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复习

2024-07-08

文学史复习(精选8篇)

1.文学史复习 篇一

英美文学复习

时期划分

——Early & Medieval literature 包括The Anglo-Saxon Period 和The Anglo-Norman Period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

——Revolution & Restoration 资产阶级革命与王权复辟 ——Enlightenment 启蒙运动 ——Romantic Period 浪漫主义时期 ——Critical Realism 批判现实主义 ——20th Modernism 现代主义

传统诗歌主题:nature, life, death, belief, time, youth, beauty, love, feelings of different kinds, reason(wisdom), moral lesson, morality.修辞名称:meter格律, rhyme韵, sound assonance谐音, consonance和音, alliteration头韵, form of poetry诗歌形式, allusion典故, foot音步, iamb抑扬格, trochee扬抑格, anapest抑抑扬格, dactyl扬抑抑格, pentameter五音步

文学体裁:诗歌poem,小说novel,戏剧novel起源:Christianity基督教Bible圣经myth神话The Romance of king Arthur and his knights亚瑟王和他的骑士(笔记)

一、1、The Anglo-Saxon period(496-1066)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分类:(pagan异教徒)(Christian基督徒)

2、代表作:The song of Beowulf《贝奥武甫》(national epic)(民族史诗)采用了隐喻手法

3、Alliteration押头韵(写作手法)

例子:of man was the mildest and most beloved.To his kin the kindest, keenest for praise.二、The Anglo-Norman period(1066-1350)Canto 诗章 受到法国影响 English literature is also a combination of French and Saxon elements.1、romance传奇文学 Arthurian romances亚瑟王传奇

2、代表作: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是一首押头韵的长诗 knighthood 骑士精神

三、Geoffrey Chaucer(1340-1400)杰弗里。乔叟 时期

1、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英国文学之父

2、the heroic couplet 英雄双韵体:a verse unit consisting of two rhymed(押韵)lines in limbic pentameter(五步抑扬格)AA BB CC DD EE

3、代表作masterpiece: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的故事(英国文学史的开端)大致内容:the pilgrims are people from various parts of England, representatives of various walks of life and social groups.朝圣者都是来自英国各地的人,代表着社会的各个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

小说特点:each of the narrators tells his tale in a peculiar manner, thus revealing his own views and character 这些叙述者以自己特色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无形中表明了各自的观点,展示了各自的性格。

小说观点:he believes in the right of man to earthly happiness.He is anxious to see man freed from superstitions(迷信)and a blind belief in fate(盲目地相信命运)他希望人们能从对迷信和对命运的盲从中解脱出来。

4、Popular Ballads大众民谣:a story hold in 4-line stanzas with second and fourth line rhymed(笔记)Ballads are anonymous narrative songs that have been preserved by oral transmission(书上)歌谣是匿名叙事歌曲,一直保存着口头传播的方式。代表人物:Bishop Thomas Percy 托马斯。帕西主教 代表作:Robin Hood and Allina-Dale 罗宾汉和阿林代尔

四、The Renaissance(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Greek and Roman)戏剧drama诗章canto The term Renaissance originally indicated a revival of classical(Greek and Roman)arts and sciences.文艺复兴最初是指经典艺术和科学在英国的复兴。

The epoch of Renaissance witnessed a particular development of English drama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key word: humanism 人文主义:admire human beauty and human achievement

2、代表人物

1)、Thomas More 托马斯。莫尔 Utopia乌托邦

2)、Francis Bacon 弗朗西斯。培根 第一个散文家(essayist)

Of Studies 论读书

3)、Thomas Wyatt 托马斯。怀亚特 引入十四行诗的第一人

Sonnet(十四行诗):form of poetry intricately rhymed(间隔押韵)in 14 lines iambic pentameter 4)、Edmund Spenser 埃德蒙。斯宾塞poet’s poet(诗人中的诗人)The Fairy Queen《仙后》(epic poem史诗)5)、Christopher Marlowe 克里斯托弗。马洛

Blank verse(无韵体:不押韵的五步抑扬格)是十六世纪英国戏剧的主要表现形式。6)、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姆。莎士比亚 戏剧 drama 四大悲剧:Hamlet(哈姆雷特),Othello(奥赛罗),King Lear(李尔王),The Tragedy of Macbeth(麦克白)Sonnet十四行诗AB AB CD CD EF EF GG

五、The period of Revolution and Restoration(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王权复辟 Prose 散文

In 1649 Charles I was be headed.被送上断头台 England became a commonwealth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Oliver Cromwell.克伦威尔 这时期French Influence是特色

1、文学特点the Puritans(清教徒)believed in simplicity of life、disapproved of the sonnets and the love poetry、breaking up of old ideas.清教徒崇尚简朴的生活、拒绝十四行诗和爱情诗、与旧思想脱离。

2、代表人物:

1)、John Donne 约翰。邓恩“metaphysical”poets(玄学派诗人)的代表人物 Sonnet十四行诗 他的song: AB AB CC DDD Death be not proud(笔记)作品特点:①strike the reader in Donne’s extraordinary frankness and penetrating realism.(坦诚的态度和现实描绘)

②novelty of subject matter and point(新颖的题材和视角)③novelty of its form(新颖的形式)2)、John Milton约翰。弥尔顿 a great poet诗人(poem诗歌blank verse)

Defense for the English People为英国人辩护

Paradise Lost失乐园“Satan is not a villain”撒旦不是坏人 horrid crew 堕落天使

The poem Paradise Lost, consisting of TWELVE books, is marked for its intricate and contradictory composition.It is based on the biblical legend of the imaginary progenitors of the human race——Adam and Eve, and involves God and his eternal adversary, Satan in its plot.Paradise Regained复乐园

3)、John Bunyan 约翰。拜扬a great prose writer“give us the only great allegory(寓言)”

Pilgrim’s Progress 天路历程 prose 散文

该书采用的写作手法“written in the old-fashioned(旧体形式),medieval form of allegory(比喻)and dream”

六、The Age of Enlightenment(18世纪)启蒙运动

Whigs and Tories 辉格党(自由liberal)和托利党(保守conservative)

Addison, Steele, Defoe, Swift,——most of the great writers of the age were, on occasion, the willing servants of the Whigs or Tories.prose 散文 sentimentalism 感伤文学 pre-romanticism早期浪漫主义 jack-of-all-trades全能手 radical激进

1、Emphasized formality or correctness of style, to write prose like Addison, or verse like Pope.强调正确的格式和写作规范,像艾迪生一样创作散文,和蒲柏一样创作诗歌。

The Enlightenment was an expression of struggle of the then progressive class of bourgeoisie against feudalism.启蒙运动世纪上是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同落后的封建主义斗争的一种形式。

The enlighteners repudiate the false religious doctrines about the viciousness of human nature, and prove that man is born kind and honest, and if he becomes depraved, it is only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orrupted social environment.启蒙主义者颠覆了宗教所宣扬的人类本恶的观点;论证了人生诚实而友善,而腐化堕落则是后天腐败的社会环境所致。

Contrary to all reasoning, social injustice still held strong, found the power of reason to be insufficient , and therefore appealed to sentiment as a means of achieving happiness and social justice.无论怎样讲究理性,社会不平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理性的力量明显不足。因此呼吁把情感的诉求作为一种谋求幸福和社会公平的手段。2、18th century 文学的三个方面

The reign of Classicism(古典主义的盛行)、revival of romantic poetry(浪漫主义的复兴)、beginning of the modern novel(现代主义的兴起)

3、代表人物:

1)、Denial Defoe 丹尼尔。笛福realistic novel现实主义小说 他爸叫Foe Novel: Robinson Crusoe鲁滨逊漂流记Jonathan Wild乔纳森。威尔德Moll Flanders摩尔。弗兰德斯

2)、Henry Fielding亨利。菲尔丁father of modern fiction(现代小说之父)Joseph Andrews约瑟夫。安德鲁斯受到了理查森的《帕美勒》的启发

作家之间的不同:Richardson---no humor, minces words, moralizes.不幽默,咬文嚼字,说教

Fielding---direct, vigorous, hilarious, and coarse to the point of vulgarity, full of animal spirits, tells the story of a vagabond life语音直接、生动、欢快、粗糙,甚至有点俗,精神焕发,讲述流浪者的故事。

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the best novel of him.joiner接骨师

3)、Jonathan Swift乔纳森。斯威夫特 讽刺作家

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记novel反讽 Lilliput小人国

作品特点:no visible sign of anger, nor raising the voice;the tone is cold, restrained, ironic, varied only by some flashes of fooling when Swift’s sense of the ridiculous gets the better of him.怒不动颜,骂不扬声,语调冷酷,锋芒暗藏,讽刺辛辣,仅在讽喻之情难以抑制时才偶露揶揄之态。

A Modest Proposal 一个温和的建议

4)、Samuel Richardson塞缪尔。理查森

Pamela帕美勒The method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心理分析的方法 In the form of letters书信体小说

5)、Richard B.Sheridan理查德。B。谢尔丹

School of Scandal造谣学校,喜剧comedy 6)、Oliver Goldsmith’s奥利弗。戈尔德史密斯 散文作家essayist The Vicar of Wakefield威克菲尔德的牧师,小说novel The Deserted Village 荒村,诗歌poems 7)、Joseph Addison艾迪生

The Spectator and The Tatler are the first important recognitions by literature of the special interests of women readers.1.Sentimentalism感伤主义 no belief没有信仰

The representatives of sentimentalism continued to struggle against feudalism but they vaguely sen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radictions of bourgeois progress that brought with it enslavement and ruin to the people.感伤主义的代表人物在继续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模糊的感觉到资本主义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感觉到资本主义制度对人性的奴役和破坏。

代表人物:Thomas Gray 托马斯。格雷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墓园挽歌---the best known poem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七、the Romantic Period(1798-1832)浪漫主义

the time begin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ordsworth’s Lyrical Ballads(1798), ending with Walter Scott’s death(1832).散文prose

1、前浪漫主义代表人物:William Blake威廉。布莱克 诗人poet代表作The Tiger Robert Burns罗伯特。彭斯苏格兰诗人poet Pre-Romanticism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前浪漫主义极大地影响了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2、教育意义Educational: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自由,平等,博爱

3、开始的标志:beginning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Lyrical Ballads

从华兹华斯发表的“抒情歌谣”开始

4、lake poet 湖畔诗人:Coleridge Southey Wordsworth威廉。华兹华斯poet-laureate桂冠诗人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e Prelude 序曲 自传性诗歌Autobiographical poetry With S.T Coleridge, they jointly published the “Lyrical Ballads”,与S.T.Coleridge一起联合发表了“抒情民谣”

作品特点:simplicity and purity of the language, fighting against the conventional forms of the 18th century poetry 简单而纯洁的语言,反传统形式的18世纪诗歌 2)、Lord Byron 拜伦 革命党人

Childe Harold Pilgrimage 查尔德。哈罗德游记cantos诗章

成名作:Don Juan唐璜poem 诗 satiric masterpiece 讽刺的杰作

Hours of Idleness闲散时刻 poem诗the first volume of poem首卷诗

3)、Percy Bysshe Shelley雪莱

Prometheus Unbound解放的普罗米修斯 戏剧 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poem诗

西风颂的韵:ABA BCB CDC DED EE To A Sky-Lark致云雀 4)、John Keats济慈 诗人

The Eve of St.Agnes 圣啊格良斯之夜 poem Ode to a Nightingale 致夜莺 poem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美学原则 5)、Walter Scott 沃特。斯科特 Historical novel王朝小说

Ivanhoe 艾凡赫

He is the creator and a great master of the historical novel.他是创造者和历史小说大师

6)、Jane Austen 简。奥斯丁 女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

Sense and Sensibility 理智与情感

Emma 爱玛

写作特点:the love-making of her young people, though serious and Sympathetic, is subdued by humor to the ordinary plane of emotion on which deals with unimportant middleclass people.她是中产阶级小说的发起人。7)、Charles Lamb 查尔斯。兰伯essayist 散文家

6、十九世纪散文的特点:In the first of these two periods Addison and Steele socialized the essay, so to speak;they brought it into everyday life and made it familiar and delightful to the multitude.在这两个时期的开始,艾迪生和斯蒂尔的社会散文把散文带入日常生活,并使其熟悉和令人愉快。Earl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t became more definitely a means of intimate self-expression.在十九世纪前期,散文变得对自我的表达越来越肯定。

八、Critical Realism批判现实主义,The Victorian Period 维多利亚时期Humanism人文主义Chartism宪章运动

1、意义:Chartism signified the first great political movement of the proletariat in English history.在英国的历史中,宪章运动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运动。

2、代表人物:

1)、Charles Dickens狄更斯

Hard Times 艰难时刻 Pickwick Papers匹克威客外传Oliver Twist雾都孤儿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描述了法国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Nicholas Nickleby , Master Humphrey’s Clock ,The Old Curiosity Shop,老古玩店 Barnaby Rudge, American Notes,美国笔记 A Christmas Carol,圣诞颂歌 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德 Household Words, Bleak House,荒凉山庄,Hard Times,艰难时刻Our Mutual Friend,我们共同的朋友

特点:describing the misery and sufferings of common people描述苦难和苦难的群众

2)、Charlotte Bronte 夏洛特。勃朗特 女 Shirley雪利 Jane Eye简爱

Emily Bronte艾米丽。勃朗特 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主人公:Mr.Heathcliff)特点:brought to the novel an introspection and an intense concentration on the inner life of emotion which before them had been the province of poetry alone.3)、Mr.Gaskell Mary Barton, North and South玛丽巴顿,北方和南方

4)、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Vanity Fair名利场----this title was borrowed by Thackeray from The Pilgrim’s Progress by Bunyan.Thackeray draws a broad panorama of social life in his novel, ruthlessly criticizing money worship, cruelty and unscrupulousness.在他的小说中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无情抨击了残酷和不择手段的拜金主义人物:Rebecca Sharp---a perfect embodiment of the spirit of Vanity Fair as her only aspiration in life is to gain wealth and position by and means.唯一的愿望:人生就是在名利场中,完美的获取财富和地位的手段。特点:novels mainly contain a satirical portrayal of the upper strata of society.小说是一个含有讽刺意味的上流社会写照。5)、George Eliot乔治。艾略特 女

Adam Bede novel, The mill on the floss, Middlemarch.Her preoccupation was always with the serious consideration of the moral 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in the universe, but her psychological insi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她最认真考虑的是个人的道德立场,但是她的心洞察了个性的发展。

特点:the significance of G.Eliot’s work lies in the portrayal of the pettiness and stagnancy of English provincial life.艾略特写作的意义在于琐碎的描绘和英国生活的停滞。

3、桂冠诗人(poet-laureate): 1)、Alfred,Lord Tennyson唐纳森

Break, Break, Break破,破,破 Crossing the Bar过沙洲

2)、Robert Browning My Last Duchess 已故的公爵夫人 Jealous嫉妒Stingy小气。Home-Thoughts, from Abroad异国情思

贡献:dramatic monologues戏剧独白dramatic lyrics戏剧抒情诗dramatic romances戏剧传奇

九、The transition from 19th to 20th century in English literature 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文学的过渡期

1、Aestheticism唯美主义“art for art’s sake”为艺术而艺术

2、代表人物 1)、Thomas Hardy 悲观主义者Pessimists,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苔丝 Jude the obscure裘德 novel 特点:His career is thus divided sharply between his Victorian novels and his post-Victorian poetry.他的生涯就是他的小说和他的后维多利亚诗歌之间的尖锐分歧。2)、Oscar Wilde“art for art’s sake”为艺术而艺术The picture of…… ……的画像 3)、George Bernard Shaw 萧伯纳 剧作家(playwright)Mrs.Warren’s profession华莱夫人的职业

4)、D.H Lawrence 劳伦斯 Lady Chatterley’s lover查泰来夫人的情人

The Rainbow彩虹Sons and Lovers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

3、“stream of consciousness” 意识流代表人物

1)、Virginia Woolf 弗吉尼亚。沃尔夫 Mrs.Dalloway, A Room of one’s Own Woolf was much concerned with the position of woman.非常重视妇女的地位 2)、James Joyce :Ulysses伊利斯

His masterpiece Ulysses was banned in both Britain and America on its first appearance in 1922.

2.文学史复习 篇二

我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课堂教学为例,以江苏省近年考题为依据谈谈我对此问题的思考。

一、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有效的教学设计,一个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对教学对象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了他的课堂教学效果。

面对浩瀚的题海如何进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训练应该是每一个高三语文老师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之前应思考的问题,盲目做题解题只是在打发最紧张的日子,事倍功半,找规律找思路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我粗略地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设计为三步:一是教师将问题进行综合归纳,把近年江苏高考题进行分类;二是学生在做题和解题的过程中寻找答题的思路规律;三是学生在课后做类似题型的阅读加深理解。

第一类:“‘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2004年卷),“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2005年卷),“文章叙写了如今关中麦田的哪些变化”(2007年卷),属于直接概括类题目,一般短文中即可寻得答案。

第二类:“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2004年卷),“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2006年卷),“文中划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2008年卷)属于分析概括类题目,一般询问原因、特点等。

第三类:“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结合全文,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2004年卷);“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5年卷);“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2006年卷);“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2007年卷),属于语言特色类题目,和语言的艺术手法有关系。

第四类:“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006年卷),“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2007年卷),“小说第二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2008年卷),属于语段(语句)作用类,回答时和短文联系要密切。

第五类:“为什么以中国为例”(2005年卷),“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2006年卷),属于分析类题目,需要对文本和句子的结合理解。

第六类:“对此应当如何理解”(2005年卷),“作者的用意是什么”(2006年卷),“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2007年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2008年卷),属于探究类题目,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看法。

与其让学生仅仅简单地去做往年的高考试卷,不如在他们有所了解的时候,进行归纳总结,为他们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提供可能。只有教师对授课内容有自己的见解,对授课方式有自己的理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启发。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标准,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给学生归纳总结分类以后,教学才刚刚开始。如何引领学生分析出答题要旨,如何让他们看到无形的解题思路并找到有形的答题规律,才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直接概括类题目的答案在文章中可以找到,学生对此类题目上手较快,准确率较高,由于有些答案是分散在文章的各个段落的,学生自然体会到“心细、眼尖”的重要性;分析概括类题目的答案有时虽然不能直接从文章中找出,但是文章中总有相关的文字给予提示,总体说来答题难度也不大;语言特色类题目的答题规律很容易被学生发现,分三步走即可———一说表达特色,二述内容分析,三讲表达效果;而分析类和探究类的题目的解答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真正看懂文章,看懂作者观点,看懂文本精神内容,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我在此就第四类语段(语句)作用类题目的教学过程展开具体阐述。

2006年江苏卷的15题: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鷺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学生基本可以回答出体现了“牛鷺图”的美,作为二分之一的答案虽然不太精确,但也算基本准确了,但几乎没有学生想到“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这样一个答案。我没有急于把完整的答案公布给他们,而是让他们再去做2007年江苏卷的16题(“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了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和2008年江苏卷的12题(小说第二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学生把这两题做出来以后,我就让他们寻找这三题也就是这一类题目的答题规律,学生很困惑,因为在他们看来第一题和后两题根本不是一种答题思路。于是,我把2008年的题目略作修改———小说第二段有什么作用,学生敏锐地发现少了“全文结构”四个字,而之前的正确答案此时也只是二分之一的答案。当我再让他们总结语段(语句)作用类题目的答题要旨时,他们很轻松地得出必须从两个方面即内容和结构上去分析,继而当他们再去看2006年的那道题目时也就发现了自己少了答案的一个分支———结构上的作用,“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当学生很有成就感的时候,我再将此类题目的答题要旨补充完整:内容上的作用,主要回答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表达了什么思想;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回答领起、过渡还是总结,衬托、照应还是伏笔、铺垫,渲染气氛、深化主题还是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学生在发现中愉快地肯定自己并牢记答题规律。

从教学过程看,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有效指导,包括有效讲授。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师清晰有效的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教学反馈的有效性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虽然重要,但毕竟时间太短,学生还必须依靠课后作业来巩固学习成果、检验学习效果。简单地找些阅读文章让学生分析解答,尽管也能起到练习的作用,但和课堂脱节严重,学生无法复习当日所学知识,教师无法得知学习效果,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我将江苏文学类文本的高考题作了详细的分类以后,以全国各省的高考试卷为依据,寻找相同类型的题目作为当天的作业,每天只有两篇阅读,但学生感觉真正学到了东西,我也从他们的作业中得到了最及时的反馈,这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反馈。

我们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是为了学生的最终发展,但教学的艺术性还是我们要不懈探究的话题,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展示我们教学能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3.例谈高考中文学常识的复习 篇三

关键词:高考;文学常识;复习方法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作为一名高三的老教师,应该注重研究《高考考试大纲》。其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要求是: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所谓重要作家,就是指那些在中外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的、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作家,而

这也是高考考查作家作品和考生的唯一依据。具体而言,对于中国的就是要了解他们所处的朝代和作家的姓名、字号、谥号、作品集、文学主张、文学流派、成就贡献,还有主要作品及其体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名言佳句等;对于外国的就是要了解在中学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外国作家的姓名、

国籍、作品集、代表作及其体裁、主要特点和典型形象等。文学体裁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今后的高考中应该注意:第一,试题选材主要侧重于课本;难度会逐渐降低;复习时既要注意全方位的复习又要重点突出;还要注意新大纲中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书目。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所考查的文学常识,命题者在编拟文学常识题时,面对那么多的材料,究竟会做怎样的取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揣摩,即揣摩出题老师的意图。从过去的命题规律来看,小说发展的其他阶段的情况,如,作为小说原始形态的神话,发展阶段的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成熟阶段的唐传奇,还有章回体小说,谴责、讽刺小说,在高考文学常识题中均极有可能出现,复习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湖北卷)填空:

1.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 ”;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 ”。

2.《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 的一篇自传性散文名作。

3.巴尔扎克用总标题为《 》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國生活。

简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最基本的名人名句和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认真记忆就能回答,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写错别字。

以上只是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点教学反思,希望能为同仁和广大考生提供部分帮助和借鉴。

4.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篇四

1、老舍短篇小说就文体言,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写实与象征相融合的手法创作的抒情性小说,如《月牙儿》《微神》《阳光》等;二是以传统说话、民间讲唱辅之西方小说表现手法的写实小说,如《断魂枪》《上任》《黑白李》《柳家大院》等。

2、《骆驼祥子》在宇宙风上连载,这是老舍“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

3、瞿秋白赞赏:“《子夜》是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扛鼎之作”。

4、巴金的《家》写于1931年,最初在上海的《时报》上连载,原题为《激流》。《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

5、《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原载1934年《国闻周报》。

6、“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三人合著《汉园集》(1936)。

7、洪深的《农村三部曲》,包括独幕剧《五奎桥》(1930)、三幕剧《稻米》(1931)、四幕剧《青龙潭》(1932)。

8、1936年,茅盾仿效高尔基主编《世界的一日》的做法,发起征文运动,在此基础上主编成《中国的一日》。

9、夏衍的《包身工》“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

10、林语堂创办的《论语》半月刊后,又创办了《人间世》和《宇宙风》两刊。

11、林语堂在小品的题材和风格上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12、1940年前后的有关歌颂与暴露和对小说《华威先生》(张天翼著)的论争。

13、巴金的《憩园》、老舍的《四世同堂》则对中国式的家族文化进行了叩问。

14、师陀的系列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

15、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

16、冯至《伍子胥》

17、沙汀的“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18、《寒夜》(1946)是巴金继《激流三部曲》之后的又一力作,也标志着作家在艺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钱钟书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20、《金粉世家》连载于1927年2月至1932年5月的《世界日报》副刊《明珠》。冷清秋是《金粉世家》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

21、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反映土改斗争的两部作品。

22、《金锁记》可以称之为是对情欲的研究,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的中国诗歌会于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杨骚、森堡等,1933年2月创办《新诗歌》旬刊。中国诗歌会注重诗歌的现实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穆木天在《新诗歌•发刊词》中提出这一诗派的共同创作纲领:“我们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诗歌成为大众歌调”,诗人“自己也成为大众的一个”。

《现代》:新感觉派的主要文学刊物之一,1932年5月创刊于上海,施蛰存担任其编辑。其所刊诗歌的“思想、风格、题材,都并不一致”,但其中相当多的诗都包含着先锋意识,从艺术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倾向,戴望舒是主将。

孤岛文学: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在党的领导下,孤岛进步作家以报刊、戏

剧舞台为阵地,发表文章和公开演出,以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激励观众,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孤岛文学的作品有鲁迅的《鲁迅全集》、《大时代文艺丛书》;文艺刊物《世纪风》多刊登杂文;专业剧团有丁玲等的上海剧艺社,演出现代剧各历史剧。

文协: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简称“文协”,有老舍主持其日常工作。“文协”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文协的成立标志着在民族意识召唤下民族解放时期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形成。口号是“文章入伍,文章下乡”。

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他们要求自己对现实生活取历史主义态度去认识和诗性地把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有情性感悟向知性经验升华。

七月诗派:20世纪30、40年代,以艾青,田间为先驱诗人,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的一批诗人与作家,如天蓝、辛克、牛汉等,形成了一个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战斗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具有借主观拥抱客观、再造一个现实来驰骋主观战斗精神的浪漫主义追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包括5月2日所作引言和5月23日所作结论两部分。毛泽东以政治家、军事家的视角与眼光,提出了解放区文学格局和未来发展的系统性的规范、要求和原则。它既是对抗战以来民族-大众化文艺思潮与创作实践的总结,同时在修正30年代左翼文学方向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凸现了政治、阶级、人民大众等观念在革命文艺活动中的重要性。

《北京人》:曹禺的戏剧创作在40年代达到新的高度,创作了《北京人》。三幕剧《北京人》以曾家的经济衰落为串连全剧矛盾的线索与具体背景,展开家庭中善恶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冲突,并透过这些冲突,深入封建家庭这一躯体深处,着力反映封建主义精神统治对人的吞噬,人们在这种精神统治下对新生活的追求,以及这种精神统治的破产。《北京人》着意追求契科夫的风格,平淡的人生铺述成为该剧的主要特征。

《呼兰河传》:萧红创作于1940年,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体现了对于小说文体的自觉追求,小说、散文、诗的元素被有机的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可称为诗化小说的形式。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四世同堂》:老舍历时5年完成,是其作品中规模最大的长篇巨构。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以小羊圈胡同为人物活动的中心,以祈、钱两家为描写重点,写出了抗战八年沦陷区北平人民的生活、斗争及精神面貌。着眼于文化审视,挖掘了普通国民的传统文化心理弱点,并描绘了国民精神弱点在民族战争的改造过程,刻画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北京的节令习俗、风土民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以《子夜》为例,谈谈矛盾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

(1)茅盾注重细节的谨严。茅盾特别推重福楼拜在认真查阅文件、亲临现场考察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写实的手腕”,客观地再现历史风貌的精神。《子夜》的写作也取了同样的态度,写到时代风尚、习俗等细节都注意符合那一年代的特点,至于书中人物闲谈时所涉及的社会现象,也都有所依据。《子夜》虽然写的是当代故事,用的却是福楼拜般的复现历史的严谨精神。(2)严格地按照生活的真实来写。茅盾喜欢19世纪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也兼及浪漫注意、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新浪漫主义作品。也喜欢读《庄子》《儒林外史.等,有深厚的古典文

学修养。西方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对茅盾的最大影响是“为人生”的文学观的确立与现实主义真实观的形成。“以冷静、清醒的态度,鸟瞰式地谛视和剖析人生,借助于对现实人生的敏锐观察与精细描写,来展示旧中国的众生相与百丑图”。对茅盾创作《子夜》影响最大的外国小说家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他喜欢规模宏大、文笔恣肆绚烂的作品。他选取十里洋场的上海作为小说的中心地,聚焦于上海金融中心—股票市场,从中引发多条线索。(3)《子夜》中关于都市景物的讽喻性作用的揭示,可以说是贯注全书的一种写作原则。如第一章写吴老太爷受上海五光十色景象的刺激中风而死,就是一个大的比喻,一则讽喻性寓言。小说又特意安排诗人范博文发表一通所谓封建僵尸来到现代大都市不能不风化的议论,把寓言隐含的意义挑明。

(4)茅盾是怀着“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企图”来写作《子夜》的,采用多线交叉发展,然后两条主线先后发展的结构方法,从复杂的内容里突出中心,从纷繁的线索中见出主次,做到波澜起伏而有条不紊。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三个月),而人物众多,但作者采用了开门见山和盘托出的手法。一开始就在吴老太爷的吊唁仪式上把几乎全部的重要人物都推上前台,组成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以及设下情节因果关系的伏笔,从而经纬交汇地构成了《子夜》的“网状结构”。作者又善于根据矛盾冲突的各种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运用借题牵线,烘托对比,虚实处理,前后照应等等艺术手法,来巧妙的安排故事情节,做到引人入胜而不落俗套。从而把众多人物和纷繁线索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茅盾建造的这座宏大建筑,局部虽不无遗憾,但材料坚固、气象壮观,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写作开创了新的景观。

2、关于艾青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

艾青在1933年发表了第一首诗,也是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三、四十年代他出版的诗集有《大堰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向太阳》、《献给乡村的诗》、《反法西斯》、《旷野》、《黎明的通知》、《雪里钻》等,咏叹民族命运,呈现出忧郁、感伤逐渐转向悲壮、高昂的诗风。在诗学上受凡尔哈仑等外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五十年代他直接表现新生活及建设者的诗作,疏离已有的艺术个性,显得平淡,但保持着原有诗思的格局。取材域外的《维也纳》、《南美洲旅行》、《大西洋》等,写实与象征互渗,想象和感受独到,为当时的出类拨萃之作。

七十年代末复出后,他诗思如涌,《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属精心构撰的长诗,大量篇什短小精悍,主题接续三、四十年代渴求光明、真理的情思线索,并有大幅度延伸,更为深沉、凝重、睿智,注重在具体物象中把握超越物象的意蕴,走向象征。3.《围城》的主题是什么?

《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对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和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予以了深切的关注与深广的表现。留学青年方鸿渐从海外归来,却总不能安顿,一再踏上漂泊旅程。作者借他一路漂泊的机会,涉笔成趣,广泛描绘了社会的形形色色,写尽了处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在文化,价值方面的断裂,错位,颠倒与冲突。这一社会面貌,构成了小说的特定背景。在此背景上,小说展开了传统对于现代中国的自我围困的主题。这一主题不仅在社会制度与机构方面展开,而且也在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展开。孙柔嘉精明、柔韧,工于心计,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产品”。方鸿渐起初以为她只是一个女孩子,事事都要请教自己;待到订婚,才发现她“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主见很牢固”真似“仿佛有了个女主人”,结婚之际一经高辛楣提醒,方才警醒,却已

经身陷围城。小说借人物的嘴说:“结婚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包含三层意蕴:“写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即对抗战时期城乡世相的描写;“文化反省层面”,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哲理思索层面”,即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

4、以《边城》为例,谈谈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作品到理论构建的“湘西世界”。如诗如画,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在湘西世界中,沈从文正面表现了未被现代都市恶质文明扭曲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的极致,便是所谓“神性”。在沈从文的美学观中,“神性”就是爱与美的结合,这是一种具有泛神论色彩的美学观念。

出于对过去人生形式追忆的茫然和对现实人生形式探索的失落,沈从文在想象中用审美理想之光烛照湘西人生历史图景,在《边城》中唱出了理想的生命之歌。《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他通过一个古朴曲折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追求。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爱情的幻想和追求,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表明他们是新一代湘西古朴人性的继承者.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总体的叙事角度考察《边城》,则不难发现他的真正的命意在于建构一个诗意的田园牧歌世界,支撑其底蕴的是一种美好而自然的人性。从《边城》中,我们看到沈从文笔下诗画般的湘西世界,自然山水滂沱而又秀美,人们单纯而又勇敢,没有贫富、地位之分,均以诚挚为美的,以亲善为人之本,使读者置身于温馨的世界,这种描写手法本身就是对尔虞我诈无情的鞭挞。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原始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目的在于衬托湘西人清水般的心灵。他笔下的湘西风情与现实中的都市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整体上看,《边城》呈现出一种温柔淡远的牧歌情调。作者描写这种富有牧歌因素的爱情时,从“人与自然的契合”的泛神论思想出发,故意淡化情节,以清淡的散文笔调去抒写自然美。如《边城》对酉水岸边的吊脚楼,茶峒的码头、绳渡、碧溪的竹篁、白塔等、都作了细致的描绘,精心勾画出一幅湘西风景图和风俗画。加上作者描写使用的温柔笔调。创造出了独特的审美意境,酿就了小说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这种情调对应于理想的人生形式。作者深知理想的人生形式只能存在于“理想”之中,现实中这种朴素的人性美正在日渐泯灭,因此在歌唱这些牧歌的同时,他又有一丝沉郁、一缕隐痛、一点伤感。

5.谈谈曹禺从《雷雨》到《北京人》的创作变化。

《雷雨》(作于1934年)是曹禺的代表作,而他的戏剧创作在40年代达到新的高度,他创作了《北京人》。

从编剧艺术看,《雷雨》属于欧洲传统型的,易卜生式的戏剧,《北京人》则着意追求契诃夫的风格,平淡的人生铺述成为该剧的主要特点。《北京人》中人与封建主义精神统治的内心悲剧冲突,是一条与表面情节相呼应的内在动作线。对沉滞的旧家庭生活中人生的深刻内涵的揭示,在戏剧冲突中突出深沉的体现。《北京人》意味着曹禺从《雷雨》那种紧张激荡郁愤的风格转而追求平淡自然忧郁深沉的美。

在人物方面,曹禺是卓越的悲剧艺术家。他笔下最成功的人物,是心灵受到压抑的女性,如繁漪,侍萍,愫方,梅和瑞珏;是内心忧郁矛盾的悲剧性男子:如周萍,觉新。他们都具

有浓郁的抒情性,都是某种复杂情感的化身。他们每一颗心灵都会燃烧起人类情感欲望的热火。曹禺的悲剧人物特征与戏剧风格在《北京人》中有了新的发展。他在契诃夫的影响下开始追求平淡深沉的美。

曹禺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雷雨》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北京人》在隐约闪烁,迂回曲折的冲突中展开人物心灵上同样错综复杂,严重尖锐的搏击。在他们平淡的看似无心的言词中,却有心灵的刀枪你来我去。

曹禺戏剧的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雷雨》中的人物由于个个怀着深仇宿怨,语言的进攻性更强烈。那种感情的巨大冲击力呈现为紧张激荡的风格。《北京人》的人物语言更为简洁凝炼,有着委婉深长的抒情诗意。

6、以《小二黑结婚》为例谈谈赵树理的创作特征。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1943年发表的。小说以小芹和小二黑的爱情为线索,围绕冲破三仙姑和二诸葛的封建束缚以及暴露农村生活中的落后面貌和落后思想来反映新时期农村思想新的进步和新的发展。这篇小说也集中体现了赵树理的创作特征:

一、问题小说,这是一篇典型揭露农村存在问题的问题小说。《小二黑结婚》中揭露了三仙姑和二诸葛的封建迷信思想,也深刻揭露了农民的愚昧。此外小说从金旺兄弟的所作所为反映了解放后解放区遗留下来的恶霸作风,和欺上瞒下的行为;也反映出农民自身的小农意识。再有,文中对父母包办婚姻的揭露也很到位。如三仙姑不顾女儿的反对希望将其嫁给“插起招军旗,就有种粮人”的吴先生;还有二诸葛家养育的童养媳等等都可反映这些问题。

二、强烈的政治色彩,过分注意为政治和中心工作服务给赵树理的创作带来了一些明显的局限,如拘泥于具体问题和事件,伸展不开对人物的刻画时有简单化的倾向,作品有图解政治,图解政策的痕迹,有时会因政策事物而累及作品等。但是由于赵树理常年生活在农村,扎根于基层,凭借他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切了解,对中国农村革命历程的深切体验以及他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创作态度,也使得他的问题小说得以突破就事论事的局限,取得不凡的思想成就。从《小二黑结婚》看,他把解决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婚姻以及解决金旺兄弟恶霸行为,还有使得三仙姑和二诸葛思想得以开化的这些问题都交由区长一人负责,文中也是由区长这个关键性人物使得这些矛盾迎刃而解。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其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也正因为这样在表写和刻画各色人物时,虽鲜明富有个性,但却总觉得缺乏点什么。

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受“五四”时期思想的影响,加上长期生活在农村,对于封建主义的表现相当了解,所以他的作品有对封建意识下的农村社会关系和道德伦理观念有比较深入的剖析和抨击。在文中,描写的三仙姑和二诸葛的神婆行为深刻揭示了封建的迷信思想。以及文中农民对于金旺兄弟的所作所为采取敢怒不敢言的态度也反映了农民思想的弊端。他的小说基本上属于现实主义范畴,但却又不同于欧美的批判现实主义,和假现实主义,而且他的小说没有那么咄咄逼人的理想化色彩,人物质朴如本色。

四、小说采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方法构建作品,刻画人物,即他是民族化与大众化的坚定实践者。“五四”以来,“西化”和“民族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问题一直是作家,批评家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赵树理的方向很明确,从《小二黑结婚》中,他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刻画人物。采用故事体小说的叙述方式,极少采用“横截面”式的段篇结构和跳跃式的或组合式的长篇结构,而是继承了中国评话式小说的特点,努力保持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也非常注意按照故事发展的时序叙述故事。在人物塑造上,作者既注重在叙述故事中介绍人物,又注意以人物的行动来揭示其心理和性格,尤其注重将人物放到具体的请进中加以表现。在文中先交代三仙姑,二诸葛的人物,家庭就可以很好体现这点。另外,小二黑与小

芹爱情产生了问题最后也有了解决的方法,也体现了他小说的完整性,线索明确,脉络清晰,因果关系明了。

五、叙事,写人都用白描手法,而且以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性格,文中一出场就以讲故事的口吻交代了“三仙姑”,“二诸葛”两个人物的习惯。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性格。在叙述整个事件的时候也娓娓道来,并不惨杂太多的细节描写。但故事却头绪清楚,情节集中,故事中又可以因出其他小故事,作品有悬念,有聚焦点。

5.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篇五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

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

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18、“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的作者是张扬,这部小说属于地下文学。

19、北岛原名,赵振开。

20、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是一部抗美援朝作品。

21、《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22、50、60年代,“传记式结构”的作品是欧阳山的《三家巷》。

二、单项选择题、《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

A、自信

B、能力强

C、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A、杨朔

B、秦牧

C、刘白羽

D、周涛、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A)。

A、《“锻炼锻炼”》

B、《小二黑结婚》

C、《三里湾》

D、《套不住的手》

4、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D)。

A、绿原的《重读 <圣经> 》

B、公刘的《哎,大森林》 C、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D、郭路生的《相信未来》

5、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唯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C)。

A、《红灯记》

B、《白毛女》

C、《沙家浜》

D、《龙江颂》、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散文作家是(A)。

A、杨朔

B、秦牧

C、史铁生

D、周涛

7、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D)。

A、新写实小说

B、寻根小说

C、新历史小说

D、先锋小说

三、名词解释

1、“三突出”

“三突出”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2、“三红一创”

《红日》(吴强)、《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红旗谱》(梁斌)、《创业史》(柳青)。

3、干预文学

干预生活,体现独立思考,冲破写作禁区。

四、简答题

1、十七年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1)宏伟的建构和史诗的追求。“三红一创”

(2)纪实性的品格。

(3)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

2、郭小川诗歌的艺术风格

答:(1)战士诗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充沛的革命激情。思想大于形象,议论多于描写。

(2)富有深邃哲理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3)重视诗歌的形式:民歌体、格律体、自由体,是诗歌形式改造的探索者,善于运用“楼梯体”。

3、《创业史》的艺术特色

答:主题: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1)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典型形象。

梁三老汉:当代文学史上塑造最经典的中国传统农民的形象。他动摇与集体和个人两条道路之间:一方面自私,一方面希望儿子成功,而儿子越成功与他的思想距离却越远。

梁生宝:典型人物的代表,具有进取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他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全部无私地献给了党。

(2)将宏大的结构,精细的心理描写,柳青式的议论结合在一起。

①宏伟的结构,高度的视角

②对比手法:1.梁氏父子之间的矛盾;2.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农民与扶农、重农之间的矛盾。

(3)对比手法:人物语言口语化,叙述语言书面化。

五、论述

1、《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1)作者:杨沫

(2)主题: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3)艺术特色

①两条中心主线,均以林道静为中心展开:第一条主线是她的自身成长,第二条主线是她的革命道路。②丰富的人物形象:

正面人物:卢嘉川、江华(英雄形象)、林道静 反面人物:余永泽(自私,平庸)、戴愉

林道静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经过自身成长,从此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人物形象。

③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尤其是杨沫作为女性作家的丰富细腻柔情的笔调。

2、《茶馆》的艺术特色

(1)作者: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2)主题:埋葬三个时代

①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

②辛亥革命失败后,各派系军阀混战同这下的民国社会 ③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3)场景:裕泰茶馆(4)人物:

王利发(老板)——左右逢源,典型的北京商人的形象。他勤奋、重利、心肠不坏,小资产者的思想。

秦仲义(民族资本家)——爱国,希望民族振兴,搞工业救国。

常四爷(满清遗子)——入过狱,加入过义和团,后认准自力更生:卖菜、打猎维持生活,但最后仍逃脱不了残酷的命运。

(5)艺术特色

①侧面透露法(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历史)

ⅰ民族地方的特色:北方茶馆

ⅱ各色人等的出现,集体亮相:掌柜的和伙计、受宠的太监、特务、打手等。ⅲ各色人等均可在此暴露社会矛盾:康六卖女、太监娶媳妇等

ⅳ象征意味:茶馆本身就是一个象征——旧社会的缩影。②人像展览式,超越一人一事。

③结构:坐标式的结构——二维式立体感。有纵有横,有虚有实,纵是三个时代的历史变迁;横是每个时代的矛盾冲突,三个时代的横断面。老舍的作品追求荒诞性和怪异性,这也是作品情节的小高潮。“康六卖女”、“太监娶媳妇”、“两个逃兵买一个媳妇”都体现了老舍家与戏剧的能力。

④人物众多,性格鲜明:有名有姓的有70多个任务,让人一遍就记住的有50来个人物。

杨沫的《青春之歌》

(一)作者介绍:

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祖籍湖南。一九一四年出生在北平(今北京)一个大学校长兼大地主的家庭里。她早年在北平读书,在中学接触了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作了准备。为了逃脱封建家庭包办的婚姻,她离家独自谋生,在河北省香河县做过小学教师,此外还做过家庭教师、书店店员等,在奔波迷惘之中,她找到了党。这些经历,给她后来写作《青春之歌》打下了生活基础。抗战爆发后,她参加了冀中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做过妇女工作。后又到《黎明报》、《晋察冀日报》作编辑,主编过文艺副刊。解放后,她先是作《人民日报》编辑,后转北京市妇联任宣传部长。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及《东方欲晓》、《芳菲之歌》等。

(二)《青春之歌》的主题:

《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党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对林道静从寻求个人出路到自觉参加革命,从苦闷彷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这一艰难历程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在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展示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表明了青年人只有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由此也可以说,《青春之歌》是一曲歌颂党、歌颂革命青春的赞歌。

(三)、林道静的成长经历:

主人公林道静是30年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小说重点描写了她由一个充满幻想的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艰难过程。她的成长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离家出走到与余永泽的结合。这一阶段的林道静,一方面有着小资情调,幼稚、耽于幻想,另一方面又秉持劳动者的倔强、善良。这种矛盾的性格决定了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付出超过常人的痛苦与磨练。第二阶段:

从参加东北学生的除夕聚会到第一次被捕。在这一阶段她渐渐从个人的郁郁寡欢中走出来,但单纯、狂热导致了第一次被捕。这次被捕促使她逐渐成熟。完成了思想上的一次飞跃。第三阶段:

从第二次被捕到“一二九”运动。在这一阶段中,她已经由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人。

在一年的铁窗生活中,林道静的思想感情和革命理想都有了新的升华。她经受住了毒刑拷打,用坚定的意志战胜了肉体上的痛苦。共产党员林红为她讲述得许许多多共产党人为真理而献身的故事使她深受启发,懂得了革命的真正意义,思想也更趋于成熟。出狱不久,她就入了党。后来,党又派她到北大领导学生运动,终于成为虽不完善却异常坚强的革命战士。

小说通过对林道静性格成长的三个历程的描绘,表现了知识分子走向革命之路的艰难曲折,概括了那个时代许多爱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共同道路。深刻地揭示出知识分子只有把自己投入到整个民族的解放斗争中去,才会获得真正的青春。

除林道静外,作者还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的形象。他们是以“党的使者”的身份出现的,对林道静走上革命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作家杨沫为更加形象地揭示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之路的艰难性,还塑造了堕落为时代渣滓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经不起磨练的白莉萍,在物欲的诱惑下叛变革命的戴愉等,他们与林道静、卢嘉川,以及几经动摇最终走向革命的许宁、王晓燕祥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青春之歌》的创作特色:

《青春之歌》布局严密,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作品以林道静为中心,组织清节,贯穿众多人物、复杂的事件,概括了广泛的社会内容。繁而不乱,有条不紊。

作者善于选择富有个性特征的细节、善于通过对比来刻划不同人物的心理特征。如卢嘉川的献身精神与余永泽的自私自利,林红的傲雪寒梅的高洁与白莉萍的腐化堕落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好的展现了人物不同的精神境界。

茹志鹃

(一)作者生平:

茹志鹃(1925—1998),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杭州,生于上海。幼年父母双亡。一九四三年参加新四军。一九五五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等。长篇小说: 《她从那条路上来》等。散文集: 《惜花人已去》等。

(二)《百合花》的思想内容: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代表作,也是当代文学史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撷取解放战争时期一支动人的小插曲,再现了人性的至真、至纯、至美。作品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通过我的所见所感,刻画了一位憨厚、质朴的可爱的小战士和一位羞涩、美丽而又善良的新娘子的动人形象。

(三)茹志鹃小说的独特性

1、取材和切入生活的角度是别致的。她不描写生活的巨流大波,而是撷取生活的一朵浪花加以精细的描绘,使之成为时代的折光。

作品虽然取材于解放战争,但作者却借助“我”与小战士去往前沿阵地包扎所的路上的情感流动及在前沿阵地包扎所小战士向当地群众借被子这一平凡的事件,展开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富有诗意的描写。

2、善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的起伏、回旋,并以生动的细节描写予以表现。

3、茹志鹃的小说中有一股浓浓的抒情意味。

1、政治抒情诗:这一概念的出现,大约是在50年代末期或60年代初,但作为一种有独立形态的诗的体式,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政治抒情诗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究节奏分明、声韵铿锵。当代诗人中,郭小川、贺敬之被认为是这一“诗体”的主要写作者。或(主要出现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一种诗歌创作体式,产生的背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在作家和人民心中激起的革命豪情和政治热情,受三十年代红色政治鼓动诗影响。代表作家是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和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主张诗反映时代和重大政治事件,重视抒情主人公的塑造。)

2、天安门诗歌运动

指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广大民众为自发悼念周总理,批判和谴责四人帮而用广义的“类诗歌”形式从事的政治性抗争运动。(1分)运动中所创作的作品后来编成〈天安门诗抄〉,有的并不是诗词,还阔大量的挽联、悼词、祭文等,诗词中,也以不严格遵守格律的旧体诗、词、曲居多。民众利用旧体诗的现成形式或思想资源,隐晦地表现其政治历史观点。(1分)天安门诗歌运动,是“文革”间美学日常生活化和诗歌政治化在另一个向度上的体现。虽未能给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创造增添新的经验,但创作主体的真诚,以及对于独立的思想和独立写作方式的坚持,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持久启示意义。(1分)

3、两结合创作方法:1958年,在经济大跃进的背景下,毛主席提出了有关文艺的两项主张:搜集民歌和两结合的创作方法。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此方法成为后来文学创作的规范。导致了浪漫主义的浮泛化。

4、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至9日,在北平召开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主要内容:大会听取周恩来、郭沫若等的报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结构。大会期间,茅盾作《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周扬作《新的人民的文艺》即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周扬特别强调了解放区的文学传统。(2分)全面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确定了新时代的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想结合的文艺总方针。(1分)

5、文艺黑线专政 :由江青等人在《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提出,在《纪要》中,江青等人污蔑文艺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上没有执行党的政策,被一条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30年代文艺的结合。在“文艺黑线专政论”中,江青一伙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同时指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作品“黑”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队伍“黑”。这一论断,践踏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为推行“左”的思想、政治和文化路线制造了理论根据。

一、简答题(每题 10分,共 30 分)1、小说《百合花》的独特情调体现在哪些地方? 答:《百合花《百合花》的独特情调体现在没有正面直击战争,而是从人性美的角度讴歌了战争中军民的美好心灵,同时体现了独特的女性视角。具体表现为:

1、反宏大叙事的女性个人化审美视野,2、对战争、英雄以及女性的别样理解,3、对理性化观念化的情节构建和

红色修辞的反拨重建现代历史的叙事,4、诗化、感性化的语言、郭小川诗歌《望星空》的独特意义在什么地方?。

答:《望星空》前半部分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的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了抒情:“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洪流中,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第三、四章回到人间,看人间,抒发豪情壮志,但显得虚浮,言不由衷。从全篇来看,《望星空》是郭小川对人生、对艺术的思索开始成熟的标志之一。在当时一派豪情万丈的放声歌唱中,郭以独特的风格从另一层面书写人生。但是,诗人的这种思索由于整个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能深入发展,这就造成了《望星空》在艺术上的不平衡。前半部以宇宙星空为参照物,着重对自我心灵世界的自剖和审视,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执着、强烈的求索和百折不挠的进去精神;而后半部诗人又回到豪言壮语的模式中,把前面的个性化描写当作个人虚无主义思想进行谴责和否定,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望星空》是一首典型的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包含了诗人对个体生命与巨大的历史洪流之间的矛盾的敏锐感受。、简述闻捷的诗歌主题及艺术特点。

答:1:主题:(1)首先表现了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两相对比,表达了对新的社会生活的歌颂,和建设新社会的热情。(2)表现了当地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美好爱情,并借爱情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6.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篇六

艾青 《太阳之歌》 “太阳是美的,且是永生的”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呀.......”

《手推车》、《我爱这土地》

艾青诗歌艺术特色:(1)现实主义艺术精神

(2)善于运用生动准确的意向,寄情言志(3)具有别具一格的散文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艺术特色:

(1)通过典型意象的描写,塑造了大堰河的形象

(2)成功通过排比、对比等多种手法,借以抒发感情,起到了情深意愿的艺术效果

(3)浓厚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

(4)语言朴素清新,满含激情,句式自由,不拘一格,具有散文美 《手推车》的艺术特色:

(1)真挚浓烈的情感:表达对民族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人民坚毅品格的赞赏,对造成民族和人民苦难的一切因素的抗议(2)语言朴实(3)结构重复:

(4)运用动静结合、色彩与声音相结合的电影化的表达效果

九叶诗派 :是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以《诗创造》、《中国新诗》为主要阵地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人,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40年代九人诗选《九叶集》后,才有“九叶诗派”之称。他们在文学观念上,首先主张的就是“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他们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九叶诗人在艺术上反对浪漫主义诗风,而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诗成为现实,象征和玄学的融汇。在内容上,九叶诗派的诗歌既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甚至政治内容,又富有超越性的形而上沉思。在艺术表现上,九叶诗派的诗歌既有丰富的感觉意象,又表现出鲜明的知性特征。代表诗作有穆旦的《活下来》、唐祈的《三弦琴》、郑敏的《金黄的稻穗》等

30年代新诗(现代派诗歌):

戴望舒诗歌创作成就 《雨巷》 《我底记忆》

(1)以诗歌的情绪节奏来代替字句节奏,凸显了诗歌的主情功能,又大大增强的诗歌语言的表现能力。例如《我底记忆》选用了亲切自然的口吻,叙说着诗人幽怨哀郁却真实的心境,注意情绪流动的自然,所有的艺术手段都服从于娓娓诉说式的特定情调。意象物境日常生活化,诗句的排列自由化。

(2)将散文化的句式和现代日常生活融入新诗,大大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例如江南“雨巷”的凝视,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的“记忆”,深闭而荒芜的“园子”,相对而视的一盏“灯”《秋蝇》中一只寒风中垂死的“秋蝇”都开掘出了令人深思凝望的诗意。(3)将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意蕴(意境,意象)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手法(隐喻,象征)相结合,推动力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例如《印象》连用七个意象组合成一个虚幻飘渺的境界,来暗示某种缥缈恍惚的记忆,情思隐约,意境深邃。在“雨巷”阶段主要受魏尔伦的影响,追求诗的音乐性和形象的流动性,以及主题的朦胧性。《雨巷》的音乐美表现:

(1)大量融入运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将双声连绵词和叠音词融入其中。例如《雨巷》第一节中的“彷、徨,长、寥、巷”等都是采用“a”韵,而“悠长“等重叠词舒缓语气的作用,使诗的节奏更鲜明。

(2)首位音节的大回环。例如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内容的重复,使诗歌首尾呼应,加重了诗人的哀彷与幽怨,使诗歌传达着诗中主人公彷徨、空虚、寂寥、无助之感。

(3)押韵,不仅每节诗中讲求押韵,而且还使用间韵‘江扬’韵贯穿全篇,全诗二十四行,属于相邻江扬韵的字有64个。例如第一节中的“彷、徨,长、巷、香、娘”等字,都是采用押韵,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从头到尾不换韵,使全诗流露出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使全诗都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诗自由化,不受限制。

卞之琳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赏析:以两组具体物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调换,隐藏了诗人关于人生、事物、社会等存在的相关关联关系的普遍性哲学的思考。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林庚 《春天的心》

40年代小说

钱钟书 《围城》主题:

(1)显性层面:从侧面表现抗战环境下一部分知识分子空虚无聊的精神状态

(2)文化反省层面:通过对这群文人的人物刻画,反省批判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脸面观(3)哲理层面:揭示人生处处皆围城的寓意,并展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围城》语言艺术:

(1)讽刺:随意性、广泛性(无人不讽,无事不讽)(2)比喻:新奇、幽默风趣、知识性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

方鸿渐:是个让人倍感亲切的人,也是深得女性喜爱的人物。他也是个“很会说话”的人,贫嘴滑舌地能逗人开心。但他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没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无论在职业上还是在爱情上,他都无力处理好,是一个失败者,是他自己性格把他自己送进了人生的围城。

张爱玲《金锁记》艺术特色:(1)意象丰富、新颖、别致

(2)介乎雅俗、新旧之间的语言风格(文言句式的使用)(3)电影技法、外国语言技法的借用(4)独特的讲故事视角 《金锁记》中人物分析:

七巧:是个悲剧人物,是一个封建礼教制度的受害者。丈夫是个“骨痨”病人,她正常的情欲因难以满足而受到压抑,是个被锁在黄金枷锁里的女人。七巧还是一个人性扭曲,患有畸形心理的,尖酸刻薄的泼妇,虐待狂.但她也不乏人性善良的一面。

长安:她也是一个悲剧角色,相较于七巧的疯狂,她的悲剧更让人同情。她的悲剧是母亲七巧一手造成的。她软弱,但她的软弱并不是绝对的软弱,她也有坚强的一面,也有过抗争,只是她的抗争在母亲面前不堪一击。对于婚姻,她是一个很纯洁的人。她希望能有一点幸福,希望能够好好找一个人。

萧红《小城三月》艺术特色:[她的小说具有散文美和诗画美。a,小说具有散文化、抒情诗化、绘画化的特点。b,女性意识 抒情特色1.塑造了一个抒情主人公2.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1)生活化的场景呈现人、物活动(2)童年视角,回忆往事(3)以民情民俗作为人事活动背景(4)设置自我抒情主人公(5)象征隐喻的使用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艺术特色:

(1)借冷静、客观、写实的笔墨描写可憎可笑的人与事,从而进行辛辣的讽刺(2)场面描写充满生活气息、地方色彩(3)精湛的结构特征,明暗线交织 《在其香居茶馆里》人物形象分析:

方治国:国民党政权基层组织的当权者,凭借手中的权力贪赃枉法,敲诈民财,见钱就拿。阴险狡诈,是个“软硬人”:碰见老虎他是绵羊,如果对方是绵羊,他又变成老虎了。邢么吵吵:是回龙镇有钱有势、惯于仗势欺人的地方豪绅,实力派。他的性格特点是粗野。因为有强硬的后台,所以在这场冲突中表现得粗鲁而蛮横,但也绝非是头脑简单的草包。“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老舍《茶馆》三部: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 赵树理的评书体小说:

(1)结构上,吸收评书艺术以人物带出故事、以小故事构成情节的方法。(2)叙述上,多用白描,抓住特征,简约干练。(3)具有故事相缀、结构单线、语言通俗的特点。

赵树理三大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万象楼》 《小二黑结婚》艺术特色:

(1)扬弃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程式化框架,吸取其讲究情节连贯性、完整性的优点。全文十二章,各有其小标题,它们即可独立成章,又可连接成文,人物故事交代有始有终。

(2)将小说当通俗故事来写,并吸取评书体小说写法,将情节描写与人物塑造融入故事讲述中,简约明快。

(3)语言口语化、通俗化,富有幽默感。《小二黑结婚》人物分析:

小二黑、小芹:他们是新一代农民的代表,在婚姻爱情问题上,他们完全摆脱了封建迷信思想和传统旧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公开、理直气壮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他们敢爱敢恨、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为此作斗争。

二诸葛、三仙姑:深受封建势力压迫和封建思想荼毒、以旧观点旧思想处世、最终有所改变的老农民形象。

赵树理的创作贡献:

(1)以新的生活和新的主题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格局。反映了根据地解放区农村巨大的历史性变革,既写了新时代条件下,农村各阶层的冲突,又重点表现了民主思想与封建观念的冲突。

(2)赵树理为新文学小说人物系列中增添的翻身农民的新形象。

(3)在小说艺术通俗化、艺术化方面,为现代小说提供了艺术经验。吸取了中国古典小说与民间说唱艺术中有生命的东西,融合了五四以来新小说的长处,视情节、故事为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作品的完整性是和情节的连贯性联在一起的。

(4)他把北方农民的口语融汇在人物对话和叙述过程之中,通俗而不庸俗,口语化而又有艺术感染力,看似浅近却耐人寻味。

(5)把现代审美与传统民间审美成分有机融合在一起,把五四文学精神与乡村文化调制在一起,以现代知识分子特有的理性意识、忧患意识写出了中国农民在现代革命中那痛苦艰难的精神变革历程。孙梨该期的的小说代表作《荷花淀》《芦花荡》《嘱咐》 抗战时期的朗诵诗人:高兰 代表作:《哭亡女苏菲》(悼念病逝的女儿)、《我们的祭礼》(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而作)

田间 代表作 《假如不去打仗》 《给战斗者》

词:光未然(张光年)曲: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抗战初期朗诵诗歌的社会功用: 1.作品多以爱国主义为主题,表现抗战初期昂奋的民族情绪和时代气氛。抒情的方式大多是宣言式的战斗呐喊,同时加入了大量的议论。这适应了现实性、战斗性的时代要求,容易产生鼓动性效果,却难免空乏,失去了诗歌应有的审美效果。

2.民族的形象、民族的命运和民族的感情与意志在其中得到了强有力的表现。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历史剧观:[20年代《三个叛逆的女性》40年代六部大型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1)“实事求似”观,以求似,传达出真正的历史精神,失事在历史框架内大胆假设(2)借古讽今观,在历史精神和现实精神之间找到契合点(3)诗情观,历史剧中的诗的灵魂,诗的意趣,诗的韵律 《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

(1)以情用史,将人物理想化,例如:屈原潜到汉北以图再起,虚构史实,例如:女弟子婵娟

(2)以情写戏,情节线索与情感线索双向推进,同步发展。例如:第一幕,交代人物关系,第二幕出现冲突高潮由郑袖陷害而激起屈原愤怒情绪,接着城外交锋、南后下毒,冲突层层推进,情节推向高潮,感情也推向大爆发。这里,情节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物诗意的展现内心世界。

(3)以情写人,屈原既是历史人物,又是作者自己,屈原是作者的感情喷火口。《屈原》的人物形象:

屈原:(1)爱国者的悲剧,屈原爱国爱民的坚定立场,合纵抗秦的正确主张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主降派的陷害和楚怀王的问罪中遭到了毁灭。

(2)高尚者的悲剧,屈原忠贞高洁,光明磊落,却在邪恶势力的造谣中身败名裂

夏衍《上海屋檐下》现实主义题材 田汉《秋声赋》、《风雨同舟》(多场式戏剧结构)以报告员串起全剧,多头线索有条不紊,灵活归一 40年代国统区戏剧发展特点:(1)风格上,由冷变热(2)形式上,由独幕到多幕

(3)取材上,由以现实题材为主到以历史题材为主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 毛泽东分别于1942年5月2日、5月23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的中心是解决文艺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目的是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a,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使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讲话》从解放区的实际出发,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必须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

b.指明“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和“在提高基础上普及”的辩证关系 c.对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证中,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并提出政治标准第一,文艺标准第二

7.文学史复习 篇七

一、古代城市文学的内涵性意义

首先, 中国古代城市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其文学史意义不能被忽视。其文学的内涵深度和广度因其独特性而被深入挖掘, 但是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限制, 直至今天, 我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发展仍然显得稚嫩。古代城市文学构建的客观丰富内涵需要建立在对其认知的、成熟的因素上, 才能得以实现其完整性。

文学史研究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复杂、多样的文学性格要求其在对待古代城市的研究中, 应当将它作为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整体上看待其文学史意义。

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离不开客观历史存在对于它的影响。分阶段、分时期的对古代城市文学进行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理念, 其在具体研究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 我国的文学史研究着眼于对文学的历史时间意义的关注, 缺乏从更为具体、更为客观的空间意义上去参照其文学意义的体现。在这种历史的研究结构下, 古代城市文学一直存在着, 却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但因为其客观存在的性质, 又决定了古代城市文学终将被抹去历史的尘埃, 而重获新生。以其客观构建内涵来填补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中的诸多方面的历史空白。也因为其内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它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文学史的发展。

在对于城市文学的价值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中, 主要是从文学空间分布形态位移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城市文学发展。这种作家与地理位移上的对应关系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探究方向, 有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与价值。当然, 在作家文学创作上对审美体验影响因素的探讨和文学取材方向上的选择性问题等, 都是在文学空间角度形态位移方面的价值型表现。

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文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存在的, 在其发展进程中, 城市文学受到乡土文学的影响与渗透。客观地说, 从历史空间的因素角度讲, 文学史的发展是在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二元空间文学因素下不断发展丰富的。想要脱离乡土文学谈城市文学, 或者脱离城市文学整体研究文学史, 都是片面的。只有从二元结构的空间因素角度去着手, 才能全面的、完整地实现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准确认知。

二、城市文化的文学性外延

城市文学是建立在城市文化上的外在性表现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 城市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在城市文化的高度繁荣与发展的格局之上的一种文化态势。因此说, 城市文学表现出的外延性特征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 并且毫不避讳地彰显其城市文化的绝对创造力量、弱化无意识行为, 以及在城市追求与张扬世俗精神的过程中高调显示其对文化意义的表现能力。

城市文学具备什么样的属性与特质, 也就必然是对现实城市文化中属性与特质的反应。中国古代城市是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同时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其中政治因素最为明显。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衰亡往往伴随着其背后的政治性因素, 城市作为人们追求政治的渴望和幻想的摇篮, 最先能够感受到这种振幅的正是生活在城市当中的普通百姓。城市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性表现, 在这一方面对于城市的政治文化生活构成城市文学的最重要的文化性内涵。城市厚重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基础, 对于文学发展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最为优良的物质基础。使之在城市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形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通过研究历代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关系不难得出, 单纯的文学形式产生, 不会是在离群索居的社会交际环境中完成的, 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物质文化相对富足的区域中实现的, 这种现象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城市文学性意义。而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与艺术欣赏水平得以提升, 反过来对促进城市文化多种文学形式的水平提升又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这样说, 中国古代城市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 为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并起到保障性作用。

三、结语

对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研究应当通过发展的唯物史观去分析, 将古代城市文学融入现代文学史中, 找寻其现代文学价值。随着城市地域性文学研究热潮的到来, 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学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通过以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历史机运, 纵横比较, 借鉴移植, 进而形成独具中国现当代特色的中国城市文学史研究, 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任务。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要有其历史传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去滋润营养其现代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学史在这方面应当有所发展, 将全身的“穴位”打通, 突破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历史围栏。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历史的整体性特征, 为后世中国文学的研究与发展创造更多、更有用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8.文学史复习 篇八

一、关注高考命题指向,深入研究考纲

自古以来,科举考试都是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模式,主要作用在于选拔人才。高考制度是当代中国为选拔人才所制定的考试模式,在一定的基础上具有权威性、难度性、拔尖性、效率性以及可信性。教育部门在考前会颁布指导考试的文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考试大纲》。各个省市也会根据此文件制定相应的、适宜的考试说明,以上两个文件无疑是考生备考的依据,同时也是老师在备课备考时必须研究的文献。

二、掌握学生的学情,确定合理的复习目标

改革后的教书课本侧重于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老师们要在尊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在坚持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帮助学生在阅读鉴赏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口,强化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题质量。

1.复习目标要正确,避免错位

文学类课本学习过程中,教学目的该怎样制定?如何有效地制定学习计划?核心在于课堂引导。教学目的在于保证学生其他学习情况稳定的条件下,尤其是备考学生的答题模式以及复习质量稳定时,加大学生答题准确率,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性格特征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及复习计划。

2.复习目标要细化,避免空泛

改革后的教学流程对于那些备战高中的学生来说,部分学校的复习计划过于笼统,甚至于有些复习是盲目的没有目标的。因此,如何强化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答题质量以及语言素养显得格外重要,将复习目标定制的太过于远大或空洞,则会影响课堂的教育影响。老师们在备课时,需要加大力度探寻学生阅读时该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例如提出制定具体的、符合具体情况的复习计划等方法。

三、指导学生答题,建立正确的阅读解题机制

1.分步阅读,明晰题干

首先,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跳读,阅读过程中,对于不重要的细枝末节采取忽视、放弃的方法,不纠结于课本中的疑难问题,核心在于快速掌握文章脉络,梳理体系;其次,是仔细钻研,尽量提高文章鉴赏能力以及阅读语感,对文章的主要题干、表达情意、文章结构等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是研究题干,在原文中找到题干要求,最后回归到问题上来。做题时可以先概览问题所在,搞清楚题目的要求,在脑中初步寻找答案,紧接着仔细分析题干,确定题干中的要求以及需要答题的角度,谨防漏答的问题,必须要按照文章所给的要求进行答题。

2.梳理语文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门的课程都会有独特的表达模式以及概念体系,这些基础的内容则是入门的核心。关于文学类课本的知识繁多且复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该着重的为学生们建立独有的记忆模式或寻求关键点。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复习课堂的有效性反思

1.放慢节奏,把时间“还给”学生

高中毕业班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在通常情况下,老师们会因为复习时间的有限性就加紧时间完成任务,灌输式的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一般就是用PPT将课件放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被动的接受教育,这样的课堂通常是以老师为中心,在不等学生们深入研究内容的时候就转到下个界面,这种重教轻学的复习方法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学生们并不能牢固地掌握文学类课本知识,也没有时间进行深思熟虑,更不能发挥出复习的深度功能。

2.适时讲授,跟“填鸭式”复习“告别”

讲授知识作为复习计划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模式,讲授成果最有效的前提是学生们不通过老师的教授就不会得到认知。尤其是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老们要做到耐心指导。例如:在阅读文章时,学生们对于文章主旨并不清晰,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难点与阻碍,老师应该对文章中出现的核心文句以及经典语句进行有效的解析。同时,老师应该加强学生积极参与性,鼓励学生多说多问,要求学生摒弃传统的标准答案模式,重点在于学习阅读的技巧以及方法,防止习题讲解课堂变为了答案抄录课堂。

总之,高三语文教师在备课文学类课本时,一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备课能力,减少复习质量的低产性,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复习计划,做到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质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有效的复习课程,让备战高考的学生们走出文学类课本的阅读困境,提升阅读素养,走上多读、快读、优读的阅读道路。

上一篇:文明礼貌班会策划书下一篇:酸甜苦辣军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