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2024-10-15

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精选10篇)

1.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一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心得体会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心得体会

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一决定具有重大意义,是为人民共和国长治久安、为中华民族万世开太平的重大举措。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积累了丰富成果:坚持党领导一切工作,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经受了实践考验,已经逐步成熟。

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越来越认可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越来越强。中国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伟大斗争,需要把自己的制度优势发挥好、巩固好,使之更加成熟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而不是向着其他方向成熟定型。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成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我们进一步建构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领导的民主集中型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十分明显,是能够持续推动中国进步和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而这一制度和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因为它具有形成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源泉、根本政治保证、根本思想路线、根本组织原则以及干部制度。

新中国7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繁荣昌盛、创造发展奇迹的70年,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巨大成就的70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围绕社会主义社会的治理问题不断探索,最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取得重大成果和重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坚持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领导,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建立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生态保护制度和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由此带来的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是新中国70年社会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成就的集中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需要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需要通过治理效能来实现和彰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创造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但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还面临一系列来自国内外的现实挑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以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在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领导是最鲜明的标志。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这个最本质特征更加鲜明地体现好,把这个最大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好。因此,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必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同时,中国共产党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保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向,统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一是强化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二是提升党在国家治理能力中的引领地位,增强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2.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二

一、对现代农业的基本认识

(一) 目前理论界都比较认可的是, 现

代农业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概念, 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认为, 建设现代农业的本质, 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设施, 还有现代化的农民, 是一个能力的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提出了现代农业的“四化”概念, 即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 特征是商品化, 方向是集约化, 目标是产业化。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石元春也持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 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面向全球经济、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以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和从事绿色化生产为最高理念。综合上述观点, 可以说, 所谓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农业形态, 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为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

(二) 基于此, 在现代经济背景下, 需要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现代农业的概念:

1.“现代农业”不仅是一个产业概念, 更

是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阶段并紧密相关的产业体系。

2.“现代农业”更强调了经营理念的革新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其运行基础已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3.“现代农业”不只承担产品贡献功能,

而且这种功能除保障数量供给外, 还要保证提供的产品是优质和安全的。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五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小农生产模式。

(三)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应把握好以下六点:

1. 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通过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 突破耕地和淡水短缺的约束, 提高资源产出效率;通过推广使用农业机械, 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实现高产稳产。

2. 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技术的研发力度, 特别要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

3. 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按照

可持续发展要求, 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发展, 积极培植新优势, 发展大产业, 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4. 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继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 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信贷、财税和登记等方面给予支持,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5. 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注重树立和运用大资源理念, 立足于全部国土资源, 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注重树立和运用大农业理念, 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增强和发挥农业的食物营养、工业原料、就业增收、生态保障、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注重树立和运用大市场理念, 充分利用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扩大流通范围, 消除流通障碍, 提高流通效率。注重树立和运用大生态理念, 充分发挥林草等植被的生态屏障作用, 搞好水土保持,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6. 坚持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 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优势, 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 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为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要通过这“六个坚持”来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二、在城乡统筹、“三化”并进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三化”同步推进, 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思想的承袭, 进一步明确了在“三化”推进中加强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和关键。我们应该进一步科学把握“同步推进”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 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带动作用, 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辐射作用。同时, 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不会有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只有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三化”才能相辅相成, 互促互进, 共同快速协调发展。

(二) 在“三化”同步推进中, 核心是要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近年来, 城乡差距一直在拉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包括收入差距、就业差距、消费差距、生活质量差距、教育差距、医疗卫生差距等。在城乡差距中, 本质的差距是权益的差距和收入的差距。近十年,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2.5:1扩展到2010年的3.3:1。权益的差距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 即建立“三个统一”, 统一的土地征用政策, 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统一的财政金融政策;执行“三个均衡”, 均衡的产业发展, 均衡的基础设施建设, 均衡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三个平等”, 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平等的医疗保障权利, 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解决收入差距, 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努力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 以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三) 在“三化”同步推进中, 关键要注重

发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作用。从2009到2011年, 省政府连续三年出台惠农政策和强农工程。“十一五”末, 省委、省政府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 “十二五”又启动了新的五个“全覆盖”, 即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 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 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 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同时, 一些市县探索建立以工补农、以煤补农机制, 开展新农村结对帮建, 引导资源型企业转产等, 对整个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工作主线

(一) “十一五”期间, 我省农业农村经济

与全国一样, 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出: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三是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 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可以说, 这五年,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 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 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完善, 农业投入大幅度增加, 农业基础地位显著增强,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农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实惠最多的五年。

(二)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城乡失衡仍然突出, 最需要统筹。我省农业小而全、小而散、小而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还不快, 农业发展方式落后。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干旱危害严重,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物质装备水平、劳动力素质、科技贡献率等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仍以一家一户经营为主, 生产分散, 发展规模小, 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大生产格局还未形成;三是资源利用率低, 水、肥、药、地等资源消耗过大, 农产品生产成本高, 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低。四是农业科技水平低, 生产方式粗放, 市场竞争力弱。五是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伪劣假冒农资充斥市场。“十二五”期间, 必须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 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三) 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推进现

代农业的工作主线, 针对我省农业发展实际, 重点实现以下九个方面的转变。第一, 要推动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转变。第二, 要推动农业生产手段由手工操作为主, 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转变。第三, 要推动农业生产投入由传统因素为主, 向科技进步、资金集约、农民素质提高转变。第四, 要推动农业资源利用由粗放、低效率向节约、集约、高效转变。第五, 要推动农业空间布局由小而全向区域的专业化大生产转变。第六, 要推动农业生产体系由原料农产品的生产, 向销售、加工、生产一体化方式转变。第七, 要推动农产品的生产由注重数量向保证数量和提高品质转变。第八, 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由传统的种养业为主, 向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第九, 要推动农业经营的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性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合作化转变。

四、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现代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增加农民收入, 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 也是“三农”工作永恒的主题。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十二五”5个翻番的主要指标中, 农民收入翻番意义重大, 难度最大。在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36元的基础上, 2015年要达到9000元以上, 需年均增长900元以上, 年均增速不低于14%。为了实现农民收入翻番, 我们提出了八大增收工程。这八大工程既是“十二五”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途径, 也是我省“十二五”建设现代农业的重点内容。

(一) 粮食高产创建工程。

以南部小麦, 太行山及晋南、晋中、大同、忻定四大盆地玉米, 高寒冷凉山区马铃薯为重点, 大规模建设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十二五”期间, 全省每年新增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100个, 2015年至少达到350个, 单产水平提高10%以上。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亿公斤以上。

(二) 百万棚设施蔬菜建设工程。

加快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发展, 加快蔬菜标准园建设, 配套建设蔬菜育苗中心和产地批发市场, 培育一批千亩村、万亩乡、十万亩县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期末, 全省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00万亩, 建设15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和350个产地批发市场。

(三) 水果“双增”工程。

以晋中盆地、晋南丘陵区、吕梁山南麓丘陵区三大水果产业带为重点, 坚持新果园发展与老果园更新改造并重, 推动水果产业上档升级。到2015年, 全省新发展标准化果园200万亩, 改造老果园200万亩;新增水果产量180万吨;优果率达80%以上。

(四) 干果经济林建设工程。

以吕梁山、太行山、太岳山低山丘陵区核桃, 黄河沿岸、汾河中下游和滹沱河沿岸红枣, 晋北、晋西北仁用杏, 晋南盆地柿子, 太行山中南部丘陵山区及晋南盆地边缘花椒为重点, 建设五大干果经济林基地。到2015年, 全省新发展干果经济林500万亩;完成干果低效林改造500万亩, 干果优质高产林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

(五) “千园万场”规模健康养殖工程。

以晋北奶牛、晋西北肉羊、晋中肉牛、晋东南生猪、晋南禽业为重点, 加大标准化养殖小区 (场) 和示范园区建设, 培育形成五大畜牧经济区, 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到2015年, 全省共建成现代养殖示范园区1000个, 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10000个, 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达到70%。

(六) 农产品加工“513”工程。

通过加大新上技改和扩建项目力度, 下功夫抓好科技和体制创新及品牌打造, 打造粮食、畜禽、乳品、果品、蔬菜、薯类、油脂、中药材八大产业链, 培育龙头企业集群, 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到2015年, 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5个, 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个, 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0个, 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总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 龙头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超过60万人。

(七) 农村服务业工程。

以物流、商贸、乡村旅游等为重点, 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十二五”期间, 全省农村第三产业收入占到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5%以上;农村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占到当年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30%以上。

(八) 农村劳动力转移暨农民创业工程。

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中心环节, 以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为支持, 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大幅度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十二五”期间, 全省力争有3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5年内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150万农村劳动力, 培养30000名农民创业带头人, 力争使全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减少到40%以下。

五、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和总抓手

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去年, 袁纯清书记在"7·29"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今年省人代会上王君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县域经济暨农村工作会议, 对这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并且已经写进我省的“十二五”规划。“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提出, 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 符合山西农业农村实际, 是今后我省推进特色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和总抓手。

(一) “十二五”期间, 我省主要从示范

村、基地县、产业板块三个层次来推进和建设“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1. 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 每年选择基础较好的2000个村, 着重在扩大产业规模、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扶持。力争到“十二五”末, “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达到10000个, 专业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达到70%以上。

2. 扎实建设“一县一业”基地县。

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 2011年选择建设42个“一县一业”基地县, 着重在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区域品牌, 推进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 以后根据建设情况逐年增加基地县。力争到“十二五”末, “一县一业”基地县达到60个, 基地县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3. 按照五大板块布局, 建设产业带和产业区。

在专业村、基地县的基础上, 按照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晋中盆地和晋南盆地五大特色农业板块布局, 规划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区, 形成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板块化推进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开发的格局。

(二) 立足我省实际, 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要以农业转型跨越发展和农民收入翻番为目标, 从规划引导、示范带动、政策扶持入手, 创新经营形式, 强化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 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着力提升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因此, 在推进中要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效益优先原则。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 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和产品, 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的就业增收潜力。

2. 比较优势原则。

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着力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集中,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

3. 市场导向原则。面向市场需求, 遵循

市场经济规律,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商品率高的产业和产品。

4. 农民自愿原则。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尊重农民意愿, 不强迫命令, 从实际出发, 分类指导, 注重实效。

我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和一批典型事例。忻府区高城村7200亩耕地, 有5000亩种植辣椒, 辣椒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 还带动了四县八乡十六村发展辣椒产业。代县鲍家沟村大力发展仁用杏和园林苗木, 人均2亩多, 仅此一项近几年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曲沃的磨盘岭, 10公里都是蔬菜大棚, 把周边的村镇和县市都带动起来了, 形成了一个跨乡镇、跨县域的产业板块。太谷小王堡村, 全村60%以上的农户从事养猪, 人均养猪50头, 农民收入的60%来自养猪业。这些典型, 将为我省下一步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六、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依托和支撑

家庭经营是我们的基本经营制度,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小, 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有许多事情是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不起的, 需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组织来提供服务。如何实现现代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 必须由社会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可以说,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育程度, 决定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 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不论是公益性服务体系、还是经营性服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 与农民的生产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调研, 农民在以下十个方面的服务需求比较迫切。一是信息服务。要建立起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发布和利用的快速反应机制, 为农民提供致富生产项目、生产结构调整、产品销售、生产资料价格、土地流转等信息, 指导农民生产;二是物资服务。主要是能及时提供生产所需的优质的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服务以及配方施肥、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并能打击假冒伪劣农资, 净化农资市场;三是科技服务。通过技术培训、技术辅导、技术咨询、技术承包等形式,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提供技术支撑;四是销售服务。农民迫切需要社会提供稳定的农副产品销售服务, 通过“订单”式生产、建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组织营销经纪人直接上门收购等形式, 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五是加工服务。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的初级加工、贮藏保鲜等服务;六是劳务服务。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劳务服务呈现出旺盛需求, 农民希望社会为他们提供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户籍以及维权等各项服务;七是金融服务。包括融资、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等系列服务;八是经营决策服务。包括生产布局规划、项目可行性论证以及经营方面的意见、建议等, 使决策更有科学性;九是政策服务。农民渴望及时了解掌握国家和各级政府提供的各个方面的强农惠农政策, 以便得到国家的支持和扶持;十是法律服务。主要是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契约公证、合同仲裁等, 帮助农民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为满足农民各种需求, “十二五”期间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 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

包括农技推广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业农村信息体系、农经服务体系、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和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等的建设。

(二) 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社或各类专业服务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提供的内部服务, 是整个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因此, 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壮大村级经济实力, 建立各类服务组织, 强化集体统一服务功能, 为农户生产经营实行全程服务。

(三)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产业协会。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产业为基础、资金为纽带, 将单个农民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 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购销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随着组织规模扩大和建设规范, 必将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

(四) 支持鼓励发展农科公司和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企业。

打破城乡、地区、行业、所有制的界限,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 引导各种力量因地制宜组建农科公司。

(五) 健全农业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

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联市场, 一头联合作社、基地和农户, 其“订单”式一条龙服务更受农民欢迎, 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对推进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有较强带动作用。

(六) 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

农村经纪人利用掌握市场信息较广的优势, 为生产者提供产品销售信息, 为销售商提供产品供应信息, 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的市场流通。要加强对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培训管理, 逐步引导他们建立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服务公司, 更加规范地为农民提供产销服务。

七、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

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以来, 中央1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 主题非同寻常, 意义极其重大。山西之长在于煤, 山西之短在于水。全省近十年平均降水量473毫米, 水资源总量123.8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量381立方米,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人均用水量183立方米,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1%, 在全国排末位。按照“十二五”主要经济指标翻番, 总需水量约为85亿立方米, 现在实际供水能力是60亿立方米, 缺口25亿立方米。其中, 工业缺12亿立方米, 城乡生活缺4亿立方米, 农业用水缺7亿立方米, 生态用水缺2亿立方米。可以说, 水利建设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民生大事、事关战略资源大计。

建设现代农业, 从资源方面来讲, 制约我省农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水。我省十年九旱、年年春旱。全省耕地6000万亩, 水浇地仅1900万亩, 保浇地只有1600万亩;耕地亩均水资源151立方米,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许多已年久失修, 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9。面对我省70%的丘陵旱地和水利设施的现状, 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必须在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进一步下大工夫。

(一)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抓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实施老灌区节水改造和六大泵站改造, 推进大型灌区建设。抓好西山地区黄河水利用, 建设提黄灌溉工程。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 高标准组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 增加水浇地实灌面积300万亩。

(二)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在中部盆地灌溉区, 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主攻方向, 通过加强农田灌溉管理, 配套和完善节水灌溉设备, 科学制定优化灌溉制度, 发展防渗渠灌、低压输水管灌、喷微灌等, 每年建设节水灌溉高产高效农田50万亩。

(三) 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在东西两山广大旱作区, 以水土保持和基本农田建设为主攻方向, 加强堤坝与地埂修复, 坚持土地平整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实施集雨旱井 (窑) 和小型水源工程建设, 推广以蓄水、保水、调水、集水、节水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技术, 每年建设高标准旱作农田200万亩。

(四) 加强耕地能力建设。

继续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大同盆地盐碱地改造、测土配方施肥等工程项目。其中,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重点在全省58个粮食主产县实施, 采取工程、农艺、耕作、化学改良等综合配套措施, 每年改造200万亩。

八、深化农村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活力

“十二五”期间, 我省推进转型综改区建设, 国家整体上会在财税、土地、项目审批、金融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各个领域的改革都可以先行先试, 这为我们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应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 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经营、建设现农业的重要途径。近几年, 我省土地流转迅猛发展, 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480万亩, 占全省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10%, 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发达的省市, 上海达60%, 浙江达30%, 江苏、重庆都达到了20%。在发展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主要是流转基础不稳、流转主体错位、流转秩序混乱、流转手续失范、流转市场和纠纷调处机制不健全、管理服务滞后等, 一定程度影响了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 下一步推进土地流转, 要在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完善制度保障等各个方面下功夫。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把握两条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 二是坚持三个“不得”, 即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二) 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一个经营主体, 又是一个服务组织, 是当前实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最有效的经营形式, 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最有效方式。截至去年底, 全省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超过3万个, 居全国前列。近几年, 一些地方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 在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跨区域联合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取得了好效果。但我省大多数合作社规模小, 规章制度不健全, 运行不规范, 服务功能低, 带动能力弱。下一步合作社发展, 在定位上要由注重数量向质量与数量并重转变;服务内容上由单一的生产服务、生产合作向生产、经营、信息、技术等综合服务、多领域合作转变;组织方式上由农户之间单层次的合作向跨区域、跨专业的多层次联合合作转变;运转机制上由松散的生产合作制向紧密的股份合作制转变。

(三)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目前, 农民贷款难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建立适应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农村金融制度, 在落实好中央关于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等的政策要求的同时, 应在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加快成立农村合作银行。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发展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放宽准入政策。二是创新支农信贷产品。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土地承包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积极推行农户联保、互保和专业合作组织为成员担保、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担保等多种方式, 解决农户信贷担保问题。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与银行信贷资金联动机制, 政府投资应有一定比例采取贴息、担保等方式, 引导和协调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各类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性项目和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支持。积极开发贴近“三农”的保险产品, 对设施蔬菜、舍饲养殖和干鲜果等进行保费补贴试点, 探索建立我省农业保险体系。

(本文作者系山西省农业厅副巡视员太原030002)

摘要:对现代农业的基本认识;在城乡统筹、“三化”并进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工作主线;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现代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和总抓手;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依托和支撑;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深化农村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活力。

3.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三

一是正确处理粮食供给立足国内与适度进口的关系,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面对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形势,应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衣食足,仓廪实,天下安,这是亘古不变的社会规律。粮食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对我们这样一个泱泱人口大国而言,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用世界近9%的耕地、6.5%的水资源,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最近发布的 《全球粮食安全指数报告》(GlobalFoodSecurityIndex),我国在107个国家中位居42,报告将我国列入良好表现一档。相对于人均GDP第52位的排名,我国是为数不多的粮食安全水平大幅超越社会富裕程度的国家之一。

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我国仍处在食物消费结构持续转变的过程中,除了口粮消费继续下降外,其他农产品的食用消费都还有较大增长空间,粮食需求总量将持续增长。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2.57%,预计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峰值在70%—75%之间,2030年将达到70%左右。从2011年至2030年的20年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根据调查,2013年进城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高出119.14公斤,比城镇居民高出51.04公斤。一个农村居民从农村来到城市,适应了城市的食物消费结构,其每日消费粮食要增加20%。数亿农民进城将使粮食需求呈现出新的变化。同时,耕地减少势头不减,水资源短缺加剧,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粮食持续增产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呈长期紧平衡的态势。

我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仅仅局限于国内耕地和水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不断增长的需求。以2013年为例,我国进口粮食和食用植物油总量等于在国外使用了8亿多亩土地播种面积,约相当于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3。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农业,农业发展战略布局要立足于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大国经济体的优势,多渠道有效利用全球资源和国际市场,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要抓紧制定重要农产品国际贸易战略,优化进口来源地布局,建立稳定可靠的贸易关系。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防范和化解单纯的农产品进口带来的风险。

面对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形势,应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首先,这是由我国特殊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如果粮食进口过多,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其次,这是由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的单产水平分别是单产排在前10位国家平均水平的60%、71%和67%左右,未来我国粮食增产潜力仍然十分可观。2020年和20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仍会多达2.1亿人和1.6亿人,如果过度进口粮食,必然会冲击国内粮食生产,造成大量农民失业。再次,我国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责任要求都在不断增加。我国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

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必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粮食质量安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正确处理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的关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就是要充分考虑劳动力转移程度、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机械化水平、经营作物品种、土地自然状况等因素,因地制宜确立适度标准,统筹考虑增产和增收的平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平衡以及效率和公平的平衡。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实践看,家庭经营是最普遍的农业经营形式。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空间分散,必须对自然环境的微小变化做出及时反应,这使得农业生产的监督成本较高。农户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不需要进行精确的劳动计量和监督。较之其他经营方式,家庭经营在农业中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家庭承包经营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存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改变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问题,家庭经营现在是、将来也是我国农业最基本的经营形式。

坚持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关键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承认农民拥有独立的土地承包权。这对于解决集体土地缺乏人格化的产权主体问题、探索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承包权在法律意义上具有财产权性质。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有利于减少现行土地产权关系中内含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加强国家对农民的产权保护。根据《物权法》的精神,依法登记则享有物权性质的权利;未依法登记的仅为合同权利,在性质上属于债权。在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应尽快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强化登记效用,让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确权登记颁证带来的好处,让农民真正像重视房产证、结婚证一样重视自己的土地权证。

nlc202309041322

2012年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为2.83亩,户均约半公顷。毫无疑问,我国目前这种小规模、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由于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成本高,农民务农收入低。由于组织化水平低,一家一户势单力薄,农民无力抵御市场风险。强调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绝不是固化目前分散、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有关测算表明,如果把实现种地收入与进城务工收入相当作为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标准,在北方单季地区,家庭经营的适度规模应在120亩左右;在南方两季地区,则为60亩左右。从国际比较看,这仍是很小的规模。按这一标准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则全国粮食生产仅需劳动力4300万人。据估计,我国目前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在1.5亿人左右。这就是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规模化经营,尚需转移1亿左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既要积极鼓励,也不能揠苗助长;既要避免土地撂荒和经营规模过于碎小,又要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加大就业压力和社会不公。从政策导向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就是要充分考虑劳动力转移程度、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机械化水平、经营作物品种、土地自然状况等因素,因地制宜确立适度标准,统筹考虑增产和增收的平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平衡以及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应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将新增农业补贴、财政奖补资金、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倾斜。

工商企业租赁农民承包土地,对农业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从积极的方面看,可以发挥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设施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但工商企业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会挤压农民就业空间。工商资本参与农地经营“非粮化”非常普遍,甚至出现以“圈地”为目的的“非农化”。对工商资本参与农地经营要坚持趋利避害、有条件许可的基本原则。随着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参与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迫切需要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和监管制度。针对土地流转主体日益多元化、跨区域流转现象趋于普遍的实际,探索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扶持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方向。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组织农民、落实政策、对接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组建股份合作社,开展农业合作生产经营,有利于降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风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有效形式。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应坚持农民自愿、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健全多元化的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快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搞好信息、技术、购销、金融、农机等全方位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

三是正确处理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的关系,加快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格局。

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以石油能源为基础的高投入、高耗能农业。“石油农业”虽然带来了高产出和高效益,但也带来了高污染等问题。针对“石油农业”带来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农业现代化的新目标。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匮乏、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退化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仍十分脆弱。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1998年至2012年,全国耕地面积年均减少近1000万亩。区域性耕地质量退化严重,全国因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酸化导致耕地退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以上。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达到了0.51,发达国家达到了0.7—0.8;水分生产率 (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不足1.2公斤/立方米,而世界先进水平为2公斤/立方米左右。我国北方等重要农产区打井取水造成地下水资源被过分攫取而濒临枯竭。化肥、农药施用强度高,流失量大,使耕地和地下水受到大面积污染。局部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进入集中多发期。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造成的新污染日益增加。农村生活垃圾大都露天堆放,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农作物秸秆60%以上未被有效利用,成为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塑料农膜使用增加,加剧农田“白色污染”。近年来,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地区工业“三废”排放量及污染呈增加的趋势。各种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点源污染造成农村水质变坏、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并直接危及群众健康。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把生态环境可持续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协调兼顾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格局,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一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守住18亿亩红线。要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定责任,防止和杜绝只占不补、先占后补、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现象发生。保耕地红线不仅要体现在数量上,更要体现在质量上。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耕地的用途,有序实现耕地休养生息。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增强受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能力。二是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农业水污染治理,对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进行综合治理。三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湿地保护,推进农田防护林建设,恢复草原生态植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快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四是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多渠道筹集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加大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生态效益补偿的力度,逐步提高补偿标准。

nlc202309041322

四是正确处理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关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新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稳定物价等方面依然承担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必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改革开放后,农业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农民率先进入市场,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市场化改革的深化。要坚定不移地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对能够让市场调节的事务,政府应尽量退出,放手让农民大胆去闯市场,真正使市场在农业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是顺应市场供求规律,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为防止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和价格大起大落,应综合运用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等手段,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二是大力培育农村土地等要素市场。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土地要素市场还不完善,要建立有形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引导和规范农村承包土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逐步形成公平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承包土地经营权、住房财产权等农村产权的流转交易价格。三是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有很大进展,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严格限制金融市场准入,农村金融市场高度垄断,小额信贷等“草根式”金融服务机构得不到充分发展,农户和农村企业仍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信贷约束。应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引入竞争机制,放松农村金融管制,建立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三位一体”的功能互补、相互协作、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

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产业,市场失灵现象在农业中表现更为突出。可以说,发达国家之所以有很高的农业现代化程度,都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保护。我国粮食实现“十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十连快”,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增加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当前,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重发,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观;土地、水资源约束趋紧,确保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矛盾仍很突出。新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稳定物价等方面依然承担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必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一是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公共财政要坚持把“三农”作为支出重点,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三农”倾斜,优先保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拓宽“三农”投入资金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二是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突出重点。对大中型农田水利、重大技术推广、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灾害救助、农村扶贫开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需要公共财政提供保障的领域,政府要保障其必要的投入。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良种培育、农产品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农业保险等以及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公益设施建设等准公共领域,政府要根据其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三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扶持力度,完善支农资金分配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逐步缩小粮食主产县人均财力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五是正确处理城乡间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关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必须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

现阶段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为广泛和复杂。改革的重点已经由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转向工农、城乡以及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农村改革的独立性大大降低,城乡改革的关联性大大增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城乡统筹联动,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为重大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课题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这是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必然要求。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必须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财产,是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基本保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地规模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数量逐年增加,违法征地、暴力征地频发,导致涉及土地的信访居高不下,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风险加剧。城镇化过程中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加剧,根本原因是我国征地制度改革还未破题。在现行制度下,农用土地转化为城镇非农用土地的过程,不是一个平等的、协商的产权交易过程。国家垄断城镇建设用地一级市场,城镇建设征地不明确界定“公共用途”、范围过宽、按照原用途补偿农民,这些制度规定是城镇化进程中涉地矛盾的总根源。目前,征地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农民得到份额太低。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必须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确保被征地农民得到足够的补偿,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当前,应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和“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要求,着力解决征地补偿标准过低问题。要修订法律,改变按照土地原用途补偿的原则,考虑供求关系以及土地的区位因素等,参照土地的市场价格,以各地区片价作为确立补偿的基本依据。各地已经普遍实行的“留地安置”,对被征地农民和集体从事开发经营、新办企业等方面提供用地扶持,这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重要的补偿方式,对于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应予以推广,并在法律上予以认可。要改革完善征地审批、告知、公示、实施、补偿、安置、争议调处裁决等程序,强化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监督权,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政府的征地行为,防止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

nlc202309041322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必须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民工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家分两地,长期奔波于城乡之间,这种不彻底的转移方式,起不到减少农民、使土地向务农劳动力稳定流转集中的作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口多、农民转移不彻底、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只有转移农民,让农民进城,将农民真正变成新市民,从根本上改善城乡资源配置,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才能富裕农民和繁荣农村。现有城镇常住人口中不到4个就有1个是非户籍常住人口,总量达2.34亿人。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关键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消除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间的不平等待遇和差距,保障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创造居民自由迁徙的公平环境。

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必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尽管如此,公共资源在城乡配置失衡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所享受公共服务仍存在很大差异。必须继续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水平,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是正确处理基层政府与村级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加快形成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各种组织为补充的组织体系,使各类组织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治理已基本成型。各种公共资源大规模投向乡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显著改善,过去因对农民取之过度引发的治理危机明显缓解。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村民理事会等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大量涌现,乡村治理呈现多元主体新格局。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乡村治理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一些地方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基层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不强,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黑恶势力向基层政权渗透,农村社会组织发育和作用发挥不足,乡村治理总体形势比过去更加复杂。

改善乡村治理机制,就是要建立政府与乡村社会的新型关系。在农村工作中,政府唱“独角戏”、擅自“代民做主”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要破除乡村治理中那些不合时宜、特别是那些不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制度和政策,加快形成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各种组织为补充的组织体系,使各类组织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要完善政府对于乡村社会的行政性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注重依法行政,把法律手段作为主要手段,同时辅以行政的、经济的、乡规民约的手段,来调解农村的矛盾,管理农村公共事务。建立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发掘农村执政人才,为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充实新生力量。坚持农民自主原则,相信农民和基层的智慧,放手让农民自己做主。扩大基层民主,探索新形势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形式,保障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改善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防止少数人垄断农村基层政治资源,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民主政治中的战斗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积极培育农村多种社会组织,明确社会组织职责,将一部分服务管理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充分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提供、社会秩序维系、冲突矛盾化解等领域应有的作用。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4.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四

湖南农业大学依法治校特色工作汇报(二O一三年三月十四日)

湖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依法治校,以承担湖南省首批教育改革试点项目(项目名称为:完善治理结构,建立适应地方院校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试点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学校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相继在全国“高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研讨培训班”、全国农林院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湖南省试点高校章程制定研讨会等各类会议作专题经验介绍,中国教育报、新华网、教育部举办的《高教领导参考》、湖南省委举办的《决策参考》、长沙晚报、湖南教育政务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中央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等几十多所高校到校考察交流。

一、以制订学校章程为抓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学校以大学章程建设为抓手,遵循民主、公开的程序,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逐步构建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相互支撑的制度体系,夯实了学校依法治校的制度基础。

一是抓好章程的制订工作。我校从二〇一〇年二月开始,就启动了《章程》的制定工作,历经考察调研、文献研究、文本起草、专家咨询、征求意见、教代会审议、党委审定、教育厅核准、发布施行等九个阶段,于二〇一二年一月一日起正式施行,成为湖南省第一部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大学章程,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好评。《章程》追求学术本位和学术自由,彰显大学精神,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定位,总

结了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界定了学校与举办者以及学校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规定了学校功能与组织结构,确立了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分级负责、权责对等”为核心内容的治理结构,明确了师生的基本权利及其保障办法。同时,规定了学校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应当征求群众意见,组织专家论证,进行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最终由集体讨论决定。设计了“章程委员会”,负责学校章程实施、解释、修订的具体工作。

二是抓好章程的学习宣传。为抓好学校章程的宣传贯彻工作,学校党委召开专门会议,认真研究了如何贯彻实施学校章程的问题,下发了《关于做好<湖南农业大学章程〉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学校党委、二级单位多次以学校章程为专题,组织中心组学习。党委委员和学校领导带头参加辅导报告、撰写心得体会、发表署名文章、接受电视访谈、参加专家座谈。通过学习宣传,使全校师生员工对《章程》的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对实施章程的重要性有了较深的认识,提高了全校教职员工依法办学、依章治校的意识,从而为推动章程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是抓好制度的“废、改、立”。学校将2012年确定为制度建设年,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以现行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为依据,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清理,通过制度的“废、改、立”,逐步构建根本制度功能稳定、基本制度体系完备、具体制度成龙配套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目前,我校已有22个基本制度和76个具体制度的“废、改、立”已经初步完成。

四是抓好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学校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制度设计中都应该有执行学校章程及其配套制度的内容,明确执行权及其行使的主体、范围、程序和规则,明确监督权及其行使的主体和方式,并对违反制度如何处理制订专门的条文。对于涉及师生员工权益的制度,要求以人为本,设计申诉、救济、仲裁等内容。在制度执行中,学校特别

强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带头遵守,若有违反,不论其职务高低,都应当一视同仁,严肃处理,以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经过一年的努力,学校依法、依规、依程序办学的氛围已经初步形成。《章程》的制定和施行,提升了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水平。

二、以推进教学治学为核心,完善大学治理结构

明确校、院以及教师、学生与行政人员的相互关系,合理分配高校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责任,规范各类权力的运行方式,是推进依法治校的关键,而其中,以学术为主导,推进教授治学,发挥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专业人员在学术决策、学术活动的组织实施、学术活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彰显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本质特征是核心。学校以建立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良性互动、有机协调、有效制衡、和谐高效的运行机制为目标,依据学校章程,修订了《湖南农业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规定了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的议事范围和规则,决策程序、决议贯彻实施办法等,规定了党委书记、校长的权责,厘清了学校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等四大权力边界,特别是在如何推进教授治学这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构建了教授治学的四大保障。

一是构建教授治学的制度保障。已经出台的《湖南农业大学章程》、《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委员会章程》、《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和即将出台的《湖南农业大学学位委员会章程》都从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职责、产生办法、成员的权力与义务、议事规则、运行机制、违章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推进教授治学提供了制度保障。《湖南农业大学章程》中规定“处理学术性事务的委员会,其组成人员实行选举制,保证以学术人员为主体,党政领导干部不超过三分之一。《教授委员会章程》规定,学校教授委员会由21至

27人组成,其中在职副处级及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学院教授委员会由7至11人组成,其中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院,学院院长不兼任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院长或者副院长可以兼任副主任委员。院长兼任主任委员的学院教授委员会,其副主任委员必须由未担任副处级及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学术委员会中担任副处级及以上领导职务的委员人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还规定以非领导干部身份当选的委员,因工作变动担任学校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的,其委员身份自动终止。

二是构建了教授治学的组织保障。为实施教授治学,我校主要从学校和学院两级层面建立了三种类别的学术组织,分别是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其中,学校教授委员会是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重大事项的咨询机构。学校学术委员会是由教授组成的学术审议和学术决策机构。学校学位委员会是评议和审定学校学位工作的决策机构。学院教授委员会是学院学术决策机构和学院改革、建设、发展重大事项的咨询机构,同时与学校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三个类别的机构相对应。对重大事项决策,学校坚持充分听取学校教授委员会的意见。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都能充分尊重和支持教授委员会就本学院学术事务的决策权力和决策结果,并认真及时组织实施。

三是构建了教授治学的机制保障。实施联系校领导负责制。学校要求联系学院的学校领导,应当关注和督促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的作用。实施考核制。学校将学院完善治理结构、推行教授治学、贯彻执行《教授委员会章程》的情况,纳入工作评估和考核的内容。实施质询制。对于学院院长严重违反本章程,有意规避或者干预学院教授委员会学术决策的行为,学院教授委员会3名及以上委员联名,并经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或者副主任委员同意,可以向院长书面提出质

询。院长对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联名提出的质询,应当在学院教授委员会会议上负责地作出回答。学院教授委员会会议听取院长回答质询,应当邀请联系本学院的学校领导和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实施查处制。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对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严重违反《教授委员会章程》,有意规避或者干预学院教授委员会学术决策的行为,可以向学校纪委、监察处投诉或举报。学校纪委、监察处应当及时予以查处,并向投诉或举报人书面反馈查处情况。

四是构建教授治学的条件保障。学校要求学校和学院两级党政领导班子为教授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在时间安排、工作经费上给予支持。学校和学院教授委员会设立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学校教授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改革发展处,办公室主任由改革发展处处长兼任。学院教授委员会设办公室主任由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党政主要负责人协商确定一名科级干部担任。教授委员会所需工作经费由教授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编报,纳入学校或学院的财务预算。

三、以构建体制机制为依托,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办学理念,切实落实师生的主体地位,健全师生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力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学校章程明确规定,师生员工除了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外,教职工还享有合理使用学校公共资源、公平获得发展机会和奖励、获得公正评价、知悉重大事项、民主参与管理、申请救济以及聘约规定的其他权利;学生还享有合理使用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参加社团活动、获得公正评价、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获得奖助学金、申诉和诉讼等权利。为落实学校章程的有关规定,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学校各部门依法、依规行使管理职权,学校修订了《湖南农业大学学生校内申诉处理规定》、制订了《湖南农业大学教职工申诉规

定》等配套文件,明确了教职工申诉委员会、学生申诉委员会是受理教职工和学生申诉的专门机构,对申诉的范围和遵循的原则、程序,受理申诉机构及其人员组成、职责、议事规则,申诉的处理等问题作了详尽的规定,健全了师生员工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校内救济制度,为师生维权开辟了合法渠道。2012年,学校依照申诉程序妥善处理了岗位设臵与人员聘用工作中部分职工待遇、个别学生助学贷款、双学位学费结算等问题,维护了师生的合法权益。

二是推行校领导接待日。学校每月设立了“校领导接待日”。“校领导接待日”由学校领导亲自主持,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积极参与,坚持落实师生员工知情权与尊重师生员工话语权相结合、坚持解决师生员工思想问题与解决师生员工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服务师生员工与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相结合、坚持倡导师生平等对话与构建民主和谐校园相结合,至今已经连续坚持了10年,举办了129期,十年来,师生员工围绕学习、工作、生活、成长成才、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后勤服务等领域提出意见或建议38345条,为师生员工解决实际问题1000多个。中国教育报、新华网、教育部工作简报等对此作了专题介绍,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对此作出了重要批示,认为是高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要求总结推广。

三是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学校高度重视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早在2001年,学校就出台了《关于湖南农业大学校务公开的实施意见》,2002年又对这一意见进行了完善。学校2009年出台了《湖南农业大学校务公开工作规范(试行)》,2010年出台了《中共湖南农业大学委员会党务公开暂行办法》。学校章程作为学校根本制度,从更高层面明确规定,学校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校长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学校利用校内各种媒介公布学校重大事项,接受教职工、学生和社会的监督。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以外,决策事项、决策依据、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必须公开。根据学校章程,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校务公开网页,进一步完善了校务公开的实施办法,修订了《湖南农业大学校务公开工作规范》,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领导小组的组成及其职责、实施主体、公开内容及形式、公开程序、监督实施、责任追究等问题作了详细规定。基建工程发包、项目投资、设备采购、费用收缴乃至各种考核奖励、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干部任用、人事调配、基建维修等重大事项,只要不涉及国家和学校机密的事项,从政策到决策,从程序到结果都向师生公开,全面接受监督。决策过程公开化、公开内容细致化、公开时间及时化、公开途径多样化,公开责任明确化,增强了全校师生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学校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水平,学校2009年获得了湖南省“厂务校务公开先进单位”。

5.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五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要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不重视社会实践,不联系国家现状,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

因此,我们党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结合国家社会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最适合国情的指导思想,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形成了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系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形成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这些指导思想理论体系都是针对当时中国发展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有重大意义。现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例,证明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党内政治局面混乱,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建国以来一些失误产生的原因。首先在思想路线上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全党应解放思想、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而实施的方法,就是改革开放。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不可否认,某些方面也出现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全面、不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薄

弱。许多地方出现这样的怪圈:生活水平提高了,身体素质下降了;经济指标上升了,环境污染严重了;经济建设发展了,生态资源破坏了,严峻的形势令人关注。为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6.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六

----访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

本报记者谢松林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我国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指出:“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因此,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必须积极推进城市化,加快城市化进程,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为此,本报记者本月18日采访了对中国城市问题颇有研究并著有《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国市制》等专著的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就如何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等问题进行访谈。

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与过去的城市发展方针有何不同,如何去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

答:国家“十五”计划中对中国城市发展道路指导思想进行了调整,由过去的“控制发展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改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一思想在“十六”大报告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和完善,这是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一个大调整,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所谓“协调发展”,既要发展大中城市,也要发展小城市,包括小城镇相,从根本上讲这是中国国情的要求。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非农化过程。一般而言。在城市化水平在30%以前为缓慢发展阶段,超过30%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5%以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迟早要达到70%左右的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全国总计大约要转移7到8个亿的农村人口进城,这就必须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一块来承接。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可以特色互补。我1997年在新华社的《瞭望》杂志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现在看来,不仅是大中小城市要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注意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如何协调发展?首先是坚持和完善市场机制,不能象过去那样完全依靠行政手段,而是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宜大则大,能大则大,宜小则小;其次,要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在尊重市场经济自然发展基础上,采用政策手段对大中小城市规模进行适度调控,一个地区应有大城市、中心骨干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对于骨干城市奇缺的西部地区,应有目的地通过一些倾斜政策,培育一些骨干城市。小城镇的发展是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没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小城镇很难发展得好。现在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小城镇星罗棋布,就是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否则,它们是发展不起来的。

同时,小城镇的发展也特别要强调规模效益。我国有2万多个小城镇,但规模都不大,效益不如大中城市,也不如设市小城市。小城市的发展成本要低于小城镇,效益要好于小城镇。

问: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是构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三根支柱,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步伐已成为里论界、学术界及实际工作部门的共识,请您谈谈如何加快我国的城市化步伐?

答:中国城市化水平目前是40%,比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50%)低,工业化水平也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原因,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是“逆城市化”发展。在1958年底前我国的城镇发展是合理的,58年后“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因此60年代进行了整顿,之后,城镇发展停滞不前,出现逆城镇化。数据显示,1960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为19.6%,而1977年底为17.9%,近20年时间里,不仅没有提升,反而降了。另一方面原因,在20年中,虽然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工业化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步伐加快,相应的农村人口转移加快,但由于户籍管理的滞后等原因,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仍然慢于工业化的速度。

如何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城市是先进文化的载体,也是先进生产力的基地,加城市化进程不容置疑。首先要加快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创造更多的“饭碗”,加大城镇就业力度,开发人力资源。现在很多人对农民进城很犹豫,害怕夺城里人的饭碗。我们要辩证地分析这个问题,一方面,城市里富余劳动力存在,失业人口存在,但与此同时城里也有很多工作岗位,城里人不愿意干或干不好,所以农村劳动力来,能找到相应的岗位;另一方面人口增加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多了,衣食住行需求增加,相应的服务岗位需求也增加了。

其次,要调整、完善农民进城的政策。今年元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农民进城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对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很有利的。

第三,在行政体制上要进行改革。城市化发展要以市镇作为载体,设市设镇不等于城市化,但城市化发展必然要求增设新的城市,新的城市又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都大量地增设新的城市,如,英国十八世纪中叶初级城市化阶段只有几十个市,到二十世纪初期基本实现城市化时增加到300多个市;美国二十世纪初期市镇数量只有五千多个,到五十年代突破一万个,到九十年代达到一万九千多个;日本在明治维新刚建立市制时,全国只设9个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增加到二百多个,到八十年代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全国设市城市增加到600多个。中国目前只有656个城市,远远不够。

第四,要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城市化政策。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同一地区内部各省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更应注重“点”,而不是“面”,更要依托城市和小城镇进行发展。这样才能降低发展成本而提高

发展效益。就全国而言,各省区都要从本省区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区域性城镇发展战略。

问:目前对县改市和县改区有不同看法,你如何评价这个问题?

答:这两个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行政区划体制改革调整的两个主要问题,县改市好不好实质是设市模式问题,县改区利弊如何关键取决于改得是否合理。

传统的设市模式是切块设市,国外是这种模式,我国改革开放前也主要是这种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变成整县改市模式。两种设市模式各有利弊,切块设市模式的城市化程度高,更能体现市的本质特征。但切块设市一般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增加一套县级建制,如果过去二十年我国都是切块设市,那就要多出400多个县级建制,多出一大笔财政支出;二是市县矛盾很大,块切大了,县里发展困难,块切小了市里没有发展的空间。而整个县改市正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既不增加机构,又没有市县矛盾,而且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所以两种设市模式有利有弊,利弊比较,整县改市利大于弊。当然,中国国情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无论是单一的切块设市还是单一的整县改市模式都不能适应需要,而应因地制宜、多模式并存。

至于大中城市郊县改区,不能一概而论,有的确实应该改,也有的确实是可改可不改。县改区从根上说是切块设市模式造成的,特别是那些市县同城、县包围市的地方,县改区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些地方市县矛盾非常突出,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问题日益突出,不改不利于发展。一些大中城市的主要领导同志,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领导同志之所以赞成大中城市郊县改区,因为他们在一线工作,对市县矛盾体会最深。

对县改市和县改区的认识和评价关键是要把概念问题和体制问题区别开来,体制变革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远远大于概念误差造成的负面影响。当然,无论县改市还是县改区,都有个“度”的问题,根本要求是科学合理。

问: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拒城市化”、“反城市化”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据我了解,所谓“拒城市化”是指城市近郊农民不愿“农转非”。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城乡政策不平衡;其次,土地政策规定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民可以出租,经营可获收益,而城市土地是国有的,因此有的村委会不愿变为居委会,就是由于转制之后,土地国有;再次,农民对进城有后顾之忧,城里人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民进城失去土地后,一旦失业的话则无生活来源,所以很多人采取“候鸟式”的奔袭,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进城打工;还有客观上原因,中国人口过多,吸呐有一个过程。问:在印度特大城市孟买,有300万贫民,住在塑料棚里,没有起码的卫生设施,强烈的贫富差距,成为城市犯罪的根源,如何避免“孟买”现象?

答: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比,投资回报率,就业机会多,生活质量高,故农村人口首选目标为大城市、特大城市,这样比较容易产生盲目性,进一步加剧大中城市失业的问题。一些西方国家这个问题非常严重,而我国目前还不很突出,这主要得益于一些相关的调控政策,有的政策虽然是不尽合理的,但有利于避免农民和小城镇人口向特大城市、大城市拥挤;其次,政府采取了疏导政策,劳动部门在春节过后公布各地的劳务需求情况,进行引导,各地有组织的进行了劳务输出;再次,我国有较好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原为收容遣送,现为自愿救助,城市生活有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基层的社区组织,是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基层组织,在非典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社区组织既管理,又提供服务。所以我国即使加大城市化步伐,也不会出现贫民窟等现象。问:城镇化与城市化两个概念有没有本质区别?

答:理论界这两种说法都有,我认为,二者并无本质区别。就我个人而言更倾向于用城市化,因为这有利于提高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际上,我国有关法律早已明文规定,我国“城市”包括“市”和“镇”。

问:您对“农民工”这个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7.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七

智能电网[2]是以包括各种发电设备、输配电网络、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物理电网为基础, 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技术、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等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智能电网, 又被称为电网“高速公路”, 是当今国际最前沿的环保能源产业之一。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中国智能电网是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规划, 智能电网在中国的发展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2009年-2010年是规划试点阶段;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设阶段;2016年-2020年是引领提升阶段, 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3]。因此, 在智能电网建设期间正确处理好智能电网建设与环保能源发展的互联互动关系, 实现节能减排显得极为重要。

1 在发电环节, 智能电网将逐步解决风能、太阳能等环保能源的并网接入问题, 打破目前环保能源利用的瓶颈

在发电环节, 我国能源分布比较集中, 国家比较重视大能源基地的建设。因为发电的电源比较大, 在发展智能机组的运行控制和网厂协调方面, 主要是低电压穿越等[4], 这相对于小电源来说要求比较高一些。智能电网将力求从提高电场的自动化与控制水平、发展储能技术、发展变频逆变技术三方面解决风能、太阳能等环保能源的并网接入问题。

2 在输电环节, 特高压技术将解决我国能源结构不匹配的问题, 将电能从发电资源充沛的西北地区输送到电力需求密集的东南地区

在输电环节, 我国能源现状存在的问题能源结构不合理, 电源和负荷相对距离比较远, 这就需要可以提供大容量、高电压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来缓解这个矛盾。对于智能电网而言, 如何通过大截面导线、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输电电路承载能力和在线检测检修技术是今后研究的重要问题。

3 在配电环节, 智能电网统筹安排配电, 提高电网整体的利用效率

网架坚强、结构优化的配电网络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配电环节的物质基础, 而运行安全可靠、具备能量流与信息流双向交互功能的配电网则是坚强智能电网配电环节的发展方向。因此, 应当从网络优化、集中/分散储能、分布式电源接入和配电自动化技术等方面, 合理规划, 提高整体电网的利用效率。

4 在用电环节, 智能电网可以很方便的帮助终端消费者区分电力消耗的高峰期和波谷期, 引导用户参与需求侧管理和系统调峰

4.1 坚强智能电网通过改变居民用电方式实现节能减排

与传统电网相比, 智能电网改编了居民先使用后付费, 不能对能源使用做决策的用电模式。智能电网将各种通讯方式与可控电气设备联系在一起,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为用户提供电量计量和电价信号等核心信息, 一方面可以实现便利的终端管理, 结合电价机制引导用户合理用电, 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 电网可以科学采集用户用电数据并加以分析, 掌握用户的用电行为习惯、进行合理的负荷分配, 甚至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管理决策。

4.2 坚强智能电网推动电动汽车等环保型设备发展, 减少石化能源消费, 实现节能减排

研究发现, 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后, 电动汽车电池的储能功能, 在优化电网负荷特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就目前采用的慢充技术而言, 一般情况下电动车可在5~8小时之内完成充电过程, 而据统计, 90%的汽车有95%的时间处于停驶状态[5]。这意味着通过合理的激励手段和先进智能电网技术, 能够引导电动车用户把充电时段安排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 有效地参与需求侧管理和系统调峰, 从而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以及对环保能源的接纳能力, 取得节能减排的巨大环境效益。

总之, 建设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 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大力发展环保能源, 将环保能源转换为电能, 减少污染物排放, 优化电源结构, 实现能源之间的相互替代和兼容与利用, 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符合国家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战略要求,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珂.智能电网推动“能源互联”[EB/OL].http://www.indaa.com.cn/dl2011/dlkj/201404/t20140402_1493671.html.

[2]肖立业, 林良真.构建全国统一的新能源电网, 推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J].电工电能新技术, 2009 (4) :54-58.

[3]李兴源, 魏巍, 王渝红, 等.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技术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 37 (17) :1-7.

[4]杨敬梅.从智能电网六个环节的建设中寻找机会[EB/OL].http://smartgrids.ofweek.com/2011-06/ART-290004-8420-28471274.html.

[5]靳晓凌, 李立理.智能电网助力电动车发展[N].国家电网报, 2010 (5) .

8.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建设经验试析 篇八

一、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

首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人民的生活富足安康,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其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国家50余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全国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选择,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我们就会在政治上迷失航向,我们的国家就会变质。

再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国之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证明,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我们才冲破了国家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障碍,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

二、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坚持这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求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我国50余年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已证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每前进一步,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坚持这条思想路线,不仅给我们党带来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且也带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突破性进展。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甚至会遇到干扰和破坏,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各种新问题,创造性地进行理论创新,闯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的探索,终于开创了这一现代化建设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植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沃土,是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

四、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

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党风建设。党风建设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各项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党风建设曾经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其次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再次,要坚持执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之一,在工作中充分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

五、健全民主与法制,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们国家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法规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项法律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法制国家,执法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必须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彻底杜绝以权代法、以政代法的现象,保证司法和检查机关的独立性。

9.伊通全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 篇九

近几年来,伊通满族自治县以融入长春半小时经济圈、建设长春市卫星城为发展方向,坚持规划先行、产业支撑、多元融资,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的承载、辐射和带动能力,全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城乡一体发展。高标准规划是推进城镇化的前提。伊通县城总体规划为“三城、一带、两区、五组团”的布局结构。三城,即南部新城、滨河新城和中心老城;一带,即伊通河景观带;两区,即河南片区和河北片区;五组团,即城北工业开发区、城北仓储物流区、城北滨河生活岸线区、城南西部生活组团和城南东部生活组团。农村完成了节点镇、中心镇和20个新农村推进村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加快南部新城区和滨河新城区开发,有序推进中心老城区改造。2010年以来,重点实施了南部新城区和滨河新城区建设。目前,西库仑大路已全线打通,东库仑大路正在积极推进,职教中心、体育馆等一批公建项目基本建成。对老城区11个棚户区进行改造,拆迁208万平方米,建设面积176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60%改造任务,2.5万户居民喜迁新居。

强化产业支撑,增强拉动能力。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将失去发展活力和生命力。伊通坚持把产业支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立足伊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业、第三产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的载体作用,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伊通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15平方公

里,分三期建设。为了积极承接长春的辐射带动,正在规划建设长伊一级公路,把公路两侧15平方公里作为开发区的扩展区,使开发区总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打造民俗风情、自然观光、生态农业等旅游区,带动了居民增收和城镇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累计投入城乡建设资金40多亿元,新上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造建设县级公路近百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实现了县城集中统一供热,供热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投资7676万元完成了县城给水工程,日供水量达1.5万吨,使县城居民吃上了优质水。投资1.5亿元,兴建了7个垃圾压缩厂、一座污水处理厂和一座垃圾处理场,城市生活垃圾实现了无害化处理。

实行多元化融资,破解资金短缺难题。资金是困扰城镇化进程的最大难题。伊通坚持走多元化融资之路,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是政府收储土地换取一部分。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县政府共收购国有土地250公顷,实行“招、拍、挂”,把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专项用于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搭建平台贷款解决一部分。成立了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从省发行贷款4亿元,用于伊通河改造和库仑大路征地拆迁。三是引导房地产开发商投入一部分。坚持“直接受益、合理负担”、“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引导鼓励开发商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四是县财政支出增加一部分。在财政预算中逐年增加对城镇基本建设投入,为推进城镇化提供财力支持。

编后:

城镇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城镇化水平低、增速慢,不仅制约投资需求,也制约消费需求;不仅制约经济发展,也制约民生改善。加快推进城镇化,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社会公平、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可靠保障。

10.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篇十

――莘庄镇小学北校区举行班级环境设计大赛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有利于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推进莘庄镇小学“一班一品”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3月24日莘庄镇小学北校区举行了班级环境设计大赛,22位班主任老师参加了活动。

本次大赛前,班主任老师带领班级同学按照比赛要求,从“特色班牌”、“班级特色”、“行规评比”、“班级小岗位”等10个方面进行设计,体现了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班级的个性特色和班主任老师的班级管理理念、工作亮点。同学和老师们匠心独具,或在文化内涵上运筹帷幄,或在版面设计上巧夺天工,或在班级特色上独辟蹊径。培养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文明礼仪特色、让孩子们体会语言之美并丰富语汇的绘本阅读特色„„在一个个教室参观评比的过程中,大家啧啧称赞的同时,心中早已被折服。

通过此次比赛交流活动,有效拓展了莘庄镇小学“一班一品”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相信镇小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会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相信镇小的班主任老师们定会努力营造一个个有着良好的班级风貌、丰富的班级生活、优美的班级环境、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的班集体,使我们的孩子在班级大家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上一篇:大班社会挑战一分钟下一篇:抗疫大学生感谢信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