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思想

2024-06-29

杜甫思想(共7篇)

1.杜甫思想 篇一

杜甫诗歌的诗兴与家庭和谐思想

杜甫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有着超越周公的人生理想,但事实上他没有做到,在“丈夫誓报国”的背景下,更多的情况下都在离乱与奔忙,因此大部分诗歌都与景物有关,记录描绘与朋友交往以及观赏风景,所以又把自己的人生的无奈比如陶渊明,“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後汝期。”【1】(386)以《可惜》为题。某种意义上说诗兴在于消闲无奈。但杜甫对自己的家庭还比较关心关注,诗歌大约有上百首涉及到家庭婚姻和子女。这些诗歌还表现了杜甫对家庭人生的态度,但在家庭情感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对于了解杜甫的人格、性格与时代,认识杜甫的诗兴发生具有很重要作用。因此,很有研究价值。

人类的亲情本自天然,因此在人生积累中往往最为丰富,也是作家表达感情、感受人生的重要内容,因此是重要的诗兴发生方式途径。《诗经》中的许穆夫人、庄姜是诗人等都有表现。比较起来,楚辞中屈原的诗歌25篇,有《离骚》、《招魂》等诗兴大发的名作,涉及亲情却几乎没有,说明屈原的个性强烈,把自己放在家庭之上,或者之外。汉代的乐府诗歌比较多地涉及夫妻、母子、家庭等情感关系。到陶渊明才大量地写自己的子女,有的还写得很好,如《责子》诗等说:“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2】(1002)在抒情本体上表现出特别的诗兴,逐步成为中国诗歌表现的重要内容方式。杜甫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亲情表现传统,表达了在乱离奔忙的经历中对家人亲戚的多元复杂的思想感情。杜甫的诗歌来源与诗兴是多方面的,例如他好学习,“读书破万卷,”因此“下笔如有神”等。亲情是杜甫诗歌的重要构成,也是诗兴之一。但引起他诗兴的内容与对象又各不相同。可以是自然环境,如《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垒土为山,一匮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诸焚香瓷瓯,瓯甚安矣。旁植慈竹,盖兹数峰,嶔岑婵娟,宛有尘外格致,乃不知兴之所至,而作是诗》;也可能是人文社会,《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过字》说:“吾舅政如此,古人谁复过。碧山晴又湿,白水雨偏多。精祷既不昧,欢娱将谓何?汤年旱颇甚,今日醉弦歌。”【1】(308)杜甫诗歌常写到下雨,春雨秋雨,都看作喜庆的象征,比喻清明政治。古礼把下雨看成是天的恩赐,《礼记》说:“天降膏露,地出醴泉。”杜甫诗承传统,风俗不易,也是他的人生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相关体现。

杜甫诗歌引为自豪的是他的家世与少年时代。

《赠蜀僧闾丘师兄》说:“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1】(117)对于祖父的诗歌,杜甫应该知道他的实际水平,也不是太高,但称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显然过于赞美了。

杜甫是位多愁善感的诗人,所以,作品中有自卑、自责、自夸的成分。《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1】(1)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对以前人生的深刻总结。与《赠蜀僧闾丘师兄》等诗歌体现了杜甫的自豪、欣赏与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他为人生理想而不断奋斗的精神。,但也充满了矛盾,虽然知道“儒冠多误身”,但又无法自拔。

《进鵰赋表》中说:“今贾马之徒,得排金门、上玉堂者甚矣。唯臣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奔走不暇,只恐转死沟壑,安敢望仕进乎?伏惟天子哀怜之。明主倘使执先祖之故事,拔泥途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1】(669)考刘歆《与扬雄书从取方言》:“非子云淡雅之才,沉郁之思,不能经年锐积,以此成书。”【3】(1)扬雄和枚皋的沉郁顿挫,随时敏捷就是“致君尧舜上”,而随时敏捷,就是对社会现实迅速作出判断和反映。沉郁出自《楚辞·思美人》,说的是冷静思考与美好理想难以实现的痛苦,而不断进谏又成为屈原的思想行为。杜甫的沉郁顿挫,与屈原非常相似,这也是悲剧人生的思想原因。因此我们认为,李白是精神上关于楚辞,本质上杜甫出自屈原,但比较人性化。

杜甫关于家族与兄弟等的诗歌主要写在乱离当中,因此充满了思念、痛苦与悲愤之情。《恨别》说:“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1】(377)时空的距离,让杜甫产生思念家与亲人的感情而难以入眠。这是纯洁的思念之情。而《示从孙济》似乎完全是出于无聊【1】(19)在无聊无所适从时刻,杜甫才寻诸孙,能够入诗的还是他们的贫穷。至于无聊为什么要寻诸孙,只是同姓古所敦的缘故,而没有真正的功能请投入,换言之,不是很在乎。但是当他感受到家族亲人的关怀时情感才略有所不同。《示侄佐》(原注:佐草堂在东柯谷)说:“多病秋风落,君来慰眼前。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嗣宗诸子侄,早觉仲容贤。”【1】(358)因为佐来看他,他就夸最好。显然常态的杜甫对亲情也就是形式上的关注,乱离时就会想念,而病中的杜甫,感情就出现极端化的倾向。

在亲情与理想发生矛盾时,杜甫把理想当在亲情之上。如《前出塞九首》【1】(93)在不能执先祖之故事,拔泥途之久辱的上表文字形式不行,进取失败的情况下,杜甫能不顾生死向前,放弃家庭情感。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而且无怨无悔。又如《曲江三章章五句》。【1】(23)

杜甫对家族成员的进取发展非常重视,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长者风度。《醉歌行》【1】(15)对杜勤勉励有加,长者风范。也许是想到自己也没有功名,祖业门风萧条,因此内心充满痛苦,吞声郁闷。同样是给舍弟书,而且面临洪涝,有生命危险,但是,他似乎只是应付,言不由衷。由此看来,杜甫把功名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元日寄韦氏妹》诗也是把功名看在亲情之上:“近闻韦氏妹,迎在汉钟离。郎伯殊方镇,京华旧国移。秦城回北斗,郢树发南枝。不见朝正使,啼痕满面垂。”【1】(314)

杜甫的家族由于在科举中没有取得功名,也没有得力权贵的大力推荐,所以都过着艰苦的生活,对此他内心也不是没有痛苦,但正常情况下,不以为意,只有知道消息时才作出响应,但也只是口头上。如《得舍弟消息二首》。【1】(341)又《得舍弟消息》也称“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1】(60)

在长期的漂泊生涯中,杜甫政治上失意,内心非常孤独,因此对家乡亲人的回忆与怀念有时非常强烈,但他并不满意这种怀念,大发诗兴时也只是为了排遣这诗兴。《遣兴五首》【1】(89)对生命的流逝,兄弟没有消息出现天然的恐惧,但是他对这样的诗兴不喜欢,坚决排遣,认为“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可以说许国经世,无怨无悔。《忆弟二首》也是泛泛而谈兄弟情谊。《得舍弟消息》同样也表达了他随遇而安,许国经世的人生态度。【1】(341)

但如果说杜甫全不念家乡也不符合人情,实际上是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月夜忆舍弟》说:“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347)像这样的状态是一种寂寞无奈的心情,因此回忆故乡的少年时代,还不能说是思乡,而是把故乡作为情景生活的对比与铺垫。杜甫只有在自己完全绝望的状态下,才表现出对亲情的依恋与悲伤。《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说: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东飞驾鹅後鹙鸧,安得送我置汝旁?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1】(106)

诗歌用楚调写成,悲情清哀,孤独失望,因此亲情才成为诗歌表达的真正主题。这时候,不仅是兄弟姐妹就是表亲也在怀念之例了,《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说:“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惟表弟,还往莫辞遥。”【1】(372)这时候他已经没有能力说“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了。杜甫是一个缺少爱的贫困的人。

从上述诗歌我们看出,杜甫的家世与少年时代的生活,产生了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感情,因此对家庭祖业怀着崇敬自豪的心情。也因此,奋斗与诗兴的发生都围绕着经世致用进行。对家庭兄弟亲情比较冷漠。只有家庭成员进行与经世致用有关时他才充满热情,而连贫困与灾害他都不是很关切。在晚年,他生活无依孤寂的时候他回忆关注亲情也只是自己感伤的结果。所以,杜甫的家庭理想与和谐思想就是他的政治理想。

杜甫是大诗人,应该说很懂感情,既然以诗歌擅长,也应该能写出感情真挚的亲情诗,但从他的诗歌中,没有发现夫妻之间缠绵的情感生活,个别地方涉及,也非精心构制。在诗歌中出现的妻子形象都是在中年以后的作品中,很像一个不懂事的家庭妇女。写到思念妻子与家庭最好情感的大概就是《一百五日夜对月》说: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1】(315)

这时候的诗人非常寂寞,因此比妻子如美女天仙,但也仅仅限于此,难得思念家庭与妻子。大部分的诗歌都是写妻子的狼狈可怜,也就是说,为了实现人生理想的杜甫是位并不很重视家庭夫妻情感的人,所以他的诗兴亲情具有理性理想特征。杜甫在得意的时候也会想到家庭亲情,但远没有君主的恩德让他动情忘怀。《述怀》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敏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杜甫担任拾遗以后,非常满意主恩厚,感激涕零,远远胜过亲情。对亲情,他只是担心“沈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并不放在心上。他在回家后说到妻子,没有表现出深情或者关切。《徒步归行》说: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1】(60)

长期在外的生活,杜甫与家庭乡亲都很陌生,妻子住在羌村,应该是比较偏僻落后之地,见《羌村三首》【1】(62)对杜甫亲情关系的表达,应该考虑到战争乱离的因素,但是杜甫的主观因素仍是最主要的诗情导向。在他当上拾遗时,家里是“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1】(128),心情比较好的时候,称孩子为娇儿,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但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孩子并不很喜欢。而子女中,他喜欢的往往是男孩,男孩中又有偏爱。见《北征》。【1】(57)

对于孩子,杜甫也不是没有舔犊之情,但他说一个女儿是“痴女”,而痴女也不喜欢他。见《彭衙行》。【1】(56)痴女在饥饿的时候咬他,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情感表达,在许国的理想下,杜甫对亲情确实缺少责任与义务,所以诗歌也包含着杜甫的自责心理。换言之,杜甫认为,能够许国,还要关照好家庭,这才是大丈夫的本色,是家庭和谐的根本。因此,他晚年的时候很后悔,以酒自伤。《曲江二首》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1】(326)这样的情感也一直伴随着杜甫。《赤谷》说:“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1】(100)在某种意义上说,他自己不能自保,所以也很难顾及妻子儿女。《促织》也说:“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1】(351)杜甫这样的生活造成亲友与他也很隔膜。《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说:“笑为妻子累,甘与岁时迁。亲故行稀少,兵戈动接联。”【1】(363)也很少享受到家庭的幸福快乐。《江村》说:“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1】(374)一副多病故人疏,似乎对家庭十分依赖满足的心情,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又《飞仙阁》说:“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叹息谓妻子,我何随汝曹?”【1】(109)杜甫长期的漂泊与乱离与进取生涯,出现了很多难堪的事情,与子女的感情也很疏远。凡是对他不好的他都称痴,不仅女儿如此,儿子也是这样。如《百忧集行》【1】(125)又如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言“荒岁儿女瘦”但他自己“穷愁醉不醒”,这实际上是父子、父女反目成仇的原因,也并不都是贫穷,更多的是亲情疏远,形成隔膜。杜甫不关心家庭也有无力关心家庭造成了家庭的很多悲剧,所以子女不少被饿死,在当时不能说杜甫没有责任。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说:“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1】(35)

从诗歌我们看出,杜甫诗歌对子女的夭非常伤心,这是杜甫的晚年的心情。在少年时代,杜甫观国宾,充满理想,青年壮年为理想奋斗奔波,漠视家庭妻儿的存在,以之作为诗歌的创作与价值取向,自责的是没有为国家作出贡献。而到了晚年,对理想经历的失望,生活的困苦,对家庭子女产生负罪感,尽管如此,他还能从家庭的不幸中想到社会的不幸,并且希望改变这些不幸,显示了杜甫诗歌的价值境界。

在杜甫的子女中,他也有偏爱,最喜欢的是宗武,也就是骥子。有《生日》、《又示宗武》等诗歌集中写宗武,还教导他如何为人做诗。杜甫死后,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西北首阳山之前。杜甫偏爱宗武的原因,也与他的理想一致。首先,他认为宗武聪明超群。《忆幼子》说:“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1】(314)为想念宗武难以入睡。《遣兴》叙述更为具体。【1】(313)宗武刚刚学话,就能够朗诵杜甫关于客人的诗歌,也正由于宗武的成材,所以说他是好男儿,甚至难得地称妻子是宗武的慈母。从这首诗歌看,杜甫的妻子能够教子女诵读他的诗歌,应该具有很好的教养,对杜甫也具有很好的感情与期待。《得家书》则明确地说最喜欢宗武。【1】(317)

不仅对自己的子女,对妻子,对别人的子女,杜甫的道德价值判断也是看其质量是与其理想的是否一致。他曾经对朋友的子女大力夸奖,也是如此。《徐卿二子歌》说:“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悲微休!”【1】(121)杜甫就是这样,在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上产生诗兴,对待家庭子女也是看他们是否与自己的人生价值理想一致,如果一致就大家赞扬,否则就是漠不关心或者贬斥,因此夫妻与家庭生活没有得到快乐,过着一种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孤独陶醉,伤心自责的人生,直至死去。家庭美好和谐的理想就是他的政治理想,而他是诗人,他一身缺少爱,是悲剧人生。

【1】《钱注杜诗》钱谦益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

【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4年版

【3】扬雄《方言疏证》,中华书局1998年版

2.杜甫思想 篇二

“仁”是孔子思想之核心范畴。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思想的体系, 亦依此而建立。《论语》中多处讲仁, 孔子就学生的资质和个性差异所作出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克己复礼”“忠恕”“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等表述, 皆可归结为“爱人”。在君臣伦理关系层面上, 也同样如此。对于臣事君的原则, 孔子提倡:“以道事君”。孔子说:“所谓大臣者, 以道事君。” (《先进》) “以道”就是引导君行仁道, 以利民惠民。孔子把“爱人”作为仁道的标准, 同时也是臣事君之标准。

“忠”是孔子在君臣伦理关系层面上提出的行为规范。孔子说:“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 要求奉职者坚守职位不懈怠, 执行政令需忠实。曾子也说:“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学而》) [2]为人谋事尽心尽力了吗?另外在《论语·公冶长》中, 当子张问:“令尹子文, 三仕为令尹, 无喜色。三已之, 无愠色。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何如?”时, 孔子回答“忠矣!”可见, 孔子把始终如一地尽心任事, 不懈于位定义为忠。同时, 在《孝经·事君章》中孔子还强调:“君子之事上也, 进思尽忠。”[3]也就是说, 入朝进见谋虑国事, 则思尽其忠节。因此, 孔子认为在臣事君方面, 臣子的行为操守是忠。忠君和爱人并不相悖, 通过忠君来实现爱人 (民) 的理想是封建社会特殊的行为方式。

臣本着“忠君爱民”的节操和原则事君, 却会遇到君不守仁道的情况, 因而, 孔子说:“勿欺也, 而犯之。” (《宪问》) “君违, 不忘谏之以德。”[4]也就是说, 犯颜直谏是臣之本分。在《孝经》卷七“谏争章”中孔子说:“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 虽无道, 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 虽无道, 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 虽无道, 不失其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5]也就是说, 君无道, 臣必须诤谏, 不然, 为臣者不仅失职且有违仁道。

杜甫作为儒家思想的信奉者, 对自己被培养成一个儒者的家族传统, 是以为光荣而自豪的, 在《进雕赋表》中, 他说:“自先君恕、预以降, 奉儒守官, 未坠素业矣。”[6]被孔子盛赞的“大同”社会, 也是诗人的济世理想——“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诗人希望辅佐君王实施仁道之政, 再现尧舜之世。因之, 循着孔子的仁道思想, 诗人展开了一生的行动写照。

忠君

杜甫这位大爱者, 对于君主给予了自己全部的忠诚和无私的热情。从“一饭不忘君” (见前注) , 到“葵藿倾太阳” (《咏怀五百字》) 、“恋主寸心明” (《柳司马至》) 、“至今劳对主, 何以报皇天” (《有感五首》) 、“独使至尊忧社稷, 诸君何以答升平” (《诸将五首》) 等, 诗人的一片忠诚之心俯拾皆是。尤难可贵的是在安史之乱中, 当处于仓皇流离中的诗人听说肃宗在甘肃灵武称帝, 想到国家正是用人之际, 便不畏艰辛, “麻鞋见天子, 衣袖露两肘” (《述怀》) , 冒死远赴甘肃, 向肃宗奉承自己的一片“葵藿”之心。当得到赏封任左拾遗之职时, 他十分感激“涕泪受拾遗, 流离主恩厚” (《述怀》) , 且十分勤勉尽责, “明朝有封事, 数问夜如何” (《春宿左省》) 。但他的忠诚笃厚品格并没有得到肃宗的赏识, 反而因忠诤直谏而触怒肃宗, 被贬为华州参军, 不久便弃官离去。虽如此, 他对君王忠诚无私之心依然如故。如他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写的《凤凰台》中提到:“图以奉至尊, 凤以垂鸿猷。再光中兴业, 一洗苍生忧。深衷正为此, 群盗何淹留。”另外, 像“我虽消渴甚, 敢忘帝力勤。尚思未朽骨, 复睹耕桑民” (《别蔡十四著作》) 、“尚想趋朝廷, 毫发裨社稷” (《客堂》) 、“我多长卿病, 日夕思朝廷” (《同元使君舂陵行》) 和他晚年流寓蘷州, 虽然自己不再是朝臣, 而且多病缠身, 但对君国依然不能忘怀, 甚至更为关切, 如:“愁边有江水, 焉得北之朝” (《又雪》) 、“时危思报主, 衰谢不能休” (《江上》) ,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 他仍在“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南征》) 、“悠悠照边塞, 悄悄忆京华”。所有这些, 杜甫都当之无愧于“忠君”二字。

诤谏

杜甫历玄、肃、代三朝, 三位君主失德无道给社稷民生带来的灾难, 诗人看在眼中, 痛在心中, 怒在笔中, 犯颜直谏创作了大量诤谏诗, 字字皆是拳拳爱民之心。

玄宗在开元后期, 发起了连年的战争, 不仅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 而且大大加剧了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压榨, 在《兵车行》中, 诗人悲愤道:“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而安史之乱的爆发, 更加重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盘剥:“分军应借给, 百姓日支离”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国步犹艰难, 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嚎嚎, 十载供军食。庶官务割剥, 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 贤者贵为德”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奈何黠吏徒, 渔夺成逋逃” (《遣遇》) 。各地军阀趁火打劫, 掠夺成性, “群盗相随剧虎狼, 食人更肯留妻子” (《三绝句》) 。据《通典》载“诸道节度使、观察使多率税商贾, 以充军资杂用, 或于津济要路及市肆间交易之处, 计钱至一千以上者, 皆以分数税之。”[7]为此, 诗人用实录的手笔, 对当朝皇上和朝官进行强烈的控诉。

肃宗继位后, 不仅治国无方、恢复不力, 且不图进取, 还拟避乱南迁建都荆州, 杜甫在《建都十二韵》中怒斥道:“苍生未苏息, 胡马半乾坤。议在云台上, 谁扶黄屋尊。建都分魏阙, 下韶辟荆门。恐失东人望, 其如西极存。时危当雪耻, 计大岂轻论……”诗在开篇就对“下韶辟荆门”这种令人“失望“、不利于“雪耻”的胆小怯敌行为痛加抨击, 情急言厉。而“衣冠空穰穰, 关辅久昏昏。愿枉长安日, 光辉照北原。”对朝廷那些无能的“衣冠”大臣和“太阳” (皇上) , 诗人满腔悲愤喷薄而出, 言词激烈, 对肃宗极尽挖苦。

代宗不但胸无大志, 偷安苟且, 又昏庸愚顽, 软弱无能。对这位不争气的皇帝, 诗人说:“得无中夜舞, 谁忆大风歌” (《伤春五首》之五) , 是讥刺他“疏元功, 委近习”。[8]在唐玄宗弃宫幸蜀之后刚刚七年 (广德元年) , 长安又被吐蕃攻破, 可怜的代宗皇帝又重演了一出他祖皇的悲剧, 仓皇逃奔陕州, 以致于“固无牵白马, 几至著青衣” (《伤春》) 。对此, 杜甫极为痛心, 在《释闷》中进行了强烈谴责。

杜甫的仁道思想使他把对君主的诤谏当作一种职责来看待, 因而, 可以写出这些公允、深刻的诤谏诗。

综上所述, 杜甫的忠君、谏君思想和行为皆来源于孔子的仁道思想。可以说, 杜甫是孔子仁道思想最彻底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仇兆鳌:《杜诗详注》, 中华书局, 1979, 1999, 第2318页。

[2]李学勤:《论语注疏》,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第4页。

[3]李隆基注, 邢邴疏:《孝经 (事君章十七) 》, 载《十三经注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第64页。

[4]李学勤:《春秋左传正义 (桓公二年) 》, 载《十三经注疏》,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第150页。

[5]李隆基注, 邢邴疏:《孝经 (谏争章十五) 》, 载《十三经注疏》,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第57页。

[6]仇兆鳌:《进雕赋表》, 载《杜诗详注》, 中华书局, 1979, 1999, 第2172页。

[7]杜佑:《食货 (杂税) 》, 载杜佑主编《通典 (第11卷) 》, 中华书局, 1988。

3.杜甫对孟子民本思想的涵摄与发扬 篇三

关键词:杜甫 孟子 民本思想

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序》有一总结:“宋人之论诗者,称杜为诗史,谓得其诗可以论世知人也。明人之论诗者,推杜为诗圣,谓其立言忠厚,可以垂教万世也。”[1]不管是“诗史”,还是“诗圣”,都足以证明杜甫在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杜甫又与人民在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思想感情已与人民交融为一体。因此,他在创作时也总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深切地同情人民,并为人民发出呼声,致使他的诗歌具有高度的民本性,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所有的其他诗人无法比拟的。

一.杜甫的民本思想

杜甫的民本思想在他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尤其在安史之乱后所作的诗中更为明显。杜甫强烈反对不义的战争,深刻揭示出它带给人民的苦难,讽刺和谴责了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和穷兵黩武。如天宝年间所作《兵车行》[1],杜甫以“过者”和“行人”的问答,来述说应征战士的痛苦和怨恨。“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1]这种怨愤的呼号,便是对统治集团穷兵黩武的一种强烈控诉。开边战争不仅给人民带来痛苦,还造成了田园荒芜、国家衰败的恶果。杜甫目睹这一切,发出了“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1]的怒吼,把矛头直指向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这首诗中,杜甫不仅揭示出开边战争带给人民和国家的痛苦及危害,而且有力地控诉了战争制造者的罪恶,鲜明地表达了他反对开边战争的观点。

杜甫一方面强烈反对残忍的开边战争,同样,对于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他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是坚决反对的。因此,他积极支持以镇压安史之乱为目的正义战争。他不仅鼓励人民杀敌立功,还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思想,甚至还萌发了亲自上战场的愿望。在《三吏三别》中,杜甫虽然揭露了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但通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诗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为了国家的利益,他还是鼓励人民积极入伍,杀敌立功。如《新安吏》中“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1]说出了对统治者的愤恨,但又说:“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1],势已至此,这样做是应该的。《新婚别》一开头说“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1],但诗人又借新媳妇之口说道:“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1]。所以,笔者认为,《三吏三别》好像纯粹是在控诉战争的残忍,但是细读起来,其实这些诗不仅是控诉官吏和悍将骄兵的胡作非为,都有所指,绝不是一般的反对战争。在主观上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希望就此问题引起当权者的注意,不要“为渊驱鱼”[2]。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杜甫的诗中处处可寻找民本的迹象。

二.杜甫对孟子民本思想的“涵摄”

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可以说孟子第一次比较系统的阐述了民本思想的内涵,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2](《孟子.尽心下》),当时的孟子已经认识到了,在国家的治理中,百姓是尤为重要的力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2](《孟子.尽心下》),得到诸侯的赏识可以成为大夫,得到天子的欢心可以成为诸侯,得到百姓的拥护才可以成为天子,在百姓、大夫、诸侯、天子的层层结构中,天子的地位最高、最尊贵。[4]但也只有得到百姓的拥护才能成为天子,失去了民心,天子也就不复存在。在孟子的民本思想理论中已经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并且反复强调,要想国家富强稳定,就必须顺应民心。孟子民本思想的提出不仅对后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有极深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后来的诗人,杜甫就深受其影响。

纵观杜甫的诗,尤其是在35岁后写的诗,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的诗中能处处能找到民本的影子,虽然诗中没有出现“民本”这个词,也没有系统的阐述民本思想,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在关心人民、心系于人民,他从另一个层面诠释了民本思想的真正内涵,用实际行动在解释民本思想的含义,这点从杜甫的家世我们就可以看出,杜甫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膳部员外郎,杜甫曾自豪地说“吾祖诗冠古”[1](《赠蜀僧间丘师兄》);他的父亲杜闲,做过衰州司马、奉天县令;外祖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清河崔氏、杜甫就出身于这样一个有悠久又化传统但又日趋衰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这样的家世可以说对杜甫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不仅为其祖先“列之于公侯伯子男”[1](《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而骄傲,更为其世代做官而自豪。因此,他以奉儒守官为人生理想的准则,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1](《奉赠韦左垂丈二十二韵》)的儒家理想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人,杜甫必然会受到孔子、孟子等先前儒人思想的影响,但杜甫对孟子思想的继承更为明显,特别是他的民本思想,在《巩溪诗话》中,有这样一段对杜甫诗的概括:

《孟子》七篇,论君与民者居半,其欲得君,盖以安民也。观杜陵“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宿花石戍》云:“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寄柏学士》云:“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而志在大庇天下寒士,其心广大,异夫求穴之蝼蚁辈,真孟子所存矣!东坡问:老杜何如人?或言似司马迁。但能名其诗耳。愚谓老杜似孟子,盖原其心也。[3]

可见杜甫与孟子的相似度是如此的高,一个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生活在唐朝衰落期;一个生活在战乱年代,一个生活在安史之乱。也许看到这样的动乱,诗人和思想家面对国家的危机时也许都有着同样的感受,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了民本思想的重要性。[4]

三.杜甫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发扬”

杜甫不仅继承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更为可贵的是,而且发扬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使民本思想的内涵更加深刻。[5]孟子是以一个思想家、政治家的位置去诠释民本思想,而杜甫是以一个普通的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的位置去看民本思想,所以他们的角度是不同的,孟子是以自上而下的角度,他告诉君王只有得到民心才能真正的坐稳天子,而杜甫就和人民生活在一起,他亲眼看到了百姓的生活状况,然后发自内心的为人民呼唤、为人民呐喊,这个在杜甫困居长安十年期间表现的尤其明显[6],其中,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为最:

杜甫滞留长安,生活潦倒,疾病缠身,天真的做官幻想破灭了。也正是在这“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1](《投简咸华两县诸子》)的生活中,迫使他更加关注现实、正视现实,认清了统治者的罪恶和腐朽,也看到人民的贫困和痛苦[7]。因而,在诗中发出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1]的感叹。封建社会的诗人文士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忧愁的不少,但一年到头无时不忧,一忧便忧到“肠内热”的似乎并不多。当他的幼子饿死时,他并没有只沉浸在“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1]的个人悲痛中,他想到了自己“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1],尚且这样,而那些普通百姓,特别是失去产业的人和守卫边境的士兵就更不堪设想了。诗中把统治阶级声色享受的生活极力渲染,最后逼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震撼千古的名句,杜甫是用仇视的目光对待那些奢糜的生活,在这首诗中,诗人从自己的忧愁想到人民的忧愁,把人民的忧愁当成自己的忧愁,这忧愁是何等的深重,这忧愁远比孟子的忧愁更加深刻、感人。[8]

如《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1]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无比深切同情,这感情是一般士大夫所不能达到的,杜甫的伟大在于兵荒马乱年代,他连自身的生活保障都没有,还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还能由一个扑枣的穷寡妇,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特别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百姓,以至流泪。他把自己的命运抛之度外,保证国家、百姓的命运,他能从自身的遭遇联想到天下读书人的处境,并热切地发出呼唤。这既是一种由近及远、推已及人、先人后已、忧虑天下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是为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点醒吴郎:危难时刻,互相关照,理所当然,不必如此斤斤计较,为几棵枣的芝麻小事而陷人于困境。杜甫真可谓用心良苦![8]我们正是从这些隐晦曲折的地方看出了他对人民的挚爱真情,在诗中,杜甫为了宽慰老妇人,为了劝告吴郎,真是想方设法,费尽心思。读着读着,我们不禁感觉到,杜甫不是一位诗人,不是一位父亲,倒更像一位心慈口善、心细如针的母亲,和天下母亲一样高贵、伟大。俄国著名文学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9]

杜甫的伟大不在于他的诗多,也不在于他晚年咬文嚼字的风格,而是我们从他的诗中看到他对国家、对人民深厚的感情,他的诗中所体现的民本思想的高度是孟子所达不到的,不仅对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一种“涵摄”,而且使孟子的民本思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孟子的民本思想更加深刻的体现出来。弄清楚杜甫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包含与发展,不仅有利于更加深刻理解民本思想的内涵,也说明了民本思想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刘兆伟.孟子译评.[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黄彻汤新祥 校注汤新祥 校注.汤新祥 校注汤新祥校注.巩溪诗话.[M].中华书局,1998.

[4]张忠纲.杜甫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 胡君.论孟子的民本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

[6]李寿松,李翼云.全杜诗新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2.

[7]冯至.杜甫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8]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9]别林斯基著.辛未艾译.别林斯基选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杜甫思想 篇四

舍南舍北皆春水,剑外忽传收蓟北,相见时难别亦难,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5.杜甫诗四首 教案 篇五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教学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黯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4、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初读诗歌,把握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5、请概括各段的内容。板书设计: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3、悲惨生活 “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四、诵读指导

1、讲授: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 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2、教师示范朗读。

3、学生试读、齐读。

4、理清思路,背诵诗歌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诗歌的第一段

讲解: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

1、朗读诗歌的第一段,思考: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明确:一个普通“走”字写出众多“行人”被抓,急促出征,更写出了家人不忍亲人离去,惟恐一去成永别的心情。

2、说说“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内容都极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3、试对“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进行一定的评析。

明确: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二、分析诗歌的第二三段

1、朗读诗歌的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1)诗人在第二段中怎样具体陈述“点行频”这一诗眼?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有什么不同?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仍守边的“行人”为例以及描写华山以东田园荒芜的景象证明这一事实。由点到面。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开边未已”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2)“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2、朗读诗歌的第三段,思考下列问题(1)“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武皇开边意未已”。“租税从何出?” 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这样前后照应可以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的后果,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过。

明确: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也呼应开篇,诗人饱满的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3、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并指出其中的过渡句和前后照应。

明确:开头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点行频”为下面叙事的总纲。以下分成五层:(1)第二段的前六句为第一层,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死于边庭者极多。(2)第二段的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造成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3)第二段的最后两句用“况复”转而单叙“关西卒”之苦。

(4)第三段的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和“不重生男重生女”这种社会心理的变化。(5)最后四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明确:前后呼应的地方:

(1)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2)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思考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把“君不闻”和“君不见”这两幅画面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第一问:用“君不闻”“君不见”开头翻出一层新意。第二问:直接诉诸听者(读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

讲解: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托为征夫自(同‘诉’)之词”,用以讥切时政。此说有理。既是“托为”,则所诉也就不限于征夫的个人痛苦经历。“君不闻”和“君不见”先后所领起的数句可以视为诗人的心声——他要以此来诉诸人们的良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开边”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何等严重的灾难。

5、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提示:读古代长诗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开头往往要用一两个诗句提挈全文或设置悬念;中间按一定的层次叙述;又往往出现可以概括全诗主旨的警句(又称“警策”)等等。

本文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三、艺术特点分析

明确:①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②巧妙构思。③善用口语。

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四、名句赏析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五、拓展延伸

1、读下面这首诗,思考后面的问题。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2)表现技巧。

明确:

1、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2、三幅画面是:羽檄飞驰,喧呼救边;京城安定,四海清平;战士出征,亲人送 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 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3、(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 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 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 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 十分看重现 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 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三、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五、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情感蕴藏: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六、情读诗歌,再次体悟感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旅夜书怀》教案 【教学目标】

1、比较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直抒胸臆手法的运用。

2、建立初步的鉴赏能力

3、通过诵读体会诗人当时孤苦寂寞、漂泊无依的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写作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投靠好友严武,在其帮助下,杜甫本可以在成都长久居住,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突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带着家人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二者异曲同工。诗的后半是“书怀”。

四、艺术手法,鉴赏点拨

1、寓情于景

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属烘托。舟泊于岸,所以首句写岸,次句写舟。称“独舟”者,仅此一舟之谓也;“夜”,用于点明泊舟时间。这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简直冷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流逝,愈发增添了凄苦无依之感。这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这时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含在这景物描写之中,由此再发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2、直抒胸臆

最后两句的意思很明白:诗人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和此后不久写的“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秋兴•其七》)语意相同。

五、再次朗读,当堂背诵。

六、布置作业

6.怎样读杜甫诗 篇六

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哪位文学家的作品拥有像杜诗那么多的注本。自从南宋出现《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等注本后,“千家注杜”的说法便广为流传了。虽说黄氏注本中实收注家仅有151人,但自宋迄今,杜诗的注家、选家及研究著作确已超过千人,成为文学史上罕见的壮观。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当然不需要读那么多的注本。但如果你想了解到底有哪些有关杜甫的著作的话,也不妨去翻阅一下周采泉《杜集书录》和郑庆笃《杜集书目提要》这两种有关杜诗的目录学著作,它们对本世纪80年代以前有关杜诗的著作有相当详尽的介绍。

在为数甚多的今人所选注的杜诗选本中,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杜甫诗选》与聂石樵、邓魁英的《杜甫选集》是最好的两种,它们所选篇目数量适中而且有代表性,注释则简明扼要而且比较准确,对初学者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你想要比较全面地了解杜甫,只读选本是显然不够的,读杜诗全集才是准确的选择。由于由山东大学所承担的《杜甫全集》的校注工作尚在进行之中,我们暂时只能以清人的注本为首选读本。你可以对下列注本进行选择:

一、杨伦的《杜诗镜铨》。

这是最为晚出的杜诗全注本,初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它的特点是参酌众本之长,又出之以简明扼要,立论则平正通达,是最适于一般读者的杜诗全注本。如果你只想用较少的时间来通读一遍杜诗,那么这是最合宜的一种。

二、浦起龙的《读杜心解》。

此本初刻于清雍正三年(1725),它的特点是注释比较简明,不作烦琐的征引和考证,其长处在于解说,尤其是在分析段意方面,颇能提纲挈领,有时还对杜甫的写作意旨有所发明。但是评说章法时染有八股陋习,编次也不够完善。

三、仇兆鳌的《杜诗详注》。

这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杜诗注本,初刻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它的特点就是一个“详”字,几乎可以视作对康熙以前各种注本的集注,对唐宋以来的各种笔记、诗话也收罗甚丰。仇注的篇幅很大,读它需要较多的时间。但读此一本等于读了许多注本,所以还是值得一读的。它的缺点是烦琐,一字一句皆求出处,分析也嫌琐碎。读此书时可以参阅清末施鸿保的《读杜诗说》,它是专门纠正仇注之失的。

四、钱谦益的《钱注杜诗》。

此本初刻于清康熙六年(1667),它的特点是注重以史证诗,对杜诗的时代背景有比较确凿的阐明。它的注释以简洁为尚,仅录杜诗白文不加注释的达五百多首。此本的学术价值较高,但对初学者用处不大,如果你想较深入地了解杜诗与唐代史实的关系,则可以参阅。

五、王嗣奭的《杜臆》。

此书不录杜诗原文,也不对杜诗逐句作注,它的特点是用“以意逆志”之法对杜诗的思想内涵进行评说,颇有精到的见解。王嗣奭是明代遗民,入清后拒不降清,所以对杜甫的人格意义有很深的理解。如果你想侧重了解杜甫的为人和杜诗的思想内涵,可以参阅此书。

除了上述诸本以外,宋人的一些注本也值得重视。对杜诗的整理与注解都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人在杜诗学上取得的成就是清代注本的基础。如果你想了解杜诗注释和研究的历史过程,那么可以读几种重要的宋代注本,例如赵次公的《杜诗先后解》,郭知达的《九家集注杜诗》,蔡梦弼的《杜工部草堂诗笺》,黄希、黄鹤的《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刘辰翁评点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等,它们在杜诗学的发展过程中都起过一定的作用。学术总是后来居上的,但是被后人超越的早期著作是不可忽视的学术记录,宋代的杜诗注本仍是值得后人重视的。

杜诗向称“诗史”。它具有严格的写实性,是对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的全景式图卷,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诗人内心所激起的巨大情感波澜的忠实记录。杜诗对诗人自身的生命进程也具有纪实的性质,举凡他的行踪、交游、生活、仕历,都可在杜诗中找到相当细致的叙述。所以,我们读杜诗时绝对不宜像西方的“新批评”派所主张的那样,完全抛开诗人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而只对作品自身进行解读。我们应该结合杜甫的生平、结合唐代的历史实际来读杜诗,只有这样才能对其内涵有较准确的理解。

首先,我们应对唐代的历史,尤其是对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有一些了解。在安史之乱之前,唐帝国基本上还处于盛世,在杜甫的童年时代,他所看到的是一派升平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然而到了安史乱后,唐帝国已经一蹶不振,杜甫临终时所看到的现实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在短短的十年间,唐帝国的人口从5190万锐减为1600万,三分之二的人民在战乱中死去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灾难啊!这是多么剧烈的社会变化啊!这个历史事实在历史文献中是有准确的记载的,但是那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和粗线条的叙述而已。对那段历史作生动、真切的描绘,并进而揭示人们心底巨大伤痛的则有待于杜甫。优秀的诗人都是时代的晴雨表,在社会急剧变动的关键时期出现的大诗人更应敏锐地感觉到时代的脉搏。杜甫就是那个时代应运而生的大诗人,他用其如椽之笔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种种图景,他用细入毫芒的体会刻画了当时人民的深哀巨痛。杜甫的敏感不仅仅在于对已然发生的现实进行细致的观察,还在于对尚未发生的隐微征兆有先见之明,对暗中运行的历史进程有明晰的理解。所以当其他诗人尚沉浸于盛唐的浪漫主义氛围中一饮千钟时,杜甫却已对即将来临的灾难作了准确的预言。《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兵车行》等诗成为最早游离盛唐气象的作品,它们预告了唐诗将从浪漫想象转向严格的写实,也即从盛唐转向中唐,杜甫是这个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如果不了解那一段历史,我们对杜甫的创作及其意义也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

其次,我们应对杜甫的生平有较深的了解。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杜诗,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杜诗的深远意义。杜甫为什么对儒学那样的执着?杜甫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我们应该对杜甫的家庭传统、平生志愿、所作所为都有所了解,然后才能对此作出较准确的评判。杜甫是一个终生服膺儒术的人,“奉儒守官”是他世代相传的家庭传统,他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仁政爱民的政治理想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他在早年就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的远大理想,以后虽历经磨难而不改初衷,直到晚年漂泊湖湘时仍把这个理想谆谆托付给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由于在封建时代里实行仁政必须通过君主的途径,所以杜甫对明君寄予极大的希望,这是他的忠君思想的真正本质。杜甫的仁爱之心不仅施于其家人、亲友,而且还推而广之,以及于全体人民,甚至及于宇宙间的一切生命。他把儒家所提倡的“恻隐之心”推广到草木鱼虫:“白鱼困密网,黄鸟喧佳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过津口》)如果说宋儒通过理论抽绎而得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那么杜甫则通过其行为体现了这种伟大胸怀,而且用动人的诗歌把它表达出来了。杜诗中的情感内蕴特别深厚,梁启超甚至称杜甫为“情圣”,原因即在于此。当我们读杜诗时,应该借助于其诗歌编年、年谱、传记等资料,对诗人在何种境遇中写作此诗有清晰的了解,那样才能深入理解其写作动机和主题思想。这方面的参考书有冯至《杜甫传》和陈贻惞《杜甫评传》,前者比较简洁,后者则相当详尽。如果你只想大概了解杜甫生平,则读前者即可。如果想知道某一首诗的具体写作背景,则可查阅后者。

杜诗是一座艺术宝库。杜甫在诗歌艺术的探索中呕心沥血,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一部杜诗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结晶,它上承前代所有的文学遗产,下启后代整个的诗歌发展历程。宋人诗云:“子美集开诗世界。”(王禹偁《日长简仲咸》)此话并无多少夸张的成分。正因如此,当我们要想对杜诗的艺术成就有所理解时,就不宜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杜诗上面,而应该关注它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的地位。

大致说来,汉魏六朝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是为唐诗的全面繁荣作了准备工作。他们在题材的开拓上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各种题材种类已大致齐备。他们在艺术上的积累则可以归结为两点:声律与丽辞,这直接影响到唐代今体诗格律的完成。入唐以后,诗人们沿着前代诗人的道路继续前进,五七言诗到盛唐已经臻于极盛。然而诗歌史上“集大成”的历史使命则落到杜甫的肩上。杜甫对前代的文学遗产有清醒的认识和虚心的态度,他对前代诗歌既知其长,也知其短,从而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的态度对之进行了总结和整合。在杜诗中,从朝政国事到百姓生计,从山川云物到草木虫鱼,整个外部世界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融合无间,并被纳人儒家的政治理想、伦理准则和审美规范的体系之中。在杜诗中,格律严整与气势磅礴并行不悖,字句烹炼与意境浑然合则双美,成语典故与口语俗字并得妙用,泼墨濡染与工笔细描同臻极致。一句话,杜甫对前代诗歌艺术经验的借鉴吸取是全方位的,又是推陈出新的。如果你在读杜诗时注意它与前代诗歌的这种关系,那么对其良苦用心会有更深的体会。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杜诗对后人的启发。杜甫在盛唐的诗坛上并未享有最大的名声,他的地位是从中唐开始才与日俱增的,这说明他对后代诗歌发展具有典范作用,而且这是杜甫作为“集大成者”的主要意义。从中唐开始,诗人们把杜诗视为作诗的范本。元白与韩孟两大诗派虽然在风格上大异其趣,但他们对杜甫的推崇却是不约而同的。在晚唐,李商隐等人对杜甫的沉郁风格有较深的体会,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学习。及至宋代,以杜甫为师成为整个诗坛的集体选择。从王禹偁到王安石,再到苏轼和黄庭坚,杜甫的地位日益凌驾于李白之上,最终成为唯一的“诗家初祖”。宋人的这种选择当然含有道德判断的成分在内,因为杜甫最符合宋人关于人格修养的标准,但与此同时,这也体现了杜诗在艺术上的启迪意义,因为在对诗艺精益求精的宋人看来,只有千锤百炼的杜诗才是真正的典范,只有杜诗才以其严整的艺术规范而为宋人开辟了道路。所以我们读杜诗时也应该注意它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对杜甫的历史地位有准确的了解。

当然,我们更应该对杜诗的艺术特征作深入的体会与分析。对于杜诗,只作浮光掠影的泛读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细读深思,一定要反复体会,才可能进入其艺术殿堂。上述各种注本对杜诗的艺术有一定的分析,但还应该参阅一些重要的参考书。例如历代诗话对杜诗艺术有很多的讨论,其中如《瓯北诗话》等几种颇有真知灼见。又如有些关于杜诗的专著对某一个问题有深入的研究,足资参考,像清人周春的《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对杜诗中如何利用双声叠韵来增进音乐性美感有细致的分析。应该指出,前人对杜诗艺术的分析虽然已经很深入,但杜诗实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库,只要你深入进去耐心挖掘,终会有所收获。而且别人的阅读经验是不可能代替你自己的阅读行为的,如果你通过细读杜诗而有了亲身的体会,你不但将获得难以言表的审美愉悦感,而且也会对古典诗歌的艺术奥秘恍有所悟。

阅读杜诗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如果你是为了学术研究而阅读杜诗,那么当然应该遵照学术规范,首先从文献整理入手,对杜诗版本及杜甫研究论著进行尽可能完备的收集,然后再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但是本文想介绍的只是一般的阅读。对于这些读者来说,你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获得审美的享受,为了获得心灵的陶冶。清代的读者曾说过他们读杜诗的感受:“《赴奉先》及《北征》,肝肠如火,涕泪横流,读此而不感动者,其人必不忠。”(《杜诗镜铨》卷四引卢世淮语)现代的读者当然没有忠不忠的问题,但是与之类似的是,读杜甫一定要怀着真诚的同情心,怀着与杜甫一样的对人类及一切生命的仁爱之心,这样才可能沿着杜甫的心路历程去体会、感受、理解杜诗。杜甫当年缅怀宋玉时说过:“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我们也应怀着同样的心态来读杜甫。否则的话,你难免会像某个大人物那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读出“地主阶级的意识”来,或在“越女天下白”(《壮游》)的美丽诗句中读出什么邪念来。如果我们能以设身处地的方式去理解杜甫,那么对杜诗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忠君观念当不至严加呵斥。因为在安史乱起、国家危难之际,除了忠君之外,难道还能有更好的方式来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在封建制度作为唯一可行的社会制度的唐代,难道能要求杜甫通过其他途径来为人民呼吁,而不是希望“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寄柏学士林居》)?杜甫是有一颗伟大心灵的普通人,他始终以平等的态度与我们交谈,我们当然也应以同样的态度来倾听他的心声。时代不同了,社会形态不同了,但是人类的善良本性不应有什么不同,我们与杜甫是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异代知己的。

阅读杜甫还应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些当代诗人声称他们要割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要完全从西方的诗歌传统中去寻求灵感,我们当然不必勉强他们来阅读杜甫。由于杜甫完全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的,杜诗把汉字的表现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所以我们应以虔诚的态度来体会杜诗在炼字、琢句、用典、对仗、押韵等方面的造诣,我们也应该以虔诚的态度来探索杜甫的文化意义。通过阅读杜诗,我们可以了解汉语言文字所特有的美学魔力,我们也可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从来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她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人本精神。对人的思考,对人的关怀,是这种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华文化最集中地体现在我们的民族文化性格:仁爱、宽容、坚毅、刚强。杜甫就是中华文化所陶铸的杰出代表之一,杜诗的终极价值正在于它对中华文化作出了最生动、最丰富的阐释。我祝愿大家在阅读杜诗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从而真正拥有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优点。我希望大家在阅读杜诗之后,能够真正认同闻一多的著名论断: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7.杜甫的“参与商” 篇七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这是杜甫的五言诗《赠卫八处士》中的头两句。意思是说在人生中好友分散不能相见,往往就像天上的参宿与商宿一样总是碰不到一块。这里的宿要读“秀”音,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星宿,也就是点点繁星被分成的小区,所以星宿相当于现在世界通用的星座,参宿和商宿其实对应的就是猎户座和天蝎座。

如果你是一位小天文爱好者,那你的家里应该有简易的星图,你会很容易地发现,猎户座和天蝎(xiē)座相隔180°,前者是冬夜星空的主角,后者是夏夜星空的代表。每当天蝎高挂在天时,猎户一定在地平线以下,等猎户冉冉东升时,天蝎又悄然落下,两者永远不能碰面。由此可见,杜甫用天上的参与商这两个星宿来比喻人生不相见是很贴切的。

那“参”与“商”这两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中有记载:远古时代有一个叫高辛氏的君王,在他的儿子中,老大叫阏伯,老四叫实沈。两人住得很近,见面就吵,吵来吵去,矛盾升级,改为见面就打了。高辛氏为此非常犯愁,决定把他们远远分开,于是高辛氏找到尧帝,让尧帝下了一道命令,把阏伯封在“商丘”,商丘即现在的河南一带,并让阏伯负责观测天上的商宿;又把实沈封在“大夏”,大夏则在山西南部,并让实沈负责观测天上的参宿;这样一来,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这哥俩守着“参”与“商”,是不大可能再见面了。

写到这里,刘老师真诚地发出邀请,对“参与商”感兴趣的小天文迷可以到我们的天文馆做客,在天像仪演示的灿烂星空下,你我共同吟诵杜甫的诗吧: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上一篇:设计建议书内容包括哪些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