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信息化观念 助推教育现代化步伐(5篇)
1.更新教育信息化观念 助推教育现代化步伐 篇一
2009—2010学校转变教师观念计划
转变教学方式,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对教师提出更多的要求,如要求教师们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还应是学者,是科研人员;教师们还应具有政治家的谋略,有经济家的理财观念,有电脑专家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在诸多要求中,更新教育观念尤为重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动的课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实操作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
一、关注人文,树立我是学生的观念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师生间的交往,重视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强调教师在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倡导弘扬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树立起“我是学生的观念”要求教师们卸下那副师道尊严的面孔,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们一道活动,探索,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伙伴,使师生关系真正建立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二、直面挑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十一世纪,科技的信息化,文化的多元化,将我们带进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都对每个教师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
其次,信息技术已成为新世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其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日趋重要。《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课程的变革和发展。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将产生巨大的变革,教师的角色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有的可能是教师闻所未闻,接受信息技术的教育也摆在每位老师的面前。
三、加强实践,树立课后反思的观念
与课前必须认真备课一样,课后反思也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教师对整堂课的内容、结构、教学方法、设备的使用等都进行了反思,并及时地进行调整。所以用心地建立一种反思的自评制度是很重要的。有一位教育学者曾经说过:“写一辈子的教案、未必有成就感,但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后记就能成为一名教师。
四、以人为本,树立全新的课堂评价观念
当今,基础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日益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
书本知识为本位的评价标准已成为一种陈规陋习,因此,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状态:这堂课学生是否能做到积极思维,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发表意见是否具有独特性、创造性。
2、交往状态:课堂上学生是否善于学习和欣赏别人的优点,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同学之间是否做到团结合作,相互帮助。
3、生成状态:学生课前预习时所遇到的困难是否都已得到解决;对下一次的学习是否更具有信心。
色帕巴依乡中心小学
2009年9月
2.更新教育信息化观念 助推教育现代化步伐 篇二
1 增强经济实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中指出, 东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方面的差距大约是10年, 而兰州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经济的发展仍处于相当低的水平, 经济实力居全国省会城市之后, 这几年的经济建设在西北地区也不如我们的左邻右舍, 与西安的差距令人惊叹!与乌鲁木齐、银川的发展也有差距。兰州的经济发展更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非省会城市的水平, 甚至不如南方一个发达县的水平。所以要创建文明城市, 首先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 经济发展首先要腾飞。在经济建设中不能只看到增长速度, 要以经济的增长量为考核目标。因为兰州的欠帐太多、基数太小, 现在政府部门要为兰州的经济建设扎扎实实做行之有效的服务, 做好具有前瞻性的规划, 营造良好的投资招商环境, 筑巢引凤, 充分发挥兰州新区大力发展的有利时机, 争取大量的、看好兰州市场的投资者到兰州来掘金, 带动兰州的经济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 才会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 缺乏城市理念
全市所有部门的干部职工应具有浓厚的城市理念。一座城市的好与否, 首先是看政府的经营管理是否到位。有一本书上讲的, 看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 要先看这个单位的厕所, 这最能体现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兰州的管理者一度盯住“树窝子”, 体现了管理者的气魄。可兰州的现状又令人们不得不思考, 兰州较一些发达城市缺乏城市的底蕴和理念。给人们的感觉不象一个大中城市, 甚至不如一些管理有序的小城市或县城, 兰州几乎是一个杂乱的大集市。最近新一届兰州市党政班子上任后, 才使广大市民看到了一些未来兰州的希望。惩治了祸害一方的贪官污吏, 逐步提升了兰州市民对未来的期盼。兰州市委市政府制订的“治庸计划”、“效能风暴”、“兰天工程”等有效措施, 一度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强烈关注, 也成了各大媒体, 直至中央台关注的热点, 达到了一定治庸的目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 对城市建设中的“梗阻”进行了疏通, 使人们看到了政府的作为。可是在城市中几年来的“小炮楼”、“烂尾楼”、“断头路”还“风景依然”, 给兰州的城市形象造成的损害有目共睹, 负面效应不可估量。城市脏、乱、差治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治表不治本, 讲形式, 不求实效。种种迹象表明, 兰州的文明城市建设目前还没有深入人心, 在众多的“行动”、“风暴”中, 不能善始善终, 有头无尾, 缺乏有效监督, 更不具有长效机制。一阵“风”过之后, “涛声”依旧, 该脏的还是那么脏, 该乱的仍然是那么乱, 差的地方基本还是那样。公交车的抢速行驶, 个别站无序停车, 既对乘客和行人造成了安全隐患, 也对本来拥挤的交通造成了堵塞, 有些站点公交车并排停在马路上, 上下客人就要在车缝中来回穿梭。一看到这些就能体会到城市的管理。兰州市民已经“习惯”了, 可外地人一看见, 惊叹万分。马路市场的整治, 为什么会形成“游击战”, 你 (城管) 来我 (商贩) 走, 你走我来, 这充分说明城市管理者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在建设文明城市的进程中, 决策者充满信心, 广大市民万分期盼, 但为什么文明城市建设进程缓慢, 甚至停顿不前, 城市管理工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我们认为关键是政府各级组织的执行者没有充分发挥肩负的职责, 没有下定决心破釜沉舟, 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政府有关部门经常组织考察、参观、取经团深入到先进和发达地区观摩、学习, 怎么就不能把别人成功的做法在我们的实践中引用, 在城市管理方面做出一些让市民能真正体会到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实事。城市管理方面兰州的环保“兰天工程”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值得其它各部门借鉴和学习。在文明城市的建设中, 起核心作用的是政府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 (社区) 工作人员, 只要这个群体能完全遵照市委、市政府的精神和要求, 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 勤奋工作, 甘为公仆,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文明城市建设才会有起色。所以要加快建设文明城市的步伐是全市各级干部职工和市民责无旁贷的责任, 全市上上下下都要有城市管理和经营城市的理念, 只有上层的信心还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政府各级组织和人员恪尽职守, 更新观念, 尽心尽力为兰州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3 缺乏市民意识
兰州由于外来人员较多, 造成了全市市民素质较低的现状。城市的文明就是每个市民文明和城市各项活动有序的集中体现。而兰州人最缺乏的是“城市是我家, 建设靠大家”的意识。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不准乱扔烟头、随地吐痰, 若有不符合城市文明的行为, 不但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更会招来众多当地人的鄙视和唾弃, 这些城市已经形成了文明的氛围。而在兰州的大街小巷, 不要说这些不文明的现象, 就是随地大小便也没人过问, 只想自己的方便, 根本不顾及社会公德, 充分说明市民社会道德水准非常低下。在公交车里, 专门设有老、幼、病、残、孕等专座, 但由于市民素质的低下, 缺乏应有的尊老爱幼意识。当你看到年迈的老人扶着把手颤巍巍的站在坐在专座的年轻人身旁时, 不仅为占专座的人愤慨, 更为这个城市的文明悲哀!小摊小贩为了自己的方便, 残枝烂叶随手扔在马路上, 他们经营活动结束离开场所便是垃圾遍地, 一片狼籍, 不仅给行人造成了行路难, 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 而且引发踩滑, 造成人身的伤害。曾经在媒体上报道了几起由于缺乏公共设施警示标志而引发严重人身伤害的事件, 这些都是市民意识缺乏的表现。所以文明城市建设, 首先要把文明市民的建设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把市民素质的提高作为重中之重, 且要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全体市民要屏弃陋习, 更新观念, 为我们的家园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淑桦.城市建设不应忽视细节[J].人民论坛, 2005 (05) .
[2]俊学, 唐石.谈谈对兰州市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兰州学刊, 1980 (02) .
3.更新教育信息化观念 助推教育现代化步伐 篇三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号)精神,提升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将“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落实到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上,提高信息技术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水平和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省于2014—2016连续三年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项目(简称“中职信息化建设项目”,含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工作,推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为总结和交流项目建设经验,推广建设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发挥辐射、示范、引领作用,10月13日上午,2016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现场会在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综艺厅举行,全省各所承担2014年至2016年省中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学校及未承担该项目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省教育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副主任科员詹宗超主持。省教育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调研员吴艳玲、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黎国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罗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信息化专家王强、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员陈建国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此次會议旨在总结和交流项目建设经验,推广建设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校长陈仕楷在大会上介绍了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说,沙溪理工学校作为国家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推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教学模式。他表示,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学校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沙溪理工学校副校长冯子川作了题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模式——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的推广使用》的发言,肇庆市农业学校副校长曹希培作了题为《立足课堂教学,扎实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发言,与大家分享了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及使用的相关经验。
在当天下午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会议上,罗俊主任介绍了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情况,展示了相关成果。吴艳玲调研员总结了广东省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成绩,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
回顾展望,中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全省概况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我省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旨在提高信息技术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水平,将“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成果真正落到教学实处,让信息化成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
“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是我省中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两大任务,为此,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资助这两个项目立项,以实现让学生在实训室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技能学习任务,教师借助学习平台开展教学,完成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辅导及实训学习成果的评价。所有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广东省中职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与全省中职学校师生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省顺应这一潮流,《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要求将信息化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到2020年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建立全省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动建设面向全社会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生学籍、资助和教师管理等信息系统,促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建立政府、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就业和人才培养信息。建立职业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员共享的网络学习平台、信息化考试平台,支持远程教育和自主学习。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善的省级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是广东省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重要工作,据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实施,我省的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建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三通两平台”建设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技能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尤其是实训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助力下不断改进和创新,屏幕上教师一对多的直观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另外,学生的差异化学习、自主学习、拓展学习有了新的平台与途径。数字化还使教学资源的集约利用、校内共享、区域共享、全省共享变成现实,有效缓解欠发达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实训设备不足的难题。这一做法及推广为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做出了很好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省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建设提出两个引导性原则,一是引领性。要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二是实践性,要建设突出职教特色,对接岗位技术技能培养,支撑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核心课程,建设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实训室学习系统。在“引领性”与“实践性”的导向下,我省各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参与,进行项目申报,涌现出沙溪理工学校、肇庆市农业学校等一批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的先进学校。
沙溪理工学校作为项目建设学校之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模式”,项目建设促进了学校教学信息化的全面应用和推广,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2014年7月,沙溪理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申报《<汽车维护与保养>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成为当年广东省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建设立项项目,项目建设历经公开招标、校企共建、中期检查、运行使用、结题验收等环节,于2016年9月通过省教育厅验收。目前,系统使用效果良好。2015-2016年,工艺美术专业申报的《<工艺美术专业—陶艺饰品制作>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申报的院 《<服装缝制工艺>一体化實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会计专业申报的《<会计专业-小企业会计>移动教学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再获批准立项。
沙溪理工这四个专业的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均以原有的实训室(工作室)为基础进行改造,建设和强化数字化课程学习功能,除配备学生学习用电脑、教学服务器或教师电脑、智能会议通教学投影设备、视频音频录播系统以及接入校园网外,重点是校企合作开发了各专业的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和教学资源包。其功能主要涵盖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视频录播与存储、虚拟仿真、课堂交流讨论、教师答疑、作业提交、在线测试、学习评价、校企连线等,师生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进行使用。
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在工作室课堂中的使用,效果非常明显,以“《汽车维护与保养》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为例,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在工作室课堂使用时,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各自的账号登录学习系统,打开《汽车维护与保养》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查阅和观看本课程的教学设计、PPT课件、微课、教学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在上课过程中,利用教学视频录播系统,将教师或企业师傅进行汽车维修时的示范操作实时高清转播到每个学生的电脑上,无死角观看,同时将教师的示范操作视频录制存储起来,供学生反复观看和学习,然后学生在小组实操时又可将自己的实操过程录下来作为作业提交给教师检查和评价;课后学生还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在线学习,与同学、老师或企业师傅进行在线交流。
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模式聚焦的是中职专业课的课堂,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工作室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所以在工作室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均全方位融入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的使用,也只有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所具备的教学资源查询与管理、教学视频录播与存储、虚拟仿真、课堂交流讨论、教师答疑、作业提交、在线测试、学习评价、校企连线等功能可以有效地化解中职专业课教学与实训中普遍遇到的难点,全面地呈现和提升“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的工作室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现在,在沙溪理工,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已经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智慧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开展开放环境下实训的课堂,专业对接产业、对接岗位、对接前沿的课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课堂。
4.更新教育信息化观念 助推教育现代化步伐 篇四
20XX年7月,随着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正式颁布,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正式拉开了帷幕。《新课标》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新时期全世界所关注的本国民族文化传承及立足于全球视野的多元文化观等重新阐述了音乐课的课程性质与价值和基本理念等,强调学生的个体发展及创新教育。《新课标》开始实施后,全国轰轰烈烈的进行了对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培训活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发现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课标》的不适应和高校音乐学教师对这次课改的普遍漠然。正如郭声健教授提到的:“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的教师,我们切身感受到,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面对轰轰烈烈的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说无动于衷,至少可以说反应相当迟钝,以为这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事情,与高师音乐教育关系不大,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2005年9月,受教育部委托、由王耀华和王安国两位教授牵头、在众多音乐教育界的专家、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组研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艺术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中实施,至此,高校音乐学课改也徐徐拉开了帷幕。
一、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教师在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高校音乐学教师的一分子,笔者觉得这次课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课程改革,(新课标)已经从音乐课的课程性质及教育理念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更新,要求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和充分注意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而《课程方案》是因(新课标)而制定,从某种程度来说整个学科己经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高校音乐学教师是《课程方案》的直接实施者,是(新课标)的间接实施者,所以,课改最终是否能获得成功将取决于他(她)们。北大法学院院长苏力教授认为教师是法学教育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原因是:“第一,有知识、才华和智慧的老师会有学术魅力,对学生有感召力。第二,这样的老师都会渴望学术环境的改善,他们人多了就容易建立学术的和学术共同体。第三,这样的老师在实践中也总是更有创新精神的改革动力,尽管他不高喊改革的口号,他们会以实际行动改造现有的教学体制和科研体制。第四,这样的老师由于关心学术,往往更具有学术独立性和知识追求,不容易受环境影响,由于心无旁鹜,也因此更容易有公心。”笔者觉得苏力教授所说的这几点和高校音乐学教师在这次课改中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颇能说明高校音乐学教师在这次课改中的地位。高校音乐学教师是此次课改的终端,肩负着课改第一线的教学任务,决定着课改的成败,所以无论是涉及到课改课程与否,所有的高校音乐学教师都应在课改背景下对自己所承担的学科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努力增强自己在课改新时期的教学素养和执教能力,增强自己提升课改品质的科研能力和动力。
二、高校音乐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构建
(一)对音乐教育哲学观的重视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音乐教育的多数从业者都处于一种自然教学的状态,缺乏深层次的理性思考。雷默在其著作《音乐教育哲学》中指出:“如果一个人想胜任自己的专业,如果一个人的专业要在整体上卓有成效,那么某种哲学—即有关该专业的本质和价值的整套基本信念是绝对需要的。这个专业的持续性的需要,就是从哲学上阐明专业所处的地位及发展方向,并提供一个共同的基准点,以便产生新的思想和不同意见。”他还提到:“准备进入音乐教育专业的人,非常有必要培养起一份对自己所选领域的重要性的理解。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将他们关于自己学科的信条付诸实践。每做一次选择,就是运用一个信条。音乐教师和其他所有的专业工作者一样,每天都要做出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每个选择都基于一个应当做这件事而不是那件事的决定。这些决定的优劣,直接取决于教师对这门课本质的理解如何。理解得越深,则教师的选择就越连贯、越集中、越有效。”在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经历了他律论、功能论的哲学观到自律论、审美论的哲学观再到实践论的哲学观的变迁口作为一个高校音乐学教师,应该明白音乐教育哲学观的重要性,主动了解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变迁及时代成因,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树立自己的专业信念,做到知己之所为,知己之为何为,知己之所为为何,才能在课改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现代音乐教育观念的学习和思考
当前主要流行的音乐教学观有活动性音乐教学观、研究性音乐教学观、建构性音乐教学观、生成性音乐教学观和创新性音乐教学观等。综合看来这几种音乐教学观都是从强调师生互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有关音乐教育的观念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融合,现代音乐教育观念从形式和内容上也有了更多的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色彩。作为高校音乐学的教师,应该对这些观念勤于学习月_多加思考,比如每一种音乐教学观与其他的音乐教学观相比的不同之处、自身的优势、所需要创设的情境、所需要提供的教学器具及其所更加适合的教学内容等,在自己所承担的具体课程中实践这些音乐教育观,并给学生做适时的、点到为止的讲解,也好让学生在学到具体的音乐教育课程时能更好的触类旁通。
(三)知识结构的更新
1、不断学习民族音乐传统文化
我国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是个巨大的宝库,可以给广大的音乐教育者提供汲取不尽的营养。魏煌教授曾说:“综观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无论其教育观如何表述,无论其怎样注重吸取外来文化,无论怎样进行改革甚至革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和立足点。”我们国家从五四以来,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引进西方的音乐教育。客观上造成了民族音乐教育的衰落。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当前的高师音乐学教师大多只是窥冰山之一角,这是一个群体性的普遍缺失。正如郑莉教授所说:“在当今人类社会全球一体化的同时,也迎来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应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责任之一。但目前担负培养相关师资重任的全国各高师类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却成为制约传统音乐在国民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却成为制约传统音乐在国民音乐教育中广泛普及的瓶颈。”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学教师具有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了解我们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热爱传统音乐文化、深入学习和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做一个合格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播者。唯其如此,我们才有资格与世界音乐对话,才可以更客观、更准确的看待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也才能让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为世界所尊重。
2、学习和借鉴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内特尔认为,作为音乐教育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事一种对我们某些人来说是新的使命:“让学生对音乐做世界范围的理解,各种现象将帮助他们领会各种音乐,并提供一种进入理解世界其他各种文化的情况,也有助于各社会成员,更好的理解他们自己的音乐。这种学习动机不是去解决国家和种族之间政治和社会的问题,或降格于提供一种娱乐,无知地把它们纳入西方的规范。更确切的讲,我们必须进行世界音乐的教学。因为这些音乐存在,学习它们将无限拓宽对我们音乐和我们文化二者的理解”。多元文化观是当今世界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它的成因很复杂,关乎到世界政治格局的分化、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的发展等。总的来说,多元文化观更体现了对人及其所代表文化的客观尊重和平等意识,对于各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个良好的趋势。笔者曾有幸在中央音乐学院聆听余人豪等几位教授的世界音乐课,其中一节课从我国新疆民间音乐开始,讲到中东的民间音乐,再进一步讲到欧洲的民间音乐。那种相似又相异的音乐,那种音乐随着地域渐渐演变的感觉让所有听课的人都受到了不小的震撼,第一次正面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全球视野以及音乐的地缘亲属关系。对世界音乐的了解和学习,正是多元文化观在音乐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音乐学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文化发展的脚步,加强对世界音乐的学习,用多元文化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和教学。
3、了解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在新的世纪,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首先是观念。“音乐人类学的核心理念,即音乐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灵的一种形式,它所研究的是音乐与人的关系,关心的是音乐作为人的生活方式所承载的作用、价值和意义。”这种观念给一切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其次,是研究方法。音乐学教师可以借鉴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如:田野考察。结合音乐学固有的采风活动,以音乐人类学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如主位、客位、局外人、局内人等)去进行课题研究,带来的也将是更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成果。如内特尔所说音乐人类学让他:一是使他有机会听到了完全陌生的,意想不到的音乐音响和感受到完全不熟悉的音乐观念的经历;其二,使他学会了如何看待世界各种文化以及聆听各种音乐,而没有任何现成的价值判断:其三,学到了把握一种音乐文化的切入点,如何综合的完整的理解一种音乐文化;其四,用一种圈外人的观察来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音乐文化。总之,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给广大音乐学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角度和更为广阔的视野,对广大音乐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科研范围及内容的扩充带来了可能,相信也会对课改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如管建华教授所说:“音乐人类学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学科基础,所以,它不但重要,而且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教学直接有赖于对音乐人类学的理解,因为,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不是世界音乐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学会用音乐人类学的理念及多元文化的世界观看待世界各种文化的音乐,包括以此世界观重新看待西方音乐和非西方音乐。”
三、高校音乐学教师执教能力的构建
(一)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方案》对培养目标的界定
《课程方案》对培养目标有明确的界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培养目标分两个层面: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基础技能层面;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则是教学能力提升层面。两个层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是实现《新课标》的保证。如果对培养目标做更深层次的把握,则要提到王耀华教授所说的三型、三性:“在当今,为了适应‘宽口径’、‘应用型’的需要,应当提倡‘三型’;为了坚持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一目标,又必须突出‘三性’。所谓‘三型’,就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所谓‘三性’则是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当然,王耀华教授剖析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讨论课程设置,而我们作为音乐学教师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则应思考如何让我们所承担的具体课程来为培养目标服务,从而把《课程方案》落到实处。
(二)切合课程方案的渗透性教学
课程方案中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组成。根据课程方案的内容,高校音乐学教师除承担自己对应的必修课外,还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和所研究的课题开设选修课和地方性特色课程。每个教师在自己所承担的课程中,都可以依据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需求和多元音乐文化观在内容选择和教学组织上进行一定的渗透性教学。例如:在进行手风琴教学时,可以在不同的级别上将中外曲目穿插,并且结合研究性学习观等,先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不同曲目所代表的国别、族别背景文化,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生成背景与其音乐文化风格的对照联系。如:《西班牙斗牛舞》所对应的西班牙音乐文化;《查尔达什》所对应的吉普塞人的音乐文化;《黑眼睛》所对应的俄罗斯音乐文化等。在音乐史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外、古今音乐史实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式教学,适时、适度的穿插进历史、文学、音乐美学等的相关知识,充分体现出史学教育的丰富内涵。例如笔者在讲《中国音乐史》中远古创乐神话伏曦创琴、瑟;女蜗创簧,伏曦原为人首蛇身时,学生都觉得荒诞不羁,感到很好笑,于是我就借鉴了拉法格关于神话阐析的观点:“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话,也不是无所谓想象的产物,它们不如说是人类思想的朴素的自然形式之一,只有当我们猜中了这些神话对于原始人和他们在许多世纪以来丧失掉的那种意义的时候,我们才能理解人类的童年。”此时,学生一下就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显得若有所思,明显受到了这段话的触动。另外,在当前的形势下,民族民间音乐课无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价值和作用,除了正常具备的资料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青歌赛原生态组的影像资料等,还可以随时关注中央音乐台的相关节目,搜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筹措经费,带领学生外出采风,逐步了解和熟悉我们优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修养。其它的课程也可依此类推,从而实现《课程方案》的单科课程教学最优化。
(三)培养和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校音乐学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固有的、长期为大家所讨论和争议的问题。比如器乐教学中“独奏”与“伴奏”教学的方式与时间分配问题;合唱与指挥课程中是训练“合唱队员”还是培养“合唱指挥”的问题等等。实施《课程方案》以来,又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笔者所在学院地处西部,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门课合二为一之后,任课教师明显的感觉很吃力,觉得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在当前这不会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围绕《课程方案》中培养目标的实践能力一项,我们就可以在每一门课程或成类课程中发现大量的问题。笔者认为:针对每一个具体的问题,每一位音乐学教师一定要互相咨询、借鉴、既依据《课程方案》,又不能完全拘泥于《课程方案》,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自己所处的地域、学校和学生实际来培养和提高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更新教育信息化观念 助推教育现代化步伐 篇五
屯脚小学 李兰
在知识快速发展的信息世界中,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轰轰烈
烈的教育体制改革在我国已经全面展开,不难发现这场改革不仅仅是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变革,既力求突破传统教育的弊端,又在已有教改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发展和
创新,从而实现课程的现代化。我们小学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主体,责无旁
贷, 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新要求。主要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更新教
学观念,加强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改变教学策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就要求教师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作用,适应学生的学习,使数学教育面向全
体学生,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世
界各国的共同呼声。高质量的人材,来源于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则取决
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一、精心策划和组织教学活动
1.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
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
构。
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活动,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
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着想,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
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体。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漠视学生
做人的尊严,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要正确对待那些智力发展迟缓、不听话的学生,要做到不体罚,不当众批评,乃至打击报复。顾明远教授讲过一句话:
“中小学生个个是嫩芽。嫩芽就要进行保护,嫩芽就来不得半点伤害,一旦伤害
可能会造成终身残疾。”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材施教,突出教育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争取
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人成才。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第一,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应放在人与自然的开放
系统中,从生物科学自身发展、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社会与自
然和谐发展等角度,提出体现当代社会需要的生物学科教育的知识、能力、技能、德育等目标。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才是有用的付出,有意义的劳动。
第二,树立教学本质观。以往的教学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互动,无法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不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
社会,不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
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触摸”,生物课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其本身亦将
缺乏生命力。
第三,树立教学开放观。新课程强调,教学应是开放的学习过程,打破传统
封闭保守的教学模式。首先我们要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
短,其次还应加强教学双方、教学与社会、教学与环境的交流,以各种生物兴趣
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到大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实验,从
爱护一 草一木,饲养小动物到参与生物科技活动,使其体验到生物科学知识、技能之于人、自然、社会的价值。
第四,转变课程观,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以往的课程只是教学计划、教
材、教参等文本,而现代的课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在新课
程理念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了课程的开发与创造。这一切皆由教师来把握并
加以整合,从而形成现实的课程,即教学过程。可见,教师起主导和桥梁作用,是实施课程的关键因素,学生起主体和参与作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
第五,树立轻教重学观。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教轻学,而新的课程方案强调
重学轻教,要求教学中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相长。为从根本上转变
重教轻学的倾向,新课程把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主流学习方式而加以提倡。纷繁
复杂的生物世界,有着太多的神奇和奥秘。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发
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
第六,摈斥棍棒教育,树立人文教育。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棍棒教育
根深蒂固,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也发人深思。难怪大教育家陶行知说: “棍棒之下
出孝子,但你的棍棒可能打掉一个爱迪生,可能打掉一个瓦特,打掉一个牛顿!”我们应该树立新的人文观念,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争取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三、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师能够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的根本保障,它包括教师
对于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自身学习观念的更新。
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的至心转移到教学生“学会学习。”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主宰人类发展的领头科
学, 在基础教育阶段,生命科学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扎实的生物基础
知识是生物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
及生物科学素养更是新世纪的要求。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构建多维课堂教学
模式,做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师。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同时也包括教师自身学习观
念的更新。教师在信息社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基础教育时期是促成或扼杀儿童好奇心的关键时期。如
果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好奇心就会自然的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旺盛的求知
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需的。小学生在真实的事物面前会有许
多的不理解,但是,不理解的东西越多,不理解的思想越能使小学生深感惊奇或
诧异,由此出现的激奋、惊奇、诧异就越能够纠正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衰弱、萎
缩状态,唤醒正在沉睡的脑细胞,迫使大脑加紧工作,积极活动。如此,在学生
大脑里产生许多“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恢复学生高度的求知欲和好
学精神,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求数学知识的奥秘。新奇和惊讶之感是思考的开端。
例如,同样在教学路程应用题这一块内容时,在编排应用题的内容上,我适
当地编一些有关学生(或小组)干活、开车、走路、做练习题比赛等等内容,把
自己完全进入到应用题实际生活中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能帮助学生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2.能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
有人曾经说过:听了,一会儿就忘了;看了,就记住了;动手操作了,就理解了。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手是脑的老师,听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手上有丰富的神经,每一根神经都与大脑相通相应。手在大脑的指挥下活动,大脑在手的活动过程中直接认识事物,认识得快,认识得深,有时会起到眼耳等器官起不到的作用。所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某些知识是必要的,是高效的。喜获动手也是儿童的天性之一。
3.要不断地改变教学形式,使其丰富多彩。
如果每天重复做同一件事情,会很不情愿。学习也一样,每天总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也会厌倦,导致厌学、学习成绩大大降低,同样的知识,教学方法经常改变,小孩喜欢新鲜,学习兴趣就会明显提高,有了兴趣,就有了力量,学生的主动性就能得以发挥,效果事半功倍。
四、总结
【更新教育信息化观念 助推教育现代化步伐】推荐阅读: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09-28
2024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06-18
更新观念个人学习总结10-21
员工思想观念更新培训11-24
202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体会09-26
2024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绿色化学与化工导论作业12-10
实现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大讨论的实施方案11-09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课作业08-05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讨论活动第一阶段总结08-25
小学现代信息教育制度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