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核心及其应用

2024-10-13

孙子兵法核心及其应用(共9篇)

1.孙子兵法核心及其应用 篇一

孙子“慎战”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孙子以现实主义军事家独有的战略智慧提出了“慎战”思想,他将理想追求与现实操作统一起来,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与“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原则和“伐谋”、“伐交”等克敌制胜的战术,力图寻求维护国家最大利益的最佳战争途径。这些思想为和平时代的人们认识多级形势下的军事斗争,驾驭局部战争形式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孙子兵法;慎战;战略思想;现代意义。

《孙子兵法》这部“兵学圣典”且先不论战争取胜之道,而是首先将战争与国家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开宗明义说明战争中的存亡胜败是不能不慎重分析的。“慎战”思想作为孙子对战争的基本态度,贯穿于他的整个全面而完整的战争思想体系中。“慎战”思想的最高理想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但是孙武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兼并战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军事家,他想寻求一条既可维护国家最大利益但是又不能使国家军队遭受重大损失的最佳战争途径,同时他又想找到在激烈残酷的军事斗争中能够克敌制胜的法宝。正基于此,孙子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维护国家利益作为战争宗旨的战略思想,但是孙子并没有沉湎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境界中,从《孙子兵法》中浓墨重彩于具体的战术战法的战争艺术来看,孙子更多的是对”全胜“理想境界的向往转变到尽可能的谋求军事利益的现实境界中。一旦”慎战“思想中的理

想境界被打破,那么在现实境界中只能”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则止“。在战争不可避免的形势下,他给战争设置了三道门槛:”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以上”三不“原则,乃是他的”慎战“主张进一步的具体化。可以说,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与”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破胜“思想是他在”慎战“问题上理想追求与现实态度的统一。这些思想为和平时代的人们认识多级形势下的军事斗争,驾驭局部战争形式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拟就以上问题作一粗浅的探索,就教于方家。

一”慎战“思想的理想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作为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军事家,孙子的”慎战“思想是建立在他对战争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他在《孙子兵法》中以”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作为开篇之句,认识到了国家一旦诉诸战争,不但国家在经济上要受到巨大损失,而且国家处于”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所以孙子告诫君主和将帅,在战争决策上一定要”慎之“、”警之“,决不能以个人或者一时的喜怒好恶轻易发动战争。否则,”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①“于是孙子在战争的决策上提出了一个高层次的战略思想,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的全胜战略。这一战略思想是高于具体作战思想的大战略,是对具体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起决定作用的方针、政策和策略,这是孙子”慎战“思想的最高理想追求,这种追求是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体现了他的”慎战“思想的立足点的高度,”慎战“的最佳方式是”不战“(此处的”不战“是不直接交战的意思,而不是否定战争),而不

是”百战百胜“。所以在《谋功篇》中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功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②“为了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理想境界,孙子从战略层面上提出了能使敌人屈服的2种方法:”伐谋“、”伐交“。至于”伐兵“、”攻城“则是次等的策略甚至是下策。”伐谋“是指以我方的谋略挫败敌方的谋略,使敌方不得不放弃与我方对抗的企图。”伐交“则是打击敌国的盟友,以外交策略破坏敌国的联盟,同时扩大自己的盟友,使敌方屈服于我方。从实行的目的而言,在《谋攻篇》里,孙子强调的是”全胜“:”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⑤“如前所述,孙子所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是他”慎战“思想上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一方面孙子看到兵凶战危,战争乃是国家存亡攸关,军民生死搏斗的流血斗争,必须慎重对待;另一方面他又追求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如果能通过”伐谋“、”伐交“等全胜策略使敌方屈服,则是他希望”慎战“的最高理想境界。

二”慎战“的现实境界———”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在诸侯争霸战争日益激烈残酷的春秋末期,孙子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军事家,提出了”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观点,进而给战争设立了三道门槛:”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也就是说,如果不符合国家利益,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国家没有遭受严重

危机,就要慎重的对待战争。他认为在尽可能降低战争频率,减少不必要的战争的前提下,如果战争不可能避免,他主张运用战争和武力的手段来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要对战争进行慎重的谋划,尽量减少战争可能带来的损失,力争用最小的代价赢得战争的胜利。所以,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基础上,辨证的提出了”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形势下取得”破胜“的策略。在这里,”全“是使敌方完整的屈服而我方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甚至没有损失,是”慎战“的理想状态;”破“是攻破了敌方但是我方也遭受了损失,这是战争的常态。

在他的破胜策略中,涉及到各种战术战法,而”慎战“的思想一直贯穿其中。在开宗明义的《计篇》开始,作者就强调对待战争的慎重就要”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从五个方面研究战争,比较分析双方的条件,考察双方的实际情况。我们看到,《孙子兵法》6000余字十三篇,从开头的《计篇》到《用间篇》依次论述了战略运筹、战争准备、战争计划、作战指挥、特殊战法、战略侦察等方面问题,涉及的精妙战术如”避实就虚“、”速战速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都是”慎战“思想在”利动“形势下现实战事中的具体体现。如前所述,一旦战争不可避免,就要慎重对待战争中的每个战略战术,使战争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这也是孙子追求理想境界中的不破之全和战争现实境界中的破中求全。

三”慎战“思想的现代意义。

春秋战国,由于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有的诸侯国崛起,有的诸侯国衰落。在有着优越地理环境的

齐、晋、楚、秦等诸侯国中,由于其社会改革的成功而先后称霸。其中晋、楚又分别扶持吴、越作为各自的争霸伙伴。吴、越也以此为转机,迅速发展壮大,跨入了大国的行列。这就构成了当时保持着相互制约下的平衡的多级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有现实的竞争对手,又有潜在的敌人。在当今世界,冷战已经成为历史痕迹,两级战略格局解体,国际形势发生了新一轮的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前的两大发展主题,世界基本矛盾出现新的力量组合,这与孙子所处时代的多级战略格局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在这种形势下,慎战思想更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它为人们认识多级形势下的军事斗争,驾驭局部战争形式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概而言之,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兵者,国之大事“的观念,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树立安国全军的国家安全意识,赢得战略主动权。《孙子兵法》所产生的春秋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激烈的社会变革反映到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表现为频繁的战争。仅举鲁史《春秋》记载,在242年里就发生过483次大的战争⑥。在战争的漩涡中,孙子认识到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所以他以战略家的睿智在开篇就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提醒人们要慎重对待战争。所谓”兵凶战危“,战争的破坏作用和对国家的潜在危险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慎战“思想在当今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要从战略上充分认识兵者关乎国之死生与存亡,目的是要”知其厉害“,从而达到安国全军的目的。中国的发展强大具有世界性的积极意义,他的社

会主义制度、所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永不称霸的庄严承诺,决定了他是当今多级格局中的一股强大的和平力量,但是现在我国国家没有完全统一,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领土争端问题,有个别地区一时还不能彻底解决一些问题,甚至为了经济利益还时常出现摩擦,面对一些复杂问题,不争一时之气,不逞一时之勇的”慎战“思想就显得尤为具有针对性。因为”慎战“不是消极避战,而是积极止战,他不是战略目的,而是战略手段。我们要以克制忍让的方式妥善处理国际争端,本着登高望远的原则解决这些问题,不因个别事件影响国家间的整体发展,尽量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因为当今世界,和平形势下依然暗流涌动,霸权主义、军备竞赛、恐怖袭击等不稳定因素经常发生,而我国军事实力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只有以和平发展为主题,加强国防建设,尽快提高我军现代化水平,才能在这种情况下赢得战略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战略全局的高度上,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二)坚持”不战而屈人之兵“,采用”衢地交合“的睦邻原则,正确处理地缘关系。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慎战思想的最高理想境界是每个军事家梦寐以求的,在后世的军事战争中,许多军事家将这种理想演变成为伐谋、伐交的实际操作,力求达到”全胜“的境界。如战国时代的连横、合纵,三国时代的多级斗争谋略等。在现代战争中,这种伐谋、伐交的方式就是一种”衢地交合“的睦邻原则,他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智慧运筹。因为每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要受到地

理地缘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在多国利益比较集中的地区,地缘战略的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它们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有的还伴有种种历史遗留问题,使用者可以利用盟友借力打力或宣示自己的强大使敌方畏服。如果采用”衢地交合“的睦邻原则处理好地缘关系就可以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但如果处理不当,则极易交恶成仇,甚至迸发出战争的火星,导致原本可以避免的战争灾难。因此,在处理地缘上的多边关系,要坚持对话沟通,平等协商、消除误解、利益共享,利用”衢地交合“的睦邻原则,达到”慎战“的最高理想境界。

(三)坚持”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对霸权主义和台独势力的挑衅,做出恰当反应,努力遏制战争的发生。孙子提出的”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是以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为出发点的孙子认为,凡是违背这三条原则的战争都是不符合国家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是不符合国家安全的,这种战争都是不应该发动而应该制止的。当今世界的多级格局面临的局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和地区中有同层次的竞争也有不同层次的竞争,有现实的敌人也有潜在的对手,各级由于各自利害的驱动,敌、我、友的关系也会因时因地的转变,从而增加了局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但是一旦跨过了这三道战争的门槛,孙子也主张运用战争和武力的手段来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主张以”霸“、”王“之兵来”威加于敌“,以战制战,以暴去暴。慎战并不等于软弱,对于挑衅者的行为要明辨其目的:如果是纯粹的军事挑衅和军事侵略,则必须给予以军事还击,否则不足以制止敌人 的侵略气焰;若敌人是以捣乱为目的,则”斗乱而不乱“,要谨慎选择反击手段。当今世界,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策,企图分化和西化不同制度的国家,经常对这些国家从政治上、经济上施加压力,挑起事端,制造麻烦,甚至不惜以武力侵犯别国主权,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民族感情受到极大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冷静的理智的思考,不可凭直觉和感情做出过激的反应。我国在港澳顺利回归之后,最后完成台湾和大陆的顺利统一是目前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我国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原则,是一个符合我国现状,符合两岸人民根本利益的明智选择和根本出路。这一政策得到了两岸人民的热烈拥护,中国政府也在为这一根本政策做出努力。但是少数”台独“势力仍然嚣张,时刻威胁着两岸的统一,使得国家和政府的和平愿望和统一措施时刻处在付之东流的危险之中,为此必须有”退而求其次“的思想准备,这也是”慎战“思想的应有之义。我国政府提出的”尽最大努力和平统一祖国,但绝不放弃必要时以武力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孙子慎战主张的新阐释和新发展,这也是所谓的”能战方可言和“,以实力求和平则和平存,以退让求和平则和平失。慎战思想的丰富内涵,对我国现阶段的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战略选择就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对待台湾问题上,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孙子的慎战思想是广大爱好和平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战争观念,慎战的核心是遏制战争,遏制战争是当今和平时期的军事战略基本着眼点,不战而胜是遏制战略的最理想战略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

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基础,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个目的制造氛围,积极显示能够打赢战争的强大实力和坚强意志,使任何敌人都认识到与我作战必将付出巨大代价,或者是得不偿失,或者是惨遭失败,从而迫使其放弃战争的图谋,这也是孙子慎战思想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智慧的现代启示与诠释。

注:

①(《武经七书》之《孙子兵法·火攻篇》,中华书局,2007年第一版)。

②⑤(《武经七书》之《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华书局,2007年第一版)。

③(《武经七书》之《孙子兵法·作战篇》,中华书局,2007年第一版)。

④(《武经七书》之《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华书局,2007年第一版)。

⑥(《中国军事伦理文化史》,顾智明著,海潮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2.孙子兵法核心及其应用 篇二

随着我国第二批103个智慧城市名单出炉,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实践得到关注。智慧城市的概念源于IBM提出的“智慧的地球”。“智慧的地球”是把功能不同的传感器嵌入到地球每个角落的物体中,实现对物体的全面感知。通过泛在的普适的物联网络,实现物体对象能够独立寻址,实现物物、物人、人人互联互通。再通过超级计算机、云计算和移动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人类就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的状态。

智慧城市目前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不同视角有不同定义。有从纯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诠释涵盖经济、社会、生态、人文各个层面在内的智慧城市;有从纯粹信息化的角度出发,在数字城市基础上,加入物联网、云计算来解释智慧城市的概念。第一种角度,理念性的东西太多,可实际操作和落地的东西太少,不利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第二种角度,理解又过于技术化,智慧城市是靠信息化推动,但智慧城市建设最终落脚点却不是信息化本身。

笔者认为,智慧城市和人类进化一样,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过程,是城市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城市管理者、企业和公众追求更高智慧化的管理与服务的必然要求,其建设又必须依靠空间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管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推动,以实现与城市环境、资源匹配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实现与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匹配的可持续社会发展。

2 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应用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从信息技术学科角度,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如图1所示,主要有基于3S(GIS、GPS、RS)的城市空间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

2.1 基于3S的城市空间信息技术及应用

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本质还是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3S技术中GIS相当于中枢神经,RS相当于传感器,GPS相当于定位器,三者相互依存调用,呈现出整体集成的趋势。

3S技术是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基本技术,它提供了与空间地理信息相关的城市基础数据库,使得城市安全、城市管理与服务、城市交通、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逐渐实现。基于3S的城市空间信息技术和应用在数字城市阶段已经非常普遍和成熟,本文在此略作简介。

2.1.1 GIS技术

GIS技术是以采集、贮存、管理、处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GIS把空间数据和城市其他数据源的数据集成在一起,可以构成智慧城市各种应用。

建设智慧城市,离不开城市GIS服务平台的建设。城市GIS服务平台应采用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地理信息数据。有了GIS服务平台,智慧城市建设才有施展空间。城市GIS服务平台可为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和公众提供空间数据支撑和服务,实现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的自然、经济、社会等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如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平安城市、城市交通、环保监测、市政设施管理、国土管理、城市规划、商业服务、城市应急指挥等都离不开GIS平台。

GIS技术已由二维向二三维一体化发展,基于时间维、空间维和仿真技术相结合的多维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将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2.1.2 RS技术

RS技术是利用高精度的遥感卫星影像、高低空的数字摄影测量、机载激光雷达,提供遥感数据获取和专题信息生产服务的技术。

随着我国卫星和遥感遥测技术发展,智慧城市对遥感空间信息需求已经成为可能。RS技术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监控、防灾救灾等有大量应用。如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可以很容易实现地面物(公路、桥梁、建筑物、河流、绿地等)的数字化,实现城市基础地理数据的获取。

2.1.3 GPS技术

GPS是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能全方位实时导航与定位的系统。它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率等显著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交通(船舶、飞机、汽车等)导航、大地测量、野外探险、土地利用调查以及日常生活(人员跟踪、休闲娱乐、商业推广)等不同领域。GPS和GIS结合可以衍生出许多如车联网这样的高级应用,GPS还可以为GIS及时采集、更新或修正数据。总之,GPS作为移动感知技术,是物联网感知层重要的感知装置,在智慧城市各领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2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是互联网与传感器技术结合之后的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具有感知识别普遍化、异构设备互联化、联网终端规模化、管理调控智能化和应用服务链条化的特点。

物联网为人类社会增加了新的沟通维度,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任何物体的连结,帮助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的有机结合,使人类可以从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这正是智慧城市建设内涵的要求。因此建设物联网的全面感知,有效获取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控制,信息的智能处理及智慧化应用支撑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建设在某种意义来说就是物联网的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也可以按照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构建。

物联网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物联网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城市的感知能力,并使得这种感知更加深入、智能。通过环境感知、照明感知、城市管网感知、移动支付感知、个人健康感知、智能交通的交互感知等,智能城市才能实现政府、民生、产业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提出物联网概念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智慧的地球”,亦即“智慧城市”,许多基于物联网的产业和应用都是和智慧城市应用一致的。

2.3 云计算技术及应用

云计算本质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按需地通过网络访问可配置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共享池的商业模式。

云计算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的范围分为三种: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可提供如图2所示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三种类型的服务。

云计算特点非常适合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智慧城市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动因是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有限供给不能满足物联网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无限需求。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随时随地提供可扩展的计算资源、简化智慧城市管理与服务的交付,同时实现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创新。

基于云计算模式和基于物联网模式构建智慧城市,本质是相通的。以建设云计算为核心,打造各类不同的云,如电子政务云、医疗云、市政云、交通云、教育云、安全云、社区云、旅游云等,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时髦的模式。

2.4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一个智慧城市每天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有大体量、多样化、快速化、价值密度低等显著特征。换句话说,只有具备这些特点的数据,才是大数据。

传统数据分析技术很难在一定时间内对这些海量的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图片、视频、声音等文件)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它能够从上述类型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于整合、处理、管理和分析大数据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商业智能、云计算、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分布式系统、Dynamo、GFS、Hadoop、HBase、MapReduce、Mashup、元数据、非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NoSQL、SQL、流处理、可视化技术等。

智慧城市产生大数据,大数据技术支撑城市智慧。如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的挖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交通管理方面,通过对道路交通信息的实时挖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安全与防灾领域,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可以及时发现人为或自然灾害、恐怖事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等。

总之,大数据技术应用场景将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大到政府的决策与服务、城市运营和管理、产业布局和规划,小到市民的衣食住行,都将在大数据支撑下走向“智慧化”。大数据的挖掘对智慧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管理是无形的资产,大数据价值的利用和共享将会创造巨大的财富。

2.5 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是目前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移动互联网就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它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采用2/3/4G (GPRS、CDMA、TD-LTE、FDD-LTE、WiMAX)和WLAN移动无线通信技术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

移动互联网由平台、网络、应用和智能终端等构成。其应用也并非新技术,只是为了满足Android、iOS和WP等移动终端特点在特定平台开发的应用软件。

移动互联网作为最便捷、最时尚、最值得信赖的技术和业务,正逐渐渗透到城市管理与服务、市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如移动支付、移动娱乐、移动阅读、移动资讯、移动搜索、移动位置服务、移动教育等各种应用层出不穷,这些应用不仅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佳实践载体,而且将成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3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的关系

城市的“智慧”不仅要建立在城市的智慧感知层面与城市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和存储运算上,更重要的是在城市知识模型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建立城市的“大脑”。因此智慧城市核心技术是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

物联网是智慧城市重要的支撑技术,智慧城市是物联网的具体应用。现阶段物联网建设可以看成智慧城市的建设,只有大量的成熟的物联网应用才产生巨大的群聚效应,城市的“智慧”才会萌芽、产生。

云计算是物联网的基石,没有云计算,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将无从处理。当前,云计算倚重于计算和海量存储,但很难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趋势预测分析,大数据技术可以做到“沙里淘金”,其将成为城市的“智慧引擎”。

4 结束语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手段。建设智慧城市同时也促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长。城市的“智慧”和人类进化一样,也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渐进的过程。如何让城市变成像人类一样具有感知、推理、判断、学习和决策的综合智慧体,将是漫长的探索过程。

参考文献

[1]曹茂春,齐雄,金毅.智慧城市的探讨与实践[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8):31-35

[2]曹茂春,马龙.物联网在某城市燃气管网SCADA系统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2):27-32

3.孙子兵法之管理学中的应用 篇三

为人垫砖;为人开 2009-10-25 12:06:19 阅读764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步入大学,我们第一次面对组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能担当大任,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便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就结合孙子兵法中的部分章节,来谈谈如何运作并管理一个社团。始计篇《孙子兵法》云:「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以情。」「五事」意即「天时,地利,人和」,知天知地,还要知人知才,才能提高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并制定组织发展的规范制度,即所谓「法」,因为人总有过偏的时候,有了约束,做到赏罚分明,则可实现「令民与上同意」谓之「道」。在「将」方面,《孙子兵法》云:「智,信,仁,勇,严」,此乃组织管理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特质。智者人附,信者人归,仁者爱人,勇者服人,严者明人,当组织领导拥有这些素养后,才能充分调动团队发展的潜力,才能实现「贤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

而栖。」

谋攻篇

人都有很强的自尊心,特别是杰出的人才。《孙子兵法》云:「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唯有管理者把自己和同学,部属融合在一起,把尊重人的哲学应用的无时,无处不在,团队才有可能发展成精品团队。组织需要发展强大,只一两个管理者的力量是不够的,好的管理者善于发挥全体同学的力量,鼓励他们多提建议,意见,从而获得公司发展中的得和失,进

而指导社团的顺利发展,故好的管理者须能纳谏用人。

军形篇

《孙子兵法》言五事,道居首位,更所谓「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由此可见精神价值的作用是无可限量的。组织管理重在人的管理,所以应设法设立同学的精神价值观,这将直接影响到一个组织内部向心力。在现代化的团队中,组织分工愈趋合理化,管理也愈趋科学化,在这种情形下精神力量往往被忽略,然而这种力量的实际价值却是不可限量的,不可等闲视之。

兵势篇《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讲的是正面阻击侧面奇胜的战争投巧。善出奇兵,破除陈规,想别人之所不想,出敌之所不意,这才是真正懂得兵法的军事家所具的才识。出奇也含有出新的意思,即锐意创新。一般而言,总是尽量树立「高,大,全」的形象,有时恰当地运用弱点暴露方法,也是一种十分巧妙的领导艺术。正是《孙子兵法》中所言「能而示之不

能」,「致人而不致于人」以及强调「奇胜」的做法。

奇者新也,创新之方法是非常多的,因为创新的基石是要不拘一格,不循常道。所以《孙子兵法》曰:「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更言:「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既然不能「穷」之,那么就只能设法适应它,利用它。然而,人的思维创新能力一般是不能和事情的发展速度相匹敌的,所以,管理者必须一方面开动自己的创新思想,为组织以后的发展作出尽量全面的规划;而另一方面则必须具备超凡的适应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变化迅速作出适合的方

案,正所谓「时异则备变矣。」

而情况的变化一般是很快的,仅在一瞬间出现,又在一瞬间消失,这一瞬间

也就是我们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因为万物发生变化之机,正是其内部功能紊乱之时,成功者正是那些善于抓住时机,大胆出击者。《孙子兵法》曰:「势如张弩,节如发机。」造势在于己,而时机则是万物变化之结果。

在管理中有一个「度」的概念,管理的范围,强度都必须有一个限量,不能无限制的扩展,更不能无限制的收缩,正所谓「过犹不及」,这正是因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这一循环转化的规律所决定的。所以管理者必须适当的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既不能过于越权行事,更不能过于软弱中庸,只有

做到不卑不亢,方能服人。

虚实篇

本篇开头提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这一充分发挥主动性的观点,组织是由一级级的管理阶层所构成的,普通同学虽是工作的最直接出力者,但若想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兴趣,其关键乃在管理者阶层。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必须有一定的威严,这样才可能轻易地实施自己的管理措施,其主动性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若管理者过于软弱,即使有相当的权力,他仍然无法随意地调动部属,对人才进行合理的配置与使用,那么团队的发展仅仅是空

中楼阁而已。

要能合理搭配,使用人才,必先知才,正所谓「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才学,能力是每个人内在素质的表现,并不是一望而知的,这就需要管理者深入基层,运用各种手段,熟悉身边人才的智慧与知识结构,并能善于收集各种资料,进而科学的理论分析,最后在实际工作中确定不同人才的不同

定位。

《 孙子兵法》还提出了一个战争中广为人知的作战方法,那就是战前模拟实习。所谓「策之而知得我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不足之处。」正是说明这一道理的,有了逼真的战前模拟,才会对未来的行动做出

一个完整而又细致的打算,才有可能做到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行军作战讲究集中己方兵力,分散敌人兵力,以实施避实击虚,也就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而在管理中如何处理一个人的长处与短处。用其长,避其短。也就是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充

分发挥人才的长处。

九地篇

《孙子兵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所爱」也就是不得不依赖的有利条件,是其全局的关键,如若夺取了敌军的必需条件,敌人也就被我方调动了。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们处理事务时,必须能抓住事情的关键环节,抓住同学们的心哩,若想如此,则必须对同学们有极其充分的认识。不但需要定时的对同学们进行状态调查,更重要的是在平时要善于与同学们真心交往,细致观察以致得以彻底充分地了解内部情况,真正做到「夺其所爱」,使「敌」「听」之。一个团队就如一艘远航的大船,船上的每一个人作为行「船」的一分子,都必须做到同心同志,互相团结帮助,只有这样,大船方可平波踏浪,安稳向前,此正所谓「同舟共济」。「夫吴人与越人相恶」,「当其同舟共济」时,亦能做到「相救如左右手」,何况一个组织的全体同学在共同的工作中,都是为一个目的而奋斗,自然更应该做到「同欲」,「齐勇若」。而社团的管理者们更应当努力营造这么一种相爱,相帮助的气氛,使全体同学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携手若使一人」,此时此刻,这个组织不是一个经营管理有术的精品团队吗?

综上所述,孙子兵法虽看起来比较玄妙,却在生活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

4.孙子兵法核心及其应用 篇四

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

商人历来认为商场如战场,因而崇尚《孙子兵法》,很多人可能会说诞生于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应用于现代企业营销管理中是不是有点过时或者说是不适用了,这可能是一种偏见,至少他对《孙子兵法》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军事著作,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实际上《孙子兵法》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军事领域,渗透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生在美国西点军校,新生入校孙子兵法是作为基础课程学习的,每一位学生都要熟读孙子兵法。西点军校的高级教官认为孙子兵法是军人必学之兵书。由此可知孙子兵法确实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刻研读的。

现代商业竞争异常激烈,取得竞争胜利的焦点应该属于市场营销,因为企业的利益只有通过销售来完成,而销售的顺利进行,不仅仅是产品好就行,最关键的是能够制定出有效的营销策略,发现有效的管理方法。当然这些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知道的,然而仅仅是知道是不够的,只有把这些落实到实处才能赢得战机取得胜利。如何把这些落到实处呢?是不是靠学习一些西方的经济思想,管理方法就能解决问题了?答案是否定的,毕竟西方社会和我们中国的具体国情是不一样的,如果仅仅照搬人家的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甚至会适得其反,而我们土生土长的孙子兵法却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难题。

孙子兵法解释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中,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者和管理人员研究它的原因。《孙子兵法》是对战争的战略、战法以及对战争本质的揭示, 它从战争的本质人手, 向我们逐步展示了战略层面的布局和战术层面的技巧, 辩证地向我们讲述了保持竞争优势和克敌制胜的手段。时隔千年, 在我们现代人生活的社会中, 残酷而无声的商业竞争随处可见, 通过阅读古人智慧的结晶,不难发现, 古代战争与现代的商业竞争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使得《孙子兵法》这部著作对于参与商业竞争的经营者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管理

对孙子兵法的运用切忌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一定要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去综合运用它的策略方法,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全胜的思想去指导全盘计划,决不能僵化模式,用静止的眼光去看事物的发展,当情况出现变化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修改计划,以求与事实相符。

针对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孙子兵法》虽然没有给出具体问题的答案,但孙膑关于国家战争能力的建设、选择主将、行军作战、地形利用、士兵管理、使用间谍等诸多方面的论述,为我们管理企业、指挥竞争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考和指导。将其与现代企业管理一同分析,我们发现《孙子兵法》中的很多兵法策略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处处闪烁着光芒。

(一)兵经原理诠释

1、“五事七计”。就企业管理而言,兵法中的“五事七计”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尤为重要。兵法道:“五事”、“七计”是制胜之道。“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才、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能、赏罚孰明。也就是说,影响组织成败的因素有:政治背景、人心所向、战略方针、将帅的素质、环境条件、天时、地利、军法制度、职责划分等等。在现代企业中谈“五事”,可理解为团队、时机、组织、人才和制度。再加上质量和创新就构成管理的“七计”,这7种因素往往决定企业兴衰成败,依靠“七计”进行科

学管理,企业将充满生机与活力。

2、“将之五德”。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所谓“智”,即将帅要足智多谋;“信”,即将帅要言而有信,行之以信,得信于众;“仁”,即将帅要爱抚部属;“勇”,即将帅要勇敢坚毅;“严”,即将帅要严明赏罚,严明纪律,树立威严。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同样须具备这些素质。

3、“择人任势”。所谓“择人任势”就是指善于管理和使用人才,并能够选择适宜的人才去创造有利的态势。善于利用态势的人指挥军队作战,就如同滚动的木头、石头一般。木头和石头的特性是,置放在平坦安稳之处是静止的,置放在险峻陡峭之处就势不可挡。方的容易静止,圆的滚动灵活。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要创造有利位势。

4、“奇与正”。一般的作战,总是以“正兵”合战,用“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如天气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息。战的方式不过“奇”、“正”两大类,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永远未可穷尽。对管理者来说,制定企业战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做别人想不到的事,干别人想不到的生意,出其不意,才能独树一帜,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赢得顾客的青睐。孙子曰:“出奇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同样管理经营者要灵活运用奇与正,以奇制胜,重视奇正的交织运用、奇正的灵活组合。

(二)兵法原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1、企业营销管理中的计谋运用

孙子在《计篇》中开宗明义提出了谋划战争的重要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接着指出了战争取胜的五个要素“道、天、地、将、法”,这五个要素同样决定了营销的成功与否:“道”指的是营销的哲学,如以人为本、顾客第一、热爱顾客而非产品等理念;“天”指营销的宏观环境。“地”即为市场如有效市场、合格有效市场和渗透市场。地利则指占有品牌忠诚者市场。孙子在《军争篇》讲过“勿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即不要去拦击旗帜整齐部署周密的敌人,不要去攻击阵容堂皇实力强大的对手。那么在营销中当在一个市场里已经有公司拥有品牌忠诚者市场,就好比正正之旗、堂堂之阵”,对于其他公司来说该市场是不得地利的;“将”代表营销人才;“法”则指实现成功营销的列步骤如选择价值、提供价值和传播价值。

孙子说: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在营销中必须遵循这一法则,无论再好的营销策略,营销渠道,最终要靠人去落实,去完成。如果,我们派出去的驻外代表或者区域经理,没有按照计划去做,那么计划就有可能被走样执行,最后,企业就一定会蒙受损失。所以,在选择任务的执行人选上,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服从度,如果不能坚决服从上级安排,无论他有再大的本事都不能让其执权。当然,前提是我们的营销策略一定要符合客观现实,我们的计划一定是经过详细的实地考察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

兵者,诡道也。任何营销计划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定要给对手造成错觉,强者示之以弱,远者示之以近,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其不明白我们的真正意图,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策略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我们的目标,取得胜利。孙子说,算计的多战争取胜的机会就大,算计的少取胜的机率就小,如果不算计就一定会输掉战争。营销更是这样,制定计划和策略,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实力:现金流是否充足,产品是否优质,渠道是否通畅,执行任务的人员能力是否够强,与对手相比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在劣势中我们是否能够发现机会消除障碍,遇到突发问题怎样去应对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考虑的越详细,在竞争中的优势就会越明显,胜算就会越大;相反,如果我们不详加思索,闷着头去做,这样的话,失败是早就注定的。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意思说军队作战,一般总是一正兵合战,以奇兵制胜。善于出奇兵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如天地那样变化无穷,想江河一样奔流不息没有尽头。营销的策略也是如此,但凡成功的营销,无一不是出奇招取得胜利。如果我们的营销方案制定的中规中矩毫无新奇之处,那么注定这是一个失败的方案,不可能取得成功。试想,我们的价格策略,营销渠道,产品功能,产品质量没有突出的地方,或者是我们的所有资料都为竞争对手所熟知,那么我们的策略就很平庸,几乎是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可能会有人说,怎么出奇制胜呢?出奇制胜并不容易啊?这些说的似乎都很有道理,但是这些只是给哪些没有创新头脑的人来说的,其实创新并不难,创新在于平时的生活阅历,灵感来自于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如果我们不能够关注到身边发生的小事,对于任何小事不加以深度思考,那么创新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2、企业营销管理中策略变化的依据

孙子曰: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也就是说,有的道路不要通行,有的敌军不要攻打,有点城邑不要攻取,国君有的命令不要执行。其实在营销策略的执行上是最讲究的是因时因地因人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一味的不顾实际的执行上级的命令,反而取得的结果会使人不满意。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受有所不受,毕竟策略制定下来就是死的,而客观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而这个变化上级领导因为深处高层,可能短时间内察觉不到,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敢于和勇于去改变,选择正确的道路去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现在这个时代是急速变化的时代,如果要问这世界上什么是不变的,那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变化。

孙子说,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意思是说将领必须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在不利的情况下要看到有利的条件,大事便可顺利进行;在顺利的条件下要看到不利的因素,祸患就能预先排除。聪明的经营者也应该这样,在做出任何策略之前一定要看清眼前的形势,条件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在产品畅销的时候要考虑到出现滞销的情况,并且要想到应对策略,做到防患于未然;在产品销售不畅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机遇,通过认真分析实地调查发现机会,把障碍转化为机会,那么成功的机会就要大的多。

由此可知,孙子兵法无愧于千古奇书的称号,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正是我们后世需要认真研究的。

贸易经济系物流管理一班

5.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 篇五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摘要】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作为一种以培眷人为己任的社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它要激励,维系和约束的并不是学校中哪一个个体或哪一类个体的行为,而是学校中所有成员的行为,是对学校中所有成员行为的期待、要求和规范。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不同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不是学校的目标或目标的一部分,而是诸多学校目标必须遵循的若干价值准则。直接制约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因素有学校的组织特点、学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和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学校核心价值惯的形成应当注意考虑人类基本价值、社会主流价值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结合,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阐释与实践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相结合。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学校文化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文化管理正在成为激发学校师生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学校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模式构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学校价值观建设特别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些先进的学校已经开始讨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并着手探索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具体模式。这是令人非常欣喜的事情,也是值得大力鼓励和积极支持的事情。本文拟就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供中小学校的同人批评讨论。

一、什么是学校核心价值观

关于这个问题,当前教育界包括高等教育界的认识比较多样。有的论者认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在学校中的体现和反映。有的论者侧重于从重要性上将核心价值观理解为学校追求的某些核心价值如尊重、关心、和平、感恩等等。也有的论者从内容构成上认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了学校理念、学校使命、学校愿景,以及理想的教育、教学、评价、管理模式等。还有的论者认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学校意图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培养的核心价值。这些认识启发了人们多方面地认识和理解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不过,这些认识在给人们以启发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惑。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有联系,但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转变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时究竟要发生哪些变化呢?是否可以直接将两者等同呢?比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小学校当然应该传播这些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它们是否直接就是指导中小学校具体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念呢?学校所追求的其他一些价值范畴如尊重、关心、和平、感恩等确实也对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产生了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它们是否可以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呢?如果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了许多层次、性质和存在形态的内容,它们是否还能够称得上是核心价值观呢?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意图在学生身上培养起来的核心价值观是否是一回事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观不就等同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了吗?关于什么是价值观,目前国内哲学界比较权威的理解是: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是人们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价值观作为人们关于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具有什么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好坏、利弊、得失、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神圣与世俗等的观念,是人们特有的关于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的约束性规范。一般来讲,学校核心价值观是有关学校核心价值或基础价值的一整套看法或观念,它是从多样的学校价值观中抽取的带有基础性的或能够为不同价值主体共同选择的价值目标。

当然,弄清上述概念是必要的,但在笔者看来,当前要澄清“学校核心价值观”,难点恐怕不在于对上述概念的阐释上,而在于对“学校”这一概念的理解上。杜威早年在谈到“什么是学校”的时候,曾经明确地说:“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再展开一点说,“学校主要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是指学校这种培 养人的社会组织所应当遵守的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学校核心价值观从性质上说不是一种个体的核心价值观,而是一种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它要激励、维系和约束的并不是学校中哪一个个体或哪一类个体的行为,而是学校中所有成员的行为,是对学校中所有成员行为的期待、要求和规范。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核心价值观并不是学校目标(目的或使命)或学校目标的一部分,而是实现诸多学校目标必须遵循的客观价值原则。它也不同于学生应该树 立的核心价值观,而是学校在实现学生预期发展目标中应该反复应用和始终坚守的价值原则。不过,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与践行反过来也确实会影响到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甚至有可能成为学生所终身奉行的价值原则。这是由学校环境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决定的。例如:如果某一所学校将平等、公正和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那么生活在这个学校环境中的学生就很可能通过耳濡目染、榜样学习、生活实践等各种途径,感受、认识、珍视并自觉形成平等公正和追求卓越的价值品质。

二、制约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原因

与其他社会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一样,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全体师生员工自主选择的结果,带有主观性的烙印,反映了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理想、教育追求和行动原则。不过,尽管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自主选择的结果,但是其形成过程也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直接制约。全面认识这些客观性的制约因素,是形成正确的、反映时代精神并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

制约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首要因素就是学校的组织特点。学校是培养人的公共社会机构,在人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主导性作用。这是学校组织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基本特点。其他一些社会组织如家庭等虽然也具有某种程度的教育意义,也发挥一定的教育功能,但是它们从根本性质上说并不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的家庭中,父母尽管具有强烈的教育意识和一定的教育常识,但是他们大都不能独自完成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多方面的教育任务。而且,从教育的价值立场上说,家庭中实施的教育与公共学校中实施的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家长基本上是从子女个人的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教育问题的,学校则不仅要考虑一个个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要考虑他们之间共同的未来,有更加宽广的社会意识和更加强烈的历史责任。这就要求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要从教育的立场出发,体现鲜明的教育性;要从社会的立场出发,体现其鲜明的公共性和社会性;要从未来的立场出发,体现出其积极的引导性和超越性。

制约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第二个客观因素应该是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与层次。有普通学校,有特殊学校和职业学校;有中小学校,有高等学校;有公立学校,有私立学校。在国外,还有信仰不同宗教的学校。同一类型的学校

中还有许多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生源、不同地域、不同课程安排等等的亚类型学校。不同类型和亚类型的学校,其组织日标和教育使命大不相同,师生员工的劳动特点也不相同,因此约束其师生员工行为的核心价值观念必然也会有所差别。一所同时拥有本地学生和打工子弟学生的小学可能将其核心价值观界定为“有教无类”,而另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可能将其核心价值观界定为“服务社会,追求卓越”。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界定最好是建立在对学校类型、层次和发展需求的分析上,不要盲目地模仿别的学校或提一些不切实际的价值理想。制约学校核心价值形成的第三个客观因素就是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学校师生员工多年努力创造、探索和实践的产物,是构成学校软环境的主要部分,赋予学校与众不同的内涵和特色。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不仪包含了那些以文字或档案形式存在的内容,还包括了那些口头流传的内容甚至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人加上的想象的内容。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评判学校师生员工行为是否正当与合理的重要参照。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学校以内的人还是学校以外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现在学校所奉行的价值原则以及建立在某些价值原则上的人们的所作所为与已往学校所奉行的价值原则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所作所为相比较,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形成一定的价值舆论。因此,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一定要有历史意识,重视对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的梳理、分析和挖掘,积极继承学校历史文化传统中那些积极的价值原则,把它们作为激励和团结全体师生员工的情感纽带。当然,如果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总体上说是陈旧的或落伍的,那么就需要加以彻底的改造,同时用新的和更具时代气息的价值原则来开创学校的新时代、新生命,就如同当年蔡元培先生对北京大学的改造那样。

三、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的路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具体路径多种多样:有的是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借鉴来的,有的是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中继承下来的,有的是由学校师生员工讨论后决定的,有的则可能是受到其他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启发而模仿产生的,等等。这些路径之间,不存在优先选择的秩序问题,有的时候还可能多种路径同时运用。不管采取什么路径,只要能形成一套符合教育性质、反映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体现学校特点、满足学校发展需求、能够得到师生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就可以。不过,学校在选择核心价值观形成路径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人类基本价值、社会主流价值和学校组织价值的结合。人类的所有价值构成了一个体系,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从某种价值适用范围看,我们可以将人类所创造的价值分为人类基本价值、社会主流价值、组织价值和个体价值。当然,这四类价值之间还有许多更加具体的层次。人类基本价值是不同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中人们都珍视和信奉的价值;社会主流价值是某一个社会中的人们所珍视和信奉的价值;组织价值是某一个社会组织中的人们所珍视和信奉的价值;个体价值就是个体所珍视和信奉的价值。理想地说,学校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核心价值的形成应该是建立在人类基本价值和社会主流价值基础上的,并且为个体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提供良好的价值环境。也就是说,学校的核心价值从内容上说,不应该与人类的基本价值、社会的主流价值和个体的价值需要相矛盾,更不能违反人类的基本价值、背离社会的主流价值并压制个体价值的实现。当英特尔公司提出了“以客户为导向”、“严明的纪律”、“质量保证”、“鼓励冒险”、“目标激励”以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 境”六项核心价值并要求公司员工恪守这些价值原则时,有人问:假如公司的核心价值与公司员工的个人价值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它的亚洲地区总裁这样回答:公司的核心价值是基于人类基本价值的,因此不仅不会与个体的价值相矛盾,而且还可以帮助公司员工形成正确的个体价值。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价值形成的重要场所,尤其应该做到这一点。

第二,注意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阐释与实践的结合。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说,一旦一所学校经由文本的形式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就算形成了其核心价值观。从广义上说,一所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仅仅通过文本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不够的,还需要为全体师生员工所认知、所认同、所信奉、所实践。只有当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服务活动中能够自觉践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才能说一所学校真正形成了其核心价值观。所以,从广义上说,一所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既要重视通过合适的途径提炼出来,更要注重利用一些场合去阐释它的含义和精神,并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努力实践,最终使其从一种组织价值观转变为组成成员的信念和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会恪守的组织行为原则。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这个动态过程类似于《中庸))中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地学习、反复地拷问、缜密地思考、充分地论证、坚定地实践,应该是最终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态度和完整环节。

第三,注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条路径的结合。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在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其首任校长或学校发展关键时期的校长所确定的。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提出并阐释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为此,校长应该对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教育事业的性质、学校的历史和现实、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等都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重视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在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中的丰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广泛地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可以先广开言路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总结提炼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这种征求意见和建议的过程,既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也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宣传、讨论的过程,有助干深化师生员工包括学校领导班子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为将来的践行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李景源,孙伟平.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论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6.孙子兵法核心及其应用 篇六

1 信息化条件下, 要充分应用“慎战”和“全胜”的军事思想, 正确对待战争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一个军事家, 一个军事思想家, 他首先对战争要有一个基本的态度, 是肯定战争、还是否定战争;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战争与民心向背的情况;胜负的关系;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 还是非正义的;他必须要有个基本的看法。孙子的战争观, 他的最主要的核心, 就是“慎战”, 谨慎地对待战争。他既不否定战争, 但是又反对穷兵黩武, 反对把战争看成是最好的包医百病的良方, 这是孙子对战争的一个基本的态度。这是他的战争观, 简单地说就是慎战思想。

现代战争是敌对双方在多领域、多层次的综合对抗, 孙子推崇的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必以全争于天下”就是说追求万全, 追求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因此, 我们必须做到“上兵伐谋”。

谋略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从事物的正反两面分析和考虑问题, 从利、害这两个对立面考察战场的态势, 是谋略思想的重要原则, 正如“是故智者之虑, 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 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所说的那样。

在现代军事斗争中, 谋略不仅涉及军事行动本身, 还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大略;不仅涉及双方在有限、超限战场上的智谋博杀;还涉及双方在全空域、全时域范围内的运筹谋划。信息化条件下, 一大的特点就是:谋略的参与者更加“平民化”, 任何一个掌握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机构或个人, 都有条件成为一名谋士。因此, 在未来的信息化条件下, 要想实现谋略的“全胜”, 必须最大限度的利用众人参与的积极性, 依靠智慧群体 (智囊团) 的谋略, 来实现“自保而全胜”。

2 信息化条件下, 应用“诡道”思想实现迷惑敌人的目的

“兵者, 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 强而避之, 怒而挠之, 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 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 不可先传也。”

“兵以诈立”的思想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斗争中, 显得尤为突出。要所谓隐真示假, 利用信息技术制造错觉,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掩人耳目”, 利用最新的隐形与显形技术迷惑敌人, 最大限度的隐藏自身的弱点, 创造不能被敌人战胜的有利态势。其主要做法有以下两种:第一, 电磁静默, 隐藏行踪。在信息化条件下, 对手拥有各种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 一旦我方发出电磁信号, 通信联系和无线信息网络的程式与频率就很容易被敌方获取。因此, 在部队进行集结, 战斗准备, 及采取特种作战行动时, 指挥控制系统和无线电网络应尽可能保持无线电静默, 取而代之以有线通信、运动通信等传统方法, 在交战过程中加强电磁管理, 在保障指挥顺畅的前提下, 尽量压缩电文的传送量, 运用各种屏蔽手段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磁辐射, 以达到藏影匿形的作用。第二, 隐真示假, 乱敌惑敌。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 在信息战行动中采取各种措施模拟信息战力量的存在, 吸引、牵制地方信息与其他作战力量, 从而掩盖我方真实作战力量和意图, 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未来战场上, 各种先进的侦察器材将广泛运用, 电子战装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也将越来越高, 无人驾驶侦察机、投掷式干扰机、遥感控制装置、先进的传感器等都将大量充斥其中。在这种情况下, 我方可最大限度的运用虚拟现实技术, 欺骗敌方, 使其炮瞄雷达和火控系统受骗, 诱导其电子干扰和反辐射武器攻击, 达到“逸而劳之”的目的。

3 应用“知己知彼”与“因敌致胜”的思想, 夺取制信息权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孙子还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在信息化条件下, 只有在作战行动准备上树立“先胜”的思想, 使用一切可能的侦察手段, 收集敌方的各种信息, 如:目标的精确位置、要害部位、坚固程度、识别特征、兵力部署、武器性能、可能采取的对抗战术, 以及战斗区域的电磁环境、地理特征等, 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 然后将我方的具体情况加上去, 进行“庙算”, 研究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 调整、部署我方力量, 最终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作战计划, 达成战时能“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和“转圆石于千仞之山”的势态。因此, 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 谁能够夺取信息优势, 做到知己知彼, 谁就能够“因敌而致胜”。

4 应用“速胜”思想, 取得信息作战的最终胜利

孙子提出“兵贵胜, 不贵久”的思想,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就拿美军在伊拉克的战争来讲, 又何止“日费千金”!看看其现在深陷伊拉克的泥潭不能自拔的窘相和国内民众对这场战争的争论, 真让人有种“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的感觉。也许小布什真应该认真学习和体会孙子在2500多年前的那句充满哲理的教诲:“夫兵久而国利者, 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 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兵贵胜, 不贵久”强调的是速度, 其应当建立在“精度”的基础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广泛使用, 使作战行动中的命中精度大大提高, 可以对敌方作战体系中的要害部位或关键系统如:敌方高层首脑、军政要员、指挥控制与预警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其作战力量中的节点部位, 进行“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 直接破坏和瘫痪敌方战略指挥系统, 削弱其作战指挥能力, 对其军民产生极大的心理震撼作用, 使其成为“易胜者也”。而后, 再“疾如风”、“侵掠如火”、“动如雷震”, “动而胜人”, 避免出现“力屈”、“财殚”。

摘要:孙子的军事思想对当今的信息化作战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信息化作战要求, 分析了如何运用应用“慎战”、“全胜”、“诡道”、“知己知彼”、“因敌致胜”和“速胜”等思想, 取得信息化作战的最终胜利。

关键词:信息化,作战,孙子,军事思想

参考文献

7.分析财务会计的核心职能及其职责 篇七

随着是社会的快速发展,财务会计已经成为组织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不仅能够有效的预防各种财务风险的发生,对于组织发展也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重视和加强财务会计,提高财务会计水平,对于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向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明确财务会计的核心职能及其职责。

一、财务会计的核心职能

从财务会计理论的角度来讲,其核心职能主要有两个,也就是核算和监督职能,具体分析如下:

(一)财务会计核算职能

所谓的财务会计核算职能,主要是指会计对组织客观经济活动的表述和价值量上的确定,通过核算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为管理及决策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会计核算职能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是主要有记账、算账和报账,这也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核算职能有三个基本的特征:第一,在会计核算当中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从货币价值的角度反映组织的经济活动状况。从这一角度来讲,在会计活动当中只能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其他的计量单位都不能使用,能够直接以货币形式计量的就直接用货币表示,不能直接衡量的需要将其转化为货币价值再进行计量。第二,会计核算只要针对的是组织已经发生的事实,并且具有可炎症性,也就是说只能对核算日发生之前的事实进行核算,对于尚未发生的事实不能进行核算。核算的结果能够通过某种方式验证,以保证核算结果的可信度。第三,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也就是所要完整的反应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会计核算必须连续进行,核算项目之间形成一个系统。

(二)财务会计监督职能

所谓的监督职能,主要是指在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组织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和法律规定。监督职能也是现代财务会计活动的一项重要职能,其也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第一,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活动,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的特征,财务会计监督职能通常是与核算职能一起发生的,监督的内容包括组织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第二,监督职能主要利用了财务会计的各种价值指标,因此主要是以财务活动为主,综合反映组织的发展情况。财务指标是进行监督的主要依据,对照财务指标数据机具组织的活动目标能够比较客观的、综合的反映组织的发展状况,以督促组织内部各部门严格按照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第三,监督是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主要依据,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的特点,可以说监督是法律赋予财务会计的一项职能,也是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

二、财务会计的核心职责

财务会计的核心职责比较多,因为很多职责与组织的发展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结合现代财务会计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流动资金核算

流动资金是组织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在财务会计活动当中必须对流动资金进行正确的核算。为此,财务管理部门要制定流动资金管理和核算的详细实施办法,参与核定流动资金的定额,在流动资金管理上实行管用结合与资金归口的分级管理模式。在流动资

金管理上,应该编著详细的流动资金计划,并根据企业的负债情况,制定银行借、还款计划,根据计划和组织的发展需要进行流动资金调度,组织流动资金供应,以满足组织的发展要求。在核算过程中,要详细考核流动资金的使用效果,调整流动资金速度,实现流动资金利用的最大化。

(二)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也是财务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成本核算主要针对的是经营性的组织,主要指的是企业,也就是核算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在成本核算当中,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成本核算办法,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工作程序,根据核算工作的需要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在成本费用计划当中要明确企业生产经营的范围、费用开支的范围,对费用开支情况有一个科学的预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每一项成本费用开支情况都要登记成本费用明细账,按照规定编制成本报表上报。在成本费用考核当中,主要检查费用实际产生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寻找成本费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并在今后的核算管理工作当中加以改正。

(三)利润核算及分配

利润核算及分配是财务会计活动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企业组织来说这一职能非常重要,能够集中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企业所获得利润分配也是财务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到底是用于扩大生产、支付债款这些都需要进行决策才能确定。一方面,企业组织的财务会计部门要编制详细的利润计划表,将利润指标详细的分到各个单位或部门;另一方面要详细的核实利润实现情况,不断寻找新的利润空间和增长点。

8.高中化学核心概念及其结构体系 篇八

一化学概念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 “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基本概念就是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网络中的节点, 是化学知识网络中的骨架。只有让学生清楚、准确地理解化学概念理论, 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进而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

二高中化学核心概念及其结构体系

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及其结构体系主要分为化学用语、化学计量、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溶液、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几个方面。

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是在组成物质微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层化, 从微观的角度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层次的概念。化学学科是在原子分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有独特的名称、符号及表达方式。对于各物质性质的学习, 从宏观上分析, 更注重从微观层面上对化学变化的过程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该部分的概念主要包括:元素、核素、原子、离子、原子团、离子符号、核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分子式、实验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同位素、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混合物、单质、酸、碱、盐、同素异形体。物质的性质内容的研究主要从结构出发, 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进而分析相关变化的过程和本质。同时, 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化学教学, 教材以初中的元素符号, 简单化学方程式为基础, 到必修的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随后在各元素化合物知识中不断加强应用。在这一过程中, 化学用语在数量上、类型上不断发展, 同时成为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工具。

2. 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是宏观与微观相联系, 用于量度化学物质, 表示化学物质“量”的一类概念, 属于“工具性”概念。该部分内容较抽象, 具有较高的知识陌生性, 而且变换关系容易混淆。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换算关系在各章节练习中不断应用, 凸显出“工具”的作用。

3.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有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可逆反应等。该部分概念主要包括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可逆反应等内容。教材首先介绍离子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 在随后的元素化合物学习中不断巩固两部分内容。在学习化学键的基础上, 通过能量的转化引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以及热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能与电能的介绍, 即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学习中, 充分结合了氧化还原反应及电解质的内容, 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 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4.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精髓, 是化学规律的总结。主要包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位置、性质, 包括金属性、非金属性、半径大小分析等。该部分概念主要包括元素、核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化合价、化学式、电子式、同素异形体、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学键、晶体类型等。在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后, 对物质结构进行介绍, 从原子结构分析, 归纳出元素原子结构、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从而引出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内容, 根据原子之间作用力不同, 构成的晶体类型也不同。

5. 溶液

溶液主要是分析溶液中各成分存在和变化的情况。该部分的概念主要包括溶液、胶体、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盐类水解、原电池、正极、负极、电解、阴极、阳极、金属腐蚀、电镀等。教材主要从分散系出发, 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 分别介绍胶体、溶液。通过溶液中物质电离的情况, 对电解质相关概念进行介绍。通过对反应的分析, 对化学反应的分类进一步扩充, 扩展出离子反应和氧化反应。在结合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基础上, 引出原电池和电解池。通过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 将原电池和电解原理整合应用, 形成完整的电化学知识体系。

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要是描述化学反应快慢和程度的情况, 主要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各因素变化、电离平衡等。该部分的化学概念主要包括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电离平衡。教材中首先简单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可逆反应, 引出化学平衡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随后在选修教材中内容深化, 从微观的能量的角度分析影响因素, 深化化学平衡的判断和平衡的移动, 并补充化学平衡常数。内容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

三结束语

化学是一门联系性很强的学科, 每个概念理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化学概念和概念间的联系构成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是学生理解化学、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整体意识, 准确把握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让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 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形成。

摘要:化学概念和概念间的联系构成化学学科的基本框架, 是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本文以高中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必修和选修为研究对象, 主要从化学用语、化学计量、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溶液、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方面, 对高中化学核心概念及其结构体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概念,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健伟.高中化学概念的结构及其教学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05

[4]宋心琦、王晶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5]宋心琦、王晶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必修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6]宋心琦、王晶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7]宋心琦、王晶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选修二化学与技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8]宋心琦、王晶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9]宋心琦、王晶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10]宋心琦、王晶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9.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 篇九

(一) 国内企业要做大做强形成竞争优势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 入世后, 我国企业将改变以往国内单一的不同类别企业之间的竞争, 直接在国内市场上同国外企业展开竞争。在这种情况下, 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会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直接与国外企业合作, 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相比而言, 众多企业特别是传统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 会遇到国外名优产品和国外资本进入的冲击, 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 将会在“内销不利、外销不能”的逆境中承受不住国外同类企业的重创而出现相当一部分企业破产倒闭。

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 与国外企业相比, 国内企业不仅在技术水平上落后, 在经营理念和管理创新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尤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尚未培育起来。为此, 积极培育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目前我国企业界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 企业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效益一直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造成的。加入WTO后企业要想继续保持在一定领域内生产、经营的特色和优势, 拥有相当数量的市场占有率, 就必须从现在做起, 经过一个时期的不懈努力, 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 企业将会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 显示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 在较量中迅速衰败下来。

(三) 企业要想有效地应对我国入世后新的环境, 必须下大气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入世后国外跨国公司及相关企业的大量涌入, 国内企业不仅面临与国内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 同时还要同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在这种情况下, 国内企业依托原有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显得十分微弱, 自身在产品质量、功能、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缺陷表现得相当突出。为此, 要想使国内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强化产品的质量、技术、服务外, 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有些企业虽然是世界500强, 但名次比较靠后而且有些是在政府的保护之下, 还有的是我国历史形成的垄断行业。一旦我国向国际完全打开市场, 关税减到零, 这些企业恐怕就难以与世界真正的强手较量, 小企业所表现出的弱点就更加突出,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严重不足。

(一) 企业小而弱、大而散

由于地方宏观调控缺位, 我国一些企业对新的项目形成了一哄而上的局面, 其恶果是企业规模小而多, 政府又无力注资, 这些小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拿不出自己的拳头产品, 在竞争中各方面暴露出薄弱环节;一些在我国可以称之为大的企业, 有些是政府保护的企业, 长期受旧体制的影响管理流程相对显得比较散;有些是近几年新崛起的企业, 由于急于并购一些企业, 在管理流程方面显得也比较散。

(二) 企业产品质量相对较差

我国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相比质量差、科技含量低、产品的附加值上不去, 出口数量大、创汇低, 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主要靠低价格策略。随着市场由价格竞争转向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竞争, 我国产品面临着新一轮竞争的挑战。

(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国家投资为主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 科研经费大部分投向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对企业投入很少, 影响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而企业自身由于受传统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的影响, 尚未成为真正的科研开发投资主体, 对科研开发投入很少, 有的企业几乎没有任何投入。

(四) 企业管理水平低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 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起作用。至今许多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仅凭经验管理企业, 管理方式、方法陈旧, 对市场环境适应性差。另外, 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 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知识、能力贫乏, 企业不能按照市场规则运作,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与国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五) 企业人员素质偏低

小企业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文化氛围基本没有形成。大企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 虽然形成了企业文化氛围但创新力度不够。人们学习的技术和知识固守几年甚至十几年, 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实了一些知识, 但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需要。

(六) 企业战略定位不够准确

对企业未来几年、几十年发展方向把握不准;对市场竞争的变化准备不足;对潜在市场的预测不到位;围绕战略目标即满足顾客的需求设计有偏差等。

三、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方面需要加快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 增强企业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 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地重塑微观动力机制。

(一) 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

核心技术是企业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 尤其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通过自主研究, 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开发和技术引进等方式形成一定的技术储备, 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二) 积极打造人才资本

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 人才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1. 创造条件, 努力提高企业家的素质。

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企业家直接参与企业的最高管理, 制定企业战略, 领导企业的未来发展, 因而培养、塑造合格的企业家, 健全企业家的独立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性、技术性人才, 特别是市场开发、管理方面的人才。

由于技术和管理知识与企业其他资源相结合可转化为具有平均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 因此, 知识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 人才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三) 打造品牌, 实施名牌战略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 品牌已超越纯经济的范畴, 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的体现。品牌一般有可靠的质量、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市场占有率, 使企业保持繁荣。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主要是市场占有率, 这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 要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 积极实施名牌战略, 即建立品牌发展战略管理体制, 完善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 重视知识管理、知识决策以及实施与品牌理念相配套的系统教育培训等。

(四) 建立学习型组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其持续性作用的发挥, 很大程度上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 在不断学习中增加企业专用资产、不可模仿的隐性知识等。积极进行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开发, 更要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开发。

(五) 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战略能产生核心能力。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的“人化”。所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注重培养、挖掘、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创新的积极性, 同时要关注和服务企业所要面对的顾客群。在企业管理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从而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实现企业的自身价值。

四、结论

目前, 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全球化、一体化, 所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的企业在入世后能否最终受益, 取决于企业能否重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创造。只有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提高应对能力, 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 我国的企业在加入WTO后能否最终获益, 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提高应对能力。重视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创造, 是企业得以在国际大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

参考文献

[1]王方华, 吕魏.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2]西林.核心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N].中国企业报, 2002-02-23.

[3]马璐, 黎志成.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J].经济管理, 2000, (7) .

[4]郑传锋.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经济师, 2002, (9) .

上一篇:教学能手评选听课心得下一篇:关于校园的爱情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