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2024-12-05

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共14篇)(共14篇)

1.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篇一

虽然每个人的思路大同小异,但都有一个观念:那就是是非观。比如说有人叫你吸毒,你会不会跟他一起吸?再比如有一群人要跳楼,你会不会跟着一起跳?我想你们一定不会!这就说明你的是非观念起了作用。现在我就举一个发生在我们班的小故事吧。

有位同学他的是非观就有些欠缺了,对于有一些事根本不知到该不该做,只是会“鹦鹉学舌”罢了。就在上个星期四,我们班英语听写得不错,因此老师奖励我们每人一颗糖。我们有一些同学就忍不住了,急忙打开那花花绿绿的包装袋,之后,一阵阵糖香扑鼻而来,使人忍俊不禁,非常想吃。可是这时我的第一灵感告诉我;千万别吃!因为这节下课时间只有十几分钟,再说依我的吃糖速度,恐怕半个小时的时间怎么够?可是,第二灵感又激起我吃糖的想法,还是吃吧!大不了吃不完扔了,或者把糖用牙齿咬碎。

我一时被这两个灵感极端干扰着,过了一会儿,我认为还是不吃好,因为扔掉或咬碎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我还是忍住了吃糖的想法。可还是有人“吃螃蟹”。就在上课铃刚响过之际,我们班仍然还有人把糖含在嘴里。结果,这时语文老师和年级组长一起走了过来,几乎同时向那个不起眼的角落望去,并径直走向了他。我心想:好了!这两位老师一起上,可怜的刘。唉!

结果,不出我所料,两位老师的话如同两挺机关枪,一刻不停地扫,但全班同学顿时鸦雀无声,连针掉地上都能听见!年级组长先开话:“你知道不知道现在已经上课了?上课的基本守则你不知道吗?你们以前的老师没教过你吗?”“是啊!虽然这糖是老师给的,可是这是在上课呀,也不能在这时候吃呀。”语文老师说。刘立马说道:“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吃了,为啥就说我呢!”年级组长立马反驳道:“那好,照你这么说,倘若大街上有几个人跳楼了,全市的人都得跳楼了?社会不就乱套了吗!跟你说,做人要有是非观念,不要认为多数人的.做法一定不会错,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认为是正确的再去做。”……最后那位同学还是知道错了所以哭了。

通过这个事情,使我知道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人要有是非观念,不要只认为大多数人所做的事一定就是正确的,要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认为这个事应不应该做;如果应该做的话,你再做也不迟呀!

2.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篇二

一、错误的翻译观念

学生对翻译及翻译学习的错误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翻译的目的。

很多学生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实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 把翻译学习等同于技巧的学习, 以为掌握翻译技巧就具备了翻译能力。由于存在这种错误认识, 学生片面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字面对等, 常造成死译、硬译, 且把翻译技巧当作公式记忆, 但在练习翻译时发现, 并不是简单套用这种机械转换的公式就能得出准确、通顺的译文。

2. 评价标准。

尽管在传统翻译教材中对翻译标准提供了多种说法, 但“信达雅”及类似的标准占主导地位, 这些说法基本都以“信”或“忠实”为首要准则。这种评价标准在学生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而多数学生对“忠实”的理解就是字面对应。此外, 在语言表达方面,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翻译时喜欢用大词、难词及复杂的结构以显示自己词汇丰富, 语法掌握得好, 认为使用的大词、难词越多, 句型越复杂, 译文质量就越高。受这种观念的指导, 本来通过常用的词汇、简单的句型就可以将意思表达清楚的情况下, 学生却选择用长句、从句和生僻词汇进行翻译, 结果常常适得其反, 导致译文冗长, 甚至晦涩难懂。

3. 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翻译教学忽视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在学生心目中, 原文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 译者则处于从属地位, 完全是被动的。这种错误的观念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造成学生缺乏质疑精神, 盲目接受原文的全部内容, 很少会考虑到原文也可能存在错误。在错误观念的影响下, 学生把自己当成实施语言转换的机器, 养成了“拿来就翻”的习惯, 还没弄清原文的写作背景、目的、读者及译文的预期功能、目标读者等信息就着手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便敷衍了事, 不做调查研究, 以这样的方式练习翻译, 能力必定难以提高。

4. 外语能力与翻译能力的关系。

很多学生认为懂外语就可以做翻译, 把外语能力与翻译能力划等号。学生以为如果外语能力过关, 再学习一些翻译技巧, 就可以胜任任何翻译工作, 因此有的学生对翻译课不够重视, 有的学生则把翻译学习的过程变成了语言学习的过程, 重心始终停留在语言层面。

二、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针对上文所述的错误观念,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予以纠正, 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首先, 让学生清楚翻译的真正目的。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现象, 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真正目的。换句话说, 翻译的目的在于沟通。如果译文的读者看完译文后不知所云, 那意味着沟通失败, 翻译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 教师还应告诉学生, 翻译技巧对译者的帮助是有限的, 仅凭技巧无法做好翻译。其次, 让学生知道评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信达雅”并不是评价翻译的唯一标准, 尤其对非文学翻译而言, “信”或“忠实”往往不再是翻译的首要标准。在非文学翻译实践中, 译者可以根据文本类型、目标读者、译文预期功能、客户的要求来确定翻译策略, 评价译文的标准通常看译文是否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实现了其交际功能。此外, 在语言表达上, 教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帮组学生摆脱炫词汇、炫语法的心理, 使学生意识到大词和长句的频繁使用反而会弄巧成拙, 给译文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把简洁作为追求的目标, 在翻译时尽量选取简洁的表达方式, 避免冗长和累赘。再次,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着手翻译前, 先要了解原文的写作背景、目的、对象及译文的目的、读者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确定翻译策略。在阅读原文时要带着批判的眼光, 原文也可能出错, 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 对于出现的错误不应视而不见, 照搬到译文中, 能纠正的要尽量予以纠正。对于原文中不懂的地方, 如涉及文化背景或专业知识的地方不能一带而过, 凭自己的理解翻译, 而要通过调查研究扫除对原文在理解上的障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还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最后, 让学生清楚外语能力不等同于翻译能力。要做好翻译所应具备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包括: (1)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不单是指外语能力, 母语能力也同样重要。也就是说, 扎实的双语功底是做好翻译的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重视母语水平的提高。 (2) 调查能力。实用翻译涉及领域众多, 译者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但不管掌握了多少专业知识, 在翻译中也难免遇到不懂的内容, 这就需要译者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调查, 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在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这个庞大的资源库进行调查, 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并将查询过程中了解的新知识积累起来, 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判断能力。分析判断的对象小到单词、词组, 大到句群、段落。通过分析原文的语言逻辑、文化背景和文体修辞, 梳理原文句群、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明确整体布局, 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原文传递的信息, 辨明原文的语域、语体, 把握原文总体的修辞特征。无论对于透彻理解原文还是确定译文的表达形式, 分析判断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需让学生意识到分析判断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四、结语

正确的翻译观念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翻译水平的真正提高, 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如分析判断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正确的翻译观念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然而纠正错误的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反复强化正确的认识, 以期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ane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9.

[3]申连云.中国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的缺失[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1) .

[4]王银泉.非文学翻译:翻译教材建设和翻译教学的思维转向-对国内近年来相关翻译研究的解读[J].外语届, 2009, (2)

3.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篇三

市场新一轮调整已经来临

进入2008年,大盘于3月13日击破4000点,不少大蓝筹的股价被拦腰斩断,止损不及的散户损失惨重。海外股市也不是避风港,QDII产品集体巨亏。基金的净赎回亦随之放大,新基金荣宠不再。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频报。投连险也受到连累。联想起数月前的唱多氛围,市场的变脸让众多投资者四顾茫然。大家的感觉就象坐了一趟过山车。

事实清楚地表明,市场已经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在市场晦暗不明之际,更需要我们直面现实并静下心来,认真盘点2007年的得失,客观分析2008年的走向,通过个人投资者和业内专家的交流研讨,去达成共识,寻求促进中国个人投资理财市场健康发展的答案。

市场的健康发展任重道远

我们的个人投资者还有些浮躁,在股市赚钱效应带动的开户潮中,许多新股民、新基民仅是盲目跟从,缺乏投资的基本知识;我们的金融机构还有些浮躁,对只讲预期收益不提示风险的金融服务现象,两会代表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利用内幕信息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形也时有发生,部分基金经理的“老鼠仓”行为就是典型案例;保险理赔难仍然是投保人心中的痛。个人投资者的浮躁损失的除了金钱,还有自己的身心健康;金融机构的浮躁损失的是投资者的信任,以至行业的未来。

自然界,人世间,趋利避害、追求物有所值都是选择的前提。无论是股市还是其他投资理财市场,如果让投资者没有机会赢得收益,人们就只能选择离场。投资者是金融服务机构的衣食父母,失去了投资者的支持,就谈不上金融业的发展和繁荣。投资源于价值,只有当我们的上市公司,我们的金融服务机构,我们的行业监管部门,都把满足投资者的价值需求当作己任之时,中国的投资理财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在纷繁复杂的理财世界中,我们的投资者也只有不断提高识别和判断能力,学会发现价值,才能让自己不轻言后悔。投资理财市场呼唤投资者的觉醒,成熟理性的投资者是中国投资理财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

亟待树立的3个理财观念

在这个波澜壮阔、充满机遇和风险的大众理财年代,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增强参与投资理财市场的能力。个人投资者要成为自己投资理财行为的最终决策者。

关键是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熟理性的投资者?一般地讲,要谨慎入市,不随波逐流、盲从他人;要勤于学习和独立思考,熟悉基础的投资知识、市场规律;要看得清大势,知道顺市场、政策之势而为;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笑看市场的风起云涌、交易中的盈亏交替。

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坚持正确的理财观念,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加以灵活运用。有三个最基本的理财观念,建议大家要认真加以掌握。

统筹规划的观念

投资不等于理财。理财解决的是不同人生阶段的家庭财务形态和财务模式问题,以实现家庭资产的合理配置为目标,是属于战略层面的事情。投资只是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实现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标,是属于战术层面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处理好理财与投资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目前,理财概念存在庸俗化的倾向,应当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惕。投资者时刻不要忘记风险与投资形影不离的道理,要恪守“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行为准则,通过科学的个人理财规划,构建与各阶段自身经济条件匹配的,消费、保障、投资三个方面优化配置的家庭资产结构,达到分散风险、保值增值的目的。

终身投资的观念

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讲,投资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我们毕生的操劳。我们参与投资的基本目的还是应当定位在保值增值这个基点上,能够跑赢CPI就是胜利。通过短期投机获得暴利不是人人可为的,急功近利、追涨杀跌,弄不好还会血本无归。投资需要长期打算,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取得成功,才是真正的赢家。尽管目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一些暂时的困难,但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讲,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好的,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更提供了回旋的空间。”今后几十年中国经济仍然会持续快速增长。随着金融市场化的全面提速,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也将不断提高,投资理财环境会逐步改善。纵观发达国家的成长历史,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进程,波动和风险是一种自然的经济现象,是基本的经济规律之一。相应地,收益和亏损都是投资生活的一部分,个人投资者必须坦然面对。我们应当坚定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这是进行终身投资的基础。

快乐理财的观念

投资理财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追求财富自由,实现我们终身的快乐生活。如果因为做投资理财,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规律,甚至破坏了家庭的和谐,那就得不偿失了。对财富的追求其实只是为了人生的淡定从容,终极目标永远是身心自由。我们应当正确地对待财富,让金钱为你工作。

投资者要学会管理好风险

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等部门都十分重视投资者风险教育工作,积极倡导理性投资。2007年5月11日,中国证监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 “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引导和配合媒体通过开辟专栏、征文、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教育投资者”;9月7日,尚福林主席在“中国证监会投资者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强调, “要在充分利用多种新闻传播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积极组织引导主流媒体加大投资者教育宣传的广度、深度。” 《大众理财顾问》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个人理财主流媒体,愿意与金融机构一道来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愿意继续为个人投资者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服务,真心诚意地维护个人投资者的权益。

《大众理财顾问》杂志诞生4年来,得益于专家作者的指教,得益于全国投资者的厚爱,得益于行业领导和机构朋友们的帮助。我们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和厚爱,坚守综合理财的定位,帮助个人投资者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主动适应、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

4.树立正确观念作文600字 篇四

作为即将成为大人的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现在还没有独立经济能力,无法做到经济独立,吃的用的穿的几乎来自于父母,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是他们辛辛苦苦挣得的,我们不应该用来不必要的海吃海喝,买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品,例如每到周六周末就和小姐妹出去逛街消费,买很多新衣服,这是不必要的消费。我们应该注重商品的实用性,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合理的消费自己的零花钱,适当的使用父母给的生活费,懂得这些钱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合理使用。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我们应当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有自己的三观,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不能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随便听取别人的意见。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要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在正确判断是非后坚守人格,不做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情,知行合一,正确的事情要积极去做,错误的事情要避免,即使是做了,也要知错并改正。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懂得做什么事情是值得,是有价值的,供自己单纯享乐的事情,或许在短暂时间内让我们放松,获得暂时的愉悦,但是从本质上讲是没有价值的。我们要尽量做能提升自己,帮助他人的事情。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不是让自己获得短暂享乐的事情,而是对自身有益或者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们可以抽出自己的课余时间,去锻炼身体,这是提升自己,我们还可以去帮助他人,这样是有益他人,我们还可以去做工艺服务活动,去做社区服务,或者做志愿者,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奉献社会。

5.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篇五

树立正确质量观念,改革答卷评分方法

坝下学区林神尧(EMILLINSHENGYAO8@MSN.COM)答卷如何批阅?评分标准如何确定?这是一个教学质量观问题,也是一个人才培养观问题。传统人才观是以掌握知识多寡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的。因此它衡量学生答卷的唯一标准就是答题的正误。这种评分方法归结起来有两种:第一种是百分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评分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把一份试卷划为100分,每道题可予一定的分数,满分为100分。评分时把学生答题正确的算为得分,把得分加起来就是这位学生一份答卷的成绩。得分越高,这位学生学习成绩越好。第二种是五分法,就是把一份试卷分为五个等级。然后根据学生答题正误情况评定等级,以五分为最高,三分为及格,两分为不及格。但他们之间也存在差别,百分法强调正误的小差别,如两位学生,一个学生得了89分,另一个学生得了90分,在评卷量化过程中就分离出来了。而五分法,在评卷量化过程中却看不出这种差别,两个同样得五分的学生,若按百分法评定,可能一个得91分,另一个得98分。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以答题的正误为依据。现代人才观是以创新为最基本特点。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会传承,把上一代人创造出来的文明继承下来,而且还会发扬光大,推陈出新,创造出更灿烂的未来。因此,我们对学生答卷批阅观念必须更新,评分的标准必须调整。毛泽东同志在对考试改革问题讲话时曾经举了一个例;假如对《红楼梦》这部著作出了20道考题,一个考生而20道考题都答对了,但平平淡淡,我认为这个考生只能评给60分;另一个考生很多题都打错了,但只要有一道题答得有创意,我可以评给他100分。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要培养的,应当是创新人才。应该知道袁隆平水稻杂交种子于一般水稻种子是不等值的。因此,传统学生答卷批阅最大缺陷是过与强调传承,忽视创新。这样不仅无法培养出创造型人才,而且还扼杀一些创造型人才的萌芽和胚胎。在传统批阅答卷是,我们往往会发现:同一道题,两位学生答题的深度、简捷程度、广阔度和创新水平截然不同,但他们的分数却是一样,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哪如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我作了下面的设想和实验:我的评分改革的设想是:把原来卷子的定分由100分改为120分,其中100分为正误分,即原定分数不变,继续起着传承作用;另外加定20分为创新分,作为学生答题能创新的奖励。学生实际得分由正误分与创新分组合而成。这样,在评分过程中,即发挥传统传承的作用,又符合现代培养人发挥创新积极性要求,努力鼓励学生创新,积极培养现代社会需要创新人才。我得具体做法是:传统正误法的批阅仍按常规批阅答卷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这里不赘述。创新分数的评议是通过对答卷总批和眉批后确定。一般讲,总批和眉批的分数各占一半,即各为10分。总批。总批的文字是放在答卷的首部和末部。这是教师完整地批阅一份答卷后携纲提要的评价。对总批的答卷一定要有所选择,从严控制。从整份答卷看,要具有一定价值性,典型性。整份答卷总体讲思维深度、广度、都表现较佳,表达有一定创意,简捷的,总批这后要加奖励分。对一般的总批,不一定要加分。要严格控制分数奖励。总批文字不宜长,要言简意赅,一般包括知识掌握状况,答题技巧的水平和今后方向。总批的语言要中肯、务实,有鼓励性。一份好的总批是一副好的药方,学生读了耳聪目明,精神奋发,对学习充满信心。眉批。眉批是在学生答卷具体部位注上特有符号,有时还在相应的地方加上文字批示的一种批阅方式。它是一种对学生知识掌握具体情况奖励式或引导式的评判。对学生有创新答}部位注上符号之后,还要说明为什么这种答题有创新,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然后再加奖励分。对学生答题中错误地方,我们有时也作眉批。但是,眉批的方式要根据学生能力有所差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只在答错的地方注个符号,不加批语,让学生思考,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在答题错的地方注上符号,还要用文字指引解题方向和阅读相关教材,降低他们解题难度,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评分方法改革的目的是用来弥补传统评分方法的不足,从分数所占份量看,正误分占主导,说明我们仍然强调落实双基,重视双基的重要作用;从所发挥价值看,创新分虽然只占整份卷子不足20%,在实际评分过程中所占的比值比这个比例还少得多,但所起的作用却难以估量: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翅膀,想入非非,标新立异,追求与众不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点燃了他们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在创新上产生核裂变。我实施评分方法改革已近一年了,它的效果虽然没有量化出来,但直观感觉上学生变化是很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答题形式多样化了,答题途径简捷多了,创新成分也比以前大为增加了。一次我出了这么一道题:“三(1)班购买54本作文选作为奖品,三(2)班购买作文选比三(1)多18本,两个班级同样要奖o9位同学,三(2)班每位同学所得作文选比三(1)班多多少本?”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列了下面算式,“18÷9”,用最简便的方法运算,这种高比率是以前不能见到的。当然,我实施的这种答卷评分方法改革目前还不完善,其中有些主观成分还比较多,如创新的标准的掌握,奖励的多少的评定等,但我认为,这些不足,会随着实验的深入逐渐解决,日趋完善的,而学生的聪明才智也将与日俱增,创新的火花也将得到更好的焕发。 坝下学区林神尧(EMILLINSHENGYAO8@MSN.COM)答卷如何批阅?评分标准如何确定?这是一个教学质量观问题,也是一个人才培养观问题。传统人才观是以掌握知识多寡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的。因此它衡量学生答卷的唯一标准就是答题的正误。这种评分方法归结起来有两种:第一种是百分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评分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把一份试卷划为100分,每道题可予一定的分数,满分为100分。评分时把学生答题正确的算为得分,把得分加起来就是这位学生一份答卷的成绩。得分越高,这位学生学习成绩越好。第二种是五分法,就是把一份试卷分为五个等级。然后根据学生答题正误情况评定等级,以五分为最高,三分为及格,两分为不及格。但他们之间也存在差别,百分法强调正误的小差别,如两位学生,一个学生得了89分,另一个学生得了90分,在评卷量化过程中就分离出来了。而五分法,在评卷量化过程中却看不出这种差别,两个同样得五分的学生,若按百分法评定,可能一个得91分,另一个得98分。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以答题的正误为依据。现代人才观是以创新为最基本特点。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会传承,把上一代人创造出来的文明继承下来,而且还会发扬光大,推陈出新,创造出更灿烂的未来。因此,我们对学生答卷批阅观念必须更新,评分的标准必须调整。毛泽东同志在对考试改革问题讲话时曾经举了一个例;假如对《红楼梦》这部著作出了20道考题,一个考生而20道考题都答对了,但平平淡淡,我认为这个考生只能评给60分;另一个考生很多题都打错了,但只要有一道题答得有创意,我可以评给他100分。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要培养的,应当是创新人才。应该知道袁隆平水稻杂交种子于一般水稻种子是不等值的。因此,传统学生答卷批阅最大缺陷是过与强调传承,忽视创新。这样不仅无法培养出创造型人才,而且还扼杀一些创造型人才的萌芽和胚胎。在传统批阅答卷是,我们往往会发现:同一道题,两位学生答题的深度、简捷程度、广阔度和创新水平截然不同,但他们的分数却是一样,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哪如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我作了下面的设想和实验:我的评分改革的设想是:把原来卷子的定分由100分改为120分,其中100分为正误分,即原定分数不变,继续起着传承作用;另外加定20分为创新分,作为学生答题能创新的奖励。学生实际得分由正误分与创新分组合而成。这样,在评分过程中,即发挥传统传承的作用,又符合现代培养人发挥创新积极性要求,努力鼓励学生创新,积极培养现代社会需要创新人才。我得具体做法是:传统正误法的批阅仍按常规批阅答卷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这里不赘述。创新分数的评议是通过对答卷总批和眉批后确定。一般讲,总批和眉批的分数各占一半,即各为10分。总批。总批的文字是放在答卷的首部和末部。这是教师完整地批阅一份答卷后携纲提要的评价。对总批的答卷一定要有所选择,从严控制。从整份答卷看,要具有一定价值性,典型性。整份答卷总体讲思维深度、广度、都表现较佳,表达有一定创意,简捷的,总批这后要加奖励分。对一般的总批,不一定要加分。要严格控制分数奖励。总批文字不宜长,要言简意赅,一般包括知识掌握状况,答题技巧的水平和今后方向。总批的语言要中肯、务实,有鼓励性。一份好的总批是一副好的药方,学生读了耳聪目明,精神奋发,对学习充满信心。眉批。眉批是在学生答卷具体部位注上特有符号,有时还在相应的地方加上文字批示的一种批阅方式。它是一种对学生知识掌握具体情况奖励式或引导式的评判。对学生有创新答}部位注上符号之后,还要说明为什么这种答题有创新,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然后再加奖励分。对学生答题中错误地方,我们有时也作眉批。但是,眉批的方式要根据学生能力有所差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只在答错的地方注个符号,不加批语,让学生思考,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在答题错的地方注上符号,还要用文字指引解题方向和阅读相关教材,降低他们解题难度,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评分方法改革的目的是用来弥补传统评分方法的不足,从分数所占份量看,正误分占主导,说明我们仍然强调落实双基,重视双基的重要作用;从所发挥价值看,创新分虽然只占整份卷子不足20%,在实际评分过程中所占的比值比这个比例还少得多,但所起的作用却难以估量: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翅膀,想入非非,标新立异,追求与众不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点燃了他们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在创新上产生核裂变。我实施评分方法改革已近一年了,它的效果虽然没有量化出来,但直观感觉上学生变化是很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答题形式多样化了,答题途径简捷多了,创新成分也比以前大为增加了。一次我出了这么一道题:“三(1)班购买54本作文选作为奖品,三(2)班购买作文选比三(1)多18本,两个班级同样要奖o9位同学,三(2)班每位同学所得作文选比三(1)班多多少本?”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列了下面算式,“18÷9”,用最简便的方法运算,这种高比率是以前不能见到的。当然,我实施的这种答卷评分方法改革目前还不完善,其中有些主观成分还比较多,如创新的标准的掌握,奖励的多少的评定等,但我认为,这些不足,会随着实验的深入逐渐解决,日趋完善的,而学生的聪明才智也将与日俱增,创新的火花也将得到更好的焕发。

6.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 篇六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思想觉悟,培养社会主义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从而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够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所应当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我们所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时候也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的总的看法。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承认物质世界是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运动和变化的,人的活动,既要遵守客观世界的规律,又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及人类自身。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尽管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还必然会存在和发生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反复,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并将最终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的社会。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就能够增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提高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就能够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在各种曲折复杂的情况下,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从国际共产主运动所面临的情况来看,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一些人之所以失去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徘徊动摇,裹足不前,甚至悲观失望、堕落蜕化,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能够真正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被资本主义的暂时的“得逞”所迷惑,看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本质,看不到社会主义将最终取得胜利的光明前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这种暂时的“低潮”,也还可能持续一段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当加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使广大干部、工人、农民,都能够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从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定必胜的信心。我们所说的正确人生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根本看法。其中,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和人生的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中的人,由于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不同,处理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由于利益不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人生观。就是同属于一个阶级,但由于每个人所生存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及自我修养的差异,也往往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一般来说,人们的人生观必然要受到一定的经济、政治和环境的制约,但不同阶级和不同阶层的人,又可以主动地、自觉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观。出身于非无产阶级的人,可以接受共产主义教育,刻苦锻炼,从而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相反,即使是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接受社会主义的教育,在红旗下长大,如果不注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仍然会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腐蚀,接受庸俗、腐朽的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人生观的这种可选择的特点,说明加强人生观教育的必要性。深入持久地开展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教育,强调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意义,就能帮助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谛,从而自觉地选择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作贡献。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中,从表现形式上看,有着纷纭复杂的、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一种是把人生看做是为自己求得金钱、荣誉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也就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一种是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也就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对每一个人来说人生观问题,也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人生一切问题中一个根本的、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是不可能兢兢业业,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的。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目的只是为自己、为家庭的私利而活着,即使是在物质享受上能够得到满足,那又有什么意义?那又有什么价值?一个人只有为他人的幸福、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旺做出贡献,使自己的工作能够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才是最有意义、最值得人们追求的人生,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人生观的腐蚀下,一些人经受不住考验,自觉不自觉把金钱、享受和权力、地位当做人生的唯一目的去追求,陷入到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因此,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对我们来说,在今天有着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人,对人生的意义就能够有真切的理解,就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力求为人民做好事,使人民能够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幸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业有不同,但只要有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能够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人民群众所欢迎的人。因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时代的最崇高的精神。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只有具有了这种崇高的精神,才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必将促使社会主义的事业更快地向前迈进。

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密切关系。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是建筑在对世界发展变化及其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因此,只有把握了社会主义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才能具有对共产主义的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才能牢固地树立起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同时,人生观发生变化,又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到世界观的变化。人生观能够积极作用于人的世界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说明,一个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曾经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如果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腐蚀,一旦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那么,他就必然会丧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从而背叛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世界观。

正确的价值观,就是以集体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既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又是人们所应当树立和奉行的一种价值观念。什么是价值?我们在价值观中所说的价值,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是指人们所认为的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人们去追求和珍视的东西,它既可以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是精神的东西。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人们常用“贵”来表示“价值”这一概念。“贵义”就是把“义”看做最有价值,“贵生”,就是把生命看做最有价值等等。价值观就是对什么是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人们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处于不同的经济政治利益关系中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对于个人主义者来说,由于他处处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看做唯一的目的,把社会看做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因而他必然会认为,只有个人的一切,才最重要、最值得他去追求,因而也就有最大的价值,相反,对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将会被认为是没有价值,也就不值得为它去奋斗,更不值得为之而献身。对于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来说,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中华民族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是最重要、最宝贵、最值得去追求的,因而也就是最有价值的。正是从这一价值观出发,无产阶级认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家、社会的利益是我们评价一切事物的价值大小和有无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着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许多新事物、新情况和新矛盾,每日每时都向每一个人提出有关事物的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许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判断和解决。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事业,我们应当看做是最有价值的,最值得我们为之献身和奋斗的,我们应当尽力去做;反之,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我们就应当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我们之所以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用正确的价值导向来引导我们的人民,其意义就在这里。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系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价值观的范围较大,因为它泛指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看法和评价标准,而人生观主要是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价值观包括着人生观,人生观也是一种价值观,即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对人生价值的看法,是人对其他事物的看法的一个出发点,因而一个人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又必然会影响对其他事物的看法,所以人生观在一个人的整个价值观中占有最重要地位。人的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和巩固,又能不断地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世界观是人生观的基础,人生观是价值观的出发点,它们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

明确了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首先,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当前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作出正确的评估,进而选择正确的立场。如八、九十年代国际共运的变化,资本主义的“西化”,给人们思想带来很大的影响,以至有些人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产生了怀疑。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去分析这些变化,不坚定共产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念,那就会犯政治上的错误。

其次,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对一些重大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才能战胜形形色色的错误理论和思潮。曾猖獗一时的“法轮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这么一套愚昧粗俗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歪理邪说,竟然让那么多人上当受骗,而且不乏我们的党员干部,甚至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中央取缔“法轮功”后,还有相当的人执迷不悟,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出了问题。

7.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篇七

一、高师艺术类学生思想现状及原因分析

1. 受专业水平所限使得部分学生艺术理想模糊

高等师范院校艺术类学生不同于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 往往专业学习起步晚, 基本功不扎实, 由于专业水平有限, 使得他们的艺术理想较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而言较为淡薄, 甚至产生将来不知道能干什么的迷茫感。

2. 就业压力使得部分学生陷入理想盲区

随着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 部分高师艺术类毕业的学生很难找到与其专业相匹配的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更加激化了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使这些学生丧失了坚定的学习目标, 职业理想和人生规划更显苍白。

3. 性格短板使得部分学生缺少完成理想的毅力

艺术类学生大多数天性活泼, 思维活跃, 但在课堂纪律上往往呈现出组织纪律性较差, 时间观念淡薄等特点, 同时部分学生生活习惯懒散, 追求个性和自我主义。这些个性使得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淡薄, 缺少完成理想所需要的毅力、恒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 艺术行业的高回报使学生易陷入功利主义、拜金主义

艺术类学生利用专业所长从事演出、教课的机会较多, 经济回报也较好, 部分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 往往易受社会负面因素影响, 甚至有些早熟的学生不惜牺牲道德换取金钱, 严重违背了学生本该有的单纯、天真的本性和自立自强的价值观。因而他们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容易受金钱的诱惑, 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渐渐侵蚀学生的价值观。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方法探析

1. 建立学生理想规划档案,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在开学之初, 让学生写一份个人理想规划, 并将其作为培养方案归入个人班级档案。辅导员将针对学生的理想档案,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第一, 对于在艺术上有追求的学生, 辅导员要与专业教师一起给予舞台实践、学习深造机会, 帮助他们不断完成艺术理想;第二, 对于缺乏理想信念或是成就感不强的学生, 要及早发现、重点关注, 有计划地与其谈心谈话, 助其消除顾虑, 克服心理障碍, 一步步实现人生目标。

2. 加强思想引导, 提高学生的恒心和毅力

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学习是辛苦和枯燥的, 没有信念和毅力的支撑是很难成功的。第一, 要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名人讲座、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不断给学生传达自我约束力、时间观念、情绪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第二, 要多贯彻一些文化名人成功的实例, 告诉学生理想离他们并不遥远, 只有热爱艺术、尊重艺术, 全情投入, 方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3. 举办艺术活动, 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课余艺术活动, 能够大大激励学生的艺术参与性, 从而为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一, 在课余时间举办学期音乐会、音乐沙龙等活动, 促进学习热情,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第二, 建立激励机制, 实行表彰制度, 对比赛获奖或是专业进步较大的同学进行宣传、奖励, 引导学生力争上游, 争取专业能力的不断进步。

4. 做好学生就业引导工作, 给予升学和深造的帮助

辅导员老师要把握时代脉搏, 认清就业形势, 做好学生就业的辅导工作。第一,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专业能力, 才能给予合理的就业建议。比如有的学生较为理性, 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 可以鼓励其进行创业;有的学生专业素质较强, 有远大艺术理想, 可以鼓励其沿着艺术道路继续深造。第二, 对于计划考研或是出国深造的学生, 辅导员要与专业教师一起, 制定辅导方案, 积极帮助其联系导师、报考学校, 并给予其适当的鼓励和相关的备考建议。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方法探析

1. 用高尚的艺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艺术能净化人的心灵, 洗涤人的灵魂。高师艺术类学生每天接触到的均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有利优势, 通过高尚的艺术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 召开主题班会, 让学生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 或是组织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音乐电影, 学生们可以从《放牛班的春天》中学会乐观和尊重, 从《音乐之声》中学会包容和爱, 从《莫扎特传》中学会勤奋和忍耐。

2. 在艺术活动中引导学生建立集体主义观念

以集体活动带动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增强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 促进良性竞争, 是消除学生个人主义倾向的重要方法。如:举办班级音乐会、话剧、排练音乐剧、画展、雕刻展, 以及体育比赛等, 给学生创造集体活动的机会, 对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态度、树立良好的交友观、人生观、集体观, 具有很大的效果, 同时这些集体活动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 深入宣传教育,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展开宣传教育和个别引导, 切实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导向作用。第一, 要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形成科学、公平、公开的体制机制。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 学生才能肯定个人奋斗的价值, 从而有效纠正艺术类学生中出现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第二,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艺术活动中加强宣传和教育。开展一系列艺术实践、文化下乡、志愿支教等活动, 让学生真正懂得“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第三, 引导艺术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使其正确认识金钱的作用, 认识人生的真正价值。第四,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通过演唱红色歌曲、唱红歌比赛、革命题材艺术作品展等活动, 带动全体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 进行大学生感恩教育, 加强学生自强自立意识, 通过开展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班会、音乐会,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让学生切实认识到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使学生学习高尚的艺术, 树立高尚的人格。

总之,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针对高师艺术类学生的特殊性, 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结合艺术专业特色和学生成长心理, 灵活运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 才能在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在大学期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 对艺术类大学生一生的发展和成就所产生的巨大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笔者通过分析高等师范院校艺术类学生的性格和思想特点, 围绕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两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专业特色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本文对开拓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拓宽工作新视野, 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朱爱胜.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对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洛巧凤.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工作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6.4

8.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篇八

关键词:学习目标取向 掌握取向 表现取向

一、两个心理咨询案例引出的问题

案例1、“我不想考试”——某成绩好学生的苦恼

来访者主述:还有一周就要进行(初三的)摸底考试了,我不想参加考试,因为我既担心自己考不好又担心自己考得好。我和好朋友成绩都不错,在初三前总是我排第二她第三,可现在一般都是她第二,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如果这次考试我考得不好(得第三),我会非常生自己的气,而且觉得同学们会议论我怎么又没她考得好,她肯定会用得意的眼光看我,真受不了她那样!如果我考得好(得第二),我也会很难过,因为我觉得她肯定会生我的气,比她考得好。在考试时,我也会受她影响,忍不住看看她的考试进度什么的。我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哭)。我现在很不想考试,特想一个人在家安安静静的复习。

案例2、“考砸了,不想学了”——某成绩差学生的苦恼

来访者主述:这次英语和语文没有考好,班主任批评了我,并给我爸打电话报告情况。爸爸很生气,要我明天“给他拿出一个东西来”,否则就停止我的课外活动以及特长训练。我根本就不知道爸爸要我拿出什么东西,我也不敢问他。本以为这次能上升几个名次,没想到反而还没有班上的小A(成绩差)考得好。我真的不想学了,什么都不想学了!(哭)

案例1中,由于来访者在学习目标取向上树立的是以取得好的成绩/排名、获得大家认可为目标,因此对于考试的看法就是“考试就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和排名”,而且会特别关注考试之后的分数,同时和朋友间产生不良竞争,内心受到伤害,对于考后即将进行排名犹豫不决,找借口不参加考试。即,来访者以成绩为学习目标取向,在内心与朋友形成不良竞争,考试压力过大。而案例2中,由于来访者和父亲在学习目标取向上树立的是以取得好的成绩/排名为目标,因此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焦虑万分,并伴有不理智行为(“威胁”孩子)。这两个案例表面上毫不相干,但其实质都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学习目标取向。

二、学习目标取向的作用

学习目标取向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的知觉。可被分为掌握取向(关注理解和掌握)和表现取向(关注自己的表现和别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学生在学习中一般会以某一种目标取向为主,也有个别学生两种目标取向都弱。

教育实践中,很多学生由于在学习之初过分关注成绩(即以表现取向为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片面追求表现和有用性,忽视了对知识的实际掌握,因此自感“努力学习”但成绩不见起色,便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开始厌学。也有些成绩好的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关注排名得失,感到学习就是为了表现自我,进而容易造成考试焦虑以及由成绩波动带来的严重挫折感。

这些现象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中学生对学习目标取向的普遍偏离。只有以掌握取向为主的学习目标取向才能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才能保证学生的可持续进步,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调整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取向(以掌握取向为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掌握取向的方法技巧

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以及对学生学习目标取向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取向。但是教师如果不鼓励“以取得好成绩”为学习目标,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吗?如果不给学生施加成绩的压力,学生能考取好成绩吗?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可以尝试实践以下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掌握取向”的学习目标取向,学生会慢慢变得爱学习,教师也能以更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各方压力了。

1、注意师生关系和平时沟通

教师的一言一行透露出的教师自身对学习目标取向的观点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目标取向的树立。师生的有效沟通能促使师生关系越融洽,没有好的师生关系是无法达到教育目标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对平等的追求,因而学生会主动调整自我意识,不必产生“时刻证明自己”的高压力,不会认为学习是做给别人看的。教师可以经常问问学生:“考试感觉怎么样?难度如何?”,“语文记得考了什么题目,你觉得是考察你什么能力?”,“通过这次考试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不要太担心分数,老师更关心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此时更易出现的反应是关注获取学习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学习材料,寻求获得对知识的准确理解;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相信努力中将带来收获;喜欢有挑战性、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任务。这样的沟通能促进学生掌握目标的建立。但如果教师关注学生在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强调学生间的排名竞争等,学生则易关注公众形象,注重表现能力,不利于掌握目标的建立。

总之,教师与学生沟通学习问题时,要注意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为主,不要侧重于分数和排名;对学生的情绪反应表现出关心,了解学生对考试的看法,并加以权威性的引导。

2、巧妙引导归因方式

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如果成功归因于运气好、猜中了考试重点,或者失败归因于自己没有能力,容易引导学生错误的学习目标取向。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在成功和失败时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即将进步归因于自己平时的努力和付出,将失败归因于知识系统的掌握不够全面。

在本文开端的第二个心理咨询案例的解决中就使用了此方法。案例2的大致咨询过程:

1)引导来访者理解父亲的心情——父亲很替自己的考试成绩着急;

2)引导来访者分析英语、语文失分的地方——英语的听力和语法失分多,语文的阅读和默写失分多;

3)分析英语听力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认为听力之所以没考好是因为考试时远离广播听不清楚(一方面反应了来访者对英语听力的不熟练,另方面反应了平时没有练习过在普通环境中练习听力)——引导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平时多加强听力练习,安排时间在客厅等不太安静的地方进行听力练习);

4)分析英语语法考察的能力——来访者错误的语法题多为两个选项中选择不准确,来访者认为自己是粗心(实质反应细节的知识没有掌握,平时只注重了大概知识的掌握,只注重做题的数量,没有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和仔细辨析知识点)——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注重对做错题的分析,注重准确掌握知识细节);

5)分析语文阅读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自述对阅读答题思考较肤浅,没能深入(反应了来访者平时的阅读量和质量不高)——建议来访者在阅读课外文章后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观点,看一些评论性文章,也可以与父亲一起探讨文章观点,也可以将本次考试的语文阅读题与父亲一起讨论;

6)分析语文默写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自述由于此次考试通知较晚,没有很多时间背诵古诗词,以前虽然背过但是都忘记了(反应来访者没有掌握记忆的规律,没有进行平时的及时复习)——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按照记忆曲线来拟定背诵时间表);

7)分析父亲为什么以课外活动和特长训练时间来“威胁”来访者——父亲觉得来访者没有能够很好的权衡课外活动等与学习的时间,从而耽误了学习成绩——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将以上方案列出时间表给父亲,安排好学习和活动时间,多与父亲交流。

咨询结果:来访者对自己的学习安排充满期待,很有信心的向咨询师道别。

咨询后的思考:来访者从咨询中认识到自己平时的学习都是按自己假设的考试重点进行,没有全盘规划以及系统性复习知识,没有注重学习的框架性和细节性,因此在复习了所谓的重点后认为自己能取得好的排名,结果大失所望,这也反应出表现取向的危害。而之后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来访者意识到进步的方式方法,对学习充满期待。

如果教师或家长能先将成绩放一旁、耐心与学生探讨错误/失败的原因,也就代表宽容了学生的这一次失败,能平缓学生的情绪,进而帮助学生冷静分析失败,让他通过挫折获得更大的收获和学习的动力,这就是在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取向。宽容而不纵容,何乐而不为?

3、有技巧的奖励

在关注学生表现和给予奖励时,教师要强调学生在任务中的质量,使学生朝向“掌握、取得持续进步”的方向,而不是要学生们比赛做得怎么样。学生采取表现取向的根源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因此降低学生的表现取向就要求教师对学生采取有效表扬或其它奖励方式,这也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而教师不恰当的表扬易引发学生间不良竞争,破坏师生关系。

1)应考虑学生投入学习的努力水平,对所有取得进步的学生都进行表扬,不应将认同基于学生的绝对成绩水平。

2)什么时候奖励?奖励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继续提高努力强度,因此应该放在获得成就以前给予奖励的承诺。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观念:如果他投入一定的努力,就有机会获得奖励。学生可以是保持较高的水平获得奖励,也可以是改善令人不满意的表现而获得奖励。

3)奖励什么?在奖励时,要提供信息反馈(即有效的表扬)、鼓励学生欣赏自己的知识提高或能力发展,而不是给一个奖励(例如说一句“你真棒”)就可以了。要让学生认为老师之所以奖励他是因为他取得了重要的有价值的成果(如学会了某些知识),而不是因为他达到了目标本身(如考试进步多少名次)。

4)表扬是常用的奖励之一,如何进行有效表扬呢?

a.表扬要有具体的表扬内容,而不是空洞的或注重形式的表扬。

“作文写得真好,这么整洁”,这种表扬空洞而且没有特别之处,注重于形式;“作文写得真好,尤其是文中还提到了一些你独特的观点和想法,比如……,你觉得呢?……我感觉你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这种具体的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表扬的诚恳以及认识到自己具体在什么方面做得好。因此具体的表扬能真正起到强化期待行为的作用。

b.表扬应该是赞赏性的,不是控制性的。

表扬重要的是作用是作为信息反馈来加强沟通,鼓励学生继续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表扬不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估。有效的表扬是表达对学生努力和成就的赞赏,让学生从教师的赞赏中学会注重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让学生注重自己在取悦教师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或注重为了取悦教师自己应该怎么做。赞赏性的表扬能让学生慢慢学会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教师的支持。

c.表扬应是真诚的。

表扬要简单直接,语气自然不夸张;表扬要用直接的、描述性的句子,而不是过分热情的表达;避免模糊表述,不要让学生将表扬当作是顺从教师得来的,所以要表扬时指出具体成就,认可学生有价值的努力或毅力。例如表扬时应说“好!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了!我喜欢你这种不轻易放弃的拼劲”(而不是说“很不错”);又例如:“我喜欢你朗读这个古诗,特别是你朗读时的表情和语调变化,很有感情”。还有,引导学生注意自己学习到的新技能或取得的进步,例如:“我注意到你的作文中用到了各种不同的比喻手法,这样读起来我感觉很有趣。”表扬时要注意将言语表扬和非言语赞赏结合,即面部表情、体态与言语的一致性。做一个聪明的表扬者,变换表扬的词语和句子,让人不会觉得乏味。

4、提高学习信心

1)使缺乏学习信心的学生认识到学习需要努力,学习需要花时间,会有困惑和错误,但是坚持和细致的努力最终会使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中的困难通常不是因为学生缺乏能力或不努力,而是他们缺乏对这类任务的经验。如果他们有耐心、坚持,加上教师的帮助,就能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

2)在观察学生的表现和给予信息反馈时,要注重“掌握”,强调学生参与任务中取得持续进步的程度,而不是将学生和其他同学比较;

3)引导学生将失败看成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标志和机会,而不是在这个领域缺乏能力的证据;

4)在考前向学生们解释强调,考试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提供信息反馈,是看看学生掌握知识怎么样的机会,也是应用学习知识的机会。

5、避免学生间不良竞争

班级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应该有共同的规范和期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而不是竞争,这有助于学生关注自我提高而不是与同学作比较,具体来说:

1)在平时分组活动时,不要按照能力或成绩来分组,不宜采取竞争方式;

2)经常组织学生们成对或组成小团体进行学习,参与知识的社会性构建;

3)不仅仅鼓励关系好或有共同兴趣的学生们进行团体作业,更要鼓励不同兴趣、不同成绩表现的学生组成团体进行学习或完成任务。

五、结束语

9.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篇九

爱情是每一个人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摆正爱情在心目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处理恋爱与工作、恋爱与生活等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爱情之舟最终驶向成功和幸福的彼岸。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提倡真挚的爱情。建立在信任、理解、包容和奉献基础上的爱情才能长久。两人要共同在一起长期生活,不应是看中对方的地位、钱财、家庭,而应注重对方的能力、人品。在恋爱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为今后的婚姻生活打好基础。

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之间的关系。爱情是人们幸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爱情应该服从于事业,促进事业的发展。

要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爱不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和奉献。人生活在社会中,就具有两方面的责任:一是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二是对家庭、父母、孩子、朋友和爱侣的责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获得崇高的爱情。

恋爱要严肃认真、感情专一。恋爱关系包括自己特有的感情和义务,它只能存-,在于恋爱者两人之间,不容许第三者介入。双方要真诚相待、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也实事求是地对待对方。

10.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篇十

点击数:77日期:2009-07-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本源和所有者,人民赋予我们权力,是为了让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我处在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面对手中的权力要头脑清醒、严格自律,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那么什么是权力观和正确的权力观,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怎么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新时期每一个国家公务员必须要清醒认识和认真面对的问题。

什么是权力观

所谓权力观,是指人们对权力的总的看法,包括对权力的来源、掌握权力的目的、行使权力的方式、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党,对权力观有着不同的认识。

什么是正确的权力观

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到底什么是正确的权力观呢?这必须从社会性质和党的宗旨的高度来理解。

正确权力观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党的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必然要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之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正确权力观的灵魂。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权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正确权力观的本质是权为民所用。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谁授权,就要为谁服务,就要对谁负责,这是政治学的一条普遍原理,也是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法则。背离这一法则,权力就有丧失的危险。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这个“试金石”同样是衡量权力观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对领导干部而言,权力只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决不能把权力当作以权谋私、巧取豪夺、中饱私囊的工具。

正确权力观的核心,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政党及其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掌有一定的权力。因为有了权力,就容易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世界上一些老牌共产党丧失执政资格,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背离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这种历史教训,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因此,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把权力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确保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权力观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什么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我们党要求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条重要措施。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既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也体现在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上。在一定意义上,要执好政,就要用好权,就要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这一切都要以正确的权力观为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树立正确权力观之间这种密切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党必须把党的干部队伍管理好、建设好。最根本的是要把他们的思想政治基础打牢、思想政治防线筑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解决干部队伍中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有的放矢的,是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在权力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应该说,我们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作为人民服务的手段,牢记党的宗旨,自觉践行“三个代表”,殚精竭虑,一心为民;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有的把权力当作获得金钱、美色的工具;有的把权力当作个人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途径;有的把权力视为个人“私恩”的产物,甚至把权力作为对个别人效忠的工具;还有的把权力当儿戏,对人民赋予的权力极不负责,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甚至胡作非为,草菅人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些权力“错位”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却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党的形象和威信。这些问题的存在,更加突出了树立正确权力观的重要性,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从事关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高度,从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保证权力廉洁、预防腐败的迫切需要。权力观问题,始终与权力的廉洁与否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腐败问题的发生,无不是权力腐败的表现,而权力腐败的出现,又在很大程度上由权力观错误所致。大量事实证明,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在权力观上出现偏差,把权力视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就必然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把权力变成中饱私囊的手段。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迫切要求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尤为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预防腐败的一道牢固防线。近年来,我们党反复强调,反腐倡廉要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提高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预防腐败需要多种措施,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则是一项非常有效的重大举措。只要正确的权力观真正树立起来了,能够在广大干部中蔚然成风,能够成为行使权力的行为准则,就一定能够减少腐败的发生。

怎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强化“公仆”意识 “公仆”意识实际就是党的意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人民群众既是国家权力的主人,又是国家权力服务和受益的对象。因此在我国,权力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其核心和实质就是“服务”,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那么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就应责无旁贷地时刻摆正“主仆”位置,甘当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为一己私利把手中的权力私有化甚至商品化,那些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就是因为没有把权力看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是作为个人谋取私利的资本,结果在“权力关”前败下阵来。马克思曾说过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那么要想保证我们的源泉永不衰竭,就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为民掌好权,为民用好权,一切为民,一切围民。时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群众安危冷暧放在心上,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只有殚精竭虑,一心为民,我们的权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维护我们的衣食父母;才能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的名誉、地位和利益,做到居上而不骄,处下而不忧,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自觉地为党尽责,为民分忧。

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强化“自律”意识。所谓自律,就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提醒,即:能够自觉地遵章守法,不做犯法违纪的事情。自律意识是维护和巩固正确权力观的一个重要基石。因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使人成为“清官”流芳百世,如:焦裕禄、孔繁森。也可使人成为“贪官”遗臭万年,如成克杰、慕绥新。领导干部要想把握好这个界线,就要靠自律来时刻敲响警钟。回想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在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时也是踌躇满志,一腔热情的,但就是由于在瞬息万千的变幻中不拘小节,缺乏自律,而逐步使权力观甚至是人生观一点点的错位,而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局面。古语云:珠莹则尘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也。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到两袖清风,清正严明,就必须要筑牢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苦乐观、荣辱观,不仅仅在工作圈,还要在生活圈、社交圈及亲属圈都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自己。做到“自重”即时刻想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珍重;做到“自警”即时刻想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力周围布满了“陷阱”,要处处把握好道德、纪律、法律这三道防线;做到“自省”即要贵有自知之明,敢于正视缺点,敢于挑战缺陷;做到“自励”即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永葆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更要在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做到“慎独”,即在没有组织监督独处时能够洁身自爱,力戒贪欲,淡泊名利;“慎微”,即从细微处做起,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慎终如始”,即要从始到终全过程都一以贯之,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怠慢。

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权力就意味着责任,而责任就意味着服务,意味着奉献。所以说权力观就是责任观,要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要的就是要树起强烈的责任意识。而有的领导干部只看到了“权”和“利”,一味地去享受其带来的种种“好处”,或一味地追求形式主义,以夸大自身的政绩来证明自身的“责任”,却看不到权力实际就等同于责任,就等同于奉献。从古到今,一切有所作为的仁人志士,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都不乏责任的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造就了无数民族英雄,对国家与民众的高度责任感,既能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人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抗拒金钱与美色的诱惑。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尽到对国家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尽到对下属的责任,才能是好领导。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从“责任”二字做起,才能去为人民、为百姓服务,才能不求索取地无私奉献。

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强化“监督”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敢于对权力的监督。对权力的监督,是领导干部正视自身缺点的一面镜子,这不仅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很多领导干部把监督看成是一种束缚手脚、不信任的消极因素,不要说自我监督,就是群众的监督也不愿接受。而任何失去监督的权力都是十分危险的,是最容易导致腐败的。因此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要正确地认识监督,把监督做为一种爱护、一种信任,自觉地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自觉地开展自我监督,主动地营造对权力监督的氛围。建立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增强权力运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拓宽监督的渠道和范围,使手中的权力真正置于监督之下

一、公务员权利的含义及维护公务员权利的重要意义

权利与义务是辨证统一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如果说过去强调的主要是义务的话,现代社会则愈来愈主张权利本位。权利本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应当树立权力来自权利,权力为权利服务的理念。二是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上,应着重保护相对人的权利,尽量减轻相对人的义务和负担。权利本位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经济、权利经济,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创造性的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自由保障了市场经济永恒的活力,而权利则是获得或实现自由的方式,只有获得权利才能得到自由。权利本位也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建立。现代法是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保障人的权利的法。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就是保护权利,权利保护程度是衡量一国法治和依法行政发展进程的标尺之一。美国著名法学家德沃金指出“如果政府不给予法律获得尊重的权利,它就不能重建人们对于法律的尊重。如果政府不认真对待权利,那么它也就不能认真地对待法律”。权利本位的价值不仅在于保护权利,而且还有利于规范国家权力。如果忽视权利,就会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不平衡,最终也必然影响义务的履行,只有在重视义务的同时也重视权利,才能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但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义务过多,权利过少,《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则开始对公务员的权利给予高度重视,把“义务与权利”作为重要内容列为总则之后的第二章,就说明了这一点。

第 1 页

所谓公务员的权利,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有资格享受某种利益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所谓公务员的义务,是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做出某种行为的约束和强制。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同一性、法制性、平等性、不可放弃性。

那么,公务员权利有哪些呢?公务员权利的规定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我国公务员暂行条例里在规定了公务员有8条义务的同时也规定了8条权利

(一)非因法定事由和非因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职或者行政处分;

(二)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

(三)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四)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五)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审诉和控告;

(七)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辞职;

(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如休息、退休的权利。从公务员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来分,可分为:

(一)身份权利,即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名称权、执行公务时名誉、人身受到保护的权利、依法辞职的权利。

(二)执行权利,包括公务员中心公务的职务权和工作条件的要求权等。

第 2 页

(三)补救权利,即申诉、控告权利。规定公务员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有利于公务员行使职权(身份保障权、履行公务职责的权力和工作条件等),执行公务的有效保证,也是使公务员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的保证。二有利于实现公务员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促进社会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三有利于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有利于在公务员管理中体现权利本位。

二、我国公务员权利维护取得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暂行条例施行以来,公务员的权利得到很大体现。如公务员的培训权利,来全国开展各类公务员培训超过1700万人次。辞职权利也得到了体现,据不完全统计,从1996年到底,全国共有28626人辞职。申诉控告制度实施以来,各级人事部门共受理公务员申诉案件300余件,其中撤消或者建议撤消原处理决定的占20%,使不公正的人事处理得到及时纠正,公务员权利有了保障。正因为公务员的权利得到有效维护,特别是经济收入和职业稳定的权利得到有效维护,才使公务员这一职业成为现在最有吸引力的职业。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公务员的权利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和体现,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暂行条例里规定的,但没有得到贯彻落实,或者常常受到侵犯。如

1、经济权力。很多地方都存在强行捐款,如州内某县去前年搞的“自愿”集资。按照条例第70条规定,工资是公务员的法定经济权利,国家行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或扣减公务员的工资。强行捐款的方式是一种违法行为。

2、培训的权利。由于很多单位的领导没有意识到培训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的重要意义,把公务员的这一义务与权利看成可有可无,或者看成是对某一个人的施舍,致使很多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了侵犯。

3、批评建议的权利。由于政务公开力度不够,以及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提意见的人常常受到打击报复或遭冷遇的情况,使很多人意见不敢提,建议缺乏畅通的渠道。另一类是暂行条例没有规定,但实际应该享有却没有享有或没有充分享有的。如:

1、关于对奖励情况、评选情况不服可以进行申诉控告的权利。暂行条例第27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以及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国家公务员给予奖励。”并例举了9条应该奖励的表现,但其中并没有将获得奖励作为权利规定下来。这使公务员获得奖励成为一种消极行为。

2、不执行上级违法命令的权利。先看一个案例即福州王凯峰案:,福建省长乐市财政局先后与27家企业周转金借款合同,并由企业所在地的乡镇财政所提供担保(财政所是财政局的派出机构)。这27家企业倒闭后,财政周转金有745.8万元尚未收回,长乐市人民法院以玩忽职守罪判处王5年6个月徒刑。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作为担保人“。王大喊冤枉,认为他是按照市《关于研究协调第三批产业扶持资金安排有关问题》的文件落实的。故有人称其为“政策和法律的牺牲品”。这一案例引出一个话题:如何保障公务员不执行上级违法命令的权利?如果不保障的话,违法的是上级,承担责任的是执行命令的下级。因此,应该维护公务员对不服从命令的权利。其合理性基础是:公务员对上级的服从是职务的服从而非身份的服从,具有适当限制的不服从是稳定宪法秩序的基础:执行违法命令不是公民担任公职的初衷;公务员独立健全的判断是正确执行命令的基础。

第 3 页

三、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一)原因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有以下几方面:

1、有法不依。如捐款。公务员的工资权利明明有明文规定,但很多人为了其政绩仍强令捐款,违者还会被批评为“觉悟不高”。

2、立法滞后,救济途径狭窄。

(1)对一些应保护的权利没有纳入立法范围。如上述所述的对奖励情况、评选情况不服等几个方面。在执行上级命令的问题上,权利方面没有规定,义务上倒是规定要“服从命令”,纪律上也规定不得“对抗上级决议和命令”。这就使公务员在面对违法的命令时无所适从。

(2)救济途径狭窄。从法律的角度看,公务员与其他劳动者一样,他们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均应受法律的保护。既然有人拖欠、扣发工资,受害人当然有权寻求司法救济。法律为劳动争议设置了仲裁与民事诉讼两个解决渠道,但公务员却无法直接援引这些法律依据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因为《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适用对象仅限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内的劳动者,以及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公务员似乎并不在其列。由此看来,通过劳动仲裁与民事诉讼也无法解决公务员的工资权利,相关部门与法院一纸不受理的决定或裁定就可以将这类事件推得远远的。而《行政诉讼法》也无法解决此类事件。因其第十二条第三款说:因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提起的行政诉讼,法院不予受理。相关的司法解释更明确指出上述“决定”就是特指: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决定。“扣工资”的决定不幸成为了行政法通常所说的“内部行政行为",而解决公务员工资权利的愿望在这里难免会再次落空。而暂行条例也规定了受理公务员申诉控告案件都是行政机关而非法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公务员可以援引这一条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但合法财产以外的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时候怎么办?他们从行政和法律上很难得到解决。

第 4 页

(3)打死不告官的文化土壤。

(二)措施

1、加强立法。

(1)抓紧出台《公务员法》,并抓紧制订《工资法》、《惩戒法》、《培训法》等下位法,使公务员在权利的维护方面具有更有效的解决途径和可操作性。

(2)在法律上扩大公务员合法权利的范围。

2、加强监督。重点是加强仲裁和监督机构的建设,必要时成立法院。按规定,我国受理申诉、控告的机构是原处理机关、同级政府人事部门、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这些机关在决定受理公务员申诉后,就要组成临时性的公正委员会进行对问题的处理。可见,这一机构是临时性的,随着公务员权利意识的日益复苏,这种临时性的机构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加强这一类机构的建设,必要时还可成立专门法院,如英国和法国,英国于1919年成立劳资仲裁法院以仲裁协调机构惠特利委员会难以协调的问题。1923年该法院又设立文官特别庭,专门审理惠特利委员会难以协调的工资、工作时间及工作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法国在拿破仑期间成立了最高行政法院,其主要职能是参与制定公务员法规,对公务员管理提出咨询性意见和建议,以及监督公务员法贯彻执行情况。近年来,发达国家公务员改革的力度很大,总的趋势是收缩职能,精简机构,但保护职能却在加强。美国在人事管理局之外,分设了联邦劳雇关系局和功绩制保护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政府机构和人员裁减了一半以上,但处理政府劳雇关系和功绩制保护的职能却得到了保留和加强。

11.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117—001

心理学告诉我们,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当个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定态度;介乎二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观决定着人们行为的取向,但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它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时代的宠儿,社会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今天金融危机肆虐,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端正就业态度,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找工作,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在各种主观因素中,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价值观因素都是首要因素。大学生去找工作。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找什么样的工作,为什么找这样的工作而不找那样的工作,这就是价值观的导向在起作用。换句话说,大学生在自己的行为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大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所成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到工作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方方面面都称心如意的工作。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许多机会,只是竞争的日益加剧,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令许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难以适应。有的学历偏高,恃才自傲,不是埋怨工作琐碎,就是嫌弃工资太低,工作中不是尽职尽责,而是怨声载道,结果时间不长就被炒鱿鱼;有的工作地点偏僻,城市来的大学生更多的是缺乏吃苦精神,而农村来的大学生更多的是迫切地要脱离贫困地区,永远不打算再回去。结果这些大学生郁郁不得志,只能看着同学从打工仔变成了老板,从农村回到了城市,而自己还在为一家老小的口粮奔波。其实社会给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发展机会,要想在竞争中把握机会,大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并且找到工作后,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爱岗敬业。努力发挥聪明才能,而且还要有勇于拼搏,有不怕失败的奋斗精神,除此之外,还要具备很强的竞争意识、改革意识和协作意识。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制度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分配制度由按劳分配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另外各种文化的冲击波一浪高过一浪,经济全球化,西方社会的糟粕伴随着精华一起涌入中国,社会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一直处于分化与整台、动荡与生成的过程之中。这其中既有积极向上、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又有被动安逸、平稳满足、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绝不能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必须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可是。近几年,有一些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不是忙着就业,而是现身婚介所,刊登征婚广告,甚至建立个人征婚网站,期盼通过婚姻找到一个好出路。在报端也常见富豪登广告征婚,应征女大学生响应如云之类的事件,尽管富豪开出的条件非常苛刻,甚至无视应征者尊严,但都挡不住女大学生嫁人豪门的热情。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学风就女大学生婚恋观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广州主要高校的1500名学生。调查报告称,由于近几年就业压力骤增,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更为现实,不少人想借助婚姻谋出路。这是因为某些接受了大学教育的女性,迫切希望成功。希望脱离贫困,但價值观却越来越扭曲了,虚荣心和功利心取代了平和的就业心。对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追求凌驾于道德准则之上。好在选择“征婚找出路”的只是少数,功利的价值观还只是少数人的价值观,多数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价值。

12.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篇十二

一、信任让幼儿树立自信

如安迪口渴想喝水, 可水杯放在桌子上够不着, 他就搬来小椅子站在上面。妈妈看见了立即制止安迪:“快下来, 会摔跤的。”在妈妈的帮助下安迪喝到了水, 打这以后, 他每次喝水都会让妈妈拿杯子。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 使得“包办”现象非常普遍。其实, 对家长和老师的这种不信任感,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久而久之对幼儿的自信程度会有很大影响。上述案例中, 如果妈妈能用肯定的口吻对孩子说:“安迪真勇敢, 妈妈看着你拿杯子。”安迪就会从成人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安迪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仅要拿杯子, 更多的困难需要他积极主动地克服。在孩子的幼年时期, 面对大千世界, 他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但是, 要有勇气进行各种尝试, 要学习各种方法以使自己适应, 使自己融入这个世界。但是成人往往无意中给他们设置了许多障碍, 根本原因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 我们已形成一定的偏见, 认为只有在某一个年龄段才能做某一种事情。自信的幼儿是捧出来的, 幼儿的是非观念模糊, 不会正确评价自己, 只能通过成人的评价了解自己的情况, 特别是父母、家人和老师对他的评价至关重要。孩子在试着做事时难免犯错, 这时我们要有意识地避免以任何语言和行为向孩子表明不信任他。我们不能轻率地否定孩子想要试试自己的能力的举动。信任是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鼓励激发幼儿的自信

表扬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提高孩子做事的兴趣, 还能让孩子从成功中增强自信心, 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但我们要正确运用表扬和鼓励, 随着“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的大力倡导及“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 人们越来越重视表扬和奖励对孩子的教育作用, 越来越多地运用表扬和鼓励这一教育手段。但目前有些家长和老师, 无论孩子做得怎样一律给予表扬, 并且夸张, 这样容易使孩子飘飘然, 盲目自大, 唯我独尊, 久而久之, 便听不得半句批评。我们对孩子言过其实的表扬会使孩子形成不切实际的自我认识。我们对孩子要有分析地给予表扬, 对孩子经过一定努力才完成的任务给予及时、恰当的表扬和鼓励, 让孩子意识到只有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得到赞赏。在表扬的同时指出不足, 提出希望, 使孩子心情愉快, 自信倍增。批评可以让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 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二者巧妙结合, 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但要以表扬为主, 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 尽量婉转含蓄, 可以采用提建议等方法。鼓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得到自我满足, 即自尊感和成功感。也许就是你不经意的、恰如其分的一句赞扬会成为孩子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三、实践锻炼幼儿的自信

调查发现, 我国孩子动手能力和外国的孩子比起来相对较弱, 特别是大城市的孩子, 很多事情都不能亲力亲为。自信的幼儿是锻炼出来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幼儿的保护要适度。许多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过于保护, 导致孩子对环境产生恐惧感, 从而影响他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自信心。我们应该格外留心孩子的第一次尝试, 这将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良好起步。其实, 自信心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因此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 我们都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些自我锻炼的机会, 让孩子从小就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增强自信。

四、成功增强幼儿的自信

不同层次的幼儿对成功的体验存在个体差异, 因此, 老师要在各项教育活动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幼儿, 使其增强自信心, 使他们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自信的幼儿是一次次成功体验造就的。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幼儿来说则可能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有过成功体验的幼儿才有自信的本钱。成功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自信, 失败的实践活动则可能给幼儿失败的教训。我们应该使孩子敢于犯错误, 敢于失败, 同时并不降低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力。我们可以对幼儿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经过努力获得成功。我们要尽其所能地使幼儿拥有自信, 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幼儿是未来的希望, 让我们为孩子撑起自信的风帆, 让他们扬帆远航。

摘要:自信心既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当前幼儿缺乏自信的原因有很多, 要想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尊重幼儿;相信幼儿的能力;对幼儿的保护要适度;懂得勉励幼儿;创设机会, 培养成功意识;重视幼儿的每一点成绩;以适当的标准, 正确评价幼儿。

13.如何树立则正确的权力观 篇十三

邵一菲

4月8日,分局开展“权力阳光运行和科学发展观”学习讨论活动;4月22日,到萧山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4月25日,萧山财税系统遵纪教育讲座暨新税服换装仪式;4月27日,分局开展“如何树立正确权力观”交流活动。

四月份的一系列活动,都紧紧围绕着“权力”两字展开,这对我们每一位税务工作人员来说,是个难得的学习与自省机会,也充分反映了区局和分局对树立正确权力意识的高度重视。

“权力者,人民之公意也,为民所受,当为民所用”——这是我参加这些活动后最真真切切的感受,同时让我觉得自己在政治上多了一份清醒,思想上多了一份深邃,情感上多了一份厚重,工作上多了一份动力。

权力,一般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范围内所具有的支配力量;权力观,则是指人们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领导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才能更好地行使我们手中的权力,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那么,作为基层地税干部,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呢? 一是要保持清醒,认清事实,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对于权力拥有毋庸置疑的法定所有权。

同事施建芳在“权力观”讨论会上谈到,我们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大小与为纳税人服务的责任是密切相关的。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人所急,解纳税人所需,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权力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那些不能够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权力的人,往往以权谋私、专断独行、为所欲为,最终走上触犯法律的不归之路。

二是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利益观。

从近年被查处的腐败分子来看,其根源无一不是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同事姜明在参加警示教育后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听”看守所副所长的介绍,“观”看守所自行 制作的归案教育录像片,“看”囚犯们透过铁窗渴望自由的眼神,深刻体会到因“一念之差”而与自由“一墙之隔”的巨大反差,这些党员干部都是由于平时放松学习,法制观念淡薄,贪图享受,对社会和家庭缺少责任感,才会走入歧途,沦为囚犯。

因此我们要时刻警记,我们的理想和追求是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们的价值要体现在为党和人民的税收事业作出贡献,做到依法征税;我们的人生坐标定格在以“公”为中心,消除私心杂念。

三是坚持原则,慎重交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叶 峰老师那句“是朋友不要害我”提醒了我们哪些朋友该交哪些朋友不该交,哪些忙可帮哪些忙不可帮。身为税务干部,更要知法、懂法、守法,要时刻提高警惕,严 格自律,经受住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诱惑的考验,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同事张 坚标意味深长地说。

谨慎交友,谨慎用权,时刻绷紧职务犯罪这根弦,做到不敢犯罪、不能犯罪、不愿犯罪、不会犯罪。

四是加强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监督。

“小者大之源”,树立正确权力观必须从小事做起。作为一名地税干部,或多或少会遇到可能产生腐败的情况,关键是要把它看做是对自己的考验,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能够耐得住清贫,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防微杜渐,不贪小,方可不贪大。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式和组织税收收入的压力,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促进廉洁从政,用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不断提高财税干部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

一 是构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公开、平等、互动的平台,实行“阳光作业”,防止“暗箱操作”。着力解决纳税人涉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切实尊重纳税人的知情 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最大限度地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规范税

务干部的办税程序和执法行为,有效遏制个别同志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吃、拿、卡、要、报 等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

二是树立“服务就是一切”的观念,通过推行“一站式”和“一窗式”服务,建立限时服务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办税程序,提升办税效率,探索多元化的办税渠道,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切实提升服务满意度。

三是通过推行阳光办税,逐步使全体干部的责任岗位更加具体,责任层次更加清晰,责任追究更加有力,正真树立起责任意识,切实把思想都聚焦到区局的决策部署上,做到依法行政和高效行政。

都说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利党、利国、利民;用歪了,害党、害国、害民。因此,我们在对待权力观的问题上,要时刻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证手中的权力不变味、不变质,真正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14.青年官兵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篇十四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恋爱婚姻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军人作为有血有肉的血肉之躯,也是有理想、有追求,对幸福的婚姻怀有美好憧憬的。然而,官兵婚恋问题,直接影响着官兵的思想稳定,有的甚至影响军人形象乃至部队稳定。因此,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正确认识爱情与人生、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对于追求美好纯洁的爱情,对于官兵的成长进步,对于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探讨一下军人在婚恋方面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1、慎重选择恋爱对象。当代青年往往把经济条件、学历层次、职业、长相、家庭情况等等作为选择恋爱对象时重点考虑的方面。然而,如果把容貌和经济条件等作为选择恋爱对象的最主要条件,那么这样的爱情就像稻草燃起来的火,燃得急,熄得快,最终带来的是痛苦和悔恨。因此,军人选择恋爱对象时应把心灵美放在首位。把心灵美放在择偶条件的首位,是由爱情的本质决定的,美丽的容貌不一定有美的灵魂,它会因心灵的庸俗而逊色,并且也会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消逝。对军人的伴侣来说,如果没有对军人职业及其崇高志向的理解,没有和军人同样高尚的奉献与牺牲精神,就很难在生活中与军人相伴始终。

2、谨慎确立恋爱关系。青年军人在确定恋爱对象时,必须本着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全面考虑诸方面的因素,谨慎地作出决定。千万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定夺终身大事。特别是年轻战土在服役期间,要把异性间的交往严格限制在同志、友谊的关系上,不发展相互间的恋爱关系,更不应有超越同志、战友、朋友关系的亲呢行为。同时要严格遵守总部关于士兵不能在驻地谈恋爱、找对象的规定,尤其是不能借军民共建之机与地方青年攀老乡、套近乎、称兄道妹。这样做既是为了维护军人的良好形象,更是保证战土健康成长、促进部队稳定的需要。

3、文明表达恋爱行为。表达爱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求爱要注意场合和分寸,不仅要合乎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道德传统,而且也要符合军人身份。青年军人在恋爱过程中,要自觉培养高尚的情趣,如与恋爱对象谈理想、话人生,共同读名著、听名歌、参观画展摄影展等等。在恋爱过程中特别是进入热恋阶段,举止要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端庄文雅,热情而不放纵,活泼而不轻狂,处处体现出当代军人的道德修养和较高的文明礼貌水准。切勿粗鲁、莽撞行事,以免给对方、给自己造成心灵的刺激和伤害。

4、把爱情摆在从属于事业的地位上。作为一个革命军人,应当把爱情当作事业的动力,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工作、训练、学习之中,爱军习武,爱岗敬业,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现代军事技术战术,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科学文化水平和军事素养。当爱情与事业发生矛盾时,要努力使爱情服从事业,在不妨碍工作、学习的前提下发展爱情,将对一个人的爱服从于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爱,真正实践“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事业故,二者皆可抛”的崇高人生追求。

上一篇:给班主任老师的感谢信下一篇:小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教育工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