;为实现四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准确把握教材蕴含的爱国主义因素, 注重爱国主义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紧密联系, 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统一起来, 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而且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
2.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2.1 立足教材, 在阅读中体会思想感情。
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文学作品, 记录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 谱写着我国各族人民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爱国事迹, 书写了无数中华儿女对祖国科技文化的卓越贡献。这些饱含爱国主义情感的文学作品, 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学习内容。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立足教材, 在阅读中思考, 在阅读中感悟, 在阅读中提高, 并由此进入文学作品构建的艺术世界, 引起爱国主义情感的共鸣。
2.1.1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绵延千里的山脉, 波涛汹涌的河流, 万紫千红的花朵, 葱茏繁盛的草木……我们在春夏秋冬的变换中吟唱, 在月影星光的映照下咏叹。眼前的大好河山总能引发人们不尽的感慨、不断的情思, 成为文学作品表现的永恒主题。在语文教材中, 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 表达爱国热情的诗文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自然景物的特征, 体会其蕴含的思想感情。如读《沁园春·长沙》, 我们欣赏“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的湘江秋景, 为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豪情所振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这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经典作品时, 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影音效果, 形、声、色全面结合, 把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描绘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身临其境, 产生“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赞美之情。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 产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又有助于增强其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
2.1.2 珍惜民族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涵盖了几千年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关注国计民生的百家争鸣, 还是造福于民的发明创造, 都是我们应该继承的民族文化传统精华。充分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珍惜民族文化传统, 是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时要达到的理想效果之一。如读《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可以感受儒家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读《十首足矣》, 我们能够产生对美好人性与和谐社会的衷心向往;读《都江堰》, 我们仿佛穿越时空, 目睹李冰带领百姓修筑这一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 以实际行动阐明“贴近苍生, 为民造福”的中华文化精义。语言、文字、哲学、科学、艺术……这些不仅是古哲先贤留给后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在语文课堂上阅读这些充满智慧、情感和力量的优秀文章, 教师一方面要带领学生充分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 立志于传承文化传统中的精华, 另一方面要把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学习中, 树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学习观念:只有脚踏实地地勤学苦练, 才能为以后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才能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
2.1.3 以杰出人物为榜样。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古往今来, 在反抗外来侵略, 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多少仁人志士或在战场之上奋勇杀敌, 或于书斋之中抒发报国壮志, 或在研究领域积极贡献, 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气节, 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佳诠释。语文教材中赞颂杰出人物的课文往往结合时代背景, 突出人物在国家兴衰的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可贵品质, 强调人物在投身领域中创造出来的业绩, 阐明个人与国家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密切关系。如读《五人墓碑记》, 我们可以了解以颜佩韦等五人为代表的苏州市民“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的浩然正气;读《张衡传》, 我们了解张衡杰出的文学、科学、政治才能及淡泊从容、不慕权贵的精神品质。阅读这类文章, 教师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作品内涵的探讨, 创设不同生活情景, 让学生对比今昔生活, 激发他们学习杰出人物的热情。引导学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紧密联系起来, 立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
2.2 联系现实, 在写作中增强个人体验。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在当代中国,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联系社会生活, 对学生进行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上一阶段阅读, 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熏陶之后, 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写作就是锻炼学生再创造能力, 检验其语文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 语文教师要善于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写作教学之中, 培养学生用爱国主义立场观点认识、分析和评价事物, 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
2.2.1 命题立意, 选择文体。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设置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文命题, 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国家现状, 确立主人翁意识, 写出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充满爱国激情的文章, 如《祖国在我心中》、《走进新时代》等题目。组织学生写一写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看法, 谈谈对各地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引导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前进道路上不断励精图治、与时俱进, 意识到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祖国这个强大的后盾, 树立坚如磐石的爱国主义信念, 抒发自己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在选择文体方面, 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擅长的文体写作, 如选择记叙文, 用详略得当的叙述和生动形象的描写表现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及杰出人物的光辉事迹;选择小说, 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揭示, 引发深入冷静的思考, 发挥正面积极导向作用;选择散文, 抒写自己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以真实质朴的情感为美好生活涂抹绚丽的色彩;选择诗歌, 用凝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激发爱国热情, 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2.2.2 搜集整理, 选取材料。
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整理、选取材料的过程中, 要帮助学生从读本中积累名言警句, 如“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曹植) 、“常思奋不顾身, 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位卑不敢忘忧国” (陆游) 等。从古代的屈原、岳飞、文天祥到近现代为我们民族独立、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甚至牺牲生命的无数革命先烈, 他们的英勇事迹正是爱国主义的典型体现, 为学生写作提供充分的材料依据。此外,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素材, 观察身边的人、事、物, 凭借亲身调查、实践认识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如观看“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 了解发生在当代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的人物、事件, 感受社会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带来的心灵震撼。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作为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选取围绕文章中心、具备深厚文化底蕴、感人效果强烈的材料, 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同时, 材料不宜做过多的罗列, 要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入手, 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 避免空泛的大话、套话, 写出条理清晰的好文章。
2.2.3 评价反馈, 总结经验。
在作文的评价环节, 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 悉心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鼓励他们积极体验生活, 分享写作心得。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让他们了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 同时把我国国情放在整个世界大环境中进行比较, 既看到优势和成绩, 又看到差距和不足, 引导学生坚定信念,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举例分析时政要闻, 特别是战争这一话题时, 观点过于偏激。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开放、包容、理性”的特点, 从国家民族的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 实现爱国情感和理性的和谐统一, 表达我们追求和平的美好心愿。针对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传统文化这一命题, 有的学生在写作中反对“崇洋媚外”的同时, 流露出全盘否定外国文化的倾向。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必须坚持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原则, 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又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对内容新颖丰富、取材典型的文章, 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中心不够明确、立意偏颇的文章, 给予修改和鼓励。及时组织学生互相评价, 交流写作体会, 总结写作经验。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 爱国主义是每一位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思想素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 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语文教学必须肩负起这项重任, 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让学生的心灵在爱国主义熏陶和感染下得到净化,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陈阓如.让高尚成为自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2]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13.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篇十三
A.蝴蝶(hú dié)化装(huà zhuānɡ)合拢(hé lǒnɡ)
B.尾巴(wěi bɑ)观察(ɡuān cá)绒毛(rónɡ máo)
C.苍天(cānɡ tiān)仰头(ánɡ tóu)勇敢(yǒnɡ ɡǎn)
D.傣族(dǎi zú)德昂族(dé yánɡ zú)景颇族(jǐnɡ pō zú)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瓣_______ 铜_______ 坪_______ 耍_______
辫_______ 同_______ 评_______ 要_______
峰_______ 雀_______ 奋_______ 钓_______
蜂_______ 鹊_______ 备_______ 钩_______
三、选字组句。(9分)
城 诚 成1.母亲节那天,我向妈妈送上最()挚的祝福。
2.上海是一座国际化的()市。
3.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功。
蜂 锋 峰
1.这把小刀很()利,小心不要伤了手。
2.瀑布从()顶直落下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3.窗外的大树上有一个巨大的马()窝。
四、给诗句中的划线(加粗部分)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5分)
1.萧萧梧叶送寒声。()
A.风声 B.雨声 C.鸟鸣声
2.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A.捉 B.拍
促织:()A.青蛙 B.蟋蟀
3.独在异乡为异客。()
A.奇异,特别 B.不同的 C.别的4.遥知兄弟登高处。()
A.近B.将近C.远
五、把下面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9分)
1.赵州桥 智慧 劳动人民 体现了 才干 和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宇宙 身体 创造了 盘古 他 用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花园 小兴安岭 一座 难道 美丽 不是 的 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9分)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即使……也……
不但……而且…… 只要……就…… 或者……或者……
1.()查理调皮,爱搞恶作剧,()大家都不喜欢他。
2.查理()调皮,()说话算数。
3.查理()没有看不起杰西,()陪她玩。
4.()别人的东西再好,查理()不会拿别人的东西。
5.查理()背诗给杰西听,()把杰西推到草坪上去玩。
6.()查理愿意,他()一定能成为一个好汉。
七、我会背,我会填。(14分)
1.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2.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3.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
4.人之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相远。
5.玉不琢,_______________。人不学,_______________。
八、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6分)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拢。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人类的朋友
鸟对人类有好处,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益鸟。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绝大多数种类的鸟是消灭害虫、害鼠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资料。
1.在正确的说法后选“√”。(2分)
(1)文中的“能手”意思是“好手”;“助手”的意思是“帮手”。()
(2)鸟是树木的“医生”,意思是鸟能消灭树木上的害虫,给树木治病。()
(3)鸟对人类有好处,因此只有鸟是人类的朋友。()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科学研究中,鸟的用处: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你还知道鸟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吗?请写出两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乌鸦喝水(续)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旅游。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想喝水,歇一歇,可怎么也找不到一()水。这时,迎面飞来一()花喜鹊,乌鸦问:“喜鹊老兄,这儿有水吗?” 花喜鹊说:“这儿有一()井,只是井很深,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水。”
乌鸦说:“这个,我有经验。”它心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也是很深的,但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了……
乌鸦来到井边看看,井果然很深。于是,它衔来小石子,一()一()丢进井里,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井水也没有涨上来。它叹息道:“哎!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5分)
2.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口干(ɡǎn ɡān)舌燥 得(děi de dé)想个办法
3.乌鸦的老办法怎么不管用了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任选一题作文)(15分)
1.平时你一定见过很多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再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美丽的秋天来了。到大自然中去,选取一处景物,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然后写一篇文章。
文题:秋天的_____________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校园、田野、公园……
14.职高高一语文试题 篇十四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A.敷衍(yǎn)懵懂(mēng)髭须(zì)鼎力相助(dǐng)....B.尴尬(gà)演绎(yì)暮霭(ài)恬静(tián)....C.因循(xǘn)摄影(shâ)贬谪(zhã)神游万仞(rân)....D.红缯(zēng)耸立(sǒng)商贾(gǔ)纶巾(gu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遗笑大方唯唯诺诺毋庸讳言循序渐进 B. 矫枉过正言简意该并行不悖功亏一篑 C. 不绝如缕韬光养晦螳臂当车诩诩如生 D. 茹毛饮血煞有介事山清水秀亟待解决
3、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①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来________赡养父母的责任。
②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_______,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③一个人如果坚持按自己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办事,那么,_______他有好的动机,_____还是可能犯错误。
A.推托原型虽然 但B.推脱原形即使也 C.推托原型虽然但D.推脱原型即使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组()
A.这支球队连遭败绩,广大球迷大跌眼镜,对这支球队不得不刮目相看,开始担心其保级前....景。
B.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C.你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D.老张一家三代,十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只占全班的十分之二、三。B. 昨天,我上街买了鸡蛋、鸭子、青菜等„„ C. “你可听过一种叫做怪哉的虫,老师?”小王问道。
D. “鸡鸣村角现晨曦”这句话太好了!这真是“人人意中所有,人人语中所无。”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城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教师应尽可能说标准的普通话,虽然不能完全像电台的广播员。C.这几年,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相当明显的进步,市场较以前丰富多了。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7、修辞方法不同于别项的一项是()A.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B.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办? C.祥林嫂老了,四叔正骂她。
D.同志们杀敌,挂了花。沙家浜就是你们的家。
8、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缕缕白色的炊烟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A.①③⑤②④B⑤①④③②C④⑤③①②D④①③⑤②
9、说话要讲方式,“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也需要。下面四句话中,选出不是采用“婉言”方式的一句()
A.孩子,阿婆已经去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你的熊皮手套她戴不成了。
B.这次我趋访贵宅,一是向齐先生问候,二是为了谈谈本市长对齐先生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C.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D.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10、下面语句出自不同的作品,其出处有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B.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韩愈《师说》)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1-12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1、对这首词文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1.对上面这首词的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层楼”是高楼的意思,“爱上层楼”意思是喜欢登楼赏景。B“赋”是“创作”的意思,“强”是“勉强”的意思。
C“识尽愁滋味”写诗人历经生活的坎坷,对“愁”有了深切的体验。D“欲说还休”是说诗人满怀愁绪反倒无法言说,还是去休息吧。12.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的“愁”指的是闲愁,下阕的“愁”是忧国和报国无门之愁。B上阕抒发的情感轻松悠闲,下阕抒发的情感悲凉郁闷,形成了对比。C结尾生动描写了秋无悲凉的景色,对诗人的愁绪起到了烘托的作用。D这首词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文字通俗易懂,而情感含蓄深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每小题2分,共8分)
电磁波已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它看不见、摸不着、穿透力强,充斥着整个空间,令人防不胜防。
电磁污染源主要包括两大类,即自然型电磁污染源与人工型电磁污染源。前者来源于某些自然现象,以天电所产生的电磁污染最为突出。后者产生于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统(如高压系统)、电子设备与电气装备。
人体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下,会吸收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包括热作用和非热作用。
所谓热作用,就是高频电磁波对生物机体细胞的“加热”作用。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体内的分子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重新排列,在重排过程中,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引起热作用。人体内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因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传导电流),也能使电解质变热。另外,由于人体内某些成分(如体液等)为导体,还可产生局部性涡流,也会产生热。如果人体吸收的辐射能太多,靠体温的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引起体温升高,进而引发各种病症。由于电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层直接对内部组织“加热”,往往机体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内部组织却以严重“烧伤”。
至于电磁波的非热作用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之中,一般认为是低频波产生的影响。人体被电磁波辐射后,体温并未明显升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 电磁场,造成细胞内遗传基因发生畸形突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还会引起胚胎染色体改变,导致婴儿的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
鉴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已将防治电磁辐射污染列为环境保护项目。
13.下列属于自然型电磁污染源的一项是()
A.家用电器B.高压、超高压系统 C.雷雨天气D.无线电广播通讯设备
14.下列说法,不能解释高频电磁波在人体内引起热作用的一项是()A.磁场使人体内的分子重新排列 B.体温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 C.电场使人体内电解质离子发生移动 D.电磁场使体内的导电成分产生感应涡流 15.下列说法全都符合文意的一项是()①热作用是人体在电磁场下体温升高的一种物理反应 ②引发热作用和非热作用的电磁波的频率是不同的③研究证明,白血病和肿瘤是由于低频电磁波干扰人体微弱电磁场而造成的 ④人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中,就会发生热作用和非热作用 ⑤电磁波对机体表层不会造成明显损伤 A.②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
16.如果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危害人体的电磁波B.电磁辐射与环保 C.电磁辐射的热作用和非热作用D.无处不在的电磁辐射
三、单项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1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 B.顾吾念之 顾:回头看
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
D.相如引车避匿 引:调转 解析:选B。顾:只是,不过。
1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A.相如每朝时B.大王必欲急臣
C.而相如廷叱之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9.“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对蔺相如的这一举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B.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
D.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20.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21、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故国神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
五、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每小题2分,共4分)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去克服。给我一次挫折,让我去经受磨炼。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