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史

2024-08-09

民间美术史(精选12篇)

1.民间美术史 篇一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产生,什么是民间美术,以及民间美术的艺术的分类和艺术特征。民间美术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很多土生土长的艺术濒临失传,很多年轻人对西方的节日习俗格外感兴趣,认为中国本土的传统习俗以及民间艺术“土”“俗”。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对中国的民间艺术有基本的了解,对中国民间艺术产生兴趣。

本课教材中例举了剪纸、皮影、泥塑、年画四种类型的民间美术,但是一节课的课堂容量有限,要对民间艺术的艺术语言进行整体的介绍,时间稍显紧张,也没办法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民间艺术的美。因此,我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民间艺术种类(剪纸、年画)进行重点讲解,再结合大量实例图片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虽然语言表达不够准确,但是在欣赏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发现民间艺术的美,逐渐对中国的民间美术产生兴趣,基本达到本节课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好,讲解过程有点着急,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没有板书课题,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小视频没来得及播放。

在下一次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加严谨,合理安排好时间,组织好教学语言,力争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民间美术史 篇二

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间美术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状况, 代表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愿望, 因此, 民间美术一直是现代学者研究的重点, 认识和利用民间美术能扩展我们的审美视野, 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 对培养学生的人格、情感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转变传统单一的美术教学模式

(一) 形成现代民间美术式教学

传统的美术教学一般采用课堂教授、学生课堂练习、教师课堂辅导的教学模式, 其教学模式单一, 而像电影、游戏、参观、故事、辩论、竞赛等现代教学手段几乎没有用在美术教学上。这些现代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 在美术教学上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民间美术是传统的母体艺术之一,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因此, 在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学习民间美术, 不但可以释放学生的压力、舒缓情绪、激发创造力,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民族自豪感。民间美术多是表达普通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愿望。欣赏并了解这些艺术作品, 可使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知与热爱。观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 民间美术是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需要创作者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仔细观察, 学习民间美术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内容, 可使学生在民间美术欣赏和创作过程中, 通过对通过讨论、沟通、点评和互动,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美术学习能力。艺术作品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进行创作之前要在脑海里形成一些线条和颜色, 然后根据需要把这些对象进行抽象概括, 而民间美术的多数作品, 如窗花、剪纸和陶艺等都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概括, 学生学习这些作品, 可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二) 在民间美术教学中自主学习

在民间美术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 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民间美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族特色鲜明, 将其纳入高校美术教育中, 民间美术所表现的朴实、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更能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和习俗, 从而将其发扬光大。民间美术多彩多姿、样式繁多的艺术内容, 能美化学生心灵、升华学生情感、提高道德情操, 并且民间美术教育可以和智育、体育相互联系, 共同培养其人文素质,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 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

高校是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在高校进行民间美术教学时, 要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和学习传统文化, 要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探究问题的精神。学习民间美术就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因此, 要使用探究式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要在课堂上使用也要在生活上使用, 如在挖掘和研究豫西民间美术的同时, 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开设“民间美术与剪纸”公选课, 不断尝试把豫西民间美术资源引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把“民间美术与剪纸”定位于开阔眼界、拓展素质的教学目标, 把课程分为理性认知和动手实践两部分内容——即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豫西民间美术形态的学习与把握, 以点代面使学生对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民间美术以及它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全面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剪纸形式的具体艺术实践, 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一简单简捷的表现形式去体味民间美术中率真、淳朴自然的表现特质。

二、加强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使民间美术教学融入地方色彩

豫西地区, 古称河洛地区, 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更迭和社会变迁中, 豫西地区的民间文化始终以自己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旺盛的生命力健康地发展着。豫西民间美术根植于豫西地区丰厚的民间文化土壤, 形成了民间剪纸、民间刺绣、民间面塑、民间纸扎、民间皮影、民间绘画、民间说唱与舞蹈等众多艺术形式, 承传有序, 衍变出新, 以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古朴的外在形态彰显着传统艺术经久不衰的感人魅力。

豫西地区的民间美术源远流长, 承袭了古老的民间习俗, 与图腾崇拜、神话传说、人生礼仪、岁节时令密切相连, 内容囊括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花草、鱼虫等, 可以说它是豫西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是豫西广大劳动者追求美好、寄托理想的最便捷、最直观的物化方式。这种情感和理想是健康的、光明的、热烈的、积极向上的。通过这种艺术形式的学习, 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

“民间美术与剪纸”课程通过民居与工具欣赏、民间服饰与陈设欣赏、民间玩具与面具欣赏、民间神像与贡品欣赏、民间版画与雕刻欣赏、民间绘画与刺绣欣赏、豫西民间剪纸欣赏等大量的影象图片资料的观摩与赏析, 使大学生了解和把握民间美术丰富多姿的艺术形式, 绚丽多彩的艺术风貌, 全面认知民间美术的特异品质和本源精神。

三、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大学美术教育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新生力量, 具有传承文明、建设未来的使命。而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源头。但现在许多民间美术样式都面临消亡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应该主动去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 探索和挖掘传统的民间美术样式, 把传统的民间美术与现代工艺相结合, 创造出具有现代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

“民间美术与剪纸”特色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欣赏与创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深受广大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几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 “民间美术与剪纸”课程不但使学生对民间美术悠久的文化渊源、绚丽的艺术形态、独立的艺术体系和多元的造型方式有系统而又深刻的认识与掌握, 更重要的使学生在感悟其博大厚重的同时能够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源于人民、源于劳动, 进一步感悟和理解艺术与人民的关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加强了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从而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丰富学生的开放性想象思维, 确立和完善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 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发展。

同时, “民间美术与剪纸”的教学实践也为我所在的学校进一步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丰富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手段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四、结语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国家。在这浩如烟海的民间美术形态中, 豫西地区的民间美术形式只是一个缩影, 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些民间美术面临消失的危险。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 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民间美术教育, 使大学生了解民间传统文化并对其继承发扬之, 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摘要:民间美术是传统的母体艺术之一,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有选择地把传统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到高校美术教育中, 对当代大学生认知艺术的本源精神、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 拓展创造性思维都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美术教育,民间美术,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学芹, 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0

[2]李勇, 李滔.美术教育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安塞县文化文物馆, 安塞民间绘画[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9

[4]张道一.燕尾裁春[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

3.中学美术教育不可轻视民间美术 篇三

一、中学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融汇了先民的经验与智慧的艺术,是民族的瑰宝。民间美术作品中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即造型古朴夸张,色彩鲜明,具有规律性,既有工笔重彩之作,也有淡雅隽秀之作的特点,更使民间美术走上了多样化的道路,从而产生了皮影、木偶、脸谱、刺绣、剪纸等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而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民间美术形式还把古代石刻线画、宗教版画、庙画、年画、灯屏画、建筑彩绘、扇面画,包括现代农民画、布贴画等在内的一切民间绘画形式也都纳入其中。

新课改提出:中学美术课程要让学生较广泛地接触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探索人文内涵,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由此可以看出民间美术部分在中学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学美术分为初中美术和高中美术两大部分,这里主要是讲初中美术部分。初中美术教科书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民间美术方面的教学内容,但是却将民间美术相关内容很好地穿插在各个模块的教学中,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从三个学习领域进行分析。

1.造型·表现。

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为例,分析第十六册“造型·表现”领域的第四课即“以刀代笔”的教学内容可以发现,本课教学重点为木刻版画——藏书票的制作方法。教材在普通的版画教学中扩展了民间美术中的年画知识并以年画为素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此展开教学,逐步引入版画内容讲解。此时民间美术起到了课程导入作用,年画的导入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基础纹样的认知,在人文认知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情感。

2.综合·探索。

同样在第十六册教材中,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第五课“端午节”中,更明确地涉及了民间美术方面的内容。“端午节”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解绘制彩蛋、编制彩粽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并了解我国优秀的民俗技艺与文化传统。教材中也提到了能够表现端午节日气息的一些民间手工艺品,如端午香袋、作为配饰的中国结以及反映端午节传说或是祈愿寓意的剪纸等,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有选择性地作为辅助材料来进行讲解的内容。

3.设计·应用。关于民间美术的内容在“设计·应用”领域中更是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第十八册第六课“蓝白之美”中就很明确地展示出本课重点是关于民间艺术中的蓝染花布。课本通过蓝染花布作品展示来讲解蓝染的由来、技艺、溯源与发展、题材与内容等方面,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燃起创作欲望,通过亲手制作来达到“设计·应用”领域方面的学习目标,也实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之后的第七课“展示的艺术”中也是以民间美术中的剪纸和木雕作为素材,展现了民间艺术的时代性,这样的教材设计也体现了新课标中关于教材内容的理念,即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反映了教材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二、学习民间美术对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1.民间美术的传承特点。

民间美术源于普通人对生活的观察、感悟和最真挚的情感,反映了历代劳动人民最淳朴的生活观、宇宙观,是劳动人民寄托理想的最古老、最悠久的艺术形式。通过民间美术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质朴的心灵和淳朴的愿景。民间美术不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美术,而是在邻里、地方、家人的相互影响下,把人与自然最直接、最原始的一种联结表现出来的形式,它的表达形式相对于其他门类来说更加自由与丰富,更具有独创性,更真诚。

2.民间美术的造型、用色及其寓意。

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不仅表现客观事物的真实特征,还极大地融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和情感,它是人们心灵的表现和情感的释放,是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体现。民间美术造型中的夸张变形,有时甚至是一种无视时间、空间界限的主观组合,这种效果不仅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需要与其特殊的表达形式,更可以看出其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日常美术教学中融入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不同的观察视角,启发学生打破常规,发散思维,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民间美术在用色方面一般分为单色作品和套色作品,一般表现为单色质朴大方、套色绚丽夺目的特点,突出了色彩对画面的装饰性与表现性,这种直观、本能的表现方法更能激发起学生的模仿与创作欲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感知能力。

民间美术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它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学习民间美术能够加深中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使中学生更加具有原创性思想。其中民间美术的象征寓意、符号表达等也可以启发学生的设计理念,能够提升中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民间美术与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以“以学为本”为课程目标的新课程提倡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民间美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民间美术的创作基本单元是线条和块面,基本语言符号是装饰化的点、线、面;强调主观性、时空性、立体性、全面性的表现;造型手段通过夸张和变形改变对象的性质、形式等来改变自然原形的惯常标准。学生通过接触民间美术,不仅能掌握相关知识,也能更好地与其他知识融会贯通。例如掌握单独纹样、连续纹样的制作方法对设计方面知识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民间美术教学可以充分体现新课改强调的学习方法,在民间美术的鉴赏、创作活动中更容易教导学生使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美术教学中适当引入相关背景故事也可以丰富学生有关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知识。民间美术源于民间的特性也可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学习资源,而在学生寻找素材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艺术的方式掌握生活的能力,实现审美教育。endprint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民间美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及民族自豪感。许多民间美术作品的题材选用了反映中国优秀传统的古籍中的故事,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且许多关于民间美术的故事中常常蕴含着美好的寓意,有着“成教化、助人伦 ”的作用。

三、民间美术的教学现状及对策

1.民间美术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有重要作用,但是依然有许多人因为对民间美术及其功能等方面不够了解而轻视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民间美术部分,导致这部分内容没有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上,甚至这部分教学内容在许多学校名存实亡。

首先,在许多人的观念里,民间美术不仅不像常规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大型的画种一般在人们心中有着较重的分量,事实上,不少人只是把民间美术当作一种边缘的、带有手艺性质的工艺制作形式。许多人感觉民间美术只属于民间艺人,认为民间美术只是天桥上、庙会里为节日添彩的小饰物罢了,从根本上对民间美术存有偏见。

其次,民间美术方面的教学资源匮乏。通过观察民间美术部分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现实情况可以得知民间美术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被轻视。不仅因为学校关于民间美术的资料匮乏,而且因为美术老师对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及涉及范围也不够了解。从教师的教学经验上讲,由于师范院校中美术教学专业很少涉及民间美术部分,因此很多美术教师对民间美术及其在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相关扩充等方面不够熟悉,由此导致相关的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地展开。再加上由于在教材重难点的设置上,常常侧重于大的学院方向的画系门类,这也是导致许多老师对民间美术方面的教学不够重视,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素描、色彩等常规美术教学内容方面的主要原因了。

2.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新课程理念与中学美术课程的设置中都可以看出民间美术对中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不应该轻视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民间美术部分。

在教学资源方面,因为民间美术源于民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它,无论是庙会中民间艺人纯熟技艺下诞生的手工艺品或是已经登上大雅之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博物馆藏品,还是在依然保留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的家庭中的节日手工艺品,都是民间美术作品。而民间美术的传承性也证明了民间艺术家就在我们附近,只要善于发现,民间美术就在我们身边。而这种寻找与发现的过程更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民间美术有着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的特点。以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的剪纸为例,其制作所需材料不过一把剪刀一张纸而已,由此便可在闲暇时创作出样式千姿百态、形象生动的作品,作品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各地的剪纸又因地域、人文与选材的不同延伸出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由此我们也可以推导出民间美术理应是学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的一环,潍坊的风筝,陕西的皮影,各具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摆件、玩具其实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课程资源。民间美术的学习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以参加庙会欣赏民间技艺的方式丰富社会实践课程内容,也可以让民间艺人走进课堂,丰富课堂形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也能更好地体现出当今教学理念中学校、家庭、社会共通的教学资源共享素材的观念。

综上所述,针对民间美术在教学中不被重视的现象,我们必须认识到: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应该被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并重视。我们绝不可轻视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巩平.美术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民间美术欣赏 篇四

《民间美术欣赏》

心得体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序 号

接触民间艺术是很小的时候。那是第一次看到老师剪的窗花,很精致很活泼的小燕子,让我一看见就喜欢上了。或许是女孩子的天性吧,我也很喜欢尝试做这些民间艺术的东西。剪纸,陶艺,沙画,刺绣,雕刻等,都是让我感兴趣并尝试了的。

中国民间手工艺、绘画等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泛指劳动者自己,而非专业美术工作者创造,在乡村城镇中由民间艺人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美术作品如:粮食字画、年画、剪纸、木雕、皮影、石雕、砖雕、泥塑、陶瓷等,和民俗生活密切相关,民间群众喜闻乐见,体现出清新、质朴的艺术风格。民间艺术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代表着民众的审美理想。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复,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民间手工艺、绘画等民间艺术的主要种类:牟氏粮食字画、武强年画、唐山皮影、蔚县剪纸、雄县花灯、曲阳雕刻、等这些民间艺术大都具有色彩鲜艳,造型虽已体材吉利,构图饱满和简朴,粗犷古拙强烈、浑厚、率真的气质、成现了北方的性格。

民间美术的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玩赏的造型艺术,也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从这些美术中展现出来的美,如此的令人陶醉。民间美术欣赏不仅让我增长了美术知识,而且通过环境和民间美术作品两个方面来加深我对周围具有民族特色的事物的审美感受,增强对本民族的民间美术形式的敏锐性。我感到,当美术欣赏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时,我们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当生活体验与艺术欣赏相联系时,我们的审美想象才会得到释放。

选择民间美术欣赏这门课程是因为对这方面很感兴趣,想要拓宽这方面的知识。作为一门传统艺术,民间艺术能让我们了解历史,见证千百年来人们的智慧结晶。在其次的课程中,我们主要了解了以下几类民间艺术:

剪纸

民间剪纸基本类型:单色、染色、套色、阴文剪纸、阳文剪纸。通过剪刻染等方法塑造个中形象。剪纸历史久远,据著《西阳杂祖》记载,唐代就有”剪纸的小幡“之说。剪纸的题材广泛,制作简便,构图富于变化,造型洗练,线条明快,色彩明快形式优美,否有强烈的装饰感。多用象征手法、长寿、吉祥内容。很多剪纸艺术品都包含了人民的思想与美好愿望。例如,牡丹代表富贵,婚嫁时送观音莲子图表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有莲藕的剪纸代表夫妻相连。窗花代表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等。

皮影

皮影戏是傀儡戏的一种影人是平面制作,最初用纸刻制后来用驴、牛、羊等动物皮剪刻,制作成关节能动的人或物象,染色后由人操作动作,靠灯光映现在白布屏幕上演出,又称“影子戏”。唐山皮影:刻制精细,造型优美装饰性强。中国木偶类别:仗类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欣赏皮影这种民间美术时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美的富有动感的享受,用细细的绳子,几张皮具,几个人物,民间艺人就给我展示了那么多活灵活现的历史大舞台,多么了不起啊。皮影这种民间美术,让我从另外一种方式去学习到更多的历史与传统文化,再次感受到中国文化之神奇之丰富动人呀。与此同时,由于现代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忽视这些民间艺术,皮影的传承也让我感到担忧。

陶艺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同时她所具有的神秘与抽象性是无法比拟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在我校的陶艺室里我们体验了陶器的制作,欣喜、奇特,一下子就找到了童年的感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参观了本校的民间美术馆。切实的感受了民间美术的魅力,精巧的剪纸,精美的陶器以及一些雕刻作品和手工制作。

通过民间美术欣赏这门课程,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风,深深的中国情。同时也通过学习,更加懂得民间美术值得我们去挖掘,去重视,去发展,去传承。

学习民间美术欣赏这门课程,对培养我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有一定的帮助。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等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欣赏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而艺术作品就像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来进行创造,使艺术欣赏对象带上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色彩。在民间的艺术作品中有些带有“空白”,它呼唤并等待欣赏者运用想象力来补充和完成。虽然自己不是学习美术这个专业的。但通过学习自己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去体验这些美好的创作,助于充实生活,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以及提升美术修养,最根本的提升了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发展,思想境界得到提升,自身得到美化。美术鉴赏有益与我们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了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的精神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最后,在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之外,也在实践上感受到了民间艺人的创作。民间美术欣赏课程,是促进我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是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间美术的一种途径。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挖掘民间艺术的精华,我们在中华民族的特有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下、使我们心灵受到精神文明的滋养和净化,培养了我们爱祖国、爱民族、崇尚传统美德,也可能使我们成为发展传统文化的一代新人。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升了美感,使欣赏能力达到更高的境界。

5.中国民间美术 篇五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

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剪纸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纸张,基本单元是线条和块面,基本语言符号是装饰化的点、线、面,加上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剪纸不善于表现多层次复杂的画面内容和光影效果及物象的体积、深度和起伏,因此只有扬长避短,在构图上采用平视构图,通过对表现素材进行大胆取舍,删繁就简,用简练的线条进行概括,使画面重点突出、黑白关系虚实相衬,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用平面的眼光表现世界的物象。民间剪纸用展开式的思维方式,极度的随心所欲。在创作者的剪刀下,剪纸成了没有体积、没有空间、不讲透视、不顾比例,凭着经验和灵性任意取舍的自然挥洒,大胆的创造。发挥了其至真至纯的艺术天性,打破客观世界的束缚,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表现其心中的艺术客体。

民间剪纸的这种构图思维不受生活惯例、题材内容的局限,将若干形象创造性的组织起来,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衬托的作用。这种平面化取物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剪纸的主观性、时空性、立体性、全面性,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造型的完整。求全的心理是所有这些的根本,在民间剪纸中,被剪的物体前景、后景在一个平面上出现,物象之间互不遮挡,互不重叠,既看到眼前的物象,又能完整地看到后面的物象,从而呈现出较强的装饰风格。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把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重在表现神似,而不是表现形似。同时,受剪纸工艺的限制不宜采取完全写实的手法,只能采用突出表现对象轮廓特征的手法,运用变形、夸张,以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因此夸张和变形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夸张变形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无论是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殷商青铜器的图形纹样,还是秦汉的石刻艺术,都是以艺术夸张之美来显示其永恒的艺术魅力。剪纸作为原始艺术的直接承载体,在夸张变形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民间剪纸的表现内容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大多反映劳动人民身边的生活、事物,但它并非只是对其作品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简单、直观的模拟,而是超越现实客观表现,通过夸张和变形改变对象的性质、形式等来改变自然原形的惯常标准。

6.《民间美术》课后感想 篇六

通过这短短几周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使我认识了民艺,使我了解了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也使我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再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流行的美术。它也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其主流多带有实用性,再实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审美,既满足物质实用性,也满足精神享受。

民间美术的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玩赏的造型艺术,也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总的来说,可分为:

一、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二、雕塑。有彩塑(奇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

三、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等。

四、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

五、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

六、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

七、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八、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

九、纸扎灯纸。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

十、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

十一、食品。糕点模、面花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原发性,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间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其实,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结晶。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集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民间美术作为具有原发性与地域性的美术形态,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产品形式,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而成为工业文明的有效补充,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而引导着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

我虽然不是学民艺专业的,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也使我认识到,我们学设计不能脱离历史、社会背景,也不能只是一副区壳,没有真正的内涵与实质,这样的设计一点意义也没有,我们应把中国元素,本民族元素容入到设计中去,开创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设计道路,这样的设计才有意义。

7.民间美术特征浅析 篇七

一、民间美术的特征

民间美术不同于华贵绚烂的宫廷美术或者风雅卓绝的文人士大夫美术, 它是扎根于民间日常生活中的艺术, 蕴涵着质朴、率真、大方、健康等艺术特色,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反映内容涉猎广泛, 包含了各民族和各地区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战争狩猎、礼仪宗教等。民间美术的艺术往往依赖于其实际使用功能, 使这种艺术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 所以民间美术宗旨是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和谐统一。这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新,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又给民间美术提供了保障与发展的基础性。因此, 中国的民间美术包含了劳动人民独特的精神和美学风格, 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民间美术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 独创性

中国民间美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其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 创造出与其他艺术形式有异的只属于我国的独特创作。

(二) 实用性

它包括生产、生活的基本必需品, 涵盖节日、习俗、信仰、禁忌和艺术生活, 它们源自于社会生活和艺术。

(三) 装饰性

民间美术的装饰效果颇具中国民间艺术特色, 而且不论造型还是色彩都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其装饰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装饰效果具有非常典型的中国特色, 来源于生活和劳动创造。

(四) 区域性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民间艺术形式与风格的不同与地区不同相关, 区域性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和其他特性差异。

二、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

民间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 其意识形态的风格明显, 与精神文化相融合。许多新年的绘画、剪纸、木雕、石雕、荫罩、面具、玩具等都属于艺术精神的范畴。这种艺术的产品都或多或少地包括信仰、情感、娱乐和其他的精神内涵, 并具有审美特征突出的特点。无论人们如何看待它, 都不妨碍人们称之为艺术。以年画为例, 从新年画起源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审美, 彩绘门神是由精神臆想得到神的表现所产生的最基本的民间美术形式。明清以来, 年画类别和主题更加广泛, 更多和更丰富的精神内涵使其一直流传至今。其象征着邪恶和灾难的演化是具有悠久历史性的, 也充满着装饰美化的精神, 更加具有神秘的祈祷和其他内容。具有审美功能的年画越来越突出, 从很早以前年画就已经成为春节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如面具、风筝、民间艺术类泥人也很受人们喜欢, 这类民间美术品越来越突出的审美价值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和分析的。同时, 这类民间美术品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春节贴对联、剪纸不仅满足民间节庆公共心理学、美学的要求, 对烘托节日气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简单的民居建筑、家具、电器在红色和绿色的剪纸的生产工具中产生。春联作为新年装饰画的一种, 其具有繁荣、幸福吉祥的寓意。当然, 一些民间艺术的范畴是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沉重的寄托的, 但是也具有装饰艺术性, 成为人们生活的休闲和放松的装饰。如神话女娲补天、鹊桥相遇、八仙过海等, 以及武松打虎等民间故事, 寄托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可见中国民间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蕴。

三、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民间艺术的元素充满着强烈的视觉元素。视觉元素是民间艺术元素的最终形式, 渗透到民间艺术创作的动机中。在民间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民间艺术作品体现的民间概念元素, 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地理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程式化的体验元素。民族元素是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元素, 这些元素参与构成的民谣艺术是民间艺术遗产, 改变着民间艺术的状态, 有助于观念的变化。

当我们探讨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方向时, 会发现当前对于研究民间艺术传承已经不是“纯粹的视觉”或图案化或模式上的传承。艺术家们对民间艺术研究方向更深入, 更详细。如LV品牌概念元素从民间艺术精神的系统研究民间艺术。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学习如何让视觉元素从民间美术之外的隐藏部分中被发掘出, 并且推动新艺术发展要素, 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当代社会继承民间艺术的存在有利于民间美术的观念, 从不同的角度重点进一步探究民间艺术遗产的概念元素是注重从宏观的角度、“民间艺术”相关的元素及当代民间艺术遗产的内涵要素。

此元素继承的概念是指民间美术的民间艺术从原始社会、原始的生态环境、自我元素在这一概念体系中继承的。民间美术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概念, 从起源到发展一直在原生态环境的机制和继承制度中演变成熟到最终形成。例如, 大多数民间艺术图式在农业社会已经发展成熟, 在现代社会中的民间艺术的转型模式不明显。现代设计和现代艺术往往是在作品中直接出现民间美术的经典图式, 这是因为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模式由于其悠久的历史, 形成了稳定的视觉识别, 公众更可能在传播中产生共鸣。

四、艺术审美性

中国的民间美术创作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演变、创新、延续、传承。兼具审美需求和实用性的民间艺术作品的创新, 是民间艺术创作的第一需要。这需要创作者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创作, 而且必须按照民间独特的审美尺度、美的规律来创造。这些作品在展示自身的完美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 在许多情况下, 功能和美学特征表现得完美统一。例如, 轿子等一些纯粹的实用交通工具的创作中, 巧夺天工的木工自然不必说, 上面附加的雕刻和绘画以及丝绸的运用都恰到好处, 并且突出了民间美术的特点, 和在制造过程中, 创作者自觉地把审美和实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如一些桌椅几案、罐子、水杯等的使用与审美结合的天衣无缝。令现代人感觉这些都是将实用性与审美因素最完美的结合。

民间美术的审美创造和其他功能, 有时更多地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创作心理和创作的目的, 审美功能独立于其他的功能。在不断加强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意识、审美因素和不断丰富的经验, 以及创作技能的加强, 这一切正在促使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越来越成熟。

由于民间美术的审美往往依赖民间艺术等特点, 因此民间美术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意识不仅是一直存在的, 更是民间艺术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束语

民间美术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加强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吴志恩.国民间美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J].科技信息, 2013 (2) :166-168.

8.民间美术色彩观念 篇八

关键词:色彩;民间美术;观念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民间美术被列为一门独立存在的“美术学”学科。民间美术具有母体的意义,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是民间的传统风俗,优秀文化的表达渠道之一,可以说民间美术的创作凝聚了艺术家的精力以及智慧。色彩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成分,对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许多理论研究人士积极地对民间美术色彩的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对其文化历史的内涵精神以及宗教伦理道德进行分析以及总结。笔者认为对民间美术色彩观念的分析如果采取这样的分析方式,不能全面地将民间美术的本质挖掘出来。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作者对民间美术色彩设置搭配的象征性意义以及视觉审美功效这两大方向进行举例、分析,归纳出与民间美术色彩观念有关的结论。 最终总结出色彩在民间美术中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发挥着极为巨大的现实作用。

一、 对民间美术主要作品类型设色观念的研究[2]

中国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类型是繁多的,在受保护的民间美术作品名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民间美术包括皮影、刺绣、绘画、岩画等23个品类246种。对民间美术作品的颜色进行研究,旨在明晰民间美术作品颜色使用的原则以及规律,深刻色彩的观念,最终达到对民间美术作品理性认识的目的。在之前对民间美术的研究分析中,印象派对色彩的理论阐述所占的比重是极大的,此时民间美术色彩的研究还处于萌芽的时期,后来理论研究者渐渐意识到对民间美术色彩观念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色彩是民间美术的根源艺术,民间美术的造型构造均离不开色彩这一要素。

1.民间刺绣。民间刺绣具有两种功能,即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功能以及审美功能,正因如此,民间刺绣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具有很高的艺术地位。我国土地面积辽阔,56个民族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以及民族风情,这正迎合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道理。我国的民间刺绣主要类型有苗绣、潮州绣、幡绣等。在民间刺绣的色彩应用上,各种类型的刺绣之间相互借鉴、交流,通过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特有的民间刺绣风格。

这里我们以苗绣《蝴蝶妈妈》进行举例分析,传说中苗族的祖先是蝴蝶与枫树结合而形成的,因此该刺绣作品的历史起源就是依据了这个经典的神话。 这幅民间刺绣作品造型主要是以图案的形式呈现的,图案的色彩搭配是丰富的,但不会给人一种视觉杂乱的感觉。该刺绣作品作为民间美术的经典作品之一,主要是因为该作品高度重视色彩的装饰以及搭配的效果,在大红底色的版块之上,合理地添加了蓝色、绿色这些色彩,降低了底色的饱和度;另外紫色以及玫瑰色的调和作用,使大红底色与兰原主色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该民间刺绣还少量地运用了亮黄色这类色彩,此时画面的明亮程度有所提升。刺绣作为一类经典的民间美术作品, 其画面神秘、绚烂之感彰显了色彩装饰的巨大效果。

2.民间塑泥。民间塑泥具有源远的历史,考古学家在几千年前的墓葬中就发现了生动活泼的小型陶泥动物模型,泥塑的起源与封建迷信有关联,它的发展与巫术仪式的举办如影随形,同时它也跟随着民间神灵的膜拜而发展着。目前被认定最具代表性的是天津“泥人张”泥塑、河南的“泥泥狗”与“泥人张”泥塑,这些泥塑小生灵均是在覆盖黑色彩料的底色上完成涂色工作的。理论研究者认为在黑色或者是白色的底色涂上大黄,大红以及大绿的颜色,象征着随意洒脱的风格以及个性,它们可以勾勒出明亮、浓厚的色彩效果。民间塑泥作为一类特色的民间美术类型,它认为黑色是力量的象征,就如图画中坚硬的石头一样;白色是广阔的代表,被视为博大的象征,就像画面中宽广的天地一样;绿色代表着生机,被视为万物的生命,可以将绿色比拟为图画中的草木;黄色被定义为收获的季节,表示着成熟,就像画面中的累累硕果。民间塑泥应用了多种色彩,渲染了美妙的氛围,是对大自然经典的描绘,总结自然界生物开花结果的规律,色彩在民间塑泥作品中的有效应用,使色彩自身的艺术美以及意象美被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

二、 对民间美术色彩的理性分析[3]

浅析西方美术作品的造型艺术,东方美术作品以及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艺术对色彩的运用,研究者发现这三者均应用了色彩的功能以及色彩特有的属性。我们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写实色彩,另一种被称之为写意色彩。写实色彩,顾名思义它追求的是自然界能看得到的真实色彩,写实色彩的运用是对客观事物真实色彩的尊重,它应用的自然界物体固有的颜色,或者是该物体在太阳光下反射出的特殊颜色,早在欧洲经典的绘画中以及印象派的作品中,写实色彩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民间美术作品主要以中国绘画为例,特别是水墨画的色彩使用的都是固有的颜色。我们知道中国画思维造型依据的是线条的设计,水墨画的整体形象是以墨水为主体,这些写实的观念渐渐使我国的民间美术作品在色彩的运用上呈现出写意的风格,例如有的民间美术作品在色彩上追求神韵鲜活、笔断意连的民间艺术风格。 尽管这类民间艺术作品所描绘的色彩观念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以竹画竹、金碧山水以浅缘山水的画风证明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观念趋于写意的方向。

写实色彩的起源是视觉效应,它是民间美术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写照,而写意色彩包涵了民间美术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是他们对自然界的事物以及现象进行认知以后,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恰当地融入进情感色彩,换句话说写意色彩是艺术家心里意境的表现形式,这里我们简要提及下这类自然界事物包含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它可能是民族风俗习惯,也可能是民间宗教信仰等等,写意色彩不依靠眼睛看待客观事物,而是通过心去感受,去领会。通过综合写实色彩以及写意色彩的特性,我们可以知道写意色彩被视为意象色彩,这种意象色彩具有象征性以及装饰性的特色。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民间美术作品是对民间文化的写照,它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可以被视为民间美的承载者,也可以被称为民间文化的表达者。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对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观念进行探究时,就必须结合民间文化精髓,例如民俗文化、戏剧文化以及大众的生活文化等。当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时,民间美术作品色彩的特性就会被有效地彰显出来。其实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大体上被定义为写意色彩,就是上文提及的“心象色彩”。这种色彩是通过肉眼观察不到的,因为它不是客观存在的,写意色彩又被定义为感性的色彩,因为它不就被科学性,在民间美术的创造中,只存有象征性意义以及装饰的效应。目前我国民间美术在色彩的使用上主张“以貌取神”而不是“神貌兼并”,这是将写意色彩观念直接绑定在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中。而那些未被绑定,貌似被遗弃的色彩观念,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科学性”,但是此时它们具有更大的研究意义以及学术价值,因为单一的色彩观念会抑制民间美术创作者的创新思维,阻碍民间美术作品个性的发展进程。通过本文对民间美术色彩的观念进行科学的探究,使那些善于应用写实色彩的美术创作者开阔了眼界,认识到写意色彩的重大意义,对他们具有启迪作用,推动了民间美术整体事业的发展进程。

三、 民间美术色彩的象征性作用

色彩作为自然界物理现象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与民间文化观念一脉相承。民间美术的色彩经常被视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表达渠道,在此基础上,色彩的观念得到了延伸以及填充。

色彩之所以与民间观念有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四季变更以及生命循环的迹象的影响。我国古人对大自然存在的色彩进行过诸多的写照,例如“青,生也”,“白,启也”,“黑,晦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人眼中大自然附带的色彩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这些色彩被视为对民间文化的反思途径。例如唐太宗执政期间以服装的颜色区别官位的高低、辈份的贵贱。

而在民间美术色彩观念中,除了遵循色彩的文化内涵以外,还要体现出趋利避害等功利意义。在民间人们对色彩的观念进行合理的比拟,例如“吉祥如意”“招财进宝”“寿比南山”等,通过民间美术作品色彩的重视表达出自己的追求以及生活意愿。

四、 民间美术作品的视觉审美作用

民间美术作品色彩的运用是情感抒发的重要渠道,这就需要有想象力的参与,这里我们以绿色为例,绿色不仅仅给人视觉上清晰之感的享受,同时它代表着生命的迹象,象征着繁荣茂盛。在我国民间,无论是新婚寿宴还是其他喜庆的日子,人们总会摆设出红色的民间美术作品,一般都是剪纸或者是民间刺绣,象征着人们的审美理念。

民间美术色彩在民间审美观念的引领下,在民间文化的熏染中,在整体色调中全力追求火红色这种强烈的视觉感应。例如某位美术创作者为了完成这样一幅民间美术作品“一个干瘦的幼儿在雪地中玩雪,天气是寒冷的,但是幼儿的情绪是高涨的,心里是热乎乎的。”此时该创作者就可以绘画一轮火红的太阳,此时白皑皑的雪绘映射出的是朱红色,这样幼儿玩雪的情景就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当然创作者对民间生活热爱的情怀也得以表达。我们民间美术的色彩在应用时格外注重鲜活性以及对比性,一目了然的审美效果给欣赏者带来视觉审美的感受。

五、结语

纵观我国艺术领域的发展现状,民间美术色彩观念在艺术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可以为我国民间美术事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本文的文字信息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民间美术色彩的选取是对整个艺术作品画风的刻画,它象征性的意义成为了我国民间美术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参考文献:

[1]陈晓敏.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J].艺术百家,2008,(05):244-246.

[2]张永杰.中国民间艺术设色观念[D].西北民族大学,2013.

[3]谢朝.中国民间美术之色彩审美特征研究[A].中国流行色协会.首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C].中国流行色协会,2004:(05).

作者简介:

9.民间美术史 篇九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中国美术鉴赏第九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来进行此次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课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欣赏,旨在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我国璀璨民间美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民间美术与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2.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

3.民间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4.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本课主要围绕中国的民间美术这一主题来展开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这一传统。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②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走近民间美术、走近生活,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的目的。

②通过多种实践,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

③关注社会热点,懂得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精神。

3、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欣赏、讲解民俗活动、解释吉祥图案的内涵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乡土文化的氛围中。教学中把欣赏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激发创造思维。

(三)、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民俗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理想。

二、说学情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于成熟状态,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民间美术的种类接触较少,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的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亦对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关系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不同种类的具有典型、代表、特色、优秀的作品进行鉴赏,领略民间美术的种类、领会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间艺术的美感、塑造健全的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和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分组探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第二课时前事先布置学生注意搜集民间美术的资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看法分组并选择适合本组的形式呈现其课题成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课件展示若干泥人、剪纸、风筝、面具、年画等民间美术作品。提出问题:

学生对比欣赏,回答问题。

问题一:你知道以上这些作品都属于什么艺术种类吗? 问题二:请讲一下你们所理解的“民间美术”的概念?

2、授课内容安排:

①民间美术的概念

老师总结一下民间美术的概念,以及都有哪些种类。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

②赏析民间美术作品,了解其种类、特点。民间美术种类:

a.各地剪纸

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

(介绍多色剪纸,例如凤翔的剪纸,陕北的剪纸等.)剪纸可以用来表达喜庆与祝福,剪纸还是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术,剪纸还是各种民间美术的基础。欣赏黑板上张贴的剪纸作品,可见剪纸艺术的要求很严格。另外,剪纸不仅可以用剪刀,还可以用刀刻。总结剪纸的三种形式。再来看一幅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一一《五福捧寿》。剪纸中有一类是做刺绣的底样,北京地区俗称花样子,使用刀具在纸上刻成,内容有花乌虫鱼各种题材,巧手绘制在枕头、鞋头、肚兜等物品上。学生欣赏实物展示,总结剪纸的种类:分为窗花、刺绣花样、顶棚花、门笺、礼品花等。

玩具

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

(介绍:宝鸡凤翔的泥塑玩具、宝鸡特有的马勺脸谱制作,凤翔的布老虎、风筝)泥塑: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自张明山先生首创,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的当;用色敷彩,典雅秀丽。泥人张彩塑适于室内陈设,一般尺寸不大,约40厘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杂糅而成的“熟泥”。经艺术家手工捏制成形,自然风干,再施以彩绘。

绘画

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漆画、灯笼画等。

(介绍凤翔南小里村的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年画:提问为什么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满足纳福迎祥、万象更新的民俗需要。年画种类繁多,题材内容异常丰富,当然如今已不常见了,但在我国部分农村依然保持贴年画的风俗。教师阐述:中国不仅有四大名绣,还有三大年画产地分别是: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欣赏不同类型的年画作品,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亲切和生活的美好。

戏具用品工艺

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介绍皮影就是我们当地俗称的灯影和马勺面具)皮影: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淳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工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③深入探讨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a.双龙戏珠在不同的民间美术类型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美好祝愿。

b.民间美术的魅力是不是只停留在它的外在形式上,它还有更深刻的含义 c.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在家门口贴一个福字,而且一定要倒过来贴,为什么呢?

“福”字的内涵:为什么把蝙蝠与“福”联系起来。d.民间美术中的形象含义:

龙:高贵、神圣、传统 , 龙有三停九似之说,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老虎:避邪

龟鹿:长寿富贵

松鹤:长青,松鹤延龄

鲤鱼:鲤鱼跃龙门

喜鹊、梅花:喜上眉梢

牡丹花:花开富贵

帆船:一帆风顺

瓶、如意:平安如意

鸡、如意:吉祥如意

④民间美术的特点

a.造型:形象古拙、概括、简练,即抓住了形象的主要客观特征,又进行大胆的取舍、夸张、变形。

b.色彩: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雨绿、蓝玉黄等单纯鲜艳的色彩搭配,体现一种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

c.主题:大多是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祛病避邪的主题。寄托着劳动人民的向往美好生活愿望,代表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好恶。

⑤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民间生活之中,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民间美术以民俗为基础,来源于民俗。民俗与民间美术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丰富的民俗活动,不仅是民间美术创造的源泉,又是民间美术作为民俗内容的表现形式。

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

a.民间美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保持原汁原味、乡土气十足的原生态美术;另一类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随之变化。我们甚至可以把“民间美术”改为“都市民间美术”或者“都市休闲美术”,在传统技艺中融入现代创作理念,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b.传承和创新对民间美术而言是同样重要。对一个好的民间艺术设计师来说,每做一件作品,不是顺手拿来,而是要有所创新,有自己独特的创意和构思,这才是最重要的。

c.民间美术在各艺术领域的应用。

3、思考

综合上述的学习,写出你对民间美术的个人感悟。要使中国民间美术发扬光大,应采取哪些有效的保护措施?

4课后作业

以组为单位,课后调查、收集剪纸、年画、皮影、玩具、刺绣与染织五种民间美术类型的相关资料,并且选择适合本组的呈现形式(如:实物呈现、课件展示、文字表述、舞台表演等)。

五、教学评价

10.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篇十

课时:1课时 时间:40分钟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中国民间美术,这个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内容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本节课有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以及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理解这几部分构成。罗列了剪纸、年画、刺绣、玩具、等民间美术。本课将以图片/视频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书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民间美术的发展及其独特的地位。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

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 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

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 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

[教学难点]

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艺术语言的理解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2分钟)

首先,伴随着云南民族音乐《月夜情歌》,通过展示部分的民间美术的图片,展示课题《中国民间美术》

学生活动;通过观赏,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师: 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图片,基本概括了中国民间美术。那么它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其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

提问: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种类?

学生:年画、剪纸、风筝、玩具、皮影、刺绣、编织等。师: 民间美术特点

① 实用简洁、因材施艺: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祝活动中的实用物品,有着强烈的装饰性,在造型上采用大胆取舍、夸张提炼的手法,形成独有的特征。民间美术作品使用的材料很普通,在制造技艺方面十分自由,往往是因材施艺。

② 质朴率真、随意大方:民间美术的作者即是劳动群众,他们在生产劳动之余,自发地按照自己的直觉和趣味,自由想象发挥,因而,其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味,质朴大方。③

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由于实用的要求,民间美术品大多有着强烈的情调,造型夸张,色调对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装饰味。民间美术由于民俗传统的支配,大部分都有寓意深刻的含义和象征。

接下通过对每一种类进行欣赏和介绍,来体会民间美术的特点。

一、《年画》

师: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据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清代中叶更为盛行,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都是著名的年画产地。

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曾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年画,深受其影响。

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桃花坞年画早在明代已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清代中叶为盛期,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南北齐名。桃花坞年画受传统木版书籍插图的影响颇大,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师结: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风俗时事类图片《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物理事物的一幅风俗画。

提问: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情景?

这幅画是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和环境的? 这幅画寓意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概括一下这幅画的艺术特点。学生:

这是一幅反映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上海火车站情景的风俗画,画面围绕着火车站这一特定的环境,展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各种活动;

这幅画中人物活动明确,场面热闹。人物的衣着浓重、鲜明。背景不着颜色,但借用树木、阳伞、人物,点明了夏日炎炎的热闹气氛;

这幅画通过表现热闹、新颖的火车站--以在当时十分新鲜的事物为内容,表达了人们在辞旧迎新之时,除了求吉利之外,也多喜换新画样、新内容,向往新事物,歌颂新事物的心理;

整个画面采用散布的构图手法,产生一种平铺直叙的观赏效果。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变形(如洋房子、火车等

二、剪纸 师: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由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特点: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

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课件展示)通过视频更好的了解剪纸的魅力。

三、刺绣

师:民间美术的寓意象征的特点,还大量表现在广大劳动妇女的刺绣品之中。这些刺绣品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如前所述,民间美术的纹样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寓意符号,如:鱼、蝶、鸟、鼠喻男子,花、莲等植物多喻女子。“鱼戏莲”、“蝶恋花”即隐喻男女的爱慕。这种用凤、牡丹、鱼、莲等组成的图案是先民对繁衍崇拜的延续。

四、皮影

师:皮影,又称灯影,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元代时,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五、编织:

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

图例,我们从这些编织品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结构、巧妙多变的织法,就可领略到这些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工艺品之美妙了。

六、风筝 七,常熟花边

八、玩具

〈四〉小结(3分钟)(加背景音乐)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同学们一起来谈谈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然后老师总结.〈五〉布置作业(1分钟)

同学们课后亲自尝试制作一下,剪纸,泥塑,刺绣,等手工艺品。

11.民间美术史 篇十一

关键词:民间美术元素;美术教学;应用策略

0 引言

民间美术元素是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是几千年来人们集体劳动所积累下来结晶,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宗教形态,已经成为美学、哲学、历史学等专家的研究内容。例如藏族的“玛尼石”,衍生于藏族原始宗教的灵石崇拜,内容形式是对藏族远古山神的崇拜意识,随着佛教传入,逐步形成佛教的崇拜、祷告形式。将这些民间美术元素融入高校美术教学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美术创造灵感。

1 分析中国民间美术元素的发展形势

1.1 语言形式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民间美术,绝大多数民间美术艺人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美术教育,而学习美术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直白的口头交流,通过言语教育,能够生动形象的进行交流。在民间师徒传承中,亲身教育比口头教育要多很多,当民间美术师傅无法用口头进行准确表达的时候,就可以向徒弟亲身示范,使徒弟学会这项技术。例如独具特色的藏族建筑、藏族家具和藏族面具等,藏族面具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都是通过师傅言传身教才能发展到今天。

1.2 书籍形式

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了媒介,通过文字记载,我们能够看到我国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民间美术中的形象符号能够对民俗文化进行浅释,民众可以更加形象具体的接受宗教、信仰等内容,在大多数情况下,民间美术只有作为民俗被民众接受和流传,人们才會感受到它的艺术性,在藏族民间美术,节日类美术元素包括仲唐、面具等,衣食住行类包括藏族编制、藏族陶器等。

1.3 艺术品形式

民间美术艺术品不同于美术书籍,而是通过这些美术艺术品将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技术传播到各个地方,这种艺术品交换方式,使民间美术不再局限于内部传播,发展途径也更加广泛。藏族的神话传说、图腾崇拜、巫术意识等都通过形象符号流传了下来,已经在藏族人民的心中生根发芽,沉浸在美术创造者的内心深处,对藏族民间艺术的形成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2 分析民间美术元素应用到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1 改善了民间美术发展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中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推崇西方美术文化,而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越加疏远,使我国民间美术愈加颓败。因此,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元素,能够使学生对民间美术重视起来,让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民间美术作品激发创造灵感,提升素质追求,进而弘扬中国民间美术文化,明确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2.2 整合了高校美术教学体系

藏族民间美术有着十分丰富的美术作品,体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气概和民族精神。将这些民间美术元素融入美术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优化美术教学内容,构造一个各具特色、种类繁多的民间美术整体,让美术教学内容更具全面性、完整性,使学生能够全面学习到民间美术元素,拓宽知识范围,提高创造能力,成为优秀的艺术人才。

2.3 强化区域民间艺术认识

随着全球文化的不断交流,世界各地文明的起源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此导致地域民间艺术文化的减弱,有些地域的民族文化被人们漠视,甚至根本没有了解和认识。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地域民间文化几乎不知道,例如藏族信仰、藏族天葬文化等一知半解。高校美术教学不仅为是培养新世纪画家,更是让他们通过学习中国美术,来继承和弘扬国家精粹,推动中国民间美术持久发展。

3 解析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方法策略

3.1 编写各个地区的民间美术教材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课堂教材是其教学依据和学习基础,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美术教学中,首先就是根据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民间艺术内容编写教材,这也是民间美术融入课堂的第一步。因此,高校要组织各个地区的民间艺人编写具有当地特色的美术教材,让教师通过专门的民间艺术教材向学生传授民间美术文化,使学生学习到更加系统的民间美术知识。

3.2 配备相关的民间美术设备

民间美术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已经不仅仅只是美术理论课,更多的是艺术欣赏课和技能实践课。所以,教师要安排大量的实践操作环节,例如制作藏族面具、参观藏族美术作品等。因此,学校必须要建立相应的美术教室,配备高质量、高性能的专业教学设备,例如藏族木板刻印设备等。另外,学校还可以和民间艺术工作室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这样学校就能够充分应用民间艺术资源,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民间美术,还能带动当地民间的经济效益。

3.3 建立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

高校美术教师都不是专业民间美术专家,所以,学院要努力构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定期开展交流会、教育会,组织学校美术教师进行美术培训,鼓励教师积极钻研、掌握民间美术课题,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另外,还可以聘请当地的民间美术艺人兼职授课,或者举办民间美术展览活动、技艺表演活动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

4 结语

民间美术元素是学习美术的基础,把传统的民间美术文化融入高校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灵感,提高学生对美术的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继承和弘扬中国民间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到全球各地。因此,学校应当组织各个地区的民间美术艺人编写关于当地美术的教材,配备相关的民间美术设备,建立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从而实现美术教学与文化传承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丹.黑龙江民族民间美术元素融入高校美术教学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5).

[2] 贾海燕.民间美术元素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0).

12.论民间美术滑稽审美 篇十二

一、民间美术中滑稽审美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存在“滑稽审美”这一概念范畴, “滑稽”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滑稽列传》:“滑, 乱也;稽, 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 说是若非”, 意思是语言、行动、表情等颠倒东西、荒谬可笑、极度夸张, 由此而产生的自相矛盾的、喜剧性的表现形式, 也指春秋战国时优人所擅长的歌舞、杂戏。在古代汉语中, 滑稽指人说话出口成章, 词不穷竭, “言出口成章, 词不能穷竭, 若滑稽之吐酒”。黑格尔认为滑稽是感性形式的夸张与理性内容的空虚, 是用违反现实规律的假与丑展现内容的空虚。在中国民间美术中, 滑稽也被称为“谐趣”, 是矛盾的夸张之美、寓意的暴露之美。[1]

民间美术滑稽审美的成因。滑稽是民间美术的重要审美范畴, 它以善的目的性压倒真、丑的规律性, 构成了有特殊意义的写意、象征、自由理想。民间美术滑稽特征成因有:第一,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民间艺人多是未受过专业绘画训练的劳动者, 他们多用廉价材料进行粗糙绘画创作, 只能进行不准确、不精细的艺术创作, 从而使民间美术充满滑稽之风。第二, 民间美术有着自娱自乐的特点。民间艺人多是用自由、随意的方式表达生活理想、人生困惑, 作品往往带有儿童般的异想天开, 有着即兴创作的特点, 这是人类童年浑沌思维方式的艺术展现。民间美术是用原始的、集体的方式传承着特定的艺术思维方式, 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创作方式与思维理念, 抽象化、夸张化、符号化的民间美术体现着理想对现实的冲击。[2]第三, 道家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道家强调摆脱功利、回归自然, 实现精神的自由超脱, 注重艺术的审美功能。民间美术成长于民间生活之中, 是不受功名利禄羁绊的民间艺人自由创作的结果, 他们多为普通劳动者, 受孔孟之道、伦理纲常等思想的束缚较少, 受追求天人合一、精神自由的道家思想影响较多。在道家思想影响下形成了有着寓意、诙谐、夸张性等特征, 充满生活情趣与滑稽色彩的民间美术形式, 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求吉祥、图平安、重和谐的社会心理。

二、民间美术滑稽审美的内容

民间美术生存于民间文化的沃土之中, 取材于民间积极的、特定的内容, 以民间生活中求吉祥、求喜庆、求和谐的社会心理为基础, 以夸张或扭曲的形式对自然物进行概括、提炼、重构, 对各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合发展, 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滑稽审美, 满足了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

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形象表现, 与民间生活、社会习俗等有着密切联系, 通过滑稽的、讽刺的、谐趣的方式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粗犷、自然、率真的生活状态, 表达出超越时空的理想与期待。第一, 民间美术从传统戏曲中汲取了滑稽审美因素。传统戏曲是民间娱乐、文化传播的基本形式, 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 民间美术就从传统戏曲艺术中吸取了许多滑稽内容形式。戏曲界有句话“无丑不成戏”, 这种“丑角”就是滑稽审美的重要内容, 戏曲中的帝王将相、僧道儒医、神仙鬼怪等都是滑稽表演的重要题材。第二, 民间美术还从历代绘画中汲取了幽默成分。宋代是中国绘画史的鼎盛时期, 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 宋代画师往往与民间画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清明上河图》、《眼药酸》、《猫猴图》等都对民间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使民间美术形成了滑稽审美观。如年画、皮影、剪纸、刺绣、泥玩等民间美术都与历代绘画艺术有着密切联系, 并体现了滑稽审美的造型特征。

三、民间美术滑稽审美的表达

在长期发展中, 民间美术积累了一系列独立的、滑稽的、形式各异的视觉符号系统, 并以逗人取乐的造型符号掩盖了事物的真实形象, 通过不协调的比例、颠倒的装饰、夸张的造型等营造出一种轻松、幽默、意外的审美效果。

(一) 滑稽审美的造型符号。

民间美术通过夸张、抽象、扭曲的造型符号创造出奇特、滑稽、荒诞的艺术效果, 始终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这种符号形式是民间艺人理解、认知、再创造的结果, 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民间美术从未被正统文人艺术重视过, 但那种原发性的造型方式却表达了最真切的生活、最真实的生存。如布老虎就是一种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 经过特殊的艺术处理后, 有的布老虎活泼乖巧, 有的布老虎稳重宁静, 有的布老虎威武雄壮, 这些都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祝福。[3]民间剪纸用变异的漩涡纹表现动物的眼睛, 用夸张手法表现植物的枝叶, 如王景龙的剪纸《赶集归来》描绘了两人骑车赶集归来的情景, 自行车被变形为两只飞奔的山羊, 羊角变成漩涡纹符号, 夸张而随意的造型符号展现出一种原发性视觉语言。

(二) 滑稽审美的视觉特征。

民间美术造型有着自由、简化的特点, 简化是指在丰富心理感受基础上用简单、抽象、概括的方式表现事物形象, 用最简单的方式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自由是用合目的性的观念进行自由联想, 创造出夸张、变形的艺术形象。如民间剪纸中用花形表示鱼娃身上的鱼鳞, 实现了鱼与花的自由结合;雕刻飞马时马颈下的石料并没削去, 使雕像自由、古拙、滑稽, 且富有韵味。朱仙镇的木板年画、淮阳的泥玩、开封的汴绣、豫北的剪纸等都更是体现了矛盾之趣、夸张之诣、寓意之美, 迎合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心理。如朱仙镇年画中, 赵公明怒目圆睁、嘴角下撇, 犹如凶神恶煞, 与“和气生财”的思想主题大相径庭, 淮阳的“人面猴”用荒唐的造型将人与动物融合起来, 表达了人类的繁殖崇拜, 这些荒唐的、不合情理的造型创造出令人发笑的滑稽感。民间美术常极尽夸张之趣, 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民间画工就总结出“短胳膊短腿大脑壳儿, 小鼻子大眼没有脖儿, 鼻子眉眼儿凑一块儿”, 表现了追求自然、丰腴的艺术情趣, 通过荒唐、夸张、意外的造型, 达到“有看头、有讲头”的审美效果。有时民间美术会用象征、寓意的手法表达滑稽的审美观, 如用石榴象征多子、用仙鹤象征长寿、用牡丹象征富贵、用鸳鸯表示夫妻恩爱等。[4]

民间美术是浓缩了劳动人民审美观念、社会心理、理想愿望的鲜活艺术形态,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与审美理想。民间美术取材简单、形式夸张、内容荒诞、寓意丰富, 展现出独特的滑稽之美, 那简练自由、极度夸张、形态变异的造型, 正好符合了现代美学的滑稽审美。

参考文献

[1].杨学芹, 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4:104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128

[3].周跃西.论黄河流域民间美术中的滑稽审美观[J].河南社会科学, 2003 (3)

上一篇: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成绩查询下一篇:培智语文二年级《国际儿童节》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