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现象研究论文

2024-06-20

“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现象研究论文(精选14篇)

1.“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现象研究论文 篇一

理想,让生活更美好

学号:1101400103 姓名:严彬彬

一杯红茶,丝缕音乐,夕阳西下,清风轻拂着纱窗,熏香徐徐,该是搭配着舒适的家居服.......每个人会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什么样子,跟什么有关?这个问题说来复杂,最当红的“基因”可能还回来凑点热闹。可是对于自己未来的生活我有自己的想法与追求。

——生活蓝图

简单而优雅的生活,让生活有质感,一直是心目中的生活蓝图。随时在生活中启动好奇的因子,为自己和家人织就温暖舒适。

非常喜欢日语中的两个词-----“优雅”、“余裕”。日本的“优雅”类似英文的“elegant”,和中文的“优雅、精致”也有几分相同。什么事“余裕”呢?中文里没有“余裕”的对应次,以我个人的体会,“余裕”表示一种“个人充分享用拥有的时间与金钱”,也就是俗称的“有钱有闲”。它是代表“个人驾驭时间和金钱的智慧”。更清楚地说,“余裕”是个人在“物质及精神上,充分达到满足”的状态,是一种“多彩丰富、怡然自得”的人生。

这样的描写也许有些抽象,下面这个例子也许可以表达优雅余裕的情景:窗明几净的家中,你穿着最让你舒服的家居服,用最喜欢的红茶杯,为自己泡一壶出国时买回来的花茶。你一边欣赏着刚从花店买回来的花,一边拿起上回读了一半的爱书:午后的阳光洒在晶莹发亮的地板上,徐徐的风吹在属好的发际,啜饮一口花茶,你开始读书的下一章......时下有一些女性,绝大部分的薪水花在名牌衣服上,每星期做SPA,外在打扮很时髦,家里房间却乱七八糟,她们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大和拜金女”。穿着美美的衣服,皮肤也可能保养得很好,甚至赶上国外的任何流行,然而她们绝对称不上“优雅余裕”。我虽然无法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可以确定的是:“大和拜金女”绝对无法体会努力耕耘后,享受甜蜜果实的那一份“踏实的喜悦”。她们永远无法知道,真正“优雅余裕”的人,是把她们平日辛苦挣来的时间和金钱,做最妥当的享受和规划。聪明的“优雅余裕女”绝对不会逾越自己的尺度,造成生活上不需要的负担。她的享受行为只会随着能力提升而慢慢往上调整。这种对生活“优雅余裕”的态度,正是“大和拜金女”所望尘莫及的。非常喜欢日剧《名牌》中,女主角那句经典的台词:“想要用名牌就先让自己成为配之无愧的女人;为了想要的东西等待,也是成为优雅女性的必经历练。”

日本有名的生活达人冲幸子最近出的一本书----《十二个月的生活课程》,书中阐述了她对生活的独特看法。她认为生活的四大精神就是simple(简单),speedy(快速),smart(智慧),beautiful(美丽),而“巧思简约生活的方式,并乐在其中”是追求上述精神的不二法门。书中提及每个月定一个主题享受生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换一种香味享受SPA、换一下房间的布置、看一套好看的影集、或学几套欧风料理,都是使单调生活产生美丽涟漪的小动作。我想美丽的生活关键在于玲珑心意,物质只是实现的方式。

说到享受生活,下面是我最钟爱的心灵SPA之旅,也许可以在休假的日子里试试看:早上起床,穿着让自己看起来最美、最有自信的衣服,到有书店、超市的大型购物中心。先在书店浏览所有想看的书,等到眼睛疲倦后,换个气氛去逛逛各种香味的沐浴用品,较凉的日子可以买几款沐浴球当晚泡泡看。接着,一边欣赏橱窗里美丽可爱的商品,一边走回书店里,从许多令人垂涎的食谱中寻找今晚的菜单,再以当贵妇的心情,到齐全精致的超市买菜回家。一天下来,不用花费许多,你就可以满载充实与满足回家!

——翩翩起舞的厨房

女人的衣服永远少一套,对我来说,以后的生活,餐具也永远少一套。一直向往拥有一套有质感的白色餐具,不干扰菜色的白色餐具,即使没有华丽的雕饰,仍然可以变化丰富,日用宴客两皆宜。下面是我认为的必不可少的钟爱餐具:

1.晚餐大盘及点心盘:主菜加上一些副菜的点缀,彩色磁盘最能衬托你的料理。家里餐厅的电灯够亮吗?明亮的灯光打在料理上,看起来更加美味。

2.玻璃杯、酒杯:玻璃有很多种类,最常使用的水杯除了可以装果汁以及冰茶,葡萄酒杯不但可以增加用餐情调外,造型独特的还可以客串用来装盛点心小菜,非常优质实用。

3.汤盘:虽然不是必需品,但汤汁装在汤盘中,自然气氛就会出来。另外,汤盘也适合用来盛咖喱饭以及意大利面。

4.刀叉汤匙组:一般家里不需全部买齐,只要有一组钢制的汤匙、叉子及刀子,加上奶油刀及蛋糕水果专用的小汤匙、小叉子就足够。虽然买蛋糕时会附上免洗餐盘和叉子,享用美味的蛋糕还是用美丽的餐具来衬托或许更有质感吧。

5.拿铁碗:起床后,有一碗用热牛奶和咖啡煮成,可以用两手捧起来慢慢品尝的热拿铁,相信你一定会很感动。的确,拿铁碗是相当方便的餐具,除了拿来喝拿铁,用来撞彩、水果甚至当花器都很适合。

6.红茶壶及奶精瓶:好的红茶壶取决于腹部是否圆润:每一次用完都要勤加清洗,才不会产生茶垢,保持新品质感。另外,家里有奶精瓶及糖罐也会非常实用。

7.咖啡、红茶杯组:为了不辜负午后的优雅时光,一套钟爱的下午茶杯组也是必要的呢,红茶需要接触较大的空气面,因此杯口较宽;咖啡怕凉,因此杯口较窄。

我很喜欢厨房。对我来说,花一天的时间研究食谱、买特别的食材、在菜板上切切碎,煮出好料理的“日子”,是我期盼的理想境界,和大部分的女性朋友一样:可以煮好三餐,打理好家事,又可以拥有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希望能在留职停薪的日子,研究出适合上班日可以快速煮好的简餐与便当,慢工出细活的料理就留在假日,如此家庭与工作兼顾的生活就更趋完美。

1.把厨房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通常不喜欢厨房的原因处在厨房比较容易乱、产生油烟。所以,我们先检讨旧的厨具以及餐具,处理很久没有用或根本不喜欢用的,让厨房的空间变得比较清爽。并且锁定几样常用的厨具,慢慢换成自己喜欢的。

2.培养优雅的做菜气氛:提高自己做菜的层次,你不是蓬头垢面的煮饭婆,是打扮清新、穿着可爱围裙的少妇。在进厨房前放一张自己喜欢的CD,随意拿一罐玻璃瓶差一朵花在窗台边。去书店买几本漂亮的食谱,去周边的超市逛逛,到家饰精品店买一些漂亮的餐巾桌布,看到那些精美又可爱的东西,一定会激起你想要的煮一餐梦幻料理的欲望。

3.当你爱上煮菜:可以试着做自己的食谱卡。每次试完一道新菜,给它取个名字,记下简单步骤,甚至拍成数码照片,日积月累就成为你的个人食谱了,两面都是你的招牌菜,家人还可以从里面点菜,更棒的是,从此不会因为想不出菜单而大伤脑筋。

——“衣”香鬓影

在服装上,我没有刻意追求品牌的嗜好,但是自然优雅,简约明丽的款式一直是我的最爱。穿衣服是最挑场合的,对于毕业工作时的我来说,注意工作时的穿着,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我偏爱“黑、白、灰”这样永不出错的颜色。也觉得即使如此简单的颜色,也可以凸显自己的品味,同时也会给人理性的直观感觉,非常适合工作着装。

美丽的裙子,长裙、短裙、连衣裙;休闲裤、牛仔裤、小西装;各个时节的靴子、凉鞋、运动鞋、精致的高跟鞋(起码要有一双)、皮鞋等等。自己喜欢的可以多买一点,但是基本上每一种类型我们都要有。

在家里,可以随心所欲的穿一些自己喜欢的家居服,准备可爱舒适的棉拖。衣服是女人的又一张脸,脸需要保养,同样衣服也需要。干净整洁,正确的摆放和折叠,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娴静如同花照水,行为比如风扶柳

观察过上下班人群走路的姿势和表情吗?当你经过商家大型镜子,可看过自己走路的样子?赶路的表情?我喜欢在街上及搭乘大众运输工具时观察人群。有的面无表情,有的气势汹汹、有的哭丧着脸、也有的抬头挺胸、有的看起来很振奋、有的好像很开心、有的看起来很幸福,千姿百态真有趣!

然而,不论看到什么样的表情和姿态,都是我的大镜子。让我警觉到:此刻的我,是否表情呆滞?走路驼背没有精神?也许你不曾发现,一个人发呆时的表情是很可怕的,就像我们常在不知不觉中驼背......1.表情:由于工作、感情的烦恼增多,女人过了25岁就开始迈向老化,这个时期的女性因为疲倦、压力,脸部肌肉容易松弛,给人比较没有精神的印象。一个人眼睛要发亮有神,表情成生动活泼,需要靠健康的脸部肌肉,绝非光涂保养品就能够实现。改掉看电脑皱眉头的坏习惯,时常提醒自己抬头挺胸,其实,只要嘴角保持上扬,看起来至少年轻10岁。

2.站姿:集中精神在鼻头,朝前方看齐。吸一口气挺胸收腹,两只手臂使力朝后,并将臂部靠拢,两脚并齐。

3.坐姿:下巴自然水平,两手轻轻叠放,身体离开椅背,挺胸收腹,双膝靠拢,两腿紧闭放于一前一后。

4.走姿:正确走法是抬头挺胸,好似有人从后面推着,并以腰部的力道走路,注意走一直线,不要外八字,手臂自然超后摆动。

可能会问为何不能随心所欲,我想规范的存在只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学着注意自己的姿态,时时提醒自己,过不了多久,不需要再特别刻意,举止自然优雅大方。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是没有美丽可言,只是功利化的世界,世俗的眼光会让人没有时间好好的想一想自己,我们认真地学习,努力地拼搏不应该是为了一个成功的虚名,或者银行卡里令人咋舌的数字。我们在生活,要会享受生活,那是一种态度,不是节假日无休止的补眠才叫生活。生活很美,她能带给人愉悦满足的感受。我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健康的生活。追求细节但不纠缠于细节,能匠心独运,能创意快乐。丰满的理想,使我们对未来充满自信,我想要过这样的生活,所以我的努力不是盲目,只有有了美好的理想,我心中的蓝图才会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

就像我从没有想像过我未来居住的房子有多大一样,我关注的是房里惬意而与众不同的装饰、布置。前者用来表征“数字”,后者用来承载“生活”。

想拥有诗意优雅的人生,但那不是想想而已,在我的规划里我将之具象化了。相信时间流淌而过,慢慢的,我会变得更有气质,更有想法,会得到更多美好的生活体验。

2.“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现象研究论文 篇二

现在一些展览的展陈方式悄然发生了改变,如在展厅中营造居家场景,将家居与书法作品互相融合,体现一种实用和亲和氛围,可谓书法展览形式的新探索。书法艺术是最便于广泛传播、深入普通人群的艺术形式之一,当前的展厅文化对于书法艺术自身的发展有何影响?如何用合理的展览模式引导书法创作?书法的居家张挂有何讲究?在书法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的路途中,上述问题值得一一探讨。

书法尺寸应有章可循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其形式古今有别。过去的书法作品,无论信札,还是日常中的书写,大都应功用而产生,例如天涯海角一纸书信能够传达彼此的思念与祝福,而书写对联、警句之类可以励志等,都是书法艺术在生活中的呈现。明代之后书法在形制尺幅上不断加大,很大原因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之后,社会审美、制作工具的改变以及书法欣赏队伍从贵族到平民的拓展,使得除了雅玩小品之外不乏高堂大轴,不过即便尺幅再大也不会不实用。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朱天曙分析说:“现在展厅普遍比较大,为了视觉效果的呈现,作品小了不太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展厅里的书法作品总体比较大。”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中心学术主持马啸对此表达了一种担心,“一件书法作品尺幅大了之后,或者说形式感更强了之后,常常容易空洞无物,耐人寻味的东西会减少。中国古人做什么事情都有节制性,不希望膨胀、以面目夸张去吸引人,书法几千年是受实用的推动而发展的,如果一味求大,会越来越脱离生活。更现实的是,完全为了展厅面积而定制的撑破天花板的作品,在展览之后往往不知何去何从。”荣宝斋《艺术品》期刊主编王登科说:“当代书法经历了30年发展。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的时候,老先生们还是延续过去的传统,尺幅都不会太大,案头书写时也放得下,书斋式的作品,稍微挪动一下就可以完成了。而最近二十几年来,作品不断加大尺幅,其书写环境也不会是在书斋里,那种巨大尺幅的作品只有在大工作室里才会出现。”

当然,传统书法有自身的艺术规律,大有大的理由,小有小的依据。譬如摩崖书法刻在悬崖峭壁上,字大、体大,契合摩崖书法的文化目的和价值体现。传统书法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宗教活动、祭祀、记功、颂德,需要书法的参与。为了不朽,把书法铸在青铜器上、刻在石碑上,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密码和文化信息,就保存下来。帖学针对的就是以手札、文稿为代表的墨迹。这些墨迹的尺幅起于案头,终于案头,内容丰富,以小幅居多,是文人士大夫的专擅。于此,中国作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张瑞田认为:“大小并不是区别书法高低的标志,重要的在于大的书法展现的是什么样的人文情怀,小的书法富含什么样的人生况味。如果均有章可循、有话要说,大可大,小亦可小。”

书法应回归生活环境

当下,书法展厅化是一种现象。当代书法的道场就是展厅,书法家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有赖于展厅。从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角度来说,书家参加展览,多被要求竖幅作品,便于展览时充分利用上下空间而省左右空间。常熟市书画院专职书法家秦健意识到:“展厅是书家们一较创作水准高低的竞技场,也是新书家脱颖而出的主要门径。因而它需要有强烈的视觉艺术性,往往尺幅的加大和形式的多样会更具吸引力。”

令人无奈的是,“作为书法家功利评定的最后机会,书法展览和展厅也成为当代书法家的‘考场’和‘赛场’,而迎合展览进行书法学习和创作也成为别无选择的选择”。诚如张瑞田所说,“当代书法已经走出了书斋,鲜有传统书法的功能。人们对书法的需求,更多的是审美的需求、收藏的需求,前者是为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后者看重书法作品的经济价值。”然而值得当代书法家们关注和研究的是,虽然书法走出了过去读书人的审美视野,向这个世界化艺术的道路迈进,但它也逐渐与书法的初衷相背离。书法作品从生活的空间走到展示的空间,变成了一种远离生活的特定的艺术形式——只有到展厅里,我们才可以看到作品。王登科认为,当下对文化的回归和导向还是应该回到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初衷,让书法健康发展并成为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个艺术品种,而不是仅仅是美术馆里的作品而已。

如何让书法长期健康地发展,马啸提到“回归生活”的内涵,他说:“夸张的艺术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存在,但一旦进入生活中,就变得很尴尬。不能说我们的时代变了,回归生活的作品就不符合时代要求了。我们要把书法从单纯审美中解放出来,回归到当代人的生活环境中。”

安静雅逸小品更有受众

秦健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书法展览时,十分明确展览的思路,即在尺幅上皆以小品、手卷以及日常书写为主,在展厅的布置上配以红木家具,尽量让大家感受到像家一样的感觉,而不是肃穆的展厅。作品则以平稳的行书为主,没有鸿篇巨制、夸张用墨,尽量拉开与纯展厅效果的距离。希望在获取展厅效果的同时,也获得家居书法创作的安静雅逸、日常随意、

传统精微。无独有偶,平日喜欢收藏书画的徐虹认为字画以家居的方式进行展览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因为现在的住宅高度一般都有限,不适合悬挂大幅的书画作品,而展览根据一般家庭的实景去布置悬挂作品,更直观、更有吸引力。作为居家装饰,几幅好的书画作品会提升一个家庭的文化气息和档次。“对于我来说,我希望作品能够文雅一些,我较喜欢雅致和清新一路风格,不张扬、不浓烈,虽清淡却久远。”徐虹说。

而另一位青年藏家刘秩,常会选择四尺三裁或四尺对开的作品,因为这个尺寸比较适合现在家中的张挂。他说:“现在展厅大尺幅书画作品有些类似‘扬州炒饭’,除了特定的历史题材创作,我觉得普通的书画家去做那么巨大的作品是一个误区,也不会走进普通老百姓家里,反不如小而精的作品更适合藏家收藏和流传。虽然现在展厅越来越大,但小品展也很值得一看。”

不同于美术馆性质的北京荣宝斋时有展览推出,其书法馆经理宋涛介绍:“我们在策划展览时更多会根据展厅的空间、作品的形式来布置,同时也会考虑到与市场方面相结合。在风格的选择上尽可能包容,但大多会以传统为主。如今购买书法的仍然是以投资收藏为主,作为居家装饰的并不太多。不过现在也因大众消费能力慢慢提高,有向家庭装饰方面发展的趋向,可能小尺幅的作品更利于在市场上推广,更适于家庭悬挂。”

杏坛美术馆馆长黄和平说:“家装对小幅艺术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艺术品、书画作品现在越来越成为彰显人们艺术个性和品位的载体,很多人甚至像定制衣服一样,开始定制绘画、书法。”他认为,现在书画作品也不都走高端路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幅作品的选择使用和张挂越来越多,从易受价格影响转为以喜欢为主。

提高公众审美是书家的使命

随着书法作品走进家庭,金石拓片也成为人们的选择之一。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碑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张深伟介绍说:“金石拓片现在慢慢也会成为大家的选择,与它的尺寸、形制不无关系。金石碑拓所涉门类众多,选择范围广。比如根据年代就有商周、甲骨、青铜器、砖瓦陶文等。这些器物大多比较小,拓制的拓片也小,有的会有加盖印章或做以题跋,适宜雅鉴、品赏。不过这也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条件以及居家的装饰风格来定,但有一条是‘文辞不雅者勿张挂’。”

虽然选择收藏和张挂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但有时也不能一味为了需求而创作。不得不承认,在现实中,有时面对受众要求难免会令书家感到尴尬。马啸坦言:“很多人找我写字的时候,也还是老一套的内容文字,我有时候会觉得很俗气,也不想写,但当我写一些自认为有内涵的内容时,接受者反而不觉得好。”他认为有两个方面原因导致这种现象:“一是书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还是要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社会民众的知识水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当代社会可能有些人学历很高,但他的审美能力和修养品格却可能是较低的。如何塑造一个人的精神品格,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很缺乏、要认真思考的。除了对书法家有要求之外,民众的素养也有待提高。”马啸说。

书法艺术能体现中国文化的意韵,特别是在家庭的悬挂上。“家中悬挂的书法能体现主人的志趣和审美爱好,作为书家要在创作与大众审美之间寻求平衡,引导大众欣赏高雅艺术,提高普通人的审美情趣,增加欣赏的内容。”朱天曙说。“希望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居家环境中,都会悬挂一张书法作品,可以励志,可以寄托人生的追求,可以描写美好的事物。而让大家远离那些庸俗的词汇,也是书法家的职责和使命。”王登科的呼吁就是代表。PR

3.书房的生活美学 篇三

美是人类天性的追求,不仅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同样也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万物皆静观自得,以一个景观者的姿态去体悟生活。

安居乐业是百姓生活理想的表达,而书房在现代家居生活中担任着越来重要的角色,它不但是休闲、读书的场所,也是工作的空间。如果家中有一间书房,那最理想不过。如果没有专门的书房,也可以选擇舒适的角落辟出空间作为书房。现代人将书房赋予了新的理念,休闲、阅读、工作、会谈,只要适合,尽可随心设置。

明末时期的一位美学派人士曾说到:“处士之庐,难免卑隘……净则卑者高而狭者广亦!”美的第一步就是干净。无论“庐舍”大小,“小书房联系大社会”干净整洁的书房透过细节传达出书房主人对这方天地的尊重。

简单、明快的色调例如白色、清柠色、淡蓝色,在大面积的白色基调下,辅以跳跃的小面积的色彩,整个书房中流露出的整洁、快乐和甜蜜,裹着阳光向你扑面而来,整个环境中不论是你拾书而卧,还是沏茶假寐,都透着那股自然。

房舍贵与人相称,开窗之处妙在借景(如果书房有田园树丛美景上佳)。“使经其地入其室者,如读笠翁之书,随乏高才,颇饶别致,岂非圣明之世,文物之邦,一点缀天平之具哉?”书房中家具应与主人相配衬,家具也要巧纳多用,变俗为雅,布置得纵横得当。小天地见大文章,在整个可供现代人喘息的壳内,情趣时尚为先,富贵俗丽则在其次了,“简而文,新而妥”。

在生活常态中彰显出智慧才能生发出无数的情趣,才应该是现代人的性情行止。一隅天地布置与经营一理,“布置器玩与布置人才同一理也……安器置物者,务在纵横得当……”于书房之中的陈设,感性的可以理解为无情之物变为有情,若有悲欢离合于其间者。听着已然诗情画意,如若左之右之的将死物活用节奏放置,书房装饰已经是一个艺术创作了。

4.生活美学家蛋糕沙龙DIY 篇四

——甜蜜分享主题圣诞活动

一.活动筹备安排

1.活动主题:“生活美学家蛋糕沙龙DIY”

2.活动应邀商家:“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3.活动目的:

A-通过此次异业联谊合作,使美克美家“馨赏家”“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互知其品牌,相互了解,提升其双方知名度。通过此次活动增强其品牌市场感染力,提高市场口碑宣传力

4.活动时间:12月23日

5.活动场地:MOCO店面

6.活动内容:

A-来宾签到

B-主持人现场致辞(校方)

C-西方礼仪知识讲解(馨赏家)

D-DIY蛋糕制作(附带PPT,由专业人员讲解并指导现场制作)

E-拍照留影

F-留学生感恩致辞(由学校提前安排一至两名学生发表出国留学前对父母的感恩致辞)

G-12月生日现场paty(由学校提前统计12月23—2012月1月31学生生日时间,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由主持人请上台一并许愿祝福,送出惊喜)

H-现场抽奖

7.活动规模:参加人数:40人

8.活动预算经费:3000元

9.活动物资筹备:饮料,西点,礼品,电源设备,活动宣传KT板,签到板,投影仪

10.活动嘉宾邀请:“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学生及家长

11.抽奖礼品(由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和馨赏家共同赞助礼品)

二.活动实施阶段工作安排

1.2011年12月21日奖品礼品及纪念品的确定

3.2011年12月22日确认活动内部参与者明确其分工

4.2011年12月23日活动开始

三.活动工作安排

1.“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学生及家长:人数(40人)

3.活动场地安排及布展(现场陈列及物品准备):视展(陈军)

4.活动物资准备:西点,抽奖箱,电源设备等,投影:行政部(阳露)

5.来宾签到,接待:前台

6.店面安全工作:保安

7.主持人:馨赏家

四.活动流程

1.18:30—19:00来宾签到

2.19:00—19:10主持人致辞

3.19:10—19:30西方礼仪知识讲解

4.19:30—20:00DIY蛋糕制作

5.20:00—20:10拍照留影

6.20:10—20:25留学生感恩致辞

7.20:25—20:4012月生日现场paty

5.“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现象研究论文 篇五

教育美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生命化体现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人不断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教学是对生活世界的一种体验,而体验本身就是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思想的表达,它与人和人性无法分离.教学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生成的`动态过程,体现着教育的动态生成之美.教学与美学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教育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审美教学手段,通过丰富而具有情感的英语语言材料,师生共同感受世界之多彩,感悟生命之绚丽.教育美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使语言在艺术化的基础上展现了人性之美,生命之美,体现了教学是生命化的教学.

作 者:高渊媛 作者单位:长治学院,外语系,山西,长治,046011刊 名:长治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ZHI UNIVERSITY年,卷(期):26(6)分类号:H31关键词:教育美学 大学英语教学 生命化教学

6.王维诗歌的意象美学研究 篇六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繁盛时期,期间涌现出了大量流芳百世的伟大诗人,如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其中王维也是堪与他们媲美的诗人,被誉为“诗佛”。王维一生留下了 400 多首诗歌,其中又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于世,他与同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并称 “王孟”。鉴于王维在山水田园诗作上的伟大成就,一直享有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在这些优美的山水田园诗作中,诗人呈现出了风格奇特的意象,而在诸多意象当中又以 “山”和 “水”最为称道。本文主要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的 “山” “水”意象来探讨其诗歌的美学价值。

一、王维简介

王维(公元 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今山西祁县)。作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人物,王维不仅能诗会画,而且颇通音乐和书法,可谓全能的大家。王维的诗歌创作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以张九龄公元 738 年被罢相为分水岭。公元 738 年之前,王维仕途顺利,可谓春风得意,因而内心充满政治热情,满怀抱负,也因此写下了大量奔放热烈的政治诗作和边塞诗作,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济世治国的胸怀,而且体现了盛唐时期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但是随着唐朝官场的起伏,王维的仕途开始经历诸多坎坷,尤其 40 岁后,随着李林甫等权贵的上台执政,唐代官场逐渐走向腐败,唐朝的盛世也逐步走向衰落,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政治热情,王维开始逐步走上一条回避现实、追求闲适的生活道路,其间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歌。

二、王维诗歌 “山”意象之美

王维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山。在王维有关山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可以按照四季轮回的次序来体味 “山”之意象美。春天里的山景在王维诗作中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当然这些诗作并不是纯粹写景,而更多体现的是诗人的人生哲思。比如在其著名的小诗 《鸟鸣涧》中写道: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通过这首描写春山的小诗,我们不仅看到了伴随着桂花的片片飘落,夜晚的山呈现出万籁俱寂的幽静美景,而且看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正是诗人对社会有了异样的看法,才有如此的气定神闲去凝视桂花的飘落,才会去对着月儿深思,才会留意山中的小鸟鸣叫。因此 “山”之美实乃人的情思之美。同时这首小诗传达出以动衬静的美学效果,花落、月出、鸟鸣等微妙的动作反衬出春山夜景奇特的静谧效果,同时又不失生机与动态之美,可谓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王维对于夏天的山景描写得更是令人神往。在王维隐居蓝田的初期,写下了一首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诗人沿着青溪踏入黄花川,路途虽然不是太遥远,但随着溪水的蜿蜒流动,却看到了处处不同且魅力无穷的夏天山景。此诗中山之美是与溪水之美融合在一起的,可谓传统的山水画意。在青山的映衬之下,菱荇的浮动摇曳,尽显动静之美。这些朴素的青山绿水在诗人内心都是美的享受,可见诗人告别仕途走向乡野之后的愉悦轻松之情。秋天向来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大好时节。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王维自然不会错过,他把自己的心绪和秋天的时令特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景象。在其五言律诗 《山居秋暝》中如是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短短几十个字,却描绘出一幅声色兼具的优美画卷。诗歌既描写了秋雨过后山间的空寂和凉爽,又描写了明月洒向山间松林产生的寂静,同时也呈现出山泉在秋色的普照下击打石块的流淌之声,显得无比幽静淳美。这也表达了诗人决意离开浑浊不清的官场,而要走向山林与清泉、松林、明月为伴的内心诉求。冬天是一个肃杀的季节,万物似乎处在一种沉睡的状态。但王维却从禅意的角度描写了冬天山景的别样美以及诗人内心回归山林的意识。在诗人仕途频遇阻碍之时,开始走向亦官亦隐的生活,写下了诗作《赠

从弟司库员外嫁》: “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徒闻跃马年,苦无出入智。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惠连素清赏,夙语尘外事;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驶!”从诗的起始部分就可以明显感到诗人的郁闷之情,而对于山景的描写从第五句开始,诗人笔锋一转,转而描绘出一幅清新高渺、晶莹剔透的画面,压抑沉重的氛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画面,清冬的远山清晰可见,晶莹的雪花将苍翠的山林覆盖,天地间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几许透亮,几许静穆。如此心旷神怡之境,将尘世的繁杂与诗人内心的苦闷化为乌有,这才是他真正渴望追求的境界。“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事意”这是此番自然景象给诗人的启迪,亦是诗人内心最深的夙愿。

三、王维诗歌 “水”意象之美

王维除了对 “山”意象的刻画有着独到的功夫之外,对 “水”意象的咏叹更是出类拔萃。在王维笔下,“水”之意象不仅呈现出形态之美,而且呈现出声音之美,更是体现了意境之美。形态之美多是从作画的角度来说的,而王维的画家本性很自然影响到了其诗歌创作。在其诗作中,水的形态之美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着。在 《汉江临眺》中诗人写道: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从第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以水光山色作为 “心中之图”的浩瀚背景,描绘出汉江在两岸青山的陪衬下,在或隐或现的蒙蒙薄雾之中滔滔前行奔流不息,一直消逝在天边之外,从而展现出江水奔涌壮观的气魄。尽管诗人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对江水之美进行修饰,但正是通过这种淡淡的笔墨营造出了不平凡的效果。我们既看到了水之动态不息,又领略了水之雄浑气势,尽显美感。声音之美多是从音乐的角度来说的,而王维又是一个精湛的音乐家,因而王维的诗作呈现出丰富的音律之美。而水作为自然界中极富活力的元素,不仅有形态之美,更有独到的声音之美。王维的诗 《栾家濑》写道: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从这首只有 20 个字的绝句中可以看到,山间溪水不仅蜿蜒曲折、变化不定,而且不时会发出奇妙的声音。而这些声音主要来自大自然的本真声音,比如溪水击打碎石发出的哗哗声,以及溅起的水花碰到了鹭鸶,鹭鸶受惊起飞振翅发出的声音更是美感无穷。因此,诗中溪水的流动不羁以及发出的阵阵声响,像优美的音律一样构建着大自然的和谐祥和之美。而意境之美则是一个较高的境界,王国维曾经这样说到 “境界”: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而王维正是这样一个塑造意境的诗坛高手,在其五言长诗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中有这样两句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通过这两句我们不仅可以体味深秋时节天高云淡、碧空万里的开阔意境,而且可以体验夕阳西下,浩荡的澄江在暮色之下那种肃静安详的空灵意境。这种对水之意境之美的描绘正抒发了诗人内心那种宁静淡泊的意境诉求。

四、王维诗歌的意象之美

缘由王维之所以把山水等外在意象塑造得别具风味,并具有深邃的意境,不光在于其深厚的艺术功底,也在于其经历的人生沧桑。具体来说,缘由如下:第一,变化无常的官场沉浮,使王维经历了诸多的人生波折。王维早年在政治上一路顺利,对前途充满渴望,而且意气风发。但随着仕途形势的直转而下,王维开始对政治心灰意冷,萌生归隐之意,而且加上家庭信佛的原因,王维对空灵世界更加情有独钟,从而为诗作迸发出来的意象美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第二,独到的艺术造诣以及挚友的鼓励,使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中得心应手。中国自古就有寄情山水的创作传统,尤其是陶渊明和谢灵运把这种创作风格发挥到了极致。王维积极吸收前辈精髓,又融入了内心固有的那种佛性空灵,从而自创一派。而好友孟浩然的鼓励,更是让王维看到了自己的山水田园诗作才能,从而开始长期的创作。

五、结 语

7.“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现象研究论文 篇七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美育

美学是一门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产生于柏拉图之问:“美是什么?”古语云:天地生人。生命是自然的恩赐, 美好的生活却是智慧的馈赠。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美学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沉寂之后, 开始回归, 早在1993年著名批评家希基 (Davahichey) 就宣布:在接下来的十年中, 美将成为一个主导话题。到现在, 美学的发展已经迎来了它的春天, 许多新兴的美学分支领域兴起,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这套理论在当今美学界备受争议, 但是其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却是无可争议的。在这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背后, 有着特定的社会条件作为基础。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产生的社会条件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是一个特指的概念, 专指二十世纪后半期发生的一种特别的现象, 即整个社会由实在向虚拟发展的现象。在当今世界中, 人们早已看到并感受到了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就是社会变化的原动力, 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产生的经济基础。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产生的经济基础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经济基础是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方面的总和。经常从新闻报道中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消息, 某个国家又破产了;某个国家或某几个国家又发生了金融危机。但是, 世界整体经济的繁荣发展的势头是不争的事实。伴随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快速转换, 全球经济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1%, 比过去的2009年增长了0.6个百分点。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快速转换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就连当今社会的称谓也是多种多样, 例如:消费社会、大众社会、民主社会、信息社会, 等等。由此可见, 与过去的任何时代相比较, 今天的社会已经发展的相当柔软, 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变得可以塑造和虚拟。例如:从交往方式的角度来说, 从书信到邮件、从电话到网络QQ, 虚拟化的交往方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导;从消费方式的角度来说, 从去商场购物到网上购物, 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在不断的虚拟化。由此可以看出,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 “虚”超过“实”, 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也是一个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生活方式的转变, 人们对精神、心灵世界的要求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由此可见, 经济的繁荣发展为社会转型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最原始的动力。

(二)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产生的其他条件

作为一种理论来说, 光有其产生的经济基础, 是不足以在社会中生存的, 还要有其他的条件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保障。

第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政治保障。

法治、民主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各个社会的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二者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法治保存正当竞争、保证个人自由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有效地保持社会秩序、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发展。在民主制的社会中, 民主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为正当竞争提供了一个程序。即二者共同保障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是当今社会发展与转型的政治基础, 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生存及发展提供了政治土壤。

第二,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思想保障。

当今世界中, 思想自由开放,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 均由法律加以明确规定。人们对一项理论的存在可以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为一项理论的存在及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审美化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每个人都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追求着美、追求着艺术。从柏拉图以来, 艺术就被认为是对社会现实的模仿, 是一个可以让人们驰骋想象的虚构的领域, 正如上文中所说, 今天的社会本身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那么今天的社会本身就成了艺术作品。作为生活在其中的我们, 该如何适应并融入这件艺术作品中呢?

(一) 培养趣味

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从古至今, 趣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心头之藏。梁启超更是前所未有的把“趣味”摆到了一个至高的地位, 他说他信仰趣味主义, 并在生活百态中体验着趣味。近代西方的兴趣教育思想与此是异曲同工。

在生活中, 对趣味和美的偏好, 有可能结出两颗味道迥异的果实, 一个是人生的衰颓, 一个是人生的激越昂扬。相信当今世界的大部分人追求的都是人生的激越昂扬, 正如朱光潜一样, “以出世的精神, 做入世的事业”。趣味并不能时时保证人生的圆满, 但我们可以感受美的绮丽, 就像在夏天被阳光包围, 万物都是新鲜的模样, 正在向圆满进发。

(二) 美学教育

上文中我已经提到过, 当今社会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繁荣,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 在物质生活获得较大满足的同时, 人们的精神、心灵世界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了一片荒原, 即陷入了所谓的“精神沙漠”的境地。当今社会的人们将美学教育 (下文中简称美育) 看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使者。在社会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美育也一刻都没有停止, 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民主革命家蔡元培曾经说过:“美育, 是从胎儿一直到坟墓的教育。”首先, 美育的渗透力极强, 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在人们的其他教育中, 影响着它们的功效。其次, 美育在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指导人们去发现并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并指导人类把掌握的规律运用于创造幸福的事业中去, 产生人们所需要的“美”。这样美育就走出了自己狭小的空间, 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各种实践活动中, 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一股新气象。

三、结语

追求美是人的一种天性, 真正的人的生活, 是充溢着美的生活。一个人只有当他开始了美的追求时才有了人生, 因为只有在这时, 他才会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并感受到人生之美。美学的回归,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热情, 像夏夜池塘中的音乐会。该理论教我们自己去体验人生的韵律之美, 像欣赏音乐会那样去欣赏人生, 欣赏人生或急或缓的旋律, 以及最后那优美圆满的休止。美学之春引领生活之夏, 让我们期待美学之夏, 给我们带来饱满的生活果实。

参考文献

[1]张应杭.人生美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8.生活美学与写作教学 篇八

生活美学,从本质上来讲呢,就是感性美学。关于美,我们谈得很多,但很多时候,美学更像是哲学理论,它理性地指导着我们去判断,去评价,甚至还会左右我们的感性体验。但是,我们知道,美首先是来自情感本身的感性价值规定,而美的品格和本性更是感性的,也是“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形而上学的理论来解释”的。我们要把作文写出一点生动的美来,大概还是要讲究一点生活美学,也就是说,不是从理论哲学的视角来审视生活,而是从真实的感性经验出发,回归到生活本身。这就意味着尊重生活的本真状态,要着力表现生活本真的、原发的、生动的内容。“美是生活”,这就是生活美学的内核,换言之,美必须是以生活为本质的,美也必定是拒绝被抽象化、概念化的,而是要具体、生动地存在。

真正的美也是必须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的,真正好的写作也必须要是回归到生活本身的,而不是首先便以理性进入写作,并使理论凌驾于现象之上,用理性思考来操控感性体验。回归生活的写作,是以真实的现实生活为依托的,而非以理性的逻辑世界为依托。在作文教学中,若要尽可能全面、丰富、深入地接近生活本质,突破理性视角和理论逻辑所带来的局限,首先要把握的,就是以感性体验进入。“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唯有感性体验才是最鲜活的,也是最灵动的,而以感性体验进入写作,也是真实、丰富的个体性能得到尊重的最佳路径。

以陈洁同学的《送饭》为例。

“我”送饭的经过,让人读来啼笑皆非。一个懵懂的女孩子,不谙父亲的溺爱与母亲的辛劳,跟随母亲一起为住院的父亲送饭,却又因为馋嘴和饥饿把饭吃掉,引得母亲再次为父亲送饭,而“我”在悄悄尾随和观察中,“我”的懵懂也悄悄消褪而去。

情节非常简单,但也非常真实。常态的生活中,小孩子就是这样天真、自然、无心地做了许多让聪明、成熟、机巧的成人感到可爱又可笑的事情,但小孩子的傻,并不会令我们感到不适,而是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纯净而且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的童真世界。这种傻是朴真的、自然的,而当一个小小的傻问题“老妈也真是的,这会又去给谁送饭呢”进入头脑时,孩子的心灵成长就有了一个转折的契机。这是不是也是常态中少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过程呢?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心理发展、心灵成长的重要契机,往往不是来自道理说教和成人思维的灌输,而是来自本能的好奇!这就是以感性体验进入,而对真实的感性体验无加矫饰或扭曲的写作,因此,最天真、可爱的形象与最真实、纯净的情感,才得到了最自然的呈现。

以马超同学的《喜欢多嘴的人》为例。

这篇文章语言简洁,情节简单。上课老师点“我”回答问题,同桌多嘴抢答;街边魔术师玩把戏,有人多嘴揭秘,这些事情实在太寻常了,但如果以理性思维来叙述这两个故事,势必是索然无味的。但是,为什么如此寻常甚至不值一提的小事情,马超同学写来却能令人读出兴味,读出性情,读出气息来呢?我们今天常常会听到一个词语,叫“初体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会有无数种“初体验”,每个人对“初体验”都会有特别深刻的记忆,而初体验和再体验的最大差异,就在于体验的敏锐度、强度和持久度。这就是以孩子的感性体验进入到生活世界中时,作者的心理反应会比成人更加强烈、持久,而当读者进入到文章时,许多早已钝化、弱化的心理体验便得到了回放,类同的“初体验”便得到了重温,这也是以感性体验进入写作的魅力所在。

再以徐钦雯的《石头剪刀布》为例。

石头剪刀布,大概是最经久的孩童游戏了。石头剪刀布对每个正在长大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游戏的规则与游戏的结果,而是一份时光记忆与情感体验。徐钦雯同学就是顺着这份时光记忆和情感体验进入写作的,而这也恰恰是这个游戏让人所能产生的本能反应。对徐钦雯来说,这份时光记忆是和一个亲密的小姐姐紧紧相连的,而那份情感,也是唯有那个孩童时代才会有的烂漫、清新、可人,小女孩之间的亲密、怄气、等待、和好、分别、写信,在生活中何曾特殊了呢?但唯有顺应生活世界里所历经的那些真切的感性体验来进入写作,文章才会自然而然地生出这种特有的甜美、无邪。而“因为笨可可一直都只会出石头啊……布把石头包起来就是一起了呀”“后悔的情愫像发酵的面团一样在我心中膨胀”“四目相对,她眼睛里有惊讶、矛盾、喜悦……不好意思细看,我仓促地把头缩了回来”“我心中的想念在那一瞬间像炒得热极了的栗子,随时都要蹦出壳似的”等等,这些语言,也才有了它特别的气息。

其次,本真生活的再现问题。对于最普通的人来讲,生活中的意外也是无所不在的,而这些意外也在构成常态的生活状态。应该说,意外和当然是共生的,常态的生活就是既意外又当然的。但往往,我们会把常态倾斜于当然,而在非常事件中去寻找意外之感。事实上,导致写作素材匮乏的,并不是常态生活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对常态的生活、自然的情感和本真的认识欠缺足够的尊重,也欠缺常态体验的意识和觉解,进而,在常态生活的再现上,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偏离。

这中间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是不是常态的生活就一定是平庸的,常态的人物就一定是平面的,常态的情感就一定是平淡的?就像我们在表现人物的时候,总是要凸显个性,从外貌到动作,从神态到心理,都是要彰显个性的特写,但很多时候,这些人物的塑造无法成为典型,情感也并不能引起深度的共鸣,这就是因为脱离了常态的场景再现,悖理了感性属性的情感抒发,促成的就是理性层面的情感价值认同和局部的、单向度的场景观察视角。这就无法使读者进入到常态的情境中,读者的眼睛和心理都是被悬离在本真体验之外的,这样,读者的心灵体验就无法被激发,而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就达不成共鸣。因此,只有作者首先进入到一种本真状态,使个体体验顺势而动,再现本真生活才能获得最大自由,进而作者、读者才能在常态现象和本真情感中直面生活的本质。

以王佳佳同学的《他让我告诉你》为例。

这是一篇质朴无华的文章,但它也让每一位读者心酸、动容。外公去世了,外婆一个人在山沟沟里独居。王佳佳同学假以“我”转告外公的叮嘱,传达了“我”对外婆的担忧、挂念与对外公的思念,也表现了外公与外婆平平淡淡的生活和不可割舍的深情。外婆远望、做饭、放水、吃药、摘菜这几个极其琐细的日常生活,何等朴素,何等普通!文章只有细节,却没有情节。——而这就是对生活的本真再现,携手走过一生的老伴,日常的生活里,不就是这些最简单的生活琐事吗?但是这种常态的、简单的生活,能对读者的心理和情感产生极强的冲击力,就在于作者将常态与意外交织在一起,使每一个看似自然的细节里都充满了外公的过世所带来的改变,于是,外婆的每一种行为习惯都在受到冲击,而一次又一次的冲击,都使读者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外婆的孤弱。这就是对生活本真的极好再现。往往老人的孤苦,并非来自剧烈而突发的事件本身,而是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被彻底打破,这种行近末路的无着与失落,才是一天天噬咬他们的虫豕。

再以朱荣河同学的《替妈妈想想》为例。

一个女人,如何从羞涩腼腆的青春女孩,历经初为人母的痛苦与欢欣,再变成韵味成熟又憔悴唠叨的模样,再变得体态发福、普通无奇,再变成两鬓斑白却慈爱包容的老态,这几乎是每一个母性形象发展演变的过程。作为母亲,她们轻柔地抚摸胎儿,忍痛地微笑,紧紧地叮嘱,呆呆地伫立,苍老地咳嗽,这些共性的、熟悉的模样,却并不让读者感到乏味、厌倦,相反,不断切换的母亲形象,却充分地显示出了“妈妈”这个词语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无私伟大的生命经历,而岁月的无情,孩子孕育、出生、长大、成熟的艰难和漫长,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也格外令人唏嘘。

而这都是以理性的、超离感性真实的笔触所无法呈现的生活世界。当我们以直露的抒情或高蹈的理念进入到写作中时,它便与以感性体验进入写作形成了截然反差:一个是以逆向回望生活,生活是彼处的;一个是以顺势进入生活,生活是此在的。而如果写作者能放下理性反思的单向度视角,而更倾力于感性再现本真生活,这样恰恰也是为读者留下了更自由的观察视角和更充足的思考空间。

以刘雁同学的《我的微博选》为例。

微博是继博客以后的又一种图文传播载体,微博写作力主自由、个性、时尚的语言风格。刘雁同学抓住了微博写作的特点,通过亦庄亦谐、灵活多变的语言,对网络语言、流行音乐及影视剧作等热消费,作出了一定的思考,同时也达到了令人轻松愉悦的效果。“不要迷恋哥”“生与死的觉悟”“关于选择的事情”“下辈子的事情”,也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了当下人们的审美状态和心理症候。虽然刘雁同学并没有去分析人们在网络发达时期的文学接受心理和审美取向,也没有去分析这种与时代相适应的只为调整节奏、排解疲劳、消释情绪、回避忧患的社会心理,最直观、短促的写作形式与最普及、感性的生活内容,本身就极能体现时代文化动态、反映社会审美心理的微博选文,也最直接地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活力与病症。

再以王堃同学的《纠结》为例。

纠结是一个时尚新词,青年学生可能是“纠结”一词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但纠结所为何事,也是形形色色。当我们从王堃同学为性别差异而纠结的内心独白里,也可以看到纠结既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情绪,纠结这种状态本身也是可以坦诚无比的,而纠结的内容则可以是无所不包的。尽管王堃同学为自己的性别纠结,看起来有些令人不可思议又忍俊不禁,但这种不卑不亢地坚持着自己的坚毅,本身也是在诠释男性性别的特别魅力。

我们不能不说,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怀疑的世界,但这也的确是一个正待重构的世界。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已经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而与之相伴随的,个体的心理变化,也是无所不有的。而王堃同学表现出来的纠结的迂回曲线,也令人深思一贯的审美价值评价尺度和消费社会的价值评判风尚。

最后,我想说说对本真生活的融合构建。如果我们将生活美学停留于最直接的感性体验本身,那么生活美学将无法抵达本质;如果我们将生活美学太抽离于具体的常态本身,那么生活美学也将丧失其感性属性。而在以感性体验进入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面临的最大技术问题,恐怕就是对本真生活的融合构建问题。对本真生活的融合构建,关键在于,在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在可能性与已然性之间,使身临其境、身体力行的直接经验与通过想象、联想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会通;这样,写作便不必全然拘泥于已然状态下的生活现象和感性体验,而是使写作者的感性体验在文字中有了伸张和延续的可能,有了伸缩、变化的动态感和丰富感。而在保持感性体验的连贯、一致的过程中,读者的感性体验也才能随之持续进行,读者对情境的接受心理才不会受阻滞,情感共鸣才不致被抑制。

以方梦雪同学的《第一次拥抱》为例。

要特写生活世界里的第一次拥抱,无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方梦雪同学对第一次拥抱的特写停留于拥抱的真实场景本身,或者囿于拥抱的瞬间感受而已,《第一次拥抱》都不会打动读者。

文章之所以成功,读来令人感到格外真实、细腻,且富于变化,就在于方梦雪同学对第一次拥抱的身心体验作出了非常巧妙的整合。自然、纯净、独特、复杂,朦胧、羞怯、紧张、好奇等各种感性体验,直入又含蓄、细腻又快节奏地被表现了出来,而且各种心理体验被安排得张弛有度。这就使《第一次拥抱》即便只是一个瞬间的特写,却丝毫不显得呆板、单调,而是丰富、灵动,充满了青春气息。

最后再以吴思诚同学的《一个好玩的地方》为例。

吴思诚同学发现教室后排是一个好玩的地方,这里可以睡懒觉、传纸条、讲闲话、跳绳、拍球、吃零食……,如果吴思诚同学止于表现因为可以做这些事情而认为这是一个好玩的地方,那么文章将会毫无张力。就是因为文章在有点喜剧、有点玩世不恭、又有点自暴自弃的叙述基调里,隐含了他对身处境地的不甘,这就是在难过、无奈的体验之外,也直面自己随波逐流的身心状态。这样,两种体验之间就构成了矛盾,因而,当两种心理体验同时俱在的时候,吴思诚同学将自相矛盾的两种真实心理,以此显彼隐再此隐彼显的方式,使人读出了转折,也读到了两种矛盾无法解决的悲哀。

谈到这里,我想,生活美学对写作教学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尊重感性体验,尊重生活现象,以初体验状态回归到本真生活,给心灵以体验的自由和再现的可能,使写作能成为尊重感性的顺势写作,改变以理性思维和逻辑阐释为先导的逆向写作,在写作中使感性体验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使写作真正成为灵动的写作,并使文章真正获得超乎作者预设范畴的解读空间。

9.美学应用研究思想解读本科论文 篇九

宋元时期,文学作品的主要形式为词和曲,文风也较唐代婉约,琵琶作品也多以咏物为主,引物思情。情感較含蓄,张于湖《琵琶亭》、刘敞的《琵琶亭》、苏轼的《采桑子,诉衷情——琵琶女》、岳珂的《次韵乔江州琵琶亭诗二首》、元代张可久的《越调·小桃红·离情》等,都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琵琶题材文学作品。

明清时期,随着外来因素乐的影响以及经济的繁荣,有关琵琶文学作品的也更加理性,内容不再限于思情与咏物,而是对乐器本体和音乐、音色、弹奏方面描写表现比较多。这是因为,琵琶发展到明清时期,各方面发展更加成熟,演奏技巧也更加精湛了,诗词表现琵琶本体艺术魅力已成为这时期的一种趋向,形成了明清时期的琵琶咏。琵琶的在文学上的价值也脱破了仅仅是咏物抒情的范畴。

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要以儒家的“礼乐”思想和道家的“大乐与天地同和”思想为代表。“礼乐”思想源于西周的礼乐制度,礼是指人们日常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规范,乐是指有着政治意义的音乐。孔子是“礼乐”思想的奠基人,儒家的礼乐思想对中华民族乐器的音乐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美学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的音乐是最完美的至上的音乐,重视音乐的政治、社会、伦理、教化功能,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秉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把中和的美学思想在琵琶演奏的二度创作中加以运用和发展,他曾经说过:“当前,有些演奏家较多机会接触‘前卫’新潮音乐,演奏不和谐的噪音和稀奇古怪的音响,因过分‘热衷’而有可能疏远甚至丢掉乐器中最美的‘中和’之声,导致耳朵失灵美感失聪。”他主张琵琶演奏应追求“天、地、人”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他提出:“万物对立统一的‘中和思想’取两极之中,以中为立足点,一分为三,合三为一,在矛盾冲突和缓解的三相(左中右)互动中,频繁的回馈信息,从差异中寻找新的美,寻找新的行动。这就是以中为归宿,以中平衡两极的‘中和思想’”。

10.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研究论文 篇十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研究

从美学角度看,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审美对象,其美学行为的研究是以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为背景,以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个美学元素为载体的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上,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者运用专业知识和审美设计学、城市景观学、美育功能和美学取向的理念,进行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定位;二是社会群体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发展成就及其美学功能进行审美评价,并通过自身行为规范来充分体验审美愉悦和美育效果。

1.从城市的功能分区上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格局

由城市政府主导创建、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公共的非赢利性场所,就是我们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

1.1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应注重美学元素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科学发展与有序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识往往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开始的:繁华的街市、洁净的步道、别致的建筑、精美的广场、常青的绿地、文雅的市民……等等,它能使人终生铭记,并由此生发出对城市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注重公共空间系统布局。良好的城市应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它们在形态上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点是指城市的微型公园、街头绿地、道路交叉口、区域性小广场等节点空间;线指的是商业街、步行街、主次干道、绿化长廊等线性空间;面指的是城市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大型公共设施集中区等。城市规划在对以上形态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要从定位、定量、定形、定调四个方面来把握,分析城市的布局特点和性质,研究居民分布的状况、购物能力、传统习惯、交通组织等制约因素,对各种规模的公共空间进行统筹安排。这样,不仅能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在短期内形成,而且可以避免由于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盲目建设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

创造公共空间个性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尊重历史,延续文脉。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以及与自然、地貌、环境、习俗相协调的因素,运用形式、色彩、光影、材质、背景等综合手段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特色的创造包括特定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公共空间在特定现状及交通等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标志物或纪念物的主题、铺地材料及图案的特征以及植物的地方性等。

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应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行为、审美、文化等的需求,达到安全、舒适、愉悦的目的。同时,要推行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开放性,建筑总体应打破那种“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还空间于公众。

1.2城市规划对建筑的整体要求应体现公共空间美育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最终定位是依赖各种建筑的成形和各种设施的配置而构成其功能价值的。人们通过审美视觉去感知城市和建筑,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激发想象与创意;重建物质与人类的亲合关系,沟通人与空间的联系,还城市和建筑以本来意义。换言之,将建筑物赋予美学行为能极大地提升公共空间的心理功能,使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作为“通道”或“广场”的物理形式存在,更成为人们心理、情感的“价值凹地”,令公共空间变成美轮美奂、有精神意义的“场所”。

社会教化和社会控制的审美教育功能。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譬如,现阶段盛行的广场、公园、景区建设和广场文化,从社会层面来看,虽然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已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审美教育通过借助城市公共空间对陶冶情操、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没有改变。通过公共空间扩大人际空间,是构建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平台。

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功能。按美的规律来建造城市公共空间,是以审美教育完善人格为基础的。提高人的素质的审美教育目标,不单单是满足精神需求,而是在满足精神需求过程中实现对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个人的发展,必须通过社会来实现;而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城市公共空间如公园、绿地、雕塑、小品、广场等审美个体,最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性,决定了审美教育要借助这些元素作为审美媒介,由城市政府向大众施加审美影响,净化性情和心灵,塑造美好人格,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培养审美能力、创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城市公共空间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者的匠心独运,通过艺术家和社会学家的专业构思,应更多地溶入社会责任感、伦理关怀、处世哲理等审美内涵,以提高人们的文化、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达到净化心灵、塑造理想人格的目的。

2.从建筑的视觉效果上展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定位

2.1城市景观营造美的视觉。凝神于景、心入于景,心灵与城市公共空间合为一体,内心中永存公共空间的绚烂美丽和景色如画,在欣赏中得到启迪、珍惜,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

2.2总体色彩烘托美的氛围。色彩是城市公共空间审美定位的一个重点,具有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选择建筑色彩时,设计师应根据规划要求通盘考虑建筑的环境及地理、气候等带来的影响和色彩的相长相消因素。色彩的择取和运用,必须适应社会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地说,在温暖地区,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对寒冷地区,则宜采用厚重的暖色调,或在中性色系中点设暖色,增强温和感。广场、园林建筑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公园、景区建筑色调应令人感受宁静安逸,使色彩的心理作用得以充分体现。这样,区别对待各地区、各种不同建筑对象的色差,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氛围。

2.3城市建筑应具美的个性。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建筑,构成城市内涵的精华也是建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的性质。根据建筑所具有的凝固、不可移动这一特性,对建筑物特别是公共场所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符合城市性质、城市特点、城市文化、城市文脉及公共心理要求,要结合地理地貌和环境氛围,彰显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独特个性。

2.4景观资源显示美的境界。自然景观资源是城市的宝贵财富,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好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该用的绿地不得放弃;该蓄的水面不得破坏;该保的山体不得挖掘;该留的林地不得砍伐……。同时,对自然景观资源要运用 “借景”手法进行科学利用和加工创新,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一种更加广阔深远的建筑艺术氛围,显示美的境界。

2.5建筑造型创造美的效果。建筑是为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创制的艺术。建筑造型与城市环境的联结或整合,既反映在表层形式各要素,如光色、形象、形体、材质、尺寸、方位等方面,又体现在性格、情调、主题、内容、审美观念等深层诸要素方面。建筑造型成功的整合关系还在于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互动,要求建筑参与其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组织、空间划分和对环境尺度的调节。

3.从规划设计实践中突出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

有着自己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肯定是最让人喜欢的城市,也是最让人难忘的。城市人性化公共空间设计的美学行为包括:

3.1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 现代城市居住区是指为满足人们定居生活需要的空间地理单位。因此,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在居住小区和邻里单元这一级,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反映出强烈的家庭感和紧密的邻里生活气氛;在居住区一级,要处理好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间距、建筑高度等关系,充分体现整个城市所凝聚着的集体意象和特色。在居住区努力塑造反映具有社区向心力、凝聚力的公共空间,环境的整体个性和领域感,要反映出为使用者所熟知的社区环境符号,传统文脉条件,要创造出高品质的物质空间环境。

11.方所书店:生活美学空间 篇十一

2011年11月25日,以图书为主的所谓生活美学空间“方所”在广州开幕,最早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的洪晃并没有把其称为书店, 而是对店中“例外”品牌首次推出的男装及生活区的小物件更感兴趣。之后关于方所的报道在媒体上接连出现,褒奖之词铺天盖地。“书店”是大多数人给它的称呼, 很多人干脆直呼其为中国的诚品书店——台湾最大的图书连锁销售机构,有超过50间门店,兼带文化艺术用品销售及各种文娱活动组织。

整合各路说法,在没有近距离接触之前,关于方所的了解已基本如下:开在广州最贵的奢侈品购物中心太古汇内,与路易威登、爱玛仕、香奈尔为邻;面积极大,超过1800平米;感觉上是时装品牌例外和诚品书店的有机结合,书的数量惊人且都是精挑细选的文艺图书,港台繁体版图书尤其丰富,很多人都以为是诚品书店的首次内地亮相,但实则不是;客流量巨大,营业额惊人;文化活动丰富而密集. 社会反响强烈。

现场

我在春节后的一个下午走进广州太古汇,这里人流稀疏,标准的奢侈品购物中心的气场,国际一线品牌依次亮相,让人并不觉得亲切。多年来广州因为相对务实的生活习惯及毗邻香港,一直是奢侈品的市场洼地,即使这样也逃不过名牌的狂轰乱炸。

方所位于太古汇的地下一层,正对着扶手电梯,禅意的木制“方所”logo吸引了注意力,由香港资深设计师又一山人亲自操刀。只需用余光一扫,就能体会到里面的昏暗幽远,那些被点状光源照亮的不同位置层层掩映,让人有了进去探个究竟的冲动。里面的空间布局相当流畅,视野通透,设计独特的前台,落地的铁皮背景呈不规则敲击的形状,质朴和手工的味道扑面而来,收银员身上的制服也体现着例外质朴原始的一贯风格。

在方所几乎视觉所到之处皆被书覆盖,远远看去像一个设计现代的图书馆一角。方所有来自世界各地超过9万册的出版物,文学、艺术、设计、建筑、美食、哲学、心理等分区非常清楚,每个陈列区都站满了人,的确每一个区域都有让人意外的小众图书带来的惊喜。来之前已经听说好几个在这里找到心爱图书的例子,据说开幕当天就有人怀抱着几本偏门的菜谱开心地走了。艺术区域里有很多德国Taschen出版社的经典艺术与设计图册,品种之多在国内难得一见,一本找了有些时候的专业的艺术批评图书也即刻跃入眼帘。

台湾版图书是方所一大特色,也是让人联想到台湾诚品书店的重要原因之一。大致扫过来,台湾本地的电影、文学、历史等图书几乎一应俱全,台湾近来的文化名人舒国治、朱天文、蒋勋的繁体出版物也都有全套展示。此外港版书、英文书及独立杂志,各地优秀作家及作品也都有完整系统的呈现。在书店中央,还有一个不小的专区,分为方所推荐、媒体选书、方所畅榜等板块,相当有特色。

除了满眼的书,左手边的服饰产品也占据了不小的面积。服装区的商业动线设计处于出店的路径上,加上光线做了昏暗效果处理,所以这个角落人流较小。其实除了主打多年的女装之外,例外品牌的中国首间男装店就藏在这里,货品不多,以厚重的冬装为主, 材质当然是没得说,可颜色式样都十分沉重, 价格在六七千元,性价比恐怕难有吸引力。在中国,男装想要有特色一直是个挑战,所以最著名的国内品牌例外创立10多年之后才推出男款系列。

近邻服装区, 是一块突然开阔的中庭,被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展示和销售方所从世界各地精挑细选来的精致生活用具,另一部分是咖啡茶水休闲区。与休闲区的人头攒动相比,生活用品区略显冷清,其陈列不可谓不精细,花盆餐具也确实别致,还特别增加了种子、肥料及各种小盆栽,整个氛围比无印良品还要安静贴心。可这块目前算是方所里最被冷落的部分,一个女孩看中了一个80元的小盆栽,犹豫之间被女伴拉走,说花卉市场上10元的东西卖这么贵?

入门处的长条展示台上铺满白白的一片大米(该大米方所有售),观众可以围绕着长条台子的边缘坐下休息阅读,大米就在他们背后,随手可以抓起触摸。空间里萦绕着来自挪威的钢琴诗人Ketil Bjornstad的委婉低吟,即使在书架之间的夹缝中,也能看到印在白色粗布上的顾城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业绩

方所开幕当天,全体店员与来自两岸三地的诗人杨黎、廖伟棠、杨佳娴以及声音表演艺术家梁小卫共同朗诵周梦蝶的《刹那》,文化活动的大幕就此拉开,骆以军、许知远、廖一梅等人分别进行了主题讲座。接下来,毕飞宇、杨照、欧阳应霁、杨葵、韩东、刘克襄、张铁志、周云蓬、格非、冯唐、毛尖等作家也将陆续到广州来和读者见面交流。我们在方所的当天,已经看到台湾汉声文化传播机构的“大过龙年”展览已开始布展,届时还有关于龙文化的主题讲座。

关于开业以来的运营情况,运营总监谭白绢表示,外界传言的头两天销售额已破30万元是事实, 一次购买五六千元图书的客户每天都有。“我们有意避开了那些所谓畅销书的干扰,把心思花在那些小众的、不易被找到的书籍,满足城市中某些特定人群的需要。尤其是设计与艺术领域的,很多都是公司过来采购。”目前在方所,一次购买3本书以上就可以打8.8折,一次性购书超过5000元则可以终身享受8.5折待遇,这在日渐微利的图书行业算十分慷慨了。就目前的图书选择与销售情况,谭白绢还算满意,但是比起台湾诚品图书的业绩还有差距。

方所的图书采购总监罗玫玲表示,“避开那些受到网络书店冲击最严重的种类,小众主义就成为方所非常清晰的选书策略。”在方所的图书结构中,艺术设计类占了大部分,外版书数量占比更是高达40%。目前方所里关于美食——甚至包括如何布置餐桌的好几种书都已经卖断货,估计是迎合了广州人爱吃的习性特征。

被谭白绢定位为城市人生活美学空间的方所,从目前的布局来看,在1800平米空间内,融合了500平米的图书区,400平米的生活用品区,260平米的展览活动空间,250平米的服饰馆以及90平米的咖啡馆。除销售书籍服饰、定期举行设计作品展览、举办文化讲座外,未来方所还计划提供礼品订制、出版咨询、书籍代购等图书产业链上的各种增值服务。

自从方所开业以来,每天都能看到不少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这里翻阅并购买书籍,来自台湾的管理团队都很欣慰,之前很多人都说广州是文化沙漠,现在看来,渴望文化的人哪里都很多,就看你怎么样吸引他们从家里走出来。目前的方所并没有把盈利问题放在首位,“如何将服务细微到打动消费者是最重要的事情。”

渊源

方所由例外服饰的创始人之一毛继鸿投资建立,主要合作顾问是台湾图书经营出版界的元老级人物廖美立,方所的诚品之说便来自于这位台湾诚品的创始人。曾在诚品书店工作近20年的廖美立是诚品模式的重要缔造者之一,2007年她带领几位诚品得力干将另起炉灶,成立行人文化实验室,专注于出版、影像记录、文化传播等。现任方所运营总监的谭白绢就是当年诚品的一员干将,她曾在诚品工作4年半,运营过4家诚品书店,还有曾在法国法雅客书店、英国的连锁影城、新加坡大众书局的工作经历。而负责方所图书采购业务的顾问罗玫玲就是原台湾诚品信义店经理,后来也加入到廖美立的全新团队中。

nlc202309032253

据谭白绢说,方所来自于一次偶然的朋友聚会,毛继鸿结识了廖美立,两人谈起诚品时毛表达了自己一个长久的愿望。在毛继鸿眼中,传统书店要么追求大而全的茫茫无际,容易让读者迷失;要么空间局促,容易让人失去阅读的乐趣。2005年,一次台湾诚品书店之行颠覆了毛继鸿对书店的看法,带着十几箱诚品图书和一个新想法他回到了国内。2007年4月,“双面例外”概念店在昆明亮相——在例外的女装店铺中,毛继鸿专门辟出一个区域用来展示和销售一些人文艺术及生活美学和设计方面的书籍,这样的模式之后在全国的例外门店内实施。几年下来,书以不同的形式走进例外的空间,有的放在地上,有的位于门口墙上,把阅读和服装放在一起,毛继鸿想带给例外的消费者更多精神满足。他认为例外通过10多年努力培养起来的忠实的知性女客户的需求除了衣物还有更多。

但实际上这样服饰 + 图书的双面例外模式后来被证明并不成功,因为在一个所有设计都以呈现服装元素为目的的空间内,图书只能作为一种点缀。毛继鸿和设计师太太马可用10多年的辛苦把例外打造成中国本土最有国际影响也最形而上的高级女装,但衣服就是衣服,跟真正的精神需求还是两回事, 走进例外的人即使再喜欢书也是冲着衣服去的。所以到后来, 例外店中的书籍被客人翻得越来越旧也卖不出去多少,上海新天地的例外专卖店门口那个专门用来放书的柜子大部分时间都锁起来,防止客人乱翻。一个颇具个人理想的尝试以失败告终,可对阅读情有独钟的毛继鸿一直在等待新的机会。

方所是一个集体努力的结果。灵魂人物毛继鸿的参与渗透到几乎每个细节,比如前台后面的巨型铜壁就是他的创意,服务员制服也由他设计,制服上印的那些文字来自毛继鸿很喜欢的《刹那》。方所取名自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定是常住,便成方所”。毛继鸿希望在城市中搭建一个兼容并蓄的实体平台,让更多创作者在这里发出声音。廖美立跟记者介绍,在文化活动方面,将以方所书院的形式进行,不会只是一个礼拜或一个月的零散的新书发布和活动,而是寻找特别的主题每周举行,以产生长期的影响力。“通过方所的努力,希望将那些被遗忘或不受重视的好东西,用心整理重新呈现和推广。”

关于独立书店在中国的艰难处境,谭白绢有自己的看法。“很多人说中国实体书店被网购冲击得不行了,但如果做到尽善尽美,创造力将大于你的想象。任何计算工具和商业模式,都难以对抗以心换心的力量,我们希望能够改变大家对图书业的看法。”

前途

虽然方所的迅速成功很大程度上仰赖于诚品的血脉和经验,但跟后者相比,方所明显又少了很多张扬的商业气息。作为一个笃定的阅读爱好者,毛继鸿更像是文化信徒,而非商人,例外服饰目前年平均营业额数亿元,但毛继鸿一直没有流露过任何扩张的商业野心。方所在太古汇开幕之后,已经有不少机构找到他们想谈合作开店的事宜,目前都被婉言谢绝——或许正是要如此小众到极致,才是方所的真正生命力。

目前方所在生活用品方面的销售情况不尽人意,谭认为主要是陈列和宣传的问题。“大部分观众看的多买的少,他们还没有真正了解我们在生活用品上花的很多心思。”方所的“美学生活”商品,经历了层层严格地筛选,从全球1000多个设计品牌中初选130多种,之后再从中精选80多种,最终引进了50多种,其中超过20种首次在国内亮相,比如日本工业设计大师柳宗理设计的铁锅,采用天然无氯无酸再生纸手工制作的意大利品牌CIAK笔记本等等。挑选的标准相当严苛:手工制作、自然主义风格、环保概念、耐用,用顾问廖美立的话来说:“无论拿到东京、纽约或者巴黎这种国际大都市中,这些商品都是上品。”

大面积的容量,多层次的商品,最大化满足生活及精神的美学需求,交通便利,这是方所目前的优势。但再怎么文化最终也要面临商业拓展的挑战,而如果方所将来想要在其他城市推广, 那将是另一盘大棋局,核心地段的高昂房租(目前广州太古汇提供给方所优惠待遇),不同地域的文化消费差异等都将是重点问题。不过至少我们已经看到,在大部分独立图书经营机构都风雨飘摇的今天,方所是一个新鲜尝试,难怪参观完方所的洪晃当时就急着问:什么时候开到北京来啊?

其实现在断言线下书店已穷途末路为时尚早,至少香港、新加坡的page one (内地首家店铺已在北京国贸三期开业),日本最大的图书连锁销售机构纪伊国屋书店,英国、美国的Barnes & Noble,德国的Taschen等以阅读为主的精致文化经营机构都还在风生水起。

具备诚品精髓又有异曲之妙的方所,也许它真正的对手也正是诚品,更具备商业品牌气质和能力的诚品正进行着内地扩张的步伐。2013年,台湾诚品书店的第一家内地门店将亮相苏州金鸡湖畔,现在南京、杭州、上海的诚品项目也都在洽谈之中。在高度商业化和IT化的大环境下,关于图书的故事依然精彩,反正对爱书的人都是好事。

12.“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美学现象研究论文 篇十二

笔者总结了我国现代美学研究的主观化偏向, 具体又分为以下几点:

(一) 内容拼凑

从美学的原理研究来看, 大部分美学原理作品都存在一定的虚假性, 也就是将马列文、西方文、我国古代文等集合在一起。其内容也根本不具有美学的内涵和特征, 甚至还有将其他的美术著作拼凑在一起, 这也就使得我国的美学不具有客观性。

(二) 内容太空

一位美学家曾经提出过, 上个世纪我国美学发展的非常好, 但实质上却仍然有几分浮躁, 这种浮躁也指的是内容上过于空, 以及主观意识太强, 导致美学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现实性。比如一些人过分的认为美学是纯粹精神领域的意识神态, 没有实践意义, 这就是主观化。

(三) 内容主观

这里的主观, 指的是每个人的审美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大部分美学专家认为, 美学仅仅只是一种情感, 一种价值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无法设计模型、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复杂过程。即便是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了无所不能的水平, 对美的一些问题阐述是那样的绝对, 无法争辩, 那么这种阐述也仅仅只是一种“是什么”、“为什么”, 而不是“怎么做”、“怎么样”。所以, 知道美是什么, 不知道美是什么, 在实际的审美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区别。

(四) 不成熟

我国的美学还存在不成熟的特点, 部分“行业内人士”可以随意的创设新的观点, 一位美学专业曾经说过, 美学的主要任务是“清理命题”, 或者是“语言批评”。虽然这种说法对美学有一定的抨击, 但是也为美学的研究提供了现实性和科学性。

二、中国现当代美学主观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及出路

(一) 原因

我国现当代美学主观化倾向的产生, 要追究到古代的唯心主义理论, 一部分古代美学专家大力的推行唯心学, 比如王国维等等。到了近现代, 我国美学开始受到西方的影响, 西方自由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结合, 使得我国美学渐渐走上了主观的方向。

美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古希腊, 一位学者提出了美学的研究对象, 从美感心理的角度来认识和感知美。之后, 西方的美学家们对美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但都是从精神方面进行的研究, 而我国的美学又深受西方美学的影响, 因此, 我国现当代美学具有主观化的倾向。

到了20世纪, 我国形成了自由主义美学, 并且经历了多个发展历程, 将西方的自由美学思潮和我国传统的孔孟美学思想进行结合, 同时也相互冲突、相互促进。由于西方美学理论本身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加之上个世纪我国经历了五四运动、个性解放等众多的历史事件, 导致我国美学发展到了“心”的解放, 重心也放在了事物、人的内在灵魂上面。

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我国面临“文化大革命”, 美学也渐渐地被人们所搁浅。上面已经说道, 我国美学深深地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 当时, 我国美学还成为了改变“文革”时代的工具论, 这样就体现了美学自身的自律要求。文化大革命时期, 过分的强调文艺是为政治服务的观点, 从而使文艺失去了自身的特点。后来新的美学再次回到西方人倡导的文艺自律中去,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 西方的心理学、美学再次涌入我国, 并被我国的美学所吸纳。但是随着后现代美学和哲学的兴起, 我国美学领域的主观倾向被反对。反对的人普遍认为, 非理性的、主观的审美会使得美学与现实生活疏离。

(二) 出路

我国现当代美学呈现出来的主观化倾向, 还在唯心主义思想中表现了出来, 但却并没有延续西方美学的优点, 反而能看出对西方美学的照搬和生硬的模仿。也因此, 这种脱离实际的美学与现实生活、哲学产生了严重的疏离。我国美学要想健康而快速的发展, 就必须对哲学、唯物主义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 而不是一味照搬和模仿, 也只有这样, 我国美学才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首先要对哲学理论进行研究, 因为哲学能对美学的构建起促进的作用, 同时, 也只有建立在现实而广阔的现实哲学理论基础上, 美学才不会脱离实际。过去的美学混淆了美感和美的问题, 同时也过分的注重了唯心主义思想, 所以美学本身的理论发展也到了瓶颈。大量的引入西方美学, 虽然丰富了内容, 但是仍然缺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所以, 必须对哲学理论进行分析, 这也是我国的美学的正确的出路。

其次要对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思考, 人们认为美学应该是以一些美的对象为研究基础, 这其中包含了美的哲学、美感、创造美、认识美等。因此, 美的哲学也就是对一些美的现象进行研究, 美感则是从自身的角度来阐述美感的产生, 创造美指的是美的生成、创建, 这里面包含了自然美和人化美, 认识美则包括人们自身对美的一个看法, 并且把美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必须对以上进行研究和思考, 才能总结出美的规律。

最后, 还要以科学为依托, 美学首先应该是一种描述性的探究, 但如果过分依赖唯心主义, 就会失去客观性, 因此, 必须依靠科学。一些美学专家研究美学失败, 只能把眼光投向自然科学, 马克思还撰写了美学与科学的书籍, 提倡用新的自然科学方法来对美学进行研究, 借助科学的理论, 可以使美学避免走入主观化的道路。

三、总结与体会

我国美学饱受西方美学的影响, 大量的借鉴和照搬西方的审美理论, 使得自身缺乏客观性和实际性。以上的内容, 是对我国现当代美学主观化的原因进行的研究和分析, 此外, 笔者也提出了我国美学将来的发展出路, 希望对大家共勉之。

摘要:我国现当代的美学研究受西方的影响和熏陶, 但自身的出路却仍然过于狭小, 甚至有些主观化, 中国的美学在吸收西方精华的同时, 也过分的额重视了人的情感、心理、知觉等方面, 因此不可避免被打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印记, 同时, 这也是我国现代美学研究的主观化偏向。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出路

参考文献

[1]葛勇义.现象学:我国技术美学研究的可能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10) :48-53.[1]葛勇义.现象学:我国技术美学研究的可能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10) :48-53.

[2]王元骧.百年来我国对西方美学与文论的接受[J].学术月刊, 2012 (7) :97-106.[2]王元骧.百年来我国对西方美学与文论的接受[J].学术月刊, 2012 (7) :97-106.

13.庄子美学之“化”与审美生成 篇十三

和老子相比, 庄子的“化”论其深化性体现在“:物之生也, 若骤若驰, 无动而不变, 无时而不移。何为乎, 何为不乎?夫固将自化。” (《庄子·秋水》) 可见, 他突出“化”的自为性“, 自化”即“自生”。再如“:天地虽大, 其化均也;万物虽多, 其治一也。……古之畜天下者, 无欲而天下足, 无为而万物化, 渊静而百姓定。“”行言自为而天下化。” (《庄子· 天地》) 应该说“, 无为”“、自为”“、自化”这几个观念是一体性的。出现于郭象《〈庄子〉注》中的“独化”, 也与“自化”概念紧密相关。郭象曰: “独化于玄冥之境”[1]60“、卓尔独化, 至于玄冥之境”[1]133。其实“独化”也意味着“自生”“, 自生”是“自化”“、独化”的另一种表述。在此处“, 独化”表示一切事物依其各自本然“性分”“、性命”而自得自足, 自适自乐, 自身即一切, 一切皆当下。由此所达到的无差别、消对待、与物合一的“至人”之“至境”, 就是一种“玄冥之境”。郭象进一步论述道“:卓者, 独化之谓也。夫相因之功, 莫若独化之至也。故人之所因者, 天也; 天之所生者, 独化也。人皆以天为父, 故昼夜之变, 寒暑之节, 犹不敢恶, 随天安之。况乎卓尔独化, 至于玄冥之境, 又安得而不任之哉!既任之, 则死生变化, 惟命之从也。”[1]133所谓的“自化”“、独化”都建立在 “自性”“、性分”的基础之上, 万有之“生成”不以其他事物的存在为条件, 而是独立自主、生生化化的, 万有“无待” (《庄子·齐物论》) 依其常势而然, 并因其本性而成其为自己, 用通俗的话说即“应时”“、达观”。 在“独化”基础上的审美心境与时间意识, 对庄子美学而言, 二者不再是相互探索的关系, 而呈现为彼此间的“一见如故”。

其次, 如前所述, 《庄子》所说的“化”既然源于人之生命流逝 (生死之“化”) 的背景及前提, 那么如果将其诉诸“道之终始, 物之生死” (“道无终始, 物有死生”《庄子·秋水》) 的角度来理解, 就能超越常俗思维, 与万物相融为一而内化于人精神上的“至境”。有研究者从时间意识角度, 对“化”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物在时间中以不断生生变化的方式存在着, 而且变化日新, 这种存在方式称为‘化’。”[2]187不管这里的“化” 表示宇宙发生、发展过程的“造化”, 还是表示人之存在状态的“化生化死”, 都体现为一种在源始性时间中, 不恃任何外力的自成与自化。虽然“时有终始, 世有变化” (《庄子·则阳》)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常识观念, 但在《庄子》文本中, 包括“时”、“变”、“生”、“行”在内的诸概念也与 “化”紧密相连, 这样, 我们就能阐明为何庄子能以开放心灵打开封闭性局限, 因其能以如镜如水之心照射“物之初” (《庄子·田子方》) “、物之祖” (《庄子·山木》) , 引导生命去“观化”, 从而融入大化之中。

再次, 《庄子》中的“化”虽然诉诸“时”“、变”“、生”, 但又有“内”、 “外”之别“: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 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 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 (《庄子·知北游》) 所谓“外化”, 即我们前面讨论的“化”, 所谓“内不化”就是凝定湛寂的内心状态———我们通常称之为“精神境界”, 即庄子所倡导的“心斋” (《庄子·人间世》) “、坐忘” (《庄子·大宗师》) 。上文中的“内化”, 则相反意味着内在精神的焦灼、紧张与迷惑, 它不利于“体道”。至于人如何对待“化”与 “不化”, 在庄子看来, 作为万化之途的过客, 人应该在变化之流当中保持那种不与物迁的“不动心”, 以免“丧己于物”。如此一来“, 不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 (《庄子·田子方》) , 这里所说的“我”代表了“真性”“、性命之情”或者“常心”。所谓“不与化为人, 安能化人” (《庄子·天运》) “, 化为人”意味着与天性合一而达到的本真状态。“化”本身是一种“注焉而不满, 酌焉而不竭” (《齐物论》) 的状态, 世俗世界之物及人, 不过是大化在运行过程中偶然“赋形”而已, 既然万物都处于“即存即亡”中, 斤斤计较于“形”与“物”, 未免太过愚蠢。钱穆先生说“:庄子特谓宇宙生命根本无物, 仅有此一化。”[3]163可见, 对待 “仅此一化”的最佳态度, 在于顺命之性的达观与安化。

“化”之于美学层面而言, 是一个与“自由”密切相关的概念, 它能打破各种界限和分析, 消解常识性认知带来的固有思维, 让精神不受时空限制。对待“化”的态度如能像上述所言, 那么有限的“我”就可以与物“无终无始”, 成为无限世界的一部分, 进而达于永恒与不朽, 或者说, 作为“体道”的“我”, 或“审美者”的“我”在不断的“化”中实现了永恒的不化, 即“不内化”。纵浪大化之中, 生命的自成与自化随大化洪流而展开, 并趋于永恒和无穷, 当意识到无限与无穷, 就已经意味着审美的发生。《庄子·大宗师》里有这样一段话“:泉涸, 鱼相与处于陆, 相呴以湿, 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 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若人之形者, 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妖善老, 善始善终, 人犹效之, 又况万物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郭象注“:夫非誉皆生于不足, 故至足者忘善恶, 遗死生, 与变化为一, 旷然无不适矣, 又安知尧桀之所在邪!本非人而化为人, 化为人, 失于故矣。失故而喜, 喜所遇也;变化无穷, 何所不遇?所遇而乐, 乐岂有极乎?”[1]134在庄子的时间意识中, 物我互为转化“, 相忘于江湖”“、两忘而化其道”的说法隐含了一种价值判断, 更确切是彰显了一种美学意义论。对观念形态或内在意义世界的追求, 能使人始终关注世界之在与人自身存在的意义, 能够避免人遗忘存在之“在”及原始“物化”。因为, 一方面, 如果忽视意义世界这一层面, 那么, 人往往只面对一个异己的、僵死的物化世界;另一方面, 如果无视意义世界的外在形式, 则常常会忘却现实世界本身, 而单纯走向抽象、玄虚的形上精神之境。

庄子的这些认识与策略建议人们随时变而变, 放在人生境界上, 体现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刘笑敢先生说“:外化即随顺环境, 随顺环境是为了减少与外物的摩擦, 从而保证内心的宁静;反过来, 绝不动心的宁静又可以保证毫无阻滞地随顺外化。”[4]203能做到“外化而内不化”, 人就能“外物不伤物”, 即与物和谐相处, 则实现了“物亦不能分”, 即物不能干扰其内心的自由、宁静。更重要的是, 庄子的“物化”理论由于涉及了技术—艺术实践内容, 而成为了其审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 《庄子·养生主》所载的“庖丁解牛”的故事, 充分体现了“技进乎道“的旨趣;《庄子·秋水》所载的“濠梁之辩”寓言, 表明了“鱼乐”也许能够“知之濠上”, 换言之“, 物”“、我”虽然不同, 然而却可能相通, 在审美的精神境界上实现互化。从“化”回溯到庄子的 “道”, 庄子的“道”境不仅是超越的境界, 更是关于人的生存自由, 求 “道”的过程体现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 这正可归结为“物化”。由此可知“, 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之生存自由、超越之境, 将天地万物视为“一”。

综上所述, 在“化”的过程中, 人与物互化且无滞碍, 这是一种自喻适志的化境, 循着庄子“忘”之“化”境, 我们发现这是一种大自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化”这一范畴入手, 可看出庄子关注于人类精神生活中的自由之于人之存在, 如何可能的问题, 由此种自由精神透露出其特有的审美意识及艺术情怀。在审美心理上, 体现为内审美, 一种排除一切功利、一般性认知, 排除主客分离, 神与境会的审美心理。“化”这一范畴将美与人生境界紧密相连, 不仅对建构艺术化人生有一定启示意义, 还促成了庄子之“道”论“、美”论的生成性存在, 获得常解常新之意, 而非诉诸现成存在。美学上的生成论, 无论对于审美意义而言, 抑或审美者来说, 都体现一种指向未来意义的无限性生成并对当下性具有鲜活意义, 同时又不断超越当下而获得一种开放性生成的意义论, 笔者认为, 这正是庄子美学之精髓。

参考文献

[1]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2]崔宜明.生存与智慧[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3]钱穆.庄老通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14.从城市生活看城市美学 篇十四

而又具体

谈起生活美学, 老一辈的中国人都有一个错觉,认为美学和生活是相悖的。生活讲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都是实实在在,充满烟火味道的,是不能虚头巴脑,华而不实的。而美学,则像婚礼上轻飘飘的白纱,是脱离现实的,毕竟没有谁会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它。更多的人将美学“姿态化”与生活拉开了距离,认为这是美术家或者艺术家的事情,甚至普遍认为正是美学与生活不同,才成就了美学,审美活动更是被认为是高于生活的创造。

以上种种,显然是对美学的一种狭隘理解。诚然,美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的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恩格斯曾经说过:“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样的理解并没有什么错误。普遍来说,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展之前,人们会忽略审美活动的重要性。就如同一个不能填饱肚子的饥儿是不能理解食物色彩搭配与摆盘的重要性的。但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在生活中追求美的欲望就慢慢浮现出来。所以说,美是人生境界的高级阶段。而恰巧,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很大一部分的国民就站在了这个高级阶段。“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需求满足了,精神需求慢慢就浮出水面。在当下的中国,我们对美的追求正变得全面而又具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悦笛曾在自己的著作里表示: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当代生活和艺术所发生的“审美泛化”的质变。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当代艺术正以“反美学”的姿态走向观念、走向行为、走向环境,也就是走向了“审美日常生活化”。

商品包装重要性越来越被关注,结合产品的特性,做出更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包装成为商品生产厂家的重要任务;家庭装修风格越来越多元化,依照着主人的审美,有的热情奔放、有的淡雅含蓄,有的轻盈,有的古朴,有极简风,有小清新,在房屋的设计上,更多元素是为了满足视觉对美的享受;工作之余看看画展、听听音乐会提升一下个人审美品位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甚至许多城市纷纷颁布出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禁止在城市道路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护栏、电线杆、路牌等设施上晾晒、吊挂物品。不得在城市主要道路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外、窗外、屋顶堆放、晾晒、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这一切都体现着我们对美的追求,体现着美学与生活的高度契合。

二、美学的重点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是盲目消费和从众心理大肆张扬的时代。现代国人追求美,而又未能发现美学的真谛,大规模地制造时尚同时又追逐时尚;喜好新鲜事物又怀旧思想爆棚;有时追求先锋性,有时追求后现代性。现代人对美的幻想被各种泛滥了的“物”和“形象”包围着,各种各样的偶像剧、流行歌曲、酒吧、咖啡馆、健身房、视像、广告、时装、商品包装及网络冲浪和游戏被一部分人人为地融入足够多的艺术成分和想象,抹平实在与幻想的差别,大众误把“幻象”当现实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文化视像的俘虏, 沉溺于审美幻象而放弃思考和抵制平面化价值的侵蚀。

于是,现代的国民们,为了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把吃穿山甲、猴脑、鱼翅当作一种身价与地位的象征,放弃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了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品位超俗与众不同”,把另类当高端,把媚俗当品位,放弃了对真正艺术的审美追求;为了更多地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放弃了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一味地追求事业的成功和财富的积累,仿佛这样才能更有能力拥有美的东西,满足对美的掌控。当时把生活弄的忙忙碌碌,赚钱后匆忙地旅游、购物,谈何体味生活之美!美学的最大敌人,正是忙碌。要感受生活的美,空间的美,人性的美,那么生活就不应该节奏太快,只有把多一点的时间留给生活,放慢脚步,才能细细品味生活中的美学。生活的脚步匆匆,谈何对细节的理解,而对细节的认知能力,体现的是品位的提升,境界的提升。所以,生活美学的真谛在于放慢生活的节奏,留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学习、去体会、去感悟。

我们对美的追求可以看作是一种人类自我救赎的过程。生活的真谛是美,美源于生活。从生活之中发现美的存在,这不仅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人类的必需。审美的权力和需求是不分阶级、不分层次的。只有当我们的眼睛看见的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当我们的心灵接触到那些美好的事物,才能够不断的在生活中发掘到那些信念的源泉,才能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自信和希望。美的力量,就是把人们从那种自我施加的种种束缚限制中解放出来的力量。对美的追求,也就是对自由的追求。而追求自由,实际上也就是追求进步。追求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幸福,最和谐的生活。正如诺贝尔所言:“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

就如一句很经典的名言:生活中从来都是不缺少美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的真挚心灵。

参考文献:

[1]刘悦笛.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2]周纪文.和谐美学的发展与中国美学三十年.中国文化研究,2009,(03).

作者单位:

上一篇:论文选题背景范文下一篇: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