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书屋建设(精选12篇)
1.农村书屋建设 篇一
关于申报2012年镇街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计划的通知
各镇街:
镇街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工程、社区文化中心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是文化滕州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涉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今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对镇街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作了重点安排和部署。为了摸清情况,以便市政府制定以奖代补政策,统筹做好今年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1、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我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多数镇街综合文化站达不到上级要求和标准,建筑面积小,设施设备不齐,严重影响了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了推进综合文化站的高标准建设,今年计划新建、改造提升7个一类综合文化站,每个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设7室1厅2场(图书馆、阅览室、文艺排练室、游艺活动室、展室、培训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室,影视多功能厅、文化广场、体育健身广场),设施按标准配备。
2、农家书屋建设。自2007年以来,我市共建成农家书屋
1072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9%基本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目前,有的镇街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有的镇街任务还比较艰巨。已建成的不同程度存在着建设标准不高,部分出版物陈旧、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等问题,面临巩固提高、补充完善、查遗补漏的任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今年要实现农家书屋覆盖所有行政村,我市今年将完成160个左右农家书屋建设任务。请结合本镇街农家书屋建设实际情况,核查未建农家书屋的村居(包括新建社区)数量,填表上报列入市2012年建设计划。
3、社区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社区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设三室一屋、一场(游艺室、多功能室、电子阅览室,一个农家书屋,一处文化广场),设施设备按标准配备。
2.农村书屋建设 篇二
在加强宣传引导、开展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同时, 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自身综合素质指的是思想道德观念、政策法律意识、科技文化素质、环境保护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培养和提高农民群众的自身综合素质, 除了各地开展的服务“三农”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依托农家书屋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 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道德品质、法律意识、文化素质。学到一定技能, 通过书刊及时掌握信息, 找到更多致富门路, 调动农民群众读书用书、科技致富的热情。把书屋实实在在打造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 打造成培养新型农民的学校。
二、农家书屋是农村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关注未成年人成长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农村经济困难一直是困扰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文化娱乐设施严重匮乏。农村中小学生课余时间的生活非常单调, 几乎没有课外读物可读, 也没有有意义的活动, 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农家书屋的建设, 很大程度解决了农村中小学生课余时间读书的问题。通过读书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生获取更多知识, 陶冶情操, 丰富修养, 开拓视野的程度。农家书屋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益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 为他们营造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这对于他们健康成长是大有益处的, 也解决了各级党委和政府长期困扰和无条件解决的问题。各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应当积极工作, 努力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村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 认识问题
部分乡镇和村级领导干部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起到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到位, 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有“等、靠、要”态度, 存在应付、敷衍的消极思想。
(二) 农家书屋管理员素质和图书管理的问题
农家书屋要正常开展工作, 必须有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管理员。
现在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图书管理工作, 在图书分类、登记造册、排架、图书维护、保管、借阅等方面缺乏管理经验。极易导致图书的破损、丢失, 无法保证图书的正常流通。
(三) 经费问题
一是后续购书经费问题。农村财政困难一直是困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主要问题。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初期由政府投资建设, 建成后由农民自己管理。现有图书流通完后, 再没有后续书源。二是图书管理员工作补偿金的问题。图书管理员要做好书屋的管理工作, 势必要花费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有时是要耽误自己的农活。而农家书屋工作又是一项公益性的文化服务工作, 无报酬可言。尽管有许多人愿意去做这项工作, 但长此以往, 也势必会影响农家书屋的生存与发展。三是工作支出经费问题。农家书屋建成后, 管理员必须参加业务培训, 外出学习, 购买必备的办公用品。旅差费、办公用品购置费、水电费、开展活动的费用等来源有限。
四、几点建议
(一) 强化领导, 落实责任, 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领导, 落实责任, 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协调合作。要健全工作机构, 明确职责,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作为评价各级地方政府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供有利支持。
(二) 各级政府应建立财政保障机制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属公益性的文化服务项目。建议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制订农家书屋保障经费机制, 纳入财政预算, 每年按书屋建设的一定比例给予书刊资料的更新剔旧费用和办公费用。
(三) 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 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制订切实可行的文献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县图书馆的专业优势和服务农村的职能作用。组建农家书屋联合目录, 组织书屋之间的文献交流, 加快图书的流通, 提高图书的利用率。为此, 建议应减少上级统一配置图书的种类, 留出一部分资金, 让农家书屋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图书, 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要求;建立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县图书馆专业人才的优势, 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管理员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业务能力, 使农家书屋真正发挥其作用;建立考核评审机制。对已建成的农家书屋要由县文化、新闻出版、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组成考核评审小组, 对书屋实行年度考核评审的方式加强管理。在开馆时间、读者到馆率、图书借阅率、图书流通、读者咨询、开展读者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审。以保证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的良师益友。
摘要: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精神素质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一项利国惠民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借书难、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 满足了农民群众求知成才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 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农村书屋建设 篇三
[关键词]浙江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家书屋;作用;对策
浙江地区在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将整合资源、纳入体系、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和确保质量为基本工作思路与要求。截止2011年10月25日,全省简称的农家书屋有19567个,覆盖了74.43%的行政村,达标且挂牌的农家书屋有13425个,覆盖了51.07%的行政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目前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基于此,笔者就此展开以下分析。
一、浅谈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就浙江地区而言,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书屋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指导,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建设的基础;二是培养了农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传统的赌博陋习中解脱出来,更加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强化了农民的思想素质、法律意识、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三是有助于农民自身技能的提升,通过农家书屋内提供的各种科技书刊,及时的掌握各种新型的生产技能,掌握更多重要的信息,开动脑筋,激发农民科技创富的激情;四是为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的宣传、贯彻和传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促进现代化农民的培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总的来说,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在促进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书屋工程实施的几点发展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为了更好地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在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对浙江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总的来说,遇到的问题较多,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资金保障不足、发展建设不均、建设进度控制不当、督查验收不到位等。所以下一步的发展对策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从资金上予以保障
当前,浙江地区在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最为紧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确保资金保障落实。因此,笔者结合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全省各地区应严格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大农村的公共投入,确保建设资金及时保障到位。由于我省在这方面的投入是以欠发达地区为主和其它地区利用自身力量建设的总方针,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市县,则应紧密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配套措施,而其它地区则应尽可能地将市、县、乡的主动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筹集的建设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尤其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农村,应致力于农民群众在农家书屋建设方面的主动积极性的调动,切实加强村级资金的利用,确保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并在建设过程中加强资金管理,做好高效廉洁的使用资金,并对资金的动向进行全程动态监管。
2.着力实现均衡发展
未来应狠抓薄弱环节,找准扶持的重点所在,将建设中心转移到经济条件差和自然条件差的县市之中,对已经实现全覆盖的地区,应及时做好相应的挂牌工作,并采取与更高标准切实加强对其的管理。而其它地区则应加强对重难点问题的研究和破解,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建设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
3.切实加快建设进度
在2012年6月基本完成第一轮农家书屋工程的基础上,在第二轮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中,应切实加快农家书屋的建设进度,各市应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县,从县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实现全覆盖提前,并对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对工程建设工期进行倒排,确保各项责任落实的基础上加大考核力度,采取硬性的指标和手段确保任务高效的完成,着力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实现全省100%的覆盖率。
4.切实加强对其的督查验收
一是及时组织验收,注重实效,防止走过场,并建立检查指导制,改进考核办法,加大督导力度,细化评价指标。二是着重检查任务是否如期完成、资金是否足额落实、面积是否达标、硬件设施是否完善、出版物配送是否到位、制度是否落实等。三是明确责任主体,将农家书屋作为村级集体财产纳入统一管理;四是建立健全农家书屋电子档案,进行实时动态追踪,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限期整改,追究责任。五是加强对其开放和使用情况的督查考评,避免重建轻管、重建轻用现象发生。
5.切实抓好管理
在结合农家书屋建设的宗旨下,必须在确保所选的刊物符合农民的需要,并成立专业的机构加强对其的管理,每周的开放时间应不少于40个小时,并尽可能地做到全天候的开放,及时的填报农家书屋管理信息,才能更好地利用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家书屋在浙江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将其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来,必须认真分析和总结当前在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强化其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丽洁.论农家书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C].:,2012:5
[2]周冬梅.浅析“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3
4.农村里的书海――农家书屋作文 篇四
著名的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爱迪生也说:“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书,是世界文化的积淀、载体,在书中,我们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知识,也可以感受到中外文化的种种变迁……
一间不大不小的屋子,两三排不长不短的书架,一两张不好不坏的桌子,百八十来本不新不旧的书籍,构成了一个让我们这里许多人都流连忘返的农家书屋,那一本本散发着香味的书籍,总是有一股无形的吸引力,像一块有着巨大磁力的磁铁一样,把我们吸入了书中,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以前,我们农村在空闲时候的生活无非是打打牌、看看电视、打打麻将,或者是无所事事地聊聊天,可是农家书屋的到来,却改变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没有事的时候选择去书屋里看书了,看书成了我们的一种乐趣,之前那些“打麻将专业户”“打牌无敌手”都放下了麻将、扑克牌,把平时打牌、打麻将的时间都换成了看书,室外很少有人闲逛了,都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一辆车开过的声音,而书屋里虽然也非常安静,但安静非彼安静,书屋里时常是人满为患,只是大家都知道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扰别人而已。
走进书屋,来到书架前,一本本色彩鲜艳的书映入了我的眼帘,《西游记》、《水浒传》《傲慢与偏见》、《鲁滨孙漂流记》……令人应接不暇,有种想一口气把所有书看完的冲动,我拿起一本《西游记》,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孙悟空那神通广大的绝技令我惊讶,同时,他那一心为师傅,对师傅忠心耿耿的精神也让我倾佩,我在《西游记》这本中国古典神话小说中遨游着,学会了一个个在平时与人交往时的道理,而且吴承恩那高深的写作技艺也让我赞叹,从中,我学到了许多以前见都没见过的写作手法,这些写作手法,让《西游记》这本书更加精彩,更加令古今中外的人所传颂,为中国古典文学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抬起头,看了看其他人,发现他们无不是和我一样,都沉浸在了书的.海洋里。啊,农家书屋,它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让我们迷上了书籍,那一张张的白纸黑字,那“沙沙”的翻页声,那浓浓的书香,无不吸引这我,无不陶醉着我,是它,让我有了与他人一起看书的场所;是它,让我能在更多书的海洋中遨游;是它,让我在书中获得了许多平时不知道的知识……
从那一本本以前从没看过的书中,我收获了许多知识,例如一些关于中外历史的书籍让我懂得了中外文化的差别、中国历史与其文化的关系,一些科学类的书籍让我懂得了许多科学知识,一些富含哲理的书让我懂得了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等。这可谓是收获颇丰。
我,在这里,要感谢那一本本书籍,是它们让我懂得了那么多的知识,但,我更应该感谢的,应该是那农家书屋啊!是它,给我增加了一个看书的途径,也是它,给了我这么好看的书,虽然,它只是一间说不上太好,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小屋子,但它让我们农村的所有人都喜爱上了看书,让看书成为了我们所有人的乐趣,那就足够了。
5.书屋建设的特点 篇五
2012年外运集团总公司确定为“管理提升活动”年,作为工会工作一部分的“职工书屋”建设,也体现在管理提升活动中,在天津商务工会和天津公司工会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储运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储运公司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可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满意,现就储运公司“职工书屋”建设的主要特点、典型做法、效果作用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各级领导重视、确保资金投入
储运公司工会曾经的“职工书屋”,阅览室不足30平米、经费投入不足,书屋藏书量偏少,书籍种类不足,形式单一功能不全,书屋管理条件缺陷,为了改变曾经的“职工书屋”状况,经过各级领导几年来逐步的重视和支持,“职工书屋”的阅读条件得到改善,现在的阅览室近百平米,既可以在阅览室阅读报刊杂志,也可以借阅各类书籍,阅览室资金投入逐渐增加,藏书量达到1500多册(其中涉及公司工会教育经费购买、上级工会组织捐助等方式筹集),所有藏书录入计算机系统管理,形成电子目录,方便职工的及时阅读和借阅,不断提高“职工书屋”的管理水平。
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书屋管理
储运公司“职工书屋”随着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和阅读条件的改善,“职工书屋”管理部门相继修订《图书室管理规定》、《阅览室借书须知》、《图书信息登统表》、《借书登记表》等相关规定和借阅工作记录档案,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图书室管理,将图书按照工具类书籍、保健类书籍、历史类书籍、小说类书籍、传记类书籍、励志类书籍、管理类书籍、散文诗歌类书籍、报纸杂志类书籍等种类分门别类存放管理,方便职工的有效阅读和及时借阅,并将借阅信息及时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不断提高“职工书屋”管理员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逐步规范“职工书屋”的管理水平。
三、将“职工书屋”建设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集散地 储运公司“职工书屋”为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开阔职工精神视野,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传播的集散地,不断培养职工“爱读书、爱学习、重文化、讲氛围”的良好学习习惯,图书室有效利用1500多册优质图书,激发职工阅读热情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改善职工学习条件,增强职工学习意识,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职工书屋”管理、提高读书效果
储运公司“职工书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通俗与经典相结合,大众与娱乐相结合,适应广大职工不同层面的阅读和借阅需求。从“职工书屋”建设理念上,坚持创新思路、丰富内容、拓展服务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和宣传活动;在“职工书屋”场所设置和场景布置上,坚持量力而行和职工实用的原则,突出“职工书屋”可行性和实用性,职工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在阅览室浏览各种报纸杂志,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借阅相关书籍,还可以抄写摘录经典词句,丰富图书利用模式;在读书效果上,“职工书屋”注重发挥阵地作用和活动引导,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职工书屋”的利用率和综合效能,不断提高职工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以上是中外运(天津)储运有限公司在“职工书屋”建设主要特点、典型做法和效果作用相关情况的汇报,并申报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
中外运(天津)储运有限公司工会
6.农家书屋建设基本标准 篇六
一、选址
1、符合计划
2、选址合理,覆盖面较广
3、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
4、环境整洁,适宜借阅
二、出版物
1、图书不少于1500册(品种不少于500种)
2、报刊不少于30种
3、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
4、所配出版物经过村、县(市、区)三级验收
5、出版物登记完备,统一编目,分类陈列
三、基础设施
1、悬挂统一标牌
2、书柜、桌、倚、照明等基础设施齐全
3、配备防火设备
四、管理人员及管理制度
1、管理人员经村民推荐,经过初步培训
2、有健全的《管理员岗位职责》、《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
3、配备图书借阅登记证,图书目录登记本和征求意见本
7.农村书屋发展分析 篇七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农”选题图书的出版发行关系到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图书市场“三农”选题图书数量少、质量低等问题, 出版社应该从自身多找原因。想农民之所想, 急农民之所急, 帮农民之所需, 真正做到情系“三农”。具体来说, 农村图书选题策划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深入“三农”一线, 科学组织调研。什么样的选题才符合农民读者的口味?这不是出版社的编辑坐在办公室里能够凭空想象的。现在的很多出版社, 耳目塞听, 闭门造车, 结果必然是没有市场, 黯然退出。出版社应该以“三贴近”原则为导向, 科学组织, 深入农村, 深入农民, 进行调研, 充分听取广大农民群众的建议、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 在此基础上进行选题开发, 才能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经过科学调研产生的图书, 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不仅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 而且能够长盛不衰, 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可以为出版社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因人因地而异, 实现选题多样化。我国地域广阔, 人口居住分散, 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各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大相径庭。农业生产的这种现状决定了出版社应该进行合理的市场细分,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策划适宜当地农业生产特点、与当地农村读者需求相吻合的选题。这“有利于出版社及时、正确地规划和调整图书产品结构、价格、发行渠道和促销活动, 使图书品种保持适销对路, 并迅速送达目标市场, 有针对性地满足读者需要”。以农业科学类选题为主, 兼顾其他。从目前已出版的“三农”选题图书来看, 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宽泛。但不论从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出发, 还是从市场得到的反馈来看, 应该主要以农业科学类选题为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时期, 大多数农民的生活还处于温饱型, 他们最关心农业生产、脱贫致富。这给了以指导农民生产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学类选题图书以巨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 出版社要以此为契机, 大力发展农业科学类选题图书, 服务“三农”。
2 切实面向农村读者
有了科学的选题, 同样要在图书的内容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使农民用得上、看得懂、愿意看。为此, 出版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于图书内容的加工工作:讲求实用性, 使农民用得上。实用性, 讲求的是“三农”图书选题的实际功用, 即对于当前的农业生产和农民致富的指导作用, 能够解决和回答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疑惑。要少讲理论--为什么这样做, 多讲实践--具体怎么做。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简单化、复杂的技术形象化, 让农民一看就明白, 知道自己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每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怎样具体操作。坚持创新性, 使农民愿意看。创新性, 是指出版社应该不断的把新知识、新技能及时地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 紧跟国家支农兴农的新形势、新政策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并及时进行更新, 做好再版图书的修订工作。在这方面, 金盾出版社就做得非常好。对于种养殖图书, 他们由最初出版传统养殖技术到当前出版特种养殖技术, 如《实用水貂养殖》、《实用养貉技术》、《农家高效养泥鳅》、《养鳖技术》、《蚯蚓养殖技术》等图书受到了农村读者的青睐, 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注重可读性, 使农民看得懂。可读性, 主要是指“三农”选题图书阅读时的易理解程度。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方便农村读者阅读, “三农”选题图书的写作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语言使用上, 深入农村实际, 多用当地农民惯用的日常习语和表达方式;行文编排上, 符合农村读者的思维习惯;整体风格上, 简明通俗, 注重趣味性。
3 结合农民实际需要
“三农”选题图书价格偏高是制约农村读者购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图书装帧又是影响到图书价格的主要因素, 为此, 出版社应该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 结合图书功能, 进行适当装帧, 力求使图书在质优的同时做到价廉。适当选用纸张, 降低图书价格。近年来, 我国图书价格飞速上涨, “三农”选题图书也不例外。作为“三农”图书主要消费者的广大农民群众, 现阶段还并不十分富裕, 昂贵的价格严重抑制了农民购书的积极性。而图书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印刷纸张的选用过于豪华, 不但由此抬高了图书的价格, 而且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出版社应该在不影响图书正常使用的前提下, 依据图书的功能, 尽可能的选用质优价廉的纸张, 降低图书价格。创新图书形制, 方便农民阅读。对于“三农”选题图书来说, 出版社应该少出“大而全”的大部头作品, 改而出版系列丛书。比如关于果树种植的图书, 一种果树出一册;关于某种家禽的养殖, 按其生长周期划分, 一个周期出一册。一方面, 这样可以降低每册图书的印张, 进而有效降低图书价格, 使农民买得起;另一方面, 农民可以视自己的实际需要, 有针对性地寻找与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吻合的一册即可。此外, 根据农村生产实践的特点, 出版社可以出版“口袋书”。这种图书的优点是携带方便, 农民在下地干活时可以带在身边, 遇到疑难问题便可立即查对, 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多用插图、照片, 增强直观性。针对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还不是很高这一现实情况, 出版社在出版“三农”选题图书时, 除了注重可读性外, 还应该在书中尽可能多的使用插图、照片等。插图很形象, 便于农民理解;照片很直观, 便于农民把书上所讲的内容与自己田间地头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比对, 对症下药。
4 建立建好“农家书屋”
多年来, 各图书发行机构都不同程度的参与开展了“送书下乡”、“农村图书室建设”、“万村书库建设”等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为广大农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切实服务“三农”, 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与此同时, 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新华书店、出版社以及其他发行机构的声誉,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全国各地开始实施“农家书屋”工程。面对这一机遇, 出版社、新华书店以及其他图书发行机构都应该一如既往的支持并主动参与到“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和推广活动中去, 积极搞好对农村的图书捐赠、图书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努力通过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协助活跃广大农村的文化氛围和农民群众的读书热情, 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创造农村读者, 开拓农村图书市场。
5 结论
可以看到, 尽管我国农村图书市场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只要在充分了解我国农村图书市场现状的基础上, 合理分析, 进而从选题策略、内容策略、装帧定价策略、发行策略、读书工程策略等方面入手, 就一定可以使当前我国农村图书市场上面临的问题得到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将为培育开拓农村图书市场, 扩大图书消费需求带来难得的机遇。出版社、新华书店以及其他图书发行机构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一机会, 切实为“三农”服务, 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摘要:尽管我国农村图书市场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只要在充分了解我国农村图书市场现状的基础上, 合理分析, 进而从选题策略、内容策略、装帧定价策略、发行策略、读书工程策略等方面入手, 就一定可以使当前我国农村图书市场上面临的问题得到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将为培育开拓农村图书市场, 扩大图书消费需求带来难得的机遇。出版社、新华书店以及其他图书发行机构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一机会, 切实为“三农”服务, 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文章指出农村图书要面向农村读者, 满足农民需要, 建设深受农民欢迎的农村书屋。
8.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发展 篇八
一、农家书屋的建设
农家书屋自从2006年7月在兰州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后,得到较快发展。山东、山西、甘肃、河南等地先后建起了农家书屋及乡村图书馆,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建设农家书屋这项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以立法为保障
农家书屋应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部分。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比较完善的“图书馆法”。英国于1850年就颂布了《公共图书馆法》,1972年公布了《大英图书馆法》;美国1956年公布了《图书馆服务法》;日本在1899年曾颁布过图书馆法令,1950年颁布《图书馆法》;韩国也在1963年颁布《图书馆法》。这些国家图书馆法的颁布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英国人说:“在你居住不远的地方,肯定有一座图书馆。”美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已形成了完整的社区图书馆网络,日本人则可以在20分钟之内徒步到达一个图书馆。相信我国也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制定出一部比较完善的图书馆法,为农家书屋的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二)以联合办馆为途径
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农家书屋的构建与运行受到财力、地域环境的影响,发展很不均衡,提倡与该乡、村委会及社会团体的支助联合办馆,有实力的个人也可自助办馆,特别是应该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室)联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大类的图书指导性资助,为其提供相应的农业类图书期刊资料及信息,并可不定期派专家进行农业类图书阅读指导及技术服务,一举多得,相得益彰。
(三)以地域特色服务为出路
农家书屋要实现更快持续健康的发展,就要有本地域的特色,特别是本乡镇、村农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需要进行有特色的服务,从事农业为主的应在农业类图书采购方面 有所考虑,如老年人居多者,应在保健类图书方面有所侧重;如留守儿童居多者,应增加少儿读物的量;如农村女性居多者,则应该在婚姻家庭、育儿婆媳关系等类读物上下功夫等等。
(四)农家书屋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现在农村发展很不均衡,发达地区人们的观念有较大变化,他们普遍意识到文化科学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而贫困地区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想着家里的田地或单纯性到外地打工,从没想到自己去创业、去致富,在家里打牌、闲聊,文化生活贫乏是普遍现象。这说明,要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有赖于农民主动性的发挥。另外,环境与硬件也是制约的因素之一。以安阳市为例,农家书屋2011年年底共有995家,还没达到各行政村的全覆盖。场地大都依附于村支部的一间小屋或村民的破旧房屋,设施陈旧、光线昏暗,周围环境噪杂,给阅读带来很多不便。更有甚者,到了雨季,室内潮湿、闷热,造成图书报刊的霉变,给图书的保护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硬件方面更是问题重重,桌椅不齐,电脑不能上网等,图书报刊的种类不能做到精而全。图书的时效性较差,特别是那些接受捐赠的图书或报刊都是过期陈旧的,已失去了阅读和流通价值,甚至变成了“死书”,而那些急需的、农民喜爱的养殖、种植、病虫害防治类报刊图书却很少,不能满足需求;光盘类的影像资料及网络资源更是少之又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民朋友对农家书屋的兴趣,使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大打折扣。
三、农家书屋的发展方向
(一)实现农家书屋最大的利用率与措施
1.管理人员的素质。大多数农家书屋都有大学生村官来管理,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但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较贫乏,并且与农民朋友之间沟通有“代沟”现象,有曲高和寡的感觉,应该俯下身去,与农民朋友交心,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在有限的图书资料范围内,准确地推荐给他们有时效、有价值的农业类的信息,帮助他们检索到其想要的知识点,让物有其用,人有所获。
2. 图书期刊的排架应有特色。农家书屋就要“农”字当头,让S类的图书排在醒目的位置,如病虫害的防治、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的合理改良与喷施,农田水利的高效利用,田间除草等类图书,非农业类图书也应尽可能地突出其实用价值,一些理论性的图书适当延后排架,一些科技信息类图书应在第一时间推荐给农民读者,同时也应把简单的图书分类知识普及到农民当中,让他们能更快更准确地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
3.丰富图书的种类。虽然农家书屋以农业类为主,但也不能忽视其他大类图书的采购与编辑,应照顾各类读者群体,老年类、少儿类、女性类等图书也应相应增加,特别是小学生教育更应有所侧重(因村级一般以小学教育为主)应加快小说类、文艺类图书的流通,提高其利用率。
4.服务方式要灵活多样。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在作息时间上不尽相同,农家书屋最突出的特点是与农时息息相关,要坚持早开馆,晚闭馆,要做到完全开架借阅,特别是冬闲时,要时常开馆,热忱服务,并可开展一些图书的咨询服务,书目推介、送书上门等服务,让农家书屋具有“磁性”。
(二)农家书屋的发展方向
1.馆际互借与资源共享。农家书屋要想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应该纳入公共系统图书馆网络,它是一种文化事业,加强横向联系,加强馆与馆之间的联系,互相分享各自的资源,为读者或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馆际互借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一各方式,所谓馆际互借是图书馆代表其读者和用户向其他馆免费借入图书资料,同时以互惠方式将本馆图书资料借给其他图书馆。馆际互借是图书馆之间平等互惠、互通有无的好办法。农家书屋资源有限,更应开展附近几个行政村之间农家书屋的互借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朋友的阅读需求。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对农家书屋进行指导,在藏书建设和资源配置上给于支持。笔者认为,农业类科研院所的图书情报所(室)对农家书屋的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专业类图书期刊可直接与其交换,可无偿提供农技类的服务,有条件的农家书屋还可邀请农业专家进行阅读指导与授课,农业专家也可在农家书屋捕获到新的研究课题,一举两得。
2.采购协作。农家书屋资金有限,如何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是每个农家书屋的管理者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采购协作是农家书屋之间更加密切的协作,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紧密协作,合理使用经费,保证书刊的补充与分配,满足各个行政村读者的阅读要求。
结束语
农家书屋是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部分。农家书屋建设从2006年到现在,已走过了七个年头,但要达到全国每个行政村的全覆盖,还有一段路要走 ,因此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发展任重而道远。
9.农家书屋建设调研报告 篇九
农家书屋是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的业务生活而建立的公益性文化设施,主要解决广大农民“读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一、农家书屋建设管理情况现状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五大重点工程之一。截止目前,某某县建成农家书屋173个,覆盖了全县所有的行政村。10多年间,农家书屋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共向农村配送图书46万余册,图书码洋价值500余万元。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也从工程实施前的0.13册增长到2017年的2.3册,增长近20倍。农村居民图书阅读率从工程实施前的43%,提升到2017年的49.7%,图书年阅读量从人均3.3本增长到3.61本。农家书屋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没有书、农民读书难的问题,让我县农民享受到了党和国家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推动文化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缩小城乡文化差别、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同时,2017年,河鱼乡河鱼社区农家书屋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全国示范农家书屋”荣誉称号。
二、农家书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县的农家书屋建设工作虽已实现全覆盖,运行管理正常,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我们认为还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造成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 在农家书屋管理中,个别村社组织和书屋管理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引导农民群众读书的重要意义不明确,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错误的思想。一是把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形象工程或作为引资项目来对待,认为只要建起来了,保证资产不丢失,上面来人检查的时候开门看看就行了,平时用不用不重要,而不是当作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来抓。二是把农家书屋的出版物做为固定资产锁在柜中,怕丢失和损坏,怕麻烦,怕外借找不回来,不给村民借阅,而不是想办法让书用得更多、更好。由于思想认识上存在问题,使得一些农家书屋作用发挥的不好。三是服务形式单一,农民读书兴趣不高,农家书屋所开展的读书用书活动很少,目前我县农村阅读人群的主要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留村多为老人、儿童,因此村民的阅读欲望、兴趣不强,缺乏读书、用书、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
(二)管理运行经费不足造成有效运行困难的问题 我县农家书屋虽然建设实现了全覆盖,但市级财政除每年的确1500元续配图书外,市、县两级财政都未将农家书屋运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书屋管理工作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同时,村级农家书屋管理经费紧张的问题更为突出,2 一些行政村积极性非常高,想依托农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但是无力支付由此产生的费用。
(三)长效机制的缺乏造成了可持续发展难的问题 目前,全县行政村农家书屋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农家书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还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一是出版物更新速度慢,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图书一两年新,三四年旧,尤其是农业科技类图书将会很快失去实效性,等这些图书失去实用价值的时候,农家书屋将如何发挥作用,令人深思;二是农村各项设施的整合问题。行政村现有党员基层组织建设场所、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村村通服务点等诸多服务场所和设施,如何有效的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广大农村,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书屋作用发展的问题 由于农家书屋无固定编制和经费,书屋管理人员已经成为阻碍农家书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县农家书屋管理员均由村委会工作人员或村民兼职管理,他们缺乏经验,对书目分类、登记、借阅等工作不熟悉,基本上每个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都是“自己琢磨着来”,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管理员队伍落后必将影响图书更新、图书购置等环节,进而影响整个书屋的长远发展。
三、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农家书屋的意义在于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提高农 3 村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农家书屋发展中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被提上日程,为了使农家书屋能起到提升我县农村文化水平的作用,切实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我县在建设管理农家书屋的过程中,不仅要从理念上创新,加深对农家书屋本质的认识,还要重点探索农家书屋的功能,通过从多方面延伸农家书屋的功能,实现其在多个领域的发展,更要保证资金来源,才能实现农家书屋持续发展的需求。根据农家书屋的现状,为探索建立农家书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拓展农家书屋的创新功能
一是将文化志愿者纳入到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中来,实现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制度化、基地化、特色化管理。建立人才援助的长效机制,提高农家书屋管理的总体服务水平。二是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增加多种便民服务。可以考虑将农家书屋与农村商业、通信、邮政、供销等服务网点结合,也可以对一些具备经营条件的农家书屋授予经营出版物许可证,通过对农家书屋与文化站现有设备和场所的综合利用,添加图书销售、邮政代理、移动业务办理等便民服务,既可以解决一些相对落后的村镇缺少新华书店、邮政局、移动业务办理点等的状况,为当地群众提供方便,同时也是对农家书屋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充分利用,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为农家书屋带来较高的人气,而且还能增加经济效益,为解决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待遇问题提供了 4 保证,从而真正让农家书屋“用起来”、“活起来”。三是将脱贫攻坚工作和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扶贫单位与联系村要抓好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注重发挥好农家书屋的“三个作用”,即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新抓手作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作用,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作用。
(二)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一是逐步培养农民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一方面通过讲座、宣传、培训等活动,培养成人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需要从孩子入手,儿童正在成长期,如果方法得当,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会使其受益终身。可将中小学生的自习课放在农家书屋进行,向其介绍优秀的、适宜的读物;二是结合乡镇、村的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创新活动组织形式,激发书屋活动,例如开展“读书节”、“全村读书日”、“生活经验介绍会”等活动。积极发展农民读者会员并组织进行科学技术传授活动,使村民们寓学于乐;三是保持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适度解决好农家书屋管理员劳务费。首先,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必须达到市上要求,农民能及时借到所需图书,从而可以保证避免出现“闭门羹”的现象;其次,要给予农家书屋管理员一定的经济补偿,县级财政可否考虑给每个行政村配一名公益性岗位的农家书屋管理员,这样就可以改变目前农家书屋管理员兼职,大多没有经济补助,因而不能保障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和正常运行的弊端,进而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三)进一步调整农家书屋的藏书结构
针对目前我县农家书屋藏书结构单一,内容陈旧和不够丰富的现状。一是要根据实际制定科学的购书计划,满足不同人群的读书需求,依据农村现实情况,书屋建设中要重点增加农村种植、养殖、加工、制造业、医疗卫生、科普知识、法律等图书品种;二是要多购置一些能提高农民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素质的文学书籍,现在的中小学阶段学习都要求有较大的阅读量,要求多读文学名著,但农村家庭条件有限,购买力较弱,因此制定一套符合中小学生的购书计划,对书屋吸收学生人群起着重要作用;三是要考虑适当增加数字资源的建设,满足老年人和儿童对网络资源的需求。
(四)进一步加大可持续资金投入力度
农家书屋是公益性的,主要由各级政府组织投资,建成后的书屋、图书修补和更新以及管理人员的待遇仍需要大量资金,国家对书屋建设是一次性补助投入,后续适度的持续资金投入是保障书屋持续发展的前提。一是县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好书屋图书更新和书屋管理员的报酬问题;二是相关部门着手研究,争取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要通过社会捐赠等方式缓解农家书屋的暂时困难,更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在政策、措施上鼓励、吸纳多种投资主体来发展农家书屋,保证后续发展能力,解决农家书屋资金匮乏的问题;
(五)进一步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
一是县级图书馆要切实承担农家书屋业务辅导责任,对
10.4.汤山中学职工书屋建设汇报 篇十
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位于南京东郊汤山风景区,现有在职教职工89人。学校已连续七年被评为江宁区先进学校,在当地群众享有较好的声誉。
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先后参加了“读经典、诵名篇、为人师”教师阅读主题活动,“全民读书月”等活动。每年都要由工会为教职工购置一批新图书,供开展读书活动用。职工书屋已有固定场所,各项设施比较完善。
现在,我校工会对照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我校的“教工书屋”,通过创建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增强凝聚力,愉悦教职工身心,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职工服务。
一、建设职工书屋,为教职工创设良好读书环境
2014年我校图书馆经过改建,已评为市级示范图书馆。现在,馆内辟有80多平方米的教职工阅读专区,学校投入10多万元完善硬件:教职工阅读专区有新购置的供教职工阅读的沙发、桌椅、小型会议用圆桌及椅子、书柜、书架、电视、网络电脑、咖啡机等。今年我们把开展职工书屋创建活动列入学校工作目标,又进一步完善了职工书屋管理制度、图书管理制度、职工书屋管理员责任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读书学习、教育培训、素质提升等活动,从而不断提高职工参与率,职工书屋读书使用率。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对职工书屋、职工之家等的检查,使各项制度建设落在实处,管理更加规范。
二、开展读书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为配合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校工会认真落实队伍建设工作目标,对接学校开展的“构建适应岗位要求的知识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专业知识培训,围绕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基本功培训开展了电子白板、教育理论等培训、学习活动,在教职工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读书氛围。
1.教工阅览室专人管理,报刊订阅逐年增加。
在学校行政的支持下,2013年为教工阅览室进行了装修,配备了专人为大家服务,全天开放。加大了报刊订阅的投入,订有报刊杂志100多种,各学科均订阅有2-3种专业报刊,并增加了文艺、科普等方面的杂志。
2.培养以青年教师发展班学员为主的教师阅读群体
青年教师发展班现有28名学员教师,围绕“泉文化”,积极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以“润泽”为核心理念,以“泉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
发展班学员考核条件有“读一本专业图书,写出详细读书笔记”、“建一个教育博客,发40篇以上博文”等。为做好发展班工作,工会与校教师发展中心协作,开展了青年教师读书演讲比赛、教科研新秀评比、师徒结对、班主任基本功比赛、教师讲坛等活动,邀请《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等期刊主编、教育专家与学员交流,谈读书和写作。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活动过程中,学校经常购进图书用于学员的奖励。通过这些活动激发青年教师读书热情,王燕、陈惠娟、刘芳等教师评为新一届教学带头人。梁英老师评为教科研带头人。
3.“六等星”读书社团
为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目前我校已成立了教职工“六等星”读书社团、摄影社团、书画社团等学习型组织。汤山中学“六等星”教师读书社,是由学校校长室、工会、教科室领导,由本校在职教师自愿组合的一支群众团体,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六等星”是一个天文专业术语,指的是天空中星星的亮度达到六等,人眼才能够看到。取“六等星”读书社这个名称,一是因为该社在2012年成立时,有六名创始人;二是象征这六个读者为六粒星火,我们的团队虽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我们可以点燃汤中教师读书的炽热火焰,最终带动全体教师形成热爱读书的燎原之势,为打造书香型教师团队和校园出力;三是借六等星的亮度,喻汤中在教师师队伍发展过程,读书、研书、教书、写书,有更多名师产生,在汤中教育的天空中群星闪烁,熠熠生辉。
本社团的宗旨是:寻一处幽境,品一壶清茶、沬几缕阳光,与几人小憩,以书会友,激扬文字,从而达到丰富生活,怡情悦性,润泽心灵,提升专业的目的。
本社团的主要职能是:以社团为平台,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和精神,开展读书活动,组织成员交流,促进成员共同提高和发展。读书会成员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并不一致,看待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视角。在读书中的困惑和不解,在读书中的所得所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取长补短。活动分为两种,一是读书,分为自读与同读活动;二是研书,分为好书欣赏和交流书讯以及交流读书心得。
赵月蓉校长是80后年轻校长,担任校长三年来十分重视教师文化建设。她是南师大郦波教授的研究生。围绕教师队伍建设,投入经费改善教师阅览室硬件设施、每学期采购一批新图书。指导工会和教师发展中心制定读书计划。每学期为全体教师每人采购一本图书。开展了“行政与青年教师同读一本书”、“读书月”等活动。也是“六等星”教师读书社的骨干之一。4.结合“友善用脑”教学理念实践,“小班化教育”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支部结合党员冬训、等活动开展学习总书记列讲话精神。
5.教工书屋建设和教师社团活动联动,各社团依托教工书屋这一阵地,有计划地开展活动。教工书屋有针对性地为这些社团购入图书,供社团学习、交流用。并指导这些社团明确活动主题,利用教工书屋举办专题学习交流,如每周四上午用一个小时时间开展藏书票知识讲座和制作练习活动,随到随学,定期举行。在教师体验藏书票创作快乐的同时,又扩大了职工书屋的影响。使参与活动的教职工越来越多。我们还组织教职工参与图书交流活动,把自己喜爱的图书送到教工书屋交流,让大家共享阅读的快乐。
2014年以来,全体会员认真阅读由工会推荐的李镇西《教育寻珍》、《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等教育方面书籍。组织学习体会交流上墙、开展读后感评比等活动。所有教师均须参加,由工会和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专人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将教职工的读后感获奖作品汇编成集。
学校校报《泉心》还刊登了部分教师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付晓弓、李娟、梁英等读书积极分子在市、区教育局组织的读书活动中先后获奖。
11.浅谈农家书屋建设之喜忧 篇十一
关键词 景宁畲族自治县 农家书屋 成效 问题 困难 对策
分类号 G258.23
1 概况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江省南端,毗邻浙闽两省三地八县市。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1950平方公里,总人口17.73万,其中畲族人口1.77万,农业人口15.59万,占总人口的88%,辖21个乡镇254个行政村。
2011年起,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下,景宁畲族自治县开始着手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6月底,景宁县建成农家书屋258个,覆盖全县的每个行政村。截至2014年7月份,全县农家书屋年平均接待读者10.5万人次,文献借阅11万册,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民众的好评如潮。然而,随着农家书屋建设的深入,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管理、经营、维护好农家书屋使其不断为畲乡农民服务,真正让书屋扎根农村、惠农乐农,是农家书屋发挥作用的关键。
2 农家书屋建设之喜
2.1 紧扣民情,高定位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2007年起,农家书屋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五项重大工程之一。各级政府为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仅中央财政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拨付1000万元和6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农家书屋建设。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为农家书屋的启动和维持提供了重要的保障[1]。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12年起,景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农家书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新农村一项重点建设工程来抓,列入全县十件实事之一,与全县各项重大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同考核。通过召开全县农家书屋达标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农家书屋任务分解大会等,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细化目标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逐项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加强督促检查、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行动,积极参与农家书屋达标建设工作,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
2.2 因地制宜,高要求形成农家书屋本土特色
2012年以来,景宁县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把建设农家书屋作为促进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努力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搭建平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因地制宜建书屋。根据景宁县山地多、平地少,村落小而散、人口密度低(86.4人/平方公里)的现实特点,我们采取以点带面、流动服务的方式,因地制宜选点布局,摸准村情民意,方便群众借阅,把党群中心、文化大户、致富能手等都利用起来,作为农家书屋的优选地址。
二是有重点、分批次建设农家书屋。在做农家书屋建设规划中,我们开展大规则的摸底调查工作,根据景宁县各个行政村的人口、人文阅读环境、交通便利等因素将全县254个行政村分为三个批次。第一批是行政村常住人口数1000人以上的7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配送图书3000册,光盘100张、报刊50种;第二批是行政村常住人口数500人以上的83个村,每个书屋配送图书2000册,光盘100张、报刊30种;第三批是常住人口数500以下的100个村,每个村配置图书1500册,光盘100张、报刊20种。到2012年6月底,景宁县建成农家书屋258个,全面实现了254个行政村的全覆盖。
三是工作有创新、有亮点。在实现了全县254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后,创新服务模式,根据群众需求,在县城内设立了4个片区农家书屋,即沙湾、东坑、英川、渤海片区农家书屋流转中心——进城农民工农家书屋,为每个书屋送去图书5000册,方便当地群众和进城务工人员及子女就近借阅书籍。
2.3 惠农惠民,高质量发挥农家书屋辐射效应
农家书屋工程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向农村辐射的延伸,解决了乡村民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大问题[2],2012至2014年7月,全县农家书屋年平均接待到馆读者10.5万人次,文献借阅11万册,让广大农民均等化享受了公共文化服务,改善了畲乡农民的精神生活。
一是提升了文化素质。景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其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相对滞后,随着农家书屋的出现,农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科技、文化知识的填充,村里人赌博、喝酒、迷信、打架滋事等种种不良现象也逐渐减少[3]。
二是有力支撑技术帮农。我们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配送图书,让农民能够通过农家书屋的书刊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如经济作物的栽培、家畜家禽的养殖、农药化肥的科学使用等,为农民发家致富、提高家庭收入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三是推进了文化建设。农家书屋让农民能够在家门口便利阅读到书刊和音像电子读物,丰富了农民的业务生活,陶冶了农民的情操,使得农民素质和村风文明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为打造“中国畲乡·小县名城”提供了智力支持,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惠民工程”,更好地实现了“文化扬名、文化安民、文化富民”。
3 农家书屋建设之忧
3.1 文献资源与实际需求不够匹配
2012年起,我们根据行政村的人口、阅读环境、书屋的硬件等为全县258个农家书屋配置了1500~3000册不等的图书、电子音像制品100(张)、报刊30~50种,仅有的这点资源根本满足不了农民的需要。另外,由于对我们对农民阅读没有深入了解,购置的图书他们有些不喜欢看或者用不上,出现“藏而无用”和“有书无人读”的现象,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很多书屋的新书少、好书少、适合农民阅读的书更少,这样的藏书结构很难引起广大农民的阅读兴趣和满足农民阅读需求。长此下去,必然会导致农村读者群的严重萎缩,农家书屋将成为“花架子”工程[4]。
nlc202309051555
3.2 建设初衷与现实运作不够相符
农家书屋的建设初衷是将其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为广大农民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文化消费需要。但就景宁县农家书屋的实际运作来看,在使用服务上还是有待提高,未能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一是利用率低下。由于景宁工业发展进程较慢,经济不发达,景宁县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进城务工,只剩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留守在家。由于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妇女家务繁重、儿童课业负担较重,加上受生活习惯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他们参与农家书屋的热情度不高,致使书屋虽然建起来了,很多图书在架上无人问津。情况好些的,平均每天三五人,差的平均三五天一个人,甚至还会出现“有屋无人”的现象,利用率低下。
二是农家书屋管理困难重重。农家书屋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管理员素质参差不齐,日常管理缺失,开放时间不合理、书屋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有制度而没有执行等原因,以致书屋成为一种摆设。
三是农民的阅读意识不高。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民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依靠经验,遇到问题大多是向村里的能人请教,通过主动学习来提高生产技能的农民少之又少,致使很多科技图书无人问津。
四是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大多数农民忙于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根本无暇顾及文化方面的需求。这就造成农家书屋图书阅读率不高,大多数农家书屋形同摆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3 职能发挥与激励机制不够融合
景宁县虽然在全县254个行政村建立了农家书屋,实现了农家书屋的全覆盖,但由于大部分的书屋没有专职的管理员,管理员多为义务性服务,存在着管理员不固定、素质不高,管理经验缺乏、管理混乱松散等问题,加上没有相应的薪金报酬激励,管理员的服务积极性也不高,这些都直接制约了农家书屋的职能发挥,甚至出现图书逐步毁损流失、书屋名实不符的惨状,致使部分农家书屋成为可有可无的一种空架子。
3.4 经费投入与长远发展不够相称
农家书屋虽然由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一次性”建立起来,但农家书屋的后续发展经费无法得到保障, 影响了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出现开办容易维持难的现象。
一是藏书没有后续补充。“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公益性的文化工程”,建设时主要由政府投资,建成后由农民自我管理,没有资金再投入,仅靠社会捐助是难以维持下去的。及时补充农家书屋的藏书是使其充满活力的关键因素。农家书屋几乎不具备自身造血功能, 没有后续经费补充藏书。很多农民群众因为缺少新书而失去到农家书屋阅读的兴趣。
二是农家书屋管理员激励问题。书屋业主除了无偿提供房屋之外,还要承担农家书屋开放所产生的各类水费、电费等,更重要的还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进行图书管理,致使管理员不能外出务工挣钱,甚至还要耽误自家的农活,这就使得书屋业主顾虑重重,影响书屋正常运行。
三是提升管理员水平需要经费。由于现有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大多从未接触过图书的管理工作,缺乏对图书进行登记造册、归类整理、保养、借阅等方面的管理经验,极易导致图书损耗、丢失,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让书屋管理员更能达到管理要求,我们必须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4 农家书屋建设之对策
4.1 巧打政策牌,编好“扶持网”
首先,农家书屋建设应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重视。农家书屋应该通过广泛宣传农家书屋的作用和意义,争取党委、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更多支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我们更应该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争取更多政策倾斜和优惠扶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改变农家书屋由文化部门一家“单打独斗”的现状,转而变成多部门“群策群力”的协作模式,促进各部门协同作战,互动多赢。
其次要多方联动,通力合作。文化部门要主动与其他兄弟单位沟通交流,借助多方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在进一步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使农家书屋能够赢得各方理解支持,更好地走向社会化。同时,政府部门要主动搭建各类“请进来、走出去”的取经交流平台,发现和推介属地内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典型,在内部管理、使用服务、实际运作等方面,为农家书屋释疑解难、破难解困、保驾护航。
4.2 巧打地域牌,建好“特色窗”
根据当地特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农家书屋,是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农家书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畲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藏深厚,它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散落于民间的文化珍珠,但在社会发展进程的冲击下,畲族文化有的正逐渐消亡,有的濒临消失。如何利用农家书屋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弘扬畲族文化,是我们的一项特色服务,也是我们作为畲乡文化人的一项工作使命。一是可以利用农家书屋开展“畲语培训班”“畲族文化大讲坛”“畲族服饰展览”“畲歌、畲舞表演”等活动来激发他们了解农家书屋、走进农家书屋、利用农家书屋,增强农家书屋吸引力。二是深入农村开展实地调查,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配置一些科学种植、养殖以及特色产业、医学保健等方面内容的图书,提高农家书屋图书的利用率。三是根据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民族特色,配置一些传播和保护传统畲族文化畲民生活需要等相关的出版物、光盘等。如反映畲族特色的大型文艺演出《畲家谣》《千年山哈》《三月三》的音像制品等,激发农民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科技知识的“加油站”、文化知识的“辅导站”、精神生活的“新乐园”[5]。
4.3 巧打制度牌,画好“规范图”
农家书屋管理是否规范化、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关系到农家书屋的生存和发展。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应该建立资金管理、图书采购、设备管理、借还登记、保管维护、破损处理等方面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并要要认真修订完善管理员工作职责、工作规范或工作流程,使农家书屋的管理有章可循。二是要健立技能提升制度。队伍建设是基础,是动力源泉。据调查,景宁县的农家书屋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由村干部或热心的老人兼任,由于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培训,缺乏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懂得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和图书管理的基本规范,导致书屋管理混乱,服务形式单一[6],因此提升农家书屋管理员素质是农家书屋建设的关键任务。县图书馆可以通过下乡实地辅导或者组织各农家书屋管理员开展本土培训等举措,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三是要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将农家书屋工作纳入到政府目标考核中,并由文化部门牵头,加强对农家书屋的年度考核评比,进一步细化各项指标,突出工作实绩,对优秀单位在上级奖励性书物配送和有关资金扶持比重上优先考虑,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年度优秀农家书屋”“星级农家书屋”“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等评比表彰活动来更好地激发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nlc202309051555
4.4 巧打资金牌,铸好“供应链”
近几年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表明,影响农家书屋生存和发展最核心的因素是资金短缺。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新闻出版部门孤掌难鸣。经费投入后续乏力,是景宁及至全国大多数农家书屋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要做到:一是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后续经费投入机制,借助景宁畲族自治县优惠政策和上级各部门的特别关爱,争取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支持,为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农家书屋的日常维护经费提供资金保障;二是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发挥社会力量,拓展农家书屋资金来源渠道;三是与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共图书馆实行图书资源共享,将县图书馆的图书在全县的农家书屋进行流通,从而节省一部分的图书购置经费。
4.5 巧打人才牌,提升服务质量
首先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督促各基层点和行政村严格挑选或选派相对稳定、责任心强、综合素质较好的村干部、党员干部或青年群众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其次加大管理员队伍建设力度,提升管理员的服务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员集中培训、下基层现场辅导等方式来提升管理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促进农家书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为更好地发挥农家书屋的基层文化服务功能打下坚实基础。
4.6 巧打“载体牌”,提高“知名度”
我们可以巧设载体,通过开展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提升农家书屋的知名度。比如:在春节的时候搞些灯谜活动,在端午节时开展包粽子比赛,邀请农业专家开展科学种植、养殖讲座,开办“畲语培训班”“畲族文化大讲坛”“畲族服饰展览”“畲歌、畲舞表演”等活动来激发他们了解农家书屋、走进农家书屋、利用农家书屋,增强农家书屋吸引力,让农民能真正地享受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
新农村建设,文化先行。农家书屋建设也是我们践行“文化先行”理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只有不断提升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整体素质,提高景宁县文化事业发展水平,这项关乎百年大计的基础性民生工程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 1 ] 胡章程.农家书屋的喜与忧[J].新观察,2008(11):29-31.
[ 2 ] 何菲,曹湘平.农家书屋工程持续发展的对策[J].图书馆建设,2009(4):77-80.
[ 3 ] 张利洁,杨东营.农家书屋工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以甘肃省农家书屋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10):10-14.
[ 4 ] 邹晓蕾.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建设[J].产业志科技论坛,2011(6):215-217.
[ 5 ] 奚淼,彭昱丽.从农家书屋管理体制看农家书屋如何更好为农民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212-216.
[ 6 ] 樊会霞,姚秀敏.从图书馆专业化援助看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6):69-72.
刘淑萍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副馆长、馆员。浙江景宁,323500。
(收稿日期:2014-07-23 编校:方 玮)
12.农村书屋建设 篇十二
农家书屋联盟是图书馆联合的最新形式,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 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 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 它既可以理解为馆际合作, 也可以理解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和虚拟图书馆, 纸型资源与电子资源的互补共存。
1 农家书屋联盟建设的必要性
网络时代, 面对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 为了丰富他们的阅读方式, 笔者认为建立农家书屋联盟无疑是传统农村图书馆参与竞争, 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方式。农家书屋联盟, 资源共享, 可以增强每一家书屋抗风险能力。联盟成员可包括:农家书屋、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乡镇企业图书室、附近高等院校图书馆、党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公共图书馆。
农家书屋:每一家农家书屋的规模都有限, 但多个农家书屋结成联盟, 农家书屋的规模就会成倍增大, 即使存在资源重复建设问题, 但互通有无的潜力仍然不可低估。对正在建设中的农家书屋, 今后要把结盟问题可以考虑进去, 对周围农家书屋建设要进行广泛调研, 摸清周围书屋资源配置情况, 避免重复建设, 以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有相当一部分的图书馆室经过长期建设, 是一笔十分可观的资源, 且地理位置与农民群众接近, 农民群众使用比较方便;现在有一部分农家书屋与这样图书室联手建设, 一室多用, 资源共享。前几年学校布局调整, 现在每个行政村做不到村村设校, 许多行政村、自然村还无法与农村中小学共建图书室, 但这不影响互相结盟, 互通有无, 资源共享。
社区、乡镇企业图书室:一些社区、乡镇企业经过长足发展, 实力大增, 开始重视职工文化生活和素质提升建设, 纷纷自觉建设图书室, 面向职工开展阅读服务。一些图书室已经具备相当规模, 完全有能力加入农家书屋联盟, 与农民群众实现资源共享。乡镇图书室可以到农家书屋调剂图书资源, 做到互通有无。同时壮大自己的图书资源。
高等院校图书馆:一些乡村距离高等院校较近, 这就从地理上为农家书屋提供了潜在的资源增长点。农家书屋与高等院校图书馆虽然在实力上不对等, 但也存在合作的可能。高校图书馆可与农家书屋建立资助性联盟, 互利合作。高等院校图书馆在剔除过刊、旧书时, 或者无偿或者以最优惠价格转让给农家书屋, 以壮大农家书屋文献资源。例如:吉林大学农学部图书馆苇塘村分馆在吉林省辽源市工农乡苇塘村正式挂牌成立。吉林大学农学部图书馆和吉林省图书馆结合当地农村实际, 以满足农民致富需求为重点, 以为新农村科技服务为目的, 为苇塘村精选了2300多册图书和光盘等资料, 让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可随时随地查阅资料, 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农村信息传递不灵、科学种田水平不高、农民增收困难等实际问题, 使图书成为农民致富的“智库”。例如:吉林市北华大学在永吉县岔路河镇设立了分馆后, 农家书屋的图书增加了一倍, 种田、养殖等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党校图书馆:我国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普遍建有党校, 这些党校又普遍建有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大都经历了数十年发展, 积累了相当的资源实力。一些党校特别是县级党校离农村较近, 这就为农村书屋获取党校图书馆支持提供了便利。党校图书馆向农家书屋赠送或折价出售旧书和过刊, 农民利用工余帮助党校种花种草, 美化环境, 互利互惠。
科研院所图书馆:一些乡村距科研院所较近, 农家书屋便可以从科研院所图书馆那里获得支持。尽管科研院所图书馆所收藏的图书、期刊比较专业、高深, 但也有一些农民读者用得着的资源, 特别是农业科研院所的信息资源, 有些可以直接为农民服务。农家书屋与科研院所图书馆联盟, 可以接受捐赠、优惠购买、无偿借阅, 以此丰富农家书屋的馆藏, 壮大农家书屋文献资源。例如: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实行“村企合一”充分利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东福公司水稻研究所等教育培训资源, 多渠道开展创富培训。例如:吉林市桦皮厂镇平胜村, 有1500多户人家。2007年, 吉林市农科院在此开展小康村建设项目。农家书屋工程启动后, 市新闻出版局为该村配置了两万多元的图书, 900余种音像制品, 农科院则捐赠图书3000册。根据共建方案, 农科院经常派老师到书屋讲课, 指导村民读书、用书, 并且建立了专家联系制。
公共图书馆:在农家书屋联盟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可谓担当龙头, 调配适合农民阅读的馆藏图书进行流通。如果条件成熟的市级图书馆, 要进一步将农家书屋办成公共图书馆的乡村分馆或流动站, 让农民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其理由有三个:首先,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产品, 农村居民群众理应同等享受。其次,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文化事业部门, 政策和领导人员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最后, 公共图书馆享受国家财政拨款, 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农家书屋始建可以接受捐赠, 但发展不能靠乞援生存, 应该是国家培育为主, 社会捐赠起辅助作用。
2 结盟能够优化农家书屋的发展环境
2.1 农家书屋要靠结盟赢得法律发展时空。
农家书屋既然纳入公共图书馆系列, 那么就可以与公共图书馆一样受到法律保护。国家《公共图书馆法》经过多年酝酿, 近期内有望出台。如果农家书屋联盟尽早建立, 就有希望一并写入该法。农家书屋在产权上界定为国家所有, 后续发展又多为公共图书馆当龙头结成农家书屋联盟, 更进一步将农家书屋办成公共图书馆的乡村分馆或流动站, 实际上将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系列, 农家书屋获取了合法地位, 就等于获取了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2.2 农家书屋要靠结盟赢得经济支持后劲。
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系列, 政府可以为农家书屋提供常规预算。同时公共图书馆也有常规经费, 其中用于资源环境建设的部分可以实现城乡共享。公共图书馆承担农家书屋龙头后, 国家和地方均可设立农家书屋专项经费, 集中使用, 一部分补贴公共图书馆对农家书屋的投入, 一部分以农家书屋券的形式, 分发给各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凭券采购图书资源, 收券单位再向财政部门兑换资金。
2.3 农家书屋要靠结盟赢得资源放大效应。
作为公共图书馆, 宝贵的资源积累, 往往处于多半闲置状态, 需要盘活公共图书馆闲置资源;开发读者资源;需要满足读者需求, 调剂余缺, 促进资源有效流通和利用。
3 农家书屋入盟相关问题思考
3.1 建立政府主导的农家书屋发展愿景。
农家书屋实现全国覆盖后, 建议以国务院的名义进行总结表彰, 肯定新闻出版部门在农家书屋创建上的突出贡献, 明确新闻出版部门和文化部门在农家书屋后续发展中携手合作的艰巨任务。在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下, 新闻出版部门和文化部门积极会商, 编制农家书屋长期发展规划, 十年规划或者二十年规划, 规划明确, 公共图书馆在农家书屋联盟建设中担当龙头, 调配适合农民阅读的馆藏加入流通。如果条件成熟的话, 更进一步将农家书屋办成公共图书馆的乡村分馆或流动站。农家书屋发展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系列, 应当成为永不动摇的指导方针。
3.2 建立文化部门和新闻出版部门主要是图书馆的工作协作机制。
首先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文化部的协作, 省新闻出版局和文化厅的协作, 中央和省级两个部门要达成共识, 划分好责任区, 强化结合部的管理, 做好农家书屋后续发展工作。在省以下区域, 新闻出版工作和文化工作由一个部门管理, 工作上相对来说还好协调一些。但上级机关没有态度, 文化部或者文化厅没有明令将公共图书馆资源纳入农家书屋流通, 市和县级文化部门操作起来难免畏首畏尾, 心里不落底, 生怕遭受问责, 担当国有资产不当处置乃至损坏流失责任。所以, 高层协调十分重要, 上级协调融洽, 下级工作无碍。农家书屋的创办帮助者和后续管理者要积极、真诚协作, 新闻出版部门不吝奉献, 为农家书屋打下坚实的基础;文化部门包括图书馆不吝馆藏, 投入可能投入的资源, 为农家书屋充当强大的后盾。
3.3 制定农家书屋加盟图书馆的入盟标准。
包括读者需求、房屋设施、制度规范、管理机制等系列标准。对申请入盟的农家书屋认真考核。农家书屋联盟建盟要创新机制, 分步实施。一是农家书屋之间包括农村中小学图书馆、乡镇企业图书室自主结盟, 合作双方或者多方经过洽谈会商, 达成一致即可签约, 建立初级联盟, 互惠互利。二是公共图书馆主导建盟, 先要拟订《农家书屋联盟章程》, 明确书屋入盟条件, 联盟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召开首次盟员代表会议, 通过《农家书屋联盟章程》。以后凡有新成员加入, 承认章程便成为重要条件。三是农家书屋经历长足发展, 许多农家书屋具备建设乡镇图书分馆条件, 建议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同文化部或省新闻出版局会同文化厅出台《乡镇图书馆 (分馆) 章程》。
3.4 建立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培训制度。
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结盟后, 便可进一步规范书屋管理, 建立和完善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和机制。新建书屋或者新入盟成员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培训, 实行持证上岗。已经持证的管理人员也要定期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如果建成乡镇图书分馆, 其管理人员必须达到县图书馆员标准。农家书屋培训制度可在《农家书屋联盟章程》或《乡镇图书馆 (分馆) 章程》中加以体现。
3.5 建立馆藏资源流通机制。
农家书屋或全部资源或主要文献资源参与流通, 无私给予, 无偿获取, 权利义务对等。公共图书馆要投入相当馆藏, 参与农家书屋流通。具体馆藏比例可参酌各方意见确定, 总的原则兼顾城乡读者需求, 让大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6 完善农家书屋综合保障体系。
农家书屋要建得起, 立得住, 用得上, 即保证运营, 积极发展。农家书屋要足时定期开放, 北方冬季要保证供暖。资源流通要有常备交通工具, 要有便捷的通讯条件, 保证读者在尽短时间内获得所需资源。
总之, 农家书屋联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任重而道远。因此, 保证农家书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寻求生存发展策略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面对网络媒体和电子图书信息的冲击, 农家书屋联盟无疑是传统乡镇图书馆参与竞争, 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方式。本文在介绍建立农家书屋联盟的内涵、特点和主要任务与必要性的基础上, 结合吉林地区实际, 探讨吉林地区农家书屋联盟的发展机制, 为新农村科技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家书屋联盟,新农村科技服务,思考
参考文献
[1]周立军.刍论农家书屋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与建议[J].图书馆学研究, 2010, (3)
[2]程亚男.关于总分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图书与情报, 2010 (3) :14
【农村书屋建设】推荐阅读:
农家书屋成为侯庙镇新农村建设的风景线01-15
农家书屋添彩新农村演讲稿10-07
职工书屋建设问题07-27
南苑社区“职工书屋”建设09-28
职工书屋建设情况总结10-14
6、青藤书屋06-29
书屋借阅制度09-21
书屋创意书10-16
农家书屋制度01-12
我的农家书屋12-29