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的汉字(精选10篇)
1.传神的汉字 篇一
关键词:诗歌翻译,“立形以传神”,直译,美学价值
一、文学作品意境的构成
诗歌是文学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谈诗歌翻译要先从文学作品谈起。文学翻译的任务,就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在流派纷呈的西方美学领域,就有诸多如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乃至解构主义美学等流派将形式置于中心地位来考虑。他们认为,艺术作品本身即是艺术本体所在,形式是第一性的东西。语言是作品存在的形式本体,形式的意义是文学之为文学的质点。正是借助于语言,艺术才呼唤出了那原本是不可见的东西。文学语言通过形象、比喻、象征围绕一个中心组织起来。以描述表现作品结构中的“张力”、“反讽”。谈到文学作品的意境构成,综众家学说之论点,可以用“言、象、意”三个字概括。中国意境美学中的文学作品本体论也呈现为三个层次,即有形(境)、末形(境中意)、无形(境外意)。这三个层次构成一个由表层(语言)、中层(形象)、高层(意蕴)逐层逻辑发展的整体。
二、直译“立形以传神”的美学价值
1. 翻译面临的问题
文学翻译的目的正是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而让人类共享各民族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翻译中要极力保存和传达的是作品的第三个层面———意蕴,因为意蕴是作品的灵魂,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普遍永恒的人性,是可以被世人所共享的。歌德认为艺术摹仿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应着重于从特殊性出发表现普遍性,从现实人物的个性出发反映其心灵无意识的幽深之处。文学翻译正是基于此才具有可行性的,翻译的内容才可能最终被理解和接受。翻译中最难处理的是无论采用直译或意译哪种方法,都会存在意义损失。一般来说读者对文本的欣赏是因言取象,由象悟意,从而由语言透过形象而抵达作品的哲思层面。将之直译过来,即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译文读者面对的将是陌生的概念,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如果交际者之间不具备共有的背景知识,那交际就不能很好地进行;而如果采用变通手法进行意译,即不再拘泥于原文的表面形式,而以传达原文的深层意义为主旨,舍形似而求神似,就会使语言和形象两方面都损失掉了。
2. 直译的美学意义
用发展的眼光看翻译,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则直译有着比意译更根本、更深远的美学价值。从美学欣赏的角度来看,直译面临的“言”、“象”陌生问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来逐步解决的。想象凭借记忆库中所提供的表象作为材料创造新形象,而记忆表象则来自人们审美体验是一个生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动态过程,它往往呈现出一种起伏发展的流动深化性。辛弃疾的《丑奴儿》一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和T.S.艾略特的“读一首诗即使一时的体验,也是终身的体验”,分别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说明了审美体验的深入过程是与读者人生体验的深入进程同步的。直译因为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意蕴所依附的物质形体,也就为读者通过学习必要背景知识以了解语言所指的概念,从而引起相应的形象联想直至最终较为准确地领悟作品的灵魂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它的美学意义是深远的,具有可发展性。
对于翻译语言,鲁迅曾有过“宁信而不顺”的主张,鲁迅是这样看待“顺”与“不顺”的问题的:“一方面尽量的输入,一方面尽量的消化、吸收,可用的传下去,渣滓就听他剩落在过去里。”我们今天使用的语言中,已经含有不少是从外国的词汇和语法里译过来的成分,它们经过考验、洗练,便沿用下来了。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语言的约定俗成这一特性。引入语经过一段时间的约定,便也成了民族语汇的一部分。事实上,在我国达千年之久的翻译历史中,像佛经、西方文学、哲学、科学著作等的翻译不仅引入了外邦思想文化的精髓,而且在语言形式(词语、语法、文体)上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应该说,直译在丰富民族语言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诗歌翻译中直译界限的把握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而且是“最高艺术”,本文以下部分就集中在诗歌译本的讨论上。先看Thomas Gray的一首题为“Elegy Written in a County Churchyard”(墓园挽歌)的诗歌的几个不同译本。
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The lowing herd wind slowly o’er the lea, /The plowman homeward plods his weary way, /And leaves the world to darkness and to me.
[译文1]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把整个世界留给了黄昏与我。(卞之琳译)
[译文2]晚钟殷殷响,夕阳已西沉。/群牛呼叫归,迂回走草径。/农夫荷锄犁,倦倦回家门。/唯我立旷野,独自对黄昏。(丰华瞻译)
[译文3]暮钟鸣,昼已暝,/牛羊相呼,纡回草径。/农人荷锄归,蹒跚而行,/把全部的世界,剩给了我与黄昏。(郭沫若译)
[译文4]暮钟报告着白昼的殉没,/鸣叫的牛群从草地纡回走过,/农人拖着疲倦的脚步返回家园,/把世界留给了黑暗和我。(江水华译)
[译文5]晚钟声声像送别白昼的丧钟,/哞叫的牛群在草地蜿蜒走过,/耕夫步履踉跄地踏上归程,/把世界留给黑暗,留给我。(涂寿碰译)
诗歌翻译要求很高,因为诗的语言具有音乐性,又具有形象性、象征性等,要做到“形神皆似”,即形象、音韵、意韵效果兼顾实属不易,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以上译本均属于名家之作,他们在诗歌方面的造诣都很深。所以本文只是运用文体学的一些理论对以上各译本的美学欣赏效果作一些局部性的分析,以说明直译所特有的“立形以传神”的审美价值。
原诗是一首挽歌体诗,在遣词造句方面要求语气严肃、节奏和缓,以体现哀伤的气氛。原诗运用了lowing和lea这两个诗化词语来代替更为常用的moo和ranch,正是为了避免这后两个词可能会给人带来的喧闹、世俗的生活图景。英语O,尤其是长元音/ou/,会赋予词语的一种铿锵有力、庄严而且常带有凄惨之意的修辞效果。所以在葬礼及类似的场合,要避免活泼轻快的/ɑ蘼/元音和明快的节奏,应使用长元音/ou/和平缓庄重的慢长节拍。/t/,/d/,/p/,/k/这些被认为听起来比较生硬不悦耳的声音在原诗歌中反复地出现,也是为了呼应挽歌的凄凉的气氛。而读以上几首诗,或由于诗体形式发生变化,或由于译词文体的不对应译成“吼声起落”、“牛羊相呼”、“哞叫的牛群”等,总觉得哀伤凄婉的情调少了许多,倒是有点田园风光的味道。
拿译文二和中国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相比,即可见两者在诗味上相差很大。另外,无论是这首英文诗还是马致远的散曲,其诗意的最浓烈之处都是在最后一句的点睛之处,通过对周围景致的冷静的描述,最后一笔反衬出人物的凄凉的心境,读来让人感受强烈。原诗的最后一句“And leaves the world to darkles and to me”中的介词to的重复的使用大大加强了对诗中人物的了解,翻译中也应把这种强调表达出来。如果说改变了文体就有可能改变原诗歌的味道的话,那直译也就是较为保险的一种译法了。以上五个译本各有所长,挑出一些语句重新组合成一首诗:
晚钟声声像送别白昼的苍钟,/鸣叫的牛群在草地上纡回地走过,/耕夫拖着疲惫的脚步踏上归程,/把世界留给黑暗,留给我。
这首新组合的诗以平和的语调、朴实的词语勾画出了一副动态的草原暮归图,它渲染的是一种凄婉哀伤的美学意境,基本上与原诗的语言风格和底蕴相一致。
从诗意的构成和诗歌欣赏的角度出发,我们同样可以在美学领域中为直译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诗的功能就是制造形象的功能,制造形象的方式首先是用一种具体形象描绘所写对象本身固有的某种特性,因此,诗有留恋事物外表的倾向。作者在创造诗的过程中,通常会借用一些特殊手段如使用古字、铸新词、精心安排的选择和组合、使用特殊句型等,而其中“词的安排是诗的一种最丰富的外在手段。深刻的心情本来用不着说很多的话,特别是在浪漫型的诗里,凝练的心情宜于用亲切简练的方式,才会产生效果”。王佐良先生也认为诗歌的语言“要丰富,要尖锐,要有各种风格,但是朴素最难,白文最难,而大诗人都是运用白文的高手。诗的散文化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一种可喜的发展,但这种散文首先是精练的好白文”。由此可见,语言形式本身对于诗意的构建是何等重要,诗歌语言并不在于它华丽不华丽,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构建的形象鲜活不鲜活。译者要琢磨透原文的思想、精神和风格,尽可能使用原文的口气,运用与原文相应的词汇,尽量接近原诗的形式,这样才能把形象传译生动,使后人读后饶有余味。
从诗歌欣赏的角度出发,同样可以论证出诗歌翻译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文形式的重要性,以及随意增损、变通对原文诗意的破坏性。众所周知,想象是艺术的灵魂。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和特殊魅力,正在于作品中所包含的意义的含混性,这些含混“使人们能够欣赏朦胧与空灵的审美境界”,如果文学作品失去了含混多义性,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特魅力。艺术创作需要想象,艺术欣赏同样需要想象。如果说优秀作品中往往会出现一种语义张力场———在文字之少和内涵之大中间造成的中间地带,既融有作者审美体验的澎湃激流,也留出了可供艺术接受者再度体验的广阔天地,那文学翻译就有义务不去破坏这种语义张力场,即尽力保存原作中的想象空间。以这样的美学观点来审视诗歌翻译中的一些变通、增损情况,就觉得很没有必要,反而有以辞害意之弊。在没有特别的文化障碍的情况下,直译会让人多了解一种诗风,多一种新的审美感受。
四、结语
中国的古诗古词、成语典故的魅力在于它们的原汁原味,而我们的鉴赏力则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熏陶才逐步提高的。对于外国文化的引入和吸收,笔者同样认为要形神皆收,在所有方法中直译(加批注)是一种较为根本、本身具有可发展性的方法。如果将原作者和读者各比作一条河的彼岸与此岸的话,那译者就是中间独立存在的桥梁。成功的翻译应使此岸的读者明晰地辨别出哪是桥梁,哪是彼岸,当然桥梁上如果同时配有导游,那是最好。即使没有,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那些求知欲旺盛的读者也会通过各种途径而不断加深对彼岸的认知的。
翻译是一种创作,但它是有限的创作。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形和神结合的独特与和谐,意和形是一致的。翻译家本应该是谦虚的,只能从原作的“形”中得“意”;言和味的关系亦如此,言外之味“是要由读者自己去体会的,翻译家的任务不是将这味表现为文字,而是要用文字引导读者体会这味,译者要自设藩篱,寻迹而行”。
参考文献
[1]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M].译林出版社, 1996.
[2]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94.
[3]朱克玲等.青年与美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6.
[4]江溶.艺术欣赏指要[M].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5]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传神达意”的翻译思想 篇二
关键词:汪榕培;传神达意;陶渊明;饮酒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212-03
汪榕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在英语教育、词汇学研究和典籍英译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汪榕培先生1942年出生于上海,1964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67年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5年6月到2001年9月担任大连外国语学院院长。现任大连大学特聘教授,兼任苏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校博士生导师。汪先生译著成就辉煌,先后完成了《英译老子》《英译易经》《英译诗经》《英译庄子》《英译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英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英译陶诗》《英译牡丹亭》《英译邯郸记》《陶渊明集》《邯郸记》《吴歌精华》《评弹精华》《昆曲精华》《苏剧精华》等译著,其中8种已入选《大中华文库》,是译著被收入最多的译者,为我国的典籍英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传神达意的翻译思想
“传神”一词是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恺之)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美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中。”后来这一词汇被广泛应用到文学艺术中。汪榕培先生的“传神达意”思想最早是在1997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比较与翻译》书中的一篇文章里提出的。“传神”就是传达原作的神情,包括形式、语气、意象、修辞等等。“达意”就是表达原作的意义,特别是深层意义,同时还要尽量照顾表层意义。“传神”和“达意”并不是并列结构,“传神”是“达意”的状语,要“传神”地去“达意”。可以看出译者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原作的内涵意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传达出原作的神情,这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传神”既包括传递外在的形式,也包括传递内在的意蕴。
二、诗歌英译赏析
汪榕培先生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他认为,要想翻译好一部作品,除了把作品理解透,还要了解作家的生平和一切与他有关的情况。为了翻译陶渊明的诗歌,汪先生特意去陶渊明的故乡去体验生活,收集了陶渊明诗的不同版本,在翻译时下了很大的功夫。陶渊明的《饮酒》20首是其代表作,都是醉后的作品,这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第五首。关于第五首诗的译本很多,下面只列举了汪榕培(以下简称汪译)、胡品清(以下简称胡译)、杨宪益(以下简称杨译)、谭时霖(以下简称谭译)4个英译本,通过译文比读来感受汪榕培先生的“传神达意”翻译思想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整首诗的大概意思是: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但却没有世俗交往的纷扰。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庐山傍晚山色秀丽,鸟儿结伴而归。这里面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而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4个英译本的译文分别如下:
My house is built amid the world of men,
Yet little sound and fury do I ken.
To tell you how on earth I can keep blind,
Any place is calm for a peaceful mind.
I pluckhedge-side chrysanthemums with pleasure,
And see the tranquil Southern Mount in leisure.
The evening haze enshrouds it in fine weather,
While flocks of birds are flying home together.
This view provides some veritable truth,
But my defining words seem to me uncouth.
(汪译)
I built my house in a world of men
Yet the sounds of horses or chariots bother me not.
“How is that possible?”I am asked.
To a distant heart, every place is a retreat.
I pluck chrysanthemums by the east hedge,
Peaceful the South Hill appears to me.
Good is the mountain air in the eve,
One by one the flying birds return.
Therein lies the meaning of life.
Veritable but ineffable.
(胡译)
I have built my cottage amongst the throng of men,
And yet there is no noise of horse and of carriage.
You ask me, how can it be? And I reply:
When my heart is absent the place itself is absent;
For I pick chrysanthemums under the eastern hedge,
And far away to the south I see the mountains,
And the mountain mists are lovely at morning and evening,
While birds keep flying across and back again.
In all these things there lies a profound meaning,
I was going to explain...but now I forget what it was.
(杨译)
My hut I built in the midst of men
endprint
But do not hear the din of life.
“And how could you manage, Sir?”
Serenity keeps my mind, my hut remote.
Chrysanthemums I was picking under the east hedge
When the South Range met my tranquil eyes.
At sunset the mountains are at their loveliest,
Sundown called in the weary birds.
The soul of Nature was here revealed,
Too subtle it was for words.
(谭译)
诗的第一句“结庐在人境”中的“结庐”表面意思是构筑房舍,实际上指的是诗人的居住地,而不是强调盖房子这一动作。其他译者的“I built my house” “I have built my cottage”“My hut I built”都强调了主语“我”建造房屋这一动作。而汪译的“My house is built”用了被动语态,更加强调诗人居住的地方而不是建房子的动作。诗的第二句“而无车马喧”中的“车马喧”是前两句翻译的关键。“horses or chariots”和“noise of horse and of carriage”都采用了直译,“the din of life”是意译的手法,比较符合原诗的意境,但汪的“sound and fury”则更胜一筹,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和境界。“ken”一词正好与第一句的“men”押韵。诗的第四句“心远地自偏”是对前四句的总结,“distant”和“remote”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遥远,或指关系上的疏离。“retreat”的表面意思是撤退,这里是名词,指的是静养地、隐居处,但都不如“Any place is calm for a peaceful mind”译得妙。诗的第六句“悠然见南山”中的“见”4位译者翻译得都很贴切,“see”和“appear to me”都能让读者感受到南山自然而然映入眼帘的意境。其他译者将“南山”一词译为“the South Hill”,“the mountains”和“the South Range”,都不如汪译的“Southern Mount”显得气势磅礴。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汪翻译为“This view provides some veritable truth,But my defining words seem to me uncouth.”“uncouth”一词通常是粗俗的、粗鲁的意思,而这里是古语“不知道”的意思,而且与前一句中的“truth”押韵,与其他译文“Therein lies the meaning of life,Veritable but ineffable.”“In all these things there lies a profound meaning,I was going to explain...but now I forget what it was.”和“The soul of Nature was here revealed,Too subtle it was for words.”相比更符合原诗的神韵。
从形式上看,4个译本每行的音节数及整首诗的平均音节数如下表: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汪的译文平均音节数是10.4,他的每一句译文也都在10个音节数左右,数量起伏不大,采用的是十音节五音步抑扬格。其他译者的每一句中的音节数不够稳定,有的句子较多,有的句子较少。此外,其他译者的译文中很少有押韵,而汪的译文每两句就会有押韵,采用的是aabbccddee的韵脚。整首诗中多用/au/ /ai/ /ei/ /a:/ /i:/等双元音和长元音。双元音和长元音听起来饱满,读者读起来会感觉琅琅上口、荡气回肠,与诗的意境互相呼应,更能体现诗人洁身自好、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从汪榕培先生翻译的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汪先生“传神”的不凡译风,领略到他“达意”的翻译妙笔。“传神达意”的翻译思想值得在译界推广和应用,汪先生孜孜不倦的精神也将更加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的典籍英译爱好者和研究者不断地进步。
——————————
参考文献:
〔1〕蔡华.陶渊明饮酒诗英译比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2).
〔2〕霍跃红.本色译者——汪榕培[J].中国翻译,2005,(5).
〔3〕李柯.陶渊明诗歌翻译的美学重构——以“饮酒(五)”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0,(2).
〔4〕刘性峰.论诗歌的翻译标准“传神达意”——以汪榕培译《枫桥夜泊》为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汪榕培.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汪榕培.陶诗英译百花开——陶渊明《饮酒》(其五)英译比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
〔7〕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8〕徐伟儒.音形义在别样美——评汪榕培《英译陶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8).
〔9〕朱安博.“译可译,非常译”——汪榕培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3,(3).
(责任编辑 姜黎梅)
endprint
But do not hear the din of life.
“And how could you manage, Sir?”
Serenity keeps my mind, my hut remote.
Chrysanthemums I was picking under the east hedge
When the South Range met my tranquil eyes.
At sunset the mountains are at their loveliest,
Sundown called in the weary birds.
The soul of Nature was here revealed,
Too subtle it was for words.
(谭译)
诗的第一句“结庐在人境”中的“结庐”表面意思是构筑房舍,实际上指的是诗人的居住地,而不是强调盖房子这一动作。其他译者的“I built my house” “I have built my cottage”“My hut I built”都强调了主语“我”建造房屋这一动作。而汪译的“My house is built”用了被动语态,更加强调诗人居住的地方而不是建房子的动作。诗的第二句“而无车马喧”中的“车马喧”是前两句翻译的关键。“horses or chariots”和“noise of horse and of carriage”都采用了直译,“the din of life”是意译的手法,比较符合原诗的意境,但汪的“sound and fury”则更胜一筹,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和境界。“ken”一词正好与第一句的“men”押韵。诗的第四句“心远地自偏”是对前四句的总结,“distant”和“remote”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遥远,或指关系上的疏离。“retreat”的表面意思是撤退,这里是名词,指的是静养地、隐居处,但都不如“Any place is calm for a peaceful mind”译得妙。诗的第六句“悠然见南山”中的“见”4位译者翻译得都很贴切,“see”和“appear to me”都能让读者感受到南山自然而然映入眼帘的意境。其他译者将“南山”一词译为“the South Hill”,“the mountains”和“the South Range”,都不如汪译的“Southern Mount”显得气势磅礴。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汪翻译为“This view provides some veritable truth,But my defining words seem to me uncouth.”“uncouth”一词通常是粗俗的、粗鲁的意思,而这里是古语“不知道”的意思,而且与前一句中的“truth”押韵,与其他译文“Therein lies the meaning of life,Veritable but ineffable.”“In all these things there lies a profound meaning,I was going to explain...but now I forget what it was.”和“The soul of Nature was here revealed,Too subtle it was for words.”相比更符合原诗的神韵。
从形式上看,4个译本每行的音节数及整首诗的平均音节数如下表: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汪的译文平均音节数是10.4,他的每一句译文也都在10个音节数左右,数量起伏不大,采用的是十音节五音步抑扬格。其他译者的每一句中的音节数不够稳定,有的句子较多,有的句子较少。此外,其他译者的译文中很少有押韵,而汪的译文每两句就会有押韵,采用的是aabbccddee的韵脚。整首诗中多用/au/ /ai/ /ei/ /a:/ /i:/等双元音和长元音。双元音和长元音听起来饱满,读者读起来会感觉琅琅上口、荡气回肠,与诗的意境互相呼应,更能体现诗人洁身自好、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从汪榕培先生翻译的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汪先生“传神”的不凡译风,领略到他“达意”的翻译妙笔。“传神达意”的翻译思想值得在译界推广和应用,汪先生孜孜不倦的精神也将更加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的典籍英译爱好者和研究者不断地进步。
——————————
参考文献:
〔1〕蔡华.陶渊明饮酒诗英译比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2).
〔2〕霍跃红.本色译者——汪榕培[J].中国翻译,2005,(5).
〔3〕李柯.陶渊明诗歌翻译的美学重构——以“饮酒(五)”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0,(2).
〔4〕刘性峰.论诗歌的翻译标准“传神达意”——以汪榕培译《枫桥夜泊》为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汪榕培.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汪榕培.陶诗英译百花开——陶渊明《饮酒》(其五)英译比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
〔7〕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8〕徐伟儒.音形义在别样美——评汪榕培《英译陶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8).
〔9〕朱安博.“译可译,非常译”——汪榕培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3,(3).
(责任编辑 姜黎梅)
endprint
But do not hear the din of life.
“And how could you manage, Sir?”
Serenity keeps my mind, my hut remote.
Chrysanthemums I was picking under the east hedge
When the South Range met my tranquil eyes.
At sunset the mountains are at their loveliest,
Sundown called in the weary birds.
The soul of Nature was here revealed,
Too subtle it was for words.
(谭译)
诗的第一句“结庐在人境”中的“结庐”表面意思是构筑房舍,实际上指的是诗人的居住地,而不是强调盖房子这一动作。其他译者的“I built my house” “I have built my cottage”“My hut I built”都强调了主语“我”建造房屋这一动作。而汪译的“My house is built”用了被动语态,更加强调诗人居住的地方而不是建房子的动作。诗的第二句“而无车马喧”中的“车马喧”是前两句翻译的关键。“horses or chariots”和“noise of horse and of carriage”都采用了直译,“the din of life”是意译的手法,比较符合原诗的意境,但汪的“sound and fury”则更胜一筹,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和境界。“ken”一词正好与第一句的“men”押韵。诗的第四句“心远地自偏”是对前四句的总结,“distant”和“remote”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遥远,或指关系上的疏离。“retreat”的表面意思是撤退,这里是名词,指的是静养地、隐居处,但都不如“Any place is calm for a peaceful mind”译得妙。诗的第六句“悠然见南山”中的“见”4位译者翻译得都很贴切,“see”和“appear to me”都能让读者感受到南山自然而然映入眼帘的意境。其他译者将“南山”一词译为“the South Hill”,“the mountains”和“the South Range”,都不如汪译的“Southern Mount”显得气势磅礴。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汪翻译为“This view provides some veritable truth,But my defining words seem to me uncouth.”“uncouth”一词通常是粗俗的、粗鲁的意思,而这里是古语“不知道”的意思,而且与前一句中的“truth”押韵,与其他译文“Therein lies the meaning of life,Veritable but ineffable.”“In all these things there lies a profound meaning,I was going to explain...but now I forget what it was.”和“The soul of Nature was here revealed,Too subtle it was for words.”相比更符合原诗的神韵。
从形式上看,4个译本每行的音节数及整首诗的平均音节数如下表: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汪的译文平均音节数是10.4,他的每一句译文也都在10个音节数左右,数量起伏不大,采用的是十音节五音步抑扬格。其他译者的每一句中的音节数不够稳定,有的句子较多,有的句子较少。此外,其他译者的译文中很少有押韵,而汪的译文每两句就会有押韵,采用的是aabbccddee的韵脚。整首诗中多用/au/ /ai/ /ei/ /a:/ /i:/等双元音和长元音。双元音和长元音听起来饱满,读者读起来会感觉琅琅上口、荡气回肠,与诗的意境互相呼应,更能体现诗人洁身自好、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从汪榕培先生翻译的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汪先生“传神”的不凡译风,领略到他“达意”的翻译妙笔。“传神达意”的翻译思想值得在译界推广和应用,汪先生孜孜不倦的精神也将更加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的典籍英译爱好者和研究者不断地进步。
——————————
参考文献:
〔1〕蔡华.陶渊明饮酒诗英译比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2).
〔2〕霍跃红.本色译者——汪榕培[J].中国翻译,2005,(5).
〔3〕李柯.陶渊明诗歌翻译的美学重构——以“饮酒(五)”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0,(2).
〔4〕刘性峰.论诗歌的翻译标准“传神达意”——以汪榕培译《枫桥夜泊》为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汪榕培.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汪榕培.陶诗英译百花开——陶渊明《饮酒》(其五)英译比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4).
〔7〕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8〕徐伟儒.音形义在别样美——评汪榕培《英译陶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8).
〔9〕朱安博.“译可译,非常译”——汪榕培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3,(3).
(责任编辑 姜黎梅)
3.肖像描写如何传神 篇三
首先,着意选取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的特征进行肖像描写。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在现实社会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外貌特征。因此在描写中,我们一定要善于仔细观察人物,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的独特之处来进行肖像描写。
例如:《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不是泛泛来写,而是抓住“眉”与“目”作为切入点重点来写,突出她的“娇”“弱”的气质。林黛玉外貌的其他部分,则让读者自己去补充想象。又如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关于老师蔡芸芝先生的描写:“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一颗美人痣,就足以写出了蔡芸芝先生的美丽,让我们永远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没有过多的语言,一句话就总括地勾画出了孔乙己独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鲁迅先生讲过:“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了,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采用画龙点晴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说描写人物只能描写眼睛。这里含有抓住重点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东西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其次,善于运用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突出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
在肖像描写中,别致巧妙的比喻和夸张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会让你描写的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传神。许多大作家的大手笔都是在肖像描写中善用比喻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例如鲁迅先生在《高老夫子》中写高老杆肩膀一扇一扇的走路的姿势,“像木匠牵着的钻子似的”。在《故乡》中,写豆腐西施是“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妇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把张开的两脚比做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生动的刻画了尖酸刻薄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形象。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马玉祥“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就运用了确节的比喻,把马玉祥比作“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形象地写出了马玉祥——一个来自北国青年的淳朴的气质。刘鹗《绝唱》“从后台帘子里面,出来一个男人,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把他的都是疙瘩的脸比作风干的福橘皮,突出他面容的丑陋。
有时描写人物外貌,可用漫画的.笔法。契诃夫的《套中人》在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貌时,就是这样漫画化的:“他(指别里科夫)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雨伞总是用套子包好,表也总是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包好;遇到他拿出小折刀削铅笔,就连那小折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一个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上耳朵眼;他一坐马车,总要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在这人身上可以看出一种经常的、难忍难熬的心意,总想用一层壳把自己包起来,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境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实际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了现实生活”。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写阿Q头上的癞疮疤: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这两段文字,都没有全面地去写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而是抓住人物外形的某一特征,用漫画笔法,带有一点夸张式地去勾勒。尽管在作品中,这两个人物在这时还是和读者初次见面,但他们的可笑的外表,一下子就深深地刻印到人们的心上。对他们的性格特征:一个是思想僵化的畸形人,一个是精神胜利法的可怜虫,也获得了具体的感受。运用漫画笔法描写人物外貌,往往在“点”上用力,漫画夸张的地方,正是人物外貌中最能反映其性格特征的关键部位。它不全面铺开,而是选准一点,把镜头对准它着力描写,好比把一个物件放到显微镜上让人们观看一样。
4.武汉传神实习报告[模版] 篇四
首先,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没必要用人脑储存所有的信息。第一,现在的翻译材料分门别类有很多,一个类别的专业术语,用语习惯,文本风格都繁杂的很,所以一个译员最好术业有专攻,选定一个方向来研究。第二,如果需要记得东西太多,时间也要耗费的多,不仅会觉得没自信,而且还会觉得很累。第三,现在有各种语料库来存储我们所需的信息,我们只需要用的时候从其中提取就可以了,这样不仅为我们的大脑减了负,还大大提高了翻译的工作效率。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科技对于现代翻译的重要性。
其次,虽然有科技帮助,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没有专业知识。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大部分借助的是谷歌或句酷等机器翻译,虽然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术语以及难词的翻译选择,但是一般语句不通,甚至会误导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有一定的英语语法知识,词语辨析和语言逻辑能力。在借助机器的同时再选择,逻辑,然后得出较好的翻译结果。
5.传神的汉字 篇五
Chief Legal Officer:We all know that Wolters Kluwer is an old brand law publisher, a so-called “law interpreter” over 170 years with offices in 40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How come then, that a multinational like yours didn’t make its debut in China until last year?
Nancy:In fact, CCH, which is part of Wolters Kluwer, began its operation in China as early as in 1985, compiling a series of anthologies on Chinese laws, financial and tax regulations related to foreign investment.Many overseas enterprises get to know about China’s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legal
framework through CCH which has maintained an office in China for 10 years by now and has brought out publications of approximately 20 million Chinese characters.We have very old ties with China.Wolters Kluwer formally entered China last year by restructuring its operations, combining all its independent sub brands and having them report directly to the headquarters in the Netherlands instead of to the Asia-Pacific head office as in the past.We did this because we have very good expectations for the Chinese market in general and also because we particularly value the experience and talents that CCH has accumulated for us over the last 10 years here in China.As a result, all our brand names found their way here and increased their business investment in China last year.
6.以目传神活化人物 篇六
描写人物的眼睛, 可以用细描的方法, 也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 通过对眼睛的观察, 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要把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东西写具体, 把人物写活。请看例文:
美丽的大眼睛
过去, 我一直不喜欢英语———那些枯燥的字母组成的枯燥的单词, 枯燥的单词组成的枯燥的句子, 翻来覆去, 实在无聊!自然, 我的英语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可是她的到来, 让我改变了对英语的看法。
我们第一次上她的课, 就被她那双又圆又大的眼睛吸引, 原本吵吵闹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我从没见过一双这样美丽的大眼睛, 美丽的大眼睛把我们带进了乐趣无穷的英语世界。
她在黑板上写下了6个字母, 接着用征询的口吻说道:“你们知道‘家庭’是怎么来的吗?”她用那充满期待的眼光巡视着同学们, 寻找着答案。我有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窃窃私语, 但又说不明白。
正当我们渴求弄懂的时候, 老师解释:“F就是爸爸, A就是和, M就是妈妈, I就是我, L就是爱, Y就是你们。组合起来就成了‘爸爸和妈妈我爱你们’, 这样一个‘家庭’就诞生了!”我们恍然大悟, 原来英语还可以这样学!
“真有趣儿!”我不禁笑了起来……
上她的课, 是一种享受。她那双眸子, 明亮, 深邃, 充满了智慧;她的嗓门儿大, 说话风趣。枯燥的字母, 经她一讲, 都像长了翅膀;无味的单词, 经她一说, 都像小精灵。她讲课的时候, 眨着大眼睛, 随时捕捉我们内心的想法, 双眼皮好像会说话, 我们听得着迷……
她上课, 眼神不时地扫过每个同学, 在两双眼睛接触的一刹那, 她那锐利的目光会洞悉我们的心底, 你会感受到智慧的力量, 由不得你不用心学习……
可是, 她的那双眼睛也有令人恐惧的时候。
有一次测试, 阅读失误的人很多。评讲试卷那天, 她一进教室, 不说一句话, 只是紧紧地盯着我们每一个人, 那目光锐利, 我们都不敢正视, 个个羞愧地低下头。我感到面颊和耳根在发烧, 心灵受到震撼, 暗暗发誓, 一定要下功夫学习, 不要再看到这失望的眼神。恰在这时, 老师发话了, 她表扬我和另外几位同学, 说我们肯动脑筋。然后, 微微眯起眼睛, 微微地点头, 似乎在问她自己, 又似乎在问:“究竟该怎样才能搞好学习呢?”直到下课, 老师都没批评大家。
我们喜欢上她的课, 盼望上她的课, 只为那双美丽的大眼睛。
文章着力描写的是老师的眼睛, 而侧重透视的是老师的智慧和心灵。从两个层面表现“美丽”:一是认真投入上好课———“她讲课的时候, 眨着大眼睛, 随时捕捉我们内心的想法, 双眼皮好像会说话, 我们听得着迷”;二是对学生寄予厚望———“我感到面颊和耳根在发烧, 心灵受到震撼, 暗暗发誓, 学习一定要下功夫, 不要再看到这失望的眼神”。作者以独特的视角, 刻画了一位热爱学生、责任心强、可亲可爱的老师形象。
7.传神写照的艺术魅力 篇七
2011年《民族魂 周顺恺画展》期间,我慕名采访周顺恺时,他充满激情地表示:“我是一个专业画家,关注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是自己应尽的责任感良知。”这个画展之所以能够得到市委、市府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欣赏与好评,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就在于作品能够围绕主旋律,以书入画,用笔墨表现,强调书写性,注重形象个性特点与人物内心精神的塑造,是运用大画幅艺术表现出具有学术深度,较高的视觉审美意识的不同时代内容的综合能力反映。
在展厅中观赏画家的一幅幅原作,仿佛与画家进行一次次艺术对话的心灵交流。
《最后的嘱托》,用笔简练,人物瞬间复杂心灵情感刻画准确,凝重的历史画面,悲哀与忧虑交融一体的氛围引人深思,唤起一种心心相印的共鸣。作品很好地把握住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肝胆相照的深厚情感,以及周总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在生命弥留之际,仍然深切地关注着党和国家命运的感人形象。
《铮铮铁骨》,略为枯涩的皴擦笔法很好地刻画出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的性格、情操,表現出他忠于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路线的坚定信念以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品格。人物身上枯润变化中的线条,不同层次的淡墨衣着结构处理虚实相间,受光处虚得强烈,又略有衣纹显现,背光处厚实凸显,恰到好处;同样是写意的笔墨,上身衣着虚中有实,下身衣着实中有虚,将笔墨技巧与人物心境的刻画达到形式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苏武》画面以特写的手法,刻画出一个奉命和平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无端扣留被迫牧羊19年,饱经风霜、持节不屈的老人形象,以岁寒清苦知高洁,风雪磨砺显真诚,很好地描绘出苏武身上具有的高尚民族气节的人物传神写照性格。画面上,人物面容的精细刻画与全身的简练写意对比,枯润变化的墨色披风与淡墨畅逸勾画的布衣结构形成强烈的对比,既展现出国画笔墨技巧表现的独特艺术修养,也对人物情操的描写起到很好的衬托。
《作家巴金》,重点刻画出巴老凝神注视前方的目光。炯炯有神,或在回首往事、或在关注时代、或在展望未来,任凭观者去展开诗意化的丰富联想。巴金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人物,画家借用巴金“我常将生比于水流这般”心境自述,在背景上运用淡墨画出的江水起伏跌宕、波涛汹涌,描写人物心潮澎湃的意境。
周顺恺与李宝林合作的《大会师》,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是一幅反映红军长征史诗般革命英雄主义胜利的画卷,画家运用写实主义的画风,抒写出一种气吞山河的英雄赞歌。
另外,画家还创作出一系列人物力作,如:诗圣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忧国忧民,却无奈浪迹天涯的心境写照;描写诗仙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放、浪漫的诗意情感,以笔墨抒发出引吭高歌的形象;运用简练而不简单的笔情墨趣,描写出“寄意寒星荼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文学巨匠《鲁迅》形象;用简洁而和谐的笔墨,描绘出齐白石与徐悲鸿两位大师深厚友谊的《大匠诗情》造像;当百年不遇洪水泛滥时,被部队官兵救起来的亲人们《泪洒长江》;为了服从祖国建设事业的需要,三峡地区无数乡民舍小家顾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三峡》等难以忘怀的纪实性画作以及大量描绘普通工人、农民、纤夫等乡土人情的画卷,抒发出“一生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品格豪气。
画家能书善画,除了单独书写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邂趋之”等很多彰显自我个性、阳刚硬朗的行草书作外;在很多画幅上均书写出笔力遒劲的题跋,既对画面表现的艺术精神内涵起到很好的补充,又形成书画交融一体的视觉构成美感的补白,在字体与画面上均展现出一种“多力丰筋者圣”的线性艺术特色风范。
画家以书法的笔法骨力入画,笔下的人物形象神采各异,无论是领袖人物,或是历史人物,无论是文学巨匠,或是普通老百姓,都倾注了深情厚意在其中,造型功力扎实,刻画十分传神,具有浓郁的原汁原味乡土情趣。使人在观赏系列画作后,产生出与画中人物和睦相处的亲和力,受到一种以艺术塑造民族魂精神,深刻而形象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生动教育,并领略到中国社会历史变革前进步伐的缩影。
8.中国绘画的传神与畅神之辩 篇八
在中国文艺中,尤其是绘画理论与创作中,“神”这一概念蕴含着丰富内容,这奠定了“神”在中国绘画艺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也彰显了中国文艺理论独特的风采。这在古代画论及诗文论着中俯拾即是,如:“形易而神难”;“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以形求”;“造理入神迥得天意”;“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当然,不同的“神”在含义上既有所不同,又相互关联。中国的哲学、人文环境是这一现象的直接根源。
与之相应,中国古典哲学中有许多概念也同样具有丰富内容。“仁”、“虚”、“无”、“道”、“气”、“韵”、“意”等,与“神”一样,不曾说清楚;也不能说清楚;更不必说清楚。有时他们在含义上有所涵盖,甚至本身就是某一概念在不同场景下的另一说法。“乃圣乃神”即言物、人之圣洁尊高。(《尚书,禹贡,大禹谟》)“阴阳不测谓之神”即言不可名状之神秘性,(《周易·系辞》)三国王弼注曰,“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可见与“无”、“空”相近。“圣无所不通,神妙无方”即言变化无穷、通灵广大。(《尚书注疏》)荀子《天论》“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即言其天道不测。“天之神栖乎日。人之神栖乎目”即言气质灵府。(宋·邵雍《皇极经世》)“故鼎钟刻,则识魑魅而知神轰”即言圣贤仁道。(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陆机《演连珠》“形逸神劳”与清蒲松龄《促织》的“儿神气痴木”即言意态神采。
在哲学中如此,在美学中也如此。陶宗仪《说郛》载“顾恺之善画而人以为痴;张长史工书而人以为颠,予谓此二人之所以精于书画者也。庄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欧阳修“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这里的得意既是得神之意。元稹“张躁画古松,往往得神骨”。苏东坡《传神记》“于传吾神,大得其全”。明王世贞《弁州四部稿》“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乃为合作。若形似无生气,神彩至脱格,皆病也”。原济《石涛画语录》“见用于神,藏用于人”。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同一个“神”字,其深层结构不同,内涵与外延皆有所不同。这强化了“神”在文艺理论中的作用,也正是其魅力所在。不过,囿于古人“厚积薄发”的治学方针、“不足为外人道”的立言风格,及今日学子“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加上乱贴标签的思维习惯,对“神”的理解却常常是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形成了美学中对“神”这一概念的理解难度与魅力共存的现象。相比较而言西方美学中“神”的概念,则较明了。苏格拉底:“所以一个雕像应该通过形式表现心理活动”(《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1页,朱光潜编);柏罗丁:“艺术决不单纯模彷肉眼可见的事物,而必须回溯到自然是无所从出的理念这一根源”(《美学文献》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第411页。缪灵珠译)。由此可见,西方所指的神主要是与外在形体相对的人及物的精神或对上帝理念的模彷。中国的“神”如前所述,除了包含这些,更具有丰富性,更具有自身特点。
魏晋时期,美术创作达到新的水平,“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当时绘画集大成者系顾恺之。他的理论和实践继承前人成果,在作品中继续描绘忠臣烈女,提出与其实践相应的理论心得“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以形写神”。无论作品还是理论足为后人法式,也奠定了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但理论上与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在魏晋玄学兴盛的时期,宗炳敏感地截取了其“明心见性”的修身成果,并很有先见地嫁接在绘画上,提出“畅神”,使绘画实践尚未成熟之时,理论上的指导却已经等候在那里了。千余年过去了。我仍不敢断言这是中国艺术的幸运抑或是不幸,但这是事实。顾恺之、宗炳的“传神”、“畅神”观念即是他们从不同角度得出的心得,并最终形成与宋明理学“程朱学派”的“理”、“陆王学派”的“心”相互对应的两大体系。无论关于“神”的叙述如何不同,但基本都在这两个框架中展开的。我们可以就对“传神”、“畅神”这两大体系的共性与特异性分析人手,从古今论著中抽丝剥茧,初步做一下分析和归纳,理清其大致范围,使今后人们面对古人画论时不至于不知所云:面对西方美学中“神”的论述时不会混淆或视如陌路。
无论东西方美学画论中,提及“神”常常与“形”相对应,这本无二致。略举几例。顾恺之“以形写神”。宋袁文《瓮牖闲评》“作画形易而神难,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凡人之形体,学画者往往皆能,至于神采,自非胸中过人,有不能为者”。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以形求。世之观画者,唯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采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而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西方画论的类似情况。柏罗丁谈及:“显而易见,这块由艺术加工而造成形式美的石头之所以美,并不因为它是石头(否则那块顽石也应该像他一样美了),而是由于艺术所放进去的理式”(《美学文献》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第4lI页。缪灵珠译);德拉克洛瓦:“绘画总应该表达思想”(《德拉克洛瓦伦美术和美术家》辽宁美术出版社,1981年,第228页,平野译)。言及此处,对“神”的概念的理解似乎很清楚,即与外在形态相对立的美在精髓,虽然对其内涵也不甚明了、但毕竟东西方美学中的“神”都具有这一层面的含义。然而,人们往往满足于理解到此,不求甚解于此,对其更深层含义不明了的根源也在于此。而中国的绘画理论中“神”具有更深层涵义,这体现在宗炳的“畅神”理论中,正是这一“更深层涵义”拉开东西方美学理论根源的差距。除了物质与精神对立的“神”,还有社会含义的“神”,个体意义上的“神”,顾恺之的“传神”,夏禹的“知神奸”,宗炳的“畅神”各自与之相应。而在文艺绘画理论发展中,宗炳的“畅神”理论逐渐成为主流,并最终成为最代表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
有趣的是宗炳这一理论的提出,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神”这一概念包容性含义的含混理解,以偷换概念的方式,在“山水以形媚道”与“畅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为山水画起了这么一个不是很恰当的名字,是山水画创作不仅可行,而且披上儒家外衣,行道家之实,被提升到“道”的高度。须知宗
炳的“畅神”与顾恺之的“传神”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宗炳所开导的系统中“畅神”所畅的是画家的心性,是个人化的。宋邓椿《画继》描写得很详细,“少陵东坡两翁,虽注意不专而天机本高,一语之确有不期合而自合者。杜云:‘妙绝动宫墙,则壁传人物须动字始能了。请公放笔为直干,则千丈之姿,于用笔之际,非放字亦不能办。’至东坡又曲尽其理如:‘始知真放本细微,不比狂华生客慧。当其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非前身顾陆,安能道此等语耶”。
在顾恺之所实践的框架中“传神”所传的是画家以外客体的理、情。顾论及画人时道:“四体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苏轼:“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清顾炎武《日知录》“古人图画,皆指事为之,使观者可法可戒……自实体难工,空摹易善,于是白描山水之画兴,而古人之意亡矣”。前者宗炳的“神”接近宋明理学中“心”的范畴,后者顾恺之的“神”接近宋明理学中“理”的范畴,只不过美学没有像理学中“理”、“心”那样交替兴盛,而是出现了“畅神”(即文人写意)一家独盛的局面。宗炳之后,中国古代画家,尤其是山水画家,逐渐地便以“传神”的名义大畅其神,并最终大行其道。顾氏的“传神”在于“以形写神”,这与西方的“神”到有许多相通之处:而宗炳的“畅神”实际上就是发展到后来的“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这是西方美学所不曾具备的,即便是今天西方个体(自然、社会、个人层次分明。科学划分学科清晰以分析综合为研究方式)高扬的时代,彼之表现性绘画也不具有畅神的本质因素。具有“天人合一”的人生观的个体(“浑然物我”的人生观自然观、“内省”“顿悟”的求知方式)所畅之“神”是人与自然一体的我的“神”,西方的现代表现性绘画是“自我”、“本我”、“超我”人格割裂下的产物,真实却病态,是本我痛苦的呐喊,不同于东方文人“哀而不怨”的吟唱。这种吟唱也是自我意识高扬的产物,这个“自我”因为其内在的超稳定结构,能够自我疗伤,反而与孔子的美学追求相一致。
实际上,我们在理清“神”的延伸脉络时,会发现画家表现自我意识中的“神”是较晚发生的,而且并不明朗。中国古典画家自我意识的高扬,便是在魏晋时期初萌。王度“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萧贲“学不为人,自娱而已,虽有好事,罕见其迹”。宗炳“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在以后的千年问,画家对自我意识的表现逐渐自觉。手法也日益成熟。并逐渐排挤了原先正统意义的绘画观念。绘画主体从“君子”逐渐成为“才子”,“传神”逐渐在融合中让渡给“畅神”,“传神”逐渐从“显性”变成“隐性”;而“畅神”则从“隐性”逐渐成为“显性”。在王阳明的心学的带动下,绘画理论中“神”即“性灵”成为画家“畅神”的主体,并成为中国古典绘画当然的核心,以“畅神”为目的的文人写意画成为主流、主体。倪云林自论画云:“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乾隆《御定佩文斋书画谱》载,“迨苏玉局、米南宫辈以才豪挥霍,借翰墨为戏具,故于酒边谈次,率意为之,而无不妙,然亦是天机变幻,终非画手。譬之散僧人圣,瞰肉醉酒吐秽悉成金色,若他人效之,则破戒比丘而已”。原济《石涛画语录》讲到,“画从心而障自远矣”。陈师曾道:“所贵乎艺术者,即在陶写性灵,发表个性与其感想”。这期间,偶不同声音,孙承泽转引谢在杭《五杂俎》“今人任意师心,鲁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也”。在一片“写意”的“性灵”浪潮之中,这样的声音无人理会。
那些“写意”“畅神”的“才子”太明白“神”的不同含义,为了在纷繁的社会中讨得一片自己的心灵隐居之所,他们便以“传神”为借口行“畅神”之实质。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又做不到融“传神”“畅神”为一体,这毕竟“必欲此心存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明·王守仁《近思录》)。自我标榜“写意”“自娱”“不同流俗”“画不求售”便有“私欲”,即“落窠臼”。齐白石曾讲,“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然而做到这一点终非易事,他们只能继承祖师爷宗炳“英雄欺世”的手法,以“逸品”自居,自高其“风神”,利用“神”本身含义的丰富性,依旧造成对其理解的含混,以致于时至今天仍被误读。而清代石涛以“畅神”为手段“传神”为目的的绘画实践标志着中国古典绘画最后高峰时代的总结。《石涛画语录》中提及“为山川写性灵”、“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就是以“畅神”、“写心”来达到“传神”目的的。“我有是一画,能贯山川之形神…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于大涤子也。”囿于人们对古人概念理解局限,我们对传统问题不甚明了,对古典绘画精髓不知所云,影响理解、认知、辨识和选择。
9.传神的汉字 篇九
关键词:电视编导,画面细节,特征,细节意识
电视画面细节指的是电视工作者在现场摄像之后, 然后选取那些可以能够引起强烈视觉冲击的画面, 或者是在录制结束后经过后期的电脑特技编辑手段, 在影像中插入一些能够增强信息饱满度的背景资料的画面。电视是靠画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的, 而电视画面细节的多元化特点可以以小见大, 以微见著, 可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所以说电视画面细节的刻画是电视编导必须重视和掌握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手法。
一、画面细节的作用
1. 画面细节可以“以小见大”突出人物和事件的特点
电视编导通过把握和运用生动传神的画面细节可以对人和事物起到“放大”的作用, 进而生动、真实地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加深电视观众的记忆深度, 提高电视信息的传递效率。试回想2004年的奥运会, 中国女排在两连败的形势下奋力拼搏, 背水一战, 终得胜利, 这一时刻, 电视画面上主教练陈忠和本来严肃的脸又露出了笑容, 主攻手激动地趴在地上, 相反, 对手俄罗斯队的主攻手失望之极的面部表情, 这些画面细节形成的鲜明对比, 让观众深受感动, 自然也就增强了观众的记忆深度。好的画面细节可以激发观众的想象和联想, 引导观众进一步介入, 可以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进而突出人物和事件的特点, 最终令观众获益多多, 也就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2. 好的画面细节有助于观众审美态度的形成
观众都会对电视节目有一种情感期待, 希望电视节目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或者希望电视节目能够符合自己的兴趣, 使得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追求。观众的这种情感期待是一种审美态度, 它的心理表现就是审美注意, 是审美心理的准备阶段, 观众对电视节目关注、有兴趣就是审美态度的形成。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 记忆的强度是由信息对大脑思维的刺激程度决定的, 刺激越强烈, 信息的参与程度也就越高, 也就越能产生强的记忆。所以一旦一些画面细节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 那么观众就会为这一节目留一席之地, 在下一次观赏节目时, 心理上就已经存在着一种期待。
3. 画面细节可以帮助观众实现审美超越
审美活动是由内体验向精深境界跨越的, 审美超越是建立在审美理解的基础之上, 然后体现在主体对美的一种理解和一种心灵追求, 对美的理解越深刻, 同时对美的领悟也就越透彻, 最终才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难以言喻的审美含蕴, 实现审美超越。当主体对审美的理解达到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时候, 也就是审美超越阶段, 也就达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超越, 进入审美超越阶段, 也就达到了审美活动的最高阶段, 一种理想境界。
二、怎样把握和运用画面细节的一些体会
画面细节究竟应该怎样把握, 怎样运用, 在何时运用, 运用什么样的细节才能使得突出节目的特点, 才能增强观众的记忆?可以说画面细节的运用不是电视编导随意安排的, 它的运用应该考虑作品的主题, 并且在安排画面细节的过程中不能过多过滥, 也不能削减得太严重。那么, 电视编导应该怎样把握和运用画面细节呢?下面就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1. 编导应该培养用固定镜头捕捉并表现细节的意识
电视编导的画面细节意识决定了他们能不能及时准确地用镜头捕捉到生动传神的画面细节, 画面细节的捕捉需要电视编导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预见性。电视编导把握并运用画面细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画面细节只有生动传神,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这样的细节才能够打动观众, 而这样的细节捕捉就要求电视编导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准确把握, 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透视力。
(2) 能够打动自己的画面细节才能打动观众, 所以电视编导在做节目时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节目中, 并了解事物的背景, 这样才能发现并及时捕捉感人的画面细节。
(3) 在新闻事实中, 要求为观众传递信息并增强观众印象, 这就需要编导学会用精炼的画面细节表现出新闻事实, 并具备较强的组织画面的能力和创造力。
2. 避免细节特写误区, 适度使用画面细节
画面细节是电视节目的亮点, 但是在使用时要适度, 尤其在电视新闻的拍摄中, 如果使用不恰当, 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新闻拍摄中, 画面细节不等同于特写镜头, 不能一直考虑特写镜头, 形成思维定势, 要将画面细节放在整体环境中来体现新闻主题。画面细节能够体现内容的真实性, 有助于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但是并不是说每个节目都需要画面细节, 画面细节也不是越多越好, 电视编导要做到视听兼备, 把声音和视频相结合, 运用视听“联姻”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让电视节目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3. 运用后期制作的特殊处理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 电视编导要想让节目脱颖而出, 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和业务技能, 为了更好地突出画面细节, 可以运用后期制作的特殊处理来让画面细节更具表现力。处理时可以使用慢镜头、镜头回放或者使用特殊符号来突出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细节, 让观众看得更清楚, 印象更深刻。■
参考文献
【1】黄匡宇.《电视新闻细节论议》载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期【1】黄匡宇.《电视新闻细节论议》载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期
【2】陈丈彩, 李泳.《细节在电视专题片中的魅力》载于《理论观察》2003年第3期【2】陈丈彩, 李泳.《细节在电视专题片中的魅力》载于《理论观察》2003年第3期
【3】马武.《新闻报道要注意细节的运用》载于《新闻观察者》2009年第9期【3】马武.《新闻报道要注意细节的运用》载于《新闻观察者》2009年第9期
10.传神的汉字 篇十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标题,文字,传神达意
引言
书籍装帧一词最早由日本设计师提出, 书籍装钉, 或谓“装帧”, 本来就是近世才讲究的事情, 而东亚各国之中, 又以日本吸收西方事物最早、最多, 早至明治初年, 已设计出各种款式的装帧。当时日本文人将大量外文作品翻译成日语, 设计家也在新出版的本子上添加新颖的设计。尤其是对书籍标题文字的设计方面日本设计师做到既不浮夸又能与书籍内容传神达意。
说到“文字”, 人人皆知是用来表意的“符号”。但同时, 它也具有不同形态。而对于字体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手法不同, 甚至可以左右读者的阅读感受, 达到“使读者以设计者所期望的方式和语义去理解一段文字、一段话”的效果。选择形式多样的字体, 在其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加工和表现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日本“装帧家”尤其擅长巧妙的将字体设计运用到书籍装帧设计中。
一、手写字体在标题文字中的维妙维肖
手写字体之中常常蕴藏着一个人的人品与性格, 正如中国俗语常说的“字如其人”, 运用手写文字作为书籍标题将书中人物或内容特点呈现出来时, 观者就会感觉有趣。以摄影家Miyon所著的《现在我在这儿哦》一书为例, 这是一本作者记录她与孩子日常生活的随笔写真集。封面标题是日本设计师叫作者5岁孩子以手写的形式写下的, 并且设计师将孩子写错后涂改的痕迹大胆的原封不动保留下来, 并将作者的名字至于其上, 让观者认为封面上的文字就是书籍中的小孩书写的, 从而起到标题文字与书籍内容遥相呼应的奇效。
手写字体的效果的确比印刷字体更具“吸引力”, 原因在于手写字体无论如何都会带着笔者的性格特征, 从中透出一种活生生的真实感, 继而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在全世界都在热衷于优美的电脑字体设计时, 日本设计师却尽可能的在设计中积极地运用手写元素。
二、打破字体在标题文字中的客观平衡
统一整齐的印刷字体原本是一种秩序规整而合理的设计元素, 单从形态上看, 就似乎彰显着某种“独一无二的客观平衡性”。这种平衡所指的是无论文字对象是谁, 它们所传达和呈现的信息皆是一视同仁、等份等量的。而日本设计师常常会反其道而行之, 做出打破常规的设计。北野武《北野武诗集——我成了个傻瓜》封面标题设计中, 设计师故意将书名中“鹿马” (日语中‘傻瓜’的意思) 两字分解, 并对笔画长度与字体大小稍作改变。如此一来标题中施以歪斜变形处理的字便凸显出来了。日本设计者对不遵循常规字体设计的客观平衡, 故意打破这种规律, 由此这种设计手法反而突显出一种异于常态的其妙之感。
三、巧借作者的创作风格用于标题设计
标题文字也能彰显书籍内容的创作风格, 如何使得二者相互匹配是所有书籍装帧设计师都要面临的困难, 与其漫无目的的设计相似的作品做到相互迁就, 不如运用书籍作者的创作风格将其设计化运用到标题字体中。日本装帧家铃木成一在为一位杂志社编辑设计“编后记”时, 就事先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一种质朴讷言, 而有时候文字间也会保函调皮的另一面。借助作者的这种创作风格, 将作者的气质秉性以标题文字形式展现出来, 所以铃木成一在这本《怒涛生活之编辑后记》的标题文字设计中加入了古文形式字体的厚重感, 再将文字的外形置入直线构成的迷人线条, 这样的标题设计恰好呈现出了作者创作风格的样貌与韵味。
书籍作者笔下所营造的世界本身就具有一种强大的创作风格, 一般设计者大众化的设计表现很难与之相匹配。所以日本设计师在设计标题文字时常常索性直接“变身”为作者, 接他们的创作风格完成设计。这样一来设计就变得更加简单、干脆、直观。那样就好比作为设计者在作者的“导演”下完成设计。
四、运用字体捕捉叙事书籍的时代背景
每个叙事书籍内容发生的时代都不一样, 能够通过设计元素使读者快速感受那个时代背景, 更有益于提高读者阅读时候的代入感。好的书籍从标题就能让观者迅速感受一种地域文化与时代背景。就如中国女作家卫慧的小说《像卫慧那样疯狂》一书的日式标题设计, 因为故事背景发生在1968年的上海。所以标题运用六、七十年代上海海报的就字体设计, 用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营造出那个时期的一种背景氛围。标题文字根据国家、地域、时代的不同, 运用适合的印象与风格字体表现形式。将特有文字的形态元素, 设法糅合于书名中, 文字使用具有时代性的渲染、倾斜、重叠等不同设计手法处理之后, 来捕捉书中地域与时代特有的氛围, 从而由标题引导读者走进书籍内容的时代背景。
无论什么设计手法, 对于书籍标题文字设计的关键在于能否将书籍内容传达出来。过于浮夸的设计只会让读者翻开书籍之后觉得虚有其表, 太过含蓄的设计又不能吸引读者阅读的欲望, 所以做到准确的传神达意符合内容的设计才能给读者带来最真实亲切的阅读感受。
参考文献
[1]铃木成一.《装帧物语》.中信出版社, 2013年1月第一版.
【传神的汉字】推荐阅读:
小学遨游汉字王国作文:有趣的汉字10-13
我爱你汉字——汉字的演变第1课时09-06
有关汉字的谜语06-30
有趣的汉字(教案)08-05
《有趣的汉字》大班教案06-09
汉字的作文600字06-20
《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06-26
汉字的规律和特点07-19
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08-17
有关汉字故事的书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